最新物理科學工作計劃表(5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08-25 01:32:15
最新物理科學工作計劃表(5篇)
時間:2023-08-25 01:32:15    

計劃是人們?yōu)榱藢崿F(xiàn)特定目標而制定的一系列行動步驟和時間安排。寫計劃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我給大家整理的計劃范文,歡迎大家閱讀分享借鑒,希望對大家能夠有所幫助。

最新物理科學工作計劃表(5篇)篇一

初中九年級物理杠桿教案設計:

教學準備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認識杠桿,知道支點、動力、阻力、動力臂、阻力臂等概念 。

(2)知道杠桿的平衡條件及一些應用

(3)能從常見工具和簡單機器中識別出杠桿。

2.過程與方法

(1)經(jīng)歷繪制杠桿的示意圖的過程,體會科學抽象的方法。

(2)觀察和操作杠桿,體會杠桿的作用。

(3)經(jīng)歷探究杠桿平衡條件的過程。學習分析實驗 現(xiàn)象、尋找數(shù)據(jù)間規(guī)律,從中歸納出實驗結論的的一般方法。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關心生活、生產(chǎn)、自然現(xiàn)象中杠桿的應用。

(2)樂于在周圍生活中發(fā)現(xiàn)和分析各種杠桿,具有利用杠桿方便自己工作的意識。

(3)認識科學探究 中必須有 合作精神。

教學重難點

重點:杠桿的認識、杠桿的平衡條件

難點:支點、力臂

教學工具

剪刀、鉗子、木棍等

教學過程

教與學的過程設計

通過日常生活中簡單機械的例子,引入杠桿概念。

一.杠桿:(概念)

能繞著固定點轉動的硬棒。

1.支點(o): 杠桿繞著轉動的點。

2.動力(f1):使杠桿轉動的力。

3.阻力(f2):阻礙杠桿轉動的力。

4.動力臂( 1 ):從支點到動力作用線的距離。

5.阻力臂( 2): 從支點到阻力作用線的距離。

二 .杠桿平衡:

杠桿在動力或阻力作用下處于靜止或勻速轉動,叫杠桿平衡。

學生分組實驗: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指導學生進行實驗。

根據(jù)實驗結果,討論得出結論。

三.杠桿的平衡條件:

f1l1=f2l2

四、杠桿分類:

五.杠桿的應用:

1.省力杠桿:l1l2,鋼絲鉗、開瓶器、指甲刀、起子等。

2.費力杠桿:l1

3.等臂杠桿:l1=l2,天平。

最新物理科學工作計劃表(5篇)篇二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知道電功率及其單位.

2.理解額定功率.

能力目標

了解從能量分析入手去認識物理規(guī)律是物理學的重要研究方法.

情感目標

使學生獲得解決實際用電的初步知識.

教學建議

教材分析

1.重點:掌握電功率的概念、公式及其應用.

2.難點:實際功率的概念、額定功率和實際功率的區(qū)別.

3.疑點:燈泡的亮度決定于什么?

教法建議

教學設計方案

重難點:重點是電功率的概念和單位,難點是額定功率.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二、電功率:

三、額定功率:

這個電熱煮水器的功率多大?

a.甲圖亮 b.乙圖亮 c.同樣亮 d.無法判斷

探究活動

【課題】燈泡的亮度決定于什么?

【組織形式】學生分組

【活動方式】

(1)提出問題

(2)教師可先演示或提示,再由學生操作.

(3)觀察燈泡兩端的電壓變化與燈泡相應的亮度變化.

(4)討論,分析.

最新物理科學工作計劃表(5篇)篇三

如果世界沒有聲音,會是什么樣的呢?如果世界沒有聲音,我們就不再有語言;如果世界沒有聲音,生物也就不需要聽覺;如果世界沒有聲音,也就沒有搖滾爵士樂;如果世界沒有聲音,也就沒有廣播和影片;如果世界沒有聲音,社會可能多了不少危險;如果世界沒有聲音,也就不存在這世界。

在這個世界上,有樂音,有噪音,但這兩個詞差天同地。幸好我們有耳朵,能聽到這個世界的聲音。如果沒了聲音,世界就變得死一般寂靜,那對于我們實在是太可怕了。

如果真的沒有了聲音,我們會怎樣呢?

如果你進入到一個沒有聲音的世界,你可以聽到自己的心跳、行動時衣服的摩擦聲,甚至可以聽到關節(jié)摩擦聲和血液的流動聲。半小時后,你的聽覺會更加敏銳,只要你輕吸一下鼻子,就像聽到一聲大喝。甚至一根針掉在地上,也會感到像一記重錘敲在地面上。一個小時后,你開始感到極度恐懼;三至四小時后,你便失去理智,逐漸走向死亡的陷阱。

可見沒有聲音是多么可怕。耳朵聾了,是否跟在沒有聲音的世界一樣呢?我以前沒有認識到自己能聽到聲音是很幸福的,那我以后要真惜。讓我們多享受美妙的聲音。

如果世界沒有聲音,我們就不再有語言;如果世界沒有聲音,生物也就不需要聽覺;如果世界沒有聲音,也就沒有搖滾爵士樂;如果世界沒有聲音,也就沒有廣播和影片;如果世界沒有聲音,社會可能多了不少危險;如果世界沒有聲音,也就沒有物理教學;如果世界沒有聲音,也就沒有這篇《無聲的世界》。

幻想一下無聲的世界將怎樣

人類是世界的主宰者,首先聲音會對人類怎樣呢?那就讓我們先來談談聲音對人類的影響吧!如果沒有聲音,人類會怎樣呢?如果沒有聲音人們說話發(fā)不出聲音,就像是那些失聲的人打著啞語來交談。人又為什么要耳朵呢?又沒有聲音能聽,難道是用來裝飾的嗎?現(xiàn)在的那些優(yōu)美的音樂又怎么會有呢?如果沒有聲音整個世界都死寂在死一般寧靜的宇宙中有何意義呢?如果沒有聲音,學生們上學如何讀書、識字呢?又怎么會有音樂、英語、信息……課程呢?又將如何表達想要表達的`意思,難道靠手語嗎?我實在無法想象那時的教學會是怎樣的。

中國的祖先盤古制造出人類就是他覺得世界太安靜了,太缺少生氣了,但現(xiàn)在如果沒有聲音,沒有那歡聲笑語。那為什么又要有人類呢,有了人類又有何意義呢。我們不是貝多芬,也沒有貝多芬的本領,即使聽不見,也能夠用牙咬住木棍,根據(jù)振動顱骨感到聲音,但如果沒有聲音,連聲波也沒有,即使是貝多芬也不能感受到聲音,更別說彈鋼琴了。假如沒有聲音又怎么會有現(xiàn)在的電話呢,如果親人在遠方,他們又將如何交談呢?難道相隔那么遠也能夠打手語嗎?如果……如果……太多的如果了,我認為這些如果是不可以的,總而言之人類需要聲音。

很難想象如果沒有聲音,人類將怎樣生存呢!當然這不只有人類;動物也同樣需要聲音,如果沒有聲音連動物也無法生存;舉個例子來說吧!蝙蝠可以說是特殊的動物了,它雖然長有一雙眼睛,按說聽不見總可以看見吧,但是你們可知道被喻為動物界中的“盲人”。它的眼睛是名不副實的,因為它靠得是耳朵。用耳朵聽超聲波來辨別位置和躲避障礙物的。如果沒有聲音,蝙蝠聽不見聲音,捕不到食物,也不能夠飛翔,那它還有生存的機會嗎,當然不止蝙蝠一種動物,其他動物同樣離不開聲音。這里舉出這個例子強調“地球離不開聲音”。

沒有聲音,人們仿佛生活在真空中,安安靜靜的,一絲聲也沒有。沒有風聲雨聲讀書聲,更加鳥聲歌聲歡笑聲。所以現(xiàn)在有人類生存的這個宇宙中不能沒有色彩更加不能沒有聲音。

最新物理科學工作計劃表(5篇)篇四

物理學是一門理論性與實踐性都很強的綜合學科。隨著新課標準的實施會有許多新的問題出現(xiàn),需要我們探討研究,因此,我們不僅要掌握新的教育理念,還要掌握新的物理研究方法。圖表法、比較法、控制變量法、等效替代法、轉換法、類比法、建立模型法、理想實驗法等是初中物理常用的研究方法。下面我將一些重要的實驗方法進行一下分析。

所謂控制變量法,就是在研究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對影響事物變化規(guī)律的因素或條件加以人為控制,使其中的一些條件按照特定的要求發(fā)生變化或不發(fā)生變化,最終解決所研究的問題。

如:通過導體的電流i受到導體電阻r和它兩端電壓u的影響,在研究電流i與電阻r的關系時,需要保持電壓u不變;在研究電流i與電壓u的關系時,需要保持電阻r不變。

為了研究導體的電阻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控制導體的長度和材料不變,研究導體電阻與橫截面積的關系。為了研究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關,保證壓力相同時,研究滑動摩擦力與接觸面粗糙程度的關系。

物理學中對于一些看不見摸不著的現(xiàn)象或不易直接測量的物理量,通常用一些非常直觀的現(xiàn)象去認識或用容易測量的物理量間接測量,這種研究問題的方法叫轉換法。

如:磁場運動看不見、摸不著,判斷磁場是否存在時,用小磁針放在其中看是否轉動來確定。要研究動能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首先就要知道怎樣“看出”動能的大小。物體具有動能的大小是無法直接“看出”的。怎么辦呢?我們可以利用能量與做功的關系,把物體具有能量的大小轉換為它能夠對外做功的大小反應出來。

為了把要表述的物理問題說得清楚明白,往往用具體的、有形的、人們所熟知的事物來類比要說明的那些抽象的、無形的、陌生的事物。通過類比,使人們對所要提示的事物有一個直接的、具體的形象認識,再逐步達到從理論上認識的高度。

如:認識電流時,用水流進行類比。認識電壓時,用水壓進行類比。通過類比,用大家熟悉的水流、水壓的直觀認識,使得看不見、摸不著的抽象的電流、電壓等知識躍然紙面,栩栩如生。

最新物理科學工作計劃表(5篇)篇五

一、教學目標 (一) 知識與能力

1、認識串聯(lián)電路和并聯(lián)電路

2、理解串聯(lián)電路和并聯(lián)電路的基本特點 (二) 過程與方法

能聯(lián)系生活中的串并聯(lián)電路,體會科學知識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及其價值。

二、重點與難點

重點:理解串并聯(lián)電路的特點 難點:會識別和連接簡單的串并聯(lián)電路

三、教學過程:

教師姓名:

【本文地址:http://www.aiweibaby.com/zuowen/3194648.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