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啟發(fā)后,可以通過寫心得體會的方式將其記錄下來,它可以幫助我們了解自己的這段時間的學習、工作生活狀態(tài)。那么心得體會該怎么寫?想必這讓大家都很苦惱吧。那么下面我就給大家講一講心得體會怎么寫才比較好,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交通感悟心得體會篇一
哲學是一門愛智慧的學問,是能夠指導人們生活得更美好的藝術。作為哲學專業(yè)出身的我,深刻感受到了哲學對個人生活、工作的重要作用。因此國家將《哲學與人生》作為中職生的必修課程,也凸顯了哲學對學生成長發(fā)展的意義。由此,作為教師,怎樣將這一門有用的課程教好,讓學生學好就顯得異常關鍵了。但是,正如汪教授的講座所提到的,面對這樣一門重要的課程,長期以來,卻存在:“針對性、實效性、時代性和吸引力不強,教育教學效果不理想;一些學校不重視、老師沒熱情、學生沒興趣?!钡茸屓诉z憾的現(xiàn)象。作為在一線教學的老師,我對這一現(xiàn)象是有切身體會同時也深感困惑的。
作為課程的教學者,任課教師對課程是否重視以及重視的程度大小,直接決定了該門課程的教學效果。如前所述,《哲學與人生》這一課程對學生的成長發(fā)展有非常重要的意義。用汪教授對于“中職學生為什么要學習《哲學與人生》?”這一問題的回答來說,就是:“哲學是照亮人生道路的燈塔,學生有許多人生的困惑,需要得到哲學思想的引領。哲學是點燃人生智慧的火炬,學生有必要掌握初步的哲學思維方法。學生要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必須學習《哲學與人生》?!币虼耍鳛榻處?,應從對學生成才發(fā)展的終極意義來看待這門課程,而非僅僅滿足于完成教學任務、完成學校指派的工作,教完就算。如果教師能從對學生成才發(fā)展的終極意義看待該課程,教師就會有上好這一門課的使命感和責任感,就會投入足夠的熱情和充分的精力進行該課程教學的各項工作,當學生對這門課沒有興趣時,教師也不會感到氣餒,進而輕易放棄。因此,作為該課程的任課教師,在即將踏上講臺時,應充分認識到該課程對學生的意義,這是上好這一門課的前提。
《哲學與人生》這一課程的授課對象是中職生。因此,它既不同于有高考指揮棒,進而以高考為目標而學習《生活與哲學》的高中生,也不同于有一定哲學功底,通過高考篩選考上大學而學習《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大學生。中職生是一個特殊的學生群體。首先,中職學校生源的構成比較特殊,大多數(shù)學生是基礎教育中經(jīng)常被忽視的弱勢群體,學習基礎較為薄弱。其次,由于職業(yè)教育注重學生實踐技能的培養(yǎng),他們沒有升學的壓力,因此沒有充足的學習動力,這些都給教師授課帶來了不利影響。但另一方面,中職生也有其可愛的一面,比起以應考為學習目標的高中生,他們思維活躍、重師生感情、動手實踐以及組織能力強。因此,任課教師應充分了解中職生的各種特點,在備好學生的前提下備課,通過中職生喜聞樂見的教學方式提高教學吸引力。講座中,汪教授提到的案例教學法、情境模擬法、角色扮演法、主題辯論法、項目教學法、任務驅(qū)動法等,其實就是很不錯的、能極大提高課程吸引力的教學方式方法。在隨后李老師展示的課堂教學實例中,我們更能切身感受到提高教學吸引力的重要性。相信如果我們每節(jié)課或者大多數(shù)的課都能按照李老師的授課方式授課,一定會讓大部分的學生喜歡上《哲學與人生》這門課。當然,這就需要老師在備課的時候投入很多的時間和精力,這就需要老師對該門課程的教學有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蘇霍姆林斯基認為:“兒童在學習中遇到困難的原因之一,就是知識在他們那里常常變成了不能活動的’貨物’,積累知識好像就是為了’儲備’,而不能’進入周轉’,知識沒有加以運用?!薄捌浣Y果就是:知識好像脫離了學生的精神生活,脫離了他的智力興趣。掌握知識對學生來說變成了一件討厭的、令人苦惱的事,最好能夠盡快地擺脫它?!睂τ诓簧僦新毶鷣碚f,《哲學與人生》就是這樣一門“沒有用處,急于擺脫”的知識。學生學了這一課程,卻不知道這門課程對于他們的學習生活有什么實在作用,除了應付期末考試拿學分以外。但事實是,如前所述,《哲學與人生》是一門對學生學習生活有重要指導作用的知識,只是我們的學生還不會運用而已。這就要求我們的老師在講授知識的同時要指導學生運用所學的知識,或者是在講課的過程中,就把生活實例、學習實例貫穿在我們的授課過程中?!爸挥挟斨R成為精神生活的因素,占據(jù)人的思想,激發(fā)人的興趣時,才能稱之為知識。知識的積極性、生命力,——這是它們得以不斷發(fā)展、深化的決定性條件。”(蘇霍姆林斯基)
總之,《哲學與人生》是一門對學生有重要意義的課程,而且課程本身也具備提高趣味性、吸引力的`可能,只要我們?nèi)握n教師對課程足夠重視,充分準備,并能指導學生將所學加以運用,學生就會對這門課程感興趣,最重要的是實現(xiàn)了開設該門課程的根本目標——讓學生更好更快地成長。
交通感悟心得體會篇二
中組部部長李源潮在中組部與中央黨校第二十八期中青年干部培訓班學員座談時指出,中青年干部要對黨負責,要對國家負責,要對人民負責,要對人生負責?!八膫€負責”詮釋了共產(chǎn)黨人的所要肩負的時代責任和時代追求,“四個負責”也是對中青年干部在成長的過程中所要有的“四項”追求,這樣才能不辱使命、不負重托,不辜負黨、國家和人民群眾的信任,并且實現(xiàn)自己的人生價值。
“對黨負責”。這是一個共產(chǎn)黨人的基本義務,也是對每個中青干部提出的基本要求。不對黨負責,不能保持先進性,就不能與時俱進,就不能密切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lián)系。失去這一切,就會直接影響到我黨在廣大人民群眾心中的地位,直接影響我黨執(zhí)政的水平和能力。中青年干部思想活躍,學習能力強,但并不代表馬克思主義理論水平掌握精強,缺少艱苦環(huán)境和復雜局面的磨練,在錯綜復雜的條件下把握形勢、辨別是非的水平還有待提高。“對黨負責”就是要求廣大中青年干部要加強黨性修養(yǎng),以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為行事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做到我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
“對國家負責”。這是我執(zhí)政黨對國家經(jīng)濟發(fā)展、社會文化和諧繁榮、各族人民生活富裕穩(wěn)定應盡的職責。要對國家負責,就要求廣大干部應把握科學發(fā)展的內(nèi)涵,堅持走科學、全面、可持續(xù)的發(fā)展道路。要立足本國、放眼世界、總結過去、展望未來。要實現(xiàn)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謀發(fā)展的權力,就要求廣大的黨員干部常懷憂黨之心、恪盡興黨之責,以強烈的責任心和時代緊迫感,為所在地方的發(fā)展作出應有的貢獻和應盡的責任。
“對人民負責”。為人民服務是我黨的三大優(yōu)良作風之一。在這里提出“對人民負責”不應該理解為單純意義上的“只把眼前的做到位”。而是要求廣大干部不單只是“眼前”,還要考慮后代子孫、千世萬代的發(fā)展問題;不單只是“做到位”,還要盡善盡美,方方面面,無所疏漏。對人民負責,是立足于高標準嚴要求的執(zhí)政標準的樸實表達?,F(xiàn)今,有些黨員干部把組織賦于的權利崗位化、個人化、利益化,把國家和人民賦于的利力尋租出去為自己謀私,極大的損壞了黨和干部在群眾心目中的的整體形象,激起了民眾的極大不滿。在這時提出這樣的要求,是組織對廣大干部的警醒和關懷。
年干部面臨著一個有著特殊黨性、世情、國情的時代,其自身的成長不僅只是個人的事,還事關一個國家和民族的發(fā)展。這樣的特殊性質(zhì)造就了新時期中青年干部的成長過程注定是不平凡的。努力做到政治上的有高度,思想上有深度、知識上有廣度、心理上有氣度、能力上有強度,時常捫心自問,躬身自省,對自己的人生負責,對黨和人民的事業(yè)負責。人生是用來經(jīng)營的,不是用來蹉跎的,更不是用來揮霍的。廣大中青年干部應要加強自身修養(yǎng),自覺抵御不良思想,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培養(yǎng)健康的執(zhí)政觀念和務實的工作作風,在黨和人民的事業(yè)中爭當先進、爭創(chuàng)優(yōu)秀。
中青年干部就是要時刻牢記先進和優(yōu)秀是共產(chǎn)黨人的特征和追求,更應是黨的干部的特征和追求。中青年干部只有做到對黨、國家、人民和人生負責,才能做到現(xiàn)實和理想、理論與實踐完美結合,才能做到黨和國家的崇高事業(yè)同個人的成長發(fā)展完美結合。
交通感悟心得體會篇三
歲月無聲地在我身旁穿梭,一切美好的事物在腦海中定格,快樂時總將它們一一取出,任美麗在思緒間綻放。
夏夜的繁星高高地掛在一望無際的天空中。它們快樂地向人們訴說著一個又一個古老而又美麗的傳說。寧靜的夜里,有星星陪伴,任何煩惱、孤獨便都銷聲匿跡了。
星空,真美!
秋日的余暉投下了一個個俏麗的影兒,樹葉兒便像一枚小舟,在空中翩然起舞,時而盤旋,時而上下紛飛,在生命的最后一刻盡情地演繹自己的美麗,給自己的生命樂章譜寫最動人的一曲!
落葉,真美!
冬天的黃昏也毫無保留地展示出絢麗的光彩。那一抹夕陽,悠悠地流露出離愁的憂傷。游子們也會在這一刻留下美麗的惆悵?!跋﹃栁飨拢文c人在天涯?!薄叭漳亨l(xiāng)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闭Э催@夕陽中不時地坦露出淡淡的離愁,但也掩飾不住它們永恒的美好。
夕陽,真美!
人生短暫,美麗轉瞬即逝,但只要我們用心去感受,美便俯拾皆是。失落時的一個微笑、孤獨時的一聲祝福、憂傷時的一份慰籍,都會給人以美的享受。
人生美麗,從生命的開端到結束,孕育著無盡的美?!撵`,在美麗中晃動;希望,在美麗中萌芽;生命,在美麗中充實。讓我們傾注所有的激情,所有的心智,去感悟人生,感受美好。
感悟人生,不為別的,只為活在美麗中。
感受美好,不為別的,只為沒白活一回。
交通感悟心得體會篇四
走來 走來 走來
大大方方把黑夜隱藏
每一個礦工半閉的眸子里 灑下一小片濃郁的金黃
我知道今晚
你也會抬頭望熾烈的太陽
在你眼里 這金黃的太陽不會消失
多少年過去了 它卻宛如一座金字塔藏在我的心底
“金色的太陽”,“熾烈的太陽”都是詩人對礦井事物的比喻,他用金黃色覆蓋了自己的回憶。其實“黑夜”才是煤礦工人生活的主旋律,每個礦工從地面降到地下的工作都是從光明降入黑暗,這黑暗的壓力是來自多方面的,既有離開人群的孤獨又有走向危險的恐懼。當工作完畢,再見到光明時就意味著終于從死神的手掌里逃脫,回到了人間。礦燈對礦工的意義不亞于燈塔對船員的意義。但是明杰并沒有選取這尋常的角度來切入,而是截取了煤礦工人走向井口下井之前的片段,讓人物的內(nèi)心得以呈現(xiàn)輻射性的豐富涵義,幸福之所以幸福皆因著苦難的存在,這溫暖瞬間的背后正是冷冰冰的現(xiàn)實。其次,陌生化手法的使用也是作者詩藝純熟的體現(xiàn)。本來是人物走過一個又一個的井架,但作者卻以人物為感受的主體讓燈“走來”,這使得不熟悉煤礦生活的人仿佛也能感受到工人們的節(jié)奏。最后一節(jié)中詩人重新回到了自我抒情,并賦予以時間的沉淀。這里沒有過多的語言和激情,只用淡淡幾筆便渲染了寂寥又溫馨的黑夜,抓住了足以顯示礦工心境的對應物。
明杰有知識分子敏感而多思的內(nèi)心,會因不知名小花的盛開而感慨,“收拾起風中飄落的殘花/仔細掩埋”(《爛漫春花開在這個城市的角落》)?!鞍肷窖?你說/開始就是結束/折回頭一齊向山下去” (《千佛山下》),日?;脑姼枵Z言寄托的卻是深奧的哲思。歲月的流逝使詩人深感不安,“把一本日記小心的珍藏/也許有那么一日 還要把它出版或者焚燒”(《新年的鐘聲》),患得患失的心理被惟妙惟肖地呈現(xiàn)了出來。詩意就深藏在我們平凡的生活之中,而這種平民化的視角與寫作上的知識化思索最終形成了明杰特有的詩歌特色。
表現(xiàn)個人或表現(xiàn)社會一直都是詩歌界常爭論的話題之一,王家新把它稱之為噩夢,“這個噩夢是在自由和關懷之間反復形成的。所謂自由就是個人的、藝術的、寫作的自由,但同時還有一種對社會、歷史的關注?!敝灰恰肮餐臇|西——在每個偉大詩人身上存在著的——人道主義傾向:為完全的、發(fā)展完美的人而斗爭”,無論其表現(xiàn)手法是什么,表達的內(nèi)容是什么都會得到讀者的尊重。因此,對詩本體的追求和對主流意識形態(tài)的弘揚這二者不應該是矛盾的。一首詩沒有個人獨特的聲音就只能是宣傳品,如果沒有現(xiàn)實與歷史的支持,詩也只能是無病呻吟的產(chǎn)物。即使是一首純粹個人化的詩歌,詩人也會從其中發(fā)現(xiàn)現(xiàn)實問題的影子?!霸卩]局里 我和女兒一起把郵票貼在明信片上”,“連同我所有的問候一起遠離”,在這看似落伍的舉動背后是作者高貴的堅持,“在這個高科技泛濫的歲月/我無意教導女兒怎樣與人相處”,但詩人在“每年的這個時候 總想讓遠方變得近在咫尺”(《明信片》)。
在明杰的大部分詩作中,個人與社會的融合通常表現(xiàn)在游記詩之中。詩人通常把現(xiàn)實世界中的感受化為個人獨特的情思,并把這情思放入文化語境中加以拓展延伸。作者喜寫游記,不論是對康橋、鳳凰山、千佛山還是臨沂的小山村,作者都以自己的足跡為中心把現(xiàn)實世界圈入詩歌世界之中。詩中既有作者追求的純粹之美又有厚重的現(xiàn)實感。面對鐘靈毓秀的奇景,作者能夠達到物我如一的境界,“如是說 詩歌中的主宰者/是我了/也惟有我了”(《巨石和水》)。現(xiàn)實世界日益荒涼,孤獨的詩人卻依然抱著一顆赤子之心想要與鳥“共同建筑一個/天空下沒有影子/土地上沒有汗水的/苦難家園”(《天地之間》)。看見長城,詩人疼痛于他的每一次創(chuàng)傷,也被像無數(shù)青磚一樣的勞苦大眾所觸動,但長城不為所動,它只是在“蜿蜒 蜿蜒地生長”(《萬里長城》)。游覽黃河,詩人則通過《等候在黃河岸邊》,把他對黃河的思考記錄下來,深沉、悲壯、憂郁又兼具宏偉的氣息縈繞在耳際。在《我是孔子房前的大樹》這首詩中,詩人以樹的視角觀察著人與時間以及整個文化,對現(xiàn)實文化的情感體驗完全是通過私人化的話語傳達出來的。每一處場景詩人都能找到文化的切入點,對悠悠五千年的中華文明進行反思,現(xiàn)實和歷史在詩人的心里得以匯合。
詩歌在今天的地位有些尷尬:一方面,詩歌作為精英文化的一部分而被人尊重和期待;但現(xiàn)實卻是詩歌的受眾范圍漸漸變小,寫作的人越來越多,能讓人記住并產(chǎn)生一定影響的詩歌卻越來越少。當談到這個問題時,總會有人說到“在這個商業(yè)化的社會”云云。殊不知,西方眾多的優(yōu)秀詩人正是在物欲泛濫,人性異化的社會里找到寫作的靈感,為現(xiàn)代社會中孤單的人類尋求一片詩歌烏托邦。袁可嘉在《論新詩現(xiàn)代化》中認同里特的話,在談到現(xiàn)代詩人所處的困境時說到,“二十世紀經(jīng)歷了更全面的傳統(tǒng)價值的解體:一切自前一世紀接過來的問題,不僅未得到解決,而且變本加厲。戰(zhàn)爭一方面為這些作個暫時結論,一面又引向更深的陷阱;純粹科學、宗教信仰、物質(zhì)文明以及不可計量的治表制度,理論學說都不能獲取多數(shù)人們的信任而作為意識溝通的媒劑。”作為世界的圓和作為人的原點都被破壞,因此詩人必須突破傳統(tǒng),建立屬于自己的象征系統(tǒng)。
明杰的詩歌也在試圖建立自己的詩歌世界。對“戀人”不倦的書寫,對“生命”執(zhí)著的追求,對家鄉(xiāng)深深的眷戀,對生活無奈的慨嘆……但作者在進行詩意建構的時候往往只從某種感受著手,把豐富的內(nèi)涵局限在單一的意象之下。以《下井的孩子》為例,詩人在這首詩中運用最多的詞便是“紅襖”,不過百字的詩竟然出現(xiàn)了十七個“紅襖”。這首詩其實包含了作者非常復雜濃烈的情感。紅襖是作者的情感寄托和意義所在。在這首詩里,這個意象包含了愛情的甜蜜守望,生活的艱辛維系,父母的苦心疼愛,孩子的理想堅持……還有許多更為隱秘的意義都可以由詩中的這個意象引出。但作者把如此多的意義都用近乎說教的方式表達了出來?!凹t襖”這個意象每次出現(xiàn)雖然都有不同的含義從而成為有“寓意”的“形象”,但難以讓人產(chǎn)生更多的想象。詩歌有其特定的表達方式:用最含蓄的語言表達最多的內(nèi)容,用最精簡的語言引起讀者最多的思考。前提是這種思考必須用詩的語言來表達。波特萊爾認為:“激情是一種自然之物,甚至過于自然,不能不給純粹美的領域帶來一種刺人的,不和諧的色調(diào);它也太親切,太猛烈,不能不敗壞居住在詩中的超自然領域中的純粹欲望,優(yōu)雅的憂郁和高貴的絕望?!庇袝r詩人情感的真摯讓人無法懷疑,這種直接的宣泄方式留給讀者回味和想象的空間卻已經(jīng)少之又少了。
一首詩的好壞很大程度上取決于這首詩能否經(jīng)得住時間的考驗和讀者的反復誦讀,常讀常新的詩歌才是最有魅力的詩歌。明杰的詩都以“人生”為題,從生活、愛情、青春三個角度闡釋了自己對生命的感受。這些充滿智性和靈性的詩歌如泉水一般,默默流淌在廣闊的土地上,雖然安靜,但卻滋潤著讀者的心靈。在這樣一個喧囂的時代,這樣一位詩人是不能被忽視的。
交通感悟心得體會篇五
本書是在作者第一本勵志書,結合自己獨特的人生體驗和成長經(jīng)歷,揭示出熱情、勇氣、信念、堅持將使我們的人生豐富多彩。作者力克用他的生命體驗來展示自己沒手沒腳也可以活出超級精彩的人生,活出自己的價值,這完全歸功于他對生命的熱愛與積極的信心。本書讓我們看到了力克如何面對人生的挑戰(zhàn)及處事的智慧。力克雖然身患海豹肢癥,他不以悲情的態(tài)度面對人生,而是以積極樂觀,在處事上也有他獨特的智慧。這本書帶給讀者的啟示除了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外,還帶給我們?nèi)碌挠^念“我或許并不完美,但我卻是完美的我”。力克告訴讀者,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
不知從什么時候起,我們對幸福人生的認識達成了程式化的共識,身體健康、家庭幸福、事業(yè)成功…似乎就是衡量幸福的唯一標準。普通人通過自身的努力,尚且有可能獲得幸福,然而,若是生活遭遇重大挫折,人生的軌跡從此與幸福的道路背道而馳,那么這個人又該如何面對自己的人生?有的人變成了祥林嫂,喋喋不休的重復自己的苦難;有的人從此一蹶不振,跌入人生的谷底無法走出;也有人扼住命運的咽喉,唱響了人生的最強音。
最先接觸到力克.胡哲,是被網(wǎng)絡上他的一組生活照片所震撼,一個罹患海豹肢癥的沒有四肢的人,卻用他真誠燦爛的笑容打動了很多人。后來有機會讀到了他的自傳,進一步了解到他是如何勇敢面對身體殘障,用堅強樂觀創(chuàng)造了生命的奇跡。書中他和我們分享了自己獨特的生命體驗,最難能可貴的是,他并未刻意強調(diào)自身的殘缺,而是試圖從一個普通人的角度分享了他的成長經(jīng)歷,分享那些或喜悅或痛苦或困惑的瞬間,并且告訴我們,成功不過是我們在實現(xiàn)自我價值道路上的額外收獲而已,我們最重要的是要找尋生活的意義,找到自己在這個世界上的位置,并試圖說服那些身處逆境想要放棄希望和夢想的人。
當然,這一切行動的基礎,是首先要接受自己真實的樣子,勇于面對人生中真實的困境。我們大多數(shù)人比力克.胡哲要幸運得多,也許所要面對的很多問題是自身的壞習慣,自卑、憤怒、恐懼等情緒,處理學習、工作、戀愛、家庭中遇到的各種問題。盡管如此,這些困難和問題有時足矣使我們在怨天尤人和失望痛苦中蹉跎不前,當我們沒有足夠的勇氣去面對困境時,只能選擇逃避,然而,越是選擇逃避,對自身的盲目否定、消極處世只會令處境更糟;當我們有足夠的勇氣,去面對所經(jīng)歷的痛苦,痛苦就會變成自己的人生財富。很多人也許都有過這樣的體驗,一場大病,一場災難或親友的離去,忽然讓我們改變了對人生的態(tài)度,明白什么才是最重要的,這也是人生中的挫折和磨難帶給我們重新認識自己。無論我們看到的真實的自己是什么,我們應該換個角度想想,也許挫折本身打破了我們生活中原有的平衡甚至改變了人生的方向,卻又鋪設了一條探尋生命意義的新路,是它們讓我們越來越堅強,體驗生命中的更多精彩。
力克?胡哲也并非天生樂觀的人,他也曾經(jīng)質(zhì)疑過自己的生活,一個沒有四肢的人,能做什么?他好幾次試圖自殺,但是往往到最后又覺得不甘心,因為他要探尋這個答案。他想,如果你不站上人生這條跑道,又怎么會知道自己是能跑0.01米還是100米呢?于是他開始學游泳、甚至學沖浪板,他學習用腳來打字和發(fā)短信,他發(fā)現(xiàn),一旦把精力放在解決方案上,而不是浪費在抱怨和問題本身上,動力就會像滾雪球一般被激發(fā),解決問題的能力會提高,天道酬勤的道理會實實在在的發(fā)生。隨著時間的推移,他的人生答案也逐漸揭曉。
正如一位哲人所說:“生命遠非人智所及,它由偉大的孤寂中誕生,只有從苦難中才能觸及。只有困厄與苦難才能使心靈打開,看到那不為人所知的一切?!彼?,接納真實的自己,面對人生中的痛苦和磨難,是治愈之路,成長之路,也是每個人成為自己的必經(jīng)之路。成為更真實的自己,找到生命的意義,是一句說來簡單,卻值得我們一生追尋的事。
交通感悟心得體會篇六
每個人的前半生,都在不停地做加法??傻搅撕蟀肷?,我們就要學會不斷地做減法。
也許年輕時,我們身上扛著很重的擔子,承受著很大的壓力,為此我們受過很多委屈,吃過很多虧,走過很多彎路。
但經(jīng)過千錘百煉后,我們長了見識,有了經(jīng)驗,增了智慧。此時,你就要學會,跟曾經(jīng)放不下的一切,達成和解。
學會放下一些人,畢竟相識一場,是一種緣分。相處一場,也是一種注定。既然無緣再重逢,不如學會揮手告別,而不是死死糾纏。放過別人,亦是寬待自己。
學會放下一些事,畢竟無論是錯了的,還是過了的,都留在了回不去的昨天。無論重要的,或者不重要的,都已成了無法改變的事實。既然如此,不如學會將往事清零,輕裝前行。
學會放下一段路,如果此處不通,還有別的選擇和余地,不必固守在一個走不出的死角中,心生悲涼。也不必待在原地,執(zhí)意跟自己過不去,也許轉個彎,繞個道,就豁然開朗。
當你學會了如何放下,也就學會了如何重新開始。當你學會了釋然,也就學會了如何讓自己活得更輕松和簡單點。
交通感悟心得體會篇七
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風順。
都說“不想當元帥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在我剛上崗位的第二年,我就想在立志當好一名優(yōu)秀教師的基礎上更進一步:搞個領導當當,可能會更容易地實現(xiàn)自己的人生價值吧。剛好校長是我堂叔,于是我就輕而易舉地實現(xiàn)了自己上崗后的第一個夢想。但是,有時候真覺得中國不愧為一個偉大的文明古國,無數(shù)的諺語就能很好地概括了不同人生的不同經(jīng)歷,比如“天高不算高,人心第一高”就很好地說明了我當時的心理狀況。從此,每時每刻地在鉆營著什么時候能再上一臺階。機會終于來了,一位領導調(diào)離了單位,于是我躊躇滿志躍躍欲試。但是,“站得越高摔得更重”,在與另一位同事的競爭中,無論是我的資力,還是水平,在他面前實事求是地說都要來得遜色,結果當然是以我的失敗而告終。當知道結果后,我曾信心十足、異常興奮的心情頓時跌入了谷底,總覺得世態(tài)炎涼、人情難測啊。
不久,一群好友得知消息后,紛紛打來電話?!盎茧y見真情”,此時朋友的一聲安慰就顯得彌足珍貴了。是啊,在諸多仁人志士的一生經(jīng)歷中,我這點挫折算得了什么。薩達母的顯赫也僅是過眼煙云,最終還不是落得個任人戲弄的階下囚徒;十七世紀的英國國王查里一世權霸一方、呼風喚雨,當革命風潮澎湃而至時,不是一樣得肩負世紀罵名?人生應該學會自我調(diào)節(jié),痛徹心扉是庸人之為,寧靜致遠才是明智之舉。似乎在一夜之間,我明白了人生的真諦——當遭遇困境時,換個方式看人生。
是啊,應該如此。xx曾給多少人文名家?guī)硗纯?。潘菽的十年牛棚生活成就了中國一代教育名家;曲嘯在飽遭風霜時,時時以“心底無私天地寬”自勉,最終戰(zhàn)勝了困難,光榮地走完了非凡的一生。綜觀歷史名人的一生經(jīng)歷就會把難發(fā)現(xiàn)這樣一個事實:只要學會自我調(diào)節(jié),換個方式看人生,任何困難都會過去。
于是,我學會了總結人生經(jīng)驗,學會了戰(zhàn)勝困境的方法,學會了如何實現(xiàn)人生更高的價值?!瓣惲土?,不能者止”,當有人建議馮小剛參與“春晚”導演競爭時,他一針見血地說:“我血型不對?!倍嗪玫囊痪浠卮?。每個人都去當“元帥”了,“士兵”誰來當。李素麗在平凡的崗位上照樣能實現(xiàn)自己的人生價值。
所謂“教師”,本職就是教書育人。每當上課時候,那一雙雙充滿朝氣、求知若渴的目光盯著我時,心中油然而生一種自豪;每當高考后,眼看著自己曾經(jīng)教過的學生豪邁地進入大學校園時,心中油然而生一種驕傲;每當閑步于大街小巷,冷不丁傳來一聲親切的招呼“老師您好”時,心中油然而生一種欣慰。教師,尤其是始終在第一線兢兢業(yè)業(yè)的人民教師,不愧為陽光底下最偉大的職業(yè)。如果沒有很好的自我調(diào)節(jié),這一切的理解距離我好像又是多么遙遠。
交通感悟心得體會篇八
這幾天在家里讀了路遙先生的《人生》,里面豐富多彩的人物描述和故事情節(jié)使我回味無窮。
故事的主人公高加林的人生有著很多重要的岔路口。一開始高加林在學校做教師,由于高明樓給他兒子走后門,所以三星才把高加林換了下來,高加林的人生在那一刻也走到了最低點,然而他并沒有頹廢巧珍的出現(xiàn)是他重新振作了起來,幸運女神再次傾向了他。之后在馬占奎的幫忙下加林到了縣里去工作。在工作過程中他遇到了他的同學黃亞萍。與此同時他也面臨著一個重大的選擇:巧珍?亞萍?在地位的誘惑下加林違背了他的良心而選擇了黃亞萍,這次錯誤的選擇不僅僅使他沒能最終和黃亞萍在一齊并且還使他被停職重新回到了農(nóng)村。
高加林的這一些事說明了一個問題:他的人生不是沒有機會,而是在機會來臨的時候,他沒有做出正確的人生選擇,而走上了錯誤的道路。在我們的人生路途中同樣充滿著許許多多的選擇,同樣關系著我們的命運。小到考試中的一道選擇題,身邊朋友的選擇;大到自我工作的選擇,人生目標的選擇,我們都必須要慎重的走出每一步。
也許你會問我們?yōu)槭裁幢仨氁龀鲞@么多選擇。那是因為我們在不斷的成長,身邊的的環(huán)境也在不斷的變化,身邊交流的人也變得越來越多,這時候我們就必須要具有明辨是非的本事,而選擇就是我們提高明辨是非本事的一個很好的途徑。我們經(jīng)過不斷的自主選擇,自我也在選擇中得到鍛煉,在做出正確選擇的時候吸取成功的經(jīng)驗;在做出錯誤的選擇的時候吸取失敗的教訓;僅有經(jīng)過不斷的自主選擇我們的選擇本事才會不斷的提高,我們的人生才會跟家的豐富多彩。既然人生選擇這么重要,所以我們必須要掌握一些方法學會如何進行正確的選擇。首先我們應當在選擇之前認清自我的真實需要,選擇自我最適合,最喜歡的一條道路;然后我們應當根據(jù)選項查閱相關資料,全面的的了解這些選項的具體情景;最終如果我們一次選擇失敗了也不要放棄,因為世界上沒有十全十美的選擇,我們要從中吸取失敗的教訓,以便下次的選擇更加完美。
人生的選擇就是這樣模模糊糊,讓人看不透以至于有些擔心和后怕??墒侨松蛻斒沁@樣貌的,我們要在今后的生活中不斷的鍛煉自我,這樣我們的人生將會變得更加完美。
交通感悟心得體會篇九
幽暗的黑板上用綠色的粉筆寫上了這一行字。像是鏤刻上去的,現(xiàn)在也鏤刻在了我的心中。我對這句話極其熟悉,可是我竟連寫這句話的馬克思是誰,我都不知道。甚至于如果不是他寫了這句話,而這句話恰巧成了我們的積累內(nèi)容的話,我甚至連馬克思這個名字都未曾聽說過。經(jīng)歷了這種種事件后,我猛然驚覺:自己的信息、知識面竟如此狹窄。我是否要好好補救呢?又該怎樣補救呢?我不禁疑問叢生,那些疑惑將我小小的心塞滿。
寓言的結局是大鱉帶著青蛙去到了更廣闊的天地。這是我最喜歡的一個版本,在無數(shù)個‘坐井觀天’的版本中,我尤愛其一。這原因便是結局,大鱉帶著青蛙去到了更廣闊的天地。
會不會像是《陽光天使》中所報描述的雷圭爾呢?即使極致接近完美,也需要野生核桃油,那么人是否也一樣呢?在人生命中,攝入一些成分,才能尋找到更廣闊的天地呢?答案的揭曉時偶然的,正如明曉如何的偶然。
在為得到獎勵的同時,收獲清明的心。就像是林清玄所述:期許他們有天真的心、純善的心、美好的新、莊嚴的心,能在這混濁的世界,保持清明;能在這悲傷的人間,擁有快樂。就像是卡里·紀伯倫所述《更遼闊的海洋》,我也應該去尋找更廣闊的天地。
保持清明,擁有快樂,去尋找更廣闊的天地吧!
【本文地址:http://www.aiweibaby.com/zuowen/32808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