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確權工作匯報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09-10 10:51:11
土地確權工作匯報
時間:2023-09-10 10:51:11     小編:BW筆俠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或者范文吧,通過文章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寫范文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yōu)秀范文,歡迎大家分享閱讀。

土地確權工作匯報篇一

(一)加強領導,強化宣傳。鎮(zhèn)上成立了以劉鎮(zhèn)長為組長,國土所、司法所等相關部門負責人為成員的土地確權工作領導小組,具體負責方案制定、工作調度、督導檢查等工作。結合鎮(zhèn)上實際制定印發(fā)了具體可行的實施方案。今年9月20日在鎮(zhèn)禮堂召開了全體鎮(zhèn)、村干部參加的“#鎮(zhèn)農村土地確權登記頒證宣傳培訓會”,傳達了縣里的相關精神,對土地承包確權頒證工作進行了周密安排,明確了工作程序、方法步驟、責任主體和質量要求。同時,通過發(fā)放宣傳資料、宣傳欄等形式使土地確權工作的相關政策、具體辦法、目的意義等做到了家喻戶曉,贏得了廣大干部群眾的支持與擁護,形成了濃厚的輿論氛圍。

(二)強化培訓,嚴格考核。積極強化對村干部的業(yè)務培訓,對相關業(yè)務流程、民主程序進行了嚴格強調,對業(yè)務報表、建檔立案等相關工作進行了規(guī)范。

(三)嚴格監(jiān)督,加強檢查。為積極穩(wěn)妥推進農村承包土地確權工作,鎮(zhèn)上指定專人負責農村土地確權階段工作的進度收集、匯總上報,及時發(fā)現(xiàn)存在的問題和工作典型、實測確權工作可能引發(fā)的不穩(wěn)定因素等。同時,不定期走訪各村進行實地查驗,及時了解掌握確權工作進展情況,對確權過程中出現(xiàn)的各種矛盾糾紛及時落實相關人員進行調處和化解。

農村土地確權頒證工作政策性強,工作量大,農民群眾關注程度高。當前盡管我鎮(zhèn)農村土地確權頒證工作得到順利開展,但仍然存在一些問題:一是全鎮(zhèn)面上工作推進程度不均衡;二是農村土地承包日常管理工作還應進一步加強;三是農村外出務工人員較多,給權屬調查及權屬資料收集工作帶來很大困難等。

下一步,我們將繼續(xù)認真貫徹執(zhí)行全縣農村土地承包確權會議精神,繼續(xù)深入地扎實做好我鎮(zhèn)農村土地確權頒證工作,嚴把環(huán)節(jié),嚴格流程,確保質量,充分發(fā)揮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權能,促進農村土地流轉,為農業(yè)農村發(fā)展奠定堅實基礎。

土地確權工作匯報篇二

身份證號:身份證號:

因本人不能親自辦理縣(市、區(qū))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及證書申領相關事宜,現(xiàn)委托全權代理我戶辦理縣(市、區(qū))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相關事宜,對被委托人簽名蓋章確認的結果,我本人完全同意,由此產生的相關法律和民事責任均由委托人承擔。

委托人:被委托人:(簽名摁手印)(簽名摁手印)聯(lián)系電話:聯(lián)系電話:

年月日年月日

1.其因確權登記事項所發(fā)生的簽字、手印均代表我戶意見;2.按該項工作要求配合確權登記過程中的各項事務。

授權委托書簽字之日起生效。

委托人簽字按手?。菏芪腥撕炞职词钟。? 年月日年月日

注:委托人手持委托書及身份證拍照后,將照片粘到貼照片處,將身份證復印件粘貼到貼身份證處,再將委托書寄到被委托人手中。

土地確權工作匯報篇三

案情簡介

2001年10月,張甲因建房需要,經尤甲介紹,與劉甲、李甲、李乙協(xié)商一致,使用位于某鎮(zhèn)某村劉甲、李甲、李乙面積292.4平方米的小宗地,并與劉甲、李甲、李乙簽訂租地協(xié)議,協(xié)議中規(guī)定張甲長期使用其三人共同所有的小宗地,并約定張甲付給劉甲、李甲兩人租用土地款4000元,協(xié)商張甲付李乙2500元。協(xié)商一致后,張甲隨即付清租用土地使用費、劉甲、李甲、李乙交付土地給張甲。2002年春,張甲在租用的292.4平方米的土地上蓋成磚混結構平房五間作為住房使用。2004年,張甲向村組申請后經鄉(xiāng)鎮(zhèn)人民政府審核后,縣政府為張甲頒發(fā)了編號為(×)第×號集體土地使用證。這期間張甲辦理土地使用證一事未向劉甲、李甲、李乙提及,也未征得他三人的同意。直至2017年張甲拆除舊房建新房時,劉甲、李甲、李乙出面予以阻止,由此幾人發(fā)生糾紛后,才得知張甲已經辦理了土地使用權證書。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規(guī)定:“每宗地的土地確權都需要經過土地登記申請、地籍調查、核屬審核、登記注冊、頒發(fā)土地證書等土地登記程序才能得到最后的確認和確定。土地權屬確定的原則有依法原則、充分考慮歷史背景的原則、土地所有權的單向流動原則?!辫b于此,劉甲、李甲、李乙認為政府在給張甲辦理土地使用證時未進行調查、核屬審核這塊地的真正所有人就給張甲辦理了土地使用證。這違返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同時,劉甲、李甲、李乙認為政府的確權行為損害了其合法權益,對確權行為不服,向縣政府提出行政復議??h政府對的行政復議行為作出了復議決定并發(fā)放了行政復議決定書,劉甲、李甲、李乙在收到行政復議決定書后,沒有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而是轉向了信訪。至此案件的矛盾激化。

案件焦點

該縣政府本著尊重歷史,面對實際,有利于生產、生活,有利于安定團結的原則,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復議法》,認為他們的做法是合法、合理、符合法律程序,并且認定其對張甲頒發(fā)的土地使用證的確權行為予以維持。

張甲認為其已經與劉甲、李甲、李乙簽訂過長期使用協(xié)議并且付過協(xié)議款的,就有權利在使用期間對這宗地的處置和使用權,蓋房、拆舊房改造以及辦理土地使用證這一系列的行為都是合情合理合法的。而劉甲、李甲、李乙認為他們只是租給張甲長期使用,但是這宗地的所有權還是歸他三人所有,張甲只有使用權沒有處置權和隱瞞他三人而擅自辦理土地使用權,這侵犯了他三人的合法權益。劉甲、李甲、李乙認為政府的在沒有調查核實清楚之后就頒發(fā)土地使用證,并且對他三人的行政復議決定不滿意。其三人在收到行政復議決定書后,沒有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而是轉向了信訪,勢必對該縣政府帶來一定的負面影響。

通過該案例我個人觀點認為,張甲在與劉甲、李甲、李乙簽訂土地使用協(xié)議且約定支付使用費后長期使用,其實是默認了第三人張甲對該土地的占有使用權,默認了對土地使用權的轉移,且在2002年張甲第一次蓋房時候劉甲、李甲、李乙并未出面進行阻擾,卻在張甲2017年蓋房時出面阻撓進而產生糾紛。根據市場經濟的發(fā)展進行推算,個人認為因為生產生活的需要以及新型農村建設化的改造,劉甲、李甲、李乙租賃給張甲長期使用的土地已經超越了其原有的使用價值,利益空間的加大凸顯了人性的弱點,為利益而戰(zhàn),故而引發(fā)了糾紛。劉甲、李甲、李乙對張甲建房行為進行阻撓,本意可能不是想將已經簽訂協(xié)議的土地予以收回,只是見利棄義,欲從中再次謀取利益。

張甲作為本案的利害關系人,雖然已與劉甲、李甲、李乙簽訂協(xié)議,但是在申請確權的時候是明知自己的行為有不妥之處而故意為之的,其行為存在故意隱瞞事實,其實,在辦理土地使用證之前他應該征得其三人的意見,畢竟他們簽訂的只是長期使用協(xié)議,并非所有權就歸他,他沒有處置權,只能遵照協(xié)議長期使用,但是張甲本人出于私心隱瞞其他三人私自趙縣政府辦理土地確權證書,將這宗土地占為己有,這樣的做法就不合乎常理,也不符合法律程序。其借助法律對其已經取得的利益進行合法化,故其隱瞞劉甲、李甲、李乙而獲得土地的確認證書行為應認定為是不合法的。

縣政府在為張甲頒布確認證書的行為是存在瑕疵的,他們沒有嚴格按照土地確權的程序即對每宗地的土地確權都需要經過對土地登記申請、地籍調查、核屬審核、登記注冊、然后再頒發(fā)土地證書等土地登記程序后才能得到最后的確認和確定。而是直接給張甲頒發(fā)了土地使用證書,并沒有通過調查、走訪、核實。也沒有按照土地權屬確定的原則,沒有依照法律原則、充分考慮歷史背景的原則、土地所有權的單向流動原則。就確定張甲是這宗地的使用者和所有人,只是根據申請人的申請材料,對確權結果予以公示并且認定頒證行為有效的,這是不嚴謹的,縣鎮(zhèn)府應在充分調查取證的基礎上,在核實土地真實來源的基礎上進行確權,否則容易存在亂確認、錯確認現(xiàn)象,進而引發(fā)一些列的矛盾糾紛,這樣既不利于群眾的和諧相處也不利于政府的發(fā)展建設以及政府權威形象的樹立。縣政府應本著處處為民的思想,樹立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本著公平正義的理念去處理村民土地的糾紛以及社會中存在的各種矛盾糾紛,使得村民和社會各界老百姓的利益切實得到維護和實現(xiàn)。同時也應該使得村民的各方面的利益關系都能得到妥善協(xié)調。因為對于劉甲、李甲、李乙的行政復議沒有妥善處理,他三人認為這樣的確權有失公平,所以他三人直接信訪這勢必給政府的形象帶來影響。公平正義是我們人類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也是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關鍵環(huán)節(jié)。我們政府必須建立并從法律上保障公平的機制、公平的規(guī)則、公平的環(huán)境、公平的條件和公平發(fā)展的機會,如果公平和正義得到切實維護和實現(xiàn)此案的處理,張甲、劉甲、李甲、李乙的土地糾紛利益進行協(xié)調處理,他三人就不會去信訪這種損壞政府形象的行為就不會發(fā)生。所以我們政府在處理各種矛盾利益糾紛的時候必須要以社會主義法治理念、公平正義的的價值取向為指導,時時刻刻為民著想、為民排憂解難。讓老百姓切實感到政府是提他們爭取利益,為他們著想的。只有這樣才能使案件定紛止爭、才能讓當事人息訴服判。同時政府必須把以人為本的價值取向始終貫穿于處理各種工作的各個方面、各個環(huán)節(jié),把實現(xiàn)好、維護好人民群眾最現(xiàn)實、最關心、最直接的根本利益作為工作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真正懷著對人民群眾的深厚感情,公正、嚴明、廉潔、優(yōu)質、高效的開展工作,使秩序、平等、正義得以充分實現(xiàn),從而保障我們社會的安定、能夠妥善處理老百姓訴求、矛盾、糾紛。真正做到為民著想,真正做到公平正義、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糾紛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義。從而樹立好政府的良好形象,有了良好的形象,才能取得老百姓對政府的信賴。政府才能在平時的各項工作中得到老百姓的大力支持。只有這樣我們的社會才能更加的和諧。

附錄: 本案適用的法律如下:

案件來源:

1、110法律咨詢網

《土地使用權租賃若干問題》

2、華律網專題

《農村土地糾紛案》

3、土流網

《農村土地租賃糾紛案的受案范圍有多大》

土地確權工作匯報篇四

申請人:xxx,男,漢族,1963年5月3日出生,系天明關村人。

被申請人:yyy,男,漢族,住址同上。

申請事項:

依法對位于xxx村xxx即申請人新修建房屋前至被申請人柿樹之間的土地作出使用權確權。

事實與理由:

位于申請人現(xiàn)在建房門前至被申請人柿子樹下的兩塊荒坡地,是申請人在20xx年和20xx年用自己的承包地跟本隊村民換地取得該土地使用權。另外,位于申請人與被申請人房屋之間的一分地屬于申請人所在村小組所有,申請人經本隊隊長和集體成員同意,花1000元取得該土地使用權。以上事實,申請人有三份證據附后。

現(xiàn)如今被申請人在申請人的土地上強行設置道路通行,申請人依據我國《行政法》及相關法律規(guī)定,依法向貴處提出土地使用權確權申請,望貴處查清事實依法處理,維護申請人合法權益。

此 致

簽名:

日期:年 月 日

土地確權工作匯報篇五

被申請人:

法定代表人:

請求事項

請求確認位于霍家村一組界內兩條荒溝的所有權為一組村民所有事實與理由

松洲區(qū)夏家鄉(xiāng)霍家村委會共有142戶、740多口人。全村有五個村民小組,每個小組各有自己的名稱:一組霍家(村委會所在地)、二組前水泉、三組后水泉、四組敖包溝、五組房身溝。各小組之間分別居住在不同的地理位置,最遠的距離有3公里,最近的也有1.5公里。每個小組都有自己的土地及邊界(詳見地圖)。

爭議的土地位于一組村民所在地的南端,有一荒溝,叫前洞溝,又名二道溝。多少年來,一組村民一直在這條溝的兩側耕種、勞作(有兩塊地是二組村民與一組村民互換形成)。再往南便是雞冠山,屬于另一村的邊界,西北東,均屬一組土地。與其它組均不搭邊,歷史上屬于一組村民所有,一直由一組村民經營管理。

xx年春天,為防止水土流失,一組進行了治理,用推土鏟將土坎推平,形成大壩,并在南側斜坡挖了魚鱗坑(見光盤)。

xx年在李永任一組組長期間組織一組村民投入義務工在該荒溝內栽植了樹木。當年發(fā)生火災,部分樹木被燒毀。xx年又組織一組村民進行了補種,大約有楊樹150余棵,現(xiàn)該樹木仍在。(一組村民李永、趙強證實)在溝內有一組村民趙強的承包地合同書。

xx年9月末,一組村民準備進一步治理該溝和山坡時,遭到村支書吳富的阻攔,說已發(fā)包給鄉(xiāng)干部李某了。直到這時一組村民才發(fā)現(xiàn)自己的利益受到了侵害,村民三十多人找到書記與其理論,書記說霍家村委會就是我說了算,愿哪告就哪告。

原來早在xx年12月30日,村委會就將這條荒溝以6000元的價格發(fā)包給了鄉(xiāng)干部王清,承包期限為50年,用以償還村委會的外債。

爭議的第二塊地是位于一組村民居住地村子中間的一條荒溝,該溝長約2.75公里,寬窄不一。這條溝將一組40戶村民隔為南北兩部分,此溝是一組村民出入的必經之地。在這條溝內有一組村民攔截大壩形成的承包地。

可在200xx年9月12日承包給了劉枝(王清之妻)50年,承包費21000元。

兩份合同,村委會均未征得一組村民的同意而擅自對外發(fā)包。不但侵害了一組村民的土地所有權使用權,而且也剝奪了一組村民的優(yōu)先承包權。

上述事實有書證赤峰市土地管理局于1993年土地勘查時制作的《霍家村土地利用現(xiàn)狀圖》、村民承包地合同書及本村其它組證人三組、四組組長李祥、鄭海、本組當時的負責人王永的證言證實,與書證相互印證。

事實證明:該爭議的兩條荒溝屬一組村民所有,村委會違反民主議定原則,擅自發(fā)包,侵害了申請人的合法權益。

1、從兩條荒溝的歷史沿革看

早在人民公社時期,該荒溝就屬一組村民所有,由一組(一隊)經營、管理,溝的上下沿均為一組的土地直到現(xiàn)在也未改變(有證人李彥、李祥、董瑞清、鄭海證實)。

2、從兩條荒溝的歷史形成看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這兩條溝很窄,也不象現(xiàn)在這么深,是從山體往下形成的一條小溝,溝的上下沿均是一組的承包地。

近二十多年來,隨著植被破壞的加劇,水土流失逾發(fā)嚴重,現(xiàn)在這兩條溝,溝體深10—15米、最寬的地方有30多米、最窄的也有8米多。這么寬、這么深的溝不是一次洪水形成的。由于歷年來洪水塌幫,一組村民的承包地逐漸減少,而溝卻不斷加寬。于是一組村民想出了一個辦法:在溝內攔截大壩,使溝內的土地淤積,覆蓋沙層后,再種植樹林或莊稼。(有一組村民霍強和現(xiàn)場照片證實)。

顯而易見,這兩條溝是以犧牲一組村民的承包地為代價而形成的。

這里特別要強調的是:土地是不動產,不能因為地形、地貌的改變,而改變土地所有權的性質。

3、從兩條荒溝的地理位置看第一條溝(前洞溝)位于一組村南,距離雞冠山也就是另一村的邊界還差六、七里路,溝延伸的北端、南端、西端均為一組的耕地或退耕還林地,與其它組的土地不搭邊,沒有任何權屬爭議。

第二條荒溝橫穿一組村子中間,南側、北側均為村民的居住房屋,在荒溝向西延伸處溝的兩岸,均為一組的土地,溝內有一組村民攔截的大壩(有一組村民霍富的合同書及光盤證實)。這條溝是一組村民的出入村子必經之路,也是出入耕地勞作的必由之路。

上述兩條荒溝內均有一組村民攔截大壩形成的承包地,亦有合同書為證。

假如在甲村所有的土地內由于地震形成一道寬窄不一的深溝,難道這條溝就成了乙村的了嗎?村委會主張為其所有,沒有任何事實和法律依據。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規(guī)定,土地所有權的主體有以下幾個:一為國家所有,二為集體所有。集體所有又分為鄉(xiāng)農民集體所有、村集體所有、小組集體所有。

《土地管理法》第十條規(guī)定: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依法屬于農民集體所有的,由村集體經濟組織或者村民委員會經營管理;已經分別屬于村內兩個以上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農民集體所有的,由村內各該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或者村民小組經營、管理。

另根據《農村土地承包法》第十二條二款規(guī)定已經分別屬于村內兩個以上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農民集體經濟組織所有的,由村內各集體經濟組織或村民小組發(fā)包。還有我國十月一日開始實施的物權法,都對發(fā)包的主體進行了界定。如果以村委會的名義發(fā)包的,一是程序要合法,二是不得改變村內土地所有權性質。而被申請人在行使職權時,無視一組村民利益,無視《村民委員會組織法》第十九條涉及村民利益的承包方案等重大事項,村民委員會必須提請村民會議討論決定,方可辦理的規(guī)定,而是暗箱操作,擅自發(fā)包,非法獲取不當利益。其行為嚴重地侵害了申請人的土地所有權和承包經營權。

綜上,懇請行政機關依據事實和法律將爭議的兩條荒溝確認為一組村民所有。

xxx

20xx年xx月xx日

【本文地址:http://www.aiweibaby.com/zuowen/3406522.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