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嘗試過寫作吧,借助寫作也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一篇比較優(yōu)質的范文嗎?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yōu)秀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贊美中國古詩詞篇一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
白居易(772—846),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太原(今屬山西)人。唐代著名現(xiàn)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元和三年(808)拜左拾遺,后貶江州(今屬江西)司馬,移忠州(今屬四川)刺史。后為杭州刺史,又為蘇州、同州(今屬陜西)刺史,以刑部尚書致仕。晚居洛陽,自號醉吟先生、香山居士。其詩早年與元稹齊名,稱“元白”;晚年又與劉禹錫齊名,稱“劉白”。他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詞不多,但影響后世甚大。有《白氏長慶集》。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故居紀念館坐落于洛陽市郊。白園(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陽城南香山的琵琶峰。
贊美中國古詩詞篇二
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
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蕭關逢候騎,都護在燕然。
王維(701年-761年),字摩詰,漢族,祖籍山西祁縣,盛唐詩人的代表,創(chuàng)造了水墨出水畫派,有“詩佛”之稱。開元九年(721年)中進士,任太樂丞。今存詩400余首。王維精通佛學,受禪宗影響很大。佛教有一部《維摩詰經(jīng)》,是王維名和字的由來。王維擅書畫,亦通音律,多才多藝。與孟浩然合稱“王孟”。有《王摩詰文集》等行世。王維參禪悟理,學莊信道,精通詩、書、畫、音樂等,與孟浩然合稱“王孟”。
蘇軾評價其:“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p>
贊美中國古詩詞篇三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fā),朝如青絲暮成雪!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杯莫停。
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傾耳聽。
鐘鼓饌玉不足貴,但愿長醉不復醒。
古來圣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
陳王昔時宴平樂,斗酒十千恣歡謔。
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
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
贊美中國古詩詞篇四
上苑烏啼,中洲鷺起,疏鐘才度云窈。
冷香篝,燈微塵幌,殘夢猶吟芳草。
搔首卷簾看,認何處、六橋煙柳。
翠橈才艤西泠,趁取過湖人少。
掠水風花繚繞。還暗憶年時,旗亭歌酒。
隱約春聲,鈿車寶勒,次第鳳城開了。
惟有踏青心,縱早起、不嫌寒峭。
畫闌閑立,東風舊紅誰掃。
陳允平出身官宦世家,先祖陳司直避五代之亂舉家遷到福建莆田,高祖陳嘉謨曾贈右朝奉郎,曾祖陳膏曾任左朝奉大夫太府少卿,累贈特進,宦游四明,與四明汪氏聯(lián)姻,遂著四明鄞縣籍。祖父陳居仁(1129-1197),字安行,紹興二十一年(1151)進士,官至華文閣直學士,奉政大夫,提舉江州太平興國宮,卒后追贈金紫光祿大夫,謚文懿,學者稱菊坡先生,《宋史》有傳。伯父陳卓(1167-1252),陳居仁第五子,字立道,紹熙元年(1190)進士,官至資政殿大學士。壯歲登進士第,宦意泊如,筑有世綸堂,閑居十六年而卒,謚清敏,《宋史》有傳。父親陳阜,陳居仁第六子,官至承奉郎。
贊美中國古詩詞篇五
1、有緣修得圣賢身,植李栽桃滿眼春。撣盡粉塵容已老,耗乾熱血愛猶真。肩梯踐越人千萬,燭案升沉月一輪。愧對恩師招待酒,澆開愚鈍學精神。
2、人生苦樂乎?一笑憶當初。園圃耕耘勁,精神煥發(fā)舒。胸懷鐮斧誓,心記母恩濡。卅載欣如愿,清貧學子孚。
3、臥榻形容瘦,求毫勵意深。吾師精楷法,草漭渴甘霖。暗?;乜到?,重來拜慕欽。春風知我愿,速與報佳音。
4、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5、精擷鮮卉一掬紅,感謝師恩教誨情。三尺平臺培嫩綠,半生心血育驕英。蠶絲抽盡千般愛,燭火燎明萬里程。甘守清貧梯作路,消磨豪氣鑄忠誠。
6、今我迢遙天涯去,先生仍自育桃李。
7、晨迎旭日到偏西,風雨兼程不覺疲。育李培桃三萬圃,精心竭力駕天梯。
8、每念尊師記憶深,溫和施教用情真。講堂簡陋多呵護,學子啟蒙有耐心。桃李三千承大任,清風兩袖捧經(jīng)綸。匆匆卌載今相見,德劭年高健朗身。
9、講臺黑板恩師贊,學子勤讀花朵艷。擦去功利真理寫,培育人才知行言。
10、桃李灼灼春風里,徒可艷羨不可及。
11、解惑答疑情滿腔,雛鷹添翼助翱翔。挑燈閱卷伴涼夜,鼓棹揚帆迎旭光。鋪遠道,暖寒窗,莘莘學子飲瓊漿。一支粉筆青絲染,兩袖清風美譽揚!
12、一簾春雨杏花紅,報與勤耕果碩豐。五秩光陰如昨日,常思那盞夜明燈。
13、幾多春秋幾多匆,風拂繁花瀝心紅。桃李不言讀澤潤,下自成蹊伴盛芃。絳帳通慧師才授,習學鴻鵠萬里翀。海闊天空八斗躍,爾是東西南北龍!
14、曾經(jīng)粉筆寫春秋,跨越年輪片斷留。師道尊嚴憑自律,儒心勵志不貪求。村中看戲無遮影,野外過河先上舟。重教歷來崇尚德,因酬解惑圣人羞。
15、脫俗心追朵朵鮮,扶荷照影水云邊。吾師未染紅塵晦,自有芳香入腑田。
16、噩耗驚心痛失聲,恨移天道意難平。再無耿直詮清骨,誰厭權豪諷媚鸚?名重一生騎鶴去,淚枯雙目泣鴻鳴。前時問我群中事,告慰凄然向祭棚!
17、一年一步一層樓,步步層層幾多愁。桃李登高爭艷日,園丁昂首笑難休。
18、男婚女嫁休心日。意滅情忘舍俗時,恭從吾師云水去,將來決定到天。
19、九月秋豐百花纏,喻師自古似春蠶。絮絲吐盡燭灰散,桃李芬芳心醉酣。
20、古之學者必嚴其師,師嚴然后道尊。
21、白發(fā)芳魂育棟梁,喜聞遍地溢書香。三江弟子文章秀,四海門生學識強。鐵骨根根熬曙日,銀絲縷縷御寒霜。清風燭影簾櫳冷,唯戀耕耘翰墨芳。
22、踏入黌門付愛心,耕耘歲月不辭辛。春秋幾度風盈袖,李艷桃紅滿苑芬。
23、每逢佳節(jié)憶師涯,多少春秋說歲華。播種辛勤流汗水,豐收理想育春芽。欣看學子如朝日,慰藉余生沐晚霞。教育優(yōu)先強國策,滿園桃李綻心花。
24、虛空無處所,仿佛似琉璃。詩境何人到,禪心又過詩。
25、三尺講臺存日月,一支粉筆寫春秋。
26、少小深知從教辛,求職未料入黌門。書聲卅載吟成夢,粉筆一支握到今。恐負千眸光燦燦,何辭兩鬢雪紛紛。逢人莫道囊羞澀,哪個豐盈哪個貧。
27、弱柳飄風幾度春,拜師賀歲探?jīng)鰷?。推門最喜雙慈健,惠我文章更覺欣。
28、醉景陶情一日游,黃花紫菊任停留。悠然自在閑愁少,不戀繁華只看秋。
29、唯念師恩深如海,寸心微微難報之。
30、身為世范,為人師表。
31、慈祥仍與夢中同,諧趣猶存學者風。往事憶來成昨日,浮生坐對若漂篷。抱疴漫詠豐泉月,贈玉親移枕畔躬。拜讀師恩情可見,冰心惠我醒愚蒙。
32、黑發(fā)積霜織日月,粉筆無言寫春秋。
33、教書解惑已忘年,苦口婆心勸學賢。備課清晨迎旭景,糾差午夜伴星天。杏壇廣撒千秋種,汗水勤澆萬畝田。只望幼苗成大樹,桃紅李茂早開妍。
34、甘為孺子育英才,克勤盡力細心裁。
35、成灰蠟燭嘔心連,照亮黌門不入眠。三尺講臺傳夢想,一支粉筆授豐年。胸懷有闊甘生孺,汗水無聲勤潤田。愛業(yè)敬崗千古頌,因材施教育良賢。
36、天長地久有時盡,師恩綿綿無絕期。
37、鶴發(fā)銀絲映日月,丹心熱血沃新花。
38、云山蒼蒼,江水泱泱,先生之風,山高水長。
39、綠野堂開占物華,路人指道令公家。
40、明年再有新生者,十萬龍孫繞鳳池。
41、揮動教鞭心血傾,講臺三尺育精英。園丁不畏耕耘苦,李艷桃紅都是情。
42、老師引路向光明,面壁書山努力行。年近古稀無建樹,尋章覓句有庸名。
43、五城團拜續(xù)諧和,奏響新春歲月歌。熱酒澆腸須品味,吾師情重漲心河。
44、吾師久與病廝磨,培李栽桃碩果多。著有藏書憑燦煥,吟余倚枕樂蹉跎。常憂庚子音容滯,竊喜先生氣色和。促膝相談無倦意,歸來欣寫賀安歌。
45、東宮白庶子,南寺遠禪師。何處遙相見,心無一事時。
46、耕耘學苑做黃牛,歲月滄桑染白頭。粉筆一支傳道義,講臺三尺寫春秋。讀書備課清貧度,育李培桃富裕收。遍地芬芳花萬樹,金暉夕照亦風流。
47、成灰蠟燭嘔心連,照亮黌門不入眠。三尺講臺傳夢想,一支粉筆授豐年。胸懷有闊甘生孺,汗水無聲勤潤田。愛業(yè)敬崗千古頌,培桃育李效忠賢。
48、弟子事師,敬同于父,習其道也,學其言語。
49、不慕功名兩袖風,一支粉筆伴終生。孤燈窗下情難了,欣看千山桃李豐。
50、經(jīng)師易遇,人師難遇。
51、花謝花開又一年,教師節(jié)日夜難眠。曾經(jīng)臺上風華展,也在相思夢里牽。思父影,念師緣。秋風夏雨柳生煙。韶光頓逝從來速,往事悠悠浮眼前。
52、一似夢瑤臺,心知玉女來。笙歌人杳渺,花影月徘徊。笑我閑三徑,思君賦七哀。流觴與紅葉,詩酒不勝杯。
53、學者必求師,從師不可不謹也。
54、三尺講臺揮汗顏,五米教室作良田。黑板繪就知識景,教案寫滿育人篇。十年樹木多少雨?百年樹人多少言?桃李不言已成蹊,德教雙馨有人戀!
55、半畝方塘長流水,嘔心瀝血育新苗。
56、常憶師恩夢里啼,風塵家訪探流疾。寒冬補課催霜鬢,熱暑攜歸踐淖泥。桃李花開三代樹,簍箱霉晾幾囊衣。又交九月逢十日,愧借園丁作話題。
57、尊人共客語,側立在傍聽。莫相前頭鬧,喧亂作亞鳥鳴。
58、四季講堂三尺余,龍眼巧點作扶梯。萬般幸苦不覺累,但愿育出千里駒。
59、蒼松勁柏四時貞,薪火相傳萬古情。寸草萋萋憑雨露,春暉暖暖待躬耕。方塘半畝悠然鑒,茂竹千竿卓爾生。一片冰心與明月,滿園桃李賦秋聲。
60、講臺三尺寫青春,教案千重費盡心。植李培桃添錦繡,幾度惜才渴求真。年年學海燈前喚,歲歲書山榜上頻。今日園丁祝愿送,鮮花喜意謝師恩。
61、陶情最愛游于野,又見師尊逛壽山。濾水冰心傳祝語,飛鴻替我問平安。
62、十載寒窗習丹青,性修意雅了娉婷。松老燕去白駒過,最是難舍師生情。
63、學高為師,身正為范。
64、三尺案臺留筆粉,十年寒暑伴油燈。教鞭指引人生路,志力助飛期待鷹。
65、教子教女,辛勤半輩。滿頭白發(fā),甘乳一生。
66、南閣披霜報夢涼,剛山掛雪也悲傷。情關俚語三千域,淚斷門生五味腸。教誨諄諄思卓越,遺文落落證非常。西天幸有臨窗月,且照吾師續(xù)妙章。
67、過節(jié)懷恩拜愛師,頭霜又白去年時。臨春突發(fā)寒肢病,護體還須暖具醫(yī)。強忍痛欺詮古典,笑由驚詐覓新詩。吟藍自愧根基淺,德范依然是舊旗。
68、仰之彌高,鉆之彌堅。
69、勤奮耕耘,薪火相傳。育李桃、汗灑心田。修枝剪葉,小樹參天。喜書聲朗,歌聲美,笑聲甜??摧p名利,無私奉獻,做人梯、不畏艱難。嘔心瀝血,兩鬢先斑。但心更大,志更遠,步更堅。
70、新竹高于舊竹枝,全憑老干為扶持。
71、李氏門風五代承,師之從者卅余名。祖?zhèn)骼^業(yè)開蒙智,后代經(jīng)年享耀榮。樂作春蠶絲織錦,喜為蠟燭亮登程。園丁永愿勤耕作,育棟培桃遍地豐。
72、教師崗位不平凡,教書育人責任擔。長年不辭辛勤日,累月不懼口舌干。學子人人育成才,花朵個個繡斑斕。品學皆優(yōu)成棟梁,一代新人為國惔!
73、黑板為田筆作犁,耕完左右向東西。春秋冬夏園中育,雨雪風霜壟里施。喜看秧苗成大樹,甘當水土化肥泥。靈魂寄予新生代,盡瘁鞠躬價也值。
74、雖欲再坐講臺下,面聆教誨安可期?
75、王師未報收東郡,城闕秋生畫角哀。
76、愛親者不敢惡于人,敬親者不敢慢于人。
77、心事數(shù)莖白發(fā),生涯一片青山。
78、令公桃李滿天下,何用堂前更種花。
79、書庠自古受民崇,育李培桃惠智豐。不問誰家權勢極,專謀學子獲知隆。尊師德道天欽仰,圣士仁慈地敬躬。接續(xù)清風吹校院,持連瑞氣助飛鴻。
80、書堂勤懇授真知,人類靈魂一面旗。澆灌田園心血灑,栽培花朵畢生癡。講臺音韻溫桃李,粉筆顏容美課時。奉獻終身清兩袖,光榮永伴展風姿。
81、金輝飄蕩向誰呈,雨后秋香遍地生。三尺講臺神韻挽,一身塵粉彩霞縈。堂前授課多如愿,線上傳教更動情。只為滿園桃李秀,燭光燃盡亦無爭。
82、三載師生緣非淺,年少輕狂未知惜。
83、舉世不師,故道益離。
84、晨迎曙色晚攜霞,育李培桃撫幼芽。三尺講臺編錦夢,一支粉筆繪新葩。全心默默呵芳草,雙手輕輕護蕾花。致愛致忠傾熱血,鬢絲落雪耀云涯。
85、八月金風桂子香,重登杏席理文章。黃墩喜沾及時雨,華發(fā)新添幾縷霜。十載農(nóng)村多體驗,一朝教學亦堂皇。言傳身教春風播,三尺講壇教績揚。
86、心血育白丁,辛勤扶棟梁。待到花滿園,四海皆鴻儒。
87、搖落深知宋玉悲,風流儒雅亦吾師。
88、更衣頓首致先生,仰慕之心久愈濃。寄意春秋屈子賦,放歌山水太白風。啟蒙血釀及時雨,授業(yè)神灼指路燈。鶴發(fā)雞鳴猶試劍,重陽縱袖送飛鴻。
89、不師者,廢學之漸也。
90、問天莫要傷春去,白發(fā)園丁自有神。汗血長生花果樹,光陰不老拓荒人。
91、玉壺存冰心,朱筆寫師魂。諄諄如父語,殷殷似友親。輕盈數(shù)行字,濃抹一生人。寄望后來者,成功報師尊。
92、四海五洲桃李艷,身居陋室樂忘憂。
93、飲其流者懷其源,學其成時念吾師。
94、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95、塵寰小謫六十春,荷花香透值良辰。試聽啼笑徵英物,料得崢嶸上席珍。雙喜盈門多衍慶,一家和氣倍相親。三千桃李遍天下,詩稿喧傳嘆絕倫。
96、相逢一見太匆匆,校內繁花幾度紅。厚誼常存魂夢里,深恩永志我心中。
97、百年誰復甘粗糲,令節(jié)于今揚志氣。燭凝紅蕊一生心,雨浥芳林千古事。
98、培李勤為本,澆桃苦作舟。書山授道育英樓,粉墨染霜頭。傲骨嫣然貴,清心更是柔。雕金琢玉競風流,碩果耀神州。
99、甘甜釀造蜜蜂忙,歷盡艱辛樹棟梁。三尺講臺傾熱血,千言筆墨授良方。蠟燭春雨園丁譽,苦澀耕耘桃李香。九月金秋風送爽,教師二字鑄輝煌。
100、修枝剪葉付情真,有幸今生育樹人。自感低微尤忘我,曾為高尚總勞神。一腔心血澆花艷,三尺書臺授業(yè)新。苗壯參天成柱棟,笑迎桃李滿園春。
贊美中國古詩詞篇六
西風吹冷透貂裘,行色匆匆不暫留。帆帶夕陽投越浦,
心隨明月到杭州。風清聽漏驚鄉(xiāng)夢,燈下聞歌亂別愁。
懸想到杭州興地,尊前應與話離憂。
牟融(?―公元79年3月26日),字子優(yōu),北海安丘人,東漢官員。牟融學問淵博,初以《大夏侯尚書》教授學生數(shù)百人,在鄉(xiāng)里很有名。后舉茂才,任豐縣縣令。在任三年,政績?yōu)橹菘さ谝弧?牟融后入朝任職,歷任司隸校尉、大鴻臚、大司農(nóng)、司空、太尉等。牟融在職盡責,很有能力,受到百官敬畏、皇帝稱頌。建初四年(公元79年),牟融去世。牟融著有《牟子》二卷。
【本文地址:http://aiweibaby.com/zuowen/34357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