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三年級數(shù)學課教案部編版 三年級數(shù)學教案(大全10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0-07 09:56:03
2023年三年級數(shù)學課教案部編版 三年級數(shù)學教案(大全10篇)
時間:2023-10-07 09:56:03     小編:XY字客

作為一名教職工,總歸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一篇比較優(yōu)質的教案嗎?那么下面我就給大家講一講教案怎么寫才比較好,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三年級數(shù)學課教案部編版篇一

1.通過練習,加深對面積的含義和面積單位的理解,能區(qū)別長度單位和面積單位。

2.培養(yǎng)學生觀察、分析、判斷的能力及空間觀念。

加深對面積的含義和面積單位的理解。

區(qū)分長度單位和面積單位。

課件

一、知識再現(xiàn)

回顧:前面兩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什么內容?

揭題:這節(jié)課我們通過練習來鞏固面積和面積單位的相關知識。

二、基本練習

1.完成教材第64頁“練習八”第1題。

讓學生獨立在教材上涂色。

完成后展示學生的作品,讓學生比較:圖形的周長與它們的面積之間的區(qū)別。

通過交流引導學生明確:周長表述的是線的長短,面積表述的是面的大小。

2.完成教材第64頁“練習八”第2題。

讓學生用準備好的邊長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分別拼成面積是9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和面積是12平方厘米的長方形。

完成后展示學生的拼法,全班交流。

3.完成教材第64頁“練習八”第3題。

先估計圖形的面積各是多少,再用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量一量。

4.完成教材第64頁“練習八”第4題。

出示題目,引導學生觀察、思考:四個圖形中,哪個面積最大?哪個面積最小?

學生反饋后,教師指出:因為1個小方格代表1平方厘米,有幾個小方格就有多少平方厘米。

5.完成教材第65頁“練習八”第5題。

先讓學生獨立思考,然后小組交流,最后指名學生說說是怎樣估計的。

提示學生:將超過半格的看成1格,不滿半格的忽略不計。

交流時著重讓學生體會到用割補法把不完整的圖形割補成完整的小正方形的數(shù)學思想。

三、綜合練習

1.完成教材第65頁“練習八”第6題。

課件出示題目,讓學生讀題,理解題意。

提問:面積是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它的邊長是多少?

算一算:它們的面積各是多少?周長呢?

集體反饋,指名學生說說自己是怎樣計算的?

2.完成教材第65頁“練習八”第7題。

讓學生讀題,弄清題目要求:畫兩個面積都是10平方厘米的圖形。

展示學生作品并交流,引導學生比較它們的'形狀。

得出結論:面積相同,形狀不同。

3.完成教材第65頁“練習八”第8題。

提出問題:比較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和數(shù)學書的封面,估計數(shù)學書的封面大約有多少平方分米。

讓學生根據(jù)數(shù)學書封面的面積,估計一張報紙的面積。

四、反思總結

通過本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還有哪些疑問?

五、課堂作業(yè)

《補》

三年級數(shù)學課教案部編版篇二

1、進一步建立千克、克的質量觀念。

2、培養(yǎng)學生的估計和解決與千克、克有關的實際問題的能力。

3、在掂一掂、猜一猜中幫助學生建立千克、克的質量概念。 4、培養(yǎng)學生與人友好合作的學習態(tài)度。教學重點:進一步建立千克、克的質量觀念。教學難點:正確估計生活中一些常見物品的質量。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老師昨天上超市買了一些大小差不多的蘋果。估計一下:幾個蘋果大約重1千克?

二、合作交流,解讀探究

1、學生分四人小組討論:怎樣估計才能盡可能使結果更準確一些?

學生的估計方法可能看有:拿出一個蘋果稱一稱,再根據(jù)這個蘋果的質量去進行推算;先稱好了1千克重的物品,用手掂一掂,再去掂蘋果,看幾個蘋果的質量掂起來和前面的感覺相似;直接用秤稱等。

2、全班交流。

3、教師根據(jù)學生提出的估計方法帶領學生進行驗證。問題:從錄像中你明白了什么?

三、應用遷移,鞏固提高

1、學生再次用彈簧秤稱出1千克重的物品,然后用手掂一掂,然后猜一猜,哪樣的物品的質量重1千克。

2、第2題。先讓學生拿出一枝鉛筆估一估,再用天平稱一稱。四、總結反思,拓展升華

1、總結:說一說估計一樣物品的質量要使結果盡量準確必須注意什么?

2、想一想,學生回答并說明理由。教學反思:

1噸有多重(12)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生活情境,感受并認識質量單位噸,了解1噸的實際質量,初步建立噸的質量觀念。

2、掌握“1噸= 1000千克”,并能進行簡單的換算。

3、結合具體情境,提高對物體質量的估計能力。

結合具體生活情境,感受并認識質量單位噸,了解1噸的實際質量,初步建立噸的質量觀念。教學難點:掌握“1噸= 1000千克”,并能進行簡單的換算。教學用具:各種秤、幻燈、小黑板。

一、情境導入:

今天小明遇到難題了,他不知道大象大約有多重。大家愿不愿意幫幫他?

二、探索新知:

1、猜一猜。讓學生猜一猜大象的質量,引出質量單位“噸”。

2、看一看,算一算。利用圖片逐一出示一個個情境,讓學生看一看,算一算,再說一

3、說一說。讓學生說說生活中哪些物體的質量單位要用噸。教材中的例子讓學生看一看,第一幅圖的意思是這座橋最多能承受“50噸”的質量。

三年級數(shù)學課教案部編版篇三

認識年、月、日

知識與技能

1、引導學生認識時間單位年、月、日。

2、知道大月、小月的知識,記住各月的天數(shù)。

過程與方法

3、使學生會判斷大、小月。

4、幫助學生初步建立年、月、日的時間觀念。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5、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滲透科學的思想方法。

探究發(fā)現(xiàn)年、月、日之間的關系。

發(fā)現(xiàn)并掌握大月、小月的判斷方法。

各年份的年歷卡。

一、復習準備

1、填空

1時=()分1分=()秒

1時=()秒240分=()時

1分25秒=()秒82分=()時()分

2、提問:

(1)時、分、秒都是什么單位?(時間單位)

(2)關于時間單位你還知道哪些?(年、月、日、季度、世紀等)

(3)那么關于年、月、日的知識你想知道些什么?

3、導入新課

講述:地球繞太陽運轉一周經過的時間就是一年,月亮繞地球運轉一周經過的時間大約就是一個月,同時,地球自己也在旋轉,地球自己旋轉一周的時間就是一日。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有關年、月、日的知識。

二、探究新知

1、認識年、月、日。

(1)出示材料。

提問:以前我們用鐘、表來研究時、分、秒,那么年、月、日我們可以用什么來研究呢?(年歷卡)

(2)觀察手中的年歷卡,看看這是哪一年的年歷。

(3)分別找到10月1日,7月13日,看一看,各是星期幾。

提問:10月1日是什么節(jié)日?申奧成功是在哪一年呢?

(4)請同學們在年歷卡上找出你所知道的紀念日,爸爸、媽媽和自己的生日等,看一看,分別是星期幾。

(5)合作探究。

觀察:一年有幾個月?每個月的天數(shù)一樣嗎?哪幾個月是31天?哪幾個月是30天?

(6)討論交流。

(7)質疑:你們每人手中的年歷卡上31天的月份是不是都是這幾個月呢?(是)對!不管哪一年,31天的月份都是這幾個月。

再看一看,是不是每年的4、6、9、11月的天數(shù)都是30天。(是)

(8)認識大月、小月。

講述:通過同學們認真仔細地觀察,我們已經知道了不管哪一年,1、3、5、7、8、10、12這7個月都是31天,4、6、9、11這4個月都是30天,它們是不會發(fā)生變化的,我們把每月天數(shù)都是31天的這幾個月叫做大月,把每月的天數(shù)都是30天的這幾個月叫做小月。

年份不同了,哪個月的天數(shù)有變化呢?(2月)從這里可以看出,二月的天數(shù)比大月、小月的天數(shù)要少,所以二月是一個特殊的月份。

三、鞏固練習:

1、觀察今年的年歷。

(1)一、二、三月一共有()天。

(2)六一兒童節(jié)是星期()。

(3)四月份有()個星期零()天。

3、記住大月、小月。

(1)出示左拳圖。

(2)講清相應部位所表示的每個月的天數(shù)。

(3)根據(jù)圖,全體一起記憶。

(4)指著自己左拳再次記憶。

(5)再介紹一首兒歌,加強記憶。

七個大月心中裝,七前單數(shù)七后雙。

二月是個特殊月,其他各月是小月。

四、布置作業(yè):

練習冊同內容習題

教學反思:

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發(fā)展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是教學的靈魂,所以在教學過程中,一定要優(yōu)化學生的學習氛圍,給他們更多的時間和空間,讓他們自己c、從生活中去發(fā)現(xiàn)問題,研究問題并解決問題,從而培養(yǎng)他們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新精神。

三年級數(shù)學課教案部編版篇四

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對東、南、西、北等方向的知識已經積累了一些感性的經驗,并通過第一學年的學習,已經會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本單元在此基礎上,使學生學習辨認東、南、西、北、東北、西北、東南和西南八個方向,并認識簡單的路線圖。

例1使學生認識東、南、西、北四個方向,能夠用給定的一個方向辨認其余的三個方向,并能用這些詞語描述物體所在的方向。

例2使學生知道地圖上的方向。

例3使學生會看簡單的路線圖(四個方向),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線。

例4使學生認識東北、東南、西北、西南四個方向,能夠用給定的一個方向(東、南、西或北)辨認其余的七個方向,并能用這些詞語描述物體所在的方向。

例5使學生會看簡單的路線圖(八個方向),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線。

1.通過現(xiàn)實的數(shù)學活動,培養(yǎng)學生辨認方向的意識,進一步發(fā)展空間觀念。

2.結合具體情境,使學生認識東、南、西、北、東北、西北、東南和西南八個方向,能夠用給定的一個方向(東、南、西或北)辨認其余的七個方向,并能用這些詞語描述物體所在的方向。

3.使學生會看簡單的路線圖,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線。

使學生認識東、南、西、北四個方向。

東、南、西、北卡片

1、創(chuàng)造情景讓學生說說“前、后、左、右、向左、向右、向后轉”。復習和感受方位。

2、組織學生活動:面向黑板,指一指前、后、左、右。

3、師:“誰認得東、西、南、北方向?你是怎樣認識的?”

4、出示課題:東西南北

1、早晨,太陽從哪邊升起?引出東。

2、指一指哪邊是東?教室的東邊有什么?(黑板)

3、東和西是相對的,那西邊是哪邊呢?教室的西邊有什么?

5、完成書本填空和做一做:

出示例1掛圖:

圖書館在操場的東面,體育館在操場的( )面。教學樓在操場的( )面,大門在操場的( )面。

完成“做一做”

1、完成練習一第2題

先觀察,你從對話中了解到什么?(可以確定了兩個方向:北和西)

你能說說哪邊是東、哪邊是南嗎?說說房間是怎樣布置的?東南西北方向各有什么?

2、在教室玩“走方向的游戲”。

3、小組討論:你怎樣記住我們學校的東西南北方向?各個方向各有什么?

4、小組討論:你怎樣記住我們南寧市的東西南北方向?(瑯東、西鄉(xiāng)塘、江南區(qū)、城北區(qū))

5、背兒歌:

早晨起床面向太陽,前邊是東后邊是西,左邊是北右邊是南。

三年級數(shù)學課教案部編版篇五

教學內容:

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對東、南、西、北等方向的知識已經積累了一些感性的經驗,并通過第一學年的學習,已經會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本單元在此基礎上,使學生學習辨認東、南、西、北、東北、西北、東南和西南八個方向,并認識簡單的路線圖。

例1使學生認識東、南、西、北四個方向,能夠用給定的一個方向辨認其余的三個方向,并能用這些詞語描述物體所在的方向。

例2使學生知道地圖上的方向。

例3使學生會看簡單的路線圖(四個方向),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線。

例4使學生認識東北、東南、西北、西南四個方向,能夠用給定的一個方向(東、南、西或北)辨認其余的七個方向,并能用這些詞語描述物體所在的方向。

例5使學生會看簡單的路線圖(八個方向),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線。

教學目標:

1.通過現(xiàn)實的數(shù)學活動,培養(yǎng)學生辨認方向的意識,進一步發(fā)展空間觀念。

2.結合具體情境,使學生認識東、南、西、北、東北、西北、東南和西南八個方向,能夠用給定的一個方向(東、南、西或北)辨認其余的七個方向,并能用這些詞語描述物體所在的方向。

3.使學生會看簡單的路線圖,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線。

教學重點:

使學生認識東、南、西、北四個方向。

教具準備:

東、南、西、北卡片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創(chuàng)造情景讓學生說說“前、后、左、右、向左、向右、向后轉”。復習和感受方位。

2、組織學生活動:面向黑板,指一指前、后、左、右。

3、師:“誰認得東、西、南、北方向?你是怎樣認識的?”

4、出示課題:東西南北

二、新知:

1、早晨,太陽從哪邊升起?引出東。

2、指一指哪邊是東?教室的東邊有什么?(黑板)

3、東和西是相對的,那西邊是哪邊呢?教室的西邊有什么?

5、完成書本填空和做一做:

出示例1掛圖:

圖書館在操場的東面,體育館在操場的()面。教學樓在操場的()面,大門在操場的()面。

完成“做一做”

三、鞏固練習:

1、完成練習一第2題

先觀察,你從對話中了解到什么?(可以確定了兩個方向:北和西)

你能說說哪邊是東、哪邊是南嗎?說說房間是怎樣布置的?東南西北方向各有什么?

2、在教室玩“走方向的游戲”。

3、小組討論:你怎樣記住我們學校的東西南北方向?各個方向各有什么?

4、小組討論:你怎樣記住我們南寧市的東西南北方向?(瑯東、西鄉(xiāng)塘、江南區(qū)、城北區(qū))

5、背兒歌:

早晨起床面向太陽,前邊是東后邊是西,左邊是北右邊是南。

四、小結。

三年級數(shù)學課教案部編版篇六

認識東、南、西、北方向

教學目標:

1.通過生活情境和學生的生活經驗,讓學生辨認東、南、西、北四個方向,知道地圖上東、南、西、北四個方向。

2.在東、南、西、北中,給定一個方向(東、南、西或北)辨認其余三個方向,并能用這些詞語描繪物體所在的方向。

3、借助現(xiàn)實的數(shù)學活動,培養(yǎng)學生辨認方向的意識,發(fā)展空間觀念,體驗數(shù)學與現(xiàn)實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教學重難點:

會在實景中辨認東、南、西、北,并能運用這些詞語來描繪物體所在的方向;知道地圖上的方向。

教學過程

同學們,你們會背有關東、南、西、北方向的兒歌嗎?

讀了這首兒歌,你們能辨認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嗎?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來探究這個問題。(板書課題:認識東、南、西、北方向)

1、以4人小組為單位,根據(jù)兒歌讓學生在學校操場上辨認東、南、西、北方向。

2、生觀察東、南、西、北四個方向都有什么建筑物?

4、學生討論各種不同方法后,教師講解地圖上通常的方向:上北、下南、左西、右東。

引導學生按地圖的記錄方式,重新整理自己的記錄,完成校園示意圖。再結合示意圖用“東、南、西、北”說一說各種景物所在的位置。

操場

教學樓

1、說一說教室里東、南、西、北各有什么?

2、用東、南、西、北這些詞語說一說你座位周圍同學所在的方向。

3、你說我做

4、合作完成教科書練習一的第2題。

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

認識東、南、西、北方向

教學目標:

1.通過生活情境和學生的生活經驗,讓學生辨認東、南、西、北四個方向,知道地圖上東、南、西、北四個方向。

2.使學生會看簡單的路線圖(四個方向),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線。

3、借助現(xiàn)實的數(shù)學活動,培養(yǎng)學生辨認方向的意識,發(fā)展空間觀念,體驗數(shù)學與現(xiàn)實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教學重難點:

會在圖上辨認東、南、西、北,并能運用這些詞語來描繪物體所在的方向;能簡單的用四個方向描述行走路線。

三年級數(shù)學課教案部編版篇七

結合具體情境(由許多個體組成一個整體),進一步理解分數(shù)的意義。

體會學習分數(shù)的必要性,怎么表示份數(shù)。

結合具體情境(由許多個體組成一個整體),進一步理解分數(shù)的意義。

啟發(fā)式教學

小組合作

小黑板,彩筆,方格紙

2課時

一、創(chuàng)設情境

我們已經學習了分數(shù),并且知道什么是分數(shù)。今天我們繼續(xù)學習分數(shù),進一步了解分數(shù)的意義。

二、小組合作

1、把下圖涂上不同的(紅色、黃色和藍色)。

2、之幾。

3、將上面的小正方形剪開,說一說每種顏色的小正方形占大正方形的幾分之幾。

4、小組合作完成:打開課本70頁

(1)一共有幾只蝴蝶?

(2)白蝴蝶的只數(shù)占所有蝴蝶的()。

(3)花蝴蝶的只數(shù)占所有蝴蝶的7。

(4)你還能從圖中找到哪些?分別與同伴說一說。()

三、當堂訓練。

1、用分數(shù)表示每幅圖中每種圖案的個數(shù)占全部的幾分之幾。紅花:

3

黃花:

長方形:

圓:

三角形:

2、按分數(shù)圈一圈。

413445

五、作業(yè)布置

練一練1、2題。

六、板書

分一分

分子/分母讀作:多少分之多少

課后反思:

三年級數(shù)學課教案部編版篇八

一、單元目標:

1、使學生會計算三位數(shù)加、減三位數(shù)

2、使學生能夠結合具體情境進行估算,進一步領會加、減法估算的基本方法,增強估算意識。

3、使學生理解驗算的意義,會對加法和減法進行驗算,初步養(yǎng)成檢驗和驗算的習慣。

第一課時:

兩位數(shù)加兩位數(shù)

二、教學內容:

萬以內進位加法

三、教學目標:

1、經歷萬以內進位加法的認識過程,理解萬以內筆算加法的計算法則

2、能應用法則準確地計算兩位數(shù)進位的加法題

四、教學重點:

萬以內進位加法的計算法則

五、教學難點:

哪一位上的數(shù)相加滿十,要向前一位進1,而且在前一位上的數(shù)相加時,要記得加上進上來的1。

六、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引入新知

1、口算:

50+70300+500900—50044+22

30+5035+5587+49(遇到困難)

2、87+49不能用口算一下子就算出來,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下萬以內進位加法。

(二)新課展開

2、列式計算。用舉手的方式,認為不行的舉手?為什么不行?說明理由。

3、同桌交流算法:

5+7=1240+40=8012+80=92

45+7=5252+40=92

47+5=5252+40=92

4、同學們用了這么多的方法,真能干!那有沒有同學直接用45+47算的,說一說你是怎樣思考的?(請生上臺演示)

5、列豎式計算

6、多媒體出示例1圖片,獨立完成計算,(兩個學生板演,其余同學在書上完成)

7、列豎式計算(重點講解)

(三)鞏固練習、拓展提高

1、獨立完成做一做1、2

2、請生回答,集體講解訂正

(四)小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兩位數(shù)加位數(shù)的運算法則,你們學會了嗎?

(五)作業(yè)

三年級數(shù)學課教案部編版篇九

例4以及練習。

使學生能結合具體情境認識東北、東南、西北、西南四個方向,能夠用給定的一個方向(東、南、西或北)辨認其余的七個方向,并能用這些詞語描述物體所在的方向。

使學生能結合具體情境認識東北、東南、西北、西南四個方向,并能用這些詞語描述物體所在的方向。

一、復習

1、畫一畫方向示意圖

2、我們知道了這四個方向,那么,每兩個方向之間又稱為什么方向呢?今天我們一起來認識。

二、學習新知

1、出示例4圖,觀察:多功能廳在哪兩個方向之間?

2、這個方向稱為東北方向。

3、我們知道了東北方向,你能說出下面的這幾個方向是什么嗎?

4、我們又認識了東北、東南、西北、西南,你打算怎樣記住這四個方向?請你把他們記下來。

5、請自己畫一個標有8個方向的方向示意圖。

6、觀察例4圖:請說說校園的東北、東南、西北、西南各有什么?

三、練習

1、說說生活中什么時候會用到方位的知識?

2、第10頁第1題:在黑板上標出自己家的位置。

四、總結

這節(jié)課中你有哪些收獲?你會用到這方面的知識嗎?

教學反思:

讓學生體驗實景中的八個方向,感受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進一步發(fā)展空間觀念。

三年級數(shù)學課教案部編版篇十

第75頁上的例1例5,完成做一做中的題目和練習二十一15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初步認識分數(shù)的簡單的含義;初步認識幾分之一;使學生知道分數(shù)部分的名稱。

2、使學生會讀、寫簡單的分數(shù)。

3、培養(yǎng)學生的實際動手操作能力、觀察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初步認識分數(shù)的簡單的含義。

2、難點:初步認識幾分之一

【教具準備】

多媒體,長方形紙條、圓形紙片若干張。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引入課題

同學們,在日常生活中,你們分過東西嗎?分過什么?

老師這里有6個餅,要分給2位同學,你想怎樣分?

(學生說出想法后,板書33)

有4個餅,分給2位同學,你想怎樣分?(板書:22)

有2個餅,分給2位同學,你又想怎樣分?(板書:11)

同學們在分得時候,注意到了要公平,這種分東西的方法,我們就叫做怎樣分?(板書:平均分)

誰愿來說說,你怎樣理解平均分?

現(xiàn)在只有一個餅,平均分給兩位同學,你們會分呢?

假設這個圓形紙片就是一個餅,同位合作試一試?(學生操作)

舉起來,互相看看是怎樣分的?

同學們,我們怎樣證明這樣分就是平均分?

二、動手操作,獲取新知

(一)認識二分之一

1、引入二分之一

把一個餅,平均分成2份,這樣的一份,能不能想個辦法來表示一下?

還有其它表示方法嗎?

二分之一,在數(shù)學上叫分數(shù)。

2、指導讀、寫二分之一

二分之一,怎么寫呢?

(老師板書)看黑板,一起拿出手寫一寫。

3、認識二分之一

把一個餅,平均分成2份,其中的一份用二分之一來表示。另一份呢?

師:把一個餅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這個的二分之一。

誰愿來說說,什么是這個餅的二分之一?

下面,同學們指著剛才分的圓形紙片說說,什么是這張紙的二分之一?

(同位互說)

誰想再來說說,什么是這張圓形紙的二分之一?

4、涂一涂

同學們,給你一張紙片,你能表示出它的二分之一嗎?

拿出你的紙片,先折一折,再涂上顏色。(學生操作)

誰愿把你涂的展示給大家?

正方形還有不同涂法嗎?

觀察,這幾張正方形紙,涂色部分都能用哪個分數(shù)來表示?

師:對,雖然涂法不同,但都是把一張正方形紙平均分成2份,每份就表示這張紙的二分之一。

還有涂其它圖形的嗎?

5、小練習

師:看來,平均分是產生分數(shù)的重要前提,沒有平均分,分得結果就不能用分數(shù)來表示?

(二)認識四分之一

同學們,把剛才分圓形紙片,再對折一次,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誰是誰的四分之一?

這一份呢?

每份都是這張圓形紙的四分之一。

誰來說說,四分之一表示什么?

(三)認識三分之一

這張紙片,陰影部分能用分數(shù)來表示?

你怎么知道能用三分之一來表示?

怎么證明這樣分是平均分?(剪開)

大家的眼真銳利。

能說說,什么是三分之一?

(四)認識幾分之一

1、獨立探索

同位合作,利用手中的學具,折一折,涂一涂,看看誰創(chuàng)造的分數(shù)最好?

誰愿把你創(chuàng)造的分數(shù)給同學們介紹一下?(可能出現(xiàn)幾分之幾的分數(shù),不要回避,讓學生說說怎么想的。)

老師剛才搜集了一些同學們創(chuàng)作的分數(shù),一起來判斷一下?

同學們,真聰明,創(chuàng)造了那么多分數(shù),你還能說出其它分數(shù)來嗎?

能不能都寫出來?

分數(shù)有多少個?

觀察一下,這些分數(shù)有什么共同特點?

像這樣的分數(shù),叫幾分之一。(板書:幾分之一)

2、學習分數(shù)各部分名稱

通過看書,你還知道了什么?

同位兩個,舉個分數(shù),互相說說,分數(shù)各部分名稱。

3、小資料

一起來看個小資料,自己讀一讀。

你有什么感想?

三、練習應用

今天,這節(jié)課,同學們上課都積極努力,下面,考考大家。

同學們,老師這里還有一道較靈活的題目,看誰能想出來?

咱們班同學真聰明,這節(jié)課上到這里。

【本文地址:http://www.aiweibaby.com/zuowen/3654013.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