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認真看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的收獲肯定不少吧,是時候寫一篇讀后感好好記錄一下了。如何才能寫出一篇讓人動容的讀后感文章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guī)淼淖x后感優(yōu)秀范文,希望大家可以喜歡。
活著讀后感大學生篇一
初次接觸到這部作品,是在中學時期一次寫語文練習冊上的閱讀題,那些題目我已不大記得了,但題目中節(jié)選的那些文字卻始終盤旋在我的腦海中,帶給我心靈上的感觸,所以,后來我便去買了這本書,將那個沒有講完的殘篇完整的讀了一遍。《活著》確是一部讀來令人觸動令人心慟的作品,它令我了悟了" 活著就是幸福" 這一句簡單的話的意義,令我對" 生命可畏" 這四個字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活著》主要講述了中國舊社會一個地主少爺福貴悲慘的人生遭遇。福貴好賭,最終將家產(chǎn)賭了個精光,一貧如洗,他的父親被他氣死,母親也在貧困中重病最終逝世。而福貴的妻子辛苦將兒女養(yǎng)大卻也逃不過死亡的命運,他的一雙兒女也相繼死去,故事的最后只剩下福貴和一頭老牛——福貴,相依為命,生活在這個世界上。福貴的活,我不知道對于他來說究竟是上天的眷顧還是懲罰,但毫無疑問,福貴是一個能忍受孤獨而堅強的人,在親人一個又一個離他而去時,他也沒有放棄過自己,哪怕孤獨,哪怕心痛,他在最后也能夠為了活著而活著。
要家人天天在一起,好好活著,也許這就是家珍所認定的幸福," 活著就是幸福" ,不僅僅是自己活著,還要身邊的人活著,那才是幸福。這種幸福,常常被我們忽略在生活中,當過年與家人團聚時,當打通一個個熟悉的號碼時,都是我們可以稱為幸福的時刻,有時這樣回想才發(fā)現(xiàn)自己已擁有太多,正是因為擁有,才覺得它們并不重要,甚至感受不到它們的存在?;叵霑凶詈?,福貴與老牛為伴,那老牛明明已經(jīng)老得快要行將就木了,卻仍固執(zhí)地活了下去,陪著同樣年邁的福貴,這種陪伴是最溫暖的幸福,所以珍惜陪伴在你身邊的人吧,他們帶給你無盡的愛與溫暖。
《活著》是一部令人心痛的作品,但同時,它帶給我的震撼和體會也使我獲益匪淺,我認為這是一部好作品,它能讓我體會到生命的厚重和沉痛,讓我們去深刻的反思活著的價值和生命的責任。
活著讀后感大學生篇二
“世上只有一種英雄主義,就是在認清生活真相之后依然熱愛生活”
羅曼羅蘭如是說這句話詮釋了三種狀態(tài):疼痛、清醒、釋然。無疑,徐福貴就是這種英雄,他的一生也符合這三種狀態(tài)疼 痛。福貴第一次體會到生活的疼痛是家里破產(chǎn)背著銅錢還債時,“一天下來,我的綢衣磨破了,肩上的皮肉滲出了血。我一個人往家里走去,走走哭哭,哭哭走走。想想自己才挑了一天的錢就累得人都要散架了,祖輩掙下這些錢不知要累死多少人?!彪S后他的母親、兒子、女兒、妻子、女婿、外孫相繼逝去,福貴所經(jīng)歷的疼痛遠超于常人。末了,他孑然一身,唯有一老牛相伴。
清 醒。無論是遭遇了什么樣的變故,福貴始終堅定著一個信念——活著。他身邊的親人愈是少,愈是活得清醒。他曉得,逝者已矣,生者如斯。活著,比什么都好。
釋 然。晚年的福貴鉛華褪盡,較之于青年,中年的它,多了幾分閑趣,平靜地享受生活,滿足生活?!敖裉煊袘c、二喜耕了一畝,家珍、鳳霞耕了也有七八分田,苦根還小都耕了半畝。你嘛,耕了多少我就不說了,說出來你會覺得我是要羞你。話還得說回來,你年紀大了,能耕這么些田地也是盡心盡力了?!弊x到這一段時,本來就已經(jīng)盈著淚水的眼眶止也止不住地傾盆而下,是摻雜著感動、憐憫、敬佩的淚。福貴,可真是個鮮活的英雄,不甘屈于生活之下,奮力躍然其上。所以晚年才過得風雅姿意,閑適安詳。
從任性敗家到離家漂泊再到失去摯愛孤單一人,如今的福貴已能夠坦然面對一切,接受任何未知的意外。人不是孤獨的個體,他活在世界上總會有可以依靠的,或人,或物。所以,當讀書人還在唏噓不已時,書中那人早已牽著老牛一頭,在平淡的余生中漸漸遠去。
不要死,也不要孤獨地活著。如果可以,請幸福;如果生活不肯答應,不如試著接受不幸,坦然面對生活。
活著讀后感大學生篇三
我從來沒有如此熱烈地喜愛過一本書,也從來沒有如此喜歡過某個作家的風格,(引起讀者好奇心,使讀者想讀下去看看究竟是什么書)可有那么一本書給我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這本書就是余華的《活著》!(這篇作文線索明朗,開頭結尾主題突出,結構合理)
從小我就非常喜愛讀書,可卻從來沒有從書中悟出到多少道理。而且我少時讀的書都比較理想化,充滿幻想與美好,語言華麗而優(yōu)美,一味沉浸在理想王國里。當初看這本書時只是因為暑假的必讀書中它看起來比較有趣,而正好媽媽也幫我買來放在書架里。起初我對這本書沒有什么興趣就只草草看了個開頭,誰知,看了兩頁后就離不開眼了。
《活著》是我讀過的第一本現(xiàn)實性的書,與美好虛幻的童話完全不同,這本立意與眾不同的書立刻吸引了我全部的注意力。從下午到晚上,我一口氣讀完了這本書,一頁都沒有落下。我深深地被主人公的曲折心酸的人生感動到了。
我從這本書中感受到的不只是主人公的可憐悲哀,而是還感受到了一種巨大的信念,一種不顧一切也要生活下去,不輕言放棄的信念。
從這個故事中,我突然想起了以前的我,覺得生活是多么無趣,學習多么痛苦,學習,作業(yè),責罵都是那么心煩,可這本書,既告訴了我活下去的美好,又證實了當時我想法的愚蠢。是啊,世上比我們辛苦、不幸的人有那么多,而我同他們比又算什么?比我活的不像樣的人那么多,他們都依然努力地活著,更何況是我呢!
《活著》將一個人的欲望、堅持表達的淋漓盡致。作者將福貴的一生描述的生動形象,仿佛我們跟著作者一起經(jīng)歷了福貴的一生。書中既表達了時間漫長和時間的短暫,又從每個事例中講述福貴異于常人的苦難生活,但從他自己口中講述這些經(jīng)歷時,我們又覺得他生活中的點點滴滴似乎都充滿了幸福與快樂?;钪筒辉偈且环N煎熬,而是快樂而又幸福的。
讀完這本書后,我深有感觸,人是為活著本身而活著,而不是為了活著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著,讓我們以后樂觀勇敢地對待整個世界,笑著生活每一天!(結尾能進一步談認識,不錯)
活著讀后感大學生篇四
看完【活著別太累】以后,突然覺得自己的思想成熟、開放很多。面對很多事態(tài)都可以坦然而縱容的面對了。
最重要的是我知道了,微笑的.過是一生,傷心的過又是一生。我們何嘗不選擇快樂一點過呢?那些煩惱瑣碎的事情,偶爾要先通通忘掉,待自己心情穩(wěn)定了再一一處理。
我學會了冷靜看事物體態(tài)。每一件事都有兩面一性一,我們要看最好的一面,結果卻想著最壞的一面,這樣不管結果是好是壞,對我們的傷害最少,起碼心里有個底。
我還學會了淡忘。
人生中難免會有傷心事,這時候我們要把一切忘掉,把它鎖起來。漸漸地,你就會忘記曾經(jīng)有那么一件事,你就會忘記曾經(jīng)有那么一個人傷害過你。
把一切都淡忘,讓它隨風而去,不染塵埃。
但有的時候,當我們的心需要發(fā)泄的時候,就要大哭一場。就放心的哭吧!沒有人會笑你,沒有人會怪你。哭完后就忘掉,因為,眼淚流干了,只剩下笑容。
笑一笑,是人生;哭一場,是人生。那就哭夠了以后一直笑吧!笑到了生命的終結,因為你已經(jīng)沒有眼淚了。
活著讀后感大學生篇五
但是,人的生命總有犧牲的一天,在20xx年10月5日,他因為癌癥離開了我們的世界。
喬布斯是蘋果的聯(lián)合創(chuàng)辦人、前行政總裁。1976年喬布斯和朋友成立蘋果電腦公司,他陪伴了蘋果公司數(shù)十年的起落與復興,深刻地改變了現(xiàn)代通訊、娛樂乃至生活的方式,讀后感《活著就為改變世界讀后感》。喬布斯是改變世界的天才,他憑敏銳的觸覺和過人的智慧,勇于變革,不斷創(chuàng)新,引領全球資訊科技和電子產(chǎn)品的潮流,把電腦和電子產(chǎn)品變得簡約化、平民化,讓曾經(jīng)是昂貴稀罕的電子產(chǎn)品變?yōu)楝F(xiàn)代人生活的一部分。
他與生俱來有一種能力,那就是說服力,他的話語中都好像帶有魅力,吸引你到他那邊來。
而在他被蘋果踢出去時,沒有人相信他還能東山再起,被自己的公司踢出去,真可笑!但是他堅持不懈,還創(chuàng)造了next公司,再一次成為蘋果ceo。
在每年的蘋果公司新品展示會上,無數(shù)他的仰慕者、蘋果鏟平的愛好者,都熱烈期待他那富有激情、令全場沸騰的精彩演講。這個時候意味著,他不僅征服了現(xiàn)場所有人的內心世界,也證明了他不斷改變著自己和周圍的現(xiàn)實世界,不斷的創(chuàng)造著一個完美的“蘋果世界”。
活著讀后感大學生篇六
讀余華先生的《活著》,我再度淚如泉涌……婆娑的淚光中,感受到的是卑微之人生命的神圣與莊嚴,主人公福貴讓我肅然起敬!
“福貴”,主人公這個名字很符合我們中國人傳統(tǒng)起名字時的寓意,乍一聽,好像主人公大福大貴??涩F(xiàn)實總歸是現(xiàn)實——福貴出生在一個地主家庭,祖上苦心經(jīng)營勤勞節(jié)儉備置了二百畝地的家產(chǎn),而福貴少時卻是紈绔子弟,大肆揮霍,吃喝嫖賭,最后因賭博輸光了所有家產(chǎn),淪為窮光蛋。父親被其活活氣死后,一貧如洗的福貴不得已痛改前非,生活所迫不得不靠租用那個在賭場“贏”光他財產(chǎn)的龍二的五畝地來養(yǎng)活一家老小。
后來去城里為病重的母親請郎中時,被國軍抓去拉大炮。經(jīng)歷戰(zhàn)火,大難不死,解放后土地改革,因禍得福,又重新分回他原來的五畝地。一家四口生活雖是清苦,卻也其樂融融,有了盼頭。其后厄運卻接踵而至:先是十二歲的兒子在給縣長夫人獻血時,被失職的醫(yī)生抽干血而死;大 躍進時,福貴一家三口像億萬普通人一樣,只是由于妻子家珍得了軟骨病不能干重活,日子過得更辛苦而已。
像其他讀者一樣,這本《活著》不知賺取了我多少眼淚。福貴的人生跌宕起伏,往往生活剛有一點起色,厄運便重重地降臨在他頭上。使他的生活一次次跌入深谷,及至谷底最深處。比如:女兒鳳霞自小懂事乖巧,美麗可愛,小時因高燒而成了啞巴,長大該成家時遇上心儀的偏頭小伙子二喜,小兩口剛過上的一段幸福生活。
偏偏此時,鳳霞卻在生孩子時大出血而死去。之前兒子有慶的死也是這樣,本來有慶就聰明乖巧,而后又為了減輕母親負擔常常從學校光腳跑步回家,割草喂羊,增長了跑步的本事。一個早晨上學出發(fā)前還活蹦亂跳的孩子,到了晚上,作為父親——福貴,卻抱著一個小小的、發(fā)僵的、似乎熟悉、又似乎陌生的軀體,像夢,又卻真實存在,一步一步往家里走,在晚上又一捧土一捧土把兒子埋至成一座小小的土墳……作為父親這是何等的滋味!這種痛,非經(jīng)歷不能體會。
當讀這些文字的時候,我眼中的淚水奪眶而出,肆意流淌著,心像刀割一樣。難怪有些讀者留言:“淚奔啊,寫得讓人太難受了“;有的說” 有這么‘損’的作者嗎,將來不得看了”還有的說“余華真是虐出新高度,福貴怎么那么苦啊!”自始至終,我的心隨著故事情節(jié),更是像過山車一樣高高下下,起伏難平。
魯迅先生說:“真正的悲劇,是把美好的東西撕碎給人看?!钡怯迷谶@里,好像根本不足以安慰自己這顆被作者“傷害”的心。福貴實在是太不幸了,似乎生活中所有不幸都降臨在他的頭上??墒怯嗳A在敘述這些不幸降臨的時候,云淡風輕,平平常常,既沒有鋪陳,也缺少渲染,讀著卻讓人感到揪心之痛。這真是——越殘忍,越現(xiàn)實!這些苦難,是人,都唯恐避之不及!起初我不太不明白作者何以如此“殘忍而又冷靜”地安排一個人的命運?直到后來想到一句話“人生無常,你永遠不知明天和意外哪個先來”。
才驀然發(fā)現(xiàn)余華寫苦難的技巧是如此高超:冷靜而又現(xiàn)實。只有對社會和人生有深刻思索和了悟的作家,只有內心充滿悲憫的作家,才會把苦難”賜予”得如此慷慨,如此平靜。
對苦難的承受,也更體現(xiàn)了人生命的韌性及眼淚的寬廣。命運的確給福貴帶來太多的不幸,然而,和福貴同時代一同走過來的國人們有誰不是如此呢?也可能只是福貴更多些而已。生活中有多少歡樂,似乎也有多少痛苦。這也許正是所謂“平衡”的道理吧!陰晴圓缺,悲歡離合,自古皆然。余華冷靜的筆觸,令我心生敬意!
年老的福貴跌至人生最谷底,只剩下一頭比他還老的老牛與其相伴的時候,像許多讀者一樣,我也認為與其這樣茍活著,倒不如死去,如此苦澀的人生有何意義?可是最后,富貴言談舉止所流露出來的是對往昔歲月的美好回憶,是知足,是回味,是從容灑脫,是平靜超然。
這些苦難和歡樂,在福貴心里卻好似釀成了醇香的美酒,令其回味悠長,他啜飲一口后,又吆喝著老牛,從從容容地走向那個曾經(jīng)充滿滿歡聲笑語,如今卻空落落的家……福貴的形象頗與海明威《老人與?!分心俏槐瘎∮⑿劾先擞袔追窒嗨浦帯粯拥膱皂g,一樣的樸實。也好似雙腿癱瘓的史鐵生,體驗到的是生命的苦難,表達出的卻是存在的明朗與歡樂。在此,生命的崇高和韌性,生命的意義,令人望而生畏!他們——這些苦難所塑造的新生命,常常照亮的反而是我們日益幽暗的心靈!
歲月,給福貴的人生帶來過歡樂,更帶來過無盡的的痛苦。歡樂而也好,痛苦也罷,最終都趨于平靜。面對生命不可承受如此之重,福貴活出了一份平靜與超然。對福貴而言,逝去的親人永遠活著,活在他的心里,他深愛她們!他更堅信:他也活在親人們的心里!他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不管別人怎么看福貴,對于他而言,這一切并不重要,可貴的是:福貴依然活著,活著迎接每一個平平常常的日出日落!
正如余華在《序言》里所說”《活著》里的福貴就讓我相信:生活是屬于每個人自己的感受,不屬于任何別人的看法”。這話之于你我,之于任何一個普普通通的人,亦然。
夕陽余暉下,”望著”福貴牽著老牛遠去的背影,讓我潸然淚下……
活著讀后感大學生篇七
人生在世,總是離不開生老病死,或者是悲歡離合。既然要經(jīng)歷如此多的坎坷,那么人到底為了什么而活著呢?這個問題看似簡單,可是當你要說出個道理來卻也是頗不容易??!之所以會想到這個問題,還得從一本小說說起。
記得還是師范三年級時,在一次班會課上,班主任老師開門見山地問了全班同學一個問題:你為了什么而活著?當時聽到這個問題時,所有同學包括我在內都覺得這個問題很好笑。為了什么而活著?有的同學說;“為了父母而活著?!庇械耐瑢W說:“為了自己而活著?!边€有更多的同學不約而同地都說:“因為活著所以活著?!逼鋵嵁敃r說這句話的時候大家都沒有考慮過什么,只是覺得我活著,所以我就要活著!面對著同學們的各種回答,班主任也不反駁什么,他只是拿出一本余華的小說,對我們說道:“請同學去好好地品味一下這本小說,你就會有答案了。”于是在班主任的推薦下,我懷著好奇心第一次讀了余華的小說《活著》。
第一次看這本書時,給我的印象就是一個字“慘”。作者余華在小說的前言中留有這樣一段文字:《活著》講述了一個人和他的命運之間的友情,這是最為感人的友情,因為他們互相感激,同時也互相仇恨;他們誰也無法拋棄對方,同時誰也沒有理由抱怨對方。他們活著時一起走在塵土飛揚的道路上,死去時又一起化作雨水和泥土。與此同時,《活著》還講述了人如何去承受巨大的苦難,就像中國的一句成語:千鈞一發(fā)。讓一根頭發(fā)去承受三萬斤的重壓,它沒有斷。我相信,《活著》還講述了眼淚的廣闊和豐富;講述了絕望的不存在;講述了人是為了活著本身而活著,而不是為了活著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著。
小說從主人公福貴還是一位游手好閑的地主少爺寫起。年輕時的福貴吃喝嫖賭,放蕩墮落,最終敗光家產(chǎn),一夜之間從大地主淪為了窮人。如此慘重的禍患導致福貴的父親郁悶而故。這雙重打擊猶如當頭棒喝,猶如一瓢冷水,徹底地使福貴清醒過來,決定重新做人。從此,福貴便帶著妻母成為了拿著農具,穿著粗布衣衫的下層農民。然而命運并未對他仁慈。由于母親生病,福貴便帶著家中僅有的兩塊銀圓去城里請大夫,誰知被國命黨抓去充了壯丁。兩年的俘虜生活在解放軍的解救下結束。然而再次進入家門時,母親早已故去。臨死前的母親還一遍遍地對他的妻子說:“福貴不會是去賭錢的?!迸畠壶P霞也因一次高燒成了聾啞人。幾年后所生的兒子因為被一個不負責任的醫(yī)生抽血過量而致死。女兒成年后嫁了個好女婿,可不久便死于產(chǎn)后大出血。兩個孩子去后,妻子家珍因得軟骨病也撒手人寰,剩下了他和女婿二喜和外孫苦根祖孫三代相依為命。命運繼續(xù)捉弄著這個可憐人。幾年后,二喜在依次事故之中慘死。福貴便將外孫街道鄉(xiāng)下同住??墒呛萌兆記]紀念,唯一的親人小苦根竟因一碗豆子而失去了幼小的生命。最后,福貴買了一頭要被宰殺的老水牛,也給它去名為“福貴”,一個人一頭牛,孤孤單單地生活下去。
整本書就是圍繞著福貴悲慘的一生展開了敘述。平凡的文字,平凡的人,卻有著不平凡的人生經(jīng)歷。人生之中,最悲慘的事莫過于看著自己身邊的親人死去。而主人公福貴卻是獨自一人承受了這巨大的悲劇,這怎不讓人潸然淚下呢?第一次讀這本書在一片淚光之中結束。
而后,今年3月,一部名為《福貴》的電視連續(xù)劇帶著我再次重溫了《活著》之中的悲劇,也使我再次品味了這本讓人覺得無比沉重的小說。這一次,對于這本書我有了新的體會。這不僅來源于電視劇的直觀感受,更來自于爸爸的一番講述。
據(jù)爸爸說《福貴》是一部真實地描寫解放后五六十年代農民生活的電視劇。福貴的一生經(jīng)歷了中國歷史的變遷、社會的動蕩,如解放后的土地改革、人民公社制度、大煉鋼鐵、三年自然災害等等。這些畫面都真實地反映了那個時代的農民生活。這也勾起了爸爸的童年回憶。聽爸爸說,在他只有七八歲時,家里窮人卻多,經(jīng)常都吃不飽,有時餓得厲害只能啃樹皮吃。在那個年代,一年到頭也沒有新衣服穿。僅有的衣服就如“傳家寶”,老大穿小了便往下傳,破了再補,補了再穿。當時窮苦的日子在爸爸口中說得那么平淡,但在我心里卻是那么地心酸。的確,社會的動蕩就會帶給農民無限的苦難。正如小說主人公福貴的悲慘命運,誰能說這與當時的社會環(huán)境無關呢?但是也正是在這悲慘之中讓我們這些80后的年輕人看到了什么是真正的苦難。無數(shù)的苦難造就了福貴逆來順受,泰然處事的性格,然而女主人公家珍的人生態(tài)度也同樣讓我印象深刻。
家珍生于富貴之家,知書答禮,面對丈夫的可恥行徑,她不嫌棄反而獨自一人撐起這一片苦難的天空,沒有怨言地挽回丈夫迷途知返的新。而后面對生活的艱苦,她并不退縮。女兒兒子的意外死亡,她都默默地忍受著。眼淚成了她唯一可以表達自己內心痛苦的方式。淚水流過之后她還是毅然地選擇堅強的面對。這對于任何一個女人來說都是很難面對的痛苦,可是這個幾乎一無所有的女人卻在如此沉重的打擊下站起來,勇敢地活下來。這種堅強不屈的性格,這種開闊的心胸實在讓人敬畏??!
品味書中的點點滴滴,我總是不由地想問:他們是為了什么而活著?答案卻是那么地簡單:“為了活著本身而活著,而不是為了活著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著。”是啊,因為我們還活著,所以我們就該活著。這曾是別人問我為什么而活的答案?,F(xiàn)在面對同樣的問題,我有了一番新的理解。
當我還是個小丫頭的時候,做任何事情都沒有強烈的目的,也許只是一時的好奇或一時的氛圍讓自己有了瞬間的沖動,沖動著會很積極地做某件事。但是當時間一過也就不再堅持。于是,那時的我總會和“半途而廢”做伴?,F(xiàn)在看來,小時侯的那種行為是那么的脆弱,因為背后支撐自己這種行為的只有興趣而已。那時的生命,簡單而又平淡,但那卻是最有韌性的生命——活著,僅僅是為了活著。隨著時間的推移,我開始長大,開始成熟,開始學會了思考,開始有了追求,開始有了自己的理想和信念。于是,我便開始明白,原來活著應該是有理想有信念的,只有擁有理想和信念,你的生活才會充滿絢麗的色彩。
記得還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師范生時,因為自己的興趣我出現(xiàn)在學校各種晚會的舞臺上,出現(xiàn)在學校舉辦的各次書畫比賽中,在自己的世界中飛舞、狂奔。逐漸地習慣了在舞臺上無數(shù)注視的眼神和在運動場上瘋狂沖刺的感覺,從此這種感覺深深地埋進了我的心里。此時的我不再僅僅擁有兒時的那種沖動,更多的是擁有了自己的追求和理想?!拔乙l(fā)光,我要飛舞狂奔!”這句話成了我的理想。懷抱著這個理想,我更加努力了。用自己的熱情,用自己的努力,更用自己的毅力積極地出現(xiàn)在大家的視線中,向所有人展示自己的才藝,展示著自己各方面的能力。于是,五年大學生活,我過得豐富多彩,我活得有滋有味!
當我面臨就業(yè)時,我找到了新的理想,那就是成為太陽底下最光輝的人——教師。為了這個夢想,我經(jīng)歷了從未體驗過的殘酷競爭。其中的緊張激烈真是讓人難以忘懷。如今,我如愿以償?shù)刈呱狭四侨咧v臺,成為了孩子們心中的天使。然而現(xiàn)實沒有我想象中的簡單,作為一個教師,不僅要精于教書育人,也要善于與人溝通,包括學生,家長,同事和領導,更要具備一顆包容的心,細膩的心,充滿愛的心和博大的胸襟。福貴家珍面對著更為慘烈的命運都不曾低頭,我又有什么理由選擇逃避?成為一名人民教師,是我的理想;而成為一名學生敬愛的好老師更是我理想之后的又一個理想。有了這個理想我相信可以使我成長,使我更快地融入到教師這個行業(yè)之中,使我更好地接近我的學生,使我更好地走進孩子的心靈。因為活著所以活著;更因為有理想,活著才會更精彩!
活著讀后感大學生篇八
當閱讀完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為此需要認真地寫一寫讀后感了。那么讀后感到底應該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活著讀后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從驕奢淫逸的紈绔子弟到白發(fā)蒼蒼種田為生的老人,從家庭圓滿到身邊只有老牛相伴,這幾十年到底經(jīng)歷了什么,只有福貴知道。
當人們期待著的一件好東西到來的時候,它往往來的既遲緩又艱難,而且它還附帶著一切人們在幻想里沒有顧及到的現(xiàn)實的灰塵?!半u養(yǎng)大了變成鵝,鵝養(yǎng)大了變成羊,羊養(yǎng)大了又變成牛,日子還得好好過下去。”在福貴的眼里未來的日子總是美好充滿希望的,可是現(xiàn)實呢,母親妻子因病而死,兒子為了救女校長抽血抽死了,女兒產(chǎn)后大出血死了,二喜被兩排水泥板夾死了,孫子因為吃了過多的豆子活活撐死……悲劇接踵而至,令人無法喘息。幻想在現(xiàn)實中一次又一次的破滅,最終只剩下一頭老牛與福貴相依為命。福貴在死亡的伴隨下活著,沒有抱怨,只有希望。
如果福貴在年輕的時候能夠珍惜他原有的生活,他的一生又會怎樣,福貴不知道,我們也不知道……張愛玲曾經(jīng)說過:“在這個光怪陸離的人間,沒有誰可以將日子過的`行云流水。但我始終相信,走過平湖煙雨,歲月山河,那些經(jīng)歷劫數(shù)、嘗遍百味的人,會更加生動而干凈。時間永遠是旁觀者,所有的過程和結果,都需要我們自己承擔。”殘酷其實是我們宿命的一部分,但殘酷和希望從來就是孿生兄弟,生離死別的殘酷現(xiàn)實沒有將福貴擊垮,在大風大浪之后他依舊頑強的活著,為了心中永遠不滅的希望。我愿意相信,有一天,福貴會過上好日子。
《活著》本身沒有什么華麗的語言,有的只是樸實平淡的自述,一個平凡人物的一生卻蘊含著無窮無盡的力量。小說中的每一個人物都讓我們感動:始終相信“人只要活的高興,窮也不怕”的母親、對福貴不離不棄的家珍、勤勞的鳳霞、善良的二喜……生命中最困難的時刻曾經(jīng)有過他們的陪伴,福貴是幸運的。
人是為活著本身而活著的,而不是為了活著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著。生活不易,活著就好。
炊煙在農舍的屋頂裊裊升起,在霞光四射的空中分散后消隱了。
【本文地址:http://www.aiweibaby.com/zuowen/38418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