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優(yōu)人類的群星閃耀時讀后感(模板12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0-28 04:55:10
最優(yōu)人類的群星閃耀時讀后感(模板12篇)
時間:2023-10-28 04:55:10     小編:溫柔雨

讀后感是個性化的表達方式,每個人都可以通過閱讀體驗到不同的感悟和啟示。寫讀后感時,可以選擇具有爭議性和啟發(fā)性的話題,從而引起讀者的共鳴和思考。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讀后感范文,供大家參考學習。

人類的群星閃耀時讀后感篇一

這一章茨威格采用打破傳統(tǒng)的劇本式寫作手法,把列夫·托爾斯泰生命在最后一點時光那一點掙扎淋漓盡致地表現(xiàn)出來。他的勇敢、他的懦弱,其實都是體制內的人的通病。

改變會不會從舊有體制內誕生?托爾斯泰沒有給我們答案,他對現(xiàn)實的反抗只是停留在文字上,到了生命的最后時光,他突然出走,據說是為了和他的貴族身份決裂,乃至與他生活幾十年的妻子決裂。

無從評判托爾斯泰的這種行為,倒是想起了天朝在革命時代的那些懷有理想的人,出于各種各樣的目的,和家人決裂,這時候我只能說呵呵。

人是有感情的動物,決裂是最傷了家人的心,那些理想的人有時候會把自己的屠刀殺向最愛自己的人。托爾斯泰也是,他不了解妻子內心的苦悶,因為他的妻子也有日記傳世,直到xxxx年才出版。

他的妻子索菲亞在嫁給托爾斯泰以前也是一個文學少女,她期待結婚之后可以和丈夫過著文學生活,但是他的伯爵丈夫根本沒有太多錢,何況又要維持著貴族身份,一切都是索菲亞自己在操持一切。生活的瑣碎磨滅了曾經的文學少女心。

其他人看到的是偉人如何如何在這種情況下受到屈辱的對待,我只是看見了一顆被世俗磨滅的、曾經的索菲亞。

人類的群星閃耀時讀后感篇二

讀完《人類群星閃耀時》,我覺得很有感觸,很有啟發(fā),很有收獲。茨威格先生是個偉大的人文主義學者,他刻畫歷史以刻畫人性,在他所寫的那些人物身上,都帶點他自己的影子。他是個強人,可惜最后在二戰(zhàn)沒熬過去,還是自殺了。

這本書里寫的偉人,體現(xiàn)出的并不是傳統(tǒng)意義上的高大全形象,而是或為人類做出了巨大貢獻,或在某種特定環(huán)境下體現(xiàn)出崇高的人性,完美的品質和性格,或干脆只有一件驚世之舉。這些人們所做之事,無論大小,作者都將其淋漓盡致的描寫,稱作“歷史特寫”。從寫作手法上講,作者選用的這種體裁,一下子就讓我看到了此書與那些名人傳記或正統(tǒng)史書的不同:它是它們的結合體。因為寫文即寫人,既然是“歷史特寫”,那么作者挑選人物的標準,首先是從歷史角度著手的,那些人物都在某種程度上作為一段歷史的締造者或推動者。而從他們締造或推動歷史的過程中,我們既能窺見當時社會現(xiàn)狀的一角,又能看出美好或丑陋的人性在影響著這個歷史事件。人事合一,以事襯人,這原是寫小說的技法,但被運用到了真實的歷史中,這是這本書在寫作上的一個特點。我覺得這種寫法最大的優(yōu)點,就是兩全其美,又與史實緊密照應,又寫出了鮮活的人物。

歷史,不是由一人推動的,一將功成萬骨枯,推動歷史不僅需要一個將軍,也要眾多士兵。可為什么這本書寫的偏偏是那個將軍呢?舉一個不恰當的例子。假如歷史是一輛大車,許許多多的人推著它緩慢前行,所謂將軍,他們其實也就是比我們多幾分力氣,推的力更大而已。作者選他寫,不奇怪,他勁最大呀!可我這個士兵就奇怪了:憑什么這個鳥將軍就比我們勁大?讀完這本書,我有些明白了。

我們每一個人一出生都帶有兩個圈,一個大的套著一個小的,先說小的這個。這個圈是沒有實體的,但它確實存在著,而且悲慘的是,每個人自出生時圈的大小就不一樣。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學習成長,知識和經驗豐富起來,這個圈也就越變越大。等一個人的圈達到一個極限,足以超過同一時代的絕大多數人群時,歷史就被推動了。這個圈,廣義地說,可以叫它“權力”。我認為歷史多是有權力的人推動的,像拿破侖,亞歷山大大帝,愷撒,奧古斯都,秦始皇,元太祖,等等??梢灿欣狻S行┤?,他自身的圈子不大,可他這個圈子在當時的特定環(huán)境、時間下是關鍵,比如那個倒霉的中尉(還是中將什么的,我忘了),是拿破侖的部下,他的圈子和拿破侖的沒法相比,可就是他的圈子使拿破侖沒有及時得到援兵,造成了滑鐵盧的慘敗。

歷史不但曾經被推動過,更慶幸的是,在偉大的人類手下,它還曾被締造過,被改變過。如果說那些有權力的人,也就是推動者的作用是推車子,那么這些人,這些改變者的作用,就是站在車頂上,為推動的人指引方向。這些人的偉大和不朽遠勝過那些推動者們。他們才是真正的偉人。這些人,當然也同時有那個小圈和大圈,而他們的小圈常常很小。但小圈只是大圈的一部分,他們的大圈,可以達到很大很大。

這個大圈叫做“影響力”。它的特性和小圈相似,只不過是思想境界、道德境界、人格修養(yǎng)造成了這個圈的擴大,而不僅限于粗淺的知識經驗等等。一個人的影響力在于時間和空間,超越了這兩者而影響人類的,就是歷史的改變者。他們的名字大家早已耳熟能詳,我就不再列舉了。對于他們來說,那個小圈可以是很次要的(當然也有小圈大圈都大的人,比如馬可奧勒留,林肯等等),他們不需要權力同樣能使全人類聽到福音。權力可以控制人類的肉體,但影響力改變的是人類的靈魂。這些人就是人類靈魂的導師或工程師,他們足以站在歷史之車上,面帶微笑,遙望遠方,輕抬手指。

請讓我們一起感激他們,一起向他們致以崇高的敬意!

人類的群星閃耀時讀后感篇三

一個民族,千百萬人里面才出一個天才;人世間數百萬個閑暇的小時流失過去,方始出現(xiàn)一個真正歷史性時刻,人類星光璀璨的時刻。

一顆星星只能叫做明亮,而一群星星匯聚在一起時,叫做星河璀璨。而《人類群星閃耀時》可以說是一本亮到刺眼的書。書中的十四個歷史瞬間,每一個都像火車軌道上一個至關重要的扳手,一旦扳下,火車的走向就會被改變,駛向未知的未來。

在書中沒有干枯晦澀的歷史史料,作者還加入了自己的想象,填補了史料在細節(jié)上的缺失,使得人物真實而飽滿。閱讀這本書時,仿佛全身心都浸入了當時的場景:南極的嚴寒、亨德爾創(chuàng)作的瘋狂、魯熱一夜間的天分。這些都給了我極強的場景代入感。

在這十四個歷史瞬間中,最令我激動的當屬《決定世界的一分鐘》。在這一篇中,最直接的體現(xiàn)了一分鐘的巨大影響格魯希一分鐘的優(yōu)柔寡斷,就奠定了拿破侖的必然失敗。

拿破侖在這場戰(zhàn)爭的開始是略占上風的。他已經擊退了布呂歇爾的軍隊。為了防止布呂歇爾與威靈頓,拿破侖派格魯希領著三分之一的軍隊去追擊布呂歇爾。

此時,拿破侖的.選擇意味著失敗的前奏已經奏響。

拿破侖與威靈頓的戰(zhàn)爭開始了,遠處炮聲的振動傳到格魯希的腳下,格魯希身邊的將領無一不建議格魯希馬上趕回去援助主戰(zhàn)場的拿破侖。至關重要的一分鐘來了,格魯希猶豫了一分鐘,最終決定:原計劃,繼續(xù)尋找布呂歇爾。

這至關重要的一分鐘?。?/p>

在這一分鐘里,格魯希就是上帝,上帝的權利被神奇的交到他手中。這本書中,14個歷史瞬間神奇地降臨到14個人身上。而他們分別做出了不同的選擇。

在那一分鐘里,格魯希就是上帝的主人,命運的主宰。這一瞬間,只有天才的鯉魚才能越過命運的龍門,那些畏手畏腳的人永遠只在門外猶豫。

藝術家的天分只在一瞬間,歷史的決定性時刻也是轉瞬即逝的。這一瞬間,將決定一切,也將改變一切。

人類的群星閃耀時讀后感篇四

人類很少如此統(tǒng)一,只有被真正偉大而奇跡的那一歷史性一刻打動時,全世界的人都會對此致敬。

因為這些瞬間是屬于全人類的。真正完成這件事的人似乎總沒有事件本身來的震撼人心。人類從來都是狂熱于這一刻。

那些偉大的事件,只有到日后才能了解他的偉大。出于責任,出于偶然,這些時刻被歷史嚴格封鎖,當事人完全不明白這項事業(yè)的偉大,而這些事件卻推動了全人類的發(fā)展。

這些事件,與他們的影響,是極其重大的,但他們并沒有對錯。歷史總是這樣。你可以假設,你想假設,但你發(fā)現(xiàn)不能真正假設。如果每一個歷史環(huán)節(jié)出現(xiàn)不同答案,世界將不是現(xiàn)在的世界。那些肩負重任,注定推動人類歷史的人,他們的選擇,當時僅關系到了自我,但日后,必定影響全人類。這注定不朽。

在歷史面前做出決定,似乎是上帝的嘲諷,而在眾多選項面前,歷史與命運把神之寵兒一步步推向預定選項,其他選項因為各種原因而被排除,最終只剩下一個選項,這時,歷史在群星閃耀時,公正地做出決定,不管它多么不靠譜,只要它是歷史與人類選擇的唯一的答案,那它就是真理。

這些推動事件,決定了人類不同時期很長一段時間的進展,步步為營,最終,所有決定與可能因素寫成了歷史,人類終將為自己而負責,人類的歷史由人類決定,而最終影響了人類。

而這種事件本應與所有平凡的事一樣,但因為排除其他可能的所有因素都推事件于頂峰,有時,決定人類命運的時刻本身就注定影響全人類。

英雄的瞬間,扭轉乾坤,改變人類歷史格局。

人類的群星閃耀時讀后感篇五

前些天,普通話考試,抽到說話題目:《我的讀書生活》,巧的'是,前天剛讀完《人類群星閃耀時》,所以本來擔心說不滿的三分鐘到最后不夠用了,一旦自己特別喜歡某本書或者某種事物,談論起來,一定是有很多話可以說,甚至會強烈安利給別人。奧地利其他作家的作品讀過的不多,讀的最多就是茨威格,他的《斷頭皇后》、《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象棋的故事》,還有就是這本《人類群星閃耀時》了。

茨威格寫過一句話讓自己印象很深刻,是關于他的作品的:“如果我寫了一千頁,一再修改之后,八百頁被扔進了字紙簍,只留下二百頁精華,我也絕無怨言。”這句話就說明了他一直追求著創(chuàng)作藝術精品,自己也拿來勉勵自己。貌似茨威格最負盛名的作品就是《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了,但是自己最喜歡的反而是這本傳記性質的書,20xx也是二刷了。

這本書可以說屬于傳記類的,但是故事性很強,情節(jié)跌宕起伏,人物刻畫也很豐滿。茨威格在本書中選取了十四位英雄,而這十四位英雄則分別代表了決定世界歷史的十四個瞬間。這十四位人物,分別是:太平洋的發(fā)現(xiàn)者巴爾博亞;攻陷拜占庭的奧斯曼土耳其帝國蘇丹穆罕摩德;以抱恙之軀寫出了名滿天下的《彌賽亞》的亨德爾;一夜才思涌現(xiàn)創(chuàng)作了《馬賽曲》的魯日;滑鐵盧戰(zhàn)役中因部下的一秒猶豫而全軍覆沒的拿破侖;被心愛姑娘拒絕后潛心著作,并重新煥發(fā)精神的老年歌德;黃金國的發(fā)現(xiàn)者蘇特爾;臨刑前一秒被意外特赦的陀思妥耶夫斯基;五敗五戰(zhàn),仍不退縮為美洲和歐洲鋪設電纜的菲爾德;為理想出逃的列夫·托爾斯泰;第二個帶領隊員到達南極洲的英國探險隊長斯科特;冒著重重危險回國的列寧;為民生事業(yè)奔走一生的西塞羅;一戰(zhàn)時期去歐洲開會的總統(tǒng)威爾遜。

這其中,讓自己印象最深刻的人或者事物有以下幾個:

這章在歷史書上曾粗略學過一點,至今的記憶是:君士坦丁堡的陷落標志著統(tǒng)治延續(xù)一千多年的東羅馬帝國的滅亡。從此,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占據了歐亞非等多地的經濟、軍事要道。

印象僅限于此,但是本書讓自己重溫了那段歷史,并且以講述故事的形式,這讓自己看得更津津有味。穆罕摩德攻打拜占庭時,因為對方城墻太過堅固,于是回國開始建造大炮,大炮建成后派人從崇山峻嶺間運了過去,那時我覺得人的力量真大。后來繼續(xù)讀,發(fā)現(xiàn)穆罕摩德做的事還有更令自己吃驚的,那就是把他的艦隊從外海經岬角運到金角灣內港!也就是攜帶數百只船艦翻山越嶺!當時自己就震驚了!

茨威格在書里說:“將無法實現(xiàn)之事付諸實現(xiàn)正是非凡意志的真正標志?!鄙钜詾槿弧?梢哉f,摩罕默德的種種非凡行為為后來他們的戰(zhàn)勝提供了可能,然而,在真正的交戰(zhàn)中,最終拜占庭帝國失敗的原因令自己唏噓不已。一個悲劇性的意外事件,往往對歷史做出神秘莫測裁決的那神秘的一秒鐘,一下子決定了拜占庭的命運。只因為有一扇小門沒有關,所以幾個土耳其士兵潛入了拜占庭,最終守城軍隊土崩瓦解。實在是戲?。?/p>

不過,作者早在序言中說:“一個影響至今深遠的決定系于唯一的一個日期,唯一的一個小時,常常還只系于一分鐘,這樣一些戲劇性的時刻,命運攸關的時刻,在個人的生活中,在歷史的演進中,都是極為罕見的?!?/p>

其實,這也解釋了書中很多故事帶給自己的遺憾和戲劇感。

讀完這一章,去云村搜了一下讓亨德爾名滿天下的《彌賽亞》,在評論里看見好多人留言是從《人類群星閃耀時》過來的,同時也有不少人表達了對亨德爾的敬佩。自己也是如此,亨德爾也是全書中自己最喜歡的人物。亨德爾52歲從臉到腳右半邊完全中風,后來在朋友的勸說下去溫泉治療,醫(yī)生告訴他只能在滾燙的溫泉待三小時,他為了好好活著,靠著冒死的意志力,一天待九個小時,結果,命運的奇跡發(fā)生了,它不讓不朽的精神在會滅亡的肉體中消失,于是,亨德爾痊愈了,緊接著就投入到工作中去。

然而,遺憾的是,不幸仍然圍繞著他,在一種生活十分困難,情緒十分低落的情況,一次偶然,他創(chuàng)作了《彌賽亞》,就是這部作品,將亨德爾的靈魂托舉起來,將它帶到浩瀚的宇宙里,并永久地在永恒的宇宙里回蕩。也就是通過這一章,自己第一次深刻感悟了為什么網易云音樂打開時的那五個字:“音樂的力量。”可以說,在我所有的經歷或者體驗中,認為亨德爾的經歷是對這五個字最好的詮釋。正如作者茨威格在書中寫的亨德爾創(chuàng)作《彌賽亞》之后的生活那樣:“閘門已經打開。音響之河又年復一年奔流不息。

從此以后,無論什么都不能使亨德爾低頭屈服,無論什么都不能使復活者再度失去生活的勇氣。他在倫敦創(chuàng)建的歌劇院再次破產,持有債券的債權人再次對他催逼:但他昂首挺立,經受住了一切令人不快的事件,年已六旬的老人沿著他的作品的里程碑無憂無慮,毫不在乎地走他自己的路。有人給他制造麻煩,但他懂得如何體面地戰(zhàn)勝它們。他日漸年邁力衰,雙臂癱瘓,兩腿風濕痙攣,但他依舊以不知疲倦的心從事創(chuàng)作,永不中斷。

最后,視力也不行了;在寫作《耶弗塔》的過程中,他失明了。猶如失聰后的貝多芬,他雖雙目俱眇,依然不知疲倦地、不可戰(zhàn)勝地創(chuàng)作不已……”讀這段時自己在空無一人的教室里,眼淚默默地流,盡管在以后的生涯里,歲月都沒有輕饒過亨德爾,但那有如何?音樂已經讓這個老人從精神上重新復活了,再大的苦難也不在成為阻攔,他已經擁有充分的斗志去面對他們,克服它們。正因為亨德爾做的夠好,所以他才能在人生的終點驕傲地在心里說:“我已經做的夠好了,我可以坦然去見上帝了”。

大師亨德爾帶給自己的感動太多,這一章讀完好久都沒有平靜下來,希望自己在以后的人生中也可以保有像大師一種精神,就是把自己的路走好,把自己的人生過好,愛過,恨過,奮斗過,生活過,為自己喜歡的東西努力過,并滿懷激情過每一天,那樣自己也可以在最后對自己說:“我相信自己做得很不錯了。”

這一章講的是自從電發(fā)現(xiàn)以后,歐洲一下子被連了起來,但是唯一遺憾的是只有美洲還被排除在這個鏈條之外,所以有了一個大膽的橫跨大洋鋪設電纜的計劃,這個計劃的實施者,就是菲爾德。菲爾德當時是名年輕的巨富,每天都是悠哉度日。但當他聽到這個計劃時,他毅然決然地把他的整個身心,全部財富投入這項事業(yè)。而他的第一次嘗試,卻因為一個小小的技術上的差錯毀掉了好幾年的工作。

菲爾德又進行第二次嘗試,不幸的是,由于風暴,要鋪設的電纜受到了嚴重的損害,他們不得不放棄選擇返航。兩次失敗,所有的人都在懷疑這個計劃的可行性,甚至有人提出把剩下的電纜出售,這樣可以減少一點損失。在這種情況下,菲爾德的意志仍然沒有動搖,他一定要再試一次!第三次,終于成功了,維多利亞女王的祝賀通過海底電纜,傳到了大洋彼岸,人們歡欣鼓舞。然而,好景不長,僅僅過了一天,電纜便停止了工作,人們憤怒了。

昨天還被大家稱為功臣的菲爾德,今天就不得不面臨人們的謾罵詆毀,像個罪犯一樣的逃避。這樣的生活,他過了六年,那條停止工作的電纜也在海底沉默了六年。然而,六年之后,菲爾德又出現(xiàn)了,還是這個人,懷著同樣的信念,同樣的信賴,從沉默的流放中,從惡意的詆毀中又復活了,他又出發(fā)了,這一次,電纜終于向歐洲傳送出了清晰的訊號,成功了!

瞧,這就是人的意志的偉大之處,變不可能為可能,在行進的路上哪怕遇到再多的苦難,也仍然擁有從頭再來的勇氣。這是我從菲爾德身上學到的。

除了他們,還有很多人的故事讓我從中感悟到了很多,這本書真的很不錯。去體會一下十四位英雄人物和十四個歷史瞬間,從他們身上學到了勇敢,執(zhí)著,不屈?!半m千萬人吾往矣”、“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同時,書中的語言也很值得自己學習,尤其是作用在寫作中。茨威格很擅長用比喻和對比等手法,這樣帶給讀者感觸就格外強烈,可以借鑒一下。自己讀的譯本是潘子力和高中甫先生共同翻譯的,很不錯。

“歷史的天空閃爍幾顆星,人間一股英雄氣,在馳騁縱橫…”。

人類的群星閃耀時讀后感篇六

“僅有雄心壯志才會點燃起火熱的心,去做那些獲得成就和輕易取得成功極為偶然的事。一個人雖然在同不可戰(zhàn)勝的占絕對優(yōu)勢的厄運的搏斗中毀滅了自我,但他的心靈卻所以變得無比高尚?!?/p>

——斯蒂芬茨威格

南極,這塊位于地球最南端的板塊,一向是以銀裝素裹、神秘莫測的面孔出此刻我們眼前。然而,最先到達南極點,即南緯90度的兩個人卻殊途而歸。

《人類群星閃耀時南極探險的斗爭》向我們描述了第二個到達南極點的人——英國海軍上校斯科特的杯具。斯科特作為一個隊長,率領隊伍向南極點出發(fā)。他們一程經過了與自然界艱苦卓絕的鏖戰(zhàn),最終到達南極點??墒牵斔麄兊诌_南緯90度的時候,一個挪威人——阿蒙森,已經來過了那里。最終,夢想破裂、加上體力不支的他們,永遠倒在了南極白茫茫的大地上。

斯蒂芬·茨威格生動形象地描述了去南極點途中的困難,“雪都結成了堅硬的冰碴兒”“沙粒般硬的雪地上”……側面凸出了斯科特那驚人的毅力和鋼鐵般的意志。

令人反省的是,作者并沒有描述真正的勝利者——阿蒙森,而是選擇了不幸的斯科特。因為,有時候,結果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過程。斯科特為什么要花這么多財力、人力、物力去南極點?僅僅是旅行,或者是去感受南極的嚴寒?不對,他到南極點的目的是為了他的祖國——日不落帝國,為了讓英國國旗成為飄揚在南極點上的第一面旗幟。盡管他研究不周全,送了自我的性命;盡管他輸給了阿蒙森,夢想破裂,可是,正如斯蒂芬·茨威格所寫那樣,他是一個滿腔熱血,雄心壯志的人,是一個敢于和大自然頑強拼搏的人,也是一個熱愛祖國的人,更是一個心靈高尚的人。是他,用意志的熱烈火焰沖破了那段比爾茲摩爾冰川的險惡路程,為人們留下了珍貴的`見聞。

是呀,僅有雄心壯志才會點燃火熱的心,才會創(chuàng)造出一切不可能?!坝兄菊呤戮钩伞保@句古老的話深深地印在了我們的腦海里。其實,最可怕的不是達不到目標,而是沒有目標、沒有志向。在生活中,我們每個人都要建立起自我的夢想,并為之奮斗,而不是無意義的向前盲目行動。

“壯麗的毀滅,雖死猶生,失敗中會產生攀登無限高峰的意志”,這是對斯科特那不朽的事業(yè)的縮影吧!我相信,斯科特的故事會像星辰一樣永遠在人類歷史中閃耀,永遠激勵著人們!

人類的群星閃耀時讀后感篇七

茨威格的《人類群星閃耀時》講述了十個改變人類歷史命運精彩瞬間。我印象最深的是“滑鐵盧的關鍵一分鐘”。

在這場關鍵戰(zhàn)役前期,法國皇帝拿破侖命令格魯希元帥率領三萬士兵追擊布呂歇爾率領的普魯士敗軍(這一決定使得滑鐵盧主戰(zhàn)場法軍兵力只有不到六萬,同英普聯(lián)軍相比不占優(yōu)勢)。這位循規(guī)蹈矩資質平庸的法國騎兵元帥奉命追擊時,因為行動遲緩而導致普軍分批逃回加入滑鐵盧戰(zhàn)場。雖然當時他所處的位置能夠聽到滑鐵盧方向的英軍炮聲,判斷出法軍的形勢非常緊急,需要救援而且部下也強烈建議他增援皇帝。但在決定救援還是遵照拿破侖命令他追擊普軍的命令的一分鐘選擇里,他做出了其生涯中唯一一次錯誤決策,也是最致命選擇——置法國皇帝的軍隊和滑鐵盧戰(zhàn)場于不顧,繼續(xù)遵守命令。他的選擇導致了法國的徹底失敗,法國皇帝最終流亡孤島。

在滑鐵盧戰(zhàn)役前,拿破侖剛重新奪取政權,法國內部還不十分穩(wěn)定,外部反法聯(lián)盟的勢力無比強大。法國皇帝急需一場場的勝利來震懾國內的反對派,給支持他的軍隊和人民以信心。從當時滑鐵盧戰(zhàn)場上的情形看,最初是法軍全力進攻的。由于兵力不足,為趕在反法同盟軍隊增援戰(zhàn)場上惠靈頓的英軍前結束戰(zhàn)斗,拿破侖被迫投入了全部的兵力。此時戰(zhàn)爭雙方都已經到達了極點,法軍還稍稍占優(yōu),法軍只要再有少量的軍隊就可以使英軍全面崩潰。法國皇帝甚至派出多名傳令兵去尋找格魯希的援軍。但當普魯士人及時趕到并增援了英軍后,沒有預備隊的法軍只能全線敗退。如果格魯希元帥先到達戰(zhàn)場,那么毫無疑問勝利將是法國皇帝拿破侖的。

如果滑鐵盧戰(zhàn)役法軍獲勝了,那么法軍的士氣必將無比高漲。對反法聯(lián)盟來講將是一場噩夢。法國皇帝會乘勝追擊,對英國、普魯士、俄國、奧地利等國發(fā)動不間斷的攻擊,掠奪這些國家的資源,延遲這些國家的發(fā)展。雖然反法聯(lián)盟的勢力很強大,但憑借高昂的士氣和拿破侖天才般的戰(zhàn)爭技能,拿破侖重新統(tǒng)治大半個歐洲還是有可能的。即使法國最終失敗,歐洲也不可避免的會陷入數十年的戰(zhàn)亂,各大帝國主義國家本土的經濟遭受巨大的破壞。對于反法聯(lián)盟的主力英國來說,這種情況會更加嚴重。長期的英法戰(zhàn)爭,會使英國的國力大幅度減弱,對印度等殖民地控制力的減弱,甚至無力發(fā)動給我國造成巨大傷害的鴉片戰(zhàn)爭。

有時歷史就是這么神奇,一個平庸的人的關鍵一分鐘,就有可能改變偉大法國皇帝拿破侖的命運、法蘭西第二帝國的命運乃至歐洲、世界的命運。

人類的群星閃耀時讀后感篇八

從人類誕生以來,一直到20世紀,地球上還有一個謎,在世人目光前隱藏著她的羞澀,這就是她那被肢解、受折磨的軀體上兩個很小很小的尚未遭到人類的貪欲荼毒的地方——南極和北極。由此拉開了南極爭奪戰(zhàn)的序幕,這場斯科特的南極探險是時代的悲劇。

《人類群星閃耀時》的作者里斯蒂芬·茨威格也就是南極爭奪戰(zhàn)的作者是一位偉大的奧地利作家。他的一生中著作等身,舉凡小說、詩歌、散文、戲劇都有作品問世,其中最使他享譽世界文壇的是中短篇小說和傳記。他對自己非常嚴格,精益求精地追求他的每一件作品。他曾經說過:“如果我寫了一千頁,一再修改之后,八百頁扔進了紙簍,只留下二百頁精華,我也絕無怨言?!笨梢?,他用藝術家挑剔的眼光看待他的作品。因此,他被世人公認為二十紀上葉德語中短篇小說三大名家之一。

斯科特是一位普通的英國海軍上校,他冷酷,他剛毅,但是他卻有一顆不平凡的心。他的意志如鋼似鐵,為了組建探險隊,不惜犧牲了自己的財產。他是多么的偉大,人間的一切都不能讓他屈服。是他那高尚的品質——堅忍不拔,造就了他的偉大。他們離開英國,想到自己的家鄉(xiāng),他們默默告別了溫暖,告別了太陽。這一去,有些人將可能永不返回。但是他們心系國家,想到自己帶領著這標志,前往無人征服的那一帶,讓他們信念倍增。他們是多么的偉大,是他們那探索未知的信念,造就了他們的偉大。在那暗淡的幾個月里,人人都分配了一定的工作,每個人都盡力把他的科學知識傳給另一個人。他們對世界的認識,在交談中完善、增加。他們是多么偉大,是他們那高貴的品質——團結協(xié)作,造就了他們的偉大。他們中最后被挑選出來的幾個人,繼續(xù)寂寞地向未知的地方走去,去探索那未知之地。他們是多么偉大,是他們那高尚的品質——勇于探索,造就了他們的偉大。他們內心的希望之弦繃得是那么緊,勝利就在眼前,他們伸出雙手要去揭開地球最后的秘密,只要做一次最后的沖刺,就到達目的地了!最后他們于1月18日抵達極地。他們是偉大的,因為他們到達極點成功了!

但是同時他們是悲劇的,因為他們“忍受千辛萬苦,饑寒交迫,種種痛苦,所為何事?”“無非為了實現(xiàn)夢想,現(xiàn)在美夢結束了?!霸谒麄冎耙呀浻腥藖磉^!因而他漠然的眼睛里只看到一片悲涼。他們是悲劇的,是角逐失敗之悲。斯科特的日記寫到了他生命的最后那一刻,寫到他的手指凍僵。他希望有人會發(fā)現(xiàn)這證明英國民族勇氣的信,是它支撐了他做出如此超乎尋常的努力。他們是悲劇的,是全體覆沒之悲,是生歷死亡之悲。

這是一個偉大的悲劇,魯迅說:“悲劇是把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痹谶@樣壯烈的博斗中,英雄們的死,死猶勝生,是他們的奮發(fā)向上與堅韌勇敢使無窮的意志從失敗而復活。詩人有時也創(chuàng)作這種亙古以來一切悲劇中最壯美的悲劇,而生活卻上千次創(chuàng)作了這樣的悲劇。

人類的群星閃耀時讀后感篇九

對于我來說,看外文著作最頭疼的就是人物的名字國家以及翻譯后可能會存在讀不通順的情況,看第一章我花了很長的時間投入進來,故事對我來說慢慢才開始變得流暢。

1、遁入不朽:巴爾沃亞是第一個橫穿美洲到達太平洋東岸的人。他為了躲債前往美洲,是一個膽大的人,可以率領190人前往探險也是一個很有領導能力的人。可以侵略不值得被贊頌,即使是在那樣一種時代背景下。就像原文那句:在即將名垂青史的前夜,這場大屠殺令巴爾沃亞一生蒙羞。

所以這也是“英雄”的結局:“他高興地迎上去擁抱他的長官、多年的戰(zhàn)友、發(fā)現(xiàn)南海的陪同,他信任的朋友弗朗西斯科·皮薩羅。然而弗朗西斯科·皮薩羅緊緊地按住了他的肩膀,宣布了他的拘捕令。因為皮薩羅也渴望不朽,渴望征戰(zhàn)黃金國,所以他或許竊喜能除掉這位放肆的先驅。

2、拜占庭的淪陷

茨維格的文筆真的太好了,尤其是描寫破滅的前一夜,那種絕望和死寂讓我看著的時候也揪了一把心。完完全全沒想到淪陷僅僅是那一閃忘記關閉的門,前方戰(zhàn)士的熱血和皇帝的堅守最終沒有抵過那個小小的失誤。戰(zhàn)后被掠奪的一切不由讓人覺得萬分諷刺。

人類的群星閃耀時讀后感篇十

一本好書是人生的導師,一部好的電影可以決定你心靈的歸屬。今天,學校組織我們看了一部電影《愛的鐘聲》。

電影主人公是一個叫雨生的小男孩,他原本跟隨爸爸在城里讀書,可爸爸為了給農民工討還拖欠的工資,砍傷了老板,被判故意殺人罪入獄。雨生無家可歸,餓昏在廢墟中,被路過的小偷龍八收留。雖撿回了一條命,卻又步入了另一個深淵,從此和龍八一起以偷竊為生。在一次入室盜竊中,龍八一伙被警方抓獲,雨生則被好心的劉所長送回了農村爺爺家。在這里雨生遇見了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人之一—鐘老師。是鐘老師給了他只有母親才能給予的愛;時鐘老師交給他許多道理;是鐘老師用雙手捧住了雨生這顆幼小的心靈,讓它萌芽,健康地成長。

另外,鐘老師也收留了許多像雨生這樣的留守兒童,他們陪雨生一起經歷了淚與笑,經歷了人生中最難忘的一段時光,可是父母的愛,始終缺席。

社會上,這樣的留守兒童并不少,可是即使有再多的好心人,他們童年缺失的那些情親呢?又有誰能彌補?我們只有用最最真誠的關愛去填補那些傷口。

關愛留守兒童,共建美好家園!

人類的群星閃耀時讀后感篇十一

《人類群星閃耀時》又譯《人類命運攸關的時刻》,從書名便可知這本書要講述的是人類歷史上一個個壯麗的瞬間。除此之外,作者茨威格還為這本書立了一個副標題——十二幅歷史袖珍畫。這是當時聞所未聞的文學體裁,因此當我翻開這本書時,那極富有表現(xiàn)力的語言讓我震驚,細致描繪的場景仿佛一幅幅畫卷,讓我置身于那些偉大的時刻。

從《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中,我們可以通過茨威格細膩的心理描寫深刻體會一個陷于苦苦癡戀的女人的一生。而在這本關于人類、關乎歷史的書,我又一次感受到茨威格筆尖的魔力——在感嘆偉大史實的同時,又為深刻的人生哲理所折服??芍^是“不讀不快”。

作者序中如是寫道“一些戲劇性的時刻,命運攸關的時刻,在個人的生活上,在歷史的演進中,都是極為罕見的……這類星光璀璨的時辰,我之所以這樣稱呼它們,乃是因為它們有星辰放射光芒,而且永恒不變,照亮空幻的暗夜?!庇谑?,在茨威格筆下的歷史瞬間中,有幾個在我心底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毀滅——《拜占庭的陷落》。拜占庭,曾經歐洲繁榮的象征,承載著厚重的歷史文化,在其日趨衰落時被覬覦著奧斯曼帝國王位的馬霍梅特下令攻陷。這場戰(zhàn)役幾乎沒有懸念。拜占庭的人們知道大難臨頭也堅持在圣索菲亞大教堂里做最后一次彌撒,捍衛(wèi)他們的信仰,“等待著白晝,等待著死亡?!笨烧l也不知道的是,這場戰(zhàn)役會以一個微不足道的偶然事件結束,一所被遺忘的小門,使拜占庭從世上抹去,使承載著輝煌歷史的建筑盡都毀滅。茨威格寫道“然而歷史好比人生,抱憾的心情無法使業(yè)已失去的一瞬重返,絕無僅有的一小時,所貽誤的,千載難以贖回?!奔词乖賯ゴ螅驳植贿^毀滅的一瞬間。倒下的一座座城、被記載在史書上一個個亡國的時刻,都在提醒我們的人生絲毫不能怠誤,每一個細節(jié)都值得我們認真對待。

理想——《飛越大洋的第一句話》。在如今信息交流如此便利的時代,你是否想過在那個電學的幼年時代,世界各大洲還彼此不通音訊。那時候的技術和條件極其惡劣,連接兩大洲的電纜的任務幾乎不可能完成,但有一個人,他叫居魯士,決定把他的整個身心投身于這項事業(yè)中。在這期間,居魯士受到過追捧贊賞,也受到過人們的鄙棄,最終經過反復的失敗和嘗試,在六年后,居魯士依然懷著同樣的信念,兩次航行后才獲得圓滿成功。文中這樣寫到:“今天的奇跡成了今天理所當然的事情,從這一瞬間起,地球仿佛有一個唯一的心臟搏動?!薄耙粋€人找到了他要為之畢生奮斗的使命,一項任務找到了使它實現(xiàn)的人?!笔堑模磺薪砸蚰侨撕退恍嗟氖姑?,使世界有了更多精彩的時刻。

除此之外,書中還有許多對歷史時刻的描寫,能使讀者更深入了解我們的過去。讀《人類群星閃耀時》,是美的享受,使我沉浸歷史的奇妙,領悟人生的真諦。試想一下,若是拿破侖、托爾斯泰、亨德爾、列寧等人通過茨威格的筆下回顧自己的一生,又會是怎番情景呢?畢竟他們最輝煌的時刻被喻為“人類群星閃耀時”。

人類的群星閃耀時讀后感篇十二

中國自古以來就是禮儀之邦,文明之國,其中蘊含著深厚的令外國人驚嘆不已的文化功底,所以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應由人們代代傳承,生生不息。

最近,我有幸讀到了一本書,書名為《人類群星閃耀時》,當看到這本書時,我還以為是介紹人類的發(fā)明史呢!但是沒想到我才剛翻了幾頁,便打破了我的猜想。書的第一章名為“發(fā)現(xiàn)太平洋”,后面講的全是各國有名的歷史故事。我慢慢的被這本書吸引了,雖然聽讀過這本書的姐姐說它太無聊了,但我還是看了,并且一口氣讀完了它。

讀完這本書后,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腦海中不斷浮現(xiàn)出書中的場景?!?2位時代英雄,決定歷史的12個瞬間,不可不讀的傳世杰作?!边@是書封面上的一句話,看完這句話,我由衷贊嘆,“確實?。 ?/p>

從小時候我們看的《喜羊羊與灰太狼》中,便可以明白,邪惡永遠戰(zhàn)勝不了正義,壞人最終也得不到好下場,這正如動畫片中的“喜洋洋”與“灰太狼”一樣。但是我們也知道,邪惡永遠不可能被完全消滅,像影子一樣,只要有光明的存在,影子就永遠也不可能消失,正如片中的“灰太狼”一樣。那么,問題來了,造成這樣的原因是什么呢?___是一個人的文化高低。我們青少年從6~7歲便入學接受教育,為的就是讓我們青少年從小就傳承和了解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性。文化的高低決定歷史的走向。

記得在我小時候時,就因為文化水平高低而大為尷尬了。那是我剛上一年級不久的事。星期天放假,我待在家里閑來無事,便看起了動畫片。這時二姨剛好抽空來我們家玩,那時是夏天,天氣炎熱,雖然家里打著空調,但剛從外面進來的二姨因為天氣炎熱,有點口渴。便讓我?guī)退挂槐?,我便起身為她倒了一杯水。喝到水的二姨潤了潤嗓子對我說:“thank you!”我一時沒聽懂,傻傻的楞在原地。不一會兒,自認為天資聰穎的我想了一想:這“thank you”一定是哪國吃過東西或喝完水后的一種對提供水或食物的一種感謝。所以我隨口就回答了一聲“不用謝!”聽到我回答的媽媽和二姨都大吃一驚,這反而讓自信滿滿的我有點慌了,以為自己理解錯誤了??粗乙荒樆艠樱瑡寢尯投滩啪忂^神來,對我說“你難道不知道‘thank you’的意思嗎?”我茫然地搖了搖頭。這讓媽媽和二姨更加納悶了。又問我“那你不懂為什么要說‘不用謝’呢?”,我一本正經地說出了我的理解。這倒讓原本納悶的媽媽和二姨開懷大笑了,看著她們對我的見解大笑,小小的我心里倒有點不平衡了。后來,直到我上了三年級后才明白二姨當年對我說的“thank you”是英語,意思是“謝謝”,它的答語是“no thanks”,意思是“不用謝”。經過這件事后,我明白了文化和知識的重要性,也意識到了傳承傳統(tǒng)文化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傳承傳統(tǒng)文化是中華民族的優(yōu)良傳統(tǒng),也是現(xiàn)代公民應盡的職責與道德規(guī)范。隨著時代的變遷,歷史的轉變,許多新穎又方便的科技逐漸出現(xiàn)在了我們的世界,供人們使用,造福人類。

來吧,同學們!讓我們傳承傳統(tǒng)文化,擁抱嶄新時代!讓我們永遠記住文化造就歷史,文化的高低決定歷史的走向!讓我們好好學習吧!

【本文地址:http://www.aiweibaby.com/zuowen/4145375.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