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優(yōu)民族團結班會教案小學范文(17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0-31 12:01:20
最優(yōu)民族團結班會教案小學范文(17篇)
時間:2023-10-31 12:01:20     小編:XY字客

教案的編寫是教師進行教學活動的重要準備工作,也是教師實施教學計劃的具體操作。那么我們應該如何編寫一份有效的教案呢?首先,我們需要明確教學目標,包括知識、能力和情感的培養(yǎng)目標;其次,我們要合理安排教學內容和學習任務,確保學生能夠逐步達到教學目標;最后,我們要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和教學資源,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動參與度。教案的集體備課和交流也是教師專業(yè)成長的重要途徑,可以互相學習和借鑒經驗。

民族團結班會教案小學篇一

教學目標
認知:
1.知道中國革命的勝利和祖國的興旺發(fā)達離不開各民族的團結。
2.懂得在社會主義中國各民族之間應當互相尊重、平等相待、和睦相處。
情感:
愿意和其他民族的人們友好交往,對破壞民族團結的言論和行為感到氣憤。
行為:
1.能做到和不同民族的人們友好相處,不說不利于民族團結的話,不做有損民族團結的事。
2.在與其他民族相處時能自覺尊重其他民族的風俗習慣。
教學建議
教材分析
本課是根據(jù)課程標準六年級部分第五單元有關教學內容和要求設置的。對青少年進行民族間互相尊重、平等相待、和睦相處的教育很有必要。其一,我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因此民族問題一直是我國的一個重要問題。新中國成立以后,我國政府非常重視民族問題,確立了平等、團結、互助的社會主義民族關系,并采取措施,盡一切努力,促進全國各民族的共同繁榮。在我國憲法中也明確規(guī)定:各民族一律平等。應讓學生從小了解我國在民族問題上的基本立場。其二,不能忽視目前境內外,仍有少數(shù)敵對分子利用民族問題制造事端,破壞我國安定團結的政治局面。特別是在少數(shù)民族聚集的地區(qū),進行加強民族團結的教育十分必要。其三,隨著社會的不斷開放,各民族間交往日益頻繁,許多少數(shù)民族到內地來做生意,隨著邊境地區(qū)旅游事業(yè)的發(fā)展,漢族人也到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旅游。因此,對學生進行這一教育,也有現(xiàn)實意義。
本課以觀察照片,讓學生從我國各民族代表的合影照片中認識幾個民族,并談看了照片之后的感想入手導入課文,用以說明我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與課文第一段相連接。
本課應講清兩點。
1.民族團結的意義。
課文從三個方面進行了論述:第一,通過歷史的回顧說明,祖國的興旺發(fā)達和進步離不開各民族的團結、互助;第二,在革命戰(zhàn)爭年代,民族團結是革命取得勝利的重要條件之一;第三,在社會主義建設時期,加強民族團結,才能保證社會主義建設的順利進行。
2.各民族間要互相尊重、平等相待、和睦相處。
課文以孔繁森的事跡和新疆地區(qū)一個回漢維族雜居的村莊村民互相幫助的事例,說明我國是一個社會主義的大家庭,各民族間親如兄弟,要互相尊重、平等相待、和睦相處。
課文最后一段簡單說明了少年兒童也要為加強民族團結而努力,在與不同民族交往中應注意尊重不同民族的風俗習慣,友好相處。這段話主要是指導學生的行為。
教法建議
教學建議和應注意的問題。
1.本課所講事例多數(shù)是學生熟悉的。教學中,教師應借助事例讓學生理解本課所講觀點。也可以參考后邊的參考資料再給學生介紹一些事例,說明祖國的文化是漢族和少數(shù)民族共同創(chuàng)造的,民族團結則國家興旺、民族昌盛;民族分裂于國于民都不利。
2.本課政策性較強,在教學時要注意語言的準確性,漢族地區(qū)要防止以漢族為主體來談與少數(shù)民族的關系,防止大漢族主義傾向;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也要防止本民族狹隘的民族主義。
3.教學中要注意結合本地區(qū)的具體情況,有側重地對學生進行教育。如在開放地區(qū)和旅游開發(fā)區(qū),可以側重在尊重各民族的風俗習慣方面;對民族雜居地區(qū)和一些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特別是有民族糾紛或分裂活動的地區(qū),更應強調加強民族團結、反對民族分裂的必要性。

民族團結班會教案小學篇二

教學目標:

1、知道民族團結的故事。

2、懂得各民族同學之間應互相尊重,平等相等,和睦相處。 過程與方法:

讓同學們熟悉民族團結的內涵,要求學生明辯是非,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加強自己的責任感和使命感。為增進民族團結而努力,不做有損民族團結的事。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敬仰維護民族團結的人,培養(yǎng)各民族之間團結友愛的情感。

2、收集我們周圍有關民族和睦團結的資料。 教學重點:

使學生懂得各民族之間應互相尊重,平等相等,和睦相處。 教學策略:

1、運用多媒體課件渲染氣氛,創(chuàng)設情景,激發(fā)學生興趣。

2、運用多媒體課件形象直觀地理解課文內容。

3、榜樣感染法,正反事例對比法。

4、自己動手收集資料法。

二、學文明理,激情導行。

(一)學習認識中華民族是一個大家庭。

2、生答:漢族、回族、維吾爾族、哈薩克族、蒙古、藏族。

(二)民族團結的重要性和我們的責任

民族團結是新疆各族人民的生命線;加快經濟發(fā)展步伐,促進各民族共同繁榮。民族團結是社會主義民族關系的基本特征和核心內容之一,也是中國共產黨和國家所追求的目標。社會主義社會各民族之間的團結,是以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和黨的團結為核心的,是以社會主義制度和祖國統(tǒng)一為基礎的。作為中國民族政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我們的責任

人人是民族團結宣傳員, 處處是跨越發(fā)展風景線; 民族團結進步創(chuàng)建活動 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 民族團結從我做起、 從現(xiàn)在做起、從小事做起!

(四)老師講故事,發(fā)生在新疆本土的民族故事。

六、班主任小結

今天我參加你們的活動后和你們一樣觸很深,我更相信這次主題班會后無論是民族同學還是漢族同學,我們都會更理解對方,我們班再不會出現(xiàn)下課時,漢族同學和民族同學各聚一堆的場景了,因為我想大家一定和我一樣更加堅信各民族是一家人,只有各民族之間彼此團結,相互幫助,相互尊重,共同繁榮昌盛,共同澆灌民族團結之花,我們偉大祖國繁榮富強的腳步才會更強、更快、更有力! 教育反思 同學們反響積極,都能認識民族團結的重要性。大家一致表示,作為中學生,要旗幟鮮明地反對分裂活動;同時要努力學習,掌握扎實的知識,成為國家靠得住,用得著的人才,報效祖國!

民族團結班會教案小學篇三

主持人甲:在我們96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生活著56個民族。各族人民和睦相處,情同手足。正是因為有了各族人們融合和團結,才鑄就了我們中華民族的輝煌繁榮和創(chuàng)造了光輝燦爛的歷史文化。

主持人乙:是啊,今天,就讓我們在這個多民族的大家庭里,攜手并進,走進我們今天的主題班會《民族團結一家親》。 主題部分:

(一)民族團結源遠流長

主持人甲:自古至今,我們的各族人們都在用感人至深、源遠流長的動人故事,譜寫著民族團結一家親的歷史篇章。

主持人乙:民族的團結和睦是祖國興旺發(fā)達的重要條件,中國的歷史就是各民族團結互助、共同進步的歷史。

1、主持人甲:請欣賞詩朗誦《我的祖國》。

2、主持人乙:聽完了令人振奮的詩歌后,讓我們來聽一聽《文成公主進藏》的故事。

主持人甲:西藏是我們祖國母親身體的一部分,是我們祖國永遠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各民族人民是一家,在日常生活學習中無不體現(xiàn)了民族兄弟之間的相互關心,相互幫助,公共進步。 主持人乙:請看小品《餐桌風波》。

(二)各族人民的燦爛文化

主持人甲:下面就讓我們感受一下多民族的燦爛文化。下面請欣賞同學們的少數(shù)民族歌曲大聯(lián)唱。

(三)民族舞蹈大薈萃

1、主持人甲:現(xiàn)在請王春輝同學和張永順同學介紹藏族的風土人情,

2、主持人乙:聽完了關于藏族的風土人情后,讓我們共同來欣賞同學們帶來的藏族舞蹈《歡騰的草原》。

(四)主持人總結

主持人甲:我們偉大的祖國,96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少一寸也不行;56個民族,缺一不可。

主持人乙:祖國歷史的每一頁,都記載著各族人民的團結奮斗和燦爛文化。我們每一個人都更加熱愛我們的民族大家庭,我們都是一家人。

(五)輔導員總結

通過本次寓教于樂、生動有趣的班會,我們從中了解和學習到了各民族的燦爛文化。也體會到,只有民族團結,攜手并進,才能有各民族的共同繁榮,民族團結關系整個中華民族的長治久安和振興發(fā)展。

(六)結束

主持人甲、乙:同學們,最后讓我們高歌一曲:《愛我中華》,在歌聲中結束這次愉快的班會。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知道民族團結的故事。

2、懂得各民族之間應互相尊重,平等相等,和睦相處。

過程與方法:

讓同學們了解7.5事件的性質,熟悉民族團結的內涵,要求學生明辯是非,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不參與類似的活動,加強自己的責任感和使命感。為增進民族團結而努力,不做有損民族團結的事。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敬仰維護民族團結的人,培養(yǎng)各民族之間團結友愛的情感。

2、收集我們周圍有關民族和睦團結的資料。(特別是本班民族學生的事跡) 教學重點:

使學生懂得各民族之間應互相尊重,平等相等,和睦相處。

教學策略:

1、運用多媒體課件渲染氣氛,創(chuàng)設情景,激發(fā)學生興趣。

2、運用多媒體課件形象直觀地理解課文內容。

3、榜樣感染法,正反事例對比法。

4、自己動手收集資料法。

教學準備:

1、學生通過查閱圖書、上網等手段,搜集和整理反映各少數(shù)民族風俗習慣、服飾特點、文化藝術的資料。

2、認真準備編排小品、舞蹈、故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1、播放vcd,欣賞歌曲《大中國》。

3、故事引入。

螞蟻的故事

在南美洲的草原上,發(fā)生過這樣一件令人驚心動魄的事。一個秋日的下午,一片臨河的草叢突然起火,順著風游走的火舌像一條紅色的項鏈,向草叢中央一個小小的丘陵包圍過來。丘陵上無數(shù)的螞蟻被-逼得連連后退,它們似乎除了葬身火海已別無選擇。但是就在這時,出乎意料的情形出現(xiàn)了,只見螞蟻們迅速聚攏,抱成一團,滾作一個黑色的“蟻球”沖進火海。烈火將外層的螞蟻燒得噼啪作響,然而, “蟻球”越滾越快,終于穿過火海,沖進小河。河水把“蟻球”卷向岸邊,使大多數(shù)螞蟻絕處逢生。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一個道理:團結就是力量,只有團結起來才能化險為夷、戰(zhàn)勝困難,只有團結起來,這些螞蟻才能絕處逢生 4、生答后,板書課題:民族團結。

二、學文明理,激情導行。

(一)學習認識中華民族是一個大家庭。

2、生答:漢族、蒙古、回族、藏族、維吾爾族、傣族。

《小學四年級民族團結班會方案》全文內容當前網頁未完全顯示,剩余內容請訪問下一頁查看。

民族團結班會教案小學篇四

1、發(fā)動學生,在課下收集少數(shù)民族風俗習慣的資料,更深層次的了解我們的少數(shù)民族同胞。2、以班為單位準備一個少數(shù)民族的服裝、故事。3、發(fā)動學生,自行學習排練少數(shù)民族舞蹈。

5月13日

1.知道中國革命的勝利和祖國的興旺發(fā)達離不開各民族的團結。

2.懂得在社會主義中國各民族之間應當互相尊重、平等相待、和睦相處。

3、愿意和其他民族的人們友好交往,對破壞民族團結的言論和行為感到氣憤。

4.能做到和不同民族的人們友好相處,不說不利于民族團結的話,不做有損民族團結的事。

5.在與其他民族相處時能自覺尊重其他民族的風俗習慣。

導入部分:

主持人甲:在我們96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生活著56個民族。各族人民和睦相處,情同手足。正是因為有了各族人們融合和團結,才鑄就了我們中華民族的輝煌繁榮和創(chuàng)造了光輝燦爛的歷史文化。

主持人乙:是啊,今天,就讓我們在民漢合校這個多民族的大家庭里,攜手并進,走進我們今天的主題班會《民族團結一家親》。

主題部分:

(一)民族團結源遠流長

主持人甲:自古至今,我們的各族人們都在用感人至深、源遠流長的動人故事,譜寫著民族團結一家親的歷史篇章。

1、游戲:在一個題板上寫出一個少數(shù)民族的名稱,然后幾位學生代表輪流說出一個少數(shù)民族的名稱,不能重復。誰說出的和題板上的相同或重復前面學生所說過的名稱,便出列表演節(jié)目,為大家講一則民族團結的故事。

2、聽故事:藏族學生代表講《文成公主進藏》的故事。

主持人甲:西藏是我們祖國母親身體的一部分,是我們祖國永遠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漢藏的人民是一家,尤其在我們沙灣四中這樣一個2800多學生的大家庭里,在日常生活學習中無不體現(xiàn)了民族兄弟之間的'相互關心,相互幫助,共同進步。

主持人乙:清乾隆三十六年(公元1771年),遷徙于伏爾加河下游的蒙古土爾扈特部落因反抗沙俄種族滅絕政策,在其首領渥巴錫汗的率領下,歷經三年準備,舉部東歸祖國,一路上與攔截的沙俄軍隊展開了殊死搏斗。

到達伊犁我國境內時,該部落由出發(fā)前的17萬之眾,只剩下不到7萬人,迢迢萬里路,埋下了10萬英雄兒女的血肉之軀。土爾扈特部落回歸祖國后,大部聚居在現(xiàn)在的和靜縣。

(二)了解民族知識

主持人甲:民族的團結和睦是祖國興旺發(fā)達的重要條件,中國的歷史就是各民族團結互助、共同進步的歷史。

1、說一說、議一議:

(1)民族之間“三個離不開”指什么?

(2)“四個認同”指的是什么?

(3)馬克思主義“五觀”指的是什么?

請同學們交流課前收集的有關民族知識。

2、民族故事我知道:

(1)唐朝皇帝為什么把文成公主嫁到西藏?

(2)為了促進藏族與中原的交流和發(fā)展,文成公主做了些什么?藏族青年怎么做的?

(3)西藏的人民為什么要供奉松贊干布和文成公主的塑像?

師:漢藏是一家。民族之間只有團結友愛、互幫互助,才能促進祖國的興旺發(fā)達和進步。

3、民族英雄我了解:

民族英雄馬本齋、孔繁森、吳登云、阿尼帕阿里馬洪等

主持人乙:在社會主義建設時期,各族人民只有加強團結,互相幫助,共同促進,才能保證社會主義建設的順利進行。

(四)各族人民的燦爛文化

主持人甲:下面就讓我們感受一下多民族的燦爛文化。

表演:在同學們的少數(shù)民族歌曲大聯(lián)唱的同時,由組代表表演自行設計制作的民族服裝t臺秀。

(五)民族舞蹈大薈萃

2、維族、啥薩克學生代表介紹維族、啥薩克的風土人情,而后帶領全體同學共同起舞

(六)主持人總結

主持人乙:祖國歷史的每一頁,都記載著各族人民的團結奮斗和燦爛文化。我們每一個人都更加熱愛我們的民族大家庭,我們都是一家人。

(七)班主任總結

通過本次寓教于樂、生動有趣的班會,我們從中了解和學習到了各民族的燦爛文化。也體會到,只有民族團結,攜手并進,才能有各民族的共同繁榮,民族團結關系整個中華民族的長治久安和振興發(fā)展。

民族團結班會教案小學篇五

活動背景:

在2009.7.5的暴力事件之后,民族團結已被入各項工作之首,學校是教育陣地,如何做好宣傳、如何使民族團結觀念牢固樹立在每個學生當中,使孩子們充分意識到“穩(wěn)定壓倒一切”牢固樹立“兩個離不開思想”,無疑主題班會是一條主要途徑。為此在今年的五月民族團結月中,我班召開這個主題班會。

活動目標:通過本次主題班會,使學生牢固樹立“兩個離不開思想”了解各民族風俗習慣,了解古今民族團結先進事跡,知道我們新疆是一個多民族大家庭,知道在日常生活中應怎樣做,使各民族親如一家,增強民族團結意識,自覺維護民族團結。

活動準備:

讓學生搜集有關民族團結先進事跡及故事、詩歌、排演小品、相聲、舞蹈、歌曲等贊頌古今往來的民族團結的人和事。對當前的形式做以分析,明確學生應該做什么,不應該做哪些事。分出不同組,選出負責人。

活動議程:

二、主持人沈星言、侯松濤串詞

1、由任英濤組講名族團結的先進事跡及故事

2、由曾佑贏組朗誦詩歌(散文)

3由吳凱琪組演唱名族團結歌曲

4由侯松濤組表演小品

5由瑞扎組表演舞蹈

6由殷凱為大家表演快板

7小組交流:平實學習生活中該為‘民族團結一家人’做哪些事?不該做哪些事?

8經驗分享:少數(shù)民族風俗習慣

三、班主任小結

詳細過程:

二、活動過程

2、我們由五十六個民族,但卻擁有一個共同的名字,那就是中國,56個兄弟姐妹手挽手肩并肩一起朝前走。下面請欣賞曾佑贏組的詩朗誦。

4、接下來請欣賞一段非常有意思的小品,由侯松濤組的巴音達拉等同學為大家表演。

5、我們新疆是一個歌舞之鄉(xiāng),我們初一13班也有一群能歌善舞的小姑娘,瞧,他們來了:由瑞扎、戴靜等為大家表演舞蹈。

6、快板

7、交流討論

8、分享:由同學介紹不同民族的風俗習慣,禁忌,節(jié)日等。增進學生對各個民族的了解,

民族團結班會教案小學篇六

目的:讓隊員們團結起來,手拉手了解少數(shù)民族的風俗習慣,知道我國是一個團結友愛的多民族國家,提高學生們團結友愛的意識,共同學習,共同幫助,增強各族學生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增進各民族學生的友誼。

形式:唱歌跳舞、詩朗誦、講民族團結故事、講故事等過程:

各中隊報告人數(shù)

出旗

唱隊歌:

活動正式開始:

一、導入:

陶娟:在浩瀚的歷史長河中,中華民族五千年文明,書寫著她永不停息的對美好幸福的追求,展示著她永不磨滅的對民主富強的探尋。

陶娟:偉大祖國的56個兄弟民族,在漫長的歷史發(fā)展中和睦相處,團結互助,用自己辛勤的勞動,共同開拓了祖國的大好河山,創(chuàng)造了燦爛的中華文化,推動了人類社會的'進步。合:我們奇臺三小也是一所民漢合校的學校,在這里,我們各民族同學,互尊互愛,互幫互學,團結友愛,共同進步。

二、活動開始:

2、魏琨鵬:同學們,我們是祖國的未來,我們是含苞未放的花朵,我們是革命事業(yè)的接班人。請聽大合唱《中國少年先鋒隊隊歌》有二(5)、二(7)中隊合唱。

陶娟:你們誰能說說我們國家有多少個民族?(指名回答)魏琨鵬:這五十六個民族分布在祖國的96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每個民族都有不同的民族習慣。

陶娟:為了互尊互愛,今天在這里讓我們互相了解一些民族風俗吧!

你們知道那些民族的節(jié)日?分別是哪個民族的?(指名回答)

陶娟:請欣賞二(5)中隊為我們帶的詩朗誦《做文明的人》陶娟:欣賞二(7)中隊為我們帶來的維吾爾舞蹈《美麗的新疆》魏琨鵬:請聽二(5)和二(7)中隊互相學習民族舞蹈。陶娟:是??!多么感人的故事呀,有句名言說得好“一堆沙子是松散的,可它和水泥和石子、水混合在一起,它比花崗巖還堅韌”。

魏琨鵬:讓民族團結之路永不停息,愛心的浸潤,攻無不克。團結的力量無往不勝。

合:我們來自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民族。但我們心連心,血濃于水,我們堅信誰都離不開誰,誰都需要幫助和關心。

陶娟:無論現(xiàn)在還是將來,我們都是團結互助、相親相愛、其樂融融的一家人。

合:同學們,行動起來吧,擰在一起我們就是一道閃電,一束火炮;聚在一起,我們就是整個太陽,整個星空;站在一處,我們就用心靈結成信念不倒的墻。讓我們凝聚一心,攜手并進,共創(chuàng)我們美好的明天!同學們,為了我們的學習,為了我們的友誼,讓我們互相交朋友吧?。ɑベ浶《Y物)

魏琨鵬:下面讓我們來共同唱響《56個民族是一家》(合唱)來結束這次愉快的隊會。

10、下面請中隊輔導員,為這次主題隊會作總結。

中隊輔導員總結:今天是二(5)二(7)中隊在這里成功的開展了《民族團結手拉手》主題隊會,同學們在各種表演中表現(xiàn)的都很好但是我也希望,通過這次活動增強民族團結意識,讓我們在這所民、漢、學校里,互尊互愛,互幫互學,共同進步,讓我們的友誼之花越開越艷。

民族團結心連心班會教案2

一、班會準備

1、發(fā)動學生,在課下收集少數(shù)民族風俗習慣的資料,更深層次的了解我們的少數(shù)民族同胞。

2、以宿舍為單位抽簽,分別準備一個少數(shù)民族的服裝、舞蹈、故事。

3、發(fā)動學生,自行學習藏族鍋莊舞。

4、特邀民族預科班的學生參與,充分體現(xiàn)我院的多民族特點。

二、班會過程

導入部分:

主持人甲:在我們96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生活著56個民族。各族人民和睦相處,情同手足。正是因為有了各族人們融合和團結,才鑄就了我們中華民族的輝煌繁榮和創(chuàng)造了光輝燦爛的`歷史文化。

主持人乙:是啊,今天,就讓我們在民院這個多民族的大家庭里,攜手并進,走進我們今天的主題班會《民族團結一家親》。

三、主題部分:

(一)民族團結源遠流長

主持人甲:自古至今,我們的各族人們都在用感人至深、源遠流長的動人故事,譜寫著民族團結一家親的歷史篇章。

1、游戲:在一個題板上寫出一個少數(shù)民族的名稱,然后幾位學生代表輪流說出一個少數(shù)民族的名稱,不能重復。誰說出的和題板上的相同或重復前面學生所說過的名稱,便出列表演節(jié)目,為大家講一則民族團結的故事。

2、聽故事:藏族學生代表講《文成公主進藏》的故事。

主持人甲:西藏是我們祖**親身體的一部分,是我們祖國永遠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漢藏人民是一家,尤其在我們學院,在我們84人的班級家庭里,在日常生活學習中無不體現(xiàn)了民族兄弟之間的相互關心,相互幫助,公共進步。

3、小品表演:滿族學生代表表演小品《打工奇遇》。

(二)各族人民的燦爛文化

主持人甲:下面就讓我們感受一下多民族的燦爛文化。

表演:在同學們的少數(shù)民族歌曲大聯(lián)唱的同時,由各宿舍代表表演自行設計制作的民族服裝t臺秀。

(三)民族舞蹈大薈萃

1、分別由一個男生宿舍和女生宿舍的學生組合,表演壯族竹竿舞。表演結束,由學生自主參與由該舞蹈設計的游戲。即,誰在游戲中被竹竿卡住,就要表演另外一個少數(shù)民族的舞蹈或說出一個民族的風俗習慣。

2、藏族學生代表介紹西藏的風土人情,而后帶領全體同學共同起舞——藏族舞蹈鍋莊舞。

(四)主持人總結

主持人甲:我們偉大的祖國,96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少一寸也不行;56個民族,缺一不可。

主持人乙:祖國歷史的每一頁,都記載著各族人民的團結奮斗和燦爛文化。我們每一個人都更加熱愛我們的民族大家庭,我們都是一家人。

(五)輔導員總結

通過本次寓教于樂、生動有趣的班會,我們從中了解和學習到了各民族的燦爛文化。也體會到,只有民族團結,攜手并進,才能有各民族的共同繁榮,民族團結關系整個中華民族的長治久安和振興發(fā)展。

(六)結束

主持人甲、乙:同學們,最后讓我們高歌一曲:《愛我中華》,在歌聲中結束這次愉快的班會。

民族團結心連心班會教案3

一、活動目標:

1、知道民族團結的故事。

2、懂得各民族之間應互相尊重,平等相等,和睦相處。

二、活動準備:

1、運用多媒體課件渲染

氣氛,創(chuàng)設情景,激發(fā)學生興趣。

2、學生通過查閱圖書、上網等手段,搜集和整理反映各少數(shù)民族風俗習慣、服飾特點、文化藝術的資料。

三、活動過程:

1、民族服飾競猜

你能說出模特所穿是哪個民族的服飾嗎?

2、比一比賽一賽

(1)你知道中國境內居住著多少民族嗎?

(2)你能說出哪些少數(shù)民族的名稱?

五十六個民族:漢族、蒙古族、滿族、朝鮮族、赫哲族、達斡爾族、鄂溫克族、鄂倫春族、回族、東鄉(xiāng)族、土族、撒拉族、保安族、裕固族、維吾爾族、哈薩克族、柯爾克孜族、錫伯族、塔吉克族、烏孜別克族、俄羅斯族、塔塔爾族、藏族、門巴族、珞巴族、羌族、彝族、白族、哈尼族、傣族、僳僳族、佤族、拉祜族、納西族、景頗族、布朗族、阿昌族、普米族、怒族、德昂族、獨龍族、基諾族、苗族、布依族、侗族、水族、仡佬(gelao)族、壯族、瑤族、仫佬(folao)族、毛南族、京族、土家族、黎族、畬(yu)族、高山族。

3、讓我們相互了解一下吧?

(1)漢族與維吾爾族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有什么區(qū)別?

(2)維吾爾族在飲食上有什么特點?維吾爾族用水和漢族有什么區(qū)別呢?

(3)維族見面打招呼和漢族同學有什么區(qū)別呢?

古爾邦節(jié):是伊斯蘭教的三大節(jié)日之一,在每年回歷的12月10日,節(jié)前人們清掃庭院,準備節(jié)日的食品,清晨沐浴焚香,到清真寺參加會禮。圖為到清真寺參加會禮。

4、民族樂器欣賞馬頭琴、手鼓、熱瓦普、冬不拉、薩巴以

5、民族團結先進事跡

6、民族團結小故事分享

7、新疆美食你比我猜

烤羊肉串,抓飯,拉條子,烤包子,馕,烤全羊,羊雜碎大盤雞,伊犁馬腸子

8、民族合唱——《相親相愛一家人》

讓我們從現(xiàn)在做起,從點滴做起,從自我做起,“心連心、手拉手、同呼吸、共命運”,象愛護自己眼睛一樣愛護民族團結,象珍惜自己生命一樣珍惜民族團結。用我們心中那超越血緣、超越親情、超越民族的`無上崇高的大愛,來描繪我們更加美好、更加輝煌的未來!

四、班主任小結

今天我參加你們的活動后和你們一樣觸很深,我更相信這次主題班會后無論是民族同學還是漢族同學,我們都會更理解對方,我們班再不會出現(xiàn)下課時,漢族同學和民族同學各聚一堆的場景了,因為我想大家一定和我一樣更加堅信各民族是一家人,只有各民族之間彼此團結,相互幫助,相互尊重,共同繁榮昌盛,共同澆灌民族團結之花,我們偉大祖國繁榮富強的腳步才會更強、更快、更有力!

民族團結班會教案小學篇七

1、知道中國革命的勝利和祖國的興旺發(fā)達離不開各民族的團結。

2、懂得在社會主義中國各民族之間應當互相尊重、平等相待、和睦相處。

3、愿意和其他民族的人們友好交往,對破壞民族團結的言論和行為感到氣憤。

4、能做到和不同民族的人們友好相處,不說不利于民族團結的話,不做有損民族團結的事。

5、在與其他民族相處時能自覺尊重其他民族的風俗習慣。

活動過程

主持人宣布《民族團結一家親》主題班會現(xiàn)在開始。

一、聽民族音樂,觀察各民族照片。

1、播放民族歌曲聯(lián)唱:《新疆好》(維吾爾族)

2、出示各民族照片:這是一張怎樣的合影?(各民族在一起的合影)主持人:對——民族團結一家親。

主持人:不同的民族雖然在服飾、語言、生活習慣等方面有所不同,但都是中華民族的一員,是一家人。千百年來,各族人民團結友愛,共同建設著祖國,共同創(chuàng)造了祖國的燦爛文化,才使我們的祖國母親變得如此強壯,如此美麗。

二、領悟道理

主持人:民族的團結和睦是祖國興旺發(fā)達的重要條件,中國的歷史就是各民族團結互助、共同進步的歷史。

1、聽配樂錄音故事:文成公主進藏。

2、主持人:在中國的革命戰(zhàn)爭年代,民族團結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出示投影)

(1)小組討論:為什么劉伯承將軍要和小葉丹結拜為兄弟?

(2)如果不這樣做,可能會有什么后果?

主持人:紅軍的誠意和尊重,贏得了彝族人民的信任,也使革命得以順利進行下去。

小結:在社會主義建設時期,各族人民只有加強團結,互相幫助,共同促進,才能保證社會主義建設的順利進行。

三、觀看錄像,加深認識

1、主持人:你們還知道哪些有關民族團結、互相尊重的故事?說說這樣做有什么好處?(學生回答)

主持人小結:孔繁森、打井團長等英雄模范,舍小家為大家,幾十年如一日,為了祖國建設,促進邊疆發(fā)展,幫助邊疆人民,貢獻出了畢生精力。

2、生活在祖國大家庭中的各族人民,不僅在建設和保衛(wèi)邊疆中并肩作戰(zhàn),而且在生活上也同樣親如手足。

四、歸納總結,提出要求

主持人:1.舉行了“民族團結一家親”這一主題隊會,你懂得了什么?

主持人:同學們,最后讓我們高歌一曲:《愛我中華》。

民族團結班會教案小學篇八

一、班會準備

1、發(fā)動學生,在課下收集少數(shù)民族風俗習慣的資料,更深層次的了解我們的少數(shù)民族同胞。

2、以班為單位準備一個少數(shù)民族的服裝、故事。

3、發(fā)動學生,自行學習排練少數(shù)民族舞蹈。

二、班會時間:

5月13日

三、班會目的:

1.知道中國革命的勝利和祖國的興旺發(fā)達離不開各民族的團結。

2.懂得在社會主義中國各民族之間應當互相尊重、平等相待、和睦相處。

3、愿意和其他民族的人們友好交往,對破壞民族團結的言論和行為感到氣憤。

4.能做到和不同民族的人們友好相處,不說不利于民族團結的話,不做有損民族團結的事。

5.在與其他民族相處時能自覺尊重其他民族的風俗習慣。

四、班會過程

導入部分:

主持人甲:在我們96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生活著56個民族。各族人民和睦相處,情同手足。正是因為有了各族人們融合和團結,才鑄就了我們中華民族的輝煌繁榮和創(chuàng)造了光輝燦爛的歷史文化。

主持人乙:是啊,今天,就讓我們在民漢合校這個多民族的大家庭里,攜手并進,走進我們今天的主題班會《民族團結一家親》。

主題部分:

(一)民族團結源遠流長

主持人甲:自古至今,我們的各族人們都在用感人至深、源遠流長的動人故事,譜寫著民族團結一家親的歷史篇章。

1、游戲:在一個題板上寫出一個少數(shù)民族的名稱,然后幾位學生代表輪流說出一個少數(shù)民族的名稱,不能重復。誰說出的和題板上的相同或重復前面學生所說過的名稱,便出列表演節(jié)目,為大家講一則民族團結的故事。

2、聽故事:藏族學生代表講《文成公主進藏》的故事。

主持人甲:西藏是我們祖**親身體的一部分,是我們祖國永遠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漢藏人民是一家,尤其在我們沙灣四中這樣一個2800多學生的大家庭里,在日常生活學習中無不體現(xiàn)了民族兄弟之間的相互關心,相互幫助,共同進步。

主持人乙:清乾隆三十六年(公元1771年),遷徙于伏爾加河下游的蒙古土爾扈特部落因反抗沙俄種族滅絕政策,在其首領渥巴錫汗的率領下,歷經三年準備,舉部東歸祖國,一路上與攔截的沙俄軍隊展開了殊死搏斗。

到達伊犁我國境內時,該部落由出發(fā)前的17萬之眾,只剩下不到7萬人,迢迢萬里路,埋下了10萬英雄兒女的血肉之軀。土爾扈特部落回歸祖國后,大部聚居在現(xiàn)在的和靜縣。

(二)了解民族知識

主持人甲:民族的團結和睦是祖國興旺發(fā)達的重要條件,中國的歷史就是各民族團結互助、共同進步的歷史。

1、說一說、議一議:

(1)民族之間“三個離不開”指什么?

(2)“四個認同”指的是什么?

(3)馬克思主義“五觀”指的是什么?

請同學們交流課前收集的有關民族知識。

2、民族故事我知道:

(1)唐朝皇帝為什么把文成公主嫁到西藏?

(2)為了促進藏族與中原的'交流和發(fā)展,文成公主做了些什么?藏族青年怎么做的?

(3)西藏人民為什么要供奉松贊干布和文成公主的塑像?

師:漢藏是一家。民族之間只有團結友愛、互幫互助,才能促進祖國的興旺發(fā)達和進步。

3、民族英雄我了解:

民族英雄馬本齋、孔繁森、吳登云、阿尼帕阿里馬洪等

主持人乙:在社會主義建設時期,各族人民只有加強團結,互相幫助,共同促進,才能保證社會主義建設的順利進行。

(四)各族人民的燦爛文化

主持人甲:下面就讓我們感受一下多民族的燦爛文化。

表演:在同學們的少數(shù)民族歌曲大聯(lián)唱的同時,由組代表表演自行設計制作的民族服裝t臺秀。

(五)民族舞蹈大薈萃

1、分別由一個男生和女生的學生組合,表演壯族竹竿舞。表演結束,由學生自主參與由該舞蹈設計的游戲。即,誰在游戲中被竹竿卡住,就要表演另外一個少數(shù)民族的舞蹈或說出一個民族的風俗習慣。

2、維族、啥薩克學生代表介紹維族、啥薩克的風土人情,而后帶領全體同學共同起舞

(六)主持人總結

主持人甲:我們偉大的祖國,96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少一寸也不行;56個民族,缺一不可。

主持人乙:祖國歷史的每一頁,都記載著各族人民的團結奮斗和燦爛文化。我們每一個人都更加熱愛我們的民族大家庭,我們都是一家人。

(七)班主任總結

通過本次寓教于樂、生動有趣的班會,我們從中了解和學習到了各民族的燦爛文化。也體會到,只有民族團結,攜手并進,才能有各民族的共同繁榮,民族團結關系整個中華民族的長治久安和振興發(fā)展。

(八)結束

主持人甲、乙:同學們,最后讓我們高歌一曲:《愛我中華》。

民族團結班會教案小學篇九

1、知道中國革命的勝利和祖國的興旺發(fā)達離不開各民族的團結。

2、懂得在社會主義中國各民族之間應當互相尊重、平等相待、和睦相處。

3、愿意和其他民族的人們友好交往,對破壞民族團結的言論和行為感到氣憤。

4、能做到和不同民族的人們友好相處,不說不利于民族團結的話,不做有損民族團結的.事。

5、在與其他民族相處時能自覺尊重其他民族的風俗習慣。

活動過程

主持人宣布《民族團結一家親》主題班會現(xiàn)在開始民族團結主題班會教案20民族團結主題班會教案。

1、播放民族歌曲聯(lián)唱:《新疆好》(維吾爾族)

2、出示各民族照片:這是一張怎樣的合影?(各民族在一起的合影)主持人:對――民族團結一家親。

主持人:不同的民族雖然在服飾、語言、生活習慣等方面有所不同,但都是中華民族的一員,是一家人。千百年來,各族人民團結友愛,共同建設著祖國,共同創(chuàng)造了祖國的燦爛文化,才使我們的祖**親變得如此強壯,如此美麗。

主持人:民族的團結和睦是祖國興旺發(fā)達的重要條件,中國的歷史就是各民族團結互助、共同進步的歷史。

1、聽配樂錄音故事:文成公主進藏。

2、主持人:在中國的革命戰(zhàn)爭年代,民族團結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出示投影)

(1)小組討論:為什么劉將軍要和小葉丹結拜為兄弟?

(2)如果不這樣做,可能會有什么后果?

主持人:紅軍的誠意和尊重,贏得了彝族人民的信任,也使革命得以順利進行下去年民族團結主題班會教案作文。

小結:在社會主義建設時期,各族人民只有加強團結,互相幫助,共同促進,才能保證社會主義建設的順利進行。

1、主持人:你們還知道哪些有關民族團結、互相尊重的故事?說說這樣做有什么好處?(學生回答)

主持人小結:孔繁森、打井團長等英雄模范,舍小家為大家,幾十年如一日,為了祖國建設,促進邊疆發(fā)展,幫助邊疆人民,貢獻出了畢生精力。

2、生活在祖國大家庭中的各族人民,不僅在建設和保衛(wèi)邊疆中并肩作戰(zhàn),而且在生活上也同樣親如手足。

主持人:舉行了“民族團結一家親”這一主題隊會,你懂得了什么?

主持人:同學們,最后讓我們高歌一曲:《愛我中華》,在歌聲中結束這次


民族團結班會教案小學篇十

教學目標

1.知道中國革命的勝利和祖國的興旺發(fā)達離不開各民族的團結。

2.懂得在社會主義中國各民族之間應當互相尊重、平等相待、和睦相處。教學重點、難點:

使學生懂得在社會主義中國各民族之間應當互相尊重、平等相待、和睦相處。教學過程

一、聽民族音樂,觀察各民族照片,導入新課 1.播放民族歌曲聯(lián)唱:

《延邊人民熱愛毛主席》(朝鮮族)《解放區(qū)的天是明朗的天》(漢族)《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陽》(蒙古族)《新疆好》(維吾爾族)請學生猜猜:這些都是哪個民族的歌曲? 2.誰能說說在我國社會主義大家庭中,除漢族外,還有哪些民族?(出示政區(qū)版圖)

邊交流邊指出這些少數(shù)民族的區(qū)域,并出示部分民族娃娃。3.出示各民族照片:這是一張怎樣的合影?(各民族在一起的合影)

4.師:不同的民族雖然在服飾、語言、生活習慣等方面有所不同,但都是中華民族的一員,是一家人。千百年來,各族人民團結友愛,共同建設著祖國,共同創(chuàng)造了祖國的燦爛文化,才使我們的祖**親變得如此強壯,如此美麗。

二、領悟道理

(2)為了促進藏族與中原的交流和發(fā)展,文成公主做了些什么?藏族青年怎么做的?

2.師:在中國的革命戰(zhàn)爭年代,民族團結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3.在戰(zhàn)爭年代,民族團結是革命取得勝利的重要條件。那么,在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時期,我們還需要民族團結 小結:在社會主義建設時期,各族人民只有加強團結,互相幫助,共同促進,才能保證社會主義建設的順利進行。

三、觀看視頻,加深認識

1.師:長期以來,在建設祖國、保衛(wèi)祖國的過程中,涌現(xiàn)出了許多動人的民族團結一家親的事跡。我們就來看看電影《孔繁森》片段。

(風餐露宿了解民情,實地考察;賣血撫養(yǎng)孤兒;關心藏族老人;因公犧牲。)

2.你們還知道哪些有關民族團結、互相尊重的故事?說說這樣做有什么好處?

小結:孔繁森、打井團長等英雄模范,舍小家為大家,幾十年如一日,為了祖國建設,促進邊疆發(fā)展,幫助邊疆人民,貢獻出了畢生精力。板書:社會主義建設的順利進行 3.生活在祖國大家庭中的各族人民,不僅在建設和保衛(wèi)邊疆中并肩作戰(zhàn),而且在生活上也同樣親如手足。是如何互相尊重、和睦相處的。

四、聯(lián)系實際,辨析導行

五、歸納總結,提出要求

1.學了“民族團結一家親”這節(jié)課,你懂得了什么? 生交流,師補充板書:

2.課后活動:搜集少數(shù)民族為祖國做貢獻的事例,以及表現(xiàn)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發(fā)展的圖片、郵票和歌曲。班會上展示。

民族團結班會教案小學篇十一

教學目標:知識與能力:

1、知道民族團結的故事。

2、懂得各民族之間應互相尊重,平等相等,和睦相處。過程與方法:

讓同學們了解7.5事件的性質,熟悉民族團結的內涵,要求學生明辯是非,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不參與類似的活動,加強自己的責任感和使命感。為增進民族團結而努力,不做有損民族團結的事。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敬仰維護民族團結的人,培養(yǎng)各民族之間團結友愛的情感。

2、收集我們周圍有關民族和睦團結的資料。(特別是本班民族學生的事跡)教學重點:

使學生懂得各民族之間應互相尊重,平等相等,和睦相處。教學策略:

1、運用多媒體課件渲染氣氛,創(chuàng)設情景,激發(fā)學生興趣。

2、運用多媒體課件形象直觀地理解課文內容。

3、榜樣感染法,正反事例對比法。

4、自己動手收集資料法。教學準備:

1、學生通過查閱圖書、上網等手段,搜集和整理反映各少數(shù)民族風俗習慣、服飾特點、文化藝術的資料。

2、認真準備編排小品、舞蹈、故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1、播放vcd,欣賞歌曲《大中國》。

3、生答后,板書課題:民族團結。

二、學文明理,激情導行。

(一)學習認識中華民族是一個大家庭。

2、生答:漢族、蒙古、回族、藏族、維吾爾族、傣族。

4、師出示課件(中國地圖),簡要介紹少數(shù)民族的主要分布;漢族、少數(shù)民族所占的比例及少數(shù)民族存在的優(yōu)勢。

(二)國家的民族政策;

思考:你知道我們國家有哪些民族政策?看誰說的最多。

一、堅持民族平等團結

二、民族區(qū)域自治

三、發(fā)展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經濟文化事業(yè)

四、培養(yǎng)少數(shù)民族干部

五、發(fā)展少數(shù)民族科教文衛(wèi)等事業(yè)

六、使用和發(fā)展少數(shù)民族語言文字

七、尊重少數(shù)民族風俗習慣

八、尊重和保護少數(shù)民族宗教信仰自由

(三)暢談民族團結的故事:以小組為單位,看哪一小組收集的最多。

三、民語親密大接觸

讓我們一起先來玩一個游戲,這個游戲的名子叫——雙語詞匯大競猜。女:下面我來說一下游戲規(guī)劃:

1、請各小組派一名民族同學站到臺前來,面向大屏。

2、小組其他成員背對大屏。

3、民族同學用民語說出物品的名稱,并同時可用手比劃,由漢族同學用漢語說出名稱。

4、每組5個名稱,時間為50秒,說出最多的為優(yōu)勝。

5、如果民族同學用漢語不小心說出的物品名稱或用漢語說出物品名稱所含的字則不得分。男:同學們你們通過剛才的活動學會了幾個物品的名稱,誰來說一下。

四、語言對對碰。

男:語言是交流之門,我們班中哈薩克族和維吾爾族的同學比較多,那就讓我們通過下面游戲體會一下,學習非母語語言有多難,那么哈薩克族和維吾爾族同學學習漢語就有多難。到底有多難還是讓我們親自試一試。女:下面我說一下游戲規(guī)則:

1、每組派出一名民族同學,說一句民語。

2、另一小組同學說出這句話的含義。

3、猜對的給該小組加分。

4、猜錯,則由民族同學教大家這句民語,學的最快的同學,為該同學所在組加分。男:通過剛才這個游戲我們都收獲了什么呢?請大家談一談。

五、“75”事件性質:

烏魯木齊“75”事件是一起由境內外“三股勢力”精心策劃組織的打砸搶燒嚴重暴力犯罪事件,給各族群眾生命財產造成極大損失,給社會穩(wěn)定造成嚴重破壞。已經造成150多人死亡,1000余人受傷。

六、背后實質:

七、活動導行,深化情感。

八、設計小活動:假如班上來了很多不同民族的同學,你怎樣與他們相處?指名答。

九、【班主任小結】

同學們反響積極,都能認識民族團結的重要性。大家一致表示,作為中學生,要旗幟鮮明地反對分裂活動;同時要努力學習,掌握扎實的知識,成為國家靠得住,用得著的人才,報效祖國。

民族團結班會教案小學篇十二

一、活動目的:

通過《相親相愛一家人》主題德育活動課的開展,讓學生了解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是一個多民族的大家庭,在960萬平方公里的廣闊土地上,居住著五十六個民族。各民族親如一家,各族人民對祖國的發(fā)展都作出了巨大的貢獻。進一步使學生樹立科學民族觀,增強民族團結意識,自覺維護民族團結。

二、活動內容:

由同學搜集我們新疆北方地區(qū)、南方地區(qū)各少數(shù)民族風土人情的介紹。了解新疆各民族不同的見面禮節(jié),每種禮節(jié)都代表了每個民族不同的風俗習慣和友好感情。學習各民族具有代表性的歌曲、鋼琴曲、舞蹈。

三、主題確定:

在著力保持原汁原味民族歌舞的同時,融合了現(xiàn)代藝術的創(chuàng)作理念和手段,并融入其它形式的表演:如器樂、朗誦、演講、故事等。雕琢出民族團結、和諧、其樂融融的景象以及對祖國美好明天的祝愿。班會由四個樂章構成,分別是:“冬之韻”(希望)、“春之歌”(和諧)、“夏之絢”(繽紛)、“秋之彩“(輝煌)。以四季風光為結構,通過一幅幅多彩的民族風情畫卷,生動展現(xiàn)了各民族間的平等相待、和睦相處,和諧發(fā)展?!白屆褡鍒F結之花永遠綻放”。

四、活動準備:

主持人兩名;搜集民族歌舞;搜集民族方面的詩歌;搜集民族團結的故事;多種民族服飾、道具、多媒體課件。

五、活動過程:

(一)首先是由班長講話,并宣布班會正式開始。

班長:大自然的四個季節(jié)是美麗而神奇的,冬天溫馨、靜謐、祥和,給人無盡的憧憬和遐想,孕育著希望。這正像我們內涵豐富,底蘊深厚的五十六個民族,相親相愛,相知相守。

第一樂章:冬之韻。

學生:絢麗多彩的民族風情,由四名同學對我們新疆北方地區(qū)南方地區(qū)各少數(shù)民族風土人情的介紹。新疆各民族都有不同的見面禮節(jié),每種禮節(jié)都代表了每個民族的風俗習慣和友好感情。這里的山美水甜,人也格外熱情。

維吾爾族在新疆各民族中,人數(shù)最多,占53%以上,無論走到哪個縣,都可以見到維吾族人民。按傳統(tǒng)習慣,維吾爾族見面時,不施握手禮,而是把右手放在左邊的胸前,然后把身體向前傾側三十度,然后說:“薩拉木來坤”(“祝?!敝猓?。如果一個人一次碰到十幾個熟人,對每個人都要這樣;如果遇到尊貴的客人或是長輩,則要把雙手交叉放在胸前,并點頭、鞠躬,表達對長者的尊重和禮貌。婦女見面時,就不施這種禮,而是要互相擁抱,右臉面要挨一下,并說:“薩拉木”;長者見到小孩時,小孩要先叫老人的稱呼,老人則要吻小孩的臉蛋和額頭。不過年輕人見面時,有時行現(xiàn)代的握手禮,并說:“亞克西木塞孜”(您好)。

長期生活在牧區(qū)的哈薩克族人對人格外熱情和有禮貌,見面時,都要伸出手握住對方的手,表示尊重和熱情,并說:“薩拉木來坤”,同時還要問七八個“阿曼”(“平安”之意),其內容要問到老人、父母、妻子、兄妹、兒女、牲畜等,不然,則被認為不禮貌。婦女們見面時,一般是點頭、問侯。若兩人較長時間沒有見面,那么見面時就顯得格外熱情并要擁抱,表示親昵和思念。

塔吉克族是居住在世界屋脊塔什庫爾干高原上的民族,他們的見面禮別具一格,饒有風趣。晚輩見到要先請安,婦女和男性長輩見面,男長者伸出左手,手心朝上,婦女拉著長者的指尖吻一下手心,表示敬意。中年男性與長輩見面時,一般可行握手禮,若交情較深,則要互相吻對方的手背,以示尊敬和熱情。婦女們見面時,一般要擁抱,年長者吻晚輩的眼和前額,晚輩吻長蜚的手。平輩之間互吻面頰或嘴唇。小伙子們見面時,一般有兩個動作,一是握手,二是把手送到對方唇邊,互吻一下對方的手背。男女互相見面時,女的要吻男的手心,男的則要輕輕地按一下女的頭部,以示敬意。塔吉克人十分注重禮節(jié),即使見到素不相識的遠道來客,也要熱情問候,并把雙手拇指并在一起,熱情他說:“更艾力賣右卓”(“相互支持”的意思)。蒙古族現(xiàn)在一般施握手禮,長輩對晚輩說:“賽尤”(你好),晚輩對長輩則說:“賽伴塔”(您好)。但是一般青年人見到老人,卻不施握手禮,而是,向老人點頭、鞠躬,并說“阿莫爾拜塔”(“問安”的意思)。如果和尊貴的客人見面時,禮節(jié)十分隆重。當?shù)弥腿艘獊淼南⒑?,要在地界那里等候,并要準備酒肉和奶制品,見面時要敬獻酒和哈達,表達主人對客人的熱情和真誠。在離別時,也要到地界那里送行,并要敬酒獻歌。

“維吾爾族的木卡姆音樂”,“哈薩克族的阿肯彈唱”、“藏族的酥油茶、青稞酒”、“昌吉的花兒”等等。

學生:由多名同學身著不同的民族服飾進行時裝表演,如:維吾爾族、哈薩克族、藏族、蒙古族、等等,表演完后請同學們自由說一說所認識的民族服飾。

《吉祥三寶》的音樂聲響起,身著蒙古服飾的一名女生與班主任和一位女扮男裝的學生走上臺前,表演唱這首有著濃郁地方特色的蒙古民歌?!疤?星星/月亮就是吉祥的一家”“花兒/葉子/果實就是吉祥的一家”,象征著我們各民族團結一心,相親相愛,我們是吉祥如意的一家。

學生表演:三句半《多民族的大家庭》,這是一種大家喜聞樂見的表演形式,它格調輕松自然。告訴我們生活在地大物博,風光秀美的多民族大家庭里是多么幸福。各族人民團結友愛,共同建設著祖國。

班主任:第一樂章安排的四個內容,意義在于讓學生了解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清楚地處新疆的各個民族都有自己民族的特色,但卻擁有一個共同的名字,那就是中國。56個兄弟姐妹手挽手,肩并肩,一起朝前走。

班長:春天百花盛開,萬紫千紅,我們播下希望的種子,歌唱團結和諧的美好生活。

第二樂章:春之歌。

1、首先請大家欣賞的.是民族歌曲聯(lián)唱:

(維吾爾族)《達坂城的姑娘》、《我們新疆好地方》;

(哈薩克族)《燕子》、《瑪依拉》;(回族)《阿媽的蓋碗茶》等等,最后大家同臺共唱《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朵花》。選擇了不同民族的歌曲,并采用不同的表現(xiàn)形式,如獨唱、重唱、合唱、邊舞邊唱等等。把這些具有民族風情的歌曲進行了全新的演繹,生動展現(xiàn)了一幅幅多彩的民族風情畫卷。

2、之后安排的是鋼琴演奏《瑤族舞曲》。

3、欣賞彝族舞蹈《七月火把節(jié)》,歌頌了朝氣蓬勃、欣欣向榮的祖國。

4、配樂詩朗誦:《民族團結之歌》

班主任:第二樂章,與大家共采一朵潔白的云,共賞一首悠長的歌,共舞一曲遼遠的風,共作一個綺麗的夢。在感受美、欣賞美的同時,共同歌唱我們美麗的祖國,號召大家團結起來,共同澆灌民族團結之花,共創(chuàng)和諧社會。

班長:夏天繽紛絢麗,耕耘著夢想,耕耘著希望,一曲曲民族團結的贊歌,描畫了共和國的多姿多彩。

第三樂章:夏之絢。

學生:多名同學講民族團結共同繁榮的故事:如“雄鷹也會流淚”、“民族兄弟情”、“軍民一家親”、“孔繁森的事跡”、等等。

班長:通過以上故事,我們知道各民族之間彼此團結,相互幫助,相互尊重。這樣的民族才有凝聚力、向心力。只有民族團結了,人民生活才能幸福,社會才會安定,經濟才能發(fā)展,國家才能繁榮昌盛。

學生:上臺動情講述發(fā)生在我們周圍的真實故事,我班一個哈薩克族女生因貧窮而沒錢吃飯事。大家紛紛為她捐款,凝聚每份愛,點燃顆顆心,以知導行,以行促情,讓團結互助的精神在我們青少年心中綻放出美麗燦爛的光輝。

學生:上臺表演了《以團結互助為榮,以損人利己為恥》的演講,列舉了抗震、喜迎奧運等事例。讓學生明白建設和諧社會離不開我們彼此間的信任,更需要人與人之間的團結互助。

(二)最后安排的是藏族舞蹈《天路》,“那是一條神奇的天路,把祖國的溫暖送到邊疆,各族兒女歡聚一堂”。表達了各少數(shù)民族對家鄉(xiāng)、對祖國的熱愛之情。班主任:第三樂章,生動展現(xiàn)了56個民族如一顆顆耀眼的明星閃爍在振興中華的大業(yè)中。攜手同奏民族團結之歌,讓我們的家園和諧發(fā)展,昌盛繁榮,絢麗多彩!

班長:秋天是收獲的季節(jié),勤勞團結的中華兒女共同創(chuàng)造了共和國的輝煌。第四樂章:秋之彩。

最后以舞蹈《好中國》結束第四樂章。讓民族團結的頌歌世代傳唱!讓民族團結的花朵永遠芬芳!為祖國的強大、輝煌謳歌,民族團結,金光大道上為祖國喝彩,為祖國干杯。

班主任:四部分之間的內容同中有異,異中有同。情感由認知加深濃厚升華。奏響各民族“共同團結進步、共同繁榮發(fā)展”的時代強音!

(三)班長宣布:

09音樂(2)班《相親相愛一家人》主題德育活動課到此結束。

班主任小結及學生反饋:

一首歌,就是一方土地怦然的心脈搏動;一段舞,就是一個民族跳動的時代音符。在大自然溫馨祥和的懷抱里,中華大地的各族兒女們盡情品嘗著四季生活的幸福和芬芳。各民族之間彼此團結,相互幫助,相互尊重,共同繁榮昌盛,讓我們共同澆灌民族團結之花,唱出祖國的姹紫嫣紅,舞出祖國的日漸富強!學生了解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是一個多民族的大家庭,在960萬平方公里的廣闊土地上,居住著五十六個民族。各民族親如一家,各族人民對祖國的發(fā)展都作出了巨大的貢獻。進一步使學生樹立科學民族觀,增強民族團結意識,自覺維護民族團結。

六、活動延伸

要求漢族同學每周學一句民族語言,并幫助民族同學學習漢語,長期做好互幫對子。

民族團結班會教案小學篇十三

通過活動幫助同學們進一步增強民族團結意識,加深對祖國大家庭56名成員的認識,明確只有民族團結我們的生活才會越來越好,我們的祖國才會越來越強大。說有利于民族團結的話,做有利于民族團結的事,用自己的行動為民族團結事業(yè)添磚加瓦。

二、參加人員。

全班同學及班主任。

三、活動準備。

1、收集整理有關民族團結的資料。

2、選出主持人,熟悉活動程序。

3、布置好活動場地。

四、活動程序。

(一)導入。

甲:我們偉大的祖國母親有56個兒女,

乙:56個兒女世代和睦相處團結奮斗,

甲:共同書寫了中華文明,

乙:共同描繪著祖國的現(xiàn)在和未來。

甲:六年級(2)班《民族團結從我做起》主題隊會現(xiàn)在開始。

(二)各族人民的燦爛文化。

乙:親愛的同學們,這56個兄弟姐妹中你們熟悉了解的有哪些,誰來說一說?

甲:同學們介紹的真好,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獨特的文化,別具風味的飲食,絢麗多彩的服飾和別具特色的風俗習慣共同組成了多彩的中華家園。

乙:從古到今,少數(shù)民族為我們中華民族這個大家庭作出了巨大的貢獻,涌現(xiàn)出許多少數(shù)民族的英雄人物。馬本齋就是其中之一,請聽故事《馬本齋和回民支隊》。

甲:同學們,在鮮艷的五星紅旗上,同樣染著像馬本齋這樣少數(shù)民族烈士的鮮血。我們決不能忘記新中國是各族人民共同奮斗、不怕流血犧牲建立起來的。

乙:我們的祖國像什么?

學生:像花園。

甲:花園的花朵真鮮艷。

齊唱《娃哈哈》。

乙:同學們,團結是我們的生命線,團結是我們進步的動力,團結是我們發(fā)展的基石。

甲:讓我們牢固樹立三個離不開的思想,增強民族團結意識。

齊說三個離不開的內容。(漢族離不開少數(shù)民族;少數(shù)民族離不開漢族;各少數(shù)民族也相互離不開)。

(三)討論:在民族團結方面我們怎樣做?

乙:作為一名學生,我們時刻要做到民族團結,讓民族團結在我們的心里生根發(fā)芽開花結果。

甲:我們要時時刻刻講團結,誰來說一說在學習和生活中我們應該怎樣做?

乙:大家說得很好,希望我們在以后的生活和學習中做得更好。

甲:我們都應說有利于民族團結的話,做有利于民族團結的事,開展有利于民族團結的活動。

乙:我們偉大的祖國,96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少一寸也不行;56個民族,缺一不可。

甲:祖國歷史的每一頁,都記載著各族人民的團結奮斗和燦爛文化。我們每一個人都更加熱愛我們的民族大家庭,我們都是一家人。

(四)輔導員總結。

通過本次班會,我們從中了解和學習到了各民族的燦爛文化。也體會到,只有民族團結,攜手并進,才能有各民族的共同繁榮,民族團結關系整個中華民族的長治久安和振興發(fā)展。

(五)結束。

主持人甲、乙:同學們,最后讓我們高歌一曲:《愛我中華》,在歌聲中結束這次愉快的隊會。

民族團結班會教案小學篇十四

授課者:覃峰 備課日期:2011年3月6日 上課日期:

第一部分我國是統(tǒng)一的多民族國家

1、我國共有56個民族。

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tǒng)計局2006年3月16日的《2005年全國1%人口抽樣調查主要數(shù)據(jù)公報》中的相關數(shù)據(jù):全國人口中漢族人口為118295萬人,占總人口的90.56%;各少數(shù)民族人口為12333萬人,占總人口的9.44%。

2、我國是一個和睦的多民族的大家庭。平等和諧的民族關系對于國家的穩(wěn)定和現(xiàn)代化建設事業(yè)的順利進行意義十分重大。各民族之間平等互助,團結合作,艱苦創(chuàng)業(yè),共同發(fā)展,維護了國家的長期穩(wěn)定,促進了國家的繁榮昌盛。只有各族人民共同發(fā)展,才會有共同的美好前景,中華民族才會有更強大的民族凝聚力和民族精神。

新中國成立后,為了建立和鞏固和諧的民族關系,黨和政府采取了許多重要舉措,其中包括:

1、確立了民族區(qū)域自治制度。截至目前,中國有民族自治地方155個,其中自治區(qū)5個、自治州30個、自治縣(旗)120個。我國的5個少數(shù)民族自治區(qū):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內蒙古自治區(qū);西藏自治區(qū);寧夏回族自治區(qū);廣西壯族自治區(qū) 廣東的三個少數(shù)民族自治縣:

連南瑤族自治縣、連山壯族瑤族自治縣、乳源瑤族自治縣

2、發(fā)展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經濟文化事業(yè)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國家盡一切努力,促進各民族的共同發(fā)展和共同繁榮。國家根據(jù)民族地區(qū)的實際情況,制定和采取了一系列特殊的政策和措施,幫助、扶持民族地區(qū)發(fā)展經濟,并動員和組織漢族發(fā)達地區(qū)支援民族地區(qū)。特別是隨著近年來中國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發(fā)展,國家加大了對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的投資力度,加快了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對外開放的步伐,使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的經濟發(fā)展呈現(xiàn)新的活力?!拔鞑看箝_發(fā)”

3、發(fā)展少數(shù)民族科教文衛(wèi)等事業(yè)

1、關于新疆

我國1955年10月1日成立了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自治區(qū)行政區(qū)包括23個市、7個地區(qū)、5個自治州、68個縣和自治縣,全區(qū)總面積166.04萬平方公里,為中國最大的省級行政區(qū)。

中國陸地面積第一大、國土面積第二大的省級行政區(qū),新疆總面積占中國陸地面積六分之一,邊界線長度占四分之一。

新疆,最原始的稱呼是柱州,新疆大部自漢朝便屬中國,漢稱西域,意思是中國西部的疆域,這一名稱自漢代出現(xiàn)于我國史籍。不時被北方游牧民族侵占。最后一次被侵占是在明清換代時期。1757年,清乾隆帝再次收復故土,把這片土地命名為“新疆”,取“故土新歸”之意。

新疆有漢、維吾爾族、哈薩克、回、柯爾克孜、蒙古、錫伯、塔吉克、烏孜別克、滿、達斡爾、俄羅斯、塔塔爾等13個歷史悠久的世居民族。2007年,新疆常住人口達2095.19萬。各民族中,維吾爾族有897.67萬人,占總人口的45.73%;漢族有780.25萬人,占新疆總人口的39.75%;哈薩克族有138.16萬人,占新疆總人口的7.04%。

新疆自古以來就是多民族聚居地區(qū),同時又是多宗教信仰地區(qū),古絲綢之路的開通等使新疆文化呈現(xiàn)出多元化和開放、融合等特點。在漫長的歷史發(fā)展過程中,新疆文化深受祖國內地文化的影響,形成豐富的內涵,同時,新疆文化又對祖國內地文化產生積極影響。

2、內地新疆高中班概述

新中國成立以來,黨中央、國務院一直十分關心和重視新疆教育,采取了一系列特殊措施支援新疆發(fā)展教育事業(yè)。但是,由于歷史和自然、地理條件等方面的原因,新疆的教育基礎還很薄弱,與內地相比還有相當大的差距,不能滿足新疆社會、經濟等各項建設事業(yè)發(fā)展的需要。為此,中央決定進一步采取特殊措施,加大智力支援新疆的工作力度,在內地有關城市開辦新疆高中班。

開辦內地新疆高中班是國家實施西部大開發(fā)戰(zhàn)略,促進新疆經濟發(fā)展和社會進步,貫徹黨的民族政策、增強民族團結、維護祖國統(tǒng)一,保持國家長治久安和各民族共同繁榮的重大舉措之一,是一項光榮而崇高的事業(yè),也是各辦班城市政府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

3、我校新疆班的辦班情況

我校于2005年開始承辦內地新疆高中班?,F(xiàn)有新疆學生320名。學生來自維吾爾、哈薩克、柯爾克孜、塔吉克、蒙古等多個民族。學校充分認識國家開辦“內高班”的深遠意義。選派政治思想過硬、業(yè)務素質好、責任心強、有奉獻精神并有豐富的管理和教學經驗的教師擔任新疆班的教育教學工作。針對學生漢語水平低,大部分學生未學過英語,數(shù)理化水平參差不齊的問題,新疆班的教師積極探索適合“內高班”學生實際的教學方法。精選精編教材,分層次因材施教,強化自學能力,固本強基。經過師生的共同努力,教學效果喜人。

辦班以來,上級領導對學校新疆部的工作給予高度的重視。國家教育部民族教育司的領導,新疆教育廳、教育工委的領導,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司馬義·艾買提及市政府、市教育局的領導多次蒞臨學校檢查指導新疆班的工作。

4、與新疆班同學相處要注意的問題?(1)尊重新疆班同學的飲食和生活習慣。

在飲食上,禁食豬、狗、驢、騾肉和猛獸猛禽的肉,忌食未經殺而自死的動物的肉,也禁食所有動物的血。這些禁忌源于伊斯蘭教,現(xiàn)已演變?yōu)樯盍曀?。在與新疆班同學在一起時,盡量避免談及談與豬相關的問題,兩個民族傳統(tǒng)節(jié)日:肉孜節(jié)和古爾邦節(jié)(2)在遵守新疆部的特別管理規(guī)定。

本地學生任何時候均不得進入清真飯?zhí)?。未經新疆部老師同意,不得進入和睦樓。

在新疆班學生慶祝民族節(jié)日期間,經新疆部老師允許進入和睦樓新疆班學生宿舍的,不得攜帶任何含有豬肉和動物油成分的食品。(3)平等相待,共同進步。不能有任何的大漢族思想。

不能因為我們所處的是經濟相對發(fā)達地區(qū)而有優(yōu)越感。平等相待,互相幫助,共同進步

教學板書: 第一部分:我國是統(tǒng)一的多民族國家

1、確立了民族區(qū)域自治制度。

2、內地新疆高中班概述

3、我校新疆班的辦班情況

作業(yè)布置:

與其他民族同學相處要注意的問題?

民族團結班會教案小學篇十五

教案背景:本學案的設計,充分運用歌曲,激情導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欲望和興趣。在學習過程中,教師充分運用多媒體,采取講故事、學故事、小組合作法,正反實力對比法等形式,使學生明白我國各族人民互相尊重、平等和睦的重要性,從而樹立為維護名族團結而努力的情感。本學案在設計時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體現(xiàn)素質教育的落實;注重教學方法與手段的選擇,體現(xiàn)教材教法同步改革,從而達到本節(jié)課的教育目的。

教學課題:人教版八年級下冊第四單元《民族團結》

教材分析:《民族團結》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中國歷史》八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第一課。本單元教學內容以民族團結和祖國統(tǒng)一為主。民族關系問題歷來是古今中外各國政治中的重要問題,是關系國家安定團結的關鍵問題之一。作為一個統(tǒng)一的多民族國家,新中國成立后,黨和政府實行民族區(qū)域自治制度,在少數(shù)民族聚居地區(qū),建立自治區(qū)、自治州和自治縣。這一政策成功地解決了我國的民族問題,成為一項基本國策和基本政治制度,各民族在黨的領導下,團結一致,共同發(fā)展。

教學方法:提問探究法;講述法、講解法;多媒體輔助教學法;小組合作法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組織學生復習有關內容:

1、大家還記得西漢有位自愿嫁給匈奴單于呼韓邪,使得漢族與匈奴族友好相處的著名美女嗎?誰說得出她的姓名?(王嬙——王昭君。)

2、誰還能說出唐朝時,為促進唐朝與吐蕃友好相處做出卓越貢獻的兩位公主嗎?(文成公主、金城公主)

一、民族區(qū)域實行的自治(多媒體輔助以圖片等史實資料)

1、中華民族大家庭的構成有什么特點?(由56個民族組成,各民族的關系是在政治、經濟、文化上相互依存、不可分離,分布格局是以漢族為主體的各民族大雜居、小聚居。)

2、組織學生討論:a、黨和政府實行民族區(qū)域自治的原因

教師指出:我國民族區(qū)域的分布特點是歷史形成的,實行民族區(qū)域自治符合國情實際。它有助于維護國家的統(tǒng)一,也有助于保障少數(shù)民族管理本民族地區(qū)事務的權利。它有助于國家政策在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的貫徹執(zhí)行,也有助于民族自治地區(qū)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yè)的發(fā)展。它有助于國家富強,也有助于各民族繁榮。它有助于各民族鞏固熱愛祖國的情感,也有助于大家增強熱愛本民族的情感??傊瑢嵭忻褡鍏^(qū)域自治是個兩全其美的選擇。

b、找出民族區(qū)域自治的內容:1954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規(guī)定:各少數(shù)民族聚居的地方實行區(qū)域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不可分離的部分。

實施辦法:在國家的統(tǒng)一領導下,各少數(shù)民族聚居的地方實行區(qū)域自治,設立自治機關,行使自治權,由少數(shù)民族人民當家作主,自己管理本民族的內部事務。

c、意義:民族區(qū)域自治對祖國統(tǒng)一、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和地區(qū)發(fā)展具有重大的意義,成為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和基本政治制度。

二、各民族共同發(fā)展

1、探究實行各民族共同發(fā)展政策的原因:長期以來,我國各民族政治、經濟、文化發(fā)展很不平衡。黨中央為了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得到迅速發(fā)展。

2、引導學生讀書歸納出:對少數(shù)民族區(qū)域采取的措施:(多媒體輔助以圖片等史實資料)a/對少數(shù)民族區(qū)域的生產關系進行民主改革; b/借改革開放的東風,大力發(fā)展少數(shù)民族區(qū)域經濟; c/在西部大開發(fā)中,大力開發(fā)少數(shù)民族區(qū)域; d/派優(yōu)秀干部支援少數(shù)民族區(qū)域的建設;等等。

e/文化教育宗教事業(yè)大發(fā)展??

引導學生觀看本課插圖,回答:這些插圖表現(xiàn)的主題是什么?(各少數(shù)民族跨入社會主義階段后,特別是在改革開放以后,為建設祖國和自己美好的家園,迸發(fā)出巨大的熱情。他們的社會生活、精神面貌、文化事業(yè)都發(fā)生了深刻的變化。這是黨和政府實行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和共同發(fā)展繁榮政策的結果。)

4、根據(jù)58頁“動腦筋”,從孔繁森的先進事跡中,說說他有哪些高貴品質值得提倡?(忠誠黨的事業(yè),關心人民疾苦,不顧個人得失等。)

【課堂小結】

同學們,學完了這一課,我們知道:憲法規(guī)定維護國家統(tǒng)一,民族團結是公民的義務,我們不但要自覺履行這一義務,還要敢于同破壞國家統(tǒng)一,破壞民族團結的行為做斗爭。目前世界上有很多戰(zhàn)爭和地區(qū)沖突都是由于民族和宗教矛盾引發(fā)的,如俄羅斯的車臣問題,蘇聯(lián)時期對車臣民族政策有偏差,導致今天車臣要從俄中分裂出去,不斷制造暗殺、綁架事件、甚至發(fā)動戰(zhàn)爭。還有今年西藏發(fā)生的“314事件”都直接影響了我國的民族團結。因此,沒有民族團結,就沒有國家安定和統(tǒng)一。

【鞏固練習】

1、根據(jù)59頁“活動與探究”,指導學生完成連線。(可以通過討論,先把能夠確定的答案連起來,然后在教師介紹下,連接剩下部分。)

2、民族知識小競賽。(資料見課件)

3、列舉畬族的風俗特點。(讓學生先說,后提供媒體資料:word畬族介紹)

教后反思:

1、得:合理處理教材(如把“對少數(shù)民族區(qū)域的政策”與“少數(shù)民族區(qū)域的成就”分開講),化難為易,并能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制作的課件條理清楚,拓展知識面,科學性、實效性強;生生、師生有序合作探究問題,互動到位,效果較好。這些也得到同行的肯定。

2、悟:多媒體課件收集的資料要精,課件一定要很清楚地體現(xiàn)課文知識綱要;切忌把多媒體課上成放電影課。

民族團結班會教案小學篇十六

班會目的:

通過“加強民族團結”主題班會,讓同學們進一步認識科學發(fā)展觀的意義和民族團結的重要性,每一位學生都對“民族團結”、“愛國主義”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與認識。通過這次活動讓同學們了解少數(shù)民族的各種風俗習慣。知道我國是一個團結友愛的多民族國家,從而產生對少數(shù)民族熱愛的感情。并活動要提高學生對民族團結的認識,應受到學生的歡迎和好評,要取得良好的效果。讓同學們知道,在鮮艷的五星紅旗上,同樣染著像馬本齋這樣少數(shù)民族烈士的鮮血。我們決不能忘記新中國是各族人民共同奮斗、不怕流血犧牲建立起來的。

班會過程:

導入部分:

主持人甲:在我們96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生活著56個民族。各族人民和睦相處,情同手足。正是因為有了各族人們融合和團結,才鑄就了我們中華民族的。輝煌繁榮和創(chuàng)造了光輝燦爛的歷史文化。

主持人乙:是啊,今天,就讓我們在民院這個多民族的大家庭里,攜手并進,走進我們今天的主題班會《民族團結一家親》。

主題部分:

(一)民族團結源遠流長

主持人甲:自古至今,我們的各族人們都在用感人至深、源遠流長的動人故事,譜寫著民族團結一家親的歷史篇章。

1、游戲:在一個題板上寫出一個少數(shù)民族的名稱,然后幾位學生代表輪流說出一個少數(shù)民族的名稱,不能重復。誰說出的和題板上的相同或重復前面學生所說過的名稱,便出列表演節(jié)目,為大家講一則民族團結的故事。

2、聽故事:藏族學生代表講《文成公主進藏》的故事。

主持人甲:西藏是我們祖國母親身體的一部分,是我們祖國永遠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漢藏人民是一家,尤其在我們學院,在我們64人的班級家庭里,在日常生活學習中無不體現(xiàn)了民族兄弟之間的相互關心,相互幫助,公共進步。

3、小品表演:滿族學生代表表演小品《打工奇遇》。

(二)各族人民的燦爛文化

主持人甲:下面就讓我們感受一下多民族的燦爛文化。

表演:在同學們的少數(shù)民族歌曲大聯(lián)唱的同時,由各宿舍代表表演自行設計制作的民族服裝t臺秀。

(三)民族舞蹈大薈萃

1、分別由一個男生宿舍和女生宿舍的學生組合,表演壯族竹竿舞。表演結束,由學生自主參與由該舞蹈設計的游戲。即,誰在游戲中被竹竿卡住,就要表演另外一個少數(shù)民族的舞蹈或說出一個民族的風俗習慣。

2、藏族學生代表介紹西藏的風土人情,而后帶領全體同學共同起舞——藏族舞蹈鍋莊舞。

(四)主持人總結

主持人甲:我們偉大的祖國,96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少一寸也不行;56個民族,缺一不可。

主持人乙:祖國歷史的每一頁,都記載著各族人民的團結奮斗和燦爛文化。我們每一個人都更加熱愛我們的民族大家庭,我們都是一家人。

(五)班主任總結

通過本次寓教于樂、生動有趣的班會,我們從中了解和學習到了各民族的燦爛文化。也體會到,只有民族團結,攜手并進,才能有各民族的共同繁榮,民族團結關系整個中華民族的長治久安和振興發(fā)展。

(六)結束

主持人甲、乙:同學們,最后讓我們高歌一曲:《愛我中華》,

民族團結班會教案小學篇十七

1、發(fā)動學生,在課下收集少數(shù)民族風俗習慣的資料,更深層次的了解我們的少數(shù)民族同胞。2、以班為單位準備一個少數(shù)民族的服裝、故事。3、發(fā)動學生,自行學習排練少數(shù)民族舞蹈。

1.知道中國革命的勝利和祖國的興旺發(fā)達離不開各民族的團結。

2.懂得在社會主義中國各民族之間應當互相尊重、平等相待、和睦相處。

3、愿意和其他民族的人們友好交往,對破壞民族團結的言論和行為感到氣憤。

4.能做到和不同民族的人們友好相處,不說不利于民族團結的話,不做有損民族團結的事。

5.在與其他民族相處時能自覺尊重其他民族的風俗習慣。

導入部分:

主持人甲:在我們96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生活著56個民族。各族人民和睦相處,情同手足。正是因為有了各族人們融合和團結,才鑄就了我們中華民族的輝煌繁榮和創(chuàng)造了光輝燦爛的歷史文化。

主持人乙:是啊,今天,就讓我們在民漢合校這個多民族的大家庭里,攜手并進,走進我們今天的主題班會《民族團結一家親》。

主題部分:

(一)民族團結源遠流長。

主持人甲:自古至今,我們的各族人們都在用感人至深、源遠流長的動人故事,譜寫著民族團結一家親的歷史篇章。

1、游戲:在一個題板上寫出一個少數(shù)民族的名稱,然后幾位學生代表輪流說出一個少數(shù)民族的名稱,不能重復。誰說出的和題板上的相同或重復前面學生所說過的名稱,便出列表演節(jié)目,為大家講一則民族團結的故事。

2、聽故事:藏族學生代表講《文成公主進藏》的故事。

主持人甲:西藏是我們祖國母親身體的一部分,是我們祖國永遠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漢藏人民是一家,尤其在我們沙灣四中這樣一個2800多學生的大家庭里,在日常生活學習中無不體現(xiàn)了民族兄弟之間的相互關心,相互幫助,共同進步。

主持人乙:清乾隆三十六年(公元1771年),遷徙于伏爾加河下游的蒙古土爾扈特部落因反抗沙俄種族滅絕政策,在其首領渥巴錫汗的率領下,歷經三年準備,舉部東歸祖國,一路上與攔截的沙俄軍隊展開了殊死搏斗。

到達伊犁我國境內時,該部落由出發(fā)前的17萬之眾,只剩下不到7萬人,迢迢萬里路,埋下了10萬英雄兒女的血肉之軀。土爾扈特部落回歸祖國后,大部聚居在現(xiàn)在的和靜縣。

(二)了解民族知識。

主持人甲:民族的團結和睦是祖國興旺發(fā)達的重要條件,中國的歷史就是各民族團結互助、共同進步的歷史。

1、說一說、議一議:

(1)民族之間“三個離不開”指什么?

(2)“四個認同”指的是什么?

(3)馬克思主義“五觀”指的是什么?

請同學們交流課前收集的有關民族知識。

2、民族故事我知道:

(1)唐朝皇帝為什么把文成公主嫁到西藏?

(2)為了促進藏族與中原的交流和發(fā)展,文成公主做了些什么?藏族青年怎么做的?

(3)西藏人民為什么要供奉松贊干布和文成公主的塑像?

師:漢藏是一家。民族之間只有團結友愛、互幫互助,才能促進祖國的興旺發(fā)達和進步。

3、民族英雄我了解:

民族英雄馬本齋、孔繁森、吳登云、阿尼帕阿里馬洪等。

主持人乙:在社會主義建設時期,各族人民只有加強團結,互相幫助,共同促進,才能保證社會主義建設的順利進行。

(四)各族人民的燦爛文化。

主持人甲:下面就讓我們感受一下多民族的燦爛文化。

表演:在同學們的少數(shù)民族歌曲大聯(lián)唱的同時,由組代表表演自行設計制作的民族服裝t臺秀。

(五)民族舞蹈大薈萃。

1、分別由一個男生和女生的學生組合,表演壯族竹竿舞。表演結束,由學生自主參與由該舞蹈設計的游戲。即,誰在游戲中被竹竿卡住,就要表演另外一個少數(shù)民族的舞蹈或說出一個民族的風俗習慣。

2、維族、啥薩克學生代表介紹維族、啥薩克的風土人情,而后帶領全體同學共同起舞。

(六)主持人總結。

主持人甲:我們偉大的祖國,96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少一寸也不行;56個民族,缺一不可。

主持人乙:祖國歷史的每一頁,都記載著各族人民的團結奮斗和燦爛文化。我們每一個人都更加熱愛我們的民族大家庭,我們都是一家人。

(七)班主任總結。

通過本次寓教于樂、生動有趣的班會,我們從中了解和學習到了各民族的燦爛文化。也體會到,只有民族團結,攜手并進,才能有各民族的共同繁榮,民族團結關系整個中華民族的長治久安和振興發(fā)展。

(八)結束。

主持人甲、乙:同學們,最后讓我們高歌一曲:《愛我中華》。

【本文地址:http://www.aiweibaby.com/zuowen/5745148.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