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個懂得感恩的人,感謝身邊的每一份溫暖和付出。小說的寫作需要構思精巧的情節(jié)和豐富的人物形象。歡迎大家參考以下范文,希望能對大家的總結寫作提供一些幫助。
好書讀后心得篇一
龍應臺是個聰明的媽媽,她的孩子們是幸運的,她也是幸運的,在孩子的問題上選擇了這樣一個理智的做法?!逗⒆幽懵齺怼罚堑?,慢一點,我們可以感受上天給我們安排的是多么豐盛的禮物。更真切地感受愛,我們才會生出更多溫柔的情懷,更多的愛。
所有的育兒書都告訴我們,在孩子的成長中出現(xiàn)了這樣那樣讓你無奈的事必須控制自己的情緒,但在面對孩子時,所有的定力似乎都要打個折扣。我們忍不住要拿自己的孩子去和別人家的孩子進行對比,認為他樣樣都不應該落后,我們希望他有出乎意料的進步,卻不能容忍他有任何形式意義上的退步。
是的,我們在潛意識里把自己對生活的期許都加在了孩子身上,希望他強大,希望他優(yōu)秀,希望他不要惹麻煩。卻忘記了,他才是自己生命的主人,一切進步與成就都有發(fā)生的時間和規(guī)律??催^龍應臺的《孩子,你慢慢來》,深刻地感悟到應當學會寬容與等待,慢慢地,等待那些生命的必然的到來,等待生命的慢慢成長,這需要溫柔的堅持。是的,我們不要做強人,就讓我們恢復溫柔的本性,讓生命恢復它本來的美麗面目?,F(xiàn)在中國的家長,為了不讓自己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說白了其實是為了自己的面子,就讓孩子早早地進入早教班。以至于現(xiàn)在的幼兒園提早變成了小學,孩子們要上認字課、美術、音樂、體育、算術,還有英文……過早學會識字的孩子便在入學后坐在教室里發(fā)呆,因為他們都已經學過了。而其他沒學過的小伙伴們卻嘰嘰喳喳興奮地發(fā)現(xiàn)字的世界,“那種快樂,確實像一個瞎子突然看見了世界,用張開的眼睛?!被蛟S幼兒園里不教認字是對的,急什么呢?童年那么短,那么珍貴!龍應臺的大名早有聽說,最近的關注源于朋友圈里看到的她在臺灣大學的演講,主旨大約是講和“人文素養(yǎng)”有關,尤其是作為一個政客應具有一定的“人文素養(yǎng)”,她也倡導每個人都應該多讀點“文哲史”方面的書;另一篇是她在北大的演講,也談中國夢,再次提到了管仲的“禮義廉恥,國之四維”,并希望下一代的中國人不再有恐懼,而享有充分的自由。作為一個獨立學者和“馬政府”的前文化部長,我有理由相信龍應臺顯然是一個具有較高人文素養(yǎng)和獨立精神、自由思想的人,也因此帶有鮮明的現(xiàn)實批判主義的文化人。
讀到龍應臺,第一本便是她的《孩子你慢慢來》,讓我大跌眼睛,這是一個霸氣的,有強烈批判主義的作者嗎?就像書的扉頁所介紹的那樣:“作為華人世界的一支筆,龍應臺的文章有著萬丈豪情,然而《孩子你慢慢來》卻令人驚嘆,她的文字也可以有款款深情”。這本書是龍應臺從一個母親的角度,用娓娓道來,飽含深情的文字,展現(xiàn)出了她內心深處的仁愛,也再次讓我覺得不管一個外表再強悍的女漢子,作為母親,她也唯有柔軟。
這本書并不厚,或許是因為我尚沒有孩子的緣故,卻讀得比較慢,我需要用心去感悟每一篇零碎文字背后所表達出來的含義以及用力去想象那種畫面感,如嬰兒般的呀呀學語到蹣跚學步,再到書中的小人物,小故事以及嬰兒般的思想,我都得用力去揣測,去想象。讀此書我似乎也有種在努力回憶自己小時候的樣子,從小多由奶奶帶大,母親也并非如龍應臺那般有文化,或因為兒時記憶斷線的緣故,我已記不起什么蝴蝶結,也想不起多少兒時的故事,還有什么洋娃娃,但這已不重要,因為我依然健康快樂的長大,依然具有獨立人格,依然愛知求真,善良本真。
每個人的童年都有每個人的故事,龍應臺筆下的安德烈是幸福的,他可以從小接觸到三四種語言,可以聽一個有文化的媽媽講各種故事,可以打小就能用平等的心態(tài)和媽媽對話。但想必在安德烈的心里,這個媽媽既聰明嚴厲,又有一個母親柔情般的呵護,我也相信包括自己父母在內的每位家長也都盡自己所能,把自己認為最好的給了我們。
作為一個獨立的文化人,柔情背后依然免不了龍應臺對社會,家庭的思考,比如談到臺灣,她說到:“臺灣不能只靠錢,還要有,要有自己的世界觀,用中國人的觀點獨立地了解世界”。關于婚姻她也說到:“婚姻,和民主制度一樣,只是人類在諸多制度中權衡利弊不得已的抉擇;婚姻幸福的另一面無可避免的是個人自由意志的消減”。這些,她又如何對一個兩歲半的小孩去解釋?我最新的領悟是婚姻與家庭本無所謂完美,所謂完美或就是在分歧時,雙方能用一種平等的心態(tài)去溝通面對,在相互尊重的前提下尋找共通點;婚姻家庭也就是在相互欣賞中讓彼此成長。如此生活的意義就是學會欣賞,懂得感恩,保持好奇,有所期待。
好書讀后心得篇二
窗外,墨藍色的閃電從罅隙間透出,雨聲雷聲相互交錯,空氣里彌漫著凜冽的氣息,我沏上一杯熱茶,與媽媽一起賞讀畢淑敏的《帶上靈魂去旅行》。
在她靈動的文字里徜徉,我心里暖暖的,別樣的溫暖。
畢淑敏是個傳奇的女人。我們老師也酷愛她的的作品,常常推薦給我們賞析,我在細品這本書后,更加確信了這一點。曾任西藏阿里軍分區(qū)十多年的唯一女醫(yī)師的經歷,更讓她的文字有一種淡淡的親切感。書中記錄了很多個關于她旅行的隨感。記憶最深的卻是熱情好客的87歲岳拉娜老奶奶。記得她對晚到客人嚴厲卻又溫暖的責備;她的甲殼蟲冰激凌;她為采草莓而紅腫的手背;她家六十年前的被單;和她一同參觀的小鎮(zhèn)博物館的經歷。
或許,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冷眼旁觀,漠然置之。大街上來來往往的人越來越多是面無表情。曾經在大馬路上熱心為人們指路的,公交車上尊老愛幼讓座的,甚至于只是不亂扔垃圾的人們,都以另一種面孔行走在路上,那些曾經澄澈單純的眼睛,不知如何在仄仄而綿長的歲月里漸漸逝去。
我的身邊,同學們對任何人都報以微笑,倘若遇到些小挫折,想哭就哭,想笑就笑。幾乎不會有任何陰郁能超過一小時,十幾年如一日地感染著身邊人的快樂。細膩的心思總能探尋每個人的些許不快,及時傳遞溫暖。
此時此刻,我的思緒悄然潛入今年母親節(jié)那天,我的贈言:“媽媽,您為我操碎了心,我無以為報。如果有來生,愿我們還做母女,換我做媽媽,讓您也無憂無慮,放心一回?!崩蠋焸兌颊f我的贈言最溫情,暖人心!我很喜歡這種感覺——家的溫馨。
我的腦海中又浮現(xiàn)出過去一年,那一幕幕溫情而動感的畫面:彩霞滿天,我們與家長一起攜手(象陽向日葵基地)賞葵時的陶醉遐思;感恩節(jié)前夕,親子活動班會課,我們喂蛋糕給父母時的溫馨和睦;雪花飄灑,銀裝素裹的校園里我們玩耍雪球時的盡情狂歡;西紅柿基地里,與家長們采摘時的痛快淋漓……當一張張漾著快樂而興奮的照片發(fā)表在班級博客的瞬間,滿足的情緒宛如一個個小精靈在心里升騰著,升騰著!
請努力微笑吧,帶上微笑去生活,帶上熱情去生活,因為快樂是自己的事,只要我們愿意,可以隨時調換手中的遙控器,將心靈的視角調到快樂的頻道。像畢淑敏描繪的岳拉娜奶奶一樣,相信并盡全力給予他人溫暖與感動,溫情看世界!
好書讀后心得篇三
故事圍繞著富有歷史積淀的巴黎圣母院展開,主角有美麗的吉普賽女人、狡詐的副主教和被副主教養(yǎng)大的丑陋駝背敲鐘人。該著作被多國翻譯及改編為電影、電視劇及音樂劇。該著作不止可以年少時品讀,更在即將步入社會時品讀,會得到更加不同的感受與體會。
作者維克多雨果生活在一個動蕩并文化激蕩的時期,他以筆桿來挑逗,激起人們內心中的反抗。運用許多的沖擊對比來達到抒發(fā)本真思想。充滿浪漫主義的他,以巴黎圣母院的小說,通過描寫善良的吉普賽少女愛斯梅拉爾達在中世紀封建專制下受到摧殘和迫害的悲劇,反映了專制社會的黑暗,反動教會的猖獗和司法制度的殘酷,突出了反封建的主題,充分表現(xiàn)自身的特色。
巴黎圣母院副主教克洛德道貌岸然、蛇蝎心腸,先愛后恨,迫害吉卜賽女郎愛斯梅拉達。面目丑陋、心地善良的敲鐘人加西莫多為救女郎舍身。故事情節(jié)復雜,人物性格夸張,整部作品以色彩濃郁的筆墨寫出,充分體現(xiàn)了浪漫主義小說的特點。小說在內容的安排中,將腐朽的封建王朝和高尚純潔的“奇跡王朝”,兩個法庭,兩種審判,兩個絞架,兩個社會等進行對比描寫。而在細節(jié)上體現(xiàn)美與丑的對比,善與惡的沖突,悲劇中又能體現(xiàn)喜劇,種.種任務上的性格突出到種.種特色賦予了巴黎圣母院不一樣的歷史風貌,給人以情感上的共鳴。
年少時看,感受的是人物本身的性格特色之間的沖突。通過這幾種矛盾對照格局,小說實現(xiàn)了“丑就在美的旁邊,畸形靠近著優(yōu)美,丑怪藏在崇高的背后,美與惡并存”。淺層的聯(lián)想到悲劇的存在是為了襯托其中的矛盾。
即將步入社會時重溫,感受更多是聯(lián)想現(xiàn)在的社會,現(xiàn)在自己身邊的社會以及自己的存在。社會同樣是多彩的,在彩色的其中也包括了黑暗與光明兩種色彩,它們都不是純粹的顏色,其中會參雜其他的顏色,正因為社會是由人所組成的大家庭,所以才會有這純粹中帶著不純粹的我們。其中的丑與美,善與惡,悲劇與喜劇,統(tǒng)統(tǒng)會出現(xiàn)在人們的身邊。其中的沖突又何其多,而與此同時,抨擊的又會是什么,就靠個人體會與著重。步入社會,就是進入新的社會,將體會更加不同的世界,從而更多的是從學會學習到學會生活。人無法自我生活,只能依靠社會,所以只能你去適應社會,而不能讓社會來適應你。從《巴黎圣母院》著作中,更多的是體會現(xiàn)在自身的社會情況,從而有想法的走出一條適合自己的路,一條自己能迎接走向社會的路。
每次閱讀《巴黎圣母院》,都會有不同的感想,正是這種不同的美好,才會讓人心生激情,都出不同的風采。
好書讀后心得篇四
《草房子》是一本兒童讀物,描述的是一個叫桑桑的男孩刻骨銘心、終生難忘的小學生活,小說經過陸鶴、紙月、細馬、杜小康四個同學性格特征、家庭背景和學習生活的描述,讓我們感受到了孩子之間毫無瑕疵的純情,以及同學間互幫互助的感人場景。即使學生之間有著各種各樣的傷害,可是孩子的心底還是純真的。
易碎品,紙月的一手好字,紙月的掉眼淚,紙月的笑聲,紙月的溫柔,紙月的沉默,紙月的倔強……都給桑桑帶來了莫名的感覺,不由間有了自卑的情緒和對抗的情緒。這一切在作者的筆下描述的是如此的真實,又如此的唯美。雖然紙月是個私生子,可是在孩子們的眼中,并不影響紙月的善與美。
孩子的世界是純真的,從孩子的眼中體驗到了什么是美,什么是善。
而細馬是一個領養(yǎng)來的孩子,在一個陌生的世界里,感覺到了被別人排擠,無法適應新的生活。在新的生活面前,他選擇了逃避。他拒絕和同學交談,選擇了與養(yǎng)為伍,開始了自我的放養(yǎng)生活??墒呛⒆拥膬刃纳钐庍€是期望與同伴交流的。當他能聽懂當?shù)氐姆窖詴r,他用笨拙的“罵人和打架”,期望得到別人的“招惹”,以泄他對在教室里讀書孩子們的嫉妒。雖然他本能的抵觸他的養(yǎng)父母,計劃著有一天逃離這個地方。當養(yǎng)父母家的房子被水淹沒后,養(yǎng)父病逝后,養(yǎng)母受不了一連串的打擊瘋了后,細馬毅然地挑起了這個家,承擔起了照顧養(yǎng)母的職責。
孩子的世界是純真的,從孩子的行動中體驗到了什么是憂傷,什么是勇氣。
杜小康的生活更有戲劇性的變化,從原先的全村首富,一夜間變?yōu)樨搨劾?,小小的孩子確實承受的太多太多。一個整天穿著干干凈凈的孩子,過著無憂無濾,有求必應的生活。他的生活受到孩子的羨慕,優(yōu)異的學習成績,口袋里有各種各樣的零食,能夠騎著罕見的自行車穿梭于孩子們游樂常這樣的孩子,肯定是孩子們的“孩子王”,享受著至尊無上的地位,即使做游戲也往往是“將軍”“司令”的領袖人物。可是,天有不測風云,優(yōu)裕的生活竟在一夜間毀了,因為父親生意的失敗,致使這個孩子的優(yōu)越感全失。孩子不適應是肯定的,可是,還是勇敢的承受了。陪這父親在荒無人煙的地方放鴨失敗后。父親垮了,可是孩子卻勇敢地站了起來,繼承父業(yè),在學校門口擺起了小攤。
孩子的世界是純真的,從孩子的行動中,體驗到了什么是職責,什么是力量。
好書讀后心得篇五
《長襪子皮皮》的作者是瑞典的阿斯特里德·林格倫,她曾被稱為“童話外婆”。
《長襪子皮皮》的主人公是一個調皮,勇敢,力氣很大的小女孩皮皮。她的鼻子像小土豆,臉上布滿了密密麻麻雀斑,可是,她覺得這樣很好看。
皮皮力大無窮,能夠輕簡便松地舉起一匹馬。她善良大方,把買來的糖果分給一群吃不到糖果的孩子們,還到玩具店讓這群孩子挑選自我喜歡的玩具,并給每個孩子都買了一個陶瓷口琴。雖然媽媽在皮皮很小的時候就死了,但她認為媽媽在天上當了天使,始終在注視著她,關愛著她。她想象力豐富,經常會想出一些稀奇古怪的主意來,讓她自我和小伙伴們玩的不亦樂乎。她還有很強烈的好奇心,為了弄清一個自我想象出來的名詞“斯彭克”究竟是什么,她和小伙伴們不厭其煩的拜訪食品店、百貨店、工具店、藥店…但我認為,皮皮最大的優(yōu)點,還是有主見,并且能獨立的應對生活:她自我生活在一棟名叫維拉·維洛古拉的房子里,自我照顧自我,自我給自我做飯吃,自我管理自我的作息和生活。
當然,皮皮也有一些缺點。她不太懂禮貌。比如她去別人家參加咖啡宴時,把主人家弄得一團糟:方糖和白砂糖都灑落在地上。吃東西時狼吞虎咽,一個人把甜餅和蛋糕吃得一干二凈。
皮皮很貪玩。有一次,她和杜米阿妮卡一齊去看馬戲。一個節(jié)目表演完后,一匹黑黝黝的馬走了出來,馬背上站著卡曼希塔小姐卡曼希塔小姐站在立刻微笑時,皮皮“嗖”的一聲,跳上了馬背??K〗愫苌鷼?,想把皮皮摔下去,可皮皮緊緊地抱著她的腰,動彈不得。班主立刻派警衛(wèi)攔住了馬。第二個節(jié)目開始了,這個節(jié)目是愛爾維拉小姐走鋼絲。皮皮又像上次那樣在鋼絲上表演比愛爾維拉小姐更棒的雜技。這個節(jié)目體現(xiàn)出了皮皮的天真,單純,使我哈哈大笑。
人們想接她到“兒童之家”得到更好的照顧,可是,她卻跟幫她的警察捉迷藏。就是不愿意離開自我的家。她把乘法說成了剩法,還想在跳蚤腿上打蝴蝶結一齊睡覺。真讓我樂壞了。最終她還帶著杜米和阿妮卡航海到霍屯督島去了。
皮皮還是個思維奇怪的人。一次,在霍屯督島,杜米沿著峭壁向大山洞爬去。杜米一不細心掉進了大海。一條鯊魚游了過來,皮皮立刻跳下水去,將杜米救上來以后。皮皮號啕大哭,皮皮為誰哭呀?皮皮竟為那條鯊魚沒有早飯吃而哭。這樣的想法真是令人大吃一驚。
皮皮是一個天真活潑、勇敢善良的孩子,她能獨立的生活,自我給自我創(chuàng)造歡樂的同時,也帶給別人歡樂。我想,這也許就是這本書的作家林格倫寫作的靈魂所在,她期望孩子們永遠歡樂。與此同時,我覺得我要向皮皮學習,無論遇到什么困難,都要勇敢地去應對,做一個善良正直的好孩子。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薦度:
點擊下載文檔
搜索文檔
好書讀后心得篇六
讀了美國當代作家海倫·凱勒的散文代表作《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我覺得倫是不幸的,但她又是幸運的,正是因為有了知識,她才如此幸運。
這本書主要講了海倫·凱勒的生活。她又盲又聾,但她依然在學習。她終生都生活在一個黑暗的世界,沒有聲音,沒有語言。直到安妮。莎莉文小姐的到來讓她的人生照亮整個世界。
正是莎莉文老師打破了海倫五年來的生活習慣,教給了海倫一種認識世界的方式:用自己的愛去感受世界最美好的一面,去善待每一個生命。莎莉文老師不僅教會了海倫書本知識,還讓海倫學會了體會生活,學會了與人溝通和交往。是莎莉文老師讓海倫變得樂觀,學會了用微笑面對一切;學會了珍惜,把握身邊的點點滴滴。
海倫憑著一顆堅強的心,最終在逆境中崛起,真是身殘志不殘。我們要從中學習她這種堅忍不拔的精神,用一顆感恩的心,積極面對生活,在逆境中求生存,不斷完善自己,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做出應有的貢獻。
好書讀后心得篇七
也許世界上也有五千朵和你一模一樣的花,但只有你是我獨一無二的玫瑰?!缎⊥踝印?/p>
法國作家圣愛克蘇佩里在1942年完成的著名兒童文學短篇小說。它用孩子式的眼光透視出成人的空虛、盲目和死板教條。用淺顯天真的語言寫出了人類的孤獨寂寞,沒有跟機隨風流浪的命運。同時也表達出作者對金錢關系的批判,對真善美的謳歌。
其實我并不喜歡以上面的方式對人說起《小王子》。因為我覺得評價是評價,而感悟是另一回事兒。《小王子》確實讓我明白了許多關于每個人自己的玫瑰的珍貴。不知該冠以怎樣的詞匯來形容——“你們很美,但你們是空虛的。”小王子仍然在對她們說,“沒有人能為你們去死。當然啰,我的那朵玫瑰花,一個普通的過路人以為她和你們一樣??墒牵龁为氁欢渚捅饶銈內w更重要,因為她是我澆灌的。因為她是我放在花罩中的。因為她是我用屏風保護起來的。因為她身上的毛蟲(除了留下兩三只為了變蝴蝶而外)是我除滅的。因為我傾聽過她的怨艾和自詡,甚至有時我聆聽著她的沉默。因為她是我的玫瑰?!?/p>
《小王子》是成人的童話。它告訴我們,幸福是除了玫瑰什么都沒有,可什么也不缺。
我愿把時間花在某一株玫瑰上,讓她在光陰里開出我呵護下的美麗的花??瓷先赝瘢鋵嵤且环N很放肆的美。因為更純潔、更堅定,更知道要什么,不要什么。那是一種強悍的風情,無人能敵。
我的玫瑰為何珍貴?因為她是我花了時間保護的。因為花了時間所以更珍貴。就像天長地久總比剎那之間來得更吸引人。
如果不去遍歷世界,我們就不知道什么是我們精神和情感的寄托,但我們一旦遍歷了世界,卻發(fā)現(xiàn)我們再也無法回到那美好的地方去了。當我們開始尋求,我們就已經失去,而我們不開始尋求,我們根本無法知道自己身邊的一切是如此可貴。我的玫瑰之所以珍貴,是因為我離開了她。很多時候人總是這樣,對于很多事物不回去挽留,以為他們不會走??芍钡皆僖惨姴坏綍r,才開始追悔當初。
世界真的好小,好像一轉身,就不知道會遇見誰。世界真的好大,好像一轉身,就不知道誰會消失。
失去總比得不到的要更可惜,因為它多了一個過程叫曾經。終懂得為何有些人愿傾盡一生換得一次久別重逢。原來他們是為了再遇那株自己留在另一顆星球的珍貴的獨一無二的玫瑰。
倘若一個人對一朵花情有獨鐘,而那花在浩瀚的星河中,是獨一無二的,那么,他只要仰望繁星點點,就心滿意足了。如果你愛上了某個星球的一朵花。那么,只要在夜晚仰望星空,就會覺得漫天的繁星就像一朵朵盛開的花。我的玫瑰之所以珍貴,是因為我對她情有獨鐘,我愛我的花。這玫瑰可以是很多,可以是某人、某物、某物和某種理想愿望。她是廣義的。
因為我們一直淺淺地喜歡,又深深地愛上,因為她陪伴我們地久天長,因為她會失去,因為她在我們心中獨一無二,因為我們對她情有獨鐘,所以她就顯得珍貴。玫瑰因此珍貴,而她有可能不是玫瑰,但她依舊珍貴。
風依舊帶著料峭的寒意,墻角還有未化的積雪,卻不必伸手擦玻璃上的霧氣,就能看到金黃燦爛的陽光。花罩里金黃燦爛的玫瑰也快醒了吧。
風雪不寒,夏花開半?;ò瓯M風吹,飖飏不媚。
錯亂的城市,到處都是迷路的人。都離開了自己的玫瑰。后來發(fā)現(xiàn)回不去了,卻還是想念。一切遲嗎?不該這么說吧,早些時候你也不懂,可在你悟出了愛的真諦是,你永遠留在了一片沙漠里。大概是早注定好了的呢。
所以啊,以后就不要輕易離開你的玫瑰了,一旦你馴服了什么,就要對她負責,永遠的負責。
風吹吹就過了,話說說就算了,人笑笑就散了。沒有什么過不去,只是再也回不去。后來覺得自己挺狼狽的,弄丟了好多花兒。但,也許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至少弄明白了一點,讓我不會再錯過這玫瑰般的三年。
愿你也能懂這世間的離合悲歡,即使出了差錯,也能方寸不亂。愿你也好好守住屬于自己的花兒,同時,悲傷了,孤獨了,就看《小王子》吧,會治愈很多內心的創(chuàng)口。玫瑰會在另一顆星球上等你,等你成為更好的自己!
好書讀后心得篇八
這是一本口碑很好的書,很早就聽過,提起龍應臺,第一反應是她的散文《野火集》。我會以為那是一個兒童文學作家的散文。這里的龍應臺全然沒有《野火集》里的憂國憂民,呈現(xiàn)于書里眼前的只是一個母親,愛著她的兩個孩子,僅此而已,卻使我產生了更大感動與共鳴,差不多是一口氣讀完龍女士的這本《孩子你慢慢來》。這書適合所有已經或將會成為母親的人看,適合所有教育工作者看。不過,這本書里面的文章,大概是龍應臺所有文章中最特別的,它們完全是溫情與理性交融、母愛的光澤與孩童的諧趣洋溢的生活散文。誠如封底所言:“這本書里的龍應臺是一個母親,與生命的本質和起點素面相對,做最深刻的思索,最不思索的熱愛。它不是對傳統(tǒng)母職的歌頌,它是對生命的實景寫生,只有真正懂得愛的作家才寫得出的生活散文?!?/p>
大部分的女作家在文章里都會流露出一點女性獨有的筆調,但是看她的文章一開始會讓人覺得是個男作家寫的。而這本書則完完全全是從一個女性的感受,一個媽媽的視角寫的,所以充滿了溫馨的感覺。如天上的云,一團團一塊塊的,有時白、有時黑,云的背后是藍色的天空,偶然飛機經過時有長長的尾巴,把天空分開,如此細膩的描寫,眼前彷佛出現(xiàn)龍應臺女士如何跟兒子相處和教導的畫面。諸如送孩子上學時見到一景一物,嚴選孩子看的故事書,孩子犯錯時循循善誘……這些平常的事,描寫得細膩動人,像有一股暖流注入心中。
暑假把龍應臺的《孩子你慢慢來》看完了,躺在沙發(fā)上看著書,嘴角禁不住一次次上揚。這樣美好的感情,這樣溫柔的成長,讓我心亦變得如斯溫柔。
龍應臺是個聰明的媽媽,她的孩子們是幸運的,她也是幸運的,在孩子的問題上選擇了這樣一個理智的做法?!逗⒆幽懵齺怼?,是的,慢一點,我們可以感受上天給我們安排的是多么豐盛的禮物。更真切地感受愛,我們才會生出更多溫柔的情懷,更多的愛。
所有的育兒書都告訴我們,在孩子的成長中出現(xiàn)了這樣那樣讓你無奈的事必須控制自己的情緒,但在面對孩子時,所有的定力似乎都要打個折扣。我們忍不住要拿自己的孩子去和別人家的孩子進行對比,認為他樣樣都不應該落后,我們希望他有出乎意料的進步,卻不能容忍他有任何形式意義上的退步。
是的,我們在潛意識里把自己對生活的期許都加在了孩子身上,希望他強大,希望他優(yōu)秀,希望他不要惹麻煩。卻忘記了,他才是自己生命的主人,一切進步與成就都有發(fā)生的時間和規(guī)律??催^龍應臺的《孩子,你慢慢來》,深刻地感悟到應當學會寬容與等待,慢慢地,等待那些生命的必然的到來,等待生命的慢慢成長,這需要溫柔的堅持。是的,我們不要做強人,就讓我們恢復溫柔的本性,讓生命恢復它本來的美麗面目。
想起龍應臺《孩子,你慢慢來》中的卷首語:“我在石階上坐下來,看著這個五歲的小男孩,還在很努力地打那個蝴蝶結:繩子穿來穿去,剛好可以拉的一刻,又松了開來,于是重新再來;小小的手慎重地捏著細細的草繩。淡水的街頭,陽光斜照著窄巷里這間零亂的花鋪。我,坐在斜陽淺照的石階上,愿意等上一輩子的時間,讓這個孩子從從容容地把那個蝴蝶結扎好,用他五歲的手指。孩子你慢慢來,慢慢來?!?/p>
龍應臺看著那個五歲的孩子,用草繩打個蝴蝶結,她愿用一生的時間去等,等他五歲的手指把這個蝴蝶結扎好。捫心自問,我有她那樣用一生去等的耐心與勇氣嗎?看著自己漸已長大的兒子,我越來越覺得做母親是一門學問,一門很偉大很深奧的學問,遠遠難于做一位老師的角色!有時候很茫然,有時候很疑惑,有時候又沾沾自喜。看著學習上不優(yōu)秀的兒子,缺忽略了他身上很多的閃光點:他陽光,他自信,他對未來充滿自信,也有很多自己的想法,他待人處事從容文雅,他生活上不用你操心,還會倒過來勸解你、安慰你,他堅持自己的愛好,在音樂上有天賦、肯努力……呵呵,一個健康的孩子,我為什么僅僅因為他不適應應試教育而責備他?給自己一個信念:做像龍應臺一樣的母親!只想對兒子說,人生的路很長,你美好的人生剛剛開啟,讓我們慢慢地、美美地、堅強地一起走!
好書讀后心得篇九
打開《海底兩萬里》,我懷著好奇心,和書中的主人翁探險者博物學家阿尤那斯一起乘坐著鸚鵡螺號潛水艇開始了充滿傳奇色彩的海底之旅。一起周游了太平洋、印度洋、紅海、地中海、大西洋以及南極和北冰洋,遇見了許多罕見海底動植物,還有海底洞穴、暗道和遺址等等。
讓我知道了大量的科學文化和地理地質知識,尤其是光的折射、珍珠的分類、采集、潛水艇的構造……這些東西如今都已變成了現(xiàn)實,我感嘆作者儒勒。凡爾納的想象力,竟能在還未發(fā)明電燈的社會中預料到未來世界,把科學與故事結合,創(chuàng)造出一個神奇的海底世界。
鸚鵡螺號的尼摩船長是個謎一樣的人物,他性格陰郁,卻又知識淵博。他可以為法國償還幾百億國債;看到朋友死去會無聲地落淚;會把上百萬黃金送給窮苦的人;會收容所有厭惡陸地的人;會把滿口袋的珍珠送給可憐的采珠人;會逃避人類,施行可怕的報復……尼摩船長對人類有根深蒂固的不信任感,他的心中充滿無盡的痛苦,卻也是一個善良的人。
在南極缺氧的時候,當時只有潛水服上的儲蓄罐里還有一絲空氣,那時由于缺乏空氣,他們幾乎虛脫。這時,尼摩船長沒有去吸最后一絲空氣來維持生命,而是把生還的機會留給了教授。他為了別人的生命而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他的行為感動了無數(shù)讀者,也感動了我。
在引人入勝的故事中,作者還同時告誡人們:在看到科學技術造福人類的同時,也要重視防止被利用、危害人類自身危機的行為。儒勒。凡爾納提出要愛護海豹、鯨等海洋生物,譴責濫殺濫捕的觀念……面對這早在兩百年前的先知者的呼吁,我陷入了更深層次的`思考:此書只是讓讀者感受豐富多彩的歷險和涉取傳神知識嗎?不,它是在啟發(fā)我們,讓我們的心靈對自然科學有更大的收獲。
儒勒·凡爾納是在告訴我們:沒有做不到的,只有想不到的——只有當時具備一定的科學背景,才可能有來源于現(xiàn)實或高于現(xiàn)實的想象,否則不是科幻只是空想;而如果連想象都沒有,沒有目的、沒有方向,更不可能有科學的進步。
不必說宋江和小旋風柴進的仗義疏財,也不必說武松漂亮的醉拳,吳用的足智多謀。單說天真爛漫的李逵,他頗有些野,一身魯莽莊稼漢和無業(yè)游名的習氣,動不動就發(fā)火,遇事不問青紅皂白,總是一說二罵三打。結果不是吃虧就是后悔,但是卻有“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氣概,最重要的是他身上有一種英雄氣概,有一種愿意為兄弟兩肋插刀的仗義,他這一點讓我尤其感動。
我試想,假如讓他來到我的身邊,相信沒有多少人能有他這樣的魅力。這不是因為他的相貌,也不是因為他有所么高挑的身材,更不會是他有大把的財富,就一點,就是他那在別人眼中芝麻大的優(yōu)點。請不要小看他那芝麻大的優(yōu)點,在這世界上就要滅絕了。
我總覺得我們在生活中對于朋友甚至親人少了一份親情,少了一份哥們兒友情。
我清楚的記得,在我咿咿呀呀學語時,我經常毫無顧忌的到鄰居家吃飯,沒有禮節(jié),沒有拘束,只有歡樂。鄰居家的姐姐現(xiàn)在和我還是和原來一樣好。在我哭著鬧著不上幼兒園時,我們和鄰居經常一起聊天,但是我們開始裝上了一扇木門。
現(xiàn)在當我知道為了未來奮斗的時候,我家的門也變成了三厘米厚的防盜門。這就像一條河,讓我們和鄰居的感情隔在天地兩岸。這就像《禮記》里說的:“今大道即隱,天下為家。各親其親,各子其子,貨力為己?!?/p>
我們的社會很自然的少了一份愛,一份及其重要的愛——一份關懷。對于關懷,也許只需要一句簡單的問候,或者是一個會心的微笑,就能讓人喜笑顏開,就讓人感受母親般的關懷。不要太吝嗇,一句問候、一個微笑不會讓你失去什么,只能讓你的人格得到升華。
好書讀后心得篇十
張洪彬,一個平凡的名字,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腦海里。他只是一個平凡的人,每天做著平凡的事,說著平凡的話,但他心中有一種不平凡的愛。他每天只要有空,就到一位無親無故的阿婆家里跟她聊天,陪她吃飯,自然而然地成了親戚。
當我讀到張洪彬送阿婆去醫(yī)院,不顧自己衣衫單薄,坐在迎風處,緊緊摟住阿婆,為阿婆擋寒風時,腦海里立刻浮現(xiàn)出當時的情景:小時候我經常生病,有一天夜里,我突然發(fā)燒了,爸爸媽媽來不及穿衣服,只穿著單薄的睡衣,給我拿上衣服,不管三七二十一,騎上車子就走了。我家離醫(yī)院雖然不是很遠,但我覺得非常漫長。后來,在爸爸媽媽的精心照料下,我病好了,可爸爸媽媽卻因太過操勞成了“大熊貓”。是啊,父母對我們的愛是偉大的,張洪彬對阿婆的愛也是偉大的??晌覀冋嫘幕貓笏麄兞藛??生活地中,我們常常會要求父母親幫我們買這買那,不買就對他們慪氣;父母批評一句就會發(fā)脾氣……俗話說,“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所以我們應該自己的事自己做,幫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事,讓我信的父母親開心。
看完這篇文章,我心情久久不能平靜。“愛親者,不敢惡于人,敬親者,不敢慢于人?!睆埡楸蚩梢哉疹櫼晃凰夭幌嘧R的老人,我們怎么就不可以幫助身邊的人?看見同學忘帶筆了,可以把筆借給他;看見同學鬧矛盾了,可以去調解,看見一位小朋友摔倒了,可以過去扶他;看見村里的某位老人行動不方便,可以幫他做些家務事……送人玫瑰手有余香。如果每個人都是能這樣做,獻出一個微笑,一句溫暖的話語,一個細小的幫助,世界將是多么美好!
孝在于質實,不在于飾貌。讓我們從我做起,孝敬長輩,關愛他人,做個講文明有禮貌的小公民,做個讓父母放心的孩子,做個讓老師值得驕傲的好學生。
好書讀后心得篇十一
讀一本好書,就等于交了一個好朋友。我最近也讀了一本好書——《成長的天空》。
我在這本書的“陶治心性”欄目中讀到了一篇文章:
一次,美國前總統(tǒng)羅斯福家失盜,被偷去了許多東西,一位朋友聞訊后,忙寫信安慰他,勸他不必太在意。羅斯福給朋友寫了一封回信:“親愛的朋友,謝謝你來信安慰我,我現(xiàn)在很平安。感謝上帝,因為第一,賊偷去的是我的東西,而不沒有傷害我的生命;第二,賊只偷去我部分東西,而不是全部;第三,最值得慶幸的是,做賊的是他,而不是我。”對任何一個人來說,失盜絕對是不幸的事,而羅斯福卻找出感恩的三條理由。
在現(xiàn)實生活中,我們經??梢砸姷揭恍┎煌B裨沟娜?,“倒霉,筆記本忘帶了”“天哪我的手機被小偷偷走了”“真不幸,剛才摔了一跤”……這個世界對他們來說,永遠沒有快樂,開心的事被拋在了腦后,不順心的事卻總是念念不忘。每時每刻,他們都有許多不開心的事,把自己弄得很煩燥,把別人也弄得很不安。
其實,我們不必抱怨這些小事情,因為有些事情是不可避免的,有些事情是無力改變的,有些事情是無法預測的。能補救的則需要盡力去挽回,無法轉變的只好坦然接受,最重要的是,學會感恩,時刻懷著一顆感恩的心,做好當前應該做的事情。
英國作家薩克雷說過:生活就是一面鏡子,你哭他也哭,你笑他也笑。感恩只是一種用歌唱的方式來表達對生活的愛與希望。
當愛成為一種鞭策,當感恩成為一種自覺,當我們真誠地感謝他人,我們的生活將更加美好!
好書讀后心得篇十二
我曾經看過這樣一首詩: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二者皆可拋。我很喜歡這首詩,因為我太渴望自由了,從我記事以來,一直被這樣那樣的規(guī)矩約束,在家里爸媽一直不停地嘮叨:要做一個聽話懂事的好孩子,不許到河邊玩,不許和伙伴上山挖筍子,看電視不能超過兩小時,不可以玩電腦游戲……;在學校老師要求我們做一個愛學習、守紀律的好孩子,上課不能隨便離開座位,不可以想和誰坐就和誰坐,不能吃零食,不能隨便玩電腦……。我想去環(huán)游世界,沒有人給我布置作業(yè),我可以隨便吃零食、看電視、玩游戲,我想坐過山車,也想去潛水……,我曾想過離家出走幾天,享受一下外面的世界。
直到今年暑假,我讀了《男孩的最后8個愿望》這本書,我的想法發(fā)生了改變,對上面關于“自由”的詩有了不同的看法,自由確實很好,可是如果沒有了生命,用什么去享受自由呢?《男孩的最后8個愿望》這本書的主人公是一個叫薩姆的小男孩,11歲,十分喜歡觀察生活中的神奇現(xiàn)象,可惜他得了白血病,醫(yī)生宣布他的生命只有幾個月的時間了,可是他還有8個愿望沒有實現(xiàn)。在接下來的時間里,薩姆和他的病友——同樣患有絕癥的菲利克斯,一起為實現(xiàn)愿望而努力,同時還要和病魔作艱辛地斗爭。他們自信、樂觀、善于發(fā)現(xiàn)、敢于冒險,做他們想做的事,沒有任何抱怨和沮喪,更沒有絕望。
于是我想到了我自己,平時只要生了個小病就不愿去上學,也不愿吃藥,還讓爸媽給我買禮物作為交換。上學期爸媽因為工作忙讓我住校,我一百個不樂意,常在寢室里哭,還耍脾氣;從一年級到四年級我都是班干部,可去年我在班干部選舉中落選了,當班主任宣布這個消息時,我如遭當頭一棒,委屈地眼淚奪眶而出,很長一段時間我都打不起精神,覺得上天對我太不公平??戳怂_姆的故事,我真是羞愧萬分。
我想起了班主任在一次班會上說過的話:生活像一面鏡子,折射出你的全部,你對生活的態(tài)度,就是生活對你的態(tài)度。樂觀地面對生活,生活就會對你微笑;悲觀地面對生活,生活也會讓你飽受辛酸。這一點在薩姆身上得到很好驗證。
好書讀后心得篇十三
我想,中華民族的歷史,遠遠不是五千年這樣一個數(shù)值所能全部概括的。
我們生活在華夏大地上,擁有墨色的深邃瞳孔和同樣烏黑的頭發(fā)。我們一直不曾離開。女媧曾在這片土地上揮動柳藤,創(chuàng)造出我們的祖先;大禹治理水災三過家門而不入;絲綢之路打通了前往未知領域的大門;倭寇入侵時,人們浴血奮戰(zhàn)、頑強抵抗……我們一直不曾離開,無論是悲是喜,是失敗還是勝利,我們一直生活在這片土地上。
我們擁有的智慧是中華民族生活千年的結晶。我們能造出世界上獨一無二的長城;塑出未曾揭開神秘面紗的秦兵馬俑;開鑿出聯(lián)系南北的京杭大運河;設計出華美磅礴的紫禁城。我們有影響世界的四大發(fā)明、廣為流傳的文學名著、各具特色的地方戲劇、享譽天下的唐三彩、青花瓷……我們的祖先在五千多年里,不斷地改革創(chuàng)新,不斷地博采眾長,最終使得我們的中國成為擁有如星辰般閃亮耀眼文化的國家。
中華上下五千年,并非只有五千年的積累與本領。我們這個民族所擁有的文化與歷史積累已遠遠超過五千年之久。文化、歷史,這些寶貴的見證正是中華民族最豪邁、最奔放的表現(xiàn)。她在世界歷史上留下了一道道濃墨重彩的印記。中華的兒女們正在用手中的筆細細勾勒中華民族的未來!
如今,中華的故事還在延續(xù),她變得更加從容理智,更加內斂沉穩(wěn)。她所經歷的一切都是我們民族的見證,亦是身為中國人的自豪與驕傲!
中華的故事在我們青年一代的手中不斷地續(xù)寫著,我相信,不管是在這之后的一千年還是五千年,中華兒女依舊會為自己的血統(tǒng)而自豪!而努力!
好書讀后心得篇十四
前幾天,我閑著沒事做,就把《駱駝祥子》,這本書,拿起來又看了一遍。我發(fā)覺每次閱讀,都有著不同的感覺,里面總會讓我懂得了一些做人道理。
《駱駝祥子》講述了在那個凄風苦雨、動蕩不安的社會里,一個不怕吃苦、要強的人最終因沒實現(xiàn)愿望最終變成了一個徹頭徹尾的“刺頭兒”的故事。
老舍的在書中描述祥子沒有實現(xiàn)愿望的故事,可在通篇閱讀后我看祥子似乎已經實現(xiàn)了愿望:祥子來自農村,在他拉上租來的洋拉車后,立志買一輛屬于自己的洋拉車,做一個獨立的勞動者。他年輕力壯,正當生命的黃金時代,又刻苦耐勞,不惜用全部力量去達到這一目的。在強烈的`信心的鼓舞和支持下,他經過了三年的努力,他用自己的血汗換來了一輛洋拉車。他終于夢想成真了!但好景不長,一些軍閥的亂兵搶走了他的車,就這樣厄運持續(xù)著,主人為躲避特務追蹤還使他丟了一個比較安定的工作。而“虎妞”對他那種推脫不開的“愛情”,又給他的身體和精神都帶來了巨大的磨難。
即使如此,他仍然想用自己最大的努力來實現(xiàn)自己夢寐以求的生活愿望。雖然他用虎妞的積蓄買了一輛車,但很快他又不得不賣掉以料理虎妞的喪事。
我并不喜歡文章的結尾:祥子為了多掙錢,并且通過自己的努力很早就買上了屬于自己的洋拉車,并不顧個人的名譽,拼命的拉,最終對拉車也不那么熱心了,變得懶惰,脾氣也大了。
雖然結局是這樣,但是我還是有些感慨,如果祥子活在現(xiàn)在這種平等,人人講法的年代里,他早就是一位富翁了。
【本文地址:http://www.aiweibaby.com/zuowen/62660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