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報告word文檔(十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08-23 14:14:14
實驗報告word文檔(十篇)
時間:2023-08-23 14:14:14     小編:zdfb

在當下這個社會中,報告的使用成為日常生活的常態(tài),報告具有成文事后性的特點。報告的格式和要求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我為大家搜集的報告范文,僅供參考,一起來看看吧

實驗報告word文檔篇一

(以草酸中h2c2o4含量的測定為例)

實驗題目:草酸中h2c2o4含量的測定

實驗目的:

學習naoh標準溶液的配制、標定及有關儀器的使用;

學習堿式滴定管的使用,練習滴定操作。

實驗原理:

h2c2o4為有機弱酸,其ka1=5.9×10-2,ka2=6.4×10-5。常量組分分析時cka1>10-8,cka2>10-8,ka1/ka2<105,可在水溶液中一次性滴定其兩步離解的h+:

h2c2o4+2naoh===na2c2o4+2h2o

計量點ph值8.4左右,可用酚酞為指示劑。

naoh標準溶液采用間接配制法獲得,以鄰苯二甲酸氫鉀標定:

-cook

-cooh

+naoh===

-cook

-coona

+h2o

此反應計量點ph值9.1左右,同樣可用酚酞為指示劑。

實驗方法:

一、naoh標準溶液的配制與標定

用臺式天平稱取naoh1g于100ml燒杯中,加50ml蒸餾水,攪拌使其溶解。移入500ml試劑瓶中,再加200ml蒸餾水,搖勻。

準確稱取0.4~0.5g鄰苯二甲酸氫鉀三份,分別置于250ml錐形瓶中,加20~30ml蒸餾水溶解,再加1~2滴0.2%酚酞指示劑,用naoh標準溶液滴定至溶液呈微紅色,半分鐘不褪色即為終點。

二、h2c2o4含量測定

準確稱取0.5g左右草酸試樣,置于小燒杯中,加20ml蒸餾水溶解,然后定量地轉入100ml容量瓶中,用蒸餾水稀釋至刻度,搖勻。

用20ml移液管移取試樣溶液于錐形瓶中,加酚酞指示劑1~2滴,用naoh標準溶液滴定至溶液呈微紅色,半分鐘不褪色即為終點。平行做三次。

實驗數(shù)據(jù)記錄與處理:

一、naoh標準溶液的標定

實驗編號123備注

mkhc8h4o4/g始讀數(shù)

終讀數(shù)

結果

vnaoh/ml始讀數(shù)

終讀數(shù)

結果

cnaoh/mol·l-1

naoh/mol·l-1

結果的相對平均偏差

二、h2c2o4含量測定

實驗編號123備注

cnaoh/mol·l-1

m樣/g

v樣/ml20.0020.0020.00

vnaoh/ml始讀數(shù)

終讀數(shù)

結果

ωh2c2o4

h2c2o4

結果的相對平均偏差

實驗結果與討論:

(1)(2)(3)……

結論:

例二合成實驗報告格式

實驗題目:溴乙烷的合成

實驗目的:1.學習從醇制備溴乙烷的原理和方法

2.鞏固蒸餾的操作技術和學習分液漏斗的使用。

實驗原理:

主要的副反應:

反應裝置示意圖:

(注:在此畫上合成的裝置圖)

實驗步驟及現(xiàn)象記錄:

實驗步驟現(xiàn)象記錄

1.加料:

將9.0ml水加入100ml圓底燒瓶,在冷卻和不斷振蕩下,慢慢地加入19.0ml濃硫酸。冷至室溫后,再加入10ml95%乙醇,然后在攪拌下加入13.0g研細的溴化鈉,再投入2-3粒沸石。

放熱,燒瓶燙手。

2.裝配裝置,反應:

裝配好蒸餾裝置。為防止產品揮發(fā)損失,在接受器中加入5ml40%nahso3溶液,放在冰水浴中冷卻,并使接受管(具小咀)的末端剛好浸沒在接受器的水溶液中。用小火加熱石棉網(wǎng)上的燒瓶,瓶中物質開始冒泡,控制火焰大小,使油狀物質逐漸蒸餾出去,約30分鐘后慢慢加大火焰,直到無油滴蒸出為止。

加熱開始,瓶中出現(xiàn)白霧狀hbr。稍后,瓶中白霧狀hbr增多。瓶中原來不溶的固體逐漸溶解,因溴的生成,溶液呈橙*。

3.產物粗分:

將接受器中的液體倒入分液漏斗中。靜置分層后,將下層的粗制溴乙烷放入干燥的小錐形瓶中。將錐形瓶浸于冰水浴中冷卻,逐滴往瓶中加入濃硫酸,同時振蕩,直到溴乙烷變得澄清透明,而且瓶底有液層分出(約需4ml濃硫酸)。用干燥的分液漏斗仔細地分去下面的硫酸層,將溴乙烷層從分液漏斗的上口倒入30ml蒸餾瓶中。

接受器中液體為渾濁液。分離后的溴乙烷層為澄清液。

4.溴乙烷的精制

配蒸餾裝置,加2-3粒沸石,用水浴加熱,蒸餾溴乙烷。收集37-40℃的餾分。收集產品的接受器要用冰水浴冷卻。無色液體,樣品+瓶重=30.3g,其中,瓶重20.5g,樣品重9.8g。

5.計算產率。

理論產量:0.126×109=13.7g

產率:9.8/13.7=71.5%

結果與討論:

(1)溶液中的橙*可能為副產物中的溴引起。

(2)最后一步蒸餾溴乙烷時,溫度偏高,致使溴乙烷逸失,產量因而偏低,以后實驗應嚴格操作。

實驗報告word文檔篇二

本實例的目的是創(chuàng)建錨點鏈接。

1、生均一臺多媒體電腦,組建內部局域網(wǎng),并且接入國際互聯(lián)網(wǎng)。

2、安裝windows xp操作系統(tǒng);建立iis服務器環(huán)境,支持asp。

3、安裝網(wǎng)頁三劍客(dreamweaver mx;flash mx;fireworks mx)等網(wǎng)頁設計軟件;

4、安裝acdsee、photoshop等圖形處理與制作軟件;

5、其他一些動畫與圖形處理或制作軟件。

創(chuàng)建錨點鏈接。

1) 在頁面中插入1行4列的表格,并在各單元格中輸入導航文字。

2) 分別選中各單元格的文字,單擊“”按鈕,在彈出的“超級鏈接”對話框上的“鏈接”文本框分別輸入“#01”“#02”“#03”“#04”。

3) 在文檔中輸入文字并設置錨記名稱“01”,按下“ enter”鍵換行,輸入一篇文章。

4) 在文章的結尾處換行,輸入文字并設置錨記名稱“02”,按下“ enter”鍵換行,輸入一篇文章。

5) 同樣的方法在頁面下文分別輸入文字和命名錨記為“03”和“04”,并輸入文章。

6) 保存頁面,按下“f12”鍵預覽。

添加瞄記的作用是可以幫讀者快速找到自己想要的文章,同時也可以使頁面更加精簡。本實驗的關鍵難點在于鏈接文本框輸入的名稱和瞄記的名稱要相一致才能達到實驗的效果,同時要記得是在上一篇文章的結尾處輸入文字并設置瞄記名稱,并記得輸入對應的文章,否則瞄記可能不能用。熟練程度低在實驗中不能很好地使用各種工具,無法一次準確地尋找到適當?shù)奈恢谩嶒炛型涍x擇“不可見元素”,幾次實驗都失敗,最后才得出正確的結論。因此在實驗前要先做好預習,否則實驗過程會比較吃力。

實驗報告word文檔篇三

氣體放電存在多種形式,如電暈放電、電弧放電和火花放電等,通過此演示實驗觀察火花放電的發(fā)生過程及條件。

首先讓尖端電極和球型電極與平板電極的距離相等。尖端電極放電,而球型電極未放電。這是由于電荷在導體上的分布與導體的曲率半徑有關。導體上曲率半徑越小的地方電荷積聚越多(尖端電極處),兩極之間的電場越強,空氣層被擊穿。反之越少(球型電極處),兩極之間的電場越弱,空氣層未被擊穿。當尖端電極與平板電極之間的距離大于球型電極與平板電極之間的距離時,其間的電場較弱,不能擊穿空氣層。而此時球型電極與平板電極之間的距離最近,放電只能在此處發(fā)生。

一個尖端電極和一個球型電極及平板電極。

讓尖端電極和球型電極與平板電極的距離相等。尖端電極放電,而球型電極未放電。接著讓尖端電極與平板電極之間的距離大于球型電極與平板電極之間的距離,放電在球型電極與平板電極之間發(fā)生

雷電暴風雨時,最好不要在空曠平坦的田野上行走。為什么?

實驗報告word文檔篇四

本實例是要創(chuàng)建邊框為1像素的表格。

1、生均一臺多媒體電腦,組建內部局域網(wǎng),并且接入國際互聯(lián)網(wǎng)。

2、安裝windows xp操作系統(tǒng);建立iis服務器環(huán)境,支持asp。

3、安裝網(wǎng)頁三劍客(dreamweaver mx;flash mx;fireworks mx)等網(wǎng)頁設計軟件;

4、安裝acdsee、photoshop等圖形處理與制作軟件;

5、其他一些動畫與圖形處理或制作軟件。

創(chuàng)建邊框為1像素的表格。

四、實驗方法與步驟

1) 在文檔中,單擊表格“”按鈕,在對話框中將“單元格間距”設置為“1”。

2) 選中插入的表格,將“背景顏色”設置為“黑色”(#0000000)。

3) 在表格中選中所有的單元格,在“屬性”面版中將“背景顏色”設置為“白色”(#ffffff)。

4) 設置完畢,保存頁面,按下“f12”鍵預覽。

本實驗主要通過整個表格和單元格顏色的差異來襯托出實驗效果,間距的作用主要在于表現(xiàn)這種顏色差異。表格的背景顏色和單元格的背景顏色容易混淆,在實驗中要認真判斷,一旦操作錯誤則得不到實驗的效果。“表格寬度”文本框右側的表格的寬度單位,包括“像素”和“百分比”兩種,容易混淆,要充分地理解這兩種單位表示的意義才能正確地進行選擇,否則就不能達到自己想要的效果,設置錯誤就會嚴重影響實驗效果。

實驗報告word文檔篇五

對某種教育現(xiàn)象實驗后,要對整個實驗過程進行全面總結,提出一個客觀的、概括的、能反映全過程及其結果的書面材料,即謂教育實驗報告。教育實驗報告可分為三部分:①前言。②實驗過程和結果。③討論及結論。實驗報告的基本結構:

(1)題目。應以簡練、概括、明確的語句反映出教育的對象、領域、方法和問題,使讀者一目了然,判斷出有無閱讀價值。

(2)單位、作者。應寫明研究者的工作單位,或寫明某某課題實驗者或牽頭人、組長、撰稿人,其他人員可寫在報告的結尾處。以示對實驗報告的負責,并便于讀者與之聯(lián)系。

(3)課題部分。是實驗研究工作的出發(fā)點和實驗報告的核心。課題的表述要具體、清楚,明確表示出作者的研究方向、目的,并說明課題來源、背景、針對性及解決該課題的實際意義的價值。

(4)實驗方法。這是實驗報告的主要內容之一,目的是使人了解研究結果是在什么條件下和情況中通過什么方法,根據(jù)什么事實得來的,從而判定實驗研究的科學性和結果的真實性和可靠性,并可依此進行重復驗證。關于實驗方法主要應交代:①怎樣選擇被試,被試的條件、數(shù)量、取樣方式,實驗時間及研究結果的適應范圍。②實驗的組織類型(方法)及采取這種組織類型的依據(jù)。即:單組實驗、等組實驗還是輪組實驗;采取這種實驗類型的依據(jù)包括哪些方面,如考試成績及評分標準;基礎測定及測定內容等。③實驗的具體步驟;對實驗班進行實驗處理的情況。④因果共變關系的驗證(要注意原因變量一定要出現(xiàn)在結果變量之前,或兩者同時出現(xiàn),但不能產生于結果變量之后,否則先果后因,實驗就不成立了)。這里,要對兩個變量進行測定。測定方法也應交代清楚:是口頭測定,書面測定還是操作測定;是個別測定還是集體測定;有無后效測定的時間等。因此,在實驗前,就應對與效果變量測定內容相關的原因變量進行測定,以便與效果變量對比。只有經(jīng)過這樣的對比,才能發(fā)現(xiàn)共變關系。⑤對無關因子的控制情況。只有嚴格控制無關因子的作用,才可運用統(tǒng)計檢驗來消除偶然因子的作用。

(5)實驗結果。實驗結果中最重要的是提出數(shù)據(jù)和典型事例。數(shù)據(jù)要嚴格核實,要注意圖表的正確格式。用統(tǒng)計檢驗來描述實驗因子與實驗結果之間的關系;典型事例能使人更好地理解實驗結果,使實驗更有說服力。

(6)分析與討論。即運用教育教學理論來討論和分析與實驗結果有關的問題。其主要內容有:①由實驗結果來回答篇首提出來的問題;②對實驗結果進行理論上的分析與論證;③把實驗結果與同類研究結果相比較,找出得失優(yōu)差;④提出可供深入研究的問題及本實驗存在的問題,使以后的研究方向更明確,少走彎路。

(7)結論。它是整個實驗的一個總結,它直接來自實驗的結果,并回答實驗提出的問題。下結論語言要準確簡明;推理要有嚴密的邏輯性。結論適用的范圍應同取樣的范圍一致。

(8)附錄和參考文獻。附錄是指內容太多、篇幅太長而不便于寫入研究報告但又必須向讀者交代的一些重要材料。如測試題、評分標準、原始數(shù)據(jù)、研究記錄、統(tǒng)計檢驗等內容;參考文獻是指在實驗報告中參考和引用別人的材料和論述。應注明出處、作者、文獻、標題、書名或刊名及出版時間。如引用未經(jīng)編譯的外文資料,用原文注解,以資查證。(龔婕)

實驗報告word文檔篇六

實驗報告

課程名稱計算機應用基礎實驗項目名稱excel綜合實驗班級與班級代碼 實驗室名稱(或課室)專 業(yè)任課教師 學 號:

姓 名:實驗日期:

廣東商學院教務處 制

姓名 實驗報告成績

評語:

指導教師(簽名)年月日

說明:指導教師評分后,實驗報告交院(系)辦公室保存。

一、實驗目的

考察學生綜合應用excel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包括: 1. excel工作簿的建立、保存、打開; 2. 各類數(shù)據(jù)的輸入和編輯; 3. 工作表的各種基本操作; 4. 工作表的格式化設置;

5. 利用公式和函數(shù)進行數(shù)據(jù)的計算;

6. 綜合應用各種數(shù)據(jù)管理操作,如排序、篩選、匯總、統(tǒng)計等; 7. 圖表的創(chuàng)建和編輯。

二、實驗設備

? 硬件:pentium 4 以上的微型計算機。 ? 軟件:windows xp、excel 20xx或以上的版本

三、實驗步驟

1、

打開“”文件,在“期末與總評成績”與

“平時成績”工作表中拆分“姓名”一列,將準備好的學生姓名復制粘貼上去。 2、

在兩個工作表中分別拆分“平時成績”一列,在“平時成績”工作

表中,點擊單元格e2,輸入公式:=c2*40%+d2*60%,再往下拉至單元格e22,計算出平時成績。再通過外部引用方式把平時成績復制到“期末與總評成績”工作表中的平時成績一列。 3、

在“期末與總評”工作表中拆分“總評”一列,點擊單元格f3,輸

入公式:=d3*30%+e3*70%,往下拉至f22,計算出總評成績。

4、 拆分“績點”一列,點擊單元格g3,輸入公式:

=if(f3=60,1,if(f3>60,1+(f3-60)*0.1,0)),往下拉至g22,計算出各個學生的績點。 5、

拆分“獎學金等級”一列,單擊單元格h3,輸入公式:=if(g3>=4,"

一等",if(g3>=3.5,"二等",if(g3>=3,"三等","無"))),往下拉至h22,計算出獎學金等級。 6、

拆分“名次”一列,單擊單元格i3,輸入排名函數(shù):

=rank(f3,$f$3:$f$22),往下拉至i22,計算出名次排名。 7、

在“期末與總評”工作表中選中“總評”一行,選擇“格式”→“條

件格式”,選擇“單元格數(shù)值”和“小于”,在第三個方框中輸入60,再單擊“格式”,選擇“加粗”,“紅色”字體,將總評不及格的分數(shù)用紅色加粗字體標示。 8、

在“期末與總評”工作表中a24:k26的區(qū)域中輸入總評分數(shù)區(qū)間

數(shù)據(jù),合并好相應單元格,單擊b26,輸入公式:=dcount($a$2:$i$22,,b$24:c$25),向右拉至k26,統(tǒng)計出各分數(shù)區(qū)間的人數(shù)。 9、

將統(tǒng)計出來的各分數(shù)區(qū)間人數(shù)輸入“考試成績統(tǒng)計表”中,單擊單

元格h30,輸入公式:=average(f3:f22),計算出平均分;單擊i30,輸入公式:=(b30+c30+d30+e30)/20,計算出合格率;單擊b31,輸入公式:=b30/$g$30*100%,拉至f31,計算出各區(qū)間人數(shù)的百分比。 10、 在“期末與總評”工作表中選中a29:f30的區(qū)域,單擊“制圖”圖標,選擇“餅圖”,在“圖標選項”中,標題輸入“考試成績人數(shù)統(tǒng)

計圖”,數(shù)據(jù)標志勾上“類別名稱”和“值”,單擊確定,再調整圖表大小和位置。

11、 在“期末與總評”工作表的a40:c43區(qū)域中輸入相應數(shù)據(jù),選擇“數(shù)據(jù)”→“篩選”→“高級篩選”,選中“將篩選結果復制到其他位置”,“列表區(qū)域”選擇為a2:i22,“條件區(qū)域”選擇為a40:c43,“復制到”選擇為a45。單擊“確定”按鈕。

12、 適當調整“期末與總評”工作表中各數(shù)據(jù)的大小和位置,使之能在一張a4紙上打印出來。

13、 在“期末與總評”和“平時成績”工作表中分別選擇“視圖”→“頁眉與頁腳”,自定義頁眉和頁腳分別為“12新聞1班 蔡曉童”和“第1/2頁,共2頁”。

14、 最后對工作表進行適當?shù)母袷交O置。

四、實驗結果

實驗結果如下頁所示。

五、實驗分析與體會

通過這次實驗我發(fā)現(xiàn)要熟練地運用好excel這個軟件,必須多多練習,在掌握好課本上的基本理論的基礎上,多多上機實踐,這樣才能更好地運用它,同時在函數(shù)的輸入過程中要注意絕對地址、相對地址和混合地址的不同應用場合。這樣會減少很多不必要的重復輸入。

實驗報告word文檔篇七

一、定義與作用

實驗報告,就是在某項科研活動或專業(yè)學習中,實驗者把實驗的目的、方法。步驟、結果等,用簡潔的語言寫成書面報告。

實驗報告必須在科學實驗的基礎上進行。成功的或失敗的實驗結果的記載,有利于不斷積累研究資料,總結研究成果,提高實驗者的觀察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yǎng)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學風和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

二、寫作要求

實驗報告的種類繁多,其格式大同小異,比較固定。實驗報告,一般根據(jù)實驗的先后順序來寫,主要內容有:

1.實驗名稱名稱,要用最簡練的語言反映實驗的內容。如驗證某定律,可寫成“驗證”;如測量的實驗報告,可寫成“測定?!?/p>

2.實驗目的實驗目的要明確,要抓住重點,可以從理論和實踐兩個方面考慮。在理論上,驗證定理定律,并使實驗者獲得深刻和系統(tǒng)的理解,在實踐上,掌握使用儀器或器材的技能技巧。

3.實驗用的儀器和材料如玻璃器皿。金屬用具、溶液、顏料、粉劑、燃料等。

4.實驗的步驟和方法這是實驗報告極其重要的內容。這部分要寫明依據(jù)何種原理。定律或操作方法進行實驗,要寫明經(jīng)過哪兒個步驟。還應該畫出實驗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再配以相應的文字說明,這樣既可以節(jié)省許多文字說明,又能使實驗報告簡明扼要。清楚明白。

5.數(shù)據(jù)記錄和計算指從實驗中測到的數(shù)據(jù)以及計算結果。

6.結果即根據(jù)實驗過程中所見到的現(xiàn)象和測得的數(shù)據(jù),作出結論。

7.備注或說明可寫上實驗成功或失敗的原因,實驗后的心得體會、建議等。

有的實驗報告采用事先設計好的表格,使用時只要逐項填寫即可。

三、撰寫時應注意事項

寫實驗報告是一件非常嚴肅。認真的工作,要講究科學性、準確性。求實性。在撰寫過程中,常見錯誤有以下幾種情況:

1.觀察不細致,沒有及時、準確、如實記錄。

在實驗時,由于觀察不細致,不認真,沒有及時記錄,結果不能準確地寫出所發(fā)生的各種現(xiàn)象,不能恰如其分。實事求是地分析各種現(xiàn)象發(fā)生的原因。故在記錄中,一定要看到什么,就記錄什么,不能弄虛作假。為了印證一些實驗現(xiàn)象而修改數(shù)據(jù),假造實驗現(xiàn)象等做法,都是不允許的。

2.說明不準確,或層次不清晰。

比如,在化學實驗中,出現(xiàn)了沉淀物,但沒有準確他說明是“晶體沉淀”,還是“無定形沉淀”。說明步驟,有的說明沒有按照操作順序分條列出,結果出現(xiàn)層次不清晰。凌亂等問題。

3.沒有盡量采用專用術語來說明事物。

例如,“用棍子在混合物里轉動”一語,應用專用術語“攪拌”較好,既可使文字簡潔明白,又合乎實驗的情況。

4.外文、符號、公式不準確,沒有使用統(tǒng)一規(guī)定的名詞和符號。

驗證歐姆定律

【實驗目的】通過實驗加深對歐姆定律的理解,熟悉電流表、電壓表、變阻器的使用方法。

【知識準備】學習有關理論(略)

【實驗器材和裝置】器材:電流表、電壓表、電池組、定值電阻滑動變阻器、導線、開關、裝置(略)

【實驗步驟】

1.按圖示連接電路。

2.保持定值電阻r不變,移動滑動變阻器的銅片,改變加在r兩端的電壓,將電流表、電壓表所測得的電流強度。電壓的數(shù)值依次填人表一。

3.改變定值電阻凡同時調節(jié)變阻器,使加在r兩端的電壓保持不變,將電阻r的數(shù)值與電流表測得的電流強度的數(shù)值依次填人表二。

實驗報告word文檔篇八

2naoh+cuso4=cu(oh)2[此有一個箭頭表沉淀]+na2so4

氫氧化鈉溶液和加入硫酸銅溶液反應成氫氧化銅沉淀和硫酸鈉

cu(oh)2=[等號上面寫上條件是加熱,即一個三角形]cuo+h2o

氫氧化銅沉淀加熱變成氧化銅和水

分為6個步驟:

1):實驗目的,具體寫該次實驗要達到的要求和實現(xiàn)的任務。(比如說,是要研究氫氧化鈉溶液中加入硫酸銅溶液的反應狀況)

2):實驗原理,是寫你這次實驗操作是依據(jù)什么來完成的,一般你的實驗書上都有,你總結一下就行。(就可以用上面的反應方程式)

3):實驗用品,包括實驗所用器材,液體和固體藥品等。 (如酒精燈,濾紙,還有玻璃棒,后兩者用于過濾,這個應該是要的吧。)

4):實驗步驟:實驗書上也有 (就是你上面說的,氫氧化鈉溶液中加入硫酸銅溶液生成藍色沉淀,再加熱藍色沉淀,觀察反應現(xiàn)象)

5):實驗數(shù)據(jù)記錄和處理。

6):問題分析及討論

實驗報告word文檔篇九

草酸中h2c2o4含量的測定

學習naoh標準溶液的配制、標定及有關儀器的使用;

學習堿式滴定管的使用,練習滴定操作。

h2c2o4為有機弱酸,其ka1=5.9×10-2,ka2=6.4×10-5。常量組分分析時cka1>10-8,cka2>10-8,ka1/ka2<105,可在水溶液中一次性滴定其兩步離解的h+:

h2c2o4+2naoh===na2c2o4+2h2o

計量點ph值8.4左右,可用酚酞為指示劑。

naoh標準溶液采用間接配制法獲得,以鄰苯二甲酸氫鉀標定:

-cook

-cooh

+naoh===

-cook

-coona

+h2o

此反應計量點ph值9.1左右,同樣可用酚酞為指示劑。

一、naoh標準溶液的配制與標定

用臺式天平稱取naoh1g于100ml燒杯中,加50ml蒸餾水,攪拌使其溶解。移入500ml試劑瓶中,再加200ml蒸餾水,搖勻。

準確稱取0.4~0.5g鄰苯二甲酸氫鉀三份,分別置于250ml錐形瓶中,加20~30ml蒸餾水溶解,再加1~2滴0.2%酚酞指示劑,用naoh標準溶液滴定至溶液呈微紅色,半分鐘不褪色即為終點。

二、h2c2o4含量測定

準確稱取0.5g左右草酸試樣,置于小燒杯中,加20ml蒸餾水溶解,然后定量地轉入100ml容量瓶中,用蒸餾水稀釋至刻度,搖勻。

用20ml移液管移取試樣溶液于錐形瓶中,加酚酞指示劑1~2滴,用naoh標準溶液滴定至溶液呈微紅色,半分鐘不褪色即為終點。平行做三次。

一、naoh標準溶液的標定

實驗編號123備注

mkhc8h4o4 /g始讀數(shù)

終讀數(shù)

結 果

vnaoh /ml始讀數(shù)

終讀數(shù)

結 果

cnaoh /mol·l-1

naoh /mol·l-1

結果的相對平均偏差

二、h2c2o4含量測定

實驗編號123備注

cnaoh /mol·l-1

m樣 /g

v樣 /ml20.0020.0020.00

vnaoh /ml始讀數(shù)

終讀數(shù)

結 果

ωh2c2o4

h2c2o4

結果的相對平均偏差

實驗結果與討論:

(1)(2)(3)……

結論:

實驗報告word文檔篇十

:溴乙烷的合成

:1. 學習從醇制備溴乙烷的原理和方法

2. 鞏固蒸餾的操作技術和學習分液漏斗的使用。

主要的副反應:

反應裝置示意圖:

(注:在此畫上合成的裝置圖)

1. 加料:

將9.0ml水加入100ml圓底燒瓶, 在冷卻和不斷振蕩下,慢慢地加入19.0ml濃硫酸。冷至室溫后,再加入10ml95%乙醇,然后在攪拌下加入13.0g研細的溴化鈉,再投入2-3粒沸石。

放熱,燒瓶燙手。

2. 裝配裝置,反應:

裝配好蒸餾裝置。為防止產品揮發(fā)損失,在接受器中加入5ml 40%nahso3溶液,放在冰水浴中冷卻,并使接受管(具小咀)的末端剛好浸沒在接受器的水溶液中。用小火加熱石棉網(wǎng)上的燒瓶,瓶中物質開始冒泡,控制火焰大小,使油狀物質逐漸蒸餾出去,約30分鐘后慢慢加大火焰,直到無油滴蒸出為止。

加熱開始,瓶中出現(xiàn)白霧狀hbr。稍后,瓶中白霧狀hbr增多。瓶中原來不溶的固體逐漸溶解,因溴的生成,溶液呈橙黃色。

3. 產物粗分:

將接受器中的液體倒入分液漏斗中。靜置分層后,將下層的粗制溴乙烷放入干燥的小錐形瓶中。將錐形瓶浸于冰水浴中冷卻,逐滴往瓶中加入濃硫酸,同時振蕩,直到溴乙烷變得澄清透明,而且瓶底有液層分出(約需4ml濃硫酸)。用干燥的分液漏斗仔細地分去下面的硫酸層,將溴乙烷層從分液漏斗的上口倒入30ml蒸餾瓶中。

接受器中液體為渾濁液。分離后的溴乙烷層為澄清液。

4. 溴乙烷的精制

配蒸餾裝置,加2-3粒沸石,用水浴加熱,蒸餾溴乙烷。收集37-40℃的餾分。收集產品的接受器要用冰水浴冷卻。無色液體,樣品+瓶重=30.3g,其中,瓶重20.5g,樣品重9.8g。

5.計算產率。

理論產量:0.126×109=13.7g

產 率:9.8/13.7=71.5%

(1)溶液中的橙黃色可能為副產物中的溴引起。

(2)最后一步蒸餾溴乙烷時,溫度偏高,致使溴乙烷逸失,產量因而偏低,以后實驗應嚴格操作。

【本文地址:http://www.aiweibaby.com/zuowen/644217.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