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評是對他人行為或作品進行評價和指責的一種方式,有助于改進和提高。在寫一篇較為完美的總結時,我們應該明確總結的目的和受眾。寫總結時,我們常常需要一些例子作為參考,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準備的總結范文,希望有所幫助。
名著小論文格式篇一
論文應符合專業(yè)培養(yǎng)目標和教學要求,以學生所學專業(yè)課的內容為主,不應脫離專業(yè)范圍,要有一定的綜合性,以下就是由編輯老師為您提供的法律碩士論文格式。
一份完整的畢業(yè)論文(設計)一般應該包括下列內容:(一)封面(二)目錄(三)中、英文摘要及關鍵詞(四)正文(五)參考文獻(六)致謝(七)附錄現分述如下:
(一)封面封面應包括題目、學生姓名與專業(yè)班級、指導教師姓名、(設論文計)完成時間等內容。題目應力求簡短、精確、有概括性,直接反映畢業(yè)論文(設計)的中心內容和學科特點。題長一般不超過20個漢字,如確有必要,可用副標題作補充。
(二)目錄畢業(yè)論文(設計)必須按其結構順序編寫目錄,要求層次分明,體現文章展開的步驟和作者思路。目錄格式是論文的結構層次,反映作者的邏輯思維能力,所用格式應全文統(tǒng)一,每一層次下的正文必須另起一行。目錄獨立成頁,工程設計、研究類畢業(yè)論文(設計)的目錄,以章、節(jié)、目來編排,將章、節(jié)依次頂格書寫,在其同行的右側頂格注上頁碼。
(三)中、英文摘要及關鍵詞摘要一般不分段,不用圖表,以精煉的文字對畢業(yè)論文(設計)的內容、觀點、方法、成果和結論進行高度概括,具有獨立性和自含性,自成一篇短文,具有報導作用。摘要中對作者所做工作的評價應客觀,不要使用帶有渲染、夸張作用的詞藻。中文摘要以350字為宜,置于前頁。外文摘要與中文摘要對應,緊接其后。關鍵詞(也叫主題詞),是反映畢業(yè)論文(設計)內容主題的詞或詞組,一般3~5個。中、英文關鍵詞放在相應摘要之后,關鍵詞之間用逗號分開。
(四)正文正文包括緒論、本論、結論、參考文獻和致謝。
1、緒論(即概述或引言或前言等)緒論是畢業(yè)論文(設計)的開頭,應闡述課題的'來源、要求、意義、完成任務的條件,將采取的對策、手段、步驟及須達到的目標。如果是一個大課題的子課題,應闡述該大課題的全貌及本子課題的具體任務。
2、本論本論是正文的主體,包括文獻資料的綜述,該課題的現狀和發(fā)展趨勢,方案的論證與比較,結構設計,參數計算,經濟分析,安全環(huán)保,有關問題的討論和采取的措施等。對于實驗研究類、新原理新方法研究類論文,結果討論是全文的核心。在撰寫時,對于必要而充分的實驗數據,誤差分析,各種現象及產生現象的原因的分析,分析和推理結論的由來都應做出交待,并指出所得結論的前提和使用條件。運用圖表反映研究結果,可作為有效表達方式。
3、結論(或結果討論)結論集中反映畢業(yè)論文(設計)的特點、研究結果和理論見解,撰寫時要簡明扼要,措辭嚴密,留有余地。結論主要反映當事人的工作成績,屬于他人的已有結論應當少提。要實事求是,切忌言過其實。
(五)參考文獻畢業(yè)論文(設計)須在論文的最后列出參考文獻。參考文獻的列寫必須嚴格按照畢業(yè)論文(設計)中引用的先后順序依次列寫。參考文獻的列寫格式,詳見畢業(yè)論文(設計)的形式要求與書寫規(guī)范。
(六)致謝學生以精練的文字,對在畢業(yè)論文(設計)工作中直接給予指導、幫助的人員,如指導教師、答疑教師和其他有關人員表示自己的謝意,內容要實在,語言要誠懇。
名著小論文格式篇二
論文題目(三號黑體,居中)。
一級標題(四號黑體,居中)。
論文中其他漢字一律采用小四號宋體,單倍行距。論文紙用白色a4,上下左右各留出2.5厘米的頁邊距。
首頁為論文題目和作者的專業(yè)、班級、姓名、學號,第二頁為論文題目和摘要,論文從第三頁開始編寫頁碼,頁碼必須位于每頁頁腳中部,用阿拉伯數字“1”開始連續(xù)編號。
第四頁開始論文正文正文應包括以下八個部分:
1問題提出:敘述問題內容及意義;。
2基本假設:寫出問題的合理假設;。
3建立模型:詳細敘述模型、變量、參數代表的意義和滿足的條件及建模的思想;。
4模型求解:求解、算法的主要步驟;。
5結果分析與檢驗:(含誤差分析);。
6模型評價:優(yōu)缺點及改進意見;。
7參考文獻:限公開發(fā)表文獻,指明出處;。
參考文獻在正文引用處用方括號標示參考文獻的編號,如[1][3]等。
參考文獻按正文中的引用次序列出,其中書籍的表述方式為:
[編號]作者,書名,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
參考文獻中期刊雜志論文的表述方式為:
[編號]作者,論文名,雜志名,卷期號:出版年。
參考文獻中網上資源的'表述方式為:
[編號]作者,資源標題,網址,訪問時間(年月日)。
8附錄:計算框圖,原程序及打印結果。
二、全國數學建模競賽論文格式規(guī)范.
1論文用白色a4紙單面打印;上下左右各留出至少2.5厘米的頁邊距;從左側裝訂。
2論文第一頁為承諾書,具體內容和格式見本規(guī)范第二頁。
3論文第二頁為編號專用頁,用于賽區(qū)和全國評閱前后對論文進行編號,具體內容和格式見本規(guī)范第三頁。
4論文題目和摘要寫在論文第三頁上,從第四頁開始是論文正文。
5論文從第三頁開始編寫頁碼,頁碼必須位于每頁頁腳中部,用阿拉伯數字從“1”開始連續(xù)編號。
6論文不能有頁眉,論文中不能有任何可能顯示答題人身份的標志。
7論文題目用三號黑體字、一級標題用四號黑體字,并居中;二級、三級標題用小四號黑體字,左端對齊(不居中)。論文中其他漢字一律采用小四號宋體字,行距用單倍行距,打印時應盡量避免彩色打印。
8提請大家注意:摘要應該是一份簡明扼要的詳細摘要(包括關鍵詞),在整篇論文評閱中占有重要權重,請認真書寫(注意篇幅不能超過一頁,且無需譯成英文)。全國評閱時將首先根據摘要和論文整體結構及概貌對論文優(yōu)劣進行初步篩選。
9引用別人的成果或其他公開的資料(包括網上查到的資料)必須按照規(guī)定的參考文獻的表述方式在正文引用處和參考文獻中均明確列出。正文引用處用方括號標示參考文獻的編號,如[1][3]等;引用書籍還必須指出頁碼。
參考文獻按正文中的引用次序列出,其中書籍的表述方式為:
[編號]作者,書名,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
參考文獻中期刊雜志論文的表述方式為:
[編號]作者,論文名,雜志名,卷期號:起止頁碼,出版年。
參考文獻中網上資源的表述方式為:
[編號]作者,資源標題,網址,訪問時間(年月日)。
10在不違反本規(guī)范的前提下,各賽區(qū)可以對論文增加其他要求(如在本規(guī)范要求的第一頁前增加其他頁和其他信息,或在論文的最后增加空白頁等);從承諾書開始到論文正文結束前,各賽區(qū)不得有本規(guī)范外的其他要求(否則一律無效)。
11本規(guī)范的解釋權屬于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組委會。
名著小論文格式篇三
法學論文的寫作,雖然沒有固定的模式,但有一定的規(guī)律可循。欲寫出高水平的法學學術論文(亦稱“法學學術理論文章”),必須既具有較高的思想理論水平和堅實的法學專業(yè)基礎知識功底,又掌握并且能較熟練地運用寫作技巧?,F就與此有關的問題,闡述如下。
學術論文,也稱學術理論文章。它是指在自然科學或社會科學領域內用來進行科學研究和描述科學研究成果的論文。法學學術論文,是指在法學領域中對某個學術理論問題進行專門的系統(tǒng)的科學研究,并且表述某些研究成果的論文。“學術”,是指有專門的、系統(tǒng)的學問和方術。“理論”,是指科學的論點、論據及論證的體系。法學學術論文,就其功能而言,它既是探討法律科學問題,進行法律科學研究的一種手段;又是闡述法律科學研究成果、進行法學學術交流的一種工具。法學學術論文,一般包括:論點、論據、論證三個要素。
法學學術論文,就其性質而言,屬于論文中高級別的具有創(chuàng)造性的論文。它要求作者對法學學術理論界的某個問題有新的發(fā)現,提出新的學說,新的構想;或對以往的法學理論、法學觀點有較多的新發(fā)展或深入開拓;或對法學中的舊學說提出不同的獨立見解;或論證法學舊學說錯誤、疏漏之處;或提出新的法學預見、構想,啟迪后人研究,等。凡法學學術論文,其要求均應如此。本文所言之法學學術論文的寫作,僅指篇幅一萬字左右的立論方式的法學論文(碩士論文、博士論文等法學。
畢業(yè)論文。
除外)的寫作,至于駁論方式的法學論文的寫作暫不涉及。
(一)法學學術論文,一般說來應當具有如下幾個特點:。
1.學術性,即指論文對法學學術理論問題具有科學的論證性;。
2.理論性,即指論文運用充分占有的材料,經過嚴密論證將法學中某個或某幾個問題“升華”到理論高度,從而找出帶規(guī)律性的東西的思辯性。
3.創(chuàng)造性,即指論文論述的法學問題“發(fā)前人所未發(fā)”,探求法學中前人沒有發(fā)現的規(guī)律或匡正通說的獨創(chuàng)性。
4.專業(yè)性,即指法學論文對法學學科中的某個或某幾個專門問題進行研究,并取得一定成果,具有供法學專家、教授、學者研討和交流的專業(yè)性。
(二)法學學術論文的主要要求是:。
1.所研究和論述的法學問題,觀點正確,對社會主義革命和法制建設有促進作用;。
2.能推動法學領域學術理論的研究向前發(fā)展;。
3.具有學術論文的諸特點;。
4.全文觀點與材料統(tǒng)一,層次分明,條理清楚;。
5.論證中邏輯嚴密,推理正確;。
6.所用的法學語言準確、概括、精煉;。
7.文風莊重,就事論理,據理立說,以理創(chuàng)新。
(三)從總結前人的經驗觀之,要寫出質量高的法學學術論文,論文的作者應當具備相當高的素質。擇其要者是:。
1.具有相當高的馬列主義理論水平,并能用馬列主義立場、觀點和方法去研究實踐中(如公安司法實踐)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或匡正舊說。在研究中能以辯證唯物主義作指導,用發(fā)展的、辯證的、全面的觀點看問題,不犯或少犯形而上學的、機械的、片面的等錯誤。
2.具有深厚的法學專業(yè)功底,即在法律專業(yè)領域內發(fā)現新問題,經過調查研究和證明,能獨立地做出超越前人的新結論。
3.具有經過嚴格科學訓練的科研能力和智力,即觀察問題思維敏捷,概括事理水平較高,論證問題邏輯嚴密,創(chuàng)造新見能力很強。
4.具有不畏艱難,堅持真理的精神,即不懼怕研究中碰到的任何困難,即使遇到困難,也能想方設法地去克服,為取得研究某個問題的成功而奮斗不止;在法學科研和寫作中,不唯上、不唯書、不唯舊說,不畏權威,只唯實,只唯新;對于符合客觀事實的真理敢于堅持,對于符合事物發(fā)展規(guī)律的結論敢于作出。
由此可見,欲寫出高質量的法學論文,必須加強上述素質的培養(yǎng)和訓練。
(四)要寫出好的法學學術論文,作者應當具備某些條件。它們主要是:。
1.充分了解法學學術界在自己的論文題目所含內容方面已有的成就。法學學術界已研究和爭論的問題很多,對自己來說,應清楚地了解到自己研究的論文在法學學術界是否有人研究過?如果有人研究過,還應了解已取得哪些成果?如果對此有爭論,應了解各種觀點的論點及論據是哪些?如此等等,不一而足。只有在了解上述情況的條件下才能確定自己選擇研究什么新問題(即選題),才能不再研究前人已經研究過的問題,不再作重復的勞動甚至是無效的勞動。
2.充分掌握與自己論文有關的主要資料。掌握必要的資料是寫好法學學術論文的基礎。所謂必要的資料,是指寫作論文所必不可少的資料。欲掌握這些資料,首先應收集與論文有關的所有資料,經過篩選,擇取主要資料,在寫作論文時對它們妥貼地加以利用。這是一項艱苦、細致的備料工作,必須做好。否則,寫出的論文就缺少堅實的根基,質量自然不高。
3.有充足的寫作時間。寫作法學學術論文,從選題、收集資料、編寫提綱到行文寫作、修改定稿等,需要很多、很長的時間。關于法學學術論文的寫作時間,且不說寫博士、碩士論文需要一至兩年,即使是寫一篇一萬字左右的法學學術論文,也必須花費幾個月乃至一年的時間。既想寫出高水平的法學學術論文,又想在十天半月之內一舉成功,即使是寫出來了,質量也不會高,其結果,必然是欲速則不達。這是因為,寫法學學術論文是一項長期的、艱苦的科研活動,在很短的時間內是無法取得高質量的科研成果的。
4.有充沛的寫作精力。寫作法學學術論文,既是一項艱苦的腦力勞動,又是一種創(chuàng)造性的思維活動。一旦寫作提綱定型,從行文開始,就必須集中一段時間,夜以繼日地將論文一氣呵成。如果自己沒有充沛的精力,是難以完成此任的。由此可見,充沛的精力也是寫出高質量法學論文的一個重要條件。
法學論文選題,有廣狹二義之分。廣義上的選題,是指法學科學研究中選定的課題。所謂課題,是指需要研究或討論的法學學科領域中比重較大的項目。狹義上的選題,是指選定法學學術論文的題目。所謂題目,是指法學論文的標題(或稱“名字”)。本文所言之選題,特指后者而不是前者。
選題在論文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這是因為,論文題目選得準、選得恰當,寫作就能順利進行。所謂論文題目選得好是“論文寫作成功的一半”之說,就是這個道理。選題的作用主要有:。
1.能確定研究方向。法學研究發(fā)展很快,門類繁多;法學中待研究的題目也不少。選定了某個題目,就確定了法學研究的方向和主攻目標。方向定得準,目標愈集中,寫出來的法學學術論文成功的可能性就愈大。
2.能促進構思活動。法學學術論文寫作是一種精神勞動。法學學術論文的寫作是為獲得法學研究成果而進行勞動的體現,也是客觀事物在作者頭腦中經過反復思考后反映出來的產物。它需要自己圍繞學術論文的題目進行深思熟慮的和絞盡腦汁的構思和論證。選定一個好的法學論文題目,就能促進上述構思活動的深入順利開展。
3.能指明寫作思路。學術論文的題目選定之后能促使自己構思怎樣開頭,怎樣發(fā)展,怎樣深入,怎樣完篇;考慮應當將哪些材料置于論文的前半部分,哪些材料置于論文的中間或后半部分;考慮怎樣論證和運用哪些論據論證更有說服力,等。
(二)法學論文選題應當遵循一定的原則。
其原則諸多,擇其要者主要是:。
1.有研究價值。它是指法學論文題目有學術價值,即有助于法律專業(yè)和法學學科的發(fā)展。
2.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它是指對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有指導或促進作用。法學論文題目,應當有助于立法司法和教育公民守法,對加強社會主義法制建設有推動作用。
3.有創(chuàng)新性。它是指該題是前人沒有研究過,根據這個題目寫出來的法學學術論文,能填補本專業(yè)的空白。
4.有深入研究的必要性。它是指自己選定的法學學術論文的題目雖然有人已經寫過,但內容不深刻或不全面,或有疏漏甚至是謬誤之處,自己選定的題目,角度比他們更新,寫出來的內容有較多的創(chuàng)見和發(fā)展。
5.有強烈的創(chuàng)作欲。由于寫作法學學術論文需要付出艱辛的腦力勞動,要克服重重困難,而要做到這些,就需要自己有主動的強烈創(chuàng)作欲望。實踐表明,只有自己想寫且非寫出來不可的題目,經過一番努力研究之后創(chuàng)作出來的論文,才可能是高質量的論文。
6.符合自己擅長的法學專業(yè)。這是指選定的法學學術論文題目,是自己擅長的法學專業(yè)內的題目。法學學術論文,是法學專業(yè)性、學術性很強的文章。只有選定自己擅長的法學專業(yè)的題目,由于法學專業(yè)基礎知識厚,造詣深,寫作起來就會得心應手,左右逢源,論證嚴密,質量甚高。
7.吸收相關學科的知識,使法學專業(yè)知識與經濟學、社會學、倫理學、邏輯學、生命科學、信息科學等知識相融合。只有這樣,才能不斷寫出創(chuàng)新突出,緊跟時代發(fā)展潮流的學術論文。
8.本人力所能及。它是指根據自己的法學專業(yè)知識和理論水平能寫出來的能力,因為具有能寫出此題的能力,就會在較短或有限的時間內又快、又好地將法學學術論文寫出來。如果某個選題很有學術價值,但因自己能力有限或不及,即使竭盡全力去寫,其結果也寫不出高質量的法學學術論文,這樣就會事倍功半。
9.題目大小適中。它是指選定的法學學術論文的題目與所寫出的內容要恰當。題目太大,由于篇幅或時間有限,就會草率成篇、面面俱到、蜻蜓點水,研究不會深刻;反之,題目過小,內容難以展開,說理不會透辟,因此,論文的質量也不會高。有鑒于此,必須注意所選擇的題目大小應當適中。在是否選擇大題目或者小題目的問題上,對于寫出字數在一萬至二萬的學術論文而言,筆者主張小題大作。力爭做到:“題目小,內容新,挖掘深,論述精?!?/p>
1.選題應避免盲目性。所謂選題的盲目性,是指作者不考慮自己的主觀條件和外界的客觀條件,靈機一動就定下選題。其結果,要不是寫不下去,就是無法展開,造成寫作半途而廢。
2.選題應避免隨意性。所謂選題的隨意性,是指作者不下苦功,輕易定題。這樣做,因為沒有經過深思熟慮,所選定的題目或者包括的內容太多或太少,或者寫作難度太強或太易。題目包含的內容太多,寫出來的論文會面面俱到沒有重點;題目包含的內容太少,就深寫不下去,寫不出更多的深刻內容;題目太難,可能因為力不勝任寫不下去;題目太易,即使寫出了論文,其質量必定不合格,所述觀點不會有創(chuàng)見。所有這些,都有礙于寫出高質量的法學論文。
3.選題應當避免偶然性。所謂偶然性,是指本人閱讀了他人的文章或聽了別人的發(fā)言后偶有所獲,但認識不深,在缺乏準備的情況下就草率地選定題目,這樣做,往往因考慮欠周,資料不多,因而也不可能寫出高質量的法學論文。
欲寫出高質量的法學論文,應當作好多方面的準備,其中,主要是如下三個方面:。
(一)制定研究計劃。
研究計劃,是指研究的方法、步聚和時間安排等方面的籌劃。制定研究計劃,包括預先自我規(guī)定從哪個方面入手進行研究,先研究什么,后研究什么;從哪些方面著手收集資料;再怎樣合理地安排時間,等。只有這樣,研究起來就會重點明確,方法和步驟井然有序,防止研究時顧此失彼和做重復勞動等情況發(fā)生。
(二)廣泛收集材料。
廣泛收集法學論文資料,是指廣泛收集與法學學術論文題目有關的材料。充分占有豐富的材料是寫出高質量論文的雄厚基礎。這是因為:。
1.充分占有資料,能了解到與論文有關的問題學術理論界研究到何種程度;哪些問題沒有研究過;哪些問題雖已有人研究過但不深刻;哪些問題雖有舊說但需要匡正,等。這樣,就能明確自己研究的重點和主攻方向。
2.充分占有了資料后,能拓寬研究問題的視野并提高認識問題的整體高度,為使自己站在前人已研究過的問題的更高層次,為寫出更高水平的法學學術論文打下基礎。
法學論文資料的來源,從大的方面觀之,有直接地從社會調查、訪問、實驗中獲取,也有間接地從書籍、報刊、文件、法規(guī)、電影電視、廣播和其他文獻中得到。收集法學論文資料的途徑主要有:從校內外圖書館、資料室已有的資料中去查找;通過做實地調查、社會實踐或實習等渠道獲得;通過自己的平時觀察和做實驗獲取。
1.自制資料卡片,上面寫明資料的題目及簡單內容,資料的出處、頁碼、年、月等;2.自己抄錄;3.全部或部分復印;4.剪下自己訂閱的報刊上的有關材料,等。在當今信息時代,收集資料的方法可購買有關資料的光盤,可從電腦上查閱或者下載,等等。所收集的材料內容包括:典型事例或案例、有關引文、法律條款、領袖的語錄、國家領導人的講話、歷史資料、數字、至理。
名言。
或
格言。
對立觀點的論點和論據等。
收集法學論文資料應當注意:1.要全面地收集與自己的論文有關的材料;2.對資料進行整理、分類;3.再選擇出寫論文所必需的典型資料,以備待用。只有這樣,才不會使自己被浩瀚的資料所困擾,甚至被它們搞得頭腦發(fā)懵,良莠不辨,主次不明。
編制法學論文提綱,是指在收集到了大量材料的基礎上,根據論證論文主題的需要編寫和制作該論文結構的框架和體系。實際上,它相當于由序碼和詞語所組成的一種邏輯圖表。制作論文提綱十分必要。這是因為:1.它能促使自己從宏觀上對全文進行謀篇布局。由于編制提綱需要對材料進行選擇;接著按論證主題的需要,對必用材料的使用按先后順序進行安排和調整;對不必要的材料忍痛割愛,等,因此,這就促使自己對全篇作合理的布局。2.它能使論文的框架視覺化。好的論文提綱能使論文的中心論點、下屬論點及論據安排得先后井然有序,層次分明,因而能使自己一看就一目了然,清清楚楚。3.能幫助自己在寫作時,按已定的論文框架沿著先后順序行文和避免重復。由于寫作法學學術論文需要比較長的一段時間才能完成,有了一份詳細的和綱目分明的論文提綱,能使自己按圖索驥,流暢成文。
如果沒有論文提綱,雖有腹稿,寫作起來,由于寫作時間較長,在論文寫到中間或后半部時可能忘記前半部分已寫的內容而又重復寫上;或因時間長將應該寫上的內容因遺忘而漏寫,這樣,就必定出現重復或漏寫的情況,影響論文的質量。
編制法學論文提綱應當做好兩方面的準備:1.確定基本論點,就是確定全文的表達中心。在此之后,再確定下位論點,即闡發(fā)基本論點的若干個小的論點。下位論點最好寫出論點句子,使其固定下來。確定下位論點時,應根據論證基本論點(上位論點)的需要選用與上位論點邏輯關系最密切、說服力最強的論據。2.選定材料。選定材料,就是選定將要寫入論文中的材料。此項工作應從收集到的大量材料中選出最能證明觀點(上位論點、下位論點)的材料,并將它們作為立論的依據。這些材料,應當少而精。選擇和整理材料應當分清主次。在選定材料的過程中,可采取如下幾種辦法:把選好的材料按問題分開;將證明每個問題的材料劃分為一組;每一組的材料按使用的先后次序排列好。經過對材料作上述整理,又使其與論點連在一起,就便于下一步編制提綱。
編制提綱。要編制一份好的一萬字左右的法學學術論文提綱,應當注意三個問題:。
1.有合理的項目。
一般在法學論文題目之下,編制出兩個或三個層次的小項目。例如,寫明:第一,題目(中心論點);第二,三至四個分論點(下位論點);第三,一至四個論據。第二和第三項的寫法,既可用標題寫法,即用簡要語言,以標題的形式把該部分內容概括出來;又可用句子的寫法,即用一個比較能表達完整意思的句式把該部分的內容概括出來。兩者各有所長,各人可視自己的需要擇一。
2.采用有效地編制論文提綱的方法。
其方法主要是:。
(1)擬定標題,即自己給論文起名字。它要求標題能傳內容之神,名副其實,使讀者看了一眼便知:論文所概括的全文主要內容。
(2)考慮構篇大小和順序安排,既考慮全篇從哪幾個方面,或按什么順序展開、闡述基本論點(全文的邏輯結構框架);又逐個安排每個下位論點,再依次考慮每個段的安排,把準備使用的材料按構思的順序標上序碼并排列好,以備行文時使用。
(3)全面、反復地檢查提綱,作必要的增、減或調整。
3.編寫內容詳簡適當的論文提綱。
提綱分簡單提綱和詳細提綱兩種。簡單提綱的內容只包括論文題目、下位論點,詳細提綱除此之外還包括論證下位論點的各種證據。一般說來,宜編制詳細提綱。因為編制這種提綱,一則能幫助自己全面地進行謀篇布局,二則能幫助自己在寫作過程中有條不紊地進行。
法學論文起草,就是在已掌握的材料基礎上,按照論文提綱的框架,寫成一篇法學學術論文初稿。起草,就是狹義上的寫作,亦即論證論題。起草在整個寫作過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主要表現在:1.起草,能把自己欲論證的問題,寫成一篇法學學術論文草稿,并使其初步固定下來。2.起草如同“一朝分娩”,能使科研工作草創(chuàng)初成。這比在收集資料、編制提綱那個“十月懷胎”階段的工作又前進了關鍵性的一步。
(一)起草必須對論題進行充分、有力地論證。
所謂論證,就是對論文的中心論點進行說理的證明。古人云:“君子學以聚之,問以辨之。”做學問和寫論文就是要“聚”、要“辨”?!熬邸?就是收集資料;“辨”,就是分析、研究、起草的過程,就是提出論點、論據和運用論據進行論證的過程。提出的論點,應當符合正確、嚴密、鮮明、集中和深刻的要求。提出的論據,應當符合真實、典型、恰當、新鮮的要求。進行論證應當符合講透道理和使“據”與“證”有機結合起來的要求。
(二)在進行論證過程中,可采用事實論證、事理論證、比較論證和因果論證等形式。
1.事實論證。所謂事實論證,就是運用客觀事實資料作為論據而展開的論證。它是常用的、簡便而又準確的論證方法之一。事實論證過程中,可采用夾敘夾議、縱橫并舉、點面結合、連續(xù)排比、優(yōu)劣對比、有總有分等方法進行。事實論證的一般要求是:既可以用重大的客觀事實、歷史上的重大事件、典型案例等,也可以用平凡的客觀事實(如一般事例、案例、數據等);應盡可能選擇運用人們知曉的客觀事實;事實材料應力求新穎,富有說服力。
2.事理論證。所謂事理論證,是指運用經典著作中的基本原理、生活中的道理、哲理或名言等作為論據展開的論證。事理論證可用一般的事理論證(講清道理)和引證(引證經典著作中的論述、格言、
成語。
警句等)兩種方法。采用事理論證應當注意做到:思想敏捷,說理透辟;引證的內容準確典型恰當和自然,能點石成金。
3.比較論證。所謂比較論證,是將甲事物與乙事物進行比較的一種論證方法。比較論證常用的有類比論證、對比論證和差比論證三種類型。(1)類比論證,是指把本質上有相同或相似點的同類事物進行比較,通過已知的甲事物的某種屬性推導出乙事物亦具有這種屬性的論證方法。采用類比論證的要求是:用以類比的事物必須同屬一類事物;同類事物相比,必須有本質意義上的相同點或相似點。(2)對比論證,是通過對兩種對立的事物的對照分析來進行說理的方法。它是人們經常采用的說理的方法之一。對比論證可采用橫比和縱比兩種?!皺M比”,就是橫向比較,即將相互對立的這種事物與另一種事物或一事物的這一方面與另一方面進行對照比較,以達到分辨是非、褒貶好壞、揚善抑惡的目的?!翱v比”,即縱向比較,是通過對某一事物在不同歷史發(fā)展階段的情形的對比分析,以揭示事物現實與歷史的矛盾的論證方法。橫比和縱比可以單獨使用,也可以結合使用。對比的著眼點,可以是一個,也可以是多個。在論證社會主義的法律或某種法律的優(yōu)越性時,可以采用對比論證中的縱比方法。(3)差比論證,是通過具有差異的兩種或兩種以上事物進行比較分析,以論證論題的方法。采用差比論證時應當注意:既看到它們的相同點,又看到它們之間的不同點;在差異比較分析中,著重點放在不同點上;為充分揭示出差異點,應當善于從不同方面去發(fā)現差異點。在比較中國法律與外國法律、民法與刑法的差異時,可采用這種論證方法。
4.因果論證。所謂因果論證,是指運用對客觀事物本身或客觀事物之間因果關系,分析、研究所得到的材料,對論文所確立的論點進行的論證。因果論證可采取并列、層遞、轉換、推論等方法。(1)并列法,是指運用兩個以上各自獨立的同類性質的因果分析來證明論點的方法。(2)層遞法,是指通過逐層、連續(xù)地闡明事物的多方面的因果關系來證明論點的方法。采用此法,通過逐層地闡明因果關系,使人們認識由表及里、由淺入深地看到事物的本質。(3)轉換法,是指通過闡明事物之間互為因果的關系來證明論點的方法。采用這種論證方法,必須首先弄清從一個角度看,此一事物是因,彼一事物是果;從另一個角度看,彼一事物是因,此一事物是果的這種因也是果,果又是因的復雜關系。(4)推論法,是指憑據因果關系用已知推論出未知來證明論點的方法。采用這種方法應當注意:已知事實與未知事實已有因果關系;推論必須符合形式邏輯和辯證邏輯的要求。
除了運用上述方法以外,還可以采用邏輯上的演繹法和歸納法。所謂演繹,就是從一般到特殊;所謂歸納,就是從特殊到一般。它們亦是寫作法學學術論文中運用證據證明論點的常用方法。
(三)法學論文寫作應注意正確地使用法言法語。
法學論文的法言法語,要求具有準確性、抽象性、邏輯性和論辯性。準確性應體現出用詞貼切和造句恰當;抽象性應體現在概括、簡潔和精要、深刻;邏輯性應體現出合乎邏輯合乎事理,嚴密有序;論辯性應體現在從正面論述和從反面辯駁兩個方面。法學學術論文的法言法語,應用法律專業(yè)用語。例如,法的本質、國體、政體、犯罪、犯罪構成、罪責自負、證據確鑿、定罪量刑、罪刑相應、畸輕畸重、法人、有獨立請求的第三人、自然人、行為能力、責任能力、連帶責任、事實婚姻、法定年齡、責任能力,等等。
(四)法學論文起草過程可以采用的兩種寫作方法。
1.一氣呵成法。所謂一氣呵成法,就是根據已有的材料,按照提綱的先后次序,一鼓作氣地、從頭至尾把全文寫出來。這時,不管在寫作過程中發(fā)現什么問題,諸如觀點不深刻,材料不充實,結構不嚴謹,以至某些文字不通順等,一般不作修改,將它們留在全篇初稿完成之后再考慮。采用此法,能使自己思路不中斷,集中一切精力和時間將論文的輪廓描繪出來,保證寫作的進程。如果在寫作過程中為修改或增加觀點,考慮如何遣詞和造詞等停頓下來,就會中斷思路,分散精力,妨礙一氣呵成。正因為如此,此法是一種最普遍的起草方法,為大多數人所采用。
2.分塊合成法。所謂分塊合成法,是指作者按照先易后難的順序先寫提綱中自己已考慮得比較成熟的部分,然后寫完其余部分,再排列組合成一篇完整論文的方法。采用此法,自己不受提綱中部分與部分之間先后次序的限制,對某一部分認識成熟就寫那一部分,然后,再“養(yǎng)精蓄銳”,集中精力“擊破”其他相對難度較大、初時考慮還未成熟的部分。上述兩種起草方法各有優(yōu)劣,至于自己采用哪一種,應根據本人的情況決定。
一般而言,法學論文中都會或多或少地有引文和加注。對這兩個問題,必須知曉。
1.關于引文問題。所謂引文,是指在法學論文寫作過程中,由于論證上的需要,引用經典著作或文獻中的內容、法律條款或其他內容的原文。引文的作用主要在于增強自己對論題的論證力。引文時應當注意兩點:引文在論文中應盡量少而精,切不可求多;引用經典著作、文獻資料,不可斷章取義,各取所需,而應當按原著的本意引用。引文有兩種:第一種是直引,即直接引用經典著作、文獻或法律條款中的字、句、段、條、款等,作為論證之根據。直引時應當注意:原則上,直引的內容須與原文相符,不能有任何差異;沒有正式公布的文獻資料、法律條款、內部文件等內容,一般不得引用。第二種是意引,即對經典文獻、法律條款等原文經過作者加工、改寫或概括之后引用其主要意思。意引時應當注意:意引寫出的內容相對原文應當濃縮;意引的意思必須符合原文的意思,不得篡改或歪曲。法學論文引文的方式,常用段中引文而很少用提行引文。段中引文,是指將引文加寫在論文之中。如果是直引,應在引文的首尾字之上加引號;如果是意引,可只在引文前加冒號,也有的不加冒號而加逗號。無論直引或意引,均需注明引文的出處。
在引文問題上,當前有一種很不好的傾向,即有的作者,既不考慮被引之文是不是精典之述,也不管是否與引文能質證相符,而大段大段地引用外國不知名的律師、法官等人的話語,以充自己論文的字數,簡直是良莠不分,兼收并蓄。這不僅削弱了論文的論證性,而且使人感到有拼湊文章和外文資料匯編之感。其效果是十分不好的。對此,應當以此為戒。
2.關于加注問題。所謂加注,就是注明出處。其作用在于使編輯和讀者知道引文出自何處。加注有四種方法:段中注,即夾注,將引文用括號標明;腳注,即在有引文的頁腳注明出處;章、節(jié)注,即注在一章一節(jié)之后;尾注,即把注附在全文末尾。
修改就是改正論文草稿中的缺點或錯誤。修改是一項艱苦的勞動,古人云:“改章難于造篇”,其理就在于此。正因為如此,法學論文的作者應當把修改當作一項再創(chuàng)造。要有責任心和耐心,決不可有湊合和厭煩情緒。只有有了這種認識,才會有對論文草稿進行反復修改的決心和恒心,才能把論文修改好。
修改有重要意義:1.能更加深刻地反映自己對客觀事物的認識,經過修改,能促使自己一次或多次地討論文中的某個或某幾個問題,進行思索,使認識進一步深化。2.能更準確地表達自己對事物的認識。因為,在修改過程中,自己對草稿中的某些字、句、段進行推敲和修改,使論文表達的意思更準確,亦即更準確地表達了自己對客觀事物的認識。
修改包括兩個內容:1.從內容方面應當考慮修改的是:寫作的目的是否表達清楚;基本論點是否明確;下位論點與中心論點是否“合拍”;論據是否充分、有力。2.從形式方面應當考慮:題目是否簡明、貼切;論證是否深刻;詳略是否得當;結構是否嚴謹;文字表達是否準確;文面是否合格。
修改的具體方法是:增、減、刪、換、移。為了提高修改質量,還應當采用如下方法進行再修改:擱置一段時間再修改;深入調查研究之后再修改;查閱有關資料后再修改;聽取同行意見后再修改。
就是把已修改過的稿件,眷清定型。眷清應用稿紙,一般以用20×20,每頁400個格的稿紙為宜。眷寫時,應用藍色或藍黑墨水眷寫。眷文務必做到字跡工整。眷清時應當隨手標上頁碼,以免串頁。眷清之后,再將全文檢查兩至三遍,對不當之處還可以更正,直到自己認為沒有任何錯、漏和自己感到滿意為止。目前,已廣泛用電腦打印。印成后,也應當反復校對。成文后,最好留有軟盤。只有使論文達到這個程度,一篇高質量的法學學術論文才算最后完稿。
名著小論文格式篇四
論點:指作者的觀點。論點一般是很簡潔的,整篇文章都是為了證明這個觀點(即論點)是正確的。
定義:作者對所議論的問題(事件,現象,人物,觀念等)所持的見解和主張。
形式:針對話題的帶有明確的表態(tài)性的完整的判斷句。
1、 議論文的格式: 議論文的格式應由三個部分組成:立論部分;論證部分;結論部分。
一般說來,議論文可分三個基本段落來寫:第一段引出話題;第二段立論且加以論證;第三段給出明確的結論。第二段是中心段落,應試者應將主要的內容放在第二段中,同時也要注意開篇及結尾段落的完整性,且應盡量做到首尾呼應,切忌前后矛盾。
2、 段落的統(tǒng)一性及語篇的連貫性
1) 段落的統(tǒng)一性英語段落有一大特點,即一個段落只涉及一個主題(甚至只是一個主題的某個方面)。段落中的一個句子點出主題并說明作者對該主題的看法,而其它所有句子都是為展開該主題而給出的事實、例證、推理,它們與主題緊密相關。段落中不應有一個與主題無關的句子。英文段落的這種各個句子與主題的關聯性被稱作段落的統(tǒng)一性。
2) 語篇的連貫性英語議論文的段落多采取直線展開式,即段落開始直接切入主題,并給出事實、例證、推理等。英語議論文段落這種展開方式是形成其語篇連貫的基礎。語篇的連貫是指段落中各句的意義通過某種有序的排列(如時間順序、因果順序、邏輯順序等)而相互關聯。在論述該段落主題的時候,每后一個句子都是建立在前面一個句子的基礎之上的。如果去掉段落中的一個句子,這種連貫便會受到影響,就會造成讀者在理解上的困難。
3、 議論文中心段落的主題句及其論據、議論文中常用的詞句與短
議論文中心段落的主題句及其論據 、一篇議論文能否獲得高分與其中心段落主題句的質量不無關聯,而主題句質量的高低則又取決于審題的好壞和論據的選擇(即所選的論據在邏輯性、說理性、準確性及與主題內容的關聯性等方面是否都經得起推敲)。需要明確的是,中心段落只應有兩個組成部分:段落的主題句和支持主題句的論據。段落的主題句也應有兩個部分組成,即:主題句=主題 作者對主題的看法或態(tài)度,兩者缺一不可。假設應試者被要求寫一篇有關吸煙的議論文,那么 smoking 就是中心段落的主題一般說來,議論文要求應試者闡明自己對某問題的看法或態(tài)度。因此當我們拿到議論文的題目以后,要認真審題,權衡某事的利與弊,然后確定我們的立場。如何構建段落的主題句呢?拿到議論文的`題目以后,經認真審題后,用英文列出你所能想起的與主題有關的例證。
名著小論文格式篇五
職稱評定要求要發(fā)表論文,論文發(fā)表要注意哪些事情。有哪些期刊可以選擇,下面是小論文格式范文,歡迎參考閱讀!
從經驗中學習是每一個人天天都在做而且應當做的事情,然而經驗本身的局限性也是很明顯的,就數學教學活動而言,單純依賴經驗教學實際上只是將教學實際當作一個操作性活動,即依賴已有經驗或套用學習理論而缺乏教學分析的簡單重復活動;將教學作為一種技術,按照既定的程序跟一定的練習使之自動化。它使教師的教學決策是反應的而非反思的、直覺的而非理性的,例行的而非自覺的。這樣從事教學活動,我們可稱之為“經驗型”的,認為自己的教學行為傳遞的信息與學生領會的含義相同,而事實上這樣往往是不準確的,因為師生之間在數學知識、數學活動經驗、這會社會閱歷等方面的差異使得這樣的感覺通常是不可靠的,甚至是錯誤的。
理智型教學的一個根本特點是“職業(yè)化”。它是一種理性的以職業(yè)道德、職業(yè)知識作為教學活動的基本出發(fā)點,努力追求教學實踐的合理性。從經驗型教學走向理智型教學的關鍵步驟就是“教學反思”。
對一名數學教師而言教學反思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展開:對數學概念的反思、對學數學的反思、對教數學的反思。
1.對數學概念的反思——學會數學的思考
對于學生來說,學習數學的一個重要目的是要學會數學的思考,用數學的眼光去看世界。而對于教師來說,他還要從“教”的角度去看數學,他不僅要能“做”,還應當能夠教會別人去“做”,因此教師對教學概念的反思應當從邏輯的、歷史的、關系的等方面去展開。
簡言之,教師面對數學概念,應當學會數學的思考——為學生準備數學,即了解數學的產生、發(fā)展與形成的過程;在新的情境中使用不同的方式解釋概念。
2.對學數學的反思
當學生走進數學課堂時,他們的頭腦并不是一張白紙——對數學有著自己的認識跟感受。教師不能把他們看著“空的容器”,按照自己的意思往這些“空的容器”里“灌輸數學”這樣常常會進入誤區(qū),因為師生之間在數學知識、數學活動經驗、興趣愛好、社會生活閱歷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異,這些差異使得他們對同一個教學活動的感覺通常是不一樣的'。要想多“制造”一些供課后反思的數學學習素材,一個比較有效的方式就是在教學過程中盡可能多的把學生頭腦中問題“擠”出來,使他們解決問題的思維過程暴露出來。
3.對教數學的反思
教得好本質上是為了促進學得好。但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能否合乎我們的意愿呢?
我們在上課、評卷、答疑解難時,我們自以為講清楚明白了,學生受到了一定的啟發(fā),但反思后發(fā)現,自己的講解并沒有很好的針對學生原有的知識水平,從根本上解決學生存在的問題,只是一味的想要他們按照某個固定的程序去解決某一類問題,學生當時也許明白了,但并沒有理解問題的本質性的東西。
名著小論文格式篇六
我想是因為一是大家對表格很熟悉,從一年級開始我們就經常接觸到許多要用表格來解決的數學問題。二是因為表格的條理很清楚,你們看,我們一列出表格本來是密密麻麻的字里信息清淅的展現出來,一看就知道貌岸然就知道貌岸然該怎么列算式了,多輕松呀!
那么,用列表的方法整理題目中的條件和問題時需要注意那些呢?1、要把已知條件和要求全部列入表格,填表時可以把問題用問號表示。把表格填寫好后,要檢查一遍,看看是否與題意一樣。2、根據要銀決的總問題選擇相關條件填入表格。填表時,只要抒需要的信息填寫進去就行了。然后,根據表格,寫出算式求出得數。
名著小論文格式篇七
免費本科論文ppt模板
專題一論文選題
一、選題原則,哪種題目適合我
二、選題途徑,捕捉靈感的火花
三、擬定題目,告訴別人我想做什么
四、基于“華師在線”的畢業(yè)論文選題
專題二資料收集
一、文獻類型及常見文獻
二、文獻檢索方法
三、數據庫檢索
四、intemet搜索引擎
五、基于“華師在線”的數字圖書館
專題三
研究方法
一、研究方法是什么
二、研究方法的選擇
三、常用研究方法:文獻研究法
四、常用研究方法:問卷調查法
五、常用研究方法:訪談法
六、常用研究方法:觀察法
七、常用研究方法:個案研究法
八、常用研究方法:行動研究法
九、常用研究方法:實驗研究法
專題四論文撰寫
一、論文組織結構
二、論文撰寫過程
三、論文抄襲的.嚴重后果
四、基于“華師在線”的畢業(yè)論文指導
專題五
著錄規(guī)范一、參考文獻
規(guī)范二、圖的規(guī)范
三、表的規(guī)范
四、其他規(guī)范與要求
專題六
自信答辯一、準備答辯
二、答辯流程
三、答辯細節(jié)
四、論文成績的評定
名著小論文格式篇八
做開題報告ppt的時候一定要注意邏輯性和層次性,另外盡量避免大段文字,能用圖和表表示自己的想法最好,如果實在需要文字表述,可以將文字分成不同的小段落,每一段落一個主題思想,這樣最好。關于開題報告ppt的格式有一定的要求的。這里我給大家一個大綱,大家把自己做的ppt,按照下面的提綱重新做一下。
容。下面就是你的開題報告的主要內容。一般可以按照項目申請書的邏輯順序來編排。
二、研究進展(或者研究現狀):就是文獻綜述,總結歸納與畢業(yè)論文內容相關的一些研究成果,其他人在研究什么,他們的研究結果怎樣,有什么優(yōu)缺點,關于這方面的研究還有那些不足的地方。進展部分的內容一定要緊扣選題意義。
三、研究內容:這部分主要是說明你需要做那些研究,才能闡明你的選題意義,或者是要達到你研究的目的需要做那些工作。注意這部分和下面的研究方案不同。比如陳洪友是比較不同人工林凋落物的分解特征,他的研究內容就可以這樣寫,一、不同人工林凋落物歸還量的差異;二、不同人工林凋落物分解速率的差異;三、不同人公路凋落物理化特征的差異。
四、研究目標:這部分比較困難,一般會要求針對每一個研究內容寫一個研究目標。你們可以寫一個總的研究目標就可以了。內容主要是通過以上研究要揭示什么現象,闡明什么原理,得出什么結論等。
五、研究方案:這部分是比較重要的內容,根據第三部分來寫。其實就是需要做什么實驗,實驗的具體步驟有哪些。這部分能有技術路線最好。這是我做的一個技術路線,你們可做參考。
六、論文時間安排:
七、參考文獻:參考文獻部分一定要注意參考文獻的格式問題。有兩點,第一,在前面部分應用參考文獻是,在引用完后再后面加上[1],[2]等標號就可以了,不要再加其他任何內容。第二點,在第七部分,一定要注意參考文獻格式,一般采用如下格式:
[1]作者姓名(一般標明前三位作者即可),年份(文章發(fā)表的時間),論文題目,雜志
名稱,卷號,頁碼。
1.2016論文開題報告怎么寫
2.畢業(yè)論文的開題報告怎么寫才好
3.本科畢業(yè)論文開題報告怎么寫
4.2016??粕撐拈_題報告怎么寫
5.英語論文開題報告應該怎么寫
6.畢業(yè)論文開題報告應該怎么寫
7.護理畢業(yè)論文開題報告怎么寫
8.2016本科論文開題報告怎么寫
9.學生畢業(yè)論文開題報告怎么寫
10.畢業(yè)論文開題報告格式怎么寫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薦度:
點擊下載文檔
搜索文檔
名著小論文格式篇九
論文通常由題目、作者、論文摘要、關鍵詞、正文、注釋和參考文獻等方面內容構成。
1、題目:題目是文章的眉目。要求直接、具體、醒目、簡明扼要。寫作的方法是:
?直接在題目中揭示論文主要觀點。如:《寧波外向型經濟不能回避歐元》。
?當文章的主要觀點難以用一句簡短的話加以歸納時,在題目中也可以只交代研究的內容、范圍或角度。如:《時代和制度變遷中知識型企業(yè)家的興起和成長》、《論知識型企業(yè)家的內涵和本質》、《試論……》、《淺談……》、《……初探》等等。從這類題目本身一般看不出作者的觀點,但因為交代了文章的內容范圍,可引起有相同興趣的同仁注意。
?題目的寫作句型可以有多種選擇:陳述句《創(chuàng)新是寧波經濟高速增長的不竭動力》、祈使句《西部大開發(fā)要把發(fā)展旅游業(yè)作為切入點》、判斷句《寧波外向型經濟不能回避歐元》、疑問句《領導該是什么樣?》等句型。也可以用帶有若干短語的詞語形式《東北亞經濟的曙光》、《經濟全球化:目標、途徑和選擇》。
總之,對題目的寫作要求是要能夠揭示論題范圍或論點,使人看了標題便知曉文章的大體輪廓、所論述的主要內容或作者的寫作意圖。字數一般在10字以上,20字以下(不包括副標題),太短說不清,太長容易使人產生煩瑣和累贅的感覺,得不到鮮明的印象。
3、論文摘要:是論文內容不加注釋和評論的簡短陳述。寫摘要的目的在于:使讀者通過閱讀摘要,就能大概了解作者所研究的問題,如果對此有興趣,再進一步閱讀全文。摘要通常包含以下內容:研究的目的和重要性;研究的主要內容;獲得的基本結論和成果(特別是新見解);結論或結果的意義。論文摘要的`寫作要求:要把論文中所闡述的主要觀點和內容都進行高度概括;突出論文研究的創(chuàng)新成果和結論性的內容,其他可略;要用十分精練、概括的語言進行表述(通常在100―300字之間)。
4、關鍵詞:為了便于計算機系統(tǒng)對各類論文的收集整理,以供讀者檢索和引用,學術性的經濟論文要列出4―6個關鍵詞。關鍵詞通常是從論文的題目、摘要和正文中選取出來的,是對表述論文的中心內容有實質意義的詞匯。根據中國科協(xié)《關于在學術論文中規(guī)范關鍵詞選擇的規(guī)定》:
第一個關鍵詞:要列出論文所屬二級學科名稱。(經濟學、管理學、法學、哲學等等屬于一級學科,經濟學下面的政治經濟學、宏觀經濟學、微觀經濟學、比較經濟學、經濟地理學、發(fā)展經濟學、生產力經濟學、經濟思想史、經濟史、世界經濟學、國民經濟學、管理經濟學、數量經濟學、會計學、審計學、技術經濟學、生態(tài)經濟學、勞動經濟學、城市經濟學、資源經濟學、環(huán)境經濟學、物資經濟學、工業(yè)經濟學、農村經濟學、農業(yè)經濟學、交通運輸經濟學、商業(yè)經濟學、價格學、旅游經濟學、信息經濟學、財政學、貨幣銀行學、保險學、國防經濟學、經濟學其他學科屬于二級學科)
名著小論文格式篇十
摘要:五四運動以后,漢語受以英語為主的印歐語言的影響,走上了歐化的道路。漢語語法的歐化,是語法史上的一樁大事,使?jié)h語語法從不同程度上發(fā)生了演變和發(fā)展。我們要理性地面對漢語歐化現象,找到中西語言的契合點,促使?jié)h語健康發(fā)展。
關鍵詞:歐化;語法;利弊。
一、漢語歐化現象。
自五四新文化運動以來,中文的變化極大。受西方文化的影響,中文也漸漸走上了西化的路子。有人稱這是漢語面臨的西化危機。危機與否我們先不要下定論,西化現象已經是潮流所趨,勢所難免。我們只有全面深刻的了解這個過程和現象,才能評判西化現象的利弊?!吨形牡某B(tài)與變態(tài)》這篇文章,用大量的事實和例子,寫出了現代漢語受英文語法的影響而歐化的現象。例證詳實,論證嚴密,情真意切地表達了自己對國語語法未來發(fā)展狀況的擔憂。自從開放國門以來,漢語語法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
詞法和句法在不同程度上受到了影響。例如詞匯多音化趨勢加強,詞綴化傾向日益顯著,被動結構的擴大等,種種變化打破了漢語意合的形態(tài),使中文的常態(tài)優(yōu)勢盡失。本文擬通過對余先生觀點的思索,來進一步探究漢語歐化的道路及其這條道路上的利與弊。
二、漢語語法歐化的表現。
(一)詞法上的變化。
在歐化過程中,最先產生、最易辨別的詞法上的變化。例如,詞的組合結構趨向復雜;多音化趨勢不斷加強;詞綴化傾向日益顯著等。
1.多音化趨勢不斷加強。
多音化趨勢是指漢語多音節(jié)詞匯占有愈來愈大的比重。王力認為漢語多音化趨勢是漢語自身發(fā)展趨勢所在,但外來語的影響加速了漢語多音化的進程。漢語在吸收外來詞的時候主要有以下幾種方式,音譯、意譯、音譯兼意譯等。由于英語詞匯的一個音節(jié)至少與漢語的一個漢字相對應,所以音譯詞也多為多音節(jié)。另外意譯和音譯兼意譯,更要求外來詞和漢語的成詞習慣相對應,所以,翻譯過來的詞所含的義素一般都多于兩個音節(jié)以上。另外漢語“詞根+詞綴”式構詞方式,也是使多音節(jié)詞匯增多的一個原因。
2.詞綴化傾向日益顯著。
眾所周知,漢語是孤立語,詞匯缺乏形態(tài)變化,幾乎沒有詞綴可言。但是隨著外語對漢語影響地不斷加深,興起了不少漢語詞綴。例如用法跟“—ize,—ise”相當的“化”(歐化、現代化),跟“—er,—ian,—ist,—or,—eer”等相當的后綴“家”(畫家、歌唱家)、“者”(作者、讀者)、“師”(工程師、魔術師)“員”(演員、教員。還有“反”(反人類等)“非”(非法、非禮)這種類似的前綴。
余光中先生通過對后綴“性”(可讀性、紀律性)和“主義”(浪漫主義、馬克思主義)的批駁,認為這些類似后綴的成分是漢語受西化影響而形成的“名詞成災”的詬病。近年來也出現了新的詞綴,例如“被”,被幸福、被自殺、被小康等。通過研究發(fā)現,漢語受英語的影響,詞綴的語義趨于抽象和泛化,構詞位置日益固定,增強了漢語的構詞能力,并且增強了表達效果。
3.“的”字結構亂用。
我國文言文中,所屬關系皆在字里行間,“的”字很少用,甚至不用。但“的”的濫用卻是近幾十年才出現的現象。余光中先生在文中寫道“一碰到形容詞,就不假思索,交給“的”去組織,正是流行的白話文所以僵化的原因?!崩纾且粋€畫家,住在一條老聞著魚腥的小街底頭一所老屋子的頂上一個a字式的.尖樓閣里。(徐志摩譯《巴黎的鱗爪》)徐志摩的這篇翻譯的確不盡如人意,有些蹩腳。
用了大量“的”字定語結構,使句子顯得拖宕冗長。如果在英譯漢的過程中,不顧漢語自身的特點,緊緊跟隨英語句式,勢必會造成譯文的冗長復雜。英語句子呈現句首封閉、句尾開放的特征。修飾語、插入語可以后置,句子可以不斷向句尾擴展和延伸。與英語不同,漢語句子成句首開放、句尾收縮的特征。句首雖然開放,向左延伸,但擴展的長度和程度受到種種限制,不能像英語那樣層層環(huán)扣、向后不斷擴展延伸。需要標點和虛詞把句子分開,化長為短。
因此英譯漢時常常要破句重組、化繁為簡,去除冗余,符合漢語言重邏輯、重悟性、的特點。
(二)句法的變化。
1.句式趨向復雜多樣,意合形態(tài)漸弱。
漢語里有些句子,完全可以根據語氣的需要而靈活變通,不需顧及句法結構的完整性,所以經常出現句子成分的省略、隱含、增減等現象。因而有人說“漢語是一種綜合性很強的隨機語法”。漢語靈性之根在于它的簡易型。但是隨著西方語法的影響,漢語更加注重形式,句式趨向復雜多樣。
英語注重使用各種形式手段來連接詞語、從句和分句,注重通過有形的標記來顯示詞語之間、主句和從句之間以及分句之間的關系。漢語雖然也通過介詞和連詞等形式連接句子,但使用頻率上遠不如英語那么高。漢語中雖有各種連詞,但語義關系常常要通過語序和意義去體會。在英語里,詞性相同的字眼常用and來連接:例如manandwife,youandi,backandforth。但在中文里,類似的場合往往不用連接詞,所以只要說“夫妻”、“你我”、“前后”就夠了。五四以來,“但是”、“如果”、“既然”、“即使”等連詞的大量使用使?jié)h語意合形態(tài)漸弱,走向偏重形合的特點。
2.被動結構的擴大。
漢語中,被動結構所敘述的原是不如意或者不希望發(fā)生的事。但五四以來,漢語“被”字句出現頻率明顯增長。西方是形合的語法,動詞被動形式的使用都是強制性的。依照漢語的傳統(tǒng),有時候只要被動關系可以意會,往往就使用無標志被動句形式,而不采用被動標記“被”字。在翻譯西方作品的被動句時,人們往往根據句子形式,一律把被動句用“被”的形式表現出來,因此使“被”字句明顯增多。
在西化以后,被字句表示的也不限于不愿意或不愉快的事了。余先生舉例:“我不會被你這句話嚇倒。他被升為營長。他不被準許入學?!边@三句話本可以說成:"你這句話嚇不倒我。他升為營長。他未獲準入學?!熬渥雍啙嵅煌襄?,卻生硬的用被動句來表達句子。
主動的表達方法,顯示了漢民族自古以來“天人合一”“主客一體”的哲學思想傳統(tǒng),在這種傳統(tǒng)下,我們擁有的是主體涵蓋客體的思維,必然不需要主體客體界限分明。
三、漢語歐化現象利弊說。
漢語歐化現象引起了很多人的關注,人們對漢語歐化的利弊觀點不一,有人對歐化現象持寬容態(tài)度,認為歐化現象適應時代潮流,有利于與世界接軌。
陸儉明先生的《漢語危機論可以休矣》,針對近幾年來媒體上不斷出現的“漢語危機”論,他認為這是人們缺乏語言意識的表現。陸儉明先生還認為語言實際并不存在純潔性的問題。我們追求的是語言的健康使用,而非“語言的純潔”。
由此可以看出,陸先生對漢語西化的問題保持寬容態(tài)度。漢語的歐化還有很多有利的方面,例如漢語利用歐化詞綴構詞,豐富了漢語附加式的構詞法等。對于漢語歐化,反對的聲音也有很多。
余光中先生在文章中就說“目前中文的一大危機,是西化?!薄疤焯珡姷奈骰?,破壞了中文的自然生態(tài),就成了惡性西化。這種危機,有心人都應該及時警覺而且努力抵制。”由此可見,余先生對西化持謹慎態(tài)度。的確,漢語在西化過程中,過度吸取了西方語言中一些不適應漢語的東西,使?jié)h語“洋”相百出,喪失了中文先天的優(yōu)勢。這也的確值得我們深思。
例如濫用詞綴構詞,造成造詞生硬;存在“的”“們”濫用問題;“除此之外,還有被動結構的擴大,句式復雜多樣等問題。面對漢語歐化現象,反對之聲也層出不窮。通過《中文的常態(tài)和變態(tài)》這篇文章,我們更清楚了探析了漢語語法歐化的表現,在近幾十年的演變過程中,漢語不斷發(fā)展,無論是詞匯還是語法,都間接揭示了西方語法對我們的影響,展現出時代的不斷變遷和發(fā)展。我們要在語言接觸過程中,理性地吸收和接納,并且要擴大中文對西方語言的影響,傳播中華文化。
這樣才能避免在強勢英語的影響下,只有漢語歐化,而英語卻絲毫未動的局面。只有這樣才能找到中西文化的最佳契合點,使它們優(yōu)勢互補,從而建構和諧文化。
參考文獻:
[1]胡開寶.漢外語言接觸研究近百年回顧與展望[j].外語與外語教學,(5).
[2]謝耀基.漢語語法歐化綜述。[j].語文研究,(1).
[3]余光中.余光中談翻譯[m].北京: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
[4]彭炫.歐化與翻譯——讀王力先生《歐化的語法》[j].廣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
[5]劉珍振.從“的”字濫用看翻譯中的漢語西化問題[j].現代語文,(5).
[6]胡慧.語言接觸_中西文化交融與和諧文化建構[j].求索,(4).
名著小論文格式篇十一
上交的每份論文都一律采用學校統(tǒng)一印發(fā)的外封面(裝訂線一律在左面),正封面上的題目等內容要求用套打的方式打印在下發(fā)的正封面上。
封三的畢業(yè)論文(設計)成績評定記錄的最后一欄——“答辯小組意見”,不參加優(yōu)秀畢業(yè)論文答辯者不需要填寫。
(二)開題報告要求
開題報告內容包括:選題的背景與意義(對與選題有關的國內外研究現狀、進展情況、存在的問題等進行調研,在此基礎上提出選題的研究意義),課題研究的主要內容、方法、技術路線,課題研究擬解決的主要問題及創(chuàng)新之處,課題研究的總體安排與進度,參考文獻等方面。
(三)論文題目
論文題目應以簡短、明確的詞語恰當概括整個論文的核心內容,避免使用不常見的縮略詞、縮寫字。讀者通過標題可大致了解畢業(yè)設計(論文)的內容、專業(yè)的特點和科學的范疇。中文題目一般不宜超過24個字,必要時可增加副標題。外文題目一般不宜超過12個實詞。
(四)摘要、關鍵詞和設計說明
1.中文摘要和中文關鍵詞
摘要內容應概括地反映出本論文的主要內容,主要說明本論文的研究目的、內容、方法、成果和結論。要突出本論文的創(chuàng)造性成果或新見解,不要與引言相混淆。語言力求精練、準確,以300—500字為宜。
在摘要的下方另起一行,注明本文的關鍵詞(3—5個)。關鍵詞是供檢索用的主題詞條,應采用能覆蓋論文主要內容的通用技術詞條(參照相應的技術術語標準)。按詞條的外延層次排列(外延大的排在前面)。摘要與關鍵詞應在同一頁。
2.英文摘要和英文關鍵詞
英文摘要內容與中文摘要相同,以250—400個實詞為宜。摘要下方另起一行注明英文關鍵詞(keywords3—5個)。
3.設計說明
畢業(yè)設計需附有設計說明,主要介紹設計任務來源、設計標準、設計原則及主要技術資料,中文字數要在1500~2000字以內,外文字數為1000個實詞左右,關鍵詞一般以5個左右為宜。
(五)目錄
論文目錄是論文的提綱,也是論文各章節(jié)組成部分的小標題。要求標題層次清晰,目錄中的標題要與正文中的標題一致。
(六)正文
正文是畢業(yè)論文的主體和核心部分,不同學科專業(yè)和不同的選題可以有不同的寫作方式。正文一般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引言或背景
引言是論文正文的開端,應包括畢業(yè)論文選題的背景、目的和意義;對國內外研究現狀和相關領域中已有的研究成果的簡要評述;介紹本項研究工作研究設想、研究方法或實驗設計、理論依據或實驗基礎;涉及范圍和預期結果等。要求言簡意賅,注意不要與摘要雷同或成為摘要的注解。
2.主體
論文主體是畢業(yè)論文的主要部分,必須言之成理,論據可靠,嚴格遵循本學科國際通行的學術規(guī)范。在寫作上要注意結構合理、層次分明、重點突出,章節(jié)標題、公式圖表符號必須規(guī)范統(tǒng)一。論文主體的內容根據不同學科有不同的特點,一般應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畢業(yè)論文(設計)總體方案或選題的論證;
(4)論文主體的所有數據必須真實可靠,凡引用他人觀點、方案、資料、數據等,無論曾否發(fā)表,無論是紙質或電子版,均應詳加注釋。自然科學論文應推理正確、結論清晰;人文和社會學科的論文應把握論點正確、論證充分、論據可靠,恰當運用系統(tǒng)分析和比較研究的方法進行模型或方案設計,注重實證研究和案例分析,根據分析結果提出建議和改進措施等。
3.結論
結論是畢業(yè)論文的總結,是整篇論文的歸宿,應精煉、準確、完整。結論應著重闡述自己的創(chuàng)造性成果及其在本研究領域中的意義、作用,還可進一步提出需要討論的問題和建議。
(七)中外文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是畢業(yè)設計(論文)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它反映畢業(yè)設計(論文)的取材來源、材料的廣博程度和材料的可靠程度,也是作者對他人知識成果的承認和尊重。一份完整的參考文獻可向讀者提供一份有價值的信息資料,列入的文獻應在10篇以上,其中外文文獻在2篇以上。
(八)相關的科研成果目錄
包括本科期間發(fā)表的與畢業(yè)論文相關的已發(fā)表論文或被鑒定的技術成果、發(fā)明專利等成果,應在成果目錄中列出。此項不是必需項,空缺時可以略掉。
第二頁 更多精彩
名著小論文格式篇十二
善意取得制度的設立宗旨在于維護物權交易的動態(tài)安全,在符合善意取得制度的前提下優(yōu)先保護善意第三人的利益,但這種保護以犧牲原權利人的利益為代價,對原權利人的利益造成損害,而原權利人的利益犧牲在不動產善意取得制度中體現的更為突出。因此,我們更應注重不動產善意取得制度下對原權利人的利益保護,原權利人應當采取多種權益救濟途徑來維護自己的權益。
不動產善意取得無權處分。
自20xx年10月1日起施行《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以下簡稱《物權法》)以來,從立法角度確定了不動產交易同樣適用善意取得制度,今年3月1日起施行的《物權法》司法解釋(一)多處涉及“善意取得”相關問題,不動產善意取得制度在司法實踐中同樣具有重要地位。本文將基于對不動產善意取得中原權利人與善意第三人利益進行分析,并對原權利人的權益救濟展開論述,完善不動產善意取得的法律效果。
《最高人民法院公報》2015年第10期登載的“連某某訴臧某某排除妨害糾紛”一案涉及到不動產善意取得問題,一審二審結果不同,因確認已取得房屋所有權的善意第三人無權要求原房屋所有權人搬離訴爭房屋而引起爭議。
在“連某某訴臧某某排除妨害糾紛”一案中,所爭議的房屋原來登記在被告臧某某名下,由其占有使用。李某在臧某某不知情的情況下以其代理人的身份將房屋轉讓給謝某并辦理過戶登記手續(xù),后謝某又將房屋轉讓給原告連某某并辦理房屋變更登記,將房屋登記在連某某名下。但房屋一直由臧某某居住。
一審法院認為,原告連某某作為善意第三人,已辦理房屋過戶登記,依法享有房屋所有權。被告提出上訴,二審法院認為,因生效判決確認李某以被告臧某某代理人身份與謝某就系爭房屋所簽訂的買賣合同無效,臧某某占有、使用該房屋至今具有合法依據。謝某自始至終沒有合法取得過系爭房屋而客觀上無法向連某某履行交付系爭房屋的義務,故連某某應向謝某主張因無法交付系爭房屋導致買賣合同無法繼續(xù)履行的違約責任,連某某雖然已取得該房屋的產權證,但并未取得過系爭房屋的占有、使用權,其徑行要求系爭房屋實際占用人臧某某遷出的請求不予支持。
此案中,關鍵的問題在于“當原權利人與善意第三人權利沖突時,法律應如何選擇適用”。一審已生效判決認定連成賢為善意第三人,是房屋所有權人。二審法院對連成賢作為善意第三人避而不談。筆者認為,此舉不利于維護交易安全,應當在第三人滿足善意第三人的前提下,優(yōu)先適用善意取得制度來維護交易安全,原權利人應當尋求異議登記、不當得利請求權、侵權行為損害賠償請求權等其他法律救濟途徑來維護自己的權利。
(一)利益沖突。
若善意第三人與無權處分人之間的債權行為有效,在善意取得制度的適用下,善意第三人取得了不動產的所有權,原權利人則作出犧牲,失去原有的利益,原權利人無法要求善意第三人返還不動產。在這種情況下,善意第三人的權利與原權利人的利益發(fā)生了沖突,原權利人只能通過追究不動產無權處分人的侵權責任或者違約責任尋求法律救濟。善意取得制度在犧牲原權利人的利益的情況下,積極地保護了善意的第三人的利益,表現出對不動產交易動態(tài)安全的維護。它摒棄了所有權絕對觀念,體現了追求財富增長的社會愿望,并以該制度保護交易的動態(tài)和靜態(tài)安全。因此,權衡各方利益關系是至關重要的。對原權利人的利益保護而言主要是表現出公平與公正,對善意第三人而言,是體現出對交易安全秩序的維護。
當原權利人與善意第三人利益沖突時,基于民事活動的公平原則以及善良風俗的要求,法律需要作出衡量。
(二)利益協(xié)調——以“連成賢訴臧樹林排除妨害糾紛”一案為例。
本案中,終審判決偏重于維護原權利人的利益,善意第三人由于無權處分人沒有實際權利而無法行使其房屋所有權。雖然終審判決維護了原權利人的利益,但是臧樹林作為房屋原權利人,聽朋友說可以賺點錢,到一個擔保公司簽了一些材料,對簽署的'內容不清楚的情況下就將產權證原件交了出去,并給他人辦理了授權“代為辦理上述房地產的交易、過戶登記手續(xù)”的公證書,才導致其房屋被他人出售,原權利人自身存在一定過失。而作為善意第三人連成賢,在購買房屋時沒有實地查驗房屋是否為他人占有,也存在一定的過失。在雙方都有責任的情況下,終審判決偏重于維護原權利人的利益。
筆者認為,當原權利人與善意第三人權利出現沖突時,應當依據法律規(guī)定,優(yōu)先適用善意取得制度,保護善意第三人的利益,此時不論原權利人是否有過失,都應當尋求其他法律救濟途徑來維護自己的權利。
在不動產權屬糾紛中,若符合不動產善意取得制度的構成要件,則善意第三人的利益得到保護,原權利人的利益做出犧牲,此時原權利人需要通過異議登記、不當得利請求權、侵權行為損害賠償請求權等多種法律救濟途徑來維護自己的利益。
(一)以不動產登記來保障原權利人的權利。
1.更正登記。該不動產的利害關系人有證據證明不動產登記簿所登記的事項有錯誤的或者不動產登記簿記載的權利人書面同意利害關系人申請更正登記,利害關系人可以向不動產登記機關申請更正登記,登記機構應當依法定程序予以更正。
2.異議登記。當利害關系人無法申請更正登記時,可以向不動產登記機關申請異議登記。異議登記將會使得登記簿上所記載的權利失去推定為正確的效力,即喪失公信力,從而使得不動產登記簿記載的權利人對該不動產沒有事實上的處分權,從而否定了善意第三人的成立。因為善意取得制度的適用要求第三人為善意且無重大過失,而當異議登記存在時,第三人應當盡到合理注意義務,發(fā)現權利人處分權的瑕疵。但是異議登記有明確的時間限制,具有臨時性,原權利人應當通過其他法律途徑予以救濟。
(二)以無權處分人為對象的權益救濟。
基于無權處分行為的發(fā)生,第三人符合善意取得制度時取得不動產物權,原權利人的利益受到損害,對于原權利人的權利在法律上也需要給予維護以實現公平正義的要求。原權利人擁有對無權處分人債法上的請求權基礎。具體包括:
1.合同上的請求權。若原權利人和無權處分人之間先前確立合同關系的,原權利人可以基于合同上的請求權,要求無權處分人承擔違約責任以彌補自己的損失。
2.不當得利返還請求權。不當得利請求權是指“沒有合法根據但是取得利益,造成他人損失的,應當將取得的不當利益返還受損失的人?!比魺o權處分人損害原權利人的利益而不當得利的情況下,原權利人可以請求返還不當得到的利益。
在“連成賢訴臧樹林排除妨害糾紛”一案中,無權處分人李某惡意實施無權處分行為,原權利人臧樹林可以依照不當得利請求權尋求救濟。
3.侵權行為損害賠償請求權。侵權行為損害賠償請求權是基于侵權之債而產生的一種債權請求權,具體是指“原權利人的權利受到損害而享有的要求無權處分人承擔損害賠償責任的權利?!笨梢砸笄謾嗳诉M行一定金額的賠償。
例如,在“連成賢訴臧樹林排除妨害糾紛”一案中,李某在臧樹林不知情的情況下以其代理人的身份將房屋轉讓給謝某并辦理過戶登記手續(xù),謝某有理由相信李某有代理權的情況下,在符合善意取得構成要件時謝某可以作為善意第三人取得不動產物權。原權利人可以向無權處分人主張侵權行為損害賠償請求權。
(三)以不動產登記機關為對象的權益救濟。
出現不動產登記錯誤的原因主要有兩種類型:1.由于不動產登記機關的過失或故意行為導致的登記錯誤;2.因為不動產登記機關和登記申請人的共同過錯導致登記錯誤,對原權利人的利益造成侵害,可以細分為有意思聯絡的共同侵權行為和無意思聯絡的共同侵權行為。
我國臺灣地區(qū)“土地法”規(guī)定:“因登記錯誤、虛偽或者遺漏致受損害者,由登記機關承擔損害賠償責任”。我國《物權法》司法解釋(一)第二十一條規(guī)定,“提供虛假材料進行申請登記,損害他人利益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因登記錯誤,給他人造成損害的,登記機構應當承擔賠償責任,登記機構賠償后,可以向造成登記錯誤的人追償?!?/p>
如果登記錯誤是因為不動產登記機關內部工作人員的過錯而造成,應當由登記機關承擔損害賠償責任然后向登記機關內部造成損害的工作人員追償。如果登記機關和登記申請人相互勾結、惡意串通構成共同侵權,則應由不動產登記機關和登記申請人承擔連帶賠償責任。如果登記機關和登記申請人構成無意思聯絡的共同侵權行為,錯誤登記的根源在于登記申請人的惡意申請,但是不動產登記機關同樣存在過錯,即未積極履行適當的審查義務,因此,不動產登記機關應當承擔不真正連帶責任,如果原權利人向不動產登記機關要求承擔賠償責任,待不動產登記機關承擔賠償責任后有權向登記申請人主張全額的賠償責任。
(四)完善行政審查機制。
我國《物權法》沒有對不動產登記的審查標準作出明確的規(guī)定,這容易使得各地登記機關采取的標準不一。因此,我國應當建立配套的行政審查機制,可以采取形式審查和實質審查相結合的模式,在形式審查的基礎上,盡到合理的注意義務,積極履行核準的義務。通過詢問申請人、及時要求申請人補充相關材料、主動進行實地查看、提前進行公證等多種方式,來明確不動產登記的審查標準,有利于保障登記內容的真實準確性,從而維護登記的公信力。
善意第三人取得不動產并不以占有轉移為前提,因此第三人善意取得不動產所有權時,原所有權人依然占有該不動產的情形也較普遍。善意取得是以犧牲原權利人的利益為代價來保護善意第三人的交易安全,善意第三人取得相應不動產物權只是適用善意取得制度最基本的法律效果,法律同時還應兼顧維護原權利人的利益。不動產善意取得制度的適用需要衡量原權利人與善意第三人的利益,在保護善意第三人的基礎上,無辜的原權利人應當利用合同上的請求權、不當得利請求權、侵權行為損害賠償請求權等多種法律途徑救濟自己的權利。
名著小論文格式篇十三
名著是指在文學、哲學、歷史、政治等領域內流傳較廣、影響較深、經典價值較高的著作,是人們認識世界、認識人生的重要工具。我讀過不少名著,經過深入的體會與思考,我認為寫一篇名著心得體會應該遵循一定的格式,以確保內容連貫,思路清晰,表達準確。
第二段:內容概述。
一篇名著心得體會應該包括以下幾個部分:書名、作者、主要人物、故事情節(jié)、思想內涵、語言風格、自己的感想和啟示等。其中書名、作者、主要人物、故事情節(jié)是讀者了解這部作品的基本內容,思想內涵、語言風格是我們領悟這部作品的重要依據,自己的感想和啟示是我們對這部作品進行總結和反思的標志。
第三段:解析重點。
思想內涵和語言風格是一篇名著心得體會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思想內涵涉及到文學作品的哲學、思想內涵等方面,是我們在閱讀、鑒賞和評價一篇文學作品時所必須了解的。語言風格是作品表現和傳達思想內涵的手段,我們要通過對作品的語言風格進行分析,來深入理解文學作品的內在結構和規(guī)律。
第四段:思考體會。
通過一篇名著心得體會,我們可以感受到文學作品帶給我們的思想啟示和情感體驗。在閱讀名著的過程中,我們不僅可以了解歷史、社會和人性的本質,還可以認識到不同的價值和思想觀念。同時,我們也可以從名著中受到啟示和教育,推動自己的人生進程。因此,寫一篇有意義的名著心得體會,是我們對自己知識、思維和文學素養(yǎng)的一次全面提升。
第五段:總結。
總而言之,寫一篇名著心得體會既需要注重基本要素的完備,更要在對思想內涵和語言風格的理解上深化思考,從而達到全面、具體、深入地表達自己對這部作品的思考和感悟的目的。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更好地領會和欣賞名著,從而獲得我們自己的收獲和成長。
名著小論文格式篇十四
名著是文學的精華,它們是經典的代表,蘊含著豐富的思想和情感。通過閱讀名著,我們可以體驗到不同時代的文化,了解人類的智慧和人性的復雜性。在閱讀名著的過程中,我從中汲取了很多的收獲和體會。
首先,名著使我體會到了人類共同的情感和命運。無論是莎士比亞的《羅密歐與朱麗葉》還是托爾斯泰的《戰(zhàn)爭與和平》,它們都教會了我人類的命運是相通的。無論是古代還是現代,人們的情感和矛盾始終如一。通過閱讀這些名著,我感受到了人類在生活中所面臨的困境和選擇的痛苦。我能夠與小說中的角色產生共鳴,感同身受地體驗他們的喜怒哀樂。這使我意識到我們每個人都是獨特的個體,但我們的情感和命運是相通的。
其次,名著使我理解了人類智慧的深度和廣度。名著中的角色往往是有著復雜性格和思想的人物,他們代表著作家的智慧和思考。通過閱讀名著,我了解到了人類智慧的無窮魅力。例如,讀完凡爾納的《環(huán)游地球80天》,我被主人公菲利亞斯·福克斯的勇氣和機智所折服。他克服了一個又一個的困難,最終實現了自己的目標。他的聰明才智和無畏精神激勵著我去面對生活中的挑戰(zhàn)。名著中蘊含的智慧讓我深思我們每個人應如何成為更好的人。
再次,名著使我意識到了人性的復雜性。名著中的人物形象往往是多維度的,他們既有光明的一面,也有陰暗的一面。例如,讀完奧斯卡·王爾德的《道林·格雷的畫像》,我深受主人公道林·格雷的故事所觸動。他追求美的同時,卻放縱了自己的欲望,最終導致了自己的毀滅。通過這個故事,我深刻理解到了人性的復雜性和矛盾性。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yōu)點和缺點,我們需要用正確的價值觀去應對我們內心的黑暗面。
最后,名著使我對文學藝術產生了新的認識和欣賞。經典名著的創(chuàng)作背后蘊含著作家對語言和藝術的極致追求。無論是莎士比亞的戲劇還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說,它們都展示了文學藝術的魅力。通過閱讀名著,我更加明白了文學作品背后的意義和目的。作家以鮮活的語言和精彩的情節(jié),以及深刻的思想和哲理,表達了對人生和社會的思索。這讓我更加欣賞文學作品,也讓我更有興趣去探索更多的作品。
總之,通過閱讀名著,我獲得了豐富的思想和情感的滋養(yǎng)。名著教給我關于人類的共同情感和命運、人類智慧的深度和廣度以及人性的復雜性的寶貴經驗。它們讓我對人類和世界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同時也讓我對文學藝術有了更多的認識和欣賞。我將繼續(xù)閱讀名著,不斷汲取智慧和思想的滋養(yǎng),并將這些體會融入到我的生活中。
名著小論文格式篇十五
經典名著是人的精神創(chuàng)造的產品,總是帶有某種目的和意義,具備著某種價值。人類之所以需要它,正是因為文學對人的生活具有重要的意義。有時候,一個時代的經典名著會影響著、推動著整個社會生活。雨果的《悲慘世界》促進了免囚保護事業(yè),斯托夫人的《湯姆叔叔的小屋》點燃了奴隸解放運動的火焰而成為美國南北戰(zhàn)爭的導火線,托爾斯泰的《戰(zhàn)爭與和平》為歐洲人民反擊德國帝國主義的侵略灌注了一股動力。由此可見,經典名著的巨大作用。
經典名著能影響讀者,教育讀者,調節(jié)人的情緒,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來激發(fā)讀者追求和創(chuàng)造美好的事物。作為中學生,正是人生觀世界觀形成時期的青年,學校和老師有責任和義務為學生推薦經典名著并引導他們閱讀。這樣有利于學生的思想品質、審美能力的培養(yǎng),認知視野的拓寬和心靈的凈化。
經典名著給人以審美的愉悅,使人獲得美的享受和精神上的愉悅,從而陶冶性情,提高審美情趣。在閱讀經典名著時,學生總會對作品的內容如人物的行為、命運和種種生活情景,在感情上產生強度不一的反應,引起或優(yōu)美,或丑惡,或崇高,或卑劣,或悲痛,或可笑的感覺,讓學生在心靈上產生共鳴。經典名著必然融注了作家的人生理想和審美情感,滲透了作家對現實美的發(fā)現和思索。如柳宗元的《江雪》這首詩展現的清峻、幽深的境界,很能觸動學生的審美情感,詩人把自己的情趣、人生意義傾注在所描寫的雪景中,詩人在政治上遭到打擊,他把十分險要的環(huán)境化成一片冷峻、孤寂的境界,寧靜中透出詩人內心的堅韌和騷動不安,透出詩人的理想、人生態(tài)度和審美情趣,給人以一種審美上的享受和發(fā)現,陶冶讀者的性格。又如張承志的小說《黑駿馬》中寫的不過是一個尋找昔日戀人的故事,表現了上了大學、當了干部的“我”對自己離棄的情人所產生的自責和悔恨。然而作者在給讀者打開了一個草原人民的蘊含豐富的生活世界的同時,又給這一切賦予濃烈的審美情趣,使讀者感受到蒼茫的草原、笨重的勒勒車、柔美善良的女性、強悍深沉的男性、偉大的母愛和種種古樸的落后的習俗;也看到愛情與丑惡、失望與希望、文明與愚昧的搏斗,讓讀者在審美中把握整個民族的時代的底蘊。再如我國當代女詩人舒婷的詩歌《致橡樹》,詩中描繪了一株木棉樹對橡樹的苦戀和摯愛,讓讀者感受到愛的力量,愛的堅貞,從而樹立不依附、平等互敬的新時代的愛情觀。
名著中描寫美的事物會引起人們的美的感受,描寫丑的事物同樣能引起人們美的感受。法國古典主義作家莫里哀的喜劇《吝嗇鬼》中塑造了一個守財奴阿巴貢的形象,他為了斂財聚寶,費盡心思,甚至六親不認,冷酷無情。作家通過對他的譏諷、嘲弄,否定了他的丑惡行為,襯托出生活中美好的東西,讓讀者從中獲取一種特殊的審美價值,從而對美丑有更充分的認識。
經典名著對人的精神有著重要的補償功能,即當人們的某種需要在現實中得不到滿足時,可從文學作品中得到補償。沒去過泰山的人,可以有《泰山極頂》的滿足,沒見過巴黎圣母院的人,可以從《巴黎圣母院》中感受,意志薄弱者,卻可以有魯濱遜的冒險、柯察金的堅強;不懂愛情的人卻可感受羅密歐朱麗葉的柔情蜜意、賈寶玉林黛玉的纏綿悱惻。經典名著開闊了人的精神世界,提高人的精神追求和審美情趣。
學生通過閱讀經典名著,可以陶冶性情,提高觀察生活、理解生活的能力,更能從不同時期的經典名著中了解久遠的歷史,認識當時的社會,彌補因年代久遠而無法了解過去的缺憾,從而拓寬學生的視野。比如讓中學生閱讀杜甫的“三吏”“三別”這一組詩篇,就能夠了解到唐代“安史之亂”時期的許多歷史知識和生活知識,能夠增進中學生對封建社會矛盾斗爭的理解,仿佛具體而生動地看到新婚夫婦如何被迫離散,老夫老妻如何被迫投軍參戰(zhàn);田園的荒廢,官吏的無情,生活的困苦,人民的哀怨,一幅幅慘象如在眼前,一聲聲哭訴猶聞在耳。這就使學生認識到“安史之亂”不僅使唐王朝面臨土崩瓦解的危險,更給人民帶來了巨大的災難和痛苦,也從中更能體會到現實主義詩人杜甫憂國憂民的情感。
對于過去時代產生的經典名著來說,它總是留下了那個時代的生活內容和歷史痕跡,對于當代產生的經典名著來說,也總是反映了現時人們的生活、斗爭的情景以及時代精神。讀者的生活的范圍及時間是有限的,不可能體驗和窮盡全部的社會生活,而名著就給讀者提供更豐富的生活體驗,更豐富的社會生活知識。比如魯迅的小說《狂人日記》,為讀者塑造了一個“迫害狂”形象,作者通過狂人的行為和心理的刻畫,揭示出封建的舊社會是人吃人的社會,這個歷史就是人吃人的歷史。讓學生認清這就是中國當時的社會現實,就是造成民眾愚昧麻木的根源。這正如魯迅筆下的阿q,在阿q的.腦子里,革命就是造反,造反就要殺頭,這是他的正統(tǒng)觀念。也正如魯迅筆下《藥》中的茶客,在茶客們的腦子里,夏瑜勸牢頭造反是發(fā)了瘋了,因此死有余辜,這正合他們的思維邏輯,如果這個時候,勸阿q向革命者學習,叫茶客去同情夏瑜,這未免有些滑稽。因為他們所生活的社會是一個特定的環(huán)境,在這個黑暗、腐朽、充滿罪惡的社會里那些受迫害、受愚弄的民眾不可能有這些壯舉,這正是魯迅傾畢生精力要“吶喊”,要砸爛“鐵屋子”的原因和偉大意義之所在。
所以,引導學生閱讀經典名著,不僅能拓寬視野,豐富知識,而且對相關的教材閱讀及應試的閱讀理解也大有裨益。
經典名著不僅給讀者以知識,而且讓讀者對作品中表現出來的思想情感,愛與恨,善與惡,美與丑也會產生共鳴和思索,甚至得到心靈的震撼和洗禮,從中得到啟示和教益。經典名著表現了真善美,對讀者具有教育作用。學生閱讀經典名著,不僅是欣賞和認識的過程,也是一個受感染和受教益的過程。面對名著中表現出來的善與惡,真與假,美與丑,學生總是與自己的生活、思想相對照、相比附,從而喚起心中的是非感和道德感。學生看了塞萬提斯的小說《唐·吉訶德》就會對唐·吉訶德的形象產生滑稽可笑的感覺,而在可笑之余也就會認識到人的思想行為要符合客觀實際,不能按自己的胡思亂想魯莽行事,否則就會到處碰壁。而大量的表現英雄人物的名著如《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青春之歌》等更會使學生受到教育,他們不僅會從心中崇敬保爾·柯察金、林道靜等,而且會在現實生活中學習他們,仿效他們,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加強自己的意志,凈化自己的靈魂。
荀子認為,藝術“入人也深,其化人也速”,漢代思想家王充也認為“文人之筆,勸善懲惡也”。歷史上優(yōu)秀的作家,也往往是優(yōu)秀的教育家。在他們的作品中,總是通過對現實的描繪和對人的心靈世界的探索,揭示真理,歌頌美好,批判邪惡,嘲弄愚蠢,在培養(yǎng)人們崇高的思想感情,堅強性格和形成積極的人生觀,凈化思想、靈魂方面具有巨大的教育作用。
經典名著是用生動具體的形象來反映、說明和評價生活,因而它的作用具有生動、活潑和潛移默化的特點,主要通過形象感染,通過審美來實現。陶淵明的詩文并沒有直接進行道德說教,但當學生讀到他的詩文,神游于其中的境界,吟誦再三,那種追名逐利、庸俗卑劣的思想、品質自然被沖淡、抑制或得到一定程度的克服。
引導學生閱讀經典名著,一方面是有限教材內容的延伸,擴大學生的閱讀面、知識面,為學生了解因時間跨度或空間跨度之大而未知的中國的乃至世界的歷史和社會現狀搭建了平臺,為豐富學生的學識、提高閱讀的能力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另一方面,學生可以從這些經典名著的作家身上或從作品的形象上學到許多優(yōu)秀的品質、健康的思想情感、積極向上的生活態(tài)度,有助于學生加強自身修養(yǎng),完善自身人格。
【本文地址:http://aiweibaby.com/zuowen/81802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