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的編寫過程需要綜合考慮學生的學習特點、教材的內(nèi)容與要求以及教學環(huán)境等因素。如何編寫一份高質(zhì)量的教案是每位教師需要思考的問題。各位老師可以參考一下下面的教案范本,看看如何設計一堂風趣有趣的課。
小老虎爬山教案篇一
1、學會本課9個生字,正確讀寫“爬山虎、空隙、拂過、漾起、葉柄、彎曲逐漸、瞧不起”等詞語。
2、朗讀課文,背誦第二至第四自然段。
3、了解爬山虎的特點,理清課文敘述順序,抓住課文主要內(nèi)容。
4、學習作者的觀察方法和表達方法,培養(yǎng)留心周圍事物的習慣。
了解爬山虎的特點,學習觀察事物的方法,培養(yǎng)觀察事物的能力。
2課時
一、導入新課
1、激趣導入:爬山虎,是一種攀援植物,它不用像是葡萄或葫蘆等植物那樣搭架子,也能往高處爬。這是什么原因的呢?今天,我們學習25課《爬山虎的腳》,就能找到答案了。(板書課題)
2、檢查預習的情況
二、了解爬山虎葉子的特點
1、輕聲讀第二自然段,理解“剛長出來”和“長大了的”葉子各有什么特點。
2、填空:
剛長出來的葉子的特點 、 。
長大了的葉子的特點 、 、 、 。
3、看插圖,理解課文怎樣寫長大了的葉子。(抓住“新鮮”“一順兒”“均勻”)
4、朗讀指導:讀出美感來。
三、了解爬山虎腳的特點
引言:爬山虎的葉子之所以會這樣生機勃勃鋪滿墻,跟它的腳關系密切,它的腳到底是怎樣的呢?請自學第三自然段,邊默讀邊畫出寫爬山虎腳的有關句子。
1、屏幕顯示描寫爬山虎的腳的句子,學生說說每句話講了什么,了解爬山虎的腳的位置、樣子、顏色。
2、讓全班學生選擇適當?shù)牟使P,邊默讀描寫爬山虎腳的句子,邊畫爬山虎的腳。
3、對照課文有關內(nèi)容,小組評議畫的情況。
4、觀察實物,再一次默讀課文有關內(nèi)容,進一步了解爬山虎的位置、樣子、顏色。
5、結(jié)合板書小結(jié):因為作者“注意”了,所以對爬山虎腳長的位置、樣子、顏色才了解得這么仔細,那么它是怎么爬的呢?請自學課文第四自然段。
一、了解爬山虎是如何往上爬的
1、老師范讀,學生一邊聽,一邊圈出寫爬山虎如何爬的動詞。
2、學生匯報,老師板書:觸巴拉貼
3、學生自主探究爬山虎是如何爬的,注意“變”“彎”與“貼””的因果關系的理解。
4、小結(jié):作者正是準確地運用這些動詞,把爬山虎的腳如何爬的過程寫得很具體。作者正是按照爬山虎生長的順序來觀察的,所以寫得才這么有序。
5、觀察電腦演示的爬山虎的腳爬墻的過程,用課文語句來解說這一過程。
6、重點理解什么叫“一腳一腳”往上爬。
(1)假設黑板就是一堵墻,這是爬山虎的一根莖(老師用彩色粉筆畫),這是嫩葉(畫葉)。讓學生上臺用手演示爬山虎的腳,用動作演示爬山虎是怎么爬的。
(2)評議學生在黑板上的演示對不對。
(3)再讓學生上臺演示爬山虎往高處爬的情景。
(4)教師小結(jié):原來爬山虎可不像動物那樣只有幾只腳交替著爬,而是長一只腳巴住墻,再爬必須再長出一只,再巴住墻,一直往上長,必須不斷長出新腳。所以,葉圣陶爺爺說爬山虎是“一腳一腳”往上爬的。
(5)電腦演示爬山虎爬的過程,請學生用自己的話描述。
爬山虎不只往上爬,還往左邊、右邊爬,莖緊貼在墻上,爬滿整個墻。所以課文第二自然段才寫“一陣風拂過,一墻的葉子就漾起波紋,好看得很”。
7、小結(jié):剛才我們學習了爬山虎觸著墻的腳是如何爬的,那么沒觸著墻的腳會怎么樣呢?請同學們默讀最后一個自然段。
二、學習第5自然段
1、對比學習觸著墻和沒觸著墻的不同情況。
沒觸著墻:(板書)萎了
觸著墻:(板書)牢固
2、爬山虎的腳與墻的關系怎樣?
3、課文哪個自然段也告訴我們這個意思?
三、總結(jié)
1、學生歸納2、3、4、5自然段各講的是什么內(nèi)容。
2、復習3、4、5這幾段,講講圍繞爬山虎的腳,先講了什么,再講了什么,最后講了什么。
3、了解作者在觀察方面有哪些地方值得我們學習。
4、總結(jié):這篇課文重點圍繞“爬山虎的腳”來寫,為了說清楚這個意思,作者進行細心而有序地觀察,并且用準確、生動的語言描寫,使爬山虎的腳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小老虎爬山教案篇二
1、認識5個生字,會寫11個生字。正確讀寫“引人注意、均勻、重疊、空隙、葉柄、觸角、痕跡、逐漸、休想”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清課文的敘述順序。
3、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學習作者細心觀察的方法,培養(yǎng)留心周圍事物的意識。
學習作者細心觀察的方法,培養(yǎng)留心周圍事物的意識。
準備教學掛圖,將讀文與看圖結(jié)合起來。
做好預習:
預習生字 朗讀課文 回答問題 提出質(zhì)疑。
1、出示掛圖:爬山虎
3、教師根據(jù)學生回答板書:爬山虎
1、讀課文,學生思考作者是從哪幾個方面介紹爬山虎的?
2、學生交流,教師歸納出本篇課文的兩個探究點(多媒體顯示):
a、爬山虎的葉子是怎樣的?
b.爬山虎的腳是怎樣的,又是怎樣爬的?
小結(jié)過渡:葉圣陶爺爺筆下的爬山虎的葉子是什么樣子的?自由朗讀課文第二自然段。
1、學生自由讀課文第二自然段。
2、提問:讀了課文你有什么感受?哪些地方寫得美?你喜歡哪些句子?
4、老師指導讀出美感來??梢圆扇±蠋熥x前半句,學生補充后半句。
5、拓展
6、爬山虎的葉子之所以生機勃勃爬滿墻,這跟它的什么有關系呢?下節(jié)課再來學習。
調(diào)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參與學習過程,激發(fā)學生興趣。
1、讀生字詞
2、注意易錯的字
小老虎爬山教案篇三
學會本課生字詞,并做到正確讀寫。
初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nèi)容,初步了解爬山虎的特點。
重點:正確讀寫生字詞,
難點:初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nèi)容,初步了解爬山虎的特點。
一、新課導入
同學們,我們知道人有腳,動物也有腳,爬山虎是植物,它也有腳。這多么有意思啊,讓我們學習這一課,認識一下爬山虎的腳。
二、學習本課生字新詞。
1、學生自讀課文學習生字新詞。
正音:漾、隙、拂、莖
字形:隙、莖、
理解:空隙、拂過、漾起、逐漸
三、指導初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
1、默讀課文
2、用筆畫出描寫爬山虎的腳的句子
3、引讀:爬山虎的腳的句子
4、出示掛圖,看爬山虎的整體樣子。
四、布置作業(yè)
了解爬山虎的特點,理清課文敘述順序,抓住課文主要內(nèi)容。
學習作者觀察方法和表達方法,培養(yǎng)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能力。
了解爬山虎的特點,理清課文敘述順序,抓住課文主要內(nèi)容。
學習作者觀察方法和表達方法,培養(yǎng)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能力。
一、新課導入
爬山虎是一種植物,它也有腳,他還會用它的腳向上爬,到底他的腳有什么特點,他是怎樣向上爬的呢?我們今天繼續(xù)學習課文。
二、學習課文
思考:
1、爬山虎的腳是什么樣的?
2、爬山虎是如何向上爬的?
三、全班討論,感悟。
四、總結(jié)
爬山虎就是利用長在葉柄上的六七根細絲而后變成的圓片巴住墻向上爬的,多么有意思??!
五、提問
想想課文圍繞爬山虎的腳,先講了什么?再講什么?最后講什么?說說課文主要內(nèi)容。
六、分小組討論,交流
七、把你喜歡的句子摘抄下來
八、小練筆
選擇一種植物,仔細觀察它最有特點的部分,再把觀察到的寫下來。
爬山虎的腳
腳:莖上 爬:圓片
葉柄 巴住墻
細絲 拉一把
小老虎爬山教案篇四
1.認識5個生字,會寫11個生字。正確讀寫引人注意、均勻、重疊、孔隙、葉柄、觸角、痕跡、逐漸、休想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理清課文的敘述順序。
3.學習作者細心觀察的方法,培養(yǎng)留心周圍事物的意識。
通過詞句理解爬山虎的特點,并體會作者是怎樣用準確、生動的語言寫出它的特點的。
交流圖片、認識爬山虎
1.組織學生交流觀看自己在課前搜集到的爬山虎的圖片,指導學生觀察畫面上爬山虎的樣子,并說一說是按什么順序觀察的。
2.鼓勵學生介紹爬山虎,并說一說爬山虎的腳長在什么地方。
朗讀課文、認字解詞
1.讀準字音,畫出不理解的詞語,查閱工具書解決。
2.交流學習成果,指名讀幻燈片上的字詞。
默讀課文、理清脈絡
1.再讀課題,說說知道了什么,還想知道什么。
2.默讀的過程中,提出自己的疑問,小組討論解決部分疑問,再梳理問題。
(1)爬山虎的腳是什么樣子的?它是怎樣一腳一腳向上爬的?它的葉尖為什么一順朝下?
(2)課文圍繞爬山虎的腳寫了幾部分內(nèi)容?
說一說,畫一畫爬山虎腳的樣子。
1.讀相關段落,找出描寫爬山虎腳的位置、形狀、顏色的詞語讀一讀,再用自己的話說一說爬山虎腳的樣子。
2.根據(jù)自己的理解動手畫一畫,看看誰畫得最正確。
3.同桌互相看看畫得是不是像課文所寫的那樣。
4.再讀課文,深入理解課文內(nèi)容。
齊讀第4自然段,并練習背誦。
引導學生把課文背誦下來,有意識地進行語言的積累。
課后作業(yè)
利用課余時間觀察學校的爬山虎,并把看到的記錄下來。
導入:
上節(jié)課老師要求大家觀察爬山虎并作記錄,下面就請幾位同學讀一讀自己的觀察記錄。
1.讀記錄并說一說和作者的觀察有何相同和不同。
2.對比作者的描寫,集體評議大家的描寫。
體會詞語、品讀句子、演說特點
句子一:(爬山虎的葉子)
那些葉子綠的那么新鮮,看著非常舒服。葉尖一順兒朝下,在墻上鋪的那么均勻,沒有重疊起來的,也不留一點空隙。
1.反復朗讀,找出能展現(xiàn)爬山虎葉子特點的詞語。
2.講一講自己有什么感受,并說一說這些詞為什么用得恰當。
3.帶著理解和感悟仔細品讀。
句子二:(爬山虎的腳)
爬山虎的腳長在莖上。莖上長葉柄的的方,反面伸出六七根枝狀的細絲,每根細絲像蝸牛的觸角。細絲跟新葉子一樣,也是嫩紅的。
1.討論回答:這三句介紹了爬山虎的腳哪幾方面的特點。
2.從葉柄、六七根等詞語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觀察仔細認真,描寫準確生動。)
3.以我是爬山虎的腳為題,向大家演示自己的特征。
畫一畫、演一演爬山虎爬墻的過程。
1.邊讀邊畫出描寫爬山虎動作的詞語,并試著換一換這些詞語,然后集體評議、對比優(yōu)劣。
2.指名在班上說一說,可以邊說邊在黑板上圖示。
3.同位之間把爬山虎爬墻的過程按順序說一說,感悟作者是怎樣把意思寫清楚的。
聽讀思考
1.聽老師范讀最后兩個自然段,思考后回答。
爬山虎的腳在觸墻前后有什么變化?爬山虎的生長與墻有什么關系?
2.小組交流探討。
讀閱讀鏈接
讀一讀閱讀鏈接,說說自己的體會。
談啟示、說方法
1.結(jié)合生活實際說一說從這一課中受到的啟發(fā)。
(可提示學生從作者的觀察順序、作者的觀察方法、文章圍繞一方法和時時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這些方面去談。)
小練筆
1.觀察一種植物,按一定的順序?qū)懴聛怼?/p>
小老虎爬山教案篇五
1、了解爬山虎的特點,理清課文的敘述順序。
2、反復讀課文,結(jié)合掛圖
3、學習作者細心觀察的方法,培養(yǎng)留心周圍事物的意識。
了解爬山虎的特點,理清課文的敘述順序。
學習作者細心觀察的方法,培養(yǎng)留心周圍事物的意識。
教師準備(包括媒體):準備教學掛圖,將讀文與看圖結(jié)合起來。
學生準備:做好預習:
預習生字、朗讀課文、回答問題、提出質(zhì)疑
一、自讀探究
1、學生自由讀課文第三段,找出描寫腳的句子讀一讀。
2、檢查反饋:
(1)讀了這一段,你有什么收獲?
(2)這一段是從哪幾個方面來寫爬山虎的腳的?
腳的樣子、腳的形狀、腳的顏色
(4)小結(jié):因為作者注意了,所以把爬山虎的腳的特點寫得這么具體。爬山虎有自己獨特的爬的本領,想盡快知道答案嗎?那就請你們快快學習第四自然段。
3、學生根據(jù)以下幾個方面要求分組學習第四自然段,比一比哪一些同學學得認真,哪一些學生學得更快、更好。
(1)找出寫爬山虎爬的句子來;(2)找出表示爬的動詞;(3)自己試著演示爬的過程。
4、檢查提問:誰來告訴老師你們學懂了什么?
(1)指名演示爬,問:你們同意他的這種爬法嗎?你們想知道爬山虎究竟是怎么爬的嗎?
(2)學生找出寫爬山虎怎樣爬的句子讀一讀。
(3)提問:爬山虎是不是只往上爬?你是怎么知道的?
(4)小結(jié):爬山虎不只往上爬,還往左爬,往右爬,爬滿整個墻,所以才有葉圣陶爺爺在第二自然段中所描寫的“一陣風拂過,一墻的葉子就漾起波紋,好看得看”。
過渡:觸著墻的爬山虎的腳能爬,沒觸著墻的爬山虎的腳怎么樣呢?
5、學生自學第五自然段。
6、檢查反饋:
(1)學完了這段,你知道了什么?
從“沒觸著墻的腳不幾天就萎了,觸著墻的細絲和小圓片逐漸變成了灰色”知道腳與墻有著密切的關系。
(2)提問:課文哪一個自然段還說明了這種關系呢?
第一自然段。
(3)總結(jié)提問:作者運用了什么樣的方法(首尾呼應)使文章的結(jié)構(gòu)顯得更加完整?把第一自然段和第五自然段讀一讀。
7、試背2、3、4自然段。
二、拓展遷移運用
1、學習了這篇課文,你知道了什么?
2、生活中,還有哪些與爬山虎相似的植物呢?
板書設計
6、爬山虎的腳
位置:莖上長葉柄的反面
樣子:像……像……
顏色:嫩紅
觸——巴——拉、貼
作業(yè)布置
必做【同步達標】:
把你喜歡的部分背下來,抄下來。
選做【創(chuàng)造實踐】:
課外練筆。
請你仔細觀察一種攀援植物,仿照課文寫一寫,內(nèi)容要具體,語言要通順。
小老虎爬山教案篇六
1.學會本課9個生字,正確讀寫“爬山虎、空隙、拂過、漾起、葉柄、彎曲、逐漸、瞧不起”等詞語。
2.朗讀課文,背誦第二至第四自然段。
3.了解爬山虎的特點,理清課文的敘述順序,抓住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
4.學習作者的觀察方法和表達方法,培養(yǎng)留心周圍事物的習慣。
要了解爬山虎的特點,學習觀察事物的方法,培養(yǎng)觀察事物的能力。
2課時
一、導入新課
1.激趣導入:爬山虎,是一種攀援植物,它不用像葡萄或葫蘆等植物那樣搭架子,也能往高處爬。這是什么原因呢?今天,我們學習25課《爬山虎的腳》,就能找到答案了。(板書課題)
2.檢查預習情況
二、了解爬山虎葉子的特點
1.輕聲讀第二自然段,理解“剛長出來”和“長大了的”葉子各有什么特點。
2.填空:
剛長出來的葉子的特點 、 。
長大了的葉子的特點 、 、 、 。
3.看插圖,理解課文怎樣寫長大了的葉子。(抓住“新鮮”“一順兒”“均勻”)
4.朗讀指導:讀出美感來。
三、了解爬山虎腳的特點
引言:爬山虎的葉子之所以會這樣生機勃勃的鋪滿墻,跟它的腳關系密切,它的腳到底究竟是怎樣的呢?請自學第三自然段,一邊默讀一邊畫出寫爬山虎腳的有關句子。
1.屏幕顯示描寫爬山虎的腳的句子,學生說說每句話講了什么,了解爬山虎的腳的位置、樣子、顏色。
2.讓全班學生選擇適當?shù)牟使P,邊默讀描寫爬山虎腳的句子,邊畫爬山虎的腳。
3.對照課文有關內(nèi)容,小組評議畫的情況。
4.觀察實物,再一次默讀課文有關內(nèi)容,進一步了解爬山虎的位置、樣子、顏色。
5.結(jié)合板書小結(jié):因為作者“注意”了,所以對爬山虎腳長的位置、樣子、顏色才了解這么仔細,那么它是怎么爬的呢?請自學課文第四自然段。
一、了解爬山虎是怎么往上爬的
1.老師范讀,學生一邊聽,一邊圈出寫爬山虎怎么爬的動詞。
2.學生匯報,老師板書:觸巴拉貼
3.學生自主探究爬山虎是怎么爬的,注意“變”“彎”與“貼””的因果關系的理解。
4.小結(jié):作者正是準確地運用這些動詞,把爬山虎的腳怎么爬的過程寫很具體。作者正是按照爬山虎生長的順序來觀察的,所以寫才這么有序。
5.觀察電腦演示的爬山虎的腳爬墻的過程,用課文語句來解說這一過程。
6.重點理解什么叫“一腳一腳”往上爬。
(1)假設黑板就是一堵墻,這是爬山虎的一根莖(老師用彩色粉筆畫),這是嫩葉(畫葉)。讓學生上臺用手演示爬山虎的腳,用動作演示爬山虎是怎么爬的。
(2)評議學生在黑板上的演示對不對。
(3)再讓學生上臺演示爬山虎往高處爬的情景。
(4)教師小結(jié):原來爬山虎可不像動物那樣只有幾只腳交替著爬,而是長一只腳巴住墻,再爬必須再長出一只,再巴住墻,一直往上長,必須不斷長出新腳。所以,葉圣陶爺爺說爬山虎是“一腳一腳”往上爬的。
(5)電腦演示爬山虎爬的過程,請學生用自己的話描述。
爬山虎不只往上爬,還往左邊、右邊爬,莖緊貼在墻上,爬滿整個墻。所以課文第二自然段才寫“一陣風拂過,一墻的葉子就漾起波紋,好看很”。
7.小結(jié):剛才我們學習了爬山虎觸著墻的腳是怎么爬的',那么沒觸著墻的腳會怎么樣呢?請同學們默讀最后一個自然段。
二、學習第5自然段
1.對比學習觸著墻和沒觸著墻的不同情況。
沒觸著墻:(板書)萎了
觸著墻:(板書)牢固
2.爬山虎的腳與墻的關系怎樣?
3.課文哪個自然段也告訴我們這個意思?
三、總結(jié)
1.學生歸納2、3、4、5自然段各講的是什么內(nèi)容。
2.復習3、4、5這幾段,講講圍繞爬山虎的腳,先講了什么,再講了什么,最后講了什么。
3.了解作者在觀察方面有哪些地方值我們學習。
4.總結(jié):這篇課文重點圍繞“爬山虎的腳”來寫,為了說清楚這個意思,作者進行細心而有序地觀察,并且用準確、生動的語言描寫,使爬山虎的腳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莖上長葉柄的反面
腳 枝狀
嫩紅
爬山虎的腳
觸著墻——觸 巴 拉 貼(牢固)
爬
沒觸著墻——(萎了)
小老虎爬山教案篇七
1、學會本課生字新詞,能背誦教材所指定的段落。
2、引導學生自覺運用讀懂自然段、分段等閱讀方法讀懂課文。
3、使學生了解作者是怎樣圍繞一個意思寫好片段的;繼續(xù)培養(yǎng)學生留心和細致觀察事物的習慣。
4、讓每一個學生在通過合作、匯報展示、課堂互動交流中,都體驗到學習帶來的喜悅,培養(yǎng)學生的學科興趣和學習能力。
5、通過學習,逐步感受祖國優(yōu)秀民族文化的美。
作者是怎樣圍繞爬山虎的特點寫好片段的。
爬山虎是怎樣一腳一腳地往上爬的。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詞。
2、讀通課文,感知文章從哪幾個方面寫爬山虎。
3、讀懂第一部分,了解爬山虎的生長位置及它的葉子。
4、讓每一個學生在通過合作、匯報展示、課堂互動交流中,都體驗到學習帶來的喜悅,培養(yǎng)學生的學科興趣和學習能力。
5、通過學習,逐步感受祖國優(yōu)秀民族文化的美。
教學重難點:
了解作者是怎樣寫爬山虎葉子的。
一、 提出學習目標(約3分鐘)
(一) 謎語導入,引出課題
1、謎語:
(1)上搭架,下搭架,條條青龍?zhí)偕蠏臁?絲瓜)
(2)上搭架,下搭架,串串珍珠藤上掛。(葡萄)
我們要是種絲瓜和葡萄,首先要做一項什么工作?
(搭架子。不搭架子,絲瓜和葡萄就不能往高處生長。)
2、導語:
同學們知道了,葡萄和絲瓜都是靠搭架子才能往高處攀援的植物。爬山虎呢,也是一種攀援植物,可它不用搭架子,也能往高處爬。這是為什么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第6課《爬山虎的腳》。板書課題。
3、對課題質(zhì)疑。
(二)提出學習目標
1、熟讀課文,初步理解課文內(nèi)容;
2、學會生字新詞;
3、給課文分段;
4、了解爬山虎生長的地方、模樣、顏色。
5、抓住重點詞句,體會人物的情感。(在書中留下你思考的痕跡,批批劃劃,并在旁邊做上讀書筆記。)
6、能結(jié)合對課文的理解,展示自己的學習成果。
二、展示學習成果(約30分鐘)
(給學生自主學習、解決問題的時間至少約束8分鐘)
(一)基礎知識展示(小組內(nèi)完成)
1、這節(jié)課我學會了:均勻、重疊等詞語,明白了均勻、痕跡、牢固、休想等詞語的意思。
2、我會用"均勻、休想等詞語說一句話。
3、我會流利讀課文(單獨讀、合作讀、分自然段讀等)
4、我會自主完成課后思考
(二)學文悟情展示
1、了解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
這篇文章細致地描寫了爬山虎生長的地方,爬山虎的葉子,爬山虎腳的形狀和特點,以及它是如何一步一步往上爬的。
2、我會悟。
(1)悟文本
生1:從第一自然段中,使我知道了爬山虎喜歡在墻上生長。
生2:從"那些葉子綠得那么新鮮,看著非常舒服。葉尖一順兒朝下,在墻上鋪得那么均勻,沒有重疊起來的,也不留一點兒空隙。"中,我明白了"一順兒"是指同一個方向和順序。這兩句話概括了爬山虎葉子的特點:綠、整齊。
生3:我知道爬山虎的葉子在生長中的變化:剛開始是嫩紅的,后來變成嫩綠的。
生4:我知道"那些葉子綠得那么新鮮,看著非常舒服。葉尖一順兒朝下,在墻上鋪得那么均勻,沒有重疊起來的,也不留一點兒空隙。"是靜態(tài)描寫;"一陣風拂過,一墻的葉子就漾起波紋,好看得很。"是動態(tài)描寫。
(2)學習作者的觀察方法
作者是通過細心觀察的,所以才能看見"葉尖一順兒朝下,在墻上鋪得那么均勻,沒有重疊起來的,也不留一點兒空隙。"
(三) 創(chuàng)作性展示
1、小組聲情并茂朗讀課文的一段話。
2、小組展示自己仿寫的一段話。
3、小組展示自己在課外找到有關寫植物葉子的文章。
三、激發(fā)知識沖突(約5分鐘)
爬山虎的葉子為什么一順兒朝下?為什么在墻上鋪得那么均勻,沒有重疊起來的?
四、知識拓展延伸(約2分鐘)
仿照第二自然的寫法寫一種植物的葉子。
教學目標:
2、認識大自然的神奇,培養(yǎng)自己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興趣。
3、讓每一個學生在通過合作、匯報展示、課堂互動交流中,都體驗到學習帶來的喜悅,培養(yǎng)學生的學科興趣和學習能力。
4、通過學習,逐步感受祖國優(yōu)秀民族文化的美。
教學重點:
了解作者是怎樣圍繞爬山虎腳的特點來寫片段的,從中領悟圍繞一個意思寫好片段的方法;
教學重難點:
爬山虎是怎樣一腳一腳地往上爬的。
教學過程:
一、提出學習目標(約3分鐘)
1、談話導入,引出課題
作者是怎樣觀察事物的?爬山虎的腳是怎樣在墻上爬的?我們就帶著問題來學習第3--5自然段。
2、提出學習目標
(1) 把課文通順,了解第三至五自然段主要講了些什么?
(2) 抓住重點詞、句、段來體會其中的意思。
(3) 課外資料收集展示。
(4) 能結(jié)合對課文的理解,展示自己的學習成果。
二、展示學習成果。(約30分鐘)
(給學生自主學習、解決問題的時間至少約束8分鐘)
(一)基礎知識展示(小組內(nèi)完成)
1、我學會了葉柄、觸角等詞語的意思。
2、我會用某個詞語說一句話。(如:葉柄、觸角、痕跡等)
3、我會流利地朗讀課文第三至五自然段。
4、我會做每課一練中的題目。
(二)學文悟情展示
1、了解第三至五自然段的主要內(nèi)容。
這三個自然段主要介紹了爬山虎腳的特點分三個方面,先講爬山虎腳的樣子和顏色,再講爬山虎是怎樣向上爬的,最后講爬山虎的腳與墻的關系,巴住墻的不同結(jié)果。
2、從重點詞句中體會它的含義。
生1:爬山虎的腳長在莖上,莖上長葉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狀的六七根細絲,每根細絲像蝸牛的觸角。細絲跟新葉子一樣,也是嫩紅的。(這三句話介紹了爬山虎的腳長在哪里,形狀和顏色是怎樣的。以蝸牛的比喻每根細絲的形狀,寫得非常逼真。)
生2:爬山虎的腳觸著墻的時候,六七根細絲的頭上就變成小圓片,巴住墻。細絲原先是直的,現(xiàn)在彎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莖拉一把,使它緊貼在墻上。爬山虎就是這樣一腳一腳地往上爬。如果你仔細看那些細小的腳,你會想起圖畫上咬龍的爪子。(作者準確地用上“觸、變、巴、拉、貼、爬”這六個動詞,清楚地寫出了爬山虎爬墻的細節(jié),爬得那樣科學合理,那樣姿勢優(yōu)美,那樣柔韌有力。
生3:爬山虎的腳要是沒觸著墻,不幾天就萎了,后來連痕跡也沒有了。觸著墻的,細絲和小圓片逐漸變成灰色。(這兩句話是用對比的方法,寫出爬山虎與墻的關系:它的腳要是沒觸著墻就會枯萎,碰著墻便茂盛地生長。)
生4:我知道爬山虎往上爬的動作有:變、巴、彎、拉、貼等。(師板書)
(三) 創(chuàng)作性展示
1、小組聲情并茂朗讀課文的一段話。
2、小組展示自己仿寫的一段話。
3、小組展示自己在課外找到有關草本植物的文章。
三、激發(fā)知識沖突(約5分鐘)
作者是怎樣抓住特點觀察事物的?
四、知識拓展延伸(約2分鐘)
按照作者觀察事物的方法寫一則連續(xù)觀察日記。
小老虎爬山教案篇八
課文記敘了26年前父親帶著十歲的我沿著又彎又窄的山路去爬山,在爬山的過程中父親告訴我能不能爬到山頂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是否盡力了,在下山途中又告訴我要用心欣賞沿途的美景的事情。我從父親身上學到了智慧,從大山的身上學到了沉靜。
1、學習本課生字,理解新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nèi)容,體會重點句子的含義;
3、激發(fā)學生無論做什么事,都要有堅持不懈的信念和持之以恒的精神。
1、學習課文,體會重點句子的含義;
2、說說我跟父親爬山時學到了什么。
自主學習合作探究法、講授法、討論法等。
多媒體課件。
第周
2課時。
教學內(nèi)容:學習生字,初讀課文,學習第一自然段。
教學過程:
一、 談話導入新課。
二、 檢查預習情況。
1、 指名朗讀課文。要求學生讀正確、流利,不讀破詞破句。
2、 師生共同評價朗讀情況。
3、 幻燈出示本課生字。
1) 指名認讀生字,并口頭組詞。
2) 出示文中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 指定小組進行開火車讀生字、新詞比賽。
4) 學生自由輕聲朗讀課文,找出最令你感動的句子,并在句字旁加上自己的感受。
三、 再讀課文,理清文章脈絡。
1、 以小組為單位,小組討論:每個自然段寫了什么內(nèi)容?
2、 個小組內(nèi)先互相討論交流,進行改進。并推薦出代表發(fā)言。
3、 個小組互相修改自然段的段意。
4、 小組內(nèi)互相朗讀課文中自己喜歡的段落或喜歡的語句。
5、 劃分結(jié)構(gòu)段。
第一自然段(1):父親在一個夏日的清晨帶我去爬山。
第二段(2-7):在上山途中父親告訴我其實能不能爬上山頂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是否盡了力。
第三段(8-9):在下山去中,父親告訴我大自然的沒不只是用眼睛去看,還要用耳朵去聽,更重要的是要用心去體會,左后用腦子去思考。
第四段(10)我從青山那里學到沉靜,但是更重要的是我從父親身上學到了智慧。
四、 學習課文第一段
1、 全班同學齊讀課文第一段。
2、 你讀懂了什么?(小組內(nèi)先互相交流,互相糾正。)
反饋學習情況:
主要介紹了時間、人物。
3、 你從課文的第一句體會到了什么?
(體會到了父親是一個熱愛大自然的人,也是一個十分疼愛我的好父親。)
4、 你知道父親為什么要帶我去爬山呢?(學生自由發(fā)言,只要圍繞課文內(nèi)容都可以)
五、 小結(jié)
我們學習了這篇課文第一課時,我們知道了作者的父親是一個熱愛大自然的人,也是一個疼愛我的好父親。
六、 作業(yè)
1、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 寫生字詞。
教學內(nèi)容:
學習課文2-10自然段;理解重點句子的意思,背誦最后以自然段。
教學過程:
一、 復習導入新課。
二、 學習課文第二段。
1、 指名朗讀課文第二段。
2、 學生評價朗讀情況。
3、 學生自主學習本段。
4、 反饋學習情況:你讀懂了什么?你有哪些質(zhì)疑?
5、 在爬山過程中,父親對我說了什么?找出父親的話。
6、 聽懂父親的話嗎?找出說明的詞語來。(似懂非懂)
7、 一起朗讀父親說的話后思考:父親是一個怎樣的人?這句話你是怎樣理解的?
8、 當?shù)巧仙巾敃r,父親又對我說了什么?我理解父親說的話了嗎?從哪句可以看出?
9、 為什么我的臉就像煮熟的鴨子一樣紅?
(因為在這次數(shù)學考試中我沒有盡力,只考了61分,可我卻說已經(jīng)盡力了,被爸爸識破了。)
10、 全班一起朗讀我和父親的對話。
三、 學習第三段(8、9)
2、 反饋思考情況。
3、 父親告訴我應該怎樣欣賞大自然的美麗呢?(學生自由發(fā)言)
4、 讀了父親說的這句話,你知道他的意思嗎?
(不論做什么事情,我們都要盡自己的最大努力,不管遇到什么事情都要用心來體會,用腦去思考。)
四、 學習課文第四段
1、 齊讀本段內(nèi)容,自主學習本段。
2、 學生質(zhì)疑。
(1) 你認為父親是一個怎樣的人?
(2) 讀了這段話,你有什么話要說?
3、 反饋學習情況。
4、 父親是怎樣帶著我走那個黑暗而又寧靜的山林的?
5、 你是怎樣理解課文最后一句話的?
五、 總結(jié)全文
1、 學習了這篇課文,你有什么體會?(學生自由發(fā)言)
2、 你懂得了一個什么道理?
(不論遇到什么事情都要盡力去做,并且告訴我們大自然的美不只是用眼睛去看,還要用耳朵去聽,更要用心靈去體驗,用腦去思考。)
六、 作業(yè)
1、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 背誦課文最后一段。
板書設計:
21、爬山
上山-----盡力
爬山 下山-----留心
自然----用眼、用心、用腦
教學后記:
小老虎爬山教案篇九
課文分析葉圣陶是如何修改作文稿的,“那片綠綠的爬山虎”正是很好教導學生對學業(yè)要認真對待,不可馬虎。
2課時
1、初讀課文,知道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這是一件什么時候的事。
2、讓學生知道葉圣陶先生是怎樣修改作者的作文的.,從中體會葉老修改《一張畫像》對作者的影響。
3、學習生字新詞,有感情朗讀課文。
讓學生知道葉圣陶先生是怎樣修改作者的作文的,從中體會葉老修改《一張畫像》對作者的影響。
一、激情導入
1、 出示課題:那片綠綠的爬山虎
2、 這篇文章是1992年為 紀念葉圣陶先生誕辰100周年而寫的,而那時葉圣陶先生已去世20多年了。讓我們帶著那份懷念一起讀讀課題,讓我們再次深情地讀一讀課題。
二、初讀感知
2、 反饋:同學們你們讀得真投入呀,把你最受感動的和大家分享
3、 概括地說到底是哪兩件事讓作者念念不忘?(修改作文,邀請做客)
4、 這節(jié)課就讓我們學習“修改作文”這件事,課文哪幾個自然段寫了這件事?(1-5)
三、研讀“忘不了”
提問:默讀1-5自然段,找一找,是什么讓作者忘不了??
(一)抓“密密麻麻”的修改符號,體會“忘不了”的情意
1、出示句子:翻到我的那篇作文,我一下子愣住了:映入眼簾的是紅色的修改符號和改動后增添的小字,密密麻麻,幾頁紙上到處是紅色的圈、鉤或直線、曲線。
2、細細地讀,你感受到什么?(密密麻麻,到處:細致、認真、一絲不茍)把你的感受帶入文字(當讀——指名——齊)
3、讓我們身臨其境地看看這篇葉圣陶爺爺修改的作文稿(出示)哪一處,哪一個細節(jié)給你的印象最深刻?(標點、錯字、句子的順序、不通順、長句改短句)
引讀:怪不得作者看到自己的作文被如此認真修改,愣住了——
怪不得至今還清楚的記得:葉老把原來的作文題“一張畫像”改成了“一幅畫像”——(我立刻感到用字的準確性;在我的句子中刪掉了“包”這個動詞,使句子更——(干凈了也規(guī)范了);而且“書皮”改成“包書紙”——(更確切了)
4、可是葉老只是一篇這么改嗎?只是二十篇嗎?(引入葉圣陶的介紹:葉圣陶 1949年后,先后出任教育部副部長、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長和總編、中華全國文學藝術界聯(lián)合委員會委員、中國作家協(xié)會顧問、中央文史館館長、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政協(xié)副主席。(看了介紹你想說什么?)
引讀:他是一位大作家,大編輯,每天都有一大堆的作品等著他修改,等著出版。如此忙碌的葉老卻為我這么認真細致地修改作文,我怎能不一下子——愣住了!
(二)抓“春風拂面”的作文評語,體會“忘不了”的情意
1、出示句子:我雖未見葉老先生的面,卻從他的批改中感受到他的認真、平和及溫暖,如春風拂面。
2、如果你就是作者,從沒見過面的大作家?guī)湍愀淖魑?,你有什么感覺?(溫暖,激動,高興,興奮)帶著這種感覺讀。
葉老先生給我的感覺正如作者寫的“如春風拂面”(板書:忘不了)
3、不僅對文章做了修改,讓我們吃驚的是還有這樣一則鼓舞人的短評,肖復興最后也成為了一名大作家,老師在備課時候無意中找到了作者當時寫下的一段感受。
(出示:那時,我才十五歲,一個毛頭小孩,居然能得到一位大文學家的指點和鼓勵,內(nèi)心的激動可想而知,漲涌起的信心和幻想,像飛出的一只只鳥兒紛紛抖著翅膀。)(與短評一起出現(xiàn))
看似簡單的幾個字,看似簡短的一則評語,作家葉圣陶給肖復興留下了什么?
4、他回想起20年前的事,由衷的感嘆說——(引讀)
小結(jié):作者的自信、勇氣、希望來源于葉老先生認真、平和和溫暖(課件出示)
四、真情寫話
1、此時此刻,我們一定被一份感動所包圍,把我們的感動化作文字。用“忘不了……忘不了……忘不了……”句式寫出作者的記憶。
2、交流
忘不了的還有很多,下節(jié)課學習。
五.課外拓展:
要求大家對自己的一篇作文也做細致的修改,下次帶回交流。
小老虎爬山教案篇十
繪本《兔子兔子爬山嘍》,看這本書的封面,我們大家都以為故事講的應該是描述兔子去爬山過程中發(fā)生的一些有趣的事,但是大家往后看,才發(fā)現(xiàn)他是一本描述媽媽和寶寶之間的溫馨的情感的書。活動的開展希望孩子們能夠領悟到與媽媽共同游戲帶來的快樂和溫馨。在活動中孩子們都很大膽的猜測:故事里的山是高高聳立的,看書后才知道原來是寶寶的后背;草是綠綠的,看后才知道原來是寶寶的頭發(fā)等等。一張一張形象逼真的圖像引起孩子們的興趣,開拓了幼兒的思路,豐富了幼兒的想象,引發(fā)了幼兒語言表達的動機,提高孩子們的看圖講述畫面的能力,培養(yǎng)具有大膽表述與創(chuàng)意想象能力。最后游戲部分邀請媽媽跟孩子們互動,讓孩子知道故事中的游戲的具體玩法,媽媽們的參與這種感情就很間接,孩子們也不僅在意識上理解媽媽和寶寶的感情,更豐富了肢體的具體感覺。
1.初步理解畫面內(nèi)容,大膽猜測故事情節(jié)。
2.體驗繪本故事帶來的樂趣,愿意共同講述畫面內(nèi)容。
3.感受和媽媽一起游戲帶來的快樂。
4.學習有序、仔細的觀察圖片,理解圖片,并用較清楚的語言描述圖片內(nèi)容。
5.運用已有生活經(jīng)驗,根據(jù)畫面大膽想象、推測并表達自己對故事情節(jié)的理解。
1.幼兒人手一本繪本
2.兔子手偶每人一個
3.《兔子兔子爬上嘍》
4.邀請媽媽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播放歡快的音樂)
1.教師和幼兒一起戴上手偶兔子,跟隨音樂跳舞,感受快樂。
師:今天天氣可真好,戴上你的兔寶寶一起出去做游戲吧!
(指導策略:音樂是最能充分調(diào)動孩子的積極性的,手偶教具的出現(xiàn)不僅更孩子一個更直觀形象的刺激,更活躍了氣氛,為下面的教學打下了良好的基礎。跟著音樂跳舞,使孩子很快就融入了這愉快的氣氛中。)
二、集體閱讀:
今天小兔子和我們跳舞感到非常開心,他要給小朋友分享一個故事,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2.出示繪本書,采用提問的形式,引起幼兒觀看興趣。
三、播放ppt,理解繪本內(nèi)容。
(指導策略:動靜結(jié)合,模仿兔子爬山的動作,讓幼兒自己感受一下“嘿喲嘿喲“的感覺,充分滿足幼兒的表演欲望。)
(3)出示ppt4,兔子大口大口吃草嘍,,咦,草為什么是黑色的呀?
(指導策略:引導幼兒觀察寶寶頭發(fā)的顏色,讓幼兒大膽說出:兔子吃的不是草,是寶寶的頭發(fā)。引導幼兒模仿兔子吃草的動作和聲音,很有趣,讓孩子在角色表演中感受繪本故事帶來的快樂。)
(4)出示ppt5,師:小草吃起來是什么味道的?為什么?幼兒:好香呀,一定是寶寶很講衛(wèi)生,經(jīng)常洗頭。(指導策略:這是寶寶的答案,好香呀,順其自然地過渡到衛(wèi)生教育,教育寶寶養(yǎng)成講衛(wèi)生的好習慣。)
(5)出示ppt6,兔子兔子下山嘍,他是怎樣下山的?
幼兒:像滑滑梯一樣,(指導策略:引導幼兒用小手在肚子上感受一下“哧溜哧溜”的感覺鼓勵幼兒學會關心別人“下山要小心哦,慢點。”)
(6)出示ppt7,跳跳跳,真軟,小兔子為什么覺得這座山很軟呀?(指導策略:引導幼兒摸摸自己的肚皮或同伴之間相互摸摸,感受軟軟的感覺,體驗和同伴共同游戲帶來的快樂。)
(7)出示ppt8,兔子兔子回家嘍,怎么有塊大石頭,大石頭會是什么呢?
(8)出示ppt9,哈哈,原來是寶寶的小腳丫啊,(鼓勵幼兒互動)
(10)出示ppt11,畫面中出現(xiàn)了誰?寶寶在哪里?小兔子呢?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小兔子是套在媽媽手山的玩偶,引導幼兒仔細觀察寶寶、媽媽、兔子的表情,感受他們之間的相親相愛,溫馨和快樂。
(指導策略:第二環(huán)節(jié)通過多媒體教學,把繪本里的內(nèi)容一張張的展現(xiàn)在多媒體的大屏幕上,使圖象更加清晰、清楚,內(nèi)容顯示形象逼真,引起了孩子們猜測的欲望,開拓了幼兒的思路,豐富了幼兒的想象,引發(fā)了幼兒語言表達的動機。)三、完整欣賞1.引導幼兒自主閱讀。(每人一本繪本)(指導策略:引導幼兒一頁一頁翻閱,手指著畫面邊看邊講,愛護圖書。)2。邀請媽媽上臺和寶寶一起表演請媽媽戴上手偶小兔子,寶寶坐在媽媽身上一起邊表演邊講述故事。
小老虎爬山教案篇十一
1、學習本課生字、新詞,通過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推薦、愣住、春風拂面”等詞語的意思。
2、正確朗讀課文,了解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研讀課文第一至第五自然段,初步體會葉老對文的認真負責,對人的平和真誠,感受作者對葉老的感激之情。
3、在學習課文的過程中學習修改作文的方法,初步養(yǎng)成認真修改作文的習慣。
(一)創(chuàng)設情境,提出問題
1、創(chuàng)設情境,出示多媒體畫面(一墻綠綠的爬山虎)
2、引導學生欣賞葉圣陶先生的《爬山虎的腳》(片斷)
3、根據(jù)課題,猜測內(nèi)容,激發(fā)興趣。
(二)初讀課文,理清層次
1、初讀課文,自主學習生字新詞。
出示讀課文的要求:(1)、讀通課文,讀準字音,能理解詞語的意思。
(2)、能用自己的話概括課文的內(nèi)容。
2、檢查詞語的學習效果。
(1)出示詞語(一)
(一篇、推薦、眼簾、刪掉、動詞、規(guī)范、燥熱、握手、融洽、黃昏、客廳、余暉、
楷模、模模糊糊、)
指名學生朗讀并重點理解“推薦”。
3、理清層次。
課文主要寫了葉圣陶先生為我修改作文并邀請我到他家做客這樣兩件事。
(三)學習第一部分,體會作文修改之道,感受葉圣陶先生的人品。
1、默讀課文1——5自然段。思考:從葉老先生的批改中,作者肖復興的感受到了什么?
根據(jù)學生的回答板書:認真、平和、溫暖
2、從課文中找一找,哪些地方讓“我”感受到了葉老先生的認真、平和以及溫暖呢?
理解“翻到我的那篇作文,我一下子愣住了:映入眼簾的是紅色的修改符號和改動后增添的小字,密密麻麻,幾頁紙上到處是紅色的圈、鉤或直線、曲線?!备惺苋~老先生的認真、平和以及溫暖。
3、討論:從哪兩個詞中特別讓我們感受到葉老批改的認真?我為什么一下子愣住了?
(1)根據(jù)學生的回答,出示葉老幫我的作文做具體改動的句子。
(2)葉老幫肖復興的作文修改了題目,還修改了詞句。你能不能從中也學到一些關于文章寫作的知識呢?(板書:1、用詞要準確,2、簡潔,不啰嗦,3、長句改短)
(3)出示經(jīng)過葉老修改的肖復興的作文,以證實葉老對作文修改的精細,使學生心靈受到震懾。
(4)葉老是怎樣評價的?
根據(jù)學生的回答出示評語并談感受
讀著這樣的評語會給人一種怎樣的感受?(春風拂面)
(5)理解“春風拂面”
春風拂面是什么樣的感覺?(舒適、柔和、暖洋洋、溫暖)這種感覺僅僅是拂在臉上嗎?
(6)練習寫話,肖復興拿著葉老修改的作文,回家看了一遍又一遍,看著,看著,他仿佛看到了——;看著,看著,他又仿佛聽到了葉老語重心長地對他說——你說,他看到了什么?他又聽到了什么?在橫線上各寫一個句子。
(四)質(zhì)疑課題,小結(jié)激趣
為什么這篇寫人的文章卻用爬山虎來作為課題?肖復興與葉老的交往中到底學到了什么呢?咱們下節(jié)課繼續(xù)學習。
(五)布置作業(yè)
1、抄寫本課的生字、詞語。
2、讀背學過的含義深刻的句子。
小老虎爬山教案篇十二
《那片綠綠的爬山虎》 是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冊的一篇精讀課文。這篇課文是作家肖復興在1992年為了紀念葉圣陶先生寫的回憶文章,回憶1963年葉圣陶先生給他修改作文,并請他到家里做客,使他受益匪淺的生長經(jīng)歷,表示了葉圣陶先生對文一絲不茍、對人平易真誠,堪稱楷模的文品和人品。選編這篇課文的意圖,是引導同學通過閱讀作家肖復興的生長故事,體會學作文應先學做人的道理,學習通過描寫景物抒發(fā)感情的方法,同時感悟如何修改作文。講葉老給他修改作文是本文的重點,寫自身到葉老家里做客時,幾次寫到爬山虎,這是本文的難點。教學這課時,我采取這樣的步驟:整體掌握文章的內(nèi)容和脈絡----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再回歸整體、升華認識。
初讀時,引導同學了解課文寫了哪兩件事,知道這兩件事雖然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但也存在著獨立性,然后引導同學一局部一局部地學習。
第一件事講葉老給“我”批改作文,是本文的重點局部??梢宰屚瑢W先自讀這局部內(nèi)容,提出不懂的問題。教師重點引導同學就“葉老師怎樣修改我的作文的”和“我有什么感受”這兩個問題進行交流,以協(xié)助同學解決課文內(nèi)容,了解修改作文的方法。
課文第二件事中幾次寫到爬山虎,這些語句含義深刻,是教學的難點。通過反復朗讀,引導同學抓關鍵詞揣測其含義。
在理解了文中這兩局部內(nèi)容后,回歸整體,討論課文為什么以“那片綠綠的爬山虎”為題,使同學了解到,因為我的作文寫得“親切自然”,葉老批改了我的作文,因而對我有所了解,才情我到他家里做客。我見到那片綠綠的爬山虎,葉老的教導使我懂得了應該怎樣做人,怎樣作文。時間已經(jīng)過去將近三十年了,但當時的情景如在眼前。一想起葉圣陶先生,就仿佛又看到了那片綠綠的爬山虎,所以以此為題。另外,教師還引導同學聯(lián)系生活實際談談自身的`學習收獲,特別是在寫作文和改作文方面的收獲。
小老虎爬山教案篇十三
課前談話:
師:老師給同學們帶什么來了?
生:爬山虎
師:出示圖片,猜一猜
生……
師:大人小孩兒?
生:大人。
師:到底是哪個大人啊?
生:孫老師。
師:這就是我,我來自北京市東城區(qū)史家小學。
(出示錄像)
師:我們在課間游戲呢。
(出示小學生的畫面,讓老師當大使)
(有個小學生介紹北京小吃)
師:南昌有什么好吃的?
生……
生:小小旅行家,北京有長城
生:黃山
介紹學校
師:出示校園一角,板書爬山虎,對葉圣陶有什么了解嗎?
生:童話作家。
上課。
(齊讀課題)
師:綠綠的充滿生機,再讀課題。
師:想知道這篇文章里寫了什么嗎?那就打開課文來讀,注意把字音讀準確。
(學生讀課文,教師巡視,表揚學生的讀書姿勢。)(大約5分鐘)
師:誰坐好了就說明已經(jīng)讀完了。
(生繼續(xù)讀)
師:孫老師認為你們讀得特別認真,再讀讀課文中帶有生字的句子。
(生讀)
師:同學們你們一定讀得特棒。
(出示詞語卡:推薦、融洽、刪掉、規(guī)范、春風拂面……)
生讀
生:(讀)推薦、融洽、刪掉、規(guī)范、春風拂面、
師:春風拂面,輕輕的拂過,再讀一遍。
(生讀)
師:映入眼簾的是什么樣的?
(出示:翻到我的那篇作文……)
學生讀
(出示:曲線的“曲”“曲”兩個字音的釋義選項。)
師:選哪一種解釋。
生選擇并說出理由。
出示:兩組句子。
師:第一組是寫誰的?第二組是寫誰的?
生:葉圣陶 肖復興
師:肖復興是一位作家,當時還是一個中學生,和你們差不多。
師:《爬山虎的腳》《那片綠綠的爬山虎》都帶有爬山虎,那篇是寫植物的,這篇還是嗎?
師:這篇課文是寫哪兩件事?在哪里可以分為兩部分?請同學們默讀課文。
(學生默讀課文)
師:可以交流交流。
生:1—5自然段寫葉圣陶爺爺幫我修改文章,
師:我們簡單的概括,修改文章,修改作文可以嗎?
生:6—10自然段寫葉圣陶爺爺邀請我去他家做客。
師:概括一下。
生:邀請做客。
師:大家跟他意見一樣嗎?
師:看課文的第一部分,自學這部分,一會兒交流。用筆畫一畫,一會兒出聲的讀一讀劃的句子。
(出示自學要求:默讀課文第一部分,拿到葉老為我修改的作文,我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
(學生自學)
師:出聲的讀讀你劃的句子。
師:我們一起來交流交流。
生:看到我的那篇作文,我一下子愣住了……
(出示句子:翻到我的那篇……)
師:你從哪里看到的?
生:密密麻麻
師:“密密麻麻”什么樣啊?看看葉老先生修改的。
(出示修改的文章的圖片)
師:我們應該怎樣畫曲線直線啊,你自己讀一讀。
(出示:翻到我的那篇作文……)
(生讀)
師:聽到你的讀,我仿佛看到“密密麻麻”。
生:從一張畫像,一幅畫像,我體會到用詞的準確。
師:有什么不同呢?一起體會體會。
生:“幅”字用在畫像上就更準確了。
師:我們平時說一幅畫像,這樣用字就更準確了。
板書
師:葉老先生曾經(jīng)說過,你們再看看葉老的修改,還看到了什么?
(學生說了一大段話……)
(出示:怎么你把包……)
師:要想寫好,注意什么?
(生說)
師:刪改前的字和刪改后的字有什么不一樣???自己讀讀,試一試
生:書皮換成包書紙更確切了。
師:你用的是課本上的話。
師:葉老這個大作家為我這個初中生修改,你感受到什么?
生:認真
師:誰能在課文中找到呢?
(生讀文中句子)
師:我感到這春風不僅吹到臉上了,還吹到心里了,應該怎么讀???自己試試。
(生讀)
師:這篇文章一千五百字,可是修改了一百多處呢,帶著你的感受讀一讀。
(生讀)
(出示修改文字)
師:配樂,葉老是教育部副部長……可忙了,但是還為我這樣的學生修改文章,讀——
(生讀)
師:當時的葉老已經(jīng)七十多歲了,牽掛著我們的成長,所以——
(生讀)
師:葉老先生此時在你心里僅僅是一個認真的老人嗎?
生:溫柔
生:慈祥
師:葉老是一位教育家。
生:給我們關愛。
師:給予每一個學生關愛。
師:葉老后面還寫了一段評語。不僅告訴肖復興,還告訴我們應該怎樣寫好作文的?
(生讀)
師:怎樣寫好作文?
生:具體事實。
師:看第二句話,還有什么具體要求嗎?寫好作文——
(生讀句子)
師:你讀出什么來了?
生:在這件事上深受感動。
師:感動自己才能感動別人。
師:修改了一百多處呢?你有什么不明白的嗎?
(生提出來)
師:快讀讀第五自然段。
生:那段簡短的評語樹立了我寫好作文的信心。
(板書)
師:走上了文學之路,成了一位大作家。他不能忘記,我們也跟隨他一起,
出示:
當翻到我的那篇作文時,
當我仔細看了葉老的修改后,
當我看到葉老簡短的評語后,
生填寫內(nèi)容,匯報。
出示:句子
師:讀前面的句子,生讀。
師:今天我們感受到葉老的平和,也學習了修改作文的方法,修改一下學習卡片上的話,看看怎么修改?。浚ㄏ抡n鈴響)
(學生修改)
師:用上這兩個修改符號。能說說怎么修改嗎?
生回答。
師:還有其他地方嗎?
生回答。
師:看到課題……
下課。
小老虎爬山教案篇十四
1、體驗動手操作的樂趣,增加幼兒對折紙的興趣。
2、發(fā)展幼兒的觀察力和動手能力
3、學習折紙:猴子爬山。
1、猴子爬山的折紙范例一份。
2、手工材料人手一份,剪刀一把。
1、教師邊念兒歌,邊操作折紙范例,激發(fā)幼兒學習的興趣。
小猴子,真可愛,花果山下來爬山,爬爬爬,爬上山后笑哈哈。
2、引導幼兒分析制作方法。
3、教師講解示范折紙步驟:
(1)正方形紙,對邊折。
(2)一角向下折,一角向面折。
(3)將手插進中間層撐開成錐形,兩腰向內(nèi)壓,成正方形。
(4)剪下上面一角,畫上猴頭。兩面下角沿虛線折,露出中間層。
(5)將畫有猴頭的小三角形夾在中層上。
(6)用雙手各拉住中層下角,上下兩角貼緊輕輕拉動,猴子即可爬山了
4、發(fā)下材料,讓幼兒自由動手制作,教師巡回輔導。
5、作業(yè)完后,互相欣賞作業(yè)。
小老虎爬山教案篇十五
2.學習作者的觀察方法,培養(yǎng)細致、有序的觀察習慣。
3.學習生字、詞語,積累好詞好句。
作者是怎樣圍繞爬山虎的特點寫好片段的。
爬山虎是怎樣一腳一腳地往上爬的。
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激發(fā)學習興趣
我們種絲瓜和葡萄都需要搭架子,不然,絲瓜和葡萄就不能往高處生長。爬山虎,也是一株軟軟的藤,可它不用搭架子,也能往高處爬,爬到墻上、屋頂上,巖石上,這是為什么呢?(因為它有腳。)哪些同學看見過真的爬山虎?你們平時看見的是爬山虎的什么?(葉子)那你們仔細觀察過爬山虎的腳嗎?葉圣陶爺爺就是一個善于觀察、善于思考的人。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他寫的《爬山虎的腳》。
[設計意圖:拿自己和作者對比,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觀察習慣。]
二、整體感知課文,理清敘述脈絡
2、檢查交流:
(1)請認為自己是學習最認真的一個同學當小老師,領讀詞語。
(2)你讀懂了每個自然段寫了什么?(第一自然段寫了爬山虎生長得很茂盛。第二自然段寫了爬山虎的葉子很美麗。第三自然段寫了爬山虎的腳的生長位置、樣子、形狀。第四自然段寫了爬山虎的腳是怎么爬的,第五自然段寫了爬山虎腳的變化。
三、自主探究,理解一二段
1、讀第一自然段,你從“滿是”“一大片”中體會到了什么?(爬山虎長得很茂盛,能爬。)
3、欣賞爬山虎爬到巖石、屋頂、墻上的圖片。
四、布置作業(yè),重視語言積累
1、抄寫詞語
2、背誦課文3、4自然段。
小老虎爬山教案篇十六
1、 體驗動手操作的樂趣,增加幼兒對折紙的興趣。
2、 發(fā)展幼兒的觀察力和動手能力
3、 學習折紙:猴子爬山。
1、 猴子爬山的折紙范例一份。
2、 手工材料人手一份,剪刀一把。
1、 教師邊念兒歌,邊操作折紙范例,激發(fā)幼兒學習的興趣。
小猴子,真可愛,花果山下來爬山,爬爬爬,爬上山后笑哈哈。
2、引導幼兒分析制作方法。
3、教師講解示范折紙步驟:
(1) 正方形紙,對邊折。
(2) 一角向下折,一角向面折。
(3) 將手插進中間層撐開成錐形,兩腰向內(nèi)壓,成正方形。
(4) 剪下上面一角,畫上猴頭。兩面下角沿虛線折,露出中間層。
(5) 將畫有猴頭的小三角形夾在中層上。
(6) 用雙手各拉住中層下角,上下兩角貼緊輕輕拉動,猴子即可爬山了
4、發(fā)下材料,讓幼兒自由動手制作,教師巡回輔導。
5、作業(yè)完后,互相欣賞作業(yè)。
小老虎爬山教案篇十七
逐漸、瞧不起”等詞語。
2.朗讀課文,背誦第二至第四自然段。
3.了解爬山虎的特點,理清課文敘述順序,抓住課文主要內(nèi)容。
4.學習作者的觀察方法和表達方法,培養(yǎng)留心周圍事物的習慣。
了解爬山虎的特點,學習觀察事物的方法,培養(yǎng)觀察事物的能力。
2課時
一、導入新課
1.激趣導入:爬山虎,是一種攀援植物,它不用像葡萄或葫蘆等植物那樣搭架子,也能往高處爬。這是什么原因呢?今天,我們學習25課《爬山虎的腳》,就能找到答案了。(板書課題)
2.檢查預習情況
二、了解爬山虎葉子的特點
1.輕聲讀第二自然段,理解“剛長出來”和“長大了的”葉子各有什么特點。
2.填空:
剛長出來的葉子的特點 、 。
長大了的葉子的特點 、 、 、 。
3.看插圖,理解課文怎樣寫長大了的葉子。(抓住“新鮮”“一順兒”“均勻”)
4.朗讀指導:讀出美感來。
三、了解爬山虎腳的特點
引言:爬山虎的葉子之所以會這樣生機勃勃鋪滿墻,跟它的腳關系密切,它的腳到底是怎樣的呢?請自學第三自然段,邊默讀邊畫出寫爬山虎腳的有關句子。
1.屏幕顯示描寫爬山虎的腳的句子,學生說說每句話講了什么,了解爬山虎的腳的位置、樣子、顏色。
2.讓全班學生選擇適當?shù)牟使P,邊默讀描寫爬山虎腳的句子,邊畫爬山虎的腳。
3.對照課文有關內(nèi)容,小組評議畫的情況。
4.觀察實物,再一次默讀課文有關內(nèi)容,進一步了解爬山虎的位置、樣子、顏色。
5.結(jié)合板書小結(jié):因為作者“注意”了,所以對爬山虎腳長的位置、樣子、顏色才了解得這么仔細,那么它是怎么爬的呢?請自學課文第四自然段。
一、了解爬山虎是怎么往上爬的
1.老師范讀,學生一邊聽,一邊圈出寫爬山虎怎么爬的動詞。
2.學生匯報,老師板書:觸巴拉貼
3.學生自主探究爬山虎是怎么爬的,注意“變”“彎”與“貼””的因果關系的理解。
4.小結(jié):作者正是準確地運用這些動詞,把爬山虎的腳怎么爬的過程寫得很具體。作者正是按照爬山虎生長的順序來觀察的,所以寫得才這么有序。
5.觀察電腦演示的爬山虎的腳爬墻的過程,用課文語句來解說這一過程。
6.重點理解什么叫“一腳一腳”往上爬。
(1)假設黑板就是一堵墻,這是爬山虎的一根莖(老師用彩色粉筆畫),這是嫩葉(畫葉)。讓學生上臺用手演示爬山虎的腳,用動作演示爬山虎是怎么爬的。
(2)評議學生在黑板上的演示對不對。
(3)再讓學生上臺演示爬山虎往高處爬的情景。
(4)教師小結(jié):原來爬山虎可不像動物那樣只有幾只腳交替著爬,而是長一只腳巴住墻,再爬必須再長出一只,再巴住墻,一直往上長,必須不斷長出新腳。所以,葉圣陶爺爺說爬山虎是“一腳一腳”往上爬的。
(5)電腦演示爬山虎爬的過程,請學生用自己的話描述。
爬山虎不只往上爬,還往左邊、右邊爬,莖緊貼在墻上,爬滿整個墻。所以課文第二自然段才寫“一陣風拂過,一墻的葉子就漾起波紋,好看得很”。
7.小結(jié):剛才我們學習了爬山虎觸著墻的腳是怎么爬的,那么沒觸著墻的腳會怎么樣呢?請同學們默讀最后一個自然段。
二、學習第5自然段
1.對比學習觸著墻和沒觸著墻的不同情況。
沒觸著墻:(板書)萎了
觸著墻:(板書)牢固
2.爬山虎的腳與墻的關系怎樣?
3.課文哪個自然段也告訴我們這個意思?
三、總結(jié)
1.學生歸納2、3、4、5自然段各講的是什么內(nèi)容。
2.復習3、4、5這幾段,講講圍繞爬山虎的腳,先講了什么,再講了什么,最后講了什么。
3.了解作者在觀察方面有哪些地方值得我們學習。
4.總結(jié):這篇課文重點圍繞“爬山虎的腳”來寫,為了說清楚這個意思,作者進行細心而有序地觀察,并且用準確、生動的語言描寫,使爬山虎的腳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小老虎爬山教案篇十八
(1)學習本課生字,生詞。
(2)自瀆課文,重點學習本課第1、2段。
(3)學習作者描寫事物的方法,然后學習如何去觀察一個事物。
(4)激發(fā)學生觀察的興趣,做生活的有心人。
教學重:
(1)理解課文內(nèi)容,感受作者觀察事物的方法。
(2)通過對詞語的理解,了解爬山虎的特點。
爬山虎的特點。
1、自讀課文,劃出本課的生字、生詞,并通過上下文理解詞義。
2、可見出示本課生字,生詞,學生讀,師糾正
3、讀課文,找出課文的哪幾段寫了爬山虎的腳。
4、教師講解本課體裁——說明文。
1、課文的1、2自然段寫什么呢?我們一起來學習。
a、個別讀課文,思考:第1自然寫什么?
b、這兩處地方有什么共同點?
c、齊讀思考:你能從這兩句話中看出爬山虎的什么特點?
2、講讀第2段、
a、指名讀第2自然段,思考;這一自然段講什么?
b、這一段共有幾句話?然后每句話寫什么?
c、葉子顏色的美表現(xiàn)在哪里?
d、葉子的均勻、整齊表現(xiàn)在哪里?
3、導讀。
a、爬山虎葉子的顏色變化。
b、爬山虎長大了的葉子顏色很美。
c、爬山虎的葉子長的很整齊。
d、爬山虎的葉子的很均勻。
e、當風吹過,滿墻的葉子也很美麗。
4、理解:拂漾
5、齊讀課文,個別讀
6、歸納短意。
小老虎爬山教案篇十九
1、會認7個生字,會寫13個生字。正確讀寫推薦、眼簾、刪掉、規(guī)范、燥熱、融洽、黃昏、客廳、莫名其妙等詞語。
2、能聯(lián)系上下文,抓住關鍵詞語體會課文中含義深刻的語句。
3、感受葉老的認真、質(zhì)樸,懂得學作文應先學作人。學習修改作文的方法,培養(yǎng)認真修改作文的習慣。
4、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教學重、難點
聯(lián)系上下文,抓住關鍵詞語體會課文中含義深刻的語句。
課前準備
1、搜集葉圣陶和肖復興的資料。
2、推薦閱讀《爬山虎的腳》生字生詞卡片。生字課件。
第一課時
談話導入
1、師生交流搜集的有關葉圣陶和肖復興的資料。
2、兩位作家之間究竟發(fā)生了什么事呢?讓我們通過讀課文來了解。
3、板書課題:那片綠綠的爬山虎。
4、看了課題,你有什么疑問?
試讀課文,自學生宇新詞
1、自讀課文,不認識的字拼讀一下括號里的注音,讀不順的句子多讀幾遍。
2、指名分段讀課文,檢查朗讀情況。
教師相機出示卡片,正音鞏固生字、新詞,引導學生結(jié)合積累,運用多種方法記住字形。
推薦眼簾刪掉規(guī)范燥熱融洽
黃昏客廳余暉蘊含搖曳莫名其妙
3、匯報交流自學情況。讀詞語和生字卡片。
4、重點指導書寫:篇、翻、糊,幾部分要寫緊湊(課件演示)。
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默讀課文,說說課文主要寫了什么事。
2、組織朗讀比賽,要讀得正確、流利。
【本文地址:http://aiweibaby.com/zuowen/83429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