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天一閣心得體會(優(yōu)秀15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1-06 16:13:03
寧波天一閣心得體會(優(yōu)秀15篇)
時間:2023-11-06 16:13:03     小編:XY字客

寫心得體會是一個思考自己成長和進步的過程,它能夠幫助我們發(fā)現(xiàn)自己的潛力和不足。寫心得體會時,首先應該明確自己的目的和主題,并做好提綱和內容的規(guī)劃。下面是一些寫心得體會的典型范文,大家可以從中獲取一些啟發(fā)。

寧波天一閣心得體會篇一

寧波幫,在中國近代史上具有重大影響。從中我們可以看到寧波商人在中國近代史上的活躍身影,以及他們所創(chuàng)造出來的商業(yè)道德和企業(yè)文化等方面的影響。我在學習寧波幫的過程中,深深地感受到了寧波商人的硬實力和軟實力,并且從中受益匪淺。以下是我的心得體會。

第一段:寧波幫——硬實力。

寧波幫之所以具有重大的歷史地位,是因為寧波商人創(chuàng)造出來的商業(yè)模式和技巧在中國經(jīng)濟發(fā)展過程中具有決定性的作用。在近代中國社會,政治和經(jīng)濟呈現(xiàn)出嚴重的失衡狀態(tài),政治力量無法協(xié)同配合,導致經(jīng)濟走向衰落。而寧波商人不但熟悉中國的政治經(jīng)濟形勢,還以智慧和勇氣探求機會,建立了一系列商業(yè)共同體,以企業(yè)為紐帶,起到彌合政治勢力與經(jīng)濟需求的作用。在這個過程中,他們針對中國市場的特殊性和顧客的需求,形成了一套成熟的生產(chǎn)經(jīng)營模式,將以大量、低毛利、小利潤為標志的莫爾欽生產(chǎn)模式與以小量、高毛利、大利潤為標志的雷巴特生產(chǎn)模式完美結合。因而,寧波幫被譽為中國商業(yè)史上奇跡般的存在。

第二段:寧波幫——軟實力。

除了硬實力,寧波幫更具有重要的軟實力。在很長的一段時間里,寧波地區(qū)是中國第二大移民區(qū),這也決定了寧波商人有著獨特的思維和文化背景。在這種文化和商業(yè)環(huán)境的互動中,寧波商人認識到分享資源和協(xié)同合作的重要性,這也與他們的家族興亡有關。他們注重發(fā)揮家族團員之間的聯(lián)系和感情,這為家族網(wǎng)絡的擴展和長期穩(wěn)定性奠定了基礎。同時,也在身邊營造人脈,積累信任,發(fā)展合作。這種商業(yè)合作的文化思維和脈絡,經(jīng)過幾個世紀的養(yǎng)成和發(fā)展,早已成為了傳統(tǒng)的寧波幫文化,為今天的傳承和發(fā)展發(fā)揮了重要作用。

第三段:寧波幫——企業(yè)文化。

在寧波幫上也可以看到優(yōu)秀的企業(yè)文化。在寧波幫當中,文化行為、信仰價值和行動規(guī)律共同形成了企業(yè)文化,從而推動了商業(yè)活動的發(fā)展。值得注意的是,寧波商人的信仰價值體系大多是建立在儒家道德原則之上,在他們的商業(yè)生活中,重視誠信和道德,關注品牌形象,尤其是商業(yè)信譽和口碑,這都體現(xiàn)了寧波商人的基本價值觀。在一個公開的、公正的市場環(huán)境中,名氣不僅使企業(yè)在市場上占有優(yōu)勢,還能為其打造長久穩(wěn)健的企業(yè)文化。

第四段:個人實踐。

從寧波幫中,我學到了許多,尤其是在個人方面,我也不斷提升自己。我學會了建立風險意識,因為在商業(yè)中,風險無處不在。同時我也學會了如何在企業(yè)中維持良好的關系,因為有互相信任和合作的關系,才能真正地取得成功。另外,我在寧波幫的學習中也學會了抓住機會,正如寧波商人一樣,認真探索市場需求,創(chuàng)新產(chǎn)品和服務,才能在競爭中獲得優(yōu)勢,不斷提高企業(yè)的競爭力。

第五段:總結。

通過對寧波幫的學習,可以看到寧波商人所形成的商業(yè)道德和企業(yè)文化等方面的影響和優(yōu)勢。我們不僅要提高硬實力,也要注重積累軟實力,強調企業(yè)文化的重要性。要有信仰、誠信、良好的人際關系,同時也要抓住市場機遇,在創(chuàng)新和服務等方面有所發(fā)展,才能不斷提高企業(yè)的競爭力和經(jīng)濟效益。

寧波天一閣心得體會篇二

寧波,位于中國浙江省東部沿海,是一座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的城市。作為江南地區(qū)經(jīng)濟發(fā)展最快的城市之一,寧波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這里,我感受到了寧波濃厚的人文氛圍、獨特的傳統(tǒng)文化以及飛速發(fā)展的現(xiàn)代化城市。以下是我對寧波的心得體會。

第一段:古韻猶存的傳統(tǒng)文化。

寧波是一座擁有悠久歷史的城市,這里的傳統(tǒng)文化猶如一座座延綿的古城墻,守護著寧波人民的記憶。在游覽寧波的過程中,我發(fā)現(xiàn)寧波保留了許多傳統(tǒng)的建筑和文化遺產(chǎn),如天一閣、鄞縣禮堂等。其中,天一閣是中國現(xiàn)存最早的私家藏書樓,建于明朝景泰年間,至今已有六百多年的歷史。在天一閣,我感受到了中國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傳統(tǒng)文化的獨特魅力。此外,寧波的鄞縣禮堂也是一處我印象深刻的地方。作為明代村知名宅院建筑之一,禮堂融合了南方建筑藝術和中國傳統(tǒng)禮制觀念,是一座展現(xiàn)寧波傳統(tǒng)村落文化的重要場所。

第二段:現(xiàn)代化發(fā)達的城市。

寧波是一座現(xiàn)代化水平較高的城市,深受江浙滬地區(qū)的經(jīng)濟繁榮的影響。在寧波的市區(qū),高樓大廈拔地而起,路面寬敞整潔,人流車流穿梭其中,給人一種繁忙而又充滿活力的感覺。而寧波的交通基礎設施也十分完善,軌道交通、公交系統(tǒng)覆蓋全市,便捷的交通使得人們出行更加方便。在我觀察到的兩個星期里,我發(fā)現(xiàn)寧波的人們都很注重生活質量,這體現(xiàn)在寧波市民對環(huán)境衛(wèi)生的重視和對文化藝術的熱愛。寧波的公共空間充滿了文化氛圍,街頭藝人的表演和各類文化活動的舉辦讓市民們在繁忙的生活中也能感受到文化的滋養(yǎng)。

第三段:豐富多樣的美食文化。

寧波的美食文化也是我印象深刻的一部分。寧波菜是中國八大菜系之一,以清淡、鮮嫩、口味鮮美而聞名。我品嘗了寧波的傳統(tǒng)菜肴,如寧波湯團、寧波小籠包等,無不讓人回味無窮。此外,寧波還有許多當?shù)靥厣〕?,如鹵肉飯、卷餅等,這些美食無論是口感還是味道都讓我難以忘懷。在寧波,不僅可以品嘗到傳統(tǒng)的寧波菜,還可以嘗試各地的美食,如日本料理、意大利面等,豐富多樣的選擇讓人吃得開心、滿足。

第四段:獨特的自然風光。

寧波位于東海之濱,擁有得天獨厚的自然風光。寧波的奉化區(qū)有著壯麗的山水風光,那里的溪流、瀑布、峭壁等自然景觀令人陶醉。同時,寧波還有著名的東錢湖,是華東地區(qū)最大的淡水湖之一,風景優(yōu)美,吸引了無數(shù)游客前來游玩。我在寧波的一個假日里去了東錢湖游覽,真切地感受到了寧波的自然之美。湖水清澈,湖光山色與藍天白云交相輝映,形成了美不勝收的景色。

第五段:寧波人的熱情好客。

在寧波的這段時間里,我深深感受到了寧波人民的熱情好客。無論是在餐館里、酒店里還是在街頭巷尾,每一次遇到困難或需要幫助都有人愿意伸出援手。寧波人對外來者都是熱情友好的,讓我在這個城市里感受到了家的溫暖。和寧波人交流的過程中,我也了解到了許多關于寧波的故事和傳統(tǒng)習俗,這些都讓我對這座城市充滿了好奇和興趣。

總結:作為一座歷史與現(xiàn)代交相輝映的城市,寧波融合了傳統(tǒng)文化和現(xiàn)代發(fā)展的優(yōu)勢,使其成為一個獨具魅力的地方。在這里,我不僅感受到了傳統(tǒng)文化和現(xiàn)代化的碰撞,還品味到了豐富多樣的美食和獨特的自然風光。更重要的是,寧波人民的熱情好客讓我在這座城市里找到了家的感覺。寧波的魅力讓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給我?guī)砹穗y以忘懷的體驗和回憶。

寧波天一閣心得體會篇三

寧波是一個深受游客喜愛的城市,我有幸有機會到這里旅游,親身感受了寧波的美麗和獨特之處。在這個過程中,我不僅欣賞了寧波的自然景觀和歷史文化,還體會到了寧波人民的熱情和友善。以下是我在寧波旅行中的心得體會。

第一段,寧波的自然風光令人陶醉。寧波位于東海之濱,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我游覽了寧波的大橫島,被它的美景所震撼。蔚藍的海水和潔白的沙灘組成了一幅美麗的海岸線。登上島上的高山,眺望遠處的海洋,仿佛進入了一個仙境。此外,寧波還有許多風景如畫的古鎮(zhèn)和山水名勝,如鄞州龍灣、奉化盤龍灣等,讓人流連忘返。

第二段,寧波的歷史文化獨具特色。寧波有著悠久的歷史,是一個歷史名城。我參觀了寧波的幾處古跡,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寧波博物館和天一閣。寧波博物館陳列了豐富的歷史文物,包括青銅器、瓷器、書法等,讓人感受到寧波作為一個歷史名城的底蘊。而天一閣則是寧波最古老的圖書館,保存了大量的古籍,展示了寧波文字文化的發(fā)展歷程。通過參觀這些歷史遺跡,我對寧波的歷史文化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第三段,寧波人民的熱情和友善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寧波的旅行中,我感受到了寧波人民的熱情好客。無論是在餐館還是在街頭,人們總是笑容滿面地迎接我,讓我感到賓至如歸。我曾在一家小吃攤旁邊上了一張空椅子,攤主主動為我倒了一杯熱茶,并熱情地跟我聊起了天。這樣的情景讓我覺得寧波是一個充滿人情味的城市,寧波人民的友善和熱心讓我倍感溫暖。

第四段,寧波的美食讓我大飽口福。作為一個吃貨,我對于寧波的美食印象尤為深刻。寧波菜以清淡、鮮嫩而聞名,吃起來口感極佳。我品嘗了寧波的傳統(tǒng)名菜如寧漢套餐、湖昆魚干等,都非常美味。此外,寧波還有許多特色小吃,如湯圓、粽子和海鮮等,都給我的味蕾帶來了無盡的享受。

第五段,寧波的發(fā)展讓我贊嘆不已。在游覽寧波的過程中,我感受到了這座城市的活力和發(fā)展勢頭。寧波是中國經(jīng)濟最發(fā)達的地區(qū)之一,這里的城市規(guī)劃和建筑物都非常現(xiàn)代化。寧波還有眾多的商業(yè)區(qū)和購物中心,吸引了大量的消費者。這些都讓我看到了寧波的繁榮和進步,也讓我對寧波的未來充滿了期待。

總之,寧波是一個美麗而富有魅力的城市。它擁有豐富的自然風光和獨特的歷史文化,吸引了眾多的游客。在寧波的旅行中,我不僅品味了當?shù)氐拿朗?,還感受到了寧波人民的熱情和友善。寧波的發(fā)展也讓我深感欣慰。我熱愛寧波,也希望將來有機會再次光臨這座城市,繼續(xù)探索寧波的魅力。

寧波天一閣心得體會篇四

東明草堂系天一閣建成之前范欽的藏書處。范欽(1506—1585),字堯欽,號東明,故題其書室為“東明草堂”,又稱“一吾廬”,現(xiàn)東明草堂于1980年重建。

范氏故居原系范宅的東廳,后為范氏后裔居住生活之處。它處于高墻環(huán)繞的天一閣藏書樓之外,做到了生活區(qū)與藏書區(qū)相互隔離,是范欽為保護藏書的精心安排,現(xiàn)建筑為清道光九年重建。

司馬第即范欽宅第,環(huán)境幽雅,位于月湖深處,林木蔭翳,規(guī)模豐敞,于1996年恢復司馬第臺門、耳房。

寶書樓天一閣又稱寶書樓,建于明嘉靖四十年至四十五年(1561——1566)之間,為明兵部右侍郎范欽藏書處,是我國現(xiàn)存最早的私人藏書樓。

范欽取“天一生水”之說,以水制火之義,建筑書樓。樓上一大間,樓下成六間,并名為天一閣,且在閣前鑿池蓄水以防火。

清康熙四年(1665),范欽曾孫范光文又在閣前疊山理水,建筑園林。園林以“福、祿、壽”作總體造型,用山石堆成九獅一象等景點。風物清麗,格調高雅,別具江南庭院式園林特色。

范欽原有藏書7萬余卷,現(xiàn)尚存1.7萬余卷,大部分為明代刻本和鈔本,不少已是海內孤本,尤以明代地方志和科舉錄為特色,解放后,經(jīng)文物工作者多年訪求和當?shù)夭丶业目犊栀?,閣藏古籍已達30萬卷,其中善本8萬余卷,蔚為大觀。

尊經(jīng)閣中國歷代尊崇經(jīng)學,各省、郡、縣學中均建有尊經(jīng)閣,用以珍藏經(jīng)籍。此閣原在寧波府學內,系光緒年間重建的重檐歇山頂建筑。1935年寧波地方人士籌款維修天一閣時移建于此。

寧波天一閣心得體會篇五

第一段:

張寧波心得體會,是一篇非常有趣且啟發(fā)性很強的文章,這篇文章主要講述的是張寧波在工作中所學到的重要技能和價值觀。在我的看來,這篇文章帶給了我很多的啟示和幫助,特別是關于如何成為一個優(yōu)秀的領導者和如何在團隊中獲得成功的經(jīng)驗和建議。張寧波的經(jīng)歷和心得體會讓我感覺到,只有不斷地學習和不斷進步,才能在職場中成為更出色的人才。

第二段:

在我的理解中,張寧波心得體會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關于如何成為一個優(yōu)秀的領導者的建議。張寧波強調了一個領導者需要具備的能力和品質:包括溝通能力,組織能力,協(xié)調能力和抗壓能力等等。他還講述了如何在日常工作中不斷鍛煉這些能力,包括不斷學習和自我反思。我認為這些經(jīng)驗和建議對于想要在職場中發(fā)揮領導作用或成為一名更優(yōu)秀領導者的人來說是非常有幫助的。

第三段:

另外,張寧波還提到了如何在團隊中取得成功的經(jīng)驗和建議。他認為,除了技能之外,良好的團隊合作精神和信任是取得成功的關鍵。他還提到了一個有效的團隊需要明確的目標和任務,以及清晰的溝通和有效的反饋機制。在我的看來,這些對于一個新的團隊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因為他們需要明確的方向和清晰的目標,才能快速建立并且開始工作。

第四段:

除了在職場中的建議之外,張寧波還強調了幾個非常重要的價值觀,例如誠實、正直、謙虛和堅定等等。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品質,在任何時候都能表現(xiàn)出你的領導能力和你在團隊中的價值。我認為這些價值觀也適用于生活中,因為他們會幫助你建立更加基礎的信任和關系,同時也可以幫助你面對挫折和難度。

第五段:

最后,我認為張寧波心得體會帶給我的最大的收獲就是——人們需要不斷學習和不斷進步。不論是在職場中還是生活中,人類始終需要做出改變和進步,才能更加成功和快樂。通過了解張寧波的經(jīng)驗和心得,我深深地感受到,只有不斷地學習和進步,才能在未來中贏得更多的機會和獲得更大的成功。

總之,張寧波心得體會是一個非常值得閱讀和仔細思考的文章。他的經(jīng)驗和建議圍繞著重要的價值觀和核心原則,為任何想要在職場和生活中成功的人提供了很多的幫助。如果你在職場中迷?;蚶Щ?,我相信這篇文章能為你提供一些非常好的靈感和建議,幫助你找到正確的方法和方向。

寧波天一閣心得體會篇六

各位游客,現(xiàn)在請大家跟我到里面看一下?,F(xiàn)在我們看到的這位人物呢就是天一閣的主人范欽了。范欽生于1506年死于1585年,享年79歲,他是我們寧波人,曾經(jīng)在朝為官,27歲的時候就中了進士。我們都知道以前的官呢分為武官和文官,那么在這里首先請大家猜一下,范欽到底是個文官還是武官呢?相信很多人都會猜是文官,因為他非常喜歡讀書而且在這里造了藏書樓,其實范欽呢是武官,他的官隙遍步了近半個中國。

而且最高的一次當上了兵部右侍郎,相當于現(xiàn)在的國防部副部長。

范欽生性非常梗直,所以在當官的時候經(jīng)常會得罪一些人。其中有一次得罪了皇親國戚武定候郭勛,于是郭勛就在皇帝面前參他,結果范欽就受了庭杖之責并且被污陷下獄。還有一次得罪了當朝宰相嚴嵩的兒子嚴世潘,嚴世潘本來要他父親在皇帝面前參他,可是嚴嵩卻告訴他兒子說范欽是個連武定候郭勛都不怕的人,如果我們再參他那不是讓他出了名了,所以這件事就作罷了。后來范欽見朝庭里嚴嵩父子倆當?shù)?,朝政日費,覺得國家無望,于是就辭官回鄉(xiāng)到這里建了這個藏書樓。好了范欽就為大家介紹到這里,下面我們再來看一下后面,這里呢有一塊照壁叫做溪山逸馬圖。

我們可以看到上面有八匹駿馬在溪邊媳戲,非常的生龍活虎。這塊溪山逸馬圖呢是已故的民間老藝人胡善成先生的力作。我們可以用手去摸一下,猜一下它是用什么材料做的。其實呢它是用我們海邊的礁石磨成粉再加入粘合劑和墨汁堆塑而成的。整個照壁看起來非常栩栩如生,所以當年西哈努克親王來我們寧波的時候就指名要在溪山逸馬圖前留影,說是要把這么好的佳作也帶到他們的國家讓他們的國人看看。好了,看完了下面的馬我們再來看一下照壁的上面,在照壁的上面我們還可以看到有一些小人物,這些小人物是誰呢?其實他們是三國演義里面的人物,好了,看完了這里再請大家跟我從這里的月洞門進去,去參觀一下東明草堂。

在月洞門上呢我們可以看到春隨人意四個字,這四個字是由陳從周先生寫的。好了現(xiàn)在我們先來看一下前面的這塊照壁。在照壁上呢我們可以看到一只非常奇怪的動物,在這里呢還是要請大家猜一下這個動物叫什么呢?很多人肯定會猜是麒麟,其實不是,這個動物呢叫做獬豸,是一只有龍角,牛嘴,獅身,鷹爪,馬尾的動物。同時它是一種生性非常梗直的動物,是正義的像征,據(jù)說每當人們吵架的時候它總會出來頂那個壞人,所以在古代的朝堂后面總會掛著獬豸的圖案,而且在以前執(zhí)法官的官服前面也有獬豸圖案,而且他們所帶的帽子也叫作獬豸帽。

而現(xiàn)在呢我們在一個地方的門口也可以看到獬豸,大家猜一下是在哪里呢?就是在人民法院的門口了,如果有機會的話大家可以去留意一下。好了,看完了獬豸呢請大家回過頭來,我們再來看一下后面的這些房子,這里呢就是東明草堂了,又稱一吾廬,是天一閣建成前范欽的藏書樓。

那么為何要叫作東明草堂呢,因為東明是范欽的號,這里是范欽的地方所以就叫東明草堂,好了東明草堂我們就參觀到這里,現(xiàn)在請大家跟我去下一站參觀一下范氏故居。

寧波天一閣心得體會篇七

“寧波幫”這個詞匯引起了許多人的關注,尤其是在中國商業(yè)圈子中,這個名詞更是被廣泛提及。但是,對于許多人來說,“寧波幫”仍然是一個神秘的存在。作為一個對商業(yè)圈子有一定了解的人,我親身經(jīng)歷了寧波幫,在其中學習、工作、交流,獲得了很多寶貴的經(jīng)驗和體會。

第二段:起因。

寧波作為中國的沿海城市,在經(jīng)濟發(fā)展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功。這個城市擁有一批懂得經(jīng)商之道的人才,他們之間交流緊密,形成了一個商業(yè)網(wǎng)絡。這個網(wǎng)絡嚴密的聯(lián)系和互信,就是“寧波幫”的核心內容。由于這個網(wǎng)絡的存在,許多人在寧波的商業(yè)世界中得以開展事業(yè)。

第三段:寧波幫的精髓。

作為“寧波幫”的一份子,我從中學到了很多寶貴的經(jīng)驗。首先,說到商業(yè)模式和管理風格,寧波幫非常注重矢志不渝的合作精神,而不是臨時的合作。這是進一步加強這個商業(yè)網(wǎng)絡聯(lián)系和信任的關鍵點。此外,寧波幫更加注重人際關系的建立和發(fā)展。尤其注重做生意的口口相傳,找到自己圈子中的好朋友通過他們的口碑為自己背書或引薦業(yè)務,提供更多的商業(yè)機會。

第四段:優(yōu)點和局限。

“寧波幫”雖然帶來了很多優(yōu)勢,但是我們也不能忽視它的局限性。首先,它的范圍比較有限,除了寧波,其他城市的朋友并不常在這個網(wǎng)絡之中。其次,由于這個網(wǎng)絡是建立在一定基礎上的,許多外地人在參與寧波幫時反而會感到比較被動。但是,這些局限性并不妨礙我們在其中獲得成功。

通過寧波幫,我獲得了許多應用性很強的經(jīng)驗和知識。一個人很難在商業(yè)社區(qū)之中單飛,在建立了自己的商業(yè)關系圈子之后,我們就可以做好更多的事情。我想送給那些在商業(yè)世界中奮斗的人們一個積極的信號:我們可以像寧波人一樣,搭建自己在商業(yè)社區(qū)之內的關系圈,這樣我們就能在事業(yè)發(fā)展方面獲得更大的成功。

寧波天一閣心得體會篇八

位于天一閣藏書樓之南,占地3400平方米,是天一閣擴建一期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于1996年動土,歷時二年,園以水為主,水岸聚而不分,池岸迭石玲瓏。池畔為臨水的主體建筑“水北閣”;池南面建“抱經(jīng)廳”。整個園林簡潔、清晰,給人以閑適、雅逸和平靜之感。

銀臺第(官宅)博物館銀臺第位于月湖北岸,偃月堤邊,建于清道光三年(1823),原為嘉慶十年進士、通政司副史童槐的私宅。童家為詩書禮儀世家,童槐之子童華中道光十八年進士,曾以禮部尚書入南書房行走,為光緒皇帝老師;其孫童祥熊,中光緒九年進士;所以童府有“一門三進士”的說法。在1999年的月湖歷史文化景區(qū)一期建設工程中,銀臺第得以修復,由寧波市天一閣博物館進行陳列布展和管理,成為展示清晚期到民國寧波官宦人家家居藝術的專題性博物館,并榮獲2000年度全國博物館十大精品陳列“最佳創(chuàng)意獎”。

陳列保留了傳統(tǒng)的建筑格局,在“如何利用古建筑搞陳列”的問題上進行了一些探索。通過繩武堂(主廳)、今白華堂(祭祀廳)、書房、議政廳、家塾、宴席廳、雅玩室、沐浴房、繡房、臥室、佛堂、磨房等場景式陳列,全面反映了清朝中晚期寧波官宦學士人家的生活環(huán)境、家居藝術和蘊含的社會性與社會關系。

白云莊位于寧波市西郊的白云莊,原為明末戶部主事萬泰的莊園,因其子萬斯選著有《白云集》,死后葬于此地,故名“白云莊”。我國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浙東學派”的代表人物黃宗羲先生曾講學于此,故又稱證人書院,現(xiàn)為省級文保單位。黃宗羲(1610—1695),字太沖,號梨洲,又號南雷,余姚黃竹浦人。他學識淵博,治學嚴謹,倡導以經(jīng)學為本,以史學為輔,獨創(chuàng)了“經(jīng)世致用”為宗旨的學風,形成了我國學術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史學派別——浙東學派??滴跗吣辏?668)應邀來甬講學,培養(yǎng)了一大批學術人才,其中就包括“布衣史家”萬斯同,著名史學家、文學家全祖望,四明學風頓開。清末白云莊逐漸荒廢,至1986年得以重修,現(xiàn)由寧波市天一閣博物館管理,主體建筑為五開間三進木結構平屋,四周圍墻,環(huán)境清幽。

伏跗室伏跗室位于城西孝聞街91號,坐西向東,為五間兩弄三廂房木結構樓房,是浙東著名藏書家、目錄學家馮孟顓先生(1886—1962)的藏書樓,現(xiàn)為市級文保單位?!胺啤痹闯觥段倪x》王延壽《魯靈光殿賦》“狡兔伏于跗側”句,意為“伏處鄉(xiāng)里不抗顯,而致力于學”。

1962年,馮孟顓先生長孫馮孔豫代表家屬,遵照馮老的遺囑,將全部藏書260余箱近10萬卷,捐獻給國家。伏跗室現(xiàn)由寧波市天一閣博物館進行管理。樓內現(xiàn)有《馮孟顓先生平身事跡陳列》,用大量圖片資料和事物生動翔實的介紹了馮老的生平簡歷、著述成果、藏書業(yè)績,以資紀念。

寧波天一閣心得體會篇九

各位游客,現(xiàn)在我們來到的這個地方就是范氏故居了,范氏故居原來是范欽的后人住的地方。在這里我們可以看到司馬第三個字,司馬是范欽曾經(jīng)當過的一個官。我們再來看下這里,這里呢有堵非常高的墻,是用來防火的,所以也叫做防火墻。在防火墻的兩邊一邊是范氏故居一邊是藏書樓,范欽把生活區(qū)與藏書區(qū)隔開來,那是為了更好的保護藏書,由此我們可以看到范欽的用心良苦。現(xiàn)在請大家跟我進去看一下,我們可以看到這里掛了一副圖畫,上面的人物就是范欽了,在圖像的旁邊放了他當時所穿官服的復制品,在官服上我們可以看到前面縫了只獸類,這呢也說明范欽是個武官,因為文官衣服前是縫禽類的。下面請大家跟我到這邊看一下,這個是范家的系氏表,旁邊掛著的都是對天一閣作出過重要貢獻的人,如范光文,范大沖等等。范欽總共有兩個兒子,大兒子叫范大潛,而小兒子就叫范大沖。范欽一直活到80歲。臨終的時候把大兒子大沖和二媳婦叫到床前,他把遺產(chǎn)分成了兩份,一是白銀萬兩,二是全部藏書。而范大沖體察老父親的心情,決定“代不分手,書不出閣”。于是就繼承了全部藏書,而范大潛的媳婦就拿走了白銀萬兩。范光文呢對天一閣也做出重要的貢獻,天一池里面的九獅一象假山就是他建造起來的。除了這些以外呢范欽的后代對天一閣藏書的保護也制訂了許多嚴格的禁約,下面就請大家跟我到另一邊看一下。在這里呢我們可以看到掛了許多牌子,這些就是天一閣的禁約了,有煙酒切忌登樓,女不上樓,書不出閣,外姓人不準上樓看書等等,這里我們看到的這些禁忌牌當時就是掛在藏書樓樓上的。好了下面再請大家跟我往這邊走,去參觀一下下一個陳列室?,F(xiàn)在我們看到的這里其實就是范欽藏書樓的一個縮影了,在這里我們可以看到寶書樓三個字,這三字是由原來明朝的郡守王原相寫的。在這里存放的書籍都是范家保存下來的登科錄和地方志,大家可以看一下。在書櫥里面呢我們還可以看到一個小布袋,面放的呢其實是用來防蟲的蕓草。(好了,下面請大家跟我從這邊出去。)。

寧波天一閣心得體會篇十

天一閣坐落在浙江省寧波市月湖之西的天一街,是中國現(xiàn)存最古老的私人藏書樓,也是世界上現(xiàn)存歷史最悠久的私人藏書樓之一。始建于公元1561年(明嘉靖四十),建成于1566年(明嘉靖四十五年),原為明兵部右侍郎范欽的藏書處。1982年3月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先后新增中國地方志珍藏館、麻起源地陳列館等處。中國地方志珍藏館收藏全國各級各類當代地方志6730多冊,獲2000年度“全國博物館十大精品陳列最佳創(chuàng)意獎”,列入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行列。2003年被評為國家4a級旅游景點,2007年又被公布為全國重點古籍保護單位。

天一閣占地面積2.6公頃,是一個以藏書文化為核心,集藏書的研究、保護、管理、陳列、社會教育、旅游觀光于一體的專題性博物館?,F(xiàn)藏古籍達30余萬卷,其中,珍槧善本8萬余卷,除此,還收藏大量的字畫、碑帖以及精美的地方工藝品。設有《天一閣發(fā)展史陳列》、《中國地方志珍藏館》、《中國現(xiàn)存藏書樓陳列》、《明清法帖陳列》等陳列廳,書畫館常年開展各種臨時展覽和文化交流活動。天一閣分藏書文化區(qū)、園林休閑區(qū)、陳列展覽區(qū)。以寶書樓為中心的藏書文化區(qū)有東明草堂、范氏故居、尊經(jīng)閣、明州碑林、千晉齋和新建藏書庫。以東園為中心的園林休閑區(qū)有明池、假山、長廊、碑林、百鵝亭、凝暉堂等景點。以近代民居建筑秦氏支祠為中心的陳列展覽區(qū),包括芙蓉洲、聞氏宗祠和新建的書畫館。書畫館在秦祠西側,粉墻黛瓦、黑柱褐梁,有宅六棟,曰:“云在樓,博雅堂,晝錦堂,畫簾堂,狀元廳,南軒?!迸c金碧輝煌的秦祠相映照。

20世紀90年代以來,寧波市人民政府先后緊鄰天一閣的陳氏宗祠、聞家祠堂和秦氏支祠,以及白云莊、銀臺第、鼓樓、天封塔、伏跗室等文保單位(點)納入天一閣統(tǒng)一管理,并在陳氏宗祠內增設《麻起源地陳列》、白云莊設置了《浙東學術文化陳列》、銀臺第開設官宅博物館;秦氏支祠、白云莊相繼列入第五批、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行列。

寧波市城市口號中的“書藏古今”便指天一閣的藏書文化。

天一閣博物館宣傳語:“風雨天一閣,藏盡天下書”。

寧波天一閣心得體會篇十一

寧波是我國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是我國著名的旅游城市,隨著旅游業(yè)的發(fā)展,到寧波旅游的游客越來越多。下面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寧波天一閣。

導游詞。

歡迎參考!

天一閣博物館位于寧波市內的月湖西岸,這里坐落著我國現(xiàn)存最古老的私人藏書樓——天一閣。它是明朝嘉靖年間(1561-1566年)卸任官員范欽所建的藏書處,樓中擺放著古籍與書案,處處彌漫著厚重的書香氣息。

博物館其實是座江南園林,園區(qū)內的東園和南園錯落有致地分布著假山、池塘、亭臺等景致,走在古樸的磚木長廊內,感受清幽的環(huán)境。園內建有明州碑林,數(shù)百通石碑記載了古代官方的教育史。還有書畫館,時常會展出天一閣所藏歷代書畫精品和名人雅士的書畫佳作。

園區(qū)內另有天一閣建成之前的藏書處“東明草堂”、展示寧波民居建筑特色的“秦氏支祠”、以及范氏故居等建筑。而在麻將陳列館中則可看到形形色色的麻將牌,讓你了解到麻將文化的起源與發(fā)展。

天一閣位于浙江寧波市區(qū),是中國現(xiàn)存最早的私家藏書樓,也是亞洲現(xiàn)有最古老的圖書館和世界最早的三大家族圖書館之一。天一閣占地面積2.6萬平方米,建于明朝中期,由當時退隱的兵部右侍郎范欽主持建造,1982年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現(xiàn)藏各類古籍近30萬卷,其中珍槧善本8萬卷,尤以明代地方志和科舉錄最為珍貴。近年來,我館事業(yè)發(fā)展迅速,先后新增中國地方志珍藏館、銀臺第官宅博物館、麻將起源地陳列館等處。書閣為木構的二層硬山頂建筑,通高8.5米。底層面闊、進深各六間,前后有廊。二層除樓梯間外為一大通間,以書櫥間隔。

此外,還在樓前鑿“天一池”通月湖,既可美化環(huán)境,又可蓄水以防火。天一閣的建筑布局后來為其他藏書樓所效仿。

天一閣博物館是以藏書文化為特色,融社會歷史、藝術于一體的綜合性博物館,占地26000平方米。環(huán)境幽雅,園林精美、建筑古樸,富有濃郁的地方特色??傮w布局由藏書文化區(qū)、園林休閑區(qū)、陳列展覽區(qū)三大功能區(qū)組成。

天一閣藏書樓是我國現(xiàn)存歷史最久的私家藏書樓,也是世界上現(xiàn)存最早的三個私家藏書樓之一,建于明嘉靖四十年至四十五年(公元1561—1566)之間,原為明兵部右侍郎范欽的藏書處。于1982年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xiàn)藏各類古籍近30萬卷,其中珍槧善本8萬卷,尤以明代地方志和科舉錄最為珍貴。近年來,我館事業(yè)發(fā)展迅速,先后新增中國地方志珍藏館、銀臺第官宅博物館、麻將起源地陳列館等處。中國地方志珍藏館收藏全國各級各類當代地方志6730多冊,占總數(shù)的80%以上。銀臺第博物館展示了清代官宦人家的家居藝術和建筑藝術,獲20xx年度“全國博物館十大精品陳列最佳創(chuàng)意獎”。麻將起源地陳列館以三維空間展示麻將的起源及與寧波的歷史溯源。建于二十年代的秦氏支祠以其獨特的祠堂文化,精湛的民間工藝為游客所嘆服,并列入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行列。

天一閣博物館常年舉辦各種書畫展覽,在精神文明建設方面成績顯著,自1996年以來獲省級文明單位稱號,并被評為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寧波市行風建設示范窗口、市一級綠化單位及市十佳旅游景點等等。

溪山逸馬圖系已故民間老藝人胡善成堆塑的力作,八匹駿馬在溪邊揚鬃踢蹄,甩尾扭頭,嬉戲嘶鳴,其形其姿,栩栩如生。畫面造型粗看時比例失調,其實是充分運用了中國傳統(tǒng)繪畫技巧,突出了畫面重點。

東明草堂系天一閣建成之前范欽的藏書處。范欽(1506—1585),字堯欽,號東明,故題其書室為“東明草堂”,又稱“一吾廬”,現(xiàn)東明草堂于1980年重建。

范氏故居原系范宅的東廳,后為范氏后裔居住生活之處。它處于高墻環(huán)繞的天一閣藏書樓之外,做到了生活區(qū)與藏書區(qū)相互隔離,是范欽為保護藏書的精心安排,現(xiàn)建筑為清道光九年重建。

司馬第即范欽宅第,環(huán)境幽雅,位于月湖深處,林木蔭翳,規(guī)模豐敞,于1996年恢復司馬第臺門、耳房。

寶書樓天一閣又稱寶書樓,建于明嘉靖四十年至四十五年(1561——1566)之間,為明兵部右侍郎范欽藏書處,是我國現(xiàn)存最早的私人藏書樓。

范欽取“天一生水”之說,以水制火之義,建筑書樓。樓上一大間,樓下成六間,并名為天一閣,且在閣前鑿池蓄水以防火。

清康熙四年(1665),范欽曾孫范光文又在閣前疊山理水,建筑園林。園林以“福、祿、壽”作總體造型,用山石堆成九獅一象等景點。風物清麗,格調高雅,別具江南庭院式園林特色。

范欽原有藏書7萬余卷,現(xiàn)尚存1.7萬余卷,大部分為明代刻本和鈔本,不少已是海內孤本,尤以明代地方志和科舉錄為特色,解放后,經(jīng)文物工作者多年訪求和當?shù)夭丶业目犊栀洠w藏古籍已達30萬卷,其中善本8萬余卷,蔚為大觀。

尊經(jīng)閣中國歷代尊崇經(jīng)學,各省、郡、縣學中均建有尊經(jīng)閣,用以珍藏經(jīng)籍。此閣原在寧波府學內,系光緒年間重建的重檐歇山頂建筑。1935年寧波地方人士籌款維修天一閣時移建于此。

明州碑林共計有碑173通,其中近90通是1935年從寧波府學、縣學等處遷來。碑林中保存了自元世祖至元二十九年至清光緒二十四年先后16次重修府學的碑記。還有。

格言。

箴言學田學山進士題名等碑,反映了學校教育的內容經(jīng)費來源和人才培養(yǎng)情況。

千晉齋民國時期,甬上學人馬廉藏有晉磚千余枚,顏其藏室曰“千晉齋”。后捐贈天一閣,特辟一室陳列,仍用其名。

東園位于天一閣東南,占地約6000平方米。自1959年始,平整土地,種植竹木,移遷石亭、鐵牛、石虎于此,園林初具雛型。1974年將搜集的69通碑石嵌入圍墻。1982年東園擴建,挖土成池,堆土為山,環(huán)園建廊,又移建清末建筑兩幢,于1986年告竣并對外開放。

百鵝亭明萬歷年間遺物,為墓前祭亭,原在祖關山,1959年移建于此。此亭結構精巧,雍容華麗,枋額等處雕有“魚躍龍門”、“雙獅戲球”、“海馬躍浪”、“麒麟招寶”等圖樣。

凝暉堂為磚木、石柱結構的清代建筑,內陳列收藏的明清帖石,有明代上石的“神龍本”《蘭亭序》、文征明小楷《薛文明甫墓志銘》等。書香墨香,相得益彰。

秦氏支祠建于1920xx年到1920xx年,系秦氏族人為祭祀祖先而建,時耗20余銀元。祠堂以照壁、臺門、戲臺為中軸線,五間兩弄,前后三宸,兩側置配殿、看樓,占地2.6畝,建筑面積20xx余平方米,祠堂建筑融合了木雕、磚雕、石雕、貼金、拷作等民間工藝,是寧波民居建筑藝術集大成之作。

秦氏支祠的戲臺匯雕刻、金飾、油漆于一體,流光溢彩,熠熠生輝。戲臺的屋頂由16個斗拱承托,為單檐歇山頂,穹形藻井并由千百塊經(jīng)過雕刻的板榫搭接構成,盤旋而上,牢固巧妙,為寧波小木工藝之絕招。

花轎廳寧波花轎又稱萬工轎,以其做工精細而著稱。展出的花轎高3米,長1.5米,寬95厘米,木質透雕,漆朱貼金,給人金碧輝煌之感。

傳說南宋小康王趙構被金兵追殺,幸得一個寧波村姑相救。脫險后,兩人約好來年接村姑入宮,但兩人所約暗號泄露,于是趙構下旨浙東女子皆封王,出嫁時可穿戴鳳冠霞帔,乘坐龍鳳花轎,官員遇見,文官下轎,武官下馬。于是從南宋開始,寧波姑娘出嫁坐花轎的民風愈來愈盛,花轎制作也愈來愈考究。

南園。

位于天一閣藏書樓之南,占地3400平方米,是天一閣擴建一期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于1996年動土,歷時二年,園以水為主,水岸聚而不分,池岸迭石玲瓏。池畔為臨水的主體建筑“水北閣”;池南面建“抱經(jīng)廳”。整個園林簡潔、清晰,給人以閑適、雅逸和平靜之感。

銀臺第(官宅)博物館銀臺第位于月湖北岸,偃月堤邊,建于清道光三年(1823),原為嘉慶十年進士、通政司副史童槐的私宅。童家為詩書禮儀世家,童槐之子童華中道光十八年進士,曾以禮部尚書入南書房行走,為光緒皇帝老師;其孫童祥熊,中光緒九年進士;所以童府有“一門三進士”的說法。在1999年的月湖歷史文化景區(qū)一期建設工程中,銀臺第得以修復,由寧波市天一閣博物館進行陳列布展和管理,成為展示清晚期到民國寧波官宦人家家居藝術的專題性博物館,并榮獲20xx年度全國博物館十大精品陳列“最佳創(chuàng)意獎”。

陳列保留了傳統(tǒng)的建筑格局,在“如何利用古建筑搞陳列”的問題上進行了一些探索。通過繩武堂(主廳)、今白華堂(祭祀廳)、書房、議政廳、家塾、宴席廳、雅玩室、沐浴房、繡房、臥室、佛堂、磨房等場景式陳列,全面反映了清朝中晚期寧波官宦學士人家的生活環(huán)境、家居藝術和蘊含的社會性與社會關系。

白云莊位于寧波市西郊的白云莊,原為明末戶部主事萬泰的莊園,因其子萬斯選著有《白云集》,死后葬于此地,故名“白云莊”。我國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浙東學派”的代表人物黃宗羲先生曾講學于此,故又稱證人書院,現(xiàn)為省級文保單位。黃宗羲(1610—1695),字太沖,號梨洲,又號南雷,余姚黃竹浦人。他學識淵博,治學嚴謹,倡導以經(jīng)學為本,以史學為輔,獨創(chuàng)了“經(jīng)世致用”為宗旨的學風,形成了我。

國學。

術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史學派別——浙東學派??滴跗吣?1668)應邀來甬講學,培養(yǎng)了一大批學術人才,其中就包括“布衣史家”萬斯同,著名史學家、文學家全祖望,四明學風頓開。清末白云莊逐漸荒廢,至1986年得以重修,現(xiàn)由寧波市天一閣博物館管理,主體建筑為五開間三進木結構平屋,四周圍墻,環(huán)境清幽。

伏跗室伏跗室位于城西孝聞街91號,坐西向東,為五間兩弄三廂房木結構樓房,是浙東著名藏書家、目錄學家馮孟顓先生(1886—1962)的藏書樓,現(xiàn)為市級文保單位。“伏跗”源出《文選》王延壽《魯靈光殿賦》“狡兔伏于跗側”句,意為“伏處鄉(xiāng)里不抗顯,而致力于學”。

1962年,馮孟顓先生長孫馮孔豫代表家屬,遵照馮老的遺囑,將全部藏書260余箱近10萬卷,捐獻給國家。伏跗室現(xiàn)由寧波市天一閣博物館進行管理。樓內現(xiàn)有《馮孟顓先生平身事跡陳列》,用大量圖片資料和事物生動翔實的介紹了馮老的生平。

簡歷。

著述成果藏書業(yè)績,以資紀念。

寧波天一閣心得體會篇十二

天一閣坐落在浙江省寧波市月湖之西。天一閣是中國現(xiàn)存年代最早的私家藏書樓,始建于明嘉靖四十年(公元1561年),由當時的兵部右侍郎范欽主持建造。范欽平生喜歡收集古代典籍,后又得到鄞縣李氏萬卷樓的殘存藏書,存書達到了七萬多卷,其中以地方志和登科錄最為珍稀。乾隆三十七年(公元1772年),下詔開始修撰《四庫全書》,范欽的八世孫范懋柱進獻所藏之書638種,于是乾隆皇帝敕命測繪天一閣的房屋、書櫥的款式,興造了著名的“南北七閣”,用來收藏所撰修的七套《四庫全書》,天一閣也從此名聞全國。

范欽為了保護藏書而訂立了嚴格的族規(guī),世代的子孫嚴格遵循“代不分書,書不出閣”的遺教,但終因年代過于久遠,藏書還是有很多的失散。嘉慶十三年(公元1820),閣內的藏書實有4094部,共53000多卷。鴉片戰(zhàn)爭時,英國侵略者掠去了《一統(tǒng)志》等數(shù)十種古籍。咸豐年間(公元1851~1861年),又有盜賊潛入閣內,偷去了許多的藏書,轉賣給法國的傳教士和造紙廠。后來又經(jīng)歷了許多的變故,到1940年,閣內的藏書僅存1591部,共13038卷。新中國成立后,政府為了保護天一閣,專門設置了管理機構,探訪得到了流失在外的3000多卷原藏書,又增入當?shù)厥詹丶揖栀浀墓偶F(xiàn)藏珍版善本達到了8萬多卷。

天一閣之名,取義于漢鄭燮《易經(jīng)注》中“天一生水”之說,因為火是藏書樓最大的禍患,而“天一生水”,可以以水克火,所以取名“天一閣”。書閣是硬山頂重樓式,面闊、進深各有六間,前后有長廊相互溝通。樓前有“天一池”,引水入池,蓄水以防火??滴跛哪辏ü?665年),范欽的重孫范文光又繞池疊砌假山、修亭建橋、種花植草,使整個的樓閣及其周圍初具江南私家園林的風貌。

天一閣面積約2.6萬平方米,分藏書文化區(qū)、園林休閑區(qū)、陳列展覽區(qū)。以寶書樓為中心的藏書文化區(qū)有東明草堂、范氏故居、尊經(jīng)閣、明州碑林、千晉齋和新建藏書庫。以東園為中心的園林休閑區(qū)有明池、假山、長廊、碑林、百鵝亭、凝暉堂等景點。以近代民居建筑秦氏支祠為中心的陳列展覽區(qū),包括芙蓉洲、聞氏宗祠和新建的書畫館。書畫館在秦祠西側,粉墻黛瓦、黑柱褐梁,有宅六棟,曰:“云在樓,博雅堂,晝錦堂,畫簾堂,狀元廳,南軒。”與金碧輝煌的秦祠相映照。

寧波天一閣心得體會篇十三

各位游客:

大家好!

天一閣坐落在浙江省寧波市月湖之西的天一街,是中國現(xiàn)存最古老的私人藏書樓,也是世界上現(xiàn)存歷史最悠久的私人藏書樓之一。始建于公元1561年(明嘉靖四十),建成于1566年(明嘉靖四十五年),原為明兵部右侍郎范欽的藏書處。1982年3月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先后新增中國地方志珍藏館、麻起源地陳列館等處。中國地方志珍藏館收藏全國各級各類當代地方志6730多冊,獲20__年度“全國博物館十大精品陳列最佳創(chuàng)意獎”,列入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行列。20__年被評為國家4a級旅游景點,在20__年又被公布為全國重點古籍保護單位。

天一閣占地面積有2.6公頃,是一個以藏書文化為核心,集藏書的研究、保護、管理、陳列、社會教育、旅游觀光于一體的專題性博物館?,F(xiàn)藏古籍達30余萬卷,其中,珍槧善本8萬余卷,除此,還收藏大量的字畫、碑帖以及精美的地方工藝品。設有《天一閣發(fā)展史陳列》、《中國地方志珍藏館》、《中國現(xiàn)存藏書樓陳列》、《明清法帖陳列》等陳列廳,書畫館常年開展各種臨時展覽和文化交流活動。天一閣分藏書文化區(qū)、園林休閑區(qū)、陳列展覽區(qū)。以寶書樓為中心的藏書文化區(qū)有東明草堂、范氏故居、尊經(jīng)閣、明州碑林、千晉齋和新建藏書庫。以東園為中心的園林休閑區(qū)有明池、假山、長廊、碑林、百鵝亭、凝暉堂等景點。以近代民居建筑秦氏支祠為中心的陳列展覽區(qū),包括芙蓉洲、聞氏宗祠和新建的書畫館。書畫館在秦祠西側,粉墻黛瓦、黑柱褐梁,有宅六棟,曰:“云在樓,博雅堂,晝錦堂,畫簾堂,狀元廳,南軒?!迸c金碧輝煌的秦祠相映照。

在20世紀90年代以來,寧波市人民政府先后緊鄰天一閣的陳氏宗祠、聞家祠堂和秦氏支祠,以及白云莊、銀臺第、鼓樓、天封塔、伏跗室等文保單位(點)納入天一閣統(tǒng)一管理,并在陳氏宗祠內增設《麻起源地陳列》、白云莊設置了《浙東學術文化陳列》、銀臺第開設官宅博物館;秦氏支祠、白云莊相繼列入第五批、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行列。

寧波市城市口號中的“書藏古今”便指天一閣的藏書文化。

天一閣博物館宣傳語:“風雨天一閣,藏盡天下書”。

各位游客,俗話說的好:“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我相信今天天一閣之游肯定不虛此行,謝謝大家來天一閣參觀游覽!

寧波天一閣心得體會篇十四

天一閣博物館位于寧波市內的月湖西岸,這里坐落著我國現(xiàn)存最古老的私人藏書樓——天一閣。它是明朝嘉靖年間(1561-1566年)卸任官員范欽所建的'藏書處,樓中擺放著古籍與書案,處處彌漫著厚重的書香氣息。

博物館其實是座江南園林,園區(qū)內的東園和南園錯落有致地分布著假山、池塘、亭臺等景致,走在古樸的磚木長廊內,感受清幽的環(huán)境。園內建有明州碑林,數(shù)百通石碑記載了古代官方的教育史。還有書畫館,時常會展出天一閣所藏歷代書畫精品和名人雅士的書畫佳作。

園區(qū)內另有天一閣建成之前的藏書處“東明草堂”、展示寧波民居建筑特色的“秦氏支祠”、以及范氏故居等建筑。而在麻將陳列館中則可看到形形色色的麻將牌,讓你了解到麻將文化的起源與發(fā)展。

寧波天一閣心得體會篇十五

各位來賓:

天一閣博物館位于寧波市月湖之濱的天一街上。1982年被國務院列為首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__年榮獲國家aaaa級旅游風景名勝區(qū)。

天一閣博物館是一座由天一閣藏書樓為核心,藏書文化為特色融社會歷史、藝術于一體的綜合性博物館。天一閣藏書樓自明代創(chuàng)建以來,至今已有440多年的歷史了。它以藏書文化為特色,素有“南國書城”的美譽。博物館總占地面積約3.1萬平方米,環(huán)境優(yōu)雅、園林精美、建筑古樸,富有濃郁的地方特色,總體布局由藏書文化區(qū),園林休閑區(qū)和陳列展覽區(qū)三大功能區(qū)組成。

西大門。

各位游客,現(xiàn)在我們來到的天一閣的西大門,首先印入我們眼前的是一對清代的石獅子。這對石獅子是清代的時候,浙東工匠的作品。它們原本守護的是寺院,“下崗”后“再就業(yè)”,來到了這里。后面的木門是清代的木結構建筑單體,1980年遷建過來的。平面三開間,硬山式屋頂,五層馬頭墻。

請各位朝我手指的方向看去,“南國書城”四個大字,是我國著名的寧波寧海籍國畫大師潘天壽在1962年的時候所寫的。這個匾額所用的字體是隸書。由于寧波在中國的南方,故城“南國”?!凹t豆生南國”,書乃讀書人的相思物,從這個角度來講,成為南國也是十分恰當?shù)摹!皶恰钡囊馑际?,一座以書筑成的城,一座為書的安全而筑的城?/p>

請大家看下面的這幅對聯(lián):天一遺形源長垂遠,南雷深意藏久尤難。這幅對聯(lián)是由當代版本目錄下泰斗,上海圖書館原館長顧廷龍先生,1981年78歲時專門為天一閣書寫的。用的是“鐘鼎文”。所謂“鐘鼎文”,那是很久很久以前,商周時期的華夏先民刻在青銅器如鐘、鼎之類上的文字,說他是文字,其實說是符號似乎更確切一些。這幅對聯(lián)上聯(lián)說的是天一閣藏書時間悠久,藏書規(guī)矩、藏書精神可師可法。下聯(lián)說到的是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史學家黃宗羲登上天一閣后的感嘆心情。黃宗羲號南雷,在清代康熙十二年也就是公元1673年,破例成為了第一個登上天一閣藏書樓的外姓人,后來應天一閣傳人的請求寫國一篇專記《天一閣藏書記》,落筆就寫了四個“難”字:“嘗嘆讀書難,藏書尤難,藏之久而不散,則難之難矣。

后面的一副對聯(lián)則為近代文學家、原文化部部長郭沫若所書,上聯(lián)是:好事流芳千古;下聯(lián)是:良書播惠九州。郭老先生曾于1962年10月連訪天一閣兩日,高度評價了這座文化寶庫的重要價值。

請大家抬頭,上面還有一塊匾額,“天一閣”,這個匾額的字體是楷書,沒有落款。據(jù)天一閣人講,是從唐代歐陽詢的《九成宮醴泉銘》字帖中一個字一個字挑出來,并做技術處理。

范欽銅像、溪山逸馬圖(這一段對范欽僅做簡單介紹,具體的可以選擇在車講完成)。

進門后請大家往后看,這幅對聯(lián):建閣閱四百載,藏書數(shù)第一家。是由寧波本地的大書法家沙孟海先生在1963年提寫的??赐赀@幅對聯(lián),請大家回過頭來看這個銅像。這個銅像就是天一閣的主人范欽。范欽,字堯卿號東明,浙江寧波鄞縣人。他年幼時并不聰明,但在祖父和叔父的教誨和熏陶下,自幼苦讀四書五經(jīng)及名家書籍。家族中沒有的書,他就到各藏書家那里去翻、去借、去抄。由于他十年如一日孜孜不倦的求學,23歲時首次去杭州參加鄉(xiāng)試,就中了舉人。27歲進京參加會試,中了貢士,在殿試中入選第二甲,賜進士出身,列三十八名。

范欽中進士后不久,就出任湖廣隋州知府,屬一級地方長官,在這等級制度森嚴的明朝是較少見到的。此后,范欽到處做官,足跡踏遍了當時的大半個中國,直到明嘉靖三十九年升兵部右侍郎,同年十月辭去官職,回到寧波。范欽的官宦生涯,為他的藏書打下了扎實的基礎。

銅像后面照壁上的這幅圖,叫做溪山逸馬圖。畫面高2米,長4.9米,是一幅堆塑作品,是已故寧海籍民間老藝人胡善成先生的堆塑作品。據(jù)說這種堆塑是用蚌殼灰、稻草灰和泥等堆塑刻畫出來的,非常繁瑣復雜,十分精巧。我們仔細看這幅作品,八匹駿馬在溪邊休息,形態(tài)栩栩如生。畫面造型粗看覺得比例失調,其實是充分運用了中國傳統(tǒng)繪畫技巧,突出了畫面。天一閣的堆塑作品,絕大多數(shù)都是胡善成先生的力作。這幅溪山逸馬圖,一下子把人們的視線緊緊鎖定在這好似無意間安排的審美空間內,避免了南北兩側視線內高大建筑對小庭院的壓迫感,構思之精妙由此可見一斑。1983年3月23日,柬埔寨國王西哈努克親王參觀天一閣時,大大夸贊了這個堆塑作品,不止合影留念,還用自己帶的相機,從不同角度拍了10多張照片帶就去留作紀念。現(xiàn)在請大家往上看,跳斗上還雕有“三國演義”等戲劇人物。參觀完這塊照壁后,我們從旁邊的直門“春隨人意”中進去參觀。門楣上的“春隨人意”四個字著名的紹興籍園林藝術家陳從周先生題寫的。

東明草堂。

各位來賓,現(xiàn)在我們看到的這個照壁,也是胡善成老先生的堆塑作品,有人說是四不像,有人說是麒麟,天一閣人說是“獬豸”。據(jù)史書記載,獬豸是頭獨角獸,是古代傳說中的神獸,據(jù)說能辯是非曲直,看到人打架什么的,就用角去頂壞人,是正義的象征。古代各朝的執(zhí)法官員的衣服上也繡有獬豸的圖案。

現(xiàn)在我們轉過頭來看這個叫做東明草堂宅子,原是范氏司馬第前宅的中廳和主客廳,因范欽自號東明,所以稱東明草堂,又稱“一吾廬”。原建筑是五開間,但是已經(jīng)被毀。現(xiàn)在的建筑是由清代道光年間的木結構房子于1980年改建而成的,面闊三間,單層硬山式建筑。東明草堂是范欽早年的藏書樓,后來藏書越來越多放不下了,就建造了真正的天一閣寶書樓,這里就成為了會客廳,現(xiàn)在主要用來接待一些重要領導。

范氏故居。

各位游客,現(xiàn)在我們面前的這個宅子,是范氏故居,是范欽宅地的東廳,是其后代原來居住生活的地方?,F(xiàn)建筑為清道光九年重建。范氏故居處于高墻環(huán)繞的天一閣藏書樓之外,做到了生活區(qū)與藏書去相互隔離,這是范欽為保護藏書而精心安排的。在進入故居之前,我們看到的這幅對聯(lián)“佳釀滿瓶書滿架,山花如繡草如茵”是凡是后人范永祺所寫的,從這個對聯(lián)中,可以看出他的自豪、自足、自得其樂、自我陶醉?,F(xiàn)在請大家跟我進入范氏故居,左邊主要是一個藏書樓的“情景再現(xiàn)”,我們主要來看一下右邊。這里有三個人物,涉及到了一個典故。話說當時80歲高齡的范欽走到了生命的終點,彌留之際,他把大兒子范大沖和二媳婦叫到床前,他把遺產(chǎn)分為了兩份,一份是白銀萬兩,一份是一座樓和一樓藏書,讓他們挑選。兒子范大沖善解父意,選擇了全部藏書,并表示愿意再投入,以增加藏書并保護和修繕好天一閣。也是從范欽的這一次分家產(chǎn)開始,天一閣的藏書制度更加嚴格,制定了很多的規(guī)范,如:代不分書,書不出閣;煙酒切忌登樓;女子不得登樓等等。關于這個女子不得登樓,還有一段凄美的故事,我們稍后再講。

各位游客,現(xiàn)在我們來到的地方就是真正的藏書樓,天一閣,也叫做“寶書樓”,是范欽存放書籍的明代老房子。這是一座重檐硬山頂建筑,坐北朝南,前后開窗空氣流通。六開間的西間安排上下行走的樓梯,東間樓下放雜物,樓上空著,用來隔潮,因為寧波屬于海洋性季風氣候,夏秋之際多東南方向來的臺風,濕度很大,對保存藏書非常不利。樓下其余房間當初是用來會客的,現(xiàn)在中間放的是范欽的銅像。而樓上中間的四間便是真正的藏書之地。六開間的房屋格局比較少見,因為中國傳統(tǒng)的房屋講究的是對稱,以中堂為軸,兩邊對稱,因此間數(shù)為奇數(shù)而不是偶數(shù)。

天一閣的這個“天一地六”的模式,在清代的時候,獲得了乾隆皇帝的垂青,指令收藏四庫全書的故宮文淵閣,圓明園文源閣,承德避暑山莊文津閣等七處藏書樓,都要仿照天一閣的式樣和結構建造。

看到這里,可能有人會問,那么為什么天一閣會叫做天一閣呢。關于天一閣的命名,一般有兩種說法。第一種是,范欽在讀書時看到《易經(jīng)》中,有“天一生水,地六成之”之說,他認為書最怕火,而水則能克火,受啟發(fā)而設置了這座樓,并取名天一閣。關于這個說法,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天一閣的天花板的藻井圖案,都是古代的水紋和水獸,也象征了以水克火。另一種說法是,源于道家的“天人合一”而成為天一閣,所以樓上書櫥編號有“日、月、星辰”等字。

天一閣建成后,也經(jīng)過幾次修葺。最大的一次修葺是在1933年9月18日臺風刮塌天一閣東墻后,范氏無力維修。鄞縣文獻委員會發(fā)起組織了“重修天一閣委員會”,共計工作人員30人。重修天一閣委員會制定了簡章和辦事細則,向社會各界募捐,至1937年6月,維修工程完工,共收捐款2萬多元。從這次修繕開始,私家藏書樓天一閣逐漸向公共藏書樓方向過渡、發(fā)展。1949年寧波解放,范氏后人將天一閣捐贈給國家。

現(xiàn)在請大家回過頭來看一下天一閣前面的假山泉石。郭沫若先生是這樣形容的:林泉雅潔多奇石。天一閣前的假山與水池占地面積很少,但非常精致,論年齡,水池比假山年紀大,因為水池是范欽造天一閣的時候挖的,為什么要挖這個水池呢,還是那句話,寓意以水客火。水池邊上的假山石頭上有“天一池”三個字,是1934年修葺天一閣的時候刻的。

旁邊的這些假山是在清代康熙年間,由范欽的后裔范光文增加的。假山的年齡與假山旁邊的那顆三叉大樟樹差不多,因為樟樹也是那個時候種的,大概算算,也有300多歲了。說到假山,大家都知道在蘇州園林中,大多數(shù)取材于“皺透漏?丑”的太湖石為主,而這里的假山則是就地取材,用的是產(chǎn)于寧波海濱和島礁上的海礁石。

總體來說這里的假山造型以“福、祿、壽”作總體造型,用假山石頭堆成九獅一象等。我們重點把目光集中在這塊石頭上,這塊石頭叫做美女照鏡。關于這個石頭,就涉及到天一閣的其中一條規(guī)范“女子不得登樓”。話說當時有個美女叫做錢繡云,是寧波知府邱鐵卿的內侄女。據(jù)記載,錢繡云是一個酷愛讀書的聰明才女,為了能登上天一閣讀書,就托邱太守為媚,與范氏后裔范邦柱秀才結為夫妻,婚后的繡云以為可以如愿以償上樓看書了,但她萬萬沒想到成了范家的兒媳婦還是不能登樓看書,因為族規(guī)不準婦女登樓。說是古代婦女的一大職責是下廚房做飯,跟火打交道,而書最怕的就是火,所以婦女不得登樓。最后她含恨而死,就變成了這塊石頭,日夜守望者天一閣。

尊經(jīng)閣。

各位游客,現(xiàn)在我們來到的是天一閣的北面,眼前的這個建筑叫做尊經(jīng)閣。尊經(jīng)閣原來是寧波府學(孔廟)的藏書樓。1935年,因建造體育場,寧波府學(孔廟)被拆掉,尊經(jīng)閣也無處安身。而天一閣在那個時候,剛好在做大規(guī)模的修葺。重修天一閣委員會便征購了天一閣北面的房屋,把地面修平后,將尊經(jīng)閣移建到了這里。

話說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時候,有些媒體記者、游客把尊經(jīng)閣錯認為天一閣,將尊經(jīng)閣的照片刊登在報紙上,報道說現(xiàn)在的天一閣如何如何啦,鬧出了好多笑話來。說到主要原因,還是得歸咎于天一閣是在太樸實,太不起眼了,而尊經(jīng)閣飛檐翹角,巍峨壯觀,門前蹲了兩只石獅子,還有一棵碩大的廣玉蘭,非常氣派,太符合他們心中想象的天一閣了,于是就張冠李戴了,天一閣人對于這個事情,可以說是哭笑不得?,F(xiàn)在的尊經(jīng)閣主要用來收藏天一閣內部用的工具書,延續(xù)了它的藏書功能,樓下通常用來接待貴賓觀賞館藏古籍和字畫。

明州碑林。

現(xiàn)在我們看到的,尊經(jīng)閣周圍的這些墻壁上的石碑,被統(tǒng)稱為“明州碑林”,一共有173方,其中近80多方是1953年從寧波府學、縣學等處遷移過來的。把出土的或被廢置的古代碑碣集中起來建成碑林,這是保護文物行之有效的一種方法。半個多世紀來,寧波各地的碑石移到這里才得到有效的保護。碑文記載了寧波歷代經(jīng)濟、政治、軍事、文化和教育等情況,成為了“刻在石頭上的地方史書”,有著重要的歷史價值。

在這個明州碑林的圍墻邊上,以前有一個北大門。民國時期一度作為進出天一閣的大門。1949年3月12日下午,蔣先生第二次來天一閣,也是他最后一次來天一閣,由蔣經(jīng)國、沙孟海等陪同,從這個大門進入了天一閣。他對當時的范氏后裔說,要好好保護天一閣,將來總有用。

千晉齋。

各位游客,夸過這道小門,我們就直接從明代跨進了中華民國時期。這三間平屋叫“千晉齋”。這塊“千晉齋”的匾額是寧波慈溪書法家錢罕在1935年所題。門前掛的是一幅竹刻對聯(lián)“石潭白魚自出沒,草屋老樹相因依”,是清代趙之謙所書。我們一般看到的楹聯(lián)都是木刻的,竹刻的比較少見,像這么大的竹刻楹聯(lián)更是少之又少,這大概與寧波奉化盛產(chǎn)大毛竹有關。

各位游客,現(xiàn)在我們進入千晉齋。它有三個展廳,首先看到的這間藏有樣式大小不一的晉磚的是真正的千晉齋。這個房子的由來,同樣得追溯到20世紀三十年代。1931年,同大多數(shù)中國城市一樣,寧波成的城墻被拆毀,出土了大量漢晉由來的古城磚,寧波的文化人士紛紛前往挑選具有歷史文化藝術價值的拿回家珍藏,以做研究。回寧波度暑假的馬廉發(fā)現(xiàn)其中大量的漢晉古磚價值很高,故收集了很多。因其所藏多為晉磚,故藏室命名為千晉齋。1933年天一閣重修時,馬廉將自己收集的數(shù)百塊古磚全部捐贈給了天一閣。天一閣特別建造了一個屋子用來陳列,依然稱為“千晉齋”。此后,凡有古磚出土,或者有收藏家捐贈,都存放在這里,這些古磚見證了寧波城市的發(fā)展。從此,“千晉齋”成了天一閣的一個組成部分,迄今已有80多年的歷史,這是馬廉先生對寧波歷史文化的一大貢獻。

第二個展廳展示了寧波許多著名的藏書家捐獻給天一閣的部分收藏品,其中有馮真群、張季言等藏書家的獻書詞,表達了他們將辛勤積累的藏書與天一閣并存和造福于后人的良苦用心。

最后一個展廳是歷代登上藏書樓的著名學者的事跡介紹。第一個破例登上天一閣的外姓族人是明末清初的思想家黃宗羲。他在康熙十二年登上天一閣,范氏后代規(guī)定,非各方齊集,任何人不得擅開。黃宗羲不僅閱讀了天一閣的所有藏書,并且還為天一閣的藏書編制了目錄。其他這些都是后期有幸登上天一閣的學者的介紹。

東園、明池。

各位游客現(xiàn)在我們來到的是東園,它原本不屬于范家范圍,是政府為了適應旅游需要而擴建的。從1959年開始平整土地,種植竹木,知道1986年才算是正式完工。由于在天一閣的東面,古稱東園。東園以假山、水池、樹木、亭閣為主題,環(huán)境優(yōu)美。寶書樓、尊經(jīng)閣是天一閣博物館的藏書文化區(qū),這里便是博物館的園林休閑區(qū)。這里的假山和天一池邊的假山一樣,也是用寧波產(chǎn)的海礁石堆砌起來的,石頭上還完整地粘了牡蠣殼。東園中的這個池子,叫做“明池”,東園與明池的名字合起來,剛好是天一閣主人范欽的號——東明。

百鵝亭。

現(xiàn)在請大家跟我過來看一下這座亭子,這座是明代晚期的石亭,叫做百鵝亭,原來位于寧波南郊的祖關山,是明代墓前的一座祭拜亭,1959年遷移到這里。之所以叫做“百鵝亭”,并非亭子上鐫刻了100只鵝,而是因為寧波富家大戶祭拜先人的一種排場和闊氣,清明做羹飯的時候,要殺100只鵝孝敬祖先,因此而命名。現(xiàn)在寧波還有道叫做“清明鵝”的時令佳肴。這是座石頭仿木頭建筑的亭子,呈四方形,結構精巧,雕刻細膩,四角梁柱及頂棚、邊沿刻有魚躍龍門,麒麟招寶、雙獅戲球等傳統(tǒng)吉祥圖案,遷移來的時候已經(jīng)沒有了頂蓋,現(xiàn)在也無法復原,因為誰都不知道它原先頂蓋的模樣。亭子里的石桌子,據(jù)說是以為老太太送來的,舊城改造,老太太離開了原先的一樓院子搬到樓上,石桌子無處安身,贈送給了天一閣,于是它便成為了天一閣東園百鵝亭的一分子。

凝暉堂。

現(xiàn)在我們回過頭來看這個房子。這座飛檐翹角的單檐歇山頂建筑叫做凝暉堂。原是建于清代同治年間的張公祠,1986年從江北槐樹路原寧波機械工業(yè)學校內搬遷過來,改名凝暉堂。凝暉堂是專門用來陳列天一閣館藏的貼石的。

天一閣藏書豐富,天下皆知,除了藏書之外,收藏碑帖的數(shù)量之豐富,在業(yè)內來說,也是享譽全國。范欽除了收集書籍之外,也收藏書法、貼石。只是范欽后人重書輕“石”,直到清代乾隆三年,史學家全祖望登上天一閣,為天一閣整理碑帖,并作《天一閣碑目記》,天一閣的碑帖、拓本才開始引起世人的重視。

天一閣現(xiàn)藏宋代開始的拓片4000多件。陳列貼石最多最好的當數(shù)西安碑林,但天一閣的凝暉堂里,也有很多好的貼石。尤其是明代所刻神龍本《蘭亭序》,據(jù)說刻石的時間要比紹興蘭亭的那塊《蘭亭序》還早。

我們經(jīng)常聽到碑石和貼石合稱為“碑帖”,但實際上他們是兩個不同的概念。主要區(qū)別有六個方面的不同。第一是內容不同,碑石大多數(shù)是銘、志、傳、記及文學作品之類,貼石則以手稿或名家書稿為主,如詩文等,內容比碑石豐富。第二是功能不同,碑石以實用為主,記述人物或事跡用來流傳后世,貼石作為書法藝術摹本,將書法藝術流播后世。第三,字體不同。碑石所用的文字多以莊重的篆書、隸書、楷書為主,貼石則各種字體都有。第四,形狀不同。碑石大多數(shù)是高大的豎石,而貼石多為橫向。碑石大多數(shù)是單面刻的,背面就算有內容,也屬于次要的。貼石正反面沒有主次之分,甚至四面都有刻字。第五,上石方法不同,碑石用書丹直接上石,而貼石則為模仿原件上石。六、刻法不同,貼石需要忠實于原作,反映書法家真實的墨跡,而碑石則根據(jù)實際需要進行摹刻。說簡單點,所謂貼石,上面所刻的字拓下來就可以做臨摹的字帖。

麻將起源地陳列館。

各位游客,現(xiàn)在我們來到的是麻將起源地陳列館。首先我們看到的這個房子是德和(hu)堂。此館主要陳列的是各種麻將牌,有中國、日本、韓國、美國等不同產(chǎn)地、不同質地的麻將牌。

說起麻將,不得不提到的是,寧波是麻將的發(fā)源地?,F(xiàn)代麻將最早起源于古代的葉子戲,后來發(fā)展成為馬吊,到清代中期,馬吊又發(fā)展成麻雀紙牌,就是現(xiàn)代麻將的雛形。紙牌玩起來不方便,于是麻將發(fā)明人陳魚門在清朝的時候,將紙牌改良成了竹牌,并在原來的基礎上,增加了包括東南西北四風在內的16張牌,由此形成了流行至今的136張一副的麻將牌。這種麻將一經(jīng)問世,便迅速盛行于大江南北,后來相繼傳到英國、美國、澳大利亞、日本等國家。在1998年的時候,麻將被正式批準為一種體育競技項目。由于陳魚門“發(fā)明”了麻將牌,給人們帶來娛樂的同時也對社會產(chǎn)生了副作用及負面影響,因此當時和后來的有些寧波人罵他是“屙老爺”。

請各位回過頭來看地上,這個地面上是放大了的麻將牌。寧波是個靠海的城市,航海業(yè)發(fā)達,所以麻將中的許多術語於航海有關:索(北方念條),象征船的纜繩和漁網(wǎng);“筒”(北方念作餅),象征船上的盛水桶;萬,象征船家對財富的渴望;風則為出海的風向等等。

現(xiàn)在我們看到的三個銅像,講的是陳魚門和一個英國人,一個日本人在打麻將,不管是不是麻將愛好者,應該都能看出這是一個三缺一的情況,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坐下來跟他們拍個合照。旁邊有一幅對聯(lián)“筒來索去尤半日,參橫月落不曾知”。非常詼諧的刻畫了打麻將者的模樣和心態(tài)。

花轎廳。

各位游客,現(xiàn)在我們來到的這個展廳,主要陳列的是寧波獨有的、專供浙東姑娘出嫁用的花轎——萬工轎。所謂“萬工轎”,就是說要花一萬工勞動力才能做成的轎子,包括木工、雕花工、油漆工等等,絕對算得上勞動力密集、精雕細琢,甚至可以說是奢華了。關于寧波姑娘出嫁用如此高等級的轎子的原因,還涉及到一個故事。據(jù)說南宋小康王趙構逃難時路過寧波,寧波西鄉(xiāng)的一位姑娘救了他。趙構跟姑娘說,等我過了這個難關,回到宮里,我就派人來迎娶你。后來趙構安定下來后,命人來寧波找這位姑娘,可是怎么都找不到。于是,他便下令說,凡是浙東姑娘出嫁,均可使用公主才能戴的鳳冠霞帔、坐公主才可享受的花轎,所以寧波的新娘花轎,才有了如此的奢華。

在這里,值得一提的是,這萬工轎并不是家里有姑娘出嫁就去特地制作的,如果是這樣,這花轎可要泛濫成災了。有商人看好花轎的市場行情和經(jīng)濟效益,于是專門制作并用來出租賺錢,就跟現(xiàn)在的婚慶公司出租高檔車子做婚車有異曲同工之妙。20__年,天一閣的這個萬工轎,被國家博物館借去作專門的展出,為此,還給花轎買了不少的保險?,F(xiàn)在的上海博物館、浙江博物館所陳列展出的最好的花轎也都是寧波產(chǎn)。

秦氏支祠。

給為游客,現(xiàn)在我們來到的地方是秦氏支祠。這個建筑融合了木雕、磚雕、貼金、拷作等民間工藝于一體,具有與眾不同的寧波地方風格。為什么要稱為支祠呢?那是因為建這個地方的主人秦君安是偏房所生,在一年一度的祭祀大典上,遭到族人的鄙視,他在家族中的身份地位無法提高,于是他賭氣,召集了寧波的能工巧匠,花費20余萬兩姻緣,建造了這個祠堂,命名為“秦氏支祠”。

秦氏支祠的這個戲臺,是整幢建筑最華麗的部分。戲臺的屋頂由十六個斗拱承托,戲臺的藻井由千百塊經(jīng)過精雕細刻的板榫搭接而成,尤其是朱金木雕更讓整座戲臺變得金碧輝煌,被行家推為浙東第一。請大家抬頭看一下戲臺的頂部,是盤旋上升的,就像個大號的擴音喇叭,這就是演員在戲臺唱戲不需要麥克風,也能讓大家清晰的聽到的原因,叫人不得佩服古時候人的聰明才智和獨具匠心。

南園、水北閣。

各位游客,現(xiàn)在我們來到的是位于天一閣藏書樓之南的南園,該園占地3400平方米,是天一閣一期擴建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這里我們主要看的是水北閣。水北閣原是清代寧波藏書家徐時棟的藏書樓,原址在西門外亨六享,清代末期藏書散掉后,徐氏后裔住在里面。1993年,因寧波舊城改造,為更好地保護水北閣,寧波市政府決定將水北閣遷移至天一閣博物館內。在天一閣古建筑公司的精心施工下,水北閣及徐氏舊居于1996年在天一閣南園按原貌恢復。1999年開始,稱為專門收藏新編地方志的“中國地方志珍藏館”。

司馬第。

各位游客,現(xiàn)在我們來到的是司馬第。這里原來是范家最早的大門,因此上面懸掛了“司馬第”的匾額。司馬是古代時的官名,是兵事類的,范欽官至兵部右侍郎,以司馬代稱,他的府第也就稱作司馬第了。范家原先的“司馬第”大門在很早的時候就已經(jīng)不存在了,現(xiàn)在的這個,是在1996年于原址上重新建造的。門口的8根旗桿石是明代的原物。門前的這個對聯(lián),是清代嘉興人,曾任寧波府教授的馮登府所寫。

好了,各位游客,天一閣博物館的游覽,到這里就結束了,我們從這個門出去就又回到了東明草堂,旁邊便是剛才我們進來的西大門。

【本文地址:http://aiweibaby.com/zuowen/8416073.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