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釣魚的啟示評課稿(3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2-12-27 14:31:49
最新釣魚的啟示評課稿(3篇)
時間:2022-12-27 14:31:49     小編:zdfb

范文為教學中作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來指寫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寫作的參考,也可以作為演講材料編寫前的參考。范文怎么寫才能發(fā)揮它最大的作用呢?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優(yōu)秀的范文該怎么寫,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釣魚的啟示評課稿篇一

《釣魚的啟示》是九年制義務教育人教版五年級上冊第四組第一篇課文,本單元的學習專題是“生活中的啟示”。本文是由"釣魚"和"啟示"兩部分組成的。主要講述了作者34年前的一天晚上和父親去釣魚,好不容易釣到一條大鱸魚,此時正是離捕撈鱸魚開放時間僅差兩個小時,父親竟讓“我”把鱸魚放回湖里,使我從中獲得終生啟示----那就是:道德只是個簡單的是與非的問題,但是實踐起來卻很難。要是人們從小受到像把釣到的大鱸魚放回湖中這樣嚴格的教育的話,就會獲得道德實踐的勇氣和力量。

五年級的學生語文知識有了一定的積累,但是本文的學習對他們來說仍有難度。特別是啟示部分爸爸告誡的話,學生受年齡、經(jīng)歷的局限,領會起來會有一定的困難,是教學的難點。

1、能正確認讀11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能正確讀寫“捕撈、魚餌、魚鉤、小心翼翼、操縱、交接、沮喪、誘惑、告誡、實踐”等詞語。

2、理解父親沒有商量余地地要“我”把鱸魚放回湖里的理由,讀懂“我”從釣魚這件事中所獲得的啟示,懂得從小接受嚴格教育的重要,并從中獲得道德實踐的勇氣和力量,提高抵制“魚”的誘惑的能力。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從中體會“我”和“父親”的心理活動,并能概括“我”的心理變化過程。

讀課文了解課文內(nèi)容;體會課文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父親對“我”的教導,作者受到啟示部分。

課時安排:兩課時

教具準備:幻燈片、名言警句

為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針對本文的特點,我選擇教法如下:1、以讀為主,讀思結(jié)合法。在教學釣魚和放魚的部分,讓學生有感情朗讀課文,從而體會人物心理。2、小組合作交流法。在教學“啟示”部分,由于是本課的難點,我采用小組交流、討論的方法,讓學生合作,學會解決問題。

下面我說的是本課的第二課時教學過程。這節(jié)課應以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xiàn)美為主,以學生發(fā)展為本,活用教材,突破教材。通過課件的適當穿插,讓學生學得快樂,學得主動。下面我從三個方面談一談我的教學設想: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語文教學應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我設計了這樣的導語:“同學們,美妙的畫面往往叫人賞心悅目。欣賞美、品味美將能凈化人的靈魂?!贝藭r出示月夜圖,學生欣賞著皎潔、清柔似水的月夜圖。同時提出:“在這樣一個月光如水的夜晚,會有一個怎樣美麗的故事發(fā)生?”

1.要求學生默讀課文,在此我設計的默讀環(huán)節(jié),是因為默讀是小學高年級培養(yǎng)學生快速讀書的一種方法。在此讓學生得到練習。并讓學生找出有關描寫月夜的片段,讓學生有感情地朗讀。

2.然后提問:“在這樣美麗的環(huán)境下,作者的心情也很美,是為什么呢?”學生能夠說出“因為作者釣到了一條大鱸魚?!蔽揖o接著問“作者是怎樣釣到的魚?”要求學生找出描寫作者釣到魚的句子:“過了好長時間……”讓學生讀出釣到魚是很不容易的。這樣為后面作者舍不得放掉魚做鋪墊。

3、接著我再次引出:“作者這么費力釣到了一條什么樣的魚?”要求學生找出描寫作者釣到的鱸魚的句子:“啊,好大的魚!我從來沒有見過這么大的鱸魚。我和父親得意地欣賞著這條漂亮的大鱸魚,看著魚鰓在銀色的月光下輕輕地翕動著?!睂W生有感情地朗讀,教師指導學生讀出作者此時的心情。

在這一部分朗讀時,同樣一個句子,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不同的理解,朗讀起來也就不一樣。只要把自己感悟到的讀出來,老師就及時給予肯定。學生把欣賞文字美,想象畫面美,甚至字里行間的意境美都通過感情朗讀給展現(xiàn)了出來。

本文的重點和難點是理解父親說的話,父親的話中蘊含著自覺遵守道德規(guī)范的內(nèi)在美。如何讓學生去理解發(fā)現(xiàn)這種最崇高的美呢?”教師必須把學生自學、自悟,作為課堂教學的重要途徑,讓學生學會探究,學會發(fā)現(xiàn)。我是這樣設計的:首先讓學生自由讀4――9自然段。

課文中有大量細致入微的心理活動描寫,我引導學生體會父親、兒子說的話的語氣,感知人物心理活動,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感悟。在學生入情入境的基礎上,組織學生開展合作學習。讓學生讀讀、議議、想想。這樣學生就更深入課文內(nèi)容了。小組再討論:如果你就是這位父親,在此情況下你怎樣勸這個孩子放棄這條魚?學生各抒己見,會找到更多、更充分的理由來說服兒子。從而深刻地體會出父親此時的矛盾心理:一方面是對兒子的關愛,另一方面又要態(tài)度堅定地嚴格要求兒子,在道德是非面前必須作出正確的判斷和選擇。學生再讀這段時,把“兒子”內(nèi)心感受淋漓盡致地給表現(xiàn)了出來。從而體會到父親的言行是多么的高尚多么的美麗。

通過組織和引導,讓學生感受到從小應該不貪便宜、誠實守紀、有道德。

在學生還沉醉在感悟父親的行為美,感悟自覺遵守道德規(guī)范美的時候,引入“正是父親的嚴格教導,為作者 了一個美麗的人生。34年后作者事業(yè)有成,那是因為他的人生旅途中遇到過很多的“誘惑”,但是回想起父親的話他學會了放棄?!保▽W生討論:“誘惑”可能指什么?)我啟發(fā)學生:“在生活中,你們很可能遇到過與那條鱸魚相似的誘惑人的‘魚’,你和作者34年前的選擇一樣嗎?”我引導學生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實際說。這樣,將教書與育人,讀書與做人,讀文與明理,課內(nèi)與課外有機地結(jié)合起來。讀進去再走出來,啟迪學生的人生。

在學生充分發(fā)表自己意見的基礎上出示孟德斯鳩的名言:“衡量真正的品德,是看他在沒有人發(fā)覺的時候做些什么?!崩蠋熀蛯W生一起注視著,默念著這句話。我相信道德美的豐碑會在孩子們的心中筑起。

《釣魚的啟示》這篇課文讓我們的學生領略到美的故事,走進文中人物美的人生,感悟道德實踐之美,做一個帶給祖國,帶給他人美的人;

1、 摘錄文中優(yōu)美詞句。

2、 將文中某句話改寫成自己的一句格言警句。

3、 搜集有關道德的名人名言。

13.釣魚的啟示

釣魚 啟示

大、美(得意) 道德只是個簡單的是

爸爸要我放魚(急切) 與非的問題,實踐

再三肯求(委屈、難受)起來卻很難。

放魚(依依不舍)

釣魚的啟示評課稿篇二

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

大家好!我是25號賈朦朦。

今天我要說課資料的課文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第四組的第一篇課文《釣魚的啟示》。下面我將從教材的特點、教學目標的確定、教學教法的選擇、教學過程的預設四個方面作簡要的說明。

《釣魚的啟示》是一篇敘事的文章,全文共11個自然段。主要講述了主人公“我”回憶了34年前鱸魚捕撈開放日的前一個傍晚,“我”好不容易釣到了一條大鱸魚,父親卻讓“我”把鱸魚放回水里,使“我”懂得“一個人要是從小受到像把釣到的大鱸魚放回湖中這樣嚴格的教育的話,就會獲得道德實踐的勇氣和力量”這樣的啟示,這一啟示讓我受益終生。很明顯,這是一篇適合對學生進行社會道德品質(zhì)教育的好教材。

五年級的學生已經(jīng)具有獨立識字的能力,閱讀能力也日漸提高,能初步的把握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也初步養(yǎng)成與他人進行交流閱讀感受的習慣?;趯滩牡陌盐蘸蛯W情的分析,我從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三個維度考度,制定了一下三個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并積累捕撈、操縱、沮喪、誘惑、皎潔等詞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把握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

3:理解父親要“我”把鱸魚放回湖中的理由,感悟從釣魚中獲得的啟示。

本節(jié)課的教學重點是理解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感悟文章中深刻的做人道理

本節(jié)課的教學難點是精讀重點語句和段落,體會從釣魚中獲得的啟示。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教師、學生、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閱讀的重

點是培養(yǎng)學生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的能力。結(jié)合學生的知識結(jié)構(gòu)和認知水平,我采用以下的教法和學法:

情景教學法:教師通過導入創(chuàng)設情境,通過朗讀感受情境,讓學生入境動情。

朗讀感悟法: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教師應當運用語言渲染,引導想象,鼓勵學生多讀多想,讀思結(jié)合,以此來引導學生理解文中的重點語句及其段落。

在學法上我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引導學生在讀中自悟,注重討論、交流、合作、體會,以此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和合作精神,促進學生的發(fā)展。

下面我將具體說說我對這篇課文的教案以及設計理念。

1、創(chuàng)設情境,揭示課題

所謂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所以,在上課前,我會這樣提問:同學,你們釣過魚嗎?如果你們釣到了一條大魚,你們又會怎么做呢?今天,老師帶你們認識一位小男孩,在他11歲的時候,釣到了一條大魚,但是卻又把魚放回了湖中,而且還從中得到一個受益終生的啟示,你們知道是什么嗎?現(xiàn)在老師就和同學一起去認識認識這位小男孩,學習學習這釣魚的啟示。出示板書:釣魚的啟示

用這這樣子的方式引出課題,能激發(fā)學生旺盛的求知欲,接著再引導學生在課文中尋找答案。

2、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在上面創(chuàng)設情境中,對于教師提出的問題,學生已經(jīng)對本課產(chǎn)生了一定的興趣,所以我很自然的安排學生帶著這些問題默讀課文,并且有兩個目標:本課的生字詞,課文主要講了什么。

五年級的字詞教學并非可以懸空,教師在課堂中也應該有所體現(xiàn)。我采用的是讀——講——讀——默的方式,先指明學生讀,再讓個別同學講一講難寫的或者難度的字,再全班讀一讀,然后把難寫的字在邊上寫一寫,默一默,或者在書本上圈出來。對于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這樣的問題,相信對于五年級的學生,在閱讀的基礎中,大部分學生都能通過自己的話講出來。

3、細讀課文,自主學習,合作探究

在第三部分,更多的是品讀課文,但是如何切入也是一個難題。我想,讓學生找出釣魚的啟示并不難,但是要讓學生理解釣魚的啟示卻是有一點難度的。所以,我再次讓學生瀏覽課文,找出釣魚的啟示:“道德只是個簡單的是與非得問題,但是實踐起來卻很難。一個人要是從小受到像把釣到的大鱸魚放回湖中這樣嚴格的教育的話,就會獲得道德實踐的勇氣和力量?!白x了這句話后,請學生質(zhì)疑:你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呀。

道德、是、非、難這些和釣魚有什么關系呢?我請學生認真朗讀課文三到九自然段,找出文中我心情變化的句子。不難發(fā)現(xiàn),“我的心情首先是得意,接著是急切,然后是難過和委屈,最后是不舍。

在這里我緊緊抓住兩個點進行研讀。第一個是我“得意“的句子,也就是第三自然中描寫魚非常大非常漂亮的句子。我要求學生反復的,有感情的`朗讀這些句子,讓學生感同深受,明白我為什么會這么不舍這條魚。挖掘文本語言的訓練點,增強語感,使學生在語言文字的訓練中達到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統(tǒng)一。第二個點是“不容爭辯”。我會分二個步驟豐富這個詞語。第一,緊緊抓住“盯”這個詞,理解父親在不容爭辯態(tài)度產(chǎn)生前的心理變化,讓學生明白父親也是經(jīng)過一番掙扎才決定放走這條魚的。二是讓學生懂得,面對父親要我放走這條魚時,我的心情的變化過程,從得意,急切,再到難受委屈,最后到不舍。

這部分有大量細微的心理描寫,讓學生反復朗讀,以讀促悟,體會道德實踐中的難。

4、總結(jié)課文,拓展延伸

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我們教育工作者的任務就在于讓每個兒童看到人的心靈美,珍惜愛護這種美,用自己的行為使這種美達到應有的高度。所以,我會適時引導學生:同學們,在生活中,你也會遇到形形色色的誘惑,你也會遇到像文中所說的大鱸魚,這個時候,你又是怎么做的呢。我相機出示各種情景,如在商場里營業(yè)員多找了你錢,在路上你檢到喜歡的玩具,老師多給了你分數(shù),遇到這些情況時,你是怎么做的。

學生在經(jīng)過激烈的討論交流后,從而明白要嚴格要求自己,做一個有社會道德人,此時,課文的重難點就得以突破了。聯(lián)系學生的實際,這樣就能將教書與育人,讀書與做人,讀文與明理,課內(nèi)與課外相結(jié)合起來,讓學生讀進去再走出來,啟迪學生的人生。我趁勢進行總結(jié):同學們,正確面對每一件小事吧,拒絕誘惑,面對道德抉擇時做出正確的選擇,做個有道德的人,這樣你的人生必將走向成功。

我的說課資料完畢,謝謝各位評委老師!

釣魚的啟示評課稿篇三

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釣魚的啟示》,下面我將從說教材、說教法和學法、說教學過程、說板書設計等四個方面簡要闡述我的教學設想。

《釣魚的啟示》是人教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的一篇精讀課文,主要講了作者34年前的一天晚上和父親去釣魚,好不容易釣到一條大鱸魚,此時離捕撈鱸魚開放僅差兩小時,父親竟讓“我”把鱸魚放回湖里,使我從中獲得終生啟示----那就是:道德只是個簡單的是與非的問題,但是實踐起來卻很難。要是人們從小受到這樣嚴格的教育的話,就會獲得道德實踐的勇氣和力量。課文按事情發(fā)展的順序記敘的,釣魚過程中有大量細致入微的心理描寫,啟示部分的句子比較難懂又包含著深刻的做人道理。

根據(jù)新課標的階段目標要求和本節(jié)課的教學內(nèi)容,結(jié)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及認知規(guī)律,我制定本課的教學目標為:

1、通過自學,學生能正確無誤地認讀20個生字,會寫其中的14個字,掌握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學生了解課文的敘述順序,按事情發(fā)展順序閱讀。

3、通過朗讀、默讀理解課文內(nèi)容,學生初步領會從小受到嚴格的教育,就會獲得道德實踐的勇氣和力量,從而嚴格要求自己,做一個有道德的人。

本課的的教學重點是體會人物的心理變化,理解父親為什么一定要“我”把釣到的鱸魚放回湖里的原因。

教學難點是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感悟得到的啟示,理解“與那條鱸魚相似的誘惑人的魚”指的是什么?

語文課程標準要求:學生是學習和發(fā)展的主體。為讓學生充分理解本節(jié)課的教學內(nèi)容,結(jié)合四年級學生閱讀實際情況,教學中我主要采用情境設置法、以讀代講法、點撥法等教學方法,配合現(xiàn)代教學手段,使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樂于學習,勤于思考。

那么在學法上,新課程標準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于是我將學習的主動權(quán)還給學生,通過自主朗讀、合作交流、討論探究等方式展開學習,讓語文教學的課堂變成學生自主學習的學堂。

圍繞以上教學目標、教學重點和難點,我將用五個環(huán)節(jié)來設計本課的教學過程:

第一環(huán)節(jié):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小學生的情感極易受環(huán)境氣氛和他人情感的感染而產(chǎn)生共鳴。基于這點,開課之初,我首先(提問:讀了課題,你有什么問題嗎?(預設學生提問:為什么釣魚會使人從中受到啟示?會得到什么樣的啟示呢?),隨后揭示課題,順勢進入第二環(huán)節(jié)。

第二環(huán)節(jié):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新課標中明確指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因此,在導入新課后我(讓學生帶著問題走進課文,邊讀邊思考,課文寫了什么事?指名分段讀課文,在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中,對個別學生不能準確理解的詞進行指導)

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學生掃清了閱讀的障礙,理清了課文寫作思路,對于課文有了一個整體的感知,為接下來的品詞析句做好了鋪墊。

第三環(huán)節(jié):研讀賞析,體驗情感。

葉圣陶說:語文教學的目的就是讓學生自能讀書。鑒于此,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我(1、提示閱讀:請用心讀1—3自然段,一邊思考:“我”釣到魚時的心情?父親的心情?(要求學生劃出相關的語句。)

2、在“我”釣到魚時,父親和“我”都很得意,卻沒得意多久就面臨著一個難題?(學生再讀課文,討論面臨什么問題?)

3、面對這個難題,父親的態(tài)度是怎樣的?父親的心情怎樣?從那些地方看出來?(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其矛盾的心理和實踐道德的決心。)

4、組織交流:對于父親的決定,“我”是一種什么態(tài)度呢?經(jīng)歷了怎樣的變化?(學生梳理“我”的心理變化過程);從中看出父親是個怎樣的人?(學生總結(jié)“我”不愿意放鱸魚的原因。感受父親對“我”的教育和愛。)

(設計意圖:把讀書的時間交給學生,把讀書的權(quán)力交給學生,讓學生在讀中品味,在積極主動的思維和情感的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

5、啟發(fā)思考:“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卻不止一次地遇到了與那鱸魚相似的誘惑人的‘魚’?!边@里的“魚”指什么?作者最后對父親懷著怎樣的感情?(學生討論理解“誘惑人的魚”的含義:是指榮譽、權(quán)利、名利等事物。體會到父親的管教讓“我”有了抵制誘惑的能力,對父親心存感激。)

總之,這一系列的“讀、悟、議、賞、再讀”,讓學生加深了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從而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最終達到突破教學重難點的目的。

第四環(huán)節(jié):總結(jié)評價,拓展延伸。在對課文做出綜合性總結(jié)和評價后,開展拓展活動:(每個人在生活中都會遇到形形色色的誘惑,這時你會怎么做?(學生思考問題,交流自己的看法,明確在具體事件中所體現(xiàn)出的道德的“是”與“非”。)以此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豐富語言實踐。

第五環(huán)節(jié):安排作業(yè),復習強化。為了復習、強化學生所學知識,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究的能力,我安排(兩)道課后作業(yè):1、摘抄精彩的詞句。2、和周邊的人交流,了解他們是怎樣抵制誘惑的。

以上是我教學過程的安排,下面說說本節(jié)課的板書設計。

釣魚的啟示

釣魚得意

急切

放魚乞求、委屈、難受

無奈、依依不舍

獲得啟示感激

這個板書,清晰直觀,能幫助學生理清思路,把握這節(jié)課的主要內(nèi)容。

【本文地址:http://www.aiweibaby.com/zuowen/843414.html】

全文閱讀已結(jié)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