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體是指在特定的時間段內(nèi)對學(xué)習(xí)、工作和生活等方面的表現(xiàn)進行總結(jié)和歸納??偨Y(jié)要有層次感,結(jié)構(gòu)清晰,避免內(nèi)容雜亂無章。這些優(yōu)秀的演講稿,給我們帶來了很多啟發(fā)和思考。
詩經(jīng)中的愛情詩閱讀體會篇一
挑兮達兮,在城闕兮。一日不見,如三月兮。
關(guān)關(guān)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參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輾轉(zhuǎn)反側(cè)。
參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參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鐘鼓樂之。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遡洄從之,道阻且長。遡游從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凄凄,白露未晞。所謂伊人,在水之湄。
遡洄從之,道阻且躋。遡游從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謂伊人,在水之涘。
遡洄從之,道阻且右。遡游從之,宛在水中沚。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
之子于歸,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實。
之子于歸,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葉蓁蓁。
之子于歸,宜其家人。
詩經(jīng)中的愛情詩閱讀體會篇二
南有喬木,不可休思;漢有游女,不可求思。
漢之廣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翹翹錯薪,言刈其楚;之子于歸,言秣其馬。
漢之廣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翹翹錯薪,言刈其蔞;之子于歸,言秣其駒。
漢之廣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綠兮衣兮,綠衣黃里。
心之憂矣,曷維其已!
綠兮衣兮,綠衣黃裳。
心之憂矣,曷維其亡!
綠兮絲兮,女所治兮。
我思古人,俾無訧兮!
絺兮绤兮,凄其以風(fēng)。
我思古人,實獲我心!
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
匪報也,永以為好也!
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
匪報也,永以為好也!
投我以木李,報之以瓊玖。
匪報也,永以為好也!
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糾兮,勞心悄兮。
月出皓兮,佼人懰兮。舒憂受兮,勞心慅兮。
月出照兮,佼人燎兮。舒夭紹兮,勞心慘兮。
擊鼓其鏜,踴躍用兵。土國城漕,我獨南行。
從孫子仲,平陳與宋。不我以歸,憂心有忡。
爰居爰處?爰喪其馬?于以求之?于林之下。
死生契闊,與子成說。執(zhí)子之手,與子偕老。
于嗟闊兮,不我活兮。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行行重行行,與君生別離。相去萬余里,各在天一涯。
道路阻且長,會面安可知。胡馬依北風(fēng),越鳥巢南枝。
相去日已遠,衣帶日已緩。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顧返。
思君令人老,歲月忽已晚。棄捐勿復(fù)道,努力加餐飯。
詩經(jīng)中的愛情詩閱讀體會篇三
愛情自古以來一直就是人們永恒不變的話題,早在詩經(jīng)中就已經(jīng)有諸多有關(guān)兩性愛情的詩歌記載。
早期的《詩經(jīng)》中描寫初戀的愛情詩,其風(fēng)格簡明而樸素,大都描寫男女從愛慕一直到幽會以及互贈信物的故事。這時的感情是純潔的,充滿幻想的,甚至是無拘無束的,這從一個側(cè)面也反映出當(dāng)時社會制度的自由以及人們樸素的愛情觀。
詩經(jīng)一共有305篇,第一篇就是《關(guān)雎》,這就是一首我們大家都耳濡目染過的詩經(jīng)中經(jīng)典的情詩,它給我們描述了一位男子對一位女子的思戀和追求?!瓣P(guān)關(guān)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蹦敲利惖氖缗。闶俏倚睦锏南胱非蟮膶ο?,是我理想的好配偶。男子在開篇就大膽直接的表白了自己的心跡,從這里我們也可以看出當(dāng)時人們直爽,真摯的品性。“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知不得,寤寐思服?!边@里給我們講述了男子對淑女強烈的思念,希望可以得到她。“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厚皇缗?,鐘鼓樂之?!睂懗瞿凶娱_始想方設(shè)法的追求女子,美麗的姑娘啊,我彈琴鼓瑟來向她表達我的愛意,敲鐘打鼓來取悅她。這首詩給我們展現(xiàn)的是當(dāng)時男女之間懵懂的愛戀和相思,感情單純而真摯。
《蒹葭》也是旨在抒發(fā)詩人思念秋水伊人而終不得見的思想感情的愛情詩,和《關(guān)雎》有著異曲同工之妙。這也是一首優(yōu)美動人的情詩,“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痹诎茁稙樗那锾煸绯浚谷嗽陔鼥V中似乎看到自己愛慕的人出現(xiàn)在河岸邊,于是他不畏艱難險阻,沿著河上河下追尋伊人,而伊人卻可望而不可及,也正是這樣更激發(fā)了詩人追尋到底的決心。這種對愛情的鍥而不舍的精神值得我們稱贊。
一首《桃夭》則給我們描繪了一個賢淑準備出嫁的女子。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于歸,宜其室家。桃之夭夭,有蕡其實。之子于歸,宜其家室。桃之夭夭,其葉蓁蓁。之子于歸,宜其家人。一首簡單樸實的歌,唱出了女子出嫁時對婚姻生活的希望和憧憬,用桃樹的枝葉茂盛、果實累累來比喻婚姻生活的幸福美滿。這首詩用簡單淳樸的語言給給我們寫出女子對美好婚姻的向往和勾勒,也寫出了婆家對將到來的媳婦的期待和喜悅的心情,整首詩都給我們一種喜慶輕快的感覺。
在詩經(jīng)里還有一類是描寫在家婦女思念遠征在外丈夫的詩篇?!恫狻凡鈻A兮,邦之桀兮。伯也執(zhí)殳,為王前驅(qū)。自伯之東,首如飛蓬。豈無膏沐?誰適為容!其雨其雨,杲杲出日。愿言思伯,甘心首疾。焉得諼草?言樹之背。愿言思伯,使我心痗。本詩寫出了妻子對遠征在外丈夫的思念,她一方面為丈夫的英武出眾感到無比的自豪驕傲,一方面又因其遠征無法廝守,對其倍加思念,它不僅表現(xiàn)的是思念丈夫的強烈感情,也是當(dāng)時老百姓對和平生活的一種渴望。
戀愛的是美好而熱烈的,出嫁的喜悅而充滿期待的,但是當(dāng)愛情跨入婚姻的禮堂,并不是所有的結(jié)局都是幸福的,就像《氓》里面給我們描述的一樣。作為一首棄婦詩,《氓》是一首夾雜抒情的敘事詩。它通過一位棄婦的自述,激昂、生動地敘述她和氓戀愛、結(jié)婚、受虐、被棄的過程,表達了她悔恨的心情與決絕的態(tài)度,深刻地反映了古代社會婦女在戀愛婚姻問題上受壓迫和損害的現(xiàn)象。在婚前,她懷著對氓熾熱的深情,勇敢地追求自己的愛情。按理說,婚后的生活應(yīng)該是和睦美好的。但事與愿違,她卻被氓當(dāng)牛馬般使用,甚至被打被棄。但是她是一個堅強勇敢的女性,面對背棄的悲慘事實,她憤怒地譴責(zé)氓的忘恩負義:“女也不爽,士貳其行。士也罔極,二三其德。”我們看到了這個女子性格中的那份剛強,她已經(jīng)對氓有了清醒的認識,明確了自己的悲劇是無法挽回的。曾經(jīng)信誓旦旦的氓,實際上是個品質(zhì)卑劣的無恥之徒。于是她沒有恐懼,也沒有猶豫和彷徨,堅定地選擇了離開。女主人公是不幸與痛苦的,她在哀怨中迸射出憤怒的譴責(zé),在悔恨中透露出異常冷靜的決絕。
為什么呢?就是因為當(dāng)時婦女在社會上和家庭中都沒有地位,而只是的丈夫的附庸。這種政治、經(jīng)濟的不平等決定了男女在婚姻關(guān)系上的不平等,使氓得以隨心所欲地玩弄、虐待婦女而不受制裁,有拋棄妻子解除婚約的權(quán)利。因此她雖曾勇敢地沖破過封建的桎梏,但她的命運,終于同那些在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壓束下逆來順受的婦女命運,很不幸地異途同歸了?!笆恐①猓q可說也;女之耽也,不可說也!”詩人滿腔憤懣地控訴了這社會的不平,使這詩的思想意義更加深化。詩中女主人公的慘痛經(jīng)歷,可說是階級社會中千千萬萬受壓迫受損害的婦女命運的縮影,故能博得后世讀者的共鳴。
“于嗟女兮,無與士耽。士之耽兮,猶可說也。女之耽兮,不可說也。”這是告誡未婚女子要慎交男友,與男友相處要有分寸,不可輕易墮入情網(wǎng),否則一旦失足,就很難解脫,以致遺憾終生。這種告誡即使對于今天的年輕女子來說,仍然是值得記我們借鑒的。女主人公剛強理智的'性格以及反省后又重新面對生活的勇氣是值得我們學(xué)習(xí)和欽佩的。在現(xiàn)實生活中,男子忘恩負義的做法屢見不鮮的,男人的背叛無疑給女性帶來了無比巨大的打擊和痛苦,這就要求我們女性要自強、自主,不依附于男人而獨立生存,這個獨立不單是指經(jīng)濟上,還有人格上。事實上,現(xiàn)代社會中的許多女性已經(jīng)證明了這一點,,她們事業(yè)成功,經(jīng)濟獨立,對感情與婚姻也更趨于理性,成為新時代獨立自主的女性的榜樣。
詩經(jīng)的婚戀詩,給我們展現(xiàn)了當(dāng)時在婚戀中形形色色的人物,千姿百態(tài)的愛情故事,或者是單純美好愛情,或者是遭遇背叛和遺棄的愛情,或者是不能長相廝守的愛情。這些故事不管是喜是悲都給我們再現(xiàn)了當(dāng)時男女對待愛情真實的畫面,體現(xiàn)人間真善美的感情歷程??偠灾?,《詩經(jīng)》中的愛情詩為我們記錄下了中國古代人們或美好或痛苦的婚戀生活,也為我們研究古代的風(fēng)俗歷史提供了寶貴的材料。時間在飛逝,當(dāng)物是人非的時候,不變的還有人們對美好愛情的那種向往和追求。詩里給我們勾畫了各種各樣的女性對我們現(xiàn)代女性也有這很大借鑒意義,在當(dāng)今這個花紅酒綠的社會,女子面對愛情和婚姻的挑戰(zhàn),面對家庭和工作的壓力,并不比古代女子好到哪里去,所以我們要以史為鑒,做一個獨立勇敢的女性,協(xié)調(diào)好各種關(guān)系,不要重蹈古人的悲劇。
詩經(jīng)中的愛情詩閱讀體會篇四
《邶風(fēng)·凱風(fēng)》便是一篇典型描寫母子親情的作品。表現(xiàn)了兒子憐母、頌?zāi)赣肿载?zé)不能勸諫或者侍奉母親的感情。詩言:
凱風(fēng)自南,吹彼棘心。棘心夭夭,母氏劬勞。
凱風(fēng)自南,吹彼棘薪。母氏圣善,我無令人。
爰有寒泉?在浚之下。有子七人,母氏勞苦。
睍睆黃鳥,載好其音。有子七人,莫慰母心。
歷代注家對探討該詩的主旨用力最多,然而從文學(xué)欣賞的角度,其語言的質(zhì)樸無華將我深深吸引。有句話說的好“非樸無以見其真,非直無以見其誠?!比纭秳P風(fēng)》一般樸實的語言恰恰讓我們深受感動?!对娊?jīng)注析》一書評價這首詩時說:“對于表現(xiàn)骨肉至情的作品,樸素的語言是最理想的'語言,平直的手法是最成功的手法,往往能取得最強烈的藝術(shù)效果。任何多余的描寫,都是畫蛇添足,是感情矯揉造作的表現(xiàn)?!?/p>
語言在文學(xué)作品中的作用是用來表達感情從而打動人心的,然而像骨肉親情這種情感本身,可以說就是最動人最深刻的了,它超越了任何語言所能述及的動人程度。因而,在描寫親情時并無需華麗的語言,只最直白樸素的敘述,把那親情拿出來放在那兒讓讀者自己看、自己體味就好了。
后世在寫作表達母子親情的作品時也多承襲這種語言風(fēng)格,最著名的自然要數(shù)唐代詩人孟郊的《游子吟》。小詩開頭兩句“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用兩件最普通常見之物突出了母子相依為命的情感。面對將要遠行的孩子,母親最關(guān)心的當(dāng)然是孩子身上的衣服夠不夠暖,有沒有破損。緊接兩句寫出人的動作和意態(tài):“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把筆墨集中在慈母身上。母親一針一線都是這樣的細密,恐怕兒子遲遲難歸。其實,她的內(nèi)心何嘗不是切盼兒子早些平安歸來呢!慈母的一片深篤之情,正是從這瑣瑣碎碎的日常生活中最細微的地方流露出來。樸素自然,親切感人。詩中既沒有對話,也沒有眼淚,然而母子間的親情就是從這普通常見的場景中、和這質(zhì)樸無華的語言中充溢而出,撥動了每一個讀者的心弦,催人淚下,喚起天下兒女們親切的聯(lián)想和深摯的憶念。
另外,清代文學(xué)家蔣士銓有一首《歲末到家》:“愛子心無盡,歸家喜及辰。寒衣針線密,家信墨痕新。見面憐清瘦,呼兒問苦辛。低徊愧人子,不敢嘆風(fēng)塵。”詩人黃仲則的《別老母》:“搴帷拜母河梁去,白發(fā)愁看淚眼枯。慘慘柴門風(fēng)雪夜,此時有子不如無?!钡仍S多詩作都是通過直白的敘述、樸實的語言將深深的母子親情呈獻給了讀者。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唯有此種最直白樸素的表達方能彰顯母愛的博大與深沉。
詩經(jīng)中的愛情詩閱讀體會篇五
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糾兮。勞心悄兮。
月出皓兮。佼人懰兮。舒憂受兮。勞心慅兮。
月出照兮。佼人燎兮。舒夭紹兮。勞心慘兮。
摽有梅,其實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
摽有梅,其實三兮。求我庶士,迨其今兮。
摽有梅,頃筐塈之。求我庶士,迨其謂之。
靜女其姝,俟我于城隅。愛而不見,搔首踟躕。
靜女其孌,貽我彤管。彤管有煒,說懌女美。
自牧歸荑,洵美且異。匪女之為美,美人之貽。
山有扶蘇,隰有荷華。不見子都,乃見狂且。
山有喬松,隰有游龍。不見子充,乃見狡童。
女曰雞鳴,士曰昧旦。子興視夜,明星有爛。將翱將翔,弋鳧與雁。
弋言加之,與子宜之。宜言飲酒,與子偕老。琴瑟在御,莫不靜好。
知子之來之,雜佩以贈之。
知子之順之,雜佩以問之。
知子之好之,雜佩以報之。
野有蔓草,零露漙兮。有美一人,清揚婉兮。
邂逅相遇,適我愿兮。野有蔓草,零露瀼瀼。
有美一人,婉如清揚。邂逅相遇,與子偕臧。
詩經(jīng)中的愛情詩閱讀體會篇六
《詩經(jīng)》是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是中國古代文學(xué)史上的一朵奇葩,關(guān)于愛情方面的文化啟蒙,是《詩經(jīng)》的精髓所在,其中的愛情詩,純真、熱烈,鮮明地體現(xiàn)了那個時代人民的情感生活,寫出了可貴的人性之美,真正深入到了人的靈魂深處。時至今日,這些抒發(fā)愛意和歌頌純真愛情的詩篇仍然顯得彌足珍貴。
一、《詩經(jīng)》分“風(fēng)”“雅”“頌”三個部分,愛情詩大多在“風(fēng)”這一部分里面。其中以《鄭詩》、《衛(wèi)風(fēng)》里的情詩最為有名。這些詩作是對古代人類的愛情觀、婚姻制度、民族風(fēng)俗的有力見證。這些情詩大抵可以分為以下幾類:
1、執(zhí)著求愛的苦戀者
《詩經(jīng)》的開篇之作《關(guān)雎》就是很好的代表:
關(guān)關(guān)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參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輾轉(zhuǎn)反側(cè)。
參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參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鐘鼓樂之。
寫的是一個男青年的真摯愛情與相思之苦,一個男青年在河邊見到一個心愛的姑娘,于是便整天癡心地想她,睡夢里也追求著她,以致于翻來覆去整夜睡不著覺,最后如癡如狂地想到與她結(jié)婚?!扮姽臉分?,鐘鼓屬大典之樂,用于莊嚴、隆重、歡樂、熱烈的場合。人生最大的歡樂慶典,莫過于婚禮。從此看出此時真實地反應(yīng)了當(dāng)時青年男女對美好愛情和婚姻的追求。《陳風(fēng) 澤陂》中男主人公亦在河邊遇上了一位美人兒,因而使得他“寤寐無為”、“涕泗滂沱”、“中心悁悁”、“輾轉(zhuǎn)伏枕”,相思的痛苦比《關(guān)雎》更為深刻感人。
寫男或女相思或單戀的,還有《周南·漢廣》、《秦風(fēng)·蒹葭》、《鄭風(fēng)·子衿》等,都是膾炙人口的詩篇。可以說,他們的確唱出了人類永恒的文學(xué)主題,表現(xiàn)了對完美人格、完美理想的執(zhí)著追求。
2、敢于反抗的奮斗者
愛情的航船,很少一帆風(fēng)順,往往遇到漩渦和暗礁、驚濤與駭浪,原因是多方面的,在當(dāng)時封建禮教控制的社會,家庭的反對與社會輿-論的壓力是主要的阻礙。如《齊風(fēng) 南山》云:“娶妻如之何?必告父母”“娶妻如之何?匪媒不得”這證明了封建禮教對當(dāng)時的婚姻問題已有一定得約束力。
《鄭風(fēng)·將仲子》同樣也表現(xiàn)了執(zhí)著的愛情、心底的抗?fàn)帲?/p>
將仲子兮,無逾我里,無折我樹杞。豈敢愛之?畏我父母。 仲可懷也,父母之言亦可畏也。
將仲子兮,無逾我墻,無折我樹桑。豈敢愛之?畏我諸兄。仲可懷也,諸兄之言亦可畏也。
將仲子兮,無逾我園,無折我樹檀。豈敢愛之?畏人之多言。 仲可懷也,人之多言亦可畏也。
這是一篇抒寫一個女子由于受到家長的阻撓,人言的摧殘,不敢表露愛情,害怕情人到來的詩歌,揭示了一個少女在愛情上內(nèi)心的痛苦、矛盾及沖突。反映了自由戀愛受到禮教限制的痛苦。女主人公由于怕“父母”之言而不敢與情人幽會,說明“父母之命”的包辦婚姻對青年男女的阻力很大。第二、三章詩句里,提到“畏我諸兄”、“畏人之多言”,說明當(dāng)時已存在一種反對戀愛自由的社會輿-論。這個女子的痛苦歌聲,實際上是對封建禮教的控訴。
《鄘風(fēng) 柏舟》更是一位女子勇敢反抗包辦婚姻的杰作。她愛上了一位“髧彼兩髦”的英俊少年,認為只有他和她才是世上最為理想的一對兒,但她的母親卻要給她另擇婿家。她誓死不從,發(fā)出“之死矢靡它”的堅強誓言,這聲音千百年來具有振聾發(fā)聵、蕩氣回腸的感人力量。
3、大膽熱烈的求愛者
黑格爾曾說:“愛情在女子身上特別顯得美,因為女子吧全部精神生活和現(xiàn)實生活都集中在愛情里或擴大成為愛情,她只有在愛情里才找到生命的支持力?!边@一點在《召南·摽有梅》里女主人公急切求偶的呼喚聲中便可窺見一斑:
摽有梅,其實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
摽有梅,其實三兮。求我庶士,迨其今兮。
摽有梅,頃筐塈之。求我庶士,迨其謂之!
此詩抒寫已逾婚期的女子急于求嫁的愿望,很率真,也很感人?!袄吓患?,踏地呼天”。這不能不引起人們的關(guān)注與同情。古代禮制,《禮記·內(nèi)則》載:“十有五年而笄,二十而嫁,有故二十三年而嫁”。既有明確規(guī)定,逾時不婚的女子也會受到社會輿-論的壓力。內(nèi)心充滿著痛苦。此詩第一章用飄落的梅樹起興。梅子成熟則下落,留在樹上的只剩七分,由盛而衰,好景不常。這正和逾時不嫁的女子的處境相似。然后直抒胸臆,向求婚的男士發(fā)出了內(nèi)心的呼聲。時不我待,機不應(yīng)失。要求他趁著吉日良辰,完成終身大事。二、三章,不僅回環(huán)吟詠,重吟疊唱,而且從“其實七兮”、“其實三兮”到“頃筐既之”。從“迨其吉兮” 、“迨其今兮”到“迨其謂之”逐步深化,也增強了藝術(shù)感染力。
諸如此類的形象在《詩經(jīng)》中俯拾皆是?!墩倌?野有死麕》中那位年輕的獵人,竟以一只剛剛捕獲的死麕來向女子求愛,從女子的委婉卷高中,反映出年輕獵人急不可耐的火辣辣的求愛之情?!多嶏L(fēng) 萚兮》和《王鳳 大車》都是描寫女子渴求愛情的名篇。
4、堅貞不二的鐘情者
伯兮羯兮,邦之桀兮。伯也執(zhí)殳,為王前驅(qū)。
自伯之東,首如飛蓬。豈無膏沐?誰適為容!
其雨其雨,杲杲出日。愿言思伯,甘心首疾!
焉得諼草?言樹之背。愿言思伯,使我心痗。
《衛(wèi)風(fēng) 伯兮》寫了一位女子自從丈夫別后,無心梳洗,思念之心日日縈繞期間,苦不堪言。也許為國征戰(zhàn)是英勇豪邁的,可是人生的天涯孤苦和生離死別,總是讓有情的人們感到撕心裂肺的痛。
《鄭風(fēng) 出其東門》則是一首憲哥對愛情和婚姻忠貞不二的青年男子的熱情頌歌。寫了在一個美好的春日里,這位青年男子在城東門的集長上碰見了許多想云彩一樣美麗而眾多的女子,但他毫不動心,心里依然深愛著家中那位“衣冠簡樸古風(fēng)存”的妻子。這種對待愛情的嚴肅熱真、堅定不移的態(tài)度,委實是難能可貴、令人肅然起敬的。
《詩經(jīng)》中描寫女子忠于愛情的詩篇還有《鄭風(fēng) 揚之水》、《周南 汝墳》、《王風(fēng) 君子于役》等許多。
5、刻骨銘心的相思者
主人公在一次采摘卷耳時,因忽然想起遠役的丈夫,竟連小小的竹筐也采不滿。她設(shè)想丈夫翻山越嶺,眺望家鄉(xiāng),并借酒消愁;設(shè)想她的馬病了,仆夫也病了。全詩“情中之景,景中之情,宛轉(zhuǎn)關(guān)生,摹寫曲至,故使古今閨思之祖?!保?)生離死別的悼亡者。這類詩歌數(shù)量不多,但篇篇哀痛,催人淚下。《邶風(fēng) 綠衣》是以為男子悼念亡妻之作。他由亡妻生前為其精心縫制的一件“綠衣”寫起,相思悠悠,痛心不已,開后世悼亡詩之先河?!短骑L(fēng) 葛生》則是一首悼夫詩。全詩五章,前三章,女主人悲嘆自己獨活人間,表示死后要與亡夫葬于一室?!叭婇L哭逝者之獨,深哀自身之孤,而這種孤獨源于深摯的愛情。因此在詩人看來,唯有死后同穴,才能消除這份孤獨,不言生前之情愛,只言死后之孤苦,而其情自見?!比绱耸銓懼艺\深摯的夫妻之情,實在是令人肅然起敬的。
6、哀怨憂郁的失戀者
《鄭風(fēng) 狡童》和《褰裳》都是描寫女子失戀的佳作。在女主人公眼中,一個男子為“狡童”,一個男子為“狂童”。由于女子的性格和失戀的原因不同,因此對待失戀的態(tài)度亦有別:《狡童》彼狡童兮,不與我言兮。維子之故,使我不能餐兮。 彼狡童兮,不與我食兮。維子之故,使我不能息兮。主人公較為纏綿,以致廢寢忘食;《褰裳》主人公較為爽朗,顯得堅毅果敢。
7、贏得愛情的自豪者
如《王風(fēng) 木瓜》中青年男女“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的友好饋贈之舉,《邶風(fēng) 靜女》中那位小伙子因姑娘“貽我彤管”而“悅懌女美”的開心勁兒,都十分真切地反映了青年女贏得愛情的自豪感?!多{風(fēng) 桑中》以男子口吻,回憶美麗姑娘“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宮,送我乎淇之上矣”兩情相好的美好時刻,怡然自得之情溢于言表?!吨苣?桃夭》和《唐風(fēng) 綢繆》都是賀婚詩,前者寫一個桃花盛開的季節(jié),一位善良美麗的姑娘出嫁了。從“之子于歸,宜室宜家”的反復(fù)詠唱中,寫出了主人公的歡樂神情和對未來所充滿的美好希望。后者寫新婚之夜,男女雙方喜不自勝,不知如何相愛才好的歡樂?!敖裣蜗?,見此良人?子兮子兮,如此良人何?”這幾句“摹寫男女初遇,神情逼真,自是絕作,不可廢也?!?/p>
8、伉儷情篤的恩愛者
《鄭風(fēng) 女曰雞鳴》是些夫婦互相親悅、警戒而充滿家庭和諧氣氛的一首好詩。這就難怪連對情詩常有微言的朱熹也不得不頷首稱:“此詩意思甚好。讀之,使人有不知手舞足蹈者?!薄洱R風(fēng) 雞鳴》的構(gòu)思與內(nèi)容與此詩相似,可謂“真情實景,寫來活現(xiàn)?!?/p>
1、單純美好、真摯自然
首先,《詩經(jīng)》中的愛情詩,緊貼現(xiàn)實生活,不做無病呻吟,感情真摯自然,摒棄了世俗偏見,是個體生命本能的情感流露。其次,和諧、自由、平等的相互追慕?!对娊?jīng)》時代的感情是真摯、純樸,而又健康活潑的。如《齊風(fēng) 東方之日》,寫了一個女子大膽直率地去追求她所喜歡的男子的情景,全詩爽快、直率、毫無矯揉造作,基調(diào)昂揚而健康。
2、審美觀照、人性感召
《詩經(jīng)》愛情詩中,男女主人公地愛情的追求大膽而熱烈。在這種自然而率
真的情感態(tài)度背后隱藏著的精神實質(zhì)是值得人們推崇和贊同的。
首先,審美:無功利的欣賞。《鄭風(fēng) 有女同車》詩中的男子,在嘆息不為己有之余,也唱出了心中的感動。愛情總是自私的,難免帶有功利色彩。但若換個角度,擺脫自私自利的目的和功利得眼光,把自己所愛慕的異性當(dāng)作審美對象,不失為也是一種很好的選擇,而這種愛也恰前一次變得崇高和偉大。
其次,忠貞:人類崇高的精神追求。在先民的愛情觀中,無不折射出氣節(jié)這種高昂向上的人格風(fēng)度和忠貞這種積極健康的情感態(tài)度。如《召南 行露》中,連用反詰的口氣來譴責(zé)對方,比起直訴其惡更能顯出對方行徑的不可容忍和自身憤慨的無法遏抑。
3、關(guān)注現(xiàn)實,熱愛生活
《詩經(jīng)》是公元前11世紀至公元前6世紀中葉的詩歌總集,它反映的是周人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它所具有的寫實和樸真特征,具有生活的親切感,從而引導(dǎo)人們?nèi)リP(guān)注現(xiàn)實,熱愛生活,批判社會中的一切不合理現(xiàn)象,激發(fā)人們對理想生活進行不懈追求,它本身就是一部生活的教科書,具有巨大的社會教育力量。
愛情是人類永恒的主題,也是詩歌永恒的主題,其中幾多甘甜,幾多辛酸;而《詩經(jīng)》用人民純樸的語言釀造了古代先人們生活中美妙的酒漿。讓我們在對《詩經(jīng)》愛情進行詳細解讀之時,感知了古人對金錢、名利與氣節(jié)的價值取向標(biāo)準和忠貞與背叛,索求與淡泊間的多重選擇。為我們能在物欲橫流的現(xiàn)實生活中,感受愛的美好,愛的真諦。
姓名:李衡
班級:07級漢語言文學(xué)(一)班
學(xué)號:010107029
細看《詩經(jīng)》里的愛情詩
《詩經(jīng)》是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共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葉大約五百年的詩歌三百零五篇,而”小雅“中的笙詩六篇,有目無辭,不算在內(nèi)?!对娊?jīng)》共分風(fēng)、雅、頌三個部分。其中風(fēng)包括十五”國風(fēng)“,有詩一百六十篇;雅分”大雅“、“小雅“,有詩一百零五篇;頌分”周頌“、“魯頌”、“商頌“,有詩四十篇。
關(guān)于愛情方面的文化啟蒙,是《詩經(jīng)》的精髓所在,其中的愛情詩純真、熱烈,鮮明地體現(xiàn)了那個時代人民的情感生活,寫出了可貴的人性之美,真正深入到了人的靈魂深處。時至今日,這些抒發(fā)愛意和歌頌純真愛情的詩篇仍然顯得彌足珍貴。
開篇《關(guān)雎》就寫出了貴族青年男女的戀歌:關(guān)關(guān)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參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輾轉(zhuǎn)反側(cè)。參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參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鐘鼓樂之。說的是淑女是君子的好配偶,君子對淑女展開追求,可淑女一開始不答應(yīng),故君子日夜思念,倍感長夜難熬,臥躺床上,翻來覆去,徹夜難眠。盡管這樣,但君子還是沒有放棄對淑女的追求,最終打動了淑女,欣喜無限。在婚禮上,琴瑟并奏,鐘鼓齊鳴。兩人終成眷屬。這種和諧而熱烈的氣氛感染了很多的人。而后來的《邶風(fēng)'靜女》繼續(xù)了這種溫馨的畫面:女子與男子相約在城隅見面,男子到了城隅卻不見女子,于是搔首踟躕十分焦灼。突然女子出來了,送給他親手摘的紅管彤尾,男子又驚又喜,原來女子早就來了,但為了逗逗他躲了起來,可見女子的可愛。那在我們看來普通的紅尾彤管卻被男子視為珍寶,只因是女子送的,可見男子對女子用情極深。當(dāng)然,這種甜蜜的戀歌在《衛(wèi)風(fēng)'木瓜》、《周南'桃夭》等詩歌上也有完美的詮釋。
然而,并不是每個人的愛情能得到回應(yīng),并不是每份愛情都有一個美好的結(jié)局。愛情固然是甜蜜美好的,處于熱戀中的人大都是幸福的,可是當(dāng)這種幸福消失時,留下的又會是什么呢?對于這個問題,《詩經(jīng)》中也有很好的描述。《鄭風(fēng)'狡童》就是描寫女子失戀的詩:彼狡童兮,不與我言兮。維子之故,使我不能餐兮。彼狡童兮,不與我食兮。維子之故,使我不能息兮。一對情投意合的情人,成天有說有笑,還常常一同進餐,好不親熱。但后來不知何故,那“狡童”一反常態(tài),再也不跟她談笑了,也不同她一起吃飯了,于是這個女子飯也吃不下,覺也睡不好,極盡相思之苦。《衛(wèi)風(fēng)'竹竿》寫的是男子失戀的感受:男子與女子曾經(jīng)與女子有一段美好的戀情,可最終還是分開了,當(dāng)聽說女子已出嫁,他倍感惆悵與悲傷?!对娊?jīng)》中這類的詩還有許多,《衛(wèi)風(fēng)'氓》、《邶風(fēng)'谷風(fēng)》等將失戀的哀怨憂郁發(fā)揮得淋漓盡致。
母自由戀愛,私訂終身。她的愛情遭到父母的極力阻撓,但她絲毫沒有放棄,反而愛得異常強烈。讀到這里,腦海里不禁閃現(xiàn)出劉蘭芝和焦仲卿的愛情故事。他們也是因為父母以及輿-論的壓力而不得不分開,結(jié)果踉成了雙雙殉情的悲劇。《鄭風(fēng)'將仲子》是女子贈男友之詩。男子與女子相愛,但他們的愛情遭到了女方父母的反對,男子極其思念女子,于是翻越女子家的圍墻和女子約會,但后來被女子的父母發(fā)現(xiàn)了。父母諸兄的責(zé)難,社會的輿-論壓力,像一片烏云籠罩在她的心頭。一方面是對男子的思念,一方面是父母的責(zé)備,女子內(nèi)心極其痛苦。這些詩都寫出戀愛婚姻受阻的苦悶。
面對這些阻力,也不乏許多勇于反抗的奮斗者?!对娊?jīng)》里有很多這種類型的詩?!锻躏L(fēng)'大車》是女子勸男子出奔之詩。這首詩的主人公詩一位勇敢的女子,她深深地愛上了一個趕大車的小伙子,可是他們的戀情遭到了雙方父母的反對,于是女子便向男子唱出了自己的心聲。為了激勵男子沖破阻力,鼓起勇氣,一同出奔異鄉(xiāng)而詩言“畏子不敢”“畏子不奔”并發(fā)下“谷則異室,死則同穴”的誓言。而這句誓言是我國最早的愛情誓言,它鼓舞著后世青年為爭取婚姻自由而奮斗的勇氣和力量。當(dāng)熱戀中的男女懷著對未來的無限憧憬而受到阻攔時,不少人奮力反抗,不管他們的結(jié)局如何,但他們的斗爭卻是美好的,都是為了爭取婚姻自主戀愛自由。/雖然那些凋零了的愛情令人惋惜,那些為愛奮斗的女子令人心疼,但令人欣慰的是也有不少戀人相攜到老,生活和和美美。/雖然那些凋零了的愛情令人惋惜,那些為愛奮斗的女子令人心疼,但令人欣慰的是也有不少戀人相攜到老,生活和和美美?!多嶏L(fēng)'女曰雞鳴》就是反映夫妻和美生活之詩:女曰雞鳴,士旦昧旦。子興視夜,明星有爛。將翱將翔,弋鳧與雁。弋言加之,與子宜之。宜言飲酒,與子偕老。琴瑟在御,莫不靜好。知子之來之,雜佩以贈之。知子之順之,雜佩以問之。知子之好之,雜佩以報之。全詩三章。詩中寫的是凌晨時獵人夫妻間的一場精彩對話。妻子說:“雞已叫了。”丈夫則說:“天剛破曉?!逼拮佑执叽僬f:“你起來去看看夜空,啟明星已經(jīng)很亮了。“丈夫接著說:“我就起來,到四處去游獵,射那野鴨和大雁?!逼拮勇犃T,便溫情脈脈地說:“你射中野禽,我來做成美味菜肴。咱倆一邊品嘗野味,一邊盡興飲酒,與你白頭偕老。愿你我之情如同琴瑟之音那樣和諧,永遠生活得安靜而又美好?!比婓w現(xiàn)出了獵人夫妻于平凡中洋溢的'幸福??吹竭@些內(nèi)心不免升起了對愛情的希望。
詩經(jīng)里的文字,也許沒有唐詩宋詞那么精美雅致,詩經(jīng)里的愛情故事也許沒有唐傳奇那么神秘,但在平凡的愛情故事里蘊含的那份質(zhì)樸的真情卻讓人回味無窮。
論詩經(jīng)中的愛情詩
愛情主題是中國文學(xué)中最古老的主題之一。開辟中國文學(xué)抒情詩先河的《詩經(jīng)》。其愛情詩燦若繁星,另人賞心悅目。在《詩經(jīng).國風(fēng)》中的160篇詩作中,有52篇是直接描寫愛情的,此外還有許多以家庭婚姻為題材的詩歌也不同程度地涉及到愛情內(nèi)容。這些詩對男女間的愛慕、追求、幽會、相思等作了淋漓盡致的描寫,或細致入微地刻畫了戀者的神情心態(tài),惟妙惟肖的描繪他們的內(nèi)心活動,呈現(xiàn)出一幅幅或優(yōu)美真切,或淳樸古拙,或哀婉動人的民情風(fēng)習(xí)圖。
一《詩經(jīng)》中愛情詩的思想內(nèi)容。
1. 自由浪漫的純真愛情。
《詩經(jīng)》產(chǎn)生的年代已是我國原始性的地方文化自由發(fā)展的時代,因而此期的愛情詩更多地體現(xiàn)出一種自由浪漫的藝術(shù)風(fēng)格,表現(xiàn)男女青年純真愛情的詩篇大都寫的十分淳樸、熱烈、率真而健康。首篇《周南.關(guān)雎》是我國最早的情歌之一,詩中描寫了一位男子對在河邊采摘荇菜的“窈窕淑女”的戀情,大膽的抒發(fā)了對美麗善良的姑娘的愛慕,一見鐘情而后一往情深,“窈窕淑女,寤寐求之”,至感情最迫切處“寤寐思服”,“輾轉(zhuǎn)反側(cè)”。終是一廂情愿“求之不得”?!扒笾坏谩币仓褂凇拜氜D(zhuǎn)反側(cè)”罷了,沒有更進一步的追求,多情而聰明的男子,采取積極樂觀的解脫方法——以想象來享受求而得之的歡樂?!扒偕阎?、“鐘鼓樂之”都是那位男子想象的將來和意中人要過的快樂生活,他幻想一旦能追求到姑娘,將千方百計讓她高興和快樂,以此詩的感情真摯,基調(diào)健康,孔子贊曰:“樂而不淫,哀而不傷。”
又如《周南.野有死麇》、《鄭風(fēng).野有蔓草》都是寫男女青年邂逅相遇,無拘無束的傾吐愛情,而后的結(jié)合自然而又自由,表露了在積慕得申,宿愿克遂后說不盡的歡快。不期之遇更增添了出其不意的那種幸運感和融洽的氣氛,感情表達淳樸大膽,浪漫不羈,毫無禮教束縛的痕跡,帶有某種原始深厚的力度和粗獷熾熱的氣氛。
愛情表達上的自由浪漫之風(fēng)在描寫情人熱戀和幽會的詩篇中更為突出,如《陳風(fēng).東門之汾》、《衛(wèi)風(fēng).木瓜》等多浪漫清新,充盈著一股古樸之風(fēng),如《鄭風(fēng).溱洧》寫鄭國上巳節(jié)青年男女踏青的盛況與歡樂,據(jù)說春秋時代,在三月初三這一天,鄭國青年人到溱洧二水的岸邊舉行祭祀,都手持澤蘭,以掃除邪-惡,祈求吉利,少男少女們也借此機會互訴衷情,詩中的青年男女生動有趣的對話表現(xiàn)出了姑娘主動、熱情、開朗、大方的性格。“女曰:觀乎?士曰:既且。且往觀乎,洧之外,洵煦且樂!維士與女,伊其相謔,贈之以芍藥?!惫媚锝蛔〈喝盏恼T惑,主動邀請意中人去觀賞河外風(fēng)光,多情的青年男女盡情嬉戲,最后互贈芍藥以表達心曲?!罢自娙缫皇讱g暢流動的樂曲,天真、淳樸、爛漫自由。讀之便覺有一種浪漫、嫵媚、因著時代的遙遠與風(fēng)情的古樸,顯得格外清新純凈。這種情調(diào)是屬于先秦的,尤其是屬于鄭國的”(陳曉《古樸的習(xí)俗,浪漫的風(fēng)情——說〈詩經(jīng).鄭風(fēng).溱洧〉》。 〈邶風(fēng).靜女〉以情人幽會時的小小場面抒寫了男女青年相愛戀的純真感情?!办o女其姝,俟我于城隅,愛而不見,搔首躑躅”。一對戀人約會時互相逗趣的情景躍然紙上。極富生活情趣。《陳風(fēng).東門之汾》》、《衛(wèi)風(fēng).木瓜》也都是寫男女青年以物傳情,自由表達愛情的詩篇,無論是在盛大的舞會上,還是在日常的采集勞動中,多情的青年男女總能信手拈來一物,或剛采下來的木瓜,或隨身佩戴的瓊瑤,也會是一把香噴噴的花椒,以此來互相傳遞著愛的信息。情調(diào)歡快,感情熱烈,散發(fā)著自由清新的氣息。
2. 堅貞的愛情。
《詩經(jīng)》表現(xiàn)堅貞愛情的詩大都呈現(xiàn)出一股感人至深的力量,讀來不覺慨之嘆之?!多嶏L(fēng).出其東門》寫城東門“有女如云”、“有女如茶”,象積云一樣多,象茶花一樣美麗的姑娘,小伙子為什么不為所動?只為他用情專一心里只眷戀著那位“編衣茶巾”的貧家女子,無絲毫門第容貌觀念的沾染,不由讀者為之肅然起敬。這種對愛情的專注還表現(xiàn)在對親人思念和憂懼的詩篇中?!缎l(wèi)風(fēng).伯兮》和(王風(fēng).君子于役)
是兩首著名的思婦詩,揭示了統(tǒng)治者無休止的兵役搖役給孤身在家、擔(dān)負著沉重勞動責(zé)任的戍卒、征夫的妻子們帶來的身心上的無限痛苦?!缎l(wèi)風(fēng).伯兮》里的女子只以自己的丈夫為念,丈夫為保家衛(wèi)國去戍邊征戰(zhàn),她便無心梳洗了,“自伯之東,首如飛蓬。豈無膏沐,誰適為容?”可見“女為悅己者容”已是古已有之的心態(tài)了?!锻躏L(fēng).君子于役》中的山村女子卻日日面對著“雞棲于樹,牛羊下來”的蒼涼的黃昏景象忍受著盼望丈夫歸來時由希望到失望的無限憂懼之苦,“君子于役,茍無饑渴?”他惦念著的是丈夫的饑渴、冷暖和生命安危,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夫妻之愛.蘊含在最樸實最平淡的生活細節(jié)中的感情才往往是最真摯、最動人,最讓人念念不忘、刻骨銘心的。
3. 難耐的相思之苦與求嫁女子的心聲。
對于熱戀中的情人,分秒的離別對他們來說已是難耐的煎熬,“挑兮達兮,在城胭兮。一日不見,如三月兮!”(《鄭風(fēng).子鈴》),那“青青之拎”的小伙子是如此被姑娘牽掛著,一日的暫別已如隔了三個月。這“三月”的感覺還不足為奇,更有《王風(fēng).采葛)中的“彼采蕭兮,一日不見,如三秋兮。彼采艾兮,一日不見,如三歲兮?!惫媚飳σ庵腥说乃寄钍嵌嗝礋崃?,在平日的采集勞動中仍念念不忘,一日不得見,就如同分別三季、三年。抽象感覺的具體化、形象化增加了熾熱情感的表達強度,足見熱戀中人彼此的牽掛和思念。
詩經(jīng)》的時代已是男子為中心的時代,愛情的主動追求者絕大多數(shù)是男性,但在少數(shù)幾篇表現(xiàn)女子渴慕愛情甚至主動向男子表達愛慕之情的詩篇中,更見這份感情的真純和清新。(召南.歲票有梅)寫的是一群少女在采梅子時節(jié)的動情歌唱,吐露了她們珍惜青春、渴求愛情的熱切心聲。“士票有梅,其實七兮。求我庶士,追其吉兮。寧票有梅、其實三兮。求我庶士,追其今兮。寧票有梅,其實三兮。求我庶士,追其今兮。寧票有梅,頃筐璧之。求我庶士,追其謂之。”少女們所表現(xiàn)的急切求嫁的心情如北朝民歌中的“老女不嫁,呼天搶地。”感情表露真淳熱烈而又坦率無忌。
4. 對意中人可望而不可及的痛苦之情。
心。《秦風(fēng).兼羨》表現(xiàn)了同樣的主題,抒發(fā)了對意中人的憧憬、追求和失望、惆悵的心情。
5. 封建禮教壓抑下的屈服與反抗。
禮教的束縛、干預(yù)和壓抑往往成為扼殺自由愛情和幸?;橐龅膬词?。如《鄭風(fēng).將仲子》:“將仲子兮,無逾我里,無折我樹祀。豈敢愛之?畏我父母。仲可懷也,父母之言,亦可畏也。”姑娘要求情人不要再來她家相會,她怕的是“父母之言、”、“諸兄之言”和“人之多言”,在舊禮教的壓抑下,姑娘忍痛拒絕情人前來幽會,欲拒而又心不忍,心里實在是愛他的,真實細膩地表達了內(nèi)心復(fù)雜的矛盾和痛苦。
為了爭取婚姻自由,真情相愛的青年也會大膽起來反抗禮教的束縛,沖破世俗的偏見,追求自己理想的伴侶?!赌蕊L(fēng).柏幼中的女子不象鄭風(fēng).將仲子》中的姑娘那樣退讓、隱忍,當(dāng)自己的戀愛受到家長的阻撓時,她明確地表示:跪彼兩髦,實維我儀,之死矢靡它。”遠在兩千多年前,一個女子能如此坦率熱烈地表露自己內(nèi)心誠摯的感情,不僅反映了古代婦女對理想愛情和幸福家庭的渴望,而且也是向舊的婚姻制度的挑戰(zhàn)??娙f:“婦女追求愛情權(quán)利的獻身精神常常比男子為了愛情而自我犧牲更富于人性的審美價值,更具有一種高貴純真而優(yōu)美的藝術(shù)魅力”(《一個世紀兒的懺悔》)。
二.〈詩經(jīng)〉中愛情詩的藝術(shù)風(fēng)格。
1. 優(yōu)雅的環(huán)境描寫。
《詩經(jīng)分愛情詩的藝術(shù)性,總的說來是自然、渾樸、絕少雕飾的痕跡。但仔細看
來,_那些好詩大都有各自不同的風(fēng)格,在藝長夫現(xiàn)上畜有變化,呈現(xiàn)出一百花爭艷的只 象。詩歌的風(fēng)格注往是隨著詩歌的內(nèi)容和它所描寫的環(huán)境不同而變化的,例如寫黃昏幽會的詩《陳風(fēng).東門之楊》:“東門之楊,其葉樣樣,昏以為期,明星煌煌?!薄皷|門之楊,其葉肺肺?;枰詾槠?,明星哲沂?!边@首寫幽會的詩共有四個場景,一個是東城門旁邊的楊樹,一個是樹的葉子,一個是時間—黃昏,一個是天上的星星。這正好表達了黃昏時分吞茫而寧靜的氣氛,與詩巾聽寫的內(nèi)容渾然一體,達到了人與自然和諧的統(tǒng)一。整首詩都浸透了黃昏幽會時的那種特定心情和景色。詩句以“東門之楊,其葉釋釋”作為起興,在黃昏的時候,月亮沒有升上來,星星發(fā)出煌煌的光亮,四周卻很寂靜,詩人在屏息地等待情人,楊樹擺動的聲音清晰可聞,襯托出主人公恬謐的而且又是焦灼的心境,描寫十分細膩。
《詩經(jīng)》愛情詩的風(fēng)格還表現(xiàn)為一種空曠、粗獷的曠野情調(diào),《秦風(fēng).裝蔑》就是 這樣:“兼菠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痹娭忻鑼懙沫h(huán)境是在一條河邊 或一個湖邊,水天一色,茫茫的蘆葦(兼菌)在風(fēng)的吹拂下輕輕搖曳,一對戀人在水邊嬉 戲追逐。這首詩仿佛一幅明快的色彩畫,意境深遠,清靜淡雅。
上面這些詩中的環(huán)境描寫,不是在水邊,就是在城旁,靜謐的環(huán)境襯托使詩具有清
新明快的特色。
2. 濃烈的抒情風(fēng)格
《詩經(jīng)》愛情詩大都具有強烈的抒情性。這是由詩反映的內(nèi)容本身所決定的,因為愛情本身就象一首抒情詩。如《衛(wèi)風(fēng).氓》這首帶有敘事性質(zhì)的詩,先敘述了一個女子由于愛情和別人結(jié)了婚,最后被男人拋棄的經(jīng)歷。詩的一、二兩章寫她和那個男子戀愛的經(jīng)過:“氓之貴貴,才包布貿(mào)絲。匪來貿(mào)絲,來即我謀。送子涉淇,至于頓丘。匪我忽期,子無良媒。將子無怒,秋以為期?!薄俺吮司吃?,以望復(fù)關(guān)。不見復(fù)關(guān),泣涕漣漣。既見復(fù)關(guān),載笑載言。爾卜爾笙,體無咎言。以爾車來,以我賄遷?!边@里將戀愛雙方的思想和戀愛經(jīng)過都寫得十分細致,特別是女主人公的心理和神情,都是精工之筆?!八妥由驿?,至于頓丘”這里多么含情脈脈,“將子無怒、秋以為期”這又是多么婉轉(zhuǎn),這種抒情的筆調(diào)使得詩的韻味更加濃烈感人。但后來她的生活怎么樣呢?詩中寫到:“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彼患薜椒蚣?,一年辛勤勞動,終究不能擺脫被拋棄的命運。這時,女主人公的情緒是激烈的,對男子進行了強列的譴責(zé)。
3. 富有個性的人物形象
《詩經(jīng)》愛情詩不論長短,大都能夠刻劃出一定特征的人物形象。如《將仲子》中 猶豫仿徨的少女形象,《澤肢》中那個因得不到少女而“涕灑澇尼,,的男子形象,《關(guān) 雛》中因“求之不得”而“輾轉(zhuǎn)反側(cè)”的君子形象,《子拎》中因男子不能見女子又不給 少女音訊而使得少女優(yōu)怨苦悶的形象,《谷風(fēng)》、《氓》中的棄婦形象等等,這些人物 形象因各人的身份不同而各具特色,絕非千人一面。詩人的高超技藝也就表現(xiàn)在這里。 但相對來說,這些人物形象還十分單薄,有些還算不上形象,只是人物的一個神態(tài)而 已。一方面是由于詩歌所反映的時代距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詩人不可能把握住人物 特征的各方面來描寫,這是時代的局限。另一方面我們看到,中國詩歌的發(fā)展歷時數(shù)千 年,從四言、五言到七言嚴守格律,大多抒情言志,所謂“詩言志,歌詠言”,沒有活 潑多樣的詩體形式,一個極為復(fù)雜的人物形象很難在這種結(jié)構(gòu)固定的詩體中表現(xiàn)出來, 這是文學(xué)形式本身的局限性所決定的。但是,這些詩作中仍然有較為復(fù)雜的人物形象, 如《谷風(fēng)》、《氓》中的女主人公就是這樣。
另外,還有一點值得注意,那就是在愛情的具體描寫上,《詩經(jīng)》中的愛情詩大都是對人物心理狀態(tài)的描寫,也有少部分對人體格特征的描寫,但愛情行為的描寫含蓄委婉這也反映了我國古代人民含而不露的民族心理特征。
三〈詩經(jīng)〉中愛情詩的修辭美與韻律美。
《詩經(jīng)》雖說是我國詩歌早期階段的產(chǎn)物,卻已充分運用能了多種修辭手法,為詩的藝術(shù)美創(chuàng)造了條件,據(jù)張西堂《詩經(jīng)六論》介紹,《詩經(jīng)》中體現(xiàn)修辭手法的,有20種之多。(或謂有20種修辭格)。這里,我從中擇取較有代表性的愛情詩做些闡述,以了解《詩經(jīng)》的修辭美在“三百篇”中的具體表現(xiàn)。
1. 比興——比喻和起興
《詩經(jīng)》中最突出的也最典型的修辭手法,是比興。關(guān)于比興本身的含義,按一般公認朱熹的講-法,比是比喻,“以彼物比此物也?!迸d是起興,“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詞也”。從《詩經(jīng)》來看,比興在具體作品中的表現(xiàn),既有獨立的比和興,也有比、興兩者融合運動的。 先看興,這是最具有《詩經(jīng)》個性特色的修辭手法,后代詩歌創(chuàng)作中雖有所表現(xiàn),但無論如何沒有《詩經(jīng)》體現(xiàn)的那么集中,那么有典型性。而最能顯示“興”修辭手法的,要數(shù)“三百篇”開首篇《關(guān)雎》了,它是最典型的“興”手法的表現(xiàn)與應(yīng)用,詩篇題名《關(guān)雎》,是“關(guān)關(guān)雎鳩”的縮寫,而“關(guān)關(guān)雎鳩”即是“興”。試看詩中所寫:
關(guān)關(guān)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詩的本意是寫君子求淑女——思戀窈窕的淑女,試圖得到她,而詩句的開頭卻用“在河之洲”的雎鳩的關(guān)關(guān)叫鳴“起興”,此即先言他物,“雎鳩之關(guān)關(guān)聲”,而后引起所詠之詞,“君子之好逑”。毫無疑問,“起興”在這里至少起了啟導(dǎo)作用,或者說,它不是直截了當(dāng)?shù)氖惆l(fā)或者敘述詩旨所要表達的內(nèi)容,而是借用了“他者”作為引導(dǎo)或開端,這在藝術(shù)效果上無論如何要比直接表達要有趣味的多。
說到此,有必要指出,作為“興”的修辭手法,它在《詩經(jīng)》中的表現(xiàn)與運用,有兩種情況;其一,是借句“起興”,即興句與原詩沒有意義上的關(guān)聯(lián),這種情況既如《關(guān)雎》一詩中的“關(guān)關(guān)雎鳩”于求偶沒有內(nèi)在聯(lián)系,而雎鳩也不論它是何種動物;其二,借物“起興”,因景(物)生情,這種情況,所興之物與原詩有一定的內(nèi)在關(guān)聯(lián),即如《關(guān)雎》中的“關(guān)關(guān)雎鳩”所表現(xiàn)的乃是求偶,它同君子好逑有內(nèi)在的關(guān)系。
具體從詩篇來看, 上述第一種情況在《詩經(jīng)》中表現(xiàn)的不多,如《小雅.采菽》:“采菽采菽,筐之呂之,君子來朝,何賜予之?!辈奢谋旧砼c后面所述內(nèi)容沒有什么關(guān)系,“采菽采菽”純粹是開頭或起韻功能。而上述第二種情況在《詩經(jīng)》中表現(xiàn)的就多了,它帶有某種發(fā)生學(xué)的意韻,所興的物象中具備了詩篇所要吟詠的內(nèi)涵或意象,如《鄭風(fēng).野有蔓草》: 野有蔓草,零露專兮。有美一人,清揚婉兮。邂逅相遇,適我愿兮。
詩以清晨野外的青草沾有露珠起興,帶出
詩經(jīng)中的愛情詩閱讀體會篇七
關(guān)關(guān)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求。
參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輾轉(zhuǎn)反側(cè)。
參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參差荇菜,左右冒之;窈窕淑女,鐘鼓樂之。
樸實而直接,對愛情的向往與追求、對美麗女子的渴慕自然流露,求之不得的淡淡焦躁,想象未來時的喜不自禁,讓每一個暗戀中的男子或女子都可以在這首詩中找到自己的`影子。
詩經(jīng)·國風(fēng)·秦風(fēng)·蒹葭。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
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從之,道阻且長。
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謂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從之,道阻且躋。
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謂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從之,道阻且右。
溯游從之,宛在水中沚。
用虛幻而絕美的景色代替了愛情的描寫,所有熱烈的追求、焦急的渴望與艱辛的等待都化在一片水霧迷茫中。淡淡的憂傷和著蕭索的秋后,讓人不由自主地迷失。飄搖而難以捉摸,成就了《詩經(jīng)》中的那條河,傾倒眾人的美。
詩經(jīng)·周南·桃夭。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于歸,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實。之子于歸,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葉蓁蓁。之子于歸,宜其家人。
許多愛情詩歌都充滿惆悵,桃夭的歡快讓人不由自主地跟著微笑;女子及笄可嫁了,在漫天的桃花中執(zhí)子之手,走一世的相依。桃夭帶給人的是感動與愛情的希冀。
詩經(jīng)·鄭風(fēng)·子衿。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縱我不往,子寧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縱我不往,子寧不來?
挑兮達兮,在城闕兮。一曰不見,如三月兮。
對這首詩的了解最早是從曹操的詩里,讀出似是一首綿長的呢喃,翻開《詩經(jīng)》,妙齡女子對男子的懷念:男子青色衣袂翻飛,鮮美鉤衣玉佩卻勾住了少女的心;日出日落城頭駐足遠眺,君子卻為何不來?華夏衣裳的美在這首詩里亦顯現(xiàn)出,美麗了一段思念。
詩經(jīng)·陳風(fēng)·月出。
月出皎兮,佼人僚兮,
舒窈糾兮,勞心悄兮!
月出皓兮,佼人懰兮,
舒憂受兮,勞心慅兮!
月出照兮,佼人燎兮,
舒夭紹兮,勞心慘兮!
月光下的女子,朦朧飄渺,似籠著輕紗,夢幻不真實,卻驚艷了詩人。愛情的心動,卻悄然心憂。在月光下,她不但容貌皎好,而且身材苗條、秀美,而更吸引人的,是她的一種氣質(zhì)美,舉止舒緩,雍容大方,性情安靜,而這氣質(zhì)比外表更富有魅力。中國傳統(tǒng)的審美標(biāo)準反映在外層,總是以曲線的細長為美,而在內(nèi)質(zhì)上,則注重靜穆和閑緩,所謂“淑女”,就包括她的舉止在內(nèi)。詩人一見鐘情,卻無從表白,為之心憂。
詩經(jīng)·國風(fēng)·邶風(fēng)擊鼓。
擊鼓其鏜,踴躍用兵。土國城漕,我獨南行。
從孫子仲,平陳與宋。不我以歸,憂心有忡。
爰居爰處?爰喪其馬?于以求之?于林之下。
死生契闊,與子成說。執(zhí)子之手,與子偕老。
于嗟闊兮,不我活兮。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沒有華麗的語言,沒有鋪張的修飾,然而一句“執(zhí)子之手,與子偕老”卻震撼每一個人,千百年引人感慨向往。古老的愛情,質(zhì)樸中蘊含真正的轟轟烈烈,一生的誓言,只是要牽著你的手,一直走下去。
詩經(jīng)·鄭風(fēng)·溱洧。
溱與洧,方渙渙兮。士與女,方秉蕳兮。
女曰觀乎?士曰既且。且往觀乎?
洧之外,洵訏且樂。
維士與女,伊其相謔,贈之以勺藥。
溱與洧,瀏其清矣。士與女,殷其盈矣。
女曰觀乎?士曰既且。且往觀乎?
洧之外,洵訏且樂。
維士與女,伊其將謔,贈之以勺藥。
詩寫的是鄭國陰歷三月上旬己日男女聚會之事。陽春三月,大地回暖,艷陽高照,鮮花遍地,眾多男女齊集溱水、洧水岸邊臨水祓禊,祈求美滿婚姻。一對情侶手持香草,穿行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感受著春天的氣息,享受著愛情的甜蜜。他們邊走邊相互調(diào)笑,并互贈芍藥以定情。遠去的上巳節(jié),包含太多華夏的美與詩意,讀《詩經(jīng)》,感悟曾經(jīng)的美與自由,追思往昔。
詩經(jīng)·衛(wèi)風(fēng)·木瓜。
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匪報也,永以為好也。
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匪報也,永以為好也。
投我以木李,報之以瓊玖。匪報也,永以為好也。
表達了遠古時候青年男女自由相會,集體相會、自由戀愛的美好,女子把香美的瓜果投給集會上的意中人,男子則解下自己身上的佩玉等作為定情物回贈給心中的姑娘。古時的男女,愛的自由甜蜜,遠古先民的質(zhì)樸,率性而為,太真爛漫。
詩經(jīng)·邶風(fēng)·靜女。
靜女其姝,俟我于城隅。愛而不見,搔首踟躕。
靜女其孌,貽我彤管。彤管有煒,說懌女(汝)美。
自牧歸荑,洵美且異。匪女(汝)之為美,美人之貽。
一個男子在城之一隅等待情人,心情竟至急躁而搔首徘徊。情人既來,并以彤管、茅荑相贈,他珍惜玩摩,愛不釋手,并不是這禮物有什么特別,而是因為美人所贈,對于愛情的甜蜜與酸澀,讀來竟是感覺久違。
詩經(jīng)·鄘風(fēng)·柏舟。
泛彼柏舟,在彼中河。髧彼兩髦,實維我儀。
之死矢靡它。母也天只!不諒人只!
泛彼柏舟,在彼河側(cè)。髧彼兩髦,實維我特。
之死矢靡慝。母也天只!不諒人只!
“髧彼兩髦,實維我儀。之死矢靡它。”這個女子如此頑強地追求婚姻愛情自由,以死殉情,不只是傳說。愛其所愛,不負本心,剛烈中自有瀟灑。
詩經(jīng)·衛(wèi)風(fēng)·伯兮。
伯兮朅兮,邦之桀兮。伯也執(zhí)殳,為王前驅(qū)。
自伯之東,首如飛蓬。豈無膏沐?誰適為容!
其雨其雨,杲杲出日。愿言思伯,甘心首疾。
焉得諼草?言樹之背。愿言思伯。使我心痗。
女子自從丈夫別后,無心梳洗,日日思念為國征戰(zhàn)的丈夫?!白圆畺|,首如飛蓬。豈無膏沐?誰適為容!其雨其雨,杲杲出日。愿言思伯,甘心首疾!”男兒自當(dāng)守家衛(wèi)國,國之大義外,也有離家的天涯孤苦和生離死別,有情人無法長相守,歸期不知何時。
詩經(jīng)中的愛情詩閱讀體會篇八
摽有梅,其實七兮!
求我庶士,迨其吉兮!
摽有梅,其實三兮!
求我庶士,迨其今兮!
摽有梅,頃筐塈之!
求我庶士,迨其謂之!
喓喓草蟲,趯趯阜螽;
未見君子,憂心忡忡。
亦既見止,亦既覯止,我心則降。
陟彼南山,言采其蕨;
未見君子,憂心惙惙。
亦既見止,亦既覯止,我心則說。
陟彼南山,言采其薇;
未見君子,我心傷悲。
亦既見止,亦既覯止,我心則夷。
泛彼柏舟,亦泛其流。
耿耿不寐,如有隱憂。
微我無酒,以敖以游。
我心匪鑒,不可以茹。
亦有兄弟,不可以據(jù)。
薄言往愬,逢彼之怒。
我心匪石,不可轉(zhuǎn)也。
我心匪席,不可卷也。
威儀棣棣,不可選也。
憂心悄悄,慍于群小。
覯閔既多,受侮不少。
靜言思之,寤辟有摽。
日居月諸,胡迭而微?
心之憂矣,如匪浣衣。
靜言思之,不能奮飛。
詩經(jīng)中的愛情詩閱讀體會篇九
擊鼓其鏜,踴躍用兵。土國城漕,我獨南行。
從孫子仲,平陳與宋。不我以歸,憂心有忡。
爰居爰處?爰喪其馬?于以求之?于林之下。
死生契闊,與子成說。執(zhí)子之手,與子偕老。
于嗟闊兮,不我活兮。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戰(zhàn)士征戰(zhàn)在外,思念家中的妻子,恐不能偕老白頭。“執(zhí)子之手,與子偕老”,這句詩在網(wǎng)上廣為流傳。誓言與對方長相廝守,死生與共,永不分離。流年似水,容顏老去,那時沒有了轟轟烈烈,有的只是綿延不斷的涓涓細流。也許什么也不說,緊緊地牽著你的手,走過今生今世。
第二詩經(jīng)·國風(fēng)·召南·關(guān)雎。
關(guān)關(guān)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求。
參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輾轉(zhuǎn)反側(cè)。
參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參差荇菜,左右冒之;窈窕淑女,鐘鼓樂之。
在河洲上聽到鳥叫看見佳人的男子,愛慕之情難以自抑,他吟出的“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也讓后世男子夢幻了千年,至此以后,看見美女不必膽怯,美人如花隔云端也要排除萬難把她追到。君子,淑女,代表了中國人的愛情品位。河洲,雎鳩,則象征著中國人的飄渺朦朧的情感意境。
第三詩經(jīng)·國風(fēng)·秦風(fēng)·蒹葭。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謂伊人,在水之湄。溯洄從之,道阻且躋。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謂伊人,在水之涘。溯洄從之,道阻且右。溯游從之,宛在水中沚。
這首詩用樸素的語言傳神地描繪了意中人那婉約而又遙遠的身影。表現(xiàn)了主人公經(jīng)過艱辛的追求而仍難以企及的惆悵失落的心情。戀愛期的男女,大概都在心中無數(shù)次描繪過自己完美的意中人。所以每個人心中大概都有“所謂依人”“宛在水中央”了。然而真正得到的又有幾人?愛情的.魅力大概就是總給你留下一點缺憾吧。
第四摸魚兒元好問。
問世間、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許。天南地北雙飛客,老翅幾回寒暑。歡樂趣,離別苦。就中更有癡兒女,君應(yīng)有語,渺萬里層云,千山暮雪,只影為誰去。
橫汾路,寂寞當(dāng)年蕭鼓。荒煙依舊平楚,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自啼風(fēng)雨,天也妒。未信與、鶯兒燕子俱黃土。千秋萬古。為留待騷人,狂歌痛飲,來訪雁邱處。
“問世間、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許。”一首千古絕唱!此句情至極處,感到殉情的凄烈。遺憾的是誰又會保險自己的愛情一定會天長地久?誰又能保證當(dāng)初相愛的人真的會執(zhí)之于手與之諧老?誰又會保證和自己相守到老的就一定是自己的愛人呢?也許因為太多的遺憾,太多的無奈,“直教生死相許”才成為許多人理想的愛情。
詩經(jīng)中的愛情詩閱讀體會篇十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
行道遲遲,載渴載饑。我心傷悲,莫知我哀!——詩經(jīng)《詩經(jīng)·小雅·采薇》。
山有扶蘇,隰有荷華。不見子都,乃見狂且。
山有喬松,隰有游龍,不見子充,乃見狡童。——詩經(jīng)《國風(fēng)·鄭風(fēng)·山有扶蘇》。
詩經(jīng)中的愛情詩閱讀體會篇十一
無折我樹杞。
豈敢愛之,
畏我父母。
仲可懷也,
父母之言亦可畏也。
無逾我墻,
無折我樹桑。
豈敢愛之,
畏我諸兄。
仲可懷也,
諸兄之言亦可畏也。
無逾我園,
無折我樹檀。
豈敢愛之,
畏人之多言。
仲可懷也,
人之多言亦可畏也。
詩經(jīng)中的愛情詩閱讀體會篇十二
摘要:《詩經(jīng)》是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以反映周民族社會生活而著稱,具有現(xiàn)實主義精神。它所包含的諷刺詩的現(xiàn)實性猶為顯著,但它所描寫愛情的詩歌,也為世人稱道,有喜有悲,有歡有愁,反映當(dāng)時社會的婚姻及情感道德,其所體現(xiàn)的愛情觀對現(xiàn)代人的也有影響。
《詩經(jīng)》中婚姻愛情詩的內(nèi)容非常廣泛,可以說周代戀愛婚姻中的各個方面在《詩經(jīng)》婚姻愛情詩中都有很好的描寫。根據(jù)婚姻經(jīng)歷戀愛、結(jié)婚、婚后生活三個階段,可以大致將其歸納為三類:
一是男女之間互相悅慕、愛戀和思念的愛情詩;
二是描寫男女結(jié)合的婚嫁詩,表現(xiàn)民間婚俗習(xí)慣的詩;
三是描寫婚后生活的詩歌,主要有表現(xiàn)婚后和諧恩愛生活的詩歌,因為戰(zhàn)爭徭役繁重丈夫離家的社會現(xiàn)實導(dǎo)致的大量思婦詩和婚姻破裂的棄婦詩。
古代的女孩,社會地位低下,足不出戶,長期生活在閉塞、狹小的范圍里。雖然她們也有著純真的感情,勇敢地追求自己想要的愛情,但是她們受著“三從四德”的制約,婚姻是建立在“父母之命,媒約之言”基礎(chǔ)之上的,根本談不上自由結(jié)合,即使情有所鐘,也只能私自相會,偷偷相見。
這種女性的心理壓抑感表現(xiàn)在詩中:一方面,她們真情流露,勇敢地追求,希望得到幸福的愛情;另一方面由于受各種壓力的影響,又只能隱埋感情,偷偷地約會,擔(dān)心遭到他人的議論。如《鄭風(fēng)·將仲子》:“將仲子兮,無逾我里,無折我樹杞。豈敢愛之,畏我父母。仲可懷也,父母之言,亦可畏也?!睂懙木褪且粋€少女與情人私會時驚喜、恐懼與憂慮的情景。這個年輕女孩愛上了名叫仲子的青年,卻勸仲子不要上她家來,因為怕引起父母、兄長和他人的議論。
所以一再叮囑他,私會時要特別謹慎小心,不要攀爬圍墻而來,這并不是吝惜那些樹,而是怕“家長”知道了而遭非議?!斑@種復(fù)雜的初戀情懷以及對男方的厚望、喜愛和思念,即使是在封建禮教束縛森嚴的時代,也是無法阻擋的,足見自由戀愛的魅力。但也可看出其純真的愛情已經(jīng)與家長制和傳統(tǒng)勢力的約束形成了一種帶有悲劇性的沖突。”
真正的愛情是彼此心靈的契合,是終生相守、生死不渝。這種高尚的愛情觀亦非今日才見,而是古已有之的?!囤L(fēng)·擊鼓》即為例證:“死生契闊,與子成說。執(zhí)子之手,與子偕老?!敝祆渥ⅲ骸捌蹰煟暨h之意。成說,謂成其約誓之言。”(《詩集傳》)這是一對夫妻的山盟海誓,生生死死永不分離!再看《衛(wèi)風(fēng)·木瓜》:“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匪報也,永以為好也?!蹦信ベ浂ㄇ樾盼铮竟弦埠?,佩玉也好,禮物的輕重?zé)o所謂,要的是“永以為好也!”對比當(dāng)今一些“寧當(dāng)小三,不嫁窮人”的靚女,孰雅孰俗,真有云泥之別!
一是人生別離時,能否心無旁騖、堅守如一?《邶風(fēng)·雄雉》中的女孩做到了:“雄雉于飛,泄泄其羽。我之懷矣,自詒伊阻。雄雉于飛,上下其音。展矣君子,實勞我心?!狈蚓褚半u展翅飛向遠方,妻子在家牽腸掛肚,一刻也不忘懷,多么癡心多情的女孩!
在《詩經(jīng)》時代,以男性為中心的社會早已形成,宗法禮教雖不及封建社會中、后期那么嚴密,但婦女在當(dāng)時的社會是沒有地位的,作為社會弱勢群體的婦女,雖然她們勤勞能干,處處為家而操勞,但她們的命運仍是掌握在男性的手里。在婚姻中,一旦夫妻間感情出現(xiàn)破裂,受傷害、遭遺棄的往往是女孩,由此產(chǎn)生以寫婦女申訴自己失敗婚姻和悲慘遭遇的詩即棄婦詩。《詩經(jīng)》中的棄婦詩主要有以下6篇。
《邶風(fēng)·日月》、《召南·江有汜》、《王風(fēng)·中谷有蓷》、《小雅·我行其野》這4首詩,篇幅都比較小,而且它們都采用復(fù)沓的形式,反復(fù)抒發(fā)對負心漢的幽怨以及被遺棄的痛苦心情,使感情更加強烈?!墩倌稀そ秀帷肥且晃槐贿z棄的女孩對丈夫的詛咒,“不要我,你將來一定后悔?!薄囤L(fēng)·日月》是一位棄婦對變心丈夫的指責(zé)和哀怨。
《王風(fēng)·中谷有蓷》詩人用山谷中枯萎的益母草作意象,比喻色衰的棄婦,遇人不淑遭人棄,被遺棄后獨自哀傷、幽怨、自悔?!缎⊙拧の倚衅湟啊穼懸粋€遠嫁他鄉(xiāng)的女孩訴說她被丈夫遺棄之后的悲憤和痛傷。
《邶風(fēng)·谷風(fēng)》、《衛(wèi)風(fēng)·氓》這兩首詩,篇幅較長,對于事情的敘述較詳細。這兩首詩的女主人公性格迥異,但都勤勞善良,持家有方,卻同樣遭遇被丈夫遺棄的命運?!豆蕊L(fēng)》中的女孩較優(yōu)柔寡斷,面對丈夫的另結(jié)新歡并將自己遺棄,她只是怨而不怒,讓人有“哀其不幸,怒其不爭”的感受?!睹ァ分械呐t堅決的多,從“反是不思,亦已焉哉”就表現(xiàn)了她要與那男子割斷感情的決心。這首詩敘述了她和丈夫戀愛、結(jié)婚、受辱、被棄的全過程,表達了她的悔恨和決絕。
《詩經(jīng)》中的愛情詩,是古老的華夏民族在有了文字記載后,用詩歌表達的對所愛之人的愛慕,思念,情真意切,讓自我的情感與周圍美好的景物融為一體的典范,《詩經(jīng)》里的愛情則更是我喜歡的愛情。古人有“朝吟風(fēng)雅頌,暮唱賦比興;秋看魚蟲樂,春觀草木情。”跨過了歷史的長河,這些托物言志的詩句,一直廣為流傳。《詩經(jīng)》中這些真實質(zhì)樸的情感詩篇能靜化物欲橫流中的心靈,使人之性靈的本原的自然流露,把握好自己幸福的愛情。我們通過《詩經(jīng)》,可以體會古代青年男女的歡樂與痛苦,可以從他們大膽的追求自由幸福的領(lǐng)悟出人生的道理,那就是愛情在相知中,幸福在勞動中,永恒的愛情來自純結(jié)和忠貞。兩千年后的我們,再次重溫這些詩歌時,那些鮮活的靈魂仿佛又出現(xiàn)在我們面前。值得我們更加深入的研究和思考。
[1]馬積高,黃鈞.中國古代文學(xué)史[m].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2009.
[2]孟新芝.《詩經(jīng)》中的愛情詩賞析[j].北京電子科技技術(shù)學(xué)院學(xué)報,2005,13(3).
詩經(jīng)中的愛情詩閱讀體會篇十三
前言:在原始社會就有婚姻之神的流傳,在西方也有丘比特愛神的神話,可以說愛情與婚姻就是延續(xù)人類社會的紐帶。作為最早的詩歌詩歌總集,《詩經(jīng)》中必然留下了許多古代社會青年男女愛情的印證。
正文:《詩經(jīng)》作為遺留了2000余年的一部巨著,是中國唯一一部脫去了脂粉與俗氣的情愛文學(xué)圣典?!对娊?jīng)》中的愛情主要集中在《國風(fēng)》里,小雅里也有些,以《鄭詩》、《衛(wèi)風(fēng)》里的情詩最為有名。
這些詩主要是民歌,主人公基本上是對愛情強烈追求的青年男女。
這些詩篇毫不掩飾地歌唱了人們心中的愛情及渴望,使后來許多封建學(xué)者感到很頭痛。
這些詩的存在,是對古代人類的愛情觀、婚姻制度、民族風(fēng)俗的有力的見證。古人非常強調(diào)婚姻、家庭的重要意義,用各種手段來干預(yù)婚姻和家庭,因此那時的青年男女是沒有愛情自由的,相反往往會受到各種壓抑和阻撓。而受壓抑的又是女性占多數(shù),也是女性的反抗最堅決。
她們愿意為愛情付出一切,一旦陷入愛情,他們會不顧親人和習(xí)俗的阻撓,大膽說出:“泛彼柏舟,在彼中河。髧彼兩髦,實維我儀。之死矢靡它,母也天只,不諒人只。泛被柏舟,在彼河側(cè)。髧彼兩髦,實給我特。這死矢靡慝,母也天只,不諒人只。”(《鄘風(fēng)·柏舟》)。
她們甚至大膽地自找對象,道出:“摽有梅,其實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召南·摽有梅》),當(dāng)它們得到幸福時,就會自然地唱出“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匪報也,永以為好也?!保ā缎l(wèi)風(fēng)·木瓜》)?!矗薄嫡驗椤对娊?jīng)》中有太多對愛情露骨的直白,古代許多儒學(xué)家們,往往將《詩經(jīng)》說成是“淫詩”,認為其內(nèi)容有傷風(fēng)化,不應(yīng)該成為人們學(xué)習(xí)的對象。從傳說中孔子刪詩以來,在中國文學(xué)史上,對《詩驚》中的情詩的評價就有許多分歧,甚至到現(xiàn)在還是說法不一。
1、孔子評《詩經(jīng)》。
古代認為《詩經(jīng)》為淫詩的評論家聲稱是以孔子的話為依據(jù),其實他們歪曲了孔子的話,而把自己的觀點強加給了孔子??鬃诱f:“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論語·為證篇》),這是他對《詩經(jīng)》的總的評價。對于具體詩篇,孔子說:“《關(guān)雎》樂而不淫。哀而不傷。”(《論語·八佾》),這說明他認為詩三百都是思想健康的作品。
因此,孔子很重視《詩經(jīng)》在教育、政治活動等方面的作用,他強調(diào)學(xué)習(xí)《詩經(jīng)》要學(xué)以致用。他教育學(xué)生要認真學(xué)習(xí)《詩經(jīng)》,可見孔子對《詩經(jīng)》是給予充分肯定的。后人對孔子的話的曲解,主要是在孔子對“鄭聲”的評價上作文章??鬃诱f:“行夏之時,乘殷之輅,服周之冕,樂則韶舞。放鄭聲,遠佞人。鄭聲淫,佞人殆?!?,又說,“惡鄭聲之亂雅樂也”》。其實孔子所謂的韶、武、鄭聲,都是指音樂。“韶”指舜時候的音樂,“武”指周武王時候的音樂,“鄭聲”指春秋時代鄭國的音樂。他認為鄭國的音樂不好,并沒有說鄭國描寫的愛情的詩篇是“淫詩”?!矗病悼鬃又笠恢钡角貪h,評論家的看法基本與孔子一致。
2、《毛詩序》中的《詩經(jīng)》。
漢末的《毛詩序》雜糅了秦漢以來關(guān)于鄭衛(wèi)之音的說話,但對《詩經(jīng)》中描寫愛情、婚姻的詩作了很大的曲解,對后世的《詩經(jīng)》研究產(chǎn)生了極為惡劣的影響。如《毛詩序》說:“《關(guān)雎》,后妃之德也?!?/p>
后妃,指周文王的妻子太太姒,說她“樂得淑女,以配君子,憂在進賢,不淫其色;哀窈窕,思賢才,而無傷善之心焉?!?/p>
這是對《關(guān)雎》之義的曲解?!蛾P(guān)雎》是《詩經(jīng)》的開篇,也是幾千年來膾炙人口的名詩,她描繪了一個上層青年男子對意中女子的愛慕和追求,及其想象與那美麗女子結(jié)為伴侶時的情景。說其是后妃之德,實在是有點牽強附會,歪曲了《詩經(jīng)》中的愛情的本來面目。
3、朱熹眼中的《詩經(jīng)》。
南宋的朱熹,他雖然拋棄了一些前人的羈絆,但他比《毛詩序》中對愛情、婚姻詩的解說更牽強附會。他為了維護封建倫理道德,采取了主觀唯心主義的態(tài)度來解說《詩經(jīng)》。在他眼中,《詩經(jīng)》中鄭衛(wèi)描寫愛情、婚姻的詩幾乎都是淫詩。他在《詩經(jīng)集傳里》說:“鄭、衛(wèi)只樂,皆為淫聲”,如他評價《邶風(fēng)·靜女》:“此淫奔期會之詩也”。
對《衛(wèi)風(fēng)·木瓜》,他則說:“疑亦男女相贈答之辭,如靜女之類。”意思說它是淫詩。他雖然承認它是愛情詩,但又以淫詩否定了它。
4、明清以來對《詩經(jīng)》中情詩評價的改觀。
明清以來,有些研究《詩經(jīng)》的學(xué)者,他們雖然沒有擺脫封建禮教和婚姻制度的桎梏,但他們開始對南宋時期那種把《詩經(jīng)》中描寫愛情的詩一概視為“淫詩”加以排斥感到不滿。許多學(xué)者在研究《詩經(jīng)》時,已開始把鄭、衛(wèi)之音與鄭、衛(wèi)之詩歌分開,從而給予了《詩經(jīng)》中的情詩以肯定評價。
由于他們世界觀的局限,他們只肯定了其中的一部分描寫愛情的詩篇,把另外一部分仍然歸于“淫詩”之列,但相比前人已經(jīng)有了很大進步了。楊慎、戴震、陳啟源等學(xué)者都不同程度地駁斥了將《詩經(jīng)》中的情詩誣為淫詩的觀點.到現(xiàn)在,人們對《詩經(jīng)》中的愛情、婚姻詩的評價已經(jīng)逐步趨于客觀化了,恢復(fù)了這些作品的本來面貌?!对娊?jīng)》中的愛情詩展示給了我們?nèi)祟惷篮玫那楦惺澜?。突出了情竇初開的青年男女對生命內(nèi)在本初結(jié)構(gòu)恢復(fù)完整的焦渴,還原了生命與生活的意義。
《詩經(jīng)》歌詠了禮制完善之初時周代社會男女交往的清純、自然和本性,表現(xiàn)出對人生命本體的尊崇和對人的個體價值的強烈追求,這是中國古代文化中最光輝的思想,是最純樸的思想。
《詩經(jīng)》時代的情感是真摯的、純真的、山花爛漫的、天真無瑕的,正如歌德所描繪的少年維特的煩惱一樣,哪個少年不鐘情?哪個少女不懷春?《詩經(jīng)》時代有少年對在水一方的女孩的'思慕,但是“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永遠讓河邊的少男悵惘若失?!对娊?jīng)》的情感是純樸的,“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簡單明了,酣暢淋漓。
正是因為《詩經(jīng)》是人類童年時代天真純樸,爛漫自由的思想的表達,因此后期的經(jīng)學(xué)家、道學(xué)家批判為蠱惑之詞,而這種未經(jīng)禮教桎梏的,恰恰是自然的人性,是一種活潑生命的體現(xiàn),是真正意義上的對天地精神的遵從。它標(biāo)志著和諧、自由、平等,散發(fā)著愉快與天真的氣息。
1、描寫戀愛生活的詩。
古代的勞動人民自春天到夏歷十月為農(nóng)忙時期,這時人們集中在野外,從事耕作。在春耕之前的二月到三月初舉行各種祭祀儀式,也允許男女青年進行戀愛活動。青年男女到郊外踏青休憩,參加盛大集會,男女在自由接觸中就可以表達真摯的愛情,以求進一步結(jié)合。
〈3〉他們的情歌大都是在這個時期唱出來的,這種描寫戀愛生活的詩往往寫得浪漫歡快,直接歌頌了男女主人公對美好愛情的喜悅和向往。如《鄭風(fēng)》中的《野有蔓草》:野有蔓草,零露漙兮。有美一人,清揚婉兮。邂逅相遇,適我愿兮。野有蔓草,零露瀼瀼。有美一人,婉如清揚。邂逅相遇,與子偕臧。該詩寫得浪漫不羈,描寫了一對青年男女在田野間不期而遇,自然結(jié)合的情景,表現(xiàn)出內(nèi)心的無限喜悅。詩以田野郊外,草蔓露濃為背景,同時也是一種象征,情長意濃,男女相遇,自然情景交融,人不期而遇,情也就不期而至了。這篇詩寫得很大膽,也很率真,說明詩人心中并無對封建禮教的顧忌?!对娊?jīng)》中還有許多是描寫男女青年的純真的戀愛生活的詩篇,如《邶風(fēng)·靜女》、《鄭風(fēng)·溱侑》等。
2、描寫相思之苦的情詩。
古代青年男女的愛情大都是十分真摯、堅貞的,因此往往會造成相思之苦,《詩經(jīng)》中有一部分愛情詩即是抒寫熱戀男女的相思之情,這類詩寫得真摯而情意綿綿。如《周南·關(guān)雎》:關(guān)關(guān)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參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輾轉(zhuǎn)反側(cè)。
參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參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鐘鼓樂之。寫的是一個男青年的真摯愛情與相思之苦,一個男青年在河邊見到一個心愛的姑娘,于是便整天癡心地想她,睡夢里也追求著她,以致于翻來覆去整夜睡不著覺,最后如癡如狂地想到與她結(jié)婚。寫男或女相思或單戀的,還有《周南·漢廣》、《秦風(fēng)·蒹葭》、《鄭風(fēng)·子衿》等,都是膾炙人口的詩篇。
3、反抗禮教壓迫的情詩。
愛情的航船,很少一帆風(fēng)順,往往遇到漩渦和暗礁、驚濤與駭浪,原因是多方面的,在當(dāng)時封建禮教控制的社會,家庭的反對與社會輿論的壓力是主要的阻礙。如《鄭風(fēng)·將仲子》:將仲子兮,無逾我里,無折我樹杞。豈敢愛之?畏我父母。仲可懷也,父母之言亦可畏也。將仲子兮,無逾我墻,無折我樹桑。豈敢愛之?畏我諸兄。仲可懷也,諸兄之言亦可畏也。將仲子兮,無逾我園,無折我樹檀。豈敢愛之?畏人之多言。仲可懷也,人之多言亦可畏也。
這是一篇抒寫一個女子由于受到家長的阻撓,人言的摧殘,不敢表露愛情,害怕情人到來的詩歌,揭示了一個少女在愛情上內(nèi)心的痛苦、矛盾及沖突。反映了自由戀愛受到禮教限制的痛苦。女主人公由于怕“父母”之言而不敢與情人幽會,說明“父母之命”的包辦婚姻對青年男女的阻力很大。第二、三章詩句里,提到“畏我諸兄”、“畏人之多言”,說明當(dāng)時已存在一種反對戀愛自由的社會輿論。這個女子的痛苦歌聲,實際上是對封建禮教的控訴。
4、棄婦的怨詩。
在禮教的壓迫下,婦女還常常被喜新厭舊的丈夫遺跡,因此在《詩經(jīng)》中還有一些是描寫棄婦被遺跡的過程及怨恨,棄婦詩是情詩中比較特殊的一類。如《衛(wèi)風(fēng)·氓》就是棄婦詩中的名篇:氓之蚩蚩,抱布貿(mào)絲。
匪來貿(mào)絲,來即我謀。送子涉淇,至于頓丘。匪我愆期,子無良媒。將子無怒,秋以為期。乘彼垝垣,以望復(fù)關(guān)。不見復(fù)關(guān),泣涕漣漣。既見復(fù)關(guān),載笑載言。爾卜爾筮,體無咎言。以爾車來,以我賄遷。桑之未落,其葉沃若。于嗟鳩兮,無食桑葚!于嗟女兮,無與士耽!士之耽兮,猶可說也。女之耽兮,不可說也。桑之落矣,其黃而隕。自我徂爾,三歲食貧。淇水湯湯,漸車帷裳。
女也不爽,士貳其行。士也罔極,二三其德。三歲為婦,靡室勞矣;夙興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兄弟不知,咥其笑矣。靜言思之,躬自悼矣。及爾偕老,老使我怨。淇則有岸,隰則有泮??偨侵?,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詩一開始寫一個女子與一個看起來善良忠厚的男子相愛,經(jīng)媒妁之言后結(jié)為夫妻。但女子在過了三年的貧苦生活后卻受到了丈夫的無情拋棄。詩人痛心地把棄婦比作隕落的桑葉兒,說明三年的貧苦生活的煎熬,使她失去了青春美貌。
當(dāng)女主人發(fā)現(xiàn)自己上當(dāng)被拋棄后,她不僅傷心、悔恨,而且憤怒地指責(zé)丈夫的忘恩負義,表現(xiàn)了她堅強的敢于反抗的性格。但當(dāng)時禮教的統(tǒng)治日益加強了,她得不到社會輿論的支持,連自己的兄弟也報著嘲笑的態(tài)度,說明她的悲劇,正是自由戀愛與禮教沖突的結(jié)果。
《詩經(jīng)》中的愛情詩為我們記錄下了中國古代人們美好的愛情生活,也為我們研究古代的風(fēng)俗歷史提供了寶貴的材料。愛情是人類永恒的主題,也是詩歌永恒的主題,其中幾多甘甜,幾多辛酸;而《詩經(jīng)》用人民純樸的語言釀造了古代先人們生活中美妙的酒漿。
〈1〉《詩經(jīng)》諸葛山人作家出版社。
〈2〉《古代文學(xué)研究集》余冠英等中國文聯(lián)出版社。
〈3〉《詩經(jīng)》周滿江上海古籍出版社。
〈4〉《詩經(jīng)解說》陳鐵鑌書目文獻出版社。
詩經(jīng)中的愛情詩閱讀體會篇十四
《愛情詩選》是一本集合了許多優(yōu)美動人的詩句,大部分的詩歌都是關(guān)于愛情的主題。它就像一座收藏了愛情的博物館,讓那些沉溺于愛情的人們可以在其中找到自己悸動的心弦。在閱讀這本書的過程中,我對愛情有了新的認識和感受。
第二段:愛情的甜美。
愛情是充滿甜蜜和醇香的,它會使人換上不同的面容,以及持續(xù)不斷的向?qū)Ψ奖磉_滿滿的愛意。在詩歌中,有如此動人的描述,會讓人仿佛置身于其中。例如“我為你唱盡了深情,瞳孔里都是你的影子”,這句話讓人感到浪漫且貼心,這種甜蜜的氛圍讓人沉浸其中,難以自拔。
第三段:愛情的痛苦。
雖然愛情很美好,但同時也有著難以承受的痛苦。相處中的摩擦和分離都能夠給人帶來巨大的傷痛。這種痛苦體現(xiàn)在詩歌中也是不可避免的,例如“在那片廣袤的思念的荒漠里,我越走越孤獨,越來越迷惘?!彼?,愛情總是會有著兩面性,它既美好又痛苦,但這種痛苦卻又輕盈著如細語般溫婉動人。
第四段:愛情的信仰。
在愛情中,需要有堅定的信仰。通過對愛情的信仰,便可以讓人們在難以承受的痛苦中散發(fā)著光芒。例如“你給我自信,因為我的愛對你來說,足以彌補一切痛苦”,這種源自內(nèi)心深處的信仰,是我們堅持走下去的動力,同時也是我們矢志追求的目標(biāo)。
第五段:結(jié)論。
總之,《愛情詩選》這本書給予了我許多對愛情的感悟,使我真正認識到了愛情的復(fù)雜性和美好。在愛情的路上,我們既要享受美好,又要承受痛苦和悲傷,只有堅信自己的愛情,才能保持內(nèi)心的強大。這本書的詩歌讓我領(lǐng)略到了愛情的甜美和苦澀,同時,也讓我更加深刻的意識到了自己對愛情的期待和追求。
【本文地址:http://www.aiweibaby.com/zuowen/88182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