陋室銘教案教案(實用14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1-07 14:25:02
陋室銘教案教案(實用14篇)
時間:2023-11-07 14:25:02     小編:書香墨

教案中的教學資源和教學手段要與教學目標和學生特點相適應。教案的評價要客觀公正,全面準確地反映學生的學習情況。這些教案范文還積極借助了現代科技手段,拓展了教學的邊界。

陋室銘教案教案篇一

了解作者不慕榮利、安貧樂道的情懷,并引導學生學會正確分析與評價。

1、了解與認識作者情操。

2、文言詞語的積累。

3、語言優(yōu)美、音調鏗鏘的銘體文特色。

一、導入。

由學生在日常生活中都與教室或自己的書房、臥室日日相處,它們給我們留下了深刻印象說起。

二、師范讀課文,要求學生注意字音。

三、生結合課下注釋,了解課文大意。并與自己的前后桌同學討論。

四、幾個問題引起學生思考,進而了解文章內容,同時輔之以朗讀、誦讀。

1、在讀完以后,你對全文的印象如何?學生在這里可能有三種答案:陋、不陋、陋而不陋。如果答“陋”則以下設計2、3暫時不講,如答“不陋”與“陋而不陋”可順次展開。

2、為什么(陋而)不陋?這里哪兩個字是最為關鍵的?

3、作者的德馨體現在何處?

這里順便交代,劉禹錫曾與韓愈、柳宗元、白居易等人交好,并有大量詩文傳世,如我們非常熟悉的《逢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4、由此可見,室主人的志趣如何?

5、作者為何又寫了諸葛亮的草廬、揚子云作用何在?

6、由此可見,室主人是什么樣的人?

7、由此可見,文章最后一句是不是“添足”?

五、品評、討論文章寫作目的`。

1、介紹.寫作背景:劉禹錫在和縣的經歷。

2、回憶劉禹錫的其他詩文,并回憶、品評其中思想。

3、讀文中用典,了解典故意義。

4、小結。

六、再次誦讀全文,賞析.寫作特點。

結合注釋一中對銘的介紹,師生共同討論文中押韻、對偶、比興等方法。

課堂討論與練習。

1、如今物質生活高度豐富,如何看待本文作者所表達的“惟吾德馨”的道德情操?

2、我們在電視中??吹絼t廣告:“山不在高,有仙則名;禮不在多,貼心才行;中脈蜂靈,正在流行?!闭埰肺龃藦V告,并仿寫一則。

陋室銘教案教案篇二

1.理解課文內容,積累文言字詞,背誦本文

2.在反復誦讀中領會它們豐富的內涵和精美的語言

3.體會本文托物言志的寫法

1.疏通文意,分析文章內容

2.理解作者在文中所寄托的思想感情

背誦并默寫課文

誦讀法、討論法、講授法

(一)課堂導入(3分鐘)

ppt展示圖片金箍棒和羽毛扇,問同學們是否認識這兩樣東西,是否也想擁有它們。大家之所以喜歡金箍棒可能是因為孫悟空,也可能是因為它本身能夠變化,具有魔力,那么,一把平凡的羽毛扇為何能夠婦孺皆知,流傳千古?原來是因為它的主人諸葛亮。這樣說來,某樣東西的價值似乎與使用它的主人有著密切的聯系,今天我們要去看看一間簡陋的小屋和它的主人之間,微妙的關系,一起學習《陋室銘》。導入課題,并圖解“銘”這一文體。

(二)聽讀課文,整體感知(5分鐘)

1.聽示范朗讀。要求一邊聽一邊給拿不準的字注音,并且劃分節(jié)奏

2.自由朗讀。要求讀準字音,注意停頓。

3.齊讀。要求聲音洪亮,整齊劃一。

(三)分組合作,疏通文意

過渡:讀完以后,你能不能告訴我,這“陋室”真的“陋”嗎?如果不能,也沒關系,可能對文章大意不太理解,因為這是篇文言文,它的意思和我們現在所使用的現代漢語有很大區(qū)別,所以,要想理解文章內容就讓我們一起來疏通文意。

具體操作:本文共計九句話,全班12個小組,前9組,每小組翻譯一句話,其余三組做評委。然后每組推選一位發(fā)言人分享成果。要求:先解釋重點字詞,再翻譯整句話。

(四)抽絲剝繭,感悟情思

經過了疏通文意,大家已經了解了文章內容,那么現在能回答老師前面提出的那個問題嗎?(ppt展示問題)作者筆下的這間“陋室”真的“陋”嗎?請說說理由。(學生一邊回答,老師一邊板書)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作者既承認屋子簡陋,又不覺得簡陋,因為主人品德高尚。

2.“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泵鑼懧噎h(huán)境清幽

3.“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睂懼魅私煌?/p>

4.“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睂懼魅饲槿じ哐?,生活悠閑,同時也看出作者較清貧,但作者卻苦中作樂,體現出作者的安貧樂道。

5.“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鬃釉疲骸昂温?””運用類比,引古賢之名,定證“陋室”,意在以古代名賢自比,表明自己亦有古代賢人的志趣和抱負。

(五)遠觀全文,探究寫法

問:作者這篇文章的標題是在寫物,可真實情況是寫物還是寫人呢?答:寫人。

問:主要寫人的什么?

答:品德高尚

問:那同學們,作者借陋室來表達自己的志向,這種寫法叫什么?

答:托物言志

(ppt展示)托物--陋室

言志——表達了作者高潔傲岸的情操和安貧樂道的情趣

(六)回顧全文,歸納主旨

揭示主旨的句子: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本文主旨:作者以“陋室”不陋,表達了自己高潔傲岸的'節(jié)操和安平樂道的志趣。

(七)當堂背誦

比一比,看誰背得準又快

具體操作:以大組為單位,每人背一句,以“接龍”形式背誦,比比看哪一組最流暢、清楚、快速。

(八)拓展延伸

(ppt展示兩組寢室圖片,一組是巴蜀中學的,另一組是本校的。前后豪華與簡陋相對比)

教師:雖然我們住得沒有其他學校豪華舒適,但我卻希望這簡陋的屋子因為有了優(yōu)秀的同學們而綻放無限光彩。老師期待有一天你們能成為柏家中學的驕傲。讓我們深情齊讀:“斯是陋室,惟吾德馨?!?/p>

(九)板書

陋斯是陋室

主人品德高尚

陋環(huán)境清幽安貧樂道

室不陋交往之雅

銘情趣之雅高潔傲岸

反問引用

托物言志

本堂課的最大優(yōu)點在于朗讀環(huán)節(jié),每一次朗讀都給出了明確的目標。其次是重點較突出翻譯課文。但是仍有許多不足之處,還需改進。首先,課堂整體氣氛不活躍,尤其是在翻譯環(huán)節(jié)的發(fā)言,形式過于單調,沒有充分發(fā)動大部分同學積極思考,鼓勵學生提出質疑,說出自己的想法;其次,在翻譯過程中沒有給予學生必要的方法指導,本課較簡單,可以讓學生只看原文自行翻譯,有疑問時看課后注釋,若不能及時解決,可提出來讓同學們一起討論,若還是沒有結果,老師再進行點撥指導;再次,本課采取小組逐句翻譯的形式,這不適用于簡單的文言翻譯,不妨大膽讓學生自行翻譯;最后,本堂課最大的弊病是教學時間掌握不當,內容不夠精當,故導致教學任務沒有按時完成。今后的教學任重而道遠,希望能在各位前輩的指導下取得更大進步。

陋室銘教案教案篇三

l、背誦課文,積累名句。

2、理解課文內容,掌握重點詞句的解釋

3、體會作者借陋室抒發(fā)的感情,學習古人不幕榮利、安貧樂道的高尚節(jié)操

l、背誦課文,積累名句。

2、理解課文內容,掌握重點詞句的解釋。

3、體會作者借陋室抒發(fā)的感情,學習古人不幕榮利、安貧樂道的高尚節(jié)操

一、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二、整體回顧。

1、本文主旨句:全文點睛句:

2、描寫陋室環(huán)境的句子是:

3、表現陋室主人交往之雅的句子是:

4、作者在文中把自己與古代賢士相比,表現出了他的`高尚情趣的一句話是:

5、《陋室銘》中與“時人莫小池中水,淺處無妨有臥龍”意思相近的句子是:

6、文中表現作者對自己擺脫了喧囂生活和繁雜公務的欣喜之情的語句是:

7、本文中心思想:本文通過對居室情景描繪,極力形容陋室,表達了作者的愿望和____的情趣。

三、課堂練習。

文章的作者是___朝詩人_____,____銘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來__的文字,后來成為一種文體,這種文體一般是用韻的。

陋室銘教案教案篇四

本教時為第1教時。

教學目標。

知識。

目標。

1.領悟作者在文中流露的思想感情。

2.讀罷此文,我們能從中獲得哪些啟示?

能力。

目標。

3、認識“銘”這種文體,學習托物言志的表現方法。

情感。

目標。

了解作者保持高尚節(jié)操的愿望和安貧樂道的生活情趣。

教學重點。

教學難點。

領悟作者在文章中流露出的思想感情是研習本文重點,讀完本文后,從中獲得的啟示。

教學用具。

教學程序。

備注。

教學內容與步驟。

一、導語。

我們現在生活在城市中,極目遠眺,所見皆是高樓大廈,我們也是所居者之一,如果這時給你一間茅草屋我想恐怕沒有哪個同學愿意去居住,可是我們唐朝偉大的文學家劉禹錫卻不僅住著陋室,還提出“陋室不陋”的觀點,為何呢?今天我們來探討一下。

二、教學過程:

(一)介紹相關背景。

劉禹錫,唐代詩人、哲學家,字夢得。唐順宗時,熱心幫助王叔文的政治革新,反對宦官和藩鎮(zhèn)割據勢力。失敗后,被貶為郎州司馬,后又任連州、郎州、何州等州刺史。在何州有一陋室,此篇《陋室銘》便就此所作。

(二)在學習《馬說》時我們了解了“說”這種文體,今天我們再來認識認識“銘”這種文體。“銘”就是記載,在器物上刻字,表示永記不忘,后來便逐漸發(fā)展成為一種文體。常常在金屬器物或碑石上刻寫文字,用來記敘生平、事業(yè)、功德,表示紀念,或是記物寓意,表示勉勵或警戒之意。

(三)析文。

1.師:本文最富哲理,最能體現作者寫作主旨的一句是什么?這句話是怎樣引出的?

生1:斯是陋室,唯吾德馨。

生2:這句話先說由“山”、“水”,然后引出“德馨”的。

章波瀾起伏耐人尋味。

3.師:(課外拓展)老師這里有一句話,看看這句話的語意重點在什么地方?

(投影)透過窗戶看天空,透過天空歷史,透過歷史看人生。

生:這句話的語意重點在“人生”,它是通過“窗戶”、“天空”“歷史”而引出的。

4.師:陋室陋嗎?

生:不陋。

5.師:那么,本文又是從哪幾個方面來論述陋室不陋的?試結合文章的語言加以分析。(生發(fā)言)。

(引導學生合理想像,充分感受作品氣韻)下面請同學們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想像,想像那陋室的自然環(huán)境。(創(chuàng)設情境)那青苔是怎樣應了作者的心意,一點一點地一坡一坡地慢慢地爬上那斑駁的石階的?那“草色”又是如何受了青苔的感染,他們聚集在一起,繞過窗簾飄入室內的?(生發(fā)言)。

師:同學的發(fā)言很精彩。請大家想像一下,倘若室內有王叔文、柳宗元等人,他們在談些什么,這些人在一起,又會碰撞出哪些思想的火花?(讓學生分別把自己想像成劉禹錫、王叔文、柳宗元等。)(生發(fā)言)。

師:這是一幅多么美妙的畫面啊!哪里還有什么為那昏庸皇帝當差去。

刮老百姓的民脂民膏的“勞形”與痛苦!

師:再看室內的陳設,文章重點突出了哪些物件?由此你產生怎樣的聯想?這對我們有什么啟發(fā)?(生發(fā)言)。

3.討論今天我們讀了這篇文章,從中獲得哪些有益的啟示?

師:請大家來看這樣一則材料:

分不在高,及格就行;學不在深,作弊則靈。斯是教室,唯我閑情。小說傳得快,雜志翻得勤,琢磨打籃球,尋思游戲廳,可以打瞌睡,觀窗景。無書聲之亂耳,無復習之勞心,自習說閑話,講課聽不進。心里說,混帳文憑。

這則材料是針對我們中學生中普遍存在的問題而言的?

生:

師:同學們分析得很透徹。那么我們應該怎樣對待我們的學習生活?(生發(fā)言)。

師:同學們,你一定非常熱愛自己的家吧!讀了劉禹錫的《陋室銘》,你能不能學一下劉禹錫,為你的家描上一筆,用來表達居住在家中的感受?(生發(fā)言)。

師:(小結)短短的一節(jié)課,我們只是初步了解了作者的一些思想,

這并不奇怪,因為至今老師也不敢說已經讀懂了它,進入劉禹錫的精神境界里,并把這種精神帶入我們的生活中。我至仍在解讀它。

同學們,一年以后,你還會再讀《陋室銘》嗎?十年以后呢?若干年以后呢?

師:(引導)美文,是要我們的一生去解讀的,但這并不妨礙我們對它進行長期的孜孜不倦的研習,每當我們精進了一步,我們的學識、做人的涵養(yǎng)也就提高了一大步,因為精神的影響是可以超越時空的。

(四)總結:

這篇銘文通過贊揚陋室的居室,表達了作者不慕名利、保持高尚節(jié)操的愿望和不求聞達、安貧樂道的生活情趣。

(五)作業(yè):背誦課文,課后練習二。

板書設計。

陋室銘。

劉禹錫。

陋室————德馨————不陋。

自然環(huán)境(優(yōu)美)。

主人情趣(優(yōu)雅)雅致澹泊、豁。

教學后記。

陋室銘教案教案篇五

據資料記載:劉禹錫因革新,得罪了當朝權貴寵臣,被貶為安徽省和州通判。按當時的規(guī)定,他應住衙門里三間三廈的屋子;可是和州的策知縣是個趨炎附勢的小人,他見劉禹錫被貶而來,便多方刁難他,給他小鞋穿。策知縣先叫劉禹錫在城南面江而居。劉禹錫不但不埋怨,反而高興的撰寫了一聯貼于房門:“面對大江觀白帆,身在和州爭思辯”。他的這一舉動氣壞了策知縣,他又令衙門的書丞將劉禹錫的房子由城南門調至城北門,住房由三間縮小到一間半,而這一間半位于得勝河邊,附近有一排排的楊柳。劉禹錫見了此景,又作了一聯:“楊柳青青江水平,人在歷陽心在京”。他仍在此處讀書作文。策知縣氣得肺都要炸了,又和書丞商量,為劉禹錫在城中尋了一間只能容一床一桌一椅的小屋。僅半年,連搬三次家。劉禹錫想此狗官欺人太甚了,便憤然提筆寫下《陋室銘》并請人刻于石上,立在門前,氣得策知縣一籌莫展,啞口無言。

字詞助譯

課內作業(yè)?

(1)給下面加點的字注音。

(2)解釋下列帶點的詞。

苔痕上階綠????????? 談笑有鴻儒???????????? 何陋之有

無案牘之勞形??????? 往來無白丁???????

(3)下列句子停頓標錯的一項是(??? )

a、山/不在高,有仙/則名。

b、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

c、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d、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

(4)下列分析最正確的一項是(??? )

a、《陋室銘》,作者劉禹錫主要想告訴讀者:陋室不陋,身居陋室,樂在其中。

b、《陋室銘》,主要講劉禹錫不慕榮利、喜愛陋室的思想感情。

(1)仿《陋室銘》的文體,練習寫一篇《??? 銘》的文章,可寫文言文,也可用現代文。還可以另寫一篇文章,談談你對閱讀古文的看法和體會等。

(2)以下列銘文為例,給自己寫上一、二句座右銘以警戒自己。

古銅鏡上的銘文:

人以銅為鏡以正衣冠,人以人為鏡以正品德

正其衣冠,尊其觀視,明明德心,惟我與爾??

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的草書硯銘是:

"硯雖非鐵難磨穿。心雖非石如其堅,守之弗失道自然。"

毛澤東的秘書田家英有一方端硯的銘文是:

"守其白,辨其黑,潔若玉,堅若鐵,馬列之徒,其如斯耶!"

直尺銘文:

心直,目直,言直,行直;口正,耳正,腔正,字正。

中華世紀壇銘文????????????? ?魏明倫/撰

燦彪炳千秋。浩瀚青史,概括于壇內;輝煌文化,濃縮于眼前。徐行三百米平坦甬道,遙想百萬年坎坷長途。論英雄不計成敗,數風流可鑒興亡。浪淘何物?功歸誰家?文化乃長青樹,科學乃聚寶盆。創(chuàng)造人間福祉,推動歷史車輪。

駛至近代,國難當頭。百年憂患,敵愾同仇。聚散沙成鐵塔,變弱者為健兒。東方巨人如睡獅驚醒,民族魂魄化火鳳涅磐。挽狂瀾于既倒,建廣廈于廢墟。轉國運蒸蒸日上,升國旗冉冉凌空。

登壇遙望,乾旋坤定。天行健,地包容。前可見古人,后可見來者。對此幽州臺,倍增使命感。哀兵必勝,中華必興。日月為我祖國作證,風霆為我民族壯行。踏星斗,飛過世紀之交,駕神舟立于強國之林。

陋室銘教案教案篇六

1、知識目標:掌握文言詞匯,了解“銘”的特點。

2、技能目標:學習本文托物言志的寫法。

3、情感目標:理解作者不慕榮利、保持高尚節(jié)操的愿望和不求聞達、安貧樂道的情趣。

4、能力目標:背誦、仿寫。

課時安排:1課時

在大唐的歷史上,有一位性格倔強的詩人,三十四歲那年,因為參加政治革新活動,正感到春風得意的他,一覺醒來卻被趕出了朝廷。十年后,召回長安后,因到玄都觀去賞桃花,寫了一首惹禍的詩:

紫陌紅塵扶面來,無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觀里桃千樹,盡是劉郎去后栽。因為這首詩,他又被貶到連州。一貶又是十四年,等他五十七歲再回到長安時,玄都觀里的桃花已蕩然無存,只剩下一片亂草。這不怕惹禍老先生,又寫了一首《再游都觀》:

百畝庭中半是苔,桃花開盡菜花開。種桃道士歸何處?前度劉郎今又來。

這個人求異心理很強干什么都想與眾不同,不肯人亦云。悲秋,從來就是詩人的職業(yè)病,他卻偏要反其道而行之,認為天高氣爽的秋天使人心胸開闊,更有詩意。我們一起來背誦這位老先生的詩。

1、背誦已學詩歌《秋詞》。(多媒體顯示)

2、請學生簡介作者。

劉禹錫(772-842),字夢得,唐代詩人。曾中進士,官至監(jiān)察御史。他熱心贊助王叔文的政治革新,反對宦官和藩鎮(zhèn)割據勢力。政治革新失敗后,被貶官降職多次。這篇《陋室銘》是他被貶為和州刺史時在任上寫的。 (多媒體顯示)

3、出示學習目標。(多媒體顯示)

4、簡介“銘”。

銘:古代刻在器物上用來警戒自己或者稱述功德的文字,叫做“銘”,后來就成為一種文體。這種文體一般都是用韻的。

常見的銘有:座右銘、墓志銘。

5、韓愈說:“文章合為時而作,歌詩合為事而作。”這篇文章也不例外,請一同學介紹背景。

(可見,此文并非作者自命清高、孤芳自賞,而是憤世嫉俗之作。)

1、欣賞課文錄音。

2、洪亮、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去掉標點)

三、譯讀課文。

1、對照注釋,理解文意。

2、學生相互質疑、解答。

3、提醒學生要注意的詞、句翻譯。

4、翻譯全文。

1、要求:注意節(jié)奏、語調與感情,讀出韻味。

2、自己在書上畫出朗讀停頓(多媒體展示),先小聲自讀,再請同學朗讀。

3、注意句式特點(整齊、上口,駢句,結構相似,字數相同。對偶)

4、找出韻腳。(多媒體展示)

5、齊讀課文,說說對“陋室”總的印象。(陋室不陋)

6、陋室為何不陋?用文中的話回答。(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7、最關鍵的是哪兩個字?(德馨)

1、作者“德馨”表現在何處?怎樣表現的?(用文中的話回答)(苔------勞形)

(分析:德在何處:中國文人中“君子”所秉持的道德修養(yǎng)和人格精神。

馨在哪里:不慕榮利、保持高尚節(jié)操的愿望;不求聞達、安貧樂道的生活情趣。運用比興手法。)

2、到這里來的人多嗎?,從哪里可以看出?(不多。“苔-----青”)

3、到陋室來的都是些什么人?(鴻儒)

4、作者為什么要寫自己的朋友是些什么人呢?(寫自己的朋友是博學之士、高雅之人,以顯示自己的“德馨”)

5、朋友走了之后他干些什么呢?(調素琴,閱金經)

講述:這里既有正面的描寫,又有反面的描寫;既有實寫,又有虛寫。正面描寫的句子是:調素琴,閱金經,這是寫實,表現了從容、恬淡的生活。反面描寫的句子是: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這是虛寫,表現了對世俗生活的厭棄。

6、可以看出室主人的志趣如何?(高雅)(景、友、趣)

講述:作者是怎樣表現陋室不陋的呢?(多媒體展示)

1、作者明明在頌自己的陋室,為什么又寫“諸葛廬”、“子云亭”?

(以“廬”、“亭”比“陋室”,以“諸葛”“子云”自比)

2、作者自比“諸葛”、“子云”的目的何在?

(表明作者想從政治上和文學上都干出一番事業(yè)。)

3、由此可以看出作者是個什么樣的人?(有遠大抱負的人)

4、通過描寫客觀事物,寄托、傳達作者的某種感情、抱負和志趣的這種寫法叫什么?(托物言志)(多媒體展示)

小結:作者先運用比興手法,由“山”“水”引出“陋室”;由“仙”“龍”引出“德馨”,點出文章中心;再運用類比,將自己的陋室和諸葛廬、子云亭相比,其目的就是把自己和諸葛亮、楊雄相提并論,其意不言自明。

5、文章以孔子的話作結有什么作用?照應了哪一句?

(再次證明陋室不陋,從而表明自己超凡脫俗的胸襟,同時又照應了“惟吾德馨”一句,以古代圣賢自比。)(照應“惟吾德馨”)

6、由此看來最后一句在表意上是“蛇足”還是更進一層?

(更進一層,是“德馨”的深化)

7、通過以上分析,可以悟出作者借這篇“銘”贊美簡陋的居室,要表達什么?

(不慕榮利、不求聞達、安貧樂道的生活情趣)

山--仙名

何 陋 之 有

南陽諸葛廬 西蜀子云亭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無

談 可 竹

笑 以 之

有 調 亂

鴻 素 耳

儒 琴 無 水-- 龍靈

往 , 案

來 閱 牘

無 金 之

白 經 勞

丁 形

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

托物

言志

1、仿寫:《 銘》

2、課堂交流。

陋室銘教案教案篇七

2.銘,本是古代刻在器物或石碑上用來歌功頌德或警戒自己的文字,后來發(fā)展為一種獨立的文體。這種文體,形式短小、文字簡潔,句式工整而且押韻。這種文體現代還用嗎?——座右銘。

3.關于本文的“文外曲致”

劉禹錫寫此文時,唐王朝正一天天地衰落下去。在宮中,宦官專廢立之權,皇帝受制于家奴;在朝廷上,牛(牛僧孺、李宗閔)李(李德裕)兩黨互相傾軋不已,妒賢害能,任人唯親。在這種情況下,官僚士大夫階層大多只顧尋歡作樂,不以國事為念。劉禹錫對此深感憂慮(在他的同期作《金陵五題》中有所流露),卻又無力回天,只能采取消極的辦法,獨善其身,避而不與那些庸俗的官僚來往。在本文中,他以“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把自己的“陋室”寫得跟與世隔絕的幽居一樣,又用“無絲竹之亂耳”表示了他對那些人燈紅酒綠生活的鄙棄,就是這種消極情緒的反映。

二、作者簡介(板書:劉禹錫)

劉禹錫,是唐代進步的思想家,字夢得,唐朝著名詩人和文學家。他一生創(chuàng)作了不少膾炙人口的詩詞散文,受到同時代大詩人白居易的推崇。《陋室銘》就是一篇傳世佳作。(洛陽(今屬河南)人,自言系出中山(今河北境內)。貞元進士,曾官監(jiān)察御史。永貞元年(805),與柳宗元等參加王叔文集團,反對宦官和藩鎮(zhèn)勢力。失敗后被貶為朗州(治所在今湖南常德市)司馬。九年后被召回京城,又因游玄都觀寫詩諷刺保守派,外遷,任連州(今屬廣東省)刺史。以后還當過夔州(今屬四川?。⒑椭荩ń駥侔不帐。┐淌?。直到文宗永和元年(827)才回到長安,以裴度力薦,任太子賓客,加檢校禮部尚書。有《劉夢得文集》)

三、課文分析

1.出示膠片(與本文有關的山水畫),齊讀課文兩遍。

2.提問:這篇短文可分為幾個層次?

答:山水寫起。

5.提問:這里詩人用有仙之山、有龍之水具體比什么呢?山和水來比?

(回答)室。

用“不在高”“不在深”來比??? ? (回答)陋。

用仙和龍來比??? ?????????????? (回答)德。

用名和靈來比???? ????????????? (回答)馨。

7.提問:苔痕??? 相對????????? 回答:草色。

提問:階綠??? 相對???????????? 回答:簾青。?

提問:上相對?????????????????? 回答:入。

除了對偶還用了什么方法呢?????? 回答:擬人。

8.教師講解:“上、入”采用擬人的方法以動寫靜(板書:擬人):采用擬人的手法,賦予苔蘚、草色以人的靈性,“苔蘚”也想從臺階爬到陋室,聽聽主人在說些什么;“草色”也想從窗戶窺視主人在干些什么。這樣把苔蘚和青草寫活了。既有精神又有韻味,我們已不覺陋室的環(huán)境凄涼、荒蕪,而感覺春意正濃,生機盎然。用擬人的手法渲染了環(huán)境的幽雅,流露出了作者的喜悅之情。陋室的環(huán)境宜人,而與陋室主人來往的都是什么人呢?(出示占人彈琴圖膠片)

回答:對偶。

10.提問:談笑相對??? ???????? 回答:往來。

有相對??? ?????????? 回答:無。

鴻儒相對??? ???????? 回答:白丁。

12.提問:哪些是正面描寫?是實寫?回答:“可以調素琴,閱金經?!?

提問:哪些是從反面描寫?是虛寫?回答:“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

提問:“可以調素琴”與哪一句相呼應?回答:“無絲竹之亂耳?!?

提問:“閱金經”與哪一句相呼應?回答:與“無案牘之勞形”相呼應。

14.教師講解:“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

15.提問:作者在這里用草廬和玄亭比陋室,其用意還是在說明陋室不陋嗎?

答:不是,而是已隱含著自己遠大的志向。要做一個像他們一樣的人。

教師肯定:很對。(板書:暗含、志向)

17.提問:劉禹錫為什么隱去前一句“君子居之”呢?

答:其意卻正在前一句,言外之意、弦外之音。

18.教師肯定:回答正確。

19. 5.文化尋蹤:

(1)作者為什么要寫這篇銘文?

讓學生了解古代文人以詩文明志的傳統(tǒng)。

(2)以現代人的眼光來看,作者的陋室還有什么可取之處嗎?

綠色、親近自然、生活簡樸、居室的文化氣息等等。

(3)文章從哪幾個方面來表現陋室之雅?

環(huán)境:清幽

來往的人:高雅

主人生活:清閑

(4)7.文章末尾為什么提到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并引用孔子的話?

以先賢自比表明自己的志向,以孔子的話來暗示是君子居之 。

(5)用一個成語概括本文所表現的作者的生活志趣。(安貧樂道)

四、學生教師共同完成板書

陋室銘

劉禹錫

山水? 比興引陋室 —馨?????? 對偶? 擬人描環(huán)境——青

襯托? 對仗夸朋友——雅?????? 虛實? 對比話生活——靜

類比? 暗含立志向——高??????? 引經據典表態(tài)度——樂

參考譯文

1.《陋室銘》

注:為保持銘文句式工整和押韻的特點,本文兼用意譯。

陋室銘教案教案篇八

1、準確、流利地朗讀、背誦、翻譯課文。

2、理解課文內容。

3、學習文章托物言志的寫法。

4、認識作者所表達的潔身自好、安貧樂道的情趣。

積累常用文言詞語的用法;理解課文內容;學習文章托物言志的寫法。

理解作者所表達的潔身自好、安貧樂道的情趣。

1、你會讀加點的字注音嗎?將字音寫在括號內。

惟吾德馨()談笑有鴻儒()無案牘之勞形()。

2、你能準確解釋下列詞語嗎?

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

可以調素琴()閱金經()。

(一)介紹作者有關知識。

(二)檢查預習情況。

(三)(1)朗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容。(2)結合注釋,利用工具書,疏通文意。

(四)自主學習,合作探究。

1誰能找出能概括全文主旨的一句話。

2本文是從哪些方面來表現作者的`“惟吾德馨”的。

4銘文最后一句引用孔子的話,有什么作用呢?

5.學生根據板書提示背誦課文。

陋室銘教案教案篇九

1、了解本文借物喻理、托物抒情的寫法,理解文章如何透過描繪景物和陋室的生活來表現作者的人生志趣的。

2、體會精妙新穎的構思。

3、當堂背誦全文。

二、教學過程

(一)導語

(學生回答:選取后者,因為……)

恭喜你,你的選取居然與一名唐代大名鼎鼎的詩人不謀而合,他便是劉禹錫。你有望成為新時代的劉禹錫!接下來讓我們來看一看劉禹錫的《陋室銘》吧!說到劉禹錫,那我們當然就要來了解作者及其相關的資料。

1、學生自主介紹作者及作品。

點撥:劉禹錫因參與王叔文領導的政治革新失敗被貶的背景。

2、解題:請一個同學讀書下注釋,了解“銘”的特點:

銘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來警戒自己或者稱述功德的文字,之后成為一種文體。這種文體一般都是用韻的。陋室,意思是簡陋的房子?!奥毅憽钡囊馑季褪峭高^對陋室的描繪和議論表達屋主人的心境和生活情趣。

(二)頂針提問,研讀課文

第一組提問:

1、學生齊讀課文,提問:同學們對陋室總的印象如何?(陋室不陋)

2、“陋室”為什么“不陋”?(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3、這八個字中哪兩個字最為關鍵?(德馨)

第二組提問:

4、作者的“德馨”表此刻何處?(“苔痕上階綠”至“無案牘之勞形”五句)

5、(講析“苔痕”兩句的環(huán)境,兩個用得好的動詞、寫景的順序之后)到那里來的人多嗎?(不多。從“苔痕上階綠”能夠看出)

6、到陋室來的人不多,到底是些什么人呢?(鴻儒)

7、作者為什么要寫自己的朋友是些什么呢?(寫自己的朋友是博學之士、高雅之士,以顯現自己“德馨”)

8、朋友走了之后做些什么呢?(調素琴、閱金經)

9、能夠看出室主人的志趣如何?(高雅)

(教學中順勢板書:景、友、趣)

第三組提問:

10、作者明明在頌自己的陋室,為什么又寫“諸葛廬”、“子云亭”?(以“廬”、“亭”比“陋室”,以“諸葛、子云”自此)

11、作者自叱“諸葛”、“子云”的目的何在?(證明作者想從政治上和文學上都干出一番事業(yè))

12、那么,能夠看出作者是個什么樣的人?(有遠大的抱負)

13、由此看來,這一句在表意上是“蛇足”還是更進一層?(更進一層,是“德馨”的深化)

14、全文結局照應了文中哪一句?(惟吾德馨)

小結:作者透過對陋室的描述和贊頌,抒發(fā)了作者甘居陋室、安貧樂道的思想感情,表現了不慕富貴、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節(jié)操。

(三)拓展延伸

賞析劉禹錫的另一首詩《烏衣巷》:

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提示:烏衣巷地處金陵南門朱雀橋附近,為東晉王導、謝安等世家巨族聚居之處。)請你聯系劉禹錫的背景來談談讀過此詩后的感受。

點撥:夕陽斜矣,暮氣逼人,在這種冷情調中,野草撒野地開花,似乎在以鮮麗的顏色和蓬勃的生機,反諷著世事的變遷。又似乎在以自由的生命,暗示著以前繁華蓋世的這片地方,已是門庭冷落,車馬稀疏,荒草沒徑了。詩人一點靈感,借一只燕子閱盡世事滄桑。它奇思獨具地以一只燕子的飛翔,把王謝巨族聚居之處,及唐朝已變成平常百姓雜居之處,進行了雙時空的疊印,從而對如此名門望族的煙消云散發(fā)出了充滿命運感和廢墟感的深長嘆息。

(四)作業(yè)布置

表示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的詩文,在中國古代有許許多多。請同學們在課外閱讀中注意收集,把它們抄寫在本子上,比較一下看看哪一些詩文寫得最精彩。

板書設計:

陋室銘-劉禹錫

景:優(yōu)美的自然環(huán)境,“上”、“入”dd以靜為動

德馨-友:學問淵博的來客,主人:具有高雅脫俗的情懷,“陋室不陋”

趣:恬然自適的生活,主人:安貧樂道的情趣、的原因

對世俗生活的厭棄

托物言志:借陋室以言志,表現自己不貪戀榮華富貴、不與統(tǒng)治階級同流合污,重視自身修養(yǎng)的思想感情。

陋室銘教案教案篇十

1、掌握文言常用實詞,翻譯全文。

2、讓學生了解押運的字和壓韻的作用。

3、引導學生了解劉禹錫淡泊自甘,不慕名利的思想。

目標1

目標1

課前預習:查工具書,試譯全文。

一、 課前三分鐘 (課外閱讀讀后感,抽簽完成) 3

二、 創(chuàng)設情景導入新課。2

三、 介紹作者、體裁(教師抽查學生回答,教師適當補充)3

劉禹錫(772---843)字夢得,唐朝著名詩人和散文家。

銘,原來是刻,在這里是一種文體,或歌頌贊美,或有所警戒。

本文陋室銘,意是刻在鄙陋居室里的文章。

四、 學生借助工具書解釋常用實詞和難句。6(完成目標2)

陋:不華美、狹小 馨:香氣散布很遠

白?。悍饨ㄉ鐣餂]有功名的人 牘:古時寫字用的木簡

何陋之有:有什么狹小不好看呢?

(教師出示膠片)

五、 朗讀、翻譯、理解分析。28

1、 請一同學讀一同學翻譯全文,學生或教師適當補充。(完成目標2)

2、 學生思考并回答教師出示的問題。

a、《陋室銘》中的那句話能提挈全篇大意?

3、 學生自由回答,教師補充并進行思想教育。(完成目標3)

我們要學習劉禹錫淡泊自甘,不慕名利的高貴品質。

4、 請學生自瀆領會。

5、 教師介紹什么叫押韻?押運有什么作用?

(寫韻文時在句末或聯句之末用韻母、聲調相同的字叫做押韻。韻文押韻能使人加深印象,同時便于吟頌和記憶,因為它具有聲調和節(jié)奏之美。)

6、 本文有那些押韻字?(名、靈、馨、青、丁、經、形、亭)

六、小結。2

七、布置作業(yè)。1

a、 抄寫常用實詞和難句。

b、 背誦全文。

c、 寫一讀后體會,字數不限。

八、說課精要:安排學生先自己預習、多讀、自主試譯,讓他們更容易理解文章。

陋室銘教案教案篇十一

1、積累文言詞句。

2、領會托物言志的表現手法。

1、陋室,是劉禹錫的室名,就是簡陋的房子。據說是劉禹錫在安徽和州任刺史時修建的。正房中有石碑一方,碑首有篆書“陋室銘”三個字,現在安徽和縣仍保存著。

2、銘,本是古代刻在器物或石碑上用來歌功頌德或警戒自己的文字,后來發(fā)展為一種獨立的文體。這種文體,形式短小、文字簡潔,句式工整而且押韻。

1、出示膠片(與本文有關的山水畫),齊讀課文兩遍。

2、提問:這篇短文可分為幾個層次?

4、提問:這里詩人用有仙之山、有龍之水具體比什么呢?山和水來比?

5、教師講解 作者的目的是要寫陋室(板書陋室),卻用山水(板書山水)作比喻,引出要寫的內容,這種方法叫比興(板書比興)。這種比興的修辭方法,不僅構思新穎,文意通達,而且句句相連,使文章波瀾起伏耐人尋味。馨”字畫龍點睛,統(tǒng)領全篇,是全文的“文眼”。文章先用山水起興,暗暗施墨,徐徐點題,如小溪直下,水到渠成,十分自然地引出主人陋室不陋的原因——惟吾德馨。

那么,陋室究竟是怎樣的陋,而主人又是如何不覺其陋呢?請看下文(出示與“草色入簾青”相吻合的山水畫)。

6、提問:苔痕 相對?

7、教師講解 “上、入”采用擬人的方法以動寫靜(板書:擬人):采用擬人的手法,賦予苔蘚、草色以人的靈性,“苔蘚”也想從臺階爬到陋室,聽聽主人在說些什么;“草色”也想從窗戶窺視主人在干些什么。這樣把苔蘚和青草寫活了。既有精神又有韻味,我們已不覺陋室的環(huán)境凄涼、荒蕪,而感覺春意正濃,生機盎然。用擬人的手法渲染了環(huán)境的幽雅,流露出了作者的喜悅之情。陋室的環(huán)境宜人,而與陋室主人來往的都是什么人呢?(出示占人彈琴圖膠片)

“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說的是主人的生活情趣(板書:生活)。調,彈奏;素琴,沒有裝飾的琴;金經,佛經;絲竹,管弦樂器,這里指代不健康的音樂;案牘,指官府的公文。這幾句是說,在陋室里,興致所至,可以彈彈古琴,看看佛經,沒有不健康的音樂擾亂,也沒有繁冗的公文勞累身心。這兩句用了正反虛實(板書:正反虛實)的寫法。

9、提問:哪些是正面描寫?是實寫?回答:“可以調素琴,閱金經?!?/p>

提問:哪些是從反面描寫?是虛寫?回答:“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

提問:“可以調素琴”與哪一句相呼應?回答:“無絲竹之亂耳?!?/p>

提問:“閱金經”與哪一句相呼應?回答:與“無案牘之勞形”相呼應。

10、教師講解 “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

11、提問:作者在這里用草廬和玄亭比陋室,其用意還是在說明陋室不陋嗎?

12、教師講解 前有古人后有來者,我這個陋室將與諸葛亮的草廬、揚子云的亭子一樣被后人所稱道;我本人也要像諸葛亮、揚雄一樣被后人所敬仰。文章添了這么一筆,再生一層波瀾,內容更豐富,主題更鮮明。寫到這里,我們感覺到作者的意思已經表達得夠完美了,可以收筆子。

但是作者是一個弄墨的高手,在全文最后一筆,引用孔子的話結束,把作者的思想感情推向高峰:“孔子云,何陋之有?”孔子的原話是:“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引用孔子的話再次表明自己的觀點、態(tài)度,回應“德馨”言盡而意無窮??鬃舆@句話是一個典故,孔子打算搬到九夷山去住,有人對他說,那個地方十分簡陋,你怎么能去住呢?孔子回答說:“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孔子的話講得很坦率,而劉禹錫只引用孔子的后一句“何陋之有”。

13、提問:劉禹錫為什么隱去前一句“君子居之”呢?

14、教師肯定:回答正確。

這是作者有意設置的弦外之音。明眼人——看便知,十分明白,自己正是孔子一類的君子,自己的生活態(tài)度正如孔子一樣(板書:態(tài)度),安貧樂道,君子固窮,這就更突出了作者高潔偉岸不隨世俗的志趣和抱負。陋室不陋,關鍵在于“君子居之”“惟吾德馨”。文章結語引經據典(板書:引經據典),力發(fā)千鈞,托作者的思想推到了高峰。

陋室銘

劉禹錫

山水 比興引陋室 —馨 對偶 擬人描環(huán)境——青

襯托 對仗夸朋友——雅 虛實 對比話生活——靜

類比 暗含立志向——高 引經據典表態(tài)度——樂

通過對陋室的描繪,極力形容陋室不陋,抒發(fā)了作者獨特的情懷,一個坦蕩樂觀、潔身自好、安貧樂道的文人形象躍然紙上。

(板書:學習目的:賞析寫作特色)

教師講解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是說山不在乎高,有仙人居住,就有名丁?!八辉谏?,有龍則靈”,水不在乎深,有蛟龍就會顯靈。這些都是古人的俗語。古代傳說中,神仙多住在山上,有神仙的山,就是名山;水中常有蛟龍隱現,興云作雨,所以人們認為水中有龍就會顯示神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這雖然是一間簡陋的房子,因為我品德高潔而芳香四溢。“馨”本意是發(fā)散很遠的香‘乙這里比喻道德高尚,名聲傳播很遠。

回答:對偶。(板書:對偶)

教師講解 這樣,正反對照、虛實相生,表現了作者恬淡閑適、安貧樂道的情趣。總之,陋室之景宜人,陋室之人高雅,陋室之事有趣,陋室其實不陋。這一切又是為了陪襯“惟吾德馨”,呼應開頭。正因為主人道德高尚,名聲遠揚,陋室才見其不陋。

經過作者反復描寫陪襯,文章主旨已經突出,意思似乎已經寫盡,可是畢竟作者是大手筆,再用另外的寫作手法向深處開拓主題。(出示南陽諸葛廬圖)

《陋室銘》是一篇短文力作,是我國古代文苑中的一朵奇花,千百年來經久不衰。它的顯著特點就是語言精辟。采用大量的修辭方法,對偶工整,對比鮮明,互相襯托,虛實相生,引經據典,言志如詩,具有一種韻味如歌的音樂美,讀來如行云流水,文氣通達起伏,是我國古典文庫中膾炙人口的珍品。

陋室銘教案教案篇十二

知識和能力:

掌握相關的文言字詞,翻譯課文。

認真體會“銘”文句式整齊、押韻,節(jié)奏感強的特點。

學習托物言志的寫法。

過程與方法:

疏通文意以學生翻譯為主,教師講解為輔:

分析課文時教師要發(fā)揮引導學生理解課文的作用。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理解作者高潔傲岸的節(jié)操和安貧樂道的情趣。

學習古人的優(yōu)秀品質,不斷增強個人的魅力。

積累文言知識,訓練并提高學生熟讀成誦的能力。

疏通文言語句,分析文章內容。

學習托物言志的寫法。

理解作者高潔的節(jié)操和安貧樂道的情趣。

體會本文語言優(yōu)美,韻律和諧的特點。

教師準備:ppt課件。

學生準備:預習課文,熟悉生字難詞,結合課文注釋背誦重點解詞。

朗讀教學法,自學點撥法,引導學習法。

1課時

自古以來,文人墨客對自己的書房居室都會搜腸刮肚的起一個響亮而別有深意的名字。例如:“老學庵”是南宋愛國詩人陸游晚年的書屋名稱,此名表達了詩人活到老,學到老,生命不息,學而不止的精神。著名戲劇家梅蘭芳室名“綴玉軒”,寓意為博采眾家之長。魯迅先生在北京時支持學生愛國運動,被反動文人罵為“學匪”。鑒于此,詼諧的魯迅把自己寓所的書房起名“綠林書屋”?!熬G林”者,強盜也,“綠林書屋”乃“學匪”之寓所也,以此來諷刺反動文人的誣蔑。今天,我們一起來領略另一位高人居室----劉禹錫的“陋室”,看看這“陋室”背后的故事。

)

1、給加粗字注音

惟吾德馨( ) 鴻儒( ) 調素琴 ( )

案牘( ) 西蜀子云亭 ( ) 苔痕( )

屏幕展示,學生自測,教師展示答案,檢查學生預習的結果,強調易錯的讀音,學生齊讀,加強記憶。

2、解詞

(1)有仙則名( ) (2)有龍則靈( )

(3) 斯是陋室( ) (4)何陋之有( )

(5)苔痕上階綠( ) (6)草色入簾青( )

(7)談笑有鴻儒( )(8)往來無白丁( )

(9)可以調素琴( )(10)無案牘之勞形( )

(11)惟吾德馨( )( )

屏幕展示,學生一起來回答,因為都是課后的注釋,沒有難度,只是檢查預習的結果,不進行深入的分析。

3、初讀文章,讀準字音。學生朗讀,教師注意在讀音上的輔導,積極評價學生的預習情況。

學生以同桌為自然單位,兩人合作,借助手中的資料查找本文作者及相關的背景資料,對重要信息進行圈點勾畫,教師巡視檢查學生的查找情況。最后教師總結,屏幕展示作者簡介,以及相關背景,接著講述陋室由來的一個小故事,然后講解“銘”這種文體,并把握文體的特點,最后聽朗讀,品押韻,學生再讀課文。教師準備資料如下:

1、劉禹錫:唐代詩人、哲學家。字夢得,洛陽人。曾中進士,官至監(jiān)察御史。他是一位性格倔強的詩人,求異心理很強,如悲秋,從來就是詩人的通病,他卻偏要反其道而行之,認為天高氣爽的秋天使人心胸開闊,“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霄?!贝_實膾炙人口。他熱心贊助王叔文的政治革新,但遭到保守派的排擠,被貶官降職十年。好不容易被召回京城,又因《玄都觀桃花》和《再游玄都觀》詩作先后兩度被貶。劉禹錫寫此文時,正被貶為和州刺史,其時唐王朝正一天天地衰落下去。朝廷任人惟親。官僚士大夫階層大多只顧尋歡作樂,不以國事為念。劉禹錫對此深感憂慮,卻又無可奈何。

2、陋室由來:劉禹錫被貶為和州刺史后,按朝廷規(guī)定,劉禹錫的住房應在縣衙內,但是和州縣太爺是個“勢力眼”,給他安排到城南臨江的三間民房居住。對此,能屈能伸的劉禹錫毫不在意,搬了進去,提筆寫了一副“面對大江觀白帆,身在和州思爭辯”的對聯,信手貼在寢門上。知縣看了對聯,認為他因革新降職,被貶到和州縣還不服氣,一心想著爭辯。為了教訓他,又把劉禹錫的住所遷到較遠的德勝河邊,并把住房面積減半。劉禹錫搬到新居,看到那里依山傍水,百花爭艷,他又撰寫了一副對聯:“楊柳青青江水平;人在歷陽心在京。”知縣看了又惱火又害怕,惱他仍執(zhí)迷不悟,怕他惹出麻煩牽連自己,又下令將他的住所搬到城中一間只能放一床、一桌、一椅的破舊小屋,看他還怎么接待鴻儒們來此聚會。果然因室內無立足之地,門前逐漸寂寥。但是逆境使詩人的靈魂更加高潔。這時他寫成了《陋室銘》,并請人碑刻后豎于門外。此精妙短文構思巧妙,寓意深刻又發(fā)人深思。讓我們感受到了劉禹錫的博大胸懷、高尚情操及安貧樂道的生活態(tài)度。

3、了解文體:銘:古代刻在器物上用來警戒自己或稱述功德的文字,后來成為一種文體。如:墓志銘、座右銘等。銘文一般都是押韻的,又講究句式整齊,常用排比、對偶句。字數相同、意思相對的兩個相接的句子,叫做駢句。駢句不僅講究對偶,而且講究聲律。本文中的押韻就是講究聲律的表現之一。押韻指在句末或聯句之末用韻母、聲調相同的字。文中名、靈、馨、青、丁、經、形、亭押韻。駢文押韻使人加深了印象;同時便于吟誦和記憶,有聲調和節(jié)奏之美。

4、聽朗讀,學生齊讀,品味押韻。

屏幕顯示全文及重點字詞,幫助學生翻譯課文,了解文意。課件展示對重點詞語和句子總結。帶著對課文的理解,加入自己對作者的理解,再讀課文。

重點詞語:馨、名、勞、亂、之

重點句子: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

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

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

教師拋磚引玉:請同學們找出文中最能體現作者心聲的句子,并證明自己的觀點。本輪是本課的重點也是難點,采取小組討論法,教師在授課過程中,一定要及時引導,幫助學生打開思路,降低難度。把個別的小問題放在下面解決,共性的問題,一起解決。教師的資料準備如下:

1、“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币陨剿雎?。這里,用山、水來比“室”,用“不在高”“不在深”比“陋”,用“仙”“龍”來比“德”,用“名”和“靈”來比“馨”。

作者的目的是寫陋室,卻用山水作比,使文意波瀾起伏耐人尋味。既然山之名不在于高而在于仙,水之靈不在于深而在于龍,那么,室之陋與不陋,也就不在于它是否富麗堂皇,而在于主人之德是否高尚?!败啊弊之孆堻c睛,統(tǒng)領全篇,是全文的文眼?!八故锹茫┪岬萝??!秉c明全篇主題?!堵毅憽烽_篇以山水起興,運用類比的手法引入正題,既顯得出手不凡,也為以后的陋室歌頌功德埋下了伏筆。從側面烘托陋室清幽,寧靜。也表達了陋室是因室主人的德馨而出名的。

2、陋室不陋具體表現在哪些方面呢?從三個方面來具體論述陋室不陋:

(1)自然環(huán)境的清幽雅致?!疤凵想A綠 ,草色入簾青?!鄙?、入”采用擬人的方法,以動寫靜,采用擬人的手法,賦予苔蘚、草色以人的靈性,“苔蘚”也想從臺階爬到陋室,聽聽主人在說些什么;“草色”也想從窗戶窺視主人在干些什么。這樣把苔蘚和青草寫活了。既有精神又有韻味,我們已不覺陋室的環(huán)境凄涼、荒蕪,而感覺春意正濃,生機盎然。用擬人的手法渲染了環(huán)境的幽雅,流露出了作者的喜悅之情。

(2) 交往人物的賢良儒雅?!罢勑τ续櫲?,往來無白丁?!彼自捳f,欲知其人應知其友,知其友者必知其人。因此我們便得知主人必是高雅之士。主人德才兼?zhèn)?,表明主人高雅脫俗的情懷?/p>

(3)生活情趣的高雅脫俗:“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庇姓婷鑼懠磳崒懙木渥樱翱梢哉{素琴,閱金經”;也有反面描寫即虛寫的句子,“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可以調素琴”與“無絲竹之亂耳”對應,“閱金經”與“無案牘之勞形”相對應。這樣正反對照,虛實相生,表明了作者恬淡閑適、安貧樂道的情趣。

總之,作者描寫室中之景、室中之人、室中之事,目的都在于表明“惟吾德馨”,暗示陋室不陋,這也就為下文“何陋之有”的結論提供了事實依據。

3、文章主旨至此已突出,意思似乎已寫盡,為什么又寫諸葛廬、子云亭呢?

運用類比,以“廬”、“亭”比“陋室”,以“諸葛、子云”自此,意在以古代名賢自比 ,表現了自己同諸葛亮和揚雄一樣高潔而不受客觀居住條件所困的高尚情懷。

4、文章結尾引孔子的話“何陋之有”,有什么含義?

孔子這句話是個典故,孔子打算搬到九夷山去住,有人對他說:“那個地方十分簡陋,你怎么能去住呢?”孔子回答說:“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孔子的話很坦率,而劉禹錫只引后一句,那是因為前一句的意思已包含在文章中了,其意卻正在前一句,言外之意、弦外之音。自己就是和孔子一類的君子,這樣更突出了作者高潔偉岸、不隨世俗的志趣和抱負。陋室不陋,關鍵在于“君子居之”“惟吾德馨”。文章結尾引經據典,力發(fā)千鈞,把作者的思想推到了高峰。

5、托物言志,小結主題?!巴形镅灾尽保菏侵竿ㄟ^描寫客觀事物,寄托、傳達作者的.某種感情、抱負和志趣。即將個人之“志”依托在某個具體之“物”上。于是,這個“物”便具有了某種象征意義,成為作者的志趣、意愿或理想的寄托者。如“松、竹、梅”歲寒三友,常用于表示高潔的志向;“泥土”常用于抒發(fā)謙遜的情懷;“蠟燭”常用于頌揚無私奉獻的精神。再如,我們學過的《紫藤蘿瀑布》“花和人都會遇到各樣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長河是無止境的”,人們要汲取歷史的經驗,鼓起生命的風帆,并將這種個人的努力,融入千萬人的群體奮斗中,才能組成 “萬花燦爛的流動的瀑布”。于謙的《石灰吟》這首詩的價值就在于處處以石灰自喻,詠石灰即是詠自己磊落的襟懷和崇高的人格,表達自己要和石灰一樣,不怕艱難、不惜犧牲、堅守清白,決心在艱苦中磨練,堅守清白,準備為社會貢獻自己的全部力量的不平凡抱負。

作者運用托物言志的手法,通過贊美簡陋的居室,一方面向朝中當權者顯示自己并未因遭貶而郁郁寡歡,相反卻過得安逸瀟灑;另一方面表達自己身居陋室不改初衷,屢遭磨難而堅守節(jié)操的信念。本文充分表現了作者安貧樂道的生活態(tài)度和高潔傲岸的道德情操。

5、再讀課文,抒發(fā)作者情懷。

開篇運用類比引出主題: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再從三個角度具體闡明,即居室環(huán)境、交往人物和日常生活。最后總結全文,以諸葛廬子云亭作比,以孔子的話結束全文。

陋室銘教案教案篇十三

1、了解“銘”的體裁特點。

2、誦讀全文,品味語言。

3、體會作者安貧樂道、高潔傲岸的高尚品質。

4、學習托物言志的寫作技巧。

通過朗讀,掌握銘文的特點,體會作者高潔傲岸的節(jié)操和安貧樂道的生活情趣,了解托物言志的表現手法。

理解作者是如何借陋室表達自己的節(jié)操和情趣的。

多媒體

二課時

一、新課鏈接:

同學們:當我們路遇挫折,意志消沉時,親人與朋友常常用“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來激勵我們要力爭上游、百折不撓。這比喻形象、寓意深刻的千古名句出自于誰的妙筆?(學生有的答出了作者:劉禹錫)今天,讓我們再來學習一篇劉禹錫的佳作《陋室銘》。

二、走近作者:

劉禹錫(772—842),字夢得,唐代詩人,哲學家。他生活在安史之亂以后的中唐時期,關心社會現實,憂國憂民。

三、追溯背景:

作者因參加政治革新運動得罪當朝權貴,被一貶再貶,半年時間連搬三次家,住房一次比一次小,最后成了一間陋室。在此背景下,他憤然提筆寫了《陋室銘》。

四、釋“銘”解題:

提問:同學們,你能告訴我們大家,你最喜歡的座右銘是什么?

這里的銘是“警惕自己的文字”的意思。(板書“銘”)那么,“銘”字還有什么意思呢?

古代刻在器物上用來警戒自己或者稱述功德的文字,后來成為一種文體。這種文體一般都是用韻的,常用排比、對偶句。

現在,我們就來看看劉禹錫是如何為他所居住的陋室作的“銘”。(板書“陋室”二字,完善課題,板書作者)

五、明確目標:

1、了解“銘”的體裁特點。

2、誦讀全文,品味語言。

3、初步體會作者安貧樂道、高潔傲岸的高尚品質。

六、指導朗讀:

(一)、聽錄音朗讀課文。請學生進一步擴充、加深預習成果。

(二)、齊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

押韻的字有:名、靈、馨、青、丁、經、形、亭。韻母:ing

(四)、再次齊讀課文(男、女生分開進行)

七、翻譯古文:

(一)、根據頁下注釋理解課文內容(先個人譯,有疑難小組解決,小組不能解決的再提出來全班來討論)。

著重強調下列詞語:

德馨:品德高尚。

鴻儒:學識淵博的人。

白?。簺]有學問的人。

案牘:官府的公文

勞:使動用法,使……勞累

亂:使動用法,使……擾亂

(二)、翻譯全文:(力求嚴密、準確)

如:

a、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

沒有嘈雜的音樂擾亂兩耳,沒有官府的公文勞累身心。

b、孔子云:何陋之有?

有什么簡陋的呢?

八、小試牛刀:

1、解釋下列詞語:

名:著名。馨:香氣,這里指品德高尚。

鴻儒:學識淵博的人。勞形:使身體勞累

2、翻譯下面句子。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何陋之有?

3、練一練

劃線詞的意思相同的一項是(c)

a.有仙則名不能名其一處也

b.惟吾德馨如蘭之馨

c.拍案而起無案牘之勞形

d.無案牘之勞形我們在勞動

九、布置作業(yè):

上網查閱劉禹錫的其他作品,進一步了解其創(chuàng)作特色。

陋室銘教案教案篇十四

1:掌握文言常用實詞,翻譯全文。

2:讓學生了解押運的字和壓韻的作用。

3:引導學生了解劉禹錫淡泊自甘,不慕名利的思想。

目標1

目標1

課前預習:查工具書,試譯全文。

一、 課前三分鐘 (課外閱讀讀后感,抽簽完成) 3'

二、 創(chuàng)設情景導入新課。2'

三、 介紹作者、體裁(教師抽查學生回答,教師適當補充)3'

劉禹錫(772---843)字夢得,唐朝著名詩人和散文家。

銘,原來是刻,在這里是一種文體,或歌頌贊美,或有所警戒。

本文陋室銘,意是刻在鄙陋居室里的文章。

四、 學生借助工具書解釋常用實詞和難句。6'(完成目標2)

陋:不華美、狹小 馨:香氣散布很遠

白?。悍饨ㄉ鐣餂]有功名的人 牘:古時寫字用的木簡

何陋之有:有什么狹小不好看呢?

(教師出示膠片)

五、 朗讀、翻譯、理解分析。28'

1、 請一同學讀一同學翻譯全文,學生或教師適當補充。(完成目標2)

2、 學生思考并回答教師出示的問題。

a、《陋室銘》中的那句話能提挈全篇大意?

3、 學生自由回答,教師補充并進行思想教育。(完成目標3)

我們要學習劉禹錫淡泊自甘,不慕名利的高貴品質。

4、 請學生自瀆領會。

5、 教師介紹什么叫押韻?押運有什么作用?

(寫韻文時在句末或聯句之末用韻母、聲調相同的字叫做押韻。韻文押韻能使人加深印象,同時便于吟頌和記憶,因為它具有聲調和節(jié)奏之美。)

6、 本文有那些押韻字?(名、靈、馨、青、丁、經、形、亭)

六、小結。2'

七、布置作業(yè)。1'

a、 抄寫常用實詞和難句。

b、 背誦全文。

c、 寫一讀后體會,字數不限。

八、說課精要:安排學生先自己預習、多讀、自主試譯,讓他們更容易理解文章。

【本文地址:http://aiweibaby.com/zuowen/8863408.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