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簽署合同,雙方可以建立互信和合作的基礎。在合同談判和簽署過程中,雙方應保持溝通和合作,解決可能存在的分歧和爭議。下面是一些合同范本,供大家參考閱讀。
解除合同違約金算篇一
甲方:
乙方:
事件概括:年月日時分,駕駛車(牌照號)由行至公路公里處處時,與前面正常行駛的車(牌照號)相撞,造成當場死亡。現(xiàn)(甲方)與(乙方)就死亡賠償事宜,本著*等、自愿、公*原則,經友好協(xié)商,達成如下協(xié)議:
一、甲方一次性支付給乙方死亡賠償金、喪葬費、交通費、誤工費等共計人民幣萬元,大寫萬元)。
二、甲方將上述萬元于本協(xié)議簽訂后當日付給乙方萬元,剩余的萬元于____年______月____日前一次性付給乙方。
三、上述費用支付給乙方后,由乙方二人內部自行分配、處理,其分配、處理的.方式、后果與甲方無關。
四、甲方履行付款義務后,乙方任何一人就此事保證不以任何形式、任何理由就死亡一事向甲方要求其他任何費用。
五、甲方履行二次(最終)付款義務后,就此事處理即告終結,甲乙雙方之間不再有任何權利、義務。以后因此事衍生的結果亦由首先提出方自行承擔,另一方對此不再承擔任何責任。
六、本協(xié)議為雙方*等、自愿協(xié)商之結果,是雙方真實意思表示,且公*、合理的。
七、本協(xié)議內容甲乙雙方均已經全文閱讀并理解無誤,甲乙雙方明白本協(xié)議所涉及后果,甲乙雙方對此協(xié)議處理結果完全滿意。甲方有證人在場,乙方有在場共同見證并都已對協(xié)議內容表示滿意。
八、本協(xié)議為一次性終結處理協(xié)議。
九、本協(xié)議自甲乙雙方共七人簽字時生效。本協(xié)議一式七份,甲乙雙方每人各執(zhí)一份。
甲方(簽字):_____________乙方(簽字):_____________。
解除合同違約金算篇二
第十二條地方各級政府及縣級以上地方政府有關部門為安置就業(yè)困難人員提供的給予崗位補貼和社會保險補貼的公益性崗位,其勞動合同不適用勞動合同法有關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規(guī)定以及支付經濟補償?shù)囊?guī)定。
第十三條用人單位與勞動者不得在勞動合同法第四十四條規(guī)定的勞動合同終止情形之外約定其他的勞動合同終止條件。
第十四條勞動合同履行地與用人單位注冊地不一致的,有關勞動者的最低工資標準、勞動保護、勞動條件、職業(yè)危害防護和本地區(qū)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標準等事項,按照勞動合同履行地的有關規(guī)定執(zhí)行;用人單位注冊地的有關標準高于勞動合同履行地的有關標準,且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按照用人單位注冊地的有關規(guī)定執(zhí)行的,從其約定。
第十八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照勞動合同法規(guī)定的條件、程序,勞動者可以與用人單位解除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或者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務為期限的勞動合同:
(一)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協(xié)商一致的;。
(二)勞動者提前30日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的;。
(三)勞動者在試用期內提前3日通知用人單位的;。
(四)用人單位未按照勞動合同約定提供勞動保護或者勞動條件的;。
(五)用人單位未及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的;。
(六)用人單位未依法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費的;。
(七)用人單位的規(guī)章制度違反法律、法規(guī)的規(guī)定,損害勞動者權益的;。
(九)用人單位在勞動合同中免除自己的法定責任、排除勞動者權利的;。
(十)用人單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guī)強制性規(guī)定的;。
(十一)用人單位以暴力、威脅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強迫勞動者勞動的;。
(十二)用人單位違章指揮、強令冒險作業(yè)危及勞動者人身安全的;。
(十三)法律、行政法規(guī)規(guī)定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的其他情形。
第二十條用人單位依照勞動合同法第四十條的規(guī)定,選擇額外支付勞動者一個月工資解除勞動合同的,其額外支付的工資應當按照該勞動者上一個月的工資標準確定。
第二十二條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務為期限的勞動合同因任務完成而終止的,用人單位應當依照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七條的規(guī)定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
第二十四條用人單位出具的解除、終止勞動合同的證明,應當寫明勞動合同期限、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日期、工作崗位、在本單位的工作年限。
第二十七條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七條規(guī)定的經濟補償?shù)脑鹿べY按照勞動者應得工資計算,包括計時工資或者計件工資以及獎金、津貼和補貼等貨幣性收入。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12個月的平均工資低于當?shù)刈畹凸べY標準的,按照當?shù)刈畹凸べY標準計算。勞動者工作不滿12個月的,按照實際工作的月數(shù)計算平均工資。
第三十六條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xié)商一致,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第三十七條勞動者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勞動者在試用期內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第三十八條用人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一)未按照勞動合同約定提供勞動保護或者勞動條件的;。
(二)未及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的;。
(三)未依法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費的;。
(四)用人單位的規(guī)章制度違反法律、法規(guī)的規(guī)定,損害勞動者權益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條第一款規(guī)定的情形致使勞動合同無效的;。
(六)法律、行政法規(guī)規(guī)定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的其他情形。
用人單位以暴力、威脅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強迫勞動者勞動的,或者用人單位違章指揮、強令冒險作業(yè)危及勞動者人身安全的,勞動者可以立即解除勞動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單位。
第十九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照勞動合同法規(guī)定的條件、程序,用人單位可以與勞動者解除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或者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務為期限的勞動合同:
(一)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xié)商一致的;。
(二)勞動者在試用期間被證明不符合錄用條件的;。
(三)勞動者嚴重違反用人單位的規(guī)章制度的;。
(四)勞動者嚴重失職,營私舞弊,給用人單位造成重大損害的;。
(七)勞動者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的;。
(九)勞動者不能勝任工作,經過培訓或者調整工作崗位,仍不能勝任工作的;。
(十一)用人單位依照企業(yè)破產法規(guī)定進行重整的;。
(十二)用人單位生產經營發(fā)生嚴重困難的;。
(十四)其他因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jù)的客觀經濟情況發(fā)生重大變化,致使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的。
第三十九條勞動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一)在試用期間被證明不符合錄用條件的;。
(二)嚴重違反用人單位的規(guī)章制度的;。
(三)嚴重失職,營私舞弊,給用人單位造成重大損害的;。
解除合同違約金算篇三
勞動合同是勞動者權益保障的一張“護身符”,在勞動關系相對靈活和復雜的今天更是如此。懂得勞動合同法就代表著手上拿著堅硬的武器,就算遇到很多險阻、困難都可以迎刃而解。
a何種情況解除、中止勞動關系。
“停薪留職”:單位沒有崗位或者無法安排工作的,可依法與其解除勞動合同。但“停薪留職”期間可不作為計發(fā)經濟補償金的本單位工作年限。
“放長假”:因單位原因放長假的職工,沒有崗位或無法安排工作的,可依法與其解除勞動合同?!胺砰L假”期間作為計發(fā)經濟補償金的本單位工作年限。
“長期病號”:請長期病假的職工,醫(yī)療期滿回原崗位工作的,用人單位可繼續(xù)履行勞動合同;既不能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由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可依法與其解除勞動合同,并按規(guī)定給予經濟補償。
“哺乳期”:哺乳期內請長假的,因本人原因逾期不到崗,逾期時間不作為計算經濟補償金的本單位工作年限。
“掛名、掛靠”:這類人員沒有為單位提供正常勞動且單位未支付勞動報酬的,用人單位與其解除勞動合同不支付經濟補償金。
“脫產學習”:經單位同意脫產學習的,學習期滿不回單位,逾期時間不作為經濟補償金的計算年限。
“因私出境”:歸僑、歸眷職工因私出境,可申請事假。去港澳地區(qū)的,假期不得超過3個月;出國的,假期不得超過6個月,續(xù)假期限一般不超過1個月。假期從離開工作崗位之日起計算,超過所限假期不歸的,按自動離職處理。
“出境定居”:因獲批準出境定居而中止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不支付經濟補償金或生活補助費??蓱{有關證明,將養(yǎng)老保險個人賬戶中個人繳納的基本養(yǎng)老費一次性支付給勞動者本人,并終止養(yǎng)老保險關系。
“協(xié)議保留關系”:與單位協(xié)議保留勞動關系的員工,用人單位應當限期召回或者依法與其解除勞動關系,協(xié)議保留勞動關系期間不計算支付經濟補償金的工作年限。限期內不回的,按自動離職處理。
系,并且不支付經濟補償。
即使您是打零工,只要找到工作與用人單位建立了勞動關系,為了自身利益,就必須與用人單位簽訂書面勞動合同,因為一旦下列情況發(fā)生,導致合同解除,您可以得到相應的經濟補償金或生活補助費。
情況一:勞動合同雙方當事人協(xié)商一致。
結果:用人單位發(fā)給經濟補償金。在本單位工作時間每滿一年,發(fā)給相當于本人1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金,最多不超過12個月。如果工作時間不滿1年,按1年計算。情況二:不能勝任工作,經過一定的培訓或調整到其他崗位,仍不能勝任的。
結果:按上述標準發(fā)給經濟補償金,但用人單位應提前30日以書面形式通知勞動者本人。
情況三:患病或非因工負傷,醫(yī)療期滿后,不能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由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
結果:除了按上述標準發(fā)放經濟補償金,還應發(fā)給不低于6個月工資的醫(yī)療補助費。如果辦理了因病或非因工負傷退休、退職手續(xù),享受了退休、退職待遇的,用人單位不支付其經濟補償金。
情況四:勞動合同訂立時,“約好”的客觀情況發(fā)生了重大變化,致使原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當事人又不能就變更達成協(xié)議,由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的。
結果:每滿1年工作年限發(fā)給相當于本人1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金。
情況五:如果您是《國營企業(yè)實行勞動合同制暫行規(guī)定》(國發(fā)[1986]77號,以下簡稱《規(guī)定》)廢止(2001年10月6日)前,被錄用的勞動者,勞動合同期滿或終止合同的。結果:按本單位的工作年限,每滿一年發(fā)給相當于本人1個月工資的生活補助費,最多不超過12個月;廢止日期后被錄用的,不支付生活補助費。
b2這些情況得不到經濟補償。
情況二:以下情況之一用人單位可隨時與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且不支付經濟補償金:試用期內被證明不符合錄用條件的;嚴重違犯勞動紀律或者依法制定的規(guī)章制度的;嚴重失職,營私舞弊,對用人單位利益造成重大損害的;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的。在試用期間,用人單位雖不支付經濟補償金,但應按實際工作天數(shù)支付勞動報酬。
情況三:自動離職或在有關法律、法規(guī)規(guī)定的程序和時間內,因個人原因,沒有與用人。
單位辦理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手續(xù)的,被用人單位按規(guī)定除名的。
情況四:因本人原因調動工作的。
c1這些算“本單位工作年限”
以下之一可合并算成“本單位工作年限”:
1.退伍轉業(yè)軍人,專業(yè)運動員等政策性安置人員,其安置前的工作年限;。
2.原固定工轉為勞動合同制員工的,其轉制前的工作年限;。
5.用人單位原招用在臨時性崗位工作的人員,如果連續(xù)在同一單位工作崗位上提供了正常勞動,并獲取了相應勞動報酬,雖未簽訂勞動合同但存在勞動關系的,其在本單位的工作年限從最后一次在本單位從事“臨時工”的工作時間開始計算。
c這些不算“本單位工作年限”
1.勞動者過去已領取相應經濟補償金或者生活補助費的工作年限;。
2.因破產、兼并等原因領取過一次性安置費的工作年限;。
3.由于勞動者本人原因離開工作崗位的時間;。
4.法律、法規(guī)、規(guī)章及國家和省有關政策規(guī)定的其他情形的工作年限。
d1補償?shù)墓べY標準這么算。
經濟補償金(生活補助費)的工資計算標準,是用人單位正常生產情況下,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前12個月的本人月平均工資。
月平均工資低于本單位月平均工資的,按本單位月平均工資計算;勞動者和企業(yè)經營者月平均工資高于本單位月平均工資3倍以上的,可按不超過本單位月平均工資3倍標準計算;因企業(yè)生產經營不正?;蛘咄.a半停產,職工月平均工資無法確定的,其經濟補償金的工資計算標準最低不得低于當?shù)刈畹凸べY標準。
d2這些收入不屬于工資范圍。
用人單位支付給勞動者個人的社會保險福利費用、生活困難補助費、計劃生育補貼等;勞動保護方面的費用,如用人單位支付給勞動者的工作服、清涼飲料費用等;按規(guī)定未列入工資總額的各項勞動報酬以及其他收入,如發(fā)明獎、科技進步獎以及稿費、講課費等。
通過以上的詳細介紹,大家面對日常生活中出現(xiàn)的勞資糾紛應該知道如何去維權自己的權利了吧。
解除合同違約金算篇四
11月1日,劉某與蘭某簽訂了一份《購銷合同》,合同中約定:由劉某從該月起連續(xù)8個月、于每月5日前分別向蘭某出售價值40萬元的指定農產品,蘭某則必須在每月8日前向劉某付清當月的貨款;如果一方違約,每次必須向對方支付6萬元違約金,對方還有權決定是否解除合同。元月,蘭某因一時資金周轉困難,直到28日仍未付清當月的貨款。恰逢該類農產品的銷售價格有上升的趨勢,劉某遂要求蘭某依約支付違約金,并提出解除與蘭某的《購銷合同》,可蘭某死活就是不同意,劉某只好訴至法院。
【分歧】。
審理中,就劉某能否同時要求蘭某依約支付違約金,并解除《購銷合同》,出現(xiàn)了兩種意見。
第一種意見認為,適用違約金是為了制裁違約行為,對違約行為也應當通過支付違約金加以制裁。解除合同則是合同賦予守約方的另一種權利,即是以違約為附條件的民事行為,只要違約存在,便是條件成就。故解除合同與支付違約金可以同時適用。
第二種意見則認為,解除合同與支付違約金只能擇一行使。
【評析】。
筆者同意第二種意見,理由是:
我國《合同法》規(guī)定,當事人可以在合同中約定一定數(shù)額的違約金或違約金計算方法,但如約定違約金低于造成的損失,一方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仲裁機構予以增加;如約定違約金過高于造成損失,當事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仲裁機構予以適當減少。其中說明,當事人對違約金的處分權雖應受到尊重,但并非沒有度,而是不能“過高”或“低于”,即違約金只是當事人對違約行為可能造成損失的事前預定,我國所實行的是補償性違約金,而不是懲罰性違約金。
2、要想獲得全部補償性違約金必須以繼續(xù)履行合同為前提。補償性違約金包括了因違約行為而造成直接損失及可得性利益損失,可得性利益只有在合同履行完畢時才能產生。如果劉某選擇解除合同,合同將不再履行,作為補償性違約金損失之一的可得性利益便不復存在,也就不能得到合同履行完畢時才能產生的可得性利益。蘭某則不應賠償劉某的該可得性利益的損失。也就是說,劉某要想獲得全部的違約金,就必須履行合同。
3、解除合同不是承擔違約責任的方式?!逗贤ā返诰攀邨l規(guī)定“合同解除后,尚未履行的',終止履行,已經履行的,根據(jù)履行情況和合同性質,當事人可以請求恢復原狀、采取其他補救措施,并有權要求賠償損失?!逼渲斜砻?,解除合同的法律后果是一種包括返還不當?shù)美唾r償損失在內的民事責任,損失也僅僅是指直接損失并不包括可得性利益損失。即解除合同的法律后果不包括支付違約金在內的違約責任。也就是說,劉某要想解除合同,就不能獲得全部的違約金。
解除合同違約金算篇五
張樂的檔案在該公司是否就與該公司保持著事實勞動關系,是本案是與非的關鍵,
對于勞動關系的認定,目前有勞動合同確立的`勞動關系和事實上形成的勞動關系兩種情況。無論是從勞動合同確立的勞動關系看,還是從事實上形成的勞動關系看,都需要勞動者提供勞動,履行作為勞動者的義務。而人事檔案僅僅作為個人的學習與工作履歷、政治狀況、家庭成員狀況等信息的記錄,無法反映勞動者提供勞動的具體情況,檔案關系和勞動關系不具有完全的對等關系,二者之間不能劃等號。
本案中,張樂和公司之間的勞動關系已經于202月28日終止,在此后的時間里也沒有為公司履行任何勞動義務。所以張樂認為自己的檔案關系仍然存在公司,就與公司存在勞動關系的認識是沒有法律依據(jù)的。
公司在勞動關系終止后不能及時為勞動者轉移個人檔案屬于違法行為。公司可能會因此承擔賠償責任。公司與勞動者之間的債務糾紛應通過民事救濟途徑來解決,而不應以扣壓檔案的方式來處理,從而造成了一些不該發(fā)生的爭議。這一教訓用人單位應當吸取。
解除合同違約金算篇六
問:
吉林小敏。
小敏讀者:
因此,勞動者在辭職中和原用人單位發(fā)生糾紛,原單位不予辦理人事檔案調轉手續(xù),是屬于辭職糾紛的勞動爭議,可以向原單位所在地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提請仲裁申請,并在勞動爭議仲裁裁定與原單位解除勞動關系后,要求原單位辦理人事檔案調轉手續(xù)。職工與企業(yè)解除勞動關系后,原用人單位不能隨意扣押職工檔案,應按有關規(guī)定及時轉遞。據(jù)勞動和社會保障部有關負責人介紹,《關于固定工簽訂勞動合同有關問題的函》(勞辦發(fā)[1996]71號)規(guī)定,用人單位與職工解除勞動關系后,應及時將職工檔案轉到職工新的接收單位;無接收單位的,應轉到職工本人戶口所在地。此外,《企業(yè)職工檔案管理工作規(guī)定》(勞力字[1992]33號)第十八條規(guī)定,企業(yè)職工調動、辭職、解除勞動合同或被開除、辭退等,應由職工所在單位在一個月內將其檔案轉交新的工作單位或戶口所在地的街道勞動(人事)部門。
在你離職后企業(yè)應當將你的人事檔案轉至當?shù)厥腥瞬沤涣鞣罩行?。企業(yè)為控制本單位人才流失,采取不交培訓費便不予辦理人事檔案轉移手續(xù)的做法,沒有法律依據(jù),是違法的,你可以向勞動仲裁部門申請勞動仲裁,要求與原單位解除勞動關系,并要求其將人事檔案放行,如對仲裁不服,可在接到仲裁裁決后在法定期限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來源:正義網(wǎng)。
解除合同違約金算篇七
網(wǎng)友kwps問:
我是7月大學畢業(yè)進入一家國企工作的,合同期為3年,合同規(guī)定違約金是根據(jù)最近一年的工資除以12計算出每月的平均工資,再乘以0.2,再乘以剩下未完成的工作月數(shù)來計算出違約金的?,F(xiàn)在我想離職有以下問題:
1、我提前30天書面通知解除合同后,在接下來的30天是否必須在公司工作。
2、我每月的平均工資2300,在工作一年半后走人要賠違約金近7000元,請問該違約金是否過高(因為法律默認的違約金是每年賠一個月工資)。
3、我提出離職30天后,公司是否必須給我辦理戶口、檔案轉出手續(xù)并開出離職證明(無論是否支付違約金)?我記得法律似乎規(guī)定無論是否支付違約金,單位都不得扣壓員工的戶口、檔案。
4、提出離職30天后辦理戶口、檔案時如果跟單位對違約金是否支付產生糾紛,在糾紛之日起60天內,如果單位不提出申訴的話是否意味著我就不用支付這筆違約金(因為勞動爭議的訴訟時效為60天,超過訴訟時效法律不予保護)。
勞動法苑苗其巍答復:
又一個關于違約金的問題。違約金確實是現(xiàn)在勞動爭議的一個焦點,往往與解除勞動合同一起出現(xiàn)。但是筆者希望以后問問題時最好寫上是問題發(fā)生的城市。因為違約金各地規(guī)定有所出入,沒有寫生怕無法切合提問者的實際情況。
首先,明確一個概念,解除勞動合同會發(fā)生違約金問題,但是違約金卻不影響解除勞動合同本身的效力。也就是說,無論交還是不交違約金,都不影響合同解除的事實。很多人容易搞混這點。
回答提問者的第一個問題:不是,但是建議從道德上來說應該做。
勞動法只規(guī)定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沒有特殊情況,需提前三十天通知用人單位,三十天后雙方的勞動合同即行解除。從法律的規(guī)定上來看,這三十天內確實是應該工作的。但是問題在于法律對于勞動者堅決不工作沒有什么切膚的懲罰措施,大不了用人單位以曠工除名(這樣反而提前了勞動關系結束日期,有時正中勞動者下懷),三十天內拒絕辦理退工手續(xù),讓勞動者無法去新單位辦理錄用,除了這些著數(shù)外,沒有什么了。所以如果勞動者不在乎的話,提前走人,單位也只能干瞪眼。
第二個問題回答:可能不算。
為什么說可能,因為提問者沒說他在哪里。有一些地區(qū),當?shù)氐姆ㄒ?guī)對違約金的上限有規(guī)定,如果超過上限,則超過部分無效。但大多數(shù)地方還是認為提問者這個標準不算高的。提問者后面所說的“每年賠一個月工資”不是違約金的規(guī)定,而是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金的規(guī)定。不要混淆了。
第三個問題:是。
這個應該可以肯定,無論違約金是否交,都不能影響退工的辦理,否則用人單位要承擔遲延退工期間的失業(yè)救濟補償。
第四個問題:很有前途,一眼就看出其中的竅門了。
你的看法沒有錯,確實是這樣的。我們勞動法苑也寫過這樣的文章。勞動者要求辦理退工和用人單位要求違約金的仲裁時效是不同的。這點如果能很好地利用的話,就可以掌握一個很好的仲裁訴訟技巧。
解除合同違約金算篇八
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二條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超過一個月不滿一年未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向勞動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資。
2、經濟補償金。
勞動合同法:第四十六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
(三)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四十條規(guī)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四)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四十一條第一款規(guī)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六)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第四項、第五項規(guī)定終止勞動合同的;
(七)法律、行政法規(guī)規(guī)定的其他情形。
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七條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3、一個月工資。
勞動合同法:第四十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勞動者本人或者額外支付勞動者一個月工資后,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二)勞動者不能勝任工作,經過培訓或者調整工作崗位,仍不能勝任工作的;
(三)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jù)的客觀情況發(fā)生重大變化,致使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經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xié)商,未能就變更勞動合同內容達成協(xié)議的。
4、賠償金。
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七條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guī)定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應當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條規(guī)定的經濟補償標準的二倍向勞動者支付賠償金。
5、社會保險。
勞動法:第七十三條勞動者在下列情形下,依法享受社會保險待遇:
(一)退休;
(二)患病、負傷;
(三)因工傷殘或者患職業(yè)??;
(四)失業(yè);
(五)生育。
第三十八條用人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一)未按照勞動合同約定提供勞動保護或者勞動條件的;
(二)未及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的;
(三)未依法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費的;
(四)用人單位的規(guī)章制度違反法律、法規(guī)的規(guī)定,損害勞動者權益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條第一款規(guī)定的情形致使勞動合同無效的;
(六)法律、行政法規(guī)規(guī)定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的其他情形。
解除合同違約金算篇九
區(qū)別:
(1)是否寫進合同。違約金是一方當事人違反合同給另一方當事人造成損失時,只要合同中寫進了違約金條款,那么一方當事人違約后就要按照合同中該條款的約定給付違約金。而賠償金的給付是按照實際造成的程度來進行的,無論合同中有無相應的條款。
(2)是否造成實際損失。由于支付違約金的條件是違約方有違約的事實,而不論對方是否存在損失,因而使違約金在功能上具有了懲罰的性質。而支付賠償金的前提條件不僅是勞動者有違約的事實,更重要的判斷依據(jù)是要有實際損失,賠償金通常具有補償?shù)男再|。
(3)數(shù)額與實際損失的關系不同。由于違約金是事先在勞動合同中約定的,因而實際發(fā)生的損失可能與約定的數(shù)額可能不一致,而賠償金是完全根據(jù)實際損失的大小來確定的。
(4)是否適用等分原則。違約金不與實際損失相聯(lián)系,只要約定符合一般的社會標準和勞動者的承受能力。而賠償金是與實際損失相一致的,尤其是在給予勞動者特殊福利待遇并約定服務期的情況下,用人單位的實際損失隨勞動者的服務年限而下降,因此應當逐年遞減。
基于違約金和賠償金的上述特點,我們知道違約金與賠償金在勞動合同中可以同時約定,但是當勞動者的違約行為造成單位實際損失時,用人單位能不能讓勞動者同時支付違約金與賠償金呢?根據(jù)《上海市勞動合同條例》的規(guī)定用人單位只能選擇適用違約金與賠償金中的一個。因為如果同時適用,會造成勞動者對一個違約行為承受雙重負擔,對勞動者來說顯失公平:本案中胡先生與單位就其培訓費用在服務期協(xié)議中約定違約金和賠償金是合法的,但是不能約定兩者同時適用;即使協(xié)議這樣約定,由于違反了法律、法規(guī)的有關規(guī)定也歸于無效。胡先生的辭職屬于違約行為,應當承擔相應的違約責任,但不能僅僅因為協(xié)議中有此約定就遵照執(zhí)行,而不問約定本身是否合法。
解除合同違約金算篇十
根據(jù)《北京市勞動合同規(guī)定》:“勞動者向用人單位支付的違約金最多不得超過本人解除勞動合同前12個月的工資總額?!?/p>
浙江、江蘇等地的規(guī)定也大致相同。看來只得依靠“自由心證”了。
我認為違約金約定的`規(guī)范性、合理性對勞動者和用人單位之間找到一定的平衡性非常重要,江勞、上海等地的規(guī)定極大地限制了用人單位約定違約金的條件,導致勞動者隨意解除勞動關系,卻沒有有效的措施去約束;而北京、天津等地卻沒有為違約金的約定限制條件,用表面的平等掩蓋了實質上用人單位和勞動者的不平等性,都是不合理的。法律應當就約定違約金確立一個前提條件,即應充分考慮當?shù)氐钠骄べY水平、勞動者的工資收入、勞動合同期限、工作崗位性質等合理確定。
解除合同違約金算篇十一
律師回復解答:
第一百一十四條當事人可以約定一方違約時應當根據(jù)違約情況向對方支付一定數(shù)。
額的違約金,也可以約定因違約產生的損失賠償額的計算方法,
約定的違約金低于造成的損失的,當事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增。
加;約定的違約金過分高于造成的損失的,當事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
以適當減少。
當事人就遲延履行約定違約金的,違約方支付違約金后,還應當履行債務。
閱讀本文后畢業(yè)生簡歷網(wǎng)還為您推薦了更多相關的文章參考:
既約定利息又約定違約金判決違約金彌補損失法定違約金數(shù)額。
解除合同違約金算篇十二
根據(jù)《北京市勞動合同規(guī)定》:“勞動者向用人單位支付的違約金最多不得超過本人解除勞動合同前12個月的工資總額?!?/p>
浙江、江蘇等地的規(guī)定也大致相同??磥碇坏靡揽俊白杂尚淖C”了。
我認為違約金約定的`規(guī)范性、合理性對勞動者和用人單位之間找到一定的平衡性非常重要,江勞、上海等地的規(guī)定極大地限制了用人單位約定違約金的條件,導致勞動者隨意解除勞動關系,卻沒有有效的措施去約束;而北京、天津等地卻沒有為違約金的約定限制條件,用表面的平等掩蓋了實質上用人單位和勞動者的不平等性,都是不合理的。法律應當就約定違約金確立一個前提條件,即應充分考慮當?shù)氐钠骄べY水平、勞動者的工資收入、勞動合同期限、工作崗位性質等合理確定。
解除合同違約金算篇十三
法律沒有具體規(guī)定合同違約金的上限,但是合同法規(guī)定,違約金最高一般不超過30%。合同的實際履行中,需要賠付的違約金超過了實際損失的30%,當事人可以向仲裁部門申請仲裁或者人民法院起訴請求減少違約金。
違約金過高的標準,為守約方的實際損失,損失包括直接損失和利益損失,主要體現(xiàn)了違約金的補償性。
以調整到實際損失的百分之一百三十為原則,主要體現(xiàn)了違約金的懲罰性。
法律依據(jù):
《合同法》第一百一十四條規(guī)定,當事人可以約定一方違約時應當根據(jù)違約情況向對方支付一定數(shù)額的違約金,也可以約定因違約產生的損失賠償額的計算方法。約定的違約金低于造成的損失的,當事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增加;約定的違約金過分高于造成的損失的,當事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適當減少。當事人就遲延履行約定違約金的,違約方支付違約金后,還應當履行債務。
工程簽合同怎么簽受法律保護。
合同當事人應當遵循公平原則確定各方的權利和義務。當事人約定行使權利、履行義務應當遵循誠實信用原則。當事人訂立合同應當遵守法律、行政法規(guī),尊重社會公德,不得擾亂社會經濟秩序,損害社會公共利益。這樣簽訂的合同才有法律效力。
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四百七十條:【合同主要條款與示范文本】合同的內容由當事人約定,一般包括下列條款:
(一)當事人的姓名或者名稱和住所;。
(二)標的;。
(三)數(shù)量;。
(四)質量;。
(五)價款或者報酬;。
(六)履行期限、地點和方式;。
(七)違約責任;。
(八)解決爭議的方法。
解除合同違約金算篇十四
違約金,亦稱違約罰款,是指合同當事人約定在一方不履行合同時向另一方支付一定數(shù)額的貨幣。違約金,以用人單位提供的培訓費為賠償標準;另外,勞動者違反競業(yè)協(xié)議的,那么以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賠償金額為準。
首先,根據(jù)《勞動合同法》規(guī)定,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后,組織勞動者參加專項培訓,進而簽訂服務期限約定的協(xié)議,那么勞動者在中途提出辭職,就要支付違約金。但違約金的數(shù)額不得超過用人單位提供的.培訓費用。
其次,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可以在勞動合同中約定保守用人單位的商業(yè)秘密和與知識產權相關的保密事項,那么勞動者違反競業(yè)協(xié)議的,就必須按約定支付違約金。
法律依據(jù):《勞動合同法》。
第二十二條用人單位為勞動者提供專項培訓費用,對其進行專業(yè)技術培訓的,可以與該勞動者訂立協(xié)議,約定服務期。
勞動者違反服務期約定的,應當按照約定向用人單位支付違約金。違約金的數(shù)額不得超過用人單位提供的培訓費用。用人單位要求勞動者支付的違約金不得超過服務期尚未履行部分所應分攤的培訓費用。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服務期的,不影響按照正常的工資調整機制提高勞動者在服務期期間的勞動報酬。
第二十三條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可以在勞動合同中約定保守用人單位的商業(yè)秘密和與知識產權相關的保密事項。
對負有保密義務的勞動者,用人單位可以在勞動合同或者保密協(xié)議中與勞動者約定競業(yè)限制條款,并約定在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后,在競業(yè)限制期限內按月給予勞動者經濟補償。勞動者違反競業(yè)限制約定的,應當按照約定向用人單位支付違約金。
第二十五條除本法第二十二條和第二十三條規(guī)定的情形外,用人單位不得與勞動者約定由勞動者承擔違約金。
解除合同違約金算篇十五
違約金是指按照當事人的約定或者法律直接規(guī)定,一方當事人違約的,應向另一方支付的金錢,違約金的標準是金錢,但當事人也可以約定違約金的標的物為金錢以外的其他財產。違約金具有擔保債務履行的功效,又具有懲罰違約人和補償無過錯一方當事人所受損失的效果,因此有的國家將其作為合同擔保的措施之一,有的國家將其作為違反合同的責任承擔方式。
法律咨詢:違約金的計算方法是什么?
律師解答:如果合同雙方對違約金有約定,按照合同約定處理。合同法規(guī)定當事人可以約定一方違約時應當根據(jù)違約情況向對方支付一定數(shù)額的違約金,也可以約定因違約產生的損失賠償額的計算方法。約定的違約金低于造成的損失的,當事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增加;約定的違約金過分高于造成的損失的,當事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適當減少。當事人就遲延履行約定違約金的,違約方支付違約金后,還應當履行債務。
如果合同雙方在合同中沒有約定違約金的,違約金一般等于違約所造成的實際經濟損失。
經營者對消費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規(guī)定承擔損害賠償責任。
相關法律知識:
違約金是指一方當事人由于過錯不履行或不完全履行合同,應當依照合同的約定或由法律的規(guī)定,支付給另一方一定數(shù)量的貨幣。
賠償金是指合同當事人一方違反合同約定,而給對方造成損失的,應給予一定數(shù)量貨幣進行賠償。
區(qū)別:不管合同當事人一方違反合同約定是否給另一方造成損失,只要雙方在合同中約定了違約金條款,違約方就必須給付另一方違約金;給付賠償金的前提必須是一方違反合同約定,給另一方造成了實際損失。同時,如果違約方給另一方造成的損失超過違約金的,則還應給付賠償金,補償違約金之不足。
就如版《內銷商品房預售合同》第十一條所稱的“乙方的實際經濟損失超過中方支付的違約金時,實際經濟損失與違約金等額部分,由甲方據(jù)實賠償”。一般來說,違約金的數(shù)額應當在房地產轉讓合同中約定。如未作約定,則依照《房地產轉讓辦法》:
(2)因購房人的過錯,末在約定的時間內支付轉讓價款的,購房人向房地產預(出)售人支付的違約金為逾期支付的轉讓價款按照中國人民銀行公布的同期存款利率計算所得利息的兩倍。
解除合同違約金算篇十六
經營者對消費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規(guī)定承擔損害賠償責任。
相關法律知識:
違約金是指一方當事人由于過錯不履行或不完全履行合同,應當依照合同的約定或由法律的規(guī)定,支付給另一方一定數(shù)量的貨幣。
賠償金是指合同當事人一方違反合同約定,而給對方造成損失的,應給予一定數(shù)量貨幣進行賠償。
區(qū)別:不管合同當事人一方違反合同約定是否給另一方造成損失,只要雙方在合同中約定了違約金條款,違約方就必須給付另一方違約金;給付賠償金的前提必須是一方違反合同約定,給另一方造成了實際損失。同時,如果違約方給另一方造成的損失超過違約金的,則還應給付賠償金,補償違約金之不足。
就如版《內銷商品房預售合同》第十一條所稱的“乙方的實際經濟損失超過中方支付的違約金時,實際經濟損失與違約金等額部分,由甲方據(jù)實賠償”。一般來說,違約金的數(shù)額應當在房地產轉讓合同中約定。如未作約定,則依照《房地產轉讓辦法》:
(2)因購房人的過錯,末在約定的時間內支付轉讓價款的,購房人向房地產預(出)售人支付的違約金為逾期支付的轉讓價款按照中國人民銀行公布的同期存款利率計算所得利息的兩倍。
解除合同違約金算篇十七
如果合同雙方對違約金有約定,按照合同約定處理。合同法規(guī)定當事人可以約定一方違約時應當根據(jù)違約情況向對方支付一定數(shù)額的違約金,也可以約定因違約產生的損失賠償額的計算方法。約定的違約金低于造成的損失的,當事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增加;約定的違約金過分高于造成的損失的,當事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適當減少。當事人就遲延履行約定違約金的,違約方支付違約金后,還應當履行債務。
如果合同雙方在合同中沒有約定違約金的,違約金一般等于違約所造成的實際經濟損失。
合同法規(guī)定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給對方造成損失的,損失賠償額應當相當于因違約所造成的損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獲得的利益,但不得超過違反合同一方訂立合同時預見到或者應當預見到的因違反合同可能造成的損失。經營者對消費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規(guī)定承擔損害賠償責任。
【本文地址:http://www.aiweibaby.com/zuowen/92228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