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是教學過程中的有機組成部分,它為教師提供了指導教學的藍圖。編寫教案時,要合理選取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靈活運用多種教學資源。通過參考這些教案,我們可以更好地理解教學要點和教學技巧。
雷雨教案一等獎篇一
走進作品,走近大師,學會鑒賞,通過個性化和富有動作性的語言分析人物形象。
1、自主選題,小組合作,探究學習,開展分角色朗讀,嘗試辯論,充分體現(xiàn)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培養(yǎng)其閱讀能力、口語表達能力、思辯能力和歸納理解的能力。
2、學會借助現(xiàn)代信息技術查詢、分析、辨別、篩選、整理、積累利用信息。將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理念、多元智能的理念、研究性學習的基本理念貫穿于課堂教學的全過程。
認清具有濃厚封建性的資產階級家族的腐朽,揭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的罪惡。
1、教材分析:《雷雨》是高中語文第四冊第三單元第一課,意在引導學生在解讀劇本,注意品味個性化和富有動作性的人物語言,把握尖銳集中的戲劇沖突,了解人物性格是怎樣在矛盾沖突的發(fā)展、變化中得到展現(xiàn)的。依據(jù)《課程標準》中對戲劇的要求,重視作品閱讀欣賞的實踐活動;提供必要的作家作品資料,引導學生自行從書刊、互聯(lián)網(wǎng)搜集有關資料,或采用多媒體等教學輔助手段,豐富對作品的理解;組織討論會,交流欣賞閱讀的心得。從而理解作品所表現(xiàn)出來的價值判斷和審美取向,作出恰當?shù)脑u價,豐富、深化對歷史、社會和人生的認識,提高文學修養(yǎng)。
2、教學對象分析:高二(5)(6)班是理科班,對語文學習的興趣不高,對劇本的解讀還停留在膚淺的層面上。通過辯論的形式,對于提高他們的表達能力以及思辯能力是大有裨益的,另外利用網(wǎng)絡這一學生喜聞樂見的模式查找資料,在培養(yǎng)信息素養(yǎng)的同時更能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培養(yǎng)其探索精神。
通過個性化和富有動作性的語言分析人物形象是教學的重點,為解決這一問題,根據(jù)學生興趣愛好,由他們自組小組,開展分角色朗讀。
“周樸園對侍萍的懷念是真實的還是虛偽的”是教學的難點,為解決這一問題,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利用圖書以及網(wǎng)絡搜集資料,并對搜集的資料進行整理、分析、匯總,開展辯論。
教師:推薦搜集資料的途徑、把學生搜集的資料匯總、整理、下發(fā)給學生,達成資源的共享。
學生:搜集資料、閱讀劇本;選擇、推薦朗讀者和辯論者。
運用誦讀法、論辯法、歸納法等多種教學手段,引導學生探究教學重難點; 借助多媒體、網(wǎng)絡等輔助教學手段,提高教學的效率。
(一)情境導入:激發(fā)情感,創(chuàng)設氛圍。(約1分鐘)
(二)溫故(約4分鐘)
1、概述《雷雨》的情節(jié)
2、理解錯綜復雜的人物關系(愛情關系、血緣關系、階級關系),進而了解矛盾沖突。
(三)知新(約20分鐘)
1、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約8分鐘)
2、歸納人物形象(約12分鐘)
(四)難點突破(約10分鐘)
模擬辯論
正方:周樸園對侍萍的懷念是真實的
反方:周樸園對侍萍的懷念是虛偽的
(五)總結評價(約3分鐘)
1、過程評價(教師評價為主)
2、現(xiàn)場表現(xiàn)評價(師生討論評價)
3、研究深度評價(教師評價為主)
4、綜合素質評價(學生選舉為主)
(六)課外拓展(布置作業(yè))(約1分鐘)
(七)結束語:(約1分鐘)
雷雨教案一等獎篇二
1、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有順序地觀察圖畫的能力,學習想象描寫。
2、學會本課的生字新詞,根據(jù)課后問題理解課文內容。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和背誦課文。
4、培養(yǎng)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美好事物的思想感情。
1、重點理解對荷花靜態(tài)美的特點描寫部分。
2、體會想象部分中出現(xiàn)的景象及其動態(tài)美的敘述。
教具準備:放大的一張荷花圖或cai課件。
一、導入。
新課,揭示課題。
同學們看過荷花嗎?荷花盛開時候是一幅怎樣的景象?
教師揭示課題:16。荷花。
二、觀察掛圖、了解圖意。
1、先從整體上引導學生看圖。
2、引導學生從局部觀察。
三、初讀課文,拼讀生字。
1、作者是怎樣描寫這幅圖上的荷花的呢?
2、學生自學,勾畫。
3、檢查自學情況。
4、指名初讀課文。
四、圖文結合,講讀課文。
2、綜合學生的回答,圍繞聞看想這一順序組織教學。
(1)學習1自然段。
a、指名朗讀。
b、一......就......這個詞說明什么?(荷花散發(fā)出來的清香傳得很遠)。
c、哪一個詞表達了我去荷花池看荷花的迫切心情?(趕緊)。
(2)學習2、3自然段。
默讀課文并討論:
a、我跑到荷花池邊,看到了一幅什么景象?
b、作者著重觀察描寫了荷花的哪部分?
c、作者是怎樣描寫荷花的葉子呢?他們的葉子有什么特點?
d、作者描寫荷花時,抓住了哪三種不同的樣子來寫?請課文中找出相關詞語。
e、在2自然段中,哪些詞語用得好,把荷花寫活了?
f、面對滿池美麗的荷花,作者流露出了一種怎樣的感情?從哪些詞語看出?
g、為什么說把眼前的這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畫,那畫家的本領可真了不起呢?
講述:課文前三段描寫了荷花的香、多、美。
指導朗讀。
(3)學習4、5自然段。
a、從哪些詞看出是作者的想象?
b、當我忽然覺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的時候,面前起了什么變化?
c、我仿佛變成了荷花以后,蜻蜓和小魚有什么表示?
d、讓學生合理想象。
e、默讀4自然段,看共有幾句話,可分為幾層意思?
小結:這兩段寫作者被荷花的美景陶醉了,仿佛變成了一朵荷花,過了好一會兒,才回到現(xiàn)實中來。
(4)齊讀課文最后一段。
五、指名讀全文,其它同學看圖聽讀,展開想象。
六、回顧全文,理清思路。
雷雨教案一等獎篇三
從介紹作者導入新課。使學生通過了解偉人經歷感悟偉人情懷,體會詩歌的感情。
作者簡介。
毛澤東,是一位偉大的政治家、思想家、軍事家,無產階級革命的卓越領導人,同時,他又是一位偉大的詩人。他一生寫下了很多震撼人心的詩篇,對鼓舞革命戰(zhàn)士和億萬人民的戰(zhàn)斗豪情,產生過巨大的影響。他的詩詞,顯示了博大的胸襟,豪邁的氣魄,廣闊的意境,讀起來讓人熱血沸騰,精神奮發(fā)。
雷雨教案一等獎篇四
3、能按一順序觀察圖畫,培養(yǎng)觀察能力,養(yǎng)成留心觀察事物的好習慣;
4、理解課文內容,知道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景象。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比較看圖,導入課題。
3、大家的眼睛可厲害,一眼給瞧出了,夏天到了,就會常有的現(xiàn)象:雨下得大,但時間不長,天氣變化極大的雨,叫做――(學生答:叫雷雨。)
雷雨教案一等獎篇五
教學目標:
1、認讀本課8個生字,學習課文中出現(xiàn)的新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能按一順序觀察圖畫,培養(yǎng)觀察能力,養(yǎng)成留心觀察事物的好習慣;
4、理解課文內容,知道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景象。
教學重點:認讀生字新詞,初步了解雷雨前、中、后景象變化的特征;
教學難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比較看圖,導入課題。
3、大家的眼睛可厲害,一眼給瞧出了,夏天到了,就會常有的現(xiàn)象:雨下得大,但時間不長,天氣變化極大的雨,叫做――(學生答:叫雷雨。)
二、范讀自讀,讀通課文。
過渡:到底雷雨的天氣是怎么變化的呢?我們一起來聽課文朗讀錄音吧。
1、(播放課件的課文朗讀錄音。)播放前提出要求:邊聽邊畫出本課的生字,并輕聲地跟讀;每聽完一段就請標上自然段的序號。
2、自己出聲試讀課文,括號括出本課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出示詞語卡片,讓學生搶讀、分組認讀。相機糾正讀音。
三、表格引路,體現(xiàn)學法。
2、(課件出示表格):
時間
雷雨前
雷雨中
雷雨后
景物
特點
好詞
我們先來看第一、二、三自然段雷雨前部份。指名讀,請其它同學評議讀得怎么樣。齊讀課文一、二、三自然段。
3、通過課件進一步體會黑沉沉、壓、垂下來越越含義。
(課件出示):比較句子:
閃電亮,雷聲響。
閃電越來越亮,雷聲越來越響。
體會第二句用了越來越,寫出閃電和雷聲亮和響是一步步的,不是一下子。
指導學生邊朗讀邊想象,讀出雷雨前的緊張、沉悶的氣氛。
4、小結學法。剛才我們是怎么學習這一部份的?(學生邊答邊板書:1、讀課文;2、圈景物;3、畫特點;4、說好詞;5、想象讀。)
四、學法引路,表格自學。
過渡:有了學法,我們就懂得了該怎么學習這篇課文了,以下兩部份,大家可以小組合作自學了嗎?好,我們開始吧。
1、小組按學法,根據(jù)表格合作學習雷雨中、后兩部份。
2、檢查自學情況。哪一個小組來匯報一下他們的自學情況?按學法前四點,表格檢查。(學生匯報,課件隨之出現(xiàn)課文的圈、畫的內容。)
3根據(jù)學生的回答進一步理解重點詞:漸漸、掛。
(課件出示一陣雷雨聲)剛才你們聽到了什么?雷聲和雨聲慢慢地、一點一點變小的過程就叫――(學生齊答:漸漸地。)誰來讀一讀這句話?能不能給漸漸地換個位置,但意思不變?下面老師說句子,大家試著添加漸漸地一詞,可以添在前面,也可以添在中間,比比誰想得快、添得準。
1、我長高了。
2、四周安靜下來。
3、叔叔的身影消失在人群中。
4、我懂得愛是偉大的、無私的。
這種練習太容易了,老師再來難一點的題目。
補充句子理解掛
1、我把__掛在___。
2、墻上掛著___________。
3、________掛在______。
掛的東西一定要在什么地方?(在高處)為什么作者想象彩虹掛在天空?
4、檢查朗讀。分組讀,其它組評議。(強調從邊想象邊朗讀的角度去評議。第二部份要讀出雷雨的猛烈、大。第三部份要讀出雷雨的空氣清新、涼快、舒服。
雷雨教案一等獎篇六
課本108頁至110頁的內容。
1、理解課文內容,能夠想象“白荷花在這些大圓盤之間冒出來”是什么樣子;一池的荷花有什么姿態(tài)。能夠理解“冒”“飽脹”“挨挨擠擠”等詞的意思。
2、能夠準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想象和體會一池荷花的美麗,體會大自然的神奇美妙,激發(fā)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理解白荷花開放的種種姿態(tài),想象這一池荷花為什么像“一大幅活的畫”;體會“我”忽然覺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時眼前出現(xiàn)的景象。
1、理解白荷花開放的種種姿態(tài),想象這一大池荷花為什么像“一大幅活的畫”。
2、想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時眼前出現(xiàn)的景象。
[教具安排]。
教學掛圖小黑板錄音機。
[教學過程]。
一、接導入新課,揭示教學目的。
(一)這節(jié)課老師和同學們繼續(xù)學習第21課《荷花》。(板書課題,學生齊讀課題)。
(二)請同學們回憶一下作者是按什么順序寫荷花的?(聞花香,賞花姿,贊花美,想花舞)。
(三)接下來我們就按這樣的順序來讀課文,體驗和想象這一池荷花的美。
二、學文。
(一)第一段。
1、指名讀,其余學生想:我為什么趕緊往荷花池邊跑?
2、小結:作者知道荷花開了,他想看荷花的心情是多么急切呀,哪個詞可以看出作者急切的心情?(板書:趕緊)。
3、學生齊讀第一自然段。
(二)第二段。
1、作者跑到荷花池邊看到了什么?請同學們自讀第二自然段,讀時注意用橫線畫出描寫荷葉姿態(tài)的句子,用波浪線畫出描寫荷花姿態(tài)的句子。
2、荷葉。
(3)用現(xiàn)實做類比,引導學生想象一池荷葉的景象,有感情朗讀第一句話。
(1)荷葉很美,荷花更美,荷花是什么樣的?(一生讀)一共寫了荷花的幾種姿態(tài)?
(2)請一生讀描寫荷花三種姿態(tài)的句子,其余在圖上找對應荷花。
(3)請生上臺指這三種荷花,板書:全開半開花骨朵。
(5)學生讀——說理由——師點評——有感情朗讀。半開的:多像個羞羞答答的小姑娘呀,她也想和別的話一樣美呢!全開的:花瓣全展開了,里面這嫩黃色的是什么呢?(小蓮蓬)可愛嗎,那些詞寫出了它的可愛呢?花骨朵:花骨朵像什么?(后面根據(jù)學生所說進行點撥)。
(6)這三種姿態(tài)的荷花都很美,讓我們一起讀一讀吧。
4、冒。
(1)么美的荷花,這么美的荷葉,作者是怎樣從寫荷葉過渡到寫荷花的?(白荷花在這些大圓盤之間冒出來)。
(2)“冒”可以換成“長”嗎?為什么?它與前一句話中哪個詞呼應?(這個問題可以在學生說的基礎上酌情問)。
(3)是呀,這么密的荷葉擋也擋不住這一朵朵的荷花,它們的生命力真旺盛。(請生有感情朗讀這句話)。
5、想象:
(1)瞧,這三朵姿態(tài)的荷花從荷葉間冒出來笑著看大家呢,誰來當當它們,用手擺出它們的.姿態(tài)。
(2)請生上臺做動作。
(3)還有什么姿態(tài)呢?請生上臺做動作。
(4)這一朵朵的白荷花欣喜的看著周圍的世界,仿佛會說些什么?
(5)生想象。
(6)師:誰愿意贊美她們?生贊美。
(三)第三段。
1、師范讀第三自然段,請生讀這一段。
3、那讓我們再一次贊美這美麗的荷花和神奇的大自然吧!有感情朗讀這一自然段。
(四)第四段。
2、學生想象。
3、荷花太美了,怪不得這么多的小動物都愿意和他做朋友,怪不得我們都以為自己仿佛是一朵荷花呢。
三、總結。
今天,我們跟著作者聞了花香,賞了花姿,贊了花美,想了花舞,我們從中充分可以感受到這一池荷花的美。
四、作業(yè)布置(任選其一)。
(一)小報。
(二)收集小詩。
(三)畫一幅荷花的畫。
(四)背課文。
雷雨教案一等獎篇七
我們每個人都有一些自己的生活習慣,有的是好習慣,有的是壞習慣。好的習慣應發(fā)揚,壞習慣就要改正。如果你有某些壞習慣,這節(jié)課我們就要幫助你改改你的壞習慣。
板書:改改你的壞習慣。
二、新授部分。
1.看課堂劇《小紅的三餐》:故事大意:小紅早晨起床,洗瀨完畢,媽媽把飯菜在餐廳擺好,叫小紅吃早飯,小紅說:“媽媽,我不餓,我不吃。”說完就上學去了。中午放學小紅一進家門就看見桌上放著她平時最愛吃的紅燒排骨,小紅拿起筷子大口大口地吃了起來,一直吃到不能再吃為止,下午上學的路上開始胃疼,晚上回家發(fā)現(xiàn)只有一個她最不愛吃的醬茄子,小紅只吃了兩口就不吃了。
師問:誰能說說不衛(wèi)生的習慣還有哪些生答:師板書:
師問:你有這方面的壞習慣嗎你準備怎樣改正。
小結學法:(略)。
2.觀看課堂劇《小明的100分》。
(大意:)老師說今天的數(shù)學卷子,我已初步看了一遍,現(xiàn)在發(fā)還給你們,我公布正確答案,要求同學們對照標準答案自行打分。小明左右一看沒有注意,忙把填空中的錯誤答案改正過來,打上100分。這節(jié)課結束時老師說:“同學們,老師是在做一個誠實測驗,如果你有不誠實的表現(xiàn)要改正。
看幻燈出示的問題,同桌討論后回答:
(1)小明這是一種什么壞習慣。
(2)不誠實、欺騙老師這屬于哪種壞習慣。
(3)還有哪些習慣是人際交往中的壞習慣。
(4)如果你有這其中的壞習慣,你打算怎么辦。
3.觀看課堂?。骸犊腿藖砹恕饭适麓笠猓簭埵迥脕硪缓卸Y品到小立家做客,爸爸接過禮品盒放在桌子上后跟張叔叔談話。小立打開禮品盒,發(fā)現(xiàn)里面有她愛吃的蛋糕,就吃了起來,一邊吃一邊嚷著叫爸爸陪她到公園玩兒。
看幻燈:出示題:
(1)故事中小立有哪些壞習慣。
(2)這是哪方面的壞習慣。
(3)還有哪些是家庭生活中的壞習慣。
(4)如果你有打算怎么辦。
用剛才學習前兩個內容的方法自學,小組討論,派一人回答。
4.說說你或你發(fā)現(xiàn)別的同學有哪些日常生活中的其它不良生活習慣,你的`改正措施。
三、總結。
1.問:通過這節(jié)的學習,你懂得了什么。
2.師總結:
每個人都會不同程度地存在某種或某些不良習慣。只要大家從小勇于認識和承認自己的不良習慣,并下決心糾正,就能不斷進步,健康成長。
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萬事成蹉跎。
師講解,大家齊讀。
雷雨教案一等獎篇八
本節(jié)教材以我國的民間藝術皮影為題材,它的藝術風格在民族藝苑里獨樹一幟。但相對我們這的學生來說,是比較陌生的,學生幾乎不了解什么是皮影,因此要求學生以小組的形式到互聯(lián)網(wǎng)、圖書館等地方查找資料,課堂以學生為主體,以達到事功半倍的效果。
1、認知目標:通過學習了解皮影相關知識、人物造型特征及美感。
2、實踐目標:能利用皮影人物造型的方法,用線畫一幅有特點的皮影人物畫。
3、情感目標:引導學生在小組學習探究中,自主交流,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自主探究意識。通過學習活動,培養(yǎng)學生熱愛民間傳統(tǒng)文化的情感及對美術學習的興趣。
重點:皮影的相關知識及人物造型特征。
難點:如何表現(xiàn)出傳統(tǒng)皮影。
2、課件:皮影的制作。
3、皮影實物。
1、了解和收集皮影的相關資料。
2、分組合作便于交流。
一、激趣導課:
就是這部動畫片,一下激起了我們對于皮影的研究興趣,下面就請同學來共同探究一下吧。
二、分小組合作探究。
1、皮影的傳說與歷史。
2、皮影的造型特征和圖案特征。
3、皮影的制作材料及方法。
4、探究皮影的玩法。
三、各小組匯報。
1、皮影的傳說與歷史:
皮影最早誕生于2000年前,俗稱“影子戲”,是我國古老而神奇的戲曲藝術,因為它比電影出現(xiàn)的早,也被認為是現(xiàn)代電影的鼻祖。一口敘說千古事,雙手對舞百萬兵。曾是人們對皮影戲的記憶,一幅白白的紗,一盞昏黃的燈,光影間演繹人間百態(tài)。
皮影的地區(qū)分布特點:
陜西皮影:纖巧秀麗,色彩鮮艷。
北京皮影:臉譜京劇化,富有京味文化。
四川皮影:簡約純樸。
2、皮影的造型特征和圖案特征。
造型特征:造型平面化、藝術化、卡通畫、戲劇化。
為什么皮影人物都用側面像?便于戲曲人物之間的語言動作交流等。
皮影身上有哪些傳統(tǒng)圖案、線條?有牡丹、龍祥云等圖案,有直線、折線、波浪線等。
3、皮影的.制作材料及方法。
制皮描樣鏤刻著色熨平上油訂綴。
4、探究皮影的玩法:請學生給皮影人物擺造型。
提問:通過你的觀察,告訴大家皮影人物為什么能動?兩個學生給皮影人物擺一個造型。告訴大家,皮影人物是靠身上的關節(jié)活動的。
三、藝術實踐:通過各組同學對皮影的研究及資料準備我們是不是也想畫一畫皮影呢?用線畫一幅具有皮影人物造型特點的作品。要求:注意設計要點,線條細致而不繁瑣,簡潔而不空洞,注意線條的剛柔、粗細、疏密變化。
四、展示評價。
設計多個獎項:最美造型獎,最美線條獎,最美色彩獎,最美構思獎,最佳表現(xiàn)獎,引導學生從技能、情感等方面對這節(jié)課的表現(xiàn)做出評價,對作品發(fā)表看法,體驗成功的喜悅。
五、教師小結。
同學們,看過了大家的展示,老師真的很佩服你們,能在這么短的時間內,搜集到這么多資料,宣傳老祖宗留下來的傳統(tǒng)文化。中國皮影藝術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它體現(xiàn)了我國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和生活向往。希望同學們能將研究深入下去,發(fā)現(xiàn)更多值得中國人驕傲的民族藝術瑰寶。作為中國人,我們應該為擁有如此燦爛的民族文化而自豪,更應該為保護和發(fā)展這些文化而不懈努力。希望同學們以后要繼續(xù)挖掘、創(chuàng)新,讓我們民族的優(yōu)秀文化發(fā)揚光大。
六、教學板書。
走進皮影。
看聽說玩。
雷雨教案一等獎篇九
1、教師活動:
(2)、投影展示情境二,和學生共同回顧魯侍萍的一段話。
魯:哭?哼,我的眼淚早哭干了,我沒有委屈,我有的是恨,是悔,是三十年一天一天我自己受的苦。你大概已經忘了你做的事了!三十年前,過年三十的晚上我生下你的第二個兒子才三天,你為了要趕緊娶那位有錢有門第的小姐,你們逼著我冒著大雪出去,要我離開你們周家的門。
(3)、請一位女生讀這段話,男生點評,教師指導。教師事先把兩個你們改成你,讓學生找出課文與老師給的文字的不同,讓學生體驗“你們”與“你”在表情達意上的不同感受,聯(lián)系上下文語境,體會魯侍萍復雜的心情。
2、預設學生行為:女生讀,男生評,氣氛很熱烈。學生找出了“你們”和“你”的變化,體驗二者在表情達意上的不用感受,體會魯侍萍復雜的心情。
3、設計目的: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對作品語言的感悟能力。
1、教師活動:
(2)教師點撥:故事發(fā)生在30年前,即文中的“光緒20年1894年”,在清末封建社會里,青年男女自由戀愛是不被傳統(tǒng)認可的。再看周樸園30年前的處境,他也不過20多歲的小伙子,在上面還有老頭子、老太太、大家庭,他也掌握不了自己的命運。所以,“你們”一詞傳遞出來當時拋棄魯?shù)牟恢皇侵?,更主要的是封建大家庭?/p>
2、預設學生行為:對周樸園這一角色產生同情的同時能感受到封建社會對男女青年愛情的迫害,并對此產生強烈的不滿。
3、設計目的:通過點撥,使學生們了解在清末封建社會里,青年男女自由戀愛是不被傳統(tǒng)認可的,而且周樸園那時年輕,沒有掌握自己命運的能力,感受周樸園角色的無奈。
雷雨教案一等獎篇十
1、教師活動:
(1)投影展示情境一,讓學生通過課文節(jié)選的第一場戲——周樸園與魯侍萍相認中的語言入手,來把握周樸園的復雜個性。
樸:沉思無錫?嗯,無錫忽而你在無錫是什么時候?
魯:光緒二十年,離現(xiàn)在有三十多年了。
樸:哦,三十年前你在無錫?
魯:是的,三十多年前呢,那時候我記得我們還沒有用洋火呢。
樸:沉思三十多年前,是的,很遠啦,我想想,我大概是二十多歲的時候。那時候我還在無錫呢。
魯:老爺是那個地方的人?
樸:嗯,沉吟無錫是個好地方。
魯:哦,好地方。
(2)預設問題,分組討論:體驗“我們”在表意上的作用?通過貫穿全戲。
的時間概念“三十年前”(讓學生找出第一場戲中“三十年前”共出現(xiàn)12次)來深入了解周、魯兩人特殊的關系。
(3)投影展示曹禺在序幕中明確寫出的人物關系表。
周樸園--某煤礦公司董事長,五十五歲。
周繁漪--其妻,三十五歲。
周萍--其前妻魯侍萍生子,年二十八。
周沖--繁漪生子,年十七。
魯貴--周宅仆人,年四十八。
魯侍萍--其前妻,某校女傭,年四十七。
魯大海--侍萍與前夫周樸園之子,煤礦工人,年二十七。
魯四鳳--魯貴與侍萍之女,年十八,周家使女。
(4)預設問題,分組討論:從這表中你能看出什么奧妙嗎?那作者為什么。
反復強調30年前,難道是作者記錯了嗎?
2、預設學生行為:閱讀情境一兩人的對話,找出對話中反復出現(xiàn)的關鍵詞“三十年前”,結合老師提供的人物關系表的閱讀資料,運用教師介紹的方法分組討論分析周樸園的形象,對周樸園和魯侍萍的感情糾葛有個整體把握。
3、設計目的:使學生能通過提取關鍵詞語“三十年前”對周樸園和魯侍萍的感情糾葛有個整體把握,并培養(yǎng)學生從表格圖形中獲取主要信息的讀表能力。
1、教師活動:
(2)提示學生可用心理學分析法來說明周、魯確實存在過真實的愛情。他們對話中反復出現(xiàn)的是“三十年前”這個時間概念,并不是作者記錯了,而是更逼真了人物的心理。從一個側面反映了作者語言的高超。
2、預設學生行為:在明確周、魯有過刻骨銘心的愛情時,學生自然明了“無錫為什么是個好地方”的“好”是有著特定內涵的,從而對兩人的感情糾葛及周樸園多情的一面有更深的把握,佩服作者語言的高超。
3、設計目的:使學生感悟周、魯愛情的刻骨銘心,沉浸在對美好愛情的憧憬中,分析周樸園多情的一面。
雷雨教案一等獎篇十一
一、探究:
答案:有較強的社會主題,反映歷史變革時期極深層的階段矛盾和新舊思想的沖突。
三大斗爭:
夫妻之斗(等級、門第的封建思想觀念)。
父子之斗(資本家和工人階段之間的斗爭)。
兄弟之斗(新舊思想之間的矛盾與沖突)。
4.作者為什么要用“雷雨”作標題,這個標題有沒有別的含義?
從自然的雷雨到社會的斗爭。
5.你認為周樸園對魯侍萍有沒有真感情?
【參考資料】:
資料一:
樸園由書房進,大家俱不動,靜寂若死。
周樸園(在門口)你叫什么?你還不上樓去睡。
周蘩漪(倨傲地)我請你見見你的好親戚。
周樸園(見魯媽,四鳳在一起,驚)阿,你,你——你們這是做什么?
周蘩漪(拉四鳳向樸園)這是你的媳婦,你見見。(指著樸園向四鳳)叫他爸爸!(指著魯媽向樸園)你也認識認識這位老太太。
魯侍萍太太!
周蘩漪萍,過來!當著你的父親,過來,跟這個媽叩頭。
周萍(難堪)爸爸,我,我——。
周樸園(明白地)怎么——(向魯媽)侍萍,你到底還是回來了。
周蘩漪(驚)什么?
魯侍萍(慌)不,不,您弄錯了。
周樸園(悔恨地)侍萍,我想你也會回來的。
魯侍萍不,不!(低頭)啊!天!
周蘩漪(驚愕地)侍萍,什么,她是侍萍?
周樸園嗯。(煩厭地)蘩你不必再故意地問我,她就是萍兒的母親,三十年前死了的。
周蘩漪天哪!
周樸園(沉痛地〕萍兒,你過來。你的生母并沒有死,她還在世上。
周萍(半狂地)不是她!爸,您告訴我,不是她!
周樸園(嚴厲地)混帳!萍兒,不許胡說。她沒有什么好身世,也是你的母親。
周萍(痛苦萬分)哦,爸!
周樸園(尊重地)不要以為你跟四鳳同母,覺得臉上不好看,你就忘了人倫天性。
魯四鳳(向母)哦,媽!(痛苦地)。
周樸園(沉重地)萍兒,你原諒我。我一生就做錯了這一件事。我萬沒有想到她今天還在,今天找到這兒。我想這只能說是天命。(向魯媽嘆口氣)我老了,剛才我叫你走,我很后悔,我預備寄給你兩萬塊錢?,F(xiàn)在你既然來了,我想萍兒是個孝順孩子,他會好好地侍奉你。我對不起你的地方,他會補上的。
周萍(向魯媽)您——您是我的——。
魯侍萍(不自主地)萍——(回頭抽咽)。
周樸園跪下,萍兒!不要以為自己是在做夢,這是你的生母。
魯四鳳(昏亂地)媽,這不會是真的。
魯侍萍(不語,抽咽)。
周蘩漪(笑向萍,悔恨地)萍,我,我萬想不到是——是這樣,萍——。
——以上選自第四幕。
資料二:《序幕》中的相關內容。(略)。
二、曹禺《雷雨》中的瑕疵。
1.關于周萍、魯大海、魯貴的年齡問題。
2.周樸園第一個太太的缺少必要的交代。
諒解的理由:本部劇作完成于曹禺學生時代,是處女作和成名作,時年僅23歲。
雷雨教案一等獎篇十二
1、識記理解“涔涔”“郁熱”“昧心”等詞語及文學常識。
2、了解作品豐富多彩而又富有個性化的語言特點。
3、 體會戲劇通過尖銳的戲劇沖突、曲折的情節(jié)刻畫人物、表現(xiàn)主題。
【教學過程 設計】
【教學要點】
1、作者作品簡介
2、分角色朗讀
3、理解課文節(jié)選部分的矛盾沖突
4、課堂討論:周樸園愛魯侍萍嗎?
一、導入
簡介作者及《雷雨》的大致情節(jié)
理清人物關系及矛盾沖突
填圖練習
三、討論
課后練習二:主要矛盾沖突是什么?為什么?
正方:一二組——周樸園愛魯侍萍
反方:三四組——周樸園不愛魯侍萍
[通過辯論,疏通“重逢”一節(jié)的情節(jié)脈胳,賞析人物語言,分析人物形象]
總結要點:
1、 周樸園曾經喜歡過,甚至愛過
2、 他始亂終棄的原因(性格特點、階級特性)
3、 周樸園的人物性格
五、布置作業(yè)
六、板書設計
第二課時
【教學要點】
1、 閱讀賞析“斗爭”一場
2、 歸納人物性格及主題
3、 課堂練習
一、閱讀賞析“斗爭”一場
1、周樸園有沒有顧父子之情,為什么不顧?
2、劇中通過魯大海的話交代了什么?
3、侍萍為什么不認兒子周萍?
二、討論總結人物性格
1、周樸園:殘忍、冷酷、自私、貪婪、虛偽的反動資本家。
2、魯侍萍:
3、學生自己歸納魯大海的人物性格。
劇本為什么以“雷雨”為題?
雷雨教案一等獎篇十三
1.默讀課文,能邊讀邊想象。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通過聲音表現(xiàn)雷雨前后的不同景象。
2.有留心觀察天氣的興趣,能寫觀察日記。
3.閱讀《新語文主題閱讀》中的《大自然的語言》和《走進大自然》,通過朗讀了解大自然的八種語言。
4、能通過朗讀表達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圖文結合感受雨前、雨中和雨后的不同特點。
有留心觀察天氣的興趣,能寫觀察日記。
教具:多媒體課件。
教學方法:情境教學法、讀中感悟法
1.了解了這么多大自然的語言,那你們有沒有聽過大自然的交響曲——雷雨呢?請閉上眼睛聽這場雷雨。(播放課件)
2.師:聽到這場雷雨,你們想到了哪些詞語?。
3.過渡:同學們,夏日炎炎,驕陽似火,一陣雷雨,送來清涼,聲聲蟬鳴,陣陣蛙叫,一群孩子,盡情玩耍!雷雨給夏天帶來了無限樂趣!想不想到雨中走一走?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走進大自然,聆聽大自然的交響曲——雷雨?。c出課題)
4.板書課題。
昨天學習了文中的生字詞,你們還認識它們嗎?
1、字詞檢查(課件出示詞語)
2、開火車讀詞語
3、表演讀“亂擺 壓下來 垂下來“
4、指導寫“垂“字
1、還記得這三幅畫面嗎?(課件出示三幅圖)
2、誰來說一說這三幅圖展現(xiàn)的是什么?
3師小結:這三幅畫面展現(xiàn)的就是雷雨的發(fā)展變化的過程。
(教師板書:雨前 雨中 雨后)
4師:還記得哪幾個自然段寫雨前,哪幾個自然段寫雨中,哪幾個自然段寫雨后嗎?
5讀課文:師:我們再讀一讀這不同的場面,初步感受一下雷雨的變化過程。
過渡:現(xiàn)在我們一起走進課文去看看雷雨前的情境。
出示閱讀提示:請同學們默讀課文一至三自然段,找一找課文中都描寫了哪些景物?并用鉛筆把詞語畫出來。
1、第一自然段
(2)誰能讀出壓下來的感覺?。ň毩曌x)
(3)引讀:天真悶??!難怪樹上的葉子——蟬——
(4)師:這就是蟬,(出圖)它還有個名字叫什么?(知了?。?/p>
從一動不動你能感受到什么?從一聲也不叫你又能感受到什么?
(5)練習讀句子
2、第二自然段
過渡:雷雨來臨之前,天暗了下來,空氣是那樣的悶熱潮濕,一絲風也沒有,連愛唱歌的蟬都閉緊了嘴巴,靜靜地靜靜地等待一場大雨的來臨。可這沉悶的氣氛轉眼間就發(fā)生了變化。
(1)引讀:忽然一陣大風,吹得樹枝亂擺,一只蜘蛛從網(wǎng)上垂下來,逃走了。
(2)誰打破了雨前的沉悶。哪個詞語說明風來的快? 風大到什么程度了? 還有什么可以說明風大,看后面的句子想一想。
(3)蜘蛛怎樣逃的,在文中找一個詞語。蜘蛛為什么不從樹上爬下來呀?
(4)這么大的風后面會是多大的雨呀?趕緊跑吧!練習讀句子。
3、第三自然段
(1)大風之后,(課件點擊)生讀句子 。
(2)練習朗讀。
師:在大家的呼喚聲中,雷雨終于來了!
看——(課件欣賞)
1、自己讀一讀,把雨從大到小的變化過程讀出來。
3、坐在屋內向外往去,又是什么感覺?看不清什么了?這樣的景象用一個詞來形容?
4、整個世界都穿上了雨做的外衣,大家一起來讀雨中的段落,讓我們再次感受雷雨的神奇!
過渡:雨停了,請一位同學給大家讀一讀最后一段。
1、看到彩虹,又想到了什么詞語?
(生說詞語)(彩虹)都有什么顏色?一人說一個!
2、赤橙黃綠——怎么能不美呢?看到這么美麗的彩虹,你們的笑容呢?就帶著這樣的表情齊讀最后一段!
3、(點擊課件)聽!蟬叫了!它在用聲音表達心中的喜悅?。c擊課件)蜘蛛好不容易又回來了,坐在網(wǎng)上,此時此刻它又會是什么心情呢?(點擊課件)連小青蛙也想和你們一起大聲贊嘆!請同學們帶著動作再一次有感情讀最后一段。
1、排序:課文讀懂了,你能把這幾個句子按正確的順序排列起來嗎?
2、練習二:
(1)太陽和彩虹,我想把彩虹先掛在天空,后寫太陽,行不行?
(2)樹上有蟬又有蜘蛛,那它兩個可以顛倒順序嗎?
(3)作者在觀察雨后的景象時是按什么順序觀察的?
(點擊課件)從上到下的順序觀察的。
師:學了這篇課文,我們不僅要了解到雷雨發(fā)展變化的過程和它的特點,還要從課文中學到寫觀察日記的方法。其實這篇課文就是一片觀察日記,我們來把它改成日記的格式。
師板書:觀察日記
1、日記格式是有要求的,第一行要些什么呢?
2、要寫好觀察日記要注意什么呢?這個小兒歌能給你幫上忙。
——生讀兒歌
1、老師請你們觀看幾幅雨后的圖片,你們可要仔細觀察并展開想象。
2、同學們想一想,雨后還有哪些美景呢?
3、作業(yè):觀察日記 雨停了……
把剛才觀察到的雨后景象加上自己的想象寫下來。
雷雨教案一等獎篇十四
摘要: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活動;
二、欣賞,熟悉歌曲,理解歌詞;
三、分析討論,學習切分音,練習歌曲節(jié)奏型;
四、演唱歌曲。
關鍵詞:
夏天;雷雨;切分音;歌曲圖譜。
作者簡介:
姓名:關玉婷 單位:關山幼兒園 出生年月:1992年8月4日
郵政編碼:430074 性別:女 民族:漢
詳細通訊地址:武漢市東湖高新區(qū)新竹路關山幼兒園
正文:
目標:1、通過歌曲感受夏天雷雨的自然現(xiàn)象。
2、知道切分音,學習并掌握切分音的節(jié)奏和唱法。
3、能記憶歌詞內容,用不同的力度來演唱歌曲。
準備:1、幼兒有雷雨自然現(xiàn)象的相關知識。
2、歌曲ppt,閃電、打雷、雷雨的音效,歌曲內容圖譜一份,問答標志兩個。
3、歌曲節(jié)奏型一張,切分音節(jié)奏型一張。
過程: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活動。
1、設置情境幼兒進入場地。
2、復習歌曲《大雨和小雨》。
3、播放閃電、打雷、雷雨音效,吸引注意力,提問引導幼兒說一說聽到了什么。
二、欣賞,熟悉歌曲,理解歌詞。
1、播放歌曲《夏天的雷雨》ppt,幼兒欣賞歌曲。
師:我們一起來聽一首好聽的歌曲,看看能不能從歌曲里找到答案。
2、師示范唱,引導幼兒記憶歌詞。
師有感情的演唱一遍歌曲,并提問:"你們剛才聽到了什么?"(請幼兒自由回答)
3、出示圖譜,幫助幼兒理解記憶歌詞內容。(用一個圖譜代表一句歌詞)
(1)根據(jù)幼兒回答出示歌詞圖譜,并解釋圖標代表含義。
(2)幼兒再次聽音樂,重組圖譜順序,幫助幼兒記憶歌詞順序。
三、分析討論,學習切分音,練習歌曲節(jié)奏型。
1、出示節(jié)奏型圖譜,練習熟悉節(jié)奏型。
2、引導幼兒認識切分音,學習切分音的節(jié)奏型。
(1)知道切分音的節(jié)奏特點,出示蘋果圖卡幫助幼兒理解并練習切分音節(jié)奏。
(2)用拍手的形式練習切分音。
(3)用歌詞內容帶入節(jié)奏練習切分音。
3、根據(jù)圖片節(jié)奏型練習歌詞。(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歌曲特點:問答式,第一段提問,第二段是回答。)
四、演唱歌曲。
1、分段學唱歌曲,強調唱"一閃閃""嘩啦啦"時用響亮的跳音。唱"轟隆隆"時聲音大而有力。
2、教師彈琴帶幼兒整首學唱歌曲,進一步感受歌曲的旋律和歌詞。
3、教師與幼兒用一問一答形式演唱歌曲。
4、幼兒分組用一問一答形式演唱歌曲。
5、嘗試自由結伴用問答形式演唱歌曲。
雷雨教案一等獎篇十五
1、體會作品中起伏跌宕的戲劇波瀾和個性鮮明的人物語言。
2、認識資產階級冷酷的階級本性及其腐朽的家庭生活,從而認識舊社會制度的黑暗。
3、訓練獨立閱讀能力和分析、鑒賞、評價能力。
1、周樸園的性格特征。
2、周、魯會面時兩人復雜的心理活動。
1、表演法:通過表演劇情,讓學生體會人物的語言行為,感知人物的性格特點及劇本的矛盾沖突。
2、分析點撥法:對重、難點問題,教師做適當?shù)狞c撥,以幫助學生理解。
3、論辯法:設論辯題,通過開展辯論會,加深學生的理解。
1、以閱讀學習法為主要,輔之以合作學習法。
2、興趣性閱讀——研究式閱讀——鑒賞式閱讀。
一、以《雷雨》的巨大成就導入課文。
二、進入課文。
1、學生表演第一場戲劇沖突。
2、評價演出效果。
3、分析人物內心變化。
4、辯論周樸園是否真愛魯侍萍。
5、分析評價人物性格特征。
三、深入探討:
1、周、魯兩家的矛盾根源是什么?
2、周樸園形象塑造的社會意義是什么?
3、如何理解戲劇的深刻主題?
四、大膽質疑。
五、布置作業(yè):
1、用分析周樸園的方法去分析魯侍萍。
2、閱讀《雷雨》全劇。
3、就《雷雨》某一角度寫一篇文學評論。
課內思考題:
3、周在認出魯之后,對侍萍態(tài)度有何變化?哪里體現(xiàn)?
4、周樸園愛侍萍嗎?他對魯?shù)膽涯钍钦鎸嵉膯??你覺得周是怎樣的一個人?
5、周、魯兩家矛盾的根源是什么?你怎樣認識戲劇的標題及當時的社會?
雷雨教案一等獎篇十六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學會本課10個生字,其中綠線里的8個二會字只讀不寫;認識新偏旁衣字旁,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能在具體的語言文字中感悟文章表達的主旨,知道大禹是我國古代傳說中的一名為民造福的英雄,感受大禹制服洪水的頑強意志、聰明才智和一心為民的崇高品質。
4、指導學生學會一邊讀,一邊想的方法進行有感情朗讀。
教學重點:認讀生字詞,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難點:在文字中理解、感悟主人公形象。
教具準備:詞卡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間:2課時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感受大禹制服洪水的頑強意志、聰明才智和一心為民的崇高品質。
3、指導學生學會一邊讀,一邊想的方法進行有感情朗讀。
一、復習導入,了解字詞掌握情況,初步感知課文大意
師:通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初讀了課文,學習了本課的生字詞,下面打開聽寫本,我們一起來聽寫詞語,看看同學們本課詞語是否掌握了。
洪水治理偉大百姓
師:我們一起檢查一下。你們認為自己全對的請舉手,真不錯,下課組長把聽寫本收起來,老師還要看看誰寫的字得到的紅圈圈最多!
二、朗讀課文,感悟課文
1、親歷洪水之災,了解主人公治水的緣由(精讀第一段)
師指導:多么兇猛的洪水啊!你能通過你的朗讀讓大家感受到洪水的可怕嗎?初讀滔滔的洪水。指導朗讀1、這樣的洪水能沖倒房屋嗎?2、誰能把洪水讀得再兇猛嗎?3、多可怕的洪水呀!……再讀,突出滔滔。把這個詞組帶到文中再去讀讀。
師:誰帶我們去看一看這滔滔的洪水。
師:學生讀,通過你的朗讀,我仿佛看到了波濤滾滾的洪水正向我們迎面沖來!
(放洪水錄像)
師:看到這,你想說點什么呢?
師:是呀,洪水如同野獸咆哮而來,不知害死多少條生命,老百姓沒有東西吃,沒有地方住,到處流浪,老百姓太可憐了,這個詞你能讀好它嗎?重讀無家可歸。
師:想到老百姓的生活如此悲慘,此時此刻,你的心情怎樣?帶著這樣的心情你來讀!配音點名讀。
剛才我們一邊讀,一邊想,讀得真有感情!讀書就應該這樣,把句子的意思讀出來,把心里的感受讀出來。我們再來讀一遍。(齊讀第一小節(jié)。)
3、看到這滔滔的洪水,老百姓悲慘的生活,身為部落領袖的大禹會怎么想呢?(板書:治理洪水)把他的決心讀出來!
出示:禹下決心要治理洪水。
(二)身臨治水現(xiàn)場,感悟主人公崇高境界(品讀第2、3自然段)
你能用為了治理洪水,禹先,再,最后。的順序來說一說禹都做了哪些事情嗎?同桌先練練看。
解讀1:大禹的勇敢頑強、一心為民
預設1生:千山萬水,他走了許多的路。鞋子磨破了。
師1:他爬的山多嗎?他過的河多嗎?這就叫千山萬水。誰來讀。
師2:真辛苦!多遠的路呀!大禹每座山都要爬,每條河都要過,這就叫——讀:走遍了——(千山萬水)生讀。
師3:多不容易呀,可是只有走遍了千山萬水,才能看清復雜的水流和地形啊!
師:你還從哪個詞體會到大禹治水的不容易的?
預設2生:千辛萬苦從這個詞你看出了什么?
師:在治理洪水過程中,大禹吃了很多很多的苦,他到底吃了哪些苦呢?
師1:大禹吃的苦多嗎?指導千辛萬苦
師2:是啊!大禹把這些苦都嘗盡了!能把他的這種艱辛讀出來嗎?(自由讀、指名讀吃盡了千辛萬苦)
師3:大禹吃這樣的苦,受這樣的罪,是一天嗎?兩天嗎?是啊,整整十三年啊,漫長的十三年,他就這樣一天又一天,一月又一月,一年又一年的治水,大禹是多么的辛勞啊!他——吃盡了千辛萬苦。
預設3生:九座大山九條大河特別的多
預設4生:挖通劈??
師:同學們,這么多大山,這么多大河,是挖掘機挖嗎?是啊,古時候可沒有挖掘機,這大河、大山都是靠禹帶領老百姓用雙手一點一點挖出來啊!多么艱苦啊!(再讀第二句)
預設5生:仔細地察看
大禹肩頭的膽子是多么地沉呀!所以他要仔細地察看。(練讀)
師小結:治水如此艱難,難道他就不覺得苦嗎?因為他一心想著——(治好洪水,讓老百姓早點過上好日子),只要一想到老百姓,再苦再累,他也是——下決心要治理洪水。此時此刻,你覺得大禹是個什么樣的人?(生答)帶著這樣的感受,你來讀。
解讀2:大禹的聰明才智
那么大禹在仔細地觀察水流和地形之后,他又采用了什么方法呢?
師小結:大禹不僅是個勇敢頑強的人,而且是這么一個有智慧的人,這樣的大禹,你佩服他嗎?帶著這種感覺再讀這一小節(jié)。
同學們,讓我們把禹的壯舉永留心間,背誦第二小節(jié)。(點擊課件)點名背。
解讀3:大禹舍小家顧大家
1、大禹在治水的這么多年中,發(fā)生了很多動人的故事,(出示圖片)課文中就給我們講了一個三過家門而不入的故事,同學們快讀讀看!
2、誰能把它填一填嗎?
禹在外治水()年,曾經()次路過自己的家門,但他()次也沒有進去看一看。禹的兒子()多歲了,還不知道父親是個什么樣子。
3、誰愿意讀一讀。
師2:難道大禹真的不想自己的孩子嗎?那他為什么不回家?
師3:是的,沒有人不愛自己的家,更沒有哪個父親不愛自己的孩子,但是大禹他一心想著——是受苦的老百姓,一心想著——治水,他不能耽擱一分鐘,他只有將深深的父愛埋藏到心底,多么偉大的人啊!
6、帶著你的感受齊讀這一小節(jié)。配音讀
(三)百姓安定,代代相傳大禹名(略讀第四自然段)
是的,百姓是多么感激大禹呀!大禹治水是發(fā)生在四千多年以前的故事,一直流傳到今天,而且還會一代又一代流傳下去,這就是----代代相傳!此時此刻讓我們帶著對他的無比感激之情齊讀最后這一小節(jié)。
小朋友,讓我們永遠記住這位治水的偉大英雄——大禹,永遠記住這個代代相傳的故事——大禹治水!
四、拓展延伸
大禹的精神代代相傳,在當今社會,像大禹這樣的一心為民的人還有很多很多,最后滾動英雄群像圖:偷偷買血只為藏族孤兒讀好書的西藏阿里書記孔繁森,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雷鋒,病痛折磨仍堅守崗位的焦裕祿,這是抓捕逃犯途中不幸犧牲的警察局長任長霞……他們一心想著老百姓,他們的故事也會代代相傳!課后找一找有關他們的資料讀一讀。
附板書設計:
15、大禹治水
吃盡了千辛萬苦
治理洪水走遍了千山萬水制服洪水
三過家門而不入
jiaoxuesuibi/100842/
雷雨教案一等獎篇十七
1、在表演唱的基礎上,引導幼兒能運用各種材料表現(xiàn)下雷雨的情景。
2、繼續(xù)激發(fā)幼兒對夏天的雷雨探索的興趣。
雷聲錄音,鼓,沙球,空餅干盒,銀色裝飾帶,分別裝有米粒、豆子的瓶子等。
探索使用各種材料來表現(xiàn)雷雨。
選用的材料與表現(xiàn)的內容是否匹配。
一、導入活動,引起興趣。
1、聽,這是什么聲音?(雷聲)天氣馬上就要怎么樣了?
2、小結:雷雨是夏天才有的現(xiàn)象。
二、分析討論,演唱歌曲。
1、分析閃電、雷聲、雨聲的特點,通過不同的演唱方式加以表現(xiàn)。
2、分組演唱,一問一答,表現(xiàn)歌曲特點。
三、探索實踐,經驗交流。
1、引導幼兒用各種材料來表現(xiàn)閃電、雷聲、雨聲的特征。
2、鼓勵幼兒大膽講述自己的選擇是否合適?為什么?
四、合作表演,體驗愉快。
1、能邊唱邊用各種材料進行表現(xiàn)。2、通過表演體驗成功的愉快。
高中語文雷雨說課稿范文。
《雷雨》隨筆。
雷雨的人物悲劇命運。
【本文地址:http://www.aiweibaby.com/zuowen/92313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