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時代楷模人物事跡心得體會(5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2-12-30 19:25:42
2023年時代楷模人物事跡心得體會(5篇)
時間:2022-12-30 19:25:42     小編:zdfb

我們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啟發(fā)后,可以通過寫心得體會的方式將其記錄下來,它可以幫助我們了解自己的這段時間的學習、工作生活狀態(tài)。那么你知道心得體會如何寫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心得體會范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時代楷模人物事跡心得體會篇一

什么是情感教育?這是吳蓉瑾的徒弟、盧灣一中心小學教師賀春秋在20__年成為一名新教師時最好奇的問題。吳蓉瑾的一句話讓她印象深刻:“離開健全人格和豐富情感的教育是不完整的。以情動人,用情育人,情感教育就是和孩子一起學會愛?!?/p>

20__年起,吳蓉瑾和同事們探索構(gòu)建“以情育情”的情感教育體系,探索研發(fā)的情感教育課程,惠及學生近10萬人次。她將情感教育融入德育、美育、勞育等各個方面,提高學生的溝通交流和情感表達能力。每周的學校課程之余,她都利用15分鐘的時間,親自給學生上情感教育課,與學生們搭建起心靈交流的橋梁。

如今,情感教育已開辟出三條育人途徑:課程、活動、交際。用民俗文化滋養(yǎng)孩子心田,是情感教育品牌活動之一,主題每五年輪轉(zhuǎn)一次,包括中國年俗老上海風情主題、中國戲曲主題、中國發(fā)明創(chuàng)造主題、中國四大名著/中國動畫主題、中華美食主題。

十幾年來,亦師亦友,耳濡目染,賀春秋眼里的吳蓉瑾,既是師傅,更是一位有愛的智慧姐姐。

讓賀春秋印象深刻的是,有段時間,吳蓉瑾在朋友圈發(fā)了一個“戒咖啡的第一天打卡”,“當時我挺好奇的,因為身邊人都知道她酷愛喝咖啡,而且她有偏頭疼,每天必須拿一杯濃咖啡鎮(zhèn)定。后來得知,畢業(yè)生里有一個孩子病了,不吃飯,師傅便跟孩子做了一個約定:我戒掉咖啡,你把你不想吃的東西多吃一口。從那之后,校長就每天都在朋友圈里發(fā)戒咖啡打卡。大約是第400天的時候,我看到了她最后一次打卡:為了一個美好的承諾,我戒了400天咖啡,盡管這段時間很難受,但是為了這份小美好,非常值得。”

這個孩子也說:“‘云朵媽媽’(指吳蓉瑾)把戒咖啡挑戰(zhàn)當作一個儀式,和我一起調(diào)整狀態(tài),一段新生活即將開始,‘云朵媽媽’會和我一起走向更好的明天。”

在教師和學生的眼中,吳蓉瑾就是這樣深愛著學校,愛著每一個孩子,拼盡全力,而且樂在其中。

時代楷模人物事跡心得體會篇二

貧困是一種隱私

這些女孩是學校老師通過滿大街和菜市場貼廣告、口耳相傳從大山里招來的。

學生什么也不用準備,只需帶著干糧和衣服,坐上大山通往縣城的汽車,去女高尋找屬于自己的一方課桌。周云麗是那個夏天的96個幸運兒之一。

報考女子高中時,周云麗正苦于沒錢讀高中。媽媽早逝,父親養(yǎng)豬、種地、幫人鋤草,養(yǎng)活一家四口。在周云麗的記憶里,有些跛腳的父親總是一清早出門,用碗裝著冷飯上山勞作,傍晚才回家。

打從記事起,周云麗就和姐姐去山上,替父親分擔農(nóng)活。姐妹倆讀書的動力很直接——擺脫土地與貧窮。

但讀到高中,父親發(fā)了愁。兩個女兒都讀高中,一年花費上萬元,難以負擔。初三還沒畢業(yè),父親就開始為讀書湊錢。那時,父親總是坐在院壩邊、豬圈門口不停地抽煙。

在女高最初建立的兩年,來讀書的女孩幾乎都是因為貧困。周云麗后來才意識到,自己很幸運。在她所在的村子,許多女孩十五六歲就已定親。山里人覺得女孩讀書花錢,不如早早嫁人。

女高成為貧困女孩人生的第一個轉(zhuǎn)折點。當時,第一屆學生成績很多未達到中考分數(shù)線,且年齡偏大,有學生補習3年還未拿到初中畢業(yè)證。

女高接納了這些女孩,只要是農(nóng)業(yè)戶口,想讀書,就收。僅有的一棟5層教學樓成為全校師生吃、喝、睡的場所。學生們住在3樓3間教室里,每間教室有女老師陪同,其余女老師和男教師被分入4樓兩間大教室。男老師們輪流在一樓木板床上守夜,夜晚,學生們要去隔壁中學上廁所,女老師陪同,男老師打手電筒護送。

開學不久,張桂梅就遇到一件糟心事。一個女孩去醫(yī)院做闌尾手術(shù),被發(fā)現(xiàn)已懷孕4個月。一陣批評的浪潮襲來,女孩的父母也質(zhì)問學校。女孩說了真話,孩子的父親是對面一所高中的男孩,兩人在入學前的假期發(fā)生關(guān)系。

張桂梅長了教訓。學校沒有圍墻,常有男孩來戲耍,張桂梅守在教學樓前,見到逗留等候的男孩就趕跑,大罵“小混蛋”。

學校沒有性教育課。有性知識輔導老師問需不需要支援,張桂梅讓他們“滾一邊去”,“手機上已經(jīng)很過火了,還用教嗎?”

后來,教學樓一樓安裝了鐵柵欄。一向吝嗇的張桂梅在安全管理支出上毫不心疼,有宿舍門壞,她立即請師傅來修。每當高考季來臨,張桂梅會請幾個人日夜看守教學樓,讓學生看到“樓前樓后都是人”,安心。

為了杜絕攀比,張桂梅規(guī)定,學生必須剪短發(fā),穿校服,女老師在校不能穿裙子和高跟鞋。

教學樓的一樓貼滿捐款人的名字和捐款數(shù)額,墻上的企業(yè)和個人幫助支撐起這所免費高中。每當有人來校捐款,她要求學生向捐款人集體敬禮,唱《不忘初心》。但她反對學生手舉捐贈牌被拍照的行為,有企業(yè)提出此類要求,張桂梅寧可錢打水漂也不同意。

有畢業(yè)生回母校捐款,但也不知道最終資助給了哪個學妹,張桂梅希望這種“背對背”的方式,讓學生沒有壓力地接受捐贈。

在張桂梅看來,貧困對女孩是一種隱私,對外,她稱呼自己的學生“山里的女孩”。

時代楷模人物事跡心得體會篇三

上海市黃浦區(qū)盧灣一中心小學校長吳蓉瑾每天到校時都會給清晨的校園拍照,入夜時再拍一張學校的走廊。她將這些照片配上“愛的學?!薄皭鄣淖呃乳L又長”等文字,發(fā)在微信朋友圈,表達對學生的愛、對教育事業(yè)的愛。

在27年的教學生涯里,她以春風化雨般的關(guān)愛,滋潤學生的心靈之花,當好青少年“拔節(jié)孕穗期”的耕耘者,用真情守護他們的身心健康;她積極探索信息技術(shù)與教育教學的深度融合,為學生提供個性化的學習空間,是主動適應數(shù)字時代教育改革實踐的先鋒人物;她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宗旨,在全國率先組建小學生紅色講解員社團,16年來培養(yǎng)千余名小講解員,讓“紅色的種子”在孩子們心中生根,讓愛黨愛國的校園文化蔚然成風。她一路走來的足跡,映照出新時代人民教師的育人初心。

“以情育情”,培養(yǎng)孩子健全人格、健康德性和豐富情感

在同事、學生、家長的口中,吳蓉瑾有著不同的稱號。在同事心中,她是大愛無疆的“種子教師”;在學生心中,她是能認出全校上千名學生并準確叫出每個人名字的“云朵媽媽”;在家長心中,她是手機24小時在線的“秒回校長”。

當初作為盧灣一中心小學的一名年輕班主任,吳蓉瑾率先在學校里開設情感教育課,“以情育情”,目標是擺脫片面追求智能發(fā)展的教育,培養(yǎng)孩子健全人格、健康德性和豐富情感。

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第一步該往哪走?吳蓉瑾想到曾給孩子們布置作文寫“一件難忘的事”,當時班里大多數(shù)學生寫的都是“撿手表”“陪盲人過馬路”等,怎樣才能讓孩子真正“我手寫我心”?她嘗試讓學生記錄下自己生活中的“陰晴雨雪”,在被稱作“晴雨表”的隨筆簿上,學生有話則長,無話則短,老師不給評分,只寫批復。批復不是簡單的一個“閱”字,細細密密的紅字傳遞著吳蓉瑾與學生的情感溝通——“今天為什么折手工紙呀?老師十分支持!”“寶寶今天做了一件錯事,但你在‘晴雨表’里告訴了我,老師很欣慰?!薄⒆觽円惶焯鞂?,吳蓉瑾一篇篇回,在有來有往的交互中,學生們漸漸打開了心扉。

從幫助學生宣泄情緒,到積極情感引導,再到培養(yǎng)人格,吳蓉瑾的情感教育課已開設了17年。每周她都利用15分鐘時間,堅持給學生上情感教育課,并寫下了幾千篇案例以及兩本研究專著。

“我覺得愛不是教出來的,而是在平常種種細節(jié)中呈現(xiàn)的?!眳侨罔?jīng)常跟周圍老師說,不愛孩子就不要做老師。課堂之外,吳蓉瑾經(jīng)常會把班上一些學生帶回家。這些學生不用發(fā)愁家長出差或是家里的老人身體不好,她會給孩子們做飯、補習功課。20__年的一天,向來愛喝咖啡的吳蓉瑾在微信朋友圈發(fā)起了戒咖啡“打卡”,連續(xù)發(fā)了400多天。原來她在踐行與一名學生的約定——這名學生因為生病吃不下飯,吳蓉瑾同其商定:“我戒掉喜愛的咖啡,你也要把吃不下的東西多吃幾口,我們一起調(diào)整?!泵慨攲W生畢業(yè),吳蓉瑾都會給孩子們送上一張小卡片,上面留有她的微信號,“有困難找‘云朵媽媽’,任何煩惱都可以”。

吳蓉瑾說:“這27年里,我每天不知疲倦、永葆激情地投入工作,因為這是我身為人師的一份責任。我想跟我的教育同行分享——愛孩子、尊重孩子,把每一個孩子都當成我們的心頭至寶。我想跟家長溝通——把那雙小手交到我手里,給予我充分的信任支持。在我的眼里,每一個孩子都是含苞待放的花蕾,我會以愛和尊重守護他們這段歷程,這是我的責任,也是我的快樂?!?/p>

時代楷模人物事跡心得體會篇四

孩子們和“云朵媽媽”之間,有一個心照不宣的約定——“快樂是晴天,煩惱雨綿綿,小秘密就像太陽躲云間”。

孩子們會以“晴雨表”的形式記錄他們的心情:快樂,就畫個小太陽,吳蓉瑾就會把孩子們的心聲分享給全班同學;煩惱,就畫把傘,或是一朵下雨的云,表明孩子遇上難事,吳蓉瑾就會和他們公開討論;不想訴說,就畫個太陽躲在云間,吳蓉瑾就會私下找他們談心。

這套獨具特色的“情感教育”,緣起于20__年的一次招標揭榜。

當時,一份自查報告讓盧灣一中心小學老校長程華鎖緊了眉頭。報告顯示,學校有一成左右孩子完全不會表達內(nèi)心的想法,尤其是男生,不愿表達想法的比例為16.8%。此外,不會主動關(guān)心、體諒別人,沖動、任性、缺乏自制力,共情能力較差,怯于面對困難和挫折等問題也較為普遍。

程華決定做一個關(guān)于促進青少年情感發(fā)展的課題,在全校招募教師做先行者。語聲輕柔、略帶青澀的年輕教師吳蓉瑾揭了榜。

“她是真正喜歡小孩子的人,她就是我要找的人。”程華說。

然而,想要真正走進孩子的內(nèi)心,談何容易。在最初摸索的過程中,吳蓉瑾遇到了一件至今難忘的事。

“吳老師,今天體育課打乒乓球,我撿了90次球,我很難過?!?/p>

一個小女孩的“晴雨表”,讓吳蓉瑾愣住了。詢問得知,同學們和這個孩子打球,總是直接扣球,她只能一次次去撿球。

吳蓉瑾曾發(fā)現(xiàn)有同學欺負這個女孩子的情況,起因是這個孩子的頭發(fā)總是亂蓬蓬的,有淘氣的同學還給她起了個“小獅王”的綽號。為此,吳蓉瑾專門給孩子們講了友愛互助的道理,并鼓勵大家挨個和女孩握手。

可是,女孩的“晴雨表”讓她意識到,事情并沒有好轉(zhuǎn)。

一天午飯后,她帶著各種顏色的小發(fā)夾,當著全班學生的面,細致地給小女孩扎起了辮子。從那以后,孩子們對女孩的態(tài)度漸漸改變,小女孩終于露出開心的笑容。

“如果只講大道理,而沒有讓學生感到你是真正愛這個孩子,教育怎么能起效果呢?”這件事讓吳蓉瑾更堅定了要把情感教育課上好的決心。

還有一堂課,吳蓉瑾也忘不了。一名二年級女孩突發(fā)疾病去世,教室里的座位突然空出一個,孩子們懵懂的眼神里,自然地流露出迷惑和害怕。

面對死亡這個話題,吳蓉瑾沒有退避,她把女孩媽媽告訴她的一件事,含淚講給了孩子們。

女孩去世后,她媽媽在家里床底下找到一個小箱子,箱子里有一張紙,女孩寫著:“媽媽我愛你,我以后會很乖。”

那一天的課堂,她帶著孩子們反復誦讀小女孩生前寫的文章《小雨點和小樹葉》。“我不僅要讓孩子們知道,生命非常可貴,要無比珍惜身邊的每一個人,更是提醒自己,要上好每一堂情感課,讓孩子們學會愛?!眳侨罔f。

從懷疑到信任,從包容到接納,從師生到密友……吳蓉瑾用心聆聽每個孩子的喜怒哀樂,用愛書寫著每個孩子的成長心跡。

曾有人說,這件事看不出成績、也做不出名堂,可是吳蓉瑾甘之如飴,17年不曾間斷。這所“愛的學?!崩?,越來越多的孩子愿意表達,學會了樂觀積極地面對學習和生活。

“以情育情”,因為心中有情——吳蓉瑾朋友圈里“曬”得最多的,是她在巡視校園時抓拍的孩子們的表情;學生憶起的,是她在滂沱大雨中把他們抱進校門,看著他們喝下姜湯;同事們說起的,是她零點剛過,就發(fā)來的生日祝?!?/p>

寒來暑往,送走一批又一批學生,吳蓉瑾都會送上一張小卡片,上面是她的微信號,還有一句她說過無數(shù)遍的話:“有困難找‘云朵媽媽’,任何煩惱都可以?!?/p>

時代楷模人物事跡心得體會篇五

一次次動人講述,人們走近楷模;一番番靈魂撞擊,人們洗滌初心。

11月18日,中共中央宣傳部在北京向全社會宣傳發(fā)布黃詩燕的先進事跡,追授他“時代楷?!狈Q號。12日,發(fā)布黃詩燕先進事跡的《時代楷模發(fā)布廳》節(jié)目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1號演播廳錄制。

中共中央宣傳部副部長蔣建國參加錄制并為“時代楷?!鳖C發(fā)獎章和證書。國務院扶貧辦黨組成員、副主任夏更生,省委常委、宣傳部長張宏森,中宣部和國務院扶貧辦相關(guān)領(lǐng)導常勃、孔德龍、冷志明、接萍,省委宣傳部、省扶貧辦領(lǐng)導肖凌之、趙成新,市委常委、宣傳部長聶方紅參加錄制。

“脫貧攻堅是頭等大事,壓倒一切?!卑殡S黃詩燕低沉的聲音,錄制現(xiàn)場的大屏幕畫面切到20__年11月29日上午,炎陵縣酃峰賓館三號樓會議室,炎陵縣脫貧攻堅調(diào)度會召開。黃詩燕穿著呢子大衣,臉色蒼白,眉頭緊蹙,說話有氣無力……這,是他生前留下的最后一個鏡頭?!俺酝曛酗埡?,他回宿舍休息。一去,就永遠地離開了我們?!苯庹f、畫面戛然而止。

“一夜驚憐絲吐盡,三鄉(xiāng)切盼燕歸來?!秉S書記倒在脫貧攻堅一線后,中央、省、市各級媒體廣泛宣傳他的先進事跡、優(yōu)秀品格。他先后被追授市、省“優(yōu)秀共產(chǎn)黨員”及“全國脫貧攻堅模范”稱號。

“扶貧工作等不得?!笔屈S詩燕常說的一句話?!叭绾巫屓h20萬老百姓過上好日子呢?”隨著央視主持人王寧的發(fā)問,大屏出現(xiàn)“7000元黃桃樹”的照片。炎陵縣黃桃辦副主任譚忠誠走上臺,講述照片背后“大黃抓小黃,抓出金黃黃”的故事。黃桃樹就是“搖錢樹”,帶動炎陵六成貧困村民穩(wěn)定脫貧?!懊恳活w炎陵黃桃都有一個紅亮的心,黃書記也一樣,有這樣一個紅亮的心。”

“縣委書記黃詩燕,炎陵人民好喜歡?!秉S書記生前的同事、炎陵縣委組織部副部長,捧著一套泛黃的《馬克思傳》,講述黃詩燕和93歲老黨員張朝秀的友情。在共同理想信念下,他倆成了忘年交,張朝秀贈送黃書記這套書,并賦詩稱贊他是“最美扶貧書記”。

一張拍攝于1986年的黑白畢業(yè)照在大屏幕亮出,黃詩燕和妻子彭建蘭“同框”。結(jié)婚30年來,黃詩燕一心撲在工作上,總有忙不完的事。面對妻子的調(diào)侃與牽掛,他說,“等我退休了,好好補償你們娘倆,帶你們?nèi)ケ本┺D(zhuǎn)一轉(zhuǎn)?!苯裉欤斫ㄌm和女兒來到了北京,黃詩燕卻又爽約了……慢慢地,彭建蘭走上臺,已哭成了淚人。王寧輕輕走過去,緊緊抱著她,安撫著她。

“沒有黃書記,就沒有我的今天。”黃書記曾經(jīng)幫助過的脫貧戶藍才洪、張連軍來了,端著自己種的黃桃干、紅薯干、花生和香菇;曾經(jīng)并肩奮戰(zhàn)脫貧的駐大源村工作隊隊員劉云慧來了,將一束桂花送到彭建蘭手上,“村里已經(jīng)脫貧了,黃書記走過的獨木橋變成了水泥橋,記恩的村民叫它燕歸橋。黃書記種的桂花樹今年開了很多花,很香,村民一看到桂花就會想起黃書記。嫂子,等到來年桂花盛開的時候,請您到村子里來走一走、看一看……”睹物思人,卻已物是人非,大家眼眶紅了,淚水止不住地奔涌……王寧緩緩說道,“是啊,脫貧功成,必定有我。一個把人民裝在心里的人,最終也被人民記在心中。”

“一句承諾,白首不移;群山清風,為你送行……”渾厚雄壯的《大地赤子》旋律響起,黃詩燕的親友、同事,村民和首都大學生一起,手握桂花,深情歌唱,深切緬懷,“等到冬去春來,我會看到你;待到繁花似錦,我會看到你……”

“他為脫貧而來,為脫貧而去。”作為全國扎根扶貧攻堅一線扶貧干部的杰出代表,黃詩燕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fā)展思想,9年如一日奮戰(zhàn)在脫貧攻堅主戰(zhàn)場,帶領(lǐng)革命老區(qū)在全省率先實現(xiàn)脫貧摘帽,用寶貴生命詮釋了共產(chǎn)黨員的初心和使命。

錄制現(xiàn)場,中宣部發(fā)布追授黃詩燕“時代楷?!狈Q號的決定,蔣建國為“時代楷?!鳖C發(fā)獎章和證書。全場肅立,鼓掌,以最高禮儀,向時代楷模致敬!

視頻短片、訪談、歌曲,一一展現(xiàn)黃詩燕的優(yōu)秀事跡和崇高精神,將大家的思緒拉回到那段戰(zhàn)天斗地脫貧攻堅的日子。一個個真實、細膩的故事,一幕幕溫馨、感人的畫面,讓現(xiàn)場觀眾無不為之動容、肅然起敬。

“黃詩燕書記用堅忍不拔的奮斗,踐行了一名共產(chǎn)黨員的莊嚴承諾,詮釋了人民公仆的時代內(nèi)涵,是新時代黨員干部和群眾學習的典范。”作為全國大學生代表,首都師范大學音樂學院20__級專碩班學生們參加了發(fā)布儀式?!吧罡姓鸷场钡膹埫莱秸f:“作為一個大學生黨員,我會把黃書記的事跡牢牢記在心里,刻苦學習,錘煉本領(lǐng),將來踏著前輩的足跡奮勇前行。”錢程、黃怡聃表示,“在黃詩燕書記身上看到了時代精神、先鋒力量,將以他為榜樣,把這種精神力量好好地傳承下去?!?/p>

不忘初心,芙蓉花開;大地赤子,光芒永在!

【本文地址:http://www.aiweibaby.com/zuowen/952982.html】

全文閱讀已結(jié)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