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嘗試過寫作吧,借助寫作也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一篇比較優(yōu)質的范文嗎?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優(yōu)秀的范文該怎么寫,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搭石》第一課時教學設計篇一
教材分析:搭石在農村是司空見慣,而城里的孩子卻是見所未見,缺少農村生活體驗的城市學生,要領會文中搭石的美以及聯結著家鄉(xiāng)的小路,聯結鄉(xiāng)親美好的情感,存在一定的困難。本文教學不僅要讓學生讀懂字里行間的意思,更要讓學生透過樸實的文字感受鄉(xiāng)村人們走搭石的情景,感受山里的人樸實、善良的人性之美。
經過三年級的學習,進入到四年級,學生在學習語文方面,已經具有一定的獨立識字的能力,有了一定成程度的語言文字的積累,在學習方法上也有了一定的積淀,同時他們也具一定的欣賞美,辨別美的能力,他們能夠自主、合作、探究地進行語文學習,對學習語文的興趣濃厚。但是作為十來歲的學生,他們對事物的認識,對真假美丑的辨別是十分有限的,加上他們的個人表現欲望十分強烈,自我控制能力差等因素的影響,因此,在教學本組課文時,作為教師應引導學生認真讀書,揣摩,品味語言,從字里行間感受大自然的美。這幾篇課文都描寫了自然界的美景,奇景,畫面感很強,教學時要注意引導學生邊讀邊想象,從作者生動的描寫中想象畫面。
知識與技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鄉(xiāng)親們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的精神,并從中受到熏陶。
過程與方法:讓學生在自主、合作、探究過程中理解課文內容。學習作者仔細觀察,生動描寫的方法,培養(yǎng)留心觀察,用心感受的習慣。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感受鄉(xiāng)親們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的精神,并從中受到熏陶。
體會作者是怎樣通過平凡的事物讓我們感受到美的。
《搭石》第一課時教學設計篇二
捧讀課文,一幅幅生動的畫面映入眼簾:秋涼在即,人們精心挑選平整方正的石頭擺放在小溪中,幾番精心踩踏;急著趕路的老人,發(fā)現搭石不穩(wěn),及時調整,滿意才肯離去;一行人走搭石,動作協調有致,聲音踏踏,清波漾漾,人影綽綽,充滿了詩情畫意;如果兩個人同時過溪,招手禮讓,閑話家常;若是誰偶遇老人,蹲身下伏,背負過溪……
課文語言質樸,意境秀美,字里行間洋溢著濃郁的生活氣息。鄉(xiāng)親們無私奉獻的精神和一心為他人著想的傳統(tǒng)美德一定會強烈地感染著學生的心,激發(fā)他們善良的人性美,使他們充滿為他人奉獻的熱望。這也正是“搭石”于默默無聞中凸現出的精神。
選編本課的意圖,一是讓學生從鄉(xiāng)親們擺搭石、走搭石的一幕幕情景中,體會到其中的人性美;二是學習作者從不起眼的事物中發(fā)現美、感受美。教學的重難點是體會作者是怎樣通過平凡的事物讓我們感受到美的。
1比鮮7個生字,會寫11個生字。正確讀寫“協調有序、清波漾漾、人影綽綽、理所當然、聯結”等詞語。
2閉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鄉(xiāng)親們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的精神,并從中受到感染、熏陶。
3毖習作者仔細觀察、生動描寫的方法,培養(yǎng)留心觀察、用心感受的習慣。
學生通過感悟,領會“美”的不同含義并形成積極體驗。
課件、音樂、課外輔助閱讀材料。
:1課時
一、放松心情,欣賞音樂。
二、談話導入,初步了解搭石。
(師板書:搭石)同學們,你們見過搭石嗎?在哪見過?它有什么作用呢?你們踏過搭石嗎?(課件)誰來說說當時的情景和自己的感受呀?用一兩句話描述就行。(可請圖片中的同學回答,更貼切些)指導說完整話。
師:哦!這就是生活中的搭石呀!在作者的家鄉(xiāng),有一條無名小溪。小溪的水常年不斷,遇到溪水猛漲的時候,可不方便啦!于是鄉(xiāng)親們就會在小溪里,根據溪水的深淺橫擺放上一些平整方正的石頭,讓人們從上面踏過,這就是搭石。請一位同學來介紹一下吧!現在明白什么是搭石了吧?!那我請一位同學上來畫一畫搭石好嗎?注意“平整方正”、“橫擺”、“間隔”。
(課件出示第一自然段的部分內容)“進入秋天,天氣變涼,家鄉(xiāng)的人們會根據水的深淺,從河的兩岸找來一些平整方正的石頭,按照二尺左右的間隔,在小溪里橫著擺上一排,讓人們從上面踏過,這就是搭石。
學生介紹搭石。
三、抓住重點詞,進一步了解搭石。
1、(課件出示)協調有序 清波漾漾 人影綽綽
2、檢查齊讀。
3、請你們快速輕聲讀課文,并找出文中帶有以上詞語的語句,用筆畫下來,同桌互相讀一讀吧!
4、(課件出示“每當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時候,動作是那么協調有序!前面的抬起腳來,后面的緊跟上去,踏踏的聲音,像輕快的音樂;清波漾漾,人影綽綽,給人畫一般的美感。
請一個小組朗讀,你們讀完有什么感覺嗎?覺得美嗎?美在哪?從哪個詞語可以看出呀?(動作美――協調有序;聲音美――輕快的音樂;畫面美――清波漾漾,人影綽綽。)
(課件出示同學過搭石的圖片)結合圖片理解“協調有序”“清波漾漾”“人影綽綽”的意思。
假如踏搭石時動作不協調有序怎么辦哪?用文中的語句來回答。
那你們做什么事時是協調有序的呢?請舉例說明。
看圖片理解“清波漾漾”“人影綽綽”的意思。
請把這三個詞語抄寫在練習本上。
5、師小結:是??!家鄉(xiāng)的搭石構成了一道獨特的風景,人們從它上面走過,踏過,一排排搭石聯結著故鄉(xiāng)的小路,不僅給人們帶來方便,還為家鄉(xiāng)增添了一道美麗的風景,多美呀?(師結合板書)
景 美
6、有感情地朗讀第三自然段部分內容(課件出示內容)。
四、抓住重點句,體會情感。
1、師過渡:咦?學到這兒似乎課文已經結束了吧?你們認為文中有哪些還值得我們細細品味的語句,也就是你們認為比較重要的語句,有嗎?
(學生找-畫-想)
2、匯報交流,師生評價。
3、(課件出示最后一段話)“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們聯結著故鄉(xiāng)的小路,也聯結著鄉(xiāng)親們美好的情感。
”師:你們找得很準確,那誰能有感情地讀一讀呢?(指名讀句子)
評價:你讀得很投入,讀書就應該這樣。
(重點指導有感情朗讀)強調“聯結”和“也聯結”,可加上“不但――而且――”讓學生體會句子的情感遞進性。
4、師:那文中哪些地方寫出了鄉(xiāng)親們美好的情感?這又是一種怎樣的情感呢?請找出相關語句,細細朗讀體會,好嗎?
(同桌互相交流。)
5、反饋交流。
a “秋涼以后,人們早早地將搭石擺放好。如果別處都有搭石,唯獨這一處沒有,人們會譴(qi?n)責這里的人懶惰(duò) 。上了點年歲的人,無論怎樣急著趕路,只要發(fā)現哪塊搭石不平穩(wěn),一定會放下帶的東西,找來合適的石頭搭上,再在上面踏上幾個來回,直到滿意了才肯離去。
b “如果有兩個人面對面同時走到溪邊,總會在第一塊搭石前止步,招手示意,讓對方先走,等對方過了河,倆人在說上幾句家常話,才相背而行。假如遇上老人來走搭石,年輕人總要伏(fú)下身子背老人過去,人們把這看成理所當然的事。
6、師:同學們,從你們找的句子中,我已經初步感受到鄉(xiāng)親們那美好的情感了,誰來具體說說你體會到了什么情感呢?
結合學生回答,填補板書:
7、師小結:搭石很美,因為它是一道亮麗的風景,但更美的是鄉(xiāng)親們那一顆顆勤勞、助人、善良、謙讓和尊老之心呀!這難道不是一道美麗的風景嗎?補充板書:
心 美
同學們,讓我們一起再一次深情地讀讀這些話,一起走近鄉(xiāng)親們的心吧?。ㄕn件出示課文第三、四、五部分內容)
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五、課內外結合,升華情感。
1、師:同學們,老師昨天讀了一篇文章《古井》,也深受感動?,F在我們一起來靜靜地讀一讀好嗎?注意要求:找找古井和搭石之間有什么聯系?并具體說說聯系在哪?談談自己的想法好嗎?
(學生默讀文章,思考問題)
(課件出示問題,播放背景音樂。)
2、師生交流讀書感受:我們班的同學真愛讀書,誰能把這兩句文章中最重要的語句互相調換一下順序說一說呢?
說得真好!其實無論是搭石還是古井,它們都有著美好的品格,而且還深深教育了我們如何做人,老師和你們的想法一樣,這真是心有靈犀呀!
此時,老師很想送你們一句話,想聽嗎?不要太介意身邊平凡的人,平凡的事,平凡的物,因為—平凡之中常常孕(yùn)育著偉大。
你們現在該理解這句話的含義了吧?
3、談發(fā)現:美是什么?美是明媚的陽光,給人以溫暖;美也是盛開的鮮花,給人以芳香。(出示課件圖片)在生活中,有許多不起眼的東西,如:一支支粉筆,一根根鉛筆,一盞盞燭光;還有許多平凡的人,如:烈日下辛勤勞作的環(huán)衛(wèi)工人,孜孜不倦的老師們,天天為我們送水的送水工人,等等。他們就像搭石一樣,為人們默默奉獻著、工作著,然而我們卻未能察覺這平凡中所蘊含的美好品格,同學們,你們發(fā)現了嗎?誰來說說自己的想法吧!
4、寫發(fā)現:那就讓我們把自己的想法寫下來吧?。▽懺诰毩暠旧希┨崾荆嚎梢詫懸粚戀潛P他們的話,也可以寫自己學完課文的感受。
學生寫話練習。
5、展示評議。
六、作業(yè)布置:
1、 推薦閱讀《挑山工》;
2、 摘抄文中優(yōu)美的句子。
板書設計1:
21 搭 石
故鄉(xiāng)的小路 景美
搭石 聯結
美好的情感 心美
(無私奉獻)
(互助謙讓)
《搭石》第一課時教學設計篇三
1、認識7個生字,會寫11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鄉(xiāng)親們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的精神,并從中受到感染、熏陶。
3、學習作者仔細觀察、生動描寫的方法,培養(yǎng)留心觀察、用心感受的習慣。
1、讓學生從鄉(xiāng)親們擺搭石、走搭石的一幕幕情景中,體會其中的人性美;
2、學習作者從不起眼的事物中發(fā)現美、感受美、表達美。
(一)、課件導入
1、出示課件。
2、畫面給你怎樣的感覺?
3、生匯報。
(二)、初讀文本
1、畫面的內容被寫成了一篇文章,請同學們打開課文,自由大聲地朗讀《搭石》一文,說出你的讀后感。
2、生自由讀課文,師指導。
3、檢查讀書效果。
(1)課件出示新詞:譴責懶惰俗語伏下協調有序人影綽綽
自由讀指名學生領讀
(2)放入句子中,能讀嗎?
1、家鄉(xiāng)有一句“緊走搭石慢過橋”的俗語。
2、每當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時候,動作是那么協調有序!
3、清波漾漾,人影綽綽,給人畫一般的美感。
4、假如遇上老人來走搭石,年輕人總要伏下身子背老人過去,人們把這當成是理所當然的事。
指名讀,評價。
指導讀:聽了句子有何感覺?帶著這種感覺來讀。(滲透文本的美)
好文章要讀出韻味來,不知有沒有信心把課文讀好,把感知的美讀出來。
組內分工練讀(提示要注意傾聽別人的朗讀并給出意見)
指名讀,自選段落,把自己最拿手的段落展讀給大家。(誰第一段最拿手?誰第二段最拿手?……)
生評價,可以二次來讀。
自讀釋疑
讀的不錯,有幾個小問題希望大家?guī)兔獯稹?/p>
課件出示:搭石是什么?誰搭的?有什么作用?
學生筆答,交流匯報。
扎實習字
1、讀完課文解決了很多問題,輕松一下,來看看字。
出示:洪暴猛漲褲惰穩(wěn)俗衡序伏
做個小老師,給大家講講你最了解的字(組詞書寫等)
2、課件分部分范寫暴、衡、惰(師生分析各部分占位,交流如何寫美觀)
3、同學們現在你挑一些最難的字寫一下,一會兒交流。
生寫字,師指導坐姿。
再讀全文
自由讀,鼓勵學生讀出新的感悟。
《搭石》第一課時教學設計篇四
1、認識“譴、惰、俗”等7個生字。會寫“洪、暴、猛、漲”等13個生字。能正確讀寫“山洪暴發(fā)、猛漲、褲子、平穩(wěn)、平衡、聯結、清波蕩漾、理所當然、有序、伏下”等11個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摘抄自己喜歡的句子。
3、品味由“搭石”引發(fā)的感人的場景;感受鄉(xiāng)親們純樸、美好的情感,體會人與人之間互相關愛帶來的溫暖和快樂;學會從平凡的事物中發(fā)現美。
品味由“搭石”引發(fā)的感人的場景;感受鄉(xiāng)親們純樸、美好的情感。
1、生字新詞卡片。
2、有關橋梁的圖片和課文插圖,鄉(xiāng)親們協調有序走過搭石的圖片。(有條件的可制成多媒體課件)
一、激趣引入,質疑定標
(一)激趣導入
(出示幾幅有關橋的圖片,或課件展示橋的圖景。)
同學們,你們見過哪些橋?你們知道橋的作用嗎?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一篇新的課文《搭石》,作者沒去贊美雄偉壯麗的大橋,沒去描繪古老的橋梁,而想念起家鄉(xiāng)小河里那些不起眼的石頭,(出示課文插圖),這些石頭有什么特別吸引人的地方呢?你們想了解嗎?
(二)質疑定標
“搭石”這個詞對絕大多數同學一定都感到陌生,看了這個題目,你一定想弄明白一些問題,你有什么疑問?
教師適時引導,歸納學生提出的問題。如:
1、什么是“搭石”?
2、搭石是怎樣鋪成的?
3、人們是怎樣過搭石的?
4、為什么搭石留給作者這么深的印象?
……
二、個性自讀,自主感知
1、第一遍:讀準字音,讀通句子,碰到生字多讀幾遍,想辦法解決不理解的詞語。
2、第二遍:試著從課文中尋找同學們提出問題的答案,并提出自己通過努力但沒能解決的問題。
3、第三遍,畫出自己最喜歡的詞、句、段并寫上旁注,說明為什么喜歡。
三、合作交流,釋疑解難
1、同桌對讀課文,互相欣賞、評價。
2、小組合作討論解決問題,交流自己的感受,提出不懂的問題,組內相互幫助解決。
3、全班交流,反饋。
解決幾個問題,初步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及作者要表達的情感。
1、什么是“搭石”?
2、作者圍繞著搭石描繪了哪幾個生活場景?
3、作者為什么要寫家鄉(xiāng)的搭石?
四、練習
1、識記生字,指導書寫
(1)自學生字,讀準字音,特別注意俗(su)、綽(chuo)、序(xu)的讀音。
(2)交流識記方法,寫字經驗。(“漲、衡”左中右結構的布局;“惰”右上角是“左”;“序”里面勿寫成“矛”。)
(3)練習書寫生字。
2、抄寫本課的詞語,給生字表中的生字并擴詞。
3、朗讀課文。
一、檢查反饋,復習鞏固
1、抽讀生字卡片。
2、聽寫部分詞語。
二、尋美悟情,晶讀熏陶
1、尋美,知情。
課文許多地方都使我們感受到“美”,有看得見的具體“美”,也有看不見的心靈的“美”,把你認為美的句段讀給你的同桌同學聽,并向他(她)談談你的體會。
2、賞美,悟情。
組織學生交流感受到的美。(教師隨機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詞句,品讀感受,賞美悟情。)
例一:“上了點年歲的人……直到滿意了才肯離去?!?/p>
讓學生找出文中的關聯詞(“無論……只要……“直到……才……’’)從中體會老人的公益之心。
例二:“每當上工、下工……給人畫一般的美感?!?/p>
1、看圖,品讀這段話,想象那優(yōu)美動人的畫面,說說你眼前浮現出什么情景。
2、請幾個同學上臺表演,體會動作的協調有序。
3、朗讀,讀出疊詞給人的韻律感。
例三:“搭石,構成了家鄉(xiāng)的一道風景?!?/p>
(1)“風景”是什么意思?
(2)作者用文字向我們描繪由搭石引發(fā)的一道道風景,如果你是畫家或攝影師,你會畫下或拍下哪幾道風景呢?你能給你的畫或照片取個題目嗎?把你的想法在四人小組內交流。
(3)各小組推舉代表匯報。
(如:背老人過搭石;相讓;流動的畫;緊走搭石……)
例四:“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們聯結……”
(1)你是怎樣理解最后一段話的意思?
(2)贊頌了搭石什么精神?聯結著鄉(xiāng)親們什么美好的情感?
(3)文章的結尾表面是贊美搭石的,如果改為以贊美“家鄉(xiāng)人”作結的,你準備怎樣寫?請試寫幾句。
三、誦美,傳情。
1、讀一讀,把你認為“美”的語段,高聲誦讀,把你體會到的情感表達出來。
2、評一評:指名朗讀,讓學生在評議中增強語感。
四、創(chuàng)美,抒情。
1、有個作家說過“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fā)現美的眼睛?!弊髡邚牟黄鹧鄣氖挛镏邪l(fā)現了美,其實,你我的生活也處處有美的存在,你發(fā)現了嗎?
2、學生交流平凡事物中的“美”。
五、課后延伸,拓展
六、板書設計
《搭石》第一課時教學設計篇五
同學們,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幅風景畫。 (簡筆畫搭石)知道畫是什么嗎?沒錯,是搭石。今天我們就繼續(xù)學習第21課,題目是—— (板書)
通過前面的學習,你知道了什么是搭石嗎?誰能用課文中的句子來說說。
(進入秋天,天氣變涼,家鄉(xiāng)的人們會根據水的深淺,從河的兩岸找來一些平整方正的石頭,按照二尺左右的間隔,在小溪里橫著擺上一排,讓人們從上面踏過,這就是搭石。)
找得真準!如果沒有搭石,家鄉(xiāng)的人們怎么過小溪呢?誰也能用課文中的句子來說一說。
(山洪過后,人們出工、收工、趕集、訪友,來來去去,必須脫鞋綰褲。)
“綰”是意思呢?那就是說,如果小溪里沒有搭石,人們出工就必須—— 人們收工就必須——人們趕集就必須——人們訪友就必須——一句話,人們來來往往都必須——生齊:脫鞋綰褲。
一次又一次的脫鞋綰褲啊,你體會到了什么?
不便、麻煩,甚至是辛苦,夏天還好,可到了秋冬,天氣變涼,家鄉(xiāng)的人們就必須靠搭石過小溪了。了解了這些,我們再來讀讀什么是搭石。(生齊讀“進入秋天,……,這就是搭石”)
搭石,其實就是平平凡凡的石頭組成。但是作者卻說它構成了——(生接:家鄉(xiāng)的一道風景)
板書:構成了家鄉(xiāng)的一道風景。生齊讀
普通的石頭而已,作者為什么說它構成了家鄉(xiāng)的一道風景呢? (指名說) 是?。?下面,就讓我們帶著這個問題,和作者劉章爺爺一起,走進小村莊,走近搭石去看看吧!
請大家默讀課文2—4自然段,把你覺得美的句子劃出來,并在旁邊簡要地寫上你的感受。小黑板出示自讀要求:
1、默讀課文2—4自然段,用“——”劃出你覺得美的句子。并簡要地寫上你的感受。
2、小組內交流你的想法。(我覺得美的句子是______,從中我感受到了__________。)
交流好了,相信,一幅幅美好的畫面已在大家的腦海中呈現。
為什么說“搭石,構成了家鄉(xiāng)的一道風景?!??你從哪些句子感受到搭石的美?
(每當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時候,動作是那么協調有序! 前面的抬起腳來,后面的緊跟上去,踏踏的聲音,像輕快的音樂;清波漾漾,人影綽綽,給人畫一般的美感。)
“行”,這是一個多音字,讀什么?(生有的讀xínɡ,有的讀hánɡ)意見不統(tǒng)一呀,想一想:體育課上,體育老師常叫我們排成很整齊的一隊,叫作排成一行(hánɡ)
這些一起上工,或者一起下工的人叫—— 生:一行(xínɡ)人 師:齊讀兩遍。(生讀)
你們從哪兒體會到這幅畫面的美呢?
(我從“清波漾漾、人影綽綽”這兩個詞語中感受到美。)
你有一雙會發(fā)現美的眼睛,請坐?!扒宀ㄑ⑷擞熬b綽”是什么樣子?誰能用自己的話告訴同學們?
(清澈的溪水在蕩漾,倒映在水里的人影在晃動,看不大清楚。)
你把這種感覺讀出來嗎? (生3讀得不是很好)
誰能讀得讓溪水動起來,讓心中有清波在蕩漾,有人影在晃動?(師比手勢)
(我還從“踏踏的聲音,像輕快的音樂”感受到美。)
能通過朗讀把這美妙的聲音送給大家嗎?
誰能讀得更輕快些? (一女生讀得好)
聽了同學們的朗讀,老師不禁也想試試,行嗎? (師范讀)
謝謝,老師相信,同學們一定能讀得比老師好。大家一起來。
讀得真好,老師都陶醉了。這么美的語句想不想積累下來?老師想考考你們的記憶力。(把小黑板中文段的重點詞擦除,由學生填空讀)有信心嗎?
真厲害!看來老師是低估你們了?,F在你們肚子里又多了一個優(yōu)美的句子。只要同學們當好積累語言的有心人,你們的智慧背囊就會越來越充實。
鄉(xiāng)親們走搭石,有誰會搶路嗎?有誰會突然止步嗎?他們的動作是那么——協調有序,可見鄉(xiāng)親們之間的關系非常和諧,板書“和諧美”。
還有哪位同學在搭石上發(fā)現了美?
(上了點年歲的人,無論怎樣急著趕路,只要發(fā)現哪塊搭石不平穩(wěn),一定會放下帶的東西,找來合適的石頭搭上,再在上邊踏上幾個來回,直到滿意了才肯離去。)
這個句子寫的是什么呢?
寫上了年紀的人發(fā)現搭石不平穩(wěn),找來合適的石頭換上。(擺搭石)
老師想考一考同學們的表演能力。(生躍躍欲試)
別急。想表演得好,那就得把這句話好好讀一讀,邊讀邊想象當時的情景。哪個小朋友讀得最認真,最仔細,老師待會兒就請他來表演。
哇,看同學們讀得多認真。來,同學們推薦一個表演高手來演一演。
有信心演好嗎?老師也支持你。我來配畫外音。小演員,現在可要看你的表演天才了,看我們倆能不能配合默契。
(生表演,師篇故事情節(jié)配音) ( 生表演完,要回座位)
等一等,老大爺!面向生: 現在我的身份變了,我是電視臺的記者,我想采訪一下這位換搭石的老人。
老人家,您好!剛才看您急匆匆的,怎么停下來呢?
我發(fā)現有一塊搭石不平穩(wěn),我去找一塊石頭換上。
這可要耽誤您不少時間呀?
不要緊。要是我不這樣做,后面過搭石的人踩到那塊搭石可能會摔倒。水這么涼,會感冒的。
您真是位熱于奉獻的老人!謝謝您,您繼續(xù)趕路吧。
師小結,老人家寧愿耽誤時間,也要換好搭石,說明老人具有奉獻精神!板書“奉獻美”
你們還找到了哪些美?
(假如遇上老人來走搭石,年輕人總要伏下身子背老人過去,人們把這看成理所當然的事。)
從這句子體會到什么? (年輕人尊敬、關心老人。 ) (板書:尊老美)
村民們認為他們的這些做法都是——(理所當然的)
說得多好?。 袄硭斎弧?。你怎樣理解“理所當然”這個詞?
沒錯,“理所當然”就是道理上應該這樣做的意思
來,那就把這種尊敬、關心帶進句子里讀出來。(指名讀)
師小結:搭石上,這背著老人的身影,不正是一道美麗的風景嗎?還有誰在搭石上找到了美?
(如果有兩個人面對面同時走到溪邊,總會在第一塊搭石前止步,招手示意,讓對方先走,等對方過了河,倆人再說上幾句家常話,才相背而行。)
找得真好,多么動人的一幅畫面??!我們來想像一下。老劉和老張的對話。從這幅畫面你感受到什么?
( 生1:村民們有禮貌,很友好。 生2:村民們懂得謙讓。 ) (板書:謙讓美)
招手示意,讓對方先走,平常的動作中蘊含著濃濃的鄉(xiāng)情。大家齊讀,把這種濃濃的鄉(xiāng)情讀出來。(生齊讀)
還有誰在搭石上發(fā)現了美?(沒人舉手)有些美就藏在字里行間,不容易發(fā)現。你們看這個句子___________
師小結:透過這小小的搭石,我們看到了鄉(xiāng)民們的(師指板畫) ——奉獻美,和諧美,尊老美,謙讓美,勤勞美。不能不說——搭石,構成了家鄉(xiāng)的一道風景。
在作者劉章爺爺的家鄉(xiāng),“凡事為他人著想”已成為一種風俗,一種自然而然的行為,并代代相承。此時,在你們眼里,這還是平凡的搭石嗎? 生:不是。
平凡的搭石象征的正是那些平凡的鄉(xiāng)親們??吹秸n文最后一段 (生齊讀)
師:這平凡的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卻無怨無悔,從這些搭石上,我們仿佛看到了那些純樸熱心的老大爺,仿佛看到了那些敬老愛老的年輕人,也仿佛看到了勤勞善良的村民們。孩子們,讓我們用自己的心靈再次感受——(生齊讀:) 名為寫物,實際上是為了寫人,這種寫法叫做“借物喻人”(板書)
雕塑大師羅丹說過:“這個世界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發(fā)現美的眼睛?!痹谖覀兊纳钪?,也有許許多多像搭石上發(fā)生的那樣平平常常的小事。它們雖小,卻時時溫暖著我們。美無處不在,請同學們把你發(fā)現的身邊的美寫下來
美,是看見老人過馬路,__________________。
美,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說得真好!相信孩子們的心中已經種下了“美”的種子!也相信美德會伴隨你們一生。
作者從不起眼的事物中發(fā)現了美,對我很有啟發(fā)。我也想寫一寫平凡事物中的“美”。
[例文] 小草
小草,即使生長在坑坑洼洼的地方,或是被人們遺忘的角落,它也能頑強的生長,默默地經受著風吹雨打。它沒有鮮花的美麗,也沒有樹木的挺拔,但它有"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的頑強生命力。它不像高貴華麗的牡丹被人寵愛,也不像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被人贊美,它只是默默無聞的,甘愿用身體來裝扮世界。
許多有志之士,情愿做野草,等著地下的火燒。他們在艱苦的環(huán)境中,經受著挫折與失敗的考驗,為振興中華而默默無聞的貢獻出青春與力量。
我愛小草,更愛與它一樣頑強而默默奉獻的勞動者。
評:作者采用了借物喻人的寫法,名為寫小草,實為贊美頑強而默默奉獻的勞動者。
平凡的小草,卻含有大“美”。
《搭石》第一課時教學設計篇六
真正的閱讀要使閱讀者披文入情,能透過文字觸摸到語言的深層內涵,從而領悟形式與內容的和諧統(tǒng)一。本教案本著這樣的閱讀理念,引導學生透過文字想象畫面,體會課文濃郁的生活氣息,與作者情感交融,在自主閱讀中收獲感悟,挖掘語言文字的內涵,調動閱讀的興趣,體會表達方法。
1、認識7個生字,會寫11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鄉(xiāng)親們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的精神,并從中受到感染、熏陶。
3、邊讀邊想畫面。學習作者仔細觀察、生動描寫的方法。
通過感情朗讀課文,品味語言文字,感受鄉(xiāng)親們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的精神。
邊讀邊想畫面。學習作者仔細觀察、生動描寫的方法
1、教師準備:制作課件(鄉(xiāng)村搭石照片、相關課文的演示文稿)
2、學生準備:預習本課生字詞語。
2課時
(一)、情景導入 走進美
1、教師激情朗誦并演示課件:
家鄉(xiāng)是有名的花果之鄉(xiāng),桑蠶之鄉(xiāng),它有莊重、偉俊的大山,有茂密的森林,有叫不出名字的飛禽。那百草千花之中,有采不完的珍貴藥材。山川,如畫;流水,似歌。就連那地名也象詩一般對伏,有聲有色,你聽!青松嶺,紅石礫;大龍灣,老虎溝;九神廟,三仙洞;人參溝,擺宴堂。
故鄉(xiāng)啊,你像我的眼前花,千姿萬態(tài),百看不厭;你是我的心上人,日日思念,意熾情深。
2、這就是被人們親切地稱為農民詩人——劉章眼里的家鄉(xiāng)。你有什么感受?
3、但是,在他的家鄉(xiāng)還有一道特別的風景一直讓他念念不忘。是什么風景?讓我們一起去欣賞好嗎?
(設計意圖:在導入環(huán)節(jié),播放鄉(xiāng)村課件配以教師的深情描述,將學生引入山村特有的洋溢著濃郁生活氣息的意境之中)
(二)、整體感知 發(fā)現美
1、自由讀課文,劃出生字詞,找到作者所說的那道風景,用波浪線畫下來。
2、出示詞語讀準字音,理解詞義。
間隔 猛漲 懶惰 譴責 平衡 協調有序 俗語 伏下
3、同學們發(fā)現那道獨特的風景了嗎?誰來讀一讀。
出示:搭石,構成了家鄉(xiāng)的一道風景。
4、什么是搭石?書上有描寫搭石的句子嗎?誰來讀一讀。
指名學生板畫:搭石圖
5、其實,搭石就是為方便小溪兩岸人們的行走而放在小溪中的幾塊普普通通的石頭。你對“搭石,構成了家鄉(xiāng)的一道風景”有疑問嗎?
(學生質疑:能稱之為風景的大多是非常美的景物,如杭州西湖,黃山奇石。這么幾塊平平常常的石頭,怎么能說構成了家鄉(xiāng)的一道風景呢?)
(設計意圖:這篇課文,主要反映的是人與自然的和諧之美,更重要的是人性之美。教師喚起學生的表象的同時,引出疑問“這么幾塊平平常常的石頭,怎么能說構成了家鄉(xiāng)的一道風景呢?”讓學生進入文本,去發(fā)現美,感受美,體驗美。這是順情而導,由情而發(fā),自然銜接。)
(三)、重點精讀 品味美
1、我們就一起跟隨作者,深入到他的文字中去找找風景,細細讀,一直讀到眼前浮現一幅幅畫面。有的畫面特別感人,有的畫面特別讓人激動,有的畫面特別的美。你可以在旁邊給它取個好聽的名字。(靜靜地默讀)
2、反饋:你讀出了幾幅畫面?你取了什么名字
◆ 風景美 眾人走搭石圖
請你自由讀讀第三自然段,說說美在哪里?(感受協調美。)
(1)你從哪些地方看出來他們的動作非常協調有序?(理解:清波漾漾、人影綽綽,感受風景美)
(2)你能通過朗讀把這和諧美麗的畫面展現在大家的面前嗎?練讀,指名讀。
(3)表演體驗。請幾名學生模擬課文所寫的走搭石,感受協調有序。
(4)說說感受。(因學生沒有訓練過,表演走搭石會碰撞、摔跤,通過走搭石的體驗,感受體會協調有序的意思。)
(5)配樂朗誦。
讓我們再一次隨著流淌的溪水,感受那一份和諧美。(課件出示詩化的課文內容)
(6)、師小結:聽著同學們的朗讀,我感覺這好像是一個清早,晨霧還沒有散去,人們便早早地出工了,走在這搭石上,沒有人說話,只有這清波漾漾,人影綽綽;也許這是一個黃昏,夕陽灑下了它最后一縷光輝,勞作了一天的人們回來了,一路歡歌笑語,身體是疲憊的,腳步卻是輕快的“踏踏”,在這一塊塊搭石上,我們不僅看到了鄉(xiāng)民們配合默契的身影,也看到了他們辛勤的勞作和對生活的熱愛。
(7)、回歸主題。填一填,說一說
搭石,構成了家鄉(xiāng)( )的一道風景。
◆ 心靈美 敬老謙讓圖
(1)、還有讓你覺得美的畫面嗎?誰有感情地讀一讀,再說說自己的理解。(課件出示句子)
(2)、交流:把你最受感動的地方挑出來,先說說自己的感動,再讀好它。
句子一:假如遇上老人來早搭石,年輕人總要伏(fú)下身子背老人過去,人們把這看成理所當然的事。(透過總要、伏、理所當然這幾個詞你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句子二:如果有兩個人面對面同時走到溪邊,總會在第一塊搭石前止步,招手示意,讓對方先走,等對方過了河,倆人再說上幾句家常話,才相背而行。(指名學生和老師共同表演走搭石時互相謙讓的情景。)
預設情景如下:
師:您好,大叔,上哪兒去?
生:您好,兄弟,我去隔壁村喝喜酒呢!您呢?
師:我去農藥店買化肥呢?您喝喜酒趕時間,您先過吧!
生:還是您先過吧!買化肥遲了商店要關門的,您先過。
師:您先過,……
……
(3)、想象感悟。山里人的淳樸、善良,山里人的謙讓、敬老把我們大家都感動了。來,讓我們把心中的這份感動通過讀告訴大家。老師引讀:經常到山里的人,大概都見過這樣的情景:如果——;假如——。
假如——還有假如嗎?走搭石時還有其他的情景嗎?請你把心中想象到的情景寫下來,同桌互相表演。
(4)、填一填,說一說
搭石,構成了家鄉(xiāng)( )的一道風景。
(設計意圖:在精讀部分圍繞“文中哪些地方讓我們感受到美”展開交流和討論,在交流中體會情味,在暢所欲言中品味自然的美,品味村民們和諧的人性美。這樣的設計給了學生自主學習空間,能讓學生充分與文本對話,形成自己的獨特見解。在對文本的多維解讀中,達到相互學習,深入理解。)
四、感悟情懷 總結美
1、學到這,你覺得這搭石還是普通的石頭嗎?那它是什么?
2、填一填:搭石,是 。
3、 感情朗讀最后一小節(jié)。
4、 現在,你覺得作者對家鄉(xiāng)的日日思念、情深意切,僅僅是因為家鄉(xiāng)的山美、水美嗎?師生共同感悟詩人情懷。
5、配樂朗讀全文
(設計意圖:給學生有語言實踐的機會,這樣對學生內化課文的語言,對學生語言的發(fā)展也有實際意義。學生們通過感悟,真切地感受人與人之間純真的感情,體會到人與人相互關愛,生命才更有意義,人生才更幸福。)
一、 課文回顧
你從搭石身上發(fā)現了哪些美?
二、 積累文中的好詞佳句
三、 小練筆:我發(fā)現的美
只要善于發(fā)現美就在我們身邊:說一說、寫一寫自己所發(fā)現的生活中的美。
四、完成課堂作業(yè)
21、搭石
家 鄉(xiāng) 的 一 道 風 景
搭 石
風景美 擺 整 走 心靈美
清波漾漾 謙讓敬老
人影綽綽 為他人著想
《搭石》第一課時教學設計篇七
同學們好,我是來自中心小學的羅老師,早上,當我走進我們劉家坊小學,看到學校雖然還在建設之中,但很干凈,風景也美!我還看到同學們一張張笑臉,你們非常熱情地歡迎我這個陌生的老師,讓老師的心情放松了許多。這也是一種美,一種內在的心靈美!今天,我來給大家上一節(jié)語文課,你們高興嗎?真的?有了你們的熱情支持和敏而好學,相信我們這節(jié)課一定會非常美滿!
同學們,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幅風景畫。(簡筆畫搭石)知道畫是什么嗎?沒錯,是搭石。今天我們就繼續(xù)學習第21課,題目是——(板書)
通過前面的學習,你知道了什么是搭石嗎?誰能用課文中的句子來說說。
(進入秋天,天氣變涼,家鄉(xiāng)的人們會根據水的深淺,從河的兩岸找來一些平整方正的石頭,按照二尺左右的間隔,在小溪里橫著擺上一排,讓人們從上面踏過,這就是搭石。)
找得真準!如果沒有搭石,家鄉(xiāng)的人們怎么過小溪呢?誰也能用課文中的句子來說一說。
(山洪過后,人們出工、收工、趕集、訪友,來來去去,必須脫鞋綰褲。)
“綰”是意思呢?那就是說,如果小溪里沒有搭石,人們出工就必須——人們收工就必須——人們趕集就必須——人們訪友就必須——一句話,人們來來往往都必須——生齊:脫鞋綰褲。
一次又一次的脫鞋綰褲啊,你體會到了什么?
不便、麻煩,甚至是辛苦,夏天還好,可到了秋冬,天氣變涼,家鄉(xiāng)的人們就必須靠搭石過小溪了。了解了這些,我們再來讀讀什么是搭石。(生齊讀“進入秋天,……,這就是搭石”)
搭石,其實就是平平凡凡的石頭組成。但是作者卻說它構成了——(生接:家鄉(xiāng)的一道風景)
板書:構成了家鄉(xiāng)的一道風景。生齊讀
普通的石頭而已,作者為什么說它構成了家鄉(xiāng)的一道風景呢?(指名說)是啊!下面,就讓我們帶著這個問題,和作者劉章爺爺一起,走進小村莊,走近搭石去看看吧!
請大家默讀課文2—4自然段,把你覺得美的句子劃出來,并在旁邊簡要地寫上你的感受。小黑板出示自讀要求:
1、默讀課文2—4自然段,用“——”劃出你覺得美的句子。并簡要地寫上你的感受。
2、小組內交流你的想法。(我覺得美的句子是______,從中我感受到了__________。)
交流好了,相信,一幅幅美好的畫面已在大家的腦海中呈現。
為什么說“搭石,構成了家鄉(xiāng)的一道風景?!??你從哪些句子感受到搭石的美?
(每當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時候,動作是那么協調有序!前面的抬起腳來,后面的緊跟上去,踏踏的聲音,像輕快的音樂;清波漾漾,人影綽綽,給人畫一般的美感。)
“行”,這是一個多音字,讀什么?(生有的讀xínɡ,有的讀hánɡ)意見不統(tǒng)一呀,想一想:體育課上,體育老師常叫我們排成很整齊的一隊,叫作排成一行(hánɡ)
這些一起上工,或者一起下工的人叫——生:一行(xínɡ)人師:齊讀兩遍。(生讀)
你們從哪兒體會到這幅畫面的美呢?
(我從“清波漾漾、人影綽綽”這兩個詞語中感受到美。)
你有一雙會發(fā)現美的眼睛,請坐?!扒宀ㄑ?、人影綽綽”是什么樣子?誰能用自己的話告訴同學們?
(清澈的溪水在蕩漾,倒映在水里的人影在晃動,看不大清楚。)
你把這種感覺讀出來嗎?(生3讀得不是很好)
誰能讀得讓溪水動起來,讓心中有清波在蕩漾,有人影在晃動?(師比手勢)
(我還從“踏踏的聲音,像輕快的音樂”感受到美。)
能通過朗讀把這美妙的聲音送給大家嗎?
誰能讀得更輕快些?(一女生讀得好)
聽了同學們的朗讀,老師不禁也想試試,行嗎?(師范讀)
謝謝,老師相信,同學們一定能讀得比老師好。大家一起來。
讀得真好,老師都陶醉了。這么美的語句想不想積累下來?老師想考考你們的記憶力。(把小黑板中文段的重點詞擦除,由學生填空讀)有信心嗎?
真厲害!看來老師是低估你們了。現在你們肚子里又多了一個優(yōu)美的句子。只要同學們當好積累語言的有心人,你們的智慧背囊就會越來越充實。
鄉(xiāng)親們走搭石,有誰會搶路嗎?有誰會突然止步嗎?他們的動作是那么——協調有序,可見鄉(xiāng)親們之間的關系非常和諧,板書“和諧美”。
還有哪位同學在搭石上發(fā)現了美?
(上了點年歲的人,無論怎樣急著趕路,只要發(fā)現哪塊搭石不平穩(wěn),一定會放下帶的東西,找來合適的石頭搭上,再在上邊踏上幾個來回,直到滿意了才肯離去。)
這個句子寫的是什么呢?
寫上了年紀的人發(fā)現搭石不平穩(wěn),找來合適的石頭換上。(擺搭石)
老師想考一考同學們的表演能力。(生躍躍欲試)
別急。想表演得好,那就得把這句話好好讀一讀,邊讀邊想象當時的情景。哪個小朋友讀得最認真,最仔細,老師待會兒就請他來表演。
哇,看同學們讀得多認真。來,同學們推薦一個表演高手來演一演。
有信心演好嗎?老師也支持你。我來配畫外音。小演員,現在可要看你的表演天才了,看我們倆能不能配合默契。
(生表演,師篇故事情節(jié)配音)(生表演完,要回座位)
等一等,老大爺!面向生:現在我的身份變了,我是電視臺的記者,我想采訪一下這位換搭石的老人。
老人家,您好!剛才看您急匆匆的,怎么停下來呢?
我發(fā)現有一塊搭石不平穩(wěn),我去找一塊石頭換上。
這可要耽誤您不少時間呀?
不要緊。要是我不這樣做,后面過搭石的人踩到那塊搭石可能會摔倒。水這么涼,會感冒的。
您真是位熱于奉獻的老人!謝謝您,您繼續(xù)趕路吧。
師小結,老人家寧愿耽誤時間,也要換好搭石,說明老人具有奉獻精神!板書“奉獻美”
你們還找到了哪些美?
(假如遇上老人來走搭石,年輕人總要伏下身子背老人過去,人們把這看成理所當然的事。)
從這句子體會到什么?(年輕人尊敬、關心老人。)(板書:尊老美)
村民們認為他們的這些做法都是——(理所當然的)
說得多好??!“理所當然”。你怎樣理解“理所當然”這個詞?
沒錯,“理所當然”就是道理上應該這樣做的意思
來,那就把這種尊敬、關心帶進句子里讀出來。(指名讀)
師小結:搭石上,這背著老人的身影,不正是一道美麗的風景嗎?還有誰在搭石上找到了美?
(如果有兩個人面對面同時走到溪邊,總會在第一塊搭石前止步,招手示意,讓對方先走,等對方過了河,倆人再說上幾句家常話,才相背而行。)
找得真好,多么動人的一幅畫面?。∥覀儊硐胂褚幌?。老劉和老張的對話。從這幅畫面你感受到什么?
(生1:村民們有禮貌,很友好。生2:村民們懂得謙讓。)(板書:謙讓美)
招手示意,讓對方先走,平常的動作中蘊含著濃濃的鄉(xiāng)情。大家齊讀,把這種濃濃的鄉(xiāng)情讀出來。(生齊讀)
還有誰在搭石上發(fā)現了美?(沒人舉手)有些美就藏在字里行間,不容易發(fā)現。你們看這個句子___________
師小結:透過這小小的搭石,我們看到了鄉(xiāng)民們的(師指板畫)——奉獻美,和諧美,尊老美,謙讓美,勤勞美。不能不說——搭石,構成了家鄉(xiāng)的一道風景。
在作者劉章爺爺的家鄉(xiāng),“凡事為他人著想”已成為一種風俗,一種自然而然的行為,并代代相承。此時,在你們眼里,這還是平凡的搭石嗎?生:不是。
平凡的搭石象征的正是那些平凡的鄉(xiāng)親們??吹秸n文最后一段(生齊讀)
師:這平凡的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卻無怨無悔,從這些搭石上,我們仿佛看到了那些純樸熱心的老大爺,仿佛看到了那些敬老愛老的年輕人,也仿佛看到了勤勞善良的村民們。孩子們,讓我們用自己的心靈再次感受——(生齊讀:)名為寫物,實際上是為了寫人,這種寫法叫做“借物喻人”(板書)
雕塑大師羅丹說過:“這個世界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發(fā)現美的眼睛?!痹谖覀兊纳钪校灿性S許多多像搭石上發(fā)生的那樣平平常常的小事。它們雖小,卻時時溫暖著我們。美無處不在,請同學們把你發(fā)現的身邊的美寫下來
美,是看見老人過馬路,__________________。
美,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說得真好!相信孩子們的心中已經種下了“美”的種子!也相信美德會伴隨你們一生。
作者從不起眼的事物中發(fā)現了美,對我很有啟發(fā)。我也想寫一寫平凡事物中的“美”。
[例文]小草
小草,即使生長在坑坑洼洼的地方,或是被人們遺忘的角落,它也能頑強的生長,默默地經受著風吹雨打。它沒有鮮花的美麗,也沒有樹木的挺拔,但它有"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的頑強生命力。它不像高貴華麗的牡丹被人寵愛,也不像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被人贊美,它只是默默無聞的,甘愿用身體來裝扮世界。
許多有志之士,情愿做野草,等著地下的火燒。他們在艱苦的環(huán)境中,經受著挫折與失敗的考驗,為振興中華而默默無聞的貢獻出青春與力量。
我愛小草,更愛與它一樣頑強而默默奉獻的勞動者。
評:作者采用了借物喻人的寫法,名為寫小草,實為贊美頑強而默默奉獻的勞動者。
平凡的小草,卻含有大“美”。
《搭石》第一課時教學設計篇八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運用邊讀邊想象畫面、聯系上下文、創(chuàng)設情境、聯系生活體驗等方法,理解“協調有序”等重點詞句,體會搭石上蘊含的美,感受鄉(xiāng)親們的美好情感,并從中受到感染、熏陶。
3、學習作者仔細觀察、生動描寫的方法,培養(yǎng)留心觀察、用心感受的習慣。
1、讓學生從鄉(xiāng)親沒們擺搭石、走搭石的一幕幕情景中,體會其中的人性美;
2、學習作者從不起眼的事物中發(fā)現美、感受美。
多媒體課件、配樂《讓世界充滿愛》、《愛的奉獻》。
一、課前導入
出示課件。
(課文插圖。)
1、師述:
我的家鄉(xiāng)有一條無名小溪,五六個小村莊分布在小溪的兩岸。小溪的流水常年不斷。每年汛期,山洪暴發(fā),溪水猛漲。山洪過后,人們出工、收工、趕集、訪友,來來去去,必須脫鞋綰褲。進入秋天,天氣變涼,過小溪就成了一個大問題,于是,有好心的人們就會根據水的深淺,從河的兩岸找來一些平整方正的石頭,按照二尺左右的間隔,在小溪里橫著擺上一排,讓人們從上面踏過,解決這個過小溪的問題。瞧,這就是搭石。
2、請同學們跟老師一起板書:
21、搭石
二、整體感知
1、同學們,搭石是普普通通的石塊嗎?作者為什么要寫它呢?請大家放聲讀課文2~5自然段,你一定會有新的感受、新的發(fā)現的。好,放聲讀吧!
(學生自由地讀書。)
2、有新的感受嗎?
3、同學們,難怪作者說“搭石,構成了──學生回答(家鄉(xiāng)的一道風景)”。
4、通過讀書,你們覺得這道風景怎樣?板書:
美
5、你們覺得這美用什么感受到的?
三、學習課文、匯報學習情況
好,我們用心去讀課文,去感受,請拿起筆再默讀課文2~4自然段,在美的地方,感動你的地方用一個詞或一句話寫上你的感受。好,開始吧!
1、學習第二段:
⑴ 你從什么地方感受美?感受什么美?
學生回答時說話完整:我從第二段這個地方感受美、讀出句子來、再談體會:從這里我感受到老人一心為他人著想的美。
⑵ 出示句子:
上了點年歲的人,無論怎樣急著趕路,只要發(fā)現那塊搭石不平穩(wěn),一定會放下帶的東西,找來合適的石頭打上,再在上邊踏上幾個來回,直到滿意了才肯離去。
⑶ 請同學們讀讀這句子,想象一下:
① 老人踩到了不穩(wěn)的搭石,心里會怎樣想,表情、動作又會怎樣?
② 在挑選合適的石頭時,心里會怎樣想怎樣做?
③ 滿意離去時,心里會怎樣想,表情、動作又會怎樣?
想好了,兩人小組進行討論也可以表演。
⑷ 匯報想象的情景,指導朗讀:
出示課件:
上了點年歲的人,無論怎樣急著趕路,只要發(fā)現那塊搭石不平穩(wěn),一定會放下帶的東西,找來合適的石頭打上,再在上邊踏上幾個來回,直到滿意了才肯離去。
師小結:同學們想象得很豐富,是呀,老人多么為他人著想啊!請看“無論怎樣”“只要”“一定”“他上幾個來回”“知道滿意才肯離去”這些詞寫得很生動,讓我們感受到為別人著想急的美,所以把這些詞讀得更美。誰來讀?請大家聽后評議。
⑸ 如果你發(fā)現這搭石不平穩(wěn),你會怎么做?你不怕耽誤了時間嗎?我們再來讀讀這種美吧!想讀得站起來讀吧!
2、學習第三段:
⑴ 還有什么地方讓你感受美?感受什么美?
出示句子:
每當上工、下工,以航人走搭石的時候,動作是那么協調有序!前面的抬起腳來,后面的緊跟上去,它他的聲音,向輕快的音樂;輕薄漾漾,人影綽綽,給人畫一般的美感。
⑵ 師配樂范讀《讓世界充滿愛》,請大家邊聽邊感受畫面的美,這是一幅怎樣的畫面,你仿佛看到什么,聽到什么?
⑶ 這畫面美嗎?誰來說說這是怎樣的畫面?
⑷ 對,這畫面美就美在人們走在搭石上動作協調有序,美在像輕快的音樂,美在給人畫一般的美感,美在構成家鄉(xiāng)一道風景。這么美的畫面,大家動情地美美地讀讀吧!
(配樂齊讀。)
3、學習第四段:
⑴ 還有什么地方讓你感受到美?
出示句子:
如果有兩個人面對面同時走到溪邊,總會在第一塊搭石前止步,招手示意,讓對方先走,等對方過了河,倆人再說上幾句家常話,才相背而行。假如遇上老人來走搭石,年輕人總要伏下身子背老人過去,人們把這看成理所當然的事。
師:同學們,這段話雖然文字樸實,但是簡單的事情閃爍著美好的思想,散發(fā)著融融的暖意。生活在山里的純樸的人們,互相謙讓,互敬互助,尊老愛老,而且“把這看成理所當然的事”。
⑵ “理所當然的事”什么意思?我們生活中有哪些“理所當然的事”?
⑶ 文中“理所當然的事”指哪些?你從這兩件事例中感受到什么?
⑷ 指導讀:
同學們,“理所當然”這種美的確讓人感動,你能讀得讓人感動嗎?指名讀,讀后評議。
師小結:我也聽出來了,這是一種讓人感動的美。
4、學習第五段:
⑴ 出示句子:
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們聯結著故鄉(xiāng)的小路,以聯結著鄉(xiāng)親們美好的情感。
⑵ 同學們,讀到這里,你覺得搭石還是普普通通的石塊嗎?
⑶ 請齊讀最后一段,讀后談談你對這段的理解。
四、總結全文
1、師總結:
(配樂):一塊塊、一排排大事,靜靜地躺在溪水中,任人踩踏,卻無怨無悔、默默無語。這正是鄉(xiāng)親們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精神的寫照,也是鄉(xiāng)親們相親相愛、友好互助情感的紐帶
2、請同學們再一次一起帶著美好的心靈讀這一段話吧!
五、交流會以及小練筆
1、作者真實一個留心觀察身邊事物的人,他把平平常常的一件擺搭石的事介紹得具體,讓我們感受到人間真情。同學們,在生活中有像搭石的普普通通的事的嗎?讓你感受到美嗎?
先四人小組中說一說。(配樂)然后匯報
出示課件:交流會“尋找生活中的美”。
2、師小結:
同學們都有著一顆美好的心靈,真讓人感動,這么多的事,我們從中選擇一件寫來吧!爭取能通過你的文字打動大家,好些吧!配樂,出示課件:小練筆。
用心
搭石
美
【本文地址:http://www.aiweibaby.com/zuowen/9745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