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語文精編同步教案設計意圖(通用22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1-09 15:22:20
三年級語文精編同步教案設計意圖(通用22篇)
時間:2023-11-09 15:22:20     小編:FS文字使者

教案是教師體現(xiàn)教學思路和創(chuàng)意的重要方式。教案的反思與調整是編寫教案不可或缺的環(huán)節(jié),教師應該及時對教學情況進行總結和改進。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教案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三年級語文精編同步教案設計意圖篇一

“做樹葉貼畫”是語文a版教材三年級上冊語文樂園三中的語文生活主題。這次綜合實踐活動要求學生做樹葉貼畫,并根據貼畫寫一篇撿樹葉、制作貼畫的習作。在活動中,學生需動腦動手動口,主要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和想象能力。學生對于這項活動是很感興趣的。教師可以通過賞、說、猜、做、評、寫、改這些環(huán)節(jié),讓學生學會觀察、表達、交流和合作,初步掌握樹葉貼畫的制作方法,能清楚地介紹制作過程或辦展覽的過程,并且能寫下來。通過教學啟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力,感受制作的樂趣,啟發(fā)學生發(fā)現(xiàn)美、創(chuàng)造美。

在指導過程中,教師要重在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作欲望,調動學生的寫作興趣。制作指導不必過細,要留給學生大膽想象的空間,對學生富有創(chuàng)意和靈性的作品要尤其表示贊賞。同時,注意在制作、辦展覽的過程中,始終要貫穿學生口語交際方面的訓練,在學生寫作后,要指導學生通過反復閱讀的方法進行修改,改正錯別字、不恰當?shù)臉它c符號,以及不通順的地方。切忌將此課上成一堂單純的手工制作課。

1、初步掌握樹葉貼畫的制作方法,能清楚地介紹制作過程或辦展覽的過程,并且能寫下來。

2、通過教學啟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力,感受制作的樂趣,啟發(fā)學生發(fā)現(xiàn)美、創(chuàng)造美。

掌握樹葉貼畫的制作方法,能清楚地介紹制作過程或辦展覽的過程。

各種樹葉、課件、剪刀、膠水或雙面膠、襯紙、彩筆等。

1.教師配樂朗讀關于描寫秋天的文章。

2.小組內說一說,指名說一說。

3、出示《樹葉歌》,齊聲誦讀。

柳樹葉,像眉毛,兩頭尖尖一筆描,槐樹葉,像鳥蛋,排列整齊挺好看,

梧桐葉,五對尖,好像一座五指山,泡桐樹葉大又圓,拿在手里像蒲扇,

紫荊葉,不一般,像只桃子嘴兒尖,冬青葉,閃銀光,一年四季綠汪汪,

銀杏葉,不常見,玲瓏小巧像合扇,松樹葉,像衣針,一年到頭綠陰陰。

4.師:這些葉子不但形狀不同,顏色也是豐富多彩。今天,我們就要用這些樹葉進行貼畫。

5.板書課題:做樹葉貼畫。

1、欣賞,激趣。(出示課件)

三年級語文精編同步教案設計意圖篇二

2.認識11個生字。

:回答閱讀提示中的問題。

掛圖。

1課時。

一、導入新課,板書問題。

二、通讀全文。

1. 這篇文章比較長,保證學生通讀全文,字字讀對,句句讀通。

2. 同桌相互檢查,評價自讀。

三、話題討論。

課題《看不見的愛》怎么理解?

1. 潛心讀書,抓住文中的重點詞來理解。

2. 聯(lián)系生活實際來理解。

步驟:

個人思考—小組討論—歸納要點—代表匯報—全班交流。

四、體驗愛心,快樂閱讀。

有了對課文的理解,再讀課文時,把對母愛的感受、體會表達出來。

五、小結

教學反思:

1.通過口語練習,使學生知道什么是轉述,生活中常常需要轉述,怎樣把聽到的內容轉述給對方。

2.知道轉述時要說清楚轉述的主要內容。

3.在與別人的交際中能做到態(tài)度自然大方。

1.能聽清楚要求轉述的主要內容,并能正確簡要的轉述。

2.積極參與角色表演,態(tài)度自然大方。

三年級語文精編同步教案設計意圖篇三

1、自學生字新詞,理解“祖先的搖籃、遙遠、蒼蒼茫茫、天長地久、污染、文明的起點、天然博物館”等詞語的含義。

2、按要求預習課文,學習運用聯(lián)系上下文和查找資料等方法、解決閱讀中的問題;有感情地朗讀詩歌,理解課文內容,體會詩的情趣。

3、正確搭配詞語;能照樣子學寫句子;嘗試選擇場景或有特色的景物介紹“天然博物館”

4、體會大自然的美好,增強自覺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的意識。

【教學重點】。

在感情朗讀中,感受詩的意境,體會詩的意趣。

【教學難點】。

注意這首詩的詩行排列特點,領悟到含蓄雋永的韻味。

【教學媒體】。

原始森林的圖片。

【學生課前準備】。

預習,自學課文。

1、正確朗讀課文,自學生字,在語言環(huán)境中理解詞語。

2、思考:“祖先的搖籃”指的是什么?課文主要寫了什么?

3、提出疑問,做出標記。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預習反饋。

1、板書課題,齊讀,說說“祖先的搖籃”在詩中指什么?

2、媒體出示:“原始森林”畫面,理解“蒼蒼茫?!钡囊馑肌?/p>

3、指名分節(jié)朗讀詩歌,注意詩句的停頓,隨機正音。

樹陰、賽跑、污染、神圣。

4、讀了詩歌你了解到什么?有什么疑問?

二、品讀詩句,釋疑感悟。

(一)學習第1節(jié)。

1、帶著問題輕聲朗讀:“祖先的搖籃”是什么樣的?

2、指名朗讀、交流。(板書:一望無邊)。

(二)學習第2、3節(jié),理解“美好”、“遙遠的回憶”

1、自讀,想像我們的祖先在原始森林中如何生活?(讀后交流)。

2、引讀,理解“那回憶,多么美好,又多么遙遠……”一句。

3、討論交流。

4、有感情地朗讀。

(三)學習第4節(jié)。

1、自讀,思考:為什么說原始森林是“人類文明的起點”、“神圣的天然博物館”?

2、討論交流。(板書:文明的起點天然博物館)。

3、師生合作讀最后一節(jié),加深體會。

三、總結全文,情感升華。

1、聯(lián)系全文,思考討論:怎樣才能使原始森林地久天長,永遠不被污染呢?

2、交流保護環(huán)境,維護生態(tài)平衡的辦法和措施。(板書:天長地久不被污染)。

3、配樂有感情地朗讀全詩。

4、總結。

四、展開想像,學習表達。

1、指導完成課后第3題。

2、指導口述“介紹天然博物館”

五、布置作業(yè)。

1、有感情地朗讀全文,并背誦。

2、完成課后練習題2。

六、板書設計:

美好、遙遠的回憶。

天長地久。

5、祖先的搖籃文明的起點。

(一望無邊)。

不被污染。

天然博物館。

三年級語文精編同步教案設計意圖篇四

選編該課文的目的:

1、學習抓住描寫人物語言、動作的詞句,體會人物品質。

2、使學生從小受到破除迷信、尊重科學的教育。

學情分析。

1、本班有48位學生,有6位學生學習成績優(yōu)秀,有12位學生學習成績良好,有10位學生學習成績合格,其余的都很差,有的連寫字都還不會。學生主動回答問題少,平時不愿交流。平時的作業(yè)或測評,及格率幾乎不超過60%,將近有10個學生平時成績在10分上下,甚至有的要從基本的識字、寫字開始。為此幾乎所有的都得從頭來。

2、形成這樣的原因:(1)原任課教師不重視。(2)學生的資質差,有弱智的。(3)學校與家長缺少溝通,使認識上產生距離。

3、如何理解西門豹的辦法妙在哪里?(由于學生基礎差,不易理解)。

教學目標。

1.初步學會抓重點段給課文分段。

2.學會本課12個生字,理解25個詞語的意思,能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鬧”的在文中三個句子中的意思。

3.了解西門豹為民除害的事跡,知道他是我國歷史上一個敢于破除迷信,為民辦實事的好官。

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的重點是:初步學會抓重點段給課文分段。

教學的難點是:知道西門豹是如何將計就計懲治首惡,破除迷信的。

第一課時。

一、設置懸念,揭示課題:

同學們,距今2000多年的戰(zhàn)國時期,有一位地方官名叫西門豹(板書,并學習生字“豹”),雖然他官職很小,卻一直被人稱頌。這到底是為什么呢?讓我們通過課文學習來尋找答案吧!

二、初讀課文,感知引疑。

1.聽課文錄音,

思考:課文寫了西門豹在什么地方為當?shù)匕傩兆隽四男┖檬?

2.檢查生字、新詞學習情況,再讀課文。

3.說說你讀懂了什么,有什么疑問?

三、學習“單元提示”,指導分段。

1.學習“單元提示”,明確抓重點段分段的步驟,方法。

2.再讀課文,根據剛才的問題,找出重點段,給課文分段。

四、研讀課文第一段。

(小組合作學習,共同研究)。

2.交流,匯報,得出結論:

(1)巫婆官紳給河伯娶媳婦。

(2)年年鬧旱災(板書)隨機解釋“鬧”在三個句子中的不同意思。

3.共同討論,寫調查報告。

4.交流。

五、練習拓展:

修改調查報告。

第二課時。

一、復習檢查:

二、研讀第二、三段。

2.但西門豹采取了什么辦法?他的辦法巧妙在哪里?

開展小組合作學習,引導從西門豹的言行中去研究。

3.小組匯報學習成果,教師適當引導,重點研讀三個重點句,品析詞句,邊讀邊體會西門豹的將計就計。

(1)他回過頭來對巫婆說:“不行,這個姑娘不漂亮,河伯不會滿意的。麻煩巫婆去跟河伯說一聲,說我要另外選個漂亮的,過幾天就送去。”說完,他叫衛(wèi)士抱起巫婆,把她投進了漳河。

(2)等了一會兒,西門豹對官紳的頭子說:“巫婆怎么還不回來,麻煩你去催一催吧?!闭f完,又叫衛(wèi)士把那個人投進漳河。

(3)西門豹回過頭來看著他們說:“怎么還不回來,請你們去催催吧!”說完又叫衛(wèi)士把他們扔下漳河去。

4.想象說話:漳河邊上的百姓看了事情的以過會怎么說?

5.西門豹還為百姓做了什么事?

三、總結,領悟人物品質:

現(xiàn)在誰來說說2000多年前的西門豹為什么到現(xiàn)在還被人稱頌?

三年級語文精編同步教案設計意圖篇五

1.認識生字3個。

2.體會“好像”、“似乎”兩個詞語在句子中的作用。

3.理解句子的含義。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復述課文。

5.體會男孩愛護公物的好品質。

【教學過程】。

一、激發(fā)興趣,導入課文。

陽光明媚的春天來了,小朋友開心極了,可以去春游了。大家?guī)献约鹤龅娘L箏,去郊外放風箏。想不想跟他們一塊兒去?好,我們隨同其中一個男孩一起去放風箏。

聽課文錄音,看圖畫演示。

這是怎樣一個孩子?考考你的記憶,能不能用你剛才聽到的有關語句來描述?學生回答。老師把同學們的發(fā)言綜合起來,請聽仔細:

放風箏的男孩出現(xiàn)了,看樣子有七八歲。一張可愛的面孔,忽閃著一雙大眼睛,像兩顆水靈靈的葡萄。身上雪白的襯衫,就像天空中悠悠的白云。

能不能把剛才這段話聽寫下來?準備——聽寫完成課后練習。校對朗讀,同時出現(xiàn)男孩畫面。

二、下面就讓我們跟著他一起去放風箏。

1.把課文快速讀幾遍,讀熟。有自己不能理解的地方做上記號,提出來。

2.指名分節(jié)朗讀。

3.學生質疑。

4.特別理解:“風箏又飛起來了,在天空中飄飄揚揚,天空變得越發(fā)美了?!?/p>

你是怎樣理解這句話的?其中“越發(fā)”是什么意思?我們可以用聯(lián)系上下文的方法來理解。(邊理解邊指導朗讀)。

理解同時,結合課后練習,比一比,用上“好像”、“似乎”使兩組句子有什么不同?

(邊理解邊品句,加強朗讀指導)。

5.解決學生質疑中的問題。

指名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說說為什么這么讀?(第一部分風箏飛上天,孩子很興奮,語調要稍高些,突出孩子的高興,我們也隨著他很高興。第二部分,孩子撿風箏時,踩壞了花苗又跑了,作者以為他是破壞綠化的不負責任的孩子,于是讀的時候語調下沉,略帶批評的語氣,讀出生氣了,不高興了。第三部分孩子用自家的花苗補上了被踩壞的花苗,說明他是一個知錯能改的孩子,讀時應該帶有表揚夸贊的語氣,尤其最后,風箏又飛了起來,看著這么好的孩子,誰不喜歡不高興呢?讀時語調應更高,讀得歡快些。)。

6.學生示范,練讀,指名讀。

跟著這么一個心地善良純潔的孩子去放風箏,心里舒暢嗎?高興嗎?要把我們的喜悅歡樂和更多的人分享,我們也會變得更快樂?;丶依L聲繪色地把故事說給爸爸媽媽或者弟弟妹妹聽,好嗎?所以我們得學會復述課文的本領。

7.出示課文復述提綱,請大家根據提綱,抓住每部分的要點,先好好地讀讀課文,再用自己的話或書中優(yōu)美的語句,不看書,把故事說給大家聽。小組準備。

指名分節(jié)復述課文。指名復述課文。邊復述邊看媒體演示。

大家學習的本領真強,學習效率也很高,最后讓我們連起來把課文有感情地朗讀一遍。齊讀課文。

三、全文總結。

學了課文,你覺得這是怎樣的一個男孩子?可以從外貌上來介紹,也在加上他的品質特點來介紹,可以用書中的句子,也可以自己說。

一般寫人時,我們都抓住人物特點來介紹的。這是寫人文章的一般規(guī)律:

四、說話。

學習課文的描寫,請仔細觀察一個同學,向大家作介紹。注意不要說出他的名字,讓大家猜猜他是誰。

三年級語文精編同步教案設計意圖篇六

1、理解詩的內容,通過幻想和想象,激發(fā)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對美好生活的追求。

2、學會本課九個生字和新詞,認識八個字。

3、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背誦這首詩。

重點:了解我的小小愿望。

難點:大膽想象,仿照課文第三節(jié)再編一段。

1、理解詩的內容,了解“我”的小小的愿望。

2、激發(fā)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對美好生活的追求。

3、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這首詩。

1、 觀看美麗景色的畫面,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

2、 教師說:當同學們看到鳥語花香、綠樹成蔭、藍天白云這些美麗的景色時,想到了什么?讓我們一起走進作家的作品中,去品味生活。

3、 板書課題。

1、 自由讀課文,一邊讀一邊把生字用自己喜歡的符號畫下來。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 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3、 糾正讀音,你認為哪些字的讀音應注意,提醒大家注意。

“哇”讀“wa”,輕聲。

“汲取”中的“汲”讀ji

4、老師簡要介紹作者。

高洪波:1951年生于內蒙古自治區(qū)開魯縣,現(xiàn)為中國作家協(xié)會書記處書記。出版有兒童詩集《大象法官》《我喜歡你,狐貍》等。兒童詩《我像》獲全國作家協(xié)會第一屆全國優(yōu)秀兒童文學獎。

5、指名讀課文第一至四節(jié)。

1、 從第一至第四節(jié)中選擇你喜歡的一節(jié)分組學習。

自學提示:

(1) 我想變成什么?為什么?

(2) 提出自己不明白的問題,小組討論。

(3) 用讀或演的形式匯報。

2、交流匯報。

(1) 交流第一、二節(jié)內容。

(2) 學習第三節(jié)。

鼓勵學生充分說。

解決疑難:為什么說“藍天是我的課堂”?

(3)、學習第四節(jié)。

齊讀第四節(jié)。請學生說說對蒲公英、柳絮的了解。

啟發(fā)學生想象:遙遠的地方會是哪里?作者飛到那里干什么?

3、學習第五節(jié)。

(1) 指名讀第五節(jié)。分組討論:“我”要和爸爸媽媽商量什么?

(2) 交流匯報。

1、 配樂,同桌練習有感情的朗讀課文,互相評議。進一步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和生活的美好。

2、 推薦讀得好的同學向大家匯報。

3、 配樂齊讀課文。

1、 讀完課文,你有什么體會?

學生充分說。

教師總結。

大自然是這樣美好!我們的生活是這樣美好!

1、 指導背誦這首詩。

2、 鼓勵學生大膽想象,仿照課文第三節(jié)再編一段。

3、 學會九個生字及由這些生字組成的新詞。

1、 指名分小節(jié)朗讀課文。

2、 配樂齊讀課文。

3、 指名讀第三節(jié)。要求:仿照這一節(jié),再編一段。

(1) 給學生充分的時間進行想象。

(2) 同桌相互說,相互評價。

(3) 推薦讀得好的同學向大家匯報。

1、 依據板書內容自己獨立試背。

2、 指名分小節(jié)背。

1、 出示生字、詞卡片檢查認讀情況。

2、 小組內相互交流識記字形的方法。

3、 小組代表匯報。

悠 谷 腳 丫 軟

營 柔 堂 遙

4、 指導書寫。

學生書寫,教師巡視指導。

悠:悠久 悠揚 悠閑

谷:稻谷 谷子 深谷

腳:腳印 腳步 腳趾

軟:松軟 柔軟 軟弱

營:軍營 營地 營房

堂:食堂 紀念堂 禮堂

柔:溫柔 柔弱 柔美

三年級語文精編同步教案設計意圖篇七

二、由死亡現(xiàn)場生發(fā)疑問。

1.直奔最后一節(jié)。

誰愿意用朗讀帶領柯南進入死亡現(xiàn)場?(隨機指導朗讀)。

聽了大家的朗讀,柯南終于了解了寒號鳥的死亡現(xiàn)場,可這遠遠不夠,你們說要破案,還得了解什么?(生前表現(xiàn))這個任務就教給大家了。

三、自主讀書,再現(xiàn)案情。

(1)要讓偵探了解寒號鳥生前,我們可以用什么辦法?老師也給大家提供了幾種方法:

以感情朗讀的方式再現(xiàn)案情。

用同桌合作分角色朗讀來再現(xiàn)案情。

以鄰居喜鵲的身份來描述案情。

也可以用表演的方式再現(xiàn)案情。

(學生合作學習,采用自己喜歡的方法再現(xiàn)案情幫助柯南)。

(2)集體交流。

四.撰寫死亡鑒定。

看了你們精彩的再現(xiàn),柯南已經明白了寒號鳥的死因。你們呢?誰來說說?

(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得過且過、懶惰、不聽勸告、自以為是、……)。

要你寫鑒定你會認為寒號鳥是被人殺害的嗎?(學生經過分析后一致認為是慢性自殺)。

五、改名續(xù)寫。

(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暢談)。

的確,寒號鳥如果像你們所說的那樣也就幸免遇難了,可這樣的寒號鳥還能叫寒號鳥嗎?給他改個什么名字?(生:寒喜鳥、寒樂鳥、勤奮鳥……)。

今天我們就來個故事新編,把寒號鳥寫成心目中寒喜鳥、勤奮鳥……。

板書設計:

寒號鳥。

不聽勸告得過且過。

懶惰自以為是。

死不悔改………。

(死因)。

慢性自殺。

本堂課還存在不足,如教學思緒過多、教師語言過于羅嗦等,希望以后能盡量避免這些不足。

三年級語文精編同步教案設計意圖篇八

1.給下列加點的字注音。

璀璨()執(zhí)拗()急躁()長吁短嘆()夜闌人靜()。

饋贈()憔悴()真諦()千山萬壑()徹夜不寐()。

2.請將下列詞語用到你所寫的句子中去。

璀璨——。

鑲嵌—-。

3.填空題。

(1)紀伯倫,________著名詩人,畫家。著有《淚與笑》《先知》《沙與沫》等。

(2)在《浪之歌》這首散文詩里,海浪被詩人賦予了________的形象,詩中海浪的愛情的內涵,那不僅僅是對________的愛情,是對更廣闊的________所懷的滿腹的愛情。

(3)在散文詩《雨之歌》里,雨的形象是一個________的形象,它裝點________,它鑲嵌________,它滋潤________;這也是一個________的形象,把距離遙遠的事物聯(lián)結起來。

4.舉例說明散文詩《雨之歌》中擬人修辭手法的運用及其作用。

舉例:

作用:

5.根據課文內容回答問題。

閱讀理解。

我同海岸是一對情人。愛情讓我們相親相近,空氣卻使我們相離相分。我隨著碧海丹霞來到這里,為的是將我銀白的浪花與金沙鋪就的海岸合為一體;我要用自己的津液讓它的心冷卻一些,別那么過分熾熱。

清晨,我在情人的耳邊發(fā)出海誓山盟,于是他把我緊緊摟抱在懷中;傍晚,我把愛戀的禱詞歌吟,于是他將我親吻。

我生性執(zhí)拗,急躁;我的情人卻堅忍而有耐心。

潮水漲來時,我擁抱著他;潮水退去時,我撲倒在他的腳下。

曾有多少次,當美人魚從海底鉆出海面,坐在礁石上欣賞星空時,我圍繞她們跳過舞;曾有多少次,當有情人向俊俏的少女傾訴自己為愛情所苦時,我陪伴他長吁短嘆,幫助他將衷情吐露;曾有多少次,我與礁石同席對飲,它竟紋絲不動,我同它嘻嘻哈哈,它竟面無笑容。我曾從海中托起過多少人的軀體,使他們從死里逃生;我又從海底偷出過多少珍珠,作為向美女麗人的饋贈。

夜闌人靜,萬物都在夢鄉(xiāng)里沉睡,惟有我徹夜不寐;時而歌唱,時而嘆息。嗚呼!徹夜不眠讓我形容憔悴??v使我滿腹愛情,而愛情的真諦就是清醒。

這就是我的生活;這就是我終身的工作。

1.請找出本文中第一至第四自然段中表示韻腳的字(找出主要的幾個即可)。’。

第一自然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自然段:________、________;

第四自然段:________、________。

2.如何理解本文的末尾一句的意思。

3.詩人為什么要在詩歌中塑造海浪這一形象?

4.如何理解作者在文中所塑造的海浪形象?

6.仿照第五自然段的句式特點,寫一段話。

曾有多少次,當________時,我________;曾有多少次,當________時,我________;曾有多少次,當________________時,我________________。

海岸世間萬物(3)奉獻者千山萬壑綠野大地世間萬物使者4.略5.萬物有靈,只是因為人的存在,也正是因為有了有靈性的人的存在,萬物才顯得有了靈性。正是有了人的出現(xiàn),雨點的敲擊才構成一種樂曲。也是因為人的存在,雨才獲得了一種新的使者的身份。

閱讀理解。

1.略2.在這首散文詩里,海浪與詩人的形象已經合為一體,海浪的傾訴已經幻化為詩人自己的堅定的`聲音,海浪成了詩人自己的化身,海浪的工作也就成了詩人的工作。所以,作者這么說。3.詩人的故國地處地中海的東端,海浪對海岸的忠貞與愛戀給作者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海浪除具有人的特點、能借以很好地表達詩人的情感之外,還具有浪的特點。由此也說明,這一擬人形象是用得很成功的,顯示了詩人杰出的藝術才能。4.海浪對情侶海岸一往情深,忠貞不二。他容忍海岸的“任性”,靜靜地守護著海岸;任何困難都不能動搖他對愛情的信念,顯示出無限的忠誠。海浪對愛情的這種態(tài)度,也正是詩人對祖國深厚情愛的反映。5.這是一題開放題,可以認為恰當,也可以認為不恰當。如認為這里的連接詞使用恰當,就要扣住是散文詩不同于抒情散文的特點來回答問題。如果認為這里的連接詞使用不夠恰當,就要說這里的“縱使”應該用“然而”或“但是”來替換,在語義上更明白一些,語法上也較合規(guī)范。

三年級語文精編同步教案設計意圖篇九

1、知識與技能目標:正確認讀“淘、藏”等10個生字;正確書寫“暗、街”等7個字。正確認讀“淘氣、無論、岸邊”等詞語;正確書寫“大海、海水、船只”等詞語。

2、過程與方法目標:能借助生活經驗理解課文;能讀好含有多個短語的長句子;能想象霧淘氣的樣子、讀好霧的語言。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感受霧的神奇,知道有霧時是怎么樣的情景;能用“什么”說話;愿意留心觀察自然、觀察生活。

教學重難點。

重點:正確書寫“躲、失”等字;讀好含有多個短語的長句;能想象霧淘氣的樣子,讀好霧的語言;能用“什么”說話。

難點:體會“甚至”在語境中的含義;能用自己的話說出有霧的時候是什么情景。

教學方法:講授法。

教學準備:教學課件、教學設計、多媒體電腦、圖片。

教學課時劃分: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生活導入,結合圖片揭示課題。

1、回顧諺語:我們積累過識天氣的諺語,能談談知道霧的哪些知識?(春霧風,夏霧晴,秋霧陰,冬霧雪。)。

2、結合生活經驗說說見過的霧是什么樣的?(大霧彌漫;遠處的景物模糊看不清;只能大約看到建筑物的輪廓;空氣很潮濕等。)。

3、展示云遮霧繞山的山川、云霧彌漫的樹林等圖片。(板書課題)。

二、讀文識字,整體把握。

1、教師示范讀,學生聽讀,并圈畫出不懂的字詞。

2、學生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3、檢查讀課文,指導學生反復練習難度的句子,如第6自然段的長句子“不久……,有限的散步”。

4、借助拼音,自讀詞語。

(1)第一組:“甚至、消失、藏起”,重點指導正音。

(2)第二組:“橋梁、淘氣、岸邊、應該”。

重點指導識記:梁——為何有“三點水”有“木”(滲透自理);該——刻、孩(與形近字區(qū)別)。

5、默讀課文,想一想淘氣的霧都把什么藏了起來。

在交流中,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獲取信息的方法:霧說的幾句話,分別說出了他依次藏起的東西。教師出示句式,指導整體把握:霧,是個又淘氣有頑皮的孩子,它把……藏了起來。要求學生用連接詞把霧藏起了什么說完整。

三、朗讀感悟“霧的自言自語”

1、學生自由練讀霧說的幾句話。

2、教師示范指導,前三句讀出淘氣的感覺;后兩句讀出思考后有了新主意的驚喜。

四、指導寫字。

1、出示“暗淡、消失”兩個詞語,觀察本課要寫的“暗、消、失”三個字,分析書寫時需要注意什么。

2、動筆臨寫。

五、總結:這節(jié)課我們學了“霧”,還學了霧的淘氣,它藏起了很多東西。

六、作業(yè):背熟生字和詞語。

七、板書設計。

第十七課霧在哪里。

淘氣、頑皮藏起了。

八、課后反思。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認讀詞語:躲藏、海岸、淘氣、悠閑、應該、甚至、橋梁。

2、霧把整體世界藏起來,世界變成什么樣了?我們繼續(xù)學習課文。

二、朗讀感悟第2~5自然段。

1、自由讀第2~5自然段,要求學生按照課文內容聯(lián)練習說話。

出示:淘氣的霧把藏了起來,無論還是都。

2、學習第2自然段,指導學生邊讀邊想象畫面。

教師引讀課文,相機指導“無論還是都”要連讀,并適當強調,讀出一切都不見了的景象。

3、同桌互讀課文第3自然段,邊朗讀邊想象畫面。

4、朗讀第4、5自然段,指導學生讀好頓號的停頓,理解和體會“甚至”的含義。

三、練習說話。

2、出示圖片,開拓思路:出示云霧彌漫的山川、樹林、學校等圖片,圖片下方輔以句式:霧,是個淘氣的孩子,它把藏了起來,無論還是都。

3、同桌練說,說出景物的特點和情趣。

四、指導寫字。

1、出示“街、躲、該、散”4個字,學生觀察分析,交流書寫時需要注意什么。共同點:“街”是左右結構,其他三個都是左右結構,左右部件緊密穿插。

2、學生獨立書寫,教師巡視,個別輔導。

3、展示評改。

五、總結:這節(jié)課我們學了霧,并且學了霧是個淘氣和頑皮的孩子,他會藏起很多東西。這樣對于霧有了一定的了解。

六、作業(yè):背熟生字和詞語,并且學會復述課文。

三年級語文精編同步教案設計意圖篇十

1.要引導學生仔細觀察插圖,讀懂例文《山坡上》。

2.引導學生有順序的觀察田野里的迷人秋景,注意抓住主要景物,要有動有靜。

3.觀察郊外一片田野,有條件的可讓學生選其認為最美的幾樣畫下來或拍成照片。指導學生結合圖畫和照片,按照觀察順序寫一段話。

重點:主要景物的選擇(動靜結合),觀察順序。

難點:抓住景物的特點,筆下含情,把景物寫美。

1.課本插圖投影片。2.例文錄音。

3.帶領學生有順序地觀察郊外的稻田,做好記錄或拍攝下來。

1.學生自讀、思考:例文中寫了什么?用“——”畫出來。

2.交流以上問題。

1.播放例文寫草部分的錄音,同時投影幻燈片。(山坡上草的圖景)

學生邊聽邊觀察,思考:作者從哪幾個方面寫草的?

討論交流:草——高矮顏色(板書)

2.播放例文寫花部分的錄音,同時投影幻燈片。(山坡上花的圖景)

學生邊聽邊觀察,思考:作者從哪幾個方面寫花的?

討論交流:花——顏色名字(板書)

3.小結:以上這些景物都是靜的,作者是從顏色、高矮等方面寫的。

4.過渡:文中除了寫這些靜的.景物,還寫了什么?怎樣寫的?

5.播放例文最后一部分錄音,同時出現(xiàn)“我”、蝴蝶、螞蚱的投影。

學生邊聽邊思考問題。

討論交流:蝴蝶、螞蚱(板書)

小結:這些屬于動的景物。

6.再次演示投影,揭示觀察順序

作者是按照從整體到部分、由遠到近、先動后靜的順序觀察的。

7.讀讀習作指要,總結寫法:

(1)抓住主要景物。

(2)寫出景物的主要特點。

(3)按照景物的方位遠近和觀察的先后順序,把要寫的景物恰當?shù)倪B接在一起。

1.明確寫作要求:下面我們就用剛才學到的方法來寫一寫我們在秋游時看到的那片美麗田野。

2.習作指導。

(1)交流學生所畫的圖和拍攝的照片。

(2)選擇具有代表性的照片和圖畫予以展示。

(3)創(chuàng)作的同學介紹畫的意圖、順序或拍攝的角度,說說為什么畫這些、拍這些。

(4)學生評議,說圖意。

(5)指導學生寫稻田。

b 學生自由練說。

c 指名從不同角度說。

d 出示好詞語籃和好句子筐:一望無際顆粒飽滿

一陣風吹過,金黃色的稻子隨風起舞,像一片金色的海洋,一浪推過一浪,非常壯觀。

那顆粒飽滿的稻穗仰起臉驕傲的向人們炫耀自己的強壯!

(6)寫好圖上其它的景物,豐富習作。

小朋友,你看在稻田中,誰在那兒蹦蹦跳跳地忙碌呀?

那快活地飛來飛去的又是誰呢?他們在說些什么呢?

(7)學生練說習作,要求把景物連起來說。

(8)指名說,評議。

(9)學生寫草稿,師生評議。

(10)學生謄寫習作,自主展示繪畫、攝影作品和習作。

寫一處秋天的景色

草——高矮顏色

野花——顏色名字

蝴蝶、螞蚱——動作

三年級語文精編同步教案設計意圖篇十一

1、在閱讀過程中認識生字10個“箏、衫、翱、徘、徊、瞬、逝、翼、移、純”。積累詞語9個“風箏、詩情畫意、水靈、翱翔、徘徊、瞬間、消逝、小心翼翼、純潔”。

2、按要求預習課文:讀通課文,了解課文主要內容,用合適的方法理解四個詞語“視野、翱翔、徘徊、小心翼翼”。

3、體會“好像”、“似乎”兩個詞語在句子中的作用。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聯(lián)系課文內容,理解句子的含義。

5、體會男孩愛護公物的好品質。

【教學過程】。

一、激發(fā)興趣,導入課文。

陽光明媚的春天來了,小朋友開心極了,可以去春游了。大家?guī)献约鹤龅娘L箏,去郊外放風箏。想不想跟他們一塊兒去?好,我們隨同其中一個男孩一起去放風箏。

聽課文錄音,看圖畫演示。

這是怎樣一個孩子?能不能用你剛才聽到的有關語句來描述?學生回答。老師把同學們的發(fā)言綜合起來,請聽仔細:

放風箏的男孩出現(xiàn)了,看樣子有七八歲。一張可愛的面孔,忽閃著一雙大眼睛,像兩顆水靈靈的葡萄。身上雪白的襯衫,就像天空中悠悠的白云。

能不能把剛才這段話聽寫下來?準備——聽寫完成課后練習。校對朗讀,同時出現(xiàn)男孩畫面。學習生字“衫”,注意是“衣字旁”。

下面就讓我們跟著他一起去放風箏。板書課題。

二、預習課文,自學生字。

1、按要求預習:

(1)讀通課文。說說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有自己不能理解的地方做上記號,提出來。

(2)生字注音,讀準字音,認清字形,劃出生字組成的詞語,并用學過的方法理解詞語。重點理解下列詞語:

視野翱翔徘徊小心翼翼。

三、初讀課文,質疑問難。

1、指名分節(jié)朗讀。

2、學生質疑。

四、聯(lián)系課文釋疑,理解句子含義。

1、特別理解:“風箏又飛起來了,在天空中飄飄揚揚,天空變得越發(fā)美了。”

(邊理解邊品句,加強朗讀指導)。

2、朗讀指導:指名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說說為什么這么讀?體會孩子純潔美好的心靈。

(第一部分風箏飛上天,孩子很興奮,語調要稍高些,突出孩子的高興,我們也隨著他很高興。

第二部分,孩子撿風箏時,踩壞了花苗又跑了,作者以為他是破壞綠化的不負責任的孩子,于是讀的時候語調下沉,略帶批評的語氣,讀出生氣了,不高興了。

第三部分孩子用自家的花苗補上了被踩壞的花苗,說明他是一個知錯能改的孩子,讀時應該帶有表揚夸贊的語氣,尤其最后,風箏又飛了起來,看著這么好的孩子,誰不喜歡不高興呢?讀時語調應更高,讀得歡快些。)。

學生示范,練讀,指名讀。

3、大家學習的本領真強,學習效率也很高,最后讓我們連起來把課文有感情地朗讀一遍。齊讀課文。

五、了解寫作特點,指導說話。

學了課文,你覺得這是怎樣的一個男孩子?可以從外貌上來介紹,也在加上他的品質特點來介紹,可以用書中的句子,也可以自己說。

一般寫人時,我們可以抓住人物特點,包括品質特點,外貌特點等來介紹的。這是寫人文章的一般規(guī)律。

學習課文的描寫,請仔細觀察一個同學,向大家作介紹。注意不要說出他的名字,讓大家猜猜他是誰。

六、全文總結。

2.三年級關于放風箏的作文。

5.放風箏的作文三年級。

三年級語文精編同步教案設計意圖篇十二

《未來的......》是根據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小學語文第六冊的語文園地六中習作要求而確定的題目,要求學生發(fā)揮想象,設計一件未來的產品,可以是學習用品,可以是玩具,也可以是公共設施......。

1、能進行大膽地科學設想,想像奇特而又合理。

2、完成習作,語句通順,敘述能按一定順序。

3、激發(fā)學習科學知識的興趣,了解和積累科技知識。

1、能把所想象的未來產品清楚地介紹出來。

創(chuàng)設情景,引導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閱讀范文,引導學生按一定的敘述順序介紹所設計的產品。

范文一篇。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趣導入。

1、同學們,你們最喜歡的是什么東西或最喜歡干什么?

二、明確要求,確定方向。

1、每位參賽者只能選擇一件自己最感興趣的產品來設計。

2、想象奇特而又要合理。

3、產品名稱可用“未來的......”,也可以自己擬定。

1、教師示范介紹--“未來的垃圾桶”。

2、找出范文的描寫順序(名稱、外形、功能)及重點。

3、請學生提意見。

四、拓展思維,想像設計。

1、利用兩--五分鐘的時間靜靜思考,自由想象。

2、在小組內介紹“未來產品”的特點,“小廠長”提問題或意見。

3、小組選出最有創(chuàng)意的產品設計向全班介紹。

4、談談自己最喜歡誰設計的“未來產品”。

五、自由習作,完善設計。

2、學生自由習作,教師巡視指導。

三年級語文精編同步教案設計意圖篇十三

2、通過對課文的朗讀感悟,知道北大荒是個美麗富饒的地方,培養(yǎng)學生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3、學習第四自然段先概括后具體的構段方式。

1、認讀詞語:

映照燃燒頓時一碧如洗。

贊美臉龐挺拔熱鬧非凡。

2、提出問題,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通過對上節(jié)課的學習,誰能告訴大家這篇課文主要告訴了我們什么?用書中出現(xiàn)的一句話說。

(設計意圖:了解學生對上節(jié)課所學知識的掌握程度)。

生:啊,北大荒的秋天真美呀!

師:北大荒的秋天美在哪里?今天,就讓我們再次走進北大荒細細地感受它、欣賞它。(師板書課題:北大荒的秋天)。

1、生自讀課文,邊讀邊思考:北大荒的秋天美在哪?

(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和自讀能力0。

2、組織交流北大荒秋天的美。

學生1:美在一碧如洗的天空。

學生2:美在清澈見底的小河。

學生3:美在熱鬧非凡的原野。

3、自主朗讀。

師:你覺得哪的景色最美,就讀哪里。

(設計意圖:充分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

1、指名學生朗讀。

2、思考交流:天空美嗎?美在哪里?用文中的一個詞語來概括一下天空的美。(生:一碧如洗,并結合圖片和文字讓生理解一碧如洗的含義,使學生能從直觀上理解,加深理解)。

3、感知北大荒秋天的多姿多彩。

過渡:北大荒不僅沒在天空的一碧如洗,它還多姿多彩。它的多姿多彩體現(xiàn)在了哪里?

生1:體現(xiàn)在了傍晚時西邊天上的流云。

生2:體現(xiàn)在了流云的顏色上。(師對這位學生進行及時的`點評)。

生3:流云的顏色很多。

師:你們說得都很棒,書中說到的流云的顏色都有哪些?

生:一道銀灰、一道橘黃、一道絳紫。

師:除了書中所說到的流云的顏色,想一下流云還會有哪些顏色呢?

生各抒己見。

師:顏色好多呀!我們可以用哪些成語來形容色彩之多?(生回答:色彩斑斕、五光十色、色色俱全、五顏六色……)。

(設計意圖:增強學生的詞匯量)。

師:顏色不僅多,而且變化也很快,從文中哪個詞可以看出?

生:轉眼間。

4、體會比喻句在這里的作用,并理解詞語“抖動”。

5、有感情地朗讀段落。

天空的景色真美呀!讓我們美美地讀一讀吧!

1、看圖,進行說話訓練:

師:這是一條怎樣的小河?

生看圖進行說話。

2、結合小河圖片,理解詞語“清澈見底”。

3、思考:從哪個詞中可以看出小河很安靜?

生:靜靜地。

4、有感情地朗讀。

過渡:看,安靜、清澈的小河把誰吸引來了?

生:小魚。

師:小魚在水里游的很快活。

師:讓我們也像小魚一樣,暢游在這歡樂的小河里吧,讓我們來美美地讀一讀這一段。

1、了解原野的特點——熱鬧非凡。

生交流:廣場、電影院、旅游勝地……。

3、思考:

原野上是怎樣熱鬧非凡的?畫出相關句子并進行交流。

生集體朗讀和描寫原野熱鬧非凡有關的句子,再次體會原野的熱鬧以及農民豐收的喜悅。

過渡:北大荒的秋天不僅景色優(yōu)美,而且物產豐富。(師板書:物產豐富),請同學們齊讀第5段。

1、生齊讀第5段。

2、理解“大豆搖鈴千里金”這句話的意思。

秋天莊稼成熟了,風吹大豆發(fā)出的響聲像鈴鐺一樣,地里一片金黃,預示著收獲的季節(jié)到了。

3、想想說說:田野、山嶺、江河、草甸子會捧出什么寶物來?(生想象,交流)。

北大荒的秋天不僅景色優(yōu)美,而且物產豐富,所以作者發(fā)出了這樣的贊嘆——啊,北大荒的秋天真美呀!(師引讀)。

北大荒的秋天可真美呀!讓我們再來美美地讀一讀這篇課文。

仿照第四段寫一段話。

1、課間的操場上熱鬧非凡——————————。

2、節(jié)日的大街上熱鬧非凡——————————。

北大荒的秋天。

天空一碧如洗。

小河清澈見底美。

原野熱鬧非凡。

三年級語文精編同步教案設計意圖篇十四

師:小朋友,通過你們的介紹,我發(fā)現(xiàn),你們的家鄉(xiāng)是個非??蓯鄣牡胤?!你們的介紹,讓更多的人了解了你們的家鄉(xiāng)。要知道,我國多少風景區(qū)在最初是名不見經傳的,說不定因為你們的介紹,會使你們的家鄉(xiāng)成為著名的風景區(qū)呢!這次習作就請小朋友們介紹自己家鄉(xiāng)的景物。介紹的時候,要注意把景物特點寫清楚,如能寫上自己的想象或關于家鄉(xiāng)景物美妙的傳說,就更吸引人了!

師巡視,幫助有困難的學生,了解全班習作的情況。

修改習作

評價標誰:語言是否通順明白、是否寫出了景物的特點、是否有自己的想象。

1、自讀教材中的導語。

2、讀自己搜集的描寫大自然的,勾畫出精彩片斷。

3、抄寫在采蜜本上。

4、鼓勵學生經常做摘錄,養(yǎng)成好習慣。

(我的發(fā)現(xiàn);日積月累)

1、出示課本里的詞語。

2、學生自己讀詞語,想想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3、交流:每個詞中兩個字的意懸是相反的。

4、說一說,還發(fā)現(xiàn)哪些詞有這個特點?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更多類似的詞語。

大小 多少 東西 來往

1、我會填

(1)自己嘗試填一填

(2)指名說說是怎樣填的,并說幾句含有這些詞語的句子。

如:一(身)羽毛。

句子:一身烏黑光亮的羽毛。

2、讀讀背背

(1)自由讀成語

(2)指名讀,讀準生字的音。認讀生字:姹、紫、嫣、繽、郁、旭、皓、崇、峻、懸、峭

(3)引導發(fā)現(xiàn):看看每一行成語有什么特點?

第一行:多用于寫花草樹木的

第二行:寫日月的

第三行:描寫山的

(4)多樣讀

(5)背誦

三年級語文精編同步教案設計意圖篇十五

1、 能認識本課的2個生字。

2、 能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

3、 能基本讀懂課文,了解樹的年輪。樹冠的的有關知識。培養(yǎng)對科學的興趣。

制作電腦課件:年輪和樹冠;課外閱讀有關年輪的科普知識。

一、觀察課件,導入新課。

1、 展示樹的形貌。年輪的課件,讓學生觀察樹冠南北兩面的疏密形態(tài),年輪的圓圈及其寬窄形狀。,結合課外搜集的有關樹的資料,從科學知識的角度介紹觀察的畫面。

3、 自己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詞句。

、 提出讀不懂的問題。

二。初讀。感知。

1、 找三名學生接讀全文。(邊讀邊解決讀中遇到的詞句問題)

2、 默讀,思考:從小槐樹和老槐樹的談話里,你了解樹的哪幾點知識,并在課文里劃出記號。

3、 小組交流(教師巡視,了解學生交流的情況,根據學習交流效果,但是否需要集體交流)交流后,把幾點簡略的寫在筆記本上。

三、分角色朗讀。評讀。

1、 在小組內,分角色朗讀練習。(體驗角色,揣摩朗讀語氣。)

2、 自由組合分角色朗讀,評讀。

四、讀文畫畫。

讀讀課文中年輪部分的談話。再弄懂年輪后,畫出年輪圖,并標出樹齡和方向。教師找?guī)追鶊D展示。

五、布置作業(yè)。

畫好年輪圖,回家給父母介紹年輪知識。

三年級語文精編同步教案設計意圖篇十六

通過抓重點詞,啟發(fā)學生的想象力,使學生能夠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能根據課文內容演一演,幫助學生了解人物心理。

理解課文中的四字詞語,并進行積累。

理解課文內容,體會到人們的善良及愛。

體會到人們的善良及愛。

一、復習。

1、今天我們繼續(xù)學習第10課《5美元的故事》。

2、學習課文之前,我們先來做一個游戲。

根據意思寫出對應的四字詞語。

(1)形容心里不明白,困惑。(疑惑不解)。

(2)形容忽然醒悟。(恍然大悟)。

根據課文填一填。

(拍賣員)聽了(小男孩)的話恍然大悟。

(3)形容有顧慮,有話不敢直說或說話含糊不清。

(4)形容什么東西都沒得到。(一無所獲)。

(5)形容非常安靜。(鴉雀無聲)。

根據課文填一填。

(所有的人)都不約而同地看著(小男孩),(會場)鴉雀無聲。

這些四字詞語都特別好,如果你們能記住它們,并運用到你日常的說話和寫作中去,這樣你會變得更棒。

3、下面我們來一起學習課文。

快來回憶一下,想一想這篇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學生自己說。

誰能用這樣的句子說一說。

在拍賣會上,()僅有的()美元買到了()的()。

二、深入理解感悟課文。

1、學習第二自然段。

師:通過讀課文,我們知道小男孩特別想買一輛自行車。默讀第二自然段,哪些詞可以看出小男孩非常想買自行車?用直線畫出來。

師:誰來讀讀這句話,

引導學生進入角色。

師:你能帶著這種感情讀讀這句話嗎?

師:同學們,要想讀好課文,我們可以用抓重點詞,體會人物心情和想象當時的情景等方法讀。選擇適合你的方法再去讀一讀。

2、學習第三自然段。

生:你為什么不出較高的價錢來買呢?

師:我……我只有5美元。

師:我們來把這一幕演一演,

男生演小男孩,女生演拍賣員,老師讀旁白。

3、學習第五自然段。

師:小男孩最后買到自行車了嗎?你是怎樣知道的`?在文中找一找,同桌說一說。

生:復述第五自然段。

師:咱們把這個情景演一演。

演完后,老師問演小男孩的同學:“你在喊5美元的時候,你的心里在想些什么?”

生:我?guī)缀踅^望了,認為自己沒有希望買到自行車了。

老師問演拍賣場中的所有人的同學:

師:你們不約而同的看著小男孩,會場上鴉雀無聲的時候,你們心中在想什么?

生:誰都不要出價,讓小男孩買到車吧!

師:你們?yōu)槭裁床怀鰞r?

生:因為小男孩只有5美元?

師:你們是怎么知道的?

生:第四自然段。

師:最后你們發(fā)出的歡呼聲,是為了什么?

生:為小男孩買到車而歡呼。

老師問演拍賣員的同學:“你的錘子落這么快,你在想什么?

師:想快點讓小男孩買到車。

師:帶著你的感受讀一讀。

指名讀。

師:那老師想問問你,小男孩為什么用5美元就買下了一輛漂亮的自行車了嗎?

同桌說一說。

全班交流。

(1)所有的人不喊價。

(2)所有的人都同情小男孩。

(3)被小男孩的執(zhí)著感動(每輛車起拍時;小男孩總是第一個以5美元喊價,當最后一輛車時,小男孩幾乎絕望的又喊出“5美元”)。

師:讓我們再讀讀這段感受一下人們善良和愛吧!

板書:善良、愛。

請你融入這愛的故事中再輕聲的讀一讀課文。

作業(yè)布置:

1、把這個故事講給家人聽。

2、同學利用課間在小組內分角色演一演。

10、5美元的故事。

善良愛。

三年級語文精編同步教案設計意圖篇十七

這是一首散文詩,全詩運用擬人的手法,抓住不同的時間草坪的特點,從不同的角度,對一塊草坪進行描寫,贊美了大自然的柔和,旺盛的生命力,表達了作者對大自然的無限熱愛,激發(fā)人們熱愛大自然,保護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二、學情分析。

在學生已有一定的識字與朗讀水平的基礎上,繼續(xù)引導學生自學生字詞,另一個關鍵問題是引導學生體會擬人、比喻的寫法,使學生感受到這樣可以使句子表達更加生動,形象。其次是朗讀,學生有一定的朗讀水平,再加上這首詩的膾炙人口,所以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要多讀,讀好。

三、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的淅瀝、溢、瞳、酣、蚱蜢、坑、漿、境等生字詞。會寫淅瀝、擠等9個生字詞語。

2、通過學習課文,體會作者對大自然的無限熱愛,激發(fā)人們熱愛大自然,保護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地朗讀這首詩,了解擬人、比喻的學習方法,體會詩句的生動。

四、教學流程。

(一)導入新課,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

師:是啊,草坪里可熱鬧了,木瓜落地,蚱蜢騰空,蟋蟀們發(fā)出歡快的笑聲,蝴蝶和蜜蜂舞步輕盈。草葉都在唱歌呢。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來學習草葉上的歌。板書課題。

(設計意圖:利用課間創(chuàng)設的影視音效果,使學生很快地進入草坪的世界,展開了學生的想象,把迷人的綠色世界帶進了課堂。)。

(二)初讀課文,認識生字。

1、學生自讀課文,用自己喜歡的方法學習生字詞。

2、課件出示本課的生字詞語,學生齊讀生字。

3、自己認為特別難的字到前面重點講解識字的妙計,其他同學可補充。(設計意圖:本節(jié)課的生字較多,要想把課文讀熟,讀好,這個問題首先解決,所以對識字的掌握仍然不能松懈。)。

(三)朗讀理解,感悟草坪的美。

1、指5名讀課文,其他學生認真聽,評讀課文。

(評讀課文時,先聽聽有沒有讀錯的地方,再聽聽別人的優(yōu)點,后指出存在的不足,還要想想哪些是自己所做不到的。)。

2、剛才同學們評得真好,請你們每個人都自己讀讀課文,想想這是一塊怎樣的草坪?(綠茸茸、亮晶晶、笑盈盈)。

3、你最喜歡哪一段?讀給大家聽。

(1)朗讀第二小節(jié)。

師:你最喜歡怎樣的草坪?為什么喜歡?讀給大家聽。

生:我喜歡綠茸茸的草坪,讀第二小節(jié)課文。

生讀課文。(學生愿意先讀哪一節(jié),就學習哪一節(jié)。)。

a、指另一名學生讀并指導學生進行評價。

b、同學們配樂齊讀這一小節(jié),讓我們一起來感受綠茸茸的草坪。

(2)學習下一小節(jié)詩歌。

師:同學們見過亮晶晶的草坪嗎?讓我們快來看看它到底什么樣子。(學生齊讀第三小節(jié)詩歌。)。

生1:亮晶晶的草坪像鏡子一樣平整,而且很干凈,沒有污染。

生2:草坪上有露珠,早晨的太陽一照,它就亮晶晶的,所以成了亮晶晶的草坪。

師:同學們真會讀書,能試著去理解句子了。誰能把它亮晶晶的美讀出來呢?(多指幾名學生讀課文。可以配樂。)。

課件出示句子:“草葉上酣睡的露珠們,快樂的探身相迎。”指名讀這個句子。這么可愛的小露珠,作者是怎么寫出來的?(引導學生認識擬人的寫法。)課文中,還有哪些句子寫得很生動,作者是運用了什么樣的手法呢?找出來讀一讀。

(3)學習第四小節(jié)。

(四)有感情的朗讀詩歌,讀出草坪的美。

1、同桌分小節(jié)朗讀課文,互相評一評。

(目的是為了使每一個孩子都有讀書的機會。)。

2、指四名同學配樂讀課文前四小節(jié),后全體學生齊讀最后一小節(jié)。

(五)作業(yè):從課文中走出去。

你喜歡美麗的草坪嗎?讓我們一起用明亮的眼睛看看我們身邊的草坪,寫寫身邊的草坪。

三年級語文精編同步教案設計意圖篇十八

學習第11單元《通訊》。本單元安排了4篇課文,兩篇自讀主體課文,兩篇自讀課文。從古老的結繩記事,到現(xiàn)在先進的互聯(lián)網,從不同的方面介紹了人類通信的發(fā)展史和故事,體現(xiàn)了人類的智慧。

1、生字:認識19個,會寫17個。

2、積累:讀課文,學習淺顯的說明方法。

作文:《夸夸我們班的文明學生》。

簡單了解信息的發(fā)展史及作用,體會馬拉松運動的作用培養(yǎng)學生堅持不懈,頑強拼搏的精神。

本單元編排了3篇與通訊有關的主體課文,介紹了人類通訊的歷史和故事。這些課文表現(xiàn)出人類的智彗及歷史的發(fā)展,能使學生感受到科技進步對人類生活的重要作用,激發(fā)學生勇于探索不斷追求的可學精神。

授課時間。

課題不用文字的書和信。

整體設計個性設計。

教材分析。

這是一篇葉圣陶寫的說明文,語言質樸無華結構清晰。具體介紹了創(chuàng)造文字之前,人們記事的方法和通信的方法。

教學方法;小組討論探究合作式。

學習目標1.理解目標:正確流利地讀文,了解創(chuàng)造文字之前人們記事的方法和通信的方法。

2.積累目標:會認生字6個、會寫生字9個。

3.生字目標:形近字歷歷史厲厲害。

學習過程1.初讀感知:

(1)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并標出段序。

(2)出示生字指名學生認讀。

2.細讀感悟:

(1)指明逐段讀文。

文中介紹了哪些不用文字的書和信?

(2)自由讀文,勾出詞句。

說一說,你喜歡哪一個好詞句?

3.能力訓練點:小組討論。

結合“結繩記事”的方法,說一說用“貝殼”代替繩子是怎么記事的?

4、拓展練習:

收集人類早期和現(xiàn)代傳遞信息的方式的資料。

課后反思。

授課時間。

課題《馬拉松》。

整體設計整體設計。

教材分析。

這篇課文主要講的是馬拉松比賽的來歷。課文比較淺顯,學生通過閱讀課文,可自行了解馬拉松運動的來歷和意義。即歌頌堅持不懈,頑強拼搏的精神。

學習目標(1)能正確流利的讀文,知道馬拉松運動的來歷。

(2)認識生字13個。

(3)學習理解自然段,找出自然段的主要內容。

學習過程1.初讀感知: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并標出自然段的順序。

(2)出示生字,讓生認讀。

2.細讀感悟:

(1)指名讀自己喜歡的段落。說說馬拉松的來歷。

(2)自由讀文,勾出子己喜歡的詞句。找一找哪些詞句寫了馬拉松的來歷和意義。

(3)男生讀第三段,女生讀4—5段。說說這些內容著重講了什么?

3.能力訓練點:

背記自己喜歡的詞句。

4.拓展延伸:

查找有關馬拉松比賽的相關資料。

三年級語文精編同步教案設計意圖篇十九

1、學會9個生字,讀寫補課、竭力、發(fā)誓等詞語并能理解。

2、通過閱讀,走進達麗瑪?shù)膬刃氖澜?,深刻感受達麗瑪?shù)那楦凶兓?/p>

3、理解春天的雨點的深層涵義。

4、感受教師對學生無私的關愛。

結合故事情節(jié)的首尾照應,引發(fā)對達麗瑪情感變化的探究。

深入文本,進行語言文字訓練。

第一課時

一、導入:春天,是一個充滿詩意和希望的季節(jié),而春天的雨,潤澤萬物,有時也灑在人的心田!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一篇文章《春天的雨點》,去感受春天的雨點撒過的痕跡!

(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感知文意。

1、自由閱讀文本,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將不理解的詞語圈出來。

2、交流識字并結合語境解詞。

(過渡語:讀完了課文,我有一個疑惑:這篇文章是主要寫春天的雨點嗎?那究竟主要寫了什么?)

3、默讀課文想一想:

(1)故事的主要人物有哪些?

(2)事情是如何發(fā)生的?經歷了怎樣的過程?最后結果怎樣了?

4、誰來說說自己的想法。

5、經過以上分析,你能概括地說說這篇文章講了一件什么事嗎?

6、師生交流。

三、引領自我感悟:

1、過渡:就是這樣一個看似平淡的故事,讓達麗瑪?shù)娜松鷱拇烁淖?。我們自己來讀一讀課文,試著將感動自己的句子畫下來。(想一想,是什么感動了你?)

2、交流。

四、小練筆:能不能將自己的點滴感受寫在課本的一邊?就算是我們自己的收獲也好!

第二課時

一、導入:上節(jié)課,我們大致了解了文章的主要內容,并寫下了自己初讀的感受。實際學習生活中,我們很多同學都有過這樣一種經歷上課溜號!

1、誰給大家解釋一下自己對溜號的認識?

3、引導學生交流。

(過渡語:文中的達麗瑪在老師上課的時候也溜號了,你能看出她溜號的時候心情怎樣嗎?)

二、感悟變化

1、閱讀文章第1自然段:

(1)交流達麗瑪溜號的心情。重點讀悟她的心正和春風一起,游蕩在大草原上這句環(huán)境描寫。(通過環(huán)境描寫襯托達麗瑪當時內心的自由與輕松。)

(2)此時此刻,達麗瑪想到了什么?

(3)有沒有注意到,在文章的結尾處也出現(xiàn)了這些小動物,讀來聽聽。

(4)達麗瑪有什么不同的表現(xiàn)嗎?

(5)難道達麗瑪不再喜歡這些小動物了嗎?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樣的變化呢?

2、閱讀全文,看一看文章講了幾個小故事?能不能給每個小故事加一個小標題?

3、學生交流。

4、四個小故事,顯現(xiàn)出達麗瑪情感的變化,你能看出她的情感是怎么變化的嗎?

三、感悟師生情

1、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樣的變化呢?從文中找到支持你觀點的語句。

(1)達麗瑪坐下來,她竭力忍住,才沒讓眼淚掉下來。她多像一只渴望飛出籠子的小鳥,偏偏還要多關一會兒!(生活中遇到過這種情況嗎?你是怎么想的呢?)

(2)、達麗瑪聽出來了,老師的嗓子沙啞了。達麗瑪看到了,老師的嘴唇發(fā)干了。(適時引導:老師為什么嗓子啞了,嘴唇干了?生活中,你可曾體會過這一點?體會老師對達麗瑪?shù)母冻?。?/p>

(3)老師,我只聽見您給我補課了。(這說明了什么?)

(4)她沒答理跑來討好的自己的叭兒狗,沒去看心愛的小羊羔兒,不理睬調皮的小牛犢兒。細雨打濕了達麗瑪?shù)念^發(fā),她一直望著老師的背影消融在綠蒙蒙的原野里。

2、面對老師的背影:你想對老師說些什么?寫在本子上。(旁白:老師的背影,承載著對我們的責任;承載著對我們的關愛,她用自己堅強的身軀為我們遮擋風雨,卻淋濕了自己。老師,我想對您說: )

3、綿綿的春雨一直沒有停:于是,烏罕娜在家門前看到了這樣的情景。誦讀語段,體會達麗瑪?shù)男δ槪?/p>

四、感悟希望:

1、誦讀最后一個自然段。

三年級語文精編同步教案設計意圖篇二十

1、認識本課的生字,了解樹木的年輪和樹冠的形成過程和作用。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摘抄課文中用得好的詞語和自己喜歡的對話。

讀懂課文內容,了解樹木的年輪和樹冠的形成過程和作用。

課時安排:1課時。

一、從課題導入,引起學生對課文的興趣。

二、自學課文,合作質疑。

1、把課題讀正確、讀通順。

2、邊讀邊思考“閱讀提示”中提出的問題,尋找問題的答案。

3、同桌互相交流自己讀懂了什么問題,還有什么問題沒有讀懂。

4、全班匯報交流,學生互相,互相幫助解決疑難問題。

(1)教師作適當?shù)闹笇Ш忘c撥,在學生說不清楚時適當引導學生回到相應的段落讀一讀,議一議,把問題弄清楚。

(2)重點引導學生弄明白以下問題:

什么叫年輪?樹木是怎樣依靠年輪來記錄、指示方向和記錄氣候的?

三、分角色朗讀課文,體會不同人物說話的語氣和語調。還可以讓學生互相合作,把課文表演出來。

四、選擇自己喜歡的一組對話讀一讀,再抄下來,學生抄寫后,可互相交流。

三年級語文精編同步教案設計意圖篇二十一

師:同學們好!現(xiàn)在我們先聊一個數(shù)學話題,能告訴老師什么叫平分嗎?(板書平分)。

生:平分就是分成相等的兩份。

師:世界上哪些事物可以平分?

(生自由談。)。

(再板書生命)看了“平分生命”這個題目,你有什么疑問?

生:生命怎么可能平分呢?

生:“平分生命”一定含有一個感人的故事。

師:說得好,那我們趕快來讀讀課文吧,沒讀通順、沒讀過癮,別停下來。(學生讀書)。

師:讀了這個故事,我給大家提出了一個問題,你們猜猜老師想提的問題是什么?再讀讀書,猜一猜,看看誰是今天的問題專家。

生1:老師,您也許會問“這篇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

生2:“平分生命”贊揚了一種什么精神?

生3:文中小男孩給你留下怎樣的印象?

(學生都想猜出正確問題,老師微笑不語)。

(學生很意外)能說說嗎?

生:讀了文章,我很感動,喜歡這個小男孩。

生:我覺得這個小男孩很了不起。

師:和老師想法一樣,你喜歡他什么呢?

生:他很勇敢。

師:概括得好,請同學到文中找找表現(xiàn)男孩勇敢的語句,畫一畫、讀一讀、想一想。

師:把你畫的語句讀給小組同學聽,讀后還要談談你對這句話的理解,四人小組合作時,要互相幫助,按1—4號順序說。

生:小組內交流。

師:同學們推薦剛才發(fā)言最出色的同學,說給全班同學聽。(學生發(fā)言)。

······。

默讀課文,找一找,畫一畫。

生:默讀課文,畫句子。

師:畫好之后,咱們互相交流交流,交流之后,我們會知道更多。

生1:我畫的句子是:抽血時,男孩安靜地不發(fā)出一絲聲響,只是向鄰床上的妹妹微笑。當抽血完畢后,男孩立刻停止了微笑,躺在床上一動不動。這句話可以看出小男孩甘愿為妹妹獻出自己的生命的偉大情懷,他以為自己正在走向死亡,但他仍不忘向妹妹微笑。

生2:“醫(yī)生叔叔,我還能活多久?”這是小男孩的話,這句話是小男孩顫抖地問出來的,因為他以為自己活不長了,他年僅10歲畢竟害怕死亡,這句也表現(xiàn)他對妹妹深深的愛。

生3:“男孩猶豫了一會兒,最后點了點頭“。

師:小組討論一下。

師:猶豫的原因是小男孩以為抽血就是在抽掉自己的生命,但這僅僅是短短的一會兒,是親情促使男孩下定了死亡的決心,要用自己的生命去換取妹妹的生命。他“最后點了點頭”看似簡單,細品,就會感受到親情的偉大力量。

師:請同學們結合文中圖片感受一下貝貝的表情及心理變化。

(師生分角色朗讀課文,引導學生體會男孩害怕、勇敢、驚喜等心情,把自己的感受讀出來)。

師:同學們讀了這個感人的故事后,最想說一句什么話?說一說。

生1:兄妹親情,平分生命。

生2:愛是人間永恒的話題。

生3:有愛才不會孤單。

生4:只要有愛,才有美好的一切。

生5:親情是勇氣的源泉。(眾生鼓掌,師點頭微笑)。

師:親情是可貴的、偉大的,同學們無時無刻不被濃濃的親情包圍,講一講你或別人充滿親情的小故事吧。

生:講故事(略)。

師:同學們,今天的課堂上充滿了情與愛。回家以后,請將你感受到的親情傳達給你的親人吧!我相信你們一定會收獲幸福的。

以疑促讀營造情景氣氛。

在語文教學中,應多注重創(chuàng)設一種恰當?shù)那榫?,通過對情景的體驗,激發(fā)學生們學習的興趣。教育家贊可夫說“教學法一旦觸及學生的情緒和意志領域,觸及學生的精神需要,這種教學方法就發(fā)揮高度有效的作用?!苯虒W一開始,教師富有新意的導入,以聊天的形式將學生輕松的帶入文本,以疑促讀,激發(fā)了學生的讀書欲望。創(chuàng)設這樣的情境,極大的激發(fā)了學生質疑的興趣,學生都愿做老師的知心人,又都想成為“問題專家”,調動了學生讀書思考質疑的積極性。小組合作學習是新課程理念所倡導的。教學中,創(chuàng)設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安排學生的合作交流恰到好處,給予了每個學生發(fā)表見解的機會。從而體現(xiàn)了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課堂學習,達到有效學習的目的。重視學生、關愛學生,使學生“親其師,信其道”,變生硬灌輸為師生共同探討,使枯燥的課堂充滿感情和活力。如果教師一味地講,學生一味地聽,缺乏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會使課堂氣氛沉悶,學生的情緒受壓抑,思維閑置,學習效果差,所以,教師必須結合教學的需要,精心設計教學環(huán)節(jié),多組織有“趣”的教學環(huán)節(jié),滿足學生的情感需要,讓他們在輕松愉快的氛圍里學習知識。

本節(jié)課情景教學的設計,我認為有效地把學生的情感與課文的情感交融在一起,使學生真實地感受到了兄妹親情的偉大。相信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同學們會更加珍惜現(xiàn)在的美好生活,同時也對親情的愛有了更深一層的了解。

三年級語文精編同步教案設計意圖篇二十二

1、認識9個生字“煦、環(huán)、犁、耕、儼、嘴、棚、廠、盲”。聯(lián)系課文內容理解“慢條斯理”、“欲言又止”的意思。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并能邊讀邊想,體會人物的品質。能根據提示語讀出人物的不同語氣。

3、體會孩子純潔善良的心靈。

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并能邊讀邊想,體會人物的品質。能根據提示語讀出人物的不同語氣。

體會孩子純潔善良的心靈。

1、大家知道神筆馬良的故事嗎?

2、今天我們學習第3課《我畫什么》。板書:3我畫什么

讀題。

3、文中的5位小朋友也想有馬良那樣的神筆,那他們想畫什么呢?

1、聽錄音,聽清:小朋友們用神筆畫什么?

2、預習要求:

(1)借助工具書,讀準字音。

(2)通過各種方法理解以下詞語的意思:儼然、七嘴八舌、欲言又止

(3)讀通課文,能正確地朗讀課文。

填空:

五個小學生羨慕(),都希望自己(),用它()。

3、檢查反饋

(1)檢查字詞學習。出示詞語,指名讀。

(2)指名分節(jié)讀課文,及時正音。

1、輕聲讀課文3——15節(jié),思考:文中寫到了哪五位小朋友?作者是怎樣描寫他們的?

讀讀,填填:

例:(卷發(fā))的小曼

()的周明()的元元

————————————

()的張小麗()的王斌

————————————

2、交流朗讀文中的句子并概括。

板書:卷發(fā)的小曼

戴眼睛的周明

翹鼻子的元元

男孩似的張小麗

認真提議的王斌

師:作者通過外貌特征、性格特征、神態(tài)特征來描寫五位小主人公。

小試身手:你能根據不同的特征,來描寫人物嗎?試試看:

()的()()的()

————————————————————

3、文中的幾個小學生分別想用神筆畫什么?找到句子多讀兩遍,讀正確。

4、同桌交流找到的句子。

5、全班交流,指導朗讀句子。

(1)“慢條斯理”的語氣怎么讀?

(2)提問:“欲言又止”是什么意思?小麗為什么這樣?讀出語氣。

(3)假如有一支神筆,又只能畫一次,大家一定先讓小麗是因為()。

6、四人合作分角色朗讀課文9——15節(jié)。

7、想象說話:如果你有神筆,你想畫什么》

這些小朋友的心靈是多么善良啊,他們都想到了自己的親人,想到了需要幫助的人。

1、根據注釋填寫適當?shù)脑~語:

(1)“我呀,”周明動作緩慢,不慌不忙地說:“要畫一個涼棚,給大街上的民警叔叔擋風遮雨?!保ǎ?/p>

(2)“我……”張小麗想要說又停住了。()

2、想一想,寫一寫

(1)假如有一支神筆,又只能畫一次,大家一定先讓小麗畫,是因為()

———————————————————。

(2)假如你有一支神筆,你想畫什么?寫幾句

【本文地址:http://www.aiweibaby.com/zuowen/9793702.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