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yōu)秀的教案能夠引導學生主動思考和積極參與學習。教案應該合理安排教學時間,保證教學進度的均衡推進。通過閱讀這些教案范文,希望能夠激發(fā)教師的創(chuàng)新思維和教學熱情。
幼兒編織教案中班篇一
3、在細致的編織活動中養(yǎng)成有條理有耐心的好習慣。
1、經驗準備:幼兒已經能夠較靈活地使用剪刀。
2、材料準備:繪本ppt《花格子大艾瑪》、花格子大象艾瑪花紋圖片一張、剪刀、大象每人一只、彩色卡紙。
一、情景導入
1、用繪本故事《花格子大象艾瑪》導入,集中幼兒注意,引起幼兒興趣;
2、提問,引導幼兒探討。
教師:故事的主要說誰?(花格子大象艾瑪――這時出示艾瑪圖片)
它身上的花紋是什么樣的?(花格子)
花格子的排列有什么特點?(間隔排列)
3、出示操作材料――底板,激發(fā)幼兒興趣。
教師:今天是大象一年一度的化妝節(jié),有一群剛出生的小象,它也想穿花格子衣服,我們一起來幫幫它吧。
二、教師示范講解
1、引導幼兒觀察底板小象上有什么
教師:老師為每位小朋友準備了剪刀、卡紙、大象
教師:首先先來看看,大象身上有什么???(這是老師用刀劃得線條)
教師:卡紙上又有什么?(直線)
教師:老師是按照什么規(guī)律來穿的?一起來說一說?
教師:穿好以后老師有個小秘訣,為了能穿更多的彩條,請穿好以后靠靠攏。全部穿好以后請小朋友將多余的彩條剪掉。
2、教師請個別幼兒嘗試穿彩條。
3、幫助幼兒加深規(guī)則映像。
教師:接下去老師就要來考考小朋友了,剛剛的本領有沒有學會,線怎么做,然后。最后。
三、自主操作
教師提醒幼兒注意:
1、剪刀不要弄傷其他小朋友
2、先做好的小朋友可以去給客人老師看看3。聽到鈴鼓聲回到座位做好。
幼兒自己動手操作編織,教師巡回指導。
1、提醒幼兒剪開彩條時注意連續(xù),不能剪斷;
2、建議幼兒穿好一根后向旁邊推緊,彩條與彩條之間不能留縫隙;
3、提醒幼兒在剪的過程中注意安全,及注意桌面地面的衛(wèi)生。
四、化妝舞會
教師:小象們都化好妝了,接下去我們一起去參加化妝舞會吧!
幼兒編織教案中班篇二
一、活動目標:
1、學習繞8字花,并嘗試美麗的菊花。
2、在編織活動中體驗制作成功的樂趣。
二、活動準備:
鉛絲、皺紙、各色絲帶、雙面膠等
三、重難點:掌握8字繞的技能
四、活動過程:
、上次我們去上海大學參觀了菊花展,你們覺得菊花漂亮嗎?漂亮在哪里?
2、幼兒交流各自的意見
、教師小結:菊花顏色多,形狀比一樣,所以看上去很美很漂亮。
4、那今天你們想不想做彩色的菊花?
3、、幼兒交流
請個別幼兒演示:“你是怎樣做的?”
(2)教師結合示意圖講解操作重點。
關鍵點:毛線在大拇指和食指上繞“8”字花。
三 、作品展示 活動講評
照片:
幼兒編織教案中班篇三
活動目標:
2、體驗和朋友共同裝扮賀年卡的快樂。
3、讓幼兒體驗自主、獨立、創(chuàng)造的能力。
4、能理解底色,會注意底色和紋樣之間的.冷暖對比。
重點難點:
活動過程:
一、情境導入。
(價值分析:通過故事情景導入,吸引幼兒學習興趣)。
1、快過新年啦,青蛙想給朋友寄一張賀年卡,祝朋友新年快樂。
2、你們見過什么樣的賀年卡呢?
小結:原來賀年卡是各種各樣的,每張賀年卡里藏著滿滿的愛。
二、討論與嘗試。
1、可是,青蛙除了會畫圓,什么也不會,他真心誠意地畫了兩個圓,一個圓代表自己,一個圓代表朋友。這兩個圓相親相愛地連在一起,變成了一個大雪人。
2、小松鼠的松樹是怎么做的?還可以剪什么添上。(個別幼兒嘗試)。
小結:原來用剪刀可以剪出各種各樣的東西。
小結:用不同的材料和方法可以做出同一種東西。
3、小青蛙準備了很多材料(介紹材料),想一想,可以用這些材料做什么東西?(生生互動)。
要求:選用各種材料和方式加以表現(xiàn)。
三、分享交流。
(價值分析:嘗試用自己的語言介紹制作的裝飾物)。
師:誰來介紹一下,你用什么材料做了什么?
小結:每年新年來到的時候,我們可以為朋友寄上一張漂亮的賀卡,表示自己真心誠意的祝賀。
活動延伸:
繼續(xù)制作賀卡,積累起來,到寒假一并帶回家送給自己的親人和朋友。
小百科:賀卡的產生源于人類社交的需要。由于賀卡是溝通人與人之間的情感交往,而此種交往又往往以短句表達,一看亦言簡意賅,久而久之,賀語就出現(xiàn)了程式化,講究喜慶,互送吉語,傳達人們對生活的期冀與憧憬今天。
幼兒編織教案中班篇四
活動目標:
2、體驗和朋友共同裝扮賀年卡的快樂。
3、讓幼兒體驗自主、獨立、創(chuàng)造的能力。
4、能理解底色,會注意底色和紋樣之間的冷暖對比。
重點難點:
活動過程:
一、情境導入。
(價值分析:通過故事情景導入,吸引幼兒學習興趣)。
1、快過新年啦,青蛙想給朋友寄一張賀年卡,祝朋友新年快樂。
2、你們見過什么樣的賀年卡呢?
小結:原來賀年卡是各種各樣的,每張賀年卡里藏著滿滿的愛。
二、討論與嘗試。
1、可是,青蛙除了會畫圓,什么也不會,他真心誠意地畫了兩個圓,一個圓代表自己,一個圓代表朋友。這兩個圓相親相愛地連在一起,變成了一個大雪人。
2、小松鼠的松樹是怎么做的?還可以剪什么添上。(個別幼兒嘗試)。
小結:原來用剪刀可以剪出各種各樣的.東西。
小結:用不同的材料和方法可以做出同一種東西。
3、小青蛙準備了很多材料(介紹材料),想一想,可以用這些材料做什么東西?(生生互動)。
要求:選用各種材料和方式加以表現(xiàn)。
三、分享交流。
(價值分析:嘗試用自己的語言介紹制作的裝飾物)。
師:誰來介紹一下,你用什么材料做了什么?
小結:每年新年來到的時候,我們可以為朋友寄上一張漂亮的賀卡,表示自己真心誠意的祝賀。
活動延伸:
繼續(xù)制作賀卡,積累起來,到寒假一并帶回家送給自己的親人和朋友。
幼兒編織教案中班篇五
1、能用報紙條卷曲固定成魚的外形,并用彩紙設計、裝飾魚身上的花紋。
2、嘗試自主解決操作過程中出現(xiàn)的一些問題。
用報紙制作固定成魚的外形難點:用彩紙裝飾魚兒活動準備:
1、欣賞過“美麗的魚”,對魚的外形、花紋色彩有所了解。
2、五彩魚”范例,半成品“五彩魚”(缺少魚眼睛)范例。
3、報紙、彩紙若干,雙面膠,剪刀。
1、教師出示“五彩魚”范例,提問:這是什么?是用什么做的?你們想一想怎樣才能做出這樣一條五彩魚?(引導幼兒說出用報紙搓成紙條卷成魚的外形,用彩紙裝飾魚的眼睛、身體、魚鰭、魚尾等。)
二、傾聽教師講解,學習制作方法1、教師示范講解制作魚身的方法。
教師:魚還要穿上漂亮的衣服呢!我們可以用彩紙剪成粗細、花紋不同的紙條進行裝飾,可以朝不同方向貼。
2、教師拿出范例講解裝飾魚的方法。
教師:我們還可以用彩紙剪成三角形、圓形或方形等,既可以作為魚身上的花紋,又可以作為魚鰭或用來裝飾魚尾。
1、教師出示半成品“五彩魚”,提問:這條魚少了什么?(眼睛。)魚眼睛可以怎么做?
2、教師用手指穿過“魚”的頭部并提問:魚的頭部是鏤空的,做好的眼睛怎么放上去呢?
3、教師小結:魚眼睛的粘貼方法有很多,可以先用一些細紙條粘在魚形輪廓上,橫貼、豎貼都可以,再把魚眼睛貼在紙條上;也可以在剪魚眼睛時兩邊各留出一段紙條,然后將它們直接貼在魚頭上。還有其他方法,你們等會兒可以試試。
1、教師提出操作要求。
教師:卷報紙時一定要卷緊;卷成魚的形狀后,尾巴處用雙面膠固定;魚身上的花紋可以自己設計,顏色可多一些;魚鰭、魚尾也要裝飾。
2、幼兒操作。
教師關注幼兒不同的操作設想,及時發(fā)現(xiàn)他們的創(chuàng)意,并鼓勵他們嘗試解決在操作中遇到的困難。鼓勵幼兒用合適的方法固定魚眼睛。
(提出操作要求時,教師重復演示一些操作步驟,以幫助幼兒再次理解;巡回指導時,教師留意幼兒設計花紋的獨特想法,鼓勵他們把想法表現(xiàn)出來,啟發(fā)幼兒用不同方法固定魚眼睛。)五、欣賞、交流1、教師幫助幼兒將制作好的魚用線串起來,錯落有致地掛在活動室的背景墻上。
2、師幼集中欣賞、交流。
幼兒編織教案中班篇六
一、教學目標:
1.了解與感受鉤織作為一種民間工藝對生活和社會的影響與意義,認識常見的鉤織材料,了解它們的特性。
2.認識常用的編織工具:鉤針和毛線。
3.掌握鉤針的握法。
二、教學準備:
各種鉤針編織物件;鉤針一枚;毛線一團
三、教學過程:
(一)鉤針的起源
(二)鉤針編織物的欣賞。
1.請學生說一說你在生活中看見過哪些鉤針的編織物?
視頻播放編織物的圖片,欣賞漂亮的,有創(chuàng)意的手工小物件
2.學生說說觀看后的想法
(三)認識鉤針和線
2.教師示范鉤針的握法以及用法
學生模仿教師的手法,體驗鉤針的運針方法
3.教師示范毛線的拿法,學生模仿體驗毛線的拿法。
(四)課堂小結
第二課時 編織短針
一、教學目標:學習短針的織法。
二、教學準備:
鉤針一枚;毛線一團
三、教學過程:
(一)教師示范拿線的方法。
(二)教師示范短針的編織方法,學生學習
(三)學生看著圖解練習編織短針,教師巡視。
第三課時 編織長針
一、教學目標:復習短針的編織法,學習長針的編織方法。
二、教學準備:
鉤針一枚;毛線一團
三、教學過程:
(一)在短針的基礎上編制長針
教師先向學生示范長針的編織方法。
(二)學生看著圖解嘗試編織長針
(三)學生練習編織長針,教師巡視指導。
一、教學目標:
復習短針的織法,學習中長針的編織方法,培養(yǎng)手工編織興趣。
二、教學準備:
鉤針一枚;毛線一團
三、教學過程:
(一)教師示范拿線的方法。
(二)學生看著圖解嘗試編織長針
(三)學生練習編織長針,教師巡視指導。
一、教學目標:
學習用短針的織法編制樹葉,激發(fā)學生對編織的興趣。
二、教學準備:
鉤針一枚;毛線一團
三、教學過程:
(一)教師示范拿線的方法。
教師示范拿線的方法。
教師展示鉤織好的樹葉,學生欣賞。
(二)學生看視頻嘗試編織樹葉
視頻分段展示起針方法和編織方法,學生邊觀看視頻,邊學習鉤織。
(三)學生邊看邊學,教師示范編織,巡視指導有需要的學生。
幼兒編織教案中班篇七
1、感受編織的美和欣賞中華文化中的刺繡和編織藝術。
2、學會十字編的基本方法。
3、體驗編織中的樂趣且遇到困難時能堅持不放棄。
4、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5、探索、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活動重點:學會編十字編。
活動難點:喜歡十字編并且樂于參與到活動中,遇到困難時能堅持不放棄。
2、不同顏色的毛線、樣品、木棒。
3、掛圖。
一、導入。
1、教師出示十字編樣品圖片,請幼兒欣賞,激發(fā)他們的制作熱情。
2、介紹飾品的名稱(十字編)。
3、這個飾品好看嗎?如果有人送你們這個禮物,你們會喜歡嗎?
4、這些飾品是用什么做的?怎么做的呢?
二、請幼兒觀看掛圖,鼓勵他們說一說十字編的做法。
1、圖里面告訴我們一共有幾個步湊?
2、示意圖應該按照什么順序看?有的示意圖上寫了abcd是什么意思?
三、教師結合掛圖中的示意圖,一步一步地編織。
1、注意每次繞的時候方向都是一樣的,每個角都要繞到。
2、每次繞的時候都要拉緊線,否則最后不平整就不好看了。
3、中途接線或者換線是要注意打好結,不要中途斷掉了。
四、請幼兒閱讀幼兒用書,一步一步完成十字編,教師在一旁指導。
五、請幼兒相互欣賞對方的作品,課后在美工區(qū)投放相應的材料,引導孩子進行更有挑戰(zhàn)性的編織。
在這個活動中,玩線游戲千變萬化,游戲過程環(huán)環(huán)相扣,幼兒對技能技巧的掌握的過程,就是每一個幼兒自己的成功果實,能從中嘗到最美的滋味。不僅大大鍛煉了幼兒手指的肌肉群,有利于他們自信心、審美能力的培養(yǎng),也讓幼兒更多的了解、接受我們的民間傳統(tǒng)文化。
幼兒編織教案中班篇八
一、活動目標:
1、學習繞8字花,并嘗試美麗的菊花。
2、在編織活動中體驗制作成功的`樂趣。
二、活動準備:
鉛絲、皺紙、各色絲帶、雙面膠等。
三、重難點:掌握8字繞的技能。
四、活動過程:
上次我們去上海大學參觀了菊花展,你們覺得菊花漂亮嗎?漂亮在哪里?
2、幼兒交流各自的意見。
教師小結:菊花顏色多,形狀比一樣,所以看上去很美很漂亮。
4、那今天你們想不想做彩色的菊花?
二、幼兒嘗試制作菊花1、教師出示各種材料請幼兒看看說說、幼兒嘗試制作,教師指導。
3、、幼兒交流。
請個別幼兒演示:“你是怎樣做的?”
(2)教師結合示意圖講解操作重點。
關鍵點:毛線在大拇指和食指上繞“8”字花。
三、作品展示活動講評。
照片:
幼兒編織教案中班篇九
學會用彩色紙條按規(guī)律編織圖案的一般方法,并掌握紙編彩圖。
2、培養(yǎng)學生認真細致的勞動態(tài)度及相應的審美能力。
舊掛歷紙或舊包裝紙裁成的1cm寬、40cm長的紙條5—6條。工具:剪刀、膠水。
一、導入:
上節(jié)課同學們學習了用兩根紙條編織蝸牛,掌握了編辮子和轉折編織的方法,今天我們繼續(xù)學習用四根紙條來編織跳鹿,請同學們一起邊看圖解邊學習。
板書:紙編彩蝶。
二、教學步驟:
什么是編織技術?編織是以經緯交叉的排列方法,利用線狀或條狀材料進行制作的一種手工技術。我們可以利用一些廣告紙來編織一些小動物。
1、示范授知,指導方法。
(1)觀看圖解制作進程。
(2)學生觀看后,說說你看慢了哪一步驟。還有哪一步沒懂?
(3)重點指導:根據(jù)學生情況,把學生不懂的地方再講解一遍。
2、組織訓練,動手實踐。
比一比、賽一賽看哪一組同學編織得既快又好!看哪一組同學編織得既快又好!
注意事項:
1、紙條與紙條之間應編緊;
2、經緯交叉編織時應注意紙條的前后順序;
3、跳鹿的全身各部分應比例協(xié)調;
4、最后調整時,注意修剪跳鹿的前后腿一樣長,嘴部修剪要美觀。創(chuàng)意與想象在跳鹿編織過程中,是否還可以編織出鹿的其它姿態(tài)?例如回頭鹿、跪坐的鹿、相斗的鹿等。
三、作品展示,評議創(chuàng)新作品展示。
待多數(shù)學生完成作品后,進行作品展示,請同學將自己的得意之作給大家展示!實踐與探索在編跳鹿時,還可以用什么材料來代替紙?對鹿的形象逼真度有何影響?我動手,我成功!我快樂!課外延伸我們還可以用紙編出其它可愛的小動物嗎?我們不妨課后試一試。
幼兒編織教案中班篇十
1、運用晴綸毛線編織出小丑的造型。
2、能大膽想象,積極動手參與活動。
乒乓球、晴綸毛線、彩帶、花布(邊角料)、膠水。
剪刀、錐子。
1、先用晴綸毛線扎出小丑的身體和大小不同的彩線球,再把花布裱糊在紙上,卷成錐形帽子。
2、結實。
3、裝飾眼睛、嘴,加工完成。
做做玩玩----絨線編織《手套娃娃》。
白色勞動手套、棉花、毛線(二、三種顏色)、縫紉線(黑、白、紅)、花布(邊角料)。
1、將手套的無名指退進手掌里。再剪下小手指套,把小指套縫在與大拇指套對應的位置上。
2、向手套內填塞棉花。用毛線在大拇指套的根部扎出脖子的位置、調整好娃娃頭的大小造型,即可將娃娃頭的翻口處縫合。至此,手套娃娃的基本形體就組成了。
3、在恰當?shù)奈恢蒙嫌眉t縫紉線綴上嘴巴、黑縫紉線綴出眼睛、黑毛線縫制頭發(fā)。
4、根據(jù)需要制作各種服飾。
布袋木偶系列。
材料:硬泡沫、毛巾、布、線等。
工具:美工刀、銼、剪、針、乳膠、大頭針、砂紙。
2、在頭上包貼一層布,可用毛巾以及舊針織品,包貼時乳膠要圖勻;。
4、用卡紙或棕色絨布做耳朵,在頭頂開槽口,將耳朵嵌進去;。
6、根據(jù)表演者的手形大小,用布縫制布袋;。
7、按布袋的大小設計縫制木偶的服裝,要求穿脫方便,以便更換;。
8、用橡皮筋將布袋的頸部扎牢在頭的頸部上,再穿上衣服,小熊布袋木偶就好了。
幼兒編織教案中班篇十一
1、學習繞8字花,并嘗試美麗的`菊花。
2、在編織活動中體驗制作成功的樂趣。
鉛絲、皺紙、各色絲帶、雙面膠等。
掌握8字繞的技能。
1、上次我們去上海大學參觀了菊花展,你們覺得菊花漂亮嗎?漂亮在哪里?
2、幼兒交流各自的意見。
3、教師小結:菊花顏色多,形狀比一樣,所以看上去很美很漂亮。
4、那今天你們想不想做彩色的菊花?
二、幼兒嘗試制作菊花。
1、教師出示各種材料請幼兒看看說說、幼兒嘗試制作,教師指導。
2、幼兒交流。
請個別幼兒演示:“你是怎樣做的?”
(2)教師結合示意圖講解操作重點。
關鍵點:毛線在大拇指和食指上繞“8”字花。
(3)幼兒再次動手制作。
五、作品展示活動講評。
1、作品展示交流,誰做的菊花漂亮?為什么?
2、教師提議,我們把我們做好的彩色花裝在花瓶里,大家一起來欣賞。
幼兒編織教案中班篇十二
1通過活動感受用紙編織的快樂。
2學習兩條紙交叉輪回折疊編出扭扭蟲的身體。
3培養(yǎng)幼兒的動手能力。
扭扭蟲范例彩色紙條硬紙板固體膠水彩筆剪刀。
1、引題激趣。
(1)出示扭扭蟲范例:小朋友,這是什么呀?(扭扭蟲)。
(2)扭扭蟲是用什么做的呀?(身體是紙條編成的頭是硬紙板做成的)。
2、講解制作方法:
(1)我們先來做扭扭蟲的身體:
先將彩色紙裁成等寬的紙條(裁長的一邊,最多選兩種不同顏色的紙)大概三至五條就夠了,把同樣的顏色逐條粘接好,使紙條變長。然后將兩種顏色的紙的頂端粘在一起,成90度角的形狀,然后正反折至紙的末端,拉長后扭扭蟲的身體就編好了。
(2)現(xiàn)在我們做扭扭蟲的頭:
在硬紙板上畫個圓,然后剪下來,在圓上畫出扭扭蟲可愛的五官。
(3)將頭和身體連接起來一條完整的扭扭蟲就做好了。
3、幼兒制作,教師指導。
(1)重點指導扭扭蟲身體的編法(兩條紙交叉輪回折編)。
(2)巡回指導,對能力弱的幼兒適當給予幫助。
4、展示交流。
(1)互相欣賞。
(2)大膽向同伴介紹自己的作品。
幼兒編織教案中班篇十三
1、學習繞8字花,并嘗試美麗的菊花。
2、在編織活動中體驗制作成功的樂趣。
鉛絲、皺紙、各色絲帶、雙面膠等。
掌握8字繞的技能。
1、上次我們去上海大學參觀了菊花展,你們覺得菊花漂亮嗎?漂亮在哪里?
2、幼兒交流各自的意見。
3、教師小結:菊花顏色多,形狀比一樣,所以看上去很美很漂亮。
4、那今天你們想不想做彩色的菊花?
幼兒嘗試制作菊花:
1、教師出示各種材料請幼兒看看說說。
3、幼兒交流。
(1)請個別幼兒演示:“你是怎樣做的?”
(2)教師結合示意圖講解操作重點。
關鍵點:毛線在大拇指和食指上繞“8”字花。
作品展示,活動講評:
1、作品展示交流,誰做的'菊花漂亮?為什么?
2、教師提議,我們把我們做好的彩色花裝在花瓶里,大家一起來欣賞。
幼兒編織教案中班篇十四
1、學習繞8字花,并嘗試美麗的菊花。
2、在編織活動中體驗制作成功的樂趣。
鉛絲、皺紙、各色絲帶、雙面膠等
掌握8字繞的技能
1、上次我們去上海大學參觀了菊花展,你們覺得菊花漂亮嗎?漂亮在哪里?
2、幼兒交流各自的意見
2、教師小結:菊花顏色多,形狀比一樣,所以看上去很美很漂亮。
4、那今天你們想不想做彩色的菊花?
幼兒嘗試制作菊花
1、教師出示各種材料請幼兒看看說說、幼兒嘗試制作,教師指導
3、幼兒交流
請個別幼兒演示:“你是怎樣做的?”
(2)教師結合示意圖講解操作重點。
關鍵點:毛線在大拇指和食指上繞“8”字花。
(3)幼兒再次動手制作
作品展示活動講評
1、作品展示交流,誰做的菊花漂亮?為什么?
照片:
幼兒編織教案中班篇十五
1、運用晴綸毛線編織出小丑的造型。
2、能大膽想象,積極動手參與活動。
3、能在集體面前大膽發(fā)言,積極想象,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4、能認真傾聽同伴發(fā)言,且能獨立地進行操作活動。
乒乓球、晴綸毛線、彩帶、花布(邊角料)、膠水。
剪刀、錐子。
1、先用晴綸毛線扎出小丑的身體和大小不同的彩線球,再把花布裱糊在紙上,卷成錐形帽子。
2、結實。
3、裝飾眼睛、嘴,加工完成。
做做玩玩----絨線編織《手套娃娃》。
白色勞動手套、棉花、毛線(二、三種顏色)、縫紉線(黑、白、紅)、花布(邊角料)。
1、將手套的無名指退進手掌里。再剪下小手指套,把小指套縫在與大拇指套對應的位置上。
2、向手套內填塞棉花。用毛線在大拇指套的根部扎出脖子的位置、調整好娃娃頭的大小造型,即可將娃娃頭的翻口處縫合;至此,手套娃娃的基本形體就組成了。
3、在恰當?shù)奈恢蒙嫌眉t縫紉線綴上嘴巴、黑縫紉線綴出眼睛、黑毛線縫制頭發(fā)。
4、根據(jù)需要制作各種服飾。
布袋木偶系列。
材料:硬泡沫、毛巾、布、線等。
工具:美工刀、銼、剪、針、乳膠、大頭針、砂紙。
2、在頭上包貼一層布,可用毛巾以及舊針織品,包貼時乳膠要圖勻;。
4、用卡紙或棕色絨布做耳朵,在頭頂開槽口,將耳朵嵌進去;。
6、根據(jù)表演者的手形大小,用布縫制布袋;。
7、按布袋的大小設計縫制木偶的服裝,要求穿脫方便,以便更換;。
8、用橡皮筋將布袋的頸部扎牢在頭的頸部上,再穿上衣服,小熊布袋木偶就好了。
本次活動中,通過小丑的圖片,引導幼兒觀察小丑的外形。并讓幼兒嘗試描繪自己喜歡的小丑。引起幼兒的興趣。感受小丑夸張的外形,讓幼兒作畫,鼓勵幼兒大膽表現(xiàn)夸張、滑稽的小丑。幼兒都能順利完成所要求的滑稽小丑的制作。并且有大部分孩子的作品可稱得上很完美,漂亮。幼兒在了解了小丑的形象特點后,開始大膽想象,積極制作滑稽的小丑。
幼兒編織教案中班篇十六
1、鍛煉幼兒單腿站立、單腳跳躍的能力。
2、通過游戲提高孩子們的合作能力,培養(yǎng)他們互相協(xié)調、團結友愛的精神。
3、遵守游戲規(guī)則,體驗與同伴合作游戲及控制性活動帶來的快樂。
4、在活動中將幼兒可愛的一面展現(xiàn)出來。
編花籃是我們小時候經常玩的游戲,趣味性強,操作簡單,不需要什么器械,它不但能鍛煉幼兒單腿站立、單腳跳躍的能力,還能促進幼兒之間的相互團結,培養(yǎng)他們之間的感情,是孩子們非常喜愛的游戲。
《健康歌》光盤、一塊平坦的場地。
(一)準備活動
播放《健康歌》,幼兒隨著《健康歌》的音樂在教師的指導下做熱身運動。
(二)游戲指導
游戲玩法:
孩子們先手拉手站好,其中一名孩子將自己的一只腿放在旁邊兩孩子的手上,單腿站立,然后,孩子依次將自己的一條腿放在另一小孩的腿上,所有孩子將腿搭好后,最先那個孩子的腿放在最后一名孩子的腿上,開始游戲,邊單腿跳邊唱兒歌:“編、編、編花籃,花籃里面有小孩,小孩的'名字叫花籃”。
游戲規(guī)則:
1、參加游戲的人數(shù)在三人以上。
2、若有一個小孩的腿掉下來了,游戲必須重新開始。
(三)放松活動
幼兒在音樂的伴奏下,活動活動四肢,使身體完全放松。
回家和小朋友們繼續(xù)玩《編花籃》的游戲。
孩子們很喜歡編花籃的游戲,能積極、踴躍的參與到活動中來,活動鍛煉了幼兒單腿站立、單腳跳躍的能力,培養(yǎng)了他們之間的感情,合作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本文地址:http://www.aiweibaby.com/zuowen/98968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