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三年級筆算乘法教案(優(yōu)質15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1-09 21:44:09
最新三年級筆算乘法教案(優(yōu)質15篇)
時間:2023-11-09 21:44:09     小編:溫柔雨

編寫教案有助于教師對教學內容、教學目標和教學步驟進行科學合理的安排。教案的設計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能力,提升他們的學習效果和學習興趣。教師可以通過學習他人的優(yōu)秀教案,提高自己的編寫水平。

三年級筆算乘法教案篇一

教學目的:

1、初步建立“倍”的概念,理解“幾倍”與“幾個幾”的聯(lián)系。

2、培養(yǎng)學生觀察、推理、遷移能力及語言表達能力。

3、培養(yǎng)學生善于動腦的良好學習習慣和對數(shù)學的學習興趣。

4、培養(yǎng)他們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實踐操作能力。

教學方法:啟發(fā)、討論、競賽、直觀、游戲相結合式的綜合教學法。

教具準備:學生準備三角形,圓形印尼(或圓片、三角形),教學掛圖。

教學過程:

一、設計問題情景,引入新課:

掛圖出示:校園里有一個美麗的大花壇,花壇里五顏六色的花開了,招來了許多蝴蝶。

教師:圖中有幾只白蝴蝶?有幾只花蝴蝶?花蝴蝶比白蝴蝶多幾只?

學生:2只白蝴蝶,6只花蝴蝶,花蝴蝶比白蝴蝶多4只,白蝴蝶比花蝴蝶少4只。

(揭示今天的學習內容,板書:倍)。

二、談話討論共建倍的概念:

教師:我把兩只白蝴蝶看成一份。(課件展示1個圈,把兩只白蝴蝶圈上)。

花蝴蝶有幾個兩只呢?(課件展示3個圈,每兩只花蝴蝶圈一個圈)。

花蝴蝶與白蝴蝶比:板書白蝴蝶有兩只;花蝴蝶有3個兩只。

當花蝴蝶的只數(shù)有3份白蝴蝶那么多時,我們就說花蝴蝶的只數(shù)是白蝴蝶的3倍。

(板書:花蝴蝶的。只數(shù)是白蝴蝶的3倍)。

分組討論:

花蝴蝶的只數(shù)是白蝴蝶的幾倍?你是怎樣知道花蝴蝶的只數(shù)是白蝴蝶的3倍?

學生:因為花蝴蝶的只數(shù)和白蝴蝶比,白蝴蝶有2只,花蝴蝶有3個2只,所以花蝴蝶的只數(shù)是白蝴蝶的3倍。

學生:4倍,有4個2只。

教師:又飛來1只花蝴蝶和1只白蝴蝶,現(xiàn)在花蝴蝶的只數(shù)是白蝴蝶的幾倍呢?為什么?

共同小結:要回答花蝴蝶的只數(shù)是白蝴蝶的幾倍,就要看白蝴蝶有幾只,把它看成一份,再看花蝴蝶的只數(shù)有幾份白蝴蝶那么多?花蝴蝶的只數(shù),就是白蝴蝶的幾倍。

三、集體練習:

1、圖片展示:

教師:的個數(shù)是的幾倍?為什么?

老師:在黑板上擺。

教師:的個數(shù)是的2倍,誰會擺?同學們拿出學具自己擺或用印尼在練習本上印。

(請一個同學上臺擺,教師來回巡視,幫助有困難的學生完成)。

2、拍手游戲:

教師:第一次拍幾下?(3下)第二次拍幾個3下?(2個3下)。

第二次拍的是第一次的幾倍?

師生對拍:

教師:拍2下,要求學生拍的是自己的4倍。

教師:拍1下,要求學生拍的是自己的5倍。

同桌對拍練習:

3、組織分小組找倍數(shù)關系比賽:

分小組說一說:

誰和誰比,以誰為標準,把誰看成一份,誰是誰的幾倍。(對一題加10分)。

(學生回答,教師板書)。

小鳥的只數(shù)是熊貓的5倍。(5個2只,2只)。

猴子的只數(shù)是松鼠的2倍。(2個3只,3只)。

兔子的只數(shù)是大象的4倍。(4個1只,1只)……。

四、教師總結:

這節(jié)課我們對倍有了初步的認識。(將板書完整:倍的認識)。

板書設計:

倍的認識。

花蝴蝶的只數(shù)是白蝴蝶的3倍小鳥的只數(shù)是熊貓的5倍。

(5個2只,2只)。

(1份)猴子的只數(shù)是松鼠的2倍。

(2個3只,3只)。

兔子的只數(shù)是大象的4倍。

(4個1只,1只)。

三年級筆算乘法教案篇二

經歷多位數(shù)乘一位數(shù)的計算過程,初步學會乘法豎式的書寫格式。

理解豎式計算的思路和方法。

使學生能夠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日常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教學重點:多位數(shù)乘一位數(shù)的計算法法。

教學難點:乘法豎式的書寫格式,了解豎式每一步計算的含義。

課件。

1.復習導入。

口算估算。

20×3=97×4≈。

300×4=215×6≈。

6×500=489×7≈。

7×800=316×6≈。

課件出題插圖。

師:怎么計算他們一共有多少支彩筆呢?今天我們一起學習筆算乘法。

板書課題:筆算乘法。

2.探究新知。

學習例1。

指名讀題目。

師:用什么方法計算?怎么列式?

自主探索,解決問題。

匯報交流:

12×3=36(枝)。

師:為什么要這樣列式呢?36這個結果是怎么得到的呢?

師:12×3表示什么意思?

這道題與我們以前學過的乘法計算有什么不同?

小組合作探討。

教師巡視了解各小組的情況,尤其鼓勵學習有困難的學生,要積極參與小組活動。對及個別的學生給予個別指導。

(1)進行乘法豎式計算時數(shù)位要注意怎樣書寫?

(2)應該從哪一位乘起?

(3)每一次乘得積的位置該怎樣呢?為什么?

(4)每次乘得后的積表示的意義是什么?

小組匯報交流:

方法一:可以把12×3看成3個12相加。

方法二:把12分成10和2分別與3相乘,再把結果相加。

10×3=30(枝)。

2×3=6(枝)。

30+6=36(枝)。

也可以用豎式。

方法三:

師:考考大家,大家想一想,如果列豎式計算213×3,怎么計算呢?

小組討論,匯報交流:

梳理小結:

計算多位數(shù)乘一位數(shù)豎式計算時:

1、相同數(shù)位要對齊,要從各位乘起。

2、從個位起,用一位數(shù)分別乘多位數(shù)的每一位。

3、乘得的積寫在橫線的下面與相應的數(shù)位對齊。

火眼金睛。

師:學校買了4個電水壺,一個122,一共用去多少錢?

指名讀題。

獨立完成。

一輛校車可載客21個學生,學校共有4輛這樣的`校車,可載學生多少人?

獨立思考。

附答案:21×4=48(個)。

3.拓展提升。

共有6個單元,每個單元住11戶,這棟樓房共住多少戶人家?

附答案:21×4=48(頁)。

課后小結。

a提問:。

這節(jié)課你學到了什么?

b師生總結。

1、學會兩位數(shù)乘一位數(shù)乘法豎式的書寫與計算。

2、能夠用運所學的乘法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板書。

筆算乘法(一)。

個位:8×3=24,個位上填4,再向前一位進2。

54十位:1×3=3,3+2=5,十位上填5。

用多位數(shù)每一數(shù)位上的數(shù)分別乘這個一位數(shù),再把所得的積相加。

乘的順序:先從個位乘起,哪一位上的積滿幾十,就要向前一位進幾。

三年級筆算乘法教案篇三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11頁上的內容,練習三的第1-4題。

教學目的:使學生進一步地理解和鞏固兩位數(shù)乘多位數(shù)的計算法則,認真、比較熟練地進行筆算,提高正確率。

教學重點:掌握兩位數(shù)乘多位數(shù)的筆算,能提高正確率。

教學難點:熟練地進行筆算,提高正確率。

教學關鍵:乘數(shù)與被乘數(shù)的積的個位要與乘數(shù)對齊。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口算。

14×243×226×325×2。

130×5100×3210×4160×3。

2、在()里填數(shù)。學校買來12個籃球,每個26元。

3、5×6+44×7+66×9+7。

3×8+54×9+78×7+8。

4、板演:148×7409×5。

二、新授。

1、引言。前面已學的兩位數(shù)乘法都比較簡單,數(shù)字小,今天我們來繼續(xù)做一些比較復雜的乘法,要算得迅速、正確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一定要認真計算,特別要注意乘法中的進位、被乘數(shù)中間帶0的乘法。

2、教學例3。48×72。

(1)審題:讓學生說一說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然后怎么辦?

(2)教師重點指導進位時怎樣計算。

如用十位上的“7”去乘48時,7乘8得56,在十位上寫6,百位上輕輕地寫一個小“5”,7乘4得28,28加5得33,在百位上寫“3”時,把小“5”蓋上,以免兩部分積相加時,多加一個5。

板書:想:百位為什么寫3?

(1)出示題目,學生獨立做完題。

(2)講評時,讓做錯的和做對的都說一說自己的想法。

(3)強調指出:用乘數(shù)十位上的數(shù)去乘被乘數(shù)個位數(shù)時,得到的兩位數(shù),它的末位是幾,就在十位上寫幾。例4中用乘數(shù)十位上的“5”去乘被乘數(shù)個位上的“4”,得20。20的末位是0,這個“0”不能去掉。

板書:

三、鞏固。完成教科書第11頁上的“做一做”題目。

四、作業(yè)。做練習三的第1-4題。

三年級筆算乘法教案篇四

學生在學習本課之前,一般是不會列出乘法筆算豎式的,許多學生都會利用口算的方法來解決問題。筆算豎式是計算的通法,是學生今后進一步學習多位數(shù)乘法的基礎。因此,教師應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列出乘法豎式。剛開始用豎式計算的時候,有的學生可能會從高位算起,這時教師不必急于去糾正,這個問題可以留待以后學習進位乘法時再加以解決。

三年級筆算乘法教案篇五

各位評委老師,各位同學:。

大家好!

我是來自xx系xx班的xx,今天我給大家說課的課題是《筆算乘法》第一課時內容。下面我將從說教材、說學情、說目標與重難點、說教法與學法、說教學準備、說教學過程以及說板書和作業(yè)七個方面進行我的說課。

一、說教材。

《筆算乘法》是選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三年級下冊第五單元“兩位數(shù)乘以兩位數(shù)”中的第二節(jié)內容,在教材上包括63頁――69頁內容。本次說課是針對其中《筆算乘法》第一課時內容:筆算乘法中的不進位乘法(63頁――64頁)。

本節(jié)內容隸屬于“數(shù)與代數(shù)”的內容,是在學生掌握了兩位數(shù)乘以整十兩位數(shù)的基礎上進行的,教材編排遵循了循序漸進、由易到難的原則,先介紹兩位數(shù)乘以兩位數(shù)中不進位的算法,再進行進位的算法。本節(jié)內容既承接了之前乘法學習中多位數(shù)乘以一位數(shù)的內容,又為之后三位數(shù)乘以兩位數(shù)打下堅實的基礎。

新課程標準要求該學段的學生能夠熟練掌握兩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的運算技能,并能夠運用計算法則解決現(xiàn)實生活中的簡單問題。這些要求可以通過本課的教學得以體現(xiàn)。

二、說學情。

三年級的學生具有思維快速發(fā)展,注意力和表達能力強等認知和學習特點,同時,該階段的學生同樣具有個體差異大、情感變化強、意志力薄弱等弱點??梢哉f,在教育這個階段的學生時,教師如何通過合理科學的引導來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行為習慣是重中之重。

學生在學習本課之前,已經具備一定的數(shù)學運算能力,在接受新知識方面具有濃厚的興趣。但在計算中仍然存在馬虎大意的問題,在運用運算規(guī)則解決實際生活問題上存在一定的遷移難度。這些特點對于本課的教學設計提出了新的思考。

三、說目標。

與重難點根據以上分析,結合新課程標準的教學設計要求,我設計了以下教學目標:。

(四)情感態(tài)度目標:通過教師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培養(yǎng)學生對數(shù)學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鍛煉學生克服困難的意志和決心。我把知識技能目標作為本課教學的重點,把問題解決目標作為本課的難點。

四、說教法與學法。

新課標理念要求學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基礎上建構知識。根據本課的內容特點,結合學情分析,我設計了以下教學方法和學生學習指導方法:。

(五)遷移式指導學習法。在學生充分掌握新知識的基礎上,教師列舉現(xiàn)實生活情境案例,舉一反三,讓學生能夠把所學運用到實際問題的理解和解決上。達到數(shù)學為生活服務的目的。

五、說教學準備。

為了本節(jié)課的順利展開,我準備了教學ppt。

六、說教學過程。

根據以上分析,我設計了四個環(huán)節(jié)完成本課的教學:。

環(huán)節(jié)一:復習導入,情境呈現(xiàn)(8分鐘)。

上課初試階段,我會由簡到難地呈現(xiàn)出一些復習題,如:10×10;30×40;90×70;19×20;38×80等。讓學生以小組之間“開小火車”的方式完成,每列“小火車”開的速度和正確率進行比拼,在復習舊知識的基礎上,把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拉回到課堂上來。

在學生逐步進入到學習狀態(tài)之后,我會呈現(xiàn)出一個新知識學習的教學情境:“小紅的媽媽帶著小紅去書店買一套課外書,這套課外書總共有12本,每一本的價格是24元。媽媽給小紅出了一個難題,問小紅總共需要付多少錢。你能幫助小紅解決這個問題嗎?你有哪些方法可以幫助小紅解決問題?”

情境呈現(xiàn)之后,我再輔以小小的獎勵措施激勵,允許學生在獨立思考的情況下同桌或小組討論,引發(fā)學生的思考和競爭,從而順利過渡到教學活動中來。

環(huán)節(jié)二:成果評價,新知講授(20分鐘)。

1.在學生參與討論的時候,我會進行課堂巡視,發(fā)現(xiàn)不同的問題解決途徑,然后有針對性的讓學生呈現(xiàn)研討的成果并進行鼓勵,最終通過全班同學投票選擇最為便捷的運算方法。若是沒有學生呈現(xiàn)出本節(jié)課所要講解的方法,我會給出這種方法――兩位數(shù)乘以非整十不進位兩位數(shù),以及其他解決問題的方法,讓學生做出優(yōu)劣性的評價。

2.對于新知識的呈現(xiàn),不可避免的存在運算規(guī)則和運算技能上的問題,這時我會板書具體詳細的`計算步驟和程序,以及每個步驟上容易出現(xiàn)問題的地方和注意事項:包括數(shù)位對位法則,乘法順序法則,積的寫法順序法則等,并使用彩色粉筆以及醒目的箭頭標志和特殊符號使用給學生以清晰明了的提醒。

3.在完成初步的新知識講授之后,為了加深記憶,我會讓學生復述整個運算流程和運算規(guī)則,然后通過學生的復述和我的補充,最終完成兩位數(shù)乘以非整十不進位兩位數(shù)的文字規(guī)則描述,并督促學生記錄在課本上。

環(huán)節(jié)三:隨堂練習,鞏固提高(8分鐘)。

上述環(huán)節(jié)進行之后,我將布置教材63頁“做一做”中的8個題目,讓學生隨堂練習,同時,我會把這8個題目呈現(xiàn)在黑板上,讓具有代表性的同學上黑板完成題目。在此過程中,我會隨堂巡視,發(fā)現(xiàn)有針對性的問題。

在學生完成的基礎上,我會結合學生自評、同學互評和教師評價相結合的方式對上黑板完成題目的學生成果進行評價,找出呈現(xiàn)的問題并進行糾正。

環(huán)節(jié)四:課堂總結,思路整理(4分鐘)。

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我會提出一個總結性的問題:“同學們,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學到了什么?”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描述本節(jié)內容學習的收獲。這時,我會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分別作出表達,幫助其作出自我總結。

七、說板書和作業(yè)設計。

根據教學目標和課后練習,我設計了以下一個作業(yè):把課后“練習十五”中的1――4題做在課后作業(yè)本上。以下是我本節(jié)課的板書設計:(略)我的說課到此結束,請各位老師和各位同學指導批評。

三年級筆算乘法教案篇六

1、結合“整理書”的問題情境,探索兩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不進位)的乘法,經歷估算與交流算法多樣化的過程。

2、會進行兩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的乘法計算,并能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探索兩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不進位)的乘法,會進行兩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的乘法計算。

師:同學們,你們知道嗎?淘氣他們學校的圖書館又來了一批新書,圖書管理員準備將這些新書放在新買來的書架上,瞧,這就是新買來的書架!(師出示情境圖)。

師:你能從圖中獲得什么信息?

師:圖上向我們提出了哪些問題?(師板書問題)。

1、列式。

師:小女孩提出的這個問題你能解決嗎?應該怎樣列式?(師板書:18×11=)。

2、估算。

師:小男孩也問了我們一個問題:200本書放得下嗎?你能用估算的方法先估一估嗎?

生估算。

反饋:你覺得放得下嗎?誰來說說你估算的結果?你是怎么估算的?

方法1:把11看成10,18×10=180。

方法2:把18看成20,20×11=220。

方法3:把18看成20,11看成10,20×10=200。

獨立計算。

師:這個書架到底能放得下200本書嗎?請同學們算一算。

3、交流算法。

師:誰來說說你算出來的結果?(198)。

大家同意嗎?

師:請在4人小組里說說你是用什么方法計算出來的?

4人小組交流。

師:誰來說說你是用什么方法計算的'?(師展示學生的算法)。

方法1:18×10=180,18×1=18,180+18=198。

方法2:11×18。

=11×9×2。

=99×2。

=198。

4、重點介紹列豎式的方法(請列豎式的學生介紹)。

師:18為什么要和11對齊?(數(shù)位要對齊)接著你怎么想?(生:18先乘11個位上的1,得18,再用18乘11十位上的1,得180,寫在18下面一行,最后將18和180相加得198。)。

18乘11十位上的1,為什么得180,而不是18呢?

(生:11十位上的1表示1個十,18乘10得180)。

誰再來說說你是怎么想的?(多請幾名生說說列豎式的步驟,理解每一步所表示的含義。)。

1、試一試。

第1小題讓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計算,第2、3小題讓生用豎式算法計算,并請幾名學生上臺板演,師巡視指導。

2、口算。

比一比,看誰得第一!生完成后可用開火車的形式進行交流。

3、計算。

先估算,再選擇自己喜歡的算法計算,在小組內交流、反饋計算的結果。

4、解決問題。

生獨立完成,再全班交流。(提倡算法多樣化。)。

5、思考題。

生獨立思考,再交流、反饋。(生發(fā)現(xiàn)的規(guī)律若有價值性,應給予充分的鼓勵。)。

四、總結。

師:今天,你有什么收獲?你最喜歡解決哪種問題?

三年級筆算乘法教案篇七

教學內容:筆算乘法的練習課(完成練習十六的相關練習)。

教學目標:

1、通過練習,使學生進一步熟練掌握兩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進位)的筆算方法。

2、能解決用乘法計算的實際問題。

3、在練習中培養(yǎng)學生認真、仔細的學習態(tài)度。

教學重點:進一步掌握兩位數(shù)兩位數(shù)的進位筆算方法。

教學難點:提高筆算的正確率。

教學過程:

一、基本練習:

1、學生回顧上節(jié)課學習的內容。揭示課題:筆算乘法練習課。

2、開火車進行口算練習:

40×2060×2080×40400×7012×30。

12×4044×20230×270×311×400。

3、筆算練習(進位與不進位的對比):

23×3133×3143×1211×25。

23×3454×1339×2717×28。

(1)學生筆算。

(2)請學生觀察比較:上行的題目和下行的題目有什么異同?

(3)學生討論交流:它們的計算方法是一樣的,不同的是上行的題目計算時沒有進位,而下一行的題目需要進位。

(4)說說筆算乘法要注意什么?

二、解決問題:

1、完成練習十六第3題(稍做修改):

我每天訓練要騎75千米。這位自行車運動員今年2月份要騎多少千米?

(1)引導學生看圖,獲取信息。

(2)同桌互相說:把圖上的意思完整的說一說。

(3)獨立列出算式,并用豎式筆算。

(4)集體講評。

2、生獨立完成練習十五第4題、第8題。

學生獨立思考,解決反饋。

三、綜合練習:

1、

2、

3、

獨立完成,板演校對。

四、學習總結:

說說這節(jié)課有什么收獲?筆算乘法要注意什么?

五、布置作業(yè):《課堂作業(yè)本》第34頁。

板書設計:筆算乘法練習課。

教學反思:通過本節(jié)課的練習,學生的筆算正確率有較大的提高,且書上的題目難度不大,都只是一步解決的問題,學生完成得也比較理想。

作業(yè)反饋:此次作業(yè)前4題是筆算或是一步乘法解決的問題,學生完成得較好。但在做第5題時,學生產生了對題目意思沒有正確理解就下筆的情況。第5題有兩個問題,第一個求一天總共需要多少桶水?第二個問題是如果每桶水重19千克,一天共喝多少千克?第二個問題是承接第一個問題的,但學生受書上第8題賣明信片題目的影響,以為有一個條件是多余的,就把18個班級這一條件給省略了,出現(xiàn)了錯誤。此題需要對孩子們再進行講解。

三年級筆算乘法教案篇八

教學目標:1.知識目標:

使學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礎上,初步學會一位數(shù)除兩位數(shù),商是兩位數(shù)的筆算方法。2.能力目標:

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計算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和初步概括能力。3.情感目標:

感受數(shù)學在生活中的重要應用,增加學習數(shù)學的信心。

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一位數(shù)除兩位數(shù),商是兩位數(shù)的筆算方法。難點:讓學生理解算理,掌握除法算式的演算格式。

教學過程:

一、溝通舊知,建立聯(lián)系1.口算。

600÷627÷3240÷8160÷42.筆算9÷337÷9。

二、創(chuàng)設情景,導入新課。

1.出示p19植樹情境圖,讓學生說圖意。

3.師:42÷2等于多少(生:42÷2=21)你是怎么想的?

(生:40÷2=202÷2=120+1=21)。

同學們會口算出答案,那么怎樣用豎式計算呢?(揭示課題)板書:一位數(shù)除兩位數(shù)。

三、自主探索,領悟算法1.教學例142÷2=21。

(1)用豎式計算,你們會嗎?試試看學生獨立計算后,反饋。

(2)比較一下,你喜歡哪一種算法?說說理由。

學生發(fā)表意見:(學生多數(shù)會喜歡地一種算法,簡單、豎式短,很少有學生喜歡第二種也就是課本例題的形式)。

師:其實第二種方法有自己的優(yōu)勢,它能讓大家很清楚地看出計算過程。

(還會有一部分學生會提出第一種豎式也很清楚地看出計算過程.)師:現(xiàn)在就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法列豎式算52÷22.教學例2:52÷2(1)學生獨立計算后反饋。

(2)你們同意哪一種算法?

學生討論后得出:第一種是先口算出26的,應該用第二種方法才正確。(3)師:讓我們借助小棒來驗證(師生共同擺小棒,師邊演示邊講解)。

師指第二個豎式,被除數(shù)十位上余下的“1”,這個1是怎么來的?表示多少?指商個位上的“6”,這個6是怎樣得來的?同桌互相說一說。

(4)我們再看一看電腦是怎樣算的?(電腦演示)誰愿意當小老師把電腦演算的過程再說給大家聽聽?(指名學生敘述計算過程)。

三年級筆算乘法教案篇九

1、教師給予學生自主探索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在自主探索,親身實踐中,獲得知識,體驗知識的形成過程,獲得學習的主動權。

教學14乘12時,教師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讓學生理解算理。先是滲透了估算的思想,又問學生實際結果怎么算,學生提出了幾種不同的方法,還自己給方法起了名字,拆分法。然后又通過點子圖,教師示范之后,讓學生去圈、算,在學生的匯報交流中,學生又不同的方法計算出了結果。真正體驗了兩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的算理。

2、利用舊知遷移進行新知的學習。

如課前熱身、計算14乘12的方法等。利用舊知遷移進行新知的學習。

3、練習題少而精。

教師沒有進行繁冗的計算練習,而是選取了典型的習題練習,重在讓學生掌握方法。

4、學生上課的聽課習慣好、坐姿端正,教師的付出功不可沒。

1、學生匯報點子圖時,教師可以優(yōu)化算法,指導學生將12拆成10和2方便口算,也利于豎式的教學,為后面學習乘法分配律做鋪墊。

2、例題教學完之后,可以讓學生交換因數(shù)的位置算一算,滲透了驗算。

三年級筆算乘法教案篇十

兩位數(shù)乘一位數(shù)不進位的乘法,是學生在掌握了整百、整十數(shù)乘一位數(shù)口算的基礎上,探討每一數(shù)位上的積都不滿十的任意兩、三位數(shù)乘一位數(shù)的計算方法,并引出乘法豎式的書寫格式。通過計算使學生懂得任意兩、三位數(shù)乘一位數(shù),都是把這個數(shù)每一位上的數(shù)分別乘這個一位數(shù),再把所得的積相加。這一內容是本單元的教學重點,因為它體現(xiàn)了多位數(shù)乘法的基本算理和算法,掌握了它,多位數(shù)乘法就可以在此基礎上遷移、類推。而且兩位數(shù)乘一位數(shù)的熟練程度還會影響到除數(shù)是兩位數(shù)的除法試商的準確率和速度。因此,一定要讓學生掌握好這部分知識。

三年級筆算乘法教案篇十一

本堂課是在學生理解掌握兩位數(shù)乘一位數(shù),兩位數(shù)乘整十數(shù)基礎上的.拓展。

1、復習豎式筆算(兩位數(shù)乘一位數(shù)),引導學生說明筆算方法。

2、解決問題,每套14本,買5套會求嗎?7套呢?12套呢?引出兩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14×12,老師追問為什么用乘法?讓學生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3、在求14×12時,里老手先讓學生進行估算,然后再求準確結果,用拆分法,師生配合默契。

5、筆算乘法的筆算過程教師講解詳細,使學生更好的理解每一步的。

建議:

1、在學生繪制點子圖前,李老師提示一下,把12分成幾和幾最好算呢?可能很多學生可能想到分成2和10。學生在匯報點子圖時,我覺得應該把算式寫在黑板上,這樣利于比較觀察。

三年級筆算乘法教案篇十二

本節(jié)課是一節(jié)計算課,傳統(tǒng)的計算教學是枯燥乏味的,為了打破傳統(tǒng)的計算教學方法,突出新的教學理念,在教學時,我根據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以湖塘的大香林桂花節(jié)為背景,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的生活情境中理解、感受知識的發(fā)展過程,體驗、經歷多位數(shù)乘一位數(shù)(不進位)的計算過程,通過獨立思考、合作交流,自主探索算法的多樣化,并注意培養(yǎng)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本節(jié)課的教學設計有這樣幾個特點:

1、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入手,注意知識的遷移。

2、通過合作交流,突現(xiàn)學生的主體性,實現(xiàn)算法的多樣化。

3、設計多種練習,培養(yǎng)學生的數(shù)學應用意識。

三年級筆算乘法教案篇十三

第1小題讓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計算,第2、3小題讓生用豎式算法計算,并請幾名學生上臺板演,師巡視指導。

2、口算。

比一比,看誰得第一!生完成后可用開火車的形式進行交流。

3、計算。

先估算,再選擇自己喜歡的算法計算,在小組內交流、反饋計算的結果。

4、解決問題。

生獨立完成,再全班交流。(提倡算法多樣化。)。

5、思考題。

生獨立思考,再交流、反饋。(生發(fā)現(xiàn)的規(guī)律若有價值性,應給予充分的鼓勵。)。

四、總結。

師:今天,你有什么收獲?你最喜歡解決哪種問題?

三年級筆算乘法教案篇十四

本堂課是在學生理解掌握兩位數(shù)乘一位數(shù),兩位數(shù)乘整十數(shù)基礎上的拓展。

1、復習豎式筆算(兩位數(shù)乘一位數(shù)),引導學生說明筆算方法。

2、解決問題,每套14本,買5套會求嗎?7套呢?12套呢?引出兩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14×12,老師追問為什么用乘法?讓學生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3、在求14×12時,里老手先讓學生進行估算,然后再求準確結果,用拆分法,師生配合默契。

5、筆算乘法的筆算過程教師講解詳細,使學生更好的理解每一步的來源。

建議:

1、在學生繪制點子圖前,李老師提示一下,把12分成幾和幾最好算呢?可能很多學生可能想到分成2和10。學生在匯報點子圖時,我覺得應該把算式寫在黑板上,這樣利于比較觀察。

2、點子圖和比算乘法練習起來會更好。

三年級筆算乘法教案篇十五

我聽了《筆算乘法》的課后,感觸頗深。教師先創(chuàng)設情境引入新課,讓學生們看自己喜愛的城市,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也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在具體的情境中,學生直觀地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shù)學,學生看圖后,能正確列式,教師讓學生獨立完成,并說出算理,同時,教師在計算時,特別說明兩位數(shù)乘三位數(shù)和三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兩個因數(shù)交換,積不變的關系,數(shù)學突破重點,學生既容易理解掌握又提課堂教學效率。

整節(jié)課的練習設計與生活中數(shù)學問題為主線,讓學生在解決問題時,又對筆算乘法有了更刻的認識,每個題目之間導語生動有趣,給學生以身臨其境的感覺,學生在愉悅的情景中,在知識的海洋中暢游,練習的內容由淺入深,符合兒童的認知規(guī)律。

教師為了學生避免計算錯誤,還讓學生當小醫(yī)生,對典型“病例”進行診斷開方、治療,在處置的過程中,學生懂得計算過程中應注意的問題。

整節(jié)課始終把數(shù)學同生生活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讓學生切實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shù)學,從而較好地激發(fā)了學生學習數(shù)學與以往的.積極性,體現(xiàn)了新課改精神,注重了知識的形成過程,學生生活中有數(shù)學以往的計算教學單純以計算為主,枯燥乏味的計算有著極大的區(qū)別,教師的計算教學具趣味性,能激發(fā)的求知欲。

總之,這節(jié)課,教學目標非常清晰,重點突出,對學生的訓練到位,教學效率是很高,這些都說明這一位教師嚴謹治學的好老師,向這位老師學習,以上是本人拙見,有不當之處敬評批評指正。

【本文地址:http://www.aiweibaby.com/zuowen/9925068.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