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八年級下冊歷史復習教案(三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01-01 23:18:01
2022年八年級下冊歷史復習教案(三篇)
時間:2023-01-01 23:18:01     小編:zdfb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yè)解惑的人民教師,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一篇比較優(yōu)質的教案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guī)淼膬?yōu)秀教案范文,希望大家可以喜歡。

八年級下冊歷史復習教案篇一

知識目標:掌握輪船、火車、電報、照相和電影等在中國出現(xiàn)的史實,提高獲取有效歷史信息的能力,多角度分析歷史資料的能力。

能力目標:運用多媒體,展示反映社會生活變化的大量信息,增強學生的感性認識。

情感目標:通過學習,使學生認識到中國社會生活的變化是一種歷史的進步。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近代交通通訊在中國的出現(xiàn)”“文化生活的變遷”和“社會習俗的變化”。

教學難點:理解近代社會生活的變化對中國歷史發(fā)展的影響。

教學工具

多媒體工具

教學過程

一、溫故互查

1、簽訂后,列強直接剝削中國人民,狀元實業(yè)家張?zhí)岢觥啊钡目谔枺⒃谒募亦l(xiāng)創(chuàng)辦等一系列企業(yè)。

2、時期,我國出現(xiàn)了一些民族工業(yè)的萌芽,但這些民族工業(yè)往往受到

的阻礙,難以生存和發(fā)展。時期,我國近代民族工業(yè)進入“黃金時代”。主要是辛亥革命的成功,沖擊了封建制度,使民族資產階段受到了鼓舞。還有就是帝國主義國家忙于戰(zhàn)爭,暫時放松了對中國經濟的掠奪。時期,我國近代民族工業(yè)萎縮。原因是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后,帝國主義經濟勢力卷土重來,特別是日本帝國主義的概略,使我國民族工業(yè)再度受挫。抗戰(zhàn)勝利后,由于國民黨發(fā)動內戰(zhàn)和官僚資本主義的壓迫,民族工業(yè)也沒能得到很好的恢復。

3、簡述中國近代民族工業(yè)發(fā)展的特點。

二、設問導讀

近代交通通訊在中國的出現(xiàn)

1、交通工具:

時間:19世紀初,配方發(fā)明后相繼傳入。

作用:使人們出行,極大地促進了。

2、通訊工具:

時間:19世紀70年代后傳入。

作用:方便了人們的工作和生活。

文化生活的變遷

1、和的傳入:

時間:近代以來。

作用:豐富了人們的精神生活,保留了珍貴的歷史鏡頭。

2、新聞報紙的出現(xiàn):

名報:1872年在上海創(chuàng)辦的。

作用:是人們獲取信息、了解社會的主要傳媒工具。

3、出版機構的出現(xiàn):

名社:1897年在上海創(chuàng)辦的,是近代中國歷史最長、規(guī)模的文化出版機構。

作用:有利于信息和文化的傳播。

社會習俗的變化

1、原因:后,為了改變愚昧落后的習俗,頒布了剪辮、易服和廢止纏足等法令。

2、簡述裝束、禮節(jié)和稱呼的變化。

八年級下冊歷史復習教案篇二

第2課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期間列強侵華罪行

教學目標

基礎知識

了解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期間,列強侵華的罪行,清政府的腐敗無能農民起義軍的反抗斗爭等史實

記住圓明園被燒毀,主權進一步喪失,領土被大量割占的恥辱

能力訓練

過程方法綜合理解

探索分析學生自主學習,通過聽、看、議,透過現(xiàn)象認識本質,理解列強肆無忌憚侵略我國的根源以及太平天國運動將清政府作為自己斗爭首要目標的原因

識圖填圖新學案91頁第三題:沙俄割占我國領土及其條約名稱

情感、態(tài)度

價值觀愛國情感民族的強弱同國家的先進或落后是息息相關的,要為民族的復興和國家的強大而發(fā)憤學習,努力奮斗

思想意識要繼承并發(fā)揚中華民族堅決反抗外來侵略的光榮傳統(tǒng)

教學重點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的發(fā)生以及列強侵華的罪行

教學難點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與太平天國運動的關系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組織學生回顧新學案第2頁的“知識網絡”,討論回答問題:

1、第一次鴉片戰(zhàn)爭《南京條約》的簽定,給中國帶來什么后果?(割讓香港島使中國領土主權不完整;巨額賠款,增加了人民負擔;開放五口通商和協(xié)定關稅,有利于資本主義國家對中國的商品輸出。結果,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2、列強是否滿足已經得到的利益?(不滿足)

小結、過渡:《南京條約》使侵略者攫取了許多利益、中國遭受到了沉重的災難,列強并沒有滿足貪婪的欲望,想要通過修訂條約來擴大權益。遭到清政府拒絕后,他們便找借口發(fā)動戰(zhàn)爭,想要迫使清政府就范。由于這場戰(zhàn)爭是上一次戰(zhàn)爭的繼續(xù),所以它被叫做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

組織學生學習和探究新課

一、火燒圓明園

教師介紹圓明園建筑的宏偉和精美,組織學生看、說、議。

學生閱讀6——7頁的本目課文、插圖、資料和第10頁“自由閱讀卡”內容,根據(jù)教師的提問在書上劃出或標注答案。

1、看過電影《火燒圓明園》的同學請舉手。誰能結合課文內容揭發(fā)列強的罪行?(掠奪珍寶,焚燒罪證)

2、哪那兩位同學愿意扮演當年的英國兵和法國兵?(背景是火燒圓明園后,他們在倫敦重逢的某一天)請他們通過對話,表示一種懺悔的心情。

二、俄國侵占我國大片領土

學生閱讀7——8頁的本目課文和表格、地圖,隨堂練習:

1、學生先根據(jù)第8頁表格,在4人小組內“動腦筋”:沙俄通過哪些不等條約割占我國北方哪些領土?(說出大致位置和面積)

2、學生完成新學案第7頁[自我測評]第二題“知識聯(lián)線”:([數(shù)字]表示相應的地理位置)

(1)——[4];(2)——[1];(3)——[2];(4)——[3]

3、學生完成課本第9頁“練一練”。(答案應選c)

三、太平軍抗擊洋槍隊

學生閱讀第9頁本目課文和“插圖”以及“說明文字”,思考回答:

太平軍的斗爭,說明中國人民怎樣對待國內的腐敗政府和外國的侵略勢力?(“落后就要挨打”是中國在鴉片戰(zhàn)爭中失敗的根本原因和深刻的歷史教訓。所以,要想改變落后挨打的命運,就必須__國內的腐敗政府,堅決抗擊外來的野蠻侵略。)

如時間許可,鞏固小結

1、指導學生根據(jù)[知識網絡]梳理本課線索。

2、布置作業(yè)

八年級下冊歷史復習教案篇三

第1課 中國人民站起來了

1、 第一屆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

(1)時間:1949年9月(2)地點:北平

(3)內容:①會議通過了《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共同綱領》, 起到了臨時憲法的作用。②選舉毛澤東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③決定在首都廣場建立一座人民英雄紀念碑。

2、開國大典

(1)時間:1949年10月1日

(2)毛澤東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誕生了,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54門禮炮齊鳴28響:“54”政治協(xié)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代表54個民族,紀念五四運動,當時參加開國大典的54個單位;“28”標志著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英勇奮斗的28個春秋(1921年——1949年)。

3、新中國成立的意義

(1)國內意義: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開辟了中國歷史新紀元。從此,中國結束了一百多年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歷史,真正成為獨立自主的國家;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成為國家的主人。

(2)國際意義:新中國的成立,壯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會主義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壓迫民族和被壓迫人民爭取解放的斗爭。

4、西藏和平解放

(1)時間:1951年(2)談判代表:阿沛?阿旺晉美

(3)歷史意義:標志著祖國大陸獲得了統(tǒng)一,各族人民實現(xiàn)了大團結。

第2課 最可愛的人

1、抗美援朝,保家衛(wèi)國

(1)原因:①美國侵略朝鮮(1950年6月朝鮮內戰(zhàn)爆發(fā)),轟炸中國邊境城市,侵犯了中國主權,嚴重威脅著中國安全;②美國派太平洋第七艦隊進駐臺灣海峽,阻止中國人民解放臺灣,公然干涉中國內政。③朝鮮民主主義共和國請求中國出兵援助,中朝唇齒相依,唇亡齒寒。

(2)時間:1950年10月——1953年(3)目的:為了抗美援朝,保家衛(wèi)國(4)司令員:彭德懷

(5)部隊:中國人民志愿軍(最可愛的人)

(6)經過:中國人民志愿軍開赴朝鮮前線,同朝鮮軍民抗擊美國侵略者,連續(xù)發(fā)動五次大規(guī)模戰(zhàn)役,五戰(zhàn)五捷,把美國侵略軍趕回到“三八線”附近。

(7)結果:1953年7月:美國被迫在停戰(zhàn)協(xié)定上簽字,中朝人民取得了反侵略戰(zhàn)爭的勝利,中國人民志愿軍凱旋而歸。

(8)性質:抗美援朝戰(zhàn)爭是正義的、反侵略戰(zhàn)爭。(9)意義:提高了新中國的國際地位和國際威望。

2、戰(zhàn)斗英雄

(1)黃繼光:上甘嶺戰(zhàn)役(2)邱少云:嚴守潛伏紀律,壯烈犧牲。

3、最可愛的人

(1)指中國人民志愿軍

(2)為什么:中國人民志愿軍在抗美援朝戰(zhàn)爭中表現(xiàn)出了高度的愛國主義、國際主義和革命英雄主義精神。他們不畏艱險,英勇頑強,最終贏得了戰(zhàn)爭的勝利,為國家和民族贏得了榮譽。

第3課 土地改革

1、土地改革

(1)原因:①舊的封建土地制度嚴重阻礙了農村經濟和中國社會的發(fā)展;②新解放區(qū)的廣大農民迫切要求進行土地改革,獲得土地。

(2)1950年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規(guī)定:廢除地主階級封建剝削的土地所有制,實行農民的土地所有制。

(3)1952年底:除部分少數(shù)民族外,全國大陸基本上完成土地改革。

(4)意義:①徹底摧毀了我國存在兩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②農民成為土地的主人;③這使人民政權更加鞏固,大大解放農村生產力。

第4課 工業(yè)化的起步

1、 第一個五年計劃

(1)原因:新中國成立后,經過三年的經濟恢復,國民經濟得到根本好轉,工業(yè)生產已經超過歷史最好水平。但我國的工業(yè)發(fā)展水平仍然遠遠落后于發(fā)達國家,甚至不如印度。我國的工業(yè)水平很低,工業(yè)基礎薄弱,而且門類不全。(2)目的:為了有計劃地進行社會主義建設

【本文地址:http://www.aiweibaby.com/zuowen/1026551.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