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問責問題應該如何規(guī)范(四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01-10 10:06:22
2023年問責問題應該如何規(guī)范(四篇)
時間:2023-01-10 10:06:22     小編:zdfb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或者范文吧,通過文章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范文呢?這里我整理了一些優(yōu)秀的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問責問題應該如何規(guī)范篇一

來源《問責條例》感懷問責條例是全面從嚴治黨重要的制度籠子,制定條例的過程就是統(tǒng)一思想認識、釋放失責必問強烈信號的過程。

因此,在我們實際工作中和為人處事中,任何時候都不能放松自己思想修養(yǎng),不忘記黨的宗旨,我們要增強法制觀念,增強責任意識,提高為居民辦事的能力。

在工作生活中勇于擔當。

首先,廣大黨員領導干部要提高意識,問責不能感情用事,不能有憐憫之心。

只要條件夠了,就要較真叫板,該問到哪一級就問到哪一級,這樣才能發(fā)揮震懾效應,警醒一大片。

要研究制定黨內問責條例,完善和規(guī)范制度,建立健全責任追究定期報告、典型問題公開通報制度,讓失責必問、問責必嚴成為常態(tài)。

黨員干部是黨和國家各項方針政策的執(zhí)行者、帶頭人,是社會群眾的身邊人,其一言一行都關乎著黨的形象,影響著黨和國家各項事業(yè)的成效,所以我們的黨員合格且優(yōu)秀,才能使黨的基層組織堅強有力,才能積聚人心,黨的根基才能穩(wěn)健。

其次,廣大黨員領導干部要增強服務意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擔當起應該擔當的責任,這是習近平總書記為黨員領導干部早就刻畫出的擔當底線。

權責統(tǒng)一,失責就要被問責,強調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guī)矩,其本質就是為了維護黨中央權威、維護黨內團結統(tǒng)

一、強化政治紀律的剛性、政治規(guī)矩的強制性和嚴肅性,以凈化黨的政治生態(tài),嚴防不作為、亂走為的腐敗現象,真正讓廣大黨員干部切實做到權為民所用、利為民所謀,成為一名合格并且優(yōu)秀的共產黨員。

再次,廣大黨員領導干部在實際工作中和為人處事中,提高思想修養(yǎng),規(guī)范自己的行為。

增強工作創(chuàng)新意識,與時俱進,開拓創(chuàng)新,進一步更新觀念,大膽工作,工作中勤于思考,多發(fā)現問題,扎實工作,優(yōu)質高效地完成好上級交辦的各項工作,加強道德素質修養(yǎng),樹立文明服務的良好工作形象,敬業(yè)愛崗,甘于奉獻,有強烈的事業(yè)心和責任感,勤奮工作,做實踐職業(yè)道德的模范。

來源

問責問題應該如何規(guī)范篇二

《中國共產黨問責條例》講稿

一、條例出臺背景

1、現有問責機制不完善

在現有500余部黨內法規(guī)制度中,與問責相關的共有119部。這些法規(guī)制度對事件、事故等行政問責規(guī)定多,而且問責主體不明確、事項過于原則、方式不統(tǒng)一。

在2009年七一前,中辦、國辦就印發(fā)了《關于實行黨政領導干部問責的暫行規(guī)定》,《暫行規(guī)定》實施7年來卻也暴露了許多問題。如紀委難以監(jiān)督、約束同級黨委,對以“黨委會議決定”名義的違紀問題難以問責,這也直接導致了“執(zhí)紀問責失之于寬、松、軟”現象。如去年,湖北兩名縣級干部,湖南一名處級干部,河南一名廳級干部因落實“兩個責任”不力被問責,也僅是免職處分,而免職并非紀律處分種類。

十八大之后,中央分別提出了“一案雙查”、“一崗雙責”、“兩個責任”,但因為缺少相關黨紀規(guī)定,“兩個責任”依然更多處在形式化層面。一些地方和單位對落實全面從嚴治黨“兩個責任”仍然喊在嘴上、浮在面上。有的發(fā)現了問題,但在問責時卻吼吼嗓子、做做樣子;有的把自個兒當旁觀者,奉行“多栽花、少栽刺”的“好人主義”;有的地方在問責上有“湊數”嫌疑,把不屬于黨風廉政建設責任追究的事項也統(tǒng)計在內。

2、全面從嚴治黨的頂層設計

1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要健全問責機制,堅持有責必問、問責必嚴,把監(jiān)督檢查、目標考核、責任追究有機結合起來,形成法規(guī)制度執(zhí)行強大推動力?!碧岢觥坝袡啾赜胸?、有責要擔當、失責必追究?!本鸵?guī)范和強化黨的問責工作要求“要強化和落實各級黨委(黨組)抓作風建設的主體責任,制定明細的責任清單和問責規(guī)定?!薄耙獔詻Q把全面從嚴治黨的主體責任壓下去,加大問責力度,讓失責必問成為常態(tài)。”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第六次全體會議上,習近平在講話中就曾提出,要整合問責制度,健全問責機制,堅持有責必問、問責必嚴,把監(jiān)督檢查、目標考核、責任追究有機結合起來,實現問責內容、對象、事項、主體、程序、方式的制度化、程序化。此外,他還強調,問責不能感情用事,不能有憐憫之心,要“較真”“叫板”,發(fā)揮震懾效應。

3、制定過程

2013年11月,《中央黨內法規(guī)制定工作五年規(guī)劃綱要(2013-2017年)》明確提出:“適時修訂《關于實行黨政領導干部問責的暫行規(guī)定》,進一步明確問責情形、規(guī)范問責方式。抓緊制定嚴格做好被問責干部工作安排的有關規(guī)定,嚴格被問責干部復出條件、程序和職務安排等,保證問責制度與黨紀政紀處分、法律責任追究制度有效銜接”。

為落實黨中央部署和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中央紀委從2015年下半年著手研究起草《中國共產黨問責條例》。

在數個月的起草過程中,中央紀委充分調研、反復論證。

2 中紀委主要領導同志先后13次主持中央紀委常委會議、辦公會議和專題會議,研究條例起草工作,明確制定思路和主要內容;中央紀委各位副書記,分別召開所聯系地區(qū)和單位紀檢機關(機構)主要負責人座談會,廣泛征求意見。共180余家單位對條例的意見建議。

2016年6月王岐山分別在北京遼寧主持召開座談會,就制定中國共產黨問責條例征求意見。在座談會上,王岐山的講話釋放出重磅信號。“動員千遍不如問責一次,執(zhí)行制度關鍵在人?!蓖踽皆谥v話中指出,制定問責條例就是要把利劍高懸起來,告誡和警示全黨,黨中央對問責是動真格的,黨的領導干部不擔當、不負責就要被追責?!包h的領導弱化、黨的建設缺失、全面從嚴治黨不力,黨的觀念淡薄、組織渙散、紀律松弛,根本原因在于有的黨組織和領導干部管黨治黨不嚴、責任擔當缺失,搞好人主義、一團和氣。發(fā)現問題就要對癥下藥、標本兼治,加強制度建設就是治本?!蓖踽綇娬{,制定問責條例要堅持問題導向,抓住主要矛盾,尊崇黨章、聚焦政治責任,圍繞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全面從嚴治黨開展問責。要抓住“關鍵少數”,直指壓力傳導不下去這個突出問題,讓從嚴治黨嚴起來實起來。

根據征求意見情況,中央紀委逐條梳理,進行認真修改,形成條例送審稿。2016年6月14日、28日,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中央政治局會議分別審議通過條例送審稿。2016年7月8日起條例正式施行。

二、條例逐條解讀

3 條例約2000字,共計13條,明確了問責的依據與原則、主體與對象、內容與情形、方式與方法,從制度上明確了“問誰責、誰來問、問什么、怎么問”等問責實踐和操作問題。

第一條 為全面從嚴治黨,規(guī)范和強化黨的問責工作,根據《中國共產黨章程》,制定本條例。

解讀:

本條規(guī)定了“目的和依據”。《條例》以黨章為根本遵循,以全面從嚴治黨為目標方向,

總結

實踐經驗,健全問責機制,扎緊問責的制度籠子。頒布實施《條例》,就是要規(guī)范和強化黨的問責工作,釋放全面從嚴治黨的強烈政治信號,喚醒責任意識、激發(fā)擔當精神,推動黨組織和黨的領導干部切實把責任扛起來,保證黨的領導堅強有力。

第二條 黨的問責工作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fā)展觀為指導,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圍繞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zhàn)略布局,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全面從嚴治黨,做到有權必有責、有責要擔當、失責必追究,落實黨組織管黨治黨政治責任,督促黨的領導干部踐行忠誠干凈擔當。

解讀:

本條規(guī)定了“指導思想”。黨章總綱明確規(guī)定,中國共產黨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fā)展觀作為自己的行動指南。開展黨的問責工作,必須以此為指導。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

4 精神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指明了黨的問責工作的方向,必須貫徹到問責工作的各方面和全過程。

“四個全面”是我們黨引領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的戰(zhàn)略布局。加強黨的領導是根本目的,加強黨的建設是根本途徑,全面從嚴治黨是根本保障。有權必有責、有責要擔當、失責必追究,是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問責工作的核心思想。通過規(guī)范和強化問責工作,一方面要落實黨組織管黨治黨政治責任,另一方面要督促黨的領導干部踐行忠誠干凈擔當。

第三條 黨的問責工作應當堅持的原則:依規(guī)依紀、實事求是,失責必問、問責必嚴,懲前毖后、治病救人,分級負責、層層落實責任。

解讀:

本條規(guī)定了“問責原則”。

(一)依規(guī)依紀,實事求是。黨章是黨的根本大法,問責工作必須以黨章為根本遵循?!稐l例》是對黨章規(guī)定的細化延伸,是對黨內其他問責規(guī)定的歸納提煉,是問責工作的基礎性法規(guī)。黨內法規(guī)中對有關處置措施已有明確規(guī)定的,如申訴方式、問責影響期等,《條例》未作重復,在實踐中仍然依照這些法規(guī)執(zhí)行。黨的問責工作是嚴肅的政治任務,實事求是就是哪一級責任就追究到哪一級,該采取什么問責方式就采取什么方式,不應當問責的就決不能追究責任,做到寬嚴適度、不枉不縱。

(二)失責必問,問責必嚴。2015年6月2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十八屆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四次集體學習時的講

5 話中明確提出“堅持有責必問、問責必嚴”?!稐l例》落實總書記講話精神,將“失責必問、問責必嚴”作為一條重要原則明確下來,在問責工作中,把該打的板子狠狠打下去,不搞下不為例、網開一面,不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使問責的利劍生銹,形成“破窗效應”。

(三)懲前毖后,治病救人。習近平總書記在十八屆中央紀委六次全會講話中指出:“懲前毖后、治病救人是我們黨的一貫方針,也是我們黨加強自身建設的歷史經驗。就是通過強化問責,使干部真正扛起責任,不犯或少犯錯誤特別是嚴重錯誤,這才是黨組織對黨員、干部最大的關心和愛護。

(四)分級負責,層層落實責任??倳浂啻翁岬健皺嗔拓熑问菍Φ鹊模茳h治黨不能有權力無責任”。每一級黨組織都有自己的責任,這個責任不能替代。對8800多萬黨員、440多萬個黨組織的執(zhí)政黨來說,全面從嚴治黨,必須靠各級黨組織和黨員領導干部來支撐,按照管理權限,落實分級負責原則,層層傳導壓力。黨中央從中央部委和省一級抓起,把責任讓黨委(黨組)書記扛上。省委書記再把責任傳導給所有班子成員、壓給市委書記,市委書記壓給縣委書記,一直壓到基層,形成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局面。這是落實“兩個責任”的成功經驗,也是壓實問責責任的必由之路。

第四條 黨的問責工作是由黨組織按照職責權限,追究在黨的建設和黨的事業(yè)中失職失責黨組織和黨的領導干部的主體責任、監(jiān)督責任和領導責任。

6 問責對象是各級黨委(黨組)、黨的工作部門及其領導成員,各級紀委(紀檢組)及其領導成員,重點是主要負責人。

解讀:

本條規(guī)定了“問責主體和對象”。根據本條規(guī)定,問責主體是有管理權限的黨組織(按分級負責,就是上級黨組織),追究的是在黨的建設和黨的事業(yè)中失職失責黨組織和黨的領導干部的政治責任,包括主體責任、監(jiān)督責任和領導責任。問責對象是各級黨委(黨組)、黨的工作部門及其領導成員,各級紀委(紀檢組)及其領導成員,重點是主要負責人,突出了“關鍵少數”。特別是對于一把手這個“關鍵少數中的關鍵少數”,更是問責的重中之重。

第五條 問責應當分清責任。黨組織領導班子在職責范圍內負有全面領導責任,領導班子主要負責人和直接主管的班子成員承擔主要領導責任,參與決策和工作的班子其他成員承擔重要領導責任。

解讀:

本條規(guī)定了“責任劃分”。在追究黨組織領導班子集體責任時,必須分清領導班子和班子成員的責任。根據《條例》規(guī)定,領導班子負有全面領導責任,領導班子主要負責人和直接主管的班子成員承擔主要領導責任,參與決策和工作的班子其他成員承擔重要領導責任,體現了“權責對等”精神,不管是黨組織還是黨的領導干部,有多大的權力就有多大的責任,就得有多大的擔當,不擔當、亂擔當就要被追究相應

7 的責任。

第六條 黨組織和黨的領導干部違反黨章和其他黨內法規(guī),不履行或者不正確履行職責,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予以問責:

(一)黨的領導弱化,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黨中央的決策部署沒有得到有效貫徹落實,在推進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tài)文明建設中,或者在處置本地區(qū)本部門本單位發(fā)生的重大問題中領導不力,出現重大失誤,給黨的事業(yè)和人民利益造成嚴重損失,產生惡劣影響的;

(二)黨的建設缺失,黨內政治生活不正常,組織生活不健全,黨組織軟弱渙散,黨性教育特別是理想信念宗旨教育薄弱,中央八項規(guī)定精神不落實,作風建設流于形式,干部選拔任用工作中問題突出,黨內和群眾反映強烈,損害黨的形象,削弱黨執(zhí)政的政治基礎的;

(三)全面從嚴治黨不力,主體責任、監(jiān)督責任落實不到位,管黨治黨失之于寬松軟,好人主義盛行、搞一團和氣,不負責、不擔當,黨內監(jiān)督乏力,該發(fā)現的問題沒有發(fā)現,發(fā)現問題不報告不處置、不整改不問責,造成嚴重后果的;

(四)維護黨的政治紀律、組織紀律、廉潔紀律、群眾紀律、工作紀律、生活紀律不力,導致違規(guī)違紀行為多發(fā),特別是維護政治紀律和政治規(guī)矩失職,管轄范圍內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團團伙伙、拉幫結派問題嚴重,造成惡劣影響的;

(五)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不堅決、不扎實,8 管轄范圍內腐敗蔓延勢頭沒有得到有效遏制,損害群眾利益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突出的;

(六)其他應當問責的失職失責情形。

解讀:

本條規(guī)定了“問責情形”。黨章第42條明確規(guī)定,“黨組織如果在維護黨的紀律方面失職,必須受到追究?!边@是黨章對問責情形作出的重要規(guī)定?!稐l例》將維護紀律方面概括為:黨的領導弱化、黨的建設缺失、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監(jiān)督責任落實不到位、維護黨的紀律不力、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不堅決不扎實等六方面失職失責行為,造成嚴重后果或者惡劣影響的,進行嚴肅問責。這六方面可總結為在管黨治黨上的不作為或亂作為,也就是不擔當不擔責。其中前5條是主體內容,第6條是兜底條款。

第七條 對黨組織的問責方式包括:

(一)檢查。對履行職責不力、情節(jié)較輕的,應當責令其作出書面檢查并切實整改。

(二)通報。對履行職責不力、情節(jié)較重的,應當責令整改,并在一定范圍內通報。

(三)改組。對失職失責,嚴重違反黨的紀律、本身又不能糾正的,應當予以改組。

對黨的領導干部的問責方式包括:

(一)通報。對履行職責不力的,應當嚴肅批評,依規(guī)整改,并在一定范圍內通報。

(二)誡勉。對失職失責、情節(jié)較輕的,應當以談話或

9 者書面方式進行誡勉。

(三)組織調整或者組織處理。對失職失責、情節(jié)較重,不適宜擔任現職的,應當根據情況采取停職檢查、調整職務、責令辭職、降職、免職等措施。

(四)紀律處分。對失職失責應當給予紀律處分的,依照《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追究紀律責任。

上述問責方式,可以單獨使用,也可以合并使用。解讀:

本條規(guī)定了“問責方式”?,F有各類問責規(guī)定中,共有14種問責方式,包括批評教育、作出書面檢查、給予通報批評、公開道歉、誡勉談話、組織處理、調離崗位、停職檢查、引咎辭職、辭職、免職、降職、黨紀軍紀政紀處分、移送司法機關依法處理等。《條例》將這些問責方式規(guī)范為對黨組織的檢查、通報、改組3種方式,對黨的領導干部的通報、誡勉、組織調整或者組織處理、紀律處分4種方式。這些方式均在黨內法規(guī)中有明確規(guī)定、在實踐中經常使用。其中,誡勉既包括談話誡勉,也包括書面誡勉;組織調整或者組織處理包括停職檢查、調整職務、責令辭職、降職免職等。規(guī)定問責方式可以單獨使用,也可以合并使用,有時要進行組織處理,也要給予紀律處分,這時就要將兩種方式合并使用。

第八條 問責決定應當由黨中央或者有管理權限的黨組織作出。其中對黨的領導干部,紀委(紀檢組)、黨的工作部門有權采取通報、誡勉方式進行問責;提出組織調整或者組織處理的建議;采取紀律處分方式問責,按照黨章和有關

10 黨內法規(guī)規(guī)定的權限和程序執(zhí)行。

解讀:

本條規(guī)定了“問責決定”。根據《條例》規(guī)定,黨中央或者有管理權限的黨組織,有權對失職失責黨組織和黨的領導干部作出問責決定。明確規(guī)定對黨的領導干部,紀委(紀檢組)、黨的工作部門有通報、誡勉的決定權(就是如果是通報、誡勉處理直接處理),提出組織調整或者組織處理的建議權(如果是組織處理或調整,可建議),這就把問責的責任不僅落實到黨委(黨組)、紀委(紀檢組),也分解到組織、宣傳、統(tǒng)戰(zhàn)、政法等工作部門,這是問責制度的一個重要創(chuàng)新,體現了全面從嚴治黨要細化落實責任、層層傳導壓力的鮮明態(tài)度。

第九條 問責決定作出后,應當及時向被問責黨組織或者黨的領導干部及其所在黨組織宣布并督促執(zhí)行。有關問責情況應當向組織部門通報,組織部門應當將問責決定材料歸入被問責領導干部個人檔案,并報上一級組織部門備案;涉及組織調整或者組織處理的,應當在一個月內辦理完畢相應手續(xù)。

受到問責的黨的領導干部應當向問責決定機關寫出書面檢討,并在民主生活會或者其他黨的會議上作出深刻檢查。建立健全問責典型問題通報曝光制度,采取組織調整或者組織處理、紀律處分方式問責的,一般應當向社會公開。

解讀:

本條規(guī)定了“問責執(zhí)行”。對黨組織問責的,應當向該

11 黨組織宣布并督促執(zhí)行;對黨的領導干部問責的,應當向該領導干部及其所在黨組織宣布并督促執(zhí)行。為做好銜接,便于組織部門將問責決定材料歸入被問責領導干部個人檔案,有關問責情況應當向組織部門通報,并按要求報上級組織部門備案。

《條例》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認真總結黨的十八大以來全面從嚴治黨的實踐成果,規(guī)定受到問責的黨的領導干部應當寫出書面檢討,在有關會議上作出深刻檢查,建立健全問責典型問題通報曝光制度。這既體現了“嚴”和“實”的精神,也可以通過一個個具體鮮活的案例,發(fā)揮警示作用,喚醒責任意識,激發(fā)擔當精神,真正做到“懲前毖后、治病救人”。

第十條 實行終身問責,對失職失責性質惡劣、后果嚴重的,不論其責任人是否調離轉崗、提拔或者退休,都應當嚴肅問責。

解讀:

本條規(guī)定了“終身問責”?!稐l例》貫徹全面從嚴治黨要求,堅持“失責必問、問責必嚴”原則,確立了“終身問責”制度,規(guī)定“對失職失責性質惡劣、后果嚴重的,不論其責任人是否調離轉崗、提拔或者退休,都應當嚴肅問責”。這是落實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要實行責任制,而且要終身追究”等重要講話精神的具體舉措,是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十八屆四中全會《決定》關于“建立生態(tài)環(huán)境損害責任終身追究制”“建立重大決策終身責任追

12 究制度及責任倒查機制”等要求的具體體現,也與《關于實行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的規(guī)定》關于“已退休但按照本規(guī)定應當追究責任的,仍須進行相應的責任追究”的精神一脈相承,是我們黨作出的政治宣誓。

第十一條 各省、自治區(qū)、直轄市黨委,中央各部委,中央國家機關各部委黨組(黨委),可以根據本條例制定實施辦法。

中央軍事委員會可以根據本條例制定相關規(guī)定。解讀:

本條規(guī)定了“授權規(guī)定”?!稐l例》從中央的角度提出了原則性、方向性要求,對其他黨內法規(guī)中的問責內容不重復、不替代,為各級黨組織結合實際貫徹執(zhí)行留下空間,體現了求真務實的科學態(tài)度。只有把中央精神同本地區(qū)本部門本單位的實際緊密聯系起來,制定針對性強、便于操作的實施辦法,把問責事項、方式、程序具體化,才能推動問責制度落地生根。

第十二條 本條例由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負責解釋。解讀:

本條規(guī)定了“解釋機關”。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是《條例》的解釋機關。根據《中國共產黨黨內法規(guī)制定條例》,黨內法規(guī)的解釋同黨內法規(guī)具有同等效力。

第十三條 本條例自2016年7月8日起施行。此前發(fā)布的有關問責的規(guī)定,凡與本條例不一致的,按照本條例執(zhí)行。

解讀:

13 本條規(guī)定了“施行日期和法規(guī)效力”?!稐l例》是關于黨的問責工作的基礎性黨內法規(guī),囊括而不替代此前發(fā)布的其他有關問責的黨內法規(guī)和規(guī)范性文件。其他有關問責的規(guī)定與本條例不一致的,按照本條例執(zhí)行,這是由《條例》在問責法規(guī)中的地位決定的。

三、

條例最大亮點

1、時間節(jié)點

《問責條例》早在建黨95周年前夕的6月28日,就由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主持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審議通過。7月17日,《中國共產黨問責條例》(以下簡稱《問責條例》)全文正式對外公布?!蛾P于實行黨政領導干部問責的暫行規(guī)定》是中辦、國辦2009年七一前夕就印發(fā),兩者均為黨的生日前后頒布,是對黨的政治決心和表態(tài)。此次《中國共產黨問責條例》的出臺,是在《暫行規(guī)定》的基礎上,將黨內文件上升為黨內法規(guī),進一步完善黨政領導干部問責制度。

2、制度籠子

1月1日,《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準則》和《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7月17日,《中國共產黨問責條例》,半年之內三部黨內重要制度成果密集推出,體現總書記扎緊制度籠子的要求?!吨袊伯a黨廉潔自律準則》類似于道德立法,是黨員追求的高標準。《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類似于行為立法,是管黨治黨的戒尺,無論是道德立法還是行為立法,最根本的是需要懲戒與問責。《中國共產黨問責

14 條例》正式公布后,將與現行的《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準則》、《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構成對黨員干部的監(jiān)督體系。

3、劍指為官不為、為官亂為

對于為官不為、為官亂為,習近平則直接指出,要以問責常態(tài)化促進履職到位,促進黨的紀律執(zhí)行到位。天津市委黨校社會學教研部副主任席偉健表示“《問責條例》是在反腐反貪的基礎上,解決亂作為和不作為的官員對我們體制的傷害。它比反腐高了一級,把一些不完全算是腐敗的,以往對其無可奈何的領域管了起來。

問責問題應該如何規(guī)范篇三

《問責條例》感想

蓮山《問責條例》感想習總書記強調:有權必有責、有責要擔當、失責必追究。

《問責條例》在反腐反貪的基礎上,將為官亂為、為管不為等都納入到問責的范圍,把一些不完全算是腐敗,以往對其無可奈何的領域都管了起來。

通過問責,倒逼責任的落實。

同時,明確了終身問責責任追究制度及責任倒查機制。

因此,《問責條例》也贏得了史上最嚴的稱號。

在從嚴治黨的新常態(tài)下,《問責條例》的出臺不僅成為治黨、管黨的又一利器,也成為黨員干部履職盡責總得遵循,將權力關進了制度的籠子。

首先,問責,是問責行政的辦事規(guī)程和行動準則,既是一個實體的、也是一個程序的、系統(tǒng)的吏治規(guī)范。

《問責條例》給黨員干部嚴以用權戴上了緊箍咒,也讓權力無限大、責任無限小的施政傳統(tǒng)觀念得到根除。

其次,廣大黨員領導干部要清醒的認識到,問責并不是管黨、治黨的目的,而是為了讓廣大黨員干部把自己擺進去,認清責任、守住底線、擰緊發(fā)條、勇于擔當。

廣大黨員干部更應常思工作之責,時刻繃緊規(guī)范用權這根弦,真正做到頂得住歪理、擋得住誘惑、耐得住清貧、經得住考驗。

問責干部不作為,將治庸問責常態(tài)化,關鍵是要推動干部有位有為,讓問責傳導壓力、倒逼問題解決,形成想干事、能干事、會干事、干成事的濃厚氛圍,激發(fā)干事創(chuàng)業(yè)的持久活力。

以最嚴問責念好從嚴治黨的緊箍咒,充分發(fā)揮懲前毖后、治病救人作用,在將紀律和規(guī)矩挺在前面的同時,更要讓領導干部產生危機意識,自我加壓,主動履責,把責任放在心上、抓在手上、扛在肩上,推動全面從嚴治黨落到實處。

蓮山

問責問題應該如何規(guī)范篇四

中國共產黨問責條例發(fā)布:黨組織嚴重違紀難以

改正可被改組

昨日,《中國共產黨問責條例》(以下簡稱條例)正式發(fā)布。作為一部重要基礎性黨內法規(guī),條例明確指出,各級黨組織都在問責范圍之內,對于失職失責,嚴重違反黨的紀律、本身又不能糾正的黨組織,應當予以改組;同時強調,問責對象的重點是?關鍵少數?,即黨組織的主要負責人。

條例約2000字,共計13條,明確了問責的依據與原則、主體與對象、內容與情形、方式與方法,從制度上明確了?問誰責、誰來問、問什么、怎么問?等問責實踐和操作問題。

14種問責方式規(guī)范為7種黨組織問責有通報、改組等形式,條例注重簡明實用,共13條,包括目的和依據,指導思想,問責原則,問責主體和對象,問責情形,問責方式,問責執(zhí)行等。

條例明確了問責主體和對象。黨的問責工作是由黨組織按照職責權限,追究在黨的建設和黨的事業(yè)中失職失責黨組織和黨的領導干部的政治責任,包括主體責任、監(jiān)督責任和領導責任。問責對象是各級黨委(黨組)、黨的工作部門及其領導成員,各級紀委(紀檢組)及其領導成員,重點是主要負責人。

條例明確了問責內容和情形。條例規(guī)定對黨的領導弱化、黨的建設缺失、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監(jiān)督責任落實不到位、維護黨的紀律不力、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不堅決不扎實等6個方面失職失責行為,造成嚴重后果或者惡劣影響的,進行嚴肅問責。

條例明確了問責方式方法?,F有各類問責規(guī)定中,共有14種問責方式。條例將這些問責方式規(guī)范為對黨組織的檢查、通報、改組3種方式,對黨的領導干部的通報、誡勉、組織調整或者組織處理、紀律處分4種方式。這些方式均在黨內法規(guī)中有明確規(guī)定、在實踐中經常使用。

細化落實責任、層層傳導壓力

條例把責任落實到各級黨委及黨的工作部門。條例對黨委(黨組)、紀委(紀檢組)及黨的工作部門在問責中的職責作出明確規(guī)定,使責任不僅落實到黨委(黨組),也分解到組織、宣傳等工作部門,體現了細化落實責任、層層傳導壓力的要求。

條例堅持依規(guī)治黨,實現紀法分開。突出黨規(guī)特色,概括提煉,明確責任;采用黨言黨語、紀言紀語,不套用法言法語;對行政問責事項不作規(guī)定,對引咎辭職、涉嫌犯罪移送司法機關等已有明確規(guī)定的方式和程序不再重復規(guī)定;不套用問責啟動、問責調查等法律性流程,努力做到要義明確、便于執(zhí)行。

條例注重與其他黨內法規(guī)的協調銜接。條例是對黨章規(guī)定的細化延伸,是對黨內其他問責規(guī)定的歸納提煉。將制定條例與正在修訂的黨內監(jiān)督條例、已經施行的黨紀處分條例統(tǒng)籌考慮,與現行黨內法規(guī)中有關問責規(guī)定相互銜接。黨內法規(guī)中對有關處置措施已有明確規(guī)定的,如申訴方式、問責影響期等,條例不再重復。

據新華社

■ 背景現有規(guī)章對治黨不力問責少

十八大以來,黨中央把問責作為管黨治黨利器,先后對山西塌方式腐敗、湖南衡陽和四川南充拉票賄選案等嚴肅問責。截至今年5月底,全國共對4.5萬余名黨員干部作出責任追究。

現有500余部黨內法規(guī)制度中,雖然與問責相關的多達119部,但多數黨內法規(guī)制度偏重于事件、事故等行政問責。新華社發(fā)布評論文章稱,現有的與問責有關的法規(guī)制度?對管黨治黨不力問責少,存在問責主體不明確、事項過于原則、方式不統(tǒng)一等問題?。

2013年11月,《中央黨內法規(guī)制定工作五年規(guī)劃綱要(2013-2017年)》提出:?適時修訂《關于實行黨政領導干部問責的暫行規(guī)定》,進一步明確問責情形、規(guī)范問責方式?。今年6月,中央政治局常委、中紀委書記王岐山在北京和遼寧接連主持召開了座談會,座談主題都是?就制定中國共產黨問責條例征求意見?。在座談會上,王岐山表示,制定問責條例就是要把利劍高懸起來,黨中央對問責是動真格的,黨的領導干部不擔當、不負責就要被追責。

圖解中國共產黨問責條例問責主體

黨的問責工作是由黨組織按照職責權限,追究在黨的建設和黨的事業(yè)中失職失責黨組織和黨的領導干部的主體責任、監(jiān)督責任和領導責任。

問責對象

各級黨委(黨組)、黨的工作部門及其領導成員

各級紀委(紀檢組)及其領導成員

重點是主要負責人責任劃分

●全面領導責任 黨組織領導班子在職責范圍內負有全面領導責任

●主要領導責任 領導班子主要負責人和直接主管的班子成員承擔主要領導責任

●重要領導責任 參與決策和工作的班子其他成員承擔重要領導責任 問責情形

黨組織和黨的領導干部違反黨章和其他黨內法規(guī),不履行或者不正確履行職責,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予以問責:

(一)黨的領導弱化

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黨中央的決策部署沒有得到有效貫徹落實,在推進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tài)文明建設中,或者在處置本地區(qū)本部門本單位發(fā)生的重大問題中領導不力,出現重大失誤,給黨的事業(yè)和人民利益造成嚴重損失,產生惡劣影響的;

(二)黨的建設缺失

黨內政治生活不正常,組織生活不健全,黨組織軟弱渙散,黨性教育特別是理想信念宗旨教育薄弱,中央八項規(guī)定精神不落實,作風建設流于形式,干部選拔任用工作中問題突出,黨內和群眾反映強烈,損害黨的形象,削弱黨執(zhí)政的政治基礎的;

(三)全面從嚴治黨不力

主體責任、監(jiān)督責任落實不到位,管黨治黨失之于寬松軟,好人主義盛行、搞一團和氣,不負責、不擔當,黨內監(jiān)督乏力該發(fā)現的問題沒有發(fā)現,發(fā)現問題不報告不處置、不整改不問責,造成嚴重后果的;

(四)維護黨的政治紀律、組織紀律、廉潔紀律、群眾紀律、工作紀律、生活紀律不力

導致違規(guī)違紀行為多發(fā),特別是維護政治紀律和政治規(guī)矩失職,管轄范圍內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團團伙伙、拉幫結派問題嚴重,造成惡劣影響的;

(五)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不堅決、不扎實,管轄范圍內腐敗蔓延勢頭沒有得到有效遏制

損害群眾利益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突出的;

(六)其他應當問責的失職失責情形。

問責方式對黨組織

檢查。對履行職責不力、情節(jié)較輕的,應當責令其作出書面檢查并切實整改。

通報。對履行職責不力、情節(jié)較重的,應當責令整改,并在一定范圍內通報。

改組。對失職失責,嚴重違反黨的紀律、本身又不能糾正的,應當予以改組。

對黨的領導干部

通報。對履行職責不力的,應當嚴肅批評,依規(guī)整改,并在一定范圍內通報。

誡勉。對失職失責、情節(jié)較輕的,應當以談話或者書面方式進行誡勉。

組織調整或者組織處理。對失職失責、情節(jié)較重,不適宜擔任現職的,應當根據情況采取停職檢查、調整職務、責令辭職、降職、免職等措施。

紀律處分。對失職失責應當給予紀律處分的,依照《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追究紀律責任。

上述問責方式,可以單獨使用,也可以合并使用。

問責決定 應當由黨中央或者有管理權限的黨組織作出。其中對黨的領導干部,紀委(紀檢組)、黨的工作部門有權采取通報、誡勉方式進行問責;提出組織調整或者組織處理的建議;采取紀律處分方式問責,按照黨章和有關黨內法規(guī)規(guī)定的權限和程序執(zhí)行。

問責執(zhí)行

問責決定作出后,應當及時向被問責黨組織或者黨的領導干部及其所在黨組織宣布并督促執(zhí)行。有關問責情況應當向組織部門通報,組織部門應當將問責決定材料歸入被問責領導干部個人檔案,并報上一級組織部門備案;涉及組織調整或者組織處理的,應當在一個月內辦理完畢相應手續(xù)。

受到問責的黨的領導干部應當向問責決定機關寫出書面檢討,并在民主生活會或者其他黨的會議上作出深刻檢查。建立健全問責典型問題通報曝光制度,采取組織調整或者組織處理、紀律處分方式問責的,一般應當向社會公開。

【案例解讀5問責情形】

1 黨的領導弱化

【案例】2016年2月,中央紀委通報了7起受到責任追究的典型問題。其中,湖北省地稅局原黨組書記、局長許建國,財政部駐北京監(jiān)察專員辦事處原黨組書記、監(jiān)察專員張更華等人被免去相關職務。

各級黨委(黨組)書記作為管黨治黨第一責任人,是?關鍵少數?中的?關鍵少數?,必須牢固樹立不管黨治黨就是嚴重失職的觀念。7起問題產生的根源均為本地區(qū)本部門黨的領導弱化,黨委(黨組)一把手責任擔當缺失,管黨治黨不力。

2 黨的建設缺失 【案例】因下屬單位私設?小金庫?,違規(guī)公款吃喝、購卡、旅游,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南海東部管理局黨委書記、局長劉再生被給予黨內警告處分;中國證監(jiān)會上海期貨交易所違反規(guī)定,花費100余萬元舉辦春節(jié)聯歡暨先進表彰會,本單位因公出國團組公款旅游、消費,原黨委書記、理事長楊邁軍被給予黨內警告處分,并被免去相關職務;廣東省陽江市國土局紀檢組組長許華因國土局及下屬單位多次發(fā)生公款吃喝、送禮、轉嫁接待費用問題,被給予黨內警告處分。

上述案例中的問責對象均存在作風建設不到位、落實中央八項規(guī)定精神不嚴格問題。

3 全面從嚴治黨不力,主體責任、監(jiān)督責任落實不到位

【案例】搞?好人主義?,愛惜?羽毛?,最終釀成惡果。當湖南省臨湘市委原書記黃俊鈞聽到關于臨湘市委原副書記、市長龔衛(wèi)國吸毒,男女作風、朋友圈混亂,插手工程項目等問題的反映后,他不重視、不敏感、不警覺,主體責任落實不力,被給予黨內嚴重警告處分,調離現工作崗位。

4 維護黨的紀律不力

【案例】660萬元、1552萬元,這是河南省新鄉(xiāng)市兩名廳級干部的受賄金額。包養(yǎng)情婦,長期為其提供生活來源、并生育一兒一女,涉嫌違紀違法金額特別巨大,這是該市另一名廳級干部的嚴重違紀行為。

新鄉(xiāng)市市委書記李慶貴作為新鄉(xiāng)市委黨風廉政建設第一責任人,不僅落實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不到位,疏于教育、管理和監(jiān)督,更在新鄉(xiāng)市領導班子換屆期間,向上級組織推薦3人并均得到重用,不講政治紀律和政治規(guī)矩,處理嚴重失當,被給予黨內嚴重警告處分,并被免去其領導職務。

5 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不堅決、不扎實

【案例】山東省青島日報社黨委原書記、青島日報社社長、青島報業(yè)傳媒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蔡曉濱或許沒有想到,自己雖拒收該報業(yè)集團人員的賄賂,但仍因單位多人違紀違法問題被給予黨內嚴重警告處分。當該報業(yè)集團人員出現公款旅游、收受賄賂、瞞報收入、與他人發(fā)生不正當兩性關系等問題時,蔡曉濱作為黨委書記并未引起警惕,更未舉一反三,嚴肅查糾。?獨善其身?看似合法,卻為腐敗滋生蔓延埋下更大隱患。據新華社

焦點1:問誰責?問責重點是?關鍵少數?主要負責人黨組織也在問責范圍之內

此前,在就制定中國共產黨問責條例征求意見的座談會上,中紀委書記王岐山就曾強調,問責要抓住?關鍵少數?,?直指壓力傳導不下去這個突出問題,讓從嚴治黨嚴起來實起來?。

此次條例明確點出,問責對象的重點是主要負責人,意味著問責重點即為?關鍵少數?,特別是一把手這個?關鍵少數中的關鍵少數?,更成為了問責的重中之重。

條例明確指出,黨組織也在問責范圍之內。新京報記者梳理此前制定的與問責有關的黨內法規(guī)制度,如《關于實行黨政領導干部問責的暫行規(guī)定》等,均未將?黨組織?單獨納入到問責對象之中。

中央黨校黨史教研部主任謝春濤、中央社會主義學院原副院長甄曉英等專家對新京報記者說,條例將黨組織單獨納入到問責范圍中,切中時弊。近幾輪中央巡視發(fā)現,被巡視的黨組織普遍存在黨的領導弱化、黨的建設缺失等問題。將各級黨組織納入問責對象之中,意味著問責不能只對下級,包括中央部委黨組、省區(qū)市黨委也要把自己擺進去。

全面、主要、重要?三種?領導責任

明確問責對象之后,條例規(guī)定?問責應當分清責任。?并點出全面領導責任,主要領導責任,重要領導責任。

什么是?主要領導責任?、?重要領導責任??今年1月1日起施行的新紀律處分條例對此作出規(guī)定:主要領導責任者,是指在其職責范圍內,對直接主管的工作不履行或者不正確履行職責,對造成的損失或者后果負直接領導責任的黨員領導干部;重要領導責任者,是指在其職責范圍內,對應管的工作或者參與決定的工作不履行或者不正確履行職責,對造成的損失或者后果負次要領導責任的黨員領導干部。

謝春濤對新京報記者說,上述規(guī)定意味著條例不僅從?縱向?,把問責的責任落實到黨委(黨組)、紀委(紀檢組),還從?橫向?分解責任,把問責的責任分解到組織、宣傳、統(tǒng)戰(zhàn)、政法等工作部門,?這是問責制度的一個重要創(chuàng)新,體現了全面從嚴治黨要細化落實責任、層層傳導壓力的鮮明態(tài)度?,他舉例說,以地方黨委為例,黨委書記負有管黨治黨的主體責任,其他常委分別負責組織、宣傳、統(tǒng)戰(zhàn)、政法等方面的工作,如果某個常委的分管工作沒有做好,那么如何追究該名常委的責任?條例?全面領導責任?、?主要領導責任?、?重要領導責任?的?三種?領導責任的劃分方式,?分解責任分清責任,將責任落實到實處,操作性很強。?

焦點2:哪些問題會被問責??團團伙伙、拉幫結派問題嚴重?會被問責 條例出臺前,對黨政干部問責主要依據中辦、國辦2009年6月30日印發(fā)的《關于實行黨政領導干部問責的暫行規(guī)定》。該部規(guī)定確定了7種問責情形,?決策嚴重失誤,造成重大損失或者惡劣影響的?;?對群體性、突發(fā)性事件處置失當,導致事態(tài)惡化,造成惡劣影響的?等等。與2009年的暫行規(guī)定相比,條例更加強調?聚焦政治責任?,?聚焦從嚴治黨?。此前,中紀委書記王岐山在問責條例征求意見的座談會上曾強調,要堅持問題導向,?抓住主要矛盾,尊崇黨章、聚焦政治責任,圍繞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全面從嚴治黨開展問責?。

此次條例六大問責情形,體現了王岐山強調的突出?問題導向?、?抓住主要矛盾?的立法思路。

以前兩種問責情形?黨的領導弱化?、?黨的建設缺失?為例,自去年10月的中央第八輪巡視以來,各輪中央巡視強調?政治巡視非業(yè)務巡視?,將被巡視單位的黨組織作為巡視對象,結果發(fā)現,各黨組織普遍存在黨的領導弱化、黨的建設缺失等問題。

?黨的領導弱化?問責情形中,條例特別點明?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黨中央的決策部署沒有得到有效貫徹落實?。中央第九輪巡視就曾指出,農業(yè)部、農科院、國家旅游局、工信部、國家文物局等多個中央國家機關單位貫徹中央決策部署不到位。

第三種問責情形?全面從嚴治黨不力?,此前中紀委就通報曝光了河南新鄉(xiāng)市委和市紀委原主要負責人履行?兩個責任?不力等問題。

第四種問責情形?維護黨的紀律不力?,?團團伙伙、拉幫結派問題嚴重?,中央巡視組曾指出,河北省和武鋼集團,?個別領導干部搞團團伙伙?;遼寧的?巡視回頭看?則發(fā)現,?一些領導干部肆無忌憚拉幫結派,不同程度存在‘小圈子’、搞‘幫派’現象?。

焦點3:怎么問責??一年內不得復出條款?刪除兩種問責方式可?雙管齊下?

謝春濤對新京報記者說,條例確定的上述7種問責方式,均在黨內法規(guī)中有明確規(guī)定,在實踐中也經常使用,問責條例對既有各類問責規(guī)定中的問責方式進行了規(guī)范。比如針對黨組織的問責方式,?對失職失責,嚴重違反黨的紀律、本身又不能糾正的,應當予以改組?,紀律處分條例也作出過規(guī)定,對嚴重違犯黨紀的黨組織的紀律處理措施有兩種,改組和解散。

條例特別提出:針對黨組織的問責方式和針對黨的領導干部的問責方式,可以單獨使用,也可以合并使用。

謝春濤表示,問責實踐中有時要進行組織處理,也要給予紀律處分,這時就要將兩種方式合并使用,?雙管齊下?。比如某個黨組織到了需要改組的程度,那么不僅要問責該黨組織,也要問責該黨組織每個領導成員的責任。

強調?終身問責?

條例特別制定了?終身問責?條款,規(guī)定?對失職失責性質惡劣、后果嚴重的,不論其責任人是否調離轉崗、提拔或者退休,都應當嚴肅問責?。

甄曉英對新京報記者說,?終身問責?條款體現了失責必問、問責必嚴的原則,領導干部任上的任何失職失責情形,一經發(fā)現就要追責,不論其是調離還是退休,都不可能免責。

官員?復出?情形未作規(guī)定

近年來,個別引咎辭職的官員或被免職官員,相隔一段時間后?復出?也就是重新擔任領導職務的現象,一直備受關注。

2009年6月30日印發(fā)的《關于實行黨政領導干部問責的暫行規(guī)定》,對于被問責官員的復出問題,作出了規(guī)定。該部規(guī)定設定了一年時限,被問責的官員一年后可以重新擔任與其原任職務相當的領導職務,不過有兩個限制條件:按照干部管理權限履行審批手續(xù);征求上一級黨委組織部門的意見。

昨日最新發(fā)布的條例,沒有涉及被問責官員的復出問題,更未出現《關于實行黨政領導干部問責的暫行規(guī)定》中的一年時限等相關條款。條例強調:本條例自2016年7月8日起施行。此前發(fā)布的有關問責的規(guī)定,凡與本條例不一致的,按照本條例執(zhí)行。

謝春濤對新京報記者說,新條例沒有必要對被問責官員的復出問題作出具體規(guī)定。根據被問責官員的失職失責的具體情形,如果受到的問責方式是?通報?、?誡勉?,那么不涉及到職務調整;如果受到的是組織調整或者組織處理、紀律處分,那么職務調整可以依據《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和《推進領導干部能上能下若干規(guī)定(試行)》進行,新問責條例與新紀律處分條例、《推進領導干部能上能下若干規(guī)定(試行)》等十八大后新制定、修訂的法規(guī)制度是一個整體,彼此銜接。

《中國共產黨問責條例》

第一條為全面從嚴治黨,規(guī)范和強化黨的問責工作,根據《中國共產黨章程》,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黨的問責工作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fā)展觀為指導,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圍繞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zhàn)略布局,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全面從嚴治黨,做到有權必有責、有責要擔當、失責必追究,落實黨組織管黨治黨政治責任,督促黨的領導干部踐行忠誠干凈擔當。

第三條黨的問責工作應當堅持的原則:依規(guī)依紀、實事求是,失責必問、問責必嚴,懲前毖后、治病救人,分級負責、層層落實責任。

第四條黨的問責工作是由黨組織按照職責權限,追究在黨的建設和黨的事業(yè)中失職失責黨組織和黨的領導干部的主體責任、監(jiān)督責任和領導責任。問責對象是各級黨委(黨組)、黨的工作部門及其領導成員,各級紀委(紀檢組)及其領導成員,重點是主要負責人。

第五條問責應當分清責任。黨組織領導班子在職責范圍內負有全面領導責任,領導班子主要負責人和直接主管的班子成員承擔主要領導責任,參與決策和工作的班子其他成員承擔重要領導責任。

第六條黨組織和黨的領導干部違反黨章和其他黨內法規(guī),不履行或者不正確履行職責,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予以問責:

(一)黨的領導弱化,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黨中央的決策部署沒有得到有效貫徹落實,在推進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tài)文明建設中,或者在處置本地區(qū)本部門本單位發(fā)生的重大問題中領導不力,出現重大失誤,給黨的事業(yè)和人民利益造成嚴重損失,產生惡劣影響的;

(二)黨的建設缺失,黨內政治生活不正常,組織生活不健全,黨組織軟弱渙散,黨性教育特別是理想信念宗旨教育薄弱,中央八項規(guī)定精神不落實,作風建設流于形式,干部選拔任用工作中問題突出,黨內和群眾反映強烈,損害黨的形象,削弱黨執(zhí)政的政治基礎的;

(三)全面從嚴治黨不力,主體責任、監(jiān)督責任落實不到位,管黨治黨失之于寬松軟,好人主義盛行、搞一團和氣,不負責、不擔當,黨內監(jiān)督乏力,該發(fā)現的問題沒有發(fā)現,發(fā)現問題不報告不處置、不整改不問責,造成嚴重后果的;

(四)維護黨的政治紀律、組織紀律、廉潔紀律、群眾紀律、工作紀律、生活紀律不力,導致違規(guī)違紀行為多發(fā),特別是維護政治紀律和政治規(guī)矩失職,管轄范圍內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團團伙伙、拉幫結派問題嚴重,造成惡劣影響的;

(五)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不堅決、不扎實,管轄范圍內腐敗蔓延勢頭沒有得到有效遏制,損害群眾利益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突出的;

(六)其他應當問責的失職失責情形。

第七條對黨組織的問責方式包括:

(一)檢查。對履行職責不力、情節(jié)較輕的,應當責令其作出書面檢查并切實整改。

(二)通報。對履行職責不力、情節(jié)較重的,應當責令整改,并在一定范圍內通報。

(三)改組。對失職失責,嚴重違反黨的紀律、本身又不能糾正的,應當予以改組。

對黨的領導干部的問責方式包括:

(一)通報。對履行職責不力的,應當嚴肅批評,依規(guī)整改,并在一定范圍內通報。

(二)誡勉。對失職失責、情節(jié)較輕的,應當以談話或者書面方式進行誡勉。

(三)組織調整或者組織處理。對失職失責、情節(jié)較重,不適宜擔任現職的,應當根據情況采取停職檢查、調整職務、責令辭職、降職、免職等措施。

(四)紀律處分。對失職失責應當給予紀律處分的,依照《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追究紀律責任。

上述問責方式,可以單獨使用,也可以合并使用。

第八條問責決定應當由黨中央或者有管理權限的黨組織作出。其中對黨的領導干部,紀委(紀檢組)、黨的工作部門有權采取通報、誡勉方式進行問責;提出組織調整或者組織處理的建議;采取紀律處分方式問責,按照黨章和有關黨內法規(guī)規(guī)定的權限和程序執(zhí)行。

第九條問責決定作出后,應當及時向被問責黨組織或者黨的領導干部及其所在黨組織宣布并督促執(zhí)行。有關問責情況應當向組織部門通報,組織部門應當將問責決定材料歸入被問責領導干部個人檔案,并報上一級組織部門備案;涉及組織調整或者組織處理的,應當在一個月內辦理完畢相應手續(xù)。

受到問責的黨的領導干部應當向問責決定機關寫出書面檢討,并在民主生活會或者其他黨的會議上作出深刻檢查。建立健全問責典型問題通報曝光制度,采取組織調整或者組織處理、紀律處分方式問責的,一般應當向社會公開。

第十條實行終身問責,對失職失責性質惡劣、后果嚴重的,不論其責任人是否調離轉崗、提拔或者退休,都應當嚴肅問責。

第十一條各省、自治區(qū)、直轄市黨委,中央各部委,中央國家機關各部委黨組(黨委),可以根據本條例制定實施辦法。

中央軍事委員會可以根據本條例制定相關規(guī)定。

第十二條本條例由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負責解釋。

第十三條本條例自2016年7月8日起施行。此前發(fā)布的有關問責的規(guī)定,凡與本條例不一致的,按照本條例執(zhí)行。

【本文地址:http://www.aiweibaby.com/zuowen/1066846.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