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白描手法的例子(5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01-11 22:19:41
最新白描手法的例子(5篇)
時間:2023-01-11 22:19:41     小編:zdfb

在日常學(xué)習(xí)、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或者范文吧,通過文章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寫范文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優(yōu)質(zhì)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白描手法的例子篇一

一、單只翠鳥的白描手法

仰望姿態(tài)翠鳥白描手法

飛的姿態(tài)白描翠鳥畫法

白描翠鳥側(cè)望的姿態(tài)

白描翠鳥鳴叫的姿態(tài)

白面翠鳥低頭的姿態(tài)

白面翠鳥捉蟲子的姿態(tài)

白面翠鳥飛的姿態(tài)

二、組合翠鳥

白面兩只翠鳥的組合手法

繪畫時,需要注意翠鳥不同形態(tài)時的細節(jié),以及用線的細節(jié)刻畫都是非常重要的,需要同學(xué)們注意一下!

白描手法的例子篇二

寫作手法白描是什么意思,如何用?

白描

原是中國繪畫的傳統(tǒng)技法之一,即用墨線勾描物像而洋白菜顏色的一種畫法。也有略施淡墨渲染的。白描畫法多用于畫人物。這可分為兩派,一派出自于北宋大畫家李龍眠的,稱之為鐵線描,另一派出自于唐代大畫家吳道子的,稱之為蘭葉描。

這種繪畫技法,人們將它運用于文學(xué)創(chuàng)作的描寫中,形成為一種白描手法,即用最樸素最簡煉的筆墨,不事雕飾,不加烘托,抓住描寫對象的特征,如實地勾勒出人物、事件與景物的情態(tài)面貌。

魯迅曾說:“白描卻沒有秘訣。如果要說有,也不過是和障眼法反一調(diào):有真意,去粉飾,少做作,勿賣弄而已?!保ā蹲魑拿卦E》)魯迅不愧為白描圣手,他的作品,也不愧是白描的杰作。他在《我怎么做起小說來》一文中說:“我力避行文的嘮叨,只要覺得夠?qū)⒁馑紓鹘o別人了,就寧可什么陪襯拖帶也沒有。中國舊戲上,沒有背景,新年賣給孩子看的花紙上,只有主要的幾個人(但現(xiàn)在的花紙卻多有了背景了),我深信對于我的目的,這方法是適宜的,所以我不去描寫風(fēng)月,對話也決不說到一大篇?!边@是他在小說創(chuàng)作中成功運用白描手法的經(jīng)驗之談。

白描手法,不僅可以運用于小說的描寫中,還可以運用于散文、詩詞的創(chuàng)作中。使用這種手法刻畫人物時,要求作者緊緊抓住人物所處的特定環(huán)境及人物的個性、經(jīng)歷、言行的突出之點,用簡潔的語言進行描寫,以表現(xiàn)人物的個性特征。在作品中,作者有時用白描勾勒人物肖像,如峻青的《黎明的河邊》,對年輕戰(zhàn)士小陳的肖像作了如下的描寫:“他長得很矮,看樣子頂多也不過十八歲。圓的臉,大眼睛,下巴上有一道細長的疤痕,顯然是子彈掠過時留下的紀念?!弊髡邔?zhàn)士小陳的體態(tài)特征與戰(zhàn)斗中留下的傷痕聯(lián)結(jié)起來描寫,以突出表現(xiàn)他的勇敢精神。這灰白描的人物肖像,在魯迅小說中比比皆是,如對阿q、祥林嫂、閏土等的描述。不僅如此,有時還有白描敘述人物的身世,如魯迅在《孔乙己》中,對孔乙己身世的介紹:“孔乙己原來也讀過書,但終于沒有進學(xué),又不會營生;于是愈過愈窮,弄到將要討飯了。幸而寫得一筆好字,便替人家鈔鈔書,換一碗飯吃??上钟幸粯訅钠?,便是好喝懶做?!弊髡咦プ∷皼]有進學(xué)”、“不會營生”、“好喝懶做”的性格特點,來揭示封建科舉制度對他的毒害所造成的悲慘遭遇。有時,還可用白描手法描述人物對話與行動細節(jié),以表現(xiàn)人物性格。如《三國演義》“曹操煮酒論英雄”這一回中,寫曹操擔心日后劉備可能成為與他爭奪天下的勁敵故意在飲酒之際對劉進行試探,問他誰是當世英雄?劉備此時正寄居曹操處,深怕曹操識破他奪取天下的雄心,對曹所問,故施韜晦之計,先是推托不知,繼而是“王顧左右而言他”,但當曹操指明:“今天下英雄,惟使君與操耳?!彼勓猿粤艘惑@,將手中匙筋,掉落于地?!皶r正值天雨將至、雷聲大作。充滿德乃從容俯首拾筋曰:‘一震之威,乃至于此。’”巧妙地借雷聲驚心將聞言失筋的緣故,輕輕掩飾過去,表現(xiàn)了劉備善于應(yīng)變的性格。

使用白描手法勾勒事物時,要求作者用簡煉筆觸,對所描寫之物的特征、狀貌作真實的勾畫。如杜宣的《井崗山散記》中,有段文字敘寫井岡山茅坪的“八角樓”,作者用樸素的語言,不作任何形容,簡明地寫房間內(nèi)簡陋的陳設(shè),重點介紹了“八角樓”名稱的由來:“房間內(nèi)的光線不夠,所以在房間正中頂上,開了一個八角形的光斗。因此大家就把這個樓叫做‘八角樓’?!笔褂冒酌枋址ɡL景時,要求作者用簡筆作粗線勾畫,組成生動的畫面。如宋蘇軾的《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其一):“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亂入船。卷地風(fēng)來忽吹散,望湖樓下水如天?!弊髡呱朴谧プ∠娜占庇甑奶攸c,以樸素的語言進行白描,一句一景,形象地再現(xiàn)了西湖夏季風(fēng)云驟變的奇景。

從白描寫人、狀物、繪景中,顯示出這一技法的幾個主要特點:

(一)它不寫背景,只突出主體。中國優(yōu)秀的古典小說和古典戲曲,就具有這種特點:不注重寫背景,而著力于描寫人物。通過抓住人物特征的肖像描寫或人物簡短對話,將人物的性格突現(xiàn)出來。如《三國演義》中,對趙子龍肖像的勾勒:“忽馬草坡左側(cè)轉(zhuǎn)出一個少年將軍,飛馬挺槍,直取文丑。公孫瓚扒上坡去,看那少年:生得身長八尺,濃眉大眼,闊面重頤,威風(fēng)凜凜,與文丑大戰(zhàn)五六十合,勝負未分?!眱H用“身長八尺??”寥寥十二個字,就將趙子龍這位“威風(fēng)凜凜”英俊勇武的少年將軍的神態(tài)突現(xiàn)了出來。

(二)它不求細致,只求傳神。由于白描勾勒沒有其它修飾性描寫的煩擾,故作者能將精力集中于描寫人物的特征,往往用幾句話,幾個動作,就能畫龍點睛地揭示人物的精神世界,收到以少勝多,以“形”傳“神”、形神兼?zhèn)涞乃囆g(shù)效果。朱自清的散文極善于用白描手法勾勒人物,如他在《槳聲燈影里的秦淮河》中對歌妓船上伙計形象的勾畫:“那時一個伙計跨過船來,拿著攤開的歌折,就近塞向我的手里,說,‘點幾出吧!’??我真窘了!我也裝出大方的樣子,向歌妓們瞥了一眼,但究竟是不成的!我勉強將那歌折翻了一翻,卻不曾看清幾個字,便趕緊遞還那伙計,一面不好意思地說,‘不要,我們??不要?!闳o平伯。平伯掉轉(zhuǎn)頭去,搖手說,‘不要!’那人還膩著不走。平伯又回過臉來,搖著頭不要,‘不要’,于是那人重到我處。我窘著再拒絕了他。他這才有所不屑似的走了。”作者通過對這位伙計硬來兜攬生意的少許動作、神情和語言的描寫,將他的職業(yè)及性格特點突出表現(xiàn)出來,雖著墨不多,但頗為傳神。

(三)它不尚華麗,務(wù)求樸實。優(yōu)秀的文藝作品之所以感人,就在于作者抒發(fā)的是真實感情;感情愈真淳,愈能震撼讀者的心靈。宋朝的李清照是位以白描著稱的詞人。在其詞作中,她直抒胸臆,感情真率細膩,用語樸素流暢,無造作之態(tài),有自然之美。她的代表作《聲聲慢》,開端咱即連用十四個疊字:“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這種疊字是最體現(xiàn)人工的地方,而作者卻用得恰到好處,十四字所設(shè)置的愁慘而凄厲的氛圍,與其處于國破家亡夫死的悲慘遭遇中的孤寂愁苦心境極為吻合,因此受到歷代詞論家所贊賞。往下寫風(fēng)送雁聲,反增添了她思鄉(xiāng)的惆悵,還透露她惜花將謝的情懷,最后寫她獨坐無聊、內(nèi)心極為苦悶之狀。作者對“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占滴滴”這種難挨時刻的心情刻畫,更是全用白描手法。秉筆直書,情真意切,如見肺腑。

白描技法要用好,需注意三點:

(一)要處理好與敘述的關(guān)系。敘述,是同描寫并列的另一種表達方式。敘述,除概括敘述外,尚有具體敘述。具體敘述是一種具體的交代,雖筆法粗疏,卻與白描的質(zhì)樸簡潔相近。如果運用敘述手法表現(xiàn)事物的某一動態(tài)、風(fēng)貌,簡練而傳神,獲得形象鮮明的描寫效果,就成為白描。因此可以說,白描是用敘述進行描寫。

(二)要重點突出。白描不用精雕細刻和層層渲染,也不用曲筆或陪襯,但要突出描寫對象的特征和情態(tài)。

(三)所用語言要省儉、概括、傳神。白描不用濃麗的形容詞和繁復(fù)的修飾語,而須用準確、簡潔的語言進行樸素、單純的描寫,做到既省儉,又傳神。特別須注意的是切民間用“油滑”之調(diào)和“八股”之腔,因為根柢淺薄的“油滑”與言之無物的“八股”是同白描不相容的。

白描手法的例子篇三

用白描手法寫一段話

1、忽馬草坡左側(cè)轉(zhuǎn)出一個少年將軍,飛馬挺槍,直取文丑。公孫瓚扒上坡去,看那少年:生得身長八尺,濃眉大眼,闊面重頤,威風(fēng)凜凜,與文丑大戰(zhàn)五六十合,勝負未分。

2、雪紛紛揚揚,下得很大。起初,下的是雪粒,就像半空中有人抓著雪白的砂糖,一把一把地往下撒。不一會兒,雪就越下越大,雪粒變成了雪片,像鵝毛似的,輕飄飄慢悠悠地往下落,紛紛揚揚,飄飄灑灑,像天女撒下的玉葉、銀花。那樣晶瑩,那樣美麗。路邊那些又細又高的柳枝,不時地晃動著身軀,把身上的雪晃落到底墑,可是它剛剛抖掉一些,馬上又落下許多,漸漸地,大雪給它穿上了一件潔白無暇的外衣。夜2里,萬籟俱寂,只聽得見雪花簌簌地不斷往下落。霎時間,山川、田野、村莊全都籠罩在白茫茫的大雪之中。

3、看看我,一張白凈的臉和一頭烏黑發(fā)亮的短發(fā)是多么的搭配?。∫浑p問號似的耳朵,一雙明亮的大眼睛顯得炯炯有神,一張能說會道的嘴一天到晚說個不停。

4、我的好爸爸今年37歲,圓圓的臉上兩條又黑又濃的劍眉使爸爸顯得很英俊瀟灑,一對炯炯有神的眼睛閃著慈祥的光芒。1米73高而魁梧的身材是我和媽媽的檔風(fēng)墻,爸爸的模樣使我們感到幸福和快樂。

5、在十字路口的中央,站著一位穿著警服的警察叔叔,他大約20多歲。他的額頭稍微突出,水汪汪的大眼睛,黑溜溜的眼珠在眼眶里轉(zhuǎn)來轉(zhuǎn)去,無論轉(zhuǎn)到眼眶里的任何部位都顯得那樣炯炯有神,可帥氣了!

6、頭上扎著白頭繩,烏裙,月白背心,年紀大約二十六七,臉色青黃,但兩頰卻還是紅的。

7、時候既然是深冬,漸近故鄉(xiāng)時,天氣又陰晦了,冷風(fēng)吹進船艙中,嗚嗚的響,從篷隙向外一望,蒼黃的天底下,遠近橫著幾個蕭索的荒村,沒有一些活氣。

8、她長得不算高,看樣子頂多也不過十五六歲。圓的臉,大眼睛,害羞起來臉龐緋紅緋紅的,額頭發(fā)際有一塊小小的青痣,看樣子那是他媽媽留給她的標志。

9、我的班主任姓吳,名叫明珠。她教我們數(shù)學(xué),大家都親切地稱她為“吳老師”。吳老師長著短發(fā),嘴邊總是帶著微笑,顯得很和藹。

10、他有一顆冬瓜頭,生氣的時候臉一下子拉得很長,非常像馬。他單獨面對你的時候總是擺出一副善解人意的慈愛樣子,同時不停地搖晃腦袋,遠看像漂浮著的一個大燈籠。他的眼睛,你知道嗎?大大的,灰黑色,很深邃,長在那張馬臉上顯得非常病態(tài),他說話時喜歡對所有人亂飛媚眼,小心別讓它撞到你,那會使你魂飛魄散的。他的胳膊啊腿啊細得像竹竿,衣服酷似床單披掛在身上,飄忽飄忽的,特別有神秘氣質(zhì),這決定了我們在表演一切恐怖劇的時候都由他戴上假發(fā)來演女鬼。

11、有一位老者,他的臉是屬于放在人群中并不起眼,雖然不起眼,但我認為他是最美的人。

12、那時一個伙計跨過船來,拿著攤開的歌折,就近塞向我的手里,說,‘點幾出吧!’……我真窘了!我也裝出大方的樣子,向歌妓們瞥了一眼,但究竟是不成的!我勉強將那歌折翻了一翻,卻不曾看清幾個字,便趕緊遞還那伙計,一面不好意思地說,‘不要,我們……不要。’他便塞給平伯。平伯掉轉(zhuǎn)頭去,搖手說,‘不要!’那人還膩著不走。平伯又回過臉來,搖著頭不要,‘不要’,于是那人重到我處。我窘著再拒絕了他。他這才有所不屑似的走了。

13、聽,那是黃鶯在歌唱,它像一位熟練的女高音,唱出婉轉(zhuǎn)柔和的曲子,令人不能不拍手叫好。那雄壯的聲音是誰哼唱的?哦,原來是一只老鷹,它的聲音使人充滿了力量?!爸耍 币宦犨@句話,就知道它是誰了,它是蟬,可是,難道它只會唱這首歌嗎?許多蟲、鳥的聲音在我耳朵里匯成了一手獨具特色的交響曲,它是多么另人陶醉、著迷!

14、勞老師大約有四十五歲,中等個子,膚色不太白,雖然她有些發(fā)胖,但走起路來非常穩(wěn)健。她那一雙炯炯有神的眼睛,既嚴肅又慈祥;她穿著樸實,性格開朗,不喜歡張揚,同平常人沒什么兩樣,但她在我腦海中印象最深,是我最喜歡、最感激的老師。

15、靈妹的臉蛋圓圓的,有一頭紫色的頭發(fā),腦門中間有一小撮劉海。她有兩條棕色的濃眉,大大的綠眼睛上長著長長的睫毛。尖尖的小鼻子下面長著粉色的小嘴,可愛的小臉上每個地方都透著靈氣。

白描手法的例子篇四

閱讀下面這首古詩,完成小題。

采蓮曲 蕭 綱

晚日照空磯,采蓮承晚暉。風(fēng)起湖難渡,蓮多采未稀。棹動芙蓉落,船移白鷺飛。荷絲傍繞腕,菱角遠牽衣。

【注】①蕭綱(503-551),字世纘,南朝梁簡文帝,梁武帝第三子;粱代文學(xué)家,南蘭陵(今江蘇武進)人。

1.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恰當?shù)膬身検牵ǎǎ?/p>

a.這首古體五言詩語言平實,情感自然,對仗工整,詩中以“蓮”貫通全篇,說明題材是詠物詩。b.起首二句中,用了兩個“晚”字,強調(diào)了一種特定時間背景:籠罩著軟和恬靜夕陽余輝的傍晚。c.“風(fēng)起” “蓮多”二句轉(zhuǎn)入對采蓮境況的描寫,從“難渡”二字可感受出采蓮女柔弱纖細的形象。d.“棹動”船移”二句運用白描手法寫采蓮場面:船在荷叢中穿過,碰落蓮花,驚起棲息的白鷺。e.這首詩描寫了江南的水國風(fēng)光和采蓮女勞動生活的情態(tài),表現(xiàn)了她們對純潔美好愛情的追求。2.詩歌的尾聯(lián)是如何表達作者情感的?請結(jié)合詩句簡要分析。

【參考答案】 1.a(chǎn)e 2.①這兩句寫采蓮人欲歸了,可是荷絲纏繞著她的柔腕,菱角又牽拽著她的衣裙; ②運用擬人手法,賦予蓮情態(tài)美,構(gòu)思十分巧妙,富有情韻;

③這兩句是借物抒情,借寫“荷絲”“菱角”來寫采蓮女的生活情態(tài),表達作者對這種環(huán)境的喜愛和生活的向往。【試題分析】

一、了解“白描”的概念

白描也是詩歌表現(xiàn)手法之一,主要用樸素簡煉的文字描摹形象,不重詞藻修飾與渲染烘托。它要求抓住對象的特征,如實地勾勒出人物、事件、景物的情態(tài)面貌。

二、明確“白描”在古詩詞中的運用

1、刻畫人物,不繪背景,只突出主體。如白居易的《賣炭翁》:

賣炭翁,伐薪燒炭南山中。滿面塵灰煙火色,兩鬢蒼蒼十指黑。賣炭得錢何所營?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憐身上衣正單,心憂炭賤愿天寒。夜來城外一尺雪,曉駕炭車輾冰轍。牛困人饑日已高,市南門外泥中歇。

在這首小型敘事詩中,作者以白描的手法,成功地塑造了賣炭老翁的感人形象。“滿面塵灰煙火色,兩鬢蒼蒼十指黑”這十四個字的肖像描寫,不僅準確地表現(xiàn)了賣炭翁的職業(yè)和年齡特征,而且使人想到他的辛酸勞作和痛苦生活。長期受煙火熏烤使皮膚變色,終日扒摸木炭把十指沾黑,而“兩鬢蒼蒼”又表現(xiàn)出賣炭翁的凄楚和衰老。這樣拼死拼活地苦干,只不過為了“身上衣裳口中食”,掙點錢勉強度日?!翱蓱z身上衣正單”,“夜來城外一尺雪”。作者又以對照的寫法來表現(xiàn)賣炭翁的困苦生活。“心憂炭賤愿天寒”,是更深入一層的心理刻畫。一般人在衣單不能御寒時,總想天氣暖和,可是賣炭翁卻在“衣正單”時“愿天寒”,一怕天氣暖,炭賣不掉,衣食無所出,二想天氣寒冷,賣個好價錢。這兩句詩深刻地表現(xiàn)了他對“賣炭得錢”的殷切期望,反映了他十分悲慘的生活境遇。

用白描手法刻畫人物,三言兩語就能揭示人物的外貌、神態(tài),使讀者如見其人。

2、敘寫事件,不求細致,只求簡明。如聶夷中的《田家》:

父耕原上田,子屬山下荒; 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倉。

這首詩表現(xiàn)田家的悲苦命運,沒有大肆鋪張,用語簡煉,詩人冷靜地敘述田家的生活與遭際:父親在原田上耕種,兒子在山邊開墾荒地,他們不惜流血流汗,想盡辦法擴大耕種,增加收獲,以維持生計,圖個日子過得好一點。然而,在青黃不接的六月,田地里的莊稼還沒有成熟,“官家”早已迫不及待地修繕糧倉,張開血盆大口,只等著禾苗成熟,便如數(shù)搜刮進自己的倉里。全詩沒有半句議論與抒情,卻深刻地提示了農(nóng)民深受苦難的根源。

用白描手法用于敘事,使人感到線條明晰,言簡意真。

3、描寫景物,不尚華麗,務(wù)求樸實。如馬致遠的《天凈沙·秋思》: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fēng)瘦馬。

詩人連用九個名詞,分別描繪了“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fēng)”“瘦馬”九個意象,成一幅蒼涼寂寥的秋景圖,表現(xiàn)出濃烈的思鄉(xiāng)之情。盡管作者不著一個哀字,但是悠悠哀愁在這樣蕭瑟蒼涼的暮景中盡露無遺。

用白描手法寫景,可讓人快速抓住景物的特征,體會作者所寄寓的感情。

最后想補說一句,白描,有別于細描。細描是對事物的主要特征作細致入微的刻畫。這種描寫,文字絢麗,色彩斑斕,有如鏤金錯彩,絢麗華美。常運用對比、比喻、擬人、夸張等修辭手法。白描則是強調(diào)簡單質(zhì)樸,不重詞藻修飾與渲染烘托。

一、閱讀下面的唐詩,完成后面各題。

悲青坂 杜 甫

我軍青坂在東門,天寒飲馬太白窟。黃頭奚兒日向西,數(shù)騎彎弓敢馳突。山雪河冰野蕭瑟,青是烽煙白人骨。焉得附書與我軍,忍待明年莫倉卒。

1.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恰當?shù)膬身検牵ǎǎ?/p>

a.詩歌首聯(lián)寫我軍駐地及當時的氣候,“天寒”暗寫我軍士氣不振,處于劣勢,為后文描寫戰(zhàn)爭的慘敗巧妙鋪墊。

b.頷聯(lián)寫敵軍的驕橫,“日向西”寫出敵軍步步緊逼的態(tài)勢,“數(shù)騎”與“敢”搭配,巧妙寫出了黃頭奚兒藐視我軍的強大。

c.頸聯(lián)以白描的手法,形象地描寫了戰(zhàn)爭慘敗的景象。戰(zhàn)爭過后的原野,狼煙四起,白骨累累,好不蕭瑟、悲涼。

d.詩人寓情于景,寫山雪、河冰、烽煙、白骨,不言悲,而悲不自勝,這樣的效果得益于景物描寫對氣氛的巧妙的烘托。

e.尾聯(lián)寫詩人希望自己附書我軍,提醒他們不要倉促應(yīng)戰(zhàn),表達了詩人對我軍作戰(zhàn)不理智的憂慮與憤怒。

2.詩歌以“悲青坂”為題,是如何來表現(xiàn)“悲”的?請結(jié)合詩歌具體說明。

二、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下列小題。

落 花 李商隱

高閣客竟去,小園花亂飛。參差連曲陌,迢遞送斜暉。腸斷未忍掃,眼穿仍欲歸。芳心向春盡,所得是沾衣。

3.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恰當?shù)膬身検牵ǎǎ?/p>

a.首聯(lián)寫落花亂飛,渲染氣氛,烘托詩人送客時的依戀之情。b.尾聯(lián)運用雙關(guān),“芳心”既指落花,也指詩人惜花之心。c.全詩借落花抒寫詩人惜花、傷春之情,又寄寓身世之慨。d.詩歌運用白描手法,描摹人情物態(tài)貼切,物我融合無間。

e.頸聯(lián)借景抒情。春去花落,“腸斷未忍掃”,表達的不只是一般的憐花惜花之情,而是斷腸人又逢落花的傷感之情。

4.賞析頷聯(lián)對落花的動態(tài)描寫。

三、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下列小題。

詠懷二首(其一)

李 賀

長卿懷茂陵,綠草垂石井。彈琴看文君,春風(fēng)吹鬢影。梁王與武帝,棄之如斷梗。惟留一簡書,金泥泰山頂。

【注】①長卿:漢代文學(xué)家司馬相如,字長卿,公元118年,被免官,閑居茂陵。②一簡書:指司馬相如的遺作《封禪書》,后被漢式帝封禪泰山所用。③金泥:水銀和金了攪拌用于涂封,此處指的是涂封《封禪書》。

5.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恰當?shù)膬身検牵ǎǎ?/p>

a.這是一首詠史懷古詩,首句直接入題,交代了司馬相如閑居茂陵這一歷史史實,為下面寫景、敘事張本。

b.第二句寫綠草茂盛,掛滿井邊石欄,勾勒出一幅荒蕪、蕭條的畫面,意在表現(xiàn)司馬相如居住環(huán)境之惡劣。

c.第三句采用白描手法,普普通通一個“看”字,蘊含無限深情,描繪出司馬相如對妻子的一往情深。d.第四句承接上句“看”字而來,描繪了一幅春風(fēng)輕拂、佳人鬢發(fā)飄飄的唯美畫面,不禁令人陶然心醉。

e.詩歌前四句描述了司馬相如與卓文君夫妻二人雖遠離官場卻消遙閑逸的生活場景,暗含了詩人濃濃的艷羨向往之情。

6.簡要賞析詩歌后兩聯(lián)。

一、1.be

2.詩歌首聯(lián)寫我軍處境之悲,營造悲愴的氛圍,暗示悲劇的發(fā)生。頷聯(lián)寫敵軍驕橫、強悍,從側(cè)面烘托我軍的怯弱,既表達了對敵軍進犯的悲憤,又表達了對我軍怯弱不敵的悲哀。頸聯(lián)直接描寫我軍失敗的慘烈場面,表達對戰(zhàn)事慘敗的 悲痛。尾聯(lián)總結(jié)戰(zhàn)爭失敗的原因,指出青坂之悲,悲屢敗而不懲?!窘馕觥窟@是考查表達情感的方式,且因“悲青坂”是詩歌標題,“悲”應(yīng)是本詩的詩眼,故應(yīng)結(jié)合全詩分析?!拔臆娗噗嘣跂|門,天寒飲馬太白窟”,意思是我軍駐扎在武功縣東門外的青坂。天氣嚴寒,兵士都在太白山的泉窟中飲馬。這是寫我軍的處境之悲?!包S頭奚兒日向西,數(shù)騎彎弓敢馳突”,“數(shù)騎”“敢”,只用三個字就表現(xiàn)了安祿山叛軍的驕橫和強悍,側(cè)面表現(xiàn)官軍的怯弱,既有對敵軍囂張來犯的悲憤,也有對我軍怯弱不敵的悲哀。“山雪河冰野蕭瑟,青是烽煙白人骨”,山上是雪,河中有冰,曠野里一片蕭瑟氣象。青的是報警的烽煙,白的是戰(zhàn)死兵士的枯骨,這是寫我軍慘敗的場面,戰(zhàn)事極為慘烈,隱含悲痛之情。“焉得附書與我軍,忍待明年莫倉卒”,第四聯(lián)是寫被困在長安城內(nèi)的人民和作者自己的思想感情。杜甫在長安城中,聽到唐軍戰(zhàn)敗的消息,心中非常焦急。而只好設(shè)想托人帶信給官軍,希望他們好好整頓兵力,待明年再來反攻。這兩首詩的結(jié)尾句總結(jié)戰(zhàn)爭失敗的原因,指出青坂之悲,悲屢敗而不懲也。

二、3.a(chǎn)e 【解析】本題考查鑒賞詩歌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的能力。a項,引出所詠之物,表現(xiàn)客去后詩人面對落花的迷茫、紛亂之情。e項,“借景抒情”應(yīng)為“直接抒情”。

4.(1)頷聯(lián)從不同角度描寫落花“亂飛”的具體情狀,“參差”句描寫落花漫天紛飛,飄到園外曲徑,突出落花飄色之密(多、廣)。

(2)“迢遞”句(以擬人、移情)描寫落花隨風(fēng)飄向夕陽,表現(xiàn)落花飄飛之遠。表達了詩人內(nèi)心的同情與感傷。【解析】本題考查鑒賞詩歌的形象的能力。頷聯(lián)從不同角度寫落花的具體情狀。上句從空間著眼,寫落花飄拂紛飛,連接曲陌;下句從時間著筆,寫落花連綿不斷,無盡無休。對“斜暉”的點染,透露出詩人內(nèi)心的不平靜。整個畫面籠罩在沉重黯淡的色調(diào)中,顯示出詩人的傷感和悲哀。

三、5.be

6.①頸聯(lián)采用比喻手法,寫司馬相如像殘斷的草梗被梁王和武帝棄置不用,寄寓了詩人對其懷才不遇的深切同情。②尾聯(lián)采用對比手法,僅留的“一簡書”與其泰山頂封禪被奉為至寶對比鮮明,表現(xiàn)了司馬相如的過人之才,隱含了作者對他未盡其才的遺憾。③頸、尾兩聯(lián)再行對比,彰顯了司馬相如生前的落寞與死后的表面繁榮,詩人的怨憤之情,油然而生。

【解析】本題要求簡要賞析詩歌后兩聯(lián),考查學(xué)生賞析詩句的能力。賞析詩句可以從手法、內(nèi)容、表達效果及情感等角度進行。答題前先通讀全詩,整體理解把握詩歌的內(nèi)容。分析時要結(jié)合具體詩句來分析。頸聯(lián)中“棄之如斷梗”,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寫司馬相如像殘斷的草梗被梁王和武帝棄置不用,表達詩人對其處境的同情。尾聯(lián)“惟留一簡書,金泥泰山頂”意思是司馬相如僅留的“一簡書”被帝王用于泰山頂封禪,被奉為至寶。生前的落寞與死后的表面繁榮,前后命運形成對比,也暗含作者內(nèi)心的不平和怨憤之情。

白描手法的例子篇五

白描手法舉例

例一:巴金《家》中的一段描寫:

元宵節(jié)的夜晚,天氣非常好,是一個美麗的月夜。天空中有幾顆發(fā)亮的星,寥寥幾片白云,一輪滿月像玉盤一樣嵌在藍色天幕里。它慢慢地在藍空移動,把它的清輝撒在人間。

寫月夜,不粉飾、不渲染,用簡略的語言真實地描繪出元宵月夜圖。

例二:關(guān)于暮春景色的描寫:

過罷“清明”,春雨就淅淅瀝瀝地下起來了。一直下到“谷雨”,天還沒有放晴。梨花被雨淋落了,桃花被雨淋濕了。田里的小麥等不得太陽,只得在細雨中,悄悄地拔著節(jié),孕著穗。

這段文字,作者抓住“谷雨”時節(jié)多雨的天氣特點,選擇了“梨花落”、“桃花濕”、“麥孕穗”等有代表性的事物,不加渲染地勾勒出農(nóng)村仲春時節(jié)的自然風(fēng)光。

例三:魯迅先生不愧為白描圣手,他的作品也不愧是白描的杰作。在魯迅先生許多作品中可以讓讀者真正地領(lǐng)悟到,這位文學(xué)大師巧妙運用白描手法,簡略地描繪環(huán)境、人物和事件的高超技藝。

(一)、繪景擴內(nèi)涵

短篇小說《藥》一文中的結(jié)尾,寫夏四奶奶、華大媽祭墳一段,不僅準確地勾畫出環(huán)境的凄涼、晦暗,而且用紅白相間的花環(huán)象征先驅(qū)者不屈不撓的斗志,顯示出凄涼情景中的一束亮色,特別是最后一句,“他們走不上二三十步,忽聽得背后‘啞’的一聲大叫,兩人都悚然的回過頭去,只見那烏鴉張開兩翅,一挫身,直向遠處的天空,箭也似的飛去了。”這一句用白描手法勾畫出一只“箭也似的”飛向“遠處天空”的烏鴉,給人一種桀驁不馴、大膽抗爭的印象

(二)、寫人出神韻

先生作品中,常會看到,寥寥幾句白描手筆,就生動形象的勾勒出人物內(nèi)心世界,人物描寫富有神韻。

《故鄉(xiāng)》一文里,“這時候,我的腦海里突然閃出一幅神異的圖畫來,深藍的天空中掛出一輪金黃的圓月,下面是海邊的沙地,都種著一望無際的碧綠的西瓜,其間一個十一二歲的少年,項帶銀圈,手捏一柄鋼*,向一匹猹盡力的刺去,那猹卻將身一扭,反從他的胯下逃走了?!痹谶@里,魯迅先生用白描手法勾勒出一個月夜海邊瓜地上手持鋼*的小英雄形象,簡潔明快,清新美麗,仿佛一支充滿童趣的夢幻曲,回蕩在讀者心間。而在同一篇文章里,作者對二十多年后中年閏土的描繪卻令人心痛:“這來的便是閏土。雖然我一見便知道是閏土,但又不是我這記憶上的閏土了。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圓臉,已經(jīng)變作灰黃,而且 1

加上了很深的皺紋;眼睛也像他父親一樣,周圍都腫得通紅,這我知道,在海邊種地的人,終日吹著海風(fēng),大抵是這樣的。他頭上是一頂破氈帽,身上只一件極薄的棉衣,渾身瑟索著;手里提著一個紙包和一支長煙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記得的紅活圓實的手,卻又粗又笨而且開裂,像是松樹皮了。”

白描特點

(一)、重傳神

《孔乙已》:“孔乙已是站著喝酒而穿長衫的唯一的人?!彪m然樸樸實實的一句,但其內(nèi)涵卻極其豐富。它把孔乙已的身份、社會地位以及性格一針見血的展現(xiàn)了出來。站著喝酒,是短衣幫的人,他們生活貧困,而生活窮愁潦倒的孔乙已只得和他們?yōu)槲椋呀?jīng)擠不進長衫客的房間了。然而他又不肯脫掉長衫,仍要維持那讀書人的架子,以顯示他在精神上還是比短衣幫略高一籌,足見他的迂腐和虛榮心。孔乙已這種拮據(jù)的經(jīng)濟狀況和迂腐的精神生活之間難以調(diào)和的矛盾,使他成了咸享酒店唯一的上不接天、下不著地的特殊人物。

(二)求樸實

其實,平平常常的敘述,精心獨到的語言錘煉,讓語言返樸歸真,也能以樸實感人。《湖心亭看雪》一文,作者寫西湖近景:“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余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耙缓邸?、“一點”、“一芥”、“兩三?!?,這些景物描寫樸實的手法,既顯現(xiàn)出了生活的原形,又進行了藝術(shù)的加工,但是不渲染、不雕飾,簡潔樸素自然,如一幅寫意山水畫卷。

(三)、凸主體

許多經(jīng)典作品,往往淡化寫背景,而于描寫人物,通過抓住人物的特征的肖像描寫或人物簡短對話,將人物的性格突現(xiàn)出來。小攤主(節(jié)錄):

攤主是一位四十開外的中年人,他黧黑的面孔,兩道濃眉,一對大眼睛凹進眼眶,嘴里一口結(jié)實的牙齒,好像能把嘴里的鞋釘咬斷。他身上老是穿著一件很舊的中山裝,一雙又黑又粗的手上長滿了老繭。

這里勾勒的是一位修鞋匠的肖像,運用的是白描的手法。“黧黑的面孔”、“兩道濃眉”、“眼睛凹進眼眶”、“結(jié)實的牙齒”,簡要傳神的幾十個字,寫出這個長年在戶外工作的修鞋匠的外貌特征,尤其是“好像能把嘴里的鞋釘咬斷”這句既形象地表現(xiàn)出他的牙齒結(jié)實的特點,又勾起我們的想象,嘴里咬住鞋釘不是一位老鞋匠的慣常舉動嗎?這段話雖然還不是那樣的細致豐滿,卻抓住了人物特征的關(guān)鍵之處,給人以鮮明的印象,顯示出白描勾勒的妙處。

三、如何運用

(一)、要處理好與別的表現(xiàn)手法的關(guān)系。

白描手法與別的手法共用,更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藤野先生》一文就是很好一例:“東京也無非是這樣。上野的櫻花爛熳的時節(jié),望去確也像緋紅的輕云,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結(jié)隊的清國留學(xué)生的速成班,頭頂上盤著大辮子,頂?shù)脤W(xué)生制帽的頂上高高聳起,形成一座富士山。也有解散辮子,盤得平的,除下帽來,油光可鑒,宛如小姑娘的發(fā)髻一般,還要將脖子扭幾扭。實在標致極了。”

在這段文字中,對“清國留學(xué)生”的描寫就采用了多種表現(xiàn)手法:用白描手法,抓住盤辮子的細節(jié),幾筆勾勒,揭示了這些留學(xué)生既要趕時髦,又和清王朝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的思想本質(zhì)。用對比反襯的手法,以櫻花爛漫的美麗景色,反襯清國留學(xué)生頭頂上盤著大辮子,頂著學(xué)生制帽的頂上高高聳起的丑態(tài)。用反語的手法,“實在標致極了”;用夸張的手法,“形成了一座富士山”;用比喻的手法,“宛如小姑娘的發(fā)髻一般”;它們整合起來,取得無比辛辣的諷刺效果。而且通過這些文字,我們仿佛聽見魯迅先生在滿懷悲憤的大聲吶喊:你們這幫腐敗無能的清王朝洋務(wù)留學(xué)生!你們怎能置黑暗沉沉、生靈涂炭的祖國于不顧,整天享樂,不學(xué)無術(shù)!你們怎能不知羞恥的賣弄那載著民族壓迫的大辮子呢!字里行間先生那顆嫉惡如仇的拳拳報國之心已呼之欲出。

(二)要重點突出,使人過目不忘。

白描手法,必須要突出描寫對象的特征和情態(tài),方能給人印象深深。在魯迅先生《故事新編》中的《鑄劍》一段描寫:“先頭是宦官,后面是四個武士,中間夾著一個黑色人。待到近來時,那人的衣服卻是青的,須眉頭發(fā)都黑;瘦的顴骨,眼圈骨,眉楞都高高的突出來?!睂谏说男は衩鑼懀浜?,就愈突出他的外部主要特征:干練、機警和沉著。白描并不等同于簡單化的描寫,而是要高度精練、簡明而又傳神地寫出人物的主要特征和基本形象。再如:“黑色人也仿佛有些驚慌,但是面不改色。他從從容容地伸開那捏著看不見的青劍的臂膊,如一段枯枝;伸長頸子,如在細看鼎底。臂膊忽然一彎,青劍便驀地從他后面劈下,劍到頭落,墜入鼎鐘,砰的一聲,雪白的水花向著空中同時四射?!贝硕伟酌?,活畫了一位舍得自我犧牲的復(fù)仇者的感人形象。

【本文地址:http://www.aiweibaby.com/zuowen/1090780.html】

全文閱讀已結(jié)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