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jīng)的人生經(jīng)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寫范文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優(yōu)秀的范文該怎么寫,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表揚通報篇一
學校好人好事表揚通報1
今天上午,我校高一(3)班學生xx同學在xx樓3樓樓梯口撿到人民幣若干,xx同學第一時間交予高一(3)班長xx,xx同學又于第一時間交到校團委并貼出失物招領啟事,希望失主于今天下午到高一生物辦公室領取。
另外今天上午高二(11)班xx同學在校內(nèi)撿到胸卡一張并且于第一時間交給了丟失同學的班級班主任。丟失同學向xx同學表示了萬分的感謝!
xx同學、xx同學的拾金不昧的行為,表現(xiàn)出作為我校一名中學生高尚的品質(zhì)和良好的社會公德,這也體現(xiàn)了我校中學生的精神文明素質(zhì)。
校團委號召全體同學學習xx同學、xx同學拾金不昧的精神,樹立正確的人生觀、道德觀、價值觀,不斷提高自身思想素質(zhì)和道德情操,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做出自己的貢獻。
另外校團委要求高一至高三各班級立即在班級中設置好人好事記載簿,及時登記班級中的好人好事,并及時向各年級團總支負責老師匯報,校團委將根據(jù)情況及時給予表揚通報!
校團委
學校好人好事表揚通報2
我班徐前智同學昨天早晨在操場撿到鑰匙一把,并及時向老師報告,尋找失主,這種想別人所想,急人所急,為他人著想的精神值得我們?nèi)W習。
我班張寶良同學在昨天中午在小操場下的臺階上撿到人民幣20元,該同學不被金錢所迷惑,十分果斷的將錢交到老師處,后該筆錢款被失主五年級倪京領回。張寶良同學這種不為金錢所動,拾金不昧的精神更值得我們尊敬,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向他學習。
在此,對上述兩位同學進行通報表揚,希望同學們都能像他們兩位一樣,做一名好學生。
學校好人好事表揚通報3
關(guān)于五月份好人好事先進班集體的通報表揚 各班:
2013年5月,各班涌現(xiàn)出了很多拾金不昧、將撿到東西及時交到教育處,積極參加教育處組織的各種活動(征稿等),同時很多同學養(yǎng)成良好的衛(wèi)生行為習慣,見到垃圾主動清理,為了弘揚優(yōu)良風氣、表彰先進、激勵更多學生向她們學習,現(xiàn)給予四年級二班、六年級二班、六年級三班、七年級二班、八年級二班通報表揚。
希望各班像以上班級學習,拾金不昧,養(yǎng)成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主動清理垃圾,積極參加教育處組織的各種活動,為班級爭取榮譽。
表揚通報篇二
李龍登:好人好事就該高調(diào)“要表揚”
重慶清潔工廖光明多次做好人好事要求新聞媒體予以表揚,在網(wǎng)絡上掀起熱議,廖光明到底是借做好人好事對自己進行炒作,還是想在媒體上見到表揚得到一種滿足感?(9月12日《重慶晚報》)
按照大家的固定邏輯思維,做了好人好事應該不留姓名而離開,或許這樣的新聞模式更符合大眾“口味”,因為類似的一幕,在我們的現(xiàn)實生活之中的確是頻頻發(fā)生。實際上,廖光明“求求你表揚我”的實質(zhì)想法或許是通過自己的親歷親為,來證明這樣一個事實:其實在很多時候,救個人對能力強者而言,不過是舉手之勞,但即使如此,仍然有相當一部分人對見義勇為退避三舍。好人好事得不到及時的宣傳,那么可能會讓一些人加入到規(guī)避做好事的隊伍之中。
其實做好人好事更需要勇氣。2006年11月20日,南京市民彭宇陪同一名在路上跌到的徐姓老太太前往醫(yī)院檢查,反倒被指成是肇事者,最終賠償1萬余元。做了好人反倒被訛詐的類似事件遠不止這一起,如果“不敢扶”“不敢?guī)汀背闪艘环N社會常態(tài),那么,這種冷漠會讓整個社會文明陷入一片死寂。
做好人好事需要持之以恒。據(jù)悉,廖光明曾在北京當過4年兵,1990年開始就在紅旗河溝汽車站干到現(xiàn)在,撿到過的手機有30多部,錢包也有三十多個,都物歸原主了。沒有持之以恒的精神,好人好事的光輝不會持久。
做好人好事需要不計利益報酬。廖光明的妻子曾祥鳳說,丈夫每年做好事,要自掏腰包約兩三千元,是他兩個月的工資。如果做好事都要報酬的話,那我們的雷鋒、焦裕祿精神就會被現(xiàn)在的物質(zhì)獎勵所替代。
做好事本就該獲得最大的表揚,不一定需要金錢物質(zhì),但至少精神是要滿足的。雷峰精神提倡是時代需要,是一種愿望,是標兵,雷鋒是怎么讓大家熟知?還不是通報表揚?!耙頁P”或是對社會文明的呼喚。
張凡:多給好人好事一些鼓勵又何妨
清潔工廖光明經(jīng)常做好事,同事稱之為好人,但這個好人卻有個嗜好,喜歡別人表揚他,甚至經(jīng)常找媒體要表揚。(據(jù)9月12日華龍網(wǎng))
提起好人好事,大家都會想起雷鋒,因為雷鋒做好事不留名,而且這種情深被美名其曰為一種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螺絲釘”精神。所以,按照這種思維,如果某人做了好事追著要表揚,則顯得很另類,或許做了好事還會挨批評。
同樣是做好事,按照傳統(tǒng)觀點,清潔工廖光明略顯有些另類,他一方面做好事,一方面求表揚。收入微薄,卻一年拿出兩三個月工資去做好事,他的同事對他有如此評價:“一天都在做好事,又不怕臟不怕累,我們都很佩服他”。由此可見,廖光明已經(jīng)把做好事并非是一時沖動,他是實實在在的好人。但這個好人還有個愛好,熱衷于別人表揚他,甚至經(jīng)常找媒體去表揚他。
做好事要留名,顯然這和我們所受到教育存在沖突,但筆者認為廖光明求表揚無可厚非。首先說說做好事不留名的雷鋒,雷鋒是做了好事,但他真的沒有留名,雷鋒的名頭水人不知誰人不曉,而且細心的網(wǎng)友都發(fā)現(xiàn),在那個大多數(shù)人不知道何為相機的年代,雷鋒做的好事卻大多有照片,甚至雷鋒同志在被窩里看書也有人拍照。當然此處并非是否定雷鋒,筆者想說的是對于那些熱衷于幫助人的好人好事多一點表揚又何妨。
如今這個社會,酒香不怕巷子深的年代已經(jīng)過時了,既要做好事,還要懂的推銷自己,雖然如此難免有追逐名利的嫌疑,但宣揚好人好事的同時,其實會讓更多人受到教育和啟發(fā),從而讓更多人的善念被激發(fā)還出來,所以,高調(diào)做好事其實是為了更好的做好事。比如高調(diào)做好事的陳光標,他是真心做慈善,僅僅汶川地震就捐款物過億,他做好事也留名,并經(jīng)常身體力行為慈善代言。
所以,做好事留名應該一個好人應得的尊重和肯定,我們這個社會應該多給好人好事一些鼓勵,一些贊許,唯有這樣,大家才會更加自覺自發(fā)的去做好事,做好人,唯有如此,久違的傳統(tǒng)美德才會重新在中國這片土地上生根發(fā)芽。
“最美紅衣大姐”請你高調(diào)點
2012-10-19 15:08:27 來源: 華龍網(wǎng)
連日來,一位石家莊“最美紅衣大姐”走紅網(wǎng)絡,這位紅衣女士為一位赤裸上身的乞討男子買秋衣御寒的瞬間,被網(wǎng)友們稱作溫暖了這個寒冷季節(jié)的畫面。昨日,“最美紅衣大姐”終于被找到了她就是居住在棉二生活小區(qū)蘇宣敏。(華龍網(wǎng) 10月18日)
現(xiàn)如今做好事不留名似乎已成為了一種行為定律,那些做好事的人往往在幫助過別人之后,便悄然離開,當事人連感謝的機會都沒有,網(wǎng)友們要通過各種渠道才能將其挖掘出來。然而,我倒覺得在這個物欲橫流、道德滑坡的社會,高調(diào)做好事未嘗不可。
其實,在我們的身邊并不缺少好人好事,只是他們都太低調(diào)了,沒有被我們發(fā)現(xiàn)而已。雖然做好事不留名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但是這樣做也會出現(xiàn)一個弊端,就是遮蔽了社會道德美好的一面。人們都有一個通病,對于美好的事物不善于傳播,而對于道德敗壞的事在憤慨之余,就很想與大家分享。這就導致我們每天看的、聽的都是一些社會黑暗面,好人好事則少之又少,更何況我們身邊這些做好事的人還這么低調(diào),因此,被傳播的好人好事就更顯得鳳毛麟角了。
高調(diào)做好事沒什么不好,前不久不是還有一位做了好事到報社求表揚的廖先生嗎?做好事就應該讓大家知道,這樣更能調(diào)動社會群眾的積極性,讓大家更多的看到社會美好的一面,所以,“最美紅衣大姐”可以請你高調(diào)點嗎!
壞事傳千里,好事更要出門(遼寧日報)
核心提示
理性判斷就像一個過濾器和殺毒器,讓一些非理性傳播和謠言之類的東西被扔進垃圾桶。同樣,理性判斷又是一個催化劑,讓那些能夠激發(fā)社會正能量的東西傳播最大化。一個擁有理性判斷的社會并非不傳播壞事,而是一切都在理性的掌控之內(nèi),壞事傳千里,好事也能出門!
我們到底要給未來留下什么?壞事的前面,是不是要留下我們自己的問號?理性反思真的很累嗎?
就像當年的德國思想家馬克斯·韋伯不無煽情的演講:“如果千年之后我們再度走出墳墓,我們在那些未來族類的面相中首先希望看到的,就是我們自己族類的依稀印記。”中華民族的是非甄別也應當如此。
在我們共同書寫的歷史篇章里,什么東西能夠留給未來更多前行的力量?我想應該是我們的楷模的感召力和智慧的結(jié)晶體。我們說,“堅守道德良心的底線”,這已經(jīng)是底線了,為什么不摸高每個人心中的美好的自我塑造呢?
留給未來的,就是我們在寄存久遠的驕傲。這對每個當代中國人來說,都是一種責任,無論你是官員還是平民,無論你是富人還是窮人,無論你是名人還是沉默的大多數(shù)。我們有責任讓理性這棵大樹在心中生根發(fā)芽。
并非不傳播壞事,那些需要我們整個社會反思的壞事當然應該拿出來曬一曬。有些時候,反思也是社會進步的重要環(huán)節(jié)。當我們捫心自問的時候,我們才會想到應該改變一些什么。壞事面前,我們先要有個問號,問一問這樣的消息是真的嗎?
在備受矚目的 “7·23甬溫線特別重大鐵路交通事故”救援和善后過程中,網(wǎng)民中的“辟謠聯(lián)盟”即時核查不實信息并發(fā)布真相,將 “日本主持人在播報溫州動車事故時偷笑”、“民眾質(zhì)疑動車事故遇難者名單中未出現(xiàn)列車乘務員名字”、“殯儀館存放21小時男子復活”、“鐵道部和諧一女子被人掐住的圖片”等謠言一一擊破。
一位辟謠聯(lián)盟的成員說:“辟謠聯(lián)盟其實就是一個網(wǎng)友的自發(fā)、自由、自愿、自律組織。一方面約束自己,另一方面為凈化微博輿論生態(tài)貢獻力量?!泵耖g行為、社會參與可以很好地阻止謠言的傳播,修復社會信任鏈條。
理性反思確實比毫不思索的傳播要累一點??墒牵@是整個社會走向理性需要必備的素質(zhì)。某一天,當理性成為我們思考問題傳播事件的一個“習慣”,就不累了,就此,我們的公民也不會在假消息面前無來 3 由地唉聲嘆氣。
“正能量”可以讓我們的生活更美好,這有什么質(zhì)疑的嗎?從每個人做起,正能量的小宇宙焉有不爆發(fā)的道理? “正能量”該如何傳播?
“點燃正能量,引爆小宇宙。點燃正能量,運氣擋不住?!边@是當下網(wǎng)絡最熱的句子。對人性光輝的忠誠守望,正成為多數(shù)人的態(tài)度和選擇。
就人際社會而言,正能量泛指一切使人向上,給人希望的動力和感情。每個人身上都有一個能量場,健康、積極、樂觀的人帶有正能量,冷漠、疏離、浮躁、麻木為負能量。
日前,全國各地網(wǎng)友發(fā)動了系列傳遞正能量的論壇和微博活動,“每天一條正能量”、“隨手轉(zhuǎn)發(fā)正能量”、“正能量榜樣”,得到大量網(wǎng)民的響應。如果人們都能在獲取正能量的同時,及時傳播給他人,并據(jù)此發(fā)出理性聲音、調(diào)整網(wǎng)民情緒,就能形成一種積極向上的人生態(tài)度、生活理念,從而影響和改變?nèi)藗兊纳罘绞?。只有當正能量占了上風,網(wǎng)絡上的種種情緒化的負能量才會失去市場,網(wǎng)絡才能夠發(fā)揮出前所未有的向善力量!
好事傳千里,給人以力量。那么多的網(wǎng)上“最美”,就是民間視角之下的傳播選擇。通過傳播,也彰顯了個體和群體的向善素質(zhì)。
好事傳千里,做好事更在一念間。7月21日是一個周末,和過去許多個周末一樣,“80后”女孩小丹在接近凌晨時分還在刷微博。那天微博上多是關(guān)于暴雨的消息。突然,小丹看到來自“菠菜x6”的一條微博:“機場滯留八萬人,咱要傳遞正能量,12點35分奔馳大廈前集結(jié),統(tǒng)一標識為雙閃,接到人統(tǒng)一送至三元橋……”據(jù)統(tǒng)計,當晚有200輛私家車參與了救援活動,接送旅客達500人次?!叭呵榧ぐ骸钡牟粌H是車隊,事后這種情緒還在流淌、發(fā)酵,“心情特爽”,“有想掉淚的感覺”,“要是人們都能這樣,這個社會能不好嗎”,“又開始相信這個世界了”,網(wǎng)上這樣的留言比比皆是。
傳播正能量在乎“隨手”和“一念間” “你所站立的地方,正是你的中國。你怎么樣,中國便怎么樣?!闭邕@句網(wǎng)絡經(jīng)典語言所說,“正能量”是這個社會的寶貴財富,彌足珍貴,需要心手傳遞?!罢芰俊币残枰?,需要呵護,需要在社會里流淌?!罢芰俊钡膫鬟f不僅需要草根的努力,政府、媒體也應該加入到傳遞 “正能量”的大軍中來,應該擔當起傳遞“正能量”的責任,讓“微奉獻”的人們不再寒心,讓更多“最美”的笑容被人們所熟悉,讓人性的光輝不斷得到鮮花與掌聲。
要讓好事傳千里,我們該怎么做?傳播好事,就是對社會問題視而不見嗎?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一定要用它尋找光明!
好事,要“傳”。讓好事傳千里,有公民自覺性的問題,還有一個“傳”的藝術(shù)的問題。除了網(wǎng)絡之上的傳播,媒體主導的傳播,人際之間的傳播,點滴之間,凝聚成一個道德復興的中國。
現(xiàn)代社會,每個人都是個小媒體,整個社會都在傳播之中更新更符合時代特質(zhì)的價值觀。而從整個社會引導來說,媒體報道,先進事跡報告會,英模人物進社區(qū)、進廠礦、進學校,道德模范、感動中國人物等評選活動,英模事跡上舞臺、上銀幕等,都營造了做好人好事有所擔當?shù)纳鐣諊?,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構(gòu)建。
辯證地發(fā)現(xiàn)壞事與好事之間的傳播效果,是公民理性辨析能力的一種體現(xiàn)。壞事也要傳播,在理性的過濾之下,社會需要反思,并從中汲取教訓,并找到前行的必要性。我們每一個人,都應盡到一份責任倡導質(zhì)疑精神,更要培養(yǎng)獨立判斷和明辨是非的能力。多一分理性的判斷,不實的言論便少一分存在的空間,愛心被“眾人拾柴”,更多的人能因此受益,社會也多一分向上的希望。傳播“正能量”,并不是要對社會問題視而不見,選擇性地忽略陰暗面。只是當我們看到腳底的爛泥時,不要忘記提醒身邊的同伴:天空中正閃爍著美麗的星光,好提升自己的勇氣,培育向善之心。
“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來尋找光明”。詩人顧城這首只有兩行的小詩發(fā)表后曾轟動一時,它揭示了人們對于光明的無限渴望。好的社會風氣是謳歌出來的。多傳播好人好事,善于傳播好人好事,是這個偉大時代賦予我們的光榮使命。本報記者/萬應慧
溫州好人網(wǎng)上行
五年多來,張炳鉤帶著“壹加壹”千名志愿者們參加50多次各類災害救援以及500多次各項愛心活動,共安全轉(zhuǎn)移群眾8萬多人,救援被困人員2000多人,并積極參與組織協(xié)調(diào)甘肅岷縣特大泥石流民間救災工作和云南彝良民間抗震救災工作等。另外,壹加壹資助貧困學生500多名,慰問特殊群體人員5000多人次,募捐款項和物資達200多萬元,協(xié)助公安部門偵破各類案件20多起,并組織開展各項防災減災宣教活動近百次,受教育人員達10萬多人次,志愿服務總時數(shù)達10萬多小時。個人曾獲得第八屆中國志愿者優(yōu)秀組織獎、浙江省抗震救災愛心獎、浙江省基層防汛防臺工作先進個人、浙江省十大杰出平安志愿者隊伍、感動溫州十佳人物等各項榮譽200多項。
“我對做好事三個字的理解,就是大家一起,把事情做好?!睆埍^用這樣一句話,總結(jié)了21日的講座。這是“溫州好人”網(wǎng)上行網(wǎng)絡視頻互動系列講座的第五講,主講人是蒼南縣壹加壹應急救援中心的理事長張炳鉤。,一位網(wǎng)友留言,問張炳鉤對“好人好事”的理解,張炳鉤笑著說:“別人說我們是好人,我們當然會舒服一點。但我們會說:做好事,不應該理解為傳統(tǒng)意義上的做好事,而應該理解為我們一起來,把事情做好?!?/p>
好人好事應當大力報道
2012-05-28北京晚報記者: 攝影:我要評論
字號:t|t
5月9日北京晚報8版刊登了一篇報道《八達嶺長城好人多,萬元現(xiàn)金失而復得》。在八達嶺長城景區(qū),游客郭女士丟了裝有1萬多元現(xiàn)金以及銀行卡、照相機、身份證等物件的包。在民警和一位拾金不昧的商戶的幫助下,卻絲毫無損地被找回來了。無獨有偶,同日上午也是在長城上,兩位戰(zhàn)士撿到了裝有2000元現(xiàn)金的包,一直在原地等候。失主都覺得找不回來了,已走出景區(qū),最后還是物歸原主,令他意外。
報道中民警說“這樣的好人好事并不鮮見”,但是我讀罷卻如沐春風。說起來這些可能算不上是大新聞,但其意義及影響卻不容小看。在人們感嘆世風日下、人心不古的今天,這些好人好事真像是一劑清涼劑、興奮劑,使人精神振奮心情愉快,真實地感到現(xiàn)在好人好事還是不少的,我們的社會和百姓還是很可愛,很值得信賴。我覺得報道的最后一句話說得好:“這些拾金不昧的人值得大力表揚”,而且我覺得最好配上照片,讓大家都認識認識這些令人尊敬、值得學習的好人。祖榮祥
表揚通報篇三
好人好事表揚表
陳婷香同學是2013級數(shù)學與計算機學院通信工程專業(yè)(1)班的學生。
她是瑞樟公寓6號樓107的舍長。她經(jīng)常督促舍友整理內(nèi)務,提醒舍友在臨走時整理衛(wèi)生,帶?;眨o舍友創(chuàng)造了一份舒適干凈整齊的環(huán)境,并且在軍訓期間里,因為她的細心工作,也給數(shù)計學院內(nèi)務整理第一名帶來不可磨滅的功勞。因為她所整理的107宿舍獲得教官和輔導員一致的好評!
在校規(guī)校紀的評估考試中,她為了減輕同學們軍訓期間的勞累疲乏,她在百忙之中還抽空給同學們畫重點,這給同學們減輕了很多的重擔!
有一次要去領班上的迷彩服,她一路顛簸到了十幾公里外的野外訓練營去,她叫上班上的兩位同學去領衣服,點清衣服的數(shù)量大小,把事做完后,因一路溫差變化,她回來感冒了。但那個晚上,他發(fā)現(xiàn)有同學把鑰匙弄丟了,她也非常著急的去幫他一起尋找,那天她回來感冒就更嚴重了。因為在同一天的她還幫班上買禮物送給教官,炎熱的天氣下,一個身體單薄的女孩子在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左逛右逛地挑選禮物,汗水浸濕了她那窄小而又瘦弱的背,但卻留下讓人不可忘懷的背影。
在軍訓期間,她留意身邊同學的身體是否有不適,關(guān)鍵時期,她會帶同學去醫(yī)務室檢查身體,給教官金嗓子,給同學教官端茶遞水,以防同學中暑!
陳婷香是通信(1)班的驕傲、自豪、希望,其他的人可以以她為榜樣,做新一個雷鋒!也希望陳婷香再接再厲,為同學做榜樣!希望武夷學院有更多的現(xiàn)代的雷鋒!
2013年9月19日星期四
【本文地址:http://www.aiweibaby.com/zuowen/10938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