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勒泰的角落讀后感小報(實用16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1-13 07:19:25
阿勒泰的角落讀后感小報(實用16篇)
時間:2023-11-13 07:19:25     小編:QJ墨客

讀后感是我們在讀完一本書后,通過書中內(nèi)容的感悟和思考而產(chǎn)生的一種文學作品。寫讀后感時,可以結(jié)合自己的日常生活經(jīng)驗和感悟,展示作品對自己的啟迪和影響。小編為大家整理了一些讀后感范文,希望可以激發(fā)大家對于該書的興趣和共鳴。

阿勒泰的角落讀后感小報篇一

從作者的筆下,我驚喜的看到一片還沒有被外界文明所侵擾的極荒僻壤。那里的人有本能的笑淚愛痛,完全展現(xiàn)出生命最原始的狀態(tài)。正如她所說,在那樣的地方,人不是主宰,只是自然界的一小部分。

這應(yīng)當才是世界的本來面目,才是宇宙間平衡有序的生命形態(tài)。那里的自然狂野直率,沒有被城市文明所加工,生長在這樣的天地間,或許她理所當然就被浸潤出一副與天地渾然一體的性靈和情懷吧。他們不一定懂得文化是什么,但是他們對美和對美的表達卻有著先天的自覺,而且這種自然而發(fā)的美比之經(jīng)過文明浸染和藝術(shù)加工的美更具震撼力。即使你沒有與他們共通的語言,也能產(chǎn)生文化的共鳴,而心生感動。

如果不是通過作者的文字,我無法想象在茫茫天地之間還有這樣一個不為人知的角落,一群寂寞而卑微的人,艱苦卻欣欣向榮的生活著。我不能不贊美他們的隱忍、堅毅、樂觀。但他們自己不這樣認為,他們把上天降臨自身的一切悲喜哀愁都看作理所應(yīng)當,看作一切生命出現(xiàn)、存在、消忘過程中的常態(tài),平靜而無怨的接受。當然,他們之中也不乏一些對生活充滿熱望而對現(xiàn)實無比絕望的的人。他對認識世界、改變?nèi)松怯兄鲃右庾R的,對過上富足、文明、溫暖的生活是有愿望的,但卻沒有改變這種貧窮的能力。于是就形成了獨特的一群——酒鬼。

作者對這些人的描述總是奇妙而且詼諧,使他們的人性在固執(zhí)、可愛中透出巨大的悲涼。我們笑過之后,實在不能不承認,他們除了用酒精來麻醉自己孤獨的靈魂,還有什么更好的辦法。

那些居住在她的四周,常常與她打交道的貧窮的原住民、孤獨的游牧者也都有著形形色色、性格迥異的生活方式,有時他們甚至會因為十分荒誕的思維、怪異的僻好而做出令她無法忍受的舉動。假設(shè)我們有一個或數(shù)個這樣的鄰居,肯定會天下大亂。

而作者的眼晴卻能透過她寬容的人格,去看待這些人,而且走進這些人的內(nèi)心世界去認識、體諒他們。因為她自己也是這樣寂寞無望。她把他們描述的滑稽有趣又可愛可親,使你笑中帶淚,為他們?nèi)绱苏鎸嵉幕钪只畹媚菢蛹拍?、那樣苦辛而感嘆。

作者用樂觀向上的姿態(tài)詮釋了世界,實在值得我們?nèi)ジ惺芩仟毺氐囊娊狻?/p>

阿勒泰的角落讀后感小報篇二

我們了解到的邊疆:貧窮原始,經(jīng)濟落后,教育不普及……但李娟筆下的阿勒泰更像是一個人間仙境,一個世外桃源,人們生活在一片樂土上,放牧耕種,遙遠的布匹,透在窗板間的“我”,看到近在身邊的明月以及夢里的貓。

似乎是因為我也正生活在落后小城的一角,于是感觸更多,更難以忘懷。臨近高三,就愈發(fā)向往大城市,向往城市的夢幻喧囂與自由,卻忽略掉了身邊的美:潔凈的藍天白云,到溫泉小鎮(zhèn)20公里的路程,到原始森林小溪山谷只需不到三小時的車程,生活美好,沒有波瀾,沒有緊迫,飯后散步的路上也時刻遇到熟人。

阿依鄧、庫蘭……小孩子們也沒有壓力,生活在自然之中,快樂悠閑。農(nóng)活是生命中必不可少的事情,無謂做與不做,作者也在這小地方里獲得人生的安寧與快樂。

人生的意義不正在于這簡單的平凡之中嗎?不被一個忙字所支配,而是享受周圍的一切。

給我留下最深印象的是那只雪兔,離春天只有20公分,頗像那個晚課,我們一起看的`電影《肖申克的救贖》,安迪夜夜挖通道直至通向自由。也許一只失敗的雪兔才更符合著生活的本質(zhì),成功是藝術(shù),而失敗才是常事,但沒關(guān)系,雪兔的失敗為他收獲了一家人的愛。

每個人都很平凡,但每個人都很幸福。

阿勒泰的角落讀后感小報篇三

當仔細品讀一部作品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獲,是時候?qū)懸黄x后感好好記錄一下了。那么如何寫讀后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阿勒泰角落的讀后感,歡迎大家分享。

“我步入?yún)擦?,因為我希望生活得有意義,我希望活得深刻,并汲取生命中所有的精華。然后從中學習,以免讓我在生命終結(jié)時,卻發(fā)現(xiàn)自己從來沒有活過?!备咧袝r看的電影《死亡詩社》里那個教英國文學的老師念出來的句子,來自《瓦爾登湖》。年少的心多么容易被感動,覺得將來就是要這樣與一切美好的東西為伍,不辜負每一天。青春的美好在于它美麗的夢幻,現(xiàn)在我只感動于這句話的詩意,但是真的覺得難以做到。

在紛亂的日子里又要想起阿勒泰的李娟,摘抄在我的本子上的一段話“整個村子安安靜靜,被風雪重重封堵。挖掘機剛把公路挖開,沒幾天又給堵死了。沒有新鮮食物,沒有訪客,沒有外界的絲毫音訊??磿?、織毛衣、染衣服、鏟雪、做飯、喂雞喂鴨喂兔子喂貓喂狗、生爐子、砸煤、睡覺,寫字,一共十項內(nèi)容,填充了那個冬天的全部生活。五個月啊····”是不是很寂寞?但是也很奢侈吧。

還有她寫的蓋在牧場上的漏雨的簡陋的家,支在沼澤里的帳篷,石頭壘起的爐灶。你怎么看待這種生活呢。人可以需要的極其簡單,在廣袤的土地上的一個地窩子,遮蓋一點陽光和風雨就足夠。食物也可以很簡單,回歸最原始的本質(zhì)。森林、草原,無所事事回歸本質(zhì)的生活是不是讓每一個困在都市的人羨慕呢。

可是李娟也想逃離啊,“那陣子我瘋了一樣地想走,想離開,水缸一見底就滿心的絕望。我想我可能會在喀吾圖挑一輩子水,每當我踉踉蹌蹌地走在路上,水波一蕩一蕩地灑出去,便想到還有什么同時也在白白的流逝,很快滲進大地,覆水難收···”

什么是白白的流逝,什么是空勞無獲,現(xiàn)代人的時間都是一格一格的,分秒必爭。

最近和一個同學聊了很多,他說覺得自己的同學回到老家四川綿陽過的生活并不比他那種表面高薪實際每天熬夜的生活差,所以他也準備回來,他說快樂是最重要的。

我想到自己,從前那么堅定的不愿意去往城市,可是,在故鄉(xiāng)卻也無法安定下來。不只是我,我知道在家鄉(xiāng)工作的很多孩子也會有出逃的沖動。生活在別處。寂寞是相同的。如果是單純的寂寞那也還是美的??墒巧顓s是一地雞毛,總是紛雜喧囂。

什么樣的才叫作幸福。有幾個孩子說,你寫的東西有種清淡的感覺。什么是清淡,不憧憬奢侈的物質(zhì)生活,不憧憬高的社會地位,不憧憬得到世俗意義上的`成功,只是時刻關(guān)注著內(nèi)心的感覺,關(guān)注著生活本身的美感??墒悄谴蟾乓彩橇硪环N逃避,逃避一個成年人該面對的壓力,逃避未來。可是它總要到來的。

古典詩詞真是美,那種情緒是現(xiàn)代人無法擁有的。像王維“少負盛名,壯登廊廟,晚年又得宋之問的藍田別墅,悠游林下”,才可以做到那種徹底的“靜”吧,“木末芙蓉花,山中發(fā)紅萼;澗戶寂無人,紛紛開且落?!边@閑適的士大夫生活誰不羨慕,但是沒有整個社會制度的支撐,誰能做到呢。

本子上無緣無故抄了一句“昨夜閑潭夢落花,可憐春半不還家。”大概是被那第一句所感動了,現(xiàn)代人即使不為工作也為各種消遣晚睡熬夜,又怎會在夢里夢見落花。

今天,有個女孩告訴我:“你可以既保持以前的知足常樂,瀟灑的好心態(tài);另一方面分出點精力打理物質(zhì)雜事,其實可以不沖突的。”我覺得說得太好。如果我非要從某種狀態(tài)突然變成另一種狀態(tài),可能自己首先做不到,而且也失去了自己的節(jié)奏。

還有我的同學,一方面告訴我提前謀劃,一邊也說快樂最重要。可能這就是要找到一種平衡吧。工作與愛好的平衡,物質(zhì)與精神的平衡,理想與現(xiàn)實的平衡。

是啊,快樂永遠是最重要的。所以,我想要回家去過兩天暑假,去找我的好友,去和父母好好吃飯聊天,去看爺爺奶奶,去開開玩笑,去繼續(xù)讀我的書。我抓緊時間做的一切至少該是我所需要的,我認為有價值的。

阿勒泰的角落讀后感小報篇四

《阿勒泰的角落》這本書是新疆的散文作家李娟寫的。李娟高中畢業(yè)后一度跟隨家庭進入阿爾泰深山牧場,經(jīng)營一家雜貨店和裁縫鋪,與逐水草而居的哈薩克牧民共同生活。《阿勒泰的角落》就詳細描寫了作者李娟在阿勒泰的生活和所見所感。

李娟的語言富有特色,沒有多少華麗的修飾,只是用簡樸的語言細膩地描繪自己身邊的細節(jié),也頗有幽默感。在《離春天只有二十公分的雪兔》這一章節(jié)中,作者李娟描寫了自己用模模糊糊的哈薩克語言與顧客做生意時遇到的障礙麻煩,形容“賣出去一樣東西真是難于爬蜀道”,隨后又連續(xù)寫了好幾個“是這個嗎?”來顯示尋找顧客要的東西十分煩瑣。作者李娟最后還風趣地點評“折騰到最后,對方要買的也許只是一毛錢一匣的火柴?!?/p>

李娟也善于觀察生活,尤其是一些微小不引人注意的細節(jié)。作者李娟寫有關(guān)葉爾保拉提一家的事時,細致描寫了葉爾保拉提媽媽的力大無窮,通過揉面和劈柴火兩件事來表現(xiàn)。兩件事都先由作者的無能與笨拙引入,作者李娟“雙手捏成拳頭使足了勁擂下去,也只能在面團上陷兩個三公分深的拳頭印子”。而葉爾保拉提媽媽就“一擰,輕輕巧巧地揉開了,一揉到底,極利索暢快,好像揉的是棉花,面團在她手中馴服得不可思議”。

劈柴火時,作者李娟“高高地掄起斧頭,深呼吸,大吼,重重地、狠命砸了下去!結(jié)果只砸出了一道白印兒……”而葉爾保拉提媽媽磕完瓜子,輕輕拎著斧頭,身輕如燕,但落斧如神。柴火幾下子就散成一堆渣子了。

李娟生活的新疆阿勒泰地區(qū),物質(zhì)條件不是很好,但是在她的描寫下,邊疆的生活充滿了快樂與幸福。

阿勒泰的角落讀后感小報篇五

實際上,我讀了《阿勒泰的角落》的第一篇文章就已經(jīng)決定選這本書,但我其實說不上她到底有哪些好。她無非是用第一人稱講述自己的故事,平淡無奇的生活,平實的語言,沒有獵奇,沒有懸念。

因為所涉及的題材大多是作者定居新疆阿勒泰時的生活,身處都市的人們?nèi)菀讖闹袑さ镁眠`的純真、樸素與平靜。這也許是有的人喜歡李娟的理由,但不是我的,我并不覺得遙遠的村落,沒有工業(yè)污染的無人區(qū)就比喧鬧的都市純凈,污濁的心靈,就算到無塵實驗室也不會獲得凈化。

李娟文字里的純凈、純真與對生活的熱愛,是她創(chuàng)作那些文字時內(nèi)心的狀態(tài),而非刻意為之,但作家的文字不代表作者本人,就如安嘉和不代表馮遠征一樣?!栋⒗仗┑慕锹洹肥且槐径f字的散文集,阿勒泰是多么貧窮,阿勒泰的生活又是多么的不便,這是文字里告訴我的(也就是說作者不是對這一切的艱苦渾然不覺)。而作者的文字又是那樣的輕松與樂觀,而且顯然是發(fā)自內(nèi)心的樂觀,這讓我覺得矛盾。

這樣的文字必定會耗費作者很多的能量,讀起來讓我如坐針氈,因為我的輕松是建立在作者的痛苦之上。

當然,我并沒有意識到這一點,我只是隱約感覺不自然,直到我讀了她的另一本散文集《走夜路請放聲歌唱》。李娟在再版序里說:

有意思的是幾乎所有的讀者都認為我的兩本「阿勒泰」系列閱讀起來很輕松,而這本書則非常沉重??蓪嶋H創(chuàng)作時,阿勒泰那些文字,我寫得非常艱難,寫這本書時則輕松許多。

《走夜路請放聲歌唱》是李娟與《阿勒泰的角落》創(chuàng)作時間相近的博客合集,這本書情感致密,毫不節(jié)制,看得我喘不過氣來—她將阿勒泰系列背后的沉重寫在了其他地方。原來那不自然的感覺,并不僅僅是因為我內(nèi)心扭曲,不愿相信存在那樣純粹的樂觀。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阿勒泰的角落讀后感小報篇六

繼《呼蘭河傳》后看《阿勒泰的角落》,感覺像從黑白映畫走到戈壁灘。感謝黑暗晦澀的日子離如今的我們遙遠了,還是如詩如畫如孩童般天真的故事,叫人更放松自在。

2020年是個有點悲慘的年份。有趣的是年初的時候我恰巧被扣在新疆,躲在別人家里看了2個月窗外的風景。

最初偷偷下樓的時候,抬頭就能望見遠山。山頂覆著雪,山下是一條筆直通往山頂?shù)拇蟮?。路上一輛車也沒有,兩邊的房子全部歇了業(yè)。

就是這么明亮寬敞的日子,叫人忍不住向往異域的祥和。

新疆對于其他地方的人來說,有異于常人的生活。早上9點天開始泛亮,10點方能見著日頭。晚上8點才開始轉(zhuǎn)黑,以致晨昏顛倒的我,凌晨1點才會思睡。當?shù)厝讼矚g吃各式各樣的馕,硬梆梆的,看著像能砸死人的那種,拿著也確實能砸死人的那種。還有家家戶戶上菜的盤子,大的發(fā)垮,吃得賊爽,能讓我很嗨的那種。

只是這個地方還是很窮。例如我滿大街地找可口可樂,卻只看得到百事,最后還是在2公里外的大超市,才買到了我的口饞。

來的時候我點了下地圖:我就坐落在中國地圖最西邊角的位置,打車1小時就可以出國了的那種哎。所以若不是疫情來襲,我就可以花個門票錢跨國了。由此深感遺憾。

我不覺得這是疫情導致的,而認為這就是它自己的特色?;蛟S地大物博偏是讓這里不稀罕高樓林立,競爭壓力也不比東南地域強烈,每日勾心斗角到拼得你死我活在這里少了許多意義。這里人與人之間,看著像保持著距離,其實內(nèi)心又頂親和的。這才真的舒適。

比起大城市里的面和心惡,這里的確少了挺多陰暗的東西。

大概也就是這樣一方水土,生得出這樣一些故事。我也就這樣看著李娟的《阿勒泰的角落》,一點點懷念自己在新疆的那些日子。它們一個一個長得那么像,歲月靜好,陽光明媚。那樣的日子,總是讓人產(chǎn)生不會長大的念頭。若是真心追求這樣的生活,來這里定居會是不錯的選擇。

可我還是習慣社畜生活啊,還是比較向往帶點刺激性的那種,所以還是毅然決然地選擇離它而去了。也就無法過高評價這本散文集了,卻也不忍低估這樣的靜好年華。

阿勒泰的角落讀后感小報篇七

每到年底,我都會被工作和生活壓得呼吸困難。這時候讀一本淡淡的書再合適不過了。只需一個下午,安安靜靜地品一品世上其他人的生活?;仡^再看自己的日子,便從容了許多,呼吸也順暢了?!栋⒗仗┑慕锹洹肪褪沁@樣一本書。作者李娟生活在新疆,她以自然筆調(diào)記錄日常點滴趣事,向讀者展示了阿勒泰地區(qū)淳樸自然的風物人情。

李娟一家到達阿勒泰的第一站是喀吾圖,在喀吾圖開了一家裁縫店,之后又轉(zhuǎn)行開雜貨鋪。因為做生意的緣故,李娟一家跟隨牧民在夏牧場和冬牧場之間輾轉(zhuǎn)遷徙,流動的生活讓她走遍阿勒泰的各個角落,見識到生活在這片土地上各式各樣的人和事。

經(jīng)歷了多次銀行貸款的我在看到《喀吾圖奇怪的銀行》一文時簡直驚掉了下巴。喀吾圖的銀行一年到頭都冷冷清清的,可是到了農(nóng)業(yè)貸款發(fā)放那兩天卻熱鬧非凡。幾百公里以外的老鄉(xiāng)也趕來了,當?shù)厝藢Α百J款”這一概念的認知模糊到居然以為那就是國家發(fā)給大家隨便用的錢?!半y道不想還了嗎?”當?shù)厝嘶卮穑骸盀槭裁床贿€?什么時候有了什么時候還嘛?!倍罹昙乙操J了三千元,之后行長調(diào)走,從沒人找上門來提這事,李娟家又搬了很多次家,過了很久都沒還。最后那個銀行的一個工作人員到夏牧場走親戚,在深山老林里迷了路,不小心撞到了李娟家,才終于還上了。

這本書的一大特色就是非??谡Z化。葉爾保拉提一家、河邊洗衣服的時光、外婆的早飯、補鞋子的人,這些都是她平日里見到的人,寫他們的故事時也就直接把現(xiàn)實對白寫進來。在《爾沙和他的冬窩子》中,描寫“爾沙講起漢話來,上一句和下一句之間,起碼隔著三個逗號的停頓”,李娟就真的用了三個逗號,爾沙說話時憨厚的樣子立刻出現(xiàn)在眼前。

在李娟的文字里,世界很靜很靜,時間很長很長,而人很小很小。她一個小小的人在用心感悟這片土地,本是厚重、貧瘠、蒼涼的生活,李娟和她的家人卻過得溫暖、豐盈與喜悅。我不由得想到了清代袁枚的《苔》:白日不到處,青春恰自來。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李娟就是那顆如米粒一般微小的苔花,卻絲毫不自慚形穢,依然像那美麗高貴的牡丹一樣感受生活,自豪地盛開著。

阿勒泰的角落讀后感小報篇八

沐浴陽光,讀李娟的《阿勒泰的角落》,書香氤氳,感悟頗深。

這是一片淳樸的世界。

自然而淳樸的筆觸,描繪出阿勒泰地區(qū)哈薩克族的日常生活:做裁縫、經(jīng)營一家雜貨店、河邊洗衣服的時光,門口的土路……盡管文字中會飽含生活的艱辛,在作者李娟的眼中,那又何嘗不是一種美的享受?只要我們有一雙善于發(fā)現(xiàn)的眼睛,永遠樂觀地面對生活,永遠對生活充滿熱愛,就會發(fā)現(xiàn)生活中處處都有美。

我欣賞的,還有那種真實的氣息。簡單、不造作得語言,記錄了哈薩克牧民和作者自己一家人的生活?!锻馄诺脑顼垺愤@篇可謂“經(jīng)典”。好玩的老頑童外婆充滿了童趣和愛心,淳樸自然的語言中又不失幽默,讀者閱讀時有時也能樂一樂,那會心一笑,真是一點也不乏味。

讀這本書,還能領(lǐng)悟到獨特的新疆風情,新疆的牧民們,在荒涼的草原上趕著瘦弱的羊群。也許,他們的一生中只有這么一次美好的相遇,也許,多少年后他們又在某地相遇,或下著暴風雪,即使天寒地凍又算得了什么?素昧平生的人們圍在一團,溫暖彼此的心。讀到此刻,我的心也被人世間最美好的溫情所感動。面對困難,大家都能團結(jié)起來,共同面對,不管人們是否相識,險境面前人心是一致的,克服困難也就不難了。

這讓我想起了去年,學校舉辦校園文化藝術(shù)節(jié),我們班能歌善舞的同學較多。比賽前大家都以為準能拿第一名,誰知道結(jié)果卻相反。合唱節(jié)目演砸了,全班一片嘩然,同學責怪班長組織得不好,負責領(lǐng)唱又搶了節(jié)拍……這個簡單的故事也同樣說明了簡單的道理。誰不知道團結(jié)起來力量大?只是落實到行動中就不容易了。而新疆牧民們做到了,這與文化程度無關(guān),從中可以知道:在生活中,我們不能忽視這些小細節(jié),否則也將會釀成大禍。

《阿勒泰的角落》用最樸實的語言描述了新疆生活,表達了她對這片土地對生活的熱愛和對美好未來生活的向往,簡單的故事中蘊含著小道理,小道理蘊含著大智慧,同樣能影響人的一生,這也是這本書真正動人之處。

公眾號:丁鋒語文生活。

阿勒泰的角落讀后感小報篇九

當品讀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東西,何不靜下心來寫寫讀后感呢?你想知道讀后感怎么寫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阿勒泰的角落》讀后感,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我通常,看到一本好書,就像餓漢遇到了美食,拿起便要大塊朵頤一翻才過癮,甚至是樂于犧牲睡眠時間的。但這次卻不同,看著《阿勒泰的角落》,竟不想一氣看完,確切點應(yīng)該是舍不得一下子就把它看完,覺得看了一點便少一點了。看書很少會有這種感覺的。作為書的上賓,請上床頭,每天睡前細細地品味其中的章節(jié),如此下來,也看了兩個多月??赐旰?,想回憶一下書中的細節(jié),竟是感覺一片混沌,努力去想,也只能憶起其中的一切影像。才發(fā)現(xiàn),這真是一本無用之用的書。

看完了正本書后,翻到最前邊看作者李娟的自序,她說寫這書只為了在努力地耐心地體會著種種美感的過去的自己,在一點一滴地逐漸成長中記錄著一種真實的平衡感,尋找著一種踏實。我想,這也正是我看這本書所能體會到讀者最純真的用意,至于書中寫了什么,李娟她的經(jīng)歷,隨著一個個故事讀完了,自己也融入了自己的生活中,里面的故事就淡忘了,但那種真實的平衡感,卻占據(jù)著心中的感覺,同時也喚醒了自身對這種感覺的更為強烈的渴望。

在更前的一段時間,也是在睡前看的書,看過梭羅的《瓦爾登湖》,作者在他的書中也描繪了他的平淡生活,他是刻意地把自己獨居在一個小島上,獨自建房子,在島上獨自生活了兩年時間,他用兩年來感受一種孤獨平淡的生活,同時也用嚴謹?shù)奈淖峙c文明社會作了對比。這本書,對于哲理性來說,有很好的閱讀性,但作為單純的人生感悟,作者的舉動,總是過于刻意了。相比較而言,李娟的生活,她也隨著她的裁縫店,商店,也隨著阿勒泰深山牧民的遷徙而不斷搬遷,在當?shù)?,人口是稀少的,物質(zhì)也缺乏,但在這種貧乏的生活狀態(tài)中,她不刻意地,甚至是懷著對俗世生活的無限興趣融入了自己的生活中去,在其中,能清晰地發(fā)掘生活的樂趣,也體會著生活的煩惱,也絮叨了當?shù)啬撩竦穆收???赐陼?,很多描寫的細?jié)雖是不記得了,但一些影像,如李娟洗衣服的樂趣,只感覺當時的涼水與陽光都是她獨有的;還有她眼睛對雪地的反應(yīng),這感覺即使是沒見過雪的人也能深深體會到一樣;還有晚上睡覺野貓的騷擾,抗爭,與妥協(xié);以及牧民還錢的舉動,都純樸得讓人感動。這種純?nèi)坏男膽B(tài),或是梭羅所缺少的吧。故此,《瓦爾登湖》給人的是一種哲思,《阿勒泰的角落》反是能以更為簡單的文字就能觸碰到人的心靈深處。

當然,這在也無意于貶低梭羅,之所以有以上的感覺,我想東方的`文章不像西方那樣追求一種邏輯的嚴謹,東方文章的審美追求的是一種意境,一種意淡而高遠的文風。這種把意境融進了文章里面,也是東方所擅長的詩意的文風。試想《詩經(jīng)》中“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依人,在水一方”就含有了蘆葦、霜、河流,人以及氣候等所組成的景象,也像孟浩然的“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等都能用平淡的文字勾起所閱讀者的無限聯(lián)想。再更深一點的,有意境的同時,也最求著一種淡。在描寫阿勒泰生活的平淡文字中,也在作者的那種平淡生活中,正是一種用心地體會,從而文字勾勒出了豐富的景像,生活也是充滿了詩意。原來,詩意的生活來源于一種對踏實生活的感悟。這也正應(yīng)合了印度哲學家奧修所倡導的:真正的心靈到處,荒原即花園。

心靈真正到達生活處處,可通過有為達成無為。這是《阿勒泰的角落》帶給我無用之用的感觸。

阿勒泰的角落讀后感小報篇十

實際上,我讀了《阿勒泰的角落》的第一篇文章就已經(jīng)決定選這本書,但我其實說不上她到底有哪些好。她無非是用第一人稱講述自己的故事,平淡無奇的生活,平實的語言,沒有獵奇,沒有懸念。

因為所涉及的題材大多是作者定居新疆阿勒泰時的生活,身處都市的人們?nèi)菀讖闹袑さ镁眠`的純真、樸素與平靜。這也許是有的人喜歡李娟的理由,但不是我的,我并不覺得遙遠的村落,沒有工業(yè)污染的無人區(qū)就比喧鬧的都市純凈,污濁的心靈,就算到無塵實驗室也不會獲得凈化。

李娟文字里的純凈、純真與對生活的熱愛,是她創(chuàng)作那些文字時內(nèi)心的狀態(tài),而非刻意為之,但作家的文字不代表作者本人,就如安嘉和不代表馮遠征一樣?!栋⒗仗┑慕锹洹肥且槐径f字的散文集,阿勒泰是多么貧窮,阿勒泰的生活又是多么的不便,這是文字里告訴我的(也就是說作者不是對這一切的艱苦渾然不覺)。而作者的文字又是那樣的輕松與樂觀,而且顯然是發(fā)自內(nèi)心的樂觀,這讓我覺得矛盾。

這樣的文字必定會耗費作者很多的能量,讀起來讓我如坐針氈,因為我的輕松是建立在作者的痛苦之上。

當然,我并沒有意識到這一點,我只是隱約感覺不自然,直到我讀了她的另一本散文集《走夜路請放聲歌唱》。李娟在再版序里說:

有意思的是幾乎所有的讀者都認為我的兩本「阿勒泰」系列閱讀起來很輕松,而這本書則非常沉重。可實際創(chuàng)作時,阿勒泰那些文字,我寫得非常艱難,寫這本書時則輕松許多。

《走夜路請放聲歌唱》是李娟與《阿勒泰的角落》創(chuàng)作時間相近的博客合集,這本書情感致密,毫不節(jié)制,看得我喘不過氣來—她將阿勒泰系列背后的沉重寫在了其他地方。原來那不自然的感覺,并不僅僅是因為我內(nèi)心扭曲,不愿相信存在那樣純粹的樂觀。

阿勒泰的角落讀后感小報篇十一

《阿勒泰的角落》是由作者李娟在1998-2003年之間陸續(xù)完成并在《文匯報》、《南方周末》等發(fā)表的多篇關(guān)于新疆的短篇散文集結(jié)而成,被譽為現(xiàn)代版的《呼蘭河傳》?;ǖ匚膶W榜頒獎詞中這樣評價李娟的文字“透過私人的感觸呈現(xiàn)了新疆的歷史脈動,在那自然素凈的文字背后,是新疆廣袤土地上世世代代不息的精魂。在她的文字世界里,世界很寂寥,時間很綿長,而人變得很小很小。”“文學就這樣一百年一百年地,與真實背道而馳。只有像李娟這樣的女孩,懷著對生存本能的感激與新奇,她筆下的貧窮、死亡、疾病、災(zāi)難,呈現(xiàn)出一種文字的高貴?!北蛔u為“20世紀中國最后一位散文家”和“鄉(xiāng)村哲學家”的劉亮程在給李娟的推薦語中這樣寫道。

在《阿勒泰的角落》一書中,作者以天然而純真的筆調(diào)描述了阿勒泰地區(qū)哈薩克族日常生活點滴趣事,風里來雨里去的邊疆牧人、隨家庭不斷遷徙的動蕩、離春天只有二十公分的雪兔、風沙肆虐的荒漠里喂養(yǎng)的金魚……本應(yīng)厚重、貧瘠、蒼涼的生活,在李娟獨樹一幟、靈光閃閃的筆觸下,卻煥發(fā)出別樣的溫暖、豐盈與喜悅。

大雁南飛時的情景她看得動彈不得,仰著脖子想要流淚:“一行大雁從北向南整齊地橫過天空,是這大風中唯一無動于衷的事物??粗鼈?nèi)绱思澎o地飛翔,像是通過天空的屏幕看到了另外一個世界的情景?!?/p>

五月初面朝黃土背朝天忙著點花蕓豆時,干燥的大地、堅硬的種子、簡單的勞作,讓她不禁感慨:“勞動的力量真是巨大啊,還有大地的力量,種子的力量。種子像是這個世上所能有的一切奇跡中最最不可思議的。想想看:它居然能在最最粗礫的大地上萌生出最嬌嫩的芽,居然能由一粒變成很多很多。”

“當?shù)氐暮⒆觽冃〉臅r候都很白,很精致,目光和小嗓門水汪汪的,頭發(fā)細柔明亮??墒巧晕㈤L大一些后,就很快粗糙了,輪廓模糊,眉眼黯淡。”透過喀吾圖當?shù)匦『⑷菝采系木薮笞兓?,折射出當?shù)厣畹钠D辛,正如她所說“惡劣的氣候和沉重的生活過濾了柔軟的,留下了堅硬的?!?/p>

“在紅土地,生活已經(jīng)堅固了許多。但壞天氣仍然動搖著我們的心。春天里,風沙中的紅土地,從天到地全是極不耐煩的咆哮,遠處田野邊的樹木被劇烈地來回撼動。風一陣,雨一陣,冰雹一陣。天空昏暗,雖然是正午時分,但房間里暗得不得不點起了蠟燭。我們早早地做飯、吃飯,然后上床躺著。由我們的房屋替我們承受整個世界。”

“當兔子滿院子跑著撒歡,兩只前爪抱著我外婆的鞋子像小狗一樣又啃又拽——它好像什么都不記得了!它總是比我們更輕易地拋棄掉不好的記憶,所以總是比我們更多地感受著生命的喜悅?!?/p>

“我們還種了好幾盆花。我媽只喜歡好養(yǎng)活的,一年四季花開不斷的,而且花還要開得又多又熱鬧的那些,比如酢漿草。分明就是草嘛,怎么養(yǎng)都養(yǎng)不死,亂蓬蓬一盆子?;ㄋ樗樾⌒。吵臭[鬧擠了一窗臺?!?/p>

“魚缸里水面平靜,這水面如同皮膚一樣敏銳地感知著疼痛,并且不可觸動。魚在透明中靜止,是透明中靜止的一團色彩,似乎快要滲開了去,卻一直沒有。魚又緩緩游動,透明中全是寂靜的歌聲……金魚清潔純粹的、燦爛鮮艷的身子,在那束光線中平穩(wěn)地來去,如同這混沌世界中一顆靜穆明澈的寶石。面對那樣的寶石,即使是一顆已經(jīng)開始老去的、粗糙的心,也能看出奇跡來?!?/p>

……。

若無意指認那在傷感中徘徊、欲望中沉浮的生命就是我們本來的生命,那么,總還有別樣干凈明亮的生命,等著人去認領(lǐng)。作者將平淡生活中的美好述之筆端,貧瘠的土地里也藏著生命的希望,瑣碎的生活因為人性的美好、善良以及生命的韌性而變得極富張力、妙不可言。她刻畫的不是一組有關(guān)新疆的異域風情,她刻畫的是我們內(nèi)心的牧歌:白雪和陽光,青草和白樺林,優(yōu)美而明亮。

大自然真是神奇,看完這本書,真的很想去阿勒泰走走呀~。

阿勒泰的角落讀后感小報篇十二

李娟的作品語言質(zhì)樸,絲毫沒有雕琢的痕跡,沒有很多專家所說的文采,但是卻飽含著人性之美,這是她的作品最吸引人的地方。

開篇的《一個普通人》中有這樣一句話:在喀吾圖,一個淺淺寫在薄紙上的名字就能僅僅縛住一個人。

《外婆的早飯》中寫道:于是每天的清晨,在荒野里的火爐旁,總會圍過來很多寒冷的行人烤火取暖。還有人在路上遠遠地朝這邊打招呼,急急忙忙往這邊趕。他們以爐灶為中心緊緊圍坐一圈,高興地說這說那,不時幫忙往爐子里添一塊柴。稀飯沸開了,就趕緊幫著揭一下鍋蓋。每到那時,外婆就會進帳篷捧出一摞碗出來,為他們一人勻出小半碗滾燙的米湯,他們連忙感激地接過,謝個不停。然后在熱氣騰騰的水蒸氣和炊煙里,很幸福地小口小口啜飲。這時,遠處的天空越來越藍……突然,大地"轟"地一片金黃,太陽從群山間升起來了!

似乎也在同一時刻,羊群的咩叫聲和牛哞聲突然密集起來,一聲聲長呼短應(yīng)。整條山谷都熱鬧起來。聽著這聲音,我們倦意更濃,猶在夢中。只覺得枕邊一片透亮,被窩更加溫暖了。偶爾眨開條眼縫,從帳篷縫隙里瞟到外面爐灶邊的人們正戀戀不舍地起身離開。遠一點的地方有他們的牛羊,在朝陽里聳動著點點金黃。

外婆早飯的火爐多親切啊,它砌進了多少寒冷行人最幸福的時光啊……但是,正在最感動著的時候:"大懶蟲小懶蟲快起來!太陽曬屁股啦!都睡一晚上了還沒有睡夠?……"。

真是窩火!也不知是誰讓我們睡一晚上都沒法睡夠的……。

《三個瘸子》中母親責怪李娟:老人給的東西怎么能拒絕?哪怕是五毛錢也應(yīng)該收下。

阿勒泰的角落讀后感小報篇十三

甚是喜歡《阿勒泰的角落》,平實的語言,言之有物,如實地記載,樂觀的生活態(tài)度,就像有一個朋友娓娓道來。很遺憾沒有抽出一個完整的時間一口氣翻完,陸陸續(xù)續(xù)見縫插針的幾章幾章地往前挪。這樣的書適合在一個閑適的下午,配一杯茶,合一首慵懶的音樂,才不會辜負。

角落是主持人的作業(yè),看著各位爆的猛料,八地興高采烈,我心里很是惆悵。從來就是一個敞亮的人,順順利利,水到渠成,沒有什么犄角旮旯呀?眼見作業(yè)大限已到,猛然想起五月回家鄉(xiāng)武漢的重重感嘆,好吧!就這個了。

也許有人會說這回家和角落有什么關(guān)系?這完全源自于在異鄉(xiāng)珠海定居后,每次回武漢的感覺,就會越來越覺得自己是個生在武漢長在武漢的異鄉(xiāng)人,家鄉(xiāng)變的太快,翻天覆地,頗有只見新人笑不見舊人哭之感,我時常恍惚我是否在這個城市存在過,兒時對于這所城市的記憶只能放在角落里封存。

小學時最喜歡在外面過早,過早是武漢人早餐的形式,那時還用糧票呢!我隱約記得是一張糧票再加幾張毛票,吃的豐富呀!香口熱辣的熱干面配桂花味的糊米酒,軟糯粘牙的豆皮,油澄澄又香又脆的油條,大爐子里炕的燒餅,炸地酥脆的油餅,還有煎餃,苕面窩……,每天不重樣的吃,味道好,份量大,實在!早上吃的滿足,一天的心情就會特別好!這些味道沉在我的味蕾中深深地記憶下來?,F(xiàn)在每次回武漢第一件事情就是盼著過早,可遺憾的是再也找不回原來的正宗的味道。有一次偶然在珠海街道上遇到一家打著熱干面旗號的小店,本不作任何期待,點了一碗,一入口,就是那個讓我千思百轉(zhuǎn)的味道,只覺得眼睛里熱熱的。食物能銘記某個時刻,我懂了。

初中高中時,在上學和放學的路上,我會經(jīng)過一間小小的書店,雖然只有50平方米但總是被學生們擠得滿當當?shù)?,拿一本書我是被擠進去,又被彈出來,今天的書店可沒有當年的它那么豪氣。為什么這么火爆?因為書店里只賣言情小說和武打小說,這可是老師和家長的頭號大敵呀!所以只能偷著看。在這個書店里我認識了亦舒,她告訴我“女人不能美則美矣,然卻毫無靈魂”,認識了岑凱倫,給了我最初的關(guān)于穿衣搭配的美學知識,認識了金庸的江湖,了解了什么是談?wù)勄檎f說愛!在大學時書店被網(wǎng)吧代替了,有了電腦誰還會去借書看呢?有時我會想,那些和我一起擠書店的孩子們現(xiàn)在在哪兒?會不會和我一樣想起它。

兒時最好的女同學,現(xiàn)在已經(jīng)失了聯(lián)系,但當時感情真是好,好到什么程度呢?我們上學一起走,放學一起回家,時常會你先把我送回家了,我再把你送回家,然后再送回去。她家住在一幢紅色的房子里,是很多家串著一個走廊的那種,父母早早離異,和幾個年長的姐姐住在一起,完全沒有大人的管束,父母只提供經(jīng)濟支持,什么事情自己作主,自己搞定。這在當時我們小屁孩的眼里可牛了,再加上她長得漂亮,乎閃閃的大眼睛,全班的男生都迷她,女生都喜歡她。我和她時常膩在一起,在她們家流連。夏天時,她們家的外墻上會爬滿爬墻虎,冬天屋檐下會掛一串串的冰柱。這次回去,我特意去了那幢房子,大門口掛著條幅“早拆早搬新房,早搬早選房”武漢誓要舊貌換新顏的節(jié)奏,似乎一切舊的老的存在都是不合理的。我知道下次我再回來,這幢房子將不復存在,只能是我少年時代的一個回憶。

角落是回憶最好的安置!

阿勒泰的角落讀后感小報篇十四

新疆在我的旅行計劃中一直排在第一位,但由于種種原因,每次旅行都不得不放棄這個地方。或許是因為得不到,心中對新疆的向往不斷加深:遼闊的大草原,美麗的天山,瓜果飄香的吐魯番,能歌善舞的新疆人……總之,是一種遙不可及的美麗。但看了李娟的《阿勒泰的一角》、《冬日的牧場》等系列書籍后,新疆的.形象一點點在我腦海中浮現(xiàn)。感覺自己正走在涼爽的河邊,或站在塵土飛揚的小路上,或漫步在茂密的叢林中。有時會感嘆生活的沉重,有時會被人們的樂觀精神所鼓舞。

在《阿勒泰的角落》一書中,作者還是一個二十多歲的少女。她跟隨母親進入阿爾泰深山牧場,經(jīng)營雜貨店和裁縫店,與以水草為生的哈薩克牧民生活在一起。他們跟隨牧民進山換田,在草原、戈壁、廢棄的礦山聚居地艱難經(jīng)營著自己的事業(yè)和生活。在那里,大自然賦予人類的是繁重的勞動、稀缺的物質(zhì)和惡劣的環(huán)境。人類不是自然的主人,而只是自然的一小部分。他們孤獨而謙虛,寬容,剛毅,樂觀。一切的悲歡離合,都被視為理所當然,成為一切生命生起滅亡過程中的常態(tài),坦然接受,無怨無悔。

作者的母親是一個可以創(chuàng)造一切的“巨人”。她用自己的雙手,在廢墟中建造了家園,并不斷地翻新修繕。哪怕只是一個臨時住處,她也要抱著一輩子都住的態(tài)度去“折騰”。她靠著胸口零下20度到30度的體溫,把在阿勒泰從未見過的廢金魚帶到了戈壁灘,只因為“金魚在水里游來游去,像一種山上不存在的花”這個世界?!彼呐蛟S并沒有給一家人的物質(zhì)生活帶來多少改善,但正是她飽滿的熱情支撐著韓家在遠方的阿勒泰扎根。

阿勒泰的角落讀后感小報篇十五

去書店,看到李娟的《阿勒泰的角落》,翻看,發(fā)覺不錯。購買一本,25元,時逢西博會期間,曰:85折,格算。

回家后,翻看,斷斷續(xù)續(xù)的翻看。這,又是一本不用記頁碼的書,也是一本不用一氣看光的書。閑暇時打開來,讀幾節(jié)。讀著,便會將心緒平靜下來,便會想,那些遙遠地方的風景和生活里的情趣。這一切,來源于作者的文字,干凈、明亮、可愛、溫暖。與安妮的蔚然不同,但也是夠好的。

如她是這樣描寫男人喝酒的:

我家的柜臺下的角落里至今還堆著一些無法處理的寶貝,包括五件皮夾克、幾頂皮帽子、幾根馬鞭、一副皮手套、兩三個手電筒,還有一個摩托車頭盔、一大堆匕首、一疊身份證、一個戶口簿、數(shù)不清的手表(有一半都不能走了)。更可笑的是,還有一雙皮鞋……全是賒帳的酒鬼隨手抵在這里的,估計酒醒后就忘掉了。

更可氣的是晚上,那些人也不知道為什么有那么大的毅力,冰天雪地里能連續(xù)敲幾個小時的門。他們越是這樣,我們越是不給開;我們越是不給開,他們越是要堅持到底,不煩不躁,一直叮叮咚咚敲到天亮,就回家睡覺去了,一覺睡到晚上,吃飽了飯,再來接著敲。

經(jīng)常是干活干到半夜,一出門,就給門口堵著的東西絆一跤。低頭一看,又是一個醉趴下的,不知在冰天雪地里倒了多久了,于是趕緊把他拖進房子,扔到火爐邊擱著,讓他自己醒過來好回家。可氣的是,這種人醒了以后,往往第一件事就是要酒喝,根本不為自己剛剛儉回一條命來而稍有害怕。

奇怪,為什么要喝酒呢?酒到有什么好喝,那么辣,而且還得花錢。

一個做裁縫的家庭,常年在那片土地上流動著,做著裁縫,所以對錢自有一點單純的意識,寫來也可愛。

來這里做衣服裙子的女人們,一個比一個可愛,可愛的簡直都不忍心收他們錢了。哪怕是五六十歲的老婦人,撒起嬌來,也跟小姑娘一樣動人。她們會像念詩一樣哀嘆自己的青春,滿臉難過,眼睛卻狡猾地笑。

年齡小的就更難對付了,她干脆緊緊摟住我媽的脖子,拼命親她,讓她氣都透不過來,再口口聲聲地喊她“媽媽”、“親愛的媽媽”。

到了后來,我們的價格降的和“小上海”家的一個檔次——實在是沒有辦法呀……。

價格一降,我們的生意就更好了,也更忙了。冬天的是候,經(jīng)常是深夜過去天亮了的時候才開始休息。

愛情會在任何地方發(fā)生,她寫妹妹的戀愛亦是可愛的。

十七歲、十八歲,雖然只相差一年,但差別太大了。去年還是一個倔強敏感的少女,今年一下就開竅了似的。雖然這件事上我們都瞞得很緊,但她自己肯定感覺出了什么,并且還有所回應(yīng)呢!第二天,趕在盧家小伙子過來接她之前,我們看到她把各破三個洞的球鞋脫了,換成壓箱底的新皮鞋,還欲蓋彌彰地解釋:“噢,昨天汗出多了……那雙打濕了,……濕透了”

到了第三天,又把灰蒙蒙的運動服換成了天藍色的新外套——干活去穿什么新衣服啊?但我閉了嘴什么也沒說。她自己都舍得我還多什么嘴。

一拍篷土的頭發(fā)也細細地洗凈了,從此做飯和倒煤灰時,頭上會小心地包著頭巾,下地干活也不忘包著。

不寫了。

附言:

李娟的《阿勒泰的角落》里面看到她的博客地址,這段時間沒事就會過去看一看,讀讀哪些北疆的生活,感覺那蒼茫的群山、荒涼的戈壁、寒冷而寂靜的零落人家。

有篇文章寫的,在阿爾泰山和天山山脈附近的阿勒泰地區(qū),發(fā)現(xiàn)了恐龍化石,還有長頸鹿,甚至還有貝殼。真是滄海桑田啊!從地圖上看幾乎就是亞歐版塊的最中央位置的地方,居然當年也是一片汪洋,那是不是更或者,在現(xiàn)在大洋深處,當年曾經(jīng)確實一片陸地,還能找到當年的城郭和村落。

億萬年過去后,世界在顛倒性的變遷著,我們也只是匆匆的過客,幾十年或許只是白馬過隙,轉(zhuǎn)眼都會四散云銷,或許誰都不再會記得。只有我們自己,記得身邊經(jīng)過的、愛過的人,也算我們曾經(jīng)來過。記得綠羅裙,處處憐芳草。

阿勒泰的角落讀后感小報篇十六

《阿勒泰的角落》這本書,我看到一半的時候,萌生了寫《格竹》的沖動。我把我的第一篇公眾號文章《格竹》拿給小魚看,他看完之后說:“絕!原來文章還可以這樣寫??!”小魚的評價里有10歲的孩子對媽媽的愛與鼓勵,但我想說的是《阿勒泰的角落》這本書的魅力,以及它對我的影響。

它是那樣純凈與美好,而且是那樣寬廣的純凈,那樣高遠的美好。

我第一次感受到人的內(nèi)心世界可以如此純凈而豐富,如此細膩而美好,它就像是枯燥、苦悶的生活縫隙里生出的美麗的花,它又像是茍且的眼前孿生出來的遠方的詩,我無比欣喜于見著生活與詩完美的融合為一體了。那一片沒有喧囂,不受污染的廣袤無垠的空曠的綠草地,仿佛就是我們純凈的心靈綠洲。

特意去搜了新疆地圖中阿勒泰這個地方,它實在是離我太遠太遠,太偏太偏。它偏遠到光看地圖我都能想象到它的貧瘠與寂寥,如果不是這本書我這輩子可能都不會知道這個地方。

就是生活在這樣一個貧瘠與寂寥的荒野上的作者李娟卻讓我看到了生命最本真、最美好的姿態(tài)。書中的文字,是作者李娟在河邊洗衣服時,在爐灶邊做飯時,在店里縫衣服、熨褲子時,在討價還價做生意時,在買東西的路上,在不停地搬家的路上,在去玩的路上……自然流淌出來的。每次沉浸到這些文字里,我都被生活中的美好與寧靜深深地感染著,這也是我現(xiàn)在每天想要寫一段的靈感來源。

摘錄三段我最喜歡的文字:

“還有那些沒什么花開的植物們,深藏自己美麗的名字,卻以平凡的模樣在大地上生長。其實它們中的哪一株都是不平凡的。它們能向四周抽出枝條,我卻不能;它們能結(jié)出種子,我卻不能;它們的根深入大地,它們的.葉子是綠色的,并且能生成各種無可挑剔的輪廓,它們不停地向上生長……所有這些,我都不能……植物的自由讓長著雙腿的任何一人都自愧不如。首先,綠色就是大地上最廣闊、最感人的自由啊!當我們看到綠色,總是會想:一切都不會結(jié)束吧?然后就心甘情愿地死去了。這一切多么巨大,死去了都無法離開它……真的,一株亭亭地生長在水邊的植物,也許就是我們最后將到達的地方吧?”

“石頭們則和我一般冥頑。雖然它們有很多美麗的花紋和看似有意的圖案??伤潜涞?、堅硬的,并且一成不變。哪怕變也只是變成小石頭,然后又變成小沙粒,最后消失。所有這一切似乎只因為它沒有想法,它只是躺在水中或深埋地底,它在浩大的命運中什么都不驚訝,什么都接受。而我呢,我什么都驚訝,什么都不接受,結(jié)果,我也就跟石頭差不多。看來,很多事情都不是我所知的那樣。我所知的那些也就只能讓我在人的世界里平安生活而已。”

“我坐在爐門前的小板凳上,不時地喂柴,用爐鉤小心撥弄爐膛里的燃柴,使火苗更充分地抿舔著鍋底。臉被烤得緋紅滾燙。抬頭往爐膛之外的地方看去,已經(jīng)適應(yīng)了火苗之熱烈的視線陡然間跌進黑暗之中。房間黑暗深遠,而灶膛里熱烈輝煌,極度明亮。另有一處明亮是灶臺上的馬燈,它的火焰拉得又長又穩(wěn),寧靜平遠。馬燈、灶膛之火、房間里的黑暗,這三者在我的視野里互不侵犯,互為反差,牽扯出一幕奇異的平衡?!?/p>

【本文地址:http://www.aiweibaby.com/zuowen/11451829.html】

全文閱讀已結(jié)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