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論語的心得體會200字 讀論語的心得體會論文(15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02-09 16:44:05
讀論語的心得體會200字 讀論語的心得體會論文(15篇)
時間:2023-02-09 16:44:05     小編:zdfb

學習中的快樂,產(chǎn)生于對學習內(nèi)容的興趣和深入。世上所有的人都是喜歡學習的,只是學習的方法和內(nèi)容不同而已。那么我們寫心得體會要注意的內(nèi)容有什么呢?以下是我?guī)痛蠹艺淼淖钚滦牡皿w會范文大全,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讀論語的心得體會200字 讀論語的心得體會論文篇一

于丹《論語心得》故事連綿,跌宕起伏,環(huán)環(huán)相扣,有理有據(jù)。于丹所述故事,不囿于《論語》和孔子,而多哲理故事,老和尚背姑娘過河的故事道出了“仁者不憂”的境界;國王尋找哲學問題答案的故事詮釋了“仁愛之人”的氣度……每一個故事就是一章《論語》,就是為人的啟示,就是處世的經(jīng)典,讀之受益終身。

于丹向我們展示了圣賢的仁愛,透視了君子的道德,崇尚一種淡泊的襟懷,曠達的心胸,超逸的性情和閑適的心態(tài)。去浮躁而閑情逸致,少爭斗而寬容和諧;知滿足而 淡私欲,曉道德而遠邪惡。于丹話《論語》心得,不僅闡釋古人的仁德風范,而且穿透今人的心靈世界。于丹《論語》心得,春風化雨,卻又震撼人心。于丹《論 語》心得以白話詮釋經(jīng)典,以經(jīng)典詮釋智慧,以智慧詮釋人生,以人生詮釋人性,以人性安頓人心。于丹的理想主義與現(xiàn)實主義告訴了我們一個宏大的宇宙觀,全方 位地解讀了孔子及論語的思想以及這種思想對于現(xiàn)代人、普通人及現(xiàn)代社會的需要。向我們傳遞著儒家的“仁,義,禮,自,信”的倫理教育,啟迪的是一種態(tài)度,是一種樸素的、安寧的生活態(tài)度。

品味《論語》,是一種享受,品味于丹,是一種情趣。讀懂古文《論語》顯現(xiàn)的是知識的淵博,而讀懂于丹《論語》心得則是一次人生的升華。

“《論語》告訴大家的東西,永遠是最簡單的?!边@是于丹在她的《論語心得》一開始就告訴大家的。讀《論語》不必要字字有解,句句有義,不要把古人的思想想的太復(fù)雜,我們可以把艱澀的古語簡潔化,把復(fù)雜的思想單純化,其實,道理就這么簡單。

于丹說:“中國人的學習有兩種方式,一種是我注《六經(jīng)》,另外一種是《六經(jīng)》注我。我注“六經(jīng)”的方式讀得很苦,需要皓首而窮經(jīng)呢,把頭發(fā)都讀白了,把所有的書讀完了,可以去批注了。了解了這一切。但是更高的一種境界叫做《六經(jīng)》注我,就是真正 好的學習是融會了所有的典籍以后,用它來詮釋自己的生命。”這也就是于丹要告訴我們她的《論語心得》的目的意義就是“《論語》注我”——借《論語》來詮釋 自己的生命。

讀論語的心得體會200字 讀論語的心得體會論文篇二

眾所周知,《論語》是儒家學派的經(jīng)典著作之一,它以語錄體和對話文體為主,記錄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體現(xiàn)了孔子的政治主張、論理思想、道德觀念及教育原則等。它是孔子死后,他的弟子及再傳弟子編撰而成。

而論語導(dǎo)讀則是針對你在論語中不明白的,注意說明背景、說明用意,并對原義作適當?shù)陌l(fā)揮和展開,讓我們更清晰的了解論語,并學會運用其。

“君子”觀念在中國各家中,儒家尤其孔子對之極為重視。那么在孔子眼里何為君子呢

論語導(dǎo)讀中有很多話都體現(xiàn)了孔子對君子的看法并作了解釋。

有子曰:“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wù)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

儒家認為家世國的基礎(chǔ),治國之前必須先齊家,家齊而后國治。為什么呢因為家就是人的調(diào)教之所,在家里把人調(diào)教好了,86.明白孝順父母、尊敬兄長了,到社會上去自然會服從領(lǐng)導(dǎo),尊君愛上。明白服從與尊敬,也就自然能與社會和諧,恪盡職守。

孝順父母、善事兄長,是一個人應(yīng)當具備的道德修養(yǎng)。

所以作為君子首先必須具備的基礎(chǔ)就是“孝順父母、善事兄長”。

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p>

這句話說明了仁在孔子眼里是十分重要的。

論語導(dǎo)讀中還有更多的知識等著我們?nèi)W習,《論語》是君子的一堂必修課。

讀論語的心得體會200字 讀論語的心得體會論文篇三

幾千年的中華文化,沉淀在一本散發(fā)著油墨書香的《論語》之中,任憑他在歲月的風箱里被剝落的斑駁朱漆,任憑他在時間的長河中刷洗的一字不剩,然而這其中的靈魂所包含的所有美麗文化都以他安詳?shù)淖藨B(tài)靜靜的躺在那泛黃的紙張上。像陽光,播撒我心中知識的種子;像雨露,滋潤我向善的靈魂。

讀《論語》,本只是為了完成教師看好書,寫讀后感的任務(wù),可看著看著竟在書中發(fā)現(xiàn)了一個個靈魂,一個個穿梭于“仁”、“學”、“君子”與“小人”之間的靈魂。我還看見了一個“君子坦蕩蕩”的孔子,一個“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的孔子,一個“剛、毅、木、訥”的孔子,一個“敏而好學,不恥下問”的孔子,一個“事父母能竭其力”的孔子,一個……

孔子是很講究學的,在他的《論語》中就有學而篇?!皩W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告訴我們“學”與“思”之間的相輔相成:“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告訴我們明白就是明白,不明白就是不明白,這樣的學習態(tài)度才會提高;“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告訴我們其實學習也是一件十分歡樂的事,重要的是把握好自我的心態(tài);“敏而好學,不恥下問”告訴我們要謙虛、嚴謹、實事求是,鍥而不舍地治學:“溫故而知新”告訴我們學了就要重新再復(fù)習一遍才能學到更多的東西……

同樣的,孔子也是個孝子,大愛存在他的心中,不只是對人民的博愛,還有對長輩們的孝愛。可是如今的人們漸漸地對孝這個字的認識越來越淡薄,原本閃光的字眼逐漸褪色,逝去了原本的光彩,而人也就所以這樣墜入了一個他們自認為的美麗卻又失重的世界??鬃诱f:“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是以為孝乎?!边@句話完全顛覆了平日里人們眼中的孝子形象。也許你以為孝就是聽父母的話,幫父母干活,有好吃的就給他吃,那你可就大錯特錯了!孝,是在心理上的安慰,而不是物質(zhì)上的豐富;是對得起父母的期望,而不是為了他們的期望而去做一些損害道德的事情;是愛自我,而不是不顧自我的安危讓父母擔心、憂慮。

在《論語》中有一句話令我深思熟慮:“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伞笔前。總€人都有自我的才能,就是我們班這個小小的團體也會有“姚明”“王羲之”“達芬奇”“宋祖英”“華倫庚”“冰心”等。

有的人學習不好,可是籃球卻是動若脫兔;有的人體育不好,可是書法卻是龍飛鳳舞;有的人書法不好,可是繪畫卻是栩栩如生;有的人繪畫不好,可是唱歌卻是娓娓動聽;有的人唱歌是五音不全,卻是滿腦子的數(shù)學;還有的人對數(shù)字一點兒也不感興趣,倒是寫起作文來便妙筆生花了……都說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這話不假啊。每個人的優(yōu)點都值得我們?nèi)W習,每一個不起眼的普通人都能夠成為我們的良師益友,教導(dǎo)我們,使我們更上一層樓。我們要多向我們身邊的所謂平凡人學習他們好的一面,就像是置身在一片樹叢中的一小株嫩苗,在旁邊許多的植物滋養(yǎng)下茁壯成長,并且長成一棵堅韌不拔的大樹。樹之所以高大,因為有了嫩苗;山之所以偉岸,因為有了石子;海之所以壯闊,因為有了水滴;人之所以閃光,因為有了那些所謂的平凡人!

《論語》是道德與智慧的凝結(jié),是中華禮貌的匯聚,是一位諄諄教導(dǎo)的教師教會了我們?yōu)槿颂幨碌牡览?,更是引領(lǐng)我么向上的階梯。

薄書一本,細讀一遍,終生無悔。

讀論語的心得體會200字 讀論語的心得體會論文篇四

在《論語》一書中,謝了人世間愈多的”道理”,而我認為其中最為經(jīng)典的,便是”人生之道”了。

從古至今,人生一直是人們最關(guān)心最為重視的,有多少名家感嘆光陰的流逝,莊子就曾經(jīng)說過:” 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過隙,忽然而已?!比松拖癜遵x掠過,稍縱即逝。杜甫說:”人生有情淚沾臆,江水江花豈終極?!眲⒂礤a”人生幾回傷往事,山形依舊枕寒流?!卑拙右祝?曹操也有類似的詩篇“人生百年內(nèi),疾速如過隙。”,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钡鹊?。更有對聯(lián)說,” 五百里滇池,奔來眼底”對”數(shù)千年往事,汪到心頭。”

從古人的字字句句之中,我們不難看出,世界上沒一個人都是秒顯得,轉(zhuǎn)瞬即逝的生命。所以,在這短暫的生命之重,我們更應(yīng)該去合理的區(qū)規(guī)劃他。就在孔子感嘆光陰流逝之時,他給千萬代的后人描述出了這樣的一種人生。

“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边@句話的大致意思就是:” 我十五歲的時候立志研究學問,三十歲確立自己的理想,四十歲不為我所做的事情而迷惑,五十歲的時候我懂得自然的規(guī)律和法則,六十歲時無論聽到什么,不用多加思考,都能領(lǐng)會其中的意思,并明辨是非。七十歲我的道德修養(yǎng)到了一定的程度便可以隨心所欲地做事,而不逾越法度規(guī)矩?!?/p>

在我看來,這是一個大致的人生的路標,在這些路標上面。有幾個重要的階段被孔子很重要的強調(diào)了出來??鬃铀f的” 十有五而志于學”,是他自己的一個起點,也同樣是對學生的一種要求。

孔子曾經(jīng)說過:”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彼钦f,自己并不是生下來便了解很多事情的,只不過是對古人的經(jīng)歷與事情非常感興趣,而一直不斷的學習。對于今天這樣一個信息化的時候,需要學習的東西非常多?,F(xiàn)在許多的孩子并不是”十五向?qū)W”了,可能上幼兒園的時候就開始學習了。但我覺得這樣并不一定管用,并不一定對孩子的未來有用??鬃诱f過:”學而不思則罔,死而不學則殆”要邊學邊思考,還要去應(yīng)用。把自己先進所學的只是去最大化的利用的一種學習的方式。就在這樣一種學于思的磨礪與歷練之中,不斷提升自己,慢慢地有所感悟,一直到孔子所說的30歲。

“三十而立”,我想對于身處現(xiàn)在這個社會背景下的我們來說,在我們現(xiàn)在所出的這個年齡段就要”有所立的趨勢”了。在我看來,三十而立的”立”字是非常有含義的。立要是內(nèi)在的立,只有內(nèi)在的立了,才能在以后的人生中定義自己的位置。就拿很簡單的登山來說,泰山上有副對聯(lián)”海到盡頭天作岸,山登絕頂我為峰?!边@句話講得并不是說登山,就是把山給征服,而是自己站在山巔之上,山提升了自我的高度。所以,我覺得,三十而立的立并不是指外在的立,而是內(nèi)心的立,是忠于自己的心靈,并不是外在。就像晉代名士王徽之在雪夜乘小舟去訪問朋友一樣,帶了朋友的家的門前不敲門轉(zhuǎn)身就走了。這是為什么?是因為他想念這個朋友遠道而來,而到了朋友家門前,興盡而返。

從三十歲到四十歲,便從”而立之年”到了孔子所說的”不惑之年”不惑中的惑,顯然就是迷惑的意思。在人之前的四十年的光陰之中,人一直在不斷地從這個世界上獲取著東西,金錢,名譽等等。當這些東西越來越多的時候,人們便會變得”惑”,所以孔子便提出來”不惑”。在之前的人生中,人已經(jīng)獲得了許多許多的東西,有有用的,當然也有不需要的東西,現(xiàn)在的人就應(yīng)該把不需要的東西舍棄。人的內(nèi)心就像一棟房子,人剛剛搬進去的時候房子里面什么也沒有,慢慢的,人一點一點的布置家具,進行裝潢,不知不覺的東西越來越多。最后發(fā)現(xiàn)連自己的地方都沒有了。最后導(dǎo)致的就是被金錢和榮譽所迷惑,迷失了自己的內(nèi)心??鬃釉凇墩撜Z》中提出的”四十而不惑”便是闡述這個道理。不惑便是舍棄那些會迷惑自己,自己不真正需要的東西。

“五十知天命”??鬃铀^”不怨天不尤人。下學而上達。知我者其天乎?”這句話的大致意思就是”下學,學人事,上達,達天命?!比松c天命都是不定的,沒有什么埋怨的。所以,孔子所說的”知天命”當中,知是很重要的。要能夠了解自己的天命,能觀察到冥冥之中的事情,辨析人間好壞,能了解到這些都是自然的事情,那么就能平心靜氣的去面對了。我們經(jīng)常說不要怨天由人,可又有多少人能做到,不去抱怨,不把一些責任推卸給別人。這么難的事情孔子怎么能做到呢?是因為??鬃右笞约?,比要求這個社會,要求別人應(yīng)該怎么樣,都重要得多。所以五十知天命,也就是說到這個時候內(nèi)心已經(jīng)能了解到一個真實的世界,不會怨天尤人。能做到知,其實也就是把學習到的各種知識,在篩選之后,融匯到一起,并進行提升。當知天命之后,就要來到孔子所說的”耳順之年”了。

“耳順”便是無論什么樣的話都能聽進去,都能站在發(fā)言者的立場去想問題。在知天命之后,孔子提出”六十而耳順”在知曉天命后,區(qū)最大限度的包容他人。一個人要是想做到耳順,我想就要讓自己的心胸變得寬廣。

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便是最后一個境界,也是最高深的境界了。人活到了70歲??隙ń?jīng)歷過了無數(shù)坎坷,就像俗話說的”走過的橋,比年輕人走過的路還要多”。到所有坎坷都經(jīng)歷過所有的規(guī)矩已經(jīng)成為生命習慣時。那么就能隨心所欲了。有這樣一個故事,在一所佛寺里面供著一個花崗巖雕刻的非常精致的佛像,每天都有很多人到佛像面前來膜拜。二通往這座佛像的臺階也是由跟他采用同一座山的花崗巖砌成的。終于有一天,臺階不服氣了,他們對那個佛像提出抗議。你看我們本是兄弟,來自于同一座山,憑什么人們都踩著我門去膜拜你?佛像談?wù)劦膶λ麄冋f,因為你們只經(jīng)過幾刀才走上了今天這個崗位,為我是經(jīng)過千刀萬剮才得以修成佛??鬃铀枥L的幾個人生境界,都是非常注重內(nèi)心,要到最后,必須先要經(jīng)過千錘百煉才行的。

孔子所說的境界,是我們在不同人生階段所參照的鏡子。在現(xiàn)在這個快節(jié)奏的社會里面,我們更需要這樣一個有條理,有序的生活。英國科學家之前做過一個實驗: 他們?yōu)榱嗽囈辉嚹瞎线@樣一種普普通通的廉價的植物生命力能有多強,就在很多很多同時生長的小南瓜上加砝碼,砝碼的重量就是小南瓜所能承受的極限。 這樣,不同的南瓜壓不同的砝碼,只有一個南瓜壓得最多。從一天幾克到幾十克、幾百克、幾千克,這個南瓜成熟的時候,上面已經(jīng)壓了幾百斤的重量。 最后的實驗是把這個南瓜和其他南瓜放在一起,大家試著一刀剖下去,看質(zhì)地有什么不同。當別的南瓜都隨著手起刀落噗噗地打開的時候,這個南瓜卻把刀彈開了,把斧子也彈開了,最后,這個南瓜是用電鋸吱吱嘎嘎鋸開的。它的果肉的強度已經(jīng)相當于一株成年的樹干! 這個例子告訴我們生命中的壓力,也許可能更好的激勵我們。在當今競爭的壓力下,我們也許能夠在20歲就領(lǐng)悟到孔子所說30歲要領(lǐng)悟的東西,在30歲就能領(lǐng)悟到40歲的境界,那對于現(xiàn)在的我們來說,真的是太有用處了。

讀論語的心得體會200字 讀論語的心得體會論文篇五

少年時開始讀論語,開始的時候情趣也比較高,喜歡像電視里演的那樣,搖頭晃腦,先把腦袋使勁的拗過去,再像模像樣的拗過來,雖然讀了若許年,畢竟年少理解力是跟不上的。由于肚子里有那么幾句孔夫子的教誨,閑暇的時候自己便反芻、琢磨。我把那幾句耳熟能詳?shù)慕鹂朴衤赏魄昧擞滞魄?,琢磨了又琢磨,發(fā)現(xiàn)了些問題。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我發(fā)現(xiàn)了問題,就對《論語》起了興趣,琢磨《論語》便成了一大愛好。為了更好的體驗古圣先賢的智慧,每每有閑暇的時間我便拿起筆,在本子上工工整整的抄寫那些名言警句,前前后后竟也花費了一個多月的時間!當然,單純的抄寫是不費事的,也花費不了那么多時間,況且對像我這樣一個沒有那么多閑暇的人來說空余時間尤為難得,我是一邊抄寫一邊琢磨一邊體會,另外,我在抄寫的時候是懷著一個無比崇敬的心的。生怕自己的不用心把字體寫的太丑以至于玷污了圣賢。那樣,我會悔恨不已的。

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我有了自己的心的體會,而且這是一種前人重來沒有提及的體會。老子在《道德經(jīng)》里說“善為人者,不善人之師”,當然,現(xiàn)在關(guān)于這句話的理解是有不同的版本的,在這里不做討論,我姑且戰(zhàn)戰(zhàn)兢兢的把它翻譯為“做得好的人,行為高尚的人,應(yīng)該作為那些做得不好的人,行為不高尚的人的老師”,希望大家能夠見諒,不要過分的苛責我的粗鄙和見識短淺。

《論語》說到底是孔子的弟子及再傳弟子關(guān)于孔子的言行記錄,來至于孔子的言傳身教,換句話說,《論語》來至于社會生活,來至于俗世。《論語》是俗世的論語,是大眾化的《論語》,要在生活中體會,在生活中感悟孔子的智慧。

現(xiàn)在,我們都是把《論語》拿到課堂上,把《論語》擺在大學者、大專家的案頭,這是不科學的,《論語》它離不開生活,離不開俗世。我想,假如《論語》是一門高深的學問,或者是“陽春白雪”,那么它也不會流傳至今,畢竟“陽春白雪”雖好,還是“下里巴人”更有生命力。

不能不說,我是十分的尊敬孔老夫子的。假如“唯女子與小人難養(yǎng)也”里面的“女子”確確實實是指廣大婦女的話,我絕不會認為孔子是圣人;假如“賢賢易色”翻譯為“尊重有賢德的人,而看輕貌美女子”的話,我甚至會第一個站出來罵老夫子是欺世盜名之徒。

然而,問題可能出現(xiàn)在我們自己身上,離經(jīng)叛道不是現(xiàn)在才有的事情,背叛祖宗、曲解經(jīng)義也不是一天兩天了。

自己的原因,我是不愿說也不敢說的,我只能把問題歸罪于外。姑且認為罪魁禍首是達爾文吧,反正他是個外國人,更是個死了的人。我怕活著的人,可不怕死去的人。我不知道他為什么在中國那么有市場,為什么那么多的人都知道“物競天擇,適者生存”,我請問,這么赤裸裸的、冰涼的話語,要把道德置于何地。有人說我幼稚,說我單純,達爾文的粉絲們理所當然的認為,人要遵從“自然法則”的,沒有什么不道德的,是你自己是個“弱者”,活該受到凌辱,活該受到欺凌。

“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奔偃缫粋€社會忘記了道德,到處都是達爾文的擁護者,就不得不用刑罰來治理國家,然而,路上摔倒的老太太不會再有人去扶了,行乞的人也只能可憐憐巴巴的瑟縮在垃圾堆里刨食,人與人木然以視,個人個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犯法的人越來越少了,表面上看來社會越來越和諧了,其實不然,人與人隔著的不僅僅是肚皮,每個人都小心翼翼的看著對方,都怕暗算,都怕受傷。道德為基準的社會,知恥而有所不為,人與人相親相愛,每個人都認為自己有責任讓這個社會更和諧,那么這個社會豈不是到處都是真善美。

時常聽人們說,《論語》是腐朽的封建文化的代表,自然不僅僅是《論語》,還有《道德經(jīng)》,《易經(jīng)》等等,這些代表著人類最高智慧的書被貼上了封條打入冷宮轉(zhuǎn)移出人們的視線,仿佛做了冒天下之大不韙錯事的后宮嬪妃。

《易經(jīng)》當然也不是迷信,它最大的作用就是把人歸為了“三才”,人當與天地比肩!這個作用是不可估量的,從來沒有哪一本書比它的作用更大。之所以古人那么重視禮義廉恥就是這個原因。人,頂天立地,為萬物之靈,所以我們總要自覺地拉開與動物的區(qū)別,所謂“物競天擇,適者生存”便是禽獸的進化法則,中華民族最痛恨的就是禽獸…

可現(xiàn)在不行了,我們視乎在亦步亦趨的朝著“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法則靠近。

這時候,從新讀《論語》就顯得有必要了。《論語》是老夫子對于全體人類的一個最基本的要求。這個要求也是給人類的一個定位,“天、地、人”,三才比肩!作為一個人總要努力的拉開自己與動物的距離。

讀論語的心得體會200字 讀論語的心得體會論文篇六

少年時開始讀論語,開始的時候情趣也比較高,喜歡像電視里演的那樣,搖頭晃腦,先把腦袋使勁的拗過去,再像模像樣的拗過來,雖然讀了若許年,畢竟年少理解力是跟不上的。由于肚子里有那么幾句孔夫子的教誨,閑暇的時候自己便反芻、琢磨。我把那幾句耳熟能詳?shù)慕鹂朴衤赏魄昧擞滞魄?,琢磨了又琢磨,發(fā)現(xiàn)了些問題。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保野l(fā)現(xiàn)了問題,就對《論語》起了興趣,琢磨《論語》便成了一大愛好。為了更好的體驗古圣先賢的智慧,每每有閑暇的時間我便拿起筆,在本子上工工整整的抄寫那些名言警句,前前后后竟也花費了一個多月的時間!當然,單純的抄寫是不費事的,也花費不了那么多時間,況且對像我這樣一個沒有那么多閑暇的人來說空余時間尤為難得,我是一邊抄寫一邊琢磨一邊體會,另外,我在抄寫的時候是懷著一個無比崇敬的心的。生怕自己的不用心把字體寫的太丑以至于玷污了圣賢。那樣,我會悔恨不已的。

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我有了自己的心的體會,而且這是一種前人重來沒有提及的體會。老子在《道德經(jīng)》里說“善為人者,不善人之師”,當然,現(xiàn)在關(guān)于這句話的理解是有不同的版本的,在這里不做討論,我姑且戰(zhàn)戰(zhàn)兢兢的把它翻譯為“做得好的人,行為高尚的人,應(yīng)該作為那些做得不好的人,行為不高尚的人的老師”,希望大家能夠見諒,不要過分的苛責我的粗鄙和見識短淺。

《論語》說到底是孔子的弟子及再傳弟子關(guān)于孔子的言行記錄,來至于孔子的言傳身教,換句話說,《論語》來至于社會生活,來至于俗世。《論語》是俗世的論語,是大眾化的《論語》,要在生活中體會,在生活中感悟孔子的智慧。

現(xiàn)在,我們都是把《論語》拿到課堂上,把《論語》擺在大學者、大專家的案頭,這是不科學的,《論語》它離不開生活,離不開俗世。我想,假如《論語》是一門高深的學問,或者是“陽春白雪”,那么它也不會流傳至今,畢竟“陽春白雪”雖好,還是“下里巴人”更有生命力。

不能不說,我是十分的尊敬孔老夫子的。假如“唯女子與小人難養(yǎng)也”里面的“女子”確確實實是指廣大婦女的話,我絕不會認為孔子是圣人;假如“賢賢易色”翻譯為“尊重有賢德的人,而看輕貌美女子”的話,我甚至會第一個站出來罵老夫子是欺世盜名之徒。

然而,問題可能出現(xiàn)在我們自己身上,離經(jīng)叛道不是現(xiàn)在才有的事情,背叛祖宗、曲解經(jīng)義也不是一天兩天了。

自己的原因,我是不愿說也不敢說的,我只能把問題歸罪于外。姑且認為罪魁禍首是達爾文吧,反正他是個外國人,更是個死了的人。我怕活著的人,可不怕死去的人。我不知道他為什么在中國那么有市場,為什么那么多的人都知道“物競天擇,適者生存”,我請問,這么赤裸裸的、冰涼的話語,要把道德置于何地。有人說我幼稚,說我單純,達爾文的粉絲們理所當然的認為,人要遵從“自然法則”的,沒有什么不道德的,是你自己是個“弱者”,活該受到凌辱,活該受到欺凌。

“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奔偃缫粋€社會忘記了道德,到處都是達爾文的擁護者,就不得不用刑罰來治理國家,然而,路上摔倒的老太太不會再有人去扶了,行乞的人也只能可憐憐巴巴的瑟縮在垃圾堆里刨食,人與人木然以視,個人個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犯法的人越來越少了,表面上看來社會越來越和諧了,其實不然,人與人隔著的不僅僅是肚皮,每個人都小心翼翼的看著對方,都怕暗算,都怕受傷。道德為基準的社會,知恥而有所不為,人與人相親相愛,每個人都認為自己有責任讓這個社會更和諧,那么這個社會豈不是到處都是真善美。

時常聽人們說,《論語》是腐朽的封建文化的代表,自然不僅僅是《論語》,還有《道德經(jīng)》,《易經(jīng)》等等,這些代表著人類最高智慧的書被貼上了封條打入冷宮轉(zhuǎn)移出人們的視線,仿佛做了冒天下之大不韙錯事的后宮嬪妃。

《易經(jīng)》當然也不是迷信,它最大的作用就是把人歸為了“三才”,人當與天地比肩!這個作用是不可估量的,從來沒有哪一本書比它的作用更大。之所以古人那么重視禮義廉恥就是這個原因。人,頂天立地,為萬物之靈,所以我們總要自覺地拉開與動物的區(qū)別,所謂“物競天擇,適者生存”便是禽獸的進化法則,中華民族最痛恨的就是禽獸…

可現(xiàn)在不行了,我們視乎在亦步亦趨的朝著“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法則靠近。

這時候,從新讀《論語》就顯得有必要了。《論語》是老夫子對于全體人類的一個最基本的要求。這個要求也是給人類的一個定位,“天、地、人”,三才比肩!作為一個人總要努力的拉開自己與動物的距離。

讀論語的心得體會200字 讀論語的心得體會論文篇七

于丹《論語心得》就是要揭示《論語》在今天的廣泛意義,是《論語》的古意今解,古語今用,透析《論語》的泛化價值和教育意義?!墩撜Z心得》在于“心”,心靈感悟,這種心靈感悟來自于丹自身對《論語》的品讀和對人生的感受,而心靈感悟,是需要用心來讀來解的,也需要用心與人對話的。于丹教授講《論語》,不在 《論語》的每一個字每一句的解釋作文章,而在《論語》的整體性,直指當今社會生活和人們的心靈,通過詮釋經(jīng)典中的智慧,找到解決當代人生存和心靈問題的鑰 匙。從人生之道、處世之道、理想之道、交友之道、心靈之道等七個方面總結(jié)《論語》和孔子的智慧,以及對現(xiàn)代生活的啟示。語言表述上具有哲理詩的特點,流暢 親切,娓娓動聽,感性自然,頗多警句,深入透辟,哲理雋永,耐人尋味。于丹用她女性獨特的魅力和方式向我們講述《論語》的柔柔之美,恬恬之性,拳拳之情, 深深之意,跨越時空,與古圣人直面對話,傾談處世之道、交友之道,字字句句,發(fā)人深省,沁人心脾,變深奧而淺出,化腐朽為神奇。《論語》的深奧難懂,在于丹《論語心得》,則以淺顯動人的故事,樸素的語言,妙語連珠,通俗易懂。而且少了許多女性的花拳繡腿,多了許多直言告白,于丹一曲《論語》心得,唱得人心舒暢;一番《論語》感悟,解讀的眼明耳順。于丹《論語》“論劍”,激蕩著學者的情真意切,蕩漾著女性的細膩溫馨。

于丹《論語心得》故事連綿,跌宕起伏,環(huán)環(huán)相扣,有理有據(jù)。于丹所述故事,不囿于《論語》和孔子,而多哲理故事,老和尚背姑娘過河的故事道出了“仁者不憂”的境界;國王尋找哲學問題答案的故事詮釋了“仁愛之人”的氣度……每一個故事就是一章《論語》,就是為人的啟示,就是處世的經(jīng)典,讀之受益終身。

于丹向我們展示了圣賢的仁愛,透視了君子的道德,崇尚一種淡泊的襟懷,曠達的心胸,超逸的性情和閑適的心態(tài)。去浮躁而閑情逸致,少爭斗而寬容和諧;知滿足而 淡私欲,曉道德而遠邪惡。于丹話《論語》心得,不僅闡釋古人的仁德風范,而且穿透今人的心靈世界。于丹《論語》心得,春風化雨,卻又震撼人心。于丹《論 語》心得以白話詮釋經(jīng)典,以經(jīng)典詮釋智慧,以智慧詮釋人生,以人生詮釋人性,以人性安頓人心。于丹的理想主義與現(xiàn)實主義告訴了我們一個宏大的宇宙觀,全方 位地解讀了孔子及論語的思想以及這種思想對于現(xiàn)代人、普通人及現(xiàn)代社會的需要。向我們傳遞著儒家的“仁,義,禮,自,信”的倫理教育,啟迪的是一種態(tài)度,是一種樸素的、安寧的生活態(tài)度。

品味《論語》,是一種享受,品味于丹,是一種情趣。讀懂古文《論語》顯現(xiàn)的是知識的淵博,而讀懂于丹《論語》心得則是一次人生的升華。

“《論語》告訴大家的東西,永遠是最簡單的?!边@是于丹在她的《論語心得》一開始就告訴大家的。讀《論語》不必要字字有解,句句有義,不要把古人的思想想的太復(fù)雜,我們可以把艱澀的古語簡潔化,把復(fù)雜的思想單純化,其實,道理就這么簡單。

于丹說:“中國人的學習有兩種方式,一種是我注《六經(jīng)》,另外一種是《六經(jīng)》注我。我注“六經(jīng)”的方式讀得很苦,需要皓首而窮經(jīng)呢,把頭發(fā)都讀白了,把所有的書讀完了,可以去批注了。了解了這一切。但是更高的一種境界叫做《六經(jīng)》注我,就是真正 好的學習是融會了所有的典籍以后,用它來詮釋自己的生命。”這也就是于丹要告訴我們她的《論語心得》的目的意義就是“《論語》注我”——借《論語》來詮釋 自己的生命。

讀論語的心得體會200字 讀論語的心得體會論文篇八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29日上午,孔子故里山東省曲阜市的杏壇劇場內(nèi)傳出朗朗的誦讀聲。20xx多名少年兒童齊聲誦讀《論語》中的經(jīng)典名句和中國歷代名篇佳作明月高懸,孤燈一盞。橙黃色的燈光籠罩著周遭的一切。我正襟危坐于桌旁,在這樣一個寧靜而又安詳?shù)某醮旱囊雇?,仔細背誦著一本藍色仿線裝的,薄薄的小書——論語。

說它是薄薄的一本小書,實在不假。雖然字印的斗大,再加上注釋,翻譯,總共也不過220頁。想想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如此的一本小書。若是擺在那些厚似饅頭,重似磚頭,印刷精美似繡花枕頭的大部頭巨著之中。實在是不起眼之極了。何以想象,就是如此的一個薄薄的小書,卻統(tǒng)治了中國近二十個世紀,徹底改變了中國的歷史呢?

從辯論的角度看,孔子肯定是輸了,而且輸?shù)眯姆诜?。可是如果從生活的角度看。孔子又是贏家,是大贏家。這是歷史證明了的,不是我說的。也許,真理本不是辯出的,而是做出的。

孔子何以獲勝,辯論為何不出這樣的道理,我不知道,天資太差,腦子太笨。但我知道孔子說了些什么,他說的是做人的道理,生活的道理,生存的哲學!如果你是人,你生活在一個群體中,不論你做什么:你去干革命,做領(lǐng)導(dǎo),開公司,或是你去當土匪,做強盜,當惡霸。如果你想做強,作大,你就必須相信孔子說的,從這個角度說,孔子的道理,是永恒的真理!

說起生活的道理,生存哲學。我們中國人可是不會陌生。因為我們有五千年的等級社會的生活經(jīng)驗,世界上哪個國家也比不上。比如說:勾心斗角,爾虞我詐,爭權(quán)奪利,互相傾扎,落井下石,背后捅刀,見利忘義,過河拆橋,當面一套,背后一套,說的一套,做的一套,損人利己,假公濟私,猜疑嫉妒,暗地造謠,事不關(guān)己,高高掛起,個人自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還有什么,大家補充。

總之,我們中國人最不缺的就是智慧,尤其是生存智慧。中國人是適應(yīng)力最強的生物,在任何的環(huán)境里都可以生存。并且還有一整套自我娛樂的方式,我們是最喜歡內(nèi)耗,窩里斗,最容易忘記過去,最經(jīng)常變得麻木不仁,最喜歡隔岸觀火,充當看客的民族。好了,不說了,魯迅先生比我說的強多了,不敢班門弄斧。

魯迅先生原以為可以用筆做刀劍,用激烈的言詞,大聲得呼喊驚醒沉睡的中國人??墒撬e了,文學的力量微乎其微,魯迅本人也似乎被我們遺忘了。是毛主席率領(lǐng)的,手握著真正的槍桿子的百萬雄師,徹底改變了中國,用政治和經(jīng)濟的力量改變了中國人??墒呛苓z憾,毛主席也犯了一個錯誤,以為單單依靠唯物主義,辯證法,就可以改變?nèi)说木?。于是,他打倒了孔子。于是,有了今天的局面?/p>

不論是孔子,毛澤東,還是魯迅,他們對人性善和惡的兩面都有著自己的認識,解決的方法也因自身的特質(zhì)和所處時代而不同,至于結(jié)果,只有歷史去評說了。我在這里說的,不過是發(fā)一點牢騷罷了。

隨著我這并不聰明的腦子的一點小小的進步,我越來越感到:社會主義革命與其說一場經(jīng)濟和政治革命,不如說是一場人性的革命。如何能讓勞動者聯(lián)合起來,不是僅為自己的一點私利,團結(jié)一心,為捍衛(wèi)勝利果實而奮斗。如何保證那些代表人民掌權(quán)的人真正的為人民謀利益,而不是為了一己的私利,更不是做剝削,欺壓人民的奴隸主,地主和資本家。

更重要的是,究竟這種出自于公心,而非私心的推動力有多強大呢,真的可以代替私心成為推動歷史的發(fā)展的動力嗎?從歷史看,至少目前為止,所有的努力都失敗了。人們的私利顯然要比公心有著更為強大的推動力,確切的說,真的是“人不為己,天誅地滅“推動了歷史的發(fā)展。所以,到目前為止,資本主義還是具有其合理性的,生命力的。戰(zhàn)勝資本主義的道路,也就是戰(zhàn)勝人類自己自私,自利的道路,是異常艱難的。但是,我相信,由于人的自私,自利而造成的對抉擇的失衡,也就是對中庸之道得丟失——諸如此類的問題的關(guān)鍵并不在是否知道有這么回事,大家都知道的。而是如何去做到這件事,這是大家不知道的,為了真正做到平衡,不極端,除了要擺正物質(zhì)和精神之間的根本關(guān)系外,恐怕真正需要的是“吾日三省乎己“和“非禮毋視,

非禮毋聽,非禮毋聞“的毅力和信念,是堅決的信仰和執(zhí)行,而非理論的探討。但我知道信念和毅力,這正是當今世界所缺少的(拋開對金錢的毅力和信念不算)——必會造成“群體短視“,也就是:不到黃河不死心,不見棺材不落淚。注定了我們只有在一次大規(guī)模的毀滅之后,才會在廢墟上建立這樣一種共識。

從這個角度看孔子,其意義有了極大的不同??鬃悠鋵嵤亲钤绲纳鐣髁x的倡導(dǎo)人,是第一從實踐上去探索的學者,只是方向有些不同——他的學說是對人性善惡的理解和把握,和各種實踐的操作方法。這同樣是儒家現(xiàn)代復(fù)興的基點所在!

孔子和毛澤東,他們是中華民族的偉人。他們的思想境界高的超乎想象。他們一個用溫文爾雅的情感力量,一個用躬身親為的實干家力量。改變了中國。所以,我喜歡《論語》,喜歡《矛盾論》,《實踐論》,《論持久戰(zhàn)》,因為這些道理,不是辯出來的,是做出來的!

另外,本人工作學習很忙,實在沒時間去把我的文章總結(jié)發(fā)展了,還望見諒。作為一個初出茅廬的年輕人,我的首要任務(wù)是了解社會,適應(yīng)社會,而后才是改變社會,所以,不論是人性的善和惡,我都要瀟灑走一回了,不論這水多混,我都要摸一回的。也許有一天,我會出淤泥而不染,那時,我也許會寫出更有分量的文章吧!

讀論語的心得體會200字 讀論語的心得體會論文篇九

一提到《論語》就會馬上想到孔子,想到他對弟子的教誨?!墩撜Z》這書是全世界的精華寶典,《論語》是儒家學派的經(jīng)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傳弟子編撰而成。共二十篇,成書時間大約在春秋戰(zhàn)國時期。它以語錄體和對話文體為主,記錄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體現(xiàn)了孔子的政治主張、論理思想、道德觀念及教育原則等。與《大學》《中庸》《孟子》《詩經(jīng)》《尚書》《禮記》《易經(jīng)》《春秋》并稱“四書五經(jīng)”。為后人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資料。

《論語》以記言為主,“論”是一串的意思,“語”是話語?!墩撜Z》成書于眾手,記述者有孔子的弟子,有孔子的再傳弟子,也有孔門以外的人,但以孔門弟子為主。善于通過神情語態(tài)的描寫,展示人物形象。書中不僅有關(guān)于他的儀態(tài)舉止的靜態(tài)描寫,而且有關(guān)于他的個性氣質(zhì)的傳神刻畫。

此外,圍繞孔子這一中心,《論語》還成功地刻畫了一些孔門弟子的形象。如子路的率直魯莽,顏回的溫雅賢良,子貢的聰穎善辯,曾皙的瀟灑脫俗等等,都稱得上個性鮮明,能給人留下深刻印象??鬃右虿氖┙?,對于不同的對象,考慮其不同的素質(zhì)、優(yōu)點和缺點、進德修業(yè)的具體情況,給予不同的教誨。表現(xiàn)了誨人不倦的可貴精神。據(jù)《顏淵》記載,同是弟子問仁,孔子有不同的回答,答顏淵“克己復(fù)禮為仁”,答仲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欲 慎施于人”,答司馬中“仁者其言也讱”。顏淵學養(yǎng)高深,故答以“仁”學綱領(lǐng),對仲弓和司馬中則答以細目。又如,同是問“聞斯行諸?”孔子答子路:“又父兄在,如之何其聞斯行之!”因為“由也兼人,故退之。”答冉有:“聞斯行之?!币驗椤扒笠餐耍蔬M之?!边@不僅是因材施教教育方法的問題,其中還飽含孔子對弟子的高度的責任心。

自從秦始皇的那個時候有“炆書坑儒”,打打打急了《論語》的傳播,可自從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shù)”以來,儒家思想統(tǒng)治中國近20__年?!墩撜Z》當然也就穩(wěn)坐了20__年的寶座。直至20世紀初新文化運動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號,《論語》的地位才開始動遙時期深刻的“批林批孔”,更進一步瓦解了儒家思想對人們的束縛,《論語》從此埋沒人間。當我們拿著一本《論語》看時,可能剛開始覺得只是幾句簡單的話罷了,可是細細品讀,孔子及其弟-子的政治思想、人生觀、世界觀、教育理念等幾乎都包含在語錄的字里行間?!墩撜Z》里最常見的詞匯,無非是中庸、君子、禮仁云云。

中庸卻是《論語》里最容易理解的而最難做到的。中庸指的是“對人處事采取不必要的爭端,但過度的“忍”卻能使一個民族沉睡,古代中國的發(fā)展就是一個有的證據(jù)。中庸是儒家的為人之道,體現(xiàn)了儒家學派的軟弱性。君子是一個意義深刻的詞。從小就聽說什么“君子動口不動手”、“觀棋不語真君子”等,感覺君子就像個呆呆的人似的。事實上,君子就是孔子他們?nèi)寮覍W派的一種自稱,是理想的“中庸”的人。比如“君子不器”、“先行其言而后從之斗”,都體現(xiàn)了君子的優(yōu)良品質(zhì)。與君子相對的當然就是小人了,小人并非是壞人,只是素質(zhì)沒有君子高罷了。這些只是概括性的結(jié)論而已,事實上,孔子對待不同的人,對于它們就有不同的解釋,這才是最有意思的,孔子主張因材施教,這對我們現(xiàn)在的教育也很是用的。

禮,表現(xiàn)了孔子對當時社會的不滿??鬃由钤趧邮幉话驳拇呵飼r代,諸侯國不遵守“周禮”,鬧得一團烏煙瘴氣??鬃釉谶@里發(fā)出自己的不滿,發(fā)出自己的呻吟,“還老百姓們一個和平安全的生活”。

仁,是孔子的道德觀,這后來發(fā)展成為了他學生孟子的政治主張??鬃诱J為,“克己復(fù)禮為仁”。克制自己,遵循“禮”,這就便是“仁”了?!叭收邜廴恕?,這里愛的“人”是指上層社會的王室貴族;尊重朝廷貴族,“不犯上”,也說明孔子對“禮”的尊重。此外,孔子還把“仁”當作“人”的標準:“仁者,人也。

作為學生,我們應(yīng)懂得“學而不思則惘,思而不學則殆”的道理。這句話的意思是“只知道學習卻不思考,就會因為迷惑而無所適從;只知道思考卻不去學習,就會對所有事情一知半解,不懂裝懂。”我們應(yīng)該熟悉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我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三人行則必有我?guī)熝?,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這些話,我們差不多都會說,可是我們真能做到的又有幾個,那就“先行其言而后從之”吧。

我覺得孔子是個勤奮、樂觀、大度的人,還是一個謙虛的人,在述而第七中的第二則:子曰:“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于我哉?”把所學的知識默默地記在心里,勤奮學習而不滿足,教導(dǎo)別人而不倦怠,對我來說,做到了哪些呢?孔子真是太謙虛了,作為儒家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所說所做有很多都對后世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一個如此重要的偉人,還說出如此自謙的話,的確值得我們學習。

如,子曰:“衣敝缊袍,與衣狐貉者立,而不恥者,其由也與?‘不忮不求,何用不臧?” 子路終身誦之。子曰:“是道也,何足以臧?” 何者為尊,有權(quán)者為尊,何者為貴,有錢者為貴。既無權(quán)又無權(quán)的小民,自然要自卑而下賤了。所以飯店的服務(wù)生見了經(jīng)理難免唯唯諾諾,門衛(wèi)見了大款總要點頭哈腰。像子路這樣,穿著破布袍子和有錢人在一起,不卑不亢,實在難得。

要我看,尊卑貴賤雖然是一種事實,但卻是最不合理的地方。在上天的眼里,人都是平等的,每個的生的時候,沒有唅著金子出生的,死的時候,上帝也不會為大款高官派專車。所以在上帝的眼里人并沒有貴賤之分 。我們?nèi)祟愄柗Q是萬物之靈,其實從億萬年的眼光看,我們?nèi)祟惡螄L不是宇宙中可憐的過客?宇宙永恒,人生有限,有這樣石火電光中論尊卑貴賤,有什么意義?

所謂的尊卑貴賤都是以勢力的眼光看的結(jié)果,其實一個人干什么,能做多大的官,發(fā)多大的財,自己能把握的不多,不能不承認有很大的命運因素。所謂富貴莫強求是也。但是從人性上來看,就是眾生平等,沒有貴賤區(qū)別??墒乾F(xiàn)實世界,畢竟是一個尊卑的世界。這也是個事實。陶淵明當縣令要接見上司,就得卑躬屈膝,可是他終于不愿為五斗米折腰,于是隱居了,這是惹不起躲的起的哲學。多少有點消極逃避的味道。相比之下,子路既不躲起來隱居,又不卑不亢的與權(quán)貴交往,這樣的境界要更高。

所以,見了大人物,見了大款,不要自卑,要有自己的尊嚴。生命是平等的,人性是平等的,為什么要自卑呢?小人物有小人物的命運,但小人物也有小人物的自尊。我們沒有錢沒有權(quán),這的確不是件另人高興的事,但如果既沒權(quán)又沒錢,再沒有了尊嚴,那豈不是更輸?shù)靡桓啥袅?。我們要保持平常心,凡事通過正當?shù)呐?,能成功就成功,不成功就算了,不做非份之想,不做非份之想,就能保持人格的獨立。所謂人到無求品自高。

我不想說《論語》你必須去讀,但我們確實需要去讀,它就是我們的精神營養(yǎng)品,我們都知道一個人如果缺少營養(yǎng)就會影響到健康,而《論語》正是會影響我們一生的難得之物。

讀論語的心得體會200字 讀論語的心得體會論文篇十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p>

這里講的是如何調(diào)和“學”和“思”的矛盾。作為一個理科的學生,我覺得我對這個問題有相對深入的理解。只學而不思,不易發(fā)現(xiàn)別人的錯誤,也不容易有自己的思想。就像讀《論語》,買一本書回來,刷刷幾下讀完,即使過目不忘,學到的也是別人的東西。思而不學,則會進展緩慢,而且容易鉆進牛角尖出不來。這時如果能夠參考一下以往人們對同一問題的看法,則很可能會有豁然開朗的感覺。荀子也說過“吾常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彼?,孔子告訴他的弟子,在學習中要把握好“學”和“思”這對矛盾。

人們常掛在嘴邊的話,我竟然不知出于《論語》。像“父母在,不遠游。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戚戚,不在其位,不謀其政。道不同,不相為謀,任重而道遠,死而后已,朽木不可雕也。三十而立……”

我讀《論語》這部書,當然不是想從中覓得修身、齊家的孔門秘傳。我只是在這部書中認識了一個迂闊率性、明知其不可而為之的孔子,一個多才多藝、誨人不倦的孔子,一個食不厭精、懂得生活樂趣的孔子。學貫中西的學者們常把孔子和古希臘哲人蘇格拉底相提并論。蘇格拉底是被雅典民主政權(quán)處死的,據(jù)說是自由精神阻止他逃亡。但我更喜歡孔子的直言不諱:“道不行,乖桴浮于海”,這同樣是一種自由精神。打開《論語》去讀,像是穿越幾千年的時光隧道,看到群雄逐鹿,爭霸天下的春秋時期,產(chǎn)生了孔子一個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言行論述了孝道、治學、治國、為政,為歷代君王所推崇,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shù)。儒家思想――中庸之道。他的思想言論不一定與我們今天所處的時代相吻合,但對于影響了幾千年的中國文化的經(jīng)書,是有必要一讀的。

孔子講究孝道,孝成為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今天的人們卻在褪色,對其講孝是非常必要的,讓他們明白孝是為人之本。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于父之道,可謂孝矣?!?/p>

“事父母能竭其力;”等。即孔子說;“當他父親在世的時候,要觀察他的志向;在他父親死后,要考察他的行為;若是他對他父親的教誨長期不加改變,這樣的人可以說是盡到孝了?!边@里講了什么是孝,同“事父母能竭其力”有些不同。雖然事父母能竭其力,但在社會上做事,或是貪污或是搶劫,觸犯法律,使父母擔心、憂心,這也不能算是孝。父母都希望子女比自己強,具有良好的品德,這是父母教育子女的出發(fā)點。所以為父母提供豐厚的物質(zhì)不是孝的根本,如果能夠按照父母的意愿、教誨行事做人,對得起父母才是真正的孝。

治學方面,孔子的“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知之為不知,不知為不知,敏而好學,不恥下問,三人行必有我?guī)?,博學而篤志,切問近而思”。不正是一種謙虛、嚴謹、實事求是,鍥而不舍的治學態(tài)度嗎?治學的方法他講究溫“故而知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他覺得學而實習之不亦說乎?!蓖瑫r孔子認為“好仁不好學,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學,其蔽也蕩。好信不好學,其蔽也賊……”可見學習的重要性,治學是仁信的基礎(chǔ)。

“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伞薄ⅰ懊舳脤W,不恥下問?!边@是《論語》六則中給我感觸最深的兩則。前一則是說幾個人走在一起,那么其中必定有可以當老師的人;后一則告訴我們敏捷而努力地學習,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請教為恥。這兩句話雖然出自兩千多年前的孔子之口,但至今仍是至理名言,意義至大。“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這句話包含著一個廣泛的道理:能者為師。在我們?nèi)粘I钪校刻於家佑|的人甚多,而每個人都有一定的優(yōu)點,值得我們?nèi)W習,亦可成為我們良師益友。就說我們班上的吧。在這個近80人的班集體里,就有籃球上的猛將、繪畫巧匠、書法好手、象棋大師。有的是上曉天文,有的是下通地理;有的是滿腦子的數(shù)字;有的能歌善舞……多向我們身邊的這些平凡的人學習,就像置身于萬綠叢中的小苗吸收著豐富的養(yǎng)分。高山,是那樣地雄偉,綿延;大海是那樣地壯麗無邊,山之所以高,是因為它從不排斥每一塊小石;海之所以闊,是因為它積極地聚集好一點一滴不起眼的水。若想具有高山的情懷和大海的淵博,就必須善于從平凡的人身上汲取他們點滴之長——“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伞?。一個幾歲的小朋友當然不如四十開外的教育家;平民百姓同樣沒有史學家的見識廣博……但是正是這樣的“不恥下問”而造就了許多偉人。

孔子的“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居敬興簡,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我想對各行各業(yè)的人們都有所啟發(fā)。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余力,則以學文?!币馑际侵缚鬃诱f:“弟子在家就孝順父母;出門在外,則謙恭有禮,對人如兄弟一般,謹慎而誠實可信,要廣泛地去愛眾人,親近那些有仁德的人。這樣躬行實踐之后,還有余力的話,就再去學習知識,。”即在家要孝敬父母,在外在團結(jié)友愛,有愛心,以賢德的人為榜樣,不斷激勵自己,努力實踐,完善自己的道德修養(yǎng),這些做人的立身原則做好了以后,再學習文獻知識,以開闊視野,豐富思想?!暗?,人之本也,本立而道生?!?/p>

仁義禮智信,國人都按這一標準去做,社會會更加和諧,我們的國家會成為文明、昌盛、禮儀之邦。

讀論語的心得體會200字 讀論語的心得體會論文篇十一

《論語》的真諦,就是讓所有人明白,怎樣才能得到我們心靈深處所需要的那種歡樂的生活。

幾棵挺立在巖石縫間的古樹千年不倒,即使經(jīng)歷了暴風驟雨;幾座綿延的大山不斷延伸,即使腳下的激流不停地拍打;幾座散落在山間的小屋在等待,即使已被高大的巖石遮蔽?!墩撜Z》正如它們,存在著一種強大的力量,那就是信念的力量,它從未被人們忘記過。

《論語》的精髓在于把天之大,地之厚的精華融入到人們的內(nèi)心,使天、地、人成為一個完美的整體,讓人們有著一種無比強大的力量。從而使人們對自然萬物,有一種敬畏,有一種順應(yīng),有一種默契。

每個人都期望過上幸福歡樂的生活,而幸福歡樂與貧富無關(guān),同內(nèi)心相連。僅有真正的賢者,才能不被物質(zhì)生活所迷惑,才能始終堅持內(nèi)心的那份恬淡與安寧。

如同教師這份職業(yè)一樣,她選擇了奉獻,她會從學生們的點滴提高,或是學生們每一天的問好中感到生活的完美。她用心感受這一切,雖然每一天辛苦但內(nèi)心舒暢,同學們也會對她多一份敬畏。從另一個角度去想,如果教師只用眼睛去看待身邊的一切,只會看86.到自我的付出,會有很多怨言,甚至會影響到同學們看待問題的角度,從而使同學們失去學習的興趣。由此看出,心靈的感受是何等的重要啊!

拿起這本書,重新領(lǐng)悟古老理論的精華,心中產(chǎn)生了很多共鳴:把握自我,不為外界事物所迷惑;忠孝禮儀是基礎(chǔ);安貧樂道,淡泊名利;愛人猶如愛己,敬人猶如敬己。

《論語》讓我深深地感受到中國古老文化的魅力,思想的境界。它仿佛是一面鏡子,時時刻刻映照出我們自我的所作所為。

讀論語的心得體會200字 讀論語的心得體會論文篇十二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29日上午,孔子故里山東省曲阜市的杏壇劇場內(nèi)傳出朗朗的誦讀聲。20__多名少年兒童齊聲誦讀《論語》中的經(jīng)典名句和中國歷代名篇佳作明月高懸,孤燈一盞。橙黃色的燈光籠罩著周遭的一切。我正襟危坐于桌旁,在這樣一個寧靜而又安詳?shù)某醮旱囊雇?,仔細背誦著一本藍色仿線裝的,薄薄的小書——論語。

說它是薄薄的一本小書,實在不假。雖然字印的斗大,再加上注釋,翻譯,總共也不過220頁。想想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如此的一本小書。若是擺在那些厚似饅頭,重似磚頭,印刷精美似繡花枕頭的大部頭巨著之中。實在是不起眼之極了。何以想象,就是如此的一個薄薄的小書,卻統(tǒng)治了中國近二十個世紀,徹底改變了中國的歷史呢?

從辯論的角度看,孔子肯定是輸了,而且輸?shù)眯姆诜???墒侨绻麖纳畹慕嵌瓤础?鬃佑质勤A家,是大贏家。這是歷史證明了的,不是我說的。也許,真理本不是辯出的,而是做出的。

孔子何以獲勝,辯論為何不出這樣的道理,我不知道,天資太差,腦子太笨。但我知道孔子說了些什么,他說的是做人的道理,生活的道理,生存的哲學!如果你是人,你生活在一個群體中,不論你做什么:你去干革命,做領(lǐng)導(dǎo),開公司,或是你去當土匪,做強盜,當惡霸。如果你想做強,作大,你就必須相信孔子說的,從這個角度說,孔子的道理,是永恒的真理!

說起生活的道理,生存哲學。我們中國人可是不會陌生。因為我們有五千年的等級社會的生活經(jīng)驗,世界上哪個國家也比不上。比如說:勾心斗角,爾虞我詐,爭權(quán)奪利,互相傾扎,落井下石,背后捅刀,見利忘義,過河拆橋,當面一套,背后一套,說的一套,做的一套,損人利己,假公濟私,猜疑嫉妒,暗地造謠,事不關(guān)己,高高掛起,個人自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還有什么,大家補充。

總之,我們中國人最不缺的就是智慧,尤其是生存智慧。中國人是適應(yīng)力最強的生物,在任何的環(huán)境里都可以生存。并且還有一整套自我娛樂的方式,我們是最喜歡內(nèi)耗,窩里斗,最容易忘記過去,最經(jīng)常變得麻木不仁,最喜歡隔岸觀火,充當看客的民族。好了,不說了,魯迅先生比我說的強多了,不敢班門弄斧。

魯迅先生原以為可以用筆做刀劍,用激烈的言詞,大聲得呼喊驚醒沉睡的中國人。可是她錯了,文學的力量微乎其微,魯迅本人也似乎被我們遺忘了。

不論是孔子,還是魯迅,他們對人性善和惡的兩面都有著自己的認識,解決的方法也因自身的特質(zhì)和所處時代而不同,至于結(jié)果,只有歷史去評說了。我在這里說的,不過是發(fā)一點牢騷罷了。

隨著我這并不聰明的腦子的一點小小的進步,我越來越感到:社會主義革命與其說一場經(jīng)濟和政治革命,不如說是一場人性的革命。如何能讓勞動者聯(lián)合起來,不是僅為自己的一點私利,團結(jié)一心,為捍衛(wèi)勝利果實而奮斗。如何保證那些代表人民掌權(quán)的人真正的為人民謀利益,而不是為了一己的私利,更不是做剝削,欺壓人民的奴隸主,地主和資本家。

更重要的是,究竟這種出自于公心,而非私心的推動力有多強大呢,真的可以代替私心成為推動歷史的發(fā)展的動力嗎?從歷史看,至少目前為止,所有的努力都失敗了。人們的私利顯然要比公心有著更為強大的推動力,確切的說,真的是“人不為己,天誅地滅“推動了歷史的發(fā)展。所以,到目前為止,資本主義還是具有其合理性的,生命力的。戰(zhàn)勝資本主義的道路,也就是戰(zhàn)勝人類自己自私,自利的道路,是異常艱難的。但是,我相信,由于人的自私,自利而造成的對抉擇的失衡,也就是對中庸之道得丟失——諸如此類的問題的關(guān)鍵并不在是否知道有這么回事,大家都知道的。而是如何去做到這件事,這是大家不知道的,為了真正做到平衡,不極端,除了要擺正物質(zhì)和精神之間的根本關(guān)系外,恐怕真正需要的是“吾日三省乎己“和“非禮毋視,

非禮毋聽,非禮毋聞“的毅力和信念,是堅決的信仰和執(zhí)行,而非理論的探討。但我知道信念和毅力,這正是當今世界所缺少的(拋開對金錢的毅力和信念不算)——必會造成“群體短視“,也就是:不到黃河不死心,不見棺材不落淚。注定了我們只有在一次大規(guī)模的毀滅之后,才會在廢墟上建立這樣一種共識。

從這個角度看孔子,其意義有了極大的不同??鬃悠鋵嵤亲钤绲纳鐣髁x的倡導(dǎo)人,是第一從實踐上去探索的學者,只是方向有些不同——他的學說是對人性善惡的理解和把握,和各種實踐的操作方法。這同樣是儒家現(xiàn)代復(fù)興的基點所在!

孔子,他是中華民族的偉人。他的思想境界高的超乎想象。他一個用溫文爾雅的情感力量,一個用躬身親為的實干家力量。改變了中國。所以,我喜歡《論語》,喜歡《矛盾論》,《實踐論》,《論持久戰(zhàn)》,因為這些道理,不是辯出來的,是做出來的!

另外,本人工作學習很忙,實在沒時間去把我的文章總結(jié)發(fā)展了,還望見諒。作為一個初出茅廬的年輕人,我的首要任務(wù)是了解社會,適應(yīng)社會,而后才是改變社會,所以,不論是人性的善和惡,我都要瀟灑走一回了,不論這水多混,我都要摸一回的。也許有一天,我會出淤泥而不染,那時,我也許會寫出更有分量的文章吧!

讀論語的心得體會200字 讀論語的心得體會論文篇十三

在《論語》一書中,謝了人世間愈多的”道理”,而我認為其中最為經(jīng)典的,便是”人生之道”了。

從古至今,人生一直是人們最關(guān)心最為重視的,有多少名家感嘆光陰的流逝,莊子就曾經(jīng)說過:” 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過隙,忽然而已?!比松拖癜遵x掠過,稍縱即逝。杜甫說:”人生有情淚沾臆,江水江花豈終極?!眲⒂礤a”人生幾回傷往事,山形依舊枕寒流。”白居易, 曹操也有類似的詩篇“人生百年內(nèi),疾速如過隙?!?,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钡鹊?。更有對聯(lián)說,” 五百里滇池,奔來眼底”對”數(shù)千年往事,汪到心頭?!?/p>

從古人的字字句句之中,我們不難看出,世界上沒一個人都是秒顯得,轉(zhuǎn)瞬即逝的生命。所以,在這短暫的生命之重,我們更應(yīng)該去合理的區(qū)規(guī)劃他。就在孔子感嘆光陰流逝之時,他給千萬代的后人描述出了這樣的一種人生。

“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边@句話的大致意思就是:” 我十五歲的時候立志研究學問,三十歲確立自己的理想,四十歲不為我所做的事情而迷惑,五十歲的時候我懂得自然的規(guī)律和法則,六十歲時無論聽到什么,不用多加思考,都能領(lǐng)會其中的意思,并明辨是非。七十歲我的道德修養(yǎng)到了一定的程度便可以隨心所欲地做事,而不逾越法度規(guī)矩?!?/p>

在我看來,這是一個大致的人生的路標,在這些路標上面。有幾個重要的階段被孔子很重要的強調(diào)了出來。孔子所說的” 十有五而志于學”,是他自己的一個起點,也同樣是對學生的一種要求。

孔子曾經(jīng)說過:”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彼钦f,自己并不是生下來便了解很多事情的,只不過是對古人的經(jīng)歷與事情非常感興趣,而一直不斷的學習。對于今天這樣一個信息化的時候,需要學習的東西非常多。現(xiàn)在許多的孩子并不是”十五向?qū)W”了,可能上幼兒園的時候就開始學習了。但我覺得這樣并不一定管用,并不一定對孩子的未來有用??鬃诱f過:”學而不思則罔,死而不學則殆”要邊學邊思考,還要去應(yīng)用。把自己先進所學的只是去最大化的利用的一種學習的方式。就在這樣一種學于思的磨礪與歷練之中,不斷提升自己,慢慢地有所感悟,一直到孔子所說的30歲。

“三十而立”,我想對于身處現(xiàn)在這個社會背景下的我們來說,在我們現(xiàn)在所出的這個年齡段就要”有所立的趨勢”了。在我看來,三十而立的”立”字是非常有含義的。立要是內(nèi)在的立,只有內(nèi)在的立了,才能在以后的人生中定義自己的位置。就拿很簡單的登山來說,泰山上有副對聯(lián)”海到盡頭天作岸,山登絕頂我為峰。”這句話講得并不是說登山,就是把山給征服,而是自己站在山巔之上,山提升了自我的高度。所以,我覺得,三十而立的立并不是指外在的立,而是內(nèi)心的立,是忠于自己的心靈,并不是外在。就像晉代名士王徽之在雪夜乘小舟去訪問朋友一樣,帶了朋友的家的門前不敲門轉(zhuǎn)身就走了。這是為什么?是因為他想念這個朋友遠道而來,而到了朋友家門前,興盡而返。

從三十歲到四十歲,便從”而立之年”到了孔子所說的”不惑之年”不惑中的惑,顯然就是迷惑的意思。在人之前的四十年的光陰之中,人一直在不斷地從這個世界上獲取著東西,金錢,名譽等等。當這些東西越來越多的時候,人們便會變得”惑”,所以孔子便提出來”不惑”。在之前的人生中,人已經(jīng)獲得了許多許多的東西,有有用的,當然也有不需要的東西,現(xiàn)在的人就應(yīng)該把不需要的東西舍棄。人的內(nèi)心就像一棟房子,人剛剛搬進去的時候房子里面什么也沒有,慢慢的,人一點一點的布置家具,進行裝潢,不知不覺的東西越來越多。最后發(fā)現(xiàn)連自己的地方都沒有了。最后導(dǎo)致的就是被金錢和榮譽所迷惑,迷失了自己的內(nèi)心??鬃釉凇墩撜Z》中提出的”四十而不惑”便是闡述這個道理。不惑便是舍棄那些會迷惑自己,自己不真正需要的東西。

“五十知天命”??鬃铀^”不怨天不尤人。下學而上達。知我者其天乎?”這句話的大致意思就是”下學,學人事,上達,達天命?!比松c天命都是不定的,沒有什么埋怨的。所以,孔子所說的”知天命”當中,知是很重要的。要能夠了解自己的天命,能觀察到冥冥之中的事情,辨析人間好壞,能了解到這些都是自然的事情,那么就能平心靜氣的去面對了。我們經(jīng)常說不要怨天由人,可又有多少人能做到,不去抱怨,不把一些責任推卸給別人。這么難的事情孔子怎么能做到呢?是因為??鬃右笞约?,比要求這個社會,要求別人應(yīng)該怎么樣,都重要得多。所以五十知天命,也就是說到這個時候內(nèi)心已經(jīng)能了解到一個真實的世界,不會怨天尤人。能做到知,其實也就是把學習到的各種知識,在篩選之后,融匯到一起,并進行提升。當知天命之后,就要來到孔子所說的”耳順之年”了。

“耳順”便是無論什么樣的話都能聽進去,都能站在發(fā)言者的立場去想問題。在知天命之后,孔子提出”六十而耳順”在知曉天命后,區(qū)最大限度的包容他人。一個人要是想做到耳順,我想就要讓自己的心胸變得寬廣。

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便是最后一個境界,也是最高深的境界了。人活到了70歲??隙ń?jīng)歷過了無數(shù)坎坷,就像俗話說的”走過的橋,比年輕人走過的路還要多”。到所有坎坷都經(jīng)歷過所有的規(guī)矩已經(jīng)成為生命習慣時。那么就能隨心所欲了。有這樣一個故事,在一所佛寺里面供著一個花崗巖雕刻的非常精致的佛像,每天都有很多人到佛像面前來膜拜。二通往這座佛像的臺階也是由跟他采用同一座山的花崗巖砌成的。終于有一天,臺階不服氣了,他們對那個佛像提出抗議。你看我們本是兄弟,來自于同一座山,憑什么人們都踩著我門去膜拜你?佛像談?wù)劦膶λ麄冋f,因為你們只經(jīng)過幾刀才走上了今天這個崗位,為我是經(jīng)過千刀萬剮才得以修成佛??鬃铀枥L的幾個人生境界,都是非常注重內(nèi)心,要到最后,必須先要經(jīng)過千錘百煉才行的。

孔子所說的境界,是我們在不同人生階段所參照的鏡子。在現(xiàn)在這個快節(jié)奏的社會里面,我們更需要這樣一個有條理,有序的生活。英國科學家之前做過一個實驗: 他們?yōu)榱嗽囈辉嚹瞎线@樣一種普普通通的廉價的植物生命力能有多強,就在很多很多同時生長的小南瓜上加砝碼,砝碼的重量就是小南瓜所能承受的極限。 這樣,不同的南瓜壓不同的砝碼,只有一個南瓜壓得最多。從一天幾克到幾十克、幾百克、幾千克,這個南瓜成熟的時候,上面已經(jīng)壓了幾百斤的重量。 最后的實驗是把這個南瓜和其他南瓜放在一起,大家試著一刀剖下去,看質(zhì)地有什么不同。當別的南瓜都隨著手起刀落噗噗地打開的時候,這個南瓜卻把刀彈開了,把斧子也彈開了,最后,這個南瓜是用電鋸吱吱嘎嘎鋸開的。它的果肉的強度已經(jīng)相當于一株成年的樹干! 這個例子告訴我們生命中的壓力,也許可能更好的激勵我們。在當今競爭的壓力下,我們也許能夠在20歲就領(lǐng)悟到孔子所說30歲要領(lǐng)悟的東西,在30歲就能領(lǐng)悟到40歲的境界,那對于現(xiàn)在的我們來說,真的是太有用處了。

讀論語的心得體會200字 讀論語的心得體會論文篇十四

《論語》歷年來被譽為一切炎黃子孫必不可少的人生教科書。讀了《論語》后,我有所感悟。同時也油然而生出對儒家文化,對孔夫子的敬佩。

我在書中認識了一個多才多藝、誨人不倦的孔子,一個食不厭精、懂得生活樂趣的孔子。曾子《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為求看看自我是否忠誠,守信及溫習了。對自我有嚴格的要求,真令我敬佩啊!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這一則讓我深刻地理解到了學習和做人的方法:對于知識,“學”只是一個認識過程,“習”是一個鞏固過程,要想掌握更多知識,必須“學”與“習”統(tǒng)一齊來,僅有用知識豐富自我的頭腦,才能成為一個有價值的人。

這短短的一則語錄讓我聯(lián)想到了我身邊的人,他們憑借著自我的才能和毅力。努力學習,溫習,最終成為一個才華出眾的人。我們不也這樣嗎?如果我們被憂心煩惱甚至怨恨蒙蔽了雙眼,那么勢必會影響自我的工作和學習。否忠誠,守信及溫習了。對自我有嚴格的要求,真令我敬佩啊!

我在生活中還有很多沒有像孔子與他的弟子做到,比如,不守信用,性格軟弱,說臟話,不懂禮貌等??墒牵x了論語后,我被深深地感動了,領(lǐng)悟到了一些做人的基本道理。不會那么不懂事了。

《論語》講的肯定能使我們有所收獲,《論語》讓我感到了幾千年前的偉大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思想。朋友,多讀一些好書能夠讓我們學到更多,是的,心動不如行動,大家快點看看吧!

讀論語的心得體會200字 讀論語的心得體會論文篇十五

一提到《論語》就會馬上想到孔子,想到他對弟子的教誨?!墩撜Z》這書是全世界的精華寶典,《論語》是儒家學派的經(jīng)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傳弟子編撰而成。共二十篇,成書時間大約在春秋戰(zhàn)國時期。它以語錄體和對話文體為主,記錄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體現(xiàn)了孔子的政治主張、論理思想、道德觀念及教育原則等。與《大學》《中庸》《孟子》《詩經(jīng)》《尚書》《禮記》《易經(jīng)》《春秋》并稱“四書五經(jīng)”。為后人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資料。

《論語》以記言為主,“論”是一串的意思,“語”是話語?!墩撜Z》成書于眾手,記述者有孔子的弟子,有孔子的再傳弟子,也有孔門以外的人,但以孔門弟子為主。善于通過神情語態(tài)的描寫,展示人物形象。書中不僅有關(guān)于他的儀態(tài)舉止的靜態(tài)描寫,而且有關(guān)于他的個性氣質(zhì)的傳神刻畫。

此外,圍繞孔子這一中心,《論語》還成功地刻畫了一些孔門弟子的形象。如子路的率直魯莽,顏回的溫雅賢良,子貢的聰穎善辯,曾皙的瀟灑脫俗等等,都稱得上個性鮮明,能給人留下深刻印象??鬃右虿氖┙?,對于不同的對象,考慮其不同的素質(zhì)、優(yōu)點和缺點、進德修業(yè)的具體情況,給予不同的教誨。表現(xiàn)了誨人不倦的可貴精神。據(jù)《顏淵》記載,同是弟子問仁,孔子有不同的回答,答顏淵“克己復(fù)禮為仁”,答仲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欲 慎施于人”,答司馬中“仁者其言也讱”。顏淵學養(yǎng)高深,故答以“仁”學綱領(lǐng),對仲弓和司馬中則答以細目。又如,同是問“聞斯行諸?”孔子答子路:“又父兄在,如之何其聞斯行之!”因為“由也兼人,故退之。”答冉有:“聞斯行之。”因為“求也退,故進之。”這不僅是因材施教教育方法的問題,其中還飽含孔子對弟子的高度的責任心。

自從秦始皇的那個時候有“炆書坑儒”,打打打急了《論語》的傳播,可自從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shù)”以來,儒家思想統(tǒng)治中國近20xx年?!墩撜Z》當然也就穩(wěn)坐了20xx年的寶座。直至20世紀初新文化運動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號,《論語》的地位才開始動遙文-化-大-革-命時期深刻的“批林批孔”,更進一步瓦解了儒家思想對人們的束縛,《論語》從此埋沒人間。當我們拿著一本《論語》看時,可能剛開始覺得只是幾句簡單的話罷了,可是細細品讀,孔子及其弟-子的政治思想、人生觀、世界觀、教育理念等幾乎都包含在語錄的字里行間。《論語》里最常見的詞匯,無非是中庸、君子、禮仁云云。

中庸卻是《論語》里最容易理解的而最難做到的。中庸指的是“對人處事采取不必要的爭端,但過度的“忍”卻能使一個民族沉睡,古代中國的發(fā)展就是一個有的證據(jù)。中庸是儒家的為人之道,體現(xiàn)了儒家學派的軟弱性。君子是一個意義深刻的詞。從小就聽說什么“君子動口不動手”、“觀棋不語真君子”等,感覺君子就像個呆呆的人似的。事實上,君子就是孔子他們?nèi)寮覍W派的一種自稱,是理想的“中庸”的人。比如“君子不器”、“先行其言而后從之斗”,都體現(xiàn)了君子的優(yōu)良品質(zhì)。與君子相對的當然就是小人了,小人并非是壞人,只是素質(zhì)沒有君子高罷了。這些只是概括性的結(jié)論而已,事實上,孔子對待不同的人,對于它們就有不同的解釋,這才是最有意思的,孔子主張因材施教,這對我們現(xiàn)在的教育也很是用的。

禮,表現(xiàn)了孔子對當時社會的不滿??鬃由钤趧邮幉话驳拇呵飼r代,諸侯國不遵守“周禮”,鬧得一團烏煙瘴氣。孔子在這里發(fā)出自己的不滿,發(fā)出自己的呻吟,“還老百姓們一個和平安全的生活”。

仁,是孔子的道德觀,這后來發(fā)展成為了他學生孟子的政治主張??鬃诱J為,“克己復(fù)禮為仁”??酥谱约海裱岸Y”,這就便是“仁”了?!叭收邜廴恕?,這里愛的“人”是指上層社會的王室貴族;尊重朝廷貴族,“不犯上”,也說明孔子對“禮”的尊重。此外,孔子還把“仁”當作“人”的標準:“仁者,人也。

作為學生,我們應(yīng)懂得“學而不思則惘,思而不學則殆”的道理。這句話的意思是“只知道學習卻不思考,就會因為迷惑而無所適從;只知道思考卻不去學習,就會對所有事情一知半解,不懂裝懂?!蔽覀儜?yīng)該熟悉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我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三人行則必有我?guī)熝?,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這些話,我們差不多都會說,可是我們真能做到的又有幾個,那就“先行其言而后從之”吧。

我覺得孔子是個勤奮、樂觀、大度的人,還是一個謙虛的人,在述而第七中的第二則:子曰:“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于我哉?”把所學的知識默默地記在心里,勤奮學習而不滿足,教導(dǎo)別人而不倦怠,對我來說,做到了哪些呢?孔子真是太謙虛了,作為儒家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所說所做有很多都對后世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一個如此重要的偉人,還說出如此自謙的話,的確值得我們學習。

如,子曰:“衣敝缊袍,與衣狐貉者立,而不恥者,其由也與?‘不忮不求,何用不臧?” 子路終身誦之。子曰:“是道也,何足以臧?” 何者為尊,有權(quán)者為尊,何者為貴,有錢者為貴。既無權(quán)又無權(quán)的小民,自然要自卑而下賤了。所以飯店的服務(wù)生見了經(jīng)理難免唯唯諾諾,門衛(wèi)見了大款總要點頭哈腰。像子路這樣,穿著破布袍子和有錢人在一起,不卑不亢,實在難得。

要我看,尊卑貴賤雖然是一種事實,但卻是最不合理的地方。在上天的眼里,人都是平等的,每個的生的時候,沒有唅著金子出生的,死的時候,上帝也不會為大款高官派專車。所以在上帝的眼里人并沒有貴賤之分 。我們?nèi)祟愄柗Q是萬物之靈,其實從億萬年的眼光看,我們?nèi)祟惡螄L不是宇宙中可憐的過客?宇宙永恒,人生有限,有這樣石火電光中論尊卑貴賤,有什么意義?

所謂的尊卑貴賤都是以勢力的眼光看的結(jié)果,其實一個人干什么,能做多大的官,發(fā)多大的財,自己能把握的不多,不能不承認有很大的命運因素。所謂富貴莫強求是也。但是從人性上來看,就是眾生平等,沒有貴賤區(qū)別??墒乾F(xiàn)實世界,畢竟是一個尊卑的世界。這也是個事實。陶淵明當縣令要接見上司,就得卑躬屈膝,可是他終于不愿為五斗米折腰,于是隱居了,這是惹不起躲的起的哲學。多少有點消極逃避的味道。相比之下,子路既不躲起來隱居,又不卑不亢的與權(quán)貴交往,這樣的境界要更高。

所以,見了大人物,見了大款,不要自卑,要有自己的尊嚴。生命是平等的,人性是平等的,為什么要自卑呢?小人物有小人物的命運,但小人物也有小人物的自尊。我們沒有錢沒有權(quán),這的確不是件另人高興的事,但如果既沒權(quán)又沒錢,再沒有了尊嚴,那豈不是更輸?shù)靡桓啥袅?。我們要保持平常心,凡事通過正當?shù)呐?,能成功就成功,不成功就算了,不做非份之想,不做非份之想,就能保持人格的獨立。所謂人到無求品自高。

我不想說《論語》你必須去讀,但我們確實需要去讀,它就是我們的精神營養(yǎng)品,我們都知道一個人如果缺少營養(yǎng)就會影響到健康,而《論語》正是會影響我們一生的難得之物。

【本文地址:http://aiweibaby.com/zuowen/1291749.html】

全文閱讀已結(jié)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