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數學第六單元單元教案(實用16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1-18 08:31:08
四年級數學第六單元單元教案(實用16篇)
時間:2023-11-18 08:31:08     小編:ZS文王

教案的評價應充分考慮學生的學習效果和教學過程的質量。教案的編寫要體現(xiàn)循序漸進,符合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接下來是一些精心挑選的教案案例,希望能夠給大家提供一些新思路和創(chuàng)意。

四年級數學第六單元單元教案篇一

1、認識量角器、角的度量單位,會在量角器上找出大小不同的角,并知道它的度數,會用量角器量角。

2、 通過一些操作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并通過聯(lián)系生活,使學生理解量角的意義。

4、通過觀察、操作學習活動,形成度量角的技能,同時使學生經歷和體驗知識的形成過程。

5、在學習過程中,感受數學與生活密切聯(lián)系,激發(fā)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認識量角器,會用量角器量角

量角器、尺或三角板

一、創(chuàng)設情境,引入課題。

出示下列三種椅子問學生:你喜歡坐哪種椅子,為什么?

學生回答后作如下小結:根據剛才同學們的交流,看來椅子靠背的角度不同,它的作用也不同,像第2種椅子就是專門給登月的宇航員設計的,要造這樣的椅子就要知道*背的角度,你有辦法知道它的角度嗎?(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課題:角的度量)

二、自主探究,認識量角器。

1、認識量角器的中心、0刻度線、內外圈刻度。

(1)師:量角用什么工具?

師:請大家仔細觀察自己的量角器,認真地研究研究,看看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

(2)小組合作研究量角器。

(3)學生匯報研究的結果。注意這里要盡量讓學生說出自己的想法,有的問題還可以讓學生來解答。

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要說明哪里是量角器的中心,哪里是0度刻度線及內刻度和外刻度,量角器是把半圓平均分成180份等。根據回答作出下列板書:中心、0度刻度線、內刻度和外刻度。(如果學生答不到量角器是把半圓平均分成180份,教師可提下列問題啟發(fā):根據量角器上的刻度和數,你想一想量角器是把半圓平均分成多少份的?)

2、建立1°角的觀念。

(1)讓學生把量角器上平均分成180份中的每一份所對的角用細絲游戲棒(在一種塑料掃帚上剪下的`)在課桌上擺一擺大約有多大。

(2)與學生共同討論,得出同學們剛才擺出的這個角就是1°角。

3、認識幾度角。

(1) 在量角器上出示下列角,問學生這是多少度的角,為什么?

(在量角器上畫出20°的角,其中每一個刻度都用虛線標出,便于學生講出為什么20°的道理,圖略)

(2)在量角器上出示60°、120°角(把角畫在印在紙上的量角器上)。和學生一起討論為什么同一個刻度,一個表示60°,另一個卻表示120°?從而讓學生談談在量角器上讀角時要注意什么?突破讀內外圈刻度易錯這一難點。

(3) 量角器上找出30°、100°、135°的角。

三、嘗試量角,探求量角的方法。

1、出示下列角(p37),問:這個角你能讀出它的度數嗎?(因為沒有標角的度數,所以學生讀不出)。接著問:要讀出這個角的度數該怎么辦?指導學生實際操作,按步驟去量角。

第一步,使量角器的中心點與角的頂點重合;第二步,使量角器的零刻度線與角一條邊重合;第三步,看角的另一條邊所對量角器上的刻度,就是這個角的度數。教師邊說明邊演示,巡視加以指導。

2、量出下列角的度數(p39、3)。(突出第二個角的邊不夠長可以延長邊來量,要問學生為什么可以延長邊來量的道理)。

四、比較角的大小。

用量角器量下面的兩組角,比較一下它們的大小。(p38例1)

討論:角的大小和什么有關?

總結結論:角的大小與角的兩邊畫出的長短沒有關系。角的大小要看兩條邊*開的大小,*開得越大,角越大。

五、鞏固練習:

1、p38“做一做”

2、p39、4先估算每個角的度數,然后驗證。

3、p40、6用一副三角板拼出下面度數的角。

75° 105° 120° 135° 150° 180°

六、課堂小結: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內容?你有什么收獲?

四年級數學第六單元單元教案篇二

教學內容:第52頁例題,第53頁“想想做做”。

教學目標:1、使學生經歷對幾種事物進行排列的過程,初步發(fā)現(xiàn)簡單排列現(xiàn)象中的規(guī)律,能運用規(guī)律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2、在學習中感知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發(fā)展數學思維。

3、在學習活動中獲得一些成功體驗,以激發(fā)學習信心。

教學重點:探索階乘數學方法解決這類問題。

教學難點:有層次的學習活動,經歷從無序到有序的思考過程,體會解決問題的基本策略,會簡單的排列規(guī)律。

教學過程:

一、拍照活動。

1、看書,知道拍照活動方式。

師:小軍、小明、小紅3人排成一排照相,有多少種不同的排法?什么叫不同的排法呢?

小軍站第一個的不同排法:

如:小軍、小明、小紅(一種排法)。

小軍、小紅、小明(另一種排法)。

2、拍照。(教師當攝影師,選三位學生到講臺前)。

要示:這3個同學名字分別叫a、b、c,請其它同學把各種排法表示出來。

(邊拍邊出示簡筆畫,并板書排列的'字母。在多種方法比較中突出按一定順序排列才能不重復也不遺漏:abc、acb、bac、bca、cab、cba)。

3、小結。說一說你如果是拍照者,怎樣才能每種情況都拍而不遺漏呢?

二、想一想,試一試。

如果在三位小朋友中每次選兩人排在一起照相,有多少種不同的排法?

(“想一想”可以引導學生分兩步思考:每次選兩人有3種不同選法,而每兩人都各有2種不同的排法。鼓勵學生采用個性化的符號表示不同的排列方法。)。

三、練習。

1、“想想做做”第1題。

用8、2、5三個數字能組成幾個不同的三位數?(可以先引導學生把用8、2、5組成的三位數一一排列出來;再啟發(fā)學生根據排列的過程,抽象出可以用“3×2”求排出的三位數的個數。)。

2、“想想做做”第2題。

四個球隊踢足球,每兩個球隊都要比賽一場,一共要比賽多少場?

(引導學生聯(lián)系生活經驗正確理解“每兩個球隊都要比賽一場”的含義。連線后,還可進一步啟發(fā)學生在交流中體會其中的規(guī)律,認識到比賽可以用“3+2+1”來計算。)。

3、“想想做做”第3題。

三個小朋友打電話,他們3人每兩人通一次電話,一共通了多少次?

如果他們互相寄一張節(jié)日賀卡,一共寄了多少張?

(著重引導學生結合生活經驗體會兩個問題的不同含義,感受解決問題的不同方法,加深對簡單搭配的排列現(xiàn)象中規(guī)律的認識。)。

四、總結。

你學會了什么?

四年級數學第六單元單元教案篇三

人教版四年級上冊第23至26頁例1。

1、認識計算器,掌握計算器的簡單使用方法,能進行較大數目的計算。初步了解計數法,在不斷更新、完善的探究過程中認識算籌,了解珠算的計數方法。

2、通過了解計算工具發(fā)展的演變史,感悟人類偉大的創(chuàng)造過程和聰明才智,體會創(chuàng)造源于需要,激發(fā)學生的探索精神和創(chuàng)造欲望。

3、培養(yǎng)學生動手操作、動口表達的能力,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

掌握計算器的簡單使用方法,了解計算工具的發(fā)展史。

體會創(chuàng)造源于需要,激發(fā)民族自豪感。

學生:小棒、計算器、算盤等。

教師:課件、計算器、計算卡片等。

一、創(chuàng)設情景,激發(fā)學習興趣

55846+7646=、6908×7=

(預設:大部分學生選擇使用計算器。)

師:為什么選擇計算器?你還知道哪些計算工具?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認識計算工具。

二、操作交流,學習使用計算器

(1)師:同學們都帶計算器了嗎?請拿出來仔細觀察。看看它上面都有什么?

(顯示屏、按鍵、電腦芯片、電源)

(2)看書,試按。認識各種按鍵的名稱和作用。

(3)在操作中掌握計算器的計算方法

a、請會使用計算器的同學上臺用課件演示使用計算器計算的方法。

c、師介紹儲存、提取鍵使用方法

e、開始計算比賽。(學生使用計算器計算上面各題。)

(4)你認為使用計算器時要注意什么?你覺得計算器這個計算工具怎樣?

三、演繹文化,了解計算工具的發(fā)展

師:這么先進方便的計算工具可不是一直都存在的,計算工具就像人類社會的發(fā)展一樣也經歷了漫長的發(fā)展過程,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看看計算工具是怎樣演化的。

1、介紹遠古時代一一對應的計數方法

(1)課件出示配音動畫:遠古時代,人類在捕魚、狩獵和采集果實的勞動中,產生了計數的需要。例如:捕獲了一只野獸就放一顆石子,出去了幾人就在繩子上打幾個結。就這樣,人類在勞動中建立了一一對應的計數方法,而石子、結繩、刻痕……就是人類最初用來計數和計算的工具。

(2)師:你們覺得擺石子、結繩等計數方法怎么樣?

2、模擬算籌的使用方法

師:于是,我國勞動人民在這些計數方法的基礎上又發(fā)明了一種新的計算工具(課件出示圖片),用算籌作工具進行計算的方法叫“籌算”。

師:對于算籌,你們想了解些什么?

(預設:什么時候發(fā)明的?是誰發(fā)明的?怎樣使用的?)

師:首先來猜猜看,古人是怎樣用算籌表示1到9的。

縱式就是豎著擺、橫式就是橫著擺。(手勢)

師:(微課植入方式)古人擺放1、2、3、4、5的方法。

師:古人擺6只用了兩根小棒,猜猜古人是怎么想的呢?

師:都想到了用一根表示5,這是一個好主意。

據古書上記載,上面的這根表示5,下面的這一根表示1。

師:這樣7、8、9也就好理解了。請你試著擺一擺。(屏幕出示)

師:用算籌可以擺出1-9這幾個數,那怎樣來表示更大的數呢?

出示用縱橫相間的方式來表示多位數。

這些數你認識嗎?出示29、306、632(了解0的出現(xiàn)也經歷了空格、小正方形、圓形的過程。)

師:想知道古人怎樣用算籌計算的嗎?(課件演示)

師:我國數學家祖沖之就是擺放算籌來計算的。(出示動畫小視頻)

看完后,你們覺得算籌這種計算工具怎么樣?怎么評價祖沖之?

(預設:計算時算籌擺了一大片容易混亂。如果能把活動的小棒固定起來就好了。我們要學習祖沖之計算認真,不怕苦累,執(zhí)著追求的精神。)

3、小組合作,研究認識算盤.

師:之前同學們已經初步認識過算盤,課前又收集了相關知識,就請同學們在小組里交流收集到的信息。(小組研究,集體匯報:)

(預設:學生知道算盤的名稱,課件配合演示:框、梁、檔、上珠、下珠;學生知道:一粒上珠代表5,一粒下珠代表1;學生會在算盤上撥簡單的數;學生會收集關于算盤的輝煌歷史以及現(xiàn)在使用情況……)

師:同學們了解的真不少!下面請同學們在算盤撥出46、278、320485。

(一名同學在課件上演示,其他同學在算盤上試撥,師適時引導在算盤上定位的方法。如果有同學會用算盤計算可以安排展示一下,以讓學生體會算盤撥珠即答的優(yōu)點。)

生:我在家里收集算盤的資料時,讀到了很多有關算盤的歷史資料,知道算盤是中國發(fā)明的,中國是珠算的故鄉(xiāng)。不僅如此,即使是在美國、日本等高度現(xiàn)代化的國家里,也有越來越多的人在學習使用算盤,并把珠算列入小學課程。

師:在我國,人們至今仍然非常喜愛它,把它制成這樣來裝扮生活。(出示配音圖片展示各種算盤)

4、感悟世界各國人民對計算工具的探索

師:不僅僅是我國人民在發(fā)明計算工具,世界各國人民都在積極的探索各種計算工具,請看(課件出示世界機械計算器發(fā)展史:計算尺-手搖計算機--巨型計算機--臺式電腦-筆記本電腦-智能手機等)。

師:就這樣,從古到今,計算工具經歷了漫長的歷史過程,也體現(xiàn)了人類的聰明智慧和探索精神。

師:目前人們并沒有停止探索的步伐,還在繼續(xù)研發(fā)更為先進的計算工具。

(出示健康環(huán)保電腦、小巧方便電腦筆圖片)

師:你能想象一下新型的計算器會是什么樣的嗎?

四、再次體驗,總結提升

這節(jié)課你了解了哪些知識?你有什么感想?

五、課外活動延伸:

1、每個小組設計“新型計算器”的方案。

2、調查了解更多與計算工具有關的知識制成數學小報。

四年級數學第六單元單元教案篇四

請用三角板拼出下面度數的角,并把它們畫出來,再用量角器量一量,分別說一說它們是什么角。

135° 75° 120° 180°

出示以上各題,學生獨立思考并完成。

1.出示教科書第72頁第13題。

教師:請同學們先在數學書上量出下面各圖中每個角的度數,并填在表中。

學生自主動手測量,教師巡視,個別指導,集體匯報。

教師:通過測量,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學生:我發(fā)現(xiàn)三角形三個內角的和是180°。

教師:關于三角形的內角和是不是180°,我們在今后的學習中還要繼續(xù)探索這個問題。

2.出示教科書第72頁第14題。

3.出示第72頁第15題。

教師:從圖上你獲得了哪些信息?你覺得他們誰說得對?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引導學生小結:角的'大小和邊的長短沒有關系,只和兩條邊張開的程度有關,兩條邊張得越開角越大,兩條邊合得越攏角越小。

通過今天的整理和復習,你有哪些收獲?

四年級數學第六單元單元教案篇五

1、結合具體情境,在解決問題過程中逐步學會概括加法結合律、交換律并能用字母表示,并能用加法定律進行簡單的計算。

2、培養(yǎng)學生觀察、分析以及自學的能力,掌握一定的學習方法。

1、引導學生通過觀察比較、自主學習的方式探索、理解并掌握加法結合律。

2、培養(yǎng)學生觀察、分析以及自學的能力。

1、教師準備:課件

2、學生準備:課本

一、情境引入

學生觀察情境圖,了解黃河的走向,弄清楚黃河流域與黃河長度的區(qū)別,匯報自己發(fā)現(xiàn)的信息。學生自己提出問題。

師:黃河流域的面積約是多少萬平方千米?誰會解答?根據學生回答板書。

二、學生根據圖中信息獨立列式

方法一:(39+34)+2=75(平方千米)

方法二:39+(34+2)=75(平方千米)

師:黃河全長約多少千米?可以怎樣算?

生:a+(b+c)=(a+b)+c

學習了加法結合律,加法中還有其他的規(guī)律嗎?請完成填空,然后觀察,看有什么發(fā)現(xiàn)?學生在觀察的基礎上發(fā)現(xiàn),兩個加數交換他們的位置,和不變。

師:這也是加法運算中的一個規(guī)律,叫加法交換律,能用字母表示它嗎?

生:a+b=b+a

師:學習了加法的兩個定律,能根據加法運算律解決實際問題嗎?

三、觀察下面算式,想想怎樣算比較簡便?

282+63+37

生:用加法結合律可以簡算

四、自主練習

第1題。獨立完成,說說自己的想法。

第3、4題。注意用簡算。

五、簡要回顧

這節(jié)課的學習內容

六、作業(yè)

自主練習3題。

四年級數學第六單元單元教案篇六

教科書第99―100頁的例1。

1、 經歷簡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數據的過程。

2、 使學生初步了解數據的收集和整理過程,學會整理簡單的數據,會看簡單的統(tǒng)計表和統(tǒng)計圖,會根據統(tǒng)計圖表中的數據回答一些簡單的問題。

3、 使學生體驗解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過程,能發(fā)現(xiàn)信息并進行簡單的.數據分析。

4、 體會到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緊密聯(lián)系,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細心觀察的良好學習品質。

繪制縱向復式條形統(tǒng)計圖。

根據統(tǒng)計圖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

一、創(chuàng)設情境,生成問題:

你們知道全球有多少人?中國有多少人嗎?那你們知道自己所在的區(qū)有多少人嗎?

下面我們一起對收集到的信息進行整理和分析。

見課本99頁的例1某地區(qū)的城鄉(xiāng)人口統(tǒng)計表

二、探索交流,解決問題:

1、根據統(tǒng)計表,分別完成兩個單式條形統(tǒng)計圖

見課本99頁的統(tǒng)計圖

3、投影展示學生繪制的縱向復式條形統(tǒng)計圖

板書課題:縱向復式條形統(tǒng)計圖

4、討論交流:

復式條形統(tǒng)計圖與單式條形統(tǒng)計圖有什么區(qū)別?

5、全班匯報交流。

分析:

(1)那年城市人口數最多?那年最少?

(2)那年鄉(xiāng)村人口數最多?那年最少?

(3)那年城鄉(xiāng)人口總數最多?那年最少?

(4)你還能得到哪些信息?

三、鞏固應用,內化提高:

1、 完成102頁的做一做

2、完成練習十九的第1題和第2題

四、回顧整理,反思提升:

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

四年級數學第六單元單元教案篇七

1。知識與技能:使學生掌握“總價=單價×數量”“路程=速度×時間”等常見數量關系,使學生經歷探索三位數乘兩位數筆算方法的過程,理解三位數乘兩位數的算理,掌握三位數乘兩位數的基本的筆算方法,能正確進行計算。

2。過程與方法:使學生在探索計算方法的過程中體會新舊知識間的聯(lián)系,并能將三位數乘兩位數的一般方法遷移到多位數的乘法運算中去。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激發(fā)學生計算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計算習慣,不斷提高學生的計算正確率。

三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

三位數乘兩位數列豎式計算。

小黑板,練習題卡片。

一、導入新課,自學指導。

1、出示情境圖:月星小區(qū),多層樓每幢住48戶,小高層樓每幢住128戶,高層樓每幢住236戶。

提問:從圖中你能獲取哪些信息?可以提出哪些問題?怎么列式?

出示表格。

5幢高層樓共可住()戶。

16幢多層樓共可住()戶。

16幢小高層樓共可?。ǎ?。

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三道算式。

(1)請學生列出算式,并比較三個算式的相同之處(都要用每幢樓住的戶數乘幢數,算出一共能住的戶數)。

(2)學生用豎式計算236×5和48×16。

2、揭示課題。

月星小區(qū)有16幢樓,平均每幢住128戶。月星小區(qū)一共住了多少戶?

提問:從圖中你能獲取哪些信息?可以提出哪些問題?怎么列式?

128×16和剛才的'兩道題相比,有什么不一樣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研究“三位數乘兩位數的乘法”

二、自主學習,合作探究。

教學例1學生嘗試。做在練習本上。

啟發(fā)128×16的得數是多少呢,你能嘗試用豎式計算出得數嗎?自己在下面試一試,如果有困難,可以和小組里的同學一起研究。

(2)你是怎樣一步一步地來算這道題的?128乘16的積應該從哪位寫起?我們把這兩部分怎樣?得數的末尾應該和哪一位對齊?(指算式)這個128實際上代表的是多少?求的是多少幢樓的住戶數?算出的20xx其實是幾幢樓的住戶數?(根據學生回答完成黑板豎式板書)。

(3)我們一起來答一下。

(4)剛才是這么算的請舉手?

三、反饋展示,質疑釋疑。

以豎式呈現(xiàn)的四道題:213×32,375×24,309×26,和248×45。

(1)學生獨立練習,指名四人寫在教者準備的紙上。并注意巡視,以發(fā)現(xiàn)學生解題中的問題,并有意進行收集。

(2)集體評析。先引導學生看過程,同意嗎?這個結果比較大,怎么讀?再出示一份錯誤作業(yè),他錯在哪兒了?提醒學生計算時要小心。

(3)總結計算法則。三位數乘兩位數的乘法,我們都是分幾步做的?第一步做什么?所得的結果的末位怎樣?接著說下去。

四、精講提升,拓展延伸。

1、做練習五第1題。

讓學生在書中直接寫出得數,指名核對得數,了解全對人數。

2、做練習五第2題。

五、達標檢測,反饋鞏固。

做練習五第4題。

學生獨立填表,并組織反饋,說明數量關系式,怎樣列豎式。

指出:兩位數乘三位數的試題,在列豎式計算時,交互兩個乘數的位置后再乘比較簡便。

布置作業(yè)。

教學反思。

板書設計:

三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

23648128。

×5×16×16。

比較前兩個式子和第三個的聯(lián)系。

區(qū)別。

四年級數學第六單元單元教案篇八

1、認識年、月、日。

2、24時計時法。

3、簡單的時間計算方法。

認識年、月、日。

教材。

1、引導學生認識時間單位年、月、日,知道大月、小月的知識,記住各月的天數。

2、使學生會判斷大、小月。

3、幫助學生初步建立年、月、日的時間觀念,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滲透科學的思想方法。

探究發(fā)現(xiàn)年、月、日之間的關系。

發(fā)現(xiàn)并掌握大月、小月的判斷方法。

多媒體各年份的年歷卡。

1、填空。

1時=()分1分=()秒。

1時=()秒240分=()時。

1分25秒=()秒82分=()時()分。

2、提問:

(1)時、分、秒都是什么單位?(時間單位)。

(2)關于時間單位你還知道哪些?(年、月、日、季度、世紀等)。

(3)那么關于年、月、日的知識你想知道些什么?

3、導入新課。

講述:地球繞太陽運轉一周經過的時間就是一年,月亮繞地球運轉一周經過的時間大約就是一個月,同時,地球自己也在旋轉,地球自己旋轉一周的時間就是一日。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有關年、月、日的知識。

1、認識年、月、日。

(1)出示材料。

提問:以前我們用鐘、表來研究時、分、秒,那么年、月、日我們可以用什么來研究呢?(年歷卡)。

(2)觀察手中的年歷卡,看看這是哪一年的年歷。

(3)分別找到10月1日,7月13日,看一看,各是星期幾。

提問:10月1日是什么節(jié)日?申奧成功是在哪一年呢?

(4)請同學們在年歷卡上找出你所知道的紀念日,爸爸、媽媽和自己的生日等,看一看,分別是星期幾。

(5)合作探究。

觀察:一年有幾個月?每個月的天數一樣嗎?哪幾個月是31天?哪幾個月是30天?

(6)討論交流。

教師根究學生的回答內容,板書:

一年12個月365天或366天。

1、3、5、7、8、10、1231天。

4、6、9、1130天。

229天或28天。

(7)質疑:你們每人手中的年歷卡上31天的月份是不是都是這幾個月呢?(是)對!不管哪一年,31天的月份都是這幾個月。

再看一看,是不是每年的4、6、9、11月的天數都是30天。(是)。

(8)認識大月、小月。

講述:通過同學們認真仔細地觀察,我們已經知道了不管哪一年,1、3、5、7、8、10、12這7個月都是31天,4、6、9、11這4個月都是30天,它們是不會發(fā)生變化的,我們把每月天數都是31天的這幾個月叫做大月,把每月的.天數都是30天的這幾個月叫做小月。

年份不同了,哪個月的天數有變化呢?(2月)從這里可以看出,二月的天數比大月、小月的天數要少,所以二月是一個特殊的月份。

2、鞏固。

3、記住大月、小月。

(1)出示左拳圖。

(2)講清相應部位所表示的每個月的天數。

(3)根據圖,全體一起記憶。

(4)指著自己左拳再次記憶。

(5)再介紹一首兒歌,加強記憶。

七個大月心中裝,七前單數七后雙。

二月是個特殊月,其他各月是小月。

觀察今年的年歷。

(1)一、二、三月一共有()天。

(2)六一兒童節(jié)是星期()。

(3)四月份有()個星期零()天。

想一想:9月30日的后一天是幾月幾日?

四年級數學第六單元單元教案篇九

介紹了算盤各部分的名稱,知道算盤是我國勞動人民創(chuàng)造的一種簡便計算工具,它曾在生產和生活中廣泛應用。使用算盤數數前,引導學生思考怎樣定數位,怎樣記數,強調一個下珠表示1,一個上珠表示5,空檔表示0。

【知識與能力目標】

直觀認識算盤,知道算盤各部分的名稱,學會用算盤計數和數數。

【過程與方法目標】

經歷用算盤表示數、數數的操作過程,掌握用算盤記數的方法,初步滲透位值思想。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

讓學生知道算盤是我國古代的偉大發(fā)明之一,是中華民族對人類文化的一大貢獻,從而增強民族自豪感。

【教學重點】

認識算盤,學會讀寫算盤上的數,并會用算盤表示數。

【教學難點】

帶有上珠的數的讀寫。

課件、算盤

1、引入

現(xiàn)在老師請同學們猜一個謎語:一座城,四面墻,一群珠寶里面藏。如用小手撥一撥,噼里啪啦連聲響。

學生猜一猜后,教師出示算盤圖,揭示謎底:算盤。

2、介紹算盤的歷史(配合課件第2頁)

在很久很久以前,人們開始用石子計數,后來用木棍或者竹簽計數(就是算籌),再后來人們用擺珠子的方式計數,它是用小棍子把珠子串起來,用上面藍色的珠子表示5,下面黃色的珠子表示1,再合起來表示數。后來這種計數和計算的工具,就慢慢地改進成了現(xiàn)在用的算盤。

算盤是我國古代的偉大發(fā)明之一,我們的祖先在600多年前就已經發(fā)明了算盤,開始用算盤進行計算,一直留傳到現(xiàn)在。所以算盤的我國的優(yōu)秀文化遺產。算盤還傳到日本、朝鮮、美國、東南亞、歐洲等許多國家和地區(qū)。

1、了解算盤各部分的名稱

談話:同學們小小的算盤背后蘊藏了深厚的文化底蘊,既然它這么有魅力,我們一起來認識它吧(課件第3頁)。

(1)仔細觀察算盤,你知道它是有哪些部分構成的嗎?

教師出示算盤,引導認識框、梁、檔、算珠。

(2)通過游戲鞏固

出示大算盤:看來大家都認識了算盤,下面我們玩一個看誰說得快的游戲,我指算盤上的某個部分,請你快速說出它的名稱。

同桌玩一玩。

(3)認識上珠和下珠,并介紹上下珠分別表示多少(課件第4頁)?

問:梁上面的算珠叫什么?一顆上珠表示多少?梁下面的算珠叫什么?一顆下珠表示多少?

《算盤歌》一把小算盤,四周圍滿框,橫臥一根檔,豎著許多梁,梁上是上珠,梁下是下珠。一顆上珠表示5,一顆下珠表示1。

同住兩人一組,先一人隨便撥一顆算珠,另一人說出這個算珠表示幾。然后兩人互換。

2、在算盤上表示1-10

(1)師:算盤的個位在哪?。ㄕn件第6頁)

和學生一起探討定數位的方法。(必須從左往右依次定位)

問:把最右邊的一檔作為個位有什么好處?

教師小結:定位是用算盤記數的特殊要求。個位在哪里都可以,只要你標記一個檔位是個位,其余的數位也就確定了,一般情況下,我們現(xiàn)在把最右邊的一檔定位為個位,依次往左推算,分別是個位,十位,百位,千位......

(2)怎樣表示1、2、5、9

5一般不用5個下珠表示,而是用1個上珠表示。6-9依次在5的基礎上添加下珠。

怎么表示10?10一般不用1個上珠和5個下珠(2個上珠)表示,而是用十位上1個下珠表示。這一點和在計數器上表示數是一致的,體現(xiàn)了十進制計數法的原理。

(3)用算珠表示數(課件7、8頁)

(4)撥珠的指法:撥入下珠用大拇指,撥去下珠用食指,撥入撥去上珠用中指。

要求學生在算盤上撥二、三位數(課件第9頁),教師巡視檢查。

1、猜一猜

下面幾個謎語都與算盤有關,請同學們猜一猜它們分別是什么?

(1)猜猜我是誰,它有四條邊,最愛幫助人,不讓珠亂跑。(框)

(2)猜猜我是誰,雖然只有它,本領卻很多,一個可頂五。(上珠)

(3)猜猜我是誰,它是一條線,橫在框里面,管住上下珠。(梁)

(4)猜猜我是誰,它有許多根,穿著小珠子,噼里啪啦響。(檔)

2、用算盤分別撥1、2、3、4、5、6、7、8、9。

3、一個一個地撥,從587撥到600。

4、在算盤上撥出805、500、190、999。

四年級數學第六單元單元教案篇十

解決問題的策略是解決問題必要的一種問題解決思想方法,這部分內容是在學生已經積累了一定的數量關系及解決問題的經驗,初步了解了同一問題可以有不同的解決方法的基礎上學習的。本節(jié)課在列表過程中,分析數量關系尋求解決類似歸一、歸的實際問題的有效方法。學好本節(jié)課知識,將為學習用列表等方法解答求兩積之和(差)等實際問題奠定知識和思想方法的基礎。

1、本節(jié)課是用列表的方法整理問題情境中的信息,用從已知條件想起或從所求問題想起的方法分析數量關系。例題從三個小朋友買相同筆記本的信息,分兩次提出要解決的問題,要求學生找出解決第一個問題的條件并進行整理,通過呈現(xiàn)表格讓學生思考怎樣解決問題。隨后學生很自然的自主分析數量關系,解決第二個問題。

2、在練習中安排了與例題結構相同的實際問題,學生都能運用所學的策略解決問題。

3、在解答第二個問題時,有大部分同學想不到方法,要從小明的信息算出單價,再用除法求出小軍能買多少本。這是本節(jié)課的障外點。

1、學生在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過程中,初步體會用列表的方法整理相關信息的作用,學會用列表的方法整理簡單實際問題所提供的信息,學會運用從已知條件想起或從所求問題想起的策略分析數量關系,尋找解決問題的有效方法。

2、通過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學習活動,學生經歷提取信息,發(fā)現(xiàn)問題,列表整理條件,解決問題的知識獲取過程,從而提高學生收集并整理信息,發(fā)現(xiàn)并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發(fā)展他們的推理能力。

3、通過學習,學生進一步積累解決問題的經驗,增強解決問題的策略意識,獲得解決問題的成功體驗,提高學好數學的信心。

用列表的方法整理問題情境中的信息,用從條件想起或從問題想起的方法分析數量關系。難點:正確整理、分析數學信息關系,學會通過所整理的信息決策問題解決策略,并內化成自己的問題解決策略。

四年級數學第六單元單元教案篇十一

1、能初步理解乘法結合律。

2、初步感知應用乘法結合律可以使一些計算簡便,發(fā)展應用意識。

過程與方法

經歷乘法結合律的探究過程,會用字母表示乘法結合律,進一步培養(yǎng)發(fā)現(xiàn)問題和提出問題的能力,積累數學活動經驗。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體會計算方法的多樣性,進一步發(fā)展數感。

教學重點

能理解乘法結合律。

教學難點

能運用乘法結合律,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課件、圖片

ppt

自主合作探究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趣導入。

師:(出示課件)請同學們迅速口算下面的算式。

23×3= 70×5= 13×100= 25×4= 125×8=

師:有誰愿意試一試,直接告訴我答案

生1:69;350;1300;100;1000。

師:好!請坐,太棒了!

二、探究體驗,經歷過程。

師:觀察這兩組算式,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生可能說:含有相同的乘數,積相等;都用乘法計算,但運算順序不同。

師:任意三個數連乘,改變運算順序,積都不會變嗎我們來找出三個數,算算看。

先獨立舉例子,再在小組內交流,說說想法。為了節(jié)省時間,遇到較大的數可以借用計算器。

生匯報列舉的等式。先展示,再板書。

師:剛才大家列舉了那么多的算式,三個數相乘,雖然運算順序變了,但結果怎樣(不變)

學生嘗試回答。

師:其實把大家剛才說的共同點總結起來,就是數學中的乘法結合律。

師:如果用a、b、c三個字母分別表示這三個數,你能寫出乘法結合律嗎

學生口頭用字母表示出乘法結合律。

(a×b)×c=a×(b×c)

師:同學們真聰明!老師把我們剛才發(fā)現(xiàn)的過程用語言表示出來,就是“發(fā)現(xiàn)問題――舉例驗證――概括規(guī)律”。以后,我們可以用這樣的方法,去發(fā)現(xiàn)更多的規(guī)律。

三、課末總結,梳理提升。

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說給你的小伙伴聽聽吧。

根據老師講課適當板書

完成本節(jié)課題。第四單元運算律

課題

四年級數學第六單元單元教案篇十二

教學目標:

1.認識7個生字,會寫9個生字。2.培養(yǎng)學生獨立識字的能力。

3.體會不同的鳥類所代表的不同含義,進一步體會漢字的規(guī)律以及漢字所蘊涵的文化。教學重點:

認識7個生字,會寫9個生字。體會不同的鳥類所代表的不同含義。教學難點:

進一步體會漢字的規(guī)律以及漢字所蘊涵的文化。

教具準備:鳥的圖片、生字卡片。課型:識字課課時: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1.認識7個生字,會寫3個生字。

2.知道書中四種鳥代表的不同含義。

教學重點:認識7個生字,會寫3個生字。

教學難點:了解“亦”的演變過程,知道漢字的規(guī)律以及漢字所蘊涵的文化。教學過程:

1.同學們一定知道很多的.鳥類,你們都喜歡什么鳥?。浚r鳥、鴿子、喜鵲……)2.揭示課題: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研究鳥。

1.師貼圖,學生回答這是什么鳥?

鴿子、喜鵲、鸚鵡、孔雀、雄鷹(師板書)。

1.全班交流:

“亦”是“腋”的本字,教材給出了“亦”的演變過程,注意引導學生觀察。古文字的“亦”字,像一個正面站立的人形,兩臂之下的兩個點是指示符號,表示這里就是腋下。后來“亦”字多被借用為虛詞,相當于“也”的意思。因此只好另外造了一個從月(肉)夜聲的“腋”字來代替“亦”的本義。

“嬰”字是由“鸚”拆開的。貝在古代是一種非常難得的珍貴之物,除用做貨幣之外,婦女們還把它們串起來掛在脖子上作為裝飾?!皨搿弊謴亩愒谂?,其本義即指戴在女人脖子上的串貝頸飾。所以《說文解字》稱:“嬰,頸飾也?!贝俗趾髞矶嘤弥赋跎呐?,又泛指幼童。

“畏”:甲骨文、金文的“畏”字,像一手持魔杖,頭型怪異的鬼怪形,表示特別威風的意思。因此,畏的本義是指威風、威嚴,通“威”,引申為恐嚇、嚇唬,再引申為恐懼、害怕、擔心、敬服等義。

“酷”“鸚”“鵡”“雅”這幾個字是形聲字,要引導學生結合原有的學習經驗利用形聲字的構字規(guī)律來自主識記。

2.讀一讀這些詞語。

鴿子喜鵲鸚鵡孔雀雄鷹酷愛和平傳遞佳音人云亦云舉止高雅英勇無畏教師指導:每種鳥都代表著不同的含義:鴿子是和平的使者,因此說“酷愛和平”;喜鵲報春,所以說“傳遞佳音”;鸚鵡學舌,“人云亦云”;孔雀美麗大方,“舉止高雅”;雄鷹展翅高飛,勇敢、無所畏懼,因此說“英勇無畏”。

學生再讀,體會不同鳥的不同含義。

1.出示鷹、畏、亦。2.學生觀察、書空。3.教師指導:

“鷹”共有18畫,是半包圍結構,部首是“廣”。“畏”是上下結構,共有9畫,下面不要多寫一撇。展示“亦”的字理變化圖。

4.學生練習書寫。

這節(jié)課我們知道五種鳥代表的含義。說說你記住了幾個?(學生匯報)我們在知道含義的同時也學會了三個生字,在寫“鷹”字是要注意“鳥”的上面是單人旁加“隹”,“畏”字寫時不要多一撇,“亦”字第四筆是豎鉤,不是豎提。課后讀幾遍生詞。

讀詞語、搜集其他鳥代表的不同含義。

四年級數學第六單元單元教案篇十三

教學內容:

教材分析:

在學習本單元之前,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經積累了一些確定位置的感性經驗,通過第一學段的學習,學生能夠根據上下、左右、前后和東、南、西、北等方向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而且可以通過第幾行、第幾列確定物體的位置。本課在此基礎上,讓學生學習根據方向和距離兩個條件確定物體的位置,進一步從方位的角度認識事物,發(fā)展空間觀念。

教學目標:

1、通過解決實際問題,使學生體會確定位置在生活中的應用,并能夠根據方向和距離兩個條件確定物體的位置。

2、學會用不同的方式探索和思考問題,培養(yǎng)創(chuàng)造性解決問題的能力。

3、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體會教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教學重點:學會根據方向和距離兩個條件確定物體的位置。

教學難點:理解物體在中心點的哪個方位和偏角度。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練習用的小卷、量角器。

教學過程:

一、課前準備。

1.游戲:找找我在哪?

游戲說明:在全班同學的座位上,編好行和列,根據老師指定同學的位置,說出他所在的行和列,快者獲勝。

師:請根據老師指的同學的位置,快速定位第幾行和第幾列。請根據老師報的行和列快速確定同學,并說出他的名字。

設計意圖:本環(huán)節(jié)用游戲的形式,以小組競爭的方式復習根據行、列兩個條件確定位置的方法,既活躍課堂氣氛,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同時也為新課的學習奠定了基礎。

2.小結。

師:怎樣才能快速地確定位置呢?如果只告訴你們行或者列,你能快速找到確定的位置嗎?

二、新知探究。

(一)情境創(chuàng)設。

這就是小王演習的炮兵陣地。(出示地圖)。

小王在哪呢?(出示大炮)。

再來找一找他的訓練目標……(出示目標1)。

讓小王先開幾炮咱們看看。(開炮4下不準)。

(畫面出示)“哎……要是有人能幫幫我,告訴我目標的位置,我一定可以百發(fā)百中的?!?/p>

看得出來,小王真的挺苦惱,那咱們同學愿意幫助他嗎?

那就請同學們來當小王的陣地觀察員怎么樣?

(二)角度確定方向。

誰能告訴小王目標1的位置在哪里?

(學生可能會說出在東面,在北面,或者在東和北中間等等。)。

你是根據什么說出目標1的位置的?(引導學生復習看地圖的方法:上北下南、左西右東)。

剛才同學們描述的都是大炮的大概位置,像你們所說的方向開炮,能擊中目標嗎?

軍事上對目標的描述要求是分毫不差的,同學們可要準確地向王叔叔匯報呀!

你認為我還要提供什么?

(引導說出角度)。

用手臂做出東偏北方向,或北偏東方向,并說出偏多少度。(板書:方向)。

兩種角度的表示方法都可以,他們有什么區(qū)別與聯(lián)系呢?

(強調起始角度不同,但所描述的方向都是一個方向.)。

(三)距離確定位置。

可以了嗎?現(xiàn)在可以告訴小王了嗎?開不開炮?

a.開(打不準,或遠或近)。

b.不開,那你還要告訴他什么?

(引導說出距離)。

怎樣確定目標1的距離呢?

你從哪里發(fā)現(xiàn)了秘密?

(觀察1段表示300米,量出有這樣的幾段)(板書:距離)。

那么目標1到大炮的距離是多少米呢?

(四)總結方法。

一切都ok了吧,現(xiàn)在我們把勘察的數據報告給小王。

誰來報告?

既然是在訓練陣地,我們就要像部隊軍人一樣,提出報告形式。

(報告,目標1在大炮的北偏東40度方向,1200米處。)。

還可以怎么報告。(角度的另外一種)。

準備開炮,你們認為小王能打中嗎?

下面是見證奇跡的時候了。(課件演示:擊中目標)。

這小王還真有兩下子。當然這也和咱們同學報告的準確數據是分不開的。

像這樣,把一個位置可以很清楚的表述出來,需要提供哪些要素才行?

(方向,距離,觀測點)。

小結:我們具備了觀測點,同時利用角度來表示它的方向,利用距離表示它所處的位置,這樣我們就可以把一個物體的位置很清楚的表示出來。

三、鞏固練習。

還想不想再試試?(出示目標2、3、4)。

1、先觀察目標2。(有準確的角度和明確的距離)。

(說到角度時做偏離動作)。

向王叔叔匯報目標2的準確位置。

課件演示:擊中目標。

2、再觀察目標3,缺距離。

依照前面的報告形式,向王叔叔匯報目標3的位置。

為什么不能一下子匯報成功?

學生測量,得出數據,然后匯報。

答案填在小卷1題。

目標3在大炮的____偏________的方向上,距離是______米。

打目標3(課件演示)。

3、最后觀察目標4(缺角度)。

這次能不能一下子匯報成功?

學生測量,得出數據,匯報。

答案填在小卷2題。

目標4在大炮的____偏________的方向上,距離是______米。

正確答案是42度,教育學生量角度時要認真,不能單純地依賴感覺。

4、打目標4(課件)。

匯報完成后,然后打目標4,(打不到位置,出示對話,“對不起,由于此炮的射程只有1400米,請考慮移炮到目標2?!?。

我們該怎么走,誰能給我們描述一下路線?

現(xiàn)在大炮移到了目標2,請問我們現(xiàn)在開炮,可以嗎?

(學生提出質疑,重新勘測方向)。

得出結論:觀測點發(fā)生變化,需要重新勘測數據。

在小卷上完成第3題,測出目標4在目標2的方向。

匯報,開炮。

四、總結提高。

1、課件演示:空炮,提示:沒有炮彈了,請去彈藥庫取炮彈。(出示有關彈藥庫位置的數據)。

你們能告訴王叔叔去彈藥庫怎么走嗎?

誰能告訴他該怎么樣確定一個物體的位置與方向呢?

3、再次強調先確定觀測點,再根據角度確定方向,最后根據距離確定位置。

四年級數學第六單元單元教案篇十四

1.使學生在自己喜歡的情境中學習數據整理,激發(fā)學習興趣,感知數學在生活中的作用。

2.使學生感受、經歷數據的整理過程,初步認識統(tǒng)計圖和統(tǒng)計表,能正確填寫統(tǒng)計圖和統(tǒng)計表,能從中獲得簡單統(tǒng)計的結果。

3.使學生能使用各種統(tǒng)計的方法以及“正“字的統(tǒng)計方法統(tǒng)計數據。

4.初步培養(yǎng)學生的有序觀察與思考的習慣和數學應用的意識,體驗與同伴合作的歡樂。

使學生初步學會收集和整理數據,初步認識統(tǒng)計圖和簡單的統(tǒng)計表。

“正“字的統(tǒng)計方法。

方案一為:按照課本例2提供的情境進行。統(tǒng)計喜歡哪種顏色的花的人數。導入過程:六一兒童節(jié)到了,小朋友們正在用鮮花來裝扮他們的教室,這里有哪幾種顏色的花?你喜歡哪種顏色?然后對喜歡各種顏色的花的人數進行統(tǒng)計。(評析:學生學習比較被動,不知道為什么要對喜歡哪種顏色的花進行統(tǒng)計,學生興趣并不高。)

方案二為:統(tǒng)計喜歡哪種活動的人數。教學片斷如下

學生一下子來勁了,齊刷刷的說:喜歡

師:你最喜歡哪個活動呢?

我環(huán)視了一下四周,孩子們都迫不及待的要說出口。

我停了停又說:請把你最喜歡的一個活動寫在老師發(fā)的紙條上,注意只能寫上你最喜歡的一個。孩子們很快寫好了,然后由組長收起來。(評析:給孩子神秘感,使得孩子更期待下面的學習活動,由“要他學”一下子轉變成“他要學”了。)

師:現(xiàn)在老師想利用手里的這些紙條來知道,選哪個活動的人最多,那么這個活動將作為我們班六一兒童節(jié)時的一個活動。我該怎么辦呢,請你幫老師想想辦法吧!

怕幾個孩子沒能聽清楚,我又說了一次:我怎么利用這些紙條知道,選哪個活動的人最多?

孩子們開始動起了腦筋,他們也遇到了問題。過了一會,一個孩子舉起了手。

生1:你可以看一看紙條,看看哪個選的人最多就可以了。

師:是一張張看過來嗎?

生1:嗯

師:唉!這個小朋友的方法好嗎?

生2:我覺得不太好,這么多紙條怎么看得清楚,可能看了就忘了。

師:你說得很有道理,老師也是這么想的。那么有沒有更好的方法了。

生3:我們可以做一下記錄。

師:怎么記錄?

生3:用打鉤的方法??匆豢催x的是那個活動就在哪個活動下打鉤。

師:你這個方法真不錯。其他小朋友呢,你們用什么方法來記錄呢?請小朋友們四人小組討論一下可以怎樣記錄。學生開始討論。(采用小組合作討論的方法,使學生在積極主動學習的課堂中享受到自己學會知識的愉悅)

師:請各小組派代表說一說,你們準備用什么方法記錄。

方法有:打圓,打三角形,打五角星,劃橫的,寫正字。

討論好了,我叫孩子們在準備好的草稿紙上跟著我把這幾個活動寫上。我在黑板上寫了一組。然后叫了三個分別是用打鉤,劃橫,寫正字的學生上黑板統(tǒng)計,其他學生在自己的草稿本上統(tǒng)計。老師將紙條上的活動念一遍,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記錄、整理數據。

學生小組活動:每組拿出一張空白虛線框圖,進行制作統(tǒng)計圖。小組匯報并展示統(tǒng)計圖(評析:通過學生實踐經驗來學習知識,更體現(xiàn)數學源于生活從而引發(fā)學生更強烈的求知欲望)

教學總結:

方案二的課堂氣氛明顯好于方案一。方案一中,孩子們的反應顯得非常被動,純粹是為了學數學知識而在上課,孩子們顯得難以接受。而方案二,學生就顯得非?;钴S主動了。方案一的導入,為什么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沒有呢?追其原因主要是:首先,孩子們不明白,為什么要統(tǒng)計這些喜歡不同顏色的花的人數,教材提供的情境不夠貼近實際,沒有展示出為我什么要進行統(tǒng)計,統(tǒng)計了是干什么,純粹像是為了要學習統(tǒng)計這一內容而設計的一個情境。再次:雖然課本的例題提供了具體的情景,但孩子們興趣不大,因此不能吸引學生的眼球。其次:在選擇最喜歡哪種顏色的花時,可選性不大。因為這些花看起來都差不多,因此孩子們不知道到底選哪個好,選的時候也只是隨便定了一個。而方案二就不同了:首先,這些活動孩子們都非常喜歡,看到六一節(jié)要搞這些活興趣一下子來了,都迫不及待的想要告訴大家。其次:孩子們清楚統(tǒng)計的原因,要選出六一節(jié)的活動就要選擇喜歡的人最多的那個,所以要進行人數統(tǒng)計。并且可選性要比例題的大。

四年級數學第六單元單元教案篇十五

1、通過天平游戲活動,讓學生發(fā)現(xiàn)等式兩邊都加上(或減去)同一個數,等式仍然成立。

2、讓學生能利用發(fā)現(xiàn)等式的性質,解簡單的方程。

3、通過操作、推理等活動,發(fā)展學生的數學思維。

通過天平游戲,幫助學生理解等式的性質,等式兩邊加(或減去)同一個數,等一式仍然成立。

天平。

一、創(chuàng)設情景,導入新課。

老師課前給每個組準備了一個天平。你了解天平嗎?怎么才能使天平保持平衡? (左右托盤中放入同樣重的物品。)

今天我們要利用天平來做游戲,通過游戲同學們將會發(fā)現(xiàn)一些非常有趣的東西。

【設計意圖:以學生的經驗基礎出發(fā),引導學生的興趣和思維進入到課堂學習中?!?/p>

二、創(chuàng)設情境,建立模型

2、再在天平的左側再放2克砝碼,你們發(fā)現(xiàn)了什么?如何才能使天平恢復平衡?(右側也放入2克的砝碼或物品。)

怎樣用算式表示?(5+2=5+2)

3、左側的砝碼重x克,右側放10克砝碼,這時天平的指針在中間,說明什么?你知道左側的砝碼重多少克?你能寫出一個等式嗎?(x=10)

4、如果左側再加上一個5克的砝碼,右側也加上一個5克的砝碼,這時天平的指針在中間,說明什么?你能寫出一個等式嗎?(x+5=10+5)

5、通過上面的游戲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先小組交流,再全班交流:天平的左右兩邊加上同樣中的物品,天平仍然保持平衡。

6、你們再推想一下如果天平都減去相同質量,天平會怎樣。先看書,再動手驗證你的想法。

7、通過剛才兩組游戲,如果我們把天平作為一個等式的話,你發(fā)現(xiàn)什么數學規(guī)律?小組交流。(通過天平游戲,發(fā)現(xiàn)等式兩邊都加上(或都減去)同一個數,等式仍然成立)

345-( )=345-( )

三、解釋運用

(1)你知道這道題中的未知數x等于多少嗎?說一說你的想法。

x+8=10

x+8-8=10-8 方程兩邊都減去8

x=2

(注意書寫格式,等號要對齊。)

(2)x=2對不對呢?你有什么來證明一下嗎?

2、試一試:求未知數x

獨立完成,全班反饋,交流。

3、全課小結。

四年級數學第六單元單元教案篇十六

1、熟練掌握一、二級運算單列式從左到右的運算順序。

2、培養(yǎng)學生列綜合算式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感受教學與生活的緊密聯(lián)系。

1、同級運算的運算順序。

2、發(fā)現(xiàn)并總結概括出沒有括號的混合運算順序。

主題圖練習本。

冬天你最喜歡什么運動?(堆雪人、打雪仗、滑冰、滑雪)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了解認識有關滑冰場情況。(出示“冰雪天地”主題圖)讓學生認真觀察圖。

根據主題圖和提示提出問題。

1、肯定學生的積極表現(xiàn),引導學生回顧和本節(jié)內容相關的舊知識。

2、出示信息,多媒體展示問題。

a:師:根據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數學問題?

生:下午有多少人?

生:滑雪場一共有多少人?

師:你能有什么解決辦法?

師:引導學生交流,鼓勵學生發(fā)表自己的看法。

b:給學生一定的思考時間,鼓勵學生獨立列算式,然后求解,師生共同總結。

d:請學生先進行獨立思考,然后相互討論。

e:強調算式的多樣化,幫助學生理解。例如:問題二中算式987÷3表示6天總共接待的人數,再乘以6表示6天總共接待的人數,他們的現(xiàn)實意義是相同的,所以兩種算法都是正確的。

3、結運算規(guī)律,在沒有括號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減法或者只有除法,都要從左往右按順序計算。

4、請學生做書中的小練習。

1、檢查學生練習情況,請同學總結本節(jié)課的主要內容,教師再做適當補充。

2、教師進一步強調本節(jié)課的重點、難點和關鍵點。請學生反思自己本節(jié)課的學習情況,并談談收獲和體會。

3、布置思考題及課后作業(yè)。

思考題:

如果一個算式里有加減法,又有乘法,應如何計算?

練習一第1、2、5題。

課題:一、二級混合運算。

教材第6、7頁的內容及練習一的第5、6、7題。

1、使學生初步掌握較典型的兩級混合運算的靈活算法。

2、培養(yǎng)學生觀察、比較、概括的能力。

3、增強學生應用數學的意識。

1、級運算由高到低。

2、理解兩邊高級、中間低級的混合運算的靈活算法。

1、媒體演示復習題。

請四名學生板演,集體訂正。

2、冬天你最喜歡什么運動?

1、學習例3。

(1)多媒體出示例3的掛圖。

(2)學生分組討論,在組內交流獲取的信息,小組匯報。

(4)這道題應怎么列式解答呢?在小組內說一說。

(5)放開讓學生獨立解答。

2、提問:你還能提出其他問題嗎?小組討論并交流。

學生可能會提出:買3張成人票,付100元,應找回多少錢?……。

學生獨立列綜合算式解答,并說出計算順序。

3、較這個算式與例題算式有什么不同?

1、完成教材第7頁的“做一做”。

2、完成練習一中的第5題。

今天這節(jié)課你學習了哪些知識?有什么收獲?

練習一第6、7題。

星期天,爸爸媽媽帶著玲玲去“冰雪。

雪天地”游玩。購門票需要花多少錢?

算法一:24+24+24÷2算法二:24×2+24÷2。

規(guī)律:在沒有括號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減法,要先算乘、除法。

1.讓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感受用小括號是解決實際問題的一種策略。

2.使學生掌握含有兩級運算(含有小括號)的運算順序,并能正確計算。

3.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和從不同角度考慮問題的習慣。

難重點:四則運算順序。

教具:掛圖。

1、師準備撲克牌,帶領學生玩“算24點”游戲,分組競。

教師抽出四張牌,根據撲克牌上四個數用加減乘除把它列為得數為24為勝。

2、有24個蘋果,每6個蘋果裝一盒,需要幾個盒子?

1.出示掛圖及例4(板書后)。

2.分析題中數量關系,從問題入手,先要求什么,再求什么……的思路獨立思考。

3.交流解題思路(引導說出第2種解法)。

4.如何把上式列成一個算式呢?(板書后)。

問:每步算式表示的意義。

對含有小括號的運算,應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練習p11做一做。

3.出示例5。(板書后)。

請生在書上的算式里標出運算順序號。兩名學生板演,同桌互評后獨立計算,集體訂正。

師問:觀察兩小題有什么相同地方?有什么不同地方?兩題結果為什么不一樣?

最后,同桌互相說一說每小題先求什么,再求什么,最后求什么?

師:給出加法、減法、乘法、除法統(tǒng)稱為四則運算,以小組合作形式總結四則運算順序。

師整理板書四則運算順序。(板書后)。

4.練習p12做一做1、2題。

5.課堂總結:這節(jié)課你有哪些收獲?

1.42+6×(12–4)=。

2.42+6×12–4=。

總結四則運算。

1、掌握0在四則運算的特性。

2、理解0為什么不能做除數。

3、提高學生計算的正確和概括能力。

1、通過歸納分析總結0在四面八方則運算中的特性。

2、通過練習進一步掌握四則運算的特征。

1、通過學習進一步對在生活中的意義以及0在運算中的作用。

2、掌握0在四則運算中的特性。

3、理解0為什么不能做除數。

4、教具準備。

5、教學過程。

1、出示口算卡片。

0+50=0×135=0÷12=。

學生口算后兩題時可能有些困難,教師可以結合前兩道已學過的含有0的加減法算式來對乘除法算式中含有的0的算法進行歸納。

“同學們我們前面學習了任何一個數加0或0加任何一個數和0減任何數或任何數減0,它們所得的結果都是原來的那個數而不是0,今天我們要學習的有關0的運算和以前學的有什么不同呢?它們的結果又是多少呢?讓我們帶著這些問題來進入今天的學習?!?/p>

教師:“這個問題我們在今后的學習中會進行探討?!蓖瑫r并夸講這位同學提出的問題好。

2、說出下列各題的運算順序。

你知道哪些有關0的運算?

(1)小組合作交流并舉例。

(2)全班交流。

老師結合學生的概括,整理出板書內容。

一個數加上0,還得原數。例5+0=5。

被減數等于減數,差是0。5-5=0。

一個數和0相乘,仍得00×5=0。

0除以任何數都得00÷5=0。

(1)老師提出問題:如果用0作除數結果會怎樣?

板書:5÷0=□0÷0=□。

(2)引發(fā)思考。

(3)小組交流。

(4)舉例說明觀點。

觀點1:如果被除數不等于0,如5÷0,它的高商不論等于幾,與除數0相乘后的結果都不等于5。

觀點2:我們來討論“0÷0”,它結果是多少呢?可能有的同學認為“0÷0=0”。也有的同學認為“0÷0=1”(相同數相除,商是1)。實際上“0÷0”的商無論等于什么數,商和除數的積都來等于0,也就是說“0÷0”的結果有無數個。

觀點3:根據上面同學的分析,我認為如果0作除數,要么沒有確定的結果,要么有無數結果,沒有研究價值和意義,因此0不能作除數。

(1)教師讓學生先明確題意。

(2)分組探究。

(3)交流反饋。

0+8=22+17×0=0+7+7=。

3300÷25=1320×500÷250。

師生共同總結本節(jié)課的學習內容,想一想應注意什么問題。

【本文地址:http://aiweibaby.com/zuowen/12963023.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