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級化學教案粵教版(專業(yè)19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1-18 08:32:11
九年級化學教案粵教版(專業(yè)19篇)
時間:2023-11-18 08:32:11     小編:影墨

教案是教師進行教學計劃和組織的重要依據,能夠有效管理教學過程。在編寫教案時,需要注重教學方法的選擇和運用,以適應學生的不同需求和興趣。希望這些教案范文能夠給大家提供一些啟示和靈感。

九年級化學教案粵教版篇一

1、知識目標:知道不同的元素可以組成不同的物質,同一種元素也可以組成不同的物質;了解金剛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質和主要用途;了解木炭和活性炭具有吸附性。

2、能力目標:通過對金剛石、石墨和c60中碳原子的排列方式及空間結構的分析,知道物質的結構、性質和用途三者之間的相互關系;通過木炭(或活性炭)吸附作用演示實驗的探究,讓學生知道對比實驗是研究問題的常用的方法。

3、情感目標:通過對案單質新的形態(tài)的發(fā)現及其簡單的介紹,學生能以發(fā)展的觀點看待碳的單質,認識科學的發(fā)展具有階段性和局限性。

教學重難點。

物質的結構、性質和用途三者之間的相互關系。

教學過程。

實物展示炭雕(活性炭)、鉛筆(石墨)、玻璃刀、鉆石吊墜。

問:從外觀看這些物品區(qū)別很大,它們有什么聯系呢?

介紹這些物品的組成。

它們是一家人,都是由碳元素組成的,是我們今天學習的內容。碳家族人丁興旺,是組成物質最多的元素。其中最光耀的是老大金剛石。

關于金剛石的用途還有補充的嗎?

金剛石確實硬嗎?想看看嗎。

演示實驗:玻璃刀割玻璃。

結論:真是沒有金剛鉆不攬瓷器活板書:硬。

請看視頻。

通過視頻我們知道金剛石還有什么用途?對應的性質是什么?

問:性質與用途是什么關系?

板書:性質決定用途;用途可以體現性質。

碳老大骨頭硬光彩照人身價百萬,有多少人對它愛不釋手。

請看視頻。

金剛石的同胞兄弟石墨有什么用途呢?

老師演示實驗:

用鉛筆芯連接使音樂賀卡歌唱。

鉆石連接觀察賀卡唱歌。

板書:軟導電(石墨)。

金剛石:不導電。

石墨的用途還有補充的嗎?

請看視頻。

上面的資料告訴我們。

通過以上了解你能說出石墨有什么用途?對應什么性質?

都是碳元素組成的單質,為什么性質有這么大的區(qū)別呢?

板書:結構決定性質決定用途。

展示金剛石石墨原子模型問:哪個是金剛石?

放在學生手上,問他是科學家,他會怎么做?

石墨能制成金剛石么?

重新組裝。

問題:石墨制成金剛石是什么變化?(討論)。

石墨在高溫高壓及催化劑的條件下可以轉化為人造金剛石。

問:c60也是碳的單質,能否轉化為金剛石?課件給出c60原子圖。

請看視頻c60。

c60,由于其特殊的性質和用途深得科技工作者的喜愛。

碳家還有新成員,請看。

介紹科技前沿(視頻)。

主要介紹碳納米管。

如果要你選一根繩子登上月球,你先鋼繩還是碳納米管?

和石墨結構相似的物質還有木炭、活性炭等。

演示實驗:活性炭除去紅棕色氣體中的顏色。

看看這瓶子是什么顏色的?

加活性炭有什么現象?

過一會再觀察。

展示紅色的溶液。

問:用什么方法能讓其變成無色呢?

我們用含碳的物質把顏色去掉。

木炭與石頭放在學生抽屜里。

同學們找找你的抽屜里有什么?

有什么區(qū)別?

木炭體積大而質量小說明了什么。

板書:木炭活性炭疏松多孔。

活性炭是由木炭經過處理后得到的,其表面積更大,吸附效果更好。

比較哪一組做的好。

再觀察紅棕色的瓶子。

觀察紅棕色瓶子里的色變淺了,變癟了的原因是什么?

吸附性,壓強減小。

板書:活性炭具有吸附性。

活性炭的用途:凈水器,炭雕。

防毒面具。

防毒面具為何可以吸附毒氣,不吸附氧氣呢?

與沸點有關,沸點越高,越容易被吸附。

鉆石的廣告語是:鉆石恒久遠,一顆永流傳。

你能不能給石墨一句廣告語呢?

一首小詩,在家一起讀一下。

你有什么感受?

石墨平凡而蘊藏著偉大,普通而無么奉獻。

學完本課你有什么收獲?

九年級化學教案粵教版篇二

必修模塊要求選修模塊要求。

《課程標準》要求《模塊學習要求》《課程標準》要求《模塊學習要求》。

能列舉合金材料的重要應用。

1、能列舉鋁合金材料在生產和生活中的重要應用。

2、了解銅合金在工業(yè)生產和高科技領域的應用。

認識金屬與合金在性能上的主要差異,知道生活中常見合金的組成。

1、認識金屬與合金在性能上的主要差異。

2、知道生活中常見合金的組成。

(二)學習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

(1)能列舉鐵合金材料在生產和生活中的重要應用。

(2)了解銅合金在工業(yè)生產和高科技領域的應用。

2.過程與方法目標。

(1)運用合金材料在生活中的應用創(chuàng)設學習情境,引導學生自主學習。

(2)對教材和教師給出的合金信息進行分類歸納概括,引導學生信息加工。

(3)體驗科學知識和社會生活的互相影響的過程。

(4)通過完成小論文,體驗科學研究和收集整理信息的過程。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

(1)通過多種多樣的活動,鼓勵學生積極提出問題,培養(yǎng)學生敢于質疑、勇于創(chuàng)新的精神。并通過相互交流、角色扮演的活動,增進感情,培養(yǎng)合作的精神。

(2)通過金屬材料在生產、生活中的應用實例,提高學生學習化學知識的熱情和求知欲,激發(fā)學生的愛國熱情和服務社會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學的重難點分析。

材料發(fā)展的歷史從生產力的側面反映了人類社會發(fā)展的文明使,鑒于金屬材料在一個國家的國民經濟中占有舉足輕重的位置和日常生活中的廣泛應用,所以本節(jié)主要學習合金的性能、常見合金的組成和重要用途、如何正確選用金屬材料等。此外金屬材料自身還在不斷發(fā)展,傳統(tǒng)的鋼鐵工業(yè)在冶煉、澆鑄、加工和熱處理等方面不斷出現新工藝。新型的金屬材料如高溫合金、形狀記憶合金、儲氫合金、永磁合金、非晶態(tài)合金等相繼問世,大大擴展了金屬材料的應用范圍。所以介紹金屬材料面臨的挑戰(zhàn),激發(fā)學生的社會責任感。

基于以上觀點確立教學重點為:

(1)生活中鐵合金及銅合金的主要成分及性能定為本節(jié)的知識重點;。

(2)培養(yǎng)學生的獲取和整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學生實踐能力是教學的重點;。

(3)解決怎樣調動學生積極參與、自主學習是教學重點。

難點為:

調動學生積極參與、自主學習。

三、教學內容安排。

(一)本節(jié)內容在教材中的地位。

本節(jié)內容是在初中介紹的金屬和金屬材料的基礎上,進一步加深和提高。金屬種類選了“鈉、鋁、鐵、銅”,具有代表性:除鈉外,其他三種金屬都是常見金屬,學生有感性的認識,能與日常生活中金屬的應用相結合。鑒于金屬材料在國民經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和日常生活中的廣泛應用,編寫一節(jié)金屬材料的內容,以體現教科書內容的時代性,反應教學與生產、生活實際的聯系。

(二)教學的內容分析。

本節(jié)課是人教版化學1第三章第三節(jié)教學內容,是金屬知識的應用,密切聯系生產、生活實際。教學分為兩部分:

第一部分:通過實物、圖片、錄象等展示,讓學生對金屬材料形成一個初步概念再學習。

合金的性能、常見合金的組成和重要用途。

第二部分:再通過金屬材料及有關知識的學習,使學生初步認識合理使用金屬材料的意。

義。

合金以及金屬材料的內容學生在初三已有一定知識基礎,課標要求也僅為“能列舉鐵合金材料在生產和生活中的重要應用,了解銅合金在工業(yè)生產和高科技領域的應用”故不應過多介紹各種合金材料組成、性質、用途,以致過多使用課堂資源。應該著力開展實踐活動(小論文要延伸至課外,做好動員和指導即可),組織好關于選用材料的討論。這些教學內容充分體現了過程、方法、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教學目標,理應獲得相應的重視和教學資源。

(三)學時安排:1課時。

四、教學的資源建議。

(一)利用大量的圖片信息和視頻材料用途廣泛的金屬材料的教學中,可展示常見鐵和銅金屬材料的實物,以增強學生的感性認識;展示多種金屬材料的圖片或視頻,以幫助學生加深對合金等金屬材料的認識。

(二)引用大量的生活中的事例。

(三)可充分利用相關網站。

五、教學的方法、學習指導策略。

這節(jié)課在“知識與技能”上要求不高,教學的重點是如何在課堂教學中以知識為載體落實“過程與方法”實現“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在教學過程中建議靈活地應用多種學習方式,把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有機結合起來,組織多樣化的學習活動。

1.獨立思考。

2.交流討論。

3.展示交流。

4.學生小結。

六、教學資源建議。

(一)上網查閱我國材料科學的發(fā)展史。

(二)可上網查閱相關資料,就是否應該停止使用鋁質飲料罐交流討論。

(三)任選你感興趣的關于合金的課題進行調查,完成一篇關于合金的小論文。

九年級化學教案粵教版篇三

1.通過原子結構模型演變的學習,了解原子結構模型演變的歷史,了解科學家探索原子結構的艱難過程。認識實驗、假說、模型等科學方法對化學研究的作用。體驗科學實驗、科學思維對創(chuàng)造性工作的重要作用。

2.了解鈉、鎂、氯等常見元素原子的核外電子排布情況,知道它們在化學反應過程中通過得失電子使最外層達到8電子穩(wěn)定結構的事實。通過氧化鎂的形成了解鎂與氧氣反應的本質。了解化合價與最外層電子的關系。

3.知道化學科學的主要研究對象,了解化學學科發(fā)展的趨勢。

二、重點、難點。

重點:原子結構模型的發(fā)展演變。

鎂和氧氣發(fā)生化學反應的本質。

難點:鎂和氧氣發(fā)生化學的本質。

三、設計思路。

九年級化學教案粵教版篇四

1.自然界中的水都不是純水,通過多種途徑可以使水得到不同程度的凈化。

2.自來水生產流程及水的凈化方法:吸附、沉淀、過濾和蒸餾,初步學會過濾操作的基本技能技巧。

3.硬水與軟水的區(qū)別、硬水的危害和軟化方法。

過程與方法。

1.通過探究水的凈化方法與自來水廠的凈化流程,了解凈化水的方法。

2.通過對硬水危害的調查報告、討論交流,讓學生了解硬水軟化的必要性,并學會區(qū)分硬水和軟水。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通過水的凈化處理過程,懂得衛(wèi)生健康飲水和節(jié)約用水,體會化學在實際生活中的廣泛應用。

2.通過探究活動(過濾),培養(yǎng)科學探索精神和細心標準操作的科學品質。

教學重難點。

重點1.知道純水與自然水、硬水與軟水的區(qū)別;。

2.了解沉淀、吸附、過濾和蒸餾等凈化水的方法。

難點熟練掌握過濾、蒸餾的操作方法。

教學工具。

純凈水、渾濁的河水、肥皂水、硬水、軟水;準備過濾、蒸餾所用的儀器以及代用品。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請三位同學分別頭戴標有“渾濁的河水”、實驗室中的“自來水”和“純凈水”的帽子,手拿各自所代表的水樣品,走到講臺上來,教師請同學給他們定出合適的價格。

定價引發(fā)三位同學的不滿,都要“討回公道”

請“物價管理員”解釋其中原因。

這幾位同學心悅誠服退場。

游戲材料:(自來水取當地價,純凈水取零售價)。

分析農村和城鎮(zhèn)飲用水的來源及了解水凈化的常識。

問題1:我們班上有的同學家住農村,請問你們家的飲用水是什么水?

生:我們家用的是“壓井水”或池塘中的“沉淀水”。

追問1:這些水與我們原來直接用的河水、湖水比,有哪些優(yōu)點?

生:清潔、干凈得多!

追問2:你們知道清潔、干凈的原因是什么嗎?

生:滿臉疑惑不解的神態(tài)。

教師點撥:用干凈的沙子、小卵石過濾。

問題2:有的同學家住集鎮(zhèn),請問這些同學家庭飲用的是什么水?

生:飲用的是自來水。

追問:這些自來水是怎么來的呀?

生:自來水是水廠從水源處取來自然水后經過加工,也就是過濾、消毒后得到的。

教師評價:同學們回答得很好。自來水廠的凈水原理和家住農村的同學們家用水的過濾原理差不多,但自來水廠凈水的工藝規(guī)范得多,也復雜得多。

下面我們來看一看自來水廠的水是怎樣生產出來的。

小結:請同學們看教材中的相關內容,回顧我們剛才共同分析和討論的問題和方法,概括“干凈、清潔的水是怎樣得到的?”

二、推進新課。

1.河水中雜質的分類。

讓學生觀看自來水廠凈化水的過程示意圖,并討論河水中有哪些雜質。

[結論]不溶性的雜質和可溶性的雜質。

(教師演示)取一個燒杯,盛大杯渾濁的河水。向其加入3勺的明礬粉末,攪拌溶解后,靜止觀察現象。

學生觀察一下燒杯有什么現象產生?

[現象]燒杯底部有大量沉淀物出現。

2.不溶性的雜質凈化方法。

(1)沉淀(加絮凝劑,如明礬可加快沉淀的速度)。

(2)過濾(把不溶物過濾)。

(教師邊講邊演示)。

過濾器的制作方法:取一張濾紙把它對半折再對半折,然后打開,三層濾紙放在一起,把它放在漏斗上,使之緊貼在漏斗壁,并且濾紙的邊緣要低于漏斗的邊緣。

過濾的步驟:用少量的水潤濕濾紙,使它們之間沒有氣泡(否則會影響過濾的速度),架好漏斗后使漏斗的下端口緊靠燒杯內壁。過濾時盛渾濁液的燒杯口緊靠玻璃棒,并且玻璃棒的一端要輕輕斜靠在三層濾紙的一邊,液體要低于濾紙的邊緣。

明確過濾操作的要求:“一貼二低三靠”。

“一貼”是濾紙緊貼漏斗內壁;。

“二低”是濾紙低于漏斗邊緣,濾液低于濾紙的邊緣;。

“三靠”是傾倒液體的燒杯口要緊靠玻璃棒,玻璃棒的下端輕輕斜靠在三層濾紙的一邊,漏斗下端的管口緊靠接濾液的燒杯內壁。

[提問]請同學們仔細觀察污濁的河水經過過濾后是否變得澄清了?

[回答]變得澄清了。

[提問]那變得澄清了的河水,能不能飲用呢?

[分析]雖然,現在河水是澄清了,事實上我們只是除去了看得見的雜質,而水中還有許多看不見的雜質。我們還要做進一步的凈化。

(3)吸附:將水通過活性炭層(除去臭味)。

(4)消毒:加入次氯酸鈣或通入氯氣。

[提問]請同學們思考一下,經過吸附、消毒后的河水,可以飲用了嗎?

[分析]還是不能,因為水中還有許多可溶性物質,如鈣鎂化合物,還需將它們除去。

3.可溶性雜質的凈化方法。

(1)讓學生先閱讀課本,明確什么是硬水和軟水,以及如何鑒別它們。

[結論]硬水:含較多的可溶性鈣鎂化合物的水。

軟水:不含或含少量的可溶性鈣鎂化合物的水。

[演示]分別向兩杯同樣清澈透明的水中加入肥皂水,并不斷地攪拌。

[現象]一杯產生的泡沫多,另一杯產生的泡沫少。

[結論]產生泡沫多的是軟水,產生渣多、泡沫少的是硬水。

[討論]為什么要將硬水軟化?硬水有什么危害?

(2)硬水的危害。

讓學生自學課本相關內容。

[結論]硬水洗衣服,既浪費肥皂也洗不干凈衣服,時間長了衣服會變硬;硬水會使鍋爐內結垢,不僅浪費燃料,而且使鍋爐內管道局部過熱,易引起管道變形或引發(fā)爆炸。

[思考]硬水如何轉化為軟水?

(3)硬水的軟化。

(小結)生活中通過煮沸來降低水的硬度,而在工業(yè)上和實驗室用水的蒸餾來降低水的硬度。

生活上:煮沸。

工業(yè)上和實驗室:蒸餾:液氣液(蒸餾水)。

(4)課外活動。

制作一個簡易的凈水器。

九年級化學教案粵教版篇五

(一)知識教學點。

1、元素。2.元素符號。3.單質和化合物。4.氧化物。

(二)能力訓練點培養(yǎng)學生歸納概括能力。

(三)德育滲透點。

通過核電荷數相同則元素種類相同;核電荷數不同則元素種類也不同,即質子數的變化,引起了元素的種類變化的事實,滲透量變引起質變的辯證唯物主義觀點。

二、教學重點、難點、疑點及解決辦法。

1、重點元素概念的初步形成及理解。

2、難點原子與元素,單質與化合物,氧化物與化合物及含氧化合物的區(qū)別與聯系。

3、疑點。

(1)如何理解元素概念中“同一類原子”?

(2)怎樣正確區(qū)分和運用原子與元素,單質與化合物,氧化物與化合物及含氧化合物?

4、解決方法。

講練結合,教給學生必要的方法和技巧,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為學生的思維鋪墊臺階,引導學生得出結論。

三、課時安排2課時。

四、教具準備。

教材圖示2—8的放大圖或幻燈片,寫有常見的24種元素序號、符號、漢字名稱相對應的小黑板,寫有元素符號和名稱相對應的卡片,寫有習題的幻燈片。

五、學生活動設計。

1、教師以氧氣、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為例指出在這三種物質的分子中都含有氧原子。這些氧原子的核電荷數都是8,凡是核電荷數為8的原子都歸為一類,稱為氧元素。

學生根據教師引導,歸納出元素的定義。

[目的:培養(yǎng)學生分析歸納能力。]。

2、通過回憶相對原子質量的比較標準時教材上的小注及教師講解,理解元素概念中“一類”二字的含義。

[目的:。培養(yǎng)學生正確使用化學用語的能力,樹立嚴謹的、科學的學習態(tài)度和方法。]。

3、學生觀看圖片,了解、討論、認識地殼中含量較多的幾種元素。

[目的:培養(yǎng)學生分析能力,進一步激發(fā)學生興趣。]。

4、教師展示寫有常見24種元素的元素序號、元素符號、漢字名稱相對應的小黑板。以其中兩種元素為例,講解讀法、寫法及用法。

學生根據教師講解閱讀教材第38頁小注,分別讀出元素名稱并將元素進行分類,總結出元素符號表示的意義。

[目的:培養(yǎng)學生分析、歸納、推理的能力。]。

5、將元素符號和元素名稱制成卡片,學生在課堂上練習記憶,注意符號和名稱的對應。

[目的:通過游戲,變枯燥記憶為有趣活動,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6、課堂練習,進一步鞏固所學內容。

7、學生討論并填寫“原子和元素的比較表”。

8、學生把已學過的純凈物做實例進行分類,并在練習的基礎上,在教師的引導下,自行歸納出物質的分類。

[目的:培養(yǎng)學生歸納概括能力。]。

九年級化學教案粵教版篇六

知識與技能:

(3)認識合金,知道生鐵和鋼等重要的合金,以及合金比純金屬具有更廣泛的用途。

過程與方法:

(1)學習運用觀察、實驗等方法獲取信息。

(2)學習運用比較、分析、歸納等方法對獲取的信息進行加工。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進一步培養(yǎng)對生活中化學現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激發(fā)學習化學的興趣。

(2)樹立事物是普遍聯系的觀點,逐步形成合理使用物質的觀念。

(3)樹立為社會進步而學習化學的志向。

教學重點:

(1)金屬材料的物理性質。

(2)物質性質與用途的關系。

教學難點:能正確區(qū)別物質的變化。

教學工具:

學習情景:

展示金屬制品(如曲別針、鋁箔、銅絲、水龍頭等)和金屬制品的圖片(如飛機、坦克、輪船等)。

介紹:以上這些實物或圖片中的物質都是由金屬材料制成的。金屬材料包括純金屬以及它們的合金。

設問:看到這些實物或圖片,你想到了什么?

學生發(fā)表感想如:

1.想到金屬與人類的生活、生產關系密切。

2.感到金屬在各個領域都有廣泛的用途。

3.想要知道它們是由什么金屬制成的。

4.想知道制造不同的東西根據什么選用金屬。

九年級化學教案粵教版篇七

1、常識性介紹有機化合物的初步概念及性質上的一些共同特點,能夠判斷生活中的有機物;了解甲烷的存在和物理性質及其可燃性。

2、了解酒精學名、化學式、物理性質、化學性質及重要應用;分辨甲醇及乙醇性質的異同,認識甲醇的毒性;常識性介紹醋酸。

3、常識性介紹煤和石油既是重要的能源,又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能力目標。

1、學生探究甲烷的元素組成化學式的過程中,了解科學發(fā)明的過程和方法:發(fā)現問題—尋求解決方法—實施方案—結果分析—得出成果,培養(yǎng)學生的實驗能力和思維能力。

2、提高學生配平化學方程式的技能。

3、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

情感目標。

1、通過古代對天然氣、沼氣的利用,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聯系甲烷燃燒放熱,說明甲烷可作重要能源以及對農村發(fā)展的重要意義。

2、通過介紹我國在釀酒造醋工藝方面的重大發(fā)明和悠久歷史,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3、樹立環(huán)保意識、能源意識。

教學建議。

關于甲烷的教材分析:

化學科學的發(fā)展,增進了人類對自然的認識,促進了社會的發(fā)展。但某些化學現象可能影響人類的生活和社會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因而幫助學生正確認識化學與社會發(fā)展的關系是十分重要的。

甲烷是繼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鈣等含碳化合物以后又一種含碳化合物,所不同的是,甲烷屬于有機物。有機物知識的增加,是九年義務教育化學教學大綱的一個重要特點。

甲烷作為一種簡單的有機物廣泛存在于日常生活中,但學生卻未必注意到它的存在、它在生活中所起的重大作用,更難與化學聯系在一起。因此經過提示,極易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甲烷的廣泛存在,使學生容易收集到相關資料,使自主學習成為可能。

本節(jié)教材分成“有機化合物”、“甲烷”兩部分,甲烷是重點,有機物的應用是選學材料。前一部分著重介紹有機化合物的初步概念。教材在列舉了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含碳化合物后,又列舉了蔗糖、淀粉、蛋白質等另一類含碳化合物,使學生對這兩類含碳化合物有一個初步的了解。接著給后一類有機化合物下了定義。在初中化學里簡單介紹一些有機化合物的知識,有利于適應現代生活的需要,為學生參加社會建設和進一步學習打好初步的化學基礎。教材第二部分著重介紹了最簡單的有機物甲烷,列舉了甲烷的自然存在,對于這些內容,只需要學生有個粗略的了解,在教學中不宜引申擴展。教材通過甲烷的燃燒實驗,引導學生思考甲烷包含哪些元素,進而確定甲烷的化學式,這樣有助于辨證唯物論的認識論,而且有益于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要做甲烷驗純點燃的實驗,并聯系氫氣、一氧化碳也要驗純的知識,說明甲烷在點燃前也要驗純。聯系甲烷燃燒放出大量熱量來說明甲烷可作為重要能源。

本節(jié)教學可采用自學、討論、實驗相結合的教學方法。

關于甲烷的教法建議:

可以通過實驗探究甲烷的元素組成,通過甲烷燃燒實驗,培養(yǎng)學生的實驗能力和思維能力。

引導學生查找有關有機物和甲烷的資料來使學生對有機物有一定的認識,并在查找資料的過程中提高自主學習能力、組織材料、信息加工的能力。

關于煤和石油的教學建議:。

本節(jié)課是常識性介紹內容。

強調煤和石油是重要的能源,接著又闡述了煤和石油是重要的化工原料。通過教材的圖片使學生對“煤是工業(yè)的糧食”及“石油是工業(yè)的血液”形成較為具體的認識。結合實際介紹我國的煤炭工業(yè)和石油工業(yè)的發(fā)展史,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并教育學生養(yǎng)成節(jié)約能源的意識及環(huán)境保護意識。

可在課上播放vcd視頻“煤的綜合利用”、“石油化工產品”等增加直觀性,使學生更易于接受。

關于乙醇醋酸的教學建議:

本節(jié)教材分為乙醇和醋酸兩部分,乙醇屬于了解內容,甲醇和醋酸屬于常識性介紹內容。

乙醇是一種重要的有機物,可以制造醋酸、飲料、染料、香精,還可以做綠色能源——燃料。聯系生產和生活實際,讓學生充分了解乙醇。對我國的釀酒工藝做介紹,使學生了解我國悠久的酒文化歷史。增強學生的自豪感和愛國主義精神。強調甲醇的毒性,并熟練掌握甲醇、乙醇燃燒的化學方程式的配平。

常識性介紹的醋酸是我們日常生活中調料——醋的主要成分,學生對醋酸并不陌生,醋酸是學生在初中階段接觸到的一種有機酸,教材介紹了醋酸的物理性質和用途,對醋酸的化學性質只涉及了使指示劑石蕊試液變色,建議增加課外家庭小實驗:醋與蘇打或小蘇打反應制取二氧化碳。還可用制得的二氧化碳進行滅火實驗。

對課后選學內容的學習,因與生活實際聯系的較緊密,建議利用課上時間組織學生學習為好。

甲烷的教學設計方案。

重點:甲烷的物理性質和可燃性及其用途。

難點:常見有機物的判斷、甲烷組成的確定。

教學過程:

【引入】。

1、"百慕大"三角洲之謎(教師趣味導學)。

2、時事新聞分布(學生生活所聞)。

【屏幕顯示】。

本節(jié)課的學習目標,針對學習目標,制訂了三個主題:

1、奇妙的有機物世界2、最簡單的有機物--甲烷3、甲烷的元素組成。

一、奇妙的有機物:

通過閱讀教材和查詢資料,你知道什么是有機物嗎?你能舉出有機物的例子嗎?

【學生匯報】日常生活中接觸的有趣的有機物的知識和現象。

【分組實驗】。

1、面粉是否溶于水;2、食鹽水和酒精溶液是否導電;3、點燃一團毛線,觀察現象;4、加熱蔗糖。

【討論】。

3、點燃一張紙,觀察現象,紙也是有機物,說明大多數有機物有什么特性?

【屏幕顯示】有機物的共性:熔點較低、難溶于水、受熱容易分解、容易燃燒、不易導電等。

【收集資料】。

你還知道哪些有關有機物的奇妙功效?講給大家聽好嗎?

總結一篇關于有機物的文章,要求包括有機物的概念、有機物的特性、有機物的奇聞軼事。將以上的家庭小實驗帶進課堂,更能增加說服力。5分鐘。要求匯報時脫稿、自然。最后出一道有關有機物的習題,測評一下同學們的掌握情況。

【小結】。

激烈的足球比賽中,常??梢钥吹竭\動員受傷倒在地上打滾,醫(yī)生跑過去,用藥水對準球員的傷口噴射,不用多久,運動員便馬上站起來奔跑了。醫(yī)生用的是什么妙藥,能夠這樣迅速地治療傷痛?這是球場?quot;化學大夫"的功勞,它的名稱叫氯乙烷,是一種在常溫下呈氣體的有機物,負傷的皮膚在氯乙烷的作用下像被冷凍了一樣,暫時失去感覺,痛感也消失了。

【過渡】。

有機物的種類遠超過無機物,在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要想更好地利用它,需要了解它,讓我們由最簡單入手--最簡單的有機物:甲烷。

二、最簡單的有機物--甲烷。

【思考回憶】。

【屏幕顯示】。

甲烷俗稱沼氣,是在隔絕空氣的情況下,主要由植物殘體分解而成的。天然氣是當今世界上的重要燃料,我國是最早利用天然氣的國家。

甲烷的性質:

1、物理性質:甲烷是一種無色無味的氣體,密度比空氣小,極難溶于水。

2、可燃性:點燃前要先驗純。

以上內容你能以《最簡單的有機物--甲烷》為題總結成一個文字、圖象結合的報告嗎?(有關圖片老師的計算機中有一些資料,可做參考)7分鐘,給大家匯報的時候要求脫稿,自然。最后設計一道與你的主題有關的習題,對大家的掌握情況做測評。

【過渡】甲烷作為有機物,其中一定含有碳元素,為了探究有機物的元素組成,我們由最簡單的有機物甲烷的組成入手。

三、甲烷的組成。

【自主學習】你知道甲烷的元素組成嗎?通過所學的有關甲烷的化學性質(以及化學反應實質)你能設計一個證明甲烷組成的實驗嗎?以實驗報告的形式完成。包括實驗目的、實驗原理、實驗步驟、實驗現象、實驗結論。有關實驗用品老師給予提供。

【引發(fā)探究】甲烷中是否有氧元素的探究:根據化學反應的本質可知,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的種類不變,元素的質量也不變,由此你是否可以探究出甲烷中是否含氧元素的方法。

【學生展示成果】實驗目的、實驗依據、實驗方法、實驗過程、實驗現象、實驗結論--甲烷中一定含有碳、氫元素。

【小結】比較氫氣、一氧化碳、甲烷的物理性質和燃燒的產物。

乙醇醋酸的教學設計方案。

教學重點:乙醇的化學式、物理性質、燃燒反應及應用。

教學難點:甲醇、乙醇的化學式及燃燒的化學方程式。

教學過程:

【講解引入】。

一、乙醇(俗稱酒精)。

1、化學式:c2h5oh。

2、乙醇的物理性質:

展示一瓶乙醇讓學生觀察其顏色狀態(tài),并聞氣味。

學生總結后板書:乙醇是無色透明的液體,有特殊氣味,易揮發(fā),易溶于水,能與水以任意比混溶。

3、乙醇的化學性質:可燃性。

正是乙醇燃燒時放出大量的熱,所以人們把乙醇稱之為“綠色能源”。

【討論】怎樣證明乙醇的成分里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氫元素?

4、介紹乙醇的用途。

【閱讀教材】總結:燃料、消毒劑、化工原料、飲料。

介紹各種飲用酒中的乙醇含量及我國在釀酒方面的重大發(fā)明和悠久歷史,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5、甲醇ch3oh有毒!飲用少量能使人失明,多量則使人喪命。

可燃性:

二、醋酸。

1、化學式:ch3cooh學名:乙酸。

【講解】醋酸就是因食醋中約含3—5%的乙酸而得名。

展示一瓶醋酸,讓學生觀察它的色、態(tài)、味。

2、物理性質:無色有刺激性氣味的液體,易溶與水和酒精。

[實驗]5—13。

3、化學性質:醋酸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具有酸性。

[閱讀]總結醋酸的用途。

布置家庭小實驗:醋與蘇打或小蘇打反應制取二氧化碳。用制得的二氧化碳進行滅火實驗。

【板書設計】。

第七節(jié)乙醇醋酸。

一、乙醇(俗稱酒精)。

1、化學式:c2h5oh。

2、乙醇的物理性質:乙醇是無色透明的液體,有特殊氣味,易揮發(fā),易溶于水,能與水以任意比混溶。

3、乙醇的化學性質:可燃性“綠色能源”

4、乙醇的用途。

燃料、消毒劑、化工原料、飲料。

5、甲醇ch3oh有毒!

二、醋酸。

1、化學式:ch3cooh學名:乙酸。

2、物理性質:無色有刺激性氣味的液體,易溶與水和酒精。

3、化學性質:醋酸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具有酸性。

4、用途。

煤和石油的教學設計方案。

教學過程:

【閱讀教材】思考題:

1、世界上最重要的三大礦物能源是什么?

2、為什么說"煤是工業(yè)的糧食"及"石油是工業(yè)的血液"?

3、煤是怎樣形成的,將煤進行隔絕空氣加強熱得到的產品及用途是什么?

4、石油是怎樣形成的,石油煉制的產品及其用途是什么?

【視頻】"煤的綜合利用"、"石油化工產品"。

【板書設計】。

第八節(jié)煤和石油。

一、煤和石油是重要的能源,由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1、煤是由有機物和無機物所組成的復雜混合物,主要含有碳元素。

2、石油是一種混合物,主要含碳、氫兩種元素。

3、石油產品概述:

二、"煤是工業(yè)的糧食"、"石油是工業(yè)的血液"。

探究活動。

3、點燃一張紙,觀察現象,紙也是有機物,說明大多數有機物有什么特性?

5、實驗探究:證明蠟燭中含有碳元素和氫元素。

九年級化學教案粵教版篇八

測定其含量的方法。

2、結合社會生活了解空氣是一種重要的資源。

3、通過驗證通風不暢環(huán)境中空氣與新鮮空氣的區(qū)別和認識空氣質量日報,

增強關愛自然的意識和責任。

4、在分析空氣組成基礎上,初步認識混合物、純凈物的概念。

九年級化學教案粵教版篇九

閱讀本第28—30頁內容,完成下面問題:

氧氣。

氮氣。

稀有氣體。

2.什么可以造成空氣污染?有何危害?如何防治?

3.綠色化學的主要特點:。

(1)充分利用資和能,采用的原料;

(2)在的條下進行反應,以減少向環(huán)境排放廢物;

(3)提高原子的利用率,力圖使所有作為原料的原子都被產品所消納,實現“零排放”;

(4)生產出有利于、社區(qū)安全和的環(huán)境友好的產品;

注:綠色化學的核心就是要利用化學原理從頭消除污染。

九年級化學教案粵教版篇十

2、能解決溶液稀釋過程中的有關計算。

3、能正確使用托盤天平稱取物質質量、能準確的用量筒量取液體體積。

4、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分析能力。

重點:一定質量分數溶液的配制步驟、稀釋問題的計算方法。

難點:稀釋過程中溶液變化的分析。

教師:(投影顯示)市售過氧乙酸[c2h4o2],其標簽上的部分文字說明如下:

名稱質量分數。

過氧乙酸40%。

水55%。

雙氧水5%。

此信息表明的含義有哪些?

學生:過氧乙酸的質量分數為40%,表示每100份質量的過氧乙酸溶液含40份質量的過氧乙酸、55份質量的水和5份質量的雙氧水。

學生:(不少同學)見過。

教師:你們能簡單地說說這個過程嗎?

學生:好象是先要配什么藥水,然后把種子放到藥水中,就把好種子先出來了。

教師:那么,你知不知道,他們配的是什么藥水???

學生:不知道!

學生:當然想了!

教師:那好,我們今天就來學習用兩種方法來配制16%的食鹽水。我們先一起來看桌子上的儀器和藥品(師生一起:燒杯、托盤天平、玻璃棒、量筒、水、食鹽、20%的食鹽溶液)。

教師:下面,我們一起來學習配制選種液。在此之前,請同學們閱讀教材p43,把配制溶液的一般步驟歸納一下。

學生:(看書,并通過討論,進行歸納)。

師生共同總結:配制溶液的一般步驟為:

1、計算;2、稱量;3、配制;4、裝瓶,貼簽。

教師:下面我們開始用第一種方案配制該選種液:請你用水和食鹽為原料,配制50克16%的溶液。

師生一起:計算要配制50克16%的選取種液,需要水和食鹽各多少克?(學生思考、計算;師生交流,教師適時加以點撥)。

教師:(板書)。

解:已知溶液的質量是50克,溶液的質量分數是16%,

所需溶質的質量為50g×16%=8g。

所需溶液劑的質量為:50g-16%=42g。

答:要配制50克16%的選種液,需要水42克,食鹽8克。

教師:我們已經共同完成了配制的第一步:計算。下面進行探究實驗。

學生:用天平稱取食鹽的質量,用量筒量取水的體積。(學生嘗試操作,教師做巡回指導,幫助學生順利完成以上操作)。

學生:應注明溶液的名稱以及溶質的質量分數。(學生進行操作)。

學生:往濃溶液里加水??!

教師:不錯?,F在我們就一起來試試,用20%的食鹽水如何配制100克16%的選種液,其步驟與第一種方法差不多,仍然是:1、計算;2、稱量;3、配制;4、裝瓶,貼簽。

教師:請你繼續(xù)談談你的具體計算方法。

學生:因為是加水稀釋,所以整個過程中,溶質的質量是不變的,不妨設所需20%的食鹽水的質量為x,那么其中含有的溶質質量就為20%x,而100克16%的食鹽水中含有的溶質質量為100g×16%=16g。

教師:接下來同學們按照這個思路試著做一做。(投影顯示解題格式與要求)。

學生:獨立完成計算并進行展示和交流。

學生:用密度公式換算一下就行了。

教師:一般情況下,16%的鹽水的密度大約為1.03g/l。

學生:(進行計算)。

學生:用量筒量取水的體積,倒入一只干凈的燒杯中,然后用量筒量取溶質質量分數為20%的食鹽水的`體積,加入燒杯中并用玻璃棒攪拌后裝瓶,再貼上標簽。

教師:(巡回指導學生完成實驗)。

教師:同學們的計算和實驗操作都做得很好。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活動,我們獲得了哪些新知道和技能,請說出來與大家分享。

學生:(學生分組交流看法和觀點,達成共識)。

教師:(布置作業(yè))。

學生:(獨立完成作業(yè))。

板書設計。

二、一定質量分數溶液的配制。

1、實驗步驟。

(1)計算m溶質=?m溶劑=?

(2)稱溶質質量加入燒杯、量溶劑體積加入燒杯。

(3)攪拌混合均勻。

2、溶液的稀釋。

稀釋前溶質的質量=稀釋后溶質的質量。

稀釋后溶液的質量=稀釋前溶液的質量+加入水的質量。

九年級化學教案粵教版篇十一

1、知道鐵、鋁、銅等常見金屬與氧氣的反應現象。

2、初步認識常見金屬與鹽酸、硫酸的置換反應,以及與鹽溶液的置換反應;能用置換反應解釋一些與日常生活有關的化學問題。

過程與方法。

1、認識科學探究的基本過程,能進行初步的探究活動。

2、課堂中,教師組織、引導和點撥學生通過實驗探究和討論交流,認識金屬的化學性質。

3、初步學會運用觀察、實驗等方法獲取信息,并能用圖表和化學語言表達有關的信息。

4、初步學會運用比較、歸納、概括等方法對獲取的信息進行加工,使學生逐步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通過對五彩紛呈的化學現象的觀察,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發(fā)展學習化學的興趣。

2、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以及勤于思考、勇于創(chuàng)新實踐、嚴謹求實的科學精神。

3、了解化學與日常生活和生產的密切關系,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4、在有趣的實驗與老師的點撥中輕松掌握化學知識,體驗到學習的快樂。

重點:探究常見金屬的化學性質。

難點:初步運用金屬的化學性質,掌握新的化學反應及反應類型。

多媒體課件;實驗用具:鎂條、鋁片、銅片、鐵片、酒精燈、坩堝鉗、火柴、砂紙、稀hcl、稀h2so4、試管(若干)。

一、知識回顧。

鐵、鎂等金屬在氧氣中燃燒的現象以及化學方程式。

二、新課導入。

師:鋁和鐵相比較,具有哪些優(yōu)良性能?為什么飲料罐通常都用鋁做而不用鐵?

生甲:黃銅與黃金的密度不同,測一下它們的密度即可區(qū)別。

生乙:黃銅與黃金的硬度不同,把它們互相刻畫,硬度大的為黃銅,小的為黃金。

生丙:“真金不怕火煉”。用火燒一下,變黑的為黃銅,不變色的為黃金。

……。

師:甲、乙兩種方法利用的是金屬的物理性質,丙方法利用的是金屬的化學性質。

師:要想更好地使用金屬,就需了解金屬的各種性質。上個課題我們學習和研究了金屬的物理性質,本節(jié)課我們來學習金屬的化學性質。

[板書]課題2金屬的化學性質。

三、新課教學。

[板書]一、金屬與氧氣的反應。

課件展示黃金項鏈、銀戒指、學生用的小刀、鎂條等金屬物品。學生觀察其表面顏色。

師:是誰給純凈的金屬穿上了“外衣”呢?

生:是空氣!

師:確切地講,是空氣中的氧氣。

【實驗探究1】。

步驟:1.分別把鎂條、鋁片、銅片用砂紙打磨后放在空氣中,過一段時間觀察并記錄現象。

2、用坩堝鉗夾住鎂條、鋁片、銅片在酒精燈上加熱,觀察并記錄現象。

現象:1.鎂條、鋁片表面變暗,銅無變化。

2、鎂條在空氣中劇烈燃燒;鋁片表面失去光澤;銅片表面變黑。

結論:金屬可與氧氣發(fā)生化學反應。

[學生活動]請三位同學上黑板書寫:

2mg+o22mgo。

4al+3o22al2o3。

2cu+o22cuo。

師:鐵在純氧中點燃能反應嗎?若能,寫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板書]3fe+2o2fe3o4。

師:根據上面的反應,我們可得出金屬具有什么樣的化學性質?

生:金屬能與氧氣發(fā)生化學反應。

[討論]大多數金屬都能與氧氣發(fā)生反應,但反應的難易和劇烈程度相同嗎?

生:鎂、鋁等在常溫下就能與氧氣反應;鐵、銅等在常溫下幾乎不與氧氣反應,但在高溫時能與氧氣反應;“真金不怕火煉”說明金即使在高溫時也不與氧氣反應。

[講解]金屬與氧氣反應的性質除了可用于鑒別物質(如黃銅與黃金的鑒別)外,還有其他的一些用途。如鋁具有很好的抗腐蝕性能,就是由于鋁與空氣中的氧氣反應在其表面生成一層致密的氧化鋁薄膜,從而阻止鋁的進一步氧化。鋁能在短短的一百多年里產量得到如此大幅度的提高,并被廣泛應用,除了因為改進了鋁的冶煉方法,使其成本大大降低,以及鋁的密度較小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那就是鋁的抗腐蝕性能好。

生:鋁制品耐腐蝕是由于鋁可以和空氣中的氧氣反應,使其表面形成一層致密的氧化鋁保護膜;若用鋼刷、砂等來擦洗鋁制品,容易把氧化鋁薄膜除掉,從而起不到保護作用。

師:我們平常所說的“電化鋁”實際上就是用特殊方法使鋁表面形成加厚的氧化鋁保護層的鋁制品。

九年級化學教案粵教版篇十二

170課題2氧氣(第二課時)(九年級化學教案-人教版).doc課題2如何正確書寫化學方程式(九年級化學教案-人教版).d課題2化學肥料(九年級化學教案-人教版).doc課題2化學元素與人體健康(九年級化學教案-人教版).doc課題2分子和原子(第一課時)(九年級化學教案-人教版).d課題2分子和原子(第二課時)(九年級化學教案-人教版).d課題2元素(第一課時)(九年級化學教案-人教版).doc課題2元素(第二課時)(九年級化學教案-人教版).doc課題2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九年級化學教案-人教版).doc課題1金屬材料(第一課時)(九年級化學教案-人教版).do180課題1金屬材料(第二課時)(九年級化學教案-人教版).do課題1金剛石、石墨和c60(九年級化學教案-人教版).do課題1質量守恒定律(第一課時)(九年級化學教案-人教版).課題1質量守恒定律(第二課時)(九年級化學教案-人教版).課題1空氣(九年級化學教案-人教版).doc課題1生活中常見的鹽(第二課時)(九年級化學教案-人教版)課題1生活中常見的鹽(第一課時)(九年級化學教案-人教版)課題1燃燒和滅火(第一課時)(九年級化學教案-人教版).d課題1燃燒和滅火(第二課時)(九年級化學教案-人教版).d課題1溶液的形成(第一課時)(九年級化學教案-人教版).d190課題1溶液的形成(第二課時)(九年級化學教案-人教版).d課題1水的組成(九年級化學教案-人教版).doc課題1常見的酸和堿(第三課時)(九年級化學教案-人教版).課題1常見的酸和堿(第二課時)(九年級化學教案-人教版).課題1常見的酸和堿(第一課時)(九年級化學教案-人教版).課題1原子的構成(九年級化學教案-人教版).doc課題1化學使世界變得更加絢麗多彩(九年級化學教案-人教版)課題1人類重要的營養(yǎng)物質(第二課時)(九年級化學教案-人教課題1人類重要的營養(yǎng)物質(第一課時)(九年級化學教案-人教第一單元課題2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第二課時)(200第一單元課題2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第一課時)(課題4課件-初三化學(人教版)課題4愛護水資源課件-初三化學(人教版)課題4愛護水資源課件-初三化學(人教版)課題4課件-初三化學(人教版)課題4化學式與化合價課件-初三化學(人教版)課題3課件-初三化學(人教版課題3課件-初三化學(人教版課題3金屬資源的利用和保護課件-初三化學(人教版課題3溶質的質量分數課件-初三化學(人教版)210課題3課件-初三化學(人教版)課題3課件-初三化學(人教版)3課題3課件-初三化學(人教版)課題3離子課件-初三化學(人教版)課題3課件-初三化學(人教版)課題3水的凈化課件-初三化學(人教版)課題3水的凈化課件-初三化學(人教版)課題3課件-初三化學(人課題3課件-初三化學(人課題3利用化學方程式的簡單計算220課題3課件-初三化學(人教版課題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二課時)課件-初三化課題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二課時)課件-初三化課題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1課時)課件-初三化課題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1課時)課件-初三化課件-初三化學(人教版)課題2金屬的化學性質課件-初三化學(人教版)課題2金屬的化學性質課件-初三化學(人教版)課題2酸和堿之間會發(fā)生什么反應課件-初三化學(人課題2酸和堿之間會發(fā)生什么反應課件-初三化學(人230課題2課件-初三化學(人教版)課題2溶解度課件-初三化學(人教版)課題2課件-初三化學(人教版)課題2課件-初三化學(人教版)課題2化學肥料課件-初三化學(人教版)課題2課件-初三化學(人教版)課題2課件-初三化學(人教版)課題2課件-初三化學(人教版)課題2燃料和熱量課件-初三化學(人教版)課題2燃料和熱量課件-初三化學(人教版)240課題2課件-初三化學(人教課題2如何正確書寫化學方程式課件-初三化學(人教課題2如何正確書寫化學方程式課件-初三化學(人教課題2課件-初三化學(人教版)課題2課件-初三化學(人教版)課題2課件-初三化學(人教版)課題1金屬材料課件-初三化學(人教版)課題1金剛石、課件-初三化學(人教版緒言課件-初三化學(人緒言化學使世界變得更加絢麗多彩課件-初三化學(人250第四單元物質構成的奧秘課題2課件-初三化第四單元物質構成的奧秘課題2元素課件-初三化第四單元物質構成的奧秘課題2元素課件-初三化第四單元物質構成的奧秘課題1課件-第四單元物質構成的奧秘課題1原子的構成課件-第四單元物質構成的奧秘課題1原子的構成課件-第十單元酸和堿課題1常見的酸和堿課件-初三化第十單元酸和堿課題1第十二單元化學與生活課題1第十二單元化學與生活課題1260第十二單元化學與生活課題1人類重要的營養(yǎng)物質第十一單元鹽化肥課題1課件-第十一單元鹽化肥課題1課件-第十一單元鹽化肥課題1生活中常見的鹽課件-第六單元碳和碳的氧化物課題1金剛石、石墨和c602.p第六單元碳和碳的氧化物課題1金剛石、石墨和c601.p第五單元化學方程式課題1課件-初第五單元化學方程式課題1質量守恒定律課件-初第五單元化學方程式課題1質量守恒定律課件-初第二單元我們周圍的空氣課題3課件-初270第二單元我們周圍的空氣課題3制取課件-初第二單元我們周圍的空氣課題3制取氧氣課件-初第二單元我們周圍的空氣課題2課件-初三化第二單元我們周圍的空氣課題2課件-初三化第二單元我們周圍的空氣課題2課件-初三化第二單元我們周圍的空氣課題1課件-初三化第二單元我們周圍的空氣課題1空氣課件-初三化第二單元我們周圍的空氣課題1空氣課件-初三化第九單元溶液課題1溶液的形成課件-初三化學第九單元溶液課題1溶液的形成課件-初三化學280第七單元燃料及其利用拓展性課題第一單元走進化學世界課題1課第一單元走進化學世界課題1物質的變化和性質課第一單元走進化學世界課題1課第一單元走進化學世界課題3課第一單元走進化學世界課題3課第一單元走進化學世界課題3走進化學實驗室課第一單元走進化學世界課題3走進化學實驗室課第一單元走進化學世界課題2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第一單元走進化學世界課題2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290第一單元走進化學世界課題2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初三化學第八單元《金屬和金屬材料》課題1金屬材料走進化學實驗室(課時二)(九年級化學教案-人教版).doc走進化學實驗室(課時二)2(九年級化學教案-人教版).d走進化學實驗室(課時一)(九年級化學教案-人教版).doc走進化學實驗室(課時一)2(九年級化學教案-人教版).d走進化學實驗室(九年級化學教案-人教版).doc走進化學實驗室教案示例(九年級化學教案-人教版).doc課題1物質的變化與性質-新人教九年級科學期初測試卷-浙教版[原創(chuàng)]340。

九年級化學教案粵教版篇十三

教學過程:

1、情景導入:

請學生根據日常生活經驗思考以下問題:

(1)盛放在敞口容器中的水,在常溫下會減少,如果受熱減少得更快,為什么?

(2)為什么走到花園或酒店的附近,往往會聞到花或酒的香氣?

(3)濕衣服為什么經太陽曬后會變干?

(4)糖塊放在水里,會逐漸消失,而水卻有甜味,這是什么原因?

(5)中國古代認為事物是由金木水火土五行構成?你是認為怎樣認為的?

2、講授新課:

[實驗3-2]品紅溶于水。

現象:品紅逐漸向水中擴散。但時間較長后才擴散均勻。

提問:為什么品紅能在水中擴散?

明確:學者經過反復的實驗和探究,提出了物質都是由不連續(xù)的微小粒子組成的設想。這些微小的粒子是什么呢?科學事實證明:這些微小的粒子就是我們本課題將要學的分子和原子。

一、分子和原子的存在和基本性質(板書)。

板書:1、分子是真實存在的。

2、分子的特性。

提問:我們能用肉眼或普通的顯微鏡看到分子嗎?那怎樣才能看到分子呢?

講解:用肉眼或普通的顯微鏡都不能觀察到分子,必須用比較先進的電子顯微鏡才能觀察到,可見分子是一種非常小的粒子,如果拿水分子與乒乓球相比,就好像拿乒乓球與地球相比。分子雖然很小但有一定的質量和體積。

結論1:分子質量很小,體積很小。

探究活動1:

操作:1、在試管中加入蒸鎦水,再加入酚酞試液。

現象:溶液仍為無色。

操作:2、在試管中加入濃氨水,再加入酚酞試液。

現象:溶液變?yōu)榧t色。

操作:3、將酚酞溶液分別倒入a、b兩個小燒杯中,另取一個小燒杯c,加入濃氨水,用一個大燒杯罩住a、c兩個小燒杯,燒杯b置于大燒杯外,觀察12分鐘。

現象:燒杯a中的酚酞溶液由無色變?yōu)榧t色,而燒杯b中的酚酞溶液仍為無色。

結論2、分子在做不停的運動。處于永恒的運動中,溫度越高,運動的速度越快。

解釋:(1)盛放在敞口容器中的水,在常溫下會減少,如果受熱減少得更快,為什么?

(2)走到花園或酒店的附近,往往會聞到花或酒的香氣?

(3)濕衣服為什么經太陽曬后會變干?

(4)糖塊放在水里,會逐漸消失,而水卻有甜味,這是什么原因?

活動探究2、酒精與水混合。

現象:100毫升酒精與100毫升水混合后,所得溶液體積小于200毫升。

討論:為什么會有這種現象?

結論3:分子之間有間隔。

解釋:(1)為什么物質存在固、液、氣三種狀態(tài)?

(2)為什么物質都有熱脹冷縮的現象?

(3)夏天自行車的氣為什么不能打得太足?

(4)鐵路上的鐵軌之間為什么留些空隙?

總結:略。

作業(yè):昌平練習冊,課后習題。

課后反思:

九年級化學教案粵教版篇十四

1、知識與技能:認識物質是由分子、原子等微粒構成;認識分子、原子的概念和特性。

2、過程與方法:

(1)學習運用日常生活現象與課本理論相結合的方式,用課本理論來解釋日?,F象。

(2)充分發(fā)揮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

(3)學習運用比較、分析、歸納等方法對實驗所得信息進行加工。

3、情感與價值觀:對學生進行科學態(tài)度教育和辯證地看問題的思想方法教育。

重點:

1、分子和原子概念的形成。

2、理解物質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構成的。

難點:

1、建立微觀粒子運動的想象表象,并初步體會它與宏觀物體運動的不同點。

2、如何理解原子是化學變化中最小粒子。

3、分子和原子的區(qū)別與聯系。

方法:實驗探究。

手段:多媒體教學。

實驗準備:燒杯、量筒、水、品紅、濃氨水、酒精。

課時:二課時。

九年級化學教案粵教版篇十五

化學變化的初步概念。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注意培養(yǎng)學生科學的觀察和分析能力,并使他們受到科學態(tài)度和科學方法的教育。

教學重點:物質的變化與性質。

教學難點:物理變化與物理性質,化學變化與化學性質的區(qū)別。

教學方法:探究—歸納總結法。

教學準備:[實驗1-1]-[實驗1-5]。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設計二次備課。

新課導入:緒言課的幾個實驗給同學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課后有許多同學提問:為什么白紙噴“水”會變紅,再噴“水”紅色又消失了呢?生活中也有許多現象:水在一定條件下可以變成水蒸氣和冰,鋼鐵制品會在潮濕的空氣中生銹?這又是為什么呢?下面我們就來學習物質的變化。

一、化學變化和物理變化:

[介紹]觀察實驗方法:看、聞、觸摸。

觀察實驗的步驟:1、實驗前,物質的色、態(tài)、味等。

2、實驗過程中,發(fā)光、放熱、生成氣體、沉淀等現象;。

3、實驗后,物質的物質的色、態(tài)、味等;。

思考:物質變化前后,是否生成了其他物質?

[實驗1-1]水的沸騰。

[實驗1-2]膽礬的粉碎。

[實驗1-3]膽礬溶于水后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

[實驗1-4]大理石與稀鹽酸反應。

觀察并記錄實驗現象、填表:

實驗序號變化前的物質變化時的現象變化后的物質變化后有無新物質生成。

1-1液態(tài)的水有水蒸氣產生;又變成冷凝的水液態(tài)的水無。

1-2藍色塊狀膽礬塊狀變成粉末狀藍色粉末狀膽礬無。

1-3藍色硫酸銅溶液變成藍色渾濁物藍色氫氧化銅沉淀有。

1-4塊狀石灰石有氣泡產生二氧化碳氣體有。

【討論、歸納】1-1、1-2中水和膽礬發(fā)生了狀態(tài)和形態(tài)的變化,但無新物質生成,1-3、1-4中有顏色的變化,有沉淀的生成,有氣體生成,并生成了新物質。

結論:1、2是物理變化,3、4是化學變化。

得到:1、定義。

2、化學變化的基本特征。

3、化學變化常伴隨的現象。

4、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的聯系。

[課堂練習]。

二、化學性質和物理性質:

1、化學性質:

2、物理性質:包括:顏色、狀態(tài)、氣味、熔點、沸點、密度等。

(1)熔點和沸點。

熔化:固態(tài)變成液態(tài)。

熔點:熔化的溫度。

沸點:液態(tài)變成氣態(tài)。

(2)密度:某種物質單位體積的質量。

(3)顏色、狀態(tài)、氣味。

[實驗1-5]聞氣味的方法。

[課堂練習]。

【課堂小結】。

【作業(yè)布置】。

【板書設計】課題1物質的變化與性質。

一、化學變化和物理變化。

1、定義:沒有生成新物質的變化叫做物理變化,變化是生成了新物質的變化叫做化學變化。

2、化學變化的基本特征:有其他物質生成。

3、化學變化常伴隨的現象:顏色改變、的放出氣體的、生成沉淀、吸熱和放熱、發(fā)光等。

4、聯系。

二、化學性質和物理性質。

1、化學性質:物質在化學變化中表現出來的性質。

2、物理性質:物質不需要發(fā)生化學變化就表現出來的性質。

九年級化學教案粵教版篇十六

1、會列舉化學與社會的關系的例子。

2、初步體驗化學探究的過程,學會觀察、對比和分析,敢于表達自己的觀點,參與交流與討論。

3、初步形成探究的欲望,意識到科學精神與交流合作的重要性。

科學探究、交流討論。

實驗的探究。

設置化學情景:展示化學在古代的成就,說明社會的進步離不開化學。

1、我們生活在多姿多彩的世界里,每天我們都在與多種多樣的物質打交道。引導學生從衣、食、住、行的角度討論身邊的物質,如:水、空氣、食物、燃料和衣物,現代科學的發(fā)展,提供給人類更多的新物質:塑料、橡膠、各種各樣的合成材料,這些大大提高了人類的生活質量。

討論:人們身邊的物質,激發(fā)學生的興趣。

3、觀察與思考:碳酸氫銨的分解。

閱讀:學生分析推測。

實驗:碳酸氫銨的分解,簡單介紹儀器。

學生觀察現象:白色碳酸氫銨固體逐漸減少、試管口有白汽冒出,聞到刺激性氣味。體驗實驗結果并與剛才的分析作比較,讓學生了解世界的奇妙,化學的重要。

1、觀察與思考:鐵絲生銹。

現象:鐵絲生銹了,燒杯中紅色的水倒吸入導管中。

初步分析實驗說明了什么?讓學生明確,觀察是化學學習的重要環(huán)節(jié),要學會觀察。

2、體會化學工業(yè)的作用。

觀察與思考:火柴的燃燒。

比較實驗現象的差異:火柴燃燒后紅色的液體顏色變淡而木柴燃燒后則沒有明顯變化,引導學生從可持續(xù)發(fā)展的角度,重視理解環(huán)境問題。

把學生引進材料和能源世界中,如:青霉素的發(fā)現,dna結構的發(fā)現,克隆多利綿羊,高能燃料可以推進火箭,半導體硅晶片可用以造計算機芯片,石英砂可造光導纖維,高強度陶瓷可制成航天飛機的防熱瓦、納米材料等。交流化學科學的發(fā)展,列舉生活中的例子。

練習與實踐:p9123。

九年級化學教案粵教版篇十七

2.掌握鐵跟氧氣、酸及硫酸銅溶液發(fā)生反應的化學現象和相應的化學方程式,使學生對鐵是一種化學性質比較活潑的金屬有一個概括的認識。

3.使學生對鐵及鐵制品銹蝕的原理和一般防銹方法有一個常識性的認識。

【教學重點】對鐵的化學性質。

【教學難點】1.對鐵的“化學性質比較活潑”的理解。

2.建立反應條件對化學反應的結果有很大影響的觀點。

【教學方法】講述法、實驗法。

【教學用具】試管。

【教學過程】。

在前幾章中,我們學習了氧、氫、碳等非金屬的一些性質,在這一章中,將主要學習一種日常生活接觸最多,用途廣泛的金屬--鐵,我們將介紹鐵的一些性質。以及一些常見金屬的知識。

“鋼鐵”這個名詞在生活中是很常用的,可是鋼并不等于鐵,雖然鋼的主要成分是鐵,但在性能方面跟鐵存在著很大的差異,今天我們就先來學習鐵的性質。

一、鐵的物理性質。

純鐵具有銀白色金屬光澤,有良好的延展性、密度為7.86克/厘米3,熔點為1535℃,沸點為2750℃,具有良好的導電、導熱性能。

日常生活中的鐵制品一般都不是純鐵,討論金屬的物理性質主要從色、態(tài)、光澤、熔沸點、密度、導電、導熱性質和硬度等方面來研究。

二、鐵的化學性質。

1.鐵與氧氣的反應。

前面我們已經學習過鐵可以氧氣中劇烈燃燒,鐵還可以與稀鹽酸或稀硫酸反應來制備氫氣,這些反應能說明鐵是一種比較活潑的金屬。

演示:演示實驗6-1。

現象:第一支試管中的鐵釘生銹了,第二、第三支試管中的鐵釘沒有變化。

討論:鐵在什么條件下容易生銹。

答:鐵在潮濕的空氣中容易生銹,鐵生銹是鐵與氧氣和水等物質相互作用,發(fā)生的一系列復雜的化學反應。鐵銹的成分很復雜,主要是氧化鐵,鐵銹很疏松,易吸水,因此,鐵制品表面的鐵銹如不及時除去,會加快鐵制品的生銹速度。

討論:怎樣防止鐵生銹?

防止鐵生銹可采用將鐵與空氣隔絕,或保持空氣的干燥,當然第二種方法不可行;所以一般采用與空氣隔絕,如在鐵制品的表面噴上一層漆,在一些鐵制品表面鍍上其他金屬或通過化學反應使鐵制品的表面生成的氧化膜,即,在鐵制品的表面涂上一層保護膜,以防生銹。

九年級化學教案粵教版篇十八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知道升華與凝華的概念;知道升華要吸熱,凝華要放熱;知道生活中的升華和凝華現象。

2、過程與方法:通過觀察了解升華和凝華現象。

3、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通過教學活動,激發(fā)學生關心環(huán)境,樂于探索一些自然現象的物理學道理。

教學重點:通過碘的升華和凝華實驗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實驗能力,通過日常生活中實例的解釋,培養(yǎng)學生用物理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難點:通過識別生活中常見的物態(tài)變化現象,培養(yǎng)學生運用物理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方法:教師啟發(fā)引導下學生自主觀察和討論法。

教具準備:試管和試管夾,碘,燒杯,酒精燈,火柴。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溫故激疑:

1、與學生一起回顧所學過的四種物態(tài)變化?;仡檿r要用多媒體配合畫“固、夜、氣三角圖?!?/p>

2、通過三角圖啟發(fā)學生提出新的問題。在圖中的“固”和“氣”之間加以“?”。

預想結果:(1)固態(tài)和氣態(tài)可以相互轉變嗎?

(2)如果能轉變,是需要吸熱還是放熱?

二、猜想假設:

1、學生分組討論,教師巡回視察。在此過程中教師要觀察學生的動向,必要時進行個別啟發(fā)。

2、學生各抒己見。教師要鼓勵學生盡量把各種猜想都說出來。

預想結果:(1)有可能,固態(tài)變?yōu)闅鈶B(tài)要吸熱,氣態(tài)變?yōu)楣虘B(tài)要放熱.

(2)可能行,也可能不行,可能吸熱也可能放熱,還可能既不吸熱也不放熱.

3、引出下一個教學環(huán)節(jié)——實驗驗證。此過程要抓住契機對學生進行實事求是的唯物主義世界觀教育和依靠實驗進行探究的學科學法教育。

三、設計實驗:

1、教師介紹實驗的器材。指出用來觀察的物質是碘。

2、學生分組討論設計實驗的方案。教師巡回視察,必要時加以個別提示。

3、收集各組討論結果,組織全體學生一一考察分析,選出最優(yōu)方案,之后再修改成正式的方案。此處要注意強調以下幾點:試管加熱的正確方法、酒精燈的用法、觀察的重點、操作上的合作和實驗的安全。

預想結果:用酒精燈給試管中的碘加熱,注意觀察是否真的由固體直接變成了氣體,而后停止加熱再觀察氣體是否真的直接變?yōu)楣腆w.

四、進行實驗:

學生分組進行實驗,教師巡回視察、指導。

五、分析論證:

1、各組學生匯報、交流自己看到的現象。

預想結果:加熱時看到了越來越多的紫色的氣體而未看到液體的生成.撤去酒精燈后,紫色氣體逐漸腿去而在試管壁上出現了黑色固體小顆粒.

2、啟發(fā)學生歸納出結論并且把兩條結論進行板書,指出本節(jié)課的主題。

預想結果:物質由固態(tài)直接變成氣態(tài),吸收熱量.物質由氣態(tài)直接變成固態(tài),放出熱量.

3、將三角圖補充完整。這里要激發(fā)學生體會到自然的美從而產生熱愛大自然、保護大自然和探索大自然的思想意識。

六、鞏固提高:

1、鞏固結論:全體學生一齊誦讀升華和凝華的概念。此環(huán)節(jié)要求學生邊讀邊想。

2、應用知識:先讓學生自己閱讀課文,而后讓學生說說有關升華和凝華的例子(可以是課本內的也可以是課本以外的),教師以放映幻燈片和穿插啟發(fā)來配合.學生未提到的例子教師補充.

3、課堂小結:

(1)、學生自發(fā)談自己的收獲。盡量顧及到大面積的學生,鼓勵他們多發(fā)言。

預想結果:知道了第五和第六種物態(tài)變化,以及它們發(fā)生的必要條件.知道了生活中的有關現象.研究物理問題離不開實驗.事實是檢驗結論是否正確的唯一標準.大自然是美的,我們要熱愛大自然,保護大自然,探索大自然.

(2)、教師歸納總結。要從三方面小結。

4.4升華與凝華。

升華:物質由固態(tài)直接變成氣態(tài),吸收熱量。

凝華:物質由氣態(tài)直接變成固態(tài),放出熱量。

【教學目標】。

1.通過宏觀和微觀兩個方面對化學式進行計算分析,讓學生進一步理解有關化學式的相關計算。

2.通過不純物中有關化學式計算的分析,讓學生學會理清復雜計算的思路。

3.通過計算的體驗,總結一些規(guī)律和計算技巧。

一、有關化合物化學式的簡單計算。

【基礎知識回顧】。

引導學生分析:根據化學式,從量的角度可以進行哪些簡單計算。

【小結】1.相對分子質量2.物質中某種元素化合價3.一個分子中各個原子個數比4.物質中各種元素間質量比5.物質中某種元素的質量分數。

【鞏固練習】。

b.尿素分子中碳、氧、氮、氫四種原子的個數比為:1:1:2:4。

c.尿素中碳、氧、氮、氫四種元素的質量比為:12:16:14:1。

d.尿素中氮元素質量分數算式為:×l00%。

2.今年1月份的雪災對我國南方的電力、交通造成很大的危害。有一種融雪劑含有na2sio3(硅酸鈉),na2sio3中si元素的化合價是()。

a.+1b.+2c.+3d.+4。

3.紅寶石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鋁(al2o3)請你根據上面幾個方面對al2o3進行快速的計算。(已知:相對原子質量al-27,o-16)。

二、求算化學式的相關計算。

例1.今年4月,北京奧運會"祥云"火炬載著中國人民對世界人民的友誼,開始了全球傳遞。它采用的燃料是丙烷(分子結構模型如右圖),則丙烷的化學式是。

例2.當前高效能的砷化鎵太陽能電池。產生能量的效率高達33%.已知砷化鎵中,as元素化合價為-3價,則ga元素的化合價為+3,則砷化鎵的化學式是為。

九年級化學教案粵教版篇十九

1、復習舊識:

氨氣、水、糖等物質都是由什么微粒構成?

2、情景引入:

回答:分子不是最小的粒子,分子由原子構成的。

展示:水分子、氧氣分子,氫氣分子的模型。

3、講授新課:

二、用分子、原子的觀點解釋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板書)。

討論:1、從分子的角度看,水的蒸發(fā)與水的分解兩種變化有什么不同?

[學生討論,選擇學生代表來陳述討論結果]。

講解:1、分子的觀點(板書)。

提問:物理變化的實質是什么?

回答:物理變化的實質是沒有新物質產生,發(fā)生變化的只是物質的狀態(tài)和形狀。

追問:這變化中分子本身有沒有變化?

回答:物理變化中分子本身沒有變化。

小結:可見,由分子構成的物質在發(fā)生物理變化時,物質的分子本身沒有變化。(板書)。

提問:化學變化的本質是什么?在這些變化中分子本身有沒有變化?

回答:略。

小結:由分子構成的物質在發(fā)生化學變化時,分子本身發(fā)生了變化,變成了其他的物質的分子。(板書)。

討論:那么,根據分子在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中的特征,我們應如何給分子下一個定義?

小結:由此可見,分子是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最小微粒。

板書:分子的概念。

2、原子的觀點(板書)。

展示:水分子分解的微觀實質。

提問:這說明了什么?

說明:在化學變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而原子不發(fā)生變化,只是重新組合。

結論1:在化學變化中,發(fā)生變化的是分子,而原子沒有發(fā)生變化。

結論2:原子:化學變化中最小的微粒。

結論3:化學變化的實質:

思考:在化學變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那分子是不是一定比原子大?

講解:盡管分子可以分解成原子,但分子不一定比原子大。只有分子與構成這種分子的原子相比,分子才比原子大。但毫無關系的分子和原子,則無法說誰大誰小。

總結:略。

練習:課后習題。

作業(yè):昌平練習冊。

課后反思:

【本文地址:http://aiweibaby.com/zuowen/12963426.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