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結可以幫助我們在時間有限的情況下,更快地從經驗中吸取教訓,避免重復犯錯。在撰寫總結時,要注重客觀、全面地評價自己的工作和學習。以下是一些有效應對壓力的方法,希望能幫助大家保持心理健康。
明天要遠足公開課教學實錄篇一
體會本文告訴人們的人間至愛無所不在、無處不有的真情;學習本文立意新奇、結尾驚奇的寫法。
感受母子深情。
妙用對比的手法。
ppt。
一、導入:
由朱自清的《背影》所表現的“父子深情”導入本課的“母子深情”。
二、介紹作者及本文體裁、特點:
三、閱讀課文,整體感知:
1、走進課文:
(1)引導學生圈點生字,在小組內分工查閱工具書,互相學習。
(2)認真朗讀課文,讀準字音,互相糾正字音,讀出不同人物的不同感情。
(3)理清文章思路,把握課文大意:
a、按照小說的情節(jié)發(fā)展過程,分清段落;
b、請學生復述小說故事,師生加以評價小結。
2、探索小說中的人物:
以小組為單位,再讀課文,討論回答:
(1)小說中的“她”是怎樣一個人?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她對王小亮的“至愛親情”?
(2)王小亮在“現在的媽媽”那里得不到應有的母愛,后來,他從哪里得到了母愛?
(3)小說中的“老頭”是怎樣一個人物?他是不是一個多余的人物?
3、研讀句子,討論問題:
(1)“都放學了”
“知……道……”她目光呆滯地低聲喃喃著,無力地垂下腦袋……。
“大伯,麻煩……給孩子?!?/p>
(2)下午,這包糖終于傳到二年級二班王小亮手中。孩子驚喜極了,這最喜歡吃的奶糖好久沒嘗過了。
王小亮知道這包糖是誰給他吃的嗎?說說你的理由。
4、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要求讀出不同人物的不同感情,不同句子的不同語調、語氣。
四、探究寫作特點:
1、本文成功地運用了對比手法,表現在哪些地方?
2、有人說小說的結尾新奇,但也有人說小說的結尾缺乏真實性,你的看法如何?
結合探究·練習三,理解結尾的深刻含義。
五、小結全文。
六、作業(yè):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探究·練習二、三。
明天要遠足公開課教學實錄篇二
封登華。
教學目標:
1.認識“睡、?!钡?個生字,認識目字旁。2.正確朗讀課文,讀出句子的語氣。3.正確書寫“明”字。教學準備:
第一課時。
一、視頻導入,揭示課題。
1.同學們,老師帶你們去看海啦!請看屏幕(播放視頻)。
2、有一個小朋友啊,明天也要去這里遠足了。你們知道遠足是什么意思嗎?(走路去很遠的地方旅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師:噓,大家趕快悄悄打開課本93頁,(左手壓書、右手指字)認真聽老師讀課文,注意聽準字音。
2.多有趣的兒歌呀!請大家小聲地自由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遇到不認識的字借助拼音多讀幾遍,仔細看看課文有幾個小節(jié)。
課件提出讀文要求:
(1)讀準字音,遇到不認識的字借助拼音多讀幾遍。(2)看看課文一共有幾個小節(jié)。
3.一共有幾個小節(jié)?是這樣的嗎?跟他一樣的孩子舉起小手來!恭喜你們。
三、細讀課文,隨文識字。
(一)讀文識字。
(1)請哪位小朋友讀第一小節(jié),其余的孩子思考思考:遠足的前一夜,小作者怎么了?(睡不著)課件出示“睡”字,如果睡著了會是什么樣子呢?我發(fā)現了大家各有各的姿勢,但卻有一個相同的動作——閉上眼睛。所以,“睡”字是目字旁,目字旁的字通常都和眼睛有關。
(2)小作者睡不著覺,首先想到了哪兒?(大海)出示生字卡片“?!保l來當小老師?那你能給它找朋友嗎?(出示課件))你看海水拍打著沙灘,激起了高高的海浪,給小朋友們帶來了美麗的海螺和貝殼?!昂!笔鞘裁雌?你還能說出幾個帶三點水的字嗎?(生說)細心的孩子一定會發(fā)現:帶有三點水的字都和水有關系。
(3)在兒歌中,小朋友想得睡不著覺的是什么地方的海呢?(那地方)認讀“那”字,誰認識這個字?抽生讀,注意鼻音?!澳恰钡姆戳x詞是“這”。
師:大海有這么多種顏色嗎?我們快來看一看。(出示課件,引導學生欣賞不同顏色的大海)人們常喜歡用藍色來形容海洋。其實海水的顏色很多呢!從深藍到碧綠,從微黃到棕紅,甚至還有白色的,黑色的。有機會大家可以讓爸爸、媽媽帶著你們親自到海邊去看一看,感受一下大海的多種顏色。
是啊,大海這么美麗,小作者恨不得馬上就能去那里看看!可是,天還沒有亮呢!聽,她忍不住嘆了一口氣!誰來模仿一下(搖頭、皺眉、尾音拖得很長),(唉——)這條長長的尾巴是破折號?表示嘆氣的聲音很長。我們帶著剛才的表情讀讀這個句子。
(5)小作者是聽誰說的大海有很多種顏色?(老師)你們也有老師,誰能給我們在場的老師們介紹一下你的老師?比如:我要介紹封老師,她是我們的語文老師。(師舉“老師”詞卡)謝謝你們,讓我認識了這么多的朋友!
(6)文中的小朋友相信老師的話了嗎?你是從哪個詞看出來的?預設:
(三)課中操:《越過海洋》。
大家有這么多的疑問,那老師就帶大家越過海洋去看一看吧!
(四)鞏固生字、感情朗讀。
1、來到大海邊,孩子們我們一起去撿貝殼吧游戲(撿貝殼):睡、海、那、老、師、真、嗎。
2、小貝殼把他的朋友也帶來了,我們開火車讀讀吧!讀詞語(兩組)(真能干、真好聽、非常好、不錯喲)。
3、練習有感情地朗讀這一小節(jié)。
同學們認識了這些小貝殼,現在我們把它們送回課文,請大家想著大海美麗的畫面,讀出小作者的期待和興奮吧?。ǔ樽x——齊讀)。
四、寫字指導:明。
1、課件出示:明,抽生唱筆順歌,集體唱筆順歌。
3、師示范寫,并讀寫明字的口訣。
日字瘦瘦站左邊,月字高高靠右邊,豎撇起筆豎中線,兩橫短短不靠邊。
4、生臨寫。
5、反饋交流,展示評議,評選“小小書法家”。
五、課后小結,激發(fā)探究。
這節(jié)課我們初讀了課文,知道了小作者要去遠足,想到了美麗的大海興奮得睡不著覺。小作者還想到了什么呢?下節(jié)課我們再來學習。
板書設計(略)。
明天要遠足公開課教學實錄篇三
1、學會6個生字。認識4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學會本課生字。朗讀、背誦課文。
課前準備。
本課生字卡片,朗讀課文錄音帶。
1課時。
一、談話提示課題。
同學們還記得黃河嗎?它是我國第二大河。從青海省流出,經過四川、甘肅、寧夏、內蒙古、陜西、山西、河南等省區(qū),在山東流入渤海。在黃河流過的山西永濟縣有一座著名的高樓,叫鸛雀樓。(板書部分課題:鸛雀樓)一千多年前的一個傍晚,詩人王之渙登上這座樓,看到遠處太陽正在慢慢地落下,樓下滔滔的黃河水奔流東去,興奮不已,寫下了一首詩(板書“登”完成課題)《登鸛雀樓》。
齊讀課題。注意讀準“登”字。
這座樓后來被黃河水沖毀,但是這首詩,卻一直受到人們的喜愛。
二、范讀課文。
三、自學課文。教師巡視指導。
要求:
1、借助漢語拼音把課文讀通順。
2、畫出本課要求掌握和要求認識的字,讀準每個字音。
四、檢查自學情況。
1、認讀生字。
樓入窮目更層。
登鸛雀依。
2、朗讀課文。(指名朗讀,齊讀)。
五、了解課文大意,指導朗讀。
1、登上鸛雀樓,詩人看到了什么?(指導看圖:遠處,太陽靠近山頭,慢慢地落下去。樓下,黃河水奔騰著,流向大海。
2、讀詩句:
白日/依山/盡,
黃河/入海/流。
教師示范讀出夕陽夕下、河水滔滔的情境,再學生反復練讀。
3、眼前的景象吸引著、鼓舞著詩人,他想怎么樣?讀第三、四行。
教師講解:詩人想看到更遠的景物,就對自己說,我應該再上一層樓。知道這是為什么嗎?(聯系登高活動,明白站得高,才能看得遠。)。
4指名讀:
欲窮/千/里目,
更上/一/層樓。
5、朗讀課文。以不同形式反復練讀。
六、識字、寫字指導。
入:與“人”、“八”比較。組詞:入口、出入、進入。
窮:上邊是穴寶蓋兒,寫法與寶蓋不同。
目:比“日”多一橫。
更:第一筆橫較短,是間為扁“日”,第六筆長撇頂在橫中,直穿“日”后撇向左下方,捺起筆在“日”的左下方,撇捺要平衡。
層:外面是“尸字頭,里面是“云”字。
樓:左窄右寬。右邊“米、女”上下各半?!懊住弊詈笠还P是捺,“女”第一筆是撇點,最后一筆橫稍長,托起上部,組詞訓練。
七、抄寫生字(完成課后練習2)。
八、復習生字,鞏固練習。
1、認讀生字(包括要認識的字)。
2、練習背誦。
以個人、小組、全班等形式練習背誦。
3、完成課后練習3。
教學后記:
資料提供者:雨諾。
明天要遠足公開課教學實錄篇四
教學目標:
1.認識“睡、著”等11個生字,認識目字旁。
2.正確朗讀課文,讀出句子的語氣。
3.正確書寫“才、明”兩個字。教學準備:生字卡片、課件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提問:同學們,你們有過晚上睡不著的時候嗎?是因為什么事睡不著呢?
3.提問:有個小朋友因為明天要遠足,晚上都睡不著了,猜猜她的心情是怎樣的?
二、初讀課文。
1.教師范讀,學生初步感受詩歌的節(jié)奏與韻味。
2.學生自由練習朗讀。要求:借助拼音讀正確,碰到不認識的字圈一圈,多讀幾遍。
3.分小節(jié)指名朗讀,發(fā)現朗讀中存在的問題及時糾正。
4.學習本課生字新詞。
(1)出示詞卡:大海老師同學天亮。練習認讀。再分別用“大海、老師、同學”說話。用“亮”擴詞。
教師:你也能用上“嗎”來問一問嗎?
5.自由練讀小詩。
三、品讀感悟。
1.分段指名讀,讀正確、流利。2.交流:這首詩中,什么地方寫得最有意思?預設1:睡不著的動作:翻過來,翻過去想一想:你激動得睡不著覺,在床上翻過來翻過去的樣子。預設2:3次嘆氣“唉——”學生演一演嘆氣“唉”,表情生動?!鞍Α边@條長長的“尾巴”是什么意思呢?表示嘆氣的聲音很長?;貧w第三小節(jié):“哎——/到底什么時候,/才天亮呢?”有表情地讀一讀,讀出“我”的心情。
四、書寫指導。
1.出示田字格中的“才、明”,觀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教師示范,學生練習。
3.反饋評價:先展示優(yōu)秀作品,評價與之前的書寫要求一致;再出示部分有典型問題的書寫,反饋后再次書寫。
明天要遠足公開課教學實錄篇五
教學目標:
1、通過本課的學習,學生會認11個生字,會寫6個字。
2、學生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并能聲情并茂地背誦課文。
3、通過學習這首詩,使學生初步了解“登高才能望遠”的道理。
教學重點:
讓學生學會書寫6個字,并且要認識11個生字。
教學難點:
依據本課教學內容和低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認知特點,確定本課的難點為通過朗讀及背誦課文,讓學生感受要想看到美麗的風景就要登高遠望,同樣的道理,我們在做起他的事情時,只要不斷努力,不怕困難,一定會走向成功。
本節(jié)課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來激發(fā)學生興趣,引導學生仔細觀察、發(fā)散想象、有感情朗讀及誦讀,既突出了重點,又突破了難點,從本質上調動了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
一、激情導入。
師:同學們,今天老師要帶你們去見一位有名的大詩人,你們高興嗎?生:高興。
師:但是,我聽說這位詩人特別喜歡接見那些會誦讀古詩的小朋友,你們說這可怎么辦?生:我會朗誦古詩。(學生爭先恐后地舉手參與)。
師:好極了,下面就請同學們來朗誦一下你知道的古詩吧。生:(朗誦古詩)。
師:你們知道這么多古詩,真是棒極了!我想這位唐代詩人王之渙早就想見一見你們了。(出示詩人畫像)今天,讓我們一同來學習他的一首古詩《登鸛雀樓》。(板書課題)。
間評:教師為了引導學生興趣盎然地走近古詩,在認識詩人王之渙時,設計了一個小難題,并且學生爭先恐后地朗誦自己知道的古詩,不僅創(chuàng)設了學詩的情境,而且還培養(yǎng)了學生學以致用的能力。
二、講授新知。
1、初讀感知。
師:首先請同學們對照拼音自己讀一讀古詩。生:(自由讀古詩)。
2、檢查讀的效果。
師:剛才在古詩中,我們遇到了很多生字。同學們,你們認識它們嗎?(引導并檢查學生認識本課生字狀況)。
(1)難讀字音:千(出示“千”的生字卡片);。
(2)易讀錯字音:入、日。(出示“入、日”的生字卡片)。
(3)需要讀準、讀好的11個生字:登、樓、白、盡、黃、入、流、千、目、更、層。(電腦屏幕顯示生字)。
3、同桌互相檢查,質疑答疑。
師:通過朗讀你知道了什么,同桌可以互相說一說。生:(說說對本文大意的理解,或是對詞語、字的認識。)。
師:誰還有不懂的問題可以提出來,讓同學和老師幫幫你。生:(針對自己不懂的詞、句或詩句向全班提出問題,盡量讓其他同學來答疑。)。
間評:問題來源于學生,答案也應充分相信學生。如果回答不準確,老師再啟發(fā)引導,這樣可以培養(yǎng)學生自主發(fā)現,自主探究,自主答疑的良好自學能力和習慣。
師:同學們,你們知道嗎?每首古詩都有一定的韻律節(jié)拍。只有按韻律節(jié)拍朗讀,才能在讀中再現意境,體驗情趣,得到深刻的理解。
(1)你們想知道這首詩的節(jié)拍嗎?請認真聽老師來讀。
(2)誰能有節(jié)奏地讀給大家聽?(指名朗讀,播放古詩畫面,配合音樂,學生評議。)。
間評:采用學生互相評議的手段,激發(fā)學生朗讀古詩的'興趣,引導學生向朗誦有感情、節(jié)奏準確、吐字清晰的同學學習,并且在音樂、圖畫的渲染中,感受古詩的意境,理解古詩的內涵。
(1)現在請同學們閉上眼睛靜靜地聽錄音配樂朗誦,仔細地想象登上鸛雀樓時看到的壯觀美麗的景象。(放錄音)。
(2)你想用什么方式描繪出自己腦海中呈現的畫面呢?小組可以商量一下。(學生可以采取任何方式來表現,如:朗誦、表演、繪畫、語言描述。)。
間評:充分給予學生自由想象、自由表達、自由學習、自由呼吸的學習空間,創(chuàng)設音樂、圖畫、情感相互交融的氛圍,激發(fā)學生以各種方式表情達意。
(3)讓我們再次登上這美麗的鸛雀樓,感受一下當時的壯觀景象。(屏幕展示動。
態(tài)畫面《登鸛雀樓》,鞏固感知、豐富想象。)。
6、(1)師:詩人王之渙站在鸛雀樓上,氣勢磅礴的美麗景色盡收眼底,他的心情會是怎樣的呢?如果是你,你會如何吟誦這首小詩?生:(體會朗誦,練習背誦)。
(2)采用多種形式的讀、背。(領讀、默讀、自由讀、賽讀、全班齊讀)。
三、課堂小結。
師:(1)同學們,你們朗讀得真精彩,連大詩人王之渙也忍不住要夸夸你們了!(放錄音)。
(2)老師想再考一考你們,我這里有幾首五言詩句,也請你仿照今天學的這首古詩的節(jié)奏來試著讀一讀,好嗎?生:(運用已掌握的朗讀方法,自由讀古詩)。
(3)你們讀得真棒!希望你們也像詩人一樣,留心觀察周圍的景物,把自己對美好景物的喜愛之情,用詩歌、兒歌的形式表達出來。
教學總結:
“誦讀兒歌、童謠和淺近的古詩,展開想像,獲得初步的情感體驗,感受語言的優(yōu)美。”
古詩的學習,對于低年級學生來說應該是讓他們用想象的翅膀去理解詩中的意思,去體驗詩中的情感,從而感受語言的美。
在教學古詩《登鸛雀樓》一課時,我借助文中的插圖引導學生入情入境。課文插圖能夠幫助學生身臨其境,真切感知那種美好的情境。如學習“白日依山盡”時,我通過讓學生觀察插圖,說說圖中的景色。接著再通過用簡筆畫的方法讓學生上臺畫出此時太陽的位置,讓學生形象感知到傍晚夕陽慢慢落山的美麗景色,更進一步理解了“白日依山盡”。在教學“黃河入海流”時,我首先讓學生看文中的圖,讓他們在小組內交流討論收集到的有關黃河奔騰入海的壯觀景象的資料,最后讓他們用一些詞來形容黃河。通過觀察插圖,交流相關資料,展開想象,學生腦海中不知不覺就有了詞語,如有的學生會用“滔滔、滾滾、壯觀、有氣勢“等簡單的詞來形容黃河,在學生腦海里黃河的壯觀景象會越來越明晰,通過反復朗讀體會,從而真切感受到黃河水流進大海的那種磅礴氣勢。在這樣感悟內化,有感情地朗讀便水到渠成了?!爸挥姓镜酶卟拍芸吹酶h”這是這首古詩中要闡明的道理。體會古詩所蘊含的道理是教學中的一個難點,我先指導學生觀察插圖,引導學生進入角色、換位思考,設身處地。讓學生形象地感知詩人站得越高,看得越遠。再讓學生暢談自己在生活中站在高處能看到很遠很遠的地方的經歷。這時學生的積極性頗高,從而感悟出古詩所蘊含的“站得高,看得遠”的道理,知道了要想取得更大的進步,還要不斷努力。
我通過這樣的教學使詩中的畫面和詩人的感情在學生的腦海中“活“起來,從而喚起了學生的生活體驗,激發(fā)其情感,再現詩人創(chuàng)造的意境。這樣,通過學生自身的探索、體驗,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已突破了這個難點。
明天要遠足公開課教學實錄篇六
1、通過本課的學習,學生會認11個生字,會寫6個字。
2、學生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并能聲情并茂地背誦課文。
3、通過學習這首詩,使學生初步了解“登高才能望遠”的道理。
在本課學習中,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想象能力、自學能力、邏輯思維能力、朗讀能力和語言表達的能力。
讓學生學會書寫6個字,并且要認識11個生字。
依據本課教學內容和低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認知特點,確定本課的難點為通過朗讀及背誦課文,讓學生感受要想看到美麗的風景就要登高遠望,同樣的道理,我們在做起他的事情時,只要不斷努力,不怕困難,一定會走向成功。
本節(jié)課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來激發(fā)學生興趣,引導學生仔細觀察、發(fā)散想象、有感情朗讀及誦讀,既突出了重點,又突破了難點,從本質上調動了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
一、激情導入。
師:同學們,今天老師要帶你們去見一位有名的大詩人,你們高興嗎?生:高興。
師:但是,我聽說這位詩人特別喜歡接見那些會誦讀古詩的小朋友,你們說這可怎么辦?生:我會朗誦古詩。(學生爭先恐后地舉手參與)。
師:好極了,下面就請同學們來朗誦一下你知道的古詩吧。生:(朗誦古詩)。
師:你們知道這么多古詩,真是棒極了!我想這位唐代詩人王之渙早就想見一見你們了。(出示詩人畫像)今天,讓我們一同來學習他的一首古詩《登鸛雀樓》。(板書課題)。
間評:教師為了引導學生興趣盎然地走近古詩,在認識詩人王之渙時,設計了一個小難題,并且學生爭先恐后地朗誦自己知道的古詩,不僅創(chuàng)設了學詩的情境,而且還培養(yǎng)了學生學以致用的能力。
二、講授新知。
1、初讀感知。
師:首先請同學們對照拼音自己讀一讀古詩。
生:(自由讀古詩)。
2、檢查讀的效果。
師:剛才在古詩中,我們遇到了很多生字。同學們,你們認識它們嗎?(引導并檢查學生認識本課生字狀況)。
(1)難讀字音:千(出示“千”的生字卡片);
(2)易讀錯字音:入、日。(出示“入、日”的生字卡片)。
(3)需要讀準、讀好的11個生字:登、樓、白、盡、黃、入、流、千、目、更、層。(電腦屏幕顯示生字)。
3、同桌互相檢查,質疑答疑。
師:通過朗讀你知道了什么,同桌可以互相說一說。生:(說說對本文大意的理解,或是對詞語、字的認識。)。
師:誰還有不懂的問題可以提出來,讓同學和老師幫幫你。生:(針對自己不懂的詞、句或詩句向全班提出問題,盡量讓其他同學來答疑。)。
間評:問題來源于學生,答案也應充分相信學生。如果回答不準確,老師再啟發(fā)引導,這樣可以培養(yǎng)學生自主發(fā)現,自主探究,自主答疑的良好自學能力和習慣。
師:同學們,你們知道嗎?每首古詩都有一定的韻律節(jié)拍。只有按韻律節(jié)拍朗讀,才能在讀中再現意境,體驗情趣,得到深刻的理解。
(1)你們想知道這首詩的節(jié)拍嗎?請認真聽老師來讀。
(2)誰能有節(jié)奏地讀給大家聽?(指名朗讀,播放古詩畫面,配合音樂,學生評議。)。
間評:采用學生互相評議的手段,激發(fā)學生朗讀古詩的興趣,引導學生向朗誦有感情、節(jié)奏準確、吐字清晰的同學學習,并且在音樂、圖畫的渲染中,感受古詩的意境,理解古詩的內涵。
(1)現在請同學們閉上眼睛靜靜地聽錄音配樂朗誦,仔細地想象登上鸛雀樓時看到的壯觀美麗的景象。(放錄音)。
(2)你想用什么方式描繪出自己腦海中呈現的畫面呢?小組可以商量一下。(學生可以采取任何方式來表現,如:朗誦、表演、繪畫、語言描述。)。
間評:充分給予學生自由想象、自由表達、自由學習、自由呼吸的學習空間,創(chuàng)設音樂、圖畫、情感相互交融的氛圍,激發(fā)學生以各種方式表情達意。
(3)讓我們再次登上這美麗的鸛雀樓,感受一下當時的壯觀景象。(屏幕展示動態(tài)畫面《登鸛雀樓》,鞏固感知、豐富想象。)。
6、(1)師:詩人王之渙站在鸛雀樓上,氣勢磅礴的美麗景色盡收眼底,他的心情會是怎樣的呢?如果是你,你會如何吟誦這首小詩?生:(體會朗誦,練習背誦)。
(2)采用多種形式的讀、背。(領讀、默讀、自由讀、賽讀、全班齊讀)。
三、課堂小結。
師:(1)同學們,你們朗讀得真精彩,連大詩人王之渙也忍不住要夸夸你們了?。ǚ配浺簦?/p>
(2)老師想再考一考你們,我這里有幾首五言詩句,也請你仿照今天學的這首古詩的節(jié)奏來試著讀一讀,好嗎?生:(運用已掌握的朗讀方法,自由讀古詩)。
(3)你們讀得真棒!希望你們也像詩人一樣,留心觀察周圍的景物,把自己對美好景物的喜愛之情,用詩歌、兒歌的形式表達出來。
白日/依山/盡,
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
更上/一層樓。
明天要遠足公開課教學實錄篇七
1、談話引入,板書課題。
2、聽讀課文,思考:
美麗的星空下,公園的水池邊發(fā)生了什么事?
3、討論:
師:故事的主角是誰呀?
生:蜻蜓、螞蟻、睡蓮、螢火蟲。
(師根據回答用紅筆板書。認讀生字:蓮。)。
生:我知道老師為什么用紅筆寫在黑板上。
師:你說說看。
生:老師要表揚蜻蜓、睡蓮、螢火蟲幫助小螞蟻。
(引導學生從宏觀上思考問題。)。
生:睡蓮從水中救起了小螞蟻,蜻蜓送小螞蟻回家。
生:我補充,螢火蟲給小螞蟻、蜻蜓提燈籠。
師:說得多好啊!不愧為金頭腦。
生:我有問題。
師:別急,說完整,問吧!
生:我有問題要問。這里,小螞蟻又沒有幫助別人,為什么你也用紅筆寫它的名字呢?
師:問得真好!你是今天的問題專家了。大家想想吧。
該生滿臉疑惑,大多數同學也一時沒有答案,教室極為安靜。但觀察一下孩子專注的神情,可以看出他們在積極地思考。
師:那么,再讀讀課文,從書中尋找答案吧。
(生紛紛讀課文。)。
生:我知道了。(聲音很大,全班又安靜下來。)老師要表揚小螞蟻很有禮貌。(生有些激動,停了停,又說。)看,第五自然段,小螞蟻連聲說:“謝謝您,睡蓮姑姑。”
師:謝謝你讓我們一起分享了你的發(fā)現。我們一起來讀讀第五自然段吧。
(生齊讀第五自然段,認讀生字:非、感激、謝。)。
生:“連聲”是什么意思?
生:就是一直說,一直說嘛!
生:我補充,連聲就是一句話說了很多遍。
生:老師,我有疑問,小螞蟻連聲說:“謝謝您,睡蓮姑姑”這句話,課文里用的是句號,可是,我覺得應該用省略號才對呀,用省略號才能說明小螞蟻說了很多聲“謝謝”。
生:我對剛才的問題還有補充!小螞蟻還是個懂事的好孩子。它怕它媽媽擔心,所以才急著回家。我要向小螞蟻學習,做事不讓媽媽擔心。
師:你是從哪里看出來的?
生:第六、第七自然段。
(生讀,全班認讀生字:急。)。
4、學習課文一至四自然段。
……。
【教后反思】。
在語文閱讀教學中,我們經常發(fā)現,學生在初讀文之后,了解了故事的梗概,學習了生字,就不知該做什么才好。這就要求教師及時了解學生學習中遇到的'問題,根據課堂上的偶發(fā)事件精心安排教學環(huán)節(jié),及時調控學生的最近發(fā)展區(qū),修正教學策略,引導學生敏于發(fā)現、善于提問,把學習活動引向深入。
什么是問題意識?它表現為學生在認識活動中,經常意識到一些難以解決的、感到疑惑的實際問題,產生懷疑、困惑、焦慮、探究的心理狀態(tài)。而這種心理狀態(tài)又驅使學生積極思維、不斷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培養(yǎng)問題意識,一要讓學生敏于發(fā)現。在這個教學片段中,我用紅筆寫字本是一種無意識的行為,是學生的發(fā)現讓我意識到這是一個引入課文學習的良好契機。我及時肯定了學生的發(fā)現,鼓勵學生聯系生活實際學語文,積極思考,主動參與課堂教學。在學生發(fā)現的基礎上,學生又有了新的困惑,“小螞蟻又沒幫助人,為什么也要表揚它呢?”這種困惑正是問題意識的萌芽。這時候,我并不急于解答,而是引導他們仔細讀文,先自己獨立思考,主動探究。培養(yǎng)學生自己嘗試解決問題,實在弄不懂的問題再提出來討論的習慣。二是讓學生善于提問。在平時的教學中,我們要引導學生仔細讀、認真想的習慣。學會從課文的字、詞、句、段、標點等各個要素中發(fā)現問題,在“不懂的”“似懂非懂”的地方深入挖掘,經過思考、整合后提出有價值的問題。在這里,對“連聲”一詞意思的質疑,引起對“連聲”一詞用法的質疑,學生思維成長完成了一次有意義的飛躍。問題意識的培養(yǎng)是轉變學生學習方式、營造個性化學習的平臺的保證,我們應把提問的權利還給孩子。
明天要遠足公開課教學實錄篇八
生1:你擔心我們表現不好。
生2:擔心上課時會出錯
生3:我覺得老師會因為我們有點緊張。
師:張老師就直說了吧。其實張老師的擔心非常的簡單,只有一個字。張老師最擔心的是咱們六(1)班的同學會不會"玩"
生(大聲說):會
師:張老師還真有點不太相信,說實話啊,現在的孩子還真不怎么會玩。你們真會玩?
生:會。
師:口說無憑,老師這里有一張白紙(出示一張白紙)如果是你的話,你會怎么玩?
生1:我會折飛機
師:第一次聽說女孩也會折飛機,挺好!
生2:我會折青蛙,然后和同學們一起玩。
師:你真是調皮、可愛。
生3:我會把它折成一小塊一小塊的,折出星星,然后許個愿望!
師:呀,很有詩意!
生:我會把這張紙剪成窗花。
師:看來咱們這一班同學還真會玩。想知道張老師怎么玩這張紙嗎?(想)那可就要認真瞧了。
師:先把這張紙對折,然后從折痕的地方,任意地撕下一塊。雖然任意,但是撕的很認真的。想玩嗎》(想)誰都有機會。
師:每個同學桌上都有一張白紙,不妨這樣來玩一玩。開始!
學生撕紙(師:撕的時候可要認真了。)
在黑板上展示學生的作品(三個學生的作品)
生:不一樣
師:形狀?
生:也不一樣。
師:但是,你們有沒有從中發(fā)現共同的地方呀?
生1:他們的左右兩邊都相同。
師:有點感覺了吧,他們的左右兩邊都相同。挺好,請坐!誰還想深入地說一說!
生2:我認為它們軸對稱圖形
師:你是怎么知道的這個詞兒的?
生2:我是從書上看到過。
師:好樣的!我先把你寫的詞先寫上去,好嗎?
板書課題:軸對稱圖形
1、認識軸對稱圖形
師:關于剛才那位同學(生1)他們的左右兩邊都相同,你們同意嗎?(同意)
生1:我認為它的形狀也一樣
生2:我認為它的面積也一樣
生:我認為把它們疊在一起的話,會完全重合。
師:體會體會是這么嗎?(是)
師:想象一下,我們把這三個圖形把他沿著他原來的方向對折,想一想,折痕的兩側是不是完全的重合啊?(是)
師:張老師想了解一下,你手中的作品有沒有這樣的特點?(有)
師:再來比畫比畫。
學生動手試一試。
師:有這樣的特點嗎?(有)
師:非常好,放下手中的作品
生1:因為把他對折后,中間的線把他稱為軸,而且他們兩邊都是對稱的,所以稱之為軸對稱圖形。
師:看清楚了嗎?在自己的作品上也畫上一條對稱軸。
學生動手畫
師:像這樣,沿著一條對稱軸對折后,兩邊可以完全重合的圖形。我們叫做?(軸對稱圖形)
師:瞧,大家可能沒有想到吧。瞧,這么簡單的折一折,撕一撕,咱們還真創(chuàng)造出了我們數學上的軸對稱圖形。說實話,數學有時候就這么簡單,其實說起軸對稱圖形,我相信同學們并不陌生,如果張老師沒有記錯的話,在我們認識的平面圖形中,應該有一些就是我們的軸對稱圖形,是嗎?(是)有沒有想起來一些啊?生踴躍舉手。
明天要遠足公開課教學實錄篇九
《夏夜多美》向我講述了一個生動的童話故事:夏天的夜晚,一只小螞蟻掉進池塘,朋友們幫助它回到了家。課文插圖與課文內容緊密配合,圖文并茂。語言生動優(yōu)美,極富童趣,讀了這篇課文想念孩子們能感受到夏夜的景色美,小動物們助人為樂的精神更美。
教學目標:。
1認識13個生字,會正確書寫6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師生共同感受夏夜的景色美,助人為樂的精神更美。學會關心別人。教學重點:。
在讀書交流中體會夏夜多美,并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從小動物們幫助小螞蟻回家的過程中感受助人為樂的精神美。
教學準備:
課件、生字圖片、小動物們和睡蓮的畫像、星星。
教學過程:
一、課前談話情景導入。
在讀之前老師要給你們兩條讀書建議:。
1借助拼音,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做到不加字,不漏字,不改字。
2、邊讀邊想課文講了一個怎樣的故事?故事中都有誰?
二、初讀課文解決字詞,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
出示生字,全班齊讀。
出示詞語,全班齊讀。(睜眼、彎彎腰、趴著、眨著眼做動作)。
開火車讀詞語。
完成填空,概括課文內容,并寫生字“送”
三、品讀課文,感悟夏夜的景色美、助人為樂的精神更美。
認識了有趣的字寶寶和詞寶寶,也了解了課文的大概內容。相信現在的你們讀起課文來會更有感情的,更流利的。現在,就讓我們一起走進課文吧。(分別請生讀1、2、3、4、5自然段)后重點處理靜悄悄、感激,連聲。
師:我怎么沒聽出靜悄悄的感覺呀?誰能讀出靜悄悄的感覺?(生讀)你能像他這樣讀一讀嗎?現在咱們的教室就可以用靜悄悄來形容。
師:我聽到了一個詞(出示感激)誰認識這個詞?生讀誰能用感激說一句話?
生:我很感激我的爸爸。。。。。。
生:就是連著說了好幾聲。那你來表演一下。(找兩三位同學起來連聲說謝謝您睡蓮姑姑)。
師:那請同學來表演一下連聲說。誰當睡蓮姑姑?誰當小螞蟻?(生對此非常感興趣,表演地也非常好)。
師:睡蓮姑姑不但救了小螞蟻,而且非常熱情地邀請小螞蟻:“今晚就在這住下吧,你們瞧,夏夜多美呀!”(出示幻燈片生贊嘆啊多美呀!)。
師:把你看到的美用一句完整的話說給小螞蟻聽聽,看誰說的話,能讓小螞蟻住下來。(師引導生說一句完整的話)。
生:我看到了夜空中有無數顆小星星眨著他們亮晶晶的小眼睛。
生:睡蓮姑姑的花瓣好美。
生:荷葉青青的,圓圓的好美。
生:水草,河水很美。。。。。。
師:你們把夏夜說的.這么美,小螞蟻被你們留下來嗎?(沒有)。
師:小螞蟻是怎么說的?
生:我得回家,要不,爸爸媽媽會著急的。
師:多懂事的小螞蟻呀!
師:是呀,天都這么黑了,小螞蟻還沒回家,你們想象一下他的爸爸媽媽現在正在干什么?
生:正在著急地到處尋找小螞蟻。
師:是呀,他的爸爸媽媽該有多著急呀,現在如果你是那只小螞蟻你會住下來嗎?(不會)。
師:看來小螞蟻是真的想回家,可睡蓮姑姑哪也去不了,沒辦法送小螞蟻回家,怎么辦呢?請同學們快速地讀一讀課文的8-12自然段,看誰來幫忙了?(生讀書)。
師:誰來幫忙了?(小蜻蜓)你愿意當小蜻蜓送小螞蟻回家嗎?(愿意)。
師:那就請你用小蜻蜓的話向睡蓮姑姑表表你的決心吧(出示:讓我來送小螞蟻吧)師:謝謝你熱心的小蜻蜓。(和生握手)還有熱心的小蜻蜓愿意幫忙?那你也來表表你的決心吧!
生:讓我來送小螞蟻吧。
師:也謝謝你。還有愿意幫忙的嗎?都愿意呀。那就讓我們一起大聲地對睡蓮姑姑說:生:讓我來送小螞蟻吧。
師:可是,我有點膽心,天這么黑,你們能行嗎?這時,誰飛來了?
生:螢火蟲。
師:你愿意當螢火蟲嗎?(愿意)你打算怎么幫忙?
生:我來給他們照亮。
師:請你也以螢火蟲的話表表你的決心吧?。ǔ鍪荆何襾斫o你們照亮)。
生:我來給你們照亮。
師:謝謝你,熱心的螢火蟲。還有熱心的螢火蟲愿意幫忙嗎?(生都舉起手來)你們都愿意幫忙呀,都是熱心的好孩子。那就讓我們一起大聲對小蜻蜓和小螞蟻說:(師手指大屏幕)。
生:我來給你們照亮!
生:蝴蝶、燕子、小魚、烏龜、大雁……。
師:有這么多熱心的小伙伴都來幫助小螞蟻,小螞蟻可樂壞了。看,(出示幻燈片)小螞蟻爬上“飛機”,“飛機”起飛了,螢火蟲在前面點起了亮晶晶的小燈籠。
師:那你能把小螞蟻這種高興的心情給讀出來嗎?(生讀)。
師:怎么沒聽出你高興呀!誰能面帶微笑著讀出小螞蟻高興的心情?(生再讀)師:讓我們一起面帶微笑著讀出小螞蟻高興的心情吧?(生齊讀)。
師:小螞蟻的家好遠好遠呀?。ǔ鍪净脽羝瑤煼蹲x)蜻蜓飛呀飛,飛過青青地假山,飛過綠綠地草坪,飛到一座花壇前,小螞蟻到家了。
師:想象一下小螞蟻一路上都看到了哪些美麗的景色?
生:小螞蟻看到了青青地假山,綠綠地草坪,彎彎地小路,美麗的村莊,。。。。。。(師引導生說出一句完整的話)。
師:這么美麗的景色,誰能把他美美的讀出來?(生讀)。
師:有點美了,誰還能把他讀地更美?(生再讀)。
師:讓我們一起把他美美地讀出來吧。(生齊讀)。
師:你們的讀書聲讓我仿佛看到了那美麗的景色。
師:(出示幻燈片進行句式訓練)想象一下小蜻蜓還會飛過哪里?
生:飛過彎彎的小路,飛過茂密的森林,飛過美麗村莊。。。。。。
師:小螞蟻順利到家了,睡蓮姑姑聽說了,心情會怎么樣呢?
生:會特別特別地高興。
師:為什么?
生:因為小螞蟻到家了。
生:也會特別特別的高興。
師:那又是為什么呢?
生:因為是他們倆一起把小螞蟻送回了家。
師:星星看見了,也高興地眨著眼,(貼上星星)星星又為什么高興?它看見了什么?生:他看見睡蓮姑姑救了小螞蟻,小蜻蜓和螢火蟲把小螞蟻送回了家。所以他高興地笑了。
師:現在你覺得這個夏夜比剛才的夏夜怎么樣?
生:比剛才更美了。
師:因為什么而變得更美了。
生:因為有了蜻蜓,螢火蟲,睡蓮,小螞蟻。
師:他們之間怎么樣?
生:他們之間互相幫助?
師:是呀,他們之間互相幫助的行為讓這個夏夜更美了。
師:所以,我們情不自禁的贊嘆(出示幻燈片)。
生:啊,多美的夏夜呀!
師:讓我們發(fā)自內心地再來一遍。
生:啊,多美的夏夜呀!
師:課文學完了,馬上就要和他們再見了,你最想對這些親愛的小伙伴們說什么呢?寫下來或說出來。根據時間而定。
師:總結語:同學們,小伙伴之間的互幫互助會使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美好,希望每位同學都做一個熱心助人的好孩子,好嗎?下課!
明天要遠足公開課教學實錄篇十
師:話說東漢末年,群雄紛爭,烽火四起,百姓苦不堪言。隆中有一奇人,熟知天下興亡之道,能解群雄紛爭之勢。自稱“臥龍”,世人皆言得之可安天下。劉備聽聞,誠心請之,一請不得,二請不見,方有今日之劉玄德三顧茅廬。(板書課題)。
師:同學們,三顧茅廬選自《三國演義》的三十七回,那么你了解《三國演義》嗎?(指名回答)。
師:真是一群小小三國星,可吉老師還是想考考你們。(平板推送題目)。
師:厲害,厲害!老師服了。咱們接著回到課文。師:這第三次,他請到諸葛亮了嗎?生:請到了。
師:是劉備的什么打動了諸葛亮?生:誠心誠意。
師:咱們一起來看看第三次拜訪諸葛亮前發(fā)生了什么?自己讀讀第二自然段。
出示:張飛嚷道:“這次用不著大哥親自去。他如果不來,我只要用一根麻繩就把他捆來了!”
師:張飛,你為什么會如此不耐煩,煩躁呢?(指名回答)生:我和哥哥已經兩次請他,他卻避而不見他是個什么身份,倒不如直接捆來。
師:請你來當一回猛張飛呢讀一讀。
師:你覺得他讀得怎么樣?你覺得該怎么讀?試試看?你為什么要大聲地讀張飛的話?生:課文里有個嚷字。
師:是啊!聲音大得都喊起來了,就是嚷。要知道,張飛可是一員猛將。誰來當當猛張飛?
師評促:有一點猛。能更猛一些嗎?
師:老師也給大家請來一位猛張飛,一起來聽一聽。師:讓我們一起來,加點動作會更有猛勁哦!
師:孩子們,你們對猛張飛的做法有什么看法嗎?咱們來投票表態(tài)。師:你們?yōu)槭裁炊疾毁澩瑥堬w。生:張飛說要用繩把諸葛亮捆來。師:“捆”繩子捆綁的都是些什么人?生:。。。。。。。
師:由此看來,張飛對諸葛亮一點都不尊重。
師:你知道劉備和張飛的關系嗎?生:張飛是劉備的結拜兄弟。
師:是啊!《三國演義》中一個著名的情節(jié)就是——桃園三結義(出示圖),劉備、關羽、張飛在桃園結拜成三兄弟,感情比親兄弟還要親。他竟因為這個還未見過面的諸葛亮而斥責張飛,由此看出他對邀請諸葛亮出山的誠心誠意。
師:老師找找生氣的小劉備在哪里?哦,小劉備,老師看見你瞪了一眼張飛,生氣地說——生讀劉備的話。
師評促:老師聽出你有一點生氣,有沒有更生氣的劉備?
師:讓我們一起再來過過癮,男生當猛張飛,女生做生氣的劉備,請大家起立,不要忘了加上表情和動作哦!生表演。
師:嗯,從劉備們的語言中,老師聽出了劉備的誠心誠意。(板書:語言)。
(3)師總結:張飛和劉備對待諸葛亮的態(tài)度截然不同,這一鮮明的對比,從側面更突出劉備對諸葛亮的敬重。也感受到劉備對邀請諸葛亮出山的誠心誠意。
師:那么其心到底有多誠,其情到底有多真?現在就讓我們再次用心讀一讀課文第3自然段,看看哪些語句體現了劉備的誠心誠意?邊讀課文邊用筆劃出相關句子,把你深有感觸的詞語圈出來,也可以在旁邊寫寫你的感受。(平板推送片段,學生圈畫并提交)預設2:
生答:離諸葛亮的住處還有半里多路,劉備就下馬前行。
師:你知道半里是多遠嗎?一里是500米,半里就是250米,半里多就有兩三百米遠。隔了那么遠,劉備怎么就下馬步行了呢?生:怕打擾諸葛亮;尊重諸葛亮。(如果他騎著馬大搖大擺地到諸葛亮面前,就會顯得不尊重。)。
師評:你真是一個細心的劉備;你真是一個心思縝密的劉備。師:同學們說得真好,其實半里下馬步行,諸葛亮也不會看到,而恰恰是他這樣的舉動,讓我們又一次看出劉備邀請諸葛亮出山的——誠心誠意。預設3:
生答:到了諸葛亮的家,劉備上前輕輕敲門。師:哪個詞最能體現他的誠心誠意?生:輕輕敲門。
師:他輕輕敲門,生怕打擾了諸葛亮休息。也讓我們看出了他的誠心誠意。
生:小劉備們,讓我們也輕輕地讀好這句話,可不能打擾諸葛亮休息哦!預設4:生:劉備讓童子不要驚醒先生,吩咐關羽、張飛在門口休息,自己輕輕地走進去,恭恭敬敬地站在草堂的臺階下等候。
師:老師想請教你,劉備為什么要關羽、張飛在門口休息而不進去呢?生:怕他們又一次魯莽地打擾到諸葛亮。
師:于是,他自己輕輕地走進去(老師做動作),怎么樣地等候?生:恭恭敬敬地。
師:誰來用動作告訴我們什么是恭恭敬敬地等候?生做動作,師生共評判。
師:“恭”可是個有故事的字,咱來看看它的前世今生。(ppt出示)師:恭,肅也。從心從共,本意為對神龍的敬奉,后指態(tài)度肅敬。師:那么我們應該怎樣寫好這個字呢?咱們一起來觀察觀察它。生:撇捺舒展......師:吉老師帶給大家一個口訣,咱們來讀一讀。師:伸出你的小手咱一起跟著視頻書空。(生寫)(評價)。
師:劉備就這樣肅然恭敬的等候著。他是哪里等候?生:在臺階下等候。
師:要知道,古時候,階下等候是晚輩尊敬長輩才有的一個禮儀。劉備是誰?劉備乃堂堂漢景帝的后代,人稱“劉皇叔”,是統帥千軍萬馬的大將軍,而諸葛亮呢,此時只是一介鄉(xiāng)野書生。劉備當時已經47歲了,而諸葛亮呢?只有27歲,只不過是一個未出茅廬的毛頭小子。地位的懸殊,年齡的懸殊,劉備全然不顧,就這樣“恭恭敬敬地站在草堂的臺階下等候”。我們再一次看出了劉備的——誠心誠意。預設5:
師:他恭恭敬敬地等了多久?生:半晌工夫加一個時辰。
師:半晌用我們的大白話說就是半天,大概4個小時一個時辰就是2個小時,這樣算起來,劉備最起碼恭恭敬敬地等了6個小時。如果你平時等人等了這么長的時間,你會怎樣?(生回答)。
師:讓我們穿越時空,回到東漢末年,看看劉備等候諸葛亮的情景。播放視頻。(平板推送視頻)預設6:
生答:劉備快步走進草堂,同諸葛亮見面。
師:老師采訪一下小劉備,你剛剛還那么有耐心地等,怎么現在那么著急要快步走進草堂?
生:急切地渴求見到諸葛亮;不想讓諸葛亮等太久。
師:是啊,他恭敬耐心地等候就是為了見到諸葛亮,知道諸葛亮醒來,當然是快步進堂。讓我們急切地讀一下這句話。
師小結:同學們,看,下馬步行、輕輕敲門、階下等候、快步進堂都是劉備的——動作,由他的一連串動作,我們感受到了他的誠心誠意。讓我們再在朗讀中來重溫他的誠心。
師:劉備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處處流露出他對諸葛亮的敬仰和尊重,因此留下一段佳話。同學們,讓我們也來做一回劉備,誠心誠意地邀請諸葛亮吧。齊讀師:總結寫法:同學們你們看,作者通過人物的語言、神態(tài)和動作,把一個“尊重人才”的劉備的形象寫得活靈活現,栩栩如生,我們在寫作時也可以借鑒這樣的寫法。
師:劉備如此求賢若渴,那么諸葛亮真的值得劉備如此誠心誠意地去請嗎?見面以后的諸葛亮向劉備展示了怎樣的才華?又是什么樣的水土養(yǎng)育了這樣一個奇人,欲知詳情,請聽下回講解。
明天要遠足公開課教學實錄篇十一
各位老師好,今天我模擬上課的題目是蘇教版二年級上冊第17課《登鸛雀樓》。
好,上課!同學們好!
一、導入:
1、小朋友們已經學過了不少古詩,誰能背給大家聽聽?你來吧,你背的是《游子吟》,
不僅背的準,還加上動作,聲情并茂,真像個小詩人,你真棒。
2、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一首古詩。板書:《登鸛雀樓》。
3、請同學們看這幅圖,鸛雀樓是我國四大名樓之一。古時候,經常有鸛雀鳥飛臨居住這。
座樓而得名。它位于黃河東岸,樓體壯觀,結構奇特,氣勢雄偉。很多詩人登上鸛雀樓,俯。
臨黃河,留下許多詩詞名篇。而王之渙的這首《登鸛雀樓》最為有名。
4、所以登鸛雀樓就是-----------對,就是走上、登上鸛雀樓。
二:解釋題目中字:
a、雀:你有什么好辦法記住這個生字寶寶嗎?好,你說,你觀察的真仔細,上面是個小。
字頭,雀這個字,小字頭我們在腳尖的尖中學過這個部分,那下面部分是“隹”部,隹這個。
字一般都跟鳥有關,小字去勾加“隹”,比方說“小鷹學飛”中的“鷹”,雁過留聲中的“雁”
左右結構的字,很好,你觀察的很仔細。你也說,你說的是木當偏旁的時候把捺變成點,你。
也有一雙善于觀察的眼睛,是啊,古時候的樓都是木制結構的,木作為偏旁時要把木寫得小。
一點,這叫做左窄右寬。
c、同學們,你看,標題中的斜線你知道有什么作用嗎?你說,你說的很對,斜線表示的。
作用是停頓,所以詩的標題應該這樣讀,登/鸛雀樓。請你們跟老師這樣來讀讀,好嗎?
三、初讀古詩,學習生字。
詩中還有很多的生字,請你把生字寶寶圈出來,并借助拼音把字音讀準。
1、看,古詩中的生字寶寶在向你們招手了,我們來和他們打打招呼吧。你認識誰就和。
誰打招呼,不會的可以請小朋友幫忙!好,開始!
2、誰想當小老師領讀,你來吧,你讀的聲音很響亮,音也讀的準,真是一位稱職的好老。
師。其他同學向他一樣大聲而準確的來齊讀吧!
3、下面請同桌進行翻牌讀生字小游戲,看那兩位同桌翻的又快又準。
4、生字都認得了,那讀好詩句就不成問題了,下面請聽錄音范讀古詩,可要注意停頓線的讀法,看誰聽得最認真!
能像他這樣再來讀嗎?你讀的真像個小詩人。
四、理解詩意。
1、這首詩是什么意思呢?讓我們先來看看書上的插圖,仔細觀察,你都看到了什么?你。
大家觀察的可真仔細,每個小細節(jié)都注意到了,真細心。
2、下面我們先讀詩的第一行。示“白日依山盡”,請你讀。問:白日指什么?你說,你。
初升的太陽區(qū)分開來,所以稱為白日;也有可能是因為當時山谷里的云霧很重,遮擋了太陽。
的光線,使得太陽看上去成白乎乎的了)那你能猜出詩中的太陽是什么時候的嗎?你們猜的。
很準確,是第一種可能,本詩中的“白日”是指傍晚的太陽。
明天要遠足公開課教學實錄篇十二
人教版一年級數學下冊。
1.學生能清晰地識別全套人民幣,以識別過程為載體,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能力。
2.歸納出1元=10角,培養(yǎng)學生歸納、推理的思維能力。
3.在游戲中培養(yǎng)學生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4.滲透愛國主義思想教育以及培養(yǎng)節(jié)約用錢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難點:認識人民幣的單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會進行人民幣的等價兌換。
一、反饋導入
生:買菜要用到錢。
生:乘車需要錢。
生:交學費要用錢。
師:是的,生活中有很多地方都要用到錢,你們知道我們國家的錢叫什么嗎?
生:(齊)人民幣。
師:對,叫人民幣。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認識人民幣。(板書課題:認識人民幣。)
1.認識大面額的人民幣。
師:這幾張人民幣你認識嗎?說一說它們分別是多少錢?(師出示第五套人民幣中100元、50元、20元、10元。生集體識別。)
師:那你們更細致地觀察過這些錢嗎?請看屏幕,這是老師放大的這幾張人民幣的正反面,仔細觀察一會兒,互相說說你在人民幣上都看到了什么?(屏幕展示,生相互交流。)
師:誰愿意說說你在人民幣上都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見人民幣上有國徽。
師:每一張人民幣上都有國徽。國徽是我們國家的標志,它代表了我們祖國的尊嚴!
生:我看見人民幣上有“中國人民銀行”幾個字。
師:中國人民銀行是人民幣印制和發(fā)行的地方。
生:人民幣上有人民大會堂圖片。
師:你們知道這幾張人民幣的背面分別是哪里嗎?老師帶你們去瀏覽一番,好嗎?
感嘆,祖國的山河多壯美啊!我們可以通過人民幣來了解祖國美麗的山河!)
生:人民幣上有數字。
師:人民幣上有不同的阿拉伯數字,這些不同的數字就是人民幣不同的錢數,也就是人民幣不同的面值。
生:人民幣上還有鮮花。
師:你觀察得真仔細,請同學們仔細觀察這幾張人民幣上的鮮花圖案,你們知道它們都是什么花嗎?老師帶你們去觀賞一下這些迷人的鮮花。
(屏幕出示:10元上的花是醉人的牡丹,20元上的是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50元上的是多姿多彩的菊花,100元上的是絢麗的紫荊花。老師仿佛聞到了撲鼻而來的花香,美麗的鮮花讓人民幣看起來更漂亮。)
生:人民幣上還有毛主席頭像。
師:每張人民幣上都有毛主席的頭像。毛主席曾經是我們黨和國家的主席。他是一位偉大的領袖。他永遠活在我們每一個中國人的心中。
生:我還在毛主席頭像的下面看見了毛主席出生的時間和逝世的時間。
師:我們知道這位偉大的領袖生于1893年,逝世于1976年。還有其他的發(fā)現嗎?(沒有人舉手。)下面老師想給大家補充一下。
師:人民幣正面的右下角是盲點,盲人通過觸摸盲點,就可以知道是多少錢了。人民幣背面右上角,分別用漢語拼音和四個少數民族的文字表示中國人民銀行的意思。
師:同學們,通過我們這么細致的觀察,現在你能很快地識別它們嗎?(生快速識別。)
師:誰能說說你是用了什么方法一眼就識別出它的面值?
生:我用看數字的方法識別人民幣。
生:我用顏色來識別。
生:我看人民幣上的圖案來識別。(師板書:數顏色圖案)
師:剛才,我們觀察了第五套人民幣中大面值的人民幣,認識了新朋友,還有幾位老朋友。(師出示第四套的10元、50元、100元人民幣)這些錢是第四套人民幣中的10元、50元、100元,現在仍然通用。
師:我們可以通過觀察錢上的數、圖案或是顏色來認識不同的人民幣。
2.認識小面額的人民幣。
師:請同學們從1號學具袋里拿出所有不同的小面值人民幣,互相說一說,認一認。遇到不認識的可以問老師,也可以問周圍的同學,然后選擇你喜歡的方法記住它們。
師:大家都認識這些人民幣了嗎?老師要讓大家認一認。(師快速出示人民幣。)
師:(出示一張破損的人民幣)這張人民幣怎么了?破損的人民幣不美觀,同學們要愛護人民幣,因為愛護人民幣也是愛國的一種表現。
師:這些人民幣大家都認識了。下面請同學們根據你對人民幣的了解,把這些人民幣有規(guī)律地分分類,老師請同桌之間合作擺一擺吧!
師:誰愿意到前面來擺一擺,并說說你們?yōu)槭裁匆@樣擺?
1組:我們是按單位分的。把幾元幾元的放在一起,幾角幾角的放在一起,幾分幾分的放在一起。
2組:我們分成硬幣和紙幣。
3組:把數字是1的放在一起,把數字是2的放在一起,把數字是5的放在一起。
4組:我們按顏色來分的。
二、人民幣的互換
1.情境引出新知。
師:大家對人民幣都熟悉了,在生活中我們經常會遇到這樣的情況。(課件出示:同學們,無人售票公共汽車的票價是1元,我只有一張2元,誰能幫幫我?)
生:把兩元錢換成2張1元的。
2.進行角與角、元與角的互換。
師:在生活中,我們經常要用整錢來換零錢,老師這有1個2角,能換幾個1角?
生:1個2角能換2個1角。
師:我拿1個5角能換幾個1角?
生:1個5角能換5個1角。
師:1元呢?1元可以換幾個1角,誰知道?(指名回答。)
生:1元能換10個1角。
3.練習。
師:老師這有幾道練習題,看同學們能不能把整錢換成零錢?
(1)1張1元能換()個2角。
生:1張1元能換5個2角。
師:大家同意嗎?你是怎樣想的?
生:5個2角是10角,10角就是1元。
(2)1張1元能換( )個5角。
生:1張1元能換2個5角。
師:說說你是怎么想的?
生:2個5角是10角,就是1元。
(3)1張5角能換( )張1角和( )張2角。
(師巡視,生活動。)
三、綜合運用
師:同學們了解了人民幣之間的一些簡單的互換。這些知識在你買東西的時候就能用得上了。接下來,老師帶大家去一個小商場。(課件出示商場。)
1.小商場里有什么商品?它們分別是多少錢?
生:氣球1角錢,鉛筆2角錢,橡皮5角錢,筆記本1元錢。
2.如果你有1元錢,讓你買你喜歡的商品,你最多買幾個?
生:買氣球可以買10個,因為1元里有10個1角。
生:鉛筆可以買5枝,因為1元里有5個2角。
生:橡皮可以買2塊,因為1元里有2個5角。
生:可以買1個筆記本。
3.如果你有1元錢,把它都花光,買不同的商品,你怎么買?
生:5個氣球,1塊橡皮。
生:3枝鉛筆,4個氣球。
……
反思:
本節(jié)課充分體現了新教材特點和課程標準的新理念,滲透了以人發(fā)展為本的`教學思想。重視師生、生生間的相互作用,把數學教學活動建立在學生已有的認知水平和生活經驗之上,即從生活實際出發(fā),讓學生在實踐中認識人民幣,并適當地進行愛護人民幣,做事有條理等德育滲透,環(huán)環(huán)相扣,銜接自然。
認識大面額人民幣這一環(huán)節(jié),通過讓學生細致觀察人民幣上有什么,呈現出生活中不留意的,概括出一些規(guī)律性的東西。讓學生歸納一些方法來認識不熟悉的人民幣,豐富多種識別方法。
在認識小面額這一環(huán)節(jié),教師充分利用學生自主性,根據捕捉到的規(guī)律性的東西,以便讓學生自主學習其他面值的人民幣。
認識了人民幣,接下來就是如何應用人民幣。在本節(jié)課中,讓孩子了解人民幣一些簡單的互換,從而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將數學知識包裝在創(chuàng)設的生活情境中,充分體現了用數學的思想。
模擬購物這一環(huán)節(jié),通過實踐活動讓學生在“小課堂”中體驗大生活。這個環(huán)節(jié)的設計,真正讓學生感受到數學學習是與現實密切相關的,學生從現實中學習數學,再把學到的數學應用于現實中去。
總評:
一、關注知識儲備——鋪設臺階,拾級而上
學生在生活中已經儲備了“人民幣”的相關知識,充分利用和調動學生已有的知識儲備,找準學生的最近發(fā)展區(qū),恰如鋪設臺階,讓學生拾級而上。
在認識人民幣階段的設計初步完成了教者的設計意圖:
1.先出示幾張孩子熟悉的人民幣。
2.充分觀察。
3.總結識別方法。
4.用喜歡的方法認識小面值人民幣。
二、關注思維發(fā)展——合作求異,獨巨匠心
為了鞏固學生對人民幣的認識,為了訓練學生的發(fā)散思維,教者設計了多種開放式的活動。這樣學生在合作交流的過程中完成對已有知識的拓展和延伸。同時,培養(yǎng)了孩子思維的活躍性和跳躍性。
三、關注知識運用——源于生活,服務生活
讓孩子了解人民幣一些簡單的互換,從而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教師利用生活情境,讓孩子感覺到人民幣之間的一些互換是用來服務于生活的。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在活動中通過合作與交流,生生互動,輕松、愉快地掌握了人民幣間的一些互換,培養(yǎng)了創(chuàng)新意識和實踐能力。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盡可能充分利用現代化教學手段和直觀教具的演示,通過看、想、拿、換、說、用等手段,讓思維和語言表達緊密結合。學生在愉悅的學習氣氛中掌握了一些互換的方法。在此基礎上,教師運用遷移規(guī)律,設計購物練習使學生樂學、愛學。
明天要遠足公開課教學實錄篇十三
教學目標:
1、理解《關雎》所體現的青年男子對美麗善良女子的熱烈追求和青年男女真摯美好的愛情生活。
2.了解作品所運用的反復和賦、比、興等創(chuàng)作手法。
3.把握正確的愛情觀。
教學重點:
1、在誦讀中體會本詩的內涵。
2、了解興的表現手法。
3、重點掌握詞語:關雎、窈窕、參差、寤寐、輾轉、悠哉悠哉、樂、友、荇菜。
教學難點:
1、雙關和疊韻。
2、正確理解詩中所表現的男女青年純真美好的愛情。
教學過程:
一.導入:一提起古詩學習,大家都不免緊張,為了緩解大家的緊張心態(tài),我們先來聽一首鄧麗君帶來的《在水一方》。優(yōu)美的旋律,深情的唱詞把我們帶入了一個如夢如幻的詩境里。但是你們知道嗎,這首歌的歌詞是臺灣省著名女作家瓊瑤根據《詩經》當中的一首詩改編而來的。說起《詩經》大家應該早已有了解的。那么現在呢,老師要以小組比賽的形式來檢查同學們的預習情況了。還是搶答吧?;卮饐栴}:
1、《詩經》是什么的總稱?
2、它收錄了哪個時代的作品?距今有多少年了?
4.這些詩歌是怎么分類的?
5.作者是誰?(沒有明確的作者)。
查看比賽結果。
二.授新:再問一個問題,剛才的歌反映的是什么內容?
對,是一位癡情的男子對所愛慕女子的熱烈追求并因此心生惆悵之情。我們今天要學習的內容與這首歌是同中有異,異中有同的。
現在請打開書本,一起學習《關雎》,看看到底哪里是同,哪里是異呢?
三.學習課文。
1.老師范讀,正音。(配樂,鋼琴曲《水邊的阿狄麗娜》)。
2.學生自讀,依據課后注釋,理解詩句(四人小組討論的形式)。
3.請學生站起來翻譯。(兩三個為宜,小組比賽形式)。
4.老師再簡要疏通大意,提重點。
第一節(jié),開篇用比興,從成雙成對的鳩鳥的鳴叫聯想到人間的愛情和婚姻;用雎鳩的忠貞比喻人間男女和諧恩愛、真誠專一的愛情。
第二節(jié),通過描寫所愛之人雙手在水中靈動勤快地采摘荇菜的勞動情景,直白的表達自己的愛慕追求之情。
第三至第五節(jié),在追求不得后并沒有沉浸在愁苦的情緒中,而是想象總有一天會把那姑娘娶過來,過上幸福的生活。
思考對比歌與新課的異同。(同處:都是癡情男子對美好女子的愛慕追求;異處:前者有惆悵迷茫之感,后者比較熱烈積極)。
5.學生再次朗讀,有感情地誦讀。先自讀,再齊讀。
愛情與友情親情一樣,是人類最真摯的情感,也是文學永恒歌誦的主題。但應該是以相當成熟的年齡和心態(tài)為前提的,過早地去涉及它,那對自己和別人都是一種無情地傷害,就好比揠苗助長。而現在呢,我們聰明的做法或許就是來欣賞前人為我們留下的經驗之談,欣賞它的美好。當然了,并非每個人都把愛情描寫得如此之好的,這需要相當的技巧。所謂技巧,就是寫作特色。我們知道賦、比、興是《詩經》的三大表現手法。簡介:
板書1:賦:直接地陳述鋪敘。
比:以此喻彼地打比方,使抽象的事理具體化。
興:就是由此及彼,由物及情,觸景生情。(穿插作業(yè)1和2,小組比賽)。
工本文除了采用表現手法之外還用了連綿詞[雙聲(例輾轉,聲母同)和疊韻(例窈窕,韻母同)]讓學生找出其它例子。
作業(yè)1、找出課文中體現“興”的句子。(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2.找出課文所采用的修飾手法(反復,頂真,雙關)。
統計比賽結果,給最好的小組以熱烈的掌聲。
細心的同學可能會有一個疑問,剛才老師說《在水一方》也是出自《詩經》,那么它到底出自哪一首詩呢?現在老師就滿足你的好奇。
出示小黑板《蒹葭》(板書2),
同時再聽歌曲《在水一方》,布置。
作業(yè)3:
a、抄寫老師提到過的重點詞語;。
b、擴展性訓練:小作文,根據歌詞與詩句,想像作文《在水一方》。(b五班部分同學做,十班絕大部分同學做)。
小結:見板書。課后語。
譯文:
雎鳩關關在歌唱,在那河中小島上。善良美麗的少女,小伙子理想的對象。
長長短短鮮荇菜,順流兩邊去采收。善良美麗的少女,朝朝暮暮想追求。
追求沒能如心愿,日夜心頭在掛牽。長夜漫漫不到頭,翻來復去難成眠。
長長短短鮮荇菜,兩手左右去采摘。善良美麗的少女,彈琴鼓瑟表寵愛。
長長短短鮮荇菜,兩邊仔細來挑選,善良美麗的少女,鐘聲換來她笑顏。
明天要遠足公開課教學實錄篇十四
1、在誦讀中,把握詩的情感變化。
2、掌握本詩的藝術特色:比興手法、重章疊句。
3、積累古詩中的文言詞語及相關文學常識。
4、解讀君子、淑女人物形象,體會詩人對心中理想對象的執(zhí)著追求和強烈思念。
【教學重點】。
多種方式反復朗讀,體會詩歌內容和情感。
【教學難點】。
掌握并學會運用比興的藝術手法。
【教學方法】朗讀法、合作探究法。
【教學過程】。
課前放吟誦版《關雎》。
1、以孔子家訓“不學詩,無以言;不學禮,無以立”導入。
有一天,孔子獨自一人站在庭中,他的兒子孔鯉快步從庭院走過,孔子叫住兒子問:“你學詩了嗎?”孔鯉回答,“沒有呀?!笨鬃颖憬虒骸安粚W詩,無以言。”于是,孔鯉回去就學詩。又一天,孔子又獨自一人站在庭中,他的兒子孔鯉快步從庭院走過,孔子又叫住兒子問:“你學禮了嗎?”孔鯉回答,“沒有?!笨鬃颖阏f:“不學禮,無以立?!庇谑?,孔鯉回去就學禮。
“詩”就是《詩經》,意思就是說不學《詩經》,在社會交往中就不會說話學詩可以提高文化修養(yǎng),滿腹珠璣才能夠談吐如云;不學禮,在社會上做人做事,就不能立足。
子曰:“入其國,其教可知也,其為人也,溫柔敦厚,詩教也。”(《禮記·經解》)孔子還說過一個地方的人如果溫柔敦厚(待人溫和寬厚),那便是《詩經》教育的結果。
可見孔子對《詩經》的推崇。
2、介紹《詩經》及其地位:
《詩經》是我國最早的詩歌總集,收集了從西周到春秋中期的305首詩歌,反映了5間的社會生活。
相傳周代設有采詩之官,每年春天,搖著木鐸(大鈴)深入民間收集民間歌謠,把能夠反映人民歡樂疾苦的作品,整理后交給太師(負責音樂之官)譜曲,演唱給周天子聽,作為施政的參考。這些沒有記錄姓名的民間作者的作品,占據詩經的多數部分,如十五國風。
《詩經》分為“風”(大多為民間歌謠)國風是當時當地流行的歌曲,帶有地方色彩。、“雅”(多為貴族文人創(chuàng)作的宮廷樂曲歌詞)、“頌”(宗廟祭祀樂歌)三大類?!对娊洝穬热葚S富,反映了勞動與愛情、戰(zhàn)爭與徭役、壓迫與反抗、風俗與婚姻、祭祖與宴會,甚至天象、地貌、動物、植物等方方面面,是周代社會生活的一面鏡子。
尤其“國風”保存了大量勞動人民的口頭創(chuàng)作,具有濃厚的民歌特色。這部分詩歌的內容具有鮮明的現實主義特色,反映了當時人民的生活處境及思想意識、審美觀念,表達了他們對社會生活的真實感受和深刻認識。
我們今天將要學習的《關雎》被冠于詩經之首。
有同學問老師,這首關雎的作者是誰、淑女是誰,很遺憾他們的姓名已經無法考證。還有同學問老師這首詩為什么叫《關雎》,《詩經》作品的題目是作者或編者在《詩經》成書時,統一給添加上的,一般取自該詩的第一句。(提醒學生關注注釋)。
所以這首詩是講什么的?——愛情(生答)。
對,今天我們來學一首很美的愛情詩。
3、朗讀,感知音樂美。
大聲朗讀文章是語感形成的必走之路,大聲讀文章有利于“詩性美”的再現。帶著感情去朗讀,更能快速體會到作者的情感。
1、讀準字音。
2分鐘的時間自由讀,借助注釋,給陌生字詞標注音節(jié),并嘗試理解詩歌意思。
由一位同學試讀。
注意窈窕、荇菜、好逑、鐘鼓樂(使動用法)之。
2、讀準節(jié)奏(四言詩怎么讀)。
二二拍,兩個音節(jié)一頓,尾音稍微延長一點,這樣讀詩的韻味兒就出來了。
生齊讀。如果讀得不好,師就示范讀第一句,齊讀第二遍,讀出韻味。
2、問:讀過之后,我們發(fā)現《關雎》的語言有何特點?
預設:1、句式一致,“窈窕淑女”和“參差荇菜,左右...之”都反復出現。
——引出重章疊句。
這是詩經常用的一種手法,叫作重章疊句,即上下句或上下章基本相同,只是更換其中的幾個字。(ppt)。
其實我們以前學過的一首漢樂府民歌里出現過這種手法?!赌咎m詩》“旦辭爺娘去,暮宿黃河邊,不聞夜娘喚女聲,但聞黃河流水鳴賤賤。旦辭黃河去,暮至黑山頭,不問爺娘喚女聲,但聞燕山胡騎鳴啾啾”
當時我們說這種手法叫作復沓,在《詩經》里叫重章疊句。重章疊句是詩經非常重要的手法,我們看早讀讀過的《蒹葭》、《式微》、《子衿》里都有重章疊句。
好處:在內容和主題上:深化意境,渲染氣氛,強化感情,突出主題。
在詩歌表現力上:增強了詩歌的節(jié)奏感、音樂感,形成了一種回環(huán)往復的美,帶給人一種委婉而深長的韻味。(百轉千回、一詠三嘆)。
明天要遠足公開課教學實錄篇十五
生:我知道有三顧茅廬。
師:你真了不起,你是第一個舉手的,說明你很勇敢。生:我知道有諸葛亮草船借箭、關羽過五關斬六將。
師:我們所熟悉的桃園三結義就是出自這一回。第四十六回,誰來讀讀。生讀。
師:剛才同學們說的草船借箭就出自這一回。
師:同學們,你發(fā)現了么,每一回的題目,就告訴了我們這一回要寫的主要內容,這是這類章回小說的一個特點,我們知道了這個特點,便于我們快速了解整本書的內容。
隨文識寫會題意。
師:知道什么是茅廬嗎生:茅廬的意思就是茅草房。
師:用茅草蓋的房子就是茅廬,這里的茅廬可不是修建在一般的房子,那它修建在什么地方呢?閉上眼睛聽老師讀,一邊聽一邊想象。
就是這個美不勝收的地方隱居著曠世奇才諸葛亮,才引得劉備三顧茅廬。(板書三顧),說顧是一個生字,顧左右結構,是左右同寬的字,這里的豎提和右邊的頁的一撇注意穿插,這樣的字才緊湊美觀。
師:顧在字典里有三個意思(課件出示)這里的顧的意思在這里應選擇哪一個解釋?
生:第三個選擇拜訪。
師:對,請同學們把這個顧也寫一下(學生寫字姿勢提醒)生寫字。
師:誰能連起來說一說三顧茅廬是什么意思生:意思是拜訪茅草房子。
生:劉備三次去拜訪住在茅草房里的諸葛亮。
師:這次說清楚了,我們現在用三顧茅廬這個詞是指誠心誠意地一再邀請,這三還是指三次嗎?生:不是,很多次。
師:三表示多次的意思,再讀課題。生齊讀課題。
默讀課文知層次。
師:我們知道這是一個歷史故事,對于故事類的文章,你對故事中的什么最感興趣?
生:我對情節(jié)最感興趣。
師:所謂故事的情節(jié)就是圍繞著人物故事發(fā)展的過程,包括了生:起因、經過、結果。
師:看課文哪里是起因、哪里是經過、哪里是結果生默讀,找。
師:課文中哪一個自然段寫的是故事的起因呢,女孩你說生:第一自然段。
師:你的眼睛真亮,故事的起因寫得很明了,捧起書,一起來讀一讀。生齊讀。
師:大家看看是不是最后一個自然段,第二三四自然段寫的是故事的經過。同學們看,這樣我們就把課文很明顯地分成這樣三部分。
圈圈畫畫理脈絡。
師:一個故事吸引人,往往在于故事的經過一波三折,像這樣先寫起因,再寫經過,最后寫結果,這樣的故事,按照敘述方法的不同,又被分為這樣三種情況,讀一讀。
師:同桌兩個相互地說一說,看你們兩個找的一樣嗎?生同桌交流師:我們來交流一下。
師:你跑得太快了,一下子就跑到了隆中,看第二自然段中有一個詞語,清清楚楚告訴了我們。
生:我找的是上路,然后是來到隆中,然后是半里多路,草堂前,最后到了草堂。
師:我們抓住了這些表示地點轉換的詞語,我們就理清了故事的脈搏,其實三國演義中還有很多是這樣按地點轉換來講的。如關羽辭別曹操后,首先來到??(出示關云長千里走單騎中表示地點的詞,引讀。)。
隨文識字知人物。
師:除了對情節(jié)感興趣,還對什么感興趣?生:我還對人物感興趣。
師:他還關注了故事中的人物(板書人物)三顧茅廬這個故事,主要人物都有誰?
生:諸葛亮、劉備(師板書)。
生:換偏旁,把渴換成草字頭。生:我也是用換偏旁,喝水的喝換成草字頭。
師:老師的方法是:有口就想喝,有水就不渴,頭上有草就讀葛,記住這個葛,你能賽諸葛。生讀,生練寫。
師:課后田字格里有這些生字,你認為自己寫得比較滿意的字,自己畫個五角星,和例字對比一下。
師:放下筆,在三國演義當中一共描寫了一千一百九十一個人物,個個形象鮮明,栩栩如生。下節(jié)課我們就結合文中具體的語言再來細細感悟劉備、諸葛亮這兩個人物。
明天要遠足公開課教學實錄篇十六
教學目標:
1、會正確書寫“緣”,理解“題、橫看、緣”等詞語在詩中的意思。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背誦古詩。
2、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能力,形象思維能力,以及正確看待問題的能力。
3、通過對詩句的理解,培養(yǎng)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以及審美情操。
教學重點:
學習古詩的內容,想象詩中所描寫的情景。
教學難點:
感悟品味詩中所蘊含的哲理。
課前交流:
1、老師:同學們,我們以前見過面嗎?(學生:沒有)。
老師:自我介紹。初次見面,要是以后同學們在街上碰到我,你們能認出我嗎?為什么?
老師:為了避免大家忘記我,請同學們認認真真、含情脈脈地看我一分鐘。(師從正面、側面、反面各轉一圈)。
老師:現在不會認錯了吧?剛才,同學們已經認識了老師,現在讓我也來認識認識你們吧!(生自我介紹)。
2、同學們喜歡爬山嗎?你爬過哪一些山?它給你留下了怎么樣的印象?用一個詞語概括一下。
3、(課件出示描寫山的詞語)現在我們來一個記憶力大考驗,老師這里有一些描寫山的詞語,看誰在最短的時間內記住最多的詞?(請學學生朗讀、齊讀一遍)。
4、交流學生記詞情況。
一、情景引導新課。
1、你對廬山有哪一些了解?生介紹課前搜集的廬山的資料。
2、廬山是歷史文化名勝,以其美麗壯觀的景色吸引了無數的文人墨客,為廬山留下了一首首壯美的詩篇。900多年前宋朝大詩人蘇軾花了十多天的時間游覽了廬山,但對廬山的認識還不夠全面,他感受頗深,在廬山西林寺的墻壁上寫下了這樣一首詩。請看大屏幕。(出示課件:西林寺墻壁上的詩)。
3、哪位細心的同學知道了這首詩的名字?
師指導學生朗讀題目。(生跟老師一起朗讀課題)。
4、理解題目的意思:
題:書寫(書寫在西林寺墻壁上的詩)。
帶著你對題目的理解再讀古詩題目。
5、這首詩的作者是——蘇軾,關于蘇軾你了解多少?(課件出示簡介)。
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學家、書畫家。他的詩、文、書、畫都很專精,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在詩、詞散文的創(chuàng)作上都有很大的成就,對詞的發(fā)展作出了貢獻,著有《東坡全集》。
6、現在讓我們一起來欣賞這首詩。
7、課件出示古詩范讀。
老師:讀得怎么樣?老師相信同學們一定也能讀得這么美。
(1)生自由讀。請同學們仔仔細細讀上4遍,前兩遍讀的時候,注意讀準字音,要把詩念得字正腔圓;讀后兩遍的時候,要注意把它念通順,注意詩的停頓。
(2)請學學生朗讀,其他同學認真傾聽,一會你們來評價評價。
二、感悟理解。
學生:交流理解方法。(查字典、結合詩后注釋、查工具書、上網查資料等)。
老師:俗話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自讀古詩,請同學們用你平時學習古詩的方法自學古詩。
生自學,師巡回指導。
老師:學好了嗎?誰能說一說,通過自學古詩的前兩句,你都知道了什么?
老師:(出示嶺峰的圖片)嶺和峰有什么不同?用一個詞語來形容一下。(嶺:連綿不斷;峰:高聳入云、高高挺立)。
(學生:作者還從遠處、近處、高處、低處看,看到的景色都不一樣。?從“各”字看出都不一樣。)。
老師:你能想象一下作者從不同的角度會看到廬山怎么樣的景色(師創(chuàng)設情境)。
(遠:重巒疊嶂近:危崖險巖從高處俯瞰:深溝幽壑從山下仰望:遮天蔽日)。
老師:怎么樣讀出不一樣的感覺?讀出氣勢,有強弱對比,如遠近高低都是重音,要讀出起伏,遠強一些,近弱一些,高強一些,低弱一些。自由練讀(請學學生朗讀前兩句詩)。
老師:為什么看到的廬山的景色不一樣?答案就在詩中,快讀讀吧!誰知道原因了?
學生:只緣身在此山中。
出示詩的后兩句,請學學生朗讀。在這一句里有一個字很難寫,誰知道是哪一個字?(緣)。
指導書寫,理解“緣、不識”的意思。(因為)。
誰讀懂了這兩個句子詩的意思?
你能用上什么關聯詞嗎?
(學生:我們之所以看不清廬山的真面目,是因為自己身在這廬山之中)。
老師:誰能反過來說一說??
(學生:因為我人在這座山中,所以認不清廬山的真面目。)?
老師:為什么詩人身在此山中反而認不清廬山的真面目呢?
明天要遠足公開課教學實錄篇十七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蘊含的深意,積累好詞佳句。
2、運用畫圖、貼圖、手勢演示、實物演示等多種方法感悟“梯田”、“茂密”、“一大串”、“五光十色”、“熱情好客”等詞語及句子。通過多形式的朗讀感悟課文內容。
3、在讀中產生對祖國各地風情的向往,增強對少數民族人民的熱愛之情。
4、指導學生自主學習字詞,會認11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并結合詞語的學習,理解字義,記憶字形。
5、指導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領略葡萄溝的風土人情。
6、引導學生能讀懂課文的內容,在讀中感悟葡萄溝是個好地方,產生對葡萄溝的向往和對維吾爾族人民的熱愛之情。
[教學重點]。
通過理解“梯田”、“茂密”、“一大串”、“五光十色”、“熱情好客”等詞語及句子。知道葡萄溝是個好地方,對葡萄溝產生喜愛之情。
[教學難點]。
理解“梯田”、“茂密”等詞語及句子。
了解陰房及葡萄干的制作過程。
[教學預備]。
圖片、課件、維吾爾族小帽、葡萄干。
一、談話激趣,導入課題。
1、師:小朋友看過《西游記》嗎?孫悟空和師傅去西天取經經過了——(生)火焰山。對了,在這里還有一條小溝,(指圖)這條溝依山傍水,景色秀麗。這就是吐魯番的葡萄溝。
2、指導學生從地圖上找到新疆、吐魯番、葡萄溝,揭示課題。
3、指導寫生字“溝”“夠”。
設計意圖:愛好是最好的老師,《西游記》是學生的最愛,由此入手,學生學習的興致高昂。把寫字提到前面來,以免打亂后面的教學環(huán)節(jié)。
二、自主初讀,識記生字。
1、自由讀文,要求把生字讀準,把句子讀通順。
2、檢查反饋,同桌互讀。
三、演讀感悟,快樂學文。
(一)學習第一自然段。
1、用引讀的方法讓學生知道葡萄溝出產水果;五月有杏子,七八月有沙果、蜜桃,到九十月份有人們最喜愛吃的葡萄。(以上環(huán)節(jié)從愛好入手,總體上把握全文,熟悉生字。)。
2、師小結:是啊,葡萄溝真是個好地方!(板書:把“好地方”前面加上“真是個”,句號改成嘆號)請同學們讀讀第一自然段,再讀讀這一句“葡萄溝真是個好地方!”(生有滋有味地齊讀)。
(二)學習第二自然段:
1、畫圖理解“山坡的梯田”(指名讀,老師畫)。
[設計意圖:直觀的圖象可以幫助學生快速地理解課文內容。]。
2、手勢演示理解“茂密”“涼棚”。
(1)出示課件或底色全是綠色的圖片。
(2)這幅圖漂亮嗎?為什么底色全是綠的呢?你能從第二自然段找出一句話往返答嗎?
生:因為茂密的枝葉向四面展開,所以全是綠色的。
師:那葉子是什么樣的?請同學們看我的手勢,(做動作演示)是一片葉子緊挨著一片葉子,誰能把“挨”換個詞?生:一片連一片。生:一片接一片。生:一片遮一片。
師:說得真好!你們再看——(師變換手勢)。
生:一片背一片。生:一片疊一片。生:一片壓一片。生:一片蓋一片。
師:是啊,這么多葉子在一起就是茂密的枝葉,把上面的什么擋住了?
師:就形成了一個個——。
生:綠色的涼棚。
師:一起讀讀書上的這一句話:“茂密的枝葉向四面展開,就像搭起了一個個綠色的涼棚?!?課件出示)。
3、實物演示理解“一大串一大串”,同時悟出“一大串一大串”之意。
(1)枝繁葉茂必然是果實累累,請大家用筆畫出描寫葡萄成熟時的樣子和顏色的句子,再在小組中討論哪一個詞用得好。(生先自學動筆畫句點詞,然后合作學習。)。
4、貼圖片,讓孩子指認“紅的”、“白的”、“紫的”“暗紅的”、“淡綠的”的葡萄。
5、比較“五光十色”和“五顏六色”,在比較中悟出有什么不同。
師:“光”可以怎樣組詞?
生:發(fā)光、光滑、光芒、光輝、陽光、燈光……。
師:是啊,葡萄像小燈泡一樣在——發(fā)光,也像小朋友的臉蛋一樣——光滑。你們看在陽光下,那紅色的葡萄像什么?生:像紅寶石。生:像紅珠子。生:像小白兔的紅眼睛。
師:那綠的呢?生:像綠寶石。生:像瑪瑙。……。
師:所以說這里的葡萄五——光十色,漂亮極了。讓我們一起把這句話美美地讀一讀。(齊讀第三句話。)。
6、拓展說話:花園里的花兒開了,有紅的、黃的……。
[設計意圖:從小進行語言文字的練習,可以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
7、角色扮演,理解“熱情好客”、“準會”、“最甜”、“吃個夠”。
(1)情境演練:讓小朋友戴上維吾爾族小帽,摘黑板上的葡萄請客人(老師)吃。
生:這是紫葡萄,請您快嘗嘗,它可甜啦!
生:嘗嘗我的綠葡萄,無籽的,肉多汁甜?!?。
(2)師生接讀第四句。
[設計意圖:在演練及反復接讀中理解“熱情好客”、“準會”、“最甜”、“吃個夠”]。
8、回歸中心。
師小結:葡萄溝的葡萄又多又甜,這里的維吾爾族老鄉(xiāng)熱情好客,葡萄溝真是個——生:(齊)好地方!齊讀或背第二自然段再讀“葡萄溝真是個好地方?!?/p>
(三)學習第三自然段:
1、默讀第三自然段,看看有什么不懂的。
生:陰房是什么?
生:葡萄干是怎樣制成的?
2、補充閱讀,幫助理解“陰房”。(讀完和同桌說說你了解到了什么?)。
在葡萄溝較高的坡地上建著一種非凡的房屋,它的四壁都用土坯疊砌,在墻上密密匝匝布滿氣孔。遠望像個古城堡惹人矚目;置身跟前,又覺得它像養(yǎng)“蟈蟈”的方形巨籠,十分別致、奇異,這就是維吾爾族人稱作的“群結”,漢語叫作“陰房”。陰房里有許多木架子和木鉤。到了葡萄成熟的季節(jié),人們把新鮮葡萄一筐筐地運來,掛在木鉤上,整個陰房掛滿之后,將門關死,憑著從氣孔吹進來的吐魯番盆地特有的熱風烘烤,40天左右,鮮葡萄就變成了葡萄干。
3、課件演示,老師解說。
4、觀察品嘗葡萄干,談感受,板書“色鮮味美”。
5、再讀“葡萄溝真是個好地方?!睘槭裁凑f葡萄溝真是個好地方?(引導學生用“因為……所以……”學會小結課文內容。)。
四、實踐活動,贊美家鄉(xiāng)。
1、在我們的祖國,不僅葡萄溝是個好地方,你們還知道哪里也是個好地方?
生:威海是個好地方,因為這里的海鮮可以讓你吃個夠。
生:文登是個好地方,因為這兒很快就要有海底隧道了。
生:廈門是個好地方,這兒風景優(yōu)雅、空氣新鮮?!?/p>
師:我們祖國的每一個地方都是好地方,老師希望同學們長大了,能把我們的祖國妝扮得更美,建設得更好。
2、用幾句話寫寫你稱贊的地方。(時間來不及的話可作為作業(yè)放到下節(jié)課交流)。
五、靈活作業(yè),自由選擇。
1、把《葡萄溝》介紹給身邊的親人朋友。
2、小組合作收集有關家鄉(xiāng)的迷人風光、豐富物產的資料,并和同學交流。
[設計意圖:給孩子更多的選擇,讓孩子自主學習。]。
六、板書設計,豐富多彩。
黑板用貼畫展現綠色的涼棚和貼上五光十色的葡萄。
水果多。
葡萄甜。
葡萄溝真是個好地方!
熱情好客。
色鮮味美。
【本文地址:http://aiweibaby.com/zuowen/132224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