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三國演義讀后感600字(8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06-06 14:30:53
2023年三國演義讀后感600字(8篇)
時間:2023-06-06 14:30:53     小編:zdfb

當觀看完一部作品后,一定有不少感悟吧,這時候十分有必須要寫一篇讀后感了!如何才能寫出一篇讓人動容的讀后感文章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guī)淼淖x后感優(yōu)秀范文,希望大家可以喜歡。

三國演義讀后感600字篇一

其一:畢諶為曹操的手下,張邈叛亂擄走了畢諶的家人,曹操很惋惜地放他離去。而后張邈被曹操打敗,畢諶被生擒,曹操說:"夫人孝于其親者,豈不亦忠于君乎!吾所求也。"然后命畢諶擔任高官魯國國相。

其二:曹操很青睞魏種,兗州叛亂時期說:"唯魏種且不棄孤也。"可是魏種卻叛逃了。曹操聽說后大怒:"種不南走越、北走胡、不置汝也!"大概意思就是不逃到國外去,就不會放過他。沒過多久,叛亂平定了,生擒了魏種。曹操卻因為魏種的才能,不但沒殺了他,還依舊任命他為河北的太守。

從兩則史料記載的小故事可以看出,曹操不但不是心胸狹隘、生性多疑的人,反而對于賢臣良將十分的大度,對于重用的人從不猜忌,就比如勸降了關羽之后,委以重任,卻不加一絲防范,才也給關羽過五關斬六將創(chuàng)造了機會。

除此之外,我覺得用雄才偉略、曠世英雄來形容曹操一點都不為過。

東漢末年,天下大亂,生靈涂炭,百姓民不聊生。曹操力挽狂瀾,匡扶漢室,鏟除奸佞,對內(nèi)消滅袁紹、袁術、呂布、劉表、馬超、韓遂等割據(jù)勢力,對外降服南匈奴、烏桓、鮮卑等,統(tǒng)一了中國北方,并實行一系列政策恢復經(jīng)濟生產(chǎn)和社會秩序,擴大屯田、興修水利、獎勵農(nóng)桑、重視手工業(yè)、安置流亡人口、實行"租調(diào)制",從而使中原社會漸趨穩(wěn)定、經(jīng)濟出現(xiàn)轉機。我想,對于世人的評價,曹操應該也是一笑而過吧。

至此這讓我想起了《鄒碧華》電影中特蕾莎修女的一段話:

即便是你友善,有人可能還是會說你自私、動機不良,

無論如何,你還是應該保持友善;

你所做的善事明天就會被遺忘,

無論如何,還是要做善事;

誠實與坦率會使你容易受到欺騙和傷害,

無論如何,還是要誠實與坦率;

其實,做人如此,工作亦是如此,保持誠實與坦率,時刻用熱情的言語、積極的行動去回應群眾關切,不因外界環(huán)境變化而改變初衷,為你所熱愛的事業(yè)奮斗不休,足矣。

三國演義讀后感600字篇二

讀了《三國演義》一書,使我受益匪淺。他刻劃了近200個人物形象,其中最為重點的有諸葛亮、曹操、關羽、劉備等人。《三國演義》以三國時期魏、蜀、吳三個統(tǒng)治集團相互斗爭為。

先說主要內(nèi)容。它講述了從東漢末年時期到晉朝統(tǒng)一之間發(fā)生的一系列故事。其中有氣量狹隘的周瑜,忠厚的魯肅,勇猛的張飛,重義的關羽,納賢的劉備等等,個個各異。這些人物都給了我很深的教育。

先說關羽。這是給我留下印象最深的人物之一。他降漢不降曹、秉燭達旦、千里走單騎、過五關斬六將、古城斬蔡陽,后來又在華容道義釋曹操。他忠于故主,因戰(zhàn)敗降敵,但一得知故主消息,便不知千里萬里往投。我認為雖降了敵,但最后還是回來了,不僅算忠,而且還更算一種難得可貴的忠?!度龂萘x》表現(xiàn)關羽的方法也極其簡單:“丹鳳眼,臥蠶眉,面如重棗,青龍偃月刀”,后來加上“赤兔馬”,刮骨療毒不怕疼,斬顏良,誅文丑,幾乎變得天下無敵。

國家的統(tǒng)治需要忠臣,需要一個能夠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忠臣,這就是諸葛亮。諸葛亮熟知天文地理,能文能武,足智多謀,而且一生謹慎,鞠躬盡瘁。他火燒新野,借東風,草船借箭,三氣周瑜,智料華容道,巧擺八陣圖,罵死王朗,七擒七放孟獲,空城計,七星燈,以木偶退司馬懿,錦囊殺魏延,這些是常人所想不到的。我本以為這種人應該相貌非凡,可書中描繪的卻十分簡單:身長八尺,面如冠玉,頭戴綸巾,身披鶴氅,真是不露相啊。

再說曹操。曹操在《三國演義》中被稱為奸雄。他說劉備與他是并世英雄,說得劉備都不敢聽,但是他沒有殺劉備,雖劉備正是他的甕中之鱉。這使我感到了曹操的大度,也是周瑜做夢也夢不到的。周瑜眼中只有諸葛亮,與其誓不兩立,只要把諸葛亮殺了,東吳的天下就太平了。后來又發(fā)現(xiàn)劉備也不是一般人物,便想殺劉備,至少把他留在東吳,東吳的天下也太平了。目光短淺,氣量狹小,非英雄也。這也與曹操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還有趙子龍長坂坡單騎救主,巧用苦肉計黃蓋受罰、三江口周瑜縱火等等,都讓我很有感觸,這就不一一列舉了。

《三國演義》中的人物各具其態(tài),有長有短??偟膩碚f,讀過這本書之后我大開眼界,而以上幾人也給了我很深的感受,他們很值得我學習。

三國演義讀后感600字篇三

暑假里我看過許多書,如《窗邊的小豆豆》《特種兵學?!贰痘膷u歷險》……但是最讓我記憶深刻的是《三國演義》。

《三國演義》是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也是中國第一部長篇章回體小說,作者是元末明初杰出的小說家羅貫中。主要作品除了這本《三國演義》之外,還有《三遂平妖傳》等其他作品,其中《三國演義》這本書為其代表作,對后世文學創(chuàng)作影響深遠。

這本書主要講的東漢末年皇帝昏庸無能,宦官專權,朝廷腐敗,百姓苦不堪言,進而爆發(fā)了大型農(nóng)民起義——黃巾起義,亂世之中一代梟雄與英雄人物競相涌現(xiàn)。

其中劉備最讓我佩服,因為投奔他的英雄人物都對他忠心耿耿,這是為什么呢?起初我百思不得其解,后來我明白了,就拿“三顧茅廬來”說吧,劉備為了請諸葛亮出山,三次前往他的住處拜訪,第三次諸葛亮在睡覺,他在外面站了半個時辰,最后他的真誠和求賢若渴的精神打動了諸葛亮。正因為劉備的真誠,他才會答應劉備的請求,這才有了諸葛亮后來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回報。

世上沒有不解之題,除非你沒有打好基礎。我們要學習劉備堅持不懈從小事做起的精神。

讀完這本書我覺得書中藏著人生哲理。要想成就大事,就必須從小事做起,人生也是這樣,“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如果你想著完成一件事就必須踏出艱難的第一步,打好基礎,否則你只會有一腦子的空想。

這本書不僅僅向我們展示了三國時期魏蜀吳的內(nèi)爭外斗,更為我們展示了眾多的英雄豪杰的形象,他們或武藝高強,或智勇雙全,或果敢勇毅……我們從他們身上都能學到很多很多。

經(jīng)典之所以是經(jīng)典,我想是因為它能夠帶給人們許多的人生啟迪。正如莎士比亞所說的一樣:“1000個讀者,有1000個哈姆雷特?!毕嘈拍銈?nèi)プx《三國演義》,也會有許多的收獲。

三國演義讀后感600字篇四

《三國演義》是以三國時期的史實與民間傳說為依據(jù),元末明初小說家羅貫中所創(chuàng)作,是中國第一部長篇章回體歷史演義的小說。

曹操進攻徐州的時候,劉關張三兄弟被打散,劉備投奔了袁紹,關羽暫時投降,寄居于魏都許昌,等待著他大哥劉備的消息,曹操對關羽是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金錢美女,關羽不為所動,曹操又忍痛割愛,赤兔馬相贈,又費盡心思送新袍,可見對關羽的厚愛,可是關羽依然心在他大哥劉備身上,不過關羽表態(tài),他也并非是忘恩負義之人,他必須再曹營立下戰(zhàn)功,他才會離開,

這邊曹操愛才,心想,那我就不能給你立功的機會啊!因為怕關羽一旦回報了自己的善待就會離開。

話說袁紹這邊,在劉備的鼓動下,派河北大將顏良帶領10萬精兵去討伐曹操,先到白馬,曹操親率領5萬迎戰(zhàn)顏良,可惜宋憲,魏續(xù)相繼被顏良在陣前所殺,徐晃出馬戰(zhàn)顏良,20個回合,漸漸不支,曹操心疼戰(zhàn)將,看情況不妙,鳴鑼收兵,后來在謀士程昱的建議下,讓關羽上,這就有了斬顏良的故事,

顏良死的冤枉!

三國演義中24將河北大將顏良排名太靠后,有點冤,我們?nèi)粘B牭阶疃嗟氖牵簲仡伭迹D文丑,這表達不妥“刺顏良,誅文丑”比較適合,

兩軍對壘,曹操也是狡詐,也不派兵遣將,排兵列陣,不按照套路出牌,這邊都沒有列隊,關羽騎著赤兔馬突然沖出,袁軍這邊顏良想起出戰(zhàn)前劉備的囑托:“吾有一弟,乃關云長也,身長9尺5寸,丹鳳眼,臥蠶眉,喜穿綠色戰(zhàn)袍,使用青龍大刀,必在曹操處,如果見到他,可教急來”

顏良以為關羽想來投奔,而沒有做好和關羽的戰(zhàn)斗的準備,而被殺,關羽騎的可是呂布以前的赤兔馬,這千里馬拼的就是速度,像閃電一樣的迅雷不及掩耳之勢,那會整個袁軍,估計都懵了,等清醒過來時候,關云長已經(jīng)到了顏良跟前了,顏良未及反應,措手不及,人頭落地!

關羽這怎么能叫斬呢?刺客還差不多,一般情況都是兩軍對陣,自報家門,然后開戰(zhàn)。這關云長也沒有準備,直接就沖過去解決了戰(zhàn)斗……

全是劉備這一句話坑死了顏良!

真是“只因玄德臨行語,致使英雄束手亡”

可悲可嘆!

三國演義讀后感600字篇五

自古以來,總有那么一些人,看到別人比自己強,而心生嫉妒,自己不去努力奮起直追,還不擇手段地設計陷害,這樣的嫉妒之心實在不該有啊。

《三國演義》中的周瑜就是這么一個小人。在《草船借箭》中,心胸狹窄的周瑜因嫉賢妒能,看到諸葛亮處處都比自己技高一籌,心里很不是滋味,于是就心生一計,以“公事"為由,讓諸葛亮在十天之內(nèi)造出十萬支箭,還讓他立下軍立狀,由此,周瑜的心胸之狹隘可見一斑。而諸葛亮竟然說只需三天即可。只見第三天時,諸葛亮竟使用“草船借箭”的辦法從曹操那兒真的"借"來了十萬多支箭,這才使周瑜的陰謀落了空,技不如人的他只能暗暗自嘆不如,氣得半死。

“嫉妒"因何產(chǎn)生?又為何人們會嫉妒別人呢?當別人努力學習,取得了成績,獲得了榮譽,受到了身邊人的肯定和贊賞時,就有這樣的人,覺得自愧不如,自己有些懊悔,羨慕別人的光鮮亮麗,繼而生出嫉妒的恨意,他們不探究別人成功的原因與方法,不知道取長補短,只為自己的懶惰找理由,不思進取找借口。為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還在背后詆毀、譏諷,甚至設計傷害,不擇手段地陷害別人,可最后又于事無補,殺敵一千必自損八百,有時甚至是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可見,這是多么愚蠢的行為。

生活中,你可見過因嫉妒別人而自己成功的嗎?如果清華學霸武亦姝,在學習生活中只是嫉妒別人,你認為還能否成就網(wǎng)紅才女一一詩詞大會的擂主?如果小飛人劉翔,在訓練中只是嫉妒別人的成績,還能否多次打破世界記錄,成為世界短跑飛人?如果鐘南山院士在工作中常常嫉妒別人,還能否成為引領中國抗擊疫情的英雄?

反觀自己,我不由得心中一顫,嫉妒的心理我不是也曾如影隨形嗎?曾經(jīng),因為沒當選班干部而嫉妒當選的同學,也曾因為沒被推薦參加比賽而嫉妒參加比賽的選手??墒?,到最后,我除了嫉妒,又能收獲什么?自己依舊在原地踏步,這樣不思進取的小我還是那個意氣風發(fā)、斗志昂揚的人見人愛、花見花開的我嗎?有這閑情逸致,又何必浪費時間?還不如虛心請教,奮起直追,成為自己內(nèi)心真正想成為的那個可愛的模樣,那時,還有什么值得你勞神費力地嫉妒呢?

看看他人,瞧瞧自己。我們一定不要成為第二個因為嫉妒最后把自己氣氣死的周瑜。我們要杜絕嫉妒,盡最大的努力做最好的自己,因為只要你肯努力,去拼搏,你就可以變得夠優(yōu)秀,最終成為那顆內(nèi)心無比強大的最亮麗最耀眼的明星!

三國演義讀后感600字篇六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這是我老早以前就聽說的——四大名著之一《三國演義》中的開篇詞。

說起《三國演義》,大家便會很自然的想起胸懷大志、仁義備至的劉皇叔(劉備);想到有膽有識、神機妙算、為國嘔心瀝血的諸葛亮先生;想到本領高超、忠心耿耿、義重如山的關羽;想到脾氣暴躁、正氣凌然、堅不可摧的張飛……

《三國演義》共有一百八十回,回回引人入勝。在這個暑假里我閱讀了其中的三十二回。無論是“桃園三結義”、“過五關斬六將”,還是“煮酒論英雄”、“火燒赤壁”,沒有一篇不叫讀者拍手叫好的。就連我也被書中的人物那料事如神的智慧,書中那無所畏懼的英雄氣概所打動、所吸引。

在諸多栩栩如生的人物中,諸葛亮的形象深深地打動了我。在我讀到《三顧茅廬》一課時,那計謀簡直是無人能想到的:故事是這樣的劉備三顧茅廬成功地請到了諸葛亮,在后來的幾次戰(zhàn)爭中先生幫助了劉皇叔并且都取得了勝利!諸葛亮的雄才偉略,真的是無人能比的啊!俗話說的好,三個臭皮匠合成一個諸葛亮!

劉備去請諸葛亮的時候,孔明先生也十分防備,順便試試他誠不誠心!當時,劉皇叔聽說先生在睡覺時,便沒去打擾先生。其實先生以為時間久了,劉備就會回去了,然而并不是這樣,劉備一直在樓梯下等候著;孔明醒后,又拿換衣服為借口,又讓劉備等著。哎,說起來,這個諸葛亮不就是早考慮是否要幫助他啊!這里看來,先生不僅才智過人,還十分的謹慎。

當我看到孔明這樣小心后,我便會想到我身邊的一些人,想到哪些一點警惕性都沒有的人,真想讓那些人像諸葛亮那樣,做事有分寸,不會被別人給騙了;要像諸葛亮那樣勤奮學習,這樣才會受人尊敬……

孔明的一生是短暫的,但又是長久的。他雖然早已離開人世,可他的那些錦囊妙計仍舊在人世間廣為流傳。他嘔心瀝血、鞠躬盡瘁,為國現(xiàn)出了全部的力量??墒沁€沒有來得及享受榮華富貴,便“孔明歸天”了。當我讀到那里的時候,我的心便隱隱作痛,感到惋惜。

我們雖然沒有像有孔明先生那樣聰明的頭腦,也沒有像他那樣神機妙算,但是我們應該像古人一樣,發(fā)奮讀書,將來為社會獻出自己的一份力。

【本文地址:http://www.aiweibaby.com/zuowen/1347716.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