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結是沉淀經驗的過程,通過總結我們可以更好地吸取教訓,避免犯同樣的錯誤。了解規(guī)則和基本技巧是學習和掌握任何一項運動的第一步。掌握好總結的技巧和方法,可以寫出更好的總結作品。
音樂美學聲樂藝術論文篇一
可能是因為媽媽喜歡音樂的緣故吧;可能是因為我從小就受著音樂的熏陶吧;可能是因為音樂總能緩解我內心的疲勞吧,所以,我也是從小就對音樂充滿熱情。
音樂就是我心中的春天。
有一個周末,原本以為可以好好休息,可媽媽卻早早地來叫我起床。我心中的委屈便在四周蔓延開來。床就像被一個巫女施了咒語一般,我才坐起來,便有一股強大的力量又將我掰了回去??朔酥刂乩щy,我終于從床上“爬”了下來。
我剛剛起床,媽媽便又讓我背書,還一邊嫌棄著我起床速度慢。我終于氣不打一處來,所有的委屈憤怒都集中到了一起,忍不住對媽媽吼道:“你說什么???大早上起來,就說說說說說!煩不煩???”頓時,媽媽就像泄了氣的氣球,看了我一眼,無奈地搖搖頭,慢慢走開了。
可是,我心里一點也沒有那種勝利的喜悅,甚至,有那么一點點自責和內疚。
我抬頭望向窗外,樹上一片葉子也沒有,孤零零的,地上也只有烏黑的泥土,沒有一絲那春的氣息。
街道上的人也蜷縮著身體,弓著腰,頂著寒風十分艱難的向前走著。
突然,耳邊又回響起了那首歌:“媽媽的辛苦不讓你看見,溫暖的食譜在她心里面,有空就多握握她的手,把手牽著一起夢游……”
我的`鼻子越來越酸,終于,一滴晶瑩的眼淚奪眶而出,落到鏡片上,而后慢慢滑下臉頰。
也許是心中的慚愧吧,我跑去向媽媽道歉。媽媽笑了笑說:“能聽到你的道歉,媽媽很高興真是感覺春天都被你帶來了?!蔽衣犃艘汇?,說道:“不,是音樂讓春天來!”隨后,我們都笑了。
我的心在那一瞬間豁然開朗,沉重的心情也被我扔向了九霄云外。
這一切的一切,都源自于音樂,是它告訴我:“要聽媽媽的話,要用功讀書,其實她只是不想我輸……”
音樂給我?guī)碇R,音樂給我?guī)碜鋈说牡览?,音樂給我?guī)砼Φ姆较?;更重要的是,音樂讓春天來?/p>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音樂美學聲樂藝術論文篇二
在聲樂表演中,音樂美學是其最重要的基礎和指導原則,表演者在進行聲樂表演時,需要具備良好的審美意識、創(chuàng)造力,這樣才能將表演中熟練的技巧、表演藝術體現(xiàn)出來。另外通過音樂美學,還能將聲樂作品的特征、風格用獨特的視角演繹出來,并引起觀眾的認可,因此,對聲樂表演而言,音樂美學發(fā)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音樂美學是美學的一個重要分支,是音樂和美學的結合體,同時音樂美學也是音樂的重要基礎理論學科。音樂美學的本質是對音樂的美進行研究,具體內容包括音樂形式、音樂特征、人類想象、情感、感知等與音樂的關系。音樂美學是一種社會科學,是通過理性的方法對音樂藝術進行探究,音樂美學涉及到的范圍很大,社會科學、自然科學等領域中的研究成果,都可以對音樂形式進行探究。利用音樂美學,能極大的促進音樂藝術的發(fā)展,提高音樂藝術的欣賞價值。
音樂美學對聲樂表演的作用不言而喻,首先音樂美學是聲樂表演的基石,聲樂表演不僅僅是對技術的一種表現(xiàn),更重要的是將聲樂作品的內涵展現(xiàn)出來,這才是音樂的本質。在聲樂表演中,最重要的是將作曲家創(chuàng)作作品的情感、意圖、利用作品傳達的思想表現(xiàn)出來,同時還需要表演者將自己對作品的理解、感受表達出來,這樣才能獲得良好的表演效果。通過音樂美學的應用,能實現(xiàn)聲樂表演過程中的音樂創(chuàng)作,并從音樂美學的審美特點出發(fā),將節(jié)奏、音高、音程、音色等聲樂的基本形式體現(xiàn)出來。在具體的聲樂表演中,往往對表演者的審美有很高的要求,表演者不僅需要對作品本身進行鑒賞,還需要結合自身的感觸去演繹作品,可以說聲樂表演是表演者內在感觸和外在感知有效結合的審美活動,這就需要利用音樂美學來提升聲樂表演的審美價值,從而提高聲樂表演的欣賞性。由此可見,音樂美學對聲樂表演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3、聲樂表演中的音樂美學。
在聲樂表演中,表演者在與觀眾互動過程中會形成審美對象,對于表演者,也就是聲樂表演的主體,其表演有演唱、外在形式兩種情況,表演者的表演是構成審美對象的基礎,而觀眾的視覺、聽覺、意識是審美意識形成的.基礎,因此,在對聲樂表演中的音樂美學進行分析時,需要從表演主體和觀眾兩方面進行。
3、1聲樂表演中表演主體的審美意識。
對于聲樂表演,其本身就是一個比較具體的過程,其表述的內容是表演者內心活動的外在體現(xiàn),因此,表演者在實際表演中,承擔著聲樂作品二度創(chuàng)作的任務,是聲樂作品首次創(chuàng)作(作曲家創(chuàng)作作品)和作品三度創(chuàng)作(觀眾對聲樂作品的欣賞)的連接橋梁,表演者不僅需要將作品本身的內涵表現(xiàn)出來,還需要滿足觀眾的審美需求。在聲樂表演中,是通過視覺、聽覺共同實現(xiàn)的,聲樂表演本身就是表演者個人[文秘站:]審美情感的外在體現(xiàn),因此,聲樂表演中的音樂美學與表演主體的審美意識有很大的關聯(lián)。
在聲樂表演中,人們經常會發(fā)現(xiàn)這種情況,不同的表演者,即便演唱同一首歌,演繹出來的效果也存在很大差異,其主要原因就是表演主體的音樂文化修養(yǎng)有一定差異,導致其審美觀念也存在一定偏差,最終造成演唱效果不同。作曲家在創(chuàng)作作品時,只是將沒有靈魂的音符書寫在樂譜上,作品的情感、內涵都需要表演者自己體會,并賦予作品生命力。在科學技術如此發(fā)達的今天,人們還是很喜歡真人演唱表演,其主要原因就是人們在欣賞表演者個體的創(chuàng)作性表演,這里面滲透著表演者的智慧、情感,這是非真人表演無法代替的。
人們之所以普遍喜愛音樂,其主要原因是音樂表演經過不同表演者的創(chuàng)作,會產生不同的效果,并且會引起不同觀眾的共鳴。有很多優(yōu)秀的表演,會超出作曲家的預想,讓作品的情感、內涵更加形象,因此,表演主體的審美意識是聲樂表演中音樂美學的重要體現(xiàn),是實現(xiàn)聲樂作品二次創(chuàng)作的重要環(huán)節(jié)。
3、2聲樂表演中觀眾的審美意識。
每一個音樂作品都有其歷史風格,不同時期演繹出來的聲樂作品有不同的效果,同時不同時期的音樂作品,在不同表演者手中也有不同的處理方式,很多表演者在進行聲樂表演時,會在作品一次創(chuàng)作的基礎上,注入自己的理解、風格及情感,這就造成了不同的審美價值,但是表演者的審美并不能代表觀眾的審美,表演者必須結合所處時代進行作品演繹,這也就是音樂美學中的“尊重作品歷史背景,用當代人的眼光進行表演”。只有用當代人的眼光,對作品進行分析,并從中找出符合時代要求的新元素,這樣才能滿足觀眾的審美情趣,實現(xiàn)作品的當代性與歷史性相結合,獲得最佳的聲樂表演效果。
對于不同民族的觀眾,其音樂審美觀念有很大的差異,這也導致當前聲樂表演中,作品的旋律、節(jié)奏、音階、曲風、結構等有很大的差異,例如拉丁民族的音樂,其風格注重熱情,并且?guī)в幸欢ǖ妮p浮氣息,這種風格有很多觀眾難以接受,但對拉丁民族來說,這是最優(yōu)美的音樂;而對于日耳曼民族的音樂,其風格典雅含蓄,含有深刻的哲學含義;嘻哈音樂充滿了樂觀、積極的精神。因此,聲樂表演必須從觀眾的角度出發(fā),結合觀眾的審美意識,演繹滿足觀眾審美要求的作品,這樣才可以獲得觀眾的認可,獲得預期的表演效果。
在聲樂表演中,“情”是十分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是激發(fā)觀眾想象的重要元素,優(yōu)秀的表演者會在對作品進行處理時,注入自己的真是情感,以引起觀眾的共鳴,喚醒觀眾內心最深處的情感,給觀眾留下最深刻的印象。因此,對聲樂表演中的音樂美學而言,情感體驗是十分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也是最能滿足觀眾審美需求的元素,表演者在進行聲樂表演時,必須將注重自身的情感體現(xiàn),對作品進行再次發(fā)現(xiàn)、再次創(chuàng)作,挖掘作品每一個情感元素,賦予其新的生命力,并利用優(yōu)秀的情感表現(xiàn)能力將其表現(xiàn)出來,這樣才能滿足觀眾的審美需求。很多時候表演者的情感投入過于虛假,往往會引起觀眾的反感,因此,聲樂表演必須注重情感的真實投入。
4、總結。
聲樂表演本身就是將藝術和音樂有效地結合在一起,給人一種情感、理智完美結合的藝術美,通音樂美學,能對聲樂表演進行深層次的修飾,提高聲樂表演中的藝術價值,因此,表演中必須充分重視聲樂表演中音樂美學的重要作用,結合優(yōu)秀的表演技巧、真實的情感體驗,演繹出符合觀眾審美需求的作品,給觀眾一種藝術美的精神享受。
音樂美學聲樂藝術論文篇三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fā)展,人們對于音樂一類的藝術要求也越來越高。正是隨著要求的攀升,我國音樂在發(fā)展中不僅需要在音樂演唱、樂器等方面得到提升,在音樂表演藝術上的要求也越來越細致。在音樂表演藝術的發(fā)展中,現(xiàn)代音樂美學對音樂表演藝術起著很重要的作用。本文在現(xiàn)代音樂美學對音樂表演藝術的啟示方面做出簡易的分析,期待可以更好的推動音樂在我國的發(fā)展。
社會在新時代的背景下快速的發(fā)展,音樂領域在我國的發(fā)展速度也是日新月異。音樂表演藝術作為音樂藝術的核心也越來越被重視。音樂藝術中的音樂美學也是音樂教學中的重要內容之一,對音樂的發(fā)展趨勢和成果也是不可缺少的一門學科。音樂表演藝術在音樂美學中占比也很重,它們是相輔相成地存在的內容。音樂表演藝術的發(fā)展離不開音樂美學的幫助和奠基,現(xiàn)代音樂美學也需要音樂表演藝術作為內研究的對象。在音樂表演藝術的發(fā)展中,現(xiàn)代音樂美學給予了很多靈感與幫助。
音樂美學是音樂本質和音樂規(guī)律的基礎理論科學,其中內容涵蓋廣泛,它與音樂史、音樂技巧理論、音樂作品評論分析、社會心理學、哲學都有著重要的聯(lián)系。現(xiàn)代音樂美學是音樂美學的重要組成部分,現(xiàn)代音樂美學被定義于二十世紀末二十一世紀初左右[1]。現(xiàn)代音樂美學同音樂美學一樣包含了社會學、哲學、音樂技巧理論等內容,是一門綜合性較強的學科?,F(xiàn)代音樂美學是按照現(xiàn)代社會豐富的物質和豐富的精神為基礎,對人們心中產生的情緒、情感進行細膩的分析,通過音樂的形式表達出來,這樣可以有效的表達人們心中的情感和對社會的審美態(tài)度等。隨著社會對音樂的重視,現(xiàn)代音樂美學中的音樂理論技巧、音樂表現(xiàn)形式以及對音樂表演作品的分析等內容,對音樂表演藝術產生了越來越重要的影響和幫助。
現(xiàn)代音樂美學涉及內容廣泛,包含哲學、審美、社會心理學、音樂表演藝術等內容。音樂表演藝術可以說是現(xiàn)代音樂美學的主要內容之一,音樂表演藝術是現(xiàn)代音樂美學的表現(xiàn)之一,也是對現(xiàn)代音樂美學的實踐。音樂表演藝術是對音樂進行創(chuàng)作和表演,以滿足人們的精神需求,音樂表演的美感需要和生活、社會的審美一致才能稱之為音樂表演藝術[2]。音樂表演是極富藝術性和實踐性的,是音樂表演者和音樂欣賞者的重要溝通橋梁。一部富有和音樂欣賞者大致相同的審美態(tài)度的作品才能讓欣賞者感受到音樂表演的美感。因此一部優(yōu)秀的音樂表演作品可以展現(xiàn)音樂美學的價值和內涵,通過演奏者的表演可以傳遞音樂的魅力,使欣賞者加深對音樂作品的理解,音樂表演藝術是深刻體現(xiàn)美學的重要內容,同時也是現(xiàn)代音樂美學的延伸[3]。音樂表演者想要成為一個優(yōu)秀的表演者需要付出很多努力,因為音樂表演藝術需要的知識和內容很多,表演者需要根據自身的條件提升自己對音樂的審美能力和心理表達能力,表演者在提升自己的音樂審美和心理表達能力也需要現(xiàn)代音樂審美的幫助。
社會的飛速發(fā)展,人們不僅僅對于物質生活的要求更高,對于精神的需求要求也越來越高。音樂表演藝術作為人們精神需求的主要方式之一,現(xiàn)代音樂美學對音樂表演藝術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通過對現(xiàn)代音樂美學的研究可以深度提升音樂表演藝術的價值和音樂表演的技術。
在現(xiàn)如今的音樂美學發(fā)展中可以看出,現(xiàn)代音樂美學是音樂美學的重要部分。早在二十世紀九十年代,音樂家羅曼就曾發(fā)表過關于現(xiàn)象學、美學的相關論文,此論文的發(fā)展也為日后對其的研究有了更加詳細的理論基礎。在羅曼的這篇文章中提出了哲學和人們意志的影響,在后來對于音樂美學現(xiàn)象的研究中,是從人們主觀意識進行研究的[4]。藝術是人們精神文明的表現(xiàn),音樂表演是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音樂表演中需要創(chuàng)作,這種創(chuàng)作形式也是滿足人們需要的藝術形式之一。在每個時代,藝術對于音樂的審美態(tài)度都不相同,在現(xiàn)代的社會中進行音樂表演作品創(chuàng)作是需要深刻的了解現(xiàn)代社會對音樂的審美態(tài)度,而現(xiàn)代音樂美學中有關于社會學、哲學、現(xiàn)代音樂作品的分析和評論、音樂表演技巧等內容,這些內容可以提升創(chuàng)作者對社會審美的理解和音樂表演技巧,因此現(xiàn)代音樂美學可以幫助音樂表演作品創(chuàng)作者提供音樂理論幫助的。
(二)有效的提高音樂表演者的審美水平。
音樂藝術中包含的知識種類復雜多樣,對于音樂表演者而言,是有一定的知識水平和社會認知要求的。一個音樂表演者在進入音樂藝術生涯后,需要不斷的提高自己的審美認知水平,才能與時俱進跟的上時代對于審美的要求與變化,才有可能成為一個優(yōu)秀的音樂表演者[5]。音樂表演是現(xiàn)代音樂美學的一部分,因此一個音樂表演者想要成為一個優(yōu)秀的表演者,就必須經得起音樂美學知識和音樂技巧的多方面考驗,在這個考驗的過程中,表演者的審美認知水平是表演者需要具備的最基本的條件。除了學習音樂表演時需要經得住現(xiàn)代音樂美學中的知識考驗,一個音樂表演者從臺下走到臺上,音樂美學的指導和幫助是必不可缺的。隨著時代的推進,新的音樂作品不斷的涌現(xiàn),音樂表演者也要不斷的學習和對自身審美水平的進行反思,來提高自己的表演水平的。現(xiàn)代音樂美學就可以幫助音樂表演者反思自己,從而提高表演水平成為一個優(yōu)秀的表演者。
(三)現(xiàn)代音樂審美可以幫助表演者充分的認識音樂作品的創(chuàng)作背景和意義。
音樂表演者想要表演好一部作品,不是僅僅需要表演者高超的技術,還需要了解作品創(chuàng)作的背景和原因。表演者對作品背景和意義的了解可以幫助表演者更加了解作品的內涵,才能體會作者在創(chuàng)作時的心情,在表演時才可以將自己的感情帶入到作品中,使表演有了靈魂?,F(xiàn)代音樂美學中有大量對于音樂表演作品的研究和分析,還有對音樂表演作品分析的方法?,F(xiàn)代音樂美學中有關對音樂作品進行美學理論上的分析和劃分,例如:作者在創(chuàng)作音樂作品是想要發(fā)生某種意向、作者在創(chuàng)作時的思路等[6]。創(chuàng)作者在創(chuàng)作出一部音樂作品時,作品就有了特定的氣氛、特質,作品中的這些東西不會因為時間的變化和表演者的變化而變化。例如表演者在表演歐洲中世紀的作品時,就需要展現(xiàn)出特有的歷史背景和歷史背景下的情緒。因此表演者在表演之前必須對作品有所了解,才能準確的把控感情的收放和對作品特質的表現(xiàn),現(xiàn)代音樂美學可以有效的幫助音樂表演者對音樂作品的背景和意義的分析與把控[7]。
(四)注重現(xiàn)代音樂的時代變化。
表演者在進行音樂表演的過程中,表演者需要充分的融入現(xiàn)代社會的元素,不能拘泥于傳統(tǒng)音樂表演的模式中。在表演過程中,不僅僅要了解作品、體現(xiàn)作品的特定歷史背景,也要對作品做出創(chuàng)新,反映出新時代的風貌,加上自己對于作品的理解,展現(xiàn)自己的獨特風格。從現(xiàn)代音樂美學的角度來說,音樂作品具有作曲者的思想特征,而表演者對于一部作品現(xiàn)代化的表達,不僅僅是對于音樂表達,也是為一部作品賦予新的生命與動力[8]。因此,現(xiàn)代音樂美學對于音樂作品水平的提高有著很重要的推動作用,但是在這個過程中需要正確的看待音樂表演藝術的地位,明白音樂表演為當代觀眾呈現(xiàn)了什么;在音樂表演時不能生搬硬套,尋找音樂作品中的生命力,使得音樂作品具有現(xiàn)代化的味道。
(五)融入表演者的真實情感。
音樂美學現(xiàn)代的研究就是怎樣將感情融入到音樂表演過程中,其實在音樂發(fā)展的歷程中來看,流傳下來的優(yōu)秀音樂表演作品都有著作者的真實深刻的情感表達。而表演者在表演作品時需要建立在歷史文化背景中,了解并詮釋作品中表達的情感。只有表演者將自己對作品的思考、思想情感和歷史背景還有現(xiàn)代社會背景相結合,才能真正的詮釋作品的情感和時代意義,并具有當代的味道。對于現(xiàn)代美學的深度了解,表演者才能更輕松的將自己的情感思考和時代背景相結合,賦予作品新的靈魂[9]。
音樂表演的發(fā)展離不開對音樂作品的創(chuàng)新和創(chuàng)作。在音樂美學中的現(xiàn)象學中指出美學具有很強的意向性,這也就是說藝術具有很強的意向性。音樂創(chuàng)造者和音樂表演者不僅僅需要有扎實的音樂知識水平和歷史知識,還需要具備強有力的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力,這樣才可以對作品進行二次創(chuàng)作或是全新創(chuàng)作[10]。音樂作品中蘊含了作品本身的意義和表演者的思想情緒,同時也具有音樂作品欣賞者對音樂作品的理解。表演者對于現(xiàn)代音樂美學的了解和學習,可以幫助表演者在表演時進行二次創(chuàng)作,使觀眾耳目一新;欣賞著對于音樂美學的了解可以使自己更了解音樂作品的意義和內涵。現(xiàn)代音樂美學的發(fā)展是音樂表演藝術發(fā)展的基礎,也是動力,它可以推動音樂表演藝術的創(chuàng)作和對新時代的理解[11]。
自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各個行業(yè)都在飛速發(fā)展。藝術也同我國各行業(yè)一樣發(fā)展速度迅猛,我國音樂領域在快速發(fā)展中取得了的重大的成就。藝術發(fā)展的同時,音樂表演藝術也越來越被人們重視和接受,音樂表演藝術的發(fā)展離不開現(xiàn)代音樂美學,在音樂藝術的不斷探索中,音樂表演藝術與現(xiàn)代音樂美學的聯(lián)系也越來越緊密。音樂美學的發(fā)展促進了音樂表演藝術的發(fā)展,表演者對于現(xiàn)代音樂美學的重視和把控,可以提升表演者的表演技術,從而促進了我國音樂藝術的發(fā)展。因此現(xiàn)代音樂美學為音樂表演藝術帶來了很重要的啟示和作用。
[1]楊瑩?,F(xiàn)代音樂美學對音樂表演藝術的啟示探析[j].黃河之聲,2017,20:98.
[2]李鋒?,F(xiàn)代音樂美學研究對音樂表演藝術的啟示[j].當代音樂,2017,20:8-10.
[3]崔勇。現(xiàn)代音樂美學研究對音樂表演藝術的啟示[j].課程教育研究,2017,28:225.
[4]張卉雨。現(xiàn)代音樂美學研究對音樂表演藝術的啟示[j].新聞傳播,2017,01:101+103.
[5]肖彬。簡談現(xiàn)代音樂美學對音樂表演藝術的啟示[j].戲劇之家,2016,17:77.
[8]鄧文歡。探討現(xiàn)代音樂美學研究對音樂表演藝術的啟示[j].音樂時空,2015,15:73.
[9]范浩杰?,F(xiàn)代音樂美學研究對音樂表演藝術的啟示[j].戲劇之家,2014,07:134.
音樂美學聲樂藝術論文篇四
音樂藝術作品屬于一類有機整體,經過了審美和非審美式的整合處理。特別是在同一作品當中,這類融合更加有傾向性。譬如一些輕音樂或是抒情曲藝術作品,重點凸顯審美價值,卻對一些非審美價值進行弱化處理?,F(xiàn)代音樂藝術展現(xiàn)形式更加注重審美、非審美價值的自然融合,畢竟只有兩者高度統(tǒng)一之后,音樂作品才顯得更為優(yōu)美動聽且富有內涵。歸根結底,就是借助特殊的審美濾鏡,來將一些科學知識、道德價值觀等非審美價值要素巧妙地穿插進去,使得音樂作品本身的魅力增強、內涵更加豐富。
另外,保持音樂藝術內容和形式的統(tǒng)一關系。完美的音樂藝術作品,其內容和形式往往彼此關聯(lián)縝密,相互契合[3]。事實上,音樂藝術作品在內容上顯得比較獨特,主題明確,而為了更加精準、完整地表達這部分音樂內容,就要求適當?shù)囊魳沸问阶鳛橹?。所以說,許多創(chuàng)作家都習慣了基于內容和形式的依存、制約關系來展開補充式創(chuàng)作,利用音樂形式把控著音樂內容的描述,配合音樂內容鎖定音樂形式的篩選方向,不至于在表現(xiàn)過程中出現(xiàn)情感突兀、節(jié)奏紊亂等不良現(xiàn)象。
音樂美學聲樂藝術論文篇五
音樂美學作為一項獨立的學科內容,具有較強的抽象性和哲學意義,因此一直以來被相關領域所關注和鉆研。本文旨在闡明音樂美學的概念、表現(xiàn)形式、相關的音樂內容,并在此基礎上結合實際分析音樂美學角度下音樂藝術表現(xiàn)形式的實現(xiàn)路徑,希望借此引導大家更加深刻地了解、學習、欣賞、傳承音樂藝術。
音樂美學,顧名思義,融合了音樂、美學等諸多內容,具備較強的美學和藝術性特征。為了更好地了解不同音樂作品的存在和表現(xiàn)形式,方便日后進行傳承發(fā)展,音樂美學開始成為廣大學者專家深刻關注的話題。具體方法就是及時透過美學層面去挖掘和定位不同音樂作品的存在、表現(xiàn)形式,自覺加深對音樂理論知識和表演實踐的融合效果,在吸引更多人關注的同時,提升學習者的審美素質。至于音樂美學角度下音樂藝術具體的表現(xiàn)形式,則主要會在后續(xù)深入延展。
相對于其他音樂學科來講,音樂美學具備一定程度的哲學性、藝術性特征,主張針對不同音樂作品的藝術規(guī)律加以精準性把控,擁有自身特定的研究對象和涉足領域,擁有較強的概括性和抽象性效果[1]。除此之外,音樂美學在國內來講還是比較新穎的,但實際上其很早就由德國哲學家鮑姆嘉通總結闡述,主要收錄在《論音樂美學的思想》著作之中,并且持續(xù)到十九世紀后由德國音樂學家里曼再次補充拓展,《音樂美學的要義》作品正式問世,音樂美學也正式作為一門學科而獨立存在、深入發(fā)展。
首先,音樂形式的基礎性要素莫過于表情,其存在意義甚至超過單純的音樂聲音,在音樂表現(xiàn)過程中占據著主導地位。透過音樂藝術層面審視,這部分表情強調借助音響元素來呈現(xiàn)出創(chuàng)作者不同階段特殊的情緒狀態(tài),對應的表現(xiàn)形式包含了高低、長短、快慢、強弱等區(qū)別,經過這些形式有序地搭配融入之后,能夠賦予整個音樂藝術作品更強的靈活性,保證基于人差異化的情緒狀態(tài)來生動性抒發(fā)對應的感情。
其次,音色亦屬于情緒表達中不可忽略的要素。古往今來,諸多作曲家都在熱心鉆研如何利用樂器來展現(xiàn)各式各樣的音色,特別是對于近代音樂來講,這類現(xiàn)象尤為顯著。如許多作曲家決心對傳統(tǒng)樂隊予以創(chuàng)新形式的調整排列,以求在開發(fā)出更加特別的音色基礎上,呈現(xiàn)出一類極為新穎、奇特、美麗動人的音響效果,進一步使人的情緒得到深入性、完整性、精準性的表達。
音樂形式的要素還包括組織方式,如若缺少了它,將難以構建完善的音樂結構框架。這就需要表演者適當加入和融合一些特殊的旋律、和聲、曲式、作曲技巧、十二音序列等要素,呈現(xiàn)出獨特的整體架構。
這類法規(guī)屬于音樂要素和組織方式銜接的重要媒介,屬于人們經過長期審美活動之后,針對現(xiàn)實生活中的不同美感形式加以概括的結果。畢竟廣大藝術家們在參與美感體驗、創(chuàng)造等活動時,還是需要依靠一些基礎性法則加以規(guī)范引導的。歸根結底,音樂和繪畫、雕塑等藝術有著明顯的差異性,其絕非單純地將一些美感要素進行整體、直觀地呈現(xiàn),而是主張有序地規(guī)劃不同音響的排列次序,使人們在聆聽旋律的同時感受到一種和諧美[2]。因此,時間對于音樂這類藝術的表現(xiàn)形式來講極為重要,當音樂組織技巧在特定時間段內呈現(xiàn)過后,會令聽眾及時體驗到音樂的延續(xù)性效果。在此期間,音樂時間和現(xiàn)實時間截然不同,而是作為一種虛化的時間序列而存在。
從本質角度分析,音樂運動屬于某種心理活動;而從物理學層面解讀,聲音產生的根源在于物體的振動現(xiàn)象,正是在一個聲音消失而另一個聲音接連出現(xiàn)過程中,才形成了整個富有想象力的音樂作品,再經由一代代人傳承記憶和完整再現(xiàn)。
在音樂藝術中,音樂性內容涉及情緒、風格、精神三類特征。第一,情緒作為音樂內容中表層的部分,聽眾能夠透過感官來直接體驗,進一步把握現(xiàn)場傳達的整體氛圍效果。第二,一類音樂內容的風格體系,往往不需要理性因素作為支撐,而是要配合聽眾當下的心情和理解方向進行確認。如若說情緒影響著音樂作品的格調,那風格體系便決定著這種格調的類型,兩者維持著一定的階級關系。第三,精神屬于音樂內容中最為高層次的部分,是創(chuàng)作者在特定社會背景下想要抒發(fā)的思想情感,包括對現(xiàn)實生活的反思還有創(chuàng)作的主旨。音樂的精神內容單純配合專業(yè)技能始終不能全面、準確地認證,畢竟其是一種高級的審美活動與產物。
這類內容具備一定程度的主觀性色彩。首先,繪畫性內容,顧名思義,就是配合人的聽覺感受來呈現(xiàn)出種種畫面,使旋律、音響等轉化成為線條、色彩,令音色成為一種時尚造型,進一步豐富聽眾的音樂世界。其次,文學性內容,存在于創(chuàng)作者的音樂表現(xiàn)還有聽眾的主觀想象當中,其涉及過程、沖突、情緒三個層面,需要創(chuàng)作者借助節(jié)奏、音響等細節(jié)變化,來進行文字化的抒情表達,配合音樂主題來模擬對應的現(xiàn)實情境和情節(jié),并使用某些音調來演繹出一系列事物等等。
首先,音高的控制。結合我國民族民間音樂發(fā)展史來看,為了緊跟音樂變化發(fā)展的趨勢,就務必及時掙脫大小調體系的約束,創(chuàng)造出更加寬闊的音樂語言空間之余,使音樂表現(xiàn)力和聽眾的聽覺感性特征持續(xù)增強,從而自主加入到現(xiàn)代音樂探索隊列之中。在此期間,憑借理性設計作為核心的音樂構成模式,更加有助于激發(fā)出聽眾對音樂的感性想象力,增強音樂作品音響的感染力。因此,要想在音樂表現(xiàn)中遵循音樂美學,就要先學會平衡表達理性和感性的關系,準確控制音高。
其次,節(jié)奏的把握?,F(xiàn)代音樂在節(jié)奏表現(xiàn)層面應該要學會突破傳統(tǒng)音樂的約束,想方設法賦予音樂藝術超強的感染力。不僅僅要加入一些鮮活的節(jié)奏,同時還應該在節(jié)奏銜接上保持一定的跳躍性、靈活性、動態(tài)性特征,進而為增強整個音樂作品的表現(xiàn)張力奠定基礎。需要注意的是,音樂節(jié)奏把握上同樣存在理性傾向,那就是在保證和傳統(tǒng)音樂節(jié)奏有所區(qū)分之外,還應順應大眾的審美需要,切不可盲目越過大眾聽覺感受的范疇,否則會嚴重削減作品整體的審美效果。
最后,音色的處理。音色同樣隨著音樂藝術持續(xù)變化發(fā)展,如今已經隨著各類樂器的使用,慢慢越過民族的界限,成為音樂作品中自由使用的元素。但是,總有些人過分追求音色的多元性,不能協(xié)調各個音色之間的關系,到頭來不僅沒有賦予音樂作品流行的推動力,反而破壞了收聽效果,因此合理使用音色應該得到創(chuàng)作者們的重視。
第一,音樂作品的創(chuàng)作,實際上就是結合生活體驗來進行樂譜記錄的過程,許多藝術家習慣于結合豐富的生活體驗和完善的構思,來將頭腦中的種種思想透過音樂細致地傳達出來。在此期間,要注意搭配好音樂作品的曲式還有旋律,這樣才能確保作品問世后是獨一無二的。由此看來,音樂藝術的創(chuàng)作和表現(xiàn),需要經歷非聲音形態(tài)的表現(xiàn)對象選擇、聲音形態(tài)的聽覺對象匹配、作品樂譜的形成等環(huán)節(jié),任何環(huán)節(jié)都不可忽略。
第二,在進行音樂藝術表演期間,能夠清楚地感受到其存在模式。表演者想要充分展示出一些音樂作品獨特的藝術效果,就要先讀懂樂譜,在經過深思熟慮之后,將各類音樂符號轉變成為和諧的聲音形態(tài),再配合相關樂器和演奏技巧進行優(yōu)美的呈現(xiàn)。所以說,在音樂表演期間,音樂藝術的存在形式由音樂符號、想象的音樂形象,轉變成為現(xiàn)實的音樂作品。
第三,音樂作品欣賞環(huán)節(jié)中,聽眾會自覺地對當中的旋律、節(jié)奏進行整合,借此加深對音樂作品還有藝術的了解認識。在此期間,聽眾群體正經歷著想象作品、加深情感體驗、形成認識結果、做出綜合評價等過程。
音樂藝術作品屬于一類有機整體,經過了審美和非審美式的整合處理。特別是在同一作品當中,這類融合更加有傾向性。譬如一些輕音樂或是抒情曲藝術作品,重點凸顯審美價值,卻對一些非審美價值進行弱化處理?,F(xiàn)代音樂藝術展現(xiàn)形式更加注重審美、非審美價值的自然融合,畢竟只有兩者高度統(tǒng)一之后,音樂作品才顯得更為優(yōu)美動聽且富有內涵。歸根結底,就是借助特殊的審美濾鏡,來將一些科學知識、道德價值觀等非審美價值要素巧妙地穿插進去,使得音樂作品本身的魅力增強、內涵更加豐富。
另外,保持音樂藝術內容和形式的統(tǒng)一關系。完美的音樂藝術作品,其內容和形式往往彼此關聯(lián)縝密,相互契合[3]。事實上,音樂藝術作品在內容上顯得比較獨特,主題明確,而為了更加精準、完整地表達這部分音樂內容,就要求適當?shù)囊魳沸问阶鳛橹巍K哉f,許多創(chuàng)作家都習慣了基于內容和形式的依存、制約關系來展開補充式創(chuàng)作,利用音樂形式把控著音樂內容的描述,配合音樂內容鎖定音樂形式的篩選方向,不至于在表現(xiàn)過程中出現(xiàn)情感突兀、節(jié)奏紊亂等不良現(xiàn)象。
綜上所述,基于音樂美學視角來細致性解析音樂藝術的形式和內容過后,還需要協(xié)調把握它們之間的聯(lián)系、制約關系。作為廣大聽眾群體,在進行各類音樂藝術作品欣賞過程中,不僅僅要關注其外在表現(xiàn)形式,還應該深入性鉆研其核心內容。同樣地,作為音樂創(chuàng)作人員,也應該在充分調查了解聽眾們的興趣偏好基礎上,處理好音樂作品的表現(xiàn)形式和內容的關系,做到及時透過整體進行創(chuàng)作梳理,促進作品在內容和形式上的和諧融合狀態(tài)。長此以往,幫助更多人科學認識和準確把控音樂美學的基礎性規(guī)律,提升大家的藝術表現(xiàn)力和審美素養(yǎng),促進我國音樂藝術的繁榮發(fā)展。
音樂美學聲樂藝術論文篇六
這類內容具備一定程度的主觀性色彩。首先,繪畫性內容,顧名思義,就是配合人的聽覺感受來呈現(xiàn)出種種畫面,使旋律、音響等轉化成為線條、色彩,令音色成為一種時尚造型,進一步豐富聽眾的音樂世界。其次,文學性內容,存在于創(chuàng)作者的音樂表現(xiàn)還有聽眾的主觀想象當中,其涉及過程、沖突、情緒三個層面,需要創(chuàng)作者借助節(jié)奏、音響等細節(jié)變化,來進行文字化的抒情表達,配合音樂主題來模擬對應的現(xiàn)實情境和情節(jié),并使用某些音調來演繹出一系列事物等等。
音樂美學聲樂藝術論文篇七
內容摘要:中國傳統(tǒng)音樂源遠流長,包含諸多審美品格,其美學思想博大豐富。“和”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意識與精神在美學領域里的集中體現(xiàn),貫穿中國傳統(tǒng)音樂美學的核心思想,構成了傳統(tǒng)音樂特有的氣質和藝術魅力?!昂汀痹跉v史發(fā)展過程中形成了多種涵義,不同的時代、社會對其有不同的解釋。
關鍵詞:傳統(tǒng)音樂美學思想審美意識“和”
中國傳統(tǒng)音樂源遠流長,其美學思想博大豐富。中華先民的審美意識可以追溯到未有文字記載的遠古時代,從原始先民通過勞動擺脫了動物狀態(tài)開始懂得裝飾自己,便出現(xiàn)了最早的審美意識活動,其審美意識就已經產生了。在經歷了奴隸社會、封建社會后,中華美學思想獲得了蓬勃發(fā)展,形成了以審美意象為中心的傳統(tǒng)美學思想。
中國傳統(tǒng)音樂綿延幾千年包含諸多審美品格,它是一定音樂思想特殊本質的集中體現(xiàn),是音樂思想意識的結晶。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思維習慣,對其審美意識的形成和發(fā)展有不可低估的作用。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思維習慣,決定了中國古代先哲奉行一種既對立又統(tǒng)一的思維方式,將矛盾雙方作為一種內在的和諧,即中華文化傳統(tǒng)“和”的精神。“和”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意識與精神在美學領域里的集中體現(xiàn),貫穿中國傳統(tǒng)音樂美學的核心思想。作為一種審美品格,“和”構成了傳統(tǒng)音樂特有的氣質和藝術魅力?!昂汀痹跉v史發(fā)展過程中形成了多種涵義,不同的時代,社會對其有不同的解釋。筆者將古代不同時期對音樂思想“和”的闡釋作一梳理和簡要述介。
“和”概念最早出現(xiàn)于春秋時期“和同之辯”的論爭?!秶Z·鄭語》載:“夫和實生物,同則不斷,以他平他謂之和,故能豐長而物歸之?!边@里說明了在聽覺感知上,只有不同的樂音組織相配才能生產美的音樂,相異的音樂組合在一起就能產生好聽的音樂。這是從音樂審美的角度對“和實生物”規(guī)律的體驗和理解。
春秋時期晏嬰是一位大政治家、思想家,他對音樂有精辟的見解,曾說:“一氣、二體、三類、四物、五聲、六律、七音、八風、九歌以相成也。清濁、大小、短長、疾徐、哀樂、剛柔、遲速、高下、出入、周疏,以相濟也。”將音樂各種特征的“相成”“相濟”都歸屬到音樂審美的和諧統(tǒng)一之中。晏嬰在談音樂諸要素之間的諧和時,并沒有忽視音聲與人心的諧和關系?!跋韧踔疂逦?,和五聲也,以平其心,成其政也”,只有“和”的音樂才能使君子聽了產生心平氣和的感情。
先秦時期儒家學派倡導禮樂思想,對音樂所看重的主要是它的社會教化作用。他們對“韶”一類的雅樂推崇備至,認為“中和”的音樂是最能移風易俗具有教化作用的,講究借中和的音樂修身養(yǎng)性??鬃诱J為思想的審美樸素之美,簡樸之美,含蓄之美,是自然與人心的交融,主張在音樂審美中保持一種“和”的情感態(tài)度??鬃釉u價《關雎》“樂而不淫,哀而不傷”。他認為,音樂審美中的情感態(tài)度及其表現(xiàn)是中正平和的,也應當是適度的,有節(jié)制的,這同他的“中庸”哲學思想是一致的。
道家倡導“天地之和”的思想。老子崇尚樸素自然,追求平和;莊子認為主客體和諧產生美感,以內心純樸自然性情的復歸作為樂的實現(xiàn),用樂調調和階級矛盾,追求人類平衡,認為合乎其理想社會的樂,是具有自然無為,平和恬淡屬性的“樂”。
漢代《樂記》從“德音”“中和”來看“樂”之美的社會屬性與情感屬性。只有具有“中和”情感特征的才是“和樂”,這就要求在情感表現(xiàn)上處于“中和”狀態(tài),“樂而不亂”“樂而不流”“剛而不怒”“柔而不懾”。
魏晉時期阮籍在其論樂專著《樂論》中,一方面以“和”作為樂的順乎自然的本質屬性,要求以協(xié)和陰陽的音聲去適萬物之“情氣”,另一方面在音樂生活中繼承樂教思想,要求“立調適之音,建平和之聲”,制禮作樂“使天下為樂者,莫不儀焉”。嵇康在《琴賦》中以平和之聲為琴音樂美的特征,在琴聲具“自然之和”的基礎上描寫琴音的美妙。他講的“禮樂之情”是以“樂之為體,以心為主”的角度講“平和之樂”對人心的作用。
唐代白居易對琴樂審美問題上有較多論述,他視恬淡、平和為琴樂與“正始音”的音樂審美情感特征,以“淡”“和”為其審美標準。
宋代朱長文在“琴史”中以政不和故人心不和,人心不和故音不和的角度強調“樂之和”在于“正——心——音”之音的關系是否和諧。從音樂與人心的關系認為只有能夠協(xié)調民心,“順氣正聲、為群情之影響”的音樂才是“和”樂的,才是美的音樂。哲學家朱熹在《紫陽琴銘》中對琴樂審美明確提出“養(yǎng)群中和之正性,禁爾忿欲之邪心”,體現(xiàn)了他對琴樂中和美的認識,即“中和”美的實現(xiàn)有賴于通過自我修養(yǎng)達到人心之正性。
明代徐上瀛的《溪山琴況》是中國美學思想史最為重要、最具代表性的論著之一?!断角贈r》提出二十四況,其中“和”是最為重要的審美范疇?!断角贈r》開首即寫道“稽古至圣心通造化,德協(xié)神人,理一身之性情,以理天下,人之性情,于是制為琴。其所首重者,和也?!边@表明了“和”作為琴樂審美范疇,在《琴況》中具有其他諸況不能替代的地位。“和”在《琴況》中具有多義的內涵,如“和”況以琴樂陶冶人之性情,琴樂的實施目的在于使人心“和”,這具有社會倫理學的意義?!昂汀痹凇肚贈r》中與音樂審美理想有關,強調“和”的存在并不只是于技藝,要獲得“和”之美存在的真諦要“不以情性中和相遇”?!昂汀笔恰断角贈r》的主要精神,是貫穿其中的主要線索。
縱觀我國古代音樂美學思想史,“和”在不同時代、不同歷史時期人們對其有不同的解釋?!昂汀笔俏覈鴤鹘y(tǒng)音樂美學中的優(yōu)秀傳統(tǒng),至今這種美學傳統(tǒng)仍普遍存在于我國民間傳統(tǒng)音樂之中。但“和”又是相對的,隨著時代的變遷、社會的發(fā)展,今日的“和”已不是儒家僅用于“雅頌之樂”的中庸之和,而是與多種非“和”品質相互融合的優(yōu)美、平和、細膩的美學品格。
參考文獻:
[1]顧建華,張占國主編。美學與美育詞典[z].學苑出版社,1999.
[2]邢煦寰。通俗美學[m].中國青年出版社,2000.
[3]張法。美學導論[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
[4]王一川主編。美學教程[m].復旦大學出版社,2004.
[5]陶伯華。美學前沿[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
[6]楊春時。美學[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音樂美學聲樂藝術論文篇八
作為農村中學的音樂老師,從事音樂教育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教學資源的限制,學生自身的音樂水平都是原因,有時真覺得“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在日常的學習中,音樂課很是尷尬,是最受學生歡迎的課,也是上起來學生最不重視,最散漫的課。針對這種情況我對自己的音樂教學也做了小小的調整。對音樂的教學方法做了改革和創(chuàng)新。
學期開學我便進行了一個小小的調查:每個學生寫下自己心目中音樂課,什么樣的`課才是自己最喜歡的課??催^學生的回答有了了解:大多數(shù)的學生不喜歡音樂課本的內容,他們喜歡流行音樂!!知己知彼,百戰(zhàn)不殆!找到問題的所在了,問題解決起來就輕松多了。課本內容要學,流行音樂也要了解??!和學生達成協(xié)議:努力上好每節(jié)課,學好課本內容完成課堂目標后,剩余的時間都是自主時間!剩余時間里可以聽流行音樂,可以開個小小演唱會!學生們聽到后歡呼雀躍,很是歡迎!在如今的音樂課中,學生們很是投入。學習態(tài)度擺正了,在上課的時候也不覺得課本內容枯燥無味了,學習起來也有興趣了。
音樂美學聲樂藝術論文篇九
(內蒙古自治區(qū)通遼市開魯縣工農小學)。
摘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我國音樂課教學模式在不斷地發(fā)展創(chuàng)新。教學實踐表明,活躍的課堂學習氛圍是教學成功的重要手段,因此,音樂教師應采用靈活多樣、生動活潑的教學方式來調動學生學習音樂的熱情以及積極性,讓音樂課真正“活”起來。從幾個方面闡述讓音樂課“活”起來的措施,旨在指出活躍的課堂學習氛圍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手段。
關鍵詞:音樂課;小學;活力;措施。
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往往以教師為中心,學生處于被動學習的狀態(tài)。在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束縛下,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以及學習音樂的熱情受到很大程度的抑制。新的教學理念不斷提出,如何激發(fā)學生的音樂靈性、調動學生學習音樂的積極性已成為學校教育面臨的重大課題之一。以下幾點是讓音樂課堂煥發(fā)生命活力的措施。
一、創(chuàng)設愉快的教學情境。
音樂課可以說是小學生最喜歡的一門課,這門課能為學生帶來美的感染力與震撼力。新課改下的音樂課堂不能僅僅滿足于教會學生唱會一首歌,還要啟發(fā)學生學習體會歌曲的感情以及藝術形象,只有做到這樣才能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學習音樂的熱情及積極性,學生學習音樂的狀態(tài)才能夠達到最佳。例如,在教學生唱《牧童》這首歌時,僅僅靠音樂教師帶領著唱幾遍,這樣是達不到教學效果的。因為學生不能夠體會那種找媽媽的喜悅心情,因此,學生唱起來往往顯得呆板、面無表情。這種情況下,就需要教師創(chuàng)設一種愉快的教學情境,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音樂教師可以啟發(fā)性地提問學生:“同學們如果你們的媽媽告訴你們說今天她會帶著小禮物來接你放學,你現(xiàn)在會是什么心情呢?”教師的這一問題會極大地調動課堂氛圍,學生紛紛舉手回答,這樣一來,學生會沉浸在美好的想象中,這時帶領大家一起歌唱,學生就不會再顯得那么死氣、呆板,音樂課也會充滿生機和活力。
二、教師應正確把握課堂節(jié)奏。
小學生的年齡較小,課堂上的注意力是有限的。心理學家經過研究表明,小學生的注意力大致集中在10~25分鐘,這就要求音樂教師在有限的時間內把握好課堂節(jié)奏。通常情況看來,上課的前十分鐘是學生注意力最為集中的時刻,這段時間里,音樂教師可以相對加快課堂節(jié)奏,傳授一些知識性強的內容。當學生的注意力表現(xiàn)的.不穩(wěn)定時,音樂教師可以穿插一些互動練習,調動一下學生的興趣,使整個音樂課堂真正做到快慢結合、動靜結合。音樂學家指出,循規(guī)蹈矩的課堂氛圍是無生命力可言的,課堂應以學生為主體,需要廣大學生的參與及配合,只要調動起學生學習的熱情,課堂就會變得豐富多彩。()課堂氛圍的形成與教師的教學方式、教學內容以及管理水平等密切相關,作為一名優(yōu)秀的、合格的音樂教師,應不斷完善自身的素質,為學生樹立榜樣??偠灾莆蘸谜n堂節(jié)奏,是讓音樂課“活”起來的重要方法。
三、在音樂教學中使用電教手段。
當前小學的音樂教室中大都配備有多媒體等現(xiàn)代信息設備。多媒體教學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方式,受到了廣大師生的歡迎。多媒體能夠集文字、圖片、音頻、視頻、動畫于一體,給學生帶來更為直觀的感受。多媒體所提供的教學情境是逼真的、豐富多彩的,在這種教學情境的調動下,學生學習的興趣會被激發(fā),課堂學習氛圍也會充滿活力。例如,在學習《十只小豬過河》這一課時,音樂教師就應該借助多媒體,先為學生展現(xiàn)一些可愛的小豬圖片,之后再配上優(yōu)美的音樂,讓學生在邊看著圖片,邊伴隨著律動進入課堂。優(yōu)美的音樂以及可愛的小豬圖片一下就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無形之中也能夠提升學生學習這首歌曲的興趣。利用多媒體進行輔助教學,一方面能夠擴展學生的思維,豐富他們的想象力,另一方面又能夠使音樂課堂充滿生機與活力,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
四、豐富情感體驗,培養(yǎng)學生對生活積極樂觀的態(tài)度。
情感體驗在音樂學習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缺乏情感體驗的音樂課堂是無活力可言的。音樂教師在課堂上應注重挖掘音樂中所隱含的情感體驗,引導學生由淺入深地體驗音樂中的情感,在體驗情感的過程中,學生的審美能力會得到提升,自身的情感體驗也會豐富。作為一名合格的音樂教師,首先應該用自己真摯的情感去感化學生,讓學生在充滿真情實感的世界中感受音樂的無限樂趣。新課程理念倡導音樂課堂不僅僅只注重學生知識的學習,更注重從小培養(yǎng)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在這種課堂教學模式的影響下,學生的認知情趣能夠得到提升,個性能夠得到發(fā)展,生活也將會變得多姿多彩。
讓音樂課真正“活”起來,不僅僅是為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與愛好,同時也是為了使學生能夠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真正做到“學有所獲”.作為一名音樂教師應該學會充分利用音樂課的特點去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熱情,讓音樂課充滿生機與活力,進而實現(xiàn)音樂教學的終極目標。
參考文獻:
徐亞東。優(yōu)化課堂,讓音樂課活而有效[j].新課程:上,(09)。
音樂美學聲樂藝術論文篇十
內容摘要:文章從具體與抽象這一對充滿辯證唯物主義因素哲學的視角審視音樂中的一般要素和音樂的接受客體,提出音樂的具象與抽象。
音樂在人們的現(xiàn)代生活中已經是家喻戶曉的一種無形存在的事物。音樂在現(xiàn)代人生活中的影響力和感染力是不言而喻的,音樂已經成為現(xiàn)代人生活中一種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糧。音樂的發(fā)展進步折射出社會的發(fā)展趨勢和人群的思想理念。筆者將主要從音樂的整體含義上闡述音樂中存在的一些具體和抽象的音樂因素。
抽象一詞原義指人類對事物非本質因素的舍棄與對本質因素的抽取。抽象是從眾多的事物中抽取出共同的、本質性的特征,舍棄其非本質的特征。要抽象,就必須進行比較,沒有比較就無法找到共同的部分。抽象藝術是那些藝術形象較大程度偏離或完全拋棄自然對象外觀的藝術。一部分原始藝術品和大部分工藝美術作品以及書法、建筑等藝術樣式,就其形象與自然對象的偏離特征來說應屬抽象藝術。
抽象藝術則在20世紀興起于歐美。諸多現(xiàn)代主義藝術流派如抽象表現(xiàn)主義、立體主義、塔希主義等均受此影響?,F(xiàn)代抽象藝術大致可分兩種:一是對自然對象外觀加以提煉或重組,使之簡約;二是完全舍棄自然對象,以純粹形式構成出現(xiàn),稱純抽象。前者有兩種類型:一種以自己對事物的概念為創(chuàng)作依據,減去被認為是次要、偶發(fā)的因素,追求一種本質的內容;另一種則從個別特殊的自然對象中抽取藝術形象。后者分情感型和理智型兩類。情感型被稱為熱抽象,如w.康定斯基、j.米羅等;理智型被稱為冷抽象,以k.c.馬列維奇和p.蒙德里安為代表。抽象主義思潮盛行于20世紀50年代?,F(xiàn)代抽象藝術運動整體上是對模擬自然傳統(tǒng)的反叛,它對現(xiàn)當代藝術產生了深遠影響。
在藝術領域里,以作品與自然對象相似程度上來劃分風格的概念,就可分為具象藝術(figurativeart)與抽象藝術(abstractart)。具象藝術(figuralart)指藝術形象與自然對象基本相似或極為相似的藝術。具象藝術作品中的藝術形象都具備可識別性的特點。古希臘的雕塑作品、近代的寫實主義和現(xiàn)代的超寫實主義作品,因其形象與自然對象十分相似,故被看作這類藝術的典型代表。其實,其他具象藝術廣泛地存在于人類美術活動中,從歐洲原始的巖洞壁畫藝術到文藝復興時代的宗教壁畫;從印度的佛教藝術到中國的畫像磚石等。
馬克思指出,具體是許多規(guī)定的綜合,因而是多樣性的統(tǒng)一。恩格斯說,一和多是不能分離的、相互滲透的兩個概念,而且多包含于一之中。同樣,一包含于多之中……具體是普遍性規(guī)定和特殊性規(guī)定組成的統(tǒng)一體。所以說,抽象源于同一,具體源于對立。抽象擁有量,具體擁有質。抽象是基本的宏觀的`范疇,具體是指特殊的微觀的范疇。抽象是具體的本質,具體是抽象的現(xiàn)象,兩者不可分割。抽象存在于具體之中,不可脫離具體而獨自存在。不存在具體脫離抽象這個問題。因為抽象是外加于具體的,先有具體,然后才有抽象。音樂中處理和分析好這兩者之間的關系是促進音樂研究和音樂發(fā)展的必經之路。音樂中的抽象與具體,筆者從音樂的一般要素和音樂的接受客體進行分析。
抽象的描述音樂是憑借聲波震動而存在,在時間中展現(xiàn)。又可描述為,音樂通過人的聽覺器官接受樂音的同時引起人的各種情緒反映和情感體驗的藝術門類,是人類所創(chuàng)造的諸多文化的一種類型。那么具體的闡述音樂,它應該是由旋律、節(jié)奏、音色、和聲四大基本要素組成的一種事物。當音樂經過具體概括和抽象描述后,我們結合兩者共同研究音樂,音樂變得更加清晰透徹。
旋律總能給人喜悅、積極向上、光明、勝利、憂傷、哀愁、苦悶、失望等情緒,這種感覺是無形的,令人無法觸摸的。旋律是音樂的靈魂,是給人審美音樂的最直接的武器,它在音樂中的地位和角色是無與倫比的。節(jié)奏是音樂的核心。通過節(jié)奏變化和旋律變化的有機結合,音樂作品獲得內在的生命力。不同的音樂作品運用不同的節(jié)奏,常常給人截然不同的感受。寬廣的節(jié)奏給人宏偉壯麗的感覺,因此在許多頌歌性的作品中常用到;密集的節(jié)奏,給人以活潑緊張的感覺,故,我們在電影音樂中也??陕牭娇焖兕l繁的密集節(jié)奏很好地烘托出畫面上的緊張氣氛;此外,規(guī)整的節(jié)奏總給人一種莊重、平穩(wěn)的感受,自由的節(jié)奏卻令人頓感舒展開闊等。節(jié)奏的合理運用會使音樂形象和情緒得到加強和完善。音樂作品的節(jié)奏也是作品的個性風格的體現(xiàn),它能使作品旋律流暢,富有活力;音色是音樂的表現(xiàn)手段。人聲的音色可以說是最美而最富有表現(xiàn)力的音色了。男高音色彩明朗、輝煌,充滿無窮的魅力;女高音則明亮、華麗、優(yōu)美;男中音深沉、雄渾,富有力量;女中音柔美、寬厚。這些聲部的特有色彩常就賦予了音樂作品特有的藝術表現(xiàn)力。如,男高音的演唱使作品更具英雄氣概,女高音演唱更顯秀麗婉轉。在器樂作品中,各種樂器都代表一定的個性和音樂形象。弦樂器的音色連貫、流暢,富有歌唱性,常擔任主旋律的演奏;銅管樂器體現(xiàn)了軍人的氣質,號角般的力量;木管樂器表現(xiàn)出牧歌般廣闊柔和,田園般的氣氛。所以,音色的變化組合就成為各類重奏重唱、合奏合唱以及交響樂的重要手段。如小提琴協(xié)奏曲《梁山伯與祝英臺》,就充分地運用小提琴獨特的音色和交響樂隊千變萬化的混合音色,成功地塑造出了一對忠貞于愛情的青年男女的藝術形象;和聲是烘托主旋律,表現(xiàn)多層次、多結構豐滿的主題。這是一種多元素的集中與聯(lián)合。再如,德沃夏克的“新世界”交響曲第二樂章主題前運用了一連串和聲連續(xù)進行,立刻就把人們帶入悲慘凄切的氣氛中,加上弦樂器帶弱音器的效果,(轉第66頁)(接第70頁)更讓人頓時感受到那種孤獨和思鄉(xiāng)愁緒。
旋律是由高低不同的音的排列變化構成的一條運動線。單獨一個音不能形成音樂,而不同音高的音組合在一起形成了旋律。一首作品的旋律線常被分成若干個樂句,就像說話時的分句一樣。構成旋律的一般要素是7個音符(它可被分成12個均等半音),但它們構成的旋律卻可能是無限的。節(jié)奏是指各音在進行時的長短關系和強弱關系。節(jié)拍在強拍和弱拍間均勻交替。另外,音的強弱變化和不同音色運用對音樂形象的塑造也起著很重要的作用。通過這些對比和變化,可以大大豐富和加強音樂的表現(xiàn)力;和聲是指兩個以上的音按一定規(guī)律同時結合。和弦進行有強和弱、穩(wěn)定與不穩(wěn)定、協(xié)和與不協(xié)和之分。不穩(wěn)定、不協(xié)和和弦對穩(wěn)定、協(xié)和和弦的具有傾向性,因此構成了和聲的功能體系。和聲的功能直接影響到音樂的內在力度與動力的大小。
從抽象和具體兩個視角分析音樂的一般要素,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音樂要素的抽象與具體息息相關,沒有具體的描述,無法理解音樂的抽象。沒有抽象的概括,無從談及具體的要素。二者是融為一體的,所以說,音樂的研究必須從兩方面同時入手才能更清楚地認識音樂并促進音樂更好地發(fā)展。
三、音樂接受體的抽象與具體。
從抽象的角度上講,音樂的接受體是音樂的欣賞主體,欣賞者通過自我感情的凸現(xiàn)與音樂的變化相結合構成了對音樂的整體評價。接受體擁有對音樂的主觀評價。音樂的接受者在一定程度上左右著音樂的價值趨向。從另一角度講,音樂接受者是音樂的伯樂,一首好的音樂作品能否體現(xiàn)它的真正價值,需要有優(yōu)秀的接受者。
從具體的角度上講,接受體就是在音樂以自己的風格和形式表現(xiàn)出來時,那些存在于音樂周圍的具體的事物,是分析和消化音樂基本因素的細胞和生命。人類的聽覺神經是不可忽視的接受體。聽覺神經細胞就是最基本的接受體。
從具體、抽象兩方面看,我們會發(fā)現(xiàn),音樂的接受體是不容忽視的一部分。只有培養(yǎng)更多的音樂伯樂,才能創(chuàng)造出更好的音樂作品。
結語。
在分析音樂中的抽象與具體因素之后,我們應該更加清晰地認識到,事物的存在和發(fā)展是雙層次的,是感觀和直觀的結合。只有在感觀與直觀、感性與理性、抽象與具體、表象與實質的綜合角度出發(fā)才能更加完全地認清事物的發(fā)展。音樂的研究也不例外,只有我們從音樂的基本規(guī)律出發(fā),按照音樂發(fā)展的一般規(guī)律,通過多層次、多方位的研究才能更好地認識并促進音樂藝術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劉陳秀珍.抽象與具象的融合――論昆德拉《不朽》的復調性.南平師專學報[j].(3).
[2]劉邢維凱.全面現(xiàn)代化,充分世界化:當代中國音樂文化的必由之路.中國音樂學[j].(4).
[3]劉靖之主編,管建華.新音樂發(fā)展歷史的文化美學評佑.中國音樂美學研討會論文集[a].香港大學亞洲研究中心、香港民族音樂學會.1995.
音樂美學聲樂藝術論文篇十一
[摘要]肖邦的創(chuàng)作幾乎全部集中在鋼琴音樂這一領域。其體裁包括前奏曲、練習曲、夜曲、圓舞曲、幻想曲、諧謔曲、敘事曲、奏鳴曲、協(xié)奏曲和具有波蘭民族風格特性的瑪祖卡舞曲、波羅奈茲舞曲等。筆者通過對其代表性體裁的分析,以期管窺出肖邦音樂的風格特征。
[關鍵詞]肖邦鋼琴音樂體裁風格。
肖邦的創(chuàng)作主要是器樂,且?guī)缀跞考性阡撉僖魳愤@一領域,所涉及的體裁包括小型的前奏曲、練習曲,夜曲、圓舞曲和幻想曲;大型的諧謔曲和敘事曲;傳統(tǒng)的奏鳴曲、協(xié)奏曲和具有波蘭民族風格特性的瑪祖卡舞曲、波羅奈茲舞曲等。在這些不同的體裁中,音樂表現(xiàn)的內容和形式各異,表現(xiàn)手段各具特色,形成了肖邦獨有的風格。
一、肖邦鋼琴音樂的體裁。
肖邦創(chuàng)作了58首瑪祖卡(mazurka)舞曲,這是起源于波蘭馬索維亞省的一種三拍子民間舞曲。樂曲的特征是強拍落在第二拍或第三拍上,活潑矯健、感情奔放、歡快熱情、節(jié)奏強烈而多變。肖邦的瑪祖卡是以三種波蘭民間舞曲(瑪祖爾舞曲、摩亞維亞克舞曲、奧別列克舞曲)為基礎而創(chuàng)作的,其中以瑪祖爾的形式最多?!靶ぐ畹默斪婵ㄗ匀欢⒚畹卦佻F(xiàn)了波蘭民間舞曲的節(jié)奏、旋律甚至結構?!碧貏e是波蘭民間音樂特有的“利第亞”增四度的應用,但這種再現(xiàn)是帶有發(fā)展和創(chuàng)造性的。肖邦的瑪祖卡旋律清晰,常常為混合大小調,大多是抒情性的。肖邦通過自己的創(chuàng)作,使瑪祖卡舞曲成為獨立的音樂會演奏的作品。瑪祖卡是肖邦創(chuàng)作中最富于民族性格的體裁,其民族色彩鮮明,鄉(xiāng)土氣息濃厚,是作者受民族音樂的熏陶而寫成的浪漫主義音樂的最佳范例。
“波羅涅茲”舞曲(polonaise)是16世紀起源于波蘭的一種民間舞曲體裁,音樂典雅、莊重,三拍子舞蹈節(jié)奏。舞曲常用于軍隊的儀式行列,后來流行于宮廷,進而在歐洲廣泛流傳。肖邦創(chuàng)作的20首波羅涅茲舞曲,增添了悲壯、宏偉和愛國主義的氣質,賦予了波羅涅茲舞曲更高的思想性和藝術價值。肖邦創(chuàng)造性地運用民間音樂的素材,其音樂結構對稱嚴謹,織體豐富多彩,節(jié)奏強勁有力,有較強的技巧性,采用裝飾音和密集的和弦織體,具有豐滿的樂隊般的音響效果,常表現(xiàn)出悲哀、憂郁、慷慨、激昂、雄壯和豪邁的情緒。
“敘事曲”(法文ballade)是一種富于敘事性和戲劇性的聲樂曲和器樂曲。肖邦創(chuàng)造性地將敘事曲應用到了鋼琴作品中,先后完成了4首氣勢磅礴結構復雜的鋼琴敘事曲作品,從而開創(chuàng)了鋼琴敘事曲器樂體裁的新領域。肖邦的敘事曲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在內容上與密茨凱維支的敘事詩有密切的聯(lián)系。肖邦的敘事曲吸收了波蘭民間音樂的因素,將敘事性、戲劇性、史詩性、悲劇性、英雄性、交響性和抒情性有機地融合在一起,傾訴了懷念故國,眷戀民族的感情。在曲式結構、和聲調性方面進行了大膽的革新,使敘事曲的音樂表現(xiàn)得到了很大的發(fā)展。
“練習曲”(etude)是指專門訓練樂器演奏技術的樂曲,常常具有特定的技巧訓練目的。肖邦創(chuàng)立了技術訓練和藝術內容相結合的練習曲,其完美的結合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肖邦的練習曲具有一定的音樂形象和感情內容,使練習曲發(fā)展為一種有藝術價值的音樂體裁,成為音樂會演奏的作品。
“前奏曲”(prelude)是指在作品前面演奏的序引。肖邦的前奏曲不同于巴羅克時期一般組曲中的前奏曲,肖邦繼承了巴赫的傳統(tǒng)同時也有一定的發(fā)展,每首都寫成了獨立的作品,同樣以24個大小調寫成一個完整的體系,每一首只有一個鮮明的形象,音樂情調豐富,樂思簡潔,形式完美。
“諧謔曲”(scherzo)最早產生于17世紀的意大利。18世紀中葉,“諧謔曲通常用作奏鳴曲、交響曲中的一個樂章,代替小步舞曲。”肖邦的諧謔曲繼承了貝多芬的傳統(tǒng),同時又“遠離了古典傳統(tǒng)的風格”,把諧謔曲發(fā)展到了前所未有的規(guī)模。肖邦的諧謔曲是獨立的單樂章的藝術作品,其結構龐大,富于展開,音樂形象對比明鮮,能容納復雜深刻的思想內容。他以突進快速、活躍的三拍子、生動的節(jié)奏、突發(fā)的重音、切分音、急劇的力度變化、比較復雜的曲式結構和大膽的轉調等手法,使諧謔曲不僅具有熱烈、剛勁、詼諧、嬉戲、幽默、歌唱和富于幻想的特點,而且表現(xiàn)出了戲劇性、哲理性的內涵和史詩般的氣勢。
“夜曲”(nocturne)是愛爾蘭作曲家約翰費爾德創(chuàng)立的一種體裁。肖邦的夜曲是在費爾德的基礎上發(fā)展的,早期的夜曲受費爾德的影響,風格恬靜華美,多情細膩,音樂形象單一,帶有傷感的情調。以后的作品則擴大了規(guī)模,大多具有不同形象的對比,常常表現(xiàn)出抒情性和戲劇性的特征,使夜曲體現(xiàn)出深刻的思想內容和豐富的音樂意境。肖邦的夜曲旋律悠長,速度緩慢,如詩如歌,同時充滿了激情和內在的張力,在結構上大部分為三部曲式,有較大規(guī)模的展開。他將歌唱性、宣敘性和裝飾性的華彩熔合在一起,伴奏織體變化頻繁,節(jié)奏精巧特異,旋律錯綜交織,音區(qū)對比并置,和聲色彩微妙。
二、肖邦鋼琴音樂的風格。
通過幾種代表性體裁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到,肖邦在對音樂體裁進行創(chuàng)新和發(fā)展的基礎上,尤其把波羅奈茲舞曲、瑪祖卡舞曲、敘事曲、夜曲和練習曲等體裁形式提升到了極高的藝術水平。從肖邦的體裁及其作品來看,其總體風格可以總結出這樣幾個方面:。
1.肖邦早期的作品大多情緒明朗、抒情,充滿著幸福、希望和青春的歡樂,寫作手法簡單,風格華麗幽雅。中晚期的作品因受到波蘭民族獨立斗爭的影響,其風格逐漸轉到了為民族獨立解放而吶喊的悲壯、憂愁和憤怒,開始出現(xiàn)了戲劇性和悲劇性的因素,也開始出現(xiàn)英雄主義的音樂形象和愛國主義的個人情感,寫作手法逐漸變得豐富多彩、精致細膩、自由靈活而富于浪漫主義色彩。
2.肖邦的旋律吸收了聲樂因素,使器樂作品聲樂化,旋律形式具有聲樂性與器樂性相互交融的特點,歌唱性是肖邦鋼琴音樂的總的風格特征。盡管在他的瑪祖卡、波羅奈茲舞曲和敘事曲等一些作品中,也表現(xiàn)出戲劇性、史詩性和英雄性的宏偉雄壯,但音樂在根本上卻始終保持著歌唱性的特點。同時,在歌唱性的基礎上又具有華彩性、裝飾性和變奏性的風格。
3.肖邦的音樂是從波蘭民族的土壤中生長的,他吸收應用了民族民間音樂的素材,經過創(chuàng)造性的.改造而形成了他獨有的音樂語匯。在他的瑪祖卡舞曲、波羅奈茲舞曲以及夜曲等作品中,不僅具有典型而豐富的波蘭民族風格,同時,也再現(xiàn)和反映了波蘭民族的精神。他把民族的音樂與歐洲音樂相融合,創(chuàng)造出了一種可稱之為波蘭民族的并具有世界性的音樂。
4.肖邦的音樂以主調和聲為主,同時貫穿復調的技法。他的和聲具有古典音樂的嚴整性和根據性。他常常使用中古調式、交替調式和大膽的突然轉調來變換和聲,他喜歡用三度并置的調性對比,并將半音階和聲及其伴隨的不協(xié)和性擴展到了前所未有的領域。他在傳統(tǒng)和聲的范圍內也探索運用了民間音樂的風格特征。他的和聲的邏輯性是以聲部的流暢進行為依據的,其聲部進行靈活自由、幅度寬廣、低音濃厚、纖細單純。他的音樂織體大多為旋律加和聲音型的伴奏,其伴奏音型豐富多樣。
5.肖邦在曲式結構方面不拘一格,大膽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能表達音樂情感的適合于自己性格的結構形式,在敘事曲、諧謔曲、幻想曲、波羅奈茲舞曲等作品中大多采用靈活自由的混合曲式結構。
6.肖邦在他的圓舞曲、瑪祖卡和波羅奈茲舞曲中,突出特定的節(jié)奏;在幻想曲、諧謔曲和敘事曲中,又使節(jié)奏靈活多變。但從總體來看,肖邦的音樂個人隨意性較大,有一定的即興因素,其節(jié)奏比較自由,具有高度的伸縮性,這也正是肖邦對于“自由速度”(temporubato)的大膽探索。
7.肖邦的音樂是詩意性的,尤其是那些小型作品,如:前奏曲、練習曲、即興曲和夜曲等,音樂總是表現(xiàn)得優(yōu)雅如歌,詩意連綿。一些大型作品也同樣具有濃郁的詩意。肖邦通過詩意性的音樂來傾訴自己的內心情感,所以,他的音樂具有極大地抒情性。
8.肖邦是一位以鋼琴音樂來抒發(fā)愛國情懷的音樂家,“肖邦的音樂是與表現(xiàn)愛國主義精神這一神圣主題密切相連的,他對祖國深刻而強烈的熱愛,貫穿了他音樂創(chuàng)作的總過程,決定了他音樂創(chuàng)作的總方向。”
總之,肖邦的鋼琴音樂是獨創(chuàng)性的,他的鋼琴音樂體裁特征突出,風格鮮明,他為鋼琴音樂體裁及風格的發(fā)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參考文獻:。
[1]唯民.鋼琴詩人肖邦的波蘭情結[j].北京:音樂研究,,(4).
[2]汪啟璋,顧連理,吳佩華編譯,錢仁康校訂.外國音樂辭典[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1988.
[3]馮智全.肖邦大型作品研究[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
[4][美]patriciafallows-hammond.鋼琴藝術三百年[m].重慶: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
[5]a.索洛甫磋夫.肖邦的創(chuàng)作[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54.
[6][美]保羅亨利朗格.十九世紀西方音樂文化史[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84.
[7]李應華.西方音樂史略[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88.
[8][美]唐納德格勞特.西方音樂史[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99.
[9]錢亦平,王丹丹.西方音樂體裁及形式的演進[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03.
音樂美學聲樂藝術論文篇十二
音樂教師要不斷轉變教學觀念,營造樂學氛圍,培養(yǎng)小學生探究問題的意識。音樂課應該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相結合,以興趣為中心,引導小學生個性健康發(fā)展,讓學生自主體驗和探究歌詞,開闊小學生的文化視野,鼓勵他們喜愛音樂,感受音樂。在教學新歌前,教師要帶領學生讀歌詞,分析理解歌詞內容,豐富學生的想象力,撥動學生的情感之弦,讓學生感受歌曲的內涵。如教學《閃爍的小星星》一課時,教師在學習歌曲之前,先領學生讀歌詞,促使學生、教師、文本和情感之間進行對話。讓學生按節(jié)奏朗讀歌詞,記住歌詞后,教師帶唱,學生模仿唱旋律,讓學生把旋律唱準,然后讓學生試著表演太陽和烏鴉的動作。讓學生想象月亮姐姐和小星星之間發(fā)生的故事,讓學生閉上眼睛想象乘坐月亮船飛上太空看到的景色。課堂煥發(fā)生命活力,引起師生情感共鳴。學生盡興品讀,讀得搖頭晃腦、如醉如癡,激發(fā)課堂活力。通過說、唱、演,幫助學生輕松理解記憶歌詞,初步學會演唱歌曲。在品讀中感受到星空的神奇,為學習歌曲延長做好恰當鋪墊。
在小學音樂課堂上經常遇到一些膽小、愛面子、自卑感強的孩子,他們不敢在課堂上唱歌,更不敢表演,別人唱他們聽,別人演他們看。教師要多關注這樣的孩子,給他們一個微笑,送上一個贊美的眼神,對他們的點滴進步給予肯定和鼓勵,讓他們自主表演。用角色化的歌聲與表演增強學生的情感體驗,激發(fā)學生學習內驅力。自主表演是學生通過角色扮演的形式,把歌曲內容形象地再現(xiàn)給大家。教師要抓住小學生的注意力,善于摸索、分析小學生的心理,了解小學生的心態(tài),不斷激發(fā)小學生學習音樂的熱情。在自主表演中理解歌曲內容,培養(yǎng)學生表演能力,張揚學生個性。如教學《小烏鴉愛媽媽》時,教師動情地說:“烏鴉媽媽受傷了,小烏鴉特別著急,希望媽媽盡快地好起來。它會怎樣照顧媽媽呢?它對媽媽說了什么、做了什么,注意用表演的形式體現(xiàn)孩子愛媽媽的深厚情懷?!睂W生小組合作進行表演。孩子用柔和的聲音、關切的眼神問媽媽還疼不疼了,給“媽媽”端水、喂藥,輕輕地拉好被角。孩子們的表演惟妙惟肖、情真意切。學生的表情是興奮的,忘記了疲勞,彰顯了表演魅力。自主表演時,學生分工明確,相互配合,積極努力,共同完成了表演任務,培養(yǎng)了學生的團隊精神,踐行了感恩教育。教師給學生提供了充足的時間、空間和相應的條件,讓學生全員參與、全程參與、全方位參與,提高小學音樂教學效率,促進學生良好發(fā)展。
總之,小學音樂教學是一門藝術,藝術是無止境的,需要教師不斷探索。教師要創(chuàng)設恰當?shù)慕虒W情境,激發(fā)小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讓音樂課堂動起來。實現(xiàn)師生互動,讓學生愛學、樂學,陶冶學生情操,不斷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讓小學音樂課堂精彩不斷。
音樂美學聲樂藝術論文篇十三
【論文摘要】音樂與繪畫作為藝術門類的“連理”學科,它們能夠視聽相通,音畫互感,但又有不同,本文通過闡述它們的共性和個性來體現(xiàn)二者之間的關系。
【論文關鍵詞】音樂繪畫感通共性個性。
音樂史學家安勃羅斯說過,音樂是心靈狀態(tài)下最偉大的繪畫??梢?,音樂與繪畫有著不可分割,相互交融的共性,它們都是表現(xiàn)藝術家心靈深處微妙復雜的情緒變化和對客觀事物的審美感受。但同時從理論上講,這兩種藝術屬于兩種不同的藝術形態(tài),各自具有獨立的個性。音樂是時間的藝術,通過音響訴諸于人們的聽覺感官,以“描情”擅長,表達人的心靈;繪畫則是空間的藝術,通過線條和色彩訴諸于人們的視覺感官,以“狀物”取勝,表現(xiàn)事物的造型。本文通過闡述二者的共性和個性來體現(xiàn)它們之間的關系。
一、音樂與繪畫的相互感通。
音樂直接訴諸人的心靈世界,有著巨大的滲透力和親和力。它能夠和繪畫、文學等多種藝術形式相互滲透、感通,激起“詩情”和“畫意”的審美通感效應。而在音樂的審美通感中,聽覺與視覺的相互感通是最為活躍的。
(一)音樂中的畫意。
音樂與繪畫作為藝術門類的“連理”學科,能夠視聽相通,音畫互感,我們可以在音樂審美中充分感受“畫意”的通感之美。
穆索爾斯基的鋼琴組曲《展覽會上的圖畫》,這首作品直接取材于俄羅斯藝術家格爾曼的繪畫,是他對亡友畫家格爾曼個人畫展的一篇側寫,共分十個段落,并且每一個段落的小標題都是原畫的標題。渥爾頓的管弦樂《普茨茅斯的一角》取材于羅蘭遜的一副風景畫,這類作品聽眾可以根據標題的提示,通過想象去捕捉具體的視覺形象。柴可夫斯基在談及他的交響曲《弗蘭切斯卡達李米尼》時說:“法國畫家古斯塔夫多勃為但丁《神曲》所做的插圖中《地獄的旋風》一畫,大大激發(fā)了我的想象。”其實,早在17世紀后半葉,庫普蘭《莫尼卡姐姐》、《勝利的繆斯》等樂曲色彩艷麗、纖巧多飾的風格已經會使我們想起與他同時代的畫家喬托的作品。
(二)繪畫中的“音響”和“伴奏”
抽象派繪畫大師康定斯基是第一個真正從內在情感關聯(lián)的角度嘗試將音樂展現(xiàn)在畫布上的人。他在1910年創(chuàng)作出有如色彩的音樂般的第一批作品,如《哥薩克人》等。他認為:每一個形體都有一個自己的內容,世界上幾乎每一種形體(物體),都在向人們傾訴著,他把這個內容稱之為內在的“音響”;而它們在形式之間建立起的和諧,他稱之為“伴奏”。他指出,抽象藝術家就是要去揭示并學會利用這些內在的“音響”,去不斷地研究形式之中的那些獨特的“音響”和“伴奏”所具有的豐富表現(xiàn)力,也就是點、線、面以及色彩本身所傳達出來的某種心理感受,還有它們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從而像音樂一樣,給人們帶來情感上的和諧與震動??刀ㄋ够鶠槔L畫與音樂構建了一座奇特的橋梁,用一幅幅畫作描繪出一首首樂曲,讓人們能夠“聆聽”繪畫,“描繪”音樂。
二、音樂與繪畫的共性因素。
蘇珊朗格說過“一切藝術都是創(chuàng)造出來的表現(xiàn)人類情感的知覺形式”。因此,音樂與繪畫也有相通之處,二者相互滲透,相互補充共同使藝術表現(xiàn)更臻完美。
(一)色彩。
曾經有音樂家這樣說過:“聲音是聽得見的色彩,色彩是看得見的聲音?!鄙试抢L畫的基本屬性,卻常移植到音樂領域中。如音樂術語“和聲色彩”、“調性色彩”等等。印象派作曲家對十九世紀后半葉浪漫主義音樂的風格和形式提出挑戰(zhàn),認為色彩效果應該在音樂作品中突出起作用,在和聲方面利用音的各種新的結合(九和弦、十三和弦、含附加音如添加不解決的二度音的和弦,以及各種增和弦等)和這些非常復雜的和弦的連接(一個個不協(xié)和和弦的并列),創(chuàng)造出不斷閃爍的強烈色彩,就像印象派繪畫的純色并列一樣。物理學家牛頓對樂音的振動頻率及顏色的波長關系作過研究,認為音樂中的“c、d、e、f、g、a、b”這7個音的音高,分別相當于“赤、橙、黃、綠、青、藍、紫”7種顏色;19世紀著名音樂家波薩科特認為單簧管與玫瑰色、長笛與藍色、銅管與紅色關系有某種對應性。
(二)調子。
也有畫家這樣說:“像和弦一樣和諧的顏色”。野獸派畫家馬蒂斯也認為:“所有色彩像音樂和弦般共鳴合唱”。像音樂借用繪畫的名詞“色彩”一樣,繪畫也借用音樂的名詞“調子”來形容色彩的'性質,主要的色調稱為“基調”。各種不同色彩給人不同的感受。紅、橙、黃是暖色調,相當于音樂中的大調式,給人溫暖、熱烈的感覺;而綠、青、紫是冷色調,相當于音樂中的小調式,給人寒冷、寧靜的感覺。著名作曲家里姆斯基科薩科夫、斯克里亞賓都認為調性中充滿了色彩而且是明顯的,并把各種調性與具體的色彩相對應。如:c大調--白色、紅色;g大調--棕色、金色、橙色、玫瑰色;d大調--黃色;a大調--玫瑰色;e大調--藍寶石;b大調--鐵青色;#f大調--灰綠色;bd大調--暗淡的紫色;bf大調--沉悶的黑色;f大調--綠色。
(三)線條。
音樂中的旋律體現(xiàn)在縱向的音程關系和橫向的時間關系上,二者缺一不可。所以音樂中的旋律是“以時間為畫筆”在不同音高位置上勾畫出來的線條。線條可以說是音樂中最主要的繪畫性因素。繪畫中的線條是構圖的基礎,它的線條方向最終將構成一個具體的形象。音樂中的線條表現(xiàn)的是一種抽象的線條,人們不可能從音樂的線條中感受到某種具體的形象,因此,抽象派的繪畫比其他流派的繪畫更接近于音樂,現(xiàn)代派的古典音樂更能體現(xiàn)音樂藝術抽象性的特征。
三、音樂與繪畫獨立的個性。
盡管音樂與繪畫有這么多的相通之處,但音樂畢竟是一種聽覺藝術,與作為視覺藝術的繪畫是不同的,有著自己的個性。
音樂作為一種聽覺藝術,是心靈與聽感官制作的藝術,而繪畫則是心靈與視感官制作的藝術。在所利用的媒介上,音樂以聲音為表現(xiàn)手段,其意象的塑造是以有組織的音為材料來完成的。它憑借樂音來創(chuàng)制聽覺意象,通過樂音流動把細微復雜的情感直接表現(xiàn)出來,而繪畫則是與手合作,運用線條、色彩、構圖等媒介使心中構思的意象物態(tài)化;從產物上看,音樂在時間中展開,是由連續(xù)運動著的樂音組合成的動態(tài)的時間意象,呈現(xiàn)為一種流動的線的形式,而繪畫則是一種視覺意象,通過視感官,呈現(xiàn)為一種靜態(tài)的和空間的形式,是一種靜態(tài)藝術、空間藝術;音樂還是表演的藝術,音樂必須通過表演才能把作品傳達給聽眾,實現(xiàn)其審美價值,因此,它是需要由表演進一步再創(chuàng)造的藝術,如果一部音樂作品產生以后,沒有經過二度創(chuàng)造--表演,那么它就是一部僵死的符號,沒有任何社會價值。只有進入表演階段才能把它激活,也才能使它產生一定的審美價值。著名指揮家亨利伍德說“音樂是寫下來沒有生命的音符,需要通過表演來給予它生命。”而繪畫則是在畫家創(chuàng)作完成后就可以直接供給人們欣賞。因此,音樂藝術的特性為:“以聲音作為基本表現(xiàn)手段,以情感為主要表現(xiàn)內容通過表演在時間中展開,最終訴諸于人的聽覺的一種藝術形式?!倍袄L畫藝術是心靈通過視感官與操作感官(手)的合作,掌握相應物質性材料和媒介(如色彩、線條等),從而創(chuàng)造二維空間即平面意象的藝術。”綜上所述,音樂與繪畫既有相互融合的共性,又有各自獨立發(fā)展的個性。它們始終都是偉大的藝術,并永遠激勵著熱衷于藝術事業(yè)的人們不斷奮斗和前進。
音樂美學聲樂藝術論文篇十四
一、營造和諧的教學氛圍,是興趣激發(fā)的前提。
眾所周知,良好的教育環(huán)境對教育的影響是不可低估的。傳統(tǒng)中的聲樂教學以傳授知識、訓練聲樂技能為主要教學目標,以教師為中心,孩子大多處于被動的地位,天性被抹殺。所以,音樂教學成功的前提和關鍵因素是建立融洽、和諧、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要做到以情激人,以情育人。一方面,教師必須尊重、關愛每一個學生,尊重學生人格,理解學生情感,用親切的眼神、和藹的態(tài)度、熱情的語言來縮短師生心靈間的差距,把學生視作共同學習的伙伴,建立民主、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并及時賦予他們積極的評價和鼓勵,善于發(fā)現(xiàn)學生的點滴進步,不斷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和進取心。另一方面,教師還要熱愛自己所教學科,深入挖掘教材和研究學生的心理發(fā)展狀況,利用多種方法引入新知識。有豐富的知識和精湛的授課藝術來吸引學生,滿足學生的道德要求和精神需要,使他們對學習新知識充滿濃厚的興趣。其次,教師要善于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等方法引入新課,以激發(fā)他們的主動思維和求知欲。讓學生處于一種“心求通而未得”的最佳心理狀態(tài),并自覺地以高昂的情緒投入學習,從而極大地發(fā)揮了學生的主動性,從而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巧設有效教學情境,是興趣激發(fā)的重點。
情境,是指聽覺環(huán)境和視覺環(huán)境,以及二者之間的和諧。多年的教學實踐告訴我,情境創(chuàng)設的好壞往往直接影響一堂音樂課的教學效果。創(chuàng)設音樂情境可以為成功的音樂教學起到重要的作用,甚至可以成為一種有效的潛在教育手段,它是將生活世界中的真實音樂場景以多種形式再現(xiàn)到音樂課堂教學之初,運用生活素材來擴充教育教學內容,創(chuàng)設自然的藝術氛圍,使學生情不自禁地進入角色之中,在充滿情趣的生活情境中進行師生間交互性積極性對話,在情境對話中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達到情感的碰撞與共鳴。
例如,三年級在欣賞《龜兔賽跑》時,我們將龜兔賽跑的故事用動畫片的形式制作成課件,配以《龜兔賽跑》的音樂,先讓學生聆聽,學生在視、聽結合的情況下,非常容易理解音樂所表現(xiàn)的內容;然后將樂器的形狀、音色、表現(xiàn)對象等圖像和聲音相結合的形式進行對比,學生很快就認識了單簧管和大管這兩種西洋樂器以及它們的音色特點、表現(xiàn)對象。
再如,在教唱《童心是小鳥》這一歌曲時,我運用多媒體flash中一年四季的場景,使學生仿佛置身于大自然的懷抱中,再加上音質很好的教學磁帶,使學生對四季之美有了感性的認識,激發(fā)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為歌曲學習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三、開放式教學是興趣激發(fā)的。
新課程改革倡導“以學生發(fā)展為本”的理念,提倡通過建立自主、合作和探究的學習方法,使學生真正體驗到學習的成功與愉悅,體會音樂與生活的聯(lián)系,感受音樂的樂趣,有效促進學生健康地成長。就能更好地激發(fā)學生學習的主體和創(chuàng)造的積極性。我在課堂上經常鼓勵那些性格內向的學生大聲說、大聲唱、大膽演。加之激勵性的語言,樹立學生學習的信心,讓學生在寬松友好的學習氛圍里感受學習的快樂。
(一)創(chuàng)設舞臺,展示自我。
在音樂教學中要改變傳統(tǒng)課堂教學的人際關系,堅持以學生為主的學習方法,教師通過適當點撥、引領發(fā)揮主導作用,從而發(fā)展學生的聰明才智和個性,使學生的更多的參與,合作過程中提高學習能力。我在音樂課上設計了“小小舞知識感覺是最乏味的,讓學生認識枯燥的力度標記時,采用了分組進行搶答,表演的比賽形式來爭奪紅旗,從而營造了一種愉快、和諧的教學氛圍?!边@一教學活動,把整個課堂營造的喜悅氣氛推向高潮。
(二)以“賽”激趣促學。好勝心強是小學生的主要性格特點之一,讓學生在激烈的比賽氛圍中,來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如教學中讓學生在課堂上進行“表演唱”的比賽實現(xiàn)教學目的。在表演中學習知識增強興趣。我上音樂課時總是創(chuàng)造條件激勵學生上臺來表演唱,教學效果事半功倍。這樣教學中學生學習音樂的信心也更濃厚了。
四、用積極評價鼓勵學生,是興趣激發(fā)的保證。
積極的激勵性評價是一方對癥的好藥,幾乎所有人都喜歡被人夸獎的,對小學生更是如此。教師在教學活動中,要及時肯定、鼓勵學生,激發(fā)他們學習音樂的信心。首先、注重課堂評價中學生的參與。學生成為課堂主體的前提是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學生有意識、有興趣、有責任參與教學活動。評價是調動學生主體性的有效機制,通過教學評價激起學生的主體參與,讓學生在課堂誰體驗成功的喜悅,獲得進取的力量。其次、突出課堂評價中發(fā)展的觀點。突出評價的發(fā)展性功能是學生評價改革的核心。發(fā)展性評價考慮學生的過去,重視學生的現(xiàn)在,更著眼于學生的未來,追求的不是給學生下一個精確的結論,更不是給學生一個等級分數(shù)并與他人比較,而更多地體現(xiàn)為對學生的關注和關懷,通過評價促進學生在原有水平上的提高,發(fā)展學生的潛能,發(fā)揮學生的特長,應該適時的鼓勵并給予最大的幫助,只要學生有一點的進步便給以肯定,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
為此,教師應重視創(chuàng)造條件讓學習困難生在音樂課堂上獲取成功,嘗到成功的喜悅,從而激起他們的學習興趣。我在教學實踐中嘗試了分層教學,經常讓一些音樂水平較差的學生回答一些很淺顯的、容易找到答案的問題,如果答對了、或者只是對其中的一部分,就立即加以表揚,表揚他進步了。然后逐步加大訓練難度,提高訓練要求,讓學生在不斷的訓練中獲取點滴的長進,體驗成功的快樂。另外,還經常作出一些模糊的激勵性評價。例如:“其實你很聰明,只要多一些努力,你一定會學得很好?!敝T如之類的評價,不但承認了并強化了學生的進步,使學生由此喜歡音樂老師,也喜歡上音樂課。此外,這種激勵評價不僅僅是在課堂學習活動上,也體現(xiàn)在學生的課外興趣活動上。實踐證明學生對音樂的興趣還與他所接觸到的音樂作品有極大的關系,好的音樂作品可以激起學生的學習欲望,所以,教師應該提供盡量多的優(yōu)秀的音樂作品,擴大學生的視野,激發(fā)他們的興趣。
總之,經過實踐證明,教師在教學中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選用豐富多彩的教學內容,良好語言藝術的應用,把握好教材的重點難點,運用形式多樣的評價方法,是提高學生上音樂課的興趣的有效方法。
音樂美學聲樂藝術論文篇十五
摘要:音樂教育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實施美育的途徑之一,同時也是培養(yǎng)“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優(yōu)秀人才必不缺少的組成部分。本文結合中國音樂教育的發(fā)展過程以及教育部頒布的《全日制義務教育音樂課程標準(實驗稿)》這兩部分的內容,對音樂課程的價值,即提高學生音樂素養(yǎng)的重要性進行了總結,并對在音樂教學中如何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進行了系統(tǒng)的闡述。
關鍵詞:審美教育;音樂教學;音樂素養(yǎng)。
一、中國音樂教育的發(fā)展與現(xiàn)狀。
音樂是一門古老的藝術,音樂教育則是一門古老的學科。廣義的音樂教育在人類音樂誕生之日就已產生。從《呂氏春秋·古樂篇》關于“昔葛天氏之樂,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闕”的歷史傳說中,我們可以想象到昔日葛天氏之民載歌載舞的情景。兒童與成人在參加或觀看這類音樂歌舞表演時,自然地就接受了音樂教育。
新世紀以來,我國出臺了新的《中小學音樂教學大綱》和《音樂課程標準》,這些改革舉措都是我國音樂教育領域興起的新浪潮?;仡櫸覈▏詠砘A音樂教育的發(fā)展,特別是素質教育的提出,為我國當今的基礎音樂教育改革提供了有利的條件。
我國教育部制訂的《全日制義務教育音樂課程標準(實驗稿)》是我國音樂教育改革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它對我國音樂課程的性質與價值以及音樂教育的基本理念等內容進行了系統(tǒng)地闡述?!稑藴省妨η篌w現(xiàn)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基本精神,以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發(fā)展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形成良好的人文素養(yǎng),為學生終身喜愛音樂、學習音樂、欣賞音樂奠定良好的基礎。
二、如何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
(一)音樂教學應以音樂審美為核心。
在音樂教學中,以音樂審美為核心應貫穿于音樂教學的全過程。通過各種體裁、題材的音樂作品,以歌唱、器樂、欣賞等方式,增進學生對音樂美的感受、理解、鑒賞以及表現(xiàn)和創(chuàng)造能力。
(二)注意教學內容的選擇。
音樂教育的內容應該是一種具有平衡性、節(jié)奏性和有機統(tǒng)一性的完美音響運動形式。在這樣的狀態(tài)中,受教育者參與的感知、聯(lián)想、想象、理解等心理過程可以在一種自由、和諧的狀態(tài)中發(fā)展。
(三)選擇恰當?shù)?、具有?chuàng)新性的教學方法。
教學方法是完成教學任務所使用的工作方法,它包括教師的教授方法和學生的學習方法。決定教學方法的基本要素是教學目的、教學對象和教學內容(教材)。這三者中教學對象處于中心的位置,學生的實際狀況是三者中最重要的因素。音樂教學的根本目的在于通過音樂教學陶冶學生的審美情感,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音樂教學的內容包括歌唱、器樂、律動、欣賞、創(chuàng)作和音樂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音樂教學目的和教學內容決定了音樂教學方法的特殊性,而學生的不同狀況也決定了音樂教學方法的多樣性和復雜性。
三、提高音樂教師的素質。
提高音樂教師的素質,發(fā)揮音樂教師的重要作用。注重對音樂教師素質的不斷提高,對音樂教學、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只有高素質的教師,才能有力地推動和實施創(chuàng)新教育,只有具有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新精神的教師,才能不斷改進教學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創(chuàng)造能力。
(一)音樂教師應具備的一般修養(yǎng)。
音樂教師與其他學科教師一樣,應具備良好的教師職業(yè)道德;必要的教學能力;以及一定的文化修養(yǎng)。
(二)音樂老師應具備的專業(yè)素質。
第一個方面是音樂學科的理論知識和技能技巧方面的素質。第二個方面是教育的基礎理論與技術(教育實踐)方面的素質。第三個方面是音樂學科教育理論與實踐方面的素質。音樂教育作為教育的一個分支,具有許多特殊性,這些特殊性既有別于音樂工作的其它領域,又未被普通教育理論所涉及,它是跨于音樂與教育之間,體現(xiàn)音樂教育作為一門專業(yè)的獨立地位的知識體系。
(三)音樂教師應具備的業(yè)務能力。
音樂教師應該要具備從事音樂課堂教學的能力。普通學校的音樂課具有多項內容的綜合性,因此,音樂教師必須具備從事歌唱教學、器樂教學、律動教學、欣賞教學、創(chuàng)作教學和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教學的能力。音樂教師要具備組織輔導課外音樂活動的能力。音樂教師還應該具備從事音樂教育研究的能力。由于教育理論和音樂教育實踐的迅速發(fā)展,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學習現(xiàn)代教學理論,借鑒新的教學體系,是音樂教師必須具備的一種“自我完善”的能力,尤其是在學習和運用現(xiàn)代教學理論、現(xiàn)代教育科學研究的方法和音樂教育的理論與技術,進行音樂教育實踐的研究方面,應是當代音樂教師所具備的一項重要的能力。
參考文獻:
[1]陳奇猷.呂氏春秋校釋[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85.
音樂美學聲樂藝術論文篇十六
【論文摘要】有些初中生的學習自覺性不是很強,這也是造成初中生學習成績差異的一個主要原因。大部分教師總喜歡把學生的成績不理想的原因歸結為學生不自覺學習,上課不愿聽講,課后不愿完成作業(yè)。而對于學生來講,他不愿學習的主要原因是沒遇到一個好老師。
【論文關鍵詞】新型師生關系;生活實際;重視實驗鼓勵。
對于基礎學科之一的化學,如果能真正培養(yǎng)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就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發(fā)揮學習的主動性,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谶@種認識,我對初中化學教學中就激發(fā)、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作了一些探討和實踐。
1.構建民主平等的新型師生關系。
教師權威是指學生在崇高人格的養(yǎng)成、文化知識的占有、人生經歷的豐富諸方面對教師作用的認可和對教師形象的崇拜,以及由此引發(fā)的教師對學生心理的影響。在應試教育背景下教師的核心地位非常明顯,學生的自主性難以真正體現(xiàn),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生的發(fā)展。著名教育家贊可夫曾說過:“學生積極的情感、歡快的情緒,能使學生精神振奮,思維活躍,容易形成新的聯(lián)想。而消極的情緒則會抑制學生的智力活動?!彪S著化學課程改革的推進,教師的權威觀念必須改變,增強民主與平等觀念,教師應努力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增加學生活動的機會,激勵學生提出問題,強化問題意識。
2.語言幽默,調動學習的積極性。
在教學中語言風趣態(tài)度隨和,可親近學生同時消除學生對教師的畏懼。教師語言幽默風趣、繪聲繪色,才能調動學生聽課的興趣。例如,在做氫氣還原氧化銅的實驗時,教師先用神秘的語氣配以簡單的動作敘述:“氫氣還原氧化銅,先通氫氣莫等閑,屏氣觀察再加熱,反應完畢冷卻后,停止通氫(氣)為結束;倘若固執(zhí)不照辦,反應就給(你)顏色看?!痹凇邦伾础比齻€字上放慢速度,給人一種似警告的威言。接著實驗的前兩步按常規(guī)操作,后兩步停止通氫氣后停止加熱。當大家看到試管里的氧化銅顏色變?yōu)榧t色后又變?yōu)楹谏?,全都驚奇不已,尋思之余,又為反應就給(你)“顏色看”雙含義的領會而眉開眼笑,并對氫氣還原氧化銅的實驗步驟順序有了深刻的認識。通過順口溜幽默的描述,生動的語言,聲情并茂的講解,學生興趣倍增,情緒高漲,進入一種最佳的學習意境,積極性大大增強。
3.聯(lián)系生產和生活實際,激發(fā)學生的興趣。
化學與社會生活密切相關,如果學生能用所學知識解釋身邊存在的化學現(xiàn)象時,往往引以自豪,感到滿足,這種滿足會使他們對化學產生極大興趣,充分調動起思維的積極性。此外,聯(lián)系生產和生活的化學反應及現(xiàn)象,能更好地揭示化學反應原理在生產和生活實際中的具體應用。
在化學教學中適當采用電化教學手段,利用各種教學掛圖、表格,盡可能把課本知識與日常生活、工農業(yè)生產聯(lián)系起來,激發(fā)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觀察、思考、解決問題的能力。如:講完硬水及其軟化的方法之后,提問學生熱水瓶膽內的水垢是怎樣形成的,應怎樣清洗?學習燃燒的條件時,可讓學生分析引起“11.15傷害特大火事故”的原因,引導學生用學過的化學知識解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問題,可使他們深刻體會化學知識的無所不在和實用性。
音樂美學聲樂藝術論文篇十七
籍貫青島市居住地青島市。
民族漢政治面貌團員。
畢業(yè)院校中國海洋大學專業(yè)音樂,舞蹈,作曲。
求職類型應屆畢業(yè)生。
聯(lián)系方式移動電話:
家庭電話:
e_mail:
qq/msn:
教育經歷9月至6月就讀于中國海洋大學音樂表演專業(yè)。
在部內的工作中參與并成功的舉辦了校內第三屆音樂節(jié)和18屆歌手大賽。?大二至大三上學期任校會副秘書長一職在職期間全面負責校會內日常事務包括各種規(guī)章制度的建立會議的召開各種大型活動的開展各部門之間的協(xié)調。在校會的工作中學會了組織、分配、協(xié)調工作、知道了做任何事情都要從小事做起和各項事物要分配到人手等做事做人的原則。?大三由于校會工作表現(xiàn)突出被系邀請擔任系會副主席一職。在職期間曾組織藝術團為多處退休干部及敬老院老人義務演出。
技能水平熟練掌握小提琴機能,適于教學。
自我評價本人性格開朗大方,對人熱情,對工作一絲不茍,有較強的團隊精神。
求職意向所有職業(yè)。
音樂美學聲樂藝術論文篇十八
今天,我從一起床開始就很興奮。因為,今天我們就要辦正事兒了——參加巴登符騰堡州舉辦的中小學生藝術節(jié)了。
上午,我們先到學校集合,去學校的禮堂彩排了兩次,并給德國一級文理中學四五年級的學生們表演了一次。接著我們午休了一會兒,下午上了一堂音樂課,六點鐘左右便開始向表演地——市政府的大禮堂進發(fā)了。
到了大禮堂,我們先與市長先生見了面,然后就到后臺的一個小房間里梳妝打扮去了。差不多8點半時,我們表演了第一個節(jié)目,名叫《荷葉兒親親》。我們表演這個舞蹈時很認真,動作很到位,表情也不錯,剛表演完,臺下就響起了雷鳴般的掌聲。
又換了一套服裝,該表演第二個節(jié)目——《紅紅的中國節(jié)》了。這個舞蹈我們表演得也很認真,一點也不松懈,變換隊形時都盡量收腹,一邊把最好的一面展現(xiàn)給德國的爸爸媽媽和德國的.其他一些觀眾,就比如說一個勾腳的動作,我都勾到腳筋都酸疼了,才肯罷休。因為老師說過了,做事要有始有終,不能虎頭蛇尾嘛!演出完了,我們再次獲得了雷鳴般的掌聲。
這一天就這么結束了。雖然很累,但獲得了演出的成功和這么多觀眾的掌聲,我還是很高興的。
【本文地址:http://aiweibaby.com/zuowen/147681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