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曲灣導游詞 九曲溪竹筏漂流導游詞(十五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03-08 09:57:03
九曲灣導游詞 九曲溪竹筏漂流導游詞(十五篇)
時間:2023-03-08 09:57:03     小編:zdfb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肯定對各類范文都很熟悉吧。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范文呢?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優(yōu)秀的范文該怎么寫,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九曲灣導游詞 九曲溪竹筏漂流導游詞篇一

我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上了竹筏,竹筏分三排,共六個座位.我們穿好救生衣,一切準備停當.艄公拿起竹篙輕輕一點,竹筏便離開溪岸,順水漂去.只見溪水清澈見底,兩岸的青山倒映在水中,真有"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的感覺.

我一邊欣賞兩岸的美景,一邊聽艄公為我們講解動人的傳說.在艄公的指點下,一塊塊普通的石頭仿佛都變成活的人,動物,令我們遐想聯(lián)翩.

你看,那磨盤石的一道道印痕多象是溢出的豆汁呀!酒壇峰又象是一個未曾開啟的酒壇.還有大王峰,三仰峰壯麗雄偉.最秀麗的要數(shù)玉女峰了,遠遠望去,就象一位秀美絕倫的少女在沉思,等待.....

相傳,玉女是玉皇大帝的女兒,她熱愛人間,偷偷下凡與武夷山的大王成親,被玉帝知道了,便施了魔法,把他們點化為石,從此玉女峰便與大王峰遙遙相望,真讓人嘆息呀!

啊,武夷山的美景令我陶醉,真不愧“奇秀甲東南”啊!

九曲灣導游詞 九曲溪竹筏漂流導游詞篇二

各位朋友,武夷山的各大酒店都座落在武夷山國家旅游度假區(qū)內(nèi),從度假區(qū)到星村碼頭約需20分鐘的行程。首先我簡要地介紹一下九曲溪的概況:世間中山水幽奇以武夷山為第一,武夷之魂在九曲溪。這條發(fā)源于武夷山脈主峰--黃崗山西南麓的溪流,澄沏清瑩,經(jīng)星村鎮(zhèn)由西向東穿過武夷山景區(qū),盈盈一水,折為九曲,因此得名。九曲溪面積為8.5平方公里,全長約9.5公里。山挾水轉,水繞山行,每一曲都有不同景致的山水畫意。游人乘坐寬約2米,長約9米,從遠古小舟脫胎而來的竹筏,沖波擊浪而下,不僅能領略到有驚無險的情趣,而且四面無遮無攔,抬頭可見山景,俯首能賞水色,側耳可聽溪聲,伸手能角清流。古人游九曲溪,是從武夷宮按由一曲逆流而上的。自崇(安)桐(木)公路開通后,游人則是從九曲到一曲順流而下,這樣隨波逐流,飄然前行,更加輕快、迅疾。

各位朋友,左邊的圖片是九曲溪碼頭。我簡要介紹一下乘坐竹筏的一些注意事項:一、按六個人乘坐一張竹筏,大家自由結合;二、上竹筏請不要爭先獻詞后,注意橫踩二根毛竹。以免滑落水中;三、竹筏行進中,要聽從筏工指揮,請不要隨意從坐椅上站立照相,更不要在竹筏上隨意走動。

各位朋友,竹筏現(xiàn)飄然前行在九曲溪平川一帶。右側這座山與云齊,叫齊云峰,因形似火焰,故又俗稱火焰山。民間傳說,古時候火焰山的烈焰常使山下這個村莊著火,鄉(xiāng)民們一次次遭災毀屋,一次次又被迫再建新屋,于是這個村莊便有“新村”的稱號。后上天為拯救生靈,便派武夷十三仙人下凡施法術在山前鑿開一條江墩溪,從此村莊安寧,日漸繁榮,萬家燈火猶如天上點點繁星。從此村莊改名為“星村”。

左側這座山峰叫白云巖,又名靈峰。白云巖重巖聳疊,巍然云際,每當拂曉,常有白云在巖的半腰飄悠,忽聚忽散,分合不定,故名白云巖。白云巖上現(xiàn)遺有幾堵殘垣頹壁,是白云庵的舊址。在庵的后壁上,有一巖洞,稱白云洞。我國演述周武王伐商的古代小說《封神演義》中提到的道人喬坤,就曾在此修養(yǎng),自稱是武夷山白云洞“散人”。后因協(xié)助姜子牙破陣有功,受封為“夜游神”。巖的北面有一個軒敞的巖洞,人稱“極樂國”。其進洞路徑之險,可謂武夷第一。這里上下都是絕壁,壁間只有一線橫坳,是進洞的唯一途徑。人們一定要伏身蛇行,手腳并用,才能爬過巖縫進入洞中。明萬歷四十四年(1620xx年),我國古代著名旅行家徐霞客首次入閩武夷山時,就曾半歷其境,并在《武夷山日記》里生動地記述了這個驚險的歷程:“余從壁坳行,已而坳漸低,壁危,則就而傴僂;愈低愈狹,則膝行蛇伏。至坳轉處,上下僅懸七寸,闊上尺五,坳外壁深萬仞。余匍匐以進,胸背相摩,得度其險。巖果軒敞層疊,有斧鑿于中,欲開道而未就也?!闭驹诎自茙r巔,南望九曲溪上游,平疇沃野,豁然開朗,別有一番天地。南宋著名理學家朱熹的“九曲將窮眼豁然,桑麻雨露見平川”的詩句,描寫的就是這一帶的景色。

竹筏駛上淺灘,右邊這座山峰名仙巖[圖],請大家注意看,巖上這一塊巨石像不像一把芭蕉扇。緊鄰仙巖的這三座山峰,中間像不像個球,兩邊山峰猶如兩頭雄獅,俗稱“雙獅戲球”。溪右邊這塊巖石嘴尖腿細,背上布滿藤蘿、花叢、俗稱“孔雀開屏石”。

過仙巖腳下的白沙潭,竹筏始進入九曲。白云巖在左邊這座形似鼓的山峰,稱鼓子峰。峰前這座山巖因形似烏紗帽巖。竹筏前行,回顧紗帽巖。竹筏前行,回顧紗帽巖又形似筆架,繼而又見三石分立,象“品”字,故又稱品石巖。品石巖左邊是環(huán)佩巖,巖上有一巨石像不像頭小貓,正伸出頭撲食面前那塊“豬肝”。淺灘將盡,大家看左岸邊這塊巨石,像不像水牛把頭栽進水中,僅露出一角一眼,俗稱“牛牯石”,石下深潭稱牛牯潭。過牛牯潭,岸右邊這兩塊相迭在一起的巨石像不像磨墩,因而俗稱磨墩巖。南宋宰相李綱游九曲溪時,稱其為大小廩石。磨墩巖對岸對岸這塊巨石像不像人面,眼睛鼻子都清晰可見,左邊眼睛睜著,右邊眼睛閉著,俗稱人面石。人面石右邊這兩塊巨石一前一后,前面一石頂上光禿像不像和尚,后面一石像不像尼姑帽,當?shù)匕傩諔蚍Q為“和尚背尼姑”。相傳武夷山有個好心的和尚,見尼姑要過溪到磨墩巖磨豆?jié){給“童子”吃有困難,就主動提出背尼姑過溪。這雖說有違佛教戒律,但助人為樂的精神還是深深地感動了位于一旁的人面石。見此情景,說又不是,不說又不是,只好“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了事。筏過淺灘,拐個彎便進入八曲。

八曲,夾溪兩岸,奇峰環(huán)拱,怪石嶙峋,狀如動物,素有“水上動物園”之稱。溪左有臥獅笑猴、上下水龜石[、貓兒石、魚磕石、海蚧石;溪右有象鼻巖、駱駝峰等,維妙維肖,栩栩如生。關于上、下水龜石,還流傳這么一段動人的故事:傳說南宋淳熙20xx年(1184年),朱熹辭官回到武夷山,住在清隱巖下的茶洞旁著書講學。一天黃昏,朱熹正對著滿天的晚霞吟詩作賦,忽聽門外傳來:“先生,先生?!钡暮魡?。朱熹出門一看,只見茶洞外正笑吟吟走來一位相貌端莊的姑娘,便問:“你是何人,家住哪里,為何來到此地?”姑娘答道:“我姓胡,名叫麗娘,家住五曲河對面。因仰慕先生的才學,特來拜您為師。”朱熹見女子端莊識禮,又求學心切,就收留了她。從此,麗娘風雨無阻,每天晚上都來到朱熹的書房。她讀遍了四書五經(jīng),替朱熹眷寫了大量的詩文。麗娘的才學、多情,使朱熹感到了溫暖與歡樂。一天傍晚,朱熹在五曲平林渡口遇到擺渡的烏老頭兩口子。烏老頭對朱熹說:“看你氣色不好,定是中邪了。你可知道每晚至你書房的女子是誰嗎?她就是武夷山的狐貍精。想謀你的才學,奪你祖?zhèn)鞯挠裢?”“啊!”朱熹不禁大吃一驚,心里直納悶:好端端一個正經(jīng)女子,怎會是狐妖?“如果你不信,不妨待她睡著時,看看有沒有雙玉筷從她的鼻孔里伸出?!被丶乙院?,朱熹心如亂麻,一連兩個夜晚不能入眠,麗娘溫存地相陪著。到了第三個夜晚,麗娘實在困極了,就伏在書桌上睡著了。四更天時,朱熹打個瞌睡醒來,頓時被眼前一片光亮驚呆了。果然,一雙碧綠透明的玉筷從麗娘的鼻孔伸了出來。他慌忙之中,碰落了玉筷,閃出了一只狐貍的影子,一晃就不見了。麗娘醒來,頓覺天懸地轉,痛苦地說:“先生,我是武夷山修煉千年的狐貍精。因仰慕先生的才學,知道先生寂寞,才每晚渡河來陪伴。不料平林擺渡佬,那一對害人的烏龜精,想謀先生玉碗和麗娘的玉筷,曾跟我斗法輸了,被貶在那兒擺渡。他們就惡語中傷,撥弄是非,迫使我倆分離。先生啊!如今麗娘玉筷離身,千年道行已破,我該到南螟靖里長眠去了?!闭f完,淚水漣漣,與朱熹難舍難分。忽然空中轟隆滾過一陣悶雷,在一陣旋風里閃過一對黑影,麗娘忙指著窗外的黑影喊道:“先生,它們毀了麗娘,拆散我們之間的情誼呀!”朱熹氣得咬牙切齒,渾身打打顫,抄起朱筆就往窗外扔去,只見朱筆就像一只燃燒的箭直向這一對黑影刺去。兩個擺渡佬立時現(xiàn)出烏龜原形,慌忙向五曲上游爬去,但爬到八曲上水獅旁,就再也爬不動了,變成了一對石龜。請大家注意看,左岸邊這座橫亙的巨巖,稱鼓樓巖,巖石像不像一童子在跪拜。巖后有紫芝峰。在峰的半腰有一座巖石像觀世音菩薩,這一景叫“童子拜觀音”。前面跟大家說,尼姑磨豆?jié){,就是給這位童子吃。位于紫芝峰后的并列兩峰像不像一對碩大的乳房,俗稱“雙乳峰”。有一外國小朋友觀賞雙乳峰后天真地說:如果媽媽的乳房也有這么大,那天下的小孩子就不愁沒有奶吃了。

舟過湍急的芙蓉灘,是為七曲。溪右邊的這座山峰,四面峭壁,宛如聳立于水中的巍峨的石城,俗稱“城高巖”。其半腰有門可見,那是攀登城高巖的唯一石徑。巖上松竹環(huán)簇,滿坡滴綠。在始建于明代的城高庵舊址。巖下的潭,名放生潭。南宋端平元年(1234年)端午節(jié),山中道士曾奉旨在此設壇祈禱,放生魚潭內(nèi)。從那時起九曲溪禁止捕魚,相沿成為習俗。

筏下獺控灘,便進入了六曲,諸曲唯此曲行程最短,然天游峰乃“武夷第一勝地”。南宋著名理學家朱熹題詩贊道:“六曲蒼屏繞碧灣,茆茨終日掩柴關??蛠硪需r花落,猿鳥不驚春意閑。”筏至六曲,首先映入大家眼簾的這塊如刀切斧劈的巖壁,就是曬布巖。神話傳說是赤腳大仙晾曬帛綿的,曬布巖又高又闊,又平又險,寬約800米,高200米,似一張巨大的屏風,把武夷山景區(qū)隔為溪南山北。巖壁上有宋、元、明、清歷代名士留下的題刻二十余處,其中朱熹的“逝者如斯”[圖]題刻,是迄今武夷山景區(qū)內(nèi)所能辨認的400多處摩崖石刻中最早的一幅。由于此處題刻又多又雅,故而常常引來諸多凡夫俗子到此評頭論足,觀賞一番。他們高一聲,低一聲,鬧鬧哄哄有時還加上過往竹筏工的山歌和號子,既給游人助興,又給評論眾士添煩。時間久了,那些生長在九曲溪的筏工,都驚奇的發(fā)現(xiàn),無論山歌還是號子,對歌還是呼喊,都能引發(fā)出陣陣空谷回聲,招至從近至遠此起彼伏的聲浪,真是唯妙唯肖。一些文人墨客便給這塊本不起眼的巨巖取了個“響聲巖”的雅名。響聲巖前這塊巨石叫目魚石,大家看其形,像不像個新鮮飽滿的目魚。

筏過老雅灘,是為五曲。諸曲唯五曲地勢寬曠。左側這座山峰是隱屏峰,峰下有宋代大儒朱熹親手創(chuàng)建的武夷精舍。右側這座山峰是晚對峰,峰的石壁上鐫刻有出自清乾隆狀元馬易齋之手的“道南理窟”四個足有三米見方的大字。據(jù)專家、學者的研究結果,道南理窟大意是:宋元豐四年(1081年),閩學鼻祖游酢和楊時一道前往河南穎昌(今許昌)拜大理學家程顥為師。二人到程家時,恰遇老先生正閉目養(yǎng)神,兩人不敢驚擾,恭立門外。時值隆冬季節(jié),大雪紛飛,待老先生醒來時,門外積雪已達盡余,故留下了“程門立雪”的佳話。二人誠心拜師求學的精神深深感動了老先生,老先生便竭盡全力教誨這二位學生。時至學成,程顥送至大路口,望著他們漸漸遠去的背影,高興地說:“吾道南矣”。游酢和楊時回閩后極力傳播程氏理學,相繼涌現(xiàn)出羅從彥、李侗、朱熹等閩學先賢。尤其是朱熹,這位理學集大成者,在武夷山親手創(chuàng)建武夷精舍聚眾講學達十年之久,培養(yǎng)出了大批理學人才,如蔡元定、游九言、黃干、真德秀等。在此期間,他完成了集理學之大成的代表作——《論語集注》和《孟子集注》。南宋時期,武夷山五曲一帶書院林立,除武夷精舍外,相繼還有游九言的“水支寮”。蔡沈的“南山書堂”,蔡沅的“詠歸堂”,徐幾的“靜可書堂”,熊禾的“洪源書堂”等等。武夷山儼然成為祖國南方理學研究的中心,因而把武夷山稱為“道南理窟”是恰如其分的。

大家請看,前面右邊這二座山峰,一座是丹爐巖,一座是仙跡巖。前者因頗像傳說中的太上老君的煉丹爐而得名;后者山巖上有兩個圓石窩,相傳是武夷仙人跪拜皇太姥留下的膝窩,故又名“仙膝巖”。溪邊的這兩個巖洞,一個叫米倉,一個叫鹽倉。再往前走,撲入眼簾的這座山峰是天柱峰,俗稱“酒壇峰”。傳說在一次瑤池的蟠桃會上,李鐵拐不屑于王母娘娘所賜的“仙酒”,卻端出一壇從武夷山山民家里討來的家釀米酒,咕嘟咕嘟大喝起來。不料想,醇郁的酒香四處飄溢,眾仙們便紛紛丟棄“仙酒”,來搶喝鐵拐李的武夷米酒。鐵拐李眼看酒被指搶光了,一氣之下,便舉起拐杖向酒壇擊去,酒巴壇便不偏不倚地落在更衣臺旁的九曲溪邊。請大家注意看,它的半腰有遭擊的杖痕。連著天柱峰這座山巖是更衣臺。相傳武夷仙人魏王子騫是在此更衣登天柱峰成仙,故名。登上更衣臺,五曲山水一覽列遺。

過五曲大橋,右折,便進入四曲。溪南這一片空曠的平地,就是元代皇家御茶園的遺址。武夷山產(chǎn)茶歷史悠久。據(jù)《崇安縣志》記載:唐貞元年間(785-820xx年)武夷山一帶已有蒸焙后研碎而塑成團狀的“研膏”茶制造,這便是最早的武夷巖茶。宋代大文學家蘇東坡在詠茶詩中贊道:“武夷溪邊粟粒芽,前丁后蔡相寵嘉?!蔽湟膸r茶的入貢,始于宋代。色、香、味俱全的武夷巖茶入貢,立即受到朝庭上下的喜愛。為極大地享用武夷巖茶。元大德六年(1320xx年)便下令創(chuàng)辦武夷御茶園。據(jù)《武夷山志》記載,御茶園初創(chuàng)時,曾盛極一時。園內(nèi)建筑布局是前在仁鳳門,中有拜發(fā)殿、清神堂。四周有思敬亭、焙芳亭、燕嘉亭、宜寂亭、浮光亭等。此外,還有碧天橋和通仙井。御茶園設場官2名負責管理,每年交貢茶360斤。泰定五年(1320xx年),崇安縣(現(xiàn)為武夷山市,下同)縣令張端本于園之左右各建一個茶場。至順三年(1332年),建寧總管暗都刺又在通仙井旁筑一高臺,高五尺,方一丈六尺,名為“喊山臺”。臺上有亭,名為“喊泉亭”。所據(jù)說每年“驚蟄”這天,崇安縣令都要在此舉行隆重的開山儀式。當縣令拈香跪拜,念罷祭文后,隸卒就鳴金擊鼓,同時高喊:“茶發(fā)芽了!茶發(fā)芽人!”舉行過儀式,爾后開山采茶。武夷巖茶的入貢,給武夷山茶農(nóng)帶來深重的災難。茶園官吏為完成上交貢額,便對茶農(nóng)進行敲榨勒索。茶農(nóng)不堪其苦,被迫四處逃亡。到明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這個有著250多年的歷史的御茶園便被子廢棄了,只留下一口水味清甜的通仙井。

與御茶園隔岸相對的這個渡口,就是平林渡。這是古時候上云窩、天游峰的必經(jīng)渡口。渡口石壁上鐫刻有“龐公吃茶處”和“應接不暇”這兩段有趣的題刻。龐公是明代福建建州太守,即現(xiàn)在的地區(qū)專員。一天這位閩北地區(qū)最高行政長官微服私訪到此,見僧人正忙著以茶待客,顧不上招呼他。他等了很久才品了茶,于是寫了“寵公吃茶處”放在桌上。事后僧人察覺怠慢了太守,趕忙將“龐公吃茶處”刻在石壁上,旁邊加上“應接不暇”表明歉意。太守沒有擺架子唬人整人,和尚不卑不亢,彼此心領神會了。渡口邊斜倚一石,石上裂開一罅,如同利劍所劈。相傳是武夷控鶴仙人試劍之處,故名“試劍石”。溪流穿過試劍石,可見石上有峭壁、穹崖、裂罅、洞穴,幾竿翠竹低垂于水面,乘筏洄洑其中,好似在九曲溪里漂流一樣,故人稱“小九曲”。

過小九曲,經(jīng)題詩巖,前面這座壁立萬仞的山峰為大藏峰。后面那座是鳴鶴峰,相傳曾有白鶴翔集,仰天長唳而得名。大藏峰橫亙數(shù)百丈。山巔聳拔如檐,巖溜滴落水中,叮叮咚咚敲擊水面,大家是否感覺到有如悅耳動聽的琴聲。筏過其下,但覺“日午吹陰風,晝氣暗若夕”,不知大家有否這種感覺。請大家抬頭看,大藏峰半壁有兩個洞穴,一上一下,相去不甚遠。上為雞窠巖,洞內(nèi)一團稻草,不知何時擱此,至今錄腐不朽;下為金雞洞。峰頂有超真亭、仙史館,今已廢圯。請大家坐穩(wěn),現(xiàn)在我們筏下的這個潭,名臥龍?zhí)?,深達30多米,是九曲溪內(nèi)最深的水潭。關于這個深潭的來歷,有著一段令人驚心動魄的傳說。相傳在很早以前,這潭里曾潛伏著一條惡龍,它時常帶領八條小龍張牙舞爪,追逐嬉戲,攪得天昏地暗,溪水泛濫。有一天,一位仙人途徑此地,見惡龍作怪,便拔出寶劍,將8條惡龍斬死在潭中,唯有一條小龍搖尾乞憐,苦苦求情,愿意改邪歸正,仙人便留下它,命它在此護佑武夷山。從此,這潭便有了“臥龍?zhí)丁敝Q。如果有緣,大家到武夷山觀光時說不定還可以看到小龍出游的情景。西游記中小白龍騰出水面的鏡頭就是在這里拍攝的。與大藏峰相對的這座山巖叫仙釣臺。請大家注意看,巖壁半腰相距不遠的兩個石隙里,插著三根不朽的木器廠桿,相傳是姜太公的釣竿。

從臥龍?zhí)肚靶校^仙游巖,便進入了三曲。仙釣臺旁邊這座山峰是仙游巖。緊挨著仙游巖的是上升峰。三曲的這個灘叫雷磕灘,灘前這個山巖名車線巖。車線巖背后這座獨立的峰巖,叫升日峰。每天清晨峰頂映日,色彩艷麗,故名“升日”。竹筏前移,大家再回頭看這座山峰,像不像個猿人,故又稱“猿人石”。

溪右邊這座陡峭的山峰,是小藏峰,又名仙船巖、船場巖。請大家注意看,小藏峰的千尋絕壁隙間縱橫交錯地插了許多木板,木板上擱著形似小舟的棺材。半在隙內(nèi),半懸于空中,風雨不毀。當?shù)厝朔Q之為“虹橋板”和“架壑船棺”。經(jīng)考古工作者考察,所謂“架壑船棺”是古代聚居在這一帶的閩越族葬俗的遺物。船棺外形分為兩類:一類為兩頭翹起如般形;一類方形其狀如盒,俗稱“函”。所謂“虹板橋”,也就是用來支架船棺或架設棧道的木板。經(jīng)碳14測定,架壑船棺歷時已在3800多年。按史籍記載,閩越人通常聚居在溪谷間,習于水斗,善于用舟。因此反映到思想意識上,船被認為是最珍貴的的東西;用“船”作葬具,是十分隆重的。而利用懸崖絕壁上巖穴來藏棺起先很可能是為避免遭到野獸的侵襲和外人的損害,久而相沿成習,形成一種葬制,以此表示對死者的崇敬。在家也許會問,三千多年前在生產(chǎn)力十分低下,生產(chǎn)工具又很落后的情況下,閩越人是怎樣把一具具船棺放安放在懸崖絕壁的巖洞中?是啊!這個問題有過許多解釋,但至今仍未解開,仍然是個迷。

筏下雷磕灘,是為三曲。前面這座形狀如柱,兀立挺拔數(shù)丈的山峰,就是玉女峰[圖]。玉女峰是武夷山景區(qū)最著名的景觀,是福建旅游的標志。著名作家劉白羽在《武夷頌》中寫道:“我曾仰望長江上的神女峰而惆悵,我曾凝眸石林中的阿詩瑪而慨嘆,但我以為武夷山東的玉女峰的確是美得驚人,它不但婀娜多姿,而且神情飄逸,當我們的竹筏已浮游而過,我還屢屢回顧,它使想到我在巴黎羅浮宮中默默觀賞維納斯那一時刻我心中所升起的親切、喜悅、完善的人和生命自由的莊嚴的向往?!薄岸ねび衽?,插花臨水為誰容?”玉女峰與雄峙一曲的大王峰隔溪相望,好像一對戀人。左邊這座山峰稱“鐵板嶂”,橫亙兩峰之間,好像故意遮斷作梗。也許是寓情于景,這里流傳著一段動人的民間故事。相傳很早以前,武夷山是一個洪水泛濫,野獸出沒的地方。百姓輾轉溝壑,無以為生。一天,從遠方來了一個小伙子,目睹這一慘境,便帶領大伙劈山鑿石,疏通河道。經(jīng)過不懈的努力,終于治服了水患。被疏通的河道就是今天的九曲溪,挖出來的砂石,便堆成了三十六峰、九十九巖。有一次,天上玉女出游路經(jīng)武夷山時,被武夷山的美景迷住了。于是她便偷偷下凡留在人間,并愛上了這個勤勞勇敢的小伙子。不幸此事被鐵板鬼知道,他就從中作梗,將此事密告發(fā)玉皇。玉皇大怒,便下令捉拿玉女歸天,玉女不從,一定要與這小伙子結為夫妻。玉皇無奈,只好將他們點化成石,分隔在九曲溪兩岸。鐵板鬼為討好玉皇,也變成一塊大石,插在他們中間,日夜監(jiān)視他們的行動,他們只好憑籍鏡臺,彼此淚眼相望。

九曲灣導游詞 九曲溪竹筏漂流導游詞篇三

各位朋友,武夷山的各大酒店都座落在武夷山國家旅游度假區(qū)內(nèi),從度假區(qū)到星村碼頭約需20分鐘的行程。首先我簡要地介紹一下九曲溪的概況:世間中山水幽奇以武夷山為第一,武夷之魂在九曲溪。這條發(fā)源于武夷山脈主峰--黃崗山西南麓的溪流,澄沏清瑩,經(jīng)星村鎮(zhèn)由西向東穿過武夷山景區(qū),盈盈一水,折為九曲,因此得名。九曲溪面積為8.5平方公里,全長約9.5公里。山挾水轉,水繞山行,每一曲都有不同景致的山水畫意。游人乘坐寬約2米,長約9米,從遠古小舟脫胎而來的竹筏,沖波擊浪而下,不僅能領略到有驚無險的情趣,而且四面無遮無攔,抬頭可見山景,俯首能賞水色,側耳可聽溪聲,伸手能角清流。古人游九曲溪,是從武夷宮按由一曲逆流而上的。自崇(安)桐(木)公路開通后,游人則是從九曲到一曲順流而下,這樣隨波逐流,飄然前行,更加輕快、迅疾。

各位朋友,左邊的圖片是九曲溪碼頭。我簡要介紹一下乘坐竹筏的一些注意事項:一、按六個人乘坐一張竹筏,大家自由結合;二、上竹筏請不要爭先獻詞后,注意橫踩二根毛竹。以免滑落水中;三、竹筏行進中,要聽從筏工指揮,請不要隨意從坐椅上站立照相,更不要在竹筏上隨意走動。

各位朋友,竹筏現(xiàn)飄然前行在九曲溪平川一帶。右側這座山與云齊,叫齊云峰,因形似火焰,故又俗稱火焰山。民間傳說,古時候火焰山的烈焰常使山下這個村莊著火,鄉(xiāng)民們一次次遭災毀屋,一次次又被迫再建新屋,于是這個村莊便有“新村”的稱號。后上天為拯救生靈,便派武夷十三仙人下凡施法術在山前鑿開一條江墩溪,從此村莊安寧,日漸繁榮,萬家燈火猶如天上點點繁星。從此村莊改名為“星村”。

左側這座山峰叫白云巖,又名靈峰。白云巖重巖聳疊,巍然云際,每當拂曉,常有白云在巖的半腰飄悠,忽聚忽散,分合不定,故名白云巖。白云巖上現(xiàn)遺有幾堵殘垣頹壁,是白云庵的舊址。在庵的后壁上,有一巖洞,稱白云洞。我國演述周武王伐商的古代小說《封神演義》中提到的道人喬坤,就曾在此修養(yǎng),自稱是武夷山白云洞“散人”。后因協(xié)助姜子牙破陣有功,受封為“夜游神”。巖的北面有一個軒敞的巖洞,人稱“極樂國”。其進洞路徑之險,可謂武夷第一。這里上下都是絕壁,壁間只有一線橫坳,是進洞的唯一途徑。人們一定要伏身蛇行,手腳并用,才能爬過巖縫進入洞中。明萬歷四十四年(1620xx年),我國古代著名旅行家徐霞客首次入閩武夷山時,就曾半歷其境,并在《武夷山日記》里生動地記述了這個驚險的歷程:“余從壁坳行,已而坳漸低,壁危,則就而傴僂;愈低愈狹,則膝行蛇伏。至坳轉處,上下僅懸七寸,闊上尺五,坳外壁深萬仞。余匍匐以進,胸背相摩,得度其險。巖果軒敞層疊,有斧鑿于中,欲開道而未就也?!闭驹诎自茙r巔,南望九曲溪上游,平疇沃野,豁然開朗,別有一番天地。南宋著名理學家朱熹的“九曲將窮眼豁然,桑麻雨露見平川”的詩句,描寫的就是這一帶的景色。

竹筏駛上淺灘,右邊這座山峰名仙巖[圖],請大家注意看,巖上這一塊巨石像不像一把芭蕉扇。緊鄰仙巖的這三座山峰,中間像不像個球,兩邊山峰猶如兩頭雄獅,俗稱“雙獅戲球”。溪右邊這塊巖石嘴尖腿細,背上布滿藤蘿、花叢、俗稱“孔雀開屏石”。

過仙巖腳下的白沙潭,竹筏始進入九曲。白云巖在左邊這座形似鼓的山峰,稱鼓子峰。峰前這座山巖因形似烏紗帽巖。竹筏前行,回顧紗帽巖。竹筏前行,回顧紗帽巖又形似筆架,繼而又見三石分立,象“品”字,故又稱品石巖。品石巖左邊是環(huán)佩巖,巖上有一巨石像不像頭小貓,正伸出頭撲食面前那塊“豬肝”。淺灘將盡,大家看左岸邊這塊巨石,像不像水牛把頭栽進水中,僅露出一角一眼,俗稱“牛牯石”,石下深潭稱牛牯潭。過牛牯潭,岸右邊這兩塊相迭在一起的巨石像不像磨墩,因而俗稱磨墩巖。南宋宰相李綱游九曲溪時,稱其為大小廩石。磨墩巖對岸對岸這塊巨石像不像人面,眼睛鼻子都清晰可見,左邊眼睛睜著,右邊眼睛閉著,俗稱人面石。人面石右邊這兩塊巨石一前一后,前面一石頂上光禿像不像和尚,后面一石像不像尼姑帽,當?shù)匕傩諔蚍Q為“和尚背尼姑”。相傳武夷山有個好心的和尚,見尼姑要過溪到磨墩巖磨豆?jié){給“童子”吃有困難,就主動提出背尼姑過溪。這雖說有違佛教戒律,但助人為樂的精神還是深深地感動了位于一旁的人面石。見此情景,說又不是,不說又不是,只好“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了事。筏過淺灘,拐個彎便進入八曲。

八曲,夾溪兩岸,奇峰環(huán)拱,怪石嶙峋,狀如動物,素有“水上動物園”之稱。溪左有臥獅笑猴、上下水龜石[、貓兒石、魚磕石、海蚧石;溪右有象鼻巖、駱駝峰等,維妙維肖,栩栩如生。關于上、下水龜石,還流傳這么一段動人的故事:傳說南宋淳熙20xx年(1184年),朱熹辭官回到武夷山,住在清隱巖下的茶洞旁著書講學。一天黃昏,朱熹正對著滿天的晚霞吟詩作賦,忽聽門外傳來:“先生,先生?!钡暮魡?。朱熹出門一看,只見茶洞外正笑吟吟走來一位相貌端莊的姑娘,便問:“你是何人,家住哪里,為何來到此地?”姑娘答道:“我姓胡,名叫麗娘,家住五曲河對面。因仰慕先生的才學,特來拜您為師。”朱熹見女子端莊識禮,又求學心切,就收留了她。從此,麗娘風雨無阻,每天晚上都來到朱熹的書房。她讀遍了四書五經(jīng),替朱熹眷寫了大量的詩文。麗娘的才學、多情,使朱熹感到了溫暖與歡樂。一天傍晚,朱熹在五曲平林渡口遇到擺渡的烏老頭兩口子。烏老頭對朱熹說:“看你氣色不好,定是中邪了。你可知道每晚至你書房的女子是誰嗎?她就是武夷山的狐貍精。想謀你的才學,奪你祖?zhèn)鞯挠裢?”“啊!”朱熹不禁大吃一驚,心里直納悶:好端端一個正經(jīng)女子,怎會是狐妖?“如果你不信,不妨待她睡著時,看看有沒有雙玉筷從她的鼻孔里伸出?!被丶乙院?,朱熹心如亂麻,一連兩個夜晚不能入眠,麗娘溫存地相陪著。到了第三個夜晚,麗娘實在困極了,就伏在書桌上睡著了。四更天時,朱熹打個瞌睡醒來,頓時被眼前一片光亮驚呆了。果然,一雙碧綠透明的玉筷從麗娘的鼻孔伸了出來。他慌忙之中,碰落了玉筷,閃出了一只狐貍的影子,一晃就不見了。麗娘醒來,頓覺天懸地轉,痛苦地說:“先生,我是武夷山修煉千年的狐貍精。因仰慕先生的才學,知道先生寂寞,才每晚渡河來陪伴。不料平林擺渡佬,那一對害人的烏龜精,想謀先生玉碗和麗娘的玉筷,曾跟我斗法輸了,被貶在那兒擺渡。他們就惡語中傷,撥弄是非,迫使我倆分離。先生啊!如今麗娘玉筷離身,千年道行已破,我該到南螟靖里長眠去了?!闭f完,淚水漣漣,與朱熹難舍難分。忽然空中轟隆滾過一陣悶雷,在一陣旋風里閃過一對黑影,麗娘忙指著窗外的黑影喊道:“先生,它們毀了麗娘,拆散我們之間的情誼呀!”朱熹氣得咬牙切齒,渾身打打顫,抄起朱筆就往窗外扔去,只見朱筆就像一只燃燒的箭直向這一對黑影刺去。兩個擺渡佬立時現(xiàn)出烏龜原形,慌忙向五曲上游爬去,但爬到八曲上水獅旁,就再也爬不動了,變成了一對石龜。請大家注意看,左岸邊這座橫亙的巨巖,稱鼓樓巖,巖石像不像一童子在跪拜。巖后有紫芝峰。在峰的半腰有一座巖石像觀世音菩薩,這一景叫“童子拜觀音”。前面跟大家說,尼姑磨豆?jié){,就是給這位童子吃。位于紫芝峰后的并列兩峰像不像一對碩大的乳房,俗稱“雙乳峰”。有一外國小朋友觀賞雙乳峰后天真地說:如果媽媽的乳房也有這么大,那天下的小孩子就不愁沒有奶吃了。

舟過湍急的芙蓉灘,是為七曲。溪右邊的這座山峰,四面峭壁,宛如聳立于水中的巍峨的石城,俗稱“城高巖”。其半腰有門可見,那是攀登城高巖的唯一石徑。巖上松竹環(huán)簇,滿坡滴綠。在始建于明代的城高庵舊址。巖下的潭,名放生潭。南宋端平元年(1234年)端午節(jié),山中道士曾奉旨在此設壇祈禱,放生魚潭內(nèi)。從那時起九曲溪禁止捕魚,相沿成為習俗。

筏下獺控灘,便進入了六曲,諸曲唯此曲行程最短,然天游峰乃“武夷第一勝地”。南宋著名理學家朱熹題詩贊道:“六曲蒼屏繞碧灣,茆茨終日掩柴關??蛠硪需r花落,猿鳥不驚春意閑?!狈ぶ亮?,首先映入大家眼簾的這塊如刀切斧劈的巖壁,就是曬布巖。神話傳說是赤腳大仙晾曬帛綿的,曬布巖又高又闊,又平又險,寬約800米,高200米,似一張巨大的屏風,把武夷山景區(qū)隔為溪南山北。巖壁上有宋、元、明、清歷代名士留下的題刻二十余處,其中朱熹的“逝者如斯”[圖]題刻,是迄今武夷山景區(qū)內(nèi)所能辨認的400多處摩崖石刻中最早的一幅。由于此處題刻又多又雅,故而常常引來諸多凡夫俗子到此評頭論足,觀賞一番。他們高一聲,低一聲,鬧鬧哄哄有時還加上過往竹筏工的山歌和號子,既給游人助興,又給評論眾士添煩。時間久了,那些生長在九曲溪的筏工,都驚奇的發(fā)現(xiàn),無論山歌還是號子,對歌還是呼喊,都能引發(fā)出陣陣空谷回聲,招至從近至遠此起彼伏的聲浪,真是唯妙唯肖。一些文人墨客便給這塊本不起眼的巨巖取了個“響聲巖”的雅名。響聲巖前這塊巨石叫目魚石,大家看其形,像不像個新鮮飽滿的目魚。

筏過老雅灘,是為五曲。諸曲唯五曲地勢寬曠。左側這座山峰是隱屏峰,峰下有宋代大儒朱熹親手創(chuàng)建的武夷精舍。右側這座山峰是晚對峰,峰的石壁上鐫刻有出自清乾隆狀元馬易齋之手的“道南理窟”四個足有三米見方的大字。據(jù)專家、學者的研究結果,道南理窟大意是:宋元豐四年(1081年),閩學鼻祖游酢和楊時一道前往河南穎昌(今許昌)拜大理學家程顥為師。二人到程家時,恰遇老先生正閉目養(yǎng)神,兩人不敢驚擾,恭立門外。時值隆冬季節(jié),大雪紛飛,待老先生醒來時,門外積雪已達盡余,故留下了“程門立雪”的佳話。二人誠心拜師求學的精神深深感動了老先生,老先生便竭盡全力教誨這二位學生。時至學成,程顥送至大路口,望著他們漸漸遠去的背影,高興地說:“吾道南矣”。游酢和楊時回閩后極力傳播程氏理學,相繼涌現(xiàn)出羅從彥、李侗、朱熹等閩學先賢。尤其是朱熹,這位理學集大成者,在武夷山親手創(chuàng)建武夷精舍聚眾講學達十年之久,培養(yǎng)出了大批理學人才,如蔡元定、游九言、黃干、真德秀等。在此期間,他完成了集理學之大成的代表作——《論語集注》和《孟子集注》。南宋時期,武夷山五曲一帶書院林立,除武夷精舍外,相繼還有游九言的“水支寮”。蔡沈的“南山書堂”,蔡沅的“詠歸堂”,徐幾的“靜可書堂”,熊禾的“洪源書堂”等等。武夷山儼然成為祖國南方理學研究的中心,因而把武夷山稱為“道南理窟”是恰如其分的。

大家請看,前面右邊這二座山峰,一座是丹爐巖,一座是仙跡巖。前者因頗像傳說中的太上老君的煉丹爐而得名;后者山巖上有兩個圓石窩,相傳是武夷仙人跪拜皇太姥留下的膝窩,故又名“仙膝巖”。溪邊的這兩個巖洞,一個叫米倉,一個叫鹽倉。再往前走,撲入眼簾的這座山峰是天柱峰,俗稱“酒壇峰”。傳說在一次瑤池的蟠桃會上,李鐵拐不屑于王母娘娘所賜的“仙酒”,卻端出一壇從武夷山山民家里討來的家釀米酒,咕嘟咕嘟大喝起來。不料想,醇郁的酒香四處飄溢,眾仙們便紛紛丟棄“仙酒”,來搶喝鐵拐李的武夷米酒。鐵拐李眼看酒被指搶光了,一氣之下,便舉起拐杖向酒壇擊去,酒巴壇便不偏不倚地落在更衣臺旁的九曲溪邊。請大家注意看,它的半腰有遭擊的杖痕。連著天柱峰這座山巖是更衣臺。相傳武夷仙人魏王子騫是在此更衣登天柱峰成仙,故名。登上更衣臺,五曲山水一覽列遺。

過五曲大橋,右折,便進入四曲。溪南這一片空曠的平地,就是元代皇家御茶園的遺址。武夷山產(chǎn)茶歷史悠久。據(jù)《崇安縣志》記載:唐貞元年間(785-820xx年)武夷山一帶已有蒸焙后研碎而塑成團狀的“研膏”茶制造,這便是最早的武夷巖茶。宋代大文學家蘇東坡在詠茶詩中贊道:“武夷溪邊粟粒芽,前丁后蔡相寵嘉。”武夷巖茶的入貢,始于宋代。色、香、味俱全的武夷巖茶入貢,立即受到朝庭上下的喜愛。為極大地享用武夷巖茶。元大德六年(1320xx年)便下令創(chuàng)辦武夷御茶園。據(jù)《武夷山志》記載,御茶園初創(chuàng)時,曾盛極一時。園內(nèi)建筑布局是前在仁鳳門,中有拜發(fā)殿、清神堂。四周有思敬亭、焙芳亭、燕嘉亭、宜寂亭、浮光亭等。此外,還有碧天橋和通仙井。御茶園設場官2名負責管理,每年交貢茶360斤。泰定五年(1320xx年),崇安縣(現(xiàn)為武夷山市,下同)縣令張端本于園之左右各建一個茶場。至順三年(1332年),建寧總管暗都刺又在通仙井旁筑一高臺,高五尺,方一丈六尺,名為“喊山臺”。臺上有亭,名為“喊泉亭”。所據(jù)說每年“驚蟄”這天,崇安縣令都要在此舉行隆重的開山儀式。當縣令拈香跪拜,念罷祭文后,隸卒就鳴金擊鼓,同時高喊:“茶發(fā)芽了!茶發(fā)芽人!”舉行過儀式,爾后開山采茶。武夷巖茶的入貢,給武夷山茶農(nóng)帶來深重的災難。茶園官吏為完成上交貢額,便對茶農(nóng)進行敲榨勒索。茶農(nóng)不堪其苦,被迫四處逃亡。到明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這個有著250多年的歷史的御茶園便被子廢棄了,只留下一口水味清甜的通仙井。

與御茶園隔岸相對的這個渡口,就是平林渡。這是古時候上云窩、天游峰的必經(jīng)渡口。渡口石壁上鐫刻有“龐公吃茶處”和“應接不暇”這兩段有趣的題刻。龐公是明代福建建州太守,即現(xiàn)在的地區(qū)專員。一天這位閩北地區(qū)最高行政長官微服私訪到此,見僧人正忙著以茶待客,顧不上招呼他。他等了很久才品了茶,于是寫了“寵公吃茶處”放在桌上。事后僧人察覺怠慢了太守,趕忙將“龐公吃茶處”刻在石壁上,旁邊加上“應接不暇”表明歉意。太守沒有擺架子唬人整人,和尚不卑不亢,彼此心領神會了。渡口邊斜倚一石,石上裂開一罅,如同利劍所劈。相傳是武夷控鶴仙人試劍之處,故名“試劍石”。溪流穿過試劍石,可見石上有峭壁、穹崖、裂罅、洞穴,幾竿翠竹低垂于水面,乘筏洄洑其中,好似在九曲溪里漂流一樣,故人稱“小九曲”。

過小九曲,經(jīng)題詩巖,前面這座壁立萬仞的山峰為大藏峰。后面那座是鳴鶴峰,相傳曾有白鶴翔集,仰天長唳而得名。大藏峰橫亙數(shù)百丈。山巔聳拔如檐,巖溜滴落水中,叮叮咚咚敲擊水面,大家是否感覺到有如悅耳動聽的琴聲。筏過其下,但覺“日午吹陰風,晝氣暗若夕”,不知大家有否這種感覺。請大家抬頭看,大藏峰半壁有兩個洞穴,一上一下,相去不甚遠。上為雞窠巖,洞內(nèi)一團稻草,不知何時擱此,至今錄腐不朽;下為金雞洞。峰頂有超真亭、仙史館,今已廢圯。請大家坐穩(wěn),現(xiàn)在我們筏下的這個潭,名臥龍?zhí)?,深達30多米,是九曲溪內(nèi)最深的水潭。關于這個深潭的來歷,有著一段令人驚心動魄的傳說。相傳在很早以前,這潭里曾潛伏著一條惡龍,它時常帶領八條小龍張牙舞爪,追逐嬉戲,攪得天昏地暗,溪水泛濫。有一天,一位仙人途徑此地,見惡龍作怪,便拔出寶劍,將8條惡龍斬死在潭中,唯有一條小龍搖尾乞憐,苦苦求情,愿意改邪歸正,仙人便留下它,命它在此護佑武夷山。從此,這潭便有了“臥龍?zhí)丁敝Q。如果有緣,大家到武夷山觀光時說不定還可以看到小龍出游的情景。西游記中小白龍騰出水面的鏡頭就是在這里拍攝的。與大藏峰相對的這座山巖叫仙釣臺。請大家注意看,巖壁半腰相距不遠的兩個石隙里,插著三根不朽的木器廠桿,相傳是姜太公的釣竿。

從臥龍?zhí)肚靶?,過仙游巖,便進入了三曲。仙釣臺旁邊這座山峰是仙游巖。緊挨著仙游巖的是上升峰。三曲的這個灘叫雷磕灘,灘前這個山巖名車線巖。車線巖背后這座獨立的峰巖,叫升日峰。每天清晨峰頂映日,色彩艷麗,故名“升日”。竹筏前移,大家再回頭看這座山峰,像不像個猿人,故又稱“猿人石”。

溪右邊這座陡峭的山峰,是小藏峰,又名仙船巖、船場巖。請大家注意看,小藏峰的千尋絕壁隙間縱橫交錯地插了許多木板,木板上擱著形似小舟的棺材。半在隙內(nèi),半懸于空中,風雨不毀。當?shù)厝朔Q之為“虹橋板”和“架壑船棺”。經(jīng)考古工作者考察,所謂“架壑船棺”是古代聚居在這一帶的閩越族葬俗的遺物。船棺外形分為兩類:一類為兩頭翹起如般形;一類方形其狀如盒,俗稱“函”。所謂“虹板橋”,也就是用來支架船棺或架設棧道的木板。經(jīng)碳14測定,架壑船棺歷時已在3800多年。按史籍記載,閩越人通常聚居在溪谷間,習于水斗,善于用舟。因此反映到思想意識上,船被認為是最珍貴的的東西;用“船”作葬具,是十分隆重的。而利用懸崖絕壁上巖穴來藏棺起先很可能是為避免遭到野獸的侵襲和外人的損害,久而相沿成習,形成一種葬制,以此表示對死者的崇敬。在家也許會問,三千多年前在生產(chǎn)力十分低下,生產(chǎn)工具又很落后的情況下,閩越人是怎樣把一具具船棺放安放在懸崖絕壁的巖洞中?是啊!這個問題有過許多解釋,但至今仍未解開,仍然是個迷。

筏下雷磕灘,是為三曲。前面這座形狀如柱,兀立挺拔數(shù)丈的山峰,就是玉女峰[圖]。玉女峰是武夷山景區(qū)最著名的景觀,是福建旅游的標志。著名作家劉白羽在《武夷頌》中寫道:“我曾仰望長江上的神女峰而惆悵,我曾凝眸石林中的阿詩瑪而慨嘆,但我以為武夷山東的玉女峰的確是美得驚人,它不但婀娜多姿,而且神情飄逸,當我們的竹筏已浮游而過,我還屢屢回顧,它使想到我在巴黎羅浮宮中默默觀賞維納斯那一時刻我心中所升起的親切、喜悅、完善的人和生命自由的莊嚴的向往?!薄岸ねび衽?,插花臨水為誰容?”玉女峰與雄峙一曲的大王峰隔溪相望,好像一對戀人。左邊這座山峰稱“鐵板嶂”,橫亙兩峰之間,好像故意遮斷作梗。也許是寓情于景,這里流傳著一段動人的民間故事。相傳很早以前,武夷山是一個洪水泛濫,野獸出沒的地方。百姓輾轉溝壑,無以為生。一天,從遠方來了一個小伙子,目睹這一慘境,便帶領大伙劈山鑿石,疏通河道。經(jīng)過不懈的努力,終于治服了水患。被疏通的河道就是今天的九曲溪,挖出來的砂石,便堆成了三十六峰、九十九巖。有一次,天上玉女出游路經(jīng)武夷山時,被武夷山的美景迷住了。于是她便偷偷下凡留在人間,并愛上了這個勤勞勇敢的小伙子。不幸此事被鐵板鬼知道,他就從中作梗,將此事密告發(fā)玉皇。玉皇大怒,便下令捉拿玉女歸天,玉女不從,一定要與這小伙子結為夫妻。玉皇無奈,只好將他們點化成石,分隔在九曲溪兩岸。鐵板鬼為討好玉皇,也變成一塊大石,插在他們中間,日夜監(jiān)視他們的行動,他們只好憑籍鏡臺,彼此淚眼相望。

九曲灣導游詞 九曲溪竹筏漂流導游詞篇四

各位旅客,大家好!我姓童,今天能有機會以導游的身份跟大家一起領略四大名山之一武夷山脈的美景,感到非常榮幸,希望能得到大伙的支持與配合。

武夷山之福建省西北部,平均海拔350米,方圓70多平方千米。她有黃山的秀麗,泰山的古老,峨嵋的險峻。我們從星村出發(fā),沿著九曲溪,順流而下。我們今天以漂流為主,而不是以登山為主,既輕松愉快,又驚險刺激,還能欣賞千姿百態(tài)的奇峰和清澈見底的碧水,一曲一個景。我來介紹:我們從一曲出發(fā),注意看四周特有的碧水丹山,水是不是變化多端?前面有許多怪石可以自由照相,風姿綽約的“玉女峰”,雄偉壯觀的“大王峰”,威風凜凜的“獅子峰”…… “玉女峰”與“大王峰”遙遙相對,像情人似的感情很深,卻被一座“鐵板峰”隔著,見不到面。瞧,“大王峰”這巖石像不像火腿?看,那個“漢堡”真誘人。

(第二天,車上)每人手里都有地圖了嗎?今天要去天游峰,自由活動。天游峰位于九曲溪六曲西部,這是武夷第一峰。山上的妙高臺可以去觀看一下。妙高臺后,有一株罕見的紅豆樹,現(xiàn)在正有豆莢,要去玩玩。還有妙高臺西傾瀉而下的雪花泉,站在那兒,武夷的山水可以盡收眼底,要去噢!幸運的話,可以看到彩霞、云海、薄霧,很壯觀。注意事項:

1、女士不要穿高跟鞋。

2、景區(qū)內(nèi)不要買較貴食品。

3、不損壞景區(qū)的植物、公物。

4、注意天氣變化,溫差大。

三小時后到山腳下賓館集合,我就在那里。

九曲灣導游詞 九曲溪竹筏漂流導游詞篇五

各位游客大家好!歡迎來到風景秀麗的武夷山旅游。我是今天的導游,下面我簡單地為大家介紹一下武夷山風景名勝區(qū)。武夷山風景名勝區(qū)位于福建西北部武夷山市境內(nèi),面積約70平方公里。這里是典型的丹霞地貌,億萬年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形成了奇峰峭拔和美景,古有云:水有三三勝,峰有六六奇。被譽為“奇秀甲東南”。有三十六峰,七十二洞,九十九巖及一百零八景點。它兼有黃山之奇,桂林之秀,泰岱之雄,華岳之險,西湖之美。

我們今天主要游覽有章堂澗,天車架,鷹嘴巖,流香澗,九龍窠。

在我們面前的這條小溪叫“章堂澗”。是武夷山景區(qū)北部最長的一長山澗。它流香澗合流后,往東穿出霞濱峽口,融入崇陽溪,長約7.5公里。

現(xiàn)在,請大家抬頭往上看,這就是遠近聞名的天車架,大家請看在丹霞嶂半壁有幾個互相毗連的巖洞,洞中有幾幢小木樓就崖構架,抬頭望去,儼然一幢空中樓閣。觀賞至此,不知大家發(fā)現(xiàn)沒有,明明縣樓,為何叫天車架呢?這是因為當時所用的建筑材料都是從巖底直接吊上去的。懸架在洞外的那些杉木,就是用來起重機械的架子。于是當?shù)厝司头Q之為“天車架”。

各位游客們讓我們繼續(xù)往前走,我們現(xiàn)在看到的這塊巨巖,叫鷹嘴巖。它那光禿禿的巖頂,東端向前突出,尖曲如喙。非常奇特的是,鷹嘴上竟然生長著一株干虬的古老刺柏,為鷹嘴巖增添了幾分飄逸,幾許神采。沿巖頂直削而下,巖壁白里透紅,微微拱起的巖脊,卻是一片蒼黑,隱約地現(xiàn)出一條條裂紋,宛如豐滿的羽翼。從我們現(xiàn)在站立的角度看去,只見它兀立峰巔,翹首藍天,振翅欲翔,搏擊蒼穹。

繼續(xù)往前走,過慧苑寺前石橋往左拐就到了流香澗。流香澗原名倒水坑,位于天心巖北麓。武夷山的所有溪泉澗水,都是由西向東流入崇陽溪。唯獨這條山澗,自三仰峰北谷發(fā)源后,流向西北,又倒流回山,故稱為倒水坑。澗中有一巷谷,兩旁危巖聳立,水流其間,僅容納一人。夏日處身其中,涼爽無比,因此名為清涼峽?,F(xiàn)正值夏日,酷暑炎炎,游客們可以一一進去體驗一下這夏日的清涼。

那我們繼續(xù)往前走,我們就到了九龍窠,九龍窠是一個幽奇深邃的峽谷,九認嶙峋的山峰,猶如九條騰空而起的游龍。在九龍窠最后一窠巖壁間,用石塊壘成的盆景似的茶園,上面生長著幾叢茶樹,它就是聞名于世的“茶中之王”——大紅袍。大紅袍之所以能夠獲得茶中之王的譽稱, 因為它的生長環(huán)境得天獨厚。大家請看,茶樹所處的峭壁上,有一條狹長的巖罅,巖頂終年有水自罅滴落。而隨水流落的還有苔蘚等有機物,因而這塊土壤較它處潤澤肥沃。且兩旁巖壁直立,日照不常,氣溫變化不大。再加之茶農(nóng)平時精心管理,采制加工時,一定要選技術最好的茶師來主持,使用的也是特別的器具。由于以上種種原因,自然就使大紅袍的成茶具有獨到的品質和卓著的藥效。關于大紅袍茶樹名的由來,民間傳說很多,有的說天心廟的老方丈,用生長在九龍窠的神茶治好了一位進京趕考舉人的病,后來舉人得中狀元,為感謝神茶救命之恩,回到武夷山,脫下身上的大紅袍披在茶樹上,后人便給茶樹取名為“大紅袍”。但更多的人認為大紅袍茶樹是因為早春時節(jié),葉牙勃發(fā)滿樹艷紅。遠望宛如一件件大紅袍覆蓋樹冠而得名。 大紅袍茶樹僅有四株,來武夷的旅游者,無不想一睹大紅袍茶樹為快。 好了,各位游客,我們今天的游覽就到此結束,在此祝大家每天開開心心,心想事成!!

九曲灣導游詞 九曲溪竹筏漂流導游詞篇六

大家好,我是廈門旅行社導游—潘楚寧,今天非常榮幸?guī)ьI大家參觀素有“三三”“六六”之稱的九曲溪。

大家知道為什么九曲溪有這么個古怪的名字嗎?讓我——潘導告訴你們吧!大家知道三三得九,九曲溪是因為它迂回曲折,形成九個彎曲點。而六六三十六是因為九曲溪兩岸有三十六座奇形怪狀的山峰,因此而得名。

現(xiàn)在讓我們坐竹排去感受感受“三三”“六六”的九曲溪吧!

竹排出發(fā)了,首先經(jīng)過的這一段是淺水區(qū)。大家看看溪水,溪水猶如錦緞,水下的鵝卵石清晰可見。竹排劃過,錦緞皺褶般蕩開,讓人頓時覺得神清氣爽。不知不覺竹排劃到深水區(qū),你再看看溪水,這時,溪水從清澈見底變成像美玉般的碧綠。

九曲溪它還是會有幾個險灘。你可要坐好了,竹排與鵝卵石貼得很近,差不多是蹦蹦跳跳的了。冰涼的溪水不時地濺上來親吻你的臉。艄公迅速地用手上的竹竿點著船邊的石頭,調整著船的方向。感覺非常刺激,或許你心里會一直期盼,那水能潑到自己的身上來,對吧?

一路上你們還可以看到各種各樣的巨石,有像漢堡包,有像泰坦尼克號(船),大家請?zhí)ь^看看,眼前的這座山峰像不像一個“酒壇”和一個“醋壇”?這酒壇象征著男人,男人最愛喝酒。這醋壇就象征著女人,女人愛吃“醋”。“醋壇”和“酒壇”加起來像一個茶壺,這夫妻肯定很喜歡喝茶。

我們已經(jīng)到達終點了,謝謝大家的支持,希望你們在武夷山吃的好住的好玩的開心,再見!

九曲灣導游詞 九曲溪竹筏漂流導游詞篇七

各位朋友,武夷山的各大酒店都座落在武夷山國家旅游度假區(qū)內(nèi),從度假區(qū)到星村碼頭約需20分鐘的行程。首先我簡要地介紹一下九曲溪的概況:世間中山水幽奇以武夷山為第一,武夷之魂在九曲溪。這條發(fā)源于武夷山脈主峰--黃崗山西南麓的溪流,澄沏清瑩,經(jīng)星村鎮(zhèn)由西向東穿過武夷山景區(qū),盈盈一水,折為九曲,因此得名。九曲溪面積為8.5平方公里,全長約9.5公里。山挾水轉,水繞山行,每一曲都有不同景致的山水畫意。游人乘坐寬約2米,長約9米,從遠古小舟脫胎而來的竹筏,沖波擊浪而下,不僅能領略到有驚無險的情趣,而且四面無遮無攔,抬頭可見山景,俯首能賞水色,側耳可聽溪聲,伸手能角清流。古人游九曲溪,是從武夷宮按由一曲逆流而上的。自崇(安)桐(木)公路開通后,游人則是從九曲到一曲順流而下,這樣隨波逐流,飄然前行,更加輕快、迅疾。

各位朋友,左邊的圖片是九曲溪碼頭。我簡要介紹一下乘坐竹筏的一些注意事項:一、按六個人乘坐一張竹筏,大家自由結合;二、上竹筏請不要爭先獻詞后,注意橫踩二根毛竹。以免滑落水中;三、竹筏行進中,要聽從筏工指揮,請不要隨意從坐椅上站立照相,更不要在竹筏上隨意走動。

各位朋友,竹筏現(xiàn)飄然前行在九曲溪平川一帶。右側這座山與云齊,叫齊云峰,因形似火焰,故又俗稱火焰山。民間傳說,古時候火焰山的烈焰常使山下這個村莊著火,鄉(xiāng)民們一次次遭災毀屋,一次次又被迫再建新屋,于是這個村莊便有新村的稱號。后上天為拯救生靈,便派武夷十三仙人下凡施法術在山前鑿開一條江墩溪,從此村莊安寧,日漸繁榮,萬家燈火猶如天上點點繁星。從此村莊改名為星村。

左側這座山峰叫白云巖,又名靈峰。白云巖重巖聳疊,巍然云際,每當拂曉,常有白云在巖的半腰飄悠,忽聚忽散,分合不定,故名白云巖。白云巖上現(xiàn)遺有幾堵殘垣頹壁,是白云庵的舊址。在庵的后壁上,有一巖洞,稱白云洞。我國演述周武王伐商的古代小說《封神演義》中提到的道人喬坤,就曾在此修養(yǎng),自稱是武夷山白云洞散人。后因協(xié)助姜子牙破陣有功,受封為夜游神。巖的北面有一個軒敞的巖洞,人稱極樂國。其進洞路徑之險,可謂武夷第一。這里上下都是絕壁,壁間只有一線橫坳,是進洞的唯一途徑。人們一定要伏身蛇行,手腳并用,才能爬過巖縫進入洞中。明萬歷四十四年(1620xx年),我國古代著名旅行家徐霞客首次入閩武夷山時,就曾半歷其境,并在《武夷山日記》里生動地記述了這個驚險的歷程:余從壁坳行,已而坳漸低,壁危,則就而傴僂;愈低愈狹,則膝行蛇伏。至坳轉處,上下僅懸七寸,闊上尺五,坳外壁深萬仞。余匍匐以進,胸背相摩,得度其險。巖果軒敞層疊,有斧鑿于中,欲開道而未就也。站在白云巖巔,南望九曲溪上游,平疇沃野,豁然開朗,別有一番天地。南宋著名理學家朱熹的九曲將窮眼豁然,桑麻雨露見平川的詩句,描寫的就是這一帶的景色。

竹筏駛上淺灘,右邊這座山峰名仙巖,請大家注意看,巖上這一塊巨石像不像一把芭蕉扇。緊鄰仙巖的這三座山峰,中間像不像個球,兩邊山峰猶如兩頭雄獅,俗稱雙獅戲球。溪右邊這塊巖石嘴尖腿細,背上布滿藤蘿、花叢、俗稱孔雀開屏石。

過仙巖腳下的白沙潭,竹筏始進入九曲。白云巖在左邊這座形似鼓的山峰,稱鼓子峰。峰前這座山巖因形似烏紗帽巖。竹筏前行,回顧紗帽巖。竹筏前行,回顧紗帽巖又形似筆架,繼而又見三石分立,象品字,故又稱品石巖。品石巖左邊是環(huán)佩巖,巖上有一巨石像不像頭小貓,正伸出頭撲食面前那塊豬肝。淺灘將盡,大家看左岸邊這塊巨石,像不像水牛把頭栽進水中,僅露出一角一眼,俗稱牛牯石,石下深潭稱牛牯潭。過牛牯潭,岸右邊這兩塊相迭在一起的巨石像不像磨墩,因而俗稱磨墩巖。南宋宰相李綱游九曲溪時,稱其為大小廩石。磨墩巖對岸對岸這塊巨石像不像人面,眼睛鼻子都清晰可見,左邊眼睛睜著,右邊眼睛閉著,俗稱人面石。人面石右邊這兩塊巨石一前一后,前面一石頂上光禿像不像和尚,后面一石像不像尼姑帽,當?shù)匕傩諔蚍Q為和尚背尼姑。相傳武夷山有個好心的和尚,見尼姑要過溪到磨墩巖磨豆?jié){給童子吃有困難,就主動提出背尼姑過溪。這雖說有違佛教戒律,但助人為樂的精神還是深深地感動了位于一旁的人面石。見此情景,說又不是,不說又不是,只好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了事。筏過淺灘,拐個彎便進入八曲。

八曲,夾溪兩岸,奇峰環(huán)拱,怪石嶙峋,狀如動物,素有水上動物園之稱。溪左有臥獅笑猴、上下水龜石、貓兒石、魚磕石、海蚧石;溪右有象鼻巖、駱駝峰等,維妙維肖,栩栩如生。關于上、下水龜石,還流傳這么一段動人的故事:傳說南宋淳熙20xx年(1184年),朱熹辭官回到武夷山,住在清隱巖下的茶洞旁著書講學。一天黃昏,朱熹正對著滿天的晚霞吟詩作賦,忽聽門外傳來:先生,先生。的呼喚。朱熹出門一看,只見茶洞外正笑吟吟走來一位相貌端莊的姑娘,便問:你是何人,家住哪里,為何來到此地?姑娘答道:我姓胡,名叫麗娘,家住五曲河對面。因仰慕先生的才學,特來拜您為師。朱熹見女子端莊識禮,又求學心切,就收留了她。從此,麗娘風雨無阻,每天晚上都來到朱熹的書房。她讀遍了四書五經(jīng),替朱熹眷寫了大量的詩文。麗娘的才學、多情,使朱熹感到了溫暖與歡樂。一天傍晚,朱熹在五曲平林渡口遇到擺渡的烏老頭兩口子。烏老頭對朱熹說:看你氣色不好,定是中邪了。你可知道每晚至你書房的女子是誰嗎?她就是武夷山的狐貍精。想謀你的才學,奪你祖?zhèn)鞯挠裢?啊!朱熹不禁大吃一驚,心里直納悶:好端端一個正經(jīng)女子,怎會是狐妖?如果你不信,不妨待她睡著時,看看有沒有雙玉筷從她的鼻孔里伸出?;丶乙院?,朱熹心如亂麻,一連兩個夜晚不能入眠,麗娘溫存地相陪著。到了第三個夜晚,麗娘實在困極了,就伏在書桌上睡著了。四更天時,朱熹打個瞌睡醒來,頓時被眼前一片光亮驚呆了。果然,一雙碧綠透明的玉筷從麗娘的鼻孔伸了出來。他慌忙之中,碰落了玉筷,閃出了一只狐貍的影子,一晃就不見了。麗娘醒來,頓覺天懸地轉,痛苦地說:先生,我是武夷山修煉千年的狐貍精。因仰慕先生的才學,知道先生寂寞,才每晚渡河來陪伴。不料平林擺渡佬,那一對害人的烏龜精,想謀先生玉碗和麗娘的玉筷,曾跟我斗法輸了,被貶在那兒擺渡。他們就惡語中傷,撥弄是非,迫使我倆分離。先生啊!如今麗娘玉筷離身,千年道行已破,我該到南螟靖里長眠去了。說完,淚水漣漣,與朱熹難舍難分。忽然空中轟隆滾過一陣悶雷,在一陣旋風里閃過一對黑影,麗娘忙指著窗外的黑影喊道:先生,它們毀了麗娘,拆散我們之間的情誼呀!朱熹氣得咬牙切齒,渾身打打顫,抄起朱筆就往窗外扔去,只見朱筆就像一只燃燒的箭直向這一對黑影刺去。兩個擺渡佬立時現(xiàn)出烏龜原形,慌忙向五曲上游爬去,但爬到八曲上水獅旁,就再也爬不動了,變成了一對石龜。請大家注意看,左岸邊這座橫亙的巨巖,稱鼓樓巖,巖石像不像一童子在跪拜。巖后有紫芝峰。在峰的半腰有一座巖石像觀世音菩薩,這一景叫童子拜觀音。前面跟大家說,尼姑磨豆?jié){,就是給這位童子吃。位于紫芝峰后的并列兩峰像不像一對碩大的乳房,俗稱雙乳峰。有一外國小朋友觀賞雙乳峰后天真地說:如果媽媽的乳房也有這么大,那天下的小孩子就不愁沒有奶吃了。

舟過湍急的芙蓉灘,是為七曲。溪右邊的這座山峰,四面峭壁,宛如聳立于水中的巍峨的石城,俗稱城高巖。其半腰有門可見,那是攀登城高巖的唯一石徑。巖上松竹環(huán)簇,滿坡滴綠。在始建于明代的城高庵舊址。巖下的潭,名放生潭。南宋端平元年(1234年)端午節(jié),山中道士曾奉旨在此設壇祈禱,放生魚潭內(nèi)。從那時起九曲溪禁止捕魚,相沿成為習俗。

筏下獺控灘,便進入了六曲,諸曲唯此曲行程最短,然天游峰乃武夷第一勝地。南宋著名理學家朱熹題詩贊道:六曲蒼屏繞碧灣,茆茨終日掩柴關??蛠硪需r花落,猿鳥不驚春意閑。筏至六曲,首先映入大家眼簾的這塊如刀切斧劈的巖壁,就是曬布巖。神話傳說是赤腳大仙晾曬帛綿的,曬布巖又高又闊,又平又險,寬約800米,高200米,似一張巨大的屏風,把武夷山景區(qū)隔為溪南山北。巖壁上有宋、元、明、清歷代名士留下的題刻二十余處,其中朱熹的逝者如斯題刻,是迄今武夷山景區(qū)內(nèi)所能辨認的400多處摩崖石刻中最早的一幅。由于此處題刻又多又雅,故而常常引來諸多凡夫俗子到此評頭論足,觀賞一番。他們高一聲,低一聲,鬧鬧哄哄有時還加上過往竹筏工的山歌和號子,既給游人助興,又給評論眾士添煩。時間久了,那些生長在九曲溪的筏工,都驚奇的發(fā)現(xiàn),無論山歌還是號子,對歌還是呼喊,都能引發(fā)出陣陣空谷回聲,招至從近至遠此起彼伏的聲浪,真是唯妙唯肖。一些文人墨客便給這塊本不起眼的巨巖取了個響聲巖的雅名。響聲巖前這塊巨石叫目魚石,大家看其形,像不像個新鮮飽滿的目魚。

筏過老雅灘,是為五曲。諸曲唯五曲地勢寬曠。左側這座山峰是隱屏峰,峰下有宋代大儒朱熹親手創(chuàng)建的武夷精舍。右側這座山峰是晚對峰,峰的石壁上鐫刻有出自清乾隆狀元馬易齋之手的道南理窟四個足有三米見方的大字。據(jù)專家、學者的研究結果,道南理窟大意是:宋元豐四年(1081年),閩學鼻祖游酢和楊時一道前往河南穎昌(今許昌)拜大理學家程顥為師。二人到程家時,恰遇老先生正閉目養(yǎng)神,兩人不敢驚擾,恭立門外。時值隆冬季節(jié),大雪紛飛,待老先生醒來時,門外積雪已達盡余,故留下了程門立雪的佳話。二人誠心拜師求學的精神深深感動了老先生,老先生便竭盡全力教誨這二位學生。時至學成,程顥送至大路口,望著他們漸漸遠去的背影,高興地說:吾道南矣。游酢和楊時回閩后極力傳播程氏理學,相繼涌現(xiàn)出羅從彥、李侗、朱熹等閩學先賢。尤其是朱熹,這位理學集大成者,在武夷山親手創(chuàng)建武夷精舍聚眾講學達十年之久,培養(yǎng)出了大批理學人才,如蔡元定、游九言、黃干、真德秀等。在此期間,他完成了集理學之大成的代表作《論語集注》和《孟子集注》。南宋時期,武夷山五曲一帶書院林立,除武夷精舍外,相繼還有游九言的水支寮。蔡沈的南山書堂,蔡沅的詠歸堂,徐幾的靜可書堂,熊禾的洪源書堂等等。武夷山儼然成為祖國南方理學研究的中心,因而把武夷山稱為道南理窟是恰如其分的。

大家請看,前面右邊這二座山峰,一座是丹爐巖,一座是仙跡巖。前者因頗像傳說中的太上老君的煉丹爐而得名;后者山巖上有兩個圓石窩,相傳是武夷仙人跪拜皇太姥留下的膝窩,故又名仙膝巖。溪邊的這兩個巖洞,一個叫米倉,一個叫鹽倉。再往前走,撲入眼簾的這座山峰是天柱峰,俗稱酒壇峰。傳說在一次瑤池的蟠桃會上,李鐵拐不屑于王母娘娘所賜的仙酒,卻端出一壇從武夷山山民家里討來的家釀米酒,咕嘟咕嘟大喝起來。不料想,醇郁的酒香四處飄溢,眾仙們便紛紛丟棄仙酒,來搶喝鐵拐李的武夷米酒。鐵拐李眼看酒被指搶光了,一氣之下,便舉起拐杖向酒壇擊去,酒巴壇便不偏不倚地落在更衣臺旁的九曲溪邊。請大家注意看,它的半腰有遭擊的杖痕。連著天柱峰這座山巖是更衣臺。相傳武夷仙人魏王子騫是在此更衣登天柱峰成仙,故名。登上更衣臺,五曲山水一覽列遺。

與御茶園隔岸相對的這個渡口,就是平林渡。這是古時候上云窩、天游峰的必經(jīng)渡口。渡口石壁上鐫刻有龐公吃茶處和應接不暇這兩段有趣的題刻。龐公是明代福建建州太守,即現(xiàn)在的地區(qū)專員。一天這位閩北地區(qū)最高行政長官微服私訪到此,見僧人正忙著以茶待客,顧不上招呼他。他等了很久才品了茶,于是寫了寵公吃茶處放在桌上。事后僧人察覺怠慢了太守,趕忙將龐公吃茶處刻在石壁上,旁邊加上應接不暇表明歉意。太守沒有擺架子唬人整人,和尚不卑不亢,彼此心領神會了。渡口邊斜倚一石,石上裂開一罅,如同利劍所劈。相傳是武夷控鶴仙人試劍之處,故名試劍石。溪流穿過試劍石,可見石上有峭壁、穹崖、裂罅、洞穴,幾竿翠竹低垂于水面,乘筏洄洑其中,好似在九曲溪里漂流一樣,故人稱小九曲。

過小九曲,經(jīng)題詩巖,前面這座壁立萬仞的山峰為大藏峰。后面那座是鳴鶴峰,相傳曾有白鶴翔集,仰天長唳而得名。大藏峰橫亙數(shù)百丈。山巔聳拔如檐,巖溜滴落水中,叮叮咚咚敲擊水面,大家是否感覺到有如悅耳動聽的琴聲。筏過其下,但覺日午吹陰風,晝氣暗若夕,不知大家有否這種感覺。請大家抬頭看,大藏峰半壁有兩個洞穴,一上一下,相去不甚遠。上為雞窠巖,洞內(nèi)一團稻草,不知何時擱此,至今錄腐不朽;下為金雞洞。峰頂有超真亭、仙史館,今已廢圯。請大家坐穩(wěn),現(xiàn)在我們筏下的這個潭,名臥龍?zhí)叮钸_30多米,是九曲溪內(nèi)最深的水潭。關于這個深潭的來歷,有著一段令人驚心動魄的傳說。相傳在很早以前,這潭里曾潛伏著一條惡龍,它時常帶領八條小龍張牙舞爪,追逐嬉戲,攪得天昏地暗,溪水泛濫。有一天,一位仙人途徑此地,見惡龍作怪,便拔出寶劍,將8條惡龍斬死在潭中,唯有一條小龍搖尾乞憐,苦苦求情,愿意改邪歸正,仙人便留下它,命它在此護佑武夷山。從此,這潭便有了臥龍?zhí)吨Q。如果有緣,大家到武夷山觀光時說不定還可以看到小龍出游的情景。西游記中小白龍騰出水面的鏡頭就是在這里拍攝的。與大藏峰相對的這座山巖叫仙釣臺。請大家注意看,巖壁半腰相距不遠的兩個石隙里,插著三根不朽的木器廠桿,相傳是姜太公的釣竿。

從臥龍?zhí)肚靶校^仙游巖,便進入了三曲。仙釣臺旁邊這座山峰是仙游巖。緊挨著仙游巖的是上升峰。三曲的這個灘叫雷磕灘,灘前這個山巖名車線巖。車線巖背后這座獨立的峰巖,叫升日峰。每天清晨峰頂映日,色彩艷麗,故名升日。竹筏前移,大家再回頭看這座山峰,像不像個猿人,故又稱猿人石。

溪右邊這座陡峭的山峰,是小藏峰,又名仙船巖、船場巖。請大家注意看,小藏峰的千尋絕壁隙間縱橫交錯地插了許多木板,木板上擱著形似小舟的棺材。半在隙內(nèi),半懸于空中,風雨不毀。當?shù)厝朔Q之為虹橋板和架壑船棺。經(jīng)考古工作者考察,所謂架壑船棺是古代聚居在這一帶的閩越族葬俗的遺物。船棺外形分為兩類:一類為兩頭翹起如般形;一類方形其狀如盒,俗稱函。所謂虹板橋,也就是用來支架船棺或架設棧道的木板。經(jīng)碳14測定,架壑船棺歷時已在3800多年。按史籍記載,閩越人通常聚居在溪谷間,習于水斗,善于用舟。因此反映到思想意識上,船被認為是最珍貴的的東西;用船作葬具,是十分隆重的。而利用懸崖絕壁上巖穴來藏棺起先很可能是為避免遭到野獸的侵襲和外人的損害,久而相沿成習,形成一種葬制,以此表示對死者的崇敬。在家也許會問,三千多年前在生產(chǎn)力十分低下,生產(chǎn)工具又很落后的情況下,閩越人是怎樣把一具具船棺放安放在懸崖絕壁的巖洞中?是啊!這個問題有過許多解釋,但至今仍未解開,仍然是個迷。

筏下雷磕灘,是為三曲。前面這座形狀如柱,兀立挺拔數(shù)丈的山峰,就是玉女峰。玉女峰是武夷山景區(qū)最著名的景觀,是福建旅游的標志。著名作家劉白羽在《武夷頌》中寫道:我曾仰望長江上的神女峰而惆悵,我曾凝眸石林中的阿詩瑪而慨嘆,但我以為武夷山東的玉女峰的確是美得驚人,它不但婀娜多姿,而且神情飄逸,當我們的竹筏已浮游而過,我還屢屢回顧,它使想到我在巴黎羅浮宮中默默觀賞維納斯那一時刻我心中所升起的親切、喜悅、完善的人和生命自由的莊嚴的向往。二曲亭亭玉女峰,插花臨水為誰容?玉女峰與雄峙一曲的大王峰隔溪相望,好像一對戀人。左邊這座山峰稱鐵板嶂,橫亙兩峰之間,好像故意遮斷作梗。也許是寓情于景,這里流傳著一段動人的民間故事。相傳很早以前,武夷山是一個洪水泛濫,野獸出沒的地方。百姓輾轉溝壑,無以為生。一天,從遠方來了一個小伙子,目睹這一慘境,便帶領大伙劈山鑿石,疏通河道。經(jīng)過不懈的努力,終于治服了水患。被疏通的河道就是今天的九曲溪,挖出來的砂石,便堆成了三十六峰、九十九巖。有一次,天上玉女出游路經(jīng)武夷山時,被武夷山的美景迷住了。于是她便偷偷下凡留在人間,并愛上了這個勤勞勇敢的小伙子。不幸此事被鐵板鬼知道,他就從中作梗,將此事密告發(fā)玉皇。玉皇大怒,便下令捉拿玉女歸天,玉女不從,一定要與這小伙子結為夫妻。玉皇無奈,只好將他們點化成石,分隔在九曲溪兩岸。鐵板鬼為討好玉皇,也變成一塊大石,插在他們中間,日夜監(jiān)視他們的行動,他們只好憑籍鏡臺,彼此淚眼相望。

玉女峰下,是碧綠清沏的浴香潭,相傳是玉女沐浴的地方。潭中有一方正巨石,上有印石二字,相傳這是大王送給玉女的定情信物。玉女峰右側這座山巖稱勒馬巖。上有鏡臺二字,五丈見方。字體工整俊秀,數(shù)里之外都望見,是武夷山景區(qū)中最大的摩崖石刻。

筏過鐵板嶂,是為一曲。鐵板嶂下,臨溪而立,高約數(shù)丈的這塊巨石稱水光石。每當晴天的傍晚,西斜的夕陽映在巖壁上,澄瀅碧綠的溪面就會映上它那明晰的倒影。石上題刻如林,其中尤以明代抗倭名將戚繼光的大丈夫既南靖島夷,便當北平胡虜。黃冠布袍,再期游此的題刻最為著名。水光石后的這座山峰就是向有仙壑王之稱的大王峰。右面這座怪石崢嶸,狀如雄獅的山峰稱獅子峰。

九曲灣導游詞 九曲溪竹筏漂流導游詞篇八

各位朋友,武夷山的各大酒店都座落在武夷山國家旅游度假區(qū)內(nèi),從度假區(qū)到星村碼頭約需20分鐘的行程。首先我簡要地介紹一下九曲溪的概況:世間中山水幽奇以武夷山為第一,武夷之魂在九曲溪。這條發(fā)源于武夷山脈主峰--黃崗山西南麓的溪流,澄沏清瑩,經(jīng)星村鎮(zhèn)由西向東穿過武夷山景區(qū),盈盈一水,折為九曲,因此得名。九曲溪面積為8.5平方公里,全長約9.5公里。山挾水轉,水繞山行,每一曲都有不同景致的山水畫意。游人乘坐寬約2米,長約9米,從遠古小舟脫胎而來的竹筏,沖波擊浪而下,不僅能領略到有驚無險的情趣,而且四面無遮無攔,抬頭可見山景,俯首能賞水色,側耳可聽溪聲,伸手能角清流。古人游九曲溪,是從武夷宮按由一曲逆流而上的。自崇(安)桐(木)公路開通后,游人則是從九曲到一曲順流而下,這樣隨波逐流,飄然前行,更加輕快、迅疾。

各位朋友,左邊的圖片是九曲溪碼頭。我簡要介紹一下乘坐竹筏的一些注意事項:一、按六個人乘坐一張竹筏,大家自由結合;二、上竹筏請不要爭先獻詞后,注意橫踩二根毛竹。以免滑落水中;三、竹筏行進中,要聽從筏工指揮,請不要隨意從坐椅上站立照相,更不要在竹筏上隨意走動。

各位朋友,竹筏現(xiàn)飄然前行在九曲溪平川一帶。右側這座山與云齊,叫齊云峰,因形似火焰,故又俗稱火焰山。民間傳說,古時候火焰山的烈焰常使山下這個村莊著火,鄉(xiāng)民們一次次遭災毀屋,一次次又被迫再建新屋,于是這個村莊便有新村的稱號。后上天為拯救生靈,便派武夷十三仙人下凡施法術在山前鑿開一條江墩溪,從此村莊安寧,日漸繁榮,萬家燈火猶如天上點點繁星。從此村莊改名為星村。

左側這座山峰叫白云巖,又名靈峰。白云巖重巖聳疊,巍然云際,每當拂曉,常有白云在巖的半腰飄悠,忽聚忽散,分合不定,故名白云巖。白云巖上現(xiàn)遺有幾堵殘垣頹壁,是白云庵的舊址。在庵的后壁上,有一巖洞,稱白云洞。我國演述周武王伐商的古代小說《封神演義》中提到的道人喬坤,就曾在此修養(yǎng),自稱是武夷山白云洞散人。后因協(xié)助姜子牙破陣有功,受封為夜游神。巖的北面有一個軒敞的巖洞,人稱極樂國。其進洞路徑之險,可謂武夷第一。這里上下都是絕壁,壁間只有一線橫坳,是進洞的唯一途徑。人們一定要伏身蛇行,手腳并用,才能爬過巖縫進入洞中。明萬歷四十四年(1620xx年),我國古代著名旅行家徐霞客首次入閩武夷山時,就曾半歷其境,并在《武夷山日記》里生動地記述了這個驚險的歷程:余從壁坳行,已而坳漸低,壁危,則就而傴僂;愈低愈狹,則膝行蛇伏。至坳轉處,上下僅懸七寸,闊上尺五,坳外壁深萬仞。余匍匐以進,胸背相摩,得度其險。巖果軒敞層疊,有斧鑿于中,欲開道而未就也。站在白云巖巔,南望九曲溪上游,平疇沃野,豁然開朗,別有一番天地。南宋著名理學家朱熹的九曲將窮眼豁然,桑麻雨露見平川的詩句,描寫的就是這一帶的景色。

竹筏駛上淺灘,右邊這座山峰名仙巖,請大家注意看,巖上這一塊巨石像不像一把芭蕉扇。緊鄰仙巖的這三座山峰,中間像不像個球,兩邊山峰猶如兩頭雄獅,俗稱雙獅戲球。溪右邊這塊巖石嘴尖腿細,背上布滿藤蘿、花叢、俗稱孔雀開屏石。

過仙巖腳下的白沙潭,竹筏始進入九曲。白云巖在左邊這座形似鼓的山峰,稱鼓子峰。峰前這座山巖因形似烏紗帽巖。竹筏前行,回顧紗帽巖。竹筏前行,回顧紗帽巖又形似筆架,繼而又見三石分立,象品字,故又稱品石巖。品石巖左邊是環(huán)佩巖,巖上有一巨石像不像頭小貓,正伸出頭撲食面前那塊豬肝。淺灘將盡,大家看左岸邊這塊巨石,像不像水牛把頭栽進水中,僅露出一角一眼,俗稱牛牯石,石下深潭稱牛牯潭。過牛牯潭,岸右邊這兩塊相迭在一起的巨石像不像磨墩,因而俗稱磨墩巖。南宋宰相李綱游九曲溪時,稱其為大小廩石。磨墩巖對岸對岸這塊巨石像不像人面,眼睛鼻子都清晰可見,左邊眼睛睜著,右邊眼睛閉著,俗稱人面石。人面石右邊這兩塊巨石一前一后,前面一石頂上光禿像不像和尚,后面一石像不像尼姑帽,當?shù)匕傩諔蚍Q為和尚背尼姑。相傳武夷山有個好心的和尚,見尼姑要過溪到磨墩巖磨豆?jié){給童子吃有困難,就主動提出背尼姑過溪。這雖說有違佛教戒律,但助人為樂的精神還是深深地感動了位于一旁的人面石。見此情景,說又不是,不說又不是,只好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了事。筏過淺灘,拐個彎便進入八曲。

八曲,夾溪兩岸,奇峰環(huán)拱,怪石嶙峋,狀如動物,素有水上動物園之稱。溪左有臥獅笑猴、上下水龜石、貓兒石、魚磕石、海蚧石;溪右有象鼻巖、駱駝峰等,維妙維肖,栩栩如生。關于上、下水龜石,還流傳這么一段動人的故事:傳說南宋淳熙20xx年(1184年),朱熹辭官回到武夷山,住在清隱巖下的茶洞旁著書講學。一天黃昏,朱熹正對著滿天的晚霞吟詩作賦,忽聽門外傳來:先生,先生。的呼喚。朱熹出門一看,只見茶洞外正笑吟吟走來一位相貌端莊的姑娘,便問:你是何人,家住哪里,為何來到此地?姑娘答道:我姓胡,名叫麗娘,家住五曲河對面。因仰慕先生的才學,特來拜您為師。朱熹見女子端莊識禮,又求學心切,就收留了她。從此,麗娘風雨無阻,每天晚上都來到朱熹的書房。她讀遍了四書五經(jīng),替朱熹眷寫了大量的詩文。麗娘的才學、多情,使朱熹感到了溫暖與歡樂。一天傍晚,朱熹在五曲平林渡口遇到擺渡的烏老頭兩口子。烏老頭對朱熹說:看你氣色不好,定是中邪了。你可知道每晚至你書房的女子是誰嗎?她就是武夷山的狐貍精。想謀你的才學,奪你祖?zhèn)鞯挠裢?啊!朱熹不禁大吃一驚,心里直納悶:好端端一個正經(jīng)女子,怎會是狐妖?如果你不信,不妨待她睡著時,看看有沒有雙玉筷從她的鼻孔里伸出?;丶乙院螅祆湫娜鐏y麻,一連兩個夜晚不能入眠,麗娘溫存地相陪著。到了第三個夜晚,麗娘實在困極了,就伏在書桌上睡著了。四更天時,朱熹打個瞌睡醒來,頓時被眼前一片光亮驚呆了。果然,一雙碧綠透明的玉筷從麗娘的鼻孔伸了出來。他慌忙之中,碰落了玉筷,閃出了一只狐貍的影子,一晃就不見了。麗娘醒來,頓覺天懸地轉,痛苦地說:先生,我是武夷山修煉千年的狐貍精。因仰慕先生的才學,知道先生寂寞,才每晚渡河來陪伴。不料平林擺渡佬,那一對害人的烏龜精,想謀先生玉碗和麗娘的玉筷,曾跟我斗法輸了,被貶在那兒擺渡。他們就惡語中傷,撥弄是非,迫使我倆分離。先生啊!如今麗娘玉筷離身,千年道行已破,我該到南螟靖里長眠去了。說完,淚水漣漣,與朱熹難舍難分。忽然空中轟隆滾過一陣悶雷,在一陣旋風里閃過一對黑影,麗娘忙指著窗外的黑影喊道:先生,它們毀了麗娘,拆散我們之間的情誼呀!朱熹氣得咬牙切齒,渾身打打顫,抄起朱筆就往窗外扔去,只見朱筆就像一只燃燒的箭直向這一對黑影刺去。兩個擺渡佬立時現(xiàn)出烏龜原形,慌忙向五曲上游爬去,但爬到八曲上水獅旁,就再也爬不動了,變成了一對石龜。請大家注意看,左岸邊這座橫亙的巨巖,稱鼓樓巖,巖石像不像一童子在跪拜。巖后有紫芝峰。在峰的半腰有一座巖石像觀世音菩薩,這一景叫童子拜觀音。前面跟大家說,尼姑磨豆?jié){,就是給這位童子吃。位于紫芝峰后的并列兩峰像不像一對碩大的乳房,俗稱雙乳峰。有一外國小朋友觀賞雙乳峰后天真地說:如果媽媽的乳房也有這么大,那天下的小孩子就不愁沒有奶吃了。

舟過湍急的芙蓉灘,是為七曲。溪右邊的這座山峰,四面峭壁,宛如聳立于水中的巍峨的石城,俗稱城高巖。其半腰有門可見,那是攀登城高巖的唯一石徑。巖上松竹環(huán)簇,滿坡滴綠。在始建于明代的城高庵舊址。巖下的潭,名放生潭。南宋端平元年(1234年)端午節(jié),山中道士曾奉旨在此設壇祈禱,放生魚潭內(nèi)。從那時起九曲溪禁止捕魚,相沿成為習俗。

筏下獺控灘,便進入了六曲,諸曲唯此曲行程最短,然天游峰乃武夷第一勝地。南宋著名理學家朱熹題詩贊道:六曲蒼屏繞碧灣,茆茨終日掩柴關。客來倚棹巖花落,猿鳥不驚春意閑。筏至六曲,首先映入大家眼簾的這塊如刀切斧劈的巖壁,就是曬布巖。神話傳說是赤腳大仙晾曬帛綿的,曬布巖又高又闊,又平又險,寬約800米,高200米,似一張巨大的屏風,把武夷山景區(qū)隔為溪南山北。巖壁上有宋、元、明、清歷代名士留下的題刻二十余處,其中朱熹的逝者如斯題刻,是迄今武夷山景區(qū)內(nèi)所能辨認的400多處摩崖石刻中最早的一幅。由于此處題刻又多又雅,故而常常引來諸多凡夫俗子到此評頭論足,觀賞一番。他們高一聲,低一聲,鬧鬧哄哄有時還加上過往竹筏工的山歌和號子,既給游人助興,又給評論眾士添煩。時間久了,那些生長在九曲溪的筏工,都驚奇的發(fā)現(xiàn),無論山歌還是號子,對歌還是呼喊,都能引發(fā)出陣陣空谷回聲,招至從近至遠此起彼伏的聲浪,真是唯妙唯肖。一些文人墨客便給這塊本不起眼的巨巖取了個響聲巖的雅名。響聲巖前這塊巨石叫目魚石,大家看其形,像不像個新鮮飽滿的目魚。

筏過老雅灘,是為五曲。諸曲唯五曲地勢寬曠。左側這座山峰是隱屏峰,峰下有宋代大儒朱熹親手創(chuàng)建的武夷精舍。右側這座山峰是晚對峰,峰的石壁上鐫刻有出自清乾隆狀元馬易齋之手的道南理窟四個足有三米見方的大字。據(jù)專家、學者的研究結果,道南理窟大意是:宋元豐四年(1081年),閩學鼻祖游酢和楊時一道前往河南穎昌(今許昌)拜大理學家程顥為師。二人到程家時,恰遇老先生正閉目養(yǎng)神,兩人不敢驚擾,恭立門外。時值隆冬季節(jié),大雪紛飛,待老先生醒來時,門外積雪已達盡余,故留下了程門立雪的佳話。二人誠心拜師求學的精神深深感動了老先生,老先生便竭盡全力教誨這二位學生。時至學成,程顥送至大路口,望著他們漸漸遠去的背影,高興地說:吾道南矣。游酢和楊時回閩后極力傳播程氏理學,相繼涌現(xiàn)出羅從彥、李侗、朱熹等閩學先賢。尤其是朱熹,這位理學集大成者,在武夷山親手創(chuàng)建武夷精舍聚眾講學達十年之久,培養(yǎng)出了大批理學人才,如蔡元定、游九言、黃干、真德秀等。在此期間,他完成了集理學之大成的代表作《論語集注》和《孟子集注》。南宋時期,武夷山五曲一帶書院林立,除武夷精舍外,相繼還有游九言的水支寮。蔡沈的南山書堂,蔡沅的詠歸堂,徐幾的靜可書堂,熊禾的洪源書堂等等。武夷山儼然成為祖國南方理學研究的中心,因而把武夷山稱為道南理窟是恰如其分的。

大家請看,前面右邊這二座山峰,一座是丹爐巖,一座是仙跡巖。前者因頗像傳說中的太上老君的煉丹爐而得名;后者山巖上有兩個圓石窩,相傳是武夷仙人跪拜皇太姥留下的膝窩,故又名仙膝巖。溪邊的這兩個巖洞,一個叫米倉,一個叫鹽倉。再往前走,撲入眼簾的這座山峰是天柱峰,俗稱酒壇峰。傳說在一次瑤池的蟠桃會上,李鐵拐不屑于王母娘娘所賜的仙酒,卻端出一壇從武夷山山民家里討來的家釀米酒,咕嘟咕嘟大喝起來。不料想,醇郁的酒香四處飄溢,眾仙們便紛紛丟棄仙酒,來搶喝鐵拐李的武夷米酒。鐵拐李眼看酒被指搶光了,一氣之下,便舉起拐杖向酒壇擊去,酒巴壇便不偏不倚地落在更衣臺旁的九曲溪邊。請大家注意看,它的半腰有遭擊的杖痕。連著天柱峰這座山巖是更衣臺。相傳武夷仙人魏王子騫是在此更衣登天柱峰成仙,故名。登上更衣臺,五曲山水一覽列遺。

與御茶園隔岸相對的這個渡口,就是平林渡。這是古時候上云窩、天游峰的必經(jīng)渡口。渡口石壁上鐫刻有龐公吃茶處和應接不暇這兩段有趣的題刻。龐公是明代福建建州太守,即現(xiàn)在的地區(qū)專員。一天這位閩北地區(qū)最高行政長官微服私訪到此,見僧人正忙著以茶待客,顧不上招呼他。他等了很久才品了茶,于是寫了寵公吃茶處放在桌上。事后僧人察覺怠慢了太守,趕忙將龐公吃茶處刻在石壁上,旁邊加上應接不暇表明歉意。太守沒有擺架子唬人整人,和尚不卑不亢,彼此心領神會了。渡口邊斜倚一石,石上裂開一罅,如同利劍所劈。相傳是武夷控鶴仙人試劍之處,故名試劍石。溪流穿過試劍石,可見石上有峭壁、穹崖、裂罅、洞穴,幾竿翠竹低垂于水面,乘筏洄洑其中,好似在九曲溪里漂流一樣,故人稱小九曲。

過小九曲,經(jīng)題詩巖,前面這座壁立萬仞的山峰為大藏峰。后面那座是鳴鶴峰,相傳曾有白鶴翔集,仰天長唳而得名。大藏峰橫亙數(shù)百丈。山巔聳拔如檐,巖溜滴落水中,叮叮咚咚敲擊水面,大家是否感覺到有如悅耳動聽的琴聲。筏過其下,但覺日午吹陰風,晝氣暗若夕,不知大家有否這種感覺。請大家抬頭看,大藏峰半壁有兩個洞穴,一上一下,相去不甚遠。上為雞窠巖,洞內(nèi)一團稻草,不知何時擱此,至今錄腐不朽;下為金雞洞。峰頂有超真亭、仙史館,今已廢圯。請大家坐穩(wěn),現(xiàn)在我們筏下的這個潭,名臥龍?zhí)?,深達30多米,是九曲溪內(nèi)最深的水潭。關于這個深潭的來歷,有著一段令人驚心動魄的傳說。相傳在很早以前,這潭里曾潛伏著一條惡龍,它時常帶領八條小龍張牙舞爪,追逐嬉戲,攪得天昏地暗,溪水泛濫。有一天,一位仙人途徑此地,見惡龍作怪,便拔出寶劍,將8條惡龍斬死在潭中,唯有一條小龍搖尾乞憐,苦苦求情,愿意改邪歸正,仙人便留下它,命它在此護佑武夷山。從此,這潭便有了臥龍?zhí)吨Q。如果有緣,大家到武夷山觀光時說不定還可以看到小龍出游的情景。西游記中小白龍騰出水面的鏡頭就是在這里拍攝的。與大藏峰相對的這座山巖叫仙釣臺。請大家注意看,巖壁半腰相距不遠的兩個石隙里,插著三根不朽的木器廠桿,相傳是姜太公的釣竿。

從臥龍?zhí)肚靶?,過仙游巖,便進入了三曲。仙釣臺旁邊這座山峰是仙游巖。緊挨著仙游巖的是上升峰。三曲的這個灘叫雷磕灘,灘前這個山巖名車線巖。車線巖背后這座獨立的峰巖,叫升日峰。每天清晨峰頂映日,色彩艷麗,故名升日。竹筏前移,大家再回頭看這座山峰,像不像個猿人,故又稱猿人石。

溪右邊這座陡峭的山峰,是小藏峰,又名仙船巖、船場巖。請大家注意看,小藏峰的千尋絕壁隙間縱橫交錯地插了許多木板,木板上擱著形似小舟的棺材。半在隙內(nèi),半懸于空中,風雨不毀。當?shù)厝朔Q之為虹橋板和架壑船棺。經(jīng)考古工作者考察,所謂架壑船棺是古代聚居在這一帶的閩越族葬俗的遺物。船棺外形分為兩類:一類為兩頭翹起如般形;一類方形其狀如盒,俗稱函。所謂虹板橋,也就是用來支架船棺或架設棧道的木板。經(jīng)碳14測定,架壑船棺歷時已在3800多年。按史籍記載,閩越人通常聚居在溪谷間,習于水斗,善于用舟。因此反映到思想意識上,船被認為是最珍貴的的東西;用船作葬具,是十分隆重的。而利用懸崖絕壁上巖穴來藏棺起先很可能是為避免遭到野獸的侵襲和外人的損害,久而相沿成習,形成一種葬制,以此表示對死者的崇敬。在家也許會問,三千多年前在生產(chǎn)力十分低下,生產(chǎn)工具又很落后的情況下,閩越人是怎樣把一具具船棺放安放在懸崖絕壁的巖洞中?是啊!這個問題有過許多解釋,但至今仍未解開,仍然是個迷。

筏下雷磕灘,是為三曲。前面這座形狀如柱,兀立挺拔數(shù)丈的山峰,就是玉女峰。玉女峰是武夷山景區(qū)最著名的景觀,是福建旅游的標志。著名作家劉白羽在《武夷頌》中寫道:我曾仰望長江上的神女峰而惆悵,我曾凝眸石林中的阿詩瑪而慨嘆,但我以為武夷山東的玉女峰的確是美得驚人,它不但婀娜多姿,而且神情飄逸,當我們的竹筏已浮游而過,我還屢屢回顧,它使想到我在巴黎羅浮宮中默默觀賞維納斯那一時刻我心中所升起的親切、喜悅、完善的人和生命自由的莊嚴的向往。二曲亭亭玉女峰,插花臨水為誰容?玉女峰與雄峙一曲的大王峰隔溪相望,好像一對戀人。左邊這座山峰稱鐵板嶂,橫亙兩峰之間,好像故意遮斷作梗。也許是寓情于景,這里流傳著一段動人的民間故事。相傳很早以前,武夷山是一個洪水泛濫,野獸出沒的地方。百姓輾轉溝壑,無以為生。一天,從遠方來了一個小伙子,目睹這一慘境,便帶領大伙劈山鑿石,疏通河道。經(jīng)過不懈的努力,終于治服了水患。被疏通的河道就是今天的九曲溪,挖出來的砂石,便堆成了三十六峰、九十九巖。有一次,天上玉女出游路經(jīng)武夷山時,被武夷山的美景迷住了。于是她便偷偷下凡留在人間,并愛上了這個勤勞勇敢的小伙子。不幸此事被鐵板鬼知道,他就從中作梗,將此事密告發(fā)玉皇。玉皇大怒,便下令捉拿玉女歸天,玉女不從,一定要與這小伙子結為夫妻。玉皇無奈,只好將他們點化成石,分隔在九曲溪兩岸。鐵板鬼為討好玉皇,也變成一塊大石,插在他們中間,日夜監(jiān)視他們的行動,他們只好憑籍鏡臺,彼此淚眼相望。

玉女峰下,是碧綠清沏的浴香潭,相傳是玉女沐浴的地方。潭中有一方正巨石,上有印石二字,相傳這是大王送給玉女的定情信物。玉女峰右側這座山巖稱勒馬巖。上有鏡臺二字,五丈見方。字體工整俊秀,數(shù)里之外都望見,是武夷山景區(qū)中最大的摩崖石刻。

筏過鐵板嶂,是為一曲。鐵板嶂下,臨溪而立,高約數(shù)丈的這塊巨石稱水光石。每當晴天的傍晚,西斜的夕陽映在巖壁上,澄瀅碧綠的溪面就會映上它那明晰的倒影。石上題刻如林,其中尤以明代抗倭名將戚繼光的大丈夫既南靖島夷,便當北平胡虜。黃冠布袍,再期游此的題刻最為著名。水光石后的這座山峰就是向有仙壑王之稱的大王峰。右面這座怪石崢嶸,狀如雄獅的山峰稱獅子峰。

九曲灣導游詞 九曲溪竹筏漂流導游詞篇九

我們第一個到達的景點就是充滿詩情畫意的九曲溪。首先我要簡單的介紹九曲溪的概況:世間中山水幽奇以武夷山為第一,武夷之魂在九曲溪。這條發(fā)源于武夷山脈主峰--黃崗山西南麓的溪流,澄沏清瑩,經(jīng)星村鎮(zhèn)由西向東穿過武夷山景區(qū),盈盈一水,折為九曲,因此得名。九曲溪面積為8.5平方公里,全長約9.5公里。山挾水轉,水繞山行,每一曲都有不同景致的山水畫意。

大家可以乘坐竹筏順著九曲溪蜿蜒而下,那碧清的溪水會讓您把所有的煩惱都拋到九霄云外。兩岸奇峰峭拔、怪石嶙峋,會使您衍生種種遐想。

我簡要介紹一下乘坐竹筏的一些注意事項:

一、按六個人乘坐一張竹筏,大家自由結合;

二、上竹筏請不要爭先獻詞后,注意橫踩二根毛竹。以免滑落水中;

三、竹筏行進中,要聽從筏工指揮,請不要隨意從坐椅上站立照相,更不要在竹筏上隨意走動。

各位朋友,竹筏駛上淺灘,右邊這座山峰名仙巖,請大家注意看,巖上這一塊巨石像不像一把芭蕉扇。緊鄰仙巖的這三座山峰,中間像不像個球,兩邊山峰猶如兩頭雄獅,俗稱“雙獅戲球”。溪右邊這塊巖石嘴尖腿細,背上布滿藤蘿、花叢、俗稱“孔雀開屏石”。

大家請看,前面右邊這二座山峰,一座是丹爐巖,一座是仙跡巖。前者因頗像傳說中的太上老君的煉丹爐而得名;后者山巖上有兩個圓石窩,相傳是武夷仙人跪拜皇太姥留下的膝窩,故又名“仙膝巖”。溪邊的這兩個巖洞,一個叫米倉,一個叫鹽倉。再往前走,撲入眼簾的這座山峰是天柱峰,俗稱“酒壇峰”。

九曲灣導游詞 九曲溪竹筏漂流導游詞篇十

我們第一個到達的景點就是充滿詩情畫意的九曲溪。首先我要簡單的介紹九曲溪的概況:世間中山水幽奇以武夷山為第一,武夷之魂在九曲溪。這條發(fā)源于武夷山脈主峰--黃崗山西南麓的溪流,澄沏清瑩,經(jīng)星村鎮(zhèn)由西向東穿過武夷山景區(qū),盈盈一水,折為九曲,因此得名。九曲溪面積為8.5平方公里,全長約9.5公里。山挾水轉,水繞山行,每一曲都有不同景致的山水畫意。

大家可以乘坐竹筏順著九曲溪蜿蜒而下,那碧清的溪水會讓您把所有的煩惱都拋到九霄云外。兩岸奇峰峭拔、怪石嶙峋,會使您衍生種種遐想。

我簡要介紹一下乘坐竹筏的一些注意事項:

一、按六個人乘坐一張竹筏,大家自由結合;

二、上竹筏請不要爭先獻詞后,注意橫踩二根毛竹。以免滑落水中;

三、竹筏行進中,要聽從筏工指揮,請不要隨意從坐椅上站立照相,更不要在竹筏上隨意走動。

各位朋友,竹筏駛上淺灘,右邊這座山峰名仙巖,請大家注意看,巖上這一塊巨石像不像一把芭蕉扇。緊鄰仙巖的這三座山峰,中間像不像個球,兩邊山峰猶如兩頭雄獅,俗稱“雙獅戲球”。溪右邊這塊巖石嘴尖腿細,背上布滿藤蘿、花叢、俗稱“孔雀開屏石”。

大家請看,前面右邊這二座山峰,一座是丹爐巖,一座是仙跡巖。前者因頗像傳說中的太上老君的煉丹爐而得名;后者山巖上有兩個圓石窩,相傳是武夷仙人跪拜皇太姥留下的膝窩,故又名“仙膝巖”。溪邊的這兩個巖洞,一個叫米倉,一個叫鹽倉。再往前走,撲入眼簾的這座山峰是天柱峰,俗稱“酒壇峰”。

九曲灣導游詞 九曲溪竹筏漂流導游詞篇十一

各位朋友:

大家好!今天,我?guī)Ц魑挥斡[天心的幾個景點。這些景點是章堂澗、天車架、鷹嘴巖、流香澗、大紅袍茶樹、永樂禪寺、杜轄巖等,希望大家玩得高興。

在我們面前的這條小溪,名叫章堂洞,是武夷山景區(qū)北部最長的一條山澗。它與流香澗合流后,往東穿過霞濱峽口,融入崇陽溪,全長約有7.5公里?,F(xiàn)在,請大家抬頭往上看,這就是遠近聞名的天車架。它離洞大約0.5公里路。在雄峙如城的丹霞蟑半壁,有幾個互相毗連的巖洞,洞里有幾棟小木樓就崖構架,或隱藏于洞,或憑臨崖畔,上下懸梯,左右環(huán)欄,抬頭望去,儼然一棟空中樓閣。據(jù)《崇安縣志》記載,這些空中樓閣建于清咸豐年間(公元1851一1861年)。當時,崇安縣的豪紳為躲避太平軍,雇人建造了這種建筑物。該巖洞上仍危崖,下臨深淵,地勢極為險峻,乍看上去似乎無路可攀,其實不然,只要從山后繞道,經(jīng)過火焰峰,直上丹霞蟑頂,而后從巖洞口順梯而下,即可入洞。觀賞到此,不知大家發(fā)現(xiàn)了沒有,明明是懸樓,為何叫天車架呢?這是因為,當時所用的建筑材料,都是從巖底直接吊上去的,懸架在洞外的那些杉木,就是用來作起重機械的架子,于是當?shù)厝司头Q之為天車架。

各位朋友,繼續(xù)往前走,我們現(xiàn)在看到的這塊巨石,叫鷹嘴巖。它那光禿禿的巖頂,東部向前突出,尖曲如椽。非常奇特的是,鷹嘴上居然長著一株枝干虬曲的古老刺柏,為鷹嘴巖增添了幾分飄逸,幾許神采。沿巖頂直削而下,巖壁白里透紅,微微拱起的巖脊卻是一片蒼黑,隱約地展現(xiàn)出一條條裂紋,宛如豐滿的羽翼。從我們現(xiàn)在站立的角度看去,只見它兀立峰巔,翹首藍天,振翅欲翔,搏擊蒼穹。古代有詩人形容道;“雄鷹獨立健無倫,銳椽昂頭實逼真。豈是神山壓凡鳥,欲君奮擊絕囂塵。”多么生動,多么形象,多么貼切!

繼續(xù)往前走,過了慧苑寺前的石橋往左拐,就到了流香澗。流香澗原名倒水坑,位于天心巖北麓。武夷山的所有溪泉澗水,都是由西向東流人崇陽溪,惟獨這條山澗,自三仰峰北谷發(fā)源后流向西北,又倒流回山,故又稱為倒水坑。這也是流香澗的獨特之處。流香澗兩旁,青藤垂蔓,山蕙、石薄、蘭花叢生,真所謂:“墜葉浮深澗,飛花逐急湍?!泵鞒袀€詩人游覽至此,久久不忍離去,遂為它起名為流香澗。洞中有一巷谷,兩旁危巖聳立,水流其間,僅能容納一人。夏日置身其間,涼爽無比,因此又叫做清涼峽。

從清涼峽出來,大家看到前面一座黑乎乎的山頂上,聳立著一塊向前傾斜的巨石,就像農(nóng)夫頭上戴的一頂斗笠。相傳這塊巨石從遠方飛來,落腳在此,所以叫做飛來峰。繞過飛來峰,有座昂然直上,拔地擎天的山峰,名叫玉柱峰。這里景色優(yōu)美,請大家慢慢欣賞。

繼續(xù)往前走,我們就到了九龍窠。九龍窠是一個幽奇深峻的峽谷,周圍九座磷峋的山峰將它團團環(huán)抱,猶如九條巨龍在升騰萬里、揚威環(huán)宇之后將欲歸巢的狀態(tài)。峽谷里巨石錯落,細泉潺潺,遍地是叢叢簇簇的茶樹,滿谷春色,生機四溢,真不愧為"茶的王國"。在最后一窠巖壁間,有一塊用石塊壘成的盆景式茶園,上面種著幾株茶樹,那就是久負盛名的大紅袍茶樹。大紅袍之所以獲得“茶中之王”的桂冠,主要是因為其生長的環(huán)境得天獨厚。大家請看,茶樹所處的峭壁上,有一條狹長的巖罅,巖頂終年積水,隨之滴落的還有苔蘚之類的有機物,造成土壤的潤澤肥沃,而且兩旁巖壁直立,日照不長,氣溫變化不大。加上茶農(nóng)平時精心管理,采制加工時,挑技術最好的茶師,使用上等的獨特器具。因此,大紅袍成茶后,自然就有獨特的品質和卓著的飲用效果了。一般的茶葉不耐沖,幾次過后就沒有什么味道了,而大紅袍沖到9次,仍能保持其桂花香味,實乃茶中極品。

大紅袍茶樹的來歷,傳說很多。有一種說法是這樣的:天心廟老方丈用九龍窠的神茶治好一位進京趕考舉人的病。舉人得中狀元后,為謝茶恩,脫下身上大紅袍,親自披在茶樹上,后人便取名為大紅袍。另有一種說法是;有一位皇太后久病不愈,終日肚疼鼓脹,遍請?zhí)煜旅t(yī),用盡靈丹妙藥,終為徒勞,天心廟老方丈得知后,獻九龍窠神茶一盒,治好了皇太后的病?;实郾憬写蟪紟弦患蠹t袍,前往九龍窠謝恩。大臣將大紅袍技在茶樹上,當?shù)厝吮銓⒉铇淙∶麨榇蠹t袍。還有一種說法比較普遍,就是:早春時節(jié),大紅袍葉芽勃發(fā),滿樹艷紅,遠眺宛如大紅袍覆蓋樹冠,因此得名。大紅袍茶樹數(shù)量有限。僅植4株,來武夷山的游人,大都以能一睹名揚天下的大紅袍茶樹為一大樂趣。

各位朋友,現(xiàn)在我們來到天心巖腳下,展現(xiàn)在眼前的這座廟,叫永樂禪寺,它是武夷山保存下來的最大寺院。據(jù)查天工《武夷山志》記載:永樂禪寺前身叫山心永樂庵。山心指地理位置,因名剎坐落于方圓70平方公里的武夷山景區(qū)中心,故名。明嘉靖七年(公元1520xx年),道士韓洞虛加以重建,改名天心廟。清康熙年間(公元1662-1720xx年),武夷山章堂巖鐵華國師的弟子果因和尚將它改稱天心永樂禪寺。此時的天心,寓意又進一步得到禪理的抒發(fā),蘊藏著禪語“天心明月”和佛教徒向往極樂世界的意境。重建后的永樂禪寺,南北長170米,東西寬150米,占地面積約2.6萬平方米。寺院四周古木參天,重竹蔽地,鳥鳴蟬噪,意境深遠。步入寺內(nèi),香煙繚繞,梵音清越,恍如游仙。在通往禪寺的山徑旁,新鑿了一座彌勒佛巖雕,高19米,寬13米。巖雕后面的“佛”宇,是清康熙皇帝的字體,高 11米,寬 9米,取九九吉利之意。

九曲灣導游詞 九曲溪竹筏漂流導游詞篇十二

各位旅客,大家好!我姓童,今天能有機會以導游的身份跟大家一起領略四大名山之一武夷山脈的美景,感到非常榮幸,希望能得到大伙的支持與配合。

武夷山之福建省西北部,平均海拔350米,方圓70多平方千米。她有黃山的秀麗,泰山的古老,峨嵋的險峻。我們從星村出發(fā),沿著九曲溪,順流而下。我們今天以漂流為主,而不是以登山為主,既輕松愉快,又驚險刺激,還能欣賞千姿百態(tài)的奇峰和清澈見底的碧水,一曲一個景。我來介紹:我們從一曲出發(fā),注意看四周特有的碧水丹山,水是不是變化多端?前面有許多怪石可以自由照相,風姿綽約的“玉女峰”,雄偉壯觀的“大王峰”,威風凜凜的“獅子峰”…… “玉女峰”與“大王峰”遙遙相對,像情人似的感情很深,卻被一座“鐵板峰”隔著,見不到面。瞧,“大王峰”這巖石像不像火腿?看,那個“漢堡”真誘人。

(第二天,車上)每人手里都有地圖了嗎?今天要去天游峰,自由活動。天游峰位于九曲溪六曲西部,這是武夷第一峰。山上的妙高臺可以去觀看一下。妙高臺后,有一株罕見的紅豆樹,現(xiàn)在正有豆莢,要去玩玩。還有妙高臺西傾瀉而下的雪花泉,站在那兒,武夷的山水可以盡收眼底,要去噢!幸運的話,可以看到彩霞、云海、薄霧,很壯觀。注意事項:

1、女士不要穿高跟鞋。

2、景區(qū)內(nèi)不要買較貴食品。

3、不損壞景區(qū)的植物、公物。

4、注意天氣變化,溫差大。

三小時后到山腳下賓館集合,我就在那里。

九曲灣導游詞 九曲溪竹筏漂流導游詞篇十三

各位朋友:

大家好!今天,我?guī)Ц魑挥斡[天心的幾個景點。這些景點是章堂澗、天車架、鷹嘴巖、流香澗、大紅袍茶樹、永樂禪寺、杜轄巖等,希望大家玩得高興。

在我們面前的這條小溪,名叫章堂洞,是武夷山景區(qū)北部最長的一條山澗。它與流香澗合流后,往東穿過霞濱峽口,融入崇陽溪,全長約有7.5公里?,F(xiàn)在,請大家抬頭往上看,這就是遠近聞名的天車架。它離洞大約0.5公里路。在雄峙如城的丹霞蟑半壁,有幾個互相毗連的巖洞,洞里有幾棟小木樓就崖構架,或隱藏于洞,或憑臨崖畔,上下懸梯,左右環(huán)欄,抬頭望去,儼然一棟空中樓閣。據(jù)《崇安縣志》記載,這些空中樓閣建于清咸豐年間(公元1851一1861年)。當時,崇安縣的豪紳為躲避太平軍,雇人建造了這種建筑物。該巖洞上仍危崖,下臨深淵,地勢極為險峻,乍看上去似乎無路可攀,其實不然,只要從山后繞道,經(jīng)過火焰峰,直上丹霞蟑頂,而后從巖洞口順梯而下,即可入洞。觀賞到此,不知大家發(fā)現(xiàn)了沒有,明明是懸樓,為何叫天車架呢?這是因為,當時所用的建筑材料,都是從巖底直接吊上去的,懸架在洞外的那些杉木,就是用來作起重機械的架子,于是當?shù)厝司头Q之為天車架。

各位朋友,繼續(xù)往前走,我們現(xiàn)在看到的這塊巨石,叫鷹嘴巖。它那光禿禿的巖頂,東部向前突出,尖曲如椽。非常奇特的是,鷹嘴上居然長著一株枝干虬曲的古老刺柏,為鷹嘴巖增添了幾分飄逸,幾許神采。沿巖頂直削而下,巖壁白里透紅,微微拱起的巖脊卻是一片蒼黑,隱約地展現(xiàn)出一條條裂紋,宛如豐滿的羽翼。從我們現(xiàn)在站立的角度看去,只見它兀立峰巔,翹首藍天,振翅欲翔,搏擊蒼穹。古代有詩人形容道;“雄鷹獨立健無倫,銳椽昂頭實逼真。豈是神山壓凡鳥,欲君奮擊絕囂塵?!倍嗝瓷鷦?,多么形象,多么貼切!

繼續(xù)往前走,過了慧苑寺前的石橋往左拐,就到了流香澗。流香澗原名倒水坑,位于天心巖北麓。武夷山的所有溪泉澗水,都是由西向東流人崇陽溪,惟獨這條山澗,自三仰峰北谷發(fā)源后流向西北,又倒流回山,故又稱為倒水坑。這也是流香澗的獨特之處。流香澗兩旁,青藤垂蔓,山蕙、石薄、蘭花叢生,真所謂:“墜葉浮深澗,飛花逐急湍?!泵鞒袀€詩人游覽至此,久久不忍離去,遂為它起名為流香澗。洞中有一巷谷,兩旁危巖聳立,水流其間,僅能容納一人。夏日置身其間,涼爽無比,因此又叫做清涼峽。

從清涼峽出來,大家看到前面一座黑乎乎的山頂上,聳立著一塊向前傾斜的巨石,就像農(nóng)夫頭上戴的一頂斗笠。相傳這塊巨石從遠方飛來,落腳在此,所以叫做飛來峰。繞過飛來峰,有座昂然直上,拔地擎天的山峰,名叫玉柱峰。這里景色優(yōu)美,請大家慢慢欣賞。

繼續(xù)往前走,我們就到了九龍窠。九龍窠是一個幽奇深峻的峽谷,周圍九座磷峋的山峰將它團團環(huán)抱,猶如九條巨龍在升騰萬里、揚威環(huán)宇之后將欲歸巢的狀態(tài)。峽谷里巨石錯落,細泉潺潺,遍地是叢叢簇簇的茶樹,滿谷春色,生機四溢,真不愧為"茶的王國"。在最后一窠巖壁間,有一塊用石塊壘成的盆景式茶園,上面種著幾株茶樹,那就是久負盛名的大紅袍茶樹。大紅袍之所以獲得“茶中之王”的桂冠,主要是因為其生長的環(huán)境得天獨厚。大家請看,茶樹所處的峭壁上,有一條狹長的巖罅,巖頂終年積水,隨之滴落的還有苔蘚之類的有機物,造成土壤的潤澤肥沃,而且兩旁巖壁直立,日照不長,氣溫變化不大。加上茶農(nóng)平時精心管理,采制加工時,挑技術最好的茶師,使用上等的獨特器具。因此,大紅袍成茶后,自然就有獨特的品質和卓著的飲用效果了。一般的茶葉不耐沖,幾次過后就沒有什么味道了,而大紅袍沖到9次,仍能保持其桂花香味,實乃茶中極品。

大紅袍茶樹的來歷,傳說很多。有一種說法是這樣的:天心廟老方丈用九龍窠的神茶治好一位進京趕考舉人的病。舉人得中狀元后,為謝茶恩,脫下身上大紅袍,親自披在茶樹上,后人便取名為大紅袍。另有一種說法是;有一位皇太后久病不愈,終日肚疼鼓脹,遍請?zhí)煜旅t(yī),用盡靈丹妙藥,終為徒勞,天心廟老方丈得知后,獻九龍窠神茶一盒,治好了皇太后的病?;实郾憬写蟪紟弦患蠹t袍,前往九龍窠謝恩。大臣將大紅袍技在茶樹上,當?shù)厝吮銓⒉铇淙∶麨榇蠹t袍。還有一種說法比較普遍,就是:早春時節(jié),大紅袍葉芽勃發(fā),滿樹艷紅,遠眺宛如大紅袍覆蓋樹冠,因此得名。大紅袍茶樹數(shù)量有限。僅植4株,來武夷山的游人,大都以能一睹名揚天下的大紅袍茶樹為一大樂趣。

各位朋友,現(xiàn)在我們來到天心巖腳下,展現(xiàn)在眼前的這座廟,叫永樂禪寺,它是武夷山保存下來的最大寺院。據(jù)查天工《武夷山志》記載:永樂禪寺前身叫山心永樂庵。山心指地理位置,因名剎坐落于方圓70平方公里的武夷山景區(qū)中心,故名。明嘉靖七年(公元1520xx年),道士韓洞虛加以重建,改名天心廟。清康熙年間(公元1662-1720xx年),武夷山章堂巖鐵華國師的弟子果因和尚將它改稱天心永樂禪寺。此時的天心,寓意又進一步得到禪理的抒發(fā),蘊藏著禪語“天心明月”和佛教徒向往極樂世界的意境。重建后的永樂禪寺,南北長170米,東西寬150米,占地面積約2.6萬平方米。寺院四周古木參天,重竹蔽地,鳥鳴蟬噪,意境深遠。步入寺內(nèi),香煙繚繞,梵音清越,恍如游仙。在通往禪寺的山徑旁,新鑿了一座彌勒佛巖雕,高19米,寬13米。巖雕后面的“佛”宇,是清康熙皇帝的字體,高 11米,寬 9米,取九九吉利之意。

九曲灣導游詞 九曲溪竹筏漂流導游詞篇十四

各位朋友,武夷山的各大酒店都座落在武夷山國家旅游度假區(qū)內(nèi),從度假區(qū)到星村碼頭約需20分鐘的行程。首先我簡要地介紹一下九曲溪的概況:世間中山水幽奇以武夷山為第一,武夷之魂在九曲溪。這條發(fā)源于武夷山脈主峰--黃崗山西南麓的溪流,澄沏清瑩,經(jīng)星村鎮(zhèn)由西向東穿過武夷山景區(qū),盈盈一水,折為九曲,因此得名。九曲溪面積為8.5平方公里,全長約9.5公里。山挾水轉,水繞山行,每一曲都有不同景致的山水畫意。游人乘坐寬約2米,長約9米,從遠古小舟脫胎而來的竹筏,沖波擊浪而下,不僅能領略到有驚無險的情趣,而且四面無遮無攔,抬頭可見山景,俯首能賞水色,側耳可聽溪聲,伸手能角清流。古人游九曲溪,是從武夷宮按由一曲逆流而上的。自崇(安)桐(木)公路開通后,游人則是從九曲到一曲順流而下,這樣隨波逐流,飄然前行,更加輕快、迅疾。

各位朋友,左邊的圖片是九曲溪碼頭。我簡要介紹一下乘坐竹筏的一些注意事項:一、按六個人乘坐一張竹筏,大家自由結合;二、上竹筏請不要爭先獻詞后,注意橫踩二根毛竹。以免滑落水中;三、竹筏行進中,要聽從筏工指揮,請不要隨意從坐椅上站立照相,更不要在竹筏上隨意走動。

各位朋友,竹筏現(xiàn)飄然前行在九曲溪平川一帶。右側這座山與云齊,叫齊云峰,因形似火焰,故又俗稱火焰山。民間傳說,古時候火焰山的烈焰常使山下這個村莊著火,鄉(xiāng)民們一次次遭災毀屋,一次次又被迫再建新屋,于是這個村莊便有“新村”的稱號。后上天為拯救生靈,便派武夷十三仙人下凡施法術在山前鑿開一條江墩溪,從此村莊安寧,日漸繁榮,萬家燈火猶如天上點點繁星。從此村莊改名為“星村”。

左側這座山峰叫白云巖,又名靈峰。白云巖重巖聳疊,巍然云際,每當拂曉,常有白云在巖的半腰飄悠,忽聚忽散,分合不定,故名白云巖。白云巖上現(xiàn)遺有幾堵殘垣頹壁,是白云庵的舊址。在庵的后壁上,有一巖洞,稱白云洞。我國演述周武王伐商的古代小說《封神演義》中提到的道人喬坤,就曾在此修養(yǎng),自稱是武夷山白云洞“散人”。后因協(xié)助姜子牙破陣有功,受封為“夜游神”。巖的北面有一個軒敞的巖洞,人稱“極樂國”。其進洞路徑之險,可謂武夷第一。這里上下都是絕壁,壁間只有一線橫坳,是進洞的唯一途徑。人們一定要伏身蛇行,手腳并用,才能爬過巖縫進入洞中。明萬歷四十四年(1620xx年),我國古代著名旅行家徐霞客首次入閩武夷山時,就曾半歷其境,并在《武夷山日記》里生動地記述了這個驚險的歷程:“余從壁坳行,已而坳漸低,壁危,則就而傴僂;愈低愈狹,則膝行蛇伏。至坳轉處,上下僅懸七寸,闊上尺五,坳外壁深萬仞。余匍匐以進,胸背相摩,得度其險。巖果軒敞層疊,有斧鑿于中,欲開道而未就也?!闭驹诎自茙r巔,南望九曲溪上游,平疇沃野,豁然開朗,別有一番天地。南宋著名理學家朱熹的“九曲將窮眼豁然,桑麻雨露見平川”的詩句,描寫的就是這一帶的景色。

竹筏駛上淺灘,右邊這座山峰名仙巖[圖],請大家注意看,巖上這一塊巨石像不像一把芭蕉扇。緊鄰仙巖的這三座山峰,中間像不像個球,兩邊山峰猶如兩頭雄獅,俗稱“雙獅戲球”。溪右邊這塊巖石嘴尖腿細,背上布滿藤蘿、花叢、俗稱“孔雀開屏石”。

過仙巖腳下的白沙潭,竹筏始進入九曲。白云巖在左邊這座形似鼓的山峰,稱鼓子峰。峰前這座山巖因形似烏紗帽巖。竹筏前行,回顧紗帽巖。竹筏前行,回顧紗帽巖又形似筆架,繼而又見三石分立,象“品”字,故又稱品石巖。品石巖左邊是環(huán)佩巖,巖上有一巨石像不像頭小貓,正伸出頭撲食面前那塊“豬肝”。淺灘將盡,大家看左岸邊這塊巨石,像不像水牛把頭栽進水中,僅露出一角一眼,俗稱“牛牯石”,石下深潭稱牛牯潭。過牛牯潭,岸右邊這兩塊相迭在一起的巨石像不像磨墩,因而俗稱磨墩巖。南宋宰相李綱游九曲溪時,稱其為大小廩石。磨墩巖對岸對岸這塊巨石像不像人面,眼睛鼻子都清晰可見,左邊眼睛睜著,右邊眼睛閉著,俗稱人面石。人面石右邊這兩塊巨石一前一后,前面一石頂上光禿像不像和尚,后面一石像不像尼姑帽,當?shù)匕傩諔蚍Q為“和尚背尼姑”。相傳武夷山有個好心的和尚,見尼姑要過溪到磨墩巖磨豆?jié){給“童子”吃有困難,就主動提出背尼姑過溪。這雖說有違佛教戒律,但助人為樂的精神還是深深地感動了位于一旁的人面石。見此情景,說又不是,不說又不是,只好“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了事。筏過淺灘,拐個彎便進入八曲。

八曲,夾溪兩岸,奇峰環(huán)拱,怪石嶙峋,狀如動物,素有“水上動物園”之稱。溪左有臥獅笑猴、上下水龜石[、貓兒石、魚磕石、海蚧石;溪右有象鼻巖、駱駝峰等,維妙維肖,栩栩如生。關于上、下水龜石,還流傳這么一段動人的故事:傳說南宋淳熙20xx年(1184年),朱熹辭官回到武夷山,住在清隱巖下的茶洞旁著書講學。一天黃昏,朱熹正對著滿天的晚霞吟詩作賦,忽聽門外傳來:“先生,先生?!钡暮魡?。朱熹出門一看,只見茶洞外正笑吟吟走來一位相貌端莊的姑娘,便問:“你是何人,家住哪里,為何來到此地?”姑娘答道:“我姓胡,名叫麗娘,家住五曲河對面。因仰慕先生的才學,特來拜您為師?!敝祆湟娕佣饲f識禮,又求學心切,就收留了她。從此,麗娘風雨無阻,每天晚上都來到朱熹的書房。她讀遍了四書五經(jīng),替朱熹眷寫了大量的詩文。麗娘的才學、多情,使朱熹感到了溫暖與歡樂。一天傍晚,朱熹在五曲平林渡口遇到擺渡的烏老頭兩口子。烏老頭對朱熹說:“看你氣色不好,定是中邪了。你可知道每晚至你書房的女子是誰嗎?她就是武夷山的狐貍精。想謀你的才學,奪你祖?zhèn)鞯挠裢?”“啊!”朱熹不禁大吃一驚,心里直納悶:好端端一個正經(jīng)女子,怎會是狐妖?“如果你不信,不妨待她睡著時,看看有沒有雙玉筷從她的鼻孔里伸出?!被丶乙院?,朱熹心如亂麻,一連兩個夜晚不能入眠,麗娘溫存地相陪著。到了第三個夜晚,麗娘實在困極了,就伏在書桌上睡著了。四更天時,朱熹打個瞌睡醒來,頓時被眼前一片光亮驚呆了。果然,一雙碧綠透明的玉筷從麗娘的鼻孔伸了出來。他慌忙之中,碰落了玉筷,閃出了一只狐貍的影子,一晃就不見了。麗娘醒來,頓覺天懸地轉,痛苦地說:“先生,我是武夷山修煉千年的狐貍精。因仰慕先生的才學,知道先生寂寞,才每晚渡河來陪伴。不料平林擺渡佬,那一對害人的烏龜精,想謀先生玉碗和麗娘的玉筷,曾跟我斗法輸了,被貶在那兒擺渡。他們就惡語中傷,撥弄是非,迫使我倆分離。先生啊!如今麗娘玉筷離身,千年道行已破,我該到南螟靖里長眠去了?!闭f完,淚水漣漣,與朱熹難舍難分。忽然空中轟隆滾過一陣悶雷,在一陣旋風里閃過一對黑影,麗娘忙指著窗外的黑影喊道:“先生,它們毀了麗娘,拆散我們之間的情誼呀!”朱熹氣得咬牙切齒,渾身打打顫,抄起朱筆就往窗外扔去,只見朱筆就像一只燃燒的箭直向這一對黑影刺去。兩個擺渡佬立時現(xiàn)出烏龜原形,慌忙向五曲上游爬去,但爬到八曲上水獅旁,就再也爬不動了,變成了一對石龜。請大家注意看,左岸邊這座橫亙的巨巖,稱鼓樓巖,巖石像不像一童子在跪拜。巖后有紫芝峰。在峰的半腰有一座巖石像觀世音菩薩,這一景叫“童子拜觀音”。前面跟大家說,尼姑磨豆?jié){,就是給這位童子吃。位于紫芝峰后的并列兩峰像不像一對碩大的乳房,俗稱“雙乳峰”。有一外國小朋友觀賞雙乳峰后天真地說:如果媽媽的乳房也有這么大,那天下的小孩子就不愁沒有奶吃了。

舟過湍急的芙蓉灘,是為七曲。溪右邊的這座山峰,四面峭壁,宛如聳立于水中的巍峨的石城,俗稱“城高巖”。其半腰有門可見,那是攀登城高巖的唯一石徑。巖上松竹環(huán)簇,滿坡滴綠。在始建于明代的城高庵舊址。巖下的潭,名放生潭。南宋端平元年(1234年)端午節(jié),山中道士曾奉旨在此設壇祈禱,放生魚潭內(nèi)。從那時起九曲溪禁止捕魚,相沿成為習俗。

筏下獺控灘,便進入了六曲,諸曲唯此曲行程最短,然天游峰乃“武夷第一勝地”。南宋著名理學家朱熹題詩贊道:“六曲蒼屏繞碧灣,茆茨終日掩柴關??蛠硪需r花落,猿鳥不驚春意閑。”筏至六曲,首先映入大家眼簾的這塊如刀切斧劈的巖壁,就是曬布巖。神話傳說是赤腳大仙晾曬帛綿的,曬布巖又高又闊,又平又險,寬約800米,高200米,似一張巨大的屏風,把武夷山景區(qū)隔為溪南山北。巖壁上有宋、元、明、清歷代名士留下的題刻二十余處,其中朱熹的“逝者如斯”[圖]題刻,是迄今武夷山景區(qū)內(nèi)所能辨認的400多處摩崖石刻中最早的一幅。由于此處題刻又多又雅,故而常常引來諸多凡夫俗子到此評頭論足,觀賞一番。他們高一聲,低一聲,鬧鬧哄哄有時還加上過往竹筏工的山歌和號子,既給游人助興,又給評論眾士添煩。時間久了,那些生長在九曲溪的筏工,都驚奇的發(fā)現(xiàn),無論山歌還是號子,對歌還是呼喊,都能引發(fā)出陣陣空谷回聲,招至從近至遠此起彼伏的聲浪,真是唯妙唯肖。一些文人墨客便給這塊本不起眼的巨巖取了個“響聲巖”的雅名。響聲巖前這塊巨石叫目魚石,大家看其形,像不像個新鮮飽滿的目魚。

筏過老雅灘,是為五曲。諸曲唯五曲地勢寬曠。左側這座山峰是隱屏峰,峰下有宋代大儒朱熹親手創(chuàng)建的武夷精舍。右側這座山峰是晚對峰,峰的石壁上鐫刻有出自清乾隆狀元馬易齋之手的“道南理窟”四個足有三米見方的大字。據(jù)專家、學者的研究結果,道南理窟大意是:宋元豐四年(1081年),閩學鼻祖游酢和楊時一道前往河南穎昌(今許昌)拜大理學家程顥為師。二人到程家時,恰遇老先生正閉目養(yǎng)神,兩人不敢驚擾,恭立門外。時值隆冬季節(jié),大雪紛飛,待老先生醒來時,門外積雪已達盡余,故留下了“程門立雪”的佳話。二人誠心拜師求學的精神深深感動了老先生,老先生便竭盡全力教誨這二位學生。時至學成,程顥送至大路口,望著他們漸漸遠去的背影,高興地說:“吾道南矣”。游酢和楊時回閩后極力傳播程氏理學,相繼涌現(xiàn)出羅從彥、李侗、朱熹等閩學先賢。尤其是朱熹,這位理學集大成者,在武夷山親手創(chuàng)建武夷精舍聚眾講學達十年之久,培養(yǎng)出了大批理學人才,如蔡元定、游九言、黃干、真德秀等。在此期間,他完成了集理學之大成的代表作——《論語集注》和《孟子集注》。南宋時期,武夷山五曲一帶書院林立,除武夷精舍外,相繼還有游九言的“水支寮”。蔡沈的“南山書堂”,蔡沅的“詠歸堂”,徐幾的“靜可書堂”,熊禾的“洪源書堂”等等。武夷山儼然成為祖國南方理學研究的中心,因而把武夷山稱為“道南理窟”是恰如其分的。

大家請看,前面右邊這二座山峰,一座是丹爐巖,一座是仙跡巖。前者因頗像傳說中的太上老君的煉丹爐而得名;后者山巖上有兩個圓石窩,相傳是武夷仙人跪拜皇太姥留下的膝窩,故又名“仙膝巖”。溪邊的這兩個巖洞,一個叫米倉,一個叫鹽倉。再往前走,撲入眼簾的這座山峰是天柱峰,俗稱“酒壇峰”。傳說在一次瑤池的蟠桃會上,李鐵拐不屑于王母娘娘所賜的“仙酒”,卻端出一壇從武夷山山民家里討來的家釀米酒,咕嘟咕嘟大喝起來。不料想,醇郁的酒香四處飄溢,眾仙們便紛紛丟棄“仙酒”,來搶喝鐵拐李的武夷米酒。鐵拐李眼看酒被指搶光了,一氣之下,便舉起拐杖向酒壇擊去,酒巴壇便不偏不倚地落在更衣臺旁的九曲溪邊。請大家注意看,它的半腰有遭擊的杖痕。連著天柱峰這座山巖是更衣臺。相傳武夷仙人魏王子騫是在此更衣登天柱峰成仙,故名。登上更衣臺,五曲山水一覽列遺。

過五曲大橋,右折,便進入四曲。溪南這一片空曠的平地,就是元代皇家御茶園的遺址。武夷山產(chǎn)茶歷史悠久。據(jù)《崇安縣志》記載:唐貞元年間(785-820xx年)武夷山一帶已有蒸焙后研碎而塑成團狀的“研膏”茶制造,這便是最早的武夷巖茶。宋代大文學家蘇東坡在詠茶詩中贊道:“武夷溪邊粟粒芽,前丁后蔡相寵嘉?!蔽湟膸r茶的入貢,始于宋代。色、香、味俱全的武夷巖茶入貢,立即受到朝庭上下的喜愛。為極大地享用武夷巖茶。元大德六年(1320xx年)便下令創(chuàng)辦武夷御茶園。據(jù)《武夷山志》記載,御茶園初創(chuàng)時,曾盛極一時。園內(nèi)建筑布局是前在仁鳳門,中有拜發(fā)殿、清神堂。四周有思敬亭、焙芳亭、燕嘉亭、宜寂亭、浮光亭等。此外,還有碧天橋和通仙井。御茶園設場官2名負責管理,每年交貢茶360斤。泰定五年(1320xx年),崇安縣(現(xiàn)為武夷山市,下同)縣令張端本于園之左右各建一個茶場。至順三年(1332年),建寧總管暗都刺又在通仙井旁筑一高臺,高五尺,方一丈六尺,名為“喊山臺”。臺上有亭,名為“喊泉亭”。所據(jù)說每年“驚蟄”這天,崇安縣令都要在此舉行隆重的開山儀式。當縣令拈香跪拜,念罷祭文后,隸卒就鳴金擊鼓,同時高喊:“茶發(fā)芽了!茶發(fā)芽人!”舉行過儀式,爾后開山采茶。武夷巖茶的入貢,給武夷山茶農(nóng)帶來深重的災難。茶園官吏為完成上交貢額,便對茶農(nóng)進行敲榨勒索。茶農(nóng)不堪其苦,被迫四處逃亡。到明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這個有著250多年的歷史的御茶園便被子廢棄了,只留下一口水味清甜的通仙井。

與御茶園隔岸相對的這個渡口,就是平林渡。這是古時候上云窩、天游峰的必經(jīng)渡口。渡口石壁上鐫刻有“龐公吃茶處”和“應接不暇”這兩段有趣的題刻。龐公是明代福建建州太守,即現(xiàn)在的地區(qū)專員。一天這位閩北地區(qū)最高行政長官微服私訪到此,見僧人正忙著以茶待客,顧不上招呼他。他等了很久才品了茶,于是寫了“寵公吃茶處”放在桌上。事后僧人察覺怠慢了太守,趕忙將“龐公吃茶處”刻在石壁上,旁邊加上“應接不暇”表明歉意。太守沒有擺架子唬人整人,和尚不卑不亢,彼此心領神會了。渡口邊斜倚一石,石上裂開一罅,如同利劍所劈。相傳是武夷控鶴仙人試劍之處,故名“試劍石”。溪流穿過試劍石,可見石上有峭壁、穹崖、裂罅、洞穴,幾竿翠竹低垂于水面,乘筏洄洑其中,好似在九曲溪里漂流一樣,故人稱“小九曲”。

過小九曲,經(jīng)題詩巖,前面這座壁立萬仞的山峰為大藏峰。后面那座是鳴鶴峰,相傳曾有白鶴翔集,仰天長唳而得名。大藏峰橫亙數(shù)百丈。山巔聳拔如檐,巖溜滴落水中,叮叮咚咚敲擊水面,大家是否感覺到有如悅耳動聽的琴聲。筏過其下,但覺“日午吹陰風,晝氣暗若夕”,不知大家有否這種感覺。請大家抬頭看,大藏峰半壁有兩個洞穴,一上一下,相去不甚遠。上為雞窠巖,洞內(nèi)一團稻草,不知何時擱此,至今錄腐不朽;下為金雞洞。峰頂有超真亭、仙史館,今已廢圯。請大家坐穩(wěn),現(xiàn)在我們筏下的這個潭,名臥龍?zhí)?,深達30多米,是九曲溪內(nèi)最深的水潭。關于這個深潭的來歷,有著一段令人驚心動魄的傳說。相傳在很早以前,這潭里曾潛伏著一條惡龍,它時常帶領八條小龍張牙舞爪,追逐嬉戲,攪得天昏地暗,溪水泛濫。有一天,一位仙人途徑此地,見惡龍作怪,便拔出寶劍,將8條惡龍斬死在潭中,唯有一條小龍搖尾乞憐,苦苦求情,愿意改邪歸正,仙人便留下它,命它在此護佑武夷山。從此,這潭便有了“臥龍?zhí)丁敝Q。如果有緣,大家到武夷山觀光時說不定還可以看到小龍出游的情景。西游記中小白龍騰出水面的鏡頭就是在這里拍攝的。與大藏峰相對的這座山巖叫仙釣臺。請大家注意看,巖壁半腰相距不遠的兩個石隙里,插著三根不朽的木器廠桿,相傳是姜太公的釣竿。

從臥龍?zhí)肚靶?,過仙游巖,便進入了三曲。仙釣臺旁邊這座山峰是仙游巖。緊挨著仙游巖的是上升峰。三曲的這個灘叫雷磕灘,灘前這個山巖名車線巖。車線巖背后這座獨立的峰巖,叫升日峰。每天清晨峰頂映日,色彩艷麗,故名“升日”。竹筏前移,大家再回頭看這座山峰,像不像個猿人,故又稱“猿人石”。

溪右邊這座陡峭的山峰,是小藏峰,又名仙船巖、船場巖。請大家注意看,小藏峰的千尋絕壁隙間縱橫交錯地插了許多木板,木板上擱著形似小舟的棺材。半在隙內(nèi),半懸于空中,風雨不毀。當?shù)厝朔Q之為“虹橋板”和“架壑船棺”。經(jīng)考古工作者考察,所謂“架壑船棺”是古代聚居在這一帶的閩越族葬俗的遺物。船棺外形分為兩類:一類為兩頭翹起如般形;一類方形其狀如盒,俗稱“函”。所謂“虹板橋”,也就是用來支架船棺或架設棧道的木板。經(jīng)碳14測定,架壑船棺歷時已在3800多年。按史籍記載,閩越人通常聚居在溪谷間,習于水斗,善于用舟。因此反映到思想意識上,船被認為是最珍貴的的東西;用“船”作葬具,是十分隆重的。而利用懸崖絕壁上巖穴來藏棺起先很可能是為避免遭到野獸的侵襲和外人的損害,久而相沿成習,形成一種葬制,以此表示對死者的崇敬。在家也許會問,三千多年前在生產(chǎn)力十分低下,生產(chǎn)工具又很落后的情況下,閩越人是怎樣把一具具船棺放安放在懸崖絕壁的巖洞中?是啊!這個問題有過許多解釋,但至今仍未解開,仍然是個迷。

筏下雷磕灘,是為三曲。前面這座形狀如柱,兀立挺拔數(shù)丈的山峰,就是玉女峰[圖]。玉女峰是武夷山景區(qū)最著名的景觀,是福建旅游的標志。著名作家劉白羽在《武夷頌》中寫道:“我曾仰望長江上的神女峰而惆悵,我曾凝眸石林中的阿詩瑪而慨嘆,但我以為武夷山東的玉女峰的確是美得驚人,它不但婀娜多姿,而且神情飄逸,當我們的竹筏已浮游而過,我還屢屢回顧,它使想到我在巴黎羅浮宮中默默觀賞維納斯那一時刻我心中所升起的親切、喜悅、完善的人和生命自由的莊嚴的向往?!薄岸ねび衽澹寤ㄅR水為誰容?”玉女峰與雄峙一曲的大王峰隔溪相望,好像一對戀人。左邊這座山峰稱“鐵板嶂”,橫亙兩峰之間,好像故意遮斷作梗。也許是寓情于景,這里流傳著一段動人的民間故事。相傳很早以前,武夷山是一個洪水泛濫,野獸出沒的地方。百姓輾轉溝壑,無以為生。一天,從遠方來了一個小伙子,目睹這一慘境,便帶領大伙劈山鑿石,疏通河道。經(jīng)過不懈的努力,終于治服了水患。被疏通的河道就是今天的九曲溪,挖出來的砂石,便堆成了三十六峰、九十九巖。有一次,天上玉女出游路經(jīng)武夷山時,被武夷山的美景迷住了。于是她便偷偷下凡留在人間,并愛上了這個勤勞勇敢的小伙子。不幸此事被鐵板鬼知道,他就從中作梗,將此事密告發(fā)玉皇。玉皇大怒,便下令捉拿玉女歸天,玉女不從,一定要與這小伙子結為夫妻。玉皇無奈,只好將他們點化成石,分隔在九曲溪兩岸。鐵板鬼為討好玉皇,也變成一塊大石,插在他們中間,日夜監(jiān)視他們的行動,他們只好憑籍鏡臺,彼此淚眼相望。

九曲灣導游詞 九曲溪竹筏漂流導游詞篇十五

各位旅客,大家好!我姓童,今天能有機會以導游的身份跟大家一起領略四大名山之一武夷山脈的美景,感到非常榮幸,希望能得到大伙的支持與配合。

武夷山之福建省西北部,平均海拔350米,方圓70多平方千米。她有黃山的秀麗,泰山的古老,峨嵋的險峻。我們從星村出發(fā),沿著九曲溪,順流而下。我們今天以漂流為主,而不是以登山為主,既輕松愉快,又驚險刺激,還能欣賞千姿百態(tài)的奇峰和清澈見底的碧水,一曲一個景。我來介紹:我們從一曲出發(fā),注意看四周特有的碧水丹山,水是不是變化多端?前面有許多怪石可以自由照相,風姿綽約的“玉女峰”,雄偉壯觀的“大王峰”,威風凜凜的“獅子峰”…… “玉女峰”與“大王峰”遙遙相對,像情人似的感情很深,卻被一座“鐵板峰”隔著,見不到面。瞧,“大王峰”這巖石像不像火腿?看,那個“漢堡”真誘人。

(第二天,車上)每人手里都有地圖了嗎?今天要去天游峰,自由活動。天游峰位于九曲溪六曲西部,這是武夷第一峰。山上的妙高臺可以去觀看一下。妙高臺后,有一株罕見的紅豆樹,現(xiàn)在正有豆莢,要去玩玩。還有妙高臺西傾瀉而下的雪花泉,站在那兒,武夷的山水可以盡收眼底,要去噢!幸運的話,可以看到彩霞、云海、薄霧,很壯觀。注意事項:

1、女士不要穿高跟鞋。

2、景區(qū)內(nèi)不要買較貴食品。

3、不損壞景區(qū)的植物、公物。

4、注意天氣變化,溫差大。

三小時后到山腳下賓館集合,我就在那里。

【本文地址:http://aiweibaby.com/zuowen/1523083.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