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用心靈去傾聽讀后感六年級(熱門16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1-26 14:00:16
最新用心靈去傾聽讀后感六年級(熱門16篇)
時間:2023-11-26 14:00:16     小編:薇兒

讀后感是讀完一本書、一篇文章或某個事件后,對自己內(nèi)心感受和對所讀內(nèi)容的理解、評論的書面表達。讀后感可以幫助我們更深入地理解作者的思想,對自己的人生態(tài)度產(chǎn)生反思。如果你讀完一本好書,寫下讀后感,定能讓你有更多的收獲。寫一篇較為完美的讀后感需要用恰當?shù)恼Z言表達自己的觀點和情感。范文是我們學習和提高寫作技巧的好幫手,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讀后感范文,希望能夠給大家啟發(fā)。

用心靈去傾聽讀后感六年級篇一

成功之處:

1、本文是略讀文,文章略長卻語言平白。在教學過程中,我以“傾聽”這個主題話題引入。盡可能快地切入主題,讓學生在速讀中去了解文章大意。并以此問“湯米與蘇珊素未謀面,而湯米卻稱之為第二母親,為何有如此高的評價?”將學生帶入品味人物的環(huán)節(jié)。

2、在品味人物時,主要抓住“第二母親”來做文章。讓學生在閱讀中充分地去感悟句子中透露的慈母般關愛。并以這些句子為抓手,通過朗讀,談體會來達到認識蘇珊對我無微不至的關懷。我發(fā)現(xiàn)對蘇珊那種關愛孩子、用心與孩子交流的品質(zhì)體會得越深,對后文體會“懂得用心靈去傾聽能給人帶來快樂與幸福”越有幫助。因為解決“為何湯米對蘇珊有如此高評價”這個問題后,隨即引入“蘇珊是如何看待與湯米之間的交往的?”這個問題。其實,學生很容易就可以從文中找到相關句子來回答??墒牵@并不代表學生對這個道理理解得透徹。所以說能夠深入地去品味第一個問題,并由之轉向“蘇珊用心去傾聽的根本原因在于她從中獲得的快樂與幸?!?。那么對于理解那個深刻的道理就容易些了。

存在不足:

由于總是在略讀課上無法對文章來一個準確的授課內(nèi)容的把握,導致這些部分給學生充分朗讀的機會還是不夠的。因而學生在品讀的時候也是觸及皮毛,自然對“懂得用心靈去傾聽也能給人帶來快樂與幸福這個道理”這個難點攻關不佳了。

用心靈去傾聽讀后感六年級篇二

學校進行的第一輪賽課,我講的是12課《用心靈去傾聽》。雖然我也做了精心的準備,但還是出現(xiàn)了諸多的問題。評課過后,我對我上的這節(jié)課進行了認真的反思,覺得我的課堂上存在有以下問題:

一、自學指導設計不合理,更不科學。

二、引導語不夠嚴密,,教師語言羅嗦。

三、分析句子時,脫離了課文,導致學生理解困難。

四、學生的積極性沒有充分調(diào)動,生生互動不夠,課堂氣氛沉悶。

經(jīng)過認真總結,制定下一步整改措施如下:

一、學習目標和自學指導的設計一定要更科學,更有針對性。

二、學習于永正的語文教學法,使字不離詞,詞不離句,句不離段,段不離文。

三、引導語也要精心設計,教師語言要盡量簡潔,干凈利索。

四、想辦法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活躍課堂氣氛,同時加強師生互動和生生互動。

總之,我會認真接受他人的意見,學習其他同仁的優(yōu)點長處,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盡己所能完成自己的教學任務。

用心靈去傾聽讀后感六年級篇三

《用心靈去傾聽》是新課標人教版六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的一篇略讀課文,本單元的主題是“人間真情”。全文圍繞“我”與蘇珊的交往過程這條主線展開,脈絡清楚。課文真實地記錄了“我”與問訊處工作人員蘇珊交往的過程,贊美了蘇珊用心靈傾聽孩子的心聲、用愛心幫助孩子的善良品質(zhì),表達了“我”對蘇珊的深切懷念之情。課文采用兒童的視角觀察事物,選取一些平凡的瑣事來表現(xiàn)人物品質(zhì),語言樸素自然,平凡中包含深情,讀來真實可信,生動感人。

《用心靈去傾聽》是本組最后一篇略讀課文,學生對于本組課文的學習方法已經(jīng)有了一定的認識。所以教學時,我主要引導學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放手讓學生課前借助預習提綱,遷移運用學法,自主學習、自主發(fā)現(xiàn)、自主探究;課堂上引領學生充分地展示、交流學習成果,教師適時點撥、引導。使學生真正獲得自主學習的成功樂趣,提高獨立閱讀能力,從而達到自能讀書,自主學習、自主發(fā)展的目的。

1、通過預習,學習本課生字、詞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課文內(nèi)容。

2、領會文章的寫作手法;抓住關鍵詞句,體會蘇珊用心靈傾聽給我?guī)淼目鞓放c幸福,感悟我對蘇珊的懷念之情。

3、學會在生活中用心靈傾聽別人的心聲,用愛心幫助他人。

4、培養(yǎng)學生搜集信息、主動探究、品詞析句、展示交流的學習能力。

重點:抓關鍵詞句,體會蘇珊用心靈傾聽給我?guī)淼目鞓放c幸福,感悟我對蘇珊的懷念之情。

難點:懂得用心靈去傾聽能給人帶來快樂與幸福。

利用雙休日時間,就近觀察車站或醫(yī)院問訊處,了解問訊處的服務時間與服務內(nèi)容,并就感興趣的內(nèi)容與問訊處工作人員交流,實地感受問訊處工作人員的服務態(tài)度。

圍繞教學目標,依據(jù)六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本課時教學過程我分六大環(huán)節(jié):

一、回憶導入,據(jù)題提問。

1、回憶本單元我們學習了哪些真情,誰能概括的說一說?人間處處有真情?。〗裉?,我們要學習另一個關于“傾聽”的真情故事。板書課題:用心靈去傾聽。指導學生讀好課題,追問怎樣的聽是“傾聽”?學生自由發(fā)言理解“傾聽”。教師追問:看了課題你還有哪些疑問?學生可能提出來:為什么說得用心靈去傾聽呢?等問題,下面我們到課文中尋找答案。

(設計意圖:本環(huán)節(jié)教師引導學生回憶真情故事導入,為本文學習做了鋪墊,然后再次引導學生“圍繞題目質(zhì)疑”調(diào)動學生主動發(fā)現(xiàn)問題的熱情,激發(fā)他們求知的欲望,充分體現(xiàn)了以學生為主的教學理念。)。

二、課前反饋,整體感知。

1、開火車讀文,糾正字音,指導難讀的詞、句,理解“問訊處”的含義;交流蘇珊給“我”的幫助。(完成提綱4)。

2、檢查生字詞---我會讀。

3、交流:課文寫了一個怎樣的動人故事。(完成提綱2)。

提綱3、5在展示交流過程中完成。

課前預習提綱:

(1)自讀文前導語,畫出閱讀要求。

(3)利用工具書解決不理解的字詞,特別結合課前觀察理解“問訊處”的含義;不懂的問題記在文中。

(4)默讀課文,說一說課文寫了一個怎樣的動人故事。教師點撥、指導學生概括主要內(nèi)容。

(5)劃出感動自己的語句,選擇一兩處反復讀一讀,把自己的看法和感受加在文中空白處。

(設計意圖:此環(huán)節(jié)設計,意在引導學生根據(jù)預習提綱自主預習,感知課文內(nèi)容;課前師生共同交流,學生互相學習,查漏補缺,使學生對課文有一個全面的認識,培養(yǎng)學生遷移學法獨立學習的能力。)。

三、合作探究,展示交流(即完成提綱5)。

(一)小組根據(jù)交流要求展示交流,教師巡視指導。

提出交流要求:

1、前后桌四人一組,交流最感動的句子及感受,討論怎樣讀才能讀出情感,并練習朗讀。

2、討論小組匯報的句子和匯報方式。

3、合作解決不懂的問題。

4、交流時要認真傾聽,能聽出好在哪里,哪地方說得不夠完美,能夠補充。

師:下面,同學們把你的感受和同學共享吧!一會兒咱們要比一比,賽一賽,看哪一組匯報的內(nèi)容精彩,形式新穎獨特。教師深入到各組中指導。

(二)全班展示交流,教師點撥,指導朗讀。

1、匯報交流感動的句子。

下面說一說學生是如何展示交流的,教師如何點撥指導的。

預設1、小組可能從讀句子談感受的角度匯報。一組匯報后教師追問:哪組還有不同的感受?其他組繼續(xù)展示。

其中,在展示交流第4句的時候,有的組補充說我們發(fā)現(xiàn)課文最后一段:“湯米,我要到另一個世界去歌唱”與這句相照應;有的組補充說我們還發(fā)現(xiàn)了前后照應的句子;有的組還把體會到的前后照應的好處與同學交流,等等。

然后,教師引導學生感情朗讀前后照應的句子,進一步感悟好處。

預設2:小組可能以感情朗讀的方式匯報。(學生感情朗讀,教師隨機引導學生評議,教師點撥、指導朗讀,學生練習朗讀。)。

2、有感情地朗讀自己感動句子,進一步品味蘇珊的美好心靈。

3、想象說話:

(2)同學們,假如你就是作者,中央電視臺記者去采訪你,請你介紹蘇珊,你會怎樣向他介紹呢?(自主思考,小組交流,全班交流。)。

4、質(zhì)疑解疑。提出小組沒有解決的問題,師生共同解決。

小結:蘇珊是一名普通的工作人員,工作中一絲不茍,盡心盡力做好服務工作。蘇珊像母親一樣不僅用心靈傾聽,更用心與孩子交流,撫慰孩子幼小的心靈,做孩子健康成長的心靈守護神。

設計意圖:(此環(huán)節(jié)設計,意在體現(xiàn)新課程提倡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這一理念,嘗試運用杜郎口“20+20”的教學模式,真正的把學習自主權交給學生,在教師的點撥、引導下,課文由學生自主探究理解,問題由學生提出和解答,規(guī)律由學生發(fā)現(xiàn)總結,使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真正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四、拓展延伸,深化主題。

教師總結:同學們,讓我們用心靈去傾聽給別人帶來快樂和幸福,用愛心去對待生活,讓愛在我們的心靈深處扎根!

(設計意圖:此環(huán)節(jié)設計,意在引導學生自主表達對蘇珊的崇敬,進一步懂得傾聽的重要性,滲透語文的人語性,升華學生的閱讀體驗和感悟,使學生在自主實踐中受到啟發(fā),學會在生活中用心靈傾聽別人的心聲,用愛心幫助他人。)。

五、布置作業(yè):

繼續(xù)了解聲訊臺,在家長的指導下正確利用聲訊臺。

用心靈去傾聽讀后感六年級篇四

這是六年級上冊的一篇略讀課文,篇幅很長,也很感人,講述了接線員蘇珊用心靈傾聽我的困難,用一顆慈母般的愛心幫助我的真情故事。在西班牙,問訊處的接聽員蘇珊用自己極好的耐性、一次又一次的心靈傾聽以及她那富有詩意的語言使一個孤寂、無助、對死亡充滿恐懼的男孩變得快樂、自信,她影響了男孩的一生,成就了男孩的一生。下面反思一下我教學中的表現(xiàn):

1.教學要將學生放在主體地位,教師只起主導作用。在這節(jié)課堂當中,我的掌控欲還是較強的,容易引著學生按著我的思路去進行,缺乏隨機應變的能力。我把話語權交給學生的機會還是較少。也沒能充分調(diào)動起課堂的氛圍,沒能讓整體的學生參與進我的教學當中。學生的主體地位沒能得到充分的體現(xiàn)。

2.引領學生走進文本才是語文教學的重中之重。如果沒能讓學生走進文本,與文本進行對話,那么學生很難理解課文更深層次的意思。他們所學到的只是也就是表層的一面而已。在這堂課中,指導老師就指出了我在這方面的失誤:找到點了,一只腳已經(jīng)跨進門檻了,卻沒能往里面繼續(xù)走。我找到了重點句子,也知道了要創(chuàng)設情境,可是我所創(chuàng)設的`情境還沒能引起學生充分發(fā)揮他們的想象力,沒能調(diào)動學生的思維,這點還需要大大下功夫。

3.揀了芝麻丟了西瓜。在文中,分析得重點句子太多,想顧及的因素太多,反而沒有把句子講透。所以,在教學當中,我們要學會取舍,抓住兩三個重點句子,做到牽一發(fā)而動全身。

4.沒能找準學生的最近發(fā)展區(qū)。雖然學了這個知識點,但是沒有用上。首先在導入上,我的問題就超出了這個年紀學生的理解層面,導致了冷場的局面。雖然有幾個學生很勉強地舉了手,但是我看出了他們是給我面子,為我撐下場面的。在總結那里,結合生活,我所拋出的問題也是大家比較陌生的。由于時間問題,我也沒有給足時間給學生思考,所以效果并沒有達到我預期的那樣。后來在梁老師的點撥之下,才恍然大悟,我們的問題要具體些,要貼近學生的生活,這樣才能調(diào)動大家的思考,調(diào)動大家回答問題的積極性,從而活躍課堂氣氛。

5.時間的掌控問題。首先在第二個環(huán)節(jié),我浪費了較多的時間,所以在后面的句子分析、深入理解的環(huán)節(jié),時間還是比較趕的。雖然我下課的時間掐得很準,但是文本的內(nèi)容沒能讀透,也刪除掉了原先的一些設計。以后得更加注意這方面的問題。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用心靈去傾聽讀后感六年級篇五

《用心靈去傾聽》是人教版六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的一篇略讀課文。本單元主題為“感受人間真情”,旨在通過這一組課文的學習,感受人間真情,學習如何通過人物語言、心理描寫等來抒發(fā)美好情感。

本文講述“我”與問訊處工作人員蘇珊的交往過程,從幼時初識蘇珊,一直寫到蘇珊離開人世,其中重點寫了四次打電話:小時候“我”手指砸傷了,金絲雀死了,長大后再相約,最后一次聞遺言。他們素未謀面,是通過電話一次又一次的交流,是蘇珊的“用心靈去傾聽”,形成了彼此間情同母子的美好感情。感情因語言交流而起,情感借語言描寫傳遞,因此文本中的語言描寫尤其值得我們關注。

在課堂上,我問學生:蘇珊用心靈傾聽了“我”幾次?可能是我的表述有問題,可能是學生聽不懂這個問題,無一人回答。后來我又問:“我”給問訊處打了幾次電話?分別是因為什么事情?這時候,學生們才開始仔細尋找相關語句。在概括回答時,也能很輕易地回答出來。

關注言語內(nèi)容,體會人物品質(zhì):我讓學生讀一讀蘇珊對“我”說的話,問:蘇珊為什么不直接告訴作者金絲雀死了呢?對于這個問題,學生很容易就能知道:她很有愛心,是在慎重、認真地“想了想”之后,用“去另一個世界歌唱”來撫慰孩子,用自己樂觀的生活態(tài)度影響“我”,讓“我”不再傷心。

對于蘇珊的品質(zhì),學生都能很容易地讀出來,可見這個知識點對于他們來說比較容易,一讀就懂。

聚焦照應手法,體會美好感情:這是我在課堂上沒有提及的,改正如下:

長大后“我”試著聯(lián)系蘇珊,聽到蘇珊熟悉的聲音,我說:“蘇珊?你能告訴我‘修理’這個詞怎么拼寫嗎?”她沉默了一會,說:“我希望你的手指已經(jīng)好了?!?/p>

生活中,我們和多年沒聯(lián)系的朋友通常會怎么說話?應該讓學生進行簡單的口語交際模擬,然后讓他們對比文中的對話,發(fā)現(xiàn)有什么地方不合常理。課文中的一問一答都極不合理――問得怪:長大后已經(jīng)工作的“我”難道還不知道“修理”怎么拼寫嗎?干嗎要這樣問呢?答得怪:蘇珊完全是答非所問,不說“修理”的拼寫方法,卻言手指的傷。

這是怎么回事呢?聯(lián)系上文,發(fā)現(xiàn)了言語背后的秘密――照應手法。一問一答,問非真問,答非所問,卻都和前文照應,說明多年前的交往一直記在彼此的心中,盡管時隔多年,默契依然,感情依然,讀來倍感親切、動人,而且行文前后照應,更顯結構嚴謹。發(fā)現(xiàn)了這一點,學生就能很快就找到文中還有多處照應,比如上例中的`“去另一個世界歌唱”等。

品讀概述語言,遷移學習語用:課堂上沒有提及,改進如下:

出示文本:

我對她講了這些年來我的情況,并告訴她,她為兒時的我所做的一切有多么重要。蘇珊對我說,她也要感謝我。她說她沒有孩子,我的話使她感受到了做母親的幸福。

提問:對比前面的對話,你發(fā)現(xiàn)它們在表達形式上有什么不同?

討論交流后明確:前文是直接引用人物語言,表達時有提示語,人物語言放在雙引號中。后文是簡要概括人物語言的主要內(nèi)容,屬于間接概述,不用雙引號。

教師繼續(xù)追問:究竟是什么原因,作者這里要采用間接概述的人物語言描寫方法呢?

接著按照學生認知發(fā)展的規(guī)律,安排一個語境中的遷移運用,學習間接概述的寫法――文章最后六個自然段寫當湯米再一次回到故鄉(xiāng)小鎮(zhèn),撥通“問訊處”時,接電話的不再是蘇珊,是另一個女人,文章用三個自然段直接引用了她的語言。你能將它們轉換成間接概述嗎?寫一寫。

學生完成概述練習,然后交流、評議,重點關注稱呼以及標點符號的變化,并再次體會表達的不同效果。至此,學生完成了從“認識――實踐――遷移”的流程,學會了概述描寫。

一篇略讀課文,不單單是要讓學生知道文章大意,了解人物品質(zhì),還要學會方法,遷移運用。這堂課我只上了25分鐘,很多語用的東西都沒有,現(xiàn)在重新設計教學板塊,認為在以上的三個板塊的教學中,學生既能關注內(nèi)容,又聚焦表達,既感受人物品質(zhì),也能發(fā)現(xiàn)表達形式的秘密。

用心靈去傾聽讀后感六年級篇六

昨天晚上,自己扛著攝像機教學了一篇《唯一的聽眾》,慢慢找到了一點上情感類課文的感覺。今天,趁熱打鐵,設計教學了一篇略讀課文《用心靈去傾聽》。全文圍繞“我”與蘇珊的交往過程這條主線展開,脈絡清楚。課文先寫“我”開始以為蘇珊是住在電話機里的無所不知的小精靈,只要撥“105”,就能得到她的幫助。然后寫“我”的手指被錘子砸傷,情急之中撥通了電話,得到了蘇珊的熱情幫助,對她產(chǎn)生了好感。接著寫“我”與蘇珊聊天,蘇珊總是用心靈傾聽“我”的聲音,耐心地給“我”幫助與安慰,她成了“我”從未謀面的第二個母親。最后寫長大后,“我”利用回故鄉(xiāng)的機會與蘇珊取得了聯(lián)系。就在我們約定見面的前夕,蘇珊不幸病逝了?!拔摇鄙钋械貞涯钏?。

首先,我從昨晚的課堂導入,引入今天的課題?!坝烧n題這樣一個錯位的用詞搭配,我相信你一定有所發(fā)現(xiàn)或有所疑惑!”在問題的引導下,引導學生自由朗讀課文,或多或少地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等到學生朗讀完畢,我請學生說說最令你感動的故事情節(jié)。隨機引導學生朗讀課文,這也算指導朗讀吧。在學生說到課文的最后一句:隨后,她給我讀了紙條上的留言:湯米,我要到另一個世界去歌唱。有的學生說,我感動于蘇珊面對死亡能如此平靜面對;有的學生說,我感動于蘇珊有一顆美好的心。我引導:作者――我,將這句話留在了文章的.結尾,這是作者的情感發(fā)展的高潮。作者真的感動于蘇珊那一顆平靜的心嗎?教室里反映者寥寥無幾。“我們先不急著思考這個問題,我們先放一放,讓我們先去看看我和蘇珊之間發(fā)生的故事吧!”隨后,組織學生概括文章,讓學生直面一個個故事,在故事的概括中,隨機幫助學生感受語言。

課堂結束了,我覺得在這個浮躁強刺激的社會里,讓學生去感受那一個個平面素面的文字的溫度,只有引領學生走進文字,讓文字與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聯(lián)系起來,與作者一樣感同身受,抽象的文字才能樹立在學生的面前。學生畢竟是感性經(jīng)驗的,用一套一套的道理去說服孩子,任何祖國語言,熱愛語文,還不如一點一滴用形象去感動孩子。只有這樣才有可能漸漸讓學生體會到文字的溫度。

用心靈去傾聽讀后感六年級篇七

有的人就算認識十年、二十年,也不能成為朋友;有的人只要見一面,交流一會兒,就能成為對方的知己;還有的人,通過一臺老舊的電話機,就能成為互相之間刻骨銘心的人。其實,大家都可以做到后者,只要我們用心靈去觀察、感受和傾聽。

我迅速地翻閱著腦子里的記憶。

還記得幾天前,我在運動會上摔了一跤,有的同學跑過來扶我,有的同學過來安慰我,可其他同學卻只看著我,我感到很委屈?,F(xiàn)在回想起來,在他們的眼神中分明體現(xiàn)出了對我的問候、關心、呵護。是啊,有的時候,真情只是一個眼神,就看我們有沒有用心靈去觀察。

一次,在上學的路上,我正在過馬路。馬路上汽車奔馳著,“呼呼”的聲音不斷地響。我。

用心靈去傾聽讀后感六年級篇八

各位老師,你們好!今天我要為大家講的課題是《用心靈去傾聽》。首先,我對教材及課題內(nèi)容進行分析。

該教材為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用教科書,該課為語文六年級上冊第三組第十二課。教學課程為《用心靈去傾聽》。課文采用兒童的視角觀察事物,選取一些平凡的瑣事來表現(xiàn)人物品質(zhì),語言樸素自然,平凡中包含深情,讀來真實可信,生動感人。

在閱讀中了解抒情文章中對人物的動作、語言、環(huán)境。神態(tài)、心理活動的描寫。語文的知識目標:理解課文內(nèi)容,領會文章寫作手法,體會關鍵詞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

德育目標:啟發(fā)學生用心靈去傾聽能給人帶來快樂與幸福,感受人與人之間的溫情。

重點,難點以及確定依據(jù)。

重點:能夠讓學生運用自己掌握的讀書方法,深入理解課文。難點:讓學生感受真情的美好,在生活中關愛他人。

基于內(nèi)容特點,以及課文要求采用討論法,利用幾個大問題引導學生思路,讓學生自己摸清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以及文章的思想感情,給文章定下一個好的感情基調(diào)。閱讀課文提倡學生自主學習,因此采用討論法教學,學生為學習的主體,教師的教輔助學生學習。在課上主要采用提問式教學。

讓學生通過閱讀和互助討論得出正確的答案。在具體的課堂中的老師的引導,學生自主探究為主。課間采用一些和諧的語言也能激發(fā)學生學習探索的興趣。從而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興趣和學習的積極性。

1、課前預習準備情況。放星期之前就布置預習,長達五天之久。學生對課文有充分的了解,對課文內(nèi)容也還熟悉。教師準備充分,教案定成較好在本堂課的教學思路。

2、完整的教學程序。在上該課時,主要與該組課文所表達的一個共同情感,人與人之間的微弱的情感為基礎。

對于略讀課文的教學,我采用“自讀-——交流——拓展”三大環(huán)節(jié)。

一、揭題解題,激發(fā)興趣。

1、教師:生活貧困的桑娜和漁夫,有著樂于助人的美好心靈;一位殘疾青年善意的謊言背后,只是為了能讓“我”安心看書;清晨的樹林中,一位傾聽“我”拉琴的陌生老人,給了“我”信心。人間處處有真情啊!今天,我們要學習另一個關于“傾聽”的真情故事。

(教師對前三篇課文簡練的概括,引導學生回顧本單元前三篇文章,對本課的學習和感悟人間真情做好情感鋪墊。)。

讀題后你想知道什么?(怎樣的聽是“傾聽”?(細心地聽)用心靈怎么去傾聽?誰“”傾聽,傾聽什么?)請打開課本,讓我們走進課文去用心感受。

(引導學生解題質(zhì)疑,直奔主題)。

二、統(tǒng)攬全文,理解大意。

1、認真研讀課前自學要求,明確學習目標。

2、學生輕聲反復讀文,掃清字詞障礙并把握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

(這一環(huán)節(jié)的設計,我主要培養(yǎng)學生用精練的語言總結概括課文大意的能力)。

三、合作交流,突破難點。

1、默讀課文,找到另自己感動的語句,并把感動自己的語句畫下來。現(xiàn)在組內(nèi)交流,再全班交流。

2、交流最受感動的地方(重點關注描寫人物言行、心理的語句):

學生交流另自己感動的語句,教師要尊重孩子的獨特體驗,并給予肯定和鼓勵。學生交流到的課文中前后對應的語句教師要給予點播,并嘗試著運用于平時的寫作之中。沒有交流到的重點語句教師要引導學生再次研讀課文,還可以出示課件。

(1)我找到了聽我說話的人,不由得放聲大哭。

(找到聽“我”說話的人,其實就是找到了希望,非常希望得到幫助,把希望寄托在那個叫“問訊處”的小精靈身上。聽到蘇珊的溫柔的嗓音,“我”孤獨的心靈一下子得到了撫慰,終于放聲大哭。這既是傷痛帶來的痛苦的哭,更是在孤獨中找到了希望的幸福的哭。)。

(2)小精靈總是耐心地回答我的問題,一遍遍地向我解釋。

(蘇珊就像一位母親那樣“耐心地回答我的問題,一遍遍地向我解釋?!痹谝淮未涡呐c心的交流中,兩個人的心走在了一起,結成了母子般的情誼。這句話形象地寫出了蘇珊的愛心,語言雖然樸實,讀來卻令人十分感動。)。

(3)你知道嗎,這只可愛的小鳥,它要到另一個世界去歌唱。

(心愛的金絲雀突然死了,“我”不僅痛苦,同時對死亡充滿了恐懼。蘇珊采用了更美好的一種說法。是啊,小鳥到另外一個世界去唱歌了,這是多么美好的事啊!聽著這樣的話,籠罩在孩子心頭的陰影立刻消散了,快樂又回到了孩子的身邊。蘇珊善良、樂觀)。

(4)但是我非常想認識蘇珊,認識這個從未謀面卻如同我第二個母親的人。

(“謀面”就是見面的意思,用“如同我第二個母親”來形容蘇珊,看得出“我”對蘇珊的愛。蘇珊不是“我”的母親,我們也從沒見過面,是電話線把兩個人緊緊地連在一起:蘇珊就像母親那樣,耐心傾聽“我”的心聲,困難時給予幫助,痛苦時予能安慰。)。

(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真正的成為課堂的主人,是我們所追求的教育境界。六年級的學生已經(jīng)有了一定的理解能力,我設計這樣的問題,目的是不讓老師牽著孩子的思維走,按部就班的按照課文的敘述順序來學習課文,而是尊重學生的個性思維和獨特感受。在學生交流另自己感動的語句時,蘇珊的人物形象也就躍然紙上。板書:蘇珊=我的第二個母親。教師隨著學生的思維走向來決定著課堂的走向,達到活而不亂。同時,小組合作交流也促進了師生、生生之間的情感互動。引導學生抓重點語句體會蘇珊美好的心靈:即用學心去傾聽一個孩子的心聲,給“我”安慰進而感受人間美好的情感。在不知不覺中突破了重難點。)。

3、品讀令自己感動的句子。(采用范讀、品讀、角色讀等多種形式的感情朗讀,達到情感的升華)。

4、用自己的語言說說你心中的蘇珊:(根據(jù)學生的回答適時板書“細心、耐心、善良、樂觀”教師隨機板書)。

師導語:蘇珊是一名普通的工作人員,工作中一絲不茍,盡心盡力做好服務工作。蘇珊像母親不僅用心靈傾聽,更用心與孩子交流,撫慰孩子幼小的心靈,做孩子健康成長的心靈守護神。

5、那么你是一個好的傾聽者嗎?生活中你有過傾聽的經(jīng)歷嗎?

(“用心靈去傾聽”,是對蘇珊工作的'高度概括與肯定,同時也點明了文章的中心。抓住令自己最感動的詞句來學習課文,感受蘇珊的美好心靈,讓孩子明白用心靈傾聽能給他人帶去幫助,教會孩子在生活中學會當一個傾聽者。)。

四、總結拓展。

1、雖然蘇珊是問訊臺里普通的工作人員,但是她能用心靈去傾聽,能給人帶來快樂與幸福。此時,蘇珊已經(jīng)感動了我們所有人。但故事的結局不免讓人有些傷感,“我”最終是沒有見到這第二個母親,讓我們圓作者一個團圓夢吧。

(學生可以說一說、演一演他們相見時的場面,注重人物的動作、語言、表情。這一環(huán)節(jié)的設計我認為是人性化的設計,我們都期待生活中減少遺憾,多一些圓滿。這時,孩子的情感與主人公的情感達到共鳴。)。

我設計的板書直觀、突出重點、揭示文章中心,使學生一目了然,很快的把握文章脈絡。

蘇珊=第二個母親細心耐心善良樂觀。

用心靈去傾聽讀后感六年級篇九

《用心靈去傾聽》是西班牙一個真實的故事,我在引導學生閱讀感悟時,緊緊抓住心靈和傾聽兩個詞,體會蘇珊是怎樣用心的,又是怎樣有耐心地傾聽?鼓勵學生在生活中做一個用心的傾聽者。引導學生注意蘇珊對死亡的樂觀主義態(tài)度,她對待鳥兒和自己的死亡都很從容,“到另一個世界唱歌去了?!倍嗝疵篮玫囊饩?,這種態(tài)度是值得我們每個人稱道的。在這堂課中,我緊扣“傾聽”一詞,采用小組合作的方法及師生、生生演一演的方法感受他們之間的.故事。并讓學生找到重點句子,進行朗讀感悟,感悟到她的樂觀、耐心善良、溫柔、細心;品味蘇珊對“我”那母親關愛。進而理解“我”心中的蘇珊像母親,蘇珊心中的我似兒子。蘇珊是用愛心在傾聽,用心在歌唱一首愛的歌曲,回歸到課題,點題。學生能夠緊跟老師思路進入文本,和文中主人公一起歡笑、傷心。

當學生犯了錯誤的時候,我們?yōu)槭裁床荒莒o下心來聽聽他的解釋呢?沒有哪個孩子是存心想犯錯誤的;當學生氣喘吁吁的跑進你的辦公室,想對你說點什么的時候,我們?yōu)槭裁床荒芡O率种械幕顑?,注視著他的眼睛,靜靜地聽他說完呢?當學生在路上興沖沖地和你打著招呼想和你分享他的快樂的時候,我為什么不能停住自己匆忙的腳步呢……讓我們學會用心靈去傾聽!這樣,你會聽到學生心靈的訴說,你會享受到教育的最大快樂與幸福!

用心靈去傾聽讀后感六年級篇十

《用心靈去傾聽》是一篇閱讀課文。這篇課文講的是作者與問訊處工作人員蘇珊交往的過程。贊美了蘇珊用心靈傾聽孩子的心聲,用愛心幫助孩子的善良品質(zhì),表達了作者對蘇珊的深切懷念之請。

在教學本課時,讓每個學生明白傾聽的魅力之后,我進行了總結,對學生進行了談話教育,我們在生活當中需要傾聽,多傾聽別人的話,而在這些話中,你能聽到別人的傷心,別人的高興,甚至你在這些話中能悟出道理。這樣,你會少走一些歪路。同學們當你們在浪費食物的時候,請傾聽那些沒有填飽肚子的孩子的心聲;當你們在浪費水資源的時候;請你們用心靈去傾聽那些沒有水的國家的呼救聲;當你們在上課吵鬧的時候,請傾聽那些沒有書可以讀的孩子的聲音;當你們誤入歧途的時候,請想一想老師和父母對你的諄諄教誨;我們更要傾聽那“忠言逆耳利于行”的嘮叨,也許你會覺得很煩人,但是這煩人的話卻對你有所幫助。同學們,當你失敗沮喪的時候,請你去傾聽一下那個成功者對摔倒了又爬起來的擲地有聲的慷慨陳詞吧!

通過談話讓學生知道傾聽的重要性。了解傾聽的含義。同學們,傾聽是很重要的,當別人向你傾訴煩惱時,盡管你一句話也沒有說,但是你的傾聽卻能使他變得開心,讓他把不愉快的事情給說出來,能讓他心理開心一點。當同學在發(fā)言時,請安靜地聽他們說的`話,這雖然不是一句名言,一句教育你的話,但這卻能夠幫助解決問題。同學們,其實傾聽不只是耳朵在聽,心靈也要傾聽,這樣,才明白真正的含義。

用心靈去傾聽讀后感六年級篇十一

當你在快樂的時候,傷心的時候,悲哀的時候,憤怒的時候,總希望有一個人能用心靈去傾聽你的故事。

而《用心靈去傾聽》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作者和問訊處工作人員蘇珊之間的故事。在這些年來,蘇珊在電話里幫“我”解決了很多很多我心中的疑問,成了“我”從未謀面卻如同“我”第二個母親的人。

文中講到,“我”年幼的時候,總是問蘇珊一些幼稚、無聊的問題,但是蘇珊每一次總是用自己的心靈去傾聽“我”的聲音,總是耐心地回答“我”的問題,一遍遍地向我解釋。從這里我可以看出蘇珊的愛心。要換成是我們,可能早就不耐煩了,我看到了蘇珊難得的愛心。就像平時我問爸爸媽媽問題:“媽媽,我為什么叫葉紅果而不叫別的名字呀?“四季為什么總要變換不同的色彩呀?”爸爸媽媽也總能耐心解答。如果我還不懂,他們會一次次地重復給我聽,引導我去書中或上網(wǎng)查找相關的資料。盡管,有時我問的問題太幼稚了的時候,爸爸也總是笑笑,敲敲我的小腦袋,警告我不要問出與年齡不對應的問題。

在“我”心愛的金絲雀死去的時候,“我”把這件不幸的事情向蘇珊傾訴。蘇珊從“我”的聲音中聽出了“我”對死亡的害怕,所以她告訴我小金絲雀要到另一個世界去歌唱了,這使“我”幼小的心靈得到了一絲安慰,她教會了“我”從小樂觀面對死亡。是的,她能樂觀得對待死亡,即便是她病逝之前,她仍把我記在心上,留下紙條告訴我:她,要到另外一個世界歌唱了。

用心靈去傾聽讀后感六年級篇十二

這是六年級上冊的一篇略讀課文,篇幅很長,也很感人,講述了接線員蘇珊用心靈傾聽我的困難,用一顆慈母般的愛心幫助我的真情故事。在西班牙,問訊處的接聽員蘇珊用自己極好的耐性、一次又一次的心靈傾聽以及她那富有詩意的語言使一個孤寂、無助、對死亡充滿恐懼的男孩變得快樂、自信,她影響了男孩的一生,成就了男孩的一生。下面反思一下我教學中的表現(xiàn):

1.教學要將學生放在主體地位,教師只起主導作用。在這節(jié)課堂當中,我的掌控欲還是較強的,容易引著學生按著我的思路去進行,缺乏隨機應變的能力。我把話語權交給學生的機會還是較少。也沒能充分調(diào)動起課堂的氛圍,沒能讓整體的學生參與進我的教學當中。學生的主體地位沒能得到充分的體現(xiàn)。

2.引領學生走進文本才是語文教學的重中之重。如果沒能讓學生走進文本,與文本進行對話,那么學生很難理解課文更深層次的意思。他們所學到的只是也就是表層的一面而已。在這堂課中,指導老師就指出了我在這方面的失誤:找到點了,一只腳已經(jīng)跨進門檻了,卻沒能往里面繼續(xù)走。我找到了重點句子,也知道了要創(chuàng)設情境,可是我所創(chuàng)設的情境還沒能引起學生充分發(fā)揮他們的想象力,沒能調(diào)動學生的思維,這點還需要大大下功夫。

3.揀了芝麻丟了西瓜。在文中,分析得重點句子太多,想顧及的因素太多,反而沒有把句子講透。所以,在教學當中,我們要學會取舍,抓住兩三個重點句子,做到牽一發(fā)而動全身。

4.沒能找準學生的最近發(fā)展區(qū)。雖然學了這個知識點,但是沒有用上。首先在導入上,我的問題就超出了這個年紀學生的理解層面,導致了冷場的局面。雖然有幾個學生很勉強地舉了手,但是我看出了他們是給我面子,為我撐下場面的。在總結那里,結合生活,我所拋出的問題也是大家比較陌生的。由于時間問題,我也沒有給足時間給學生思考,所以效果并沒有達到我預期的那樣。后來在梁老師的點撥之下,才恍然大悟,我們的問題要具體些,要貼近學生的`生活,這樣才能調(diào)動大家的思考,調(diào)動大家回答問題的積極性,從而活躍課堂氣氛。

5.時間的掌控問題。首先在第二個環(huán)節(jié),我浪費了較多的時間,所以在后面的句子分析、深入理解的環(huán)節(jié),時間還是比較趕的。雖然我下課的時間掐得很準,但是文本的內(nèi)容沒能讀透,也刪除掉了原先的一些設計。以后得更加注意這方面的問題。

用心靈去傾聽讀后感六年級篇十三

小時候,家里最讓我著迷的是那臺老舊的電話機。我發(fā)現(xiàn)在這奇妙的電話機里,住著一個無所不知的小精靈。爸爸可以從她那里知道現(xiàn)在幾點了,明天天氣怎樣,火車出發(fā)時間以及爸爸朋友的電話號碼。

有一天,我聽到媽媽叫她的名字:“問訊處?!蔽矣涀×藡寢寭艿奶柎a:105。

我終于和“問訊處”說話了。那天,我一個人在家。我乘機偷偷從爸爸的工具箱里找出一把錘子,興高采烈地拿著它到處亂敲,一不小心敲到了自己的手指上,受傷的手指很快腫了起來。

家里沒有人,哭也不會有誰聽見。我飛快地跑上樓,拿起電話筒,撥了“105”,對里面說:“問訊處?”

小精靈果然在里面,她是個有溫柔嗓音的女子。我找到了聽我說話的人,不由得放聲大哭。我對小精靈說:“我一個人在家,我的手指被錘子砸傷了……”

“你夠得著冰箱里的冰塊嗎?”小精靈用悅耳的聲音問我。然后她讓我把冰塊倒進廚房的水槽里,再拿起一塊放到受傷的手指上。我照著做,手指立刻不疼了。我想這一定是那個叫“問訊處”的小精靈在用她的魔法幫助我。

從那以后,我經(jīng)常偷偷地和這個小精靈聊天。我總是問她很多事情,比如“怎么計算一個長方形物體的面積”“西班牙的首都在哪里”“‘修理’這個詞怎么拼寫”。小精靈總是耐心地回答我的問題,一遍遍地向我解釋。我告訴她我叫湯米,我也知道了她的真名:蘇珊。“問訊處”是召喚好的密語。

用心靈去傾聽讀后感六年級篇十四

我迅速地翻閱著腦子里的記憶。

還記得幾天前,我在運動會上摔了一跤,有的同學跑過來扶我,有的同學過來安慰我,可其他同學卻只看著我,我感到很委屈?,F(xiàn)在回想起來,在他們的眼神中分明體現(xiàn)出了對我的問候、關心、呵護。是啊,有的時候,真情只是一個眼神,就看我們有沒有用心靈去觀察。

一次,在上學的路上,我正在過馬路。馬路上汽車奔馳著,呼呼的聲音不斷地響。我看了一眼手表,哎呀,快遲到了!我眼睛盯著前方,加快腳步走。突然,一輛汽車飛馳過來,就在這時,一位阿姨及時拉住了我,汽車在我眼前開走了。我正要向那位阿姨道謝,結果一回頭,她已經(jīng)走了。是啊,有的時候,真情只是一個動作,就看我們有沒有用心靈去感受。

期末考試的成績下來了,我沒有考好,情緒十分低落。這時,好朋友盧嘉禾看見了,馬上過來鼓勵我,叫我不要灰心,還沖我笑了笑。在她微笑的背后,也是傷心,難過,因為她自己也沒考好。聽了她的'話,我的心情一下子舒坦了許多。是啊,有的時候,真情只是幾句話,就看我們有沒有用心靈去傾聽。

這時,我又想起了蘇珊。蘇珊在臨死前寫了一張紙條給我。我看出了蘇珊對一個孩子的負責,即便這個孩子不是她自己的。

是啊,人與人之間,就該互相關心,互相幫助,不要吝惜自己的真情,哪怕只是一個眼神,哪怕只是一個動作,哪怕只是幾句話語。

用心靈去傾聽讀后感六年級篇十五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了解我和蘇珊的交往過程,感受真情。

3、能夠運用自己掌握的讀書方法,深入理解課文內(nèi)容。

4、感受真情的美好,在生活中學會關愛他人,懂得用心靈去傾聽能給人帶來快樂與幸福。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理解課文,了解我和蘇珊的交往過程,感受真情;感情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感受真情的美好,在生活中學會關愛他人,懂得用心靈去傾聽能給人帶來快樂與幸福。

【課前準備】。

1、課前讓學生預習課文,借助工具書學習自己不懂的字詞。

2、課前讓學生利用雙休日等休息時間,就近觀察車站、醫(yī)院、商場、銀行的問訊處,了解問訊處的服務時間與服務內(nèi)容,實地感受問訊處工作人員的服務態(tài)度,并就自己感興趣的問題與問訊處工作人員交流。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我們的耳朵都可以聽到很多聲音,飛機飛過的聲音、下雨的聲音、人們說話的聲音就像現(xiàn)在,同學們可以聽到老師說話。那么老師想請問同學們,這樣的聽是傾聽嗎?(提問學生,總結學生答案)。

師:傾聽就是認真地聽,仔細地聽。但它還有什么更重要更深的含義嗎?清晨的樹林中,一位傾聽我拉琴的陌生老人,給了我信心。傾聽的力量多么神奇!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個有關傾聽的故事,讓我們更深入地去了解傾聽的內(nèi)涵,看看這次傾聽又給誰帶來了什么樣的幫助?。

二、揭題解題。

1、出示課題:師在課件中出示課題,并在黑板上板書:12*。

用心靈去傾聽讀后感六年級篇十六

《用心靈去傾聽》是新課標人教版六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的一篇略讀課文,本單元的主題是“人間真情”。全文圍繞“我”與蘇珊的交往過程這條主線展開,脈絡清楚。課文真實地記錄了“我”與問訊處工作人員蘇珊交往的過程,贊美了蘇珊用心靈傾聽孩子的心聲、用愛心幫助孩子的善良品質(zhì),表達了“我”對蘇珊的深切懷念之情。課文采用兒童的視角觀察事物,選取一些平凡的瑣事來表現(xiàn)人物品質(zhì),語言樸素自然,平凡中包含深情,讀來真實可信,生動感人。

二、說教法、學法。

《用心靈去傾聽》是本組最后一篇略讀課文,學生對于本組課文的學習方法已經(jīng)有了一定的認識。所以教學時,我主要引導學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放手讓學生課前借助預習提綱,遷移運用學法,自主學習、自主發(fā)現(xiàn)、自主探究;課堂上引領學生充分地展示、交流學習成果,教師適時點撥、引導。使學生真正獲得自主學習的成功樂趣,提高獨立閱讀能力,從而達到自能讀書,自主學習、自主發(fā)展的目的。

三、說教學目標。

1、通過預習,學習本課生字、詞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課文內(nèi)容;2、領會文章的寫作手法;抓住關鍵詞句,體會蘇珊用心靈傾聽給我?guī)淼目鞓放c幸福,感悟我對蘇珊的懷念之情;3、學會在生活中用心靈傾聽別人的心聲,用愛心幫助他人;4、培養(yǎng)學生搜集信息、主動探究、品詞析句、展示交流的學習能力。

四、說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抓關鍵詞句,體會蘇珊用心靈傾聽給我?guī)淼目鞓放c幸福,感悟我對蘇珊的懷念之情;教學難點:懂得用心靈去傾聽能給人帶來快樂與幸福。

五、說教學準備。

指導學生通讀課文,將課文中的生字新詞做上記號,自讀自寫,不理解的查工具書;利用課余時間,查閱“問訊處”相關資料,以便正確理解問訊處一詞的意思。

六、說教學過程。

圍繞教學目標,依據(jù)六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本課時教學過程我分六大環(huán)節(jié):

一、回憶導入,據(jù)題提問。

首先,回憶本單元我們學習了哪些真情故事,請學生說一說,以進一步領會人間處處有真情。接著揭示課題,板書課題:用心靈去傾聽指導學生讀好課題,理解課題,重點理解“傾聽”二字。然后追問:看了課題你還有哪些疑問?以激發(fā)學生讀書的興趣。

這樣設計,旨在引導學生回憶真情故事,為本文學習做了鋪墊,然后再次引導學生“圍繞題目質(zhì)疑”調(diào)動學生主動發(fā)現(xiàn)問題的熱情,激發(fā)他們求知的欲望,充分體現(xiàn)了以學生為主的教學理念。

二、自讀課文,引發(fā)思考。

導入課題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后,提出如下自讀思考題:

4.蘇珊是一個什么樣的人?“我”是怎樣知道的?你是從文中哪些描寫中讀出來的?

這樣安排,旨在踐行“問題導學”之理念,提出問題,引導學生自主預習,感知課文內(nèi)容,事后師生共同交流,學生互相學習,查漏補缺,使學生對課文有一個全面的認識,培養(yǎng)學生遷移學法獨立學習的能力。

三、合作探究,展示交流。

全班展示交流,教師點撥,指導朗讀。

1、匯報交流感動的句子。

下面說一說學生是如何展示交流的,教師如何點撥指導的。

預設1、小組可能從讀句子談感受的角度匯報。一組匯報后。

教師追問:哪組還有不同的感受?其他組繼續(xù)展示。

然后,教師引導學生感情朗讀前后照應的句子,進一步感悟好處。

預設2:小組可能以感情朗讀的方式匯報。(學生感情朗讀,教師隨機引導學生評議,教師點撥、指導朗讀,學生練習朗讀。)。

2、有感情地朗讀自己感動句子,進一步品味蘇珊的美好心靈。

3、質(zhì)疑解疑。提出小組沒有解決的問題,師生共同解決。此環(huán)節(jié)設計,意在體現(xiàn)新課程提倡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這一理念,真正的把學習自主權交給學生,在教師的點撥、引導下,課文由學生自主探究理解,問題由學生提出和解答,規(guī)律由學生發(fā)現(xiàn)總結,使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真正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四、拓展延伸,深化主題。

引導學生暢所欲言,讓學生用心靈去傾聽給別人帶來快樂和幸福,用愛心去對待生活,讓愛在我們的心靈深處扎根!

此環(huán)節(jié)設計,意在引導學生自主表達對蘇珊的崇敬,進一步懂得傾聽的重要性,滲透語文的人語性,升華學生的閱讀體驗和感悟,使學生在自主實踐中受到啟發(fā),學會在生活中用心靈傾聽別人的心聲,用愛心幫助他人。

【本文地址:http://www.aiweibaby.com/zuowen/15294912.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