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結是思考前進的必備步驟,是成長的支點。注意總結的語言表達和寫作技巧??偨Y是一個不斷提高的過程,只有不斷嘗試和實踐,才能寫出更好的總結。
淺談漢語言文學專業(yè)畢業(yè)論文篇一
尊敬的評委老師:早上好!
我叫×××,級社會學專業(yè)學生。我的畢業(yè)論文題目是《社會學視野下金庸小說中的婚戀觀》。我的指導老師是張紅老師。從確定選題、擬定提綱、完成初稿,到最后定稿,我得到了張老師的精心細致指導,使我很快掌握了論文的寫作方法,并在較短的時間里完成了論文的寫作。不管今天答辯的結果如何,我都會由衷的感謝指導老師的辛勤勞動,感謝各位評委老師的批評指正。截至目前,在學術界有關金庸武俠小說的論著非常多,但尚無從社會學視野下對金庸小說中婚戀觀的研究。選擇金庸小說作為畢業(yè)論文的寫作題材,一方面是因為我對金庸小說比較喜歡,包括由金庸小說改編而成的電視劇。的確,金庸小說不僅向我們展現了俠客的快意恩仇,還借用江湖這個社會,使人物擺脫傳統(tǒng)社會的束縛或少受社會制度的束縛。男女俠客不問出身,不講家庭地位、社會背景,只講兩性相悅、以情相許,能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男女平等、戀愛自由。另一方面結合當今社會現實,許多現象與金庸小說中的情節(jié)有一些相似,揭示其中的聯系,警示世人,以倡導和諧的、理想的婚姻。在這篇論文中,主要采用了內容分析和現實對比的寫作手法,各部分安排按照先典型分析,具體對照現象,理論分析,再闡明現代性特征的層次進行。具體結構如下:
第一部分為所歸納的金庸小說中的五種愛情類型;。
第二部分為金庸小說中與現實相對應的婚姻類型;。
第三部分為關于金庸小說中擇偶的社會學分析,分為宏觀和和微觀兩個方面分析。宏觀方面的主要理論有:對于擇偶的個人主義解釋;擇偶的社會文化解釋;擇偶梯度理論;同類匹配理論。微觀方面的理論有:1、相似性理論;2、需求互補理論。從以上這些擇偶理論我們可以做出如下推論:相似性原則是擇偶的基本規(guī)律。無論從哪個理論角度這個結論總是成立的,雖然對具體是什么“相似”有些爭議。在外在社會條件上符合“同類匹配”,內在條件上又符合“需求互補”,這似乎就是最完滿的理想婚姻模式。
第四部分為金庸小說中婚戀觀的現代性特征;在金庸小說中,男女俠客不問出身,不講家庭地位、社會背景,只講兩性相悅、以情相許,能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戀愛自由,而這些觀念無疑與現代人的戀愛觀相合。
第五部分:結論。
社會是歷史積淀的產物,小說是反映生活、憧憬生活、甚至能夠改造生活、提升生活品質的藝術。在某些傳統(tǒng)思想仍在侵蝕當代人的今天,在已經沖破封建羅網,人們獲得充分的個性自由,能夠勇于追求自我愛情的今天,回味金庸小說中具有現代性特征的愛情婚戀,對我們仍有啟迪。金庸小說中的愛情不僅反映了作者心目中的愛情觀,也折射出傳統(tǒng)文化孕育下的“集體無意識”及現代人的情感困惑與矛盾境況,從而具有重要的認識價值。因此,我們應當超越以愛情為基礎的內涵性婚姻和以現實利益為基礎的功利性婚姻的簡單對立,使工具理性與價值理性相結合來構建一種理想的婚姻模式――綜合權衡模式。
限于各種條件的制約,特別是本人理論水平所限,使得本論文對金庸小說中婚戀觀的現實意義僅停留在比較粗淺的層面,尤其是理論方面,還有很多問題需要繼續(xù)進行深入、細致的思考和探索。最后,再次感謝張紅老師在我的畢業(yè)論文寫作過程中所給予的悉心幫助與指導;其次我要感謝各位專業(yè)師在這四年來對我的教育與培養(yǎng),沒有你們的教導,也就沒有我的今天;最后也要感謝本專老業(yè)同學這幾年來對我的關心與支持,和你們生活在一起的日子我永遠也不會忘記!懇請各位老師、同學進行批評指正,謝謝大家!
淺談漢語言文學專業(yè)畢業(yè)論文篇二
畢業(yè)論文寫作是高等院校本科生培養(yǎng)計劃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也是評價學生綜合素質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重要指標。與工科院校的其他專業(yè)相比,漢語言文學專業(yè)(高級文秘)學生的畢業(yè)論文的質量高低不僅關系到學生能否畢業(yè),更是對四年來所學知識的全面總結,也是對學生寫作能力高低的檢驗。筆者通過抽樣,對近年所指導、評閱的漢語言文學本科生的畢業(yè)論文進行調查研究發(fā)現,從論題的選擇、觀點的提出,到論據的運用、文字的表述,問題多多,不一而足。在畢業(yè)論文寫作水平不斷下降的今天,研究這個課題更顯得尤為重要。本文結合南京林業(yè)大學――屆漢語言文學專業(yè)(高級文秘)本科畢業(yè)論文寫作實施過程中的一些情況,針對畢業(yè)論文寫作中出現的問題進行了分析,提出了解決的方法和對策。
一、本科畢業(yè)論文寫作中存在的問題。
1、選題缺乏創(chuàng)新,主要集中在文學領域。
與大多數高校相同,我校漢語言文學專業(yè)(高級文秘)專業(yè)的選題也是由教師根據自己所教科目和研究方向,向學生提供選題的范圍,然后教研室根據學號隨機平均分配給指導教師。學生的選題主要側重在新聞、公關、秘書、語言、文學、廣告、文化等方面。2003――2008屆論文共396篇,其中新聞類選題25篇,占6.3%;文化類選題23篇,占5.8%;廣告類選題12篇,占3%;秘書類選題70篇,占18%;語言類選題38篇,占9.5%;文學類選題220篇,占56%;其他8篇,占1.4%。論文選題主要集中在文學領域,結合秘書專業(yè)實際的很少。有的選題大而空,比如《周國平散文研究》、《淺析海巖小說的創(chuàng)作》、《大學生創(chuàng)業(yè)問題研究》、《關于中國民營企業(yè)道德倫理的探討》、《當代秘書素質要論》、《秘書美學淺談》等,對于本科生來說,這些問題很難在8000字左右的文章中論述全面而深刻。有的選題雖有新意,比如《中國飲食類廣告的文化內涵及其表現》、《秘書學研究現象新探》、《論秘書工作的管理效應》、《公共關系在企業(yè)秘書中的運用》等,但由于時間緊迫、資料查找困難、缺乏實踐感性認識、投入寫作精力不足等原因,泛泛而談,缺乏說服力,影響了論文的寫作質量。
2、投入精力不足,抄襲現象嚴重。
從六屆學生的寫作情況來看,因為選題陳舊,缺乏創(chuàng)新性,加上精力投入不足,每一屆都有相當部分的學生的初稿抄襲已有的論文,而且屢禁不止。原文照抄的學生較少,大多學生將別人已發(fā)表的成果進行剪切粘貼、注水,拼湊為不少于8000字的論文。這些論文在指導老師的嚴格把關下大部分都被退回重寫,如《淺論現當代文學創(chuàng)作中語言的突破創(chuàng)新與規(guī)范化》、《論李白詩歌中的送別情感》、《論中美文化下的姚木蘭與郝思嘉》、《對解夢文化的思考》、《淺談文學美與服飾美》、《試論中國公務員制度的特色》等。
3、論文寫作格式不規(guī)范。
規(guī)范的論文格式也是合格的畢業(yè)論文的要求,論文的標題、中英文摘要、關鍵詞、正文、參考文獻、注釋、文獻綜述、致謝等的撰寫都要符合規(guī)范。比如《淺論古典詩詞與陽羨茶文化》,這個標題有歧義,實際上作者主要論述的是陽羨茶文化在古詩詞中的表現,標題可改為《從古典詩詞透析陽羨茶文化》;英文摘要中語法、拼寫錯誤很多;中文摘要中“本文”、“筆者”、“我”比比皆是,摘要“目的、方法、結果、結論”四要素殘缺不全;有的正文通篇都用第一人稱“我認為”,有的地方論述缺乏邏輯性與嚴密性,層次紊亂;錯別字、病句較多;標點符號使用錯誤;注釋不規(guī)范;小標題的序號標注欠規(guī)范、口語化嚴重;文獻綜述只是已有成果的綜合,缺少評述等等。
4、口頭表達能力欠缺。
答辯主要是為了檢驗學生對論文的熟悉程度,考查學生的思維能力、心理素質和語言表達能力。每屆的答辯中,總有一些學生論文寫得不錯,但表達能力欠佳,影響了畢業(yè)論文的成績。有的照本宣科;有的回答問題的時候抓不住重點,不能做到言簡意賅;有的甚至因緊張而憋得滿臉通紅說不出話等等。這些對于文秘專業(yè)的同學來說,都是表達能力欠缺的表現。
二、上述問題產生的原因。
1、傳統(tǒng)的選題方式缺乏科學性。
傳統(tǒng)的選題方式剝奪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不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寫作積極性,使他們將畢業(yè)論文寫作等同于被動完成作業(yè)。另一方面,這種選題方式經常會使指導老師感到力不從心。比如研究外國文學的老師可能對武俠小說了解不是很深,研究文學的老師可能在語言學論文的指導方面也有困難,研究廣告的老師對公關、秘書等領域也不一定有深入研究等等。
2、學生重視不夠。
從近幾年來的寫作實際來看,大部分文秘專業(yè)的學生不將畢業(yè)論文的寫作當成畢業(yè)前的一個重要學習環(huán)節(jié),他們不以為然,覺得寫得好與不好都能畢業(yè)。有的學生甚至在寫論文前沒有進過圖書館,沒有查閱過期刊;有的在論文寫作過程中不主動與指導老師聯系;有的學生在交稿前幾天才匆匆忙忙趕論文;有的學生認為答辯就是走過場,念念提要和目錄,隨便回答幾句就行了。
3、就業(yè)、考研、考公務員與寫作論文沖突。
因畢業(yè)論文寫作的時間安排在大四,與學生實習、找工作、考研、考公務員在時間上發(fā)生沖突,部分文秘專業(yè)的學生將畢業(yè)論文看作就業(yè)、考研、實習的絆腳石,產生抵觸的情緒。比如有的指導老師通過電子郵件、電話催交論文時,有的學生竟然拒絕:“老師,我在外地,兩周后才會學校。到時再說吧?!备猩跽呓o老師發(fā)短信:“我最討厭做的就是這件事。”
4、語言表達的基本功不扎實。
畢業(yè)論文的.寫作在人稱、標題、摘要、關鍵詞、標點、文獻綜述、序號標注、注釋等方面都有嚴格的要求。學生書面語言表達能力欠缺的原因有兩個方面:缺少理論知識的指導和寫作實踐能力低。答辯過程中的結結巴巴一方面說明學生對論文研究與寫作的過程不熟悉,另一方面說明學生口頭語言表達能力不高。
5、缺乏嚴厲有效的論文質量監(jiān)控機制。
對于不按時完成畢業(yè)論文或有嚴重抄襲現象的學生,學校應采取有力的措施加以處罰教育,否則會導致不良風氣的盛行。事實上,很多學??紤]到學生的就業(yè)率和學生的前途,對學生采取過分寬容的態(tài)度。
三、解決的方法和對策。
1、改革選題方式,將寫作時間安排在大三。
選題要注重學生的自主性與積極性,將興趣與專業(yè)相結合,盡量與指導教師的科研方向結合。可以先讓學生自己選題,教研室再根據學生選題方向確定指導老師。要選擇可行性與創(chuàng)新性相結合的題目,尤其要結合文秘專業(yè)的實踐。本科畢業(yè)論文之所以成為大學畢業(yè)生的負擔,主要原因是畢業(yè)論文寫作時間的安排不盡合理。多數學校都把畢業(yè)論文選題安排在大四第一個學期期末,把中期檢查放在大四第二個學期也就是四月中旬左右,把答辯時間安排在五月底或六月初,而這一段時間正是畢業(yè)生實習或急于找工作的時間。面臨當前如此巨大的就業(yè)壓力,大學畢業(yè)生根本無暇顧及畢業(yè)論文;就算考上研究生的學生也正忙于復試,根本沒有太多的精力寫畢業(yè)論文。為避免寫作時間與就業(yè)、實習、考研相沖突,將論文寫作在大三即第五學期布置,在第六學期結束前完成開題報告、任務書和計劃書和論文初稿,大四主要完成論文的修改。這樣錯開時間就能避免寫論文和找工作在時間上的直接沖突。畢竟大四第一個學期初的招聘會還比較少,畢業(yè)生還沒有完全開始找工作,如果指導教師嚴格要求的話,畢業(yè)論文應該能夠發(fā)揮它在鍛煉學生能力方面應有的作用。
2、開設專門的論文寫作課。
文秘專業(yè)開設的寫作課程主要有基礎寫作、應用文寫作、新聞寫作、廣告文案寫作,平均只有32課時。建議在大二增設畢業(yè)論文寫作課與實習課,學時32,理論和實踐各16學時,在學生理解論文寫作理論的基礎上鍛煉學生論文寫作實踐能力,進行規(guī)范化系統(tǒng)化的訓練,切實提高論文書面表達能力。在寫作實踐課上,可以通過演講、主持、辯論、模擬答辯、模擬法庭等形式,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使他們在今后的面試、答辯中能夠從容面對,游刃有余。
3、完善論文質量監(jiān)控機制。
從大一開始,就對學生進行誠信教育,使他們明白為人為文都要誠實,這是道德的底線。讓學生知道論文的剽竊與考試作弊一樣會受到嚴重的處罰,并與學士學位的授予掛鉤。在論文寫作過程中指導老師和學校教務部門要嚴格把好選題關、論文寫作進度關、內容關、格式關,讓學生從思想上和行動上真正重視畢業(yè)論文的寫作。論文完稿后可以借鑒南京其他高校的做法,利用圖書館論文過濾系統(tǒng),如抄襲超過40%,論文即為不合格。尤其對初評為校優(yōu)秀的論文,也應進行過濾,抄襲不能超過10%。對答辯中表現極差的學生要求二次答辯,如仍不合格,推遲畢業(yè)。
4、端正師生對畢業(yè)論文重要性的認識。
在畢業(yè)論文工作開展前,學校應采取多種形式,端正對畢業(yè)論文重要性的認識。一方面,要使學生明確畢業(yè)論文寫作是大學本科階段學習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是畢業(yè)前學習的最后一關,與課堂教學同等重要。不少畢業(yè)生參加工作后接受實際工作,面臨具體寫作任務時,往往手足無措;甚至有些學生以高分考取研究生,撰寫碩士學位論文時,連內容摘要、關鍵詞、文獻綜述等都不會寫,更談不上內容的創(chuàng)新了,這些情況都與其大學階段缺乏科學系統(tǒng)和實際的寫作訓練、忽視畢業(yè)論文寫作環(huán)節(jié)有直接關系。另一方面,要讓教師明確指導學生畢業(yè)論文是自己的重要職責,另一方面從富有創(chuàng)造性的學生身上,教師也能學到一些知識和技能,教學相長。
寫作能力的高低對文秘專業(yè)畢業(yè)生的就業(yè)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本科畢業(yè)論文的撰寫可以培養(yǎng)學生運用所學理論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鍛煉學生的寫作能力,擴大學生的知識面。在目前高校畢業(yè)論文整體水平下降的趨勢下,結合各校專業(yè)實際,尋求解決的措施和有效的方法,具有較強的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
參考文獻:。
1、趙國玲、哈斯:《本科畢業(yè)論文選題探討》,內蒙古財經學院學報(綜合版),第2期.
2、張志榮、張香鳳:《論本科畢業(yè)論文的指導與撰寫--以史地系屆本科畢業(yè)論文為例》,《上饒師范學院學報》,第4期.
淺談漢語言文學專業(yè)畢業(yè)論文篇三
1、“一帶一路”視閾下實施中原文化走出去路徑研究。
2、商丘市紅色典籍整理與開發(fā)利用研究。
3、“互聯網+”行動計劃與網絡文化建設研究。
4、“十三五”時期商丘文化產業(yè)發(fā)展政策研究。
5、非物質文化遺產協同創(chuàng)新保護研究。
6、傳統(tǒng)美學精神的當代價值研究。
7、傳統(tǒng)文化與“文明商丘”建設研究。
8、新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中商丘市的發(fā)展機遇研究。
9、商丘融入國家“一帶一路”戰(zhàn)略研究。
10、河南文脈傳承與城市特色構建研究。
11、商丘名人文化產業(yè)化與中原經濟區(qū)建設。
12、“絲綢之路”與華夏文明傳播研究。
13、“一帶一路”戰(zhàn)略下中原文化傳播與交流。
14、河南省紅色典籍整理與開發(fā)利用研究。
15、“十三五”時期河南文化產業(yè)發(fā)展政策研究。
16、傳統(tǒng)村落文化保護與美麗鄉(xiāng)村建設研究。
17、商丘文脈傳承與城市特色構建研究。
(二)文藝學。
1、淺論審美與文化的關系。
2、略論大眾審美文化的歷史與現狀。
3、論宗白華美學思想。
4、論審美現代性。
5、廣告的審美特征論析。
6、論詩歌語言。
7、論馬克思主義的悲劇觀。
8、論文藝的娛樂作用。
9、論意境的美學特征。
10、論文學語言的多義性。
11、文學審美特征論。
12、“話語蘊藉說”評說。
13、淺析“典型論”
14、淺論“意象”
15、淺論“敘事學”
16、文學消費心理研究。
17、關于文學話語“陌生化”問題。
18、淺論“結構”與“解構”
19、論藝術真實。
20、論文藝欣賞中的心理距離。
21、淺論文藝欣賞中的共鳴與溝通。
22、論藝術直覺。
23、論藝術虛構。
24、淺論美育與社會的文明進步。
25、淺論文學流派在藝術創(chuàng)作中的意義。
26、簡論文學作品形式的獨立審美特征。
27、淺論新時期文學發(fā)展與典型內涵的新變化。
28、淺論新時期詩歌審美特點的新變化。
29、論當代中國的大眾文化。
30、論藝術創(chuàng)作的通感與錯位。
31、論審美變形。
32、論藝術想象在文學創(chuàng)作中的價值。
33、論文藝作品可能產生的負面影響。
34、論本世紀中國文論的現代性主題。
35、淺論儒家美學在中國古典美學發(fā)展史上的地位。
36、淺論莊子美學思想對中國藝術精神的影響。
37、論樸素美。
38、蔡儀美學思想述評。
39、淺論朱光潛在當代中國美學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40、評李澤厚美學思想。
41、淺論中國意境理論的形成和發(fā)展。
42、淺論禪宗對中國美學發(fā)展的影響。
43、試論文學語言的審美特征。
44、論藝術接受中的個體差異。
45、淺論人類審美態(tài)度的演進歷程。
46、論悲劇審美的道德內涵。
47、當代中國大學生審美情趣考察。
48、論形式美的美育效應。
49、淺論美育與社會人文精神的轉化與重建。
(三)古代文學。
1、試論楊萬里詩歌的俗與雅。
2、唐傳奇的文學價值。
3、薛濤的'文學創(chuàng)作。
4、魚玄機的創(chuàng)作。
5、浙西詞派及其詞人簡述。
6、小紅低唱我吹蕭――姜夔的詞與音樂略探。
7、黃庭堅的文學思想。
8、李清照詞創(chuàng)作的社會蘊含與價值。
9、宋代女性創(chuàng)作的“悲愁”本色。
10、試論宋詩中杭州民俗的描寫及其表現。
11、論張先的慢詞。
12、“表面滑稽而骨子里沉痛”――蘇軾“以游戲文字為詩”淺論。
13、從潘金蓮看《水滸傳》的婚姻和愛情。
14、論《鏡花緣》中的唐小山形象。
15、論彈詞小說《再生緣》中四位女性形象之對比關系。
16、淺論凌鞒酢抖拍》之盜賊觀。
17、淺論李漁的人生觀在戲劇、小說中的體現。
18、從《杜十娘怒沉百寶箱》和《賣油郎獨占花魁》看擬話本的愛情婚姻觀。
19、試論張岱《西湖夢尋》、《陶庵夢憶》中的禪趣。
20、淺析《牡丹亭》中知識分子的性格特征。
21、《水滸傳》中綽號問題淺析。
22、論香菱形象的文化命義。
23、“二尤”悲劇在《紅樓夢》大悲劇中的原型意義。
24、劉姥姥形象的文化意蘊。
25、巧姐形象的文化意蘊。
26、兩對位勢懸然卻下場略等的母女一一趙姨娘探春及鳳姐巧姐漫議。
27、度人與救世一一瘋僧與劉姥姥形象的不同意蘊。
28、賈寶玉同性戀傾向詮釋。
29、《聊齋志異》中的悍婦心理構件。
30、論《聊齋志異》的傳奇藝術。
31、《世說新語》的語言風格。
32、《世說新語》的語言技巧。
33、《世說新語》的寫人技巧。
34、《世說新語》與中國古代小說。
35、王梵志詩歌的獨特內涵。
36、試論李商隱愛情詩的意象。
37、論李賀詩的多種風格。
38、論《金瓶梅》中的民俗描寫。
39、論《儒林外史》對八股制藝弊端的反思。
40、論《紅樓夢》中詩歌之功能。
41、對生命的漠視――試論《水滸傳》敘述的暴力化傾向。
42、白居易《長恨歌》多重意蘊淺探。
43、論《史記》中下層人物的描寫。
44、淺論《史記》的游俠精神。
45、論蘇軾的出世和入世。
46、試探陸游的“梅”情結。
47、論李白的詠俠詩。
48、《三國演義》中的擇主思想比較。
49、《儒林外史》中的女性形象研究。
50、淺論《儒林外史》對人性的扭曲。
(四)現當代文學。
1、論李健吾的短篇小說(或者:論李健吾小說的平民化)。
2、論“后浪漫派”小說的藝術特質。
3、《風蕭蕭》中的意象。
4、張愛玲小說的影視改編。
5、《小團圓》中的母親形象。
6、《小團圓》中的女性形象。
7、《小團圓》的敘事特色(或者:《小團圓》的復調敘事)。
8、老舍小說的影視改編。
9、老舍小說的愛情敘事(或:老舍的女性觀)。
10、老舍、鄧友梅、王朔的“京味兒”小說。
11、老舍、鄧友梅筆下的旗人形象。
12、茅盾的另類小說。
13、論錢鐘書的短篇小說。
14、沈從文小說中的男性世界。
15、張恨水小說中的女性世界。
16、淺析現代人文主義思潮。
17、論新寫實文學中日常生活的詩性消解。
18、沈從文作品中的人文情懷。
19、早期鄉(xiāng)土小說的民俗價值。
20、鄉(xiāng)土文學與鄉(xiāng)土小說。
(五)外國文學、比較文學。
1.《美狄亞》的女權主義重讀。
2.中國、希臘神話中的女神形象比較。
3.《十日談》的狂歡化民俗特征。
4.《堂吉訶德》的想象性虛構與寫作策略。
5.《奧賽羅》的后殖民重構。
6.試論莫里哀性格喜劇的類型化特征。
7.從后殖民主義批評角度解讀《魯濱遜飄流記》。
9.從原型批評角度看于連形象。
10.《荒原》的“死亡情結”
11.論《第二十二條軍規(guī)》中的集體無意識。
12.魯迅《藥》中的基督受難形象分析。
13.《邊城》和《伊豆的舞女》的比較研究(最好再加副標題,突出論點)。
14.《雪國》中“雪”與“火”的意象研究。
15.泰戈爾的《沉船》與易卜生的《娜拉》中女性形象的比較。
16.論海明威小說創(chuàng)作中的“硬漢性格”。
17.弗洛伊德主義和勞倫斯的小說《兒子與情人》。
18.論流浪漢小說的藝術特征。
19.中國武俠小說和其實文學的比較研究。
20.《奧瑟羅》的悲劇沖突藝術。
21.《呼嘯山莊》與《金鎖記》情感世界之比較。
22.果戈理《死魂靈》的諷刺藝術。
23.論《百年孤獨》的孤獨意識。
24.村上春樹《挪威的森林》主題探析。
25.哥特式小說的原理和發(fā)展。
26.《浮士德》的善惡沖突論。
27.試論《巴黎圣母院》的美丑對照原則。
28.茶花女與杜十娘比較。
29.哈姆萊特形象的接受和誤讀。
30.重評巴洛克風格。
(六)美學。
1、美在文心:劉勰文學觀探微。
2、宗白華意境理論的詩學意義。
3、論鐘嶸《詩品》對詩之本質及詩美境界的闡釋。
4、王國維與中國美學的現代轉型。
5、李安華語作品文化解讀。
6、沈從文的湘西小說與道家藝術精神。
7、鴻雁在中國古典詩詞中的審美意蘊。
8、略論王國維的文藝思想體系及其現代意義。
9、《人間詞話》境界說與中國傳統(tǒng)詩說之關系。
10、論“悲秋”的母題及其文化意蘊。
11、梁啟超美學思想及其價值啟思。
12、“陌生化”理論在文學創(chuàng)作中的運用。
13、網絡時代的大眾文化。
14、王國維詩學的創(chuàng)化之道。
15、論網絡詩歌生產與消費的快餐化。
16、亞里士多德的“陶冶”說與孔子的興觀群怨。
17、柏拉圖的音樂美學與中國先秦時代的樂論。
18、浪漫主義詩論與中國的“人民性”的當代意義。
19、以新歷史主義批評的視點看莫言的“紅高粱”小說系列。
20、詩論喜劇語言的美學特征。
21、試論“童心”與藝術創(chuàng)作的關系。
22、論文學創(chuàng)作的審美理想。
23、由宗白華《美學散步》看“人生藝術化”
24、莊子“無為”美學思想初探。
26、成功的復合式改編:《羅生門》。
27、從《霸王別姬》看導演陳凱歌的美學觀念。
28、論孔子的美學思想。
29、論莊子的美學思想。
30、論中國古代美學的特點。
淺談漢語言文學專業(yè)畢業(yè)論文篇四
1)李白詩中的仙、俠精神。
2)論辛詞的英雄情節(jié)。
3)論杜詩沉郁頓挫的風格特色。
4)論辛棄疾的“以文為詞”
5)論韓愈的“以文為詩”。
6)“清空騷雅”、“幽韻冷香”的白石詞。
7)關于白居易〈新樂府的評價。
8)關漢卿雜劇中的女性形象。
9)韓愈散文的.藝術風格。
10)元散曲的藝術風格。
11)柳宗元的寓言創(chuàng)作。
12)三國演義的藝術成就。
13)唐傳奇中的女性形象。
14)水滸傳的藝術成就。
15)論杜牧的七言絕句。
16)論歸有光的散文。
17)論李商隱的無題詩。
18)牡丹亭的藝術成就。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淺談漢語言文學專業(yè)畢業(yè)論文篇五
漢語言文學是我國文化傳承的重要學科,是了解中國文化的重要途徑。
我國是一個具有五千年文明傳承的歷史古國,所傳承與積淀的文化精髓是我國重要的財富,對促進我國的文明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
在對漢語言文學研究的過程中,語言與意境是重要的研究內容,語言是本質,意境是一種思想上的升華,是對漢語言進行深入研究的重要途徑。
通過對語言與意境的研究,能更加深入地了解漢語言文化的精髓,更加精確地管窺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
本文對漢語言文學語言意境研究的相關問題進行分析,對提高漢語言文學研究水平具有重要意義。
古代讀書人在語言應用中,通常會深思熟慮以探求語言的意境,在此基礎上組合出來的語言往往會給人一種觸類旁通、柳暗花明之妙感。
漢語言文學中語言意境主要源于生活,通過對生活中客觀存在的事物進行描述,融入作者對生活與時代背景的感悟,從而表現出不同的語言藝術效果,呈現出不同的意境。
漢語言文學研究具有非常深遠的意義,而我國的文化經歷了歷史長河的洗禮與積淀,融合了更多精華。
其中對語言與意境的研究,是更加深入了解漢語言文化的重要手段。
語言是了解漢語言的基礎,也是深入學習的重要門戶,語言所包含的內容及形式千變萬化,在研究語言時對象及內容也更加廣泛。
漢語言的意境是一種比較微妙的感覺,這是一種情與景的融合,是一種思想與靈魂的升華。
我國的漢語言文化包羅萬象,同樣的事物,通過不同的描述方式,以不同的語言組織形式就會闡述出不同的意境。
意境的來源是客觀存在的事物,而在對客觀事物描述的過程中,就會融入作者的個人情感,將自己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化成人生感悟,然后通過語言的形態(tài)表現出來,通過文學作品抒發(fā)自己的情感。
欣賞者在品味其作品時,就會從中感受到作者的情懷,從而更加深刻地體會文化作品所要表達的內涵、作者的理想與抱負。
語言與意境的研究是對漢語言文學進行深入了解的重要方式,也是領悟漢語言文學內涵的重要手段。
語言與意境是研究漢語言文學的重要內容,語言與意境的研究不僅能提高漢語言文學的理論素質,同時還能對中國文化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在靈魂上得到凈化。
語言與意境的研究是進入漢語言文學的門戶,是提升整體素質的重要途徑,下面對語言與意境研究的作用進行闡述。
(一)可以提升文學素養(yǎng)。
語言是了解和學習漢語言文學的重要基礎,語言是漢語言文學的基礎元素,也是后期對意境研究的一個載體。
語言和意境相輔相成,語言的形式比較靈活,但萬變不離其宗,所以語言的'運用與掌握是研究意境的前提條件。
通過不同形式的語言描述,能展現不同的語言意境,從而會提高漢語言文學的學習能力,在漢語言文學的理論素養(yǎng)方面也會更加豐富,為漢語言文學的學習與研究奠定堅實的基礎。
(二)有助于提高文章鑒賞能力。
我國的文學書籍中,文學作品不僅語言優(yōu)美,且意境幽深,都是通過語言和意境體現出來的。
所以,對文學作品的鑒賞要想更加深入,就需要提升在賞析語言與意境方面的能力。
通過文學作品中作者語言藝術的應用進行分析與研究,然后結合作者所在的時代背景,就能品味出作品中所蘊含的意境,能從作者的角度去感悟作品中的內涵。
意境的研究是一種境界上的升華,是對文學作品內在價值進行挖掘的重要途徑。
意境是文學作品中作者真正想要表達的思想,是文學作品真正的價值所在,所以只有通過對意境的體會,才能真正理解文學作品中蘊含的意義。
(三)有助于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國文化。
漢語言文學是我國特有的一項學科,是對我國國學文化的傳承與弘揚。
通過語言與意境的研究,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國的文化。
我國的歷史文化久遠,不同時期的文學作品具有不同的風格,每個時期的文學作品都能展現出當時的文化背景及政治色彩。
在對語言與意境研究的過程中,能透過作品,折射出當時的時代特色,能通過作者的表述感受到當時的大環(huán)境,并從不同層面去更加深入地了解當時的社會現狀,更加客觀而全面地了解我國的歷史文化。
(一)增加閱讀量。
我國的文化博大精深,流傳下來的經典名篇眾多,不同時期的文學作品所蘊含的文化本質也不相同,要想更好地駕馭語言意境,還需要增加閱讀量,熟練掌握文學作品的內涵及作品創(chuàng)造的時代背景。
在閱讀的過程中,還要通過創(chuàng)作的時代背景,揣摩作者的創(chuàng)作意圖,感悟作者想要表達的一種情境,從而能更好地運用語言意境。
(二)掌握語言規(guī)律。
由于我國的人口較多,地域分布廣泛,少數民族及各個地方的方言都獨具特色。
在眾多語言中,普通話是最通用的,但并不是所有地區(qū)都在使用普通話,因為不同地區(qū)的人對語言的掌握程度不同。
如南方人很難分清卷舌,會不自覺地將一些讀音弄混,而北方人對卷舌的敏感度較低。
所以,一口流利的普通話對北方人來說也很不容易。
在學習漢語言文學時,就是為了在實際應用語言的過程中,分析出語言的規(guī)律,正確運用語言,進而在實際應用的過程中逐漸總結出一些語言規(guī)律。
(三)意境源于生活,并不斷創(chuàng)新。
我國的詩文中,一般是通過一些詩句或一些詞語來營造意境,不同的作者由于想要表達的感情不同,就會采取不同的方法來營造意境,這往往是因人而異的。
而意境往往源于生活,是詩人通過日常的生活進行觀察,運用普通的事物來營造詩歌氛圍,通過自己的感悟,體驗詩歌的美感,進入作者創(chuàng)造的藝術境界。
而營造意境,不僅能使美感體驗更加深刻,還會使詩歌中描繪的實物更加真實,甚至會具有更大的感染力,使詩中所要表達的感情更加真切,使讀者猶如身臨其境一般。
四、結語。
漢語言文學是我國文化發(fā)展的重要象征,也是文化傳承的重要表現。
通過對漢語言文學的研究,能更加深入地了解我國的歷史文化,從而促進我國文化發(fā)展的步伐。
語言與意境是漢語言文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語言與意境的研究是深入學習和了解漢語言文學的重要途徑。
語言運用方式靈活多變,語言是意境表現的載體,不同的語言描述可以展現不同的意境層次,語言意境來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
通過對語言意境的研究,能更加深入地了解文學作品的內涵,能提升文學素質與文學作品的鑒賞能力,所以對語言意境的研究具有重要意義。
摘要:隨著社會的快速發(fā)展,漢語言文學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
在現階段的漢語言文學教學過程中,應整合教學內容,變更教學方法,從淺層的感性認識提升到深層的理性認識,提高學生的審美素養(yǎng)。
針對教學現狀,將漢語言文學教學與審美教育進行結合,提升高校教學水平。
漢語言文學作為一門歷史悠久的傳統(tǒng)學科,其教育理念主要是傳承中國優(yōu)秀文化,提高學生文化素養(yǎng)。
在漢語言文學的教學過程中,教學資源的豐富多彩及教學方法的多種多樣可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的知識基礎更加扎實,文學素養(yǎng)穩(wěn)步提升。
然而,在競爭激烈的當今社會,學生的審美教育也是至關重要的,高校應將漢語言文學教學與審美教育結合,從而提高學校的教學水平和學生的審美素養(yǎng)。
文學作品的鑒賞,不僅能夠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而且還能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
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先去鑒賞文學作品中藝術的表現手法及結構安排,再通過臨摹仿寫新的文章,有利于學生體驗作者寫作時的所思所感,形成高水平的審美能力。
藝術是美的結晶,需要我們用審美的眼光去審視、觀察、感受它。
因此,教師在教學時,要善于引導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文學作品所營造的意境當中,在美的享受中提高自身的審美情趣與審美品位。
(一)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內在動力,它可以全面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潛能,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作為高校大學生,他們有著對未來美好的希冀,期盼著能為祖國的發(fā)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在教學中,教師應該把握學生的這一心理特點,在課程開始之前,就要向學生介紹該專業(yè)學習內容的重要性及對個人未來的影響,在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基礎上,將文學作品中的審美理念教授給學生,讓學生去感受其內在的美感。
學生在樹立這樣的審美理念之后,就會不自覺地向它靠攏,進而提高審美情趣,鞏固審美能力。
這樣的教學目標對教師來說是一次挑戰(zhàn),它要求漢語言文學專業(yè)教師全面提高自我文學修養(yǎng),在解讀作品的過程中深入挖掘作品,將文學中的內在美傳達給學生,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fā)學生對知識的渴望,從而讓學生全面感受到美的存在和美的作用。
(二)提高教師文化素養(yǎng)和專業(yè)能力。
文學作品借助語言的作用,向讀者展示自己的內心世界,傳達自己內在的思想感情。
漢語言文學專業(yè)教師在備課時就要對文學作品中的內在含義進行深刻解剖,如此才能在課堂上與學生進行深層次的探討,在潛移默化中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
這就需要教師鼓勵學生發(fā)表不同的意見,將自己置身于作者創(chuàng)作時的處境中,體會作者的喜怒哀樂,在感受美的過程中接受洗禮。
教師在教學中發(fā)揮的是引導性作用,需要有更高的文化素養(yǎng),涉獵更多的文學作品,要經常參加各種各樣的文學論壇,定時開展研討會議,全方位、多角度地提升自己的文化素養(yǎng)。
除此之外,漢語言文學專業(yè)教師還要不斷提升自己的文化素養(yǎng),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要將自己對美的感受、領悟采用恰當的方式傳授給學生。
在教學中要把握作品內容的整體性和系統(tǒng)性,在全面鑒賞的過程中抓住具體作品的個性特點,將學生的審美情趣提升到更高的層次。
(三)合理安排教學內容。
漢語言文學專業(yè)雖然在近幾年得到了高校的廣泛關注,但從其課程設置來看,仍然存在很大的缺陷。
在高校漢語言文學教學課堂中,教師過分關注知識點的記憶和古詩詞的背誦,幾乎沒有加入任何關于審美的內容。
要將審美教育和漢語言文學教學進行有機結合,達到融會貫通的理想目標,就必須把審美教育放在首要位置,鼓勵學生在學習中觀察美、感受美,而不是一味地機械記憶。
在對教學內容進行安排時,要選取美學價值高的作品,符合學生審美觀念的文章,同時要講究循序漸進的教學原則。
當然,感性認識和理性理解應該統(tǒng)一進行,讓學生在漢語言文學的學習中感受其中的美育,盡可能地擴大學生的審美視野,提高學生對美的敏感度,進一步實現審美教育和漢語言文學教學的完美結合。
三、結語。
學生的學習目標和學習任務是隨著時代的發(fā)展而時刻變化的,要想在競爭日趨激烈的社會大背景下脫穎而出,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和美學素養(yǎng)至關重要。
當然,目前高校也在進一步落實審美教育,極力倡導將審美教育和漢語言文學的學習結合在一起,在學習文學作品的同時,理解其深刻的內涵,獲得新的審美體驗,提高審美素質,進一步實現素質教育的目標。
在審美教育步入正軌的過程中,我國國民素質也會得到進一步的提升,綜合國力也會顯著增強。
參考文獻:
[1]趙君玉.漢語言文學教學中審美教育的實施[j].才智,(7):292.
淺談漢語言文學專業(yè)畢業(yè)論文篇六
王蒙文學的確定性與非確定性以來的長篇小說《這邊風景》和今年的《悶與狂》等。
對此,有人驚呼王蒙寫瘋了,什么都寫,什么都嘗試,什么話都說,什么都讓你來不及準備,什么都讓你措手不及,什么都讓你瞠目結舌。
關于《悶與狂》,有人說它是小說,有人說它是散文,有人說它是回憶錄,我覺得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王蒙文學的確定性與非確定性最近的文壇很是熱鬧,魯迅文學獎就不說了。
我要說的是有三個作家,成為當下不可回避的話題。
第一個,當屬王蒙先生,他因為新近出版了所謂的長篇小說《悶與狂》,廣被關注,也備受爭議。
第二個是張賢亮先生,這位新時期文學的開拓者之一,后來西部文化產業(yè)的領軍人物,因為他的離世落幕而被人們熱議。
第三個是蕭紅先生,也可以稱為蕭紅女士,因為電影《黃金時代》的熱映,而繼去年電影《蕭紅》后再度掀起一股“蕭紅熱”。
這次研討會的主題是“王蒙最新雙長篇小說學術研討會”,乍一聽,覺得有點怪,長期以來,我們總習慣一事一議。
但后來一想,這事若發(fā)生在別人身上或許有點怪,但發(fā)生在王蒙先生身上,就很正常。
熟悉王蒙文學的讀者,我這里是指讀過他作品的人,是過去進行時的那群人。
而相對于過去進行時的人群,所對應的應該是將來進行時的人群。
今天參加研討會的,基本上屬于現在進行時。
那么,有人會問,你當屬于哪一種人群?我想說,我既屬于過去,也屬于現在,更屬于將來。
我不是純粹的學院式理論家,我是讀者,是作者,是研究者,是記者,是王蒙文學的追隨者,是這個會議的關注者,也是一個極想發(fā)言表明我觀點的人。
我不說,我不搶著說,我怕別人先說,別人先說我就不好再說,我就得轉化思路,我就得頓悟,我就得冥思苦想,我就得見招拆招,我就得一鳴驚人,我就得與眾不同,我就得發(fā)飆,說一些歪理邪說,說一些你不敢說的話,說一些你想不到的話,讓王蒙先生知道我,讓與會者知道我,讓這個會結束后大家還議論我。
哈哈,請允許我模仿王蒙先生的敘述方式表達方式思想方式。
請注意,我在這里談的不是王蒙先生的具體哪部小說,哪篇散文,哪首詩,哪篇講話,我說的是王蒙文學,包括所有的文字,和與文學有關的非文字的東西。
淺談漢語言文學專業(yè)畢業(yè)論文篇七
在我國的各大高校中都普遍開設了漢語言文學專業(yè),可以說,漢語言文學專業(yè)成為了我國高等學校中設立最多、設立時間最長的專業(yè)。高校漢語言文學課程的開設,一方面是為了培養(yǎng)大學生系統(tǒng)的漢語言文學知識體系,扎實的理論基礎,而更重要的是為了培養(yǎng)新時期大學生文學素養(yǎng)與人文情懷。
漢語言文學教學不僅僅是文學知識點的學習與掌握,更多的是對民族文化精髓的感悟。
有利于提升大學生的內涵與修養(yǎng),樹立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提升綜合素質致力于建設中國特色的經濟建設、文化繁榮。
本文就以漢語言文學與大學生人文素質教育為基礎展開了討論。
1、有利于綜合素質的提升。
高校漢語言文學課程的開設,一方面是為了培養(yǎng)大學生系統(tǒng)的漢語言文學知識體系,扎實的理論基礎,而更重要的是為了培養(yǎng)新時期大學生文學素養(yǎng)與人文情懷。
在大學生日益增多,畢業(yè)生就業(yè)形勢與壓力日益嚴峻的情況下,用人單位需求人才的標準已不僅僅是要求理論知識的掌握,文學知識點的熟悉,而更多地是綜合素質的要求,尤其是實際操作能力,既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漢語文學的課堂上,積極發(fā)言、表達自己內心的思考與意見,培養(yǎng)自己良好的口才與人文素養(yǎng);撰寫優(yōu)秀的文章予以發(fā)表,鍛煉自己堅實的文字功底;在參與辯論賽、模擬招聘會的過程中,積極參與、充分準備,不斷培養(yǎng)自己的思辨能力。
為將來走向社會奠定基礎,做好充分的準備。
2、有利于人文情懷的培養(yǎng),情操的陶冶。
較高的審美能力、高尚的道德與人文情懷,是一個人高雅情操、優(yōu)質生活品質的重要體現。
閱讀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可以感受到歷史的更替與興衰,在滾滾歷史長河中諸多英雄人物為了民族的興旺、國家的強盛死而后已,在燦爛的文化里永垂不朽。
還有一些感人的文學作品,作者通過描述自己的人生經歷,反映了當時社會的政治、經濟、文化的發(fā)展情況。
高尚的人文情懷有利于培養(yǎng)人們對生活的熱愛之情,鼓勵人們用愛、用心、用熱情去生活與工作。
尤其在一些理工院校,更應該在漢語言文學教育過程中,注重理工院校大學生人文素養(yǎng)的提升。
因為理工科學生的專業(yè)往往偏重于技術性與專業(yè)性,具有容易枯燥、難度大等特點。
除了漢語言文學課堂的時間,課外很少去了解、閱讀文學作品。
導致了部分理工院校學生的情商較低,在與人交往過程中,往往只顧自己的感受,不能換位思考去理解他人的心情與想法。
1、部分大學生缺乏健全人格,理想信念迷茫。
部分大學生在步入大學校園后,由于受到周圍環(huán)境的影響,逐漸產生了攀比、奢華的心理。
還有些同學由于自律意識較弱,自制力不強,整天沉迷于網絡游戲、網絡交友、網絡商城等各種虛擬的環(huán)境中,無法自拔。
久而久之,有些大學生產生了心理障礙,不愿與別人溝通交流,迷失了自己進入大學校園的遠大理想與信念。
有時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在各種利益的驅使下,不擇手段,觸犯了法律,從而誤入了人生歧途,這些都是大學生人文素質存在問題的重要體現。
2、重理論知識,忽視人文素質的培養(yǎng)。
在新時期的今天,傳統(tǒng)的漢語言文學教學方式已不能適應新的教學環(huán)境與內容。
傳統(tǒng)的漢語言文學教學方式仍然體現出了只重視理論知識、課本知識,缺乏課堂互動與實踐性不強等特點,忽視了人文素質的培養(yǎng)。
新媒體時代,大學生的閱讀習慣與漢語言思維習慣由于受到多媒體的影響,都發(fā)生了一定程度的影響與改變。
在網路時代的今天,在漢語言文學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注重漢語言與新媒體之間的融合,加強課堂上教師與學生互動的效果,注重新時期大學生正確漢語言文學思維方式與習慣的形成與培養(yǎng)。
同時,培養(yǎng)學生系統(tǒng)理論知識的同時,注重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將漢語言文學的教學與現實生活緊密結合,從而提升大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與綜合素質.
3、知識結構更新速度不適應市場需求。
一是課程的設置方面。
如今大部分的高校漢語言文學專業(yè)的課程設置仍然沿用傳統(tǒng)的單一模式,未將豐富的漢語言知識與其他學科的知識進行有機的融合,單純的漢語言知識不利于大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提升,制約了符合社會發(fā)展所需要復合型人才的培養(yǎng)。
二是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的不足。
實踐能力是大學生應用所學的理論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是其綜合素質的重要體現。
漢語言文學專業(yè)的大學生的實踐能力主要是指較強的文字功底與公文寫作能力,敏捷的思辨能力,良好的與人溝通與表達的能力,也是人文素養(yǎng),綜合素質的重要體現。
然而,實踐中所培養(yǎng)出的大學生只重視文學常識的記憶,理論知識的掌握,工作后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不強。
因此,漢語言文學有必要完善漢語言文學的課程設置,優(yōu)化學科建設,不斷提升漢語言文學專業(yè)大學生的實踐能力、人文素養(yǎng)與綜合素質。
1、加強教學內容的篩選。
教學內容是教學目標的主要體現,教學內容的合理篩選,將能夠確保漢語言文學教學的實際作用,促進學生人文素質的提升。
漢語言文學是大學語言文學教育中的重要科目,漢語言文學范圍較廣,涵蓋內容較為全面,為保證實際教學效果,必須要有針對性的進行篩選和增添。
首先,漢語言文學教學內容應該盡量滿足學生的興趣和需求,按照學生興趣和愛好進行教學內容的篩選,以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2、積極開展教學實踐活動,培養(yǎng)學生健全人格。
目前大學生人格方面存在一定的缺陷,對于大學生的學習和生活都起到一定的影響,對于學生的未來發(fā)展也是極為不利的,因此,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應該加強對教學活動的制定,為學生培養(yǎng)健全的人格。
為此,在漢語言文學教學中,可以多組織一些教學活動,比如演講比賽、詩詞比賽以及場景教學等等,讓學生主動去開展相關交流活動,在學習和知識鞏固的過程中去交流和溝通,消除學生不良心理問題,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
3、創(chuàng)建良好的人文環(huán)境。
學校是大熔爐,學生能不能成為一塊好鋼,環(huán)境很重要。
漢語言文學的教育不應該只是在課堂中,還應該在課堂外。
要鼓勵和支持學生自發(fā)地成立學生社團、漢語言文學組織、詩歌文學社等方式,對漢語言文學進行探討和運用。
還可以組織一些詩歌朗誦、文學創(chuàng)造比賽等方式,讓學生愛上漢語言文學的魅力。
在漢語言文學教學過程中,注重大學生人文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有利于提升漢語言文學大學生的綜合素質,實現其應有的人生與社會價值。
漢語言文學的畢業(yè)生面臨巨大的就業(yè)壓力與挑戰(zhàn),首先自己要認識到自身的優(yōu)點與不足之處,在日常的學習和生活中,抓住一切鍛煉的機會,不斷提升自己的人文素養(yǎng)與綜合素質,其次,高校需要建立完善的漢語言文學授課體系,加強新時期大學生心理健康、個性培養(yǎng)、人文情懷的提升,在高校漢語言教學過程中,展開人文素質教育的實效性的引導。
【參考文獻】。
[1]施華,趙玉志,金慧,王豐敏,李書紅.素質教育背景下高校大學語文課程的定位與建設[j].科技信息,(29).
[3]高嶺,土寧寧,馬駿鷹,《漢語言文學專業(yè)課程實踐性教學的研究》課題研究報告[j].北京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8(02).
大學生是未來社會發(fā)展的主力軍,其思想政治素質的不斷提高,對于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有著重要的作用。
同時教育領域的不斷改革以及大學生思想意識狀況的不斷變化,要求在高校思政教育中要注重漢語言藝術的使用,以期獲得更好的教育效果,促進高校大學生的正確培養(yǎng)。
1什么是高校思政教育漢語言藝術。
漢語言,即漢民族共同語言,是當前世界上使用人數最多的語言。
而對于語言,在當前的國內外學者中都有不同的定義,但是各種不同的定義都有著一個共同點,即認為語言具有交流功能。
國內外學者對于語言的研究,給漢語言藝術的運用奠定了一定的理論支撐,這樣給當前高校思政教育中漢語言的運用發(fā)揮了更大的作用。
在當前的高校思政教育中,漢語言藝術的運用能夠極大的促進高校思政教育效果的提升。
在高校思政教育中,如何運用好漢語言藝術的作用,促進教育效果的提升,首先要在表述的內容和形式上達到精準的地步,使整個語言更加的順暢,在不違背語言規(guī)范的基礎上,遵循正常的語言邏輯,盡力使?jié)h語言的表達更加的生動形象,真正的貼近大學生的生活以及內心,從而提升高校思政教育的水平及質量。
并且漢語言藝術在高校思政教育中運用的最終歸宿就是要實現大學生思想意識狀況的提升,因此需要教育者將深奧的道理通過通俗易懂的、形象生動的語言向學生們傳達,從而促進高校學生對深層次的思想的進一步理解[1]。
因此,高校思政教育中的漢語言藝術,就是在高校思政教育中,運用講座、一對一談心和動員大會等多種形式對高校學生進行思政教育的過程中,通過生動、形象以及精確的語言,將深層次的思想道理通俗的表達出來,從而走進大學生的內心,在情感上引起他們的共鳴,從而在思想上得到一定的升華。
2高校思政教育中漢語言藝術的特征。
(1)在高校的思政教育中漢語言藝術所具有的首要特征就是科學性,即在進行高校思政教育時,必須要以馬克思主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先進理論為導向,深入貫徹從實際出發(fā)的原則。
科學性這一特征,首先體現在內容選擇的科學性,教育者在語言運用的準確性的基礎上,需要做到科學性,在通常情況下,教育會采用擺事實、講道理的方式,以理服人,對在思政教育中遇到的問題要依據實際的情況進行相關的處理,必須堅持用詞的準確性,從而使高校學生更加準確的理解相關的思想教育知識。
(2)其次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漢語言運用必須要具有貼近性,因為在當前的高校大學生進行思政工作教育中,會出現一定的阻礙,例如枯燥的思想講座以及單調的理論分析,極大的脫離了當前大學生生活的實際狀況。
但是當前的大學生群體已明顯不同于以往的大學生,在他們的身上具有更加濃厚的時代氣息,他們更加傾向于對時代潮流的發(fā)展方向,對社會上的思想變化有著極度的求知欲,他們的思維更加敏捷,在單調枯燥的說教面前,他們有著極度的抵觸心理,傳統(tǒng)的教育方式方法已不能適應現代社會的發(fā)展,亟需進行創(chuàng)新,特別是在其中的漢語言的應用方式和藝術手法進行改革創(chuàng)新。
因此教育者在進行思政教育的過程中,在漢語言的應用上,要增強自身的教育觀念,在語言的表達形式上進行創(chuàng)新,從當前學生發(fā)展的需求出發(fā),通過通俗易懂、來源于生活的時代語言,不斷提升大學生在社會主義理論知識中的學習積極性,使廣大的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真實的感受到真實的思想教育,使當前的社會主義理論真正的影響到當前高校大學生的思想狀況。
(3)在高校思政教育中,漢語言運用的藝術必須要具有一定的啟發(fā)性。
語言是高校思政教育進行的重要媒介,在高校思政教育中運用語言藝術,對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有著更為突出的收效。
所以,教育者在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時,需要運用好啟發(fā)性語言,使高校學生自覺自愿的學習先進的思想理論,提高在思想理論上學習的積極性,從而正確的引導當前大學生思想政治的良性發(fā)展。
(4)在高校思政教育中運用的語言還需要帶有一定的藝術性。
對于藝術性這一特征,不僅要求教育者在實際的工作中使用的語言內容具有一定的藝術性,并且在語言的表達形式上還要具有一定的藝術性,即在進行思想政治教育中不能只是照本宣科的進行,適當的應用一些通俗易懂的語言,同時在形式的選擇上要注重語調的適當變化和修辭的運用,貼近大學生語言運用的習慣,使他們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時能更好的接受這些深奧的道理。
比如對于理工科學生的思想教育,要多使用通俗易懂、幽默的語言,引起他們的關注,從而達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3高校思政教育漢語言藝術的分類。
在高校的思政教育中,按照教育的最終目的,可以將其中的漢語言藝術分為啟發(fā)性、引導性、鼓勵性以及批評教育性的四種類型的語言藝術。
3.1啟發(fā)性的語言藝術。
啟發(fā)性的語言藝術,主要是指進行思政教育的最終目的是啟發(fā)大學生對自身思想狀況進行思考,分辨自己當前的思想狀況中好的方面和不好的方面。
淺談漢語言文學專業(yè)畢業(yè)論文篇八
本科畢業(yè)論文是我校數學專業(yè)學生的一個重要實踐環(huán)節(jié)。第七學期末啟動,至第八學期末結束,為期半年。學院成立包括院系負責人和班主任在內的本科生畢業(yè)論文寫作指導小組,負責畢業(yè)論文的組織工作。
一、論文選題。
(一)確定指導教師。
指導教師必須具有博士學位或者具有中級及以上職稱,對于未畢業(yè)的博士生不允許其單獨指導。在具有指導資格的教師中遴選出帶本屆畢業(yè)生的,然后通知相關教師,要求每人出2~5個題目,題目要盡量結合科研項目,且要兼顧學生的興趣和水平,不得與最近三年的題目雷同,同時,指導教師要對每個題目給出不少于200字的簡介,簡介內容包括背景、預備知識、大體思路和參考書等。
(二)確定“題目一畢業(yè)生一指導教師”
題目出好后,經系相關負責人整理并報學院同意后,將題目發(fā)給學生,讓學生填寫選題志愿。在具體操作中,容易出現某些題目學生扎堆選,某些題目無人問津的情況。此外,在選題過程中也會因某些教師沒有給學生授過課,學生對其不了解而不做選擇。鑒于此,首先,學院應召開畢業(yè)生動員會,—方面介紹畢業(yè)論文的整體安排,讓學生意識到畢業(yè)論文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向學生介紹指導教師情況,特別是教師的研究領域和所授課程;然后,讓學生在給定期限內完成選題。選題時,每個學生填報兩個志愿,第一志愿和第二志愿的選題不能在同一個指導教師名下。
收集學生的選題信息后,相關教師和本屆畢業(yè)生的班主任一起確定“題目一畢業(yè)生一指導教師”。確定原則為:1.優(yōu)先滿足學生的第一志愿選題;2.第一志愿不能滿足的盡量滿足其第二志愿;3.若兩個志愿都未能滿足,再考慮選擇與其第一志愿教師專業(yè)或者題目相近的;4.在題目分配過程中,根據班主任對學生的了解,結合學生的畢業(yè)去向(找工作還是深造)和學生的成績等情況,盡可能使學生如愿,同時使每個教師有好、中、差搭配的學生。
做出適當調整。尤其是指導教師可以對論文的開展思路進行介紹,給學生提供相關書籍及參考資料,以便學生可以盡快入門。第八學期開學后正式開始畢業(yè)論文的寫作。為提高畢業(yè)論文的質量,加強對教師和學生的管理,突出教師的指導作用,我們制定了一些具體措施:
(一)平時的過程監(jiān)督。要求每個學生每月至少提交兩份活動記錄,反映其在畢業(yè)論文寫作過程的不同階段遇到的問題和進展;同時,要求每位指導教師每月對每個學生至少提交一份指導記錄,用以記錄學生的學習研究狀況。
(二)在期中教學檢查時重點抽查。在期中教學檢查階段,指導小組對畢業(yè)論文的進展情況進行詳細的抽查,主要措施有:1.檢查學生的活動記錄和指導教師記錄;2.組織學生座談會,了解學生的寫作進展狀況;3.舉行中期論文進展匯報,要求學生將前期的工作以及后續(xù)打算制成ppt,向指導小組答辯,指導小組和指導教師根據學生的匯報情況提出進一步的指導意見。
(-)規(guī)范論文終稿的格式。學校出臺‘‘。
本科生畢業(yè)論文。
相關信息。
(設計)格式規(guī)范”文件,對畢業(yè)論文的格式做出統(tǒng)一要求。
(二)設置教師互評小組。畢業(yè)論文的終稿提交前,指導小組原則上讓研究方向接近的教師相互評閱畢業(yè)論文,建立若干個兩人或三人的互評小組,撰寫指導教師評閱書和評閱教師評閱書。
1.答辯小組的學生成員:為了便于選拔優(yōu)秀的畢業(yè)論文,事先通知打算申報優(yōu)秀畢業(yè)論文的學生提出申請,在得到指導教師同意后將其確定為有效候選者。根據多年的經驗,為了更好地體現公平公正的原則,將申報優(yōu)秀的學生放在一個答辯小組,便于比較。然后,根據當年的畢業(yè)生人數,將剩下的學生根據人數平均分成若干小組,同時,兼顧指導教師的專業(yè)以及所帶的學生人數,便于各小組有差不多人數的指導教師,并對學生畢業(yè)論文的`內容有所了解。
2.答辯小組的教師成員:原則上所有指導本科生畢業(yè)論文的教師都是答辯小組成員。每小組配小組長一名,答辯秘書一名。分配原則是盡量讓指導教師在自己所指導學生的答辯小組,同時,兼顧每個答辯小組中高級職稱和中級職稱教師的數量。
(四)答辯工作。
1.準備工作。學生在提交終稿后,要制作答辯的ppt。此外,還要確定各答辯小組的答辯秘書,通常是在征詢相關教師意見的基礎上優(yōu)先考慮新進的年輕教師,同時,明確答辯秘書和答辯小組長的職責和具體工作。在學校文件的基礎上,細化具體的畢業(yè)論文綜合成績的評價方式,即“指導教師評閱成績’“評閱教師評閱成績”以及“現場答辯成績”的各自權重。
學生論文。
相關信息。
的創(chuàng)新點、收獲、困難等技術問題進行提問,同時,檢查學生的論文格式是否規(guī)范,并提出建議。答辯秘書記錄答辯過程中的問題,小組的教師成員現場打分。(2)成績評定:學生答辯結束后,答辯秘書計算各位教師給學生打分的平均分作為該生的答辯成績,然后根據權重算出學生的綜合成績,小組教師成員召開評議會,進而確定學生畢業(yè)論文的等級一優(yōu)、良、中、及格、不及格。
2.后期工作。(1)學生方面:學生根據答辯時教師提出的建議修改論文,在規(guī)定時間內經指導教師審核后上交。(2)教師方面:指導教師在審核通過的學生畢業(yè)論文上簽字,并將材料交給答辯秘書。答辯秘書負責整理答辯記錄、答辯評語,填寫答辯成績,經答辯小組長簽字后,按期提交院辦。
(一)組織工作。指導小組成立后,應定期開展交流活動,制定各種實施細則。比如,起草《本科生畢業(yè)答辯秘書工作細則》明確答辯秘書的具體工作。
(二)鼓勵論文題目來源于科研項目和實踐教學項目。對畢業(yè)論文來源于教師科研項目的學生,給予經濟上的獎勵。
(三)協調答辯秘書的工作。因答辯秘書的工作繁瑣,責任較大,因此,應增加答辯秘書在工作中的報酬,明確答辯秘書的具體工作細節(jié),避免重復勞動,同時通過優(yōu)化組織,減輕答辯秘書的工作量。
淺談漢語言文學專業(yè)畢業(yè)論文篇九
摘要:
對廣東工業(yè)大學經濟管理學院“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tǒng)”和“電子商務”專業(yè)大三、大四學生進行問卷調查,獲得高年級學生對兩個專業(yè)的培養(yǎng)目標、課程設置、教學水平的評價以及學生課外學習和實踐情況等綜合調查信息。通過對有效問卷結果的統(tǒng)計分析,提出了促進兩個專業(yè)建設的建議:在“教”的方面,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能力,盡早開設專業(yè)課;在“學”的方面,要注重增加實踐教學環(huán)節(jié),多渠道引導、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風氣。
關鍵詞: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tǒng);電子商務;培養(yǎng)目標;課程設置;實踐能力。
“沒有調查就沒有發(fā)言權”。專業(yè)問卷調查與分析是教學建設和改革的基礎,它影響著專業(yè)教學改革和專業(yè)建設的深度和效果。6月,筆者以廣東工業(yè)大學“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tǒng)”(以下簡稱“信管”)專業(yè)和“電子商務”(以下簡稱“電商”)專業(yè)大三和大四本科生為調查對象,以專業(yè)教學改革和專業(yè)建設為目的,圍繞教學管理和專業(yè)建設等內容,采用問卷調查方式,通過學生對專業(yè)培養(yǎng)目標是否了解,對課程設置是否滿意,對教師授課及課程考核方式有何意見等問題的回收問卷的統(tǒng)計分析,獲得了促進兩個專業(yè)教學管理和專業(yè)建設的相關資料。此次調查對于培養(yǎng)“既懂經濟管理知識,又懂信息網絡技術的高層次、跨學科復合型人才”[1]具有指導意義,對于“信管”、“電商”兩個專業(yè)的建設具有參考價值。
一、問卷調查情況。
全國有近500所高校開設了“信管”和“電商”專業(yè)。在廣東工業(yè)大學,“信管”和“電商”兩個專業(yè)都隸屬于信息管理工程系,它們雖有專業(yè)差別,但在學科基礎、培養(yǎng)模式、教學計劃、課程設置等方面具有相似性,所以筆者把它們放在一起進行調查和分析。本次調查向信管和電商專業(yè)大三、大四學生發(fā)放調查問卷539份,回收有效問卷486份,回收率為90.2%。調查結果具有統(tǒng)計意義,可代表大部分二類院校和部分一類院校類似專業(yè)的情況。樣本分布如表1所示。
調查問卷共30題,內容主要涉及四個方面:學生對專業(yè)培養(yǎng)目標的清晰度;課程體系設置,包括專業(yè)課程設計順序、英語教學情況(含專業(yè)英語)、實驗課程設置、實踐教學環(huán)節(jié)等內容;教學及考核方式,著重從課堂教學方法和課程考核方式的角度搜集學生意見;學生課余學習情況,主要從課前預習、課后查看相關專業(yè)書籍、課下自習時間等方面進行了調查。問卷設計以選擇題為主,被調查者只需對客觀選項做出選擇,在某些問題的改進意見方面設計了主觀問題,被調查者以簡短的文字作答。
二、調查結果及分析。
1、多數學生不了解本專業(yè)的培養(yǎng)目標,專業(yè)區(qū)分度不高。
在“是否了解所學專業(yè)的培養(yǎng)目標”一題中,有143人選擇了“很了解”,335人則表示對培養(yǎng)目標“不太了解”,另外8人表示“不了解”。由統(tǒng)計數據可以看出,高達70.6%的被調查者表示對本專業(yè)的培養(yǎng)目標不甚清楚甚至一無所知。
在“如果可以重新選擇,你會選擇什么專業(yè)”這一主觀題中,超過半數的學生表示會選擇“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網絡工程”、“工商管理”等專業(yè)。這說明雖然學校在不斷明確“信管”、“電商”專業(yè)的培養(yǎng)目標,改進課程體系的設置,但是仍然沒有完全把管理學、經濟學、計算機技術、信息管理等學科融進“信管”和“電商”這兩個專業(yè)的建設中來。在有些方面只是進行簡單的課程疊加,以至于讓學生有“論管理學知識不如工商管理專業(yè),論it技能不如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yè)”的感覺。專業(yè)定位的不明確,不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也不利于學生進行職業(yè)規(guī)劃。
2、課程設置“前松后緊”,英語課程安排需改進,實踐教學環(huán)節(jié)學時較短。
然增多的相關專業(yè)知識。超過半數的同學認為,盡早在大二安排技術性強的專業(yè)課,既可以為進一步自學打下基礎,也可以緩解大三、大四的學習壓力。
在英語課程的安排方面,77.8%的同學認為目前學校的課程設置是合理的。但在隨后的主觀題“應如何改進英語教學”中,大多數同學認為應在大學三年級開展英語聽說課程,彌補大三以后沒有英語課的缺陷,并提高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以適應社會的需要。關于專業(yè)英語課,有74.1%的學生表示雖然使用了雙語教學,但由于專業(yè)知識難度較大以及自身英語水平欠佳的'原因,學習非常費力,收效甚微。多數學生認為應在英語課程的教學中加大師生互動環(huán)節(jié)。
在實踐教學環(huán)節(jié)方面,62.1%的學生表示實驗教學安排合理,收效很大。但同時,學生也要求增加實驗課程學時,更新實驗設備。在實習安排方面,89.7%的學生認為實習機會太少。這充分反映了“信管”、“電商”專業(yè)學生對實踐的重視,也說明在學校擴招的同時,實驗室和實習基地的建設并沒有跟上。這種不足對于以培養(yǎng)應用型高級人才為目標的“信管”、“電商”兩個專業(yè)的建設是十分不利的。
3、學生不滿足于傳統(tǒng)教學模式,希望教師更注重學習能力和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
可以看出,學生對教師授課的要求已經不僅僅限于知識的傳授,而是更加注重學習能力和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與此相應的是,學生更傾向于教師采取“邊講邊練”和“以實際操作為主”的教學方式,以及“實際技能考核”和“綜合能力考核”的考核方式。這說明多數學生認為純理論課教學是解決不了實踐能力問題的,也無法培養(yǎng)出應用型的“信管”、“電商”人才,必須加強實踐教學。
另外,關于“上課不能專心聽講的原因”,多數同學都表示主要是因為教師教學過程中方法單一,一味地將體系化的知識傳授給學生,極大影響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這說明,單純向學生灌輸知識是很難有吸引力的,甚至會引起學生的厭煩情緒,教師授課方式需要多樣化。
4、學生課余學習時間較少,自學能力不強。
關于學生課余學習時間的問題,統(tǒng)計樣本顯示,349位被調查者表示自己從不對課程進行預習,約占樣本總數的71.8%;344位被調查者表示課后“幾乎沒有看過”或“只是偶爾看看”專業(yè)相關書籍,約占樣本總數的70.8%;有419位被調查者表示自己“很少”或“從不”早讀,約占樣本總數的86.2%;有328位被調查者表示不能保證每天半小時的英語學習時間,約占樣本總數的67.5%。由此可見,學生雖然有學習專業(yè)課程的意愿,但是很少為其花費課余時間;雖然認識到了英語學習的重要性,卻極少早讀或保證每天堅持學習英語。要想推動“信管”、“電商”專業(yè)的建設,提高學生課余學習積極性是十分迫切的工作。
三、對專業(yè)建設的幾點建議。
1、明確專業(yè)培養(yǎng)目標,注重核心能力的培養(yǎng),加大專業(yè)宣傳力度。
在專業(yè)培養(yǎng)目標上,“信管”專業(yè)不同于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yè),其研究的對象是“組織”及“計算機信息系統(tǒng)”,雖然也強調計算機技術,但更強調信息的組織與管理。計算機技術只是工具,畢業(yè)生的就業(yè)目標是系統(tǒng)分析員,而不是程序設計員。因而不必過分強調編程能力,而應該加強信息組織與管理以及系統(tǒng)分析與設計的訓練[2]。“電商”專業(yè)應以計算機作為工具,以商務為目的,旨在培養(yǎng)利用現有的電子商務平臺進行電子商務交易的人才[3]。
在核心能力培養(yǎng)方面,可以根據is強調的相關內容,將信息技術、分析批判思維、商務基礎知識、人際溝通能力與團隊精神、技術驅動的商務開發(fā)能力這五種能力確立為“信管”、“電商”專業(yè)的核心能力,著力培養(yǎng)。只有明確了培養(yǎng)目標和核心能力,才有利于培養(yǎng)“既懂計算機技能又懂經濟管理知識的‘金鑲玉’型復合人才”,才能夠突出綜合性專業(yè)的優(yōu)勢。
在明確專業(yè)培養(yǎng)目標的同時,學校還要向學生和用人單位大力宣傳這兩個專業(yè)。不能僅局限于入學時的一兩次專業(yè)介紹、專業(yè)導論,而是要將專業(yè)培養(yǎng)目標貫穿于整個教學活動中,可以通過專業(yè)課教師課堂講解、與高年級優(yōu)秀學生座談等形式,使學生深刻理解專業(yè)培養(yǎng)目標,從而在今后的學習中更有針對性。而學校在向用人單位宣傳時,也應使其了解這兩個專業(yè)的培養(yǎng)目標及定位,旨在提高專業(yè)的社會認可度和拓寬學生實習、就業(yè)渠道。
2、完善課程設置,提早開設專業(yè)課,增加實踐教學環(huán)節(jié)。
培養(yǎng)目標的實現是靠課程體系的整合和設計來支撐的,課程體系直接反映了人才培養(yǎng)的方向。針對筆者學校的辦學實踐,筆者認為在課程設置方面應注意如下三點:。
(1)重視基礎課教學的同時,提早開設專業(yè)課。針對課程安排“前松后緊”的情況,學校在抓緊基礎課教學的同時,可以考慮將一些對理論基礎要求不高的專業(yè)課安排在大一和大二開設,既可以使學生提早接觸專業(yè)課,了解專業(yè)培養(yǎng)目標,為今后的學習打下良好基礎,又可以減輕學生大三和大四時的學習壓力。
(2)整合課程設置,形成特色鮮明的核心課程體系。在信管、電商兩個專業(yè)的課程設置方面,雖然計算機課程比重較大,但始終沒有形成一個特色鮮明的核心課程體系。不少學生認為自己對管理知識只了解一點皮毛,計算機技術也學得不扎實,面對就業(yè)的壓力心里很是焦慮。對此,筆者認為應參照清華大學、北京大學、武漢大學等“信管”、“電商”專業(yè)實力較強的高校,改革兩個專業(yè)的課程設置,應將信息組織與檢索、信息管理學、信息經濟學、管理信息系統(tǒng)、信息系統(tǒng)安全、系統(tǒng)分析與設計、數據挖掘、決策理論與方法等課程作為“信管”專業(yè)的核心專業(yè)課,著重培養(yǎng)學生從事信息管理以及信息系統(tǒng)分析、設計、實施管理和評價的能力[4]。而電商專業(yè)應該全面開設和網絡相關的計算機和網絡課程,偏重于網絡開發(fā)和應用,以形成自己的專業(yè)優(yōu)勢。
(3)加強實驗室和實習基地建設,重視實踐教學環(huán)節(jié)。學校不但要從思想上重視實踐教學環(huán)節(jié),還要不斷地建立健全信管實驗室和電商實驗室,應以先進的計算機網絡系統(tǒng)為基礎平臺,以專業(yè)軟件為載體,以科學組織的案例、數據、圖表和知識系統(tǒng)為實驗教學材料,構建功能齊全的專業(yè)教學實驗教學系統(tǒng),并根據專業(yè)的發(fā)展不斷更新實驗硬件及軟件設備。在做好各專業(yè)課的課程設計和畢業(yè)設計的同時,可以通過購買或自行研制網絡模擬軟件,建成網上模擬實驗室,如“電子商務”、“供應鏈管理”等課程均可通過網絡模擬實驗來提高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能力和自身的實踐能力[5]。
“校外實習基地不足,實習次數較少”一直是制約“信管”、“電商”專業(yè)發(fā)展的瓶頸。由于逐年擴招,學校安排學生實習的難度加大,大部分學生在綜合設計環(huán)節(jié)均是自己聯系實習單位,其中不少學生難以找到專業(yè)對口的單位,實習效果不佳。鑒于此,學??梢约哟笮F舐摵狭Χ?與專業(yè)相關的企業(yè)建立合作關系,使企業(yè)成為學生的實習基地。在實習基地的真實環(huán)境中,學生可以學到很多在理論教學中學不到的知識,有利于加深對課堂理論知識的理解。這種方式,既可以利用企業(yè)資源加強高校的實踐教學環(huán)節(jié),也可以利用高校的人才和科研優(yōu)勢為企業(yè)提供多種服務,實現了校企資源的有效整合和優(yōu)勢互補。
3、改革教師授課方式,提高師資水平。
要打破“教師唱獨角戲”的教學方式,把教師在教學中的主導作用與學生的主體作用有機結合起來,大力提倡啟發(fā)式教學、討論式教學、案例教學、研究性教學等模式。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綜合運用上述幾種方法。
4、采用多渠道引導的方式,激發(fā)學生課余學習積極性。
針對“學生課下學習時間較短”這一問題,可以開展課堂引導、學生自評自省、系列講座、座談等活動,使學生意識到課余學習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從而激發(fā)學生對英語和專業(yè)課程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自主學習的良好風氣。
參考文獻:
[1]陳國青,陳禹.中國高等院校信息系統(tǒng)學科課程體系[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5.1-38.
淺談漢語言文學專業(yè)畢業(yè)論文篇十
秘書專業(yè)是一個職業(yè)性很強的專業(yè),因其適應范圍廣、培養(yǎng)成本較低,在很多普通高校和各類高職院校均有開設。作為??茖哟蔚拿貢鴮I(yè)學生在畢業(yè)前要完成畢業(yè)論文的寫作,相比其他專業(yè),秘書專業(yè)畢業(yè)論文還存在選題范圍較窄、理論性不強等問題。在當前對本科專業(yè)是否需要撰寫畢業(yè)論文尚有爭議的情況下,對??茖哟蔚拿貢鴮I(yè)是否有必要進行畢業(yè)論文的寫作在認識上和實際操作中更是存在分歧。有些學校完全取消這一環(huán)節(jié),從規(guī)范教學管理、提高辦學層次的目的出發(fā),一些保留了??茖哟萎厴I(yè)論文寫作環(huán)節(jié)的學校,在畢業(yè)論文寫作和答辯中也存在走過場的現象。由于秘書專業(yè)本身尚不成熟,學生在寫作畢業(yè)論文時理論儲備不足,論文雷同甚至抄襲的現象較多,秘書專業(yè)的畢業(yè)論文寫作環(huán)節(jié)成為秘書專業(yè)培養(yǎng)過程中需要突破的瓶頸。
筆者認為,作為對所學知識和理論進行梳理、整合,將在校期間所學綜合運用的.一次實踐性練兵,畢業(yè)論文撰寫環(huán)節(jié)是必不可少的,且針對秘書這一對學生的寫作素質和能力均有較高要求的專業(yè),畢業(yè)論文寫作更是其學業(yè)訓練、職業(yè)能力培養(yǎng)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筆者所在學校已有二十余年的開設秘書專業(yè)的歷史,對畢業(yè)論文的環(huán)節(jié)要求嚴格,近幾年在畢業(yè)論文的指導中越來越突出的感覺到秘書專業(yè)畢業(yè)論文的指導需改進,尤其在三個方面要嚴格把關。
按論題的性質不同進行分類,畢業(yè)論文的論題可分為:真題真做,真題假作和假題真做三種類型。真題真做是指以來自實踐第一線的尚待解決的實際問題作為畢業(yè)論文的選題,運用所學理論真刀實槍的演練,力求找到解決實際問題的方法。真題假作是指論文選題來源于實際,但做論文時可只在理論上加以解決,或者來源于實踐的論題已部分得到解決,學生運用所學理論和知識模擬解決實際問題,或可得出一個全新的結論。假題真做是指虛擬的題目,學生要對這一虛擬問題進行實際的演練,運用所學理論進行分析、論證,以求找到解決方法和途徑。
近年來由于擴招和就業(yè)壓力所致,不同層次不同專業(yè)學生的畢業(yè)論文質量均有下降,秘書專業(yè)也不例外。
淺談漢語言文學專業(yè)畢業(yè)論文篇十一
字。學生應當將畢業(yè)論文制作成word電子文檔(要求提供電子稿)。
注釋、參考文獻等。
1、封面:省校統(tǒng)一印制。
2、目錄:“目錄”四號黑體。標注正文小標題的所在頁碼為五號黑體。
形式。
占1頁。
6、正文:正文小標題為四號黑體字,正文為五號宋體字。段首空2格。有頁碼。
7、注釋:采用尾注或腳注形式,全文的注釋不得少于3個,形式如下:
(1)汪暉:《死活復燃》,《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2014年第3期。
(2)錢理群:《中國現代文學三十年》,第205頁,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第1版。
8、參考文獻:不得少于3個,形式如下:
(1)陳敢:《論散文題材的現代性》,《理論與創(chuàng)作》2014年第4期。
(2)汪増祺:《汪曾祺文集》,江蘇文藝出版社,1993年9月第1版。
附:范文一篇。
1、因封面由省校統(tǒng)一印制,此范文僅從“目錄”開始。
2、正文需單獨編輯頁碼。
3、可根據論文實際要求編輯格式(如頁邊距、行距、段間距等),力求文章脈絡清晰,閱讀方便。
淺談漢語言文學專業(yè)畢業(yè)論文篇十二
1)李白詩中的仙、俠精神。
2)論辛詞的英雄情節(jié)。
3)論杜詩沉郁頓挫的風格特色。
4)論辛棄疾的“以文為詞”
5)論韓愈的“以文為詩”。
6)“清空騷雅”、“幽韻冷香”的白石詞。
7)關于白居易〈新樂府的評價。
8)關漢卿雜劇中的女性形象。
9)韓愈散文的.藝術風格。
10)元散曲的藝術風格。
11)柳宗元的寓言創(chuàng)作。
12)三國演義的藝術成就。
13)唐傳奇中的女性形象。
14)水滸傳的藝術成就。
15)論杜牧的七言絕句。
16)論歸有光的散文。
17)論李商隱的無題詩。
18)牡丹亭的藝術成就。
淺談漢語言文學專業(yè)畢業(yè)論文篇十三
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發(fā)展,我國精神文化越來越為豐富,漢語言文學作為一門傳統(tǒng)的人文學科,主要功能是對我國文化精神及全民語言的傳承。漢語言文學是一門需要較高素養(yǎng)的學科,要熟練地掌握漢字的內涵及寫作能力,需要大量練習文言文等,文言文的范圍還包括通假字、同音字等。
目前,我國漢語言文學教學面臨巨大的困難,其中包括以下幾點。
教學方式落后。
但是目前我國的教學方法是讓學生單純地記讀音和字意,單調的學習方式會極大地打消學生學習漢語言文學的興趣。
學生的語言基礎薄弱。
漢語言文學是一門需要較高素養(yǎng)的學科,要熟練地掌握漢字的內涵及寫作能力,需要大量練習文言文等,文言文的范圍還包括通假字、同音字等,但是目前我國的大學生尚不能熟練地掌握現代漢語的基礎知識,對于一些字形相對復雜或者晦澀難懂的字感覺陌生。
應試教育的后果。
我國的人才評選方式一直以來就是采用高考的制度,通過分數評判學生的優(yōu)劣,這樣會極大地影響我國在語文教導上只以高分為目標,而忽略學生對漢語言文學的掌握程度,讓學生根本無法掌握漢語中的人文思想。
二、漢語言教學改革的特點。
1.從教學方式方面改革。
通過學生的自覺性的學習掌握漢語言文學的內涵和精神,并且激發(fā)學生對漢語言文學的興趣,從而更好地幫助學生提高對漢語言文學的掌握程度,并且更深層次地了解中國博大精神的古典文化。
與此同時,也要緊跟時代的步伐,采用現代化的科技手段,利用多媒體科技的力量,全面呈現教材內容,讓學生從心底里感受到漢語言文學的魅力,理解文中所要表達的內涵。
教師要不斷地融合人文素質培養(yǎng)的內容,達到將學生培養(yǎng)成為全面性的人才,充分掌握漢語言文學的內涵,彰顯出學習熱情。
2.從教學課程方面改革。
在漢語言文學教學中,與其他的數理化課程教學有很大的差別,在漢語言文學的課程教學中與古代文化緊密聯系,畢竟?jié)h語言文學的學習不僅要學字詞、寫文章,還要掌握古代的天文地理的知識,掌握前人創(chuàng)造出來的優(yōu)秀的文化作品,不斷豐富掌握知識。
由于我國家長對學生都有很高的要求,希望孩子考上一個好的大學,因此學生學習的科目十分復雜,從而給學生造成沉重的負擔,而且打擊學生的學習興趣。
而且學會如何整合知識,了解我國幾千年的文化知識,達到良好的學習效果,讓學生從小就精通天文地理,不斷地拓寬知識的覆蓋面,這樣學習漢語言文化就會變得生動無比。
漢語言文學課堂教學中可以增加學作詩詞歌賦的課程,讓學生將古人的文化重新撿起來,用作詩詞的平仄讓學生了解學習語文的快樂,傳承中國古文化。
3.從師資隊伍方面改革。
在我國不乏很多國學大師,對我國的漢語言文學知識研究頗豐,但是在漢語言的教學中還是需要大量教師,才能培養(yǎng)出更多優(yōu)秀的學生。
并且隨著市場經濟的發(fā)展,社會對漢語言文學專業(yè)學生的要求逐漸增高,教師本身需要不斷提高素質,掌握更多的傳統(tǒng)的經典的文學作品,從而教導學生掌握我國傳統(tǒng)文學文化,形成較強的傳授性,將我國深厚的文化底蘊不斷傳承下去。
在漢語言文學教學中對教師的要求逐漸提高,老師不僅要有深厚的文學底蘊,還要有幽默詼諧的教學方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因此,教師要學會用幽默和創(chuàng)新的方式通過一個知識點拓展出多個知識點,讓學生通過自身的想象掌握到更多的文化知識。
漢語言本身有較強的穩(wěn)定性,導致教材大同小異,教材的改革也是必需的,要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就要有更好的教材。
因此,教師要學會主動收集與教學任務相關的素材,不斷豐富教學內容,不斷提高文化素養(yǎng)。
三、結語。
時代在發(fā)展,漢語言文學教學要不斷推進,不能故步自封,而是要跟隨學生和時代的特點不斷進步,才能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讓學生掌握漢語言的基礎知識及我國的傳統(tǒng)的文化內涵,不斷提高綜合素質,從而不斷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實現雙重勝利,創(chuàng)新漢語言教學,不斷培養(yǎng)優(yōu)秀的人才,傳播我國優(yōu)秀深遠的文化。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fā)展,教育理念也在逐步革新,以便能培養(yǎng)出適應社會發(fā)展需求的應用型人才。
目前,高校的教學理念已經從高學歷、高校教育的培養(yǎng)理念轉變成適應社會需求的素質人才培養(yǎng)理念,而漢語言教學中的素質教育不僅關系著學校專業(yè)建設的發(fā)展取向和人文學科的教育特色,還關系著學科在市場需求中求生存和求發(fā)展的競爭力量,因此高校的漢語言文學教育必須跟隨時代發(fā)展的要求革新教學理念,重視素質教育。
我國的文字歷史悠久、博大精深,其中往往蘊含著深奧的知識奧秘,通過漢語言的深度教學可以讓學生在歷史感受中培養(yǎng)文學素養(yǎng)、提升審美意識、樹立價值觀念。
例如:《詩經》的學習,可以讓學生在豐富的傳統(tǒng)禮儀文化中感受愛情的純真美好;文天祥的詩歌學習,可以讓學生在氣勢磅礴的詩句中感受詩人的悲壯愛國之情,這些蘊含人文歷史的漢語言文學知識和文學作品可以幫助學生培養(yǎng)文學素養(yǎng),提升審美價值,因此在高校的漢語言文學教學中素質教育非常重要。
2.素質教育。
素質教育是根據社會發(fā)展和學生發(fā)展的實際需求,把提高學生素質作為根本目的,把尊重學生的主體性,健全學生的個性,開發(fā)學生的潛能作為根本特征的現代化教育。
素質教育的實施不僅是建設現代化社會的發(fā)展需要,也展現了基礎教育的宗旨、性質、任務,因此推行素質化教育可以有效遏制應試教育的弊端,避免教學中一味追求升學的'不良現象。
二、高校漢語言文學教育中實施素質教育的必要性和現狀。
(一)必要性。
1.教育目標的需求。
教育的目的是使學生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培養(yǎng)發(fā)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從而良好地適應社會發(fā)展,通過漢語言的素質教學可以讓學生充分理解所學知識、培養(yǎng)文學素養(yǎng)、提升審美意識、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
2.教育改革的需求。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里面提出要全面貫徹素質化教育,培養(yǎng)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和科學素養(yǎng),不僅要把知識、態(tài)度、能力相結合,還要把態(tài)度、情感、價值觀作為教學的重要內容。
(二)現狀。
高校的語言教學非常重要,目前大部分高校對于語言教學不太重視,這樣就導致學生也不重視語言的學習。
如果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處于被動接受的狀態(tài),不僅會失去語言學習的興趣,還無法在語言學習中有效地接受素質化教育,因此高校的漢語言文學教育要及時調整這種不良現狀。
(一)教學模式的改革。
1.指導——讀書。
指導——讀書的教學方法不僅展現了教師的主導性,還符合學生學習的自覺能動性和選擇性,由于指導——讀書的教學方法具有很高要求,因此教師要把教“書”轉化成教“學”,通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發(fā)展學生的綜合能力、啟迪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等各種啟發(fā)式教學的有效手段來積極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和調控職能。
2.指導——研討。
在講座中教師要給每個學生發(fā)言機會,通過學生的發(fā)言來判斷學生理解問題的不同程度,同時教師還要善于用求異和思維的教學態(tài)度不斷對講座觀點進行充實和完善,讓學生在開放的思維空間里拓展性地學習知識。
(二)考試的改革。
1.素質測試。
測試的科學合理一定程度上影響著素質教育的水平和質量,在漢語言的測試中要把知識測試轉變成素質測試,側重于學生對于漢語言的綜合理解和整體把握,讓學生通過賞析文學作品、概括語言材料、表達語言文字的素質測試吸收科學文化和社會文化中所蘊含的知識以及美感。
2.能力測試。
漢語言文學的測試中要把知識和能力有機結合綜合考察,在能力測試中考察的核心是能力,對于能力的考察主要有概括能力、表達能力、分析能力等,并且在考察中要重視能力的應用和知識的應用,以“用”來測“能”,考查學生是否可以積極地應用所學知識來就解決實際問題。
(三)訓練表達能力。
1.培養(yǎng)學生自信。
鼓勵學生樹立自信,通過良好的氛圍營造來幫助學生克服心理恐懼、樹立正確觀念,并且高度重視文學素質的培養(yǎng)。
通過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心,使學生充分調動漢語言學習的積極性和能動性,自覺自省地去提升漢語言的學習效益。
2.傳授交際策略。
學生由于缺乏實際的社會經驗很難掌握會話分寸,因此教師要系統(tǒng)地講解和傳授會話規(guī)則和交際策略,讓學生在學以致用地強化訓練中不斷提升會話水平。
(四)完善師資建設。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是引導者,是調控者,既對學生的漢語言學習起著積極的引導作用,又對學生的漢語言學習起著宏觀的調控作用,因此教師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有很大的影響作用。
漢語言教學中教師不僅要強化專業(yè)知識和專業(yè)技能,還要加強文化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通過自身的優(yōu)良素質來指導學生,讓學生在教師的榜樣作用下積極地加強知識學習和提升審美意識。
目前高校教學中學生的語言能力備受關注,學生體驗素質化教育的重要渠道便是漢語言的文學教育,因此高校要通過語言教學來滲透素質教學,從而使學生擁有良好的素質能力和語言能力。
在漢語言的素質教學中,高校不僅要通過教育的改革和創(chuàng)新來創(chuàng)造積極的教學環(huán)境,還要結合高校的自身特點充分展現新時代教育的豐富性、多樣性、創(chuàng)造性,讓各類教育和各級教育在良好的教學氛圍中和諧發(fā)展,有效教學,為社會培養(yǎng)更多具有良好語言功底和優(yōu)秀文化素質的應用型人才。
淺談漢語言文學專業(yè)畢業(yè)論文篇十四
1、促進縣級經濟和社會效益提高。揭露資產閑置和損失浪費,促進財政、部門、單位增收節(jié)支、壓縮支出,促進財政收入增長,強化財政資金管理,增加財政積累,化解赤字和債務,節(jié)約財政資金。
2、服務領導科學、民主決策。圍繞黨委政府中心工作,積極進言獻策,多提有針對性、建設性的審計建議,努力讓審計意見進入決策層,促進政府職能轉變,強化科學、民主決策,提高機關效率、效能,提升服務經濟社會的能力和水平。
3、促進完善體制、機制和制度。通過績效審計,進一步理順部門單位管理體制,明確職責分工,明晰責權利關系;強化日常管理監(jiān)督機制,加強部門、單位經濟活動事前、事中監(jiān)督控制,完善內部機制、制度,實現事前防范、防微杜漸,進一步增強審計服務經濟發(fā)展、全過程、全方位保駕護航的能力。
【本文地址:http://aiweibaby.com/zuowen/154839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