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后感”是在閱讀一本書或文章后,根據(jù)自己的理解和感受進行的一種綜合性評述。它可以幫助我們深入思考書中的內容,使閱讀不再單純成為知識的傳遞,更是一次心靈的碰撞。讀書之后,我們常常會有一種強烈的沖動,將內心的感悟和體驗通過寫作表達出來,以分享給他人或記錄下來給自己。讀后感可以是對書中情節(jié)的反思,對主題思想的解析,對人物形象的感受,也可以是對作者的理解和評價??傊?,通過讀后感,我們不僅能從中汲取到養(yǎng)分,也能感受到書籍的魅力,讓閱讀更加有味道。怎樣寫一篇有深度的讀后感是每位讀者都需要面對的問題。通過閱讀這些讀后感范文,我們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賞書中的內涵。
步履不停讀后感篇一
從醫(yī)院回家,桌上是那本新拆封的書《步履不停》。
寫在書前的那句話我很喜歡:步履不停,人生總有那么一點來不及。
來不及對崇拜的哥哥,對因為救人而離世的哥哥說一句“再見”;
來不及對母親,對一直活在哥哥童年記憶里的母親,說一句“愛你”;
以及對過去四十多年的自己,對當下失業(yè)的自己,對茫然的未來,說一句“加油”。
人生短暫,我們總有些來不及。書中的人物,有太多來不及說出口的話,來不及表達的情感,在每個類似相同的昨日到來時,如論當時擁有了怎樣強烈的'情感,都被湮滅。
電影《失孤》曾帥說:原來我擔心,我來不及長大,沒找到他們,我就死掉了;現(xiàn)在我長大了,我又擔心,我來不及找到他們,他們就死掉了。
這樣的心情,正是書中的“我”的感受,貫徹在書中的每一一個字里行間,默默跟隨我們閱讀的縈繞在心間。
步履不停讀后感篇二
人生,步履不停,我們都一直在前進,可是緊趕慢趕,總有那么幾件事來不及……這本書讀完,就好像只是經(jīng)歷了一天半而已,但其中的插敘豐富了整個故事,不由得讓我反思起來,到了三四十歲的年齡,我們就只能不知所措的面對父母的衰老,聽起來真的很讓人心痛。
龍應臺先生在目送里寫道: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訴你:不必追。
步履不停讀后感篇三
整部影片看下來,給我印象最深的人竟然是良多的父親恭平。作為一名開業(yè)醫(yī)生,他為這個職業(yè)奉獻了自己的全部青春。雖然現(xiàn)在已經(jīng)退休,他也一直牽掛著診所的事務,并始終希望能夠有人繼承自己的事業(yè)。而作為一個父親,他顯然是不幸的。繼承了父業(yè)的大兒子卻在15年前意外去世,二兒子良多心里有的始終是繪畫修復工作。強烈的落空感讓這個老人少言寡語,即使說話也常帶嘲諷意味。
影片中的一個場景讓我差點為這個老人落淚:他當了一輩子醫(yī)生,看著鄰居老太被推上救護車,即使非常想盡己所能助一臂之力,最后卻因救護人員的一句“退后一點”而怏怏離開。這一刻,他想必應該是極失落的吧,那似乎意味著他從此再也沒有機會進行他所鐘愛的事業(yè)。而送別場景更是讓我看到了這個寡言父親背后對兒子如山的愛。在原地目送完兒子一家離開后,一直默不作聲的父親只是說一句:“他們新年會來的?!边@句話里包含了太多感情,有期盼,有安慰,更多的是堅定。
導演是枝裕和說:“我想要寫一個什么事都沒發(fā)生的故事……一個什么事都沒發(fā)生,但卻很有趣的故事。因為大家人生當中并不會常發(fā)生什么了不起的大事件,但是日常生活卻很有趣不是嗎?這次的電影,我想要描寫的就是日常生活中的悲劇、歡笑和殘酷?!?/p>
步履不停讀后感篇四
說到是枝裕和,他的作品總是充滿著人性細碎的溫暖,不聲不響,卻動人心脾。在《步履不?!分兴玫谝蝗朔Q的視角從對一個團聚日子的回憶里,將普通家庭的生活點滴以及主人公對親人滿溢的愧疚和自始至終充滿矛盾的情感全盤托出。
四十歲才剛找到結婚對象工作也十分不順的良多,因為一直活在死去的大哥的陰影下無法正視自己的人生。無法接受長子死亡事實的父母在很多年里都無知地給予了良多存在缺失和差別對待的愛。喪子之痛仿佛是一座看似風平浪靜的大海中矗立著的昏昏欲墜的燈塔,閃爍著微弱的暖光,而一家人的后半生都伴隨著這種其實并不能指引他們靠岸的光,在大海里沉浮、迷失。
母親直白熱烈的喪子之痛,父親死板嚴肅的人生教條,姐姐自私且沒心沒肺的生活,以至于一年一度的家庭聚會以祭奠死去的哥哥為主題,都讓良多對回歸家庭產(chǎn)生了難以名狀的恐慌和逃避,自身的無能為力就像暴曬在陽光下漸漸聚焦的放大鏡,灼傷了自己也焚毀了周身的事物。他脆弱局促的生活,在恍惚間使我意識到,這世上本就沒有所謂的救命稻草,人人都是各自的浮萍。
自然有昏曉節(jié)氣,人有生老病死。好比天上繾綣的云、交互的日月之輝,俯仰之間已為陳跡,萬事萬物都在以肉眼不可預測的速度間瞬息萬變。我很厭惡人們自以為是的把時間分割成時、分、秒這樣的時間點,把冗長的一條生命線殘忍的劃分為三三兩兩的片段,這些片段對于時間本身來講盡是些無關痛癢的瞬間,但對于一個人而言卻能在不經(jīng)意間融合到其記憶中,而后鐫刻成永恒。
有些人總是將重要的感情麻痹,但真實的情感向來擲地無聲,是一針醫(yī)好遺忘的特效藥,書中結尾處主人公良多在去往為母親上墳的路上,看到黃紋蝴蝶時說的那一句話,道出了子女在面對雙親離世后的無盡的心酸和釋然?!跋肫鹉赣H,可能會哭,也可能會笑吧”。
良多的回憶是細膩真實的,正是這些始終在腦海里錚錚作響的往事鑄成了良多的自責與懊悔。再也湊不齊人數(shù)的全家福,希望得到認可卻滿是失望的矛盾,父母雙親的猝然離世子欲孝順而親不待的悲劇,毫無喘息余地撲面而來的未知人生。
人們總是這樣,只有在經(jīng)歷大悲大痛后才能倏爾驚醒,在接受真正的別離時突然發(fā)現(xiàn),哭泣原來并不是此時唯一適用的表情。面對無法抗拒的命運之輪,有的人笑著,卻像是哭了。
普通家庭的生活模式在是枝裕和的筆下栩栩如生。夫妻、兄弟姐妹、父母子女間的矛盾,像一張張交錯繁雜的網(wǎng),沾滿了往來的風塵,包裹起來卻是一個完整的家。
家人之間由于各自生于不同的時代有著不同的人生經(jīng)歷,對于很多東西無法做到真正的感同身受,但作為家人的動人之處就在于,即使存在差異卻仍能在相互包容相互溫暖下,一路步履不停的相互扶持著走完各自寂寥又短暫的人生長路。
“那并不是快樂或悲傷這種易于理解的感情。也正因為它是如此難以理解,所以我覺得它說不定與人生這東西十分相近?!?/p>
那些由平淡乏味瑣碎的小事所組成的,才是真正的人生啊。人生是一條單行道,每個人都只能向前,無法后退,所以生老病死便成了人之常情,人們對于親近的人的改變大多冷漠,然而大多數(shù)人還是能在剎那間驚覺父母變老的事實。然后那些內心深處的冰山開始坍塌,碎裂的冰塊在陽光下融化成涓涓細流。
親情是一種血脈的烙印,但最重要的是教會你如何去愛。親情,是一種承前啟后的傳承,從沒有人能夠置身事外。即使先來的人要先走,后來的人也會緊隨其后。
我想,無論是對于父母,還是孩子,即使,人生總是有那么一點來不及,可我依然是格外笨拙卻全心全意的愛著你。
步履不停讀后感篇五
《步履不停》是是枝裕和“人間三部曲”中我最后看的一本。比起《小偷家族》和《比海更深》,這一本沒有那么多的糾葛,這里最大的糾葛可能就是大哥十五年前救下的那個男孩。
“我”帶著妻子孩子到鄉(xiāng)下祭拜因救人而去世的大哥。作者把所有的回憶和細枝末節(jié)的東西疊加到這樣一個平常的日子。它濃縮了父母輩的感觸,關于愛與時間,關于回憶,關于教育。
兩百多頁,一口氣看完后記住了兩句令我印象深刻的話。
“小孩很難照著父母的期待成長的?!睆男【筒槐豢春玫摹拔摇?,在三十歲以前一直沒有固定工作,四十歲娶了一個二婚的帶著兒子的女人作為妻子?!拔摇焙孟褚恢被钤诖蟾缌粝聛淼年幱爱斨?,活在父母的期待當中,裹足不前的時候,他們恨不得替“我”做出所有決定。
其實在書中表現(xiàn)出來的這種關心很隱晦——母親說話總是尖酸刻薄,父親似乎對一切都是漠不關心。但是想起第二句話——“人生,總有那么一點來不及?!?,似乎又能明白這樣一種父母的感情。
去海邊散步時,接母親的救護車離開時,他的身影總是那么孤獨,甚至有些無助。故事中的場景都是很平常的生活場景,它們好像就是我們的故事,家長里短,糾結的情感,兄弟姐妹間的比較,難于啟齒的愛以及生活的角落里的,淡淡的憂傷。
像“我”一樣,我們總不會料想到某一次平常的見面會是最后一次團聚。中國人的情結里永遠有一句很悲的話叫做“子欲養(yǎng)而親不待”。
你總是相信她會變成天上一顆遠遠望著你,守護你的星子。卻總不能提前醒悟到,現(xiàn)在不去擁抱,可能也不會有機會了。
你懂得時間它針腳一般的步履不停,但實際上總是在自己的世界里裹足不前。
來不及了,才哭著說“愛你”。
步履不停讀后感篇六
剛剛開始看的時候,我會覺得這種類型的寫作很平淡,把生活中的一件事以及觀點看法一一敘述開來,曾經(jīng)讀《人間失格》,《我是貓》都有這樣的感受。
那是平凡的生活,普通人的感受,就像一個人一直用一種令人昏睡的語調斷斷續(xù)續(xù)的講述故事,而故事本身同樣平淡無奇??墒钱斈阏嬲高^文字,看完整本書,卻又覺得回味悠長。那些作者書寫的普通人的感受,是那樣的真實。面對“威嚴絕對”的父親總感覺無話可說,相處的時候會感到心累和尷尬,卻又有那么些瞬間很心疼那個已經(jīng)年老逞強的父親。
哥哥的永遠是母親心頭揮之不去的陰影,十五年過去了,她也還總是回憶起那天一切的細節(jié),不斷深挖,想著哥哥每一個舉動的意義。我想可能沒有什么意義,不過是媽媽賦予了它,期望了它,就像把路旁的蝴蝶看作是哥哥的化身一樣。而“我”對于這一切感覺尷尬又不適,畢竟不是母親,最后“我”也真正成為了父母,慢慢的,”我”也開始變成了母親,那些自己明明曾經(jīng)很不希望成為的樣子,在生命的成長過程中再一次的循環(huán)上演,在失去之后才開始理解,可是就像作者所說的,總有些事情來不及,失去了就是失去了。
親情散落在那些家庭瑣事,父母子女關系之中,閃著點點微光,卻又被那些壓迫的生活所埋沒,讓人很難看到。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步履不停讀后感篇七
和良多一樣,小時候的自己對父母充滿了崇拜。上小學時,父親對我而言就是萬能的百科全書,無論是學業(yè)上遇到的重重難關,還是生活中產(chǎn)生的古怪問題,父親都能為我解決。修電器,干農活,答疑解惑,上下學接送我和弟弟,也能很快和我們打成一片。聽爸爸講他過去的光輝實際,也是白聽不厭,同時也享受著父親以我為榮的快樂。童年的回憶里,媽媽則是扮演著嚴母的身份,記憶中的母親,總是拿著一捆竹棍,不聽話就抽我,經(jīng)常能被打出血,皮開肉綻。是真打啊,去年和室友聊童年的時候,興起時翻自己的舊傷還能窺見過去被家暴的“陰影”。
等到長大一點后,父親的眼界在“見多識廣”的我們眼里變得短淺且狹隘。曾經(jīng)父親津津樂道的光輝事跡在我們眼里也成了吹噓,再加上母親曾經(jīng)對我們的家暴,導致之后我看到母親都會蒙上一層恐懼的情緒,而弟弟也是直接和父母杠上了,拳腳相對。在外人眼里乖巧內向的孩子將渾身的刺都對準了家人,猜測,懷疑,否定,隔閡,沖突,再加一點點的溫馨,構成了整個家庭的全部基調,敏感且脆弱,誰都不肯妥協(xié),終于兩敗俱傷。也曾一度想要逃離,逃離生我育我的父母,逃離這個生長了十多年的城市,越遠越好。
直到后來,坐在父親的摩托車后,靠在父親的背上時,父親頭上的白發(fā)晃得刺眼,曾經(jīng)能給人擋住風霜的背似乎也隨著時間而逐漸彎曲。而媽媽也時常隔一段時間就去染發(fā),以此來掩蓋她那成簇生長的白發(fā)。誰都不服老,可誰都會老。
我只能不知所措地遠遠看著同樣不知所措的父母。
父親還是愛津津樂道他的過去,母親還是如過往一般尖酸刻薄,只是再沒提過她的竹鞭。從前的父母霸道固執(zhí),不可理喻,現(xiàn)在依然固執(zhí)且不可理喻,但似乎也能開始理解。沒有真正經(jīng)歷失去過親人,但也曾做過多次親人逝世的夢,每次醒來都是淚濕枕頭。也曾在夢里哭出聲,醒時父母關切的眼神告訴我,還來得及,還未失去。
還未失去,可從未珍惜,或者說正如良多“順著眼前的狀況隨波逐流,事后卻反悔不已…”在外求學,卻幾乎從不給父母打電話,每次父母打電話給我,詢問我在何處,絮絮叨叨地想讓我的未來往他們期待的方向,這時候就會嫌他們嘮叨?;氐郊抑校彩歉嗟貙⒆约悍怄i在房間,關閉親人溝通的渠道。能體會到父母的用心良苦,但似乎從未真正進行交心。父母覺得我們還是孩子,所有決定都是不成熟,我們笑他們或許迂腐,不懂變通,囿于“短淺”的眼界?;ハ嗖焕斫?,或者說互相不愿妥協(xié),固執(zhí)地監(jiān)守自己的陣地,是的。這就是我們的故事,一個和良多家庭非常相像的相處模式。有欺騙,有猜疑,有抱怨,有沖突,累,也時常充斥著負面情緒,而更多的是溫馨。而溫馨滲透在生活的`點點滴滴,有時關懷躲藏在欺騙和沖突背后,害怕對方擔心,害怕對方誤入歧途,也會有恨鐵不成鋼。
有時候會想要向父母表達愛,但有些親密的話,對最親近的人似乎總是說不出口。人生路上,步履不停。至少現(xiàn)在還來得及。
步履不停讀后感篇八
作者:栗栗子。故事不錯,敘事手法不錯,但覺得整本書有點抑郁的氛圍,看著挺心酸的??赡苁俏覀兗彝乱部?,即使前一天吵架吵得很嚴重,隔天也能和好如初;即使父母比較疼愛某個孩子,兄弟姐妹那一秒會覺得愛有區(qū)別,但下一秒也沒放在心上。所以對我來說,我記憶當中的家庭,雖然充滿著爭吵,但也有許多太平存在,即使每個人都有過錯,但因為是家人,所以也原諒了所有。
我讀這一本書,每次讀到家人祥和、溫馨的片段,總覺得故事要走向好的方向了,比如跟父親的談話正常點了,但要么次子突然發(fā)脾氣,要么父親突然發(fā)脾氣,導致整個故事變得那么心酸,好像所有人都不原諒對方、也不被原諒一樣。
或許此書便是為了表達步履不停,已經(jīng)造成的遺憾始終無法彌補吧。但我心中仍然對家庭的包容與愛懷有無限期待。
步履不停讀后感篇九
很喜歡這種溫情的文字,又特別害怕看,因為自己本身就是一個敏感之人。光陰似箭,日月如梭。這八個字,小學時就學到過,卻從來沒能理解它的意思。轉眼間,成了24歲的大姑娘,總感覺自己還是原來那個什么都不懂的小女孩,又覺得自己飽經(jīng)滄桑。看這本書時,我總會想起父親,要是他還在,那該有多好。
父親留給我的記憶,是小時候他在外打工,媽媽帶我打電話給他要糖吃,是我上高中時他一月一次大晚上的接從縣城回家的我,是他在家門口頹廢的坐在小椅子上孤獨的背影,是他在醫(yī)院檢查鼻子時痛苦得淚流滿面的面孔,是他在床上疼痛難忍的打轉轉又不停地喊我名字,是他在我高考期間凌晨發(fā)消息安慰我說他睡眠很好,不要擔心,是他微張著嘴呼出的`口臭氣味,是他在我趕回之后手掌的溫度漸漸褪去......
呵……我為什么要在大晚上的寫這些,五六年了,一直無法釋懷,逝去的人并沒有消失,他們的面孔反而更加清晰與深刻。要是我是漫畫家,我一定會把父親的記憶全部畫出來。
書中的母親思念著逝去的兒子,而我想念我逝去的爸爸。
人生總有一些來不及,這些遺憾,會跟隨我們一輩子,但是生活還得繼續(xù),不是嗎?生命總是在不停的更換交替著,未來等我有了孩子,我也會有新的羈絆與牽掛。步履不停,總有那么一點來不及,那么,就先做好還來得及的事情吧,比如,溫柔待媽媽,常給媽媽打電話,多回去陪陪她。
步履不停讀后感篇十
讀書以后,時常隔半年才回家兩周短暫見面。記得兩年前大學畢業(yè),第一次趕上在家過生日,媽媽特地叫了一大家子人去酒店。那一年很奇妙,就我一個孩子放假回家了,突然成了飯桌上的主角,我不安又裝乖起來。飯后,媽媽又要帶我去棋牌室,聽阿姨們夸我,她再謙虛說“哪里好”的樣子。我有時候很喜歡媽媽這樣簡單的小心思,也喜歡和媽媽走在一起,別人說“哎呀,你還有這么高的女兒”,媽媽笑得樣子。
和家人都很久不見,很奇妙。在學校會盡量一周一次的頻率打電話,有時候看到群里消息沒必要不會主動回復,就會收到私信問你在忙嗎?我的性格不太會寒暄,我或許也知道家人會惦念,但不知道怎么表達親切。我會看到父母的白發(fā),意識到他們老了,但是我還沒長大,懊悔又難過。我避免看到這些真實,所以我總是拒絕去深思,去聽他們說生活。
讀書太像象牙塔了,我躲在里面心安理得,但知道現(xiàn)實往往充斥著太多不安與煩瑣??墒且驗槲依碇睔鈮炎鰝€孩子,所以不管父母老了,這讓我偶爾有些歉疚,但還是沒有行動。
我知道我愛我的家人,也知道歲月步履不停,但總覺得自己不夠光亮,所以不知道如何堅毅坦承去聽歲月的叮嚀,一同抵御流淌的時光。我總希望大家自己好,這樣就心安理得了。不行啊,還是要主動去愛,去分享。好像錯過了彼此的時光,都會小心地不知道如何靠近和分享。如果我愿意清醒就好啦,不等我的話,就期望我快點跑起來啊。
但即便我眼看著父母年華老去,我卻什么都沒有做。我只能不知所措地遠遠看著同樣不知所措的父母。
步履不停讀后感篇十一
沒多長時間就看完了這本書,還有電影也要去看的。知道是枝裕和是從邦妮那里了解的,看他的第一部電影是《無人知曉》,覺得情節(jié)很細膩,感情很豐富。最近微信讀書上架了《步履不?!肪挖s忙來看,也沒有失望。一家人啊,在一起的時候,總會覺得煩啊什么的,吵吵鬧鬧,然而一旦有人不在了,總是一種缺憾,在父母眼中,不管你多大,都是孩子,也只有在父母跟前你才能撒嬌,父母不在了,你再也沒有什么依靠了。之前看到一句話“父母在,兄弟姐妹還是一家人,父母不在了,你們只是親戚了”。
現(xiàn)在還在父母身邊撒嬌,和他們嬉戲,不敢想象以后父母不在了會是什么樣子。不過,生活總是要繼續(xù)的,步履不停,一直走向人生的終點。珍惜眼前人吧,相遇即是緣分。
步履不停讀后感篇十二
不知不覺中理性越來越蓋過感性了,最近每天閑暇的時光很多,但卻懶得思考,懶得感受。我們對死亡有了真正的認識應該就是從親近的人一個個開始離開我們的時候開始,從死亡無所畏懼的時候應該就是我們生活得最安逸自得的時候吧。
以前聽到誰家的誰誰怎么樣了,總覺得離自己很遠很遠,去年過年那天突然聽到經(jīng)常來我家拜年的叔叔去世的消息,不知不覺鼻尖一酸,不由得想到了爸爸媽媽,他們是同齡人啊,我突然就意識到了永遠和陪伴是多么奢侈的事情。
每次離家上學,爸爸或媽媽,甚至弟弟都會出動來送我到車站,同學們都調侃我說,多大人了,還要爸爸媽媽送,如果換作以前的話,我這么愛面子的人肯定就會勒令爸爸媽媽不要送我了,但開始懂得珍惜這些在一起的時光以后,我一點都不覺得有多丟人,我可以獨立,但不能獨立到讓爸爸媽媽覺得他們不能為我做些什么。我們一天天長大,對她們的依賴和崇拜一天天減少,這對他們太殘忍了。
坐在圖書館里不知不覺打完這些文字,不知不覺又難過起來,好像一直在辜負父母的期望呀。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步履不停讀后感篇十三
作者整本書都是在描述著一段和妻子回家探望父母的經(jīng)歷,通過回憶短短的一天里發(fā)生的瑣碎的小事,表達了自己未能在父母在世時盡到一個孝子的責任而深深的歉疚之情。
人物形象通過大量對話被刻畫地細致入微。平實的語言、生活化的'場景更加襯托了真實細膩的感情,很有代入感。
作者對待每個人的態(tài)度和感情都不同,而且都在時刻發(fā)生著微妙的變化。這篇小說給我的感覺就是很真實,仿佛自己就是這一家人中的一員。
可能我永遠無法理解失去心愛的長子是什么滋味,但我一定會像作者一樣經(jīng)歷失去父母的悲痛。一想到這里,雖然會很難過,但這就是人生老病死、世世代代的輪回,誰都難以逃脫。
我現(xiàn)在能做到的,就是感情上多關懷一下父母,多考慮他們的感受。孝順并不簡簡單單是物質上給予,更多的是精神上的關切。
面對父母感情上的不和,做子女的不應該逃避,應該想方設法去幫助他們維系,不能像書中表現(xiàn)得那樣麻木。
想必如果能做到這幾點,作者的歉疚可能會少很多。
步履不停讀后感篇十四
任時光匆匆流去,我們也要步履不停。
看過電影四年后再來回味這本小說,又是一番滋味。如果說電影囿于時長,難以將家庭這個小世界中的喜怒哀樂和分分離離盡數(shù)呈現(xiàn),那么這本小說則可說是用散文一般輕盈的語言,“肆無忌憚”的將家人間的各種小情緒和家庭里的各種瑣碎之事傾瀉而出。
《步履不?!分恤酆现晕业某砷L、親人的逝去、父母的衰老,一代人接替著一代人艱難的邁步在人生路上,這種遺憾感和無力感,真實的令人痛心?;厥孜业倪@四年,春風依舊,韶光流逝,我從課堂步入社會,開始了新的人生旅程。無論是“當初若是聽父母的話去做也許就不一樣了”還是“如果換成現(xiàn)在的我就能做的很好”之類的感傷,至今也仍會不時襲上心頭,這是我對自己逝去光陰的執(zhí)念。而四年彈指一揮,父母們卻已漸入退休,最近不斷向我感慨“這人啊,一到50歲,身體就大大不如以前了”。父母們無意間的感嘆總會讓我陷入陣陣恐慌,這是家人間的羈絆。
在衰老面前,孩子們也是手足無措的應對手足無措的父母們的。是啊,盡管人生路上總有那么一點來不及,但我們依舊要含淚微笑,步履不停。
步履不停讀后感篇十五
最早接觸是枝裕和,就是這部同名電影。一貫的膠片風格為故事抹上懷舊的色彩,夏日高溫直射下變形的公路,透過層疊的樹葉罅隙投下的光斑,老式庭院里玩耍的孩童,細瑣中一切都這么溫柔,溫柔而又克制。
電影或者是書其實只是敘述了40歲的良多帶著二婚的妻兒回老家的一天。大概每個非獨生子女家庭都會面臨父母沒法做到對每個孩子都絕對公平這樣的問題吧,在三個孩子的傳統(tǒng)家庭中,良多是相對受冷落的一個。備受期待的大哥因為救一個落水的孩子犧牲而成為父母心中永遠的痛,更成為良多心中過不去的坎。
活著的人是永遠無法跟逝去的人比的。
東方傳統(tǒng)家庭的含蓄使得整個家別別扭扭。
等到后知后覺的良多終于明白了父母,諒解了父母,卻早已來不及了。
步履不停讀后感篇十六
看完,竟然淚水模糊了眼。
人生最大的遺憾莫過于子欲養(yǎng)而親不待。
衰老,是一件無可奈何的事情,而死亡,更是一件無可奈何的事,衰老和死亡都是不可逆轉的。
小說以緩緩的筆調敘述著主人公和父母在一起的兩天中的所思、所感、所想,看似作者對父母的不耐煩,卻字字句句體現(xiàn)了主人公的后悔和遺憾。
早逝的大哥是藏在母親心中無法釋懷的痛,這種痛,就連作為老二的小良也不能感同身受,因為他不是母親,他體會不到母親的痛。而這些痛也只能用“恨”來轉稼。我感覺這句話說的很有道理——沒有人可以恨的話,就只能自己承受痛苦了。
所以讓那個用兒子生命換來生命的人,承受一天的不自在和不安,也是情有可原的,畢竟母親為此失去了最愛的兒子。
其實小良是深愛自己的父母的`,文中幾次提到答應陪父親去看一次足球,卻沒能如父所愿,沒有讓母親坐上兒子買的車,這成了父母去世后,主人公后悔不止的原因。
所以趁父母還在,好好陪陪父母,陪他們說說話,散散步,吃吃飯,看看電視,有一句話,不僅對于戀愛中的人適合,對于漸漸老去的父母更是適合,那就是最長情的告白就是陪伴。
不要光顧著自己的自由與舒適,不要嫌母親嘮叨,不要嫌父親越來越孩子氣,年老的父母更需要的是孩子的愛和關心!
步履不停讀后感篇十七
寫家庭,懷念父親,母親,回憶童年類似這樣的小說有很多很多,但是能夠脫穎而出卻不簡單。
看到前面的一百來頁,覺得就很奇怪,為什么要叫步履不停呢?我相信別人寫文章肯定不像我這樣隨便的吧!越到后面才是越來越明白,原來這就是母親所喜愛的一首歌里面的一句歌詞?。?/p>
當一家人在一起的這一天,母親翻出了舊日的cd。從歌聲中所有人的記憶似乎回到父母親年輕的時候,母親去車站等待父親的過程中作為兒子的我第一次聽到看到母親陶醉的樣子,那是不一樣的母親,有著光芒,或許又是一種落寞……無限延長在兒子的心中。
優(yōu)秀的大兒子為救他人而死去,使父母親永遠不能忘懷,以至于對被兒子救起的人施以心靈的酷刑。
真的是困惑我?。?/p>
人總是在行走,步履不停,停下來的那一刻是什么時候呢?或許死后,我想死應該分兩種:一種是精神上的,一種是身體上的。
記得有人說過人的一生有三次死亡:第一次是身體的死亡,第二人次是人們對她的遺忘的死亡,第三次是親人,朋友對她的遺忘的死亡。就先說這么多吧!!
天氣好好的早上,一切都是這么美好!
步履不停讀后感篇十八
記得第一次看到“步履不?!边@個詞,是淘寶一家賣的很好的女裝店鋪,當時想店主也太文藝了,難怪衣服也會賣的這么好。今天看到這本書才恍然大悟,原來是書名啊,抱著讀讀看的心理,翻開第一頁,結果第二第三,一口氣地讀了下來。
一篇紀念父母題材的小說,跟很多這類小說不同的是,作者除了寫父母的優(yōu)點,更多的是通過生活瑣碎小事寫父母的缺點,父親的霸道暴躁母親的挑剔虛偽,作者也不回避自己對父母的那種厭煩情緒,但字里行間又充滿溫情,也許這就是生活,生活從來都不是完美,人也是,我們不能接受別人身上的缺點,但也迷戀他們身上的種種優(yōu)點,愛與恨總是很莫名其妙地交織在一起。比如自己有時候打電話聽著母親嘮叨些沒用的小事,用自己世界觀人生觀干涉別人的生活,總是不自覺的惱火。但一聽到母親說自己生活中的不如意又忍不住發(fā)自內心地心疼,總是想去多賺點錢給母親一個好的安逸不會因為金錢而操心晚年生活。也許這就是肯在骨子里的一種叫親情的東西吧。
【本文地址:http://aiweibaby.com/zuowen/159879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