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黃雞的故事教案(實用14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1-28 21:35:15
小黃雞的故事教案(實用14篇)
時間:2023-11-28 21:35:15     小編:XY字客

教案有助于教師合理安排教學內容和教學步驟,提高教學效果。教案中的教學內容應注重知識的系統(tǒng)性和邏輯性,能夠幫助學生建立起知識的框架。如果你正在備課,以下是一些優(yōu)秀的教案樣例,或許能給你提供一些靈感。

小黃雞的故事教案篇一

教學目標:

1、知道八路軍精心照料母雞,細心保管雞蛋的原因,體會八路軍熱愛人民,自覺遵守紀律的優(yōu)良作風。

2、學會本課15個生字,能給多音字選擇正確的讀音,讀寫并理解16個新詞。

3、繼續(xù)學習讀句子,體會作者怎樣準確運用詞語;會照樣子寫帶有“為了”的句子。

4、能默讀第1自然段和第7自然段,說出這兩個自然段的大意和不同;能抓住關鍵詞句說出八路軍戰(zhàn)士是怎樣精心照料這群母雞的。

教學重點:

進一步學習讀句子,體會作者怎樣準確運用詞語。

教學難點:

理解第1自然段和第7自然段內容的不同及作用;理解為什么要寫日寇的暴行和八路軍當時的困難。

教學時間:2課時。

第一課時。

一、揭示課題,審題。

看到課題,你能說出這篇課文是寫什么的嗎?究竟誰說得正確?讓我們帶著問題閱讀課文。

二、初讀課文,理解大意。

1、本文主要寫誰的故事?這個故事與雞有什么關系?

2、你覺得這是一支怎樣的軍隊?

三、學生自學、檢查。

1、自學要求:拼讀生字,讀準字音;有重點地分析、記憶生字字形;讀通課文;完成作業(yè)本1、2、3題。

2、檢查:

四、學習第一自然段。

1、讀第一自然段,說說你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2、理解詞語“凄涼”

3、再讀課文,說說你讀懂了什么?

4、反饋:寫誰干什么?(日本鬼子--害人民)。

5、完成課后第4題。

6、有感情地讀一讀。

五、完成作業(yè)。

第二課時。

一、齊讀第一自然段。

二、學習第二--七自然段。

1、自由讀課文,找出不明白的地方。

2、質疑解難。

3、思考:課文哪幾自然段寫八路軍戰(zhàn)士?你覺得這是一支怎樣的軍隊?為什么?

(學生自學、小組討論、全班交流)。

4、朗讀第二自然段,說說戰(zhàn)士們是為了什么,是怎樣來到五寨鎮(zhèn)的。

5、戰(zhàn)士們是怎樣對待老母雞和雞下的蛋的?找出課文中的有關句子、詞語讀一讀。

6、朗讀第四自然段,說說這一段是圍繞哪一句話來寫的?找出表示時間的詞語,說說戰(zhàn)士們是怎樣精心照料這群老母雞的。

(開飯時……白天……天黑了……)。

8、討論:戰(zhàn)士們這樣做是為了改善自己的生活嗎?從哪里可以看出來?

9、朗讀第六自然段,“這樣困難的情況”指什么?這段中為什么要寫部隊生活的困難?

10、朗讀第七自然段,說說這一段與第一自然段有什么不同的感受?

(格外寒冷,一片凄涼--滿心歡喜,激動萬分。)。

這樣寫有什么作用?

(日寇侵犯,給山村帶來災難---八路軍來了,給老百姓帶來歡樂和希望。)。

三、學習第八自然段。

1、讀課文,說說李大娘為什么滿心歡喜又激動得連話也說不出來?

2、練習朗讀。

四、小結。

五、完成作業(yè)。

板書。

日寇侵犯一片凄涼。

八路軍(人民軍隊)。

小黃雞的故事教案篇二

學習運用比喻和類比推理講明道理的方法。

(二)能力訓練點。

通過學習這一推理方法,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靈敏性和辯證性。

(三)德育滲透點。

學習晏于不凡的勇氣和智慧,學習他維護國家尊嚴的精神。

(四)美育滲透點。

領會辯論藝術的美。

二、學法引導。

學習本文,要注意掌握有關文言詞語,包括成語的意義和用法。要在熟讀課文的基礎上,體會人物的語言,可采用分角色朗讀的方式揣摩人物說話的語氣,理解語言的邏輯力量,并進而分析人物形象。亦可排演課本劇,讓學生點評。

三、重點·難點·疑點及解決辦法。

l、重點:學習比喻和類比推理的方法。

解決方法:找優(yōu)秀學生講解,教師點撥。

2、難點:比喻、類比對講明道理的作用。

解決方法:教師講解。

3、疑點:哪些地方可體現(xiàn)晏子思維的敏捷,他是如何巧妙攻擊對方的。

解決方法:前后桌四人一小組討論,教師明確。

四、課時安排。

1課時。

五、教具學具準備。

投影儀、投影片。

六、師生互動活動設計。

l、掌握有關文言詞語,包括成語的意義和用法。

2、流利地朗讀課文,復述晏子使楚的'故事。

3、表演課本劇,并組織點評。

七、教學步驟。

可見巧妙的語言能讓人轉敗為勝,由被動走向主動。今天,我們學習《晏子》故事兩篇,仔細品味晏子過人的智慧、犀利的語言。

(一)整體感知。

1、借助工具書,排除文字障礙。

以,因為;短,身材矮小;延,迎接,引進;道,通“導”,引導;于,您;睡,腳后跟;宜,適宜;辱之,羞辱他;坐,犯罪;盜,偷竊;賜,賞賜;詣,到……去;曷,同“啊”;固,本來;席,座具;徒,只是;其,它;然,這樣;熙,同“嬉”,開玩笑;取病,自取其辱;焉,相當于“啦”。

2、指定兩名優(yōu)秀學生講解,各講一則故事。第一則略,第二則詳。

3、小結。

第一段,寫楚王君臣定計欲辱晏子。

第二段,寫晏子機智巧妙地折服楚王。

4、突出重點(教師強調)。

作者巧妙地運用了“橘生淮南則為橘,生于淮北則為枳”這一比喻證明“齊人到了楚國之后就變成盜賊了”這一論斷,并通過推理證明“楚之水土使民善盜”的結論,楚王無言以對,自嘲“寡人反取病焉”。

5、如果晏子不使用比喻推理而直接和楚王辯論,結果會怎樣?

一開始,晏子便處于被動地位,如不運用巧妙的比喻,很難解圍,因為晏子不能躲避問題,如他承認這人“盜”則說明齊人善盜;如否認,則使楚人瞧不起,稍不留意,晏子就會陷入兩難境地。如不使用橘、枳比喻,從而推出楚水土使人善盜,便不能轉被動為主動,就不能削減楚王的囂張氣焰。

6、前后桌四人一小組討論,晏子是如何不卑不亢,巧妙攻擊對方的?

他抓住了楚王“齊人固善盜乎?”一句,由一個“固”字打開了缺口,表面回答楚王的問話,實則步步緊逼,置楚王于理屈詞窮的境地。

(二).總結、擴展。

l、.總結。

春秋戰(zhàn)國時期,諸侯稱雄爭霸。外交上的勝負,成為當時兼并戰(zhàn)爭的重要輔助手段。晏子出使楚國的具體原因姑且不問,但是楚王妄圖尊大,無緣無故欺辱來使,兩件事充分表現(xiàn)了他的逞強霸道。晏子清醒地認識到,這不是對他本人的侮辱,而是關系到齊國的尊嚴,因此以極其嚴肅認真的態(tài)度對待。他在蠻霸的楚王面前不卑不亢,從容鎮(zhèn)定,針對楚王所持的口實,巧妙設喻,給以有力的反駁,而且乘勝反攻,即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將“使民善盜”的帽子扣到楚國的頭上,置楚王于理屈詞窮的尷尬境地,表現(xiàn)了一位外交使臣不凡的勇氣和智慧。

晏子折服楚王的話不長,卻十分尖刻有力,主要是很好地運用了類比推理和比喻的方法。當楚王先發(fā)制人突然提出“齊無人耶?使子為使?!薄ⅰ褒R人善盜”的侮辱之詞后,晏子神思妙語,或推理或比喻,句句設伏,步步逼近,終于勝利地折服了對方,顯示了一位外交家所特有的應變才能。而愚鈍逞強、目中無人的楚王被晏子預設的邏輯繩套牽著走,最終只有陷入羈絆,徹底服輸。

2、擴展。

辯論會:素質教育與應試教育。

素質教育是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以提高國民素質為根本宗旨,以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德、智、體、美等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事業(yè)的建設者和接班人的教育活動。素質教育的核心是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

應試教育的缺點:教育觀念封閉;教育功能偏頗,忽略經濟、政治、社會發(fā)展對人的發(fā)展的內在需求;教育目標、教育內容表面;教育對象少數(shù),不是創(chuàng)造適合兒童的教育,而是選撥適合教育的兒童,被淘汰的學生過多;教育方式的機械,教師忙于滿堂灌,強化訓練,題海戰(zhàn)術;教育評價單一,以升學為教育目的,以考試分數(shù)作為惟一評價標準;教育效益的近利,側重于眼前既得利益,無暇顧及社會的變革要求和學生自我發(fā)展的實際需要。

八、布置作業(yè)。

1、找出這篇文章中的成語并解釋。

2、解釋下列加粗的詞語。

(l)使狗國者從狗門人。

(2)使子為使()(3)今方來()。

(4)何坐()。

(5)葉徒相似()。

(6)其實味不同()。

3、翻譯下列句子。

(1)吾欲辱之,何以也?

(2)縛者局為者也?

(3)得無楚之水土使民善盜耶?

(4)嬰最不肖,故宜使楚矣。

(5)圣人非所與熙也。

(6)寡人反取病焉。

九、板書設計。

小黃雞的故事教案篇三

1.自讀課文,勾畫出生字詞。

2.出示卡片,認讀生字詞卡片上的詞。

(1)學生自由讀。

(2)指名讀。

3.再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容。提問:

(1)媽媽買回幾只小雞,非??蓯?。

(2)有一只小黃雞眼瞎了。

(3)梅梅是個有愛心的孩子。

(4)小黃雞在梅梅的精心喂養(yǎng)下長大了,還生了個蛋。

4.教師對學生給予點撥、引導,鼓勵學生說出自己的見解。

(三)朗讀課文,加深理解。

1.學生自由讀課文。

2.分節(jié)指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復習。

1.檢查生字讀音。

2.指名讀課文。

(二)學習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l.學習第1-4自然段:

(1)自由朗讀l-4自然段。找出小黃雞和其他小雞有什么不同之處?(其他的小雞一邊嘰嘰地叫,一邊跑。小黃雞是閉著眼睛,傷心地叫著,不跑,也不吃東西)。

(2)如果這只可憐的小黃雞就在你的面前,你看到它這個樣子,你心里會有什么感覺?(引導學生理解梅梅對小黃雞的同情)。

(3)媽媽是怎樣說這只小雞的?(板書“瞎。

小黃雞的故事教案篇四

教學目標:

1、知道八路軍精心照料母雞,細心保管雞蛋的原因,體會八路軍熱愛人民,自覺遵守紀律的優(yōu)良作風。

2、學會本課15個生字,能給多音字選擇正確的讀音,讀寫并理解16個新詞。

3、繼續(xù)學習讀句子,體會作者怎樣準確運用詞語;會照樣子寫帶有“為了”的句子。

4、能默讀第1自然段和第7自然段,說出這兩個自然段的大意和不同;能抓住關鍵詞句說出八路軍戰(zhàn)士是怎樣精心照料這群母雞的。

教學重點:

進一步學習讀句子,體會作者怎樣準確運用詞語。

教學難點:

理解第1自然段和第7自然段內容的不同及作用;理解為什么要寫日寇的'暴行和八路軍當時的困難。

教學時間:2課時。

第一課時。

一、揭示課題,審題。

看到課題,你能說出這篇課文是寫什么的嗎?究竟誰說得正確?讓我們帶著問題閱讀課文。

二、初讀課文,理解大意。

1、本文主要寫誰的故事?這個故事與雞有什么關系?

2、你覺得這是一支怎樣的軍隊?

三、學生自學、檢查。

1、自學要求:拼讀生字,讀準字音;有重點地分析、記憶生字字形;讀通課文;完成作業(yè)本1、2、3題。

2、檢查:

四、學習第一自然段。

1、讀第一自然段,說說你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2、理解詞語“凄涼”

3、再讀課文,說說你讀懂了什么?

4、反饋:寫誰干什么?(日本鬼子――害人民)。

5、完成課后第4題。

6、有感情地讀一讀。

五、完成作業(yè)。

第二課時。

一、齊讀第一自然段。

二、學習第二――七自然段。

1、自由讀課文,找出不明白的地方。

2、質疑解難。

3、思考:課文哪幾自然段寫八路軍戰(zhàn)士?你覺得這是一支怎樣的軍隊?為什么?

(學生自學、小組討論、全班交流)。

4、朗讀第二自然段,說說戰(zhàn)士們是為了什么,是怎樣來到五寨鎮(zhèn)的。

5、戰(zhàn)士們是怎樣對待老母雞和雞下的蛋的?找出課文中的有關句子、詞語讀一讀。

6、朗讀第四自然段,說說這一段是圍繞哪一句話來寫的?找出表示時間的詞語,說說戰(zhàn)士們是怎樣精心照料這群老母雞的。

(開飯時……白天……天黑了……)。

8、討論:戰(zhàn)士們這樣做是為了改善自己的生活嗎?從哪里可以看出來?

9、朗讀第六自然段,“這樣困難的情況”指什么?這段中為什么要寫部隊生活的困難?

10、朗讀第七自然段,說說這一段與第一自然段有什么不同的感受?

(格外寒冷,一片凄涼――滿心歡喜,激動萬分。)。

這樣寫有什么作用?

(日寇侵犯,給山村帶來災難―――八路軍來了,給老百姓帶來歡樂和希望。)。

三、學習第八自然段。

1、讀課文,說說李大娘為什么滿心歡喜又激動得連話也說不出來?

2、練習朗讀。

四、小結。

五、完成作業(yè)。

小黃雞的故事教案篇五

1.檢查生字讀音。

2.指名讀課文。

(二)學習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l.學習第1-4自然段:

(1)自由朗讀l-4自然段。找出小黃雞和其他小雞有什么不同之處?(其他的小雞一邊嘰嘰地叫,一邊跑。小黃雞是閉著眼睛,傷心地叫著,不跑,也不吃東西)。

(2)如果這只可憐的小黃雞就在你的面前,你看到它這個樣子,你心里會有什么感覺?(引導學生理解梅梅對小黃雞的同情)。

(3)媽媽是怎樣說這只小雞的`?(板書“瞎”)。

(4)梅梅聽了是怎么說的?梅悔當時心里怎么想?

(5)指導讀梅梅說的話。

(6)分角色朗讀媽媽和梅梅說的話。

2.學習第5自然段:

(l)雞不吃東西,梅梅是怎樣喂這只可憐的小雞的呢?請大家自己去讀課文的第5自然段。找找答案。

(2)學生自由說。

(3)老師讀梅梅喂小黃雞的片斷。學生找出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梅梅對小黃雞細心愛護?

(4)如果你是梅梅,小黃雞就在你手心,你會像梅梅一樣喂它嗎?我們一起來試試。

(想象自己把小黃雞疼愛地抱在懷里,手心托著菜葉和小米,湊到小雞嘴邊。)。

(5)看到小黃雞吃東西了。高興嗎?你們和梅梅一樣都是有愛心的好孩子。我們和梅梅一塊高興的喊出來吧:“小黃雞會吃東西了!”

小黃雞的故事教案篇六

1.自讀課文,勾畫出生字詞。

2.出示卡片,認讀生字詞卡片上的詞。

(1)學生自由讀。

(2)指名讀。

3.再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容。提問:

(1)媽媽買回幾只小雞,非??蓯?。

(2)有一只小黃雞眼瞎了。

(3)梅梅是個有愛心的孩子。

(4)小黃雞在梅梅的精心喂養(yǎng)下長大了,還生了個蛋。

4.教師對學生給予點撥、引導,鼓勵學生說出自己的見解。

(三)朗讀課文,加深理解。

1.學生自由讀課文。

2.分節(jié)指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復習。

1.檢查生字讀音。

2.指名讀課文。

(二)學習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l.學習第1-4自然段:

(1)自由朗讀l-4自然段。找出小黃雞和其他小雞有什么不同之處?(其他的小雞一邊嘰嘰地叫,一邊跑。小黃雞是閉著眼睛,傷心地叫著,不跑,也不吃東西)。

(2)如果這只可憐的小黃雞就在你的面前,你看到它這個樣子,你心里會有什么感覺?(引導學生理解梅梅對小黃雞的同情)。

(3)媽媽是怎樣說這只小雞的?(板書“瞎”)。

(4)梅梅聽了是怎么說的?梅悔當時心里怎么想?

(5)指導讀梅梅說的話。

(6)分角色朗讀媽媽和梅梅說的話。

2.學習第5自然段:

(l)雞不吃東西,梅梅是怎樣喂這只可憐的小雞的呢?請大家自己去讀課文的第5自然段。找找答案。

(2)學生自由說。

(3)老師讀梅梅喂小黃雞的片斷。學生找出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梅梅對小黃雞細心愛護?

(4)如果你是梅梅,小黃雞就在你手心,你會像梅梅一樣喂它嗎?我們一起來試試。

(想象自己把小黃雞疼愛地抱在懷里,手心托著菜葉和小米,湊到小雞嘴邊。)。

(5)看到小黃雞吃東西了。高興嗎?你們和梅梅一樣都是有愛心的好孩子。我們和梅梅一塊高興的喊出來吧:“小黃雞會吃東西了!”

(6)全班齊讀第5自然段。

3.學習第6自然段:

(l)梅梅不僅細心地喂小雞吃食,還精心的養(yǎng)它,照顧它的生活。她具體是怎么做的呢?我們一起來讀讀第6自然段。

(2)指名說說梅梅是怎么照顧小黃雞的。從這些你可以體會到梅梅是個怎樣的孩子?

(3)全班齊讀。

4.學習第7-8自然段:

(l)在梅梅的精心照顧下,小黃雞的情況如何呢?大家自由讀第7-8自然段。

(2)指名回答。(板書:長大,生蛋)。

(3)指導朗讀梅梅和媽媽的對話。讀出高興的語氣。

(三).總結課文,訓練說話。

1.朗讀全文。

2.小黃雞的眼睛瞎了??删谷婚L大了還和其他小母雞一樣生蛋了。這些都是誰的功勞。(板書:梅梅)。

3.你覺得梅梅是個怎樣的孩子?請大家分小組去夸夸梅梅吧。

4.指名說。(板書:愛心)。

6.我們應該怎樣對待這些人呢?

板書設計:

教學設計示例。

小黃雞的故事教案篇七

春姑娘來了,小草們也鉆出了地面,把大地染成了一片綠色的海洋,花兒們也爭先恐后穿上自己最漂亮的五彩衣裳,來歡迎春姑娘。森林里也熱鬧了起來,大樹們忙著換新裝,小樹葉一個個都探出了嫩綠色的腦袋來看春姑娘。小黃鸝鳥丁丁的家就住在這片漂亮的大森林里。丁丁是只漂亮的小黃鸝鳥,他喜歡站在樹枝上梳理他的的金黃色羽毛外套。他每天都要把他的羽毛梳理的亮亮的才出門。

這天丁丁又在梳理他那身漂亮的羽毛外套,“丁丁,丁丁”媽媽叫道。“干什么?”丁丁頭也不抬的非常不耐煩的回答道。“快去和媽媽一起捉蟲子去”媽媽説?!安唬也蝗?,我還沒有梳好我的羽毛外套了”丁丁叫道。媽媽無奈的搖了搖頭,帶著哥哥姐姐們飛走了。小黃鸝丁丁想到;“我可不愿意這樣出門。我要把羽毛梳漂亮了再出去”。

丁丁就這樣梳啊,梳啊,梳了好久終于梳到他滿意了,才發(fā)現(xiàn)自己的肚子早就“咕咕”的叫個不停。他抖了抖他那漂亮的羽毛翅膀,飛了起來去找蟲子吃。飛過叢林,來到一個小河邊上,丁丁覺的非??省K阃A讼聛?,來到小河邊喝水?!澳愫?你的羽毛外套真漂亮”一群快樂的小蝌蚪叫道。丁丁一看,心里想;“這群黑黑的惡心的丑家伙長的真難看,我可不想和你們說話”。于是驕傲的望了望他們,飛走了。小蝌蚪們傷心壞了。他們難過的向河水深處游去。

丁丁飛啊飛,來到一棵大樹上剛捉住了一些蟲子準備吃,忽然看到布谷鳥奶奶,她已經非常老了,已經不能再捉蟲子吃了。布谷鳥奶奶也看見了丁丁,布谷鳥奶奶説道:“小黃鸝,你好!你能分給我些蟲子吃嗎?我很餓!”“不,我可沒有時間再去捉蟲子。我還要回家梳理我的羽毛外套了”丁丁回答。于是,丁丁叼著蟲子飛走了。布谷鳥奶奶看著飛走的丁丁傷心的流淚了。

丁丁飛啊飛,這時候才發(fā)現(xiàn)自己迷路了,他找不到家了。丁丁很著急,他非常累。他看到遠處有一大片五顏六色的鮮花,他就向那飛去。

“這里的花可是太漂亮了,這是誰種的的了?種花的主人肯定也和花一樣漂亮”。丁丁邊想邊走了進去?!澳愫茫垎栠@是誰種的花呀?”丁丁叫到。

“誰啊?”一只灰溜溜渾身長滿刺的小刺猬從花叢里走了出來。

丁丁一看,嚇了一跳,心里嘀咕道“這是什么家伙,真難看,這些花肯定不是它種的”于是説:“這花是誰種的啊?”

“你好,我是小刺猬,這里的花都是我和媽媽一起種的。”小刺猬高興的説?!膀_人,就你?這么難看還能種出這么漂亮的花?”丁丁叫道。

“你這個小黃鸝真沒有禮貌,難道只有漂亮才能種出花嗎?”小刺猬委屈的説。丁丁想道;“本來以為種花的主人肯定很漂亮,還想問問她回家的路,原來這么丑,我可不想和她講話”。于是又驕傲的抖了抖翅膀飛走了。

丁丁飛呀飛呀,天漸漸的黑了起來。丁丁有點著急了,他怎么也找不到回家的路,丁丁哭了起來。他又渴又餓,天越來越黑了,已經看不見路了。丁丁飛到了一棵大樹上準備在上面過夜,夜幕降臨了,四周黑乎乎的。偶爾還傳出各種各樣的怪聲音,丁丁冷的發(fā)抖。他開始想媽媽了,他越想越后悔沒有聽媽媽的話,沒有和媽媽一起去捉蟲子。想到這,丁丁“嗚嗚”的哭了起來。

這時候忽然傳來一個聲音,“誰啊?是誰在那里哭啊?”

丁丁隨著聲音望去,原來是布谷鳥奶奶,丁丁不好意思的説道:“是我,小黃鸝丁丁。”

布谷鳥奶奶問道:“你怎么站在這哭啊?為什么不回家了?”

“奶奶,我迷路了,我怎么也找不到回家的路了?!倍《≌h。

“孩子,來跟我一起到我家里去過一夜吧,等到明天天亮了你再回家吧”布谷鳥奶奶説道。丁丁慚愧的低下頭和布谷鳥奶奶回家了。布谷鳥奶奶家里不大但是非常溫暖。布谷鳥奶奶説:“我老了,所以沒有什么太多的食物,也不能給你什么吃的。你晚上就和我一起睡吧?!?/p>

丁丁一聽臉紅極了,他想起了他吃蟲子的時候,對布谷鳥奶奶態(tài)度。真的太難為情了,丁丁哭了起來説道;“布谷鳥奶奶對不起,今天下午我都沒有給你蟲子吃,我是個壞孩子?!?/p>

布谷鳥奶奶一聽笑了起來説道:“好了,不哭了能夠認識錯誤,承認錯誤你就是個好孩子,快睡覺吧”丁丁點點頭,心里真的不是滋味,依偎在布谷鳥奶奶的身邊睡著了。

布谷鳥奶奶問道:“丁丁你一大早去了哪里?”

丁丁笑著説:“布谷鳥奶奶,我去捉蟲子了,你餓了吧?我們一起吃?!辈脊萨B奶奶開心的摸著丁丁的頭笑了起來。丁丁和布谷鳥奶奶一起吃過早飯,告別了布谷鳥奶奶,便繼續(xù)去找回家的路。

飛啊飛,飛了很長時間,他看到了一只小松鼠。“你好,小松鼠我叫小黃鸝丁丁,”小松鼠愉快的看著丁丁説:“你好,有什么事情嗎?”

“我迷路了,我不認識回家的路了,你能幫幫我嗎?”丁丁説。

“那你記得你的家的附近有什么嗎?”小松鼠問道。

丁丁想了想説:“記得,小白兔是我們的鄰居,我們的家住在一棵大榕樹上,小白兔住在榕樹下面?!?/p>

“哦,原來你和小白兔是鄰居啊?小白兔可是我的好朋友了。”小松鼠快樂的指了指南面説;“你隨著南面一只走,走到一條小河,到那里你再問問吧?!?/p>

“謝謝你,小松鼠!”丁丁快樂的叫道。

小黃雞的故事教案篇八

“嘿,你們看他走路,太滑稽了!”當小黃鴨走過,就聽到小伙伴們在竊竊私語,接著還看到有個小伙伴還在學著他的樣子走路,小黃鴨心里難受極了。

吃晚飯時,媽媽叫他吃飯,他也不理人,這可是以前沒有過的。媽媽心里很著急,問他發(fā)生什么事了。老半天,小黃鴨才說:“媽媽,為什么我走路的樣子就跟別人不一樣呢?”說著還抽噎起來“別人還學著我的樣子走路?!?/p>

“是因為小時候的一場病造成的?!眿寢屵煅手f道,“不管你是什么樣,你都是媽媽的心頭肉啊!”媽媽說著,一把摟住了小黃鴨。

“媽媽這樣愛我,我不能讓媽媽失望?!毙↑S鴨在心里默默地想著。從此小黃鴨做什么事都很用心。

小動物們上學要經過一個大缺口,小烏龜最怕過那個缺口了,每次經過,一不小心就會跌落到缺口里,老半天都翻不過身,好幾次都是其他同伴來救他的。

小黃鴨走到缺口處,想著常常跌落的小烏龜,決定要做點什么。他找來樹枝忙碌著。

“咦,這是誰架的橋呢?”小烏龜老遠就看到了那個缺口上的橋。他踩在橋上,穩(wěn)穩(wěn)當當很快就過了那個缺口。這可是他經過這個缺口以來,最最輕松的一次,小烏龜高興地跳了起來“太棒了,謝謝搭橋的人?!?/p>

隔壁的貓大嬸生病了,躺在床上呻吟著。晌午,小黃鴨拎著一條魚來,“給,貓大嬸。”小黃鴨經常捉魚給貓大嬸,經過一段時間的調養(yǎng),貓大嬸康復了。她對小黃鴨很是感激。

……。

小黃鴨的行為漸漸地感動了大家?,F(xiàn)在當你在動物鎮(zhèn)碰到小動物時,他們會豎著大拇指說:“小黃鴨是他們的好榜樣?!?/p>

小黃雞的故事教案篇九

教學目標:

1、寫田字格里的五個生字,做到筆順正確。

2、正確認讀十二個生字。

3、借助漢語拼音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4、會講故事。樹立自信心,不自卑,不怯懦。

課前準備:

生字卡片、頭飾、獎勵標志等。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

詢問學生喜歡小鳥嗎,都知道有那些鳥,各有些什么特點,認為小黃鶯唱的歌好聽嗎。

學生各抒己見。教師出示課題“小黃鶯唱歌”。

二、認識生字。

1、教師進行范讀。

2、學生自己讀課文,勾出不認識的生字。

3、學生用喜歡的方式認自己不認識或認不好的字。

4、教師指名識字、正音(2——3名)。

5、同桌用卡片檢查識字、對全對的學生進行獎勵,并說說不好認的字是怎樣記住的。

6、小老師進行檢查。(檢查時個別字可讓學生組組詞、或說句話。)。

三、初讀課文。

1、師明確讀文要求:要把字音讀準、句子讀流利。

2、采用個別讀、集體讀、兩人輪讀等多種方式,力求讀通暢,并及時進行評價。

四、精讀理解。

在學生初步感知、感悟課文后,指導學生精讀體悟。

1、讀了課文,你都知道了什么?從哪里知道的?讀一讀。教師相機指導朗讀。比如。

小黃鶯第一次失敗后的灰心喪氣;媽媽親切、和藹、鼓勵的話語;小黃鶯經過努力后,又一次上臺,表現(xiàn)出的輕松和歡快的心情等等。

2、小組討論小黃鶯唱了幾次歌,為什么最后能唱好?然后全班交流。

3、指導學生進行聯(lián)想:如當媽媽要小黃鶯努力練歌時,它是怎么想的?從那以后,它又是怎么做的。然后四人小組針對聯(lián)想出的問題進行討論,得出結果。

4、交流各小組聯(lián)想內容。

5、有感情朗讀。先自由讀,再指名讀。

第二課時。

一、講故事。

1、教師讀課文,學生邊聽邊想像。

2、給學生一定時間,練習講這個故事。

3、指名講,佩戴頭飾。

4、其他的同學自由發(fā)言,可以講述自己的心情,想法,也可以自由提問,形成良好的交流氛圍。

二、討論交流。

你有過小黃鶯那樣的經歷嗎?你想象那些膽怯的同學說些什么?

三、寫字。

1、出示生字認讀。

2、在具體環(huán)境中認讀:課件出示帶有生字的詞語。

3、出示要寫的生字。

以各種形式和生字“打招呼”

4、讓學生挑出最難寫的字進行指導。

(1)老師范寫。

(2)學生描紅。

(3)討論怎么記住這個字?

5、學生練寫其他的生字。

四、學后總結。

老師讓學生總結這節(jié)課有什么收獲。

小黃雞的故事教案篇十

1、知道火柴、打火機、廚房灶具等用品使用不當會有危險。

2、不碰觸易燃、易爆的用具,不玩火。

3、練習遇到火險時的自救方法,提高自我保護意識和安全意識。

1、打火機、蠟燭、紙張等實驗用品一套。

2、一大鐵盆枯樹葉樹枝

3、多媒體教學資源。

1、猜謎導入。

謎語:紅彤彤一大捧,見風它就逞兇狂,無嘴能吃天下物,單怕雨水不怕風。(火)

2、討論:火給人們帶來的好處和危害。

教師邊播放多媒體教學資源邊進行小結:

好處:可以用它來做飯、取暖等。

危害:可以引起火災。

3、觀察小實驗“紙的燃燒”。

老師用打火機將蠟燭點燃,將一張紙放在蠟燭的上方,讓幼兒觀察紙的燃燒過程,幫助幼兒了解有些物品很容易被引燃。

4、讓幼兒說一說生活中的易燃物品和家中的主要火源。

教師播放多媒體教學資源認識火源和易燃物品。

火源:有打火機、火柴、鞭炮等。

易燃物品:有紙、衣服、玩具、煤炭、汽油等。

教師小結:火能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很多方便,但是如果不會正確使用火,火娃娃也會生氣,給我們帶來傷害。所以小朋友不能玩火,也不要隨便碰易燃物品。

5、讓幼兒討論如果遇到火災應該怎么辦?火場又應怎樣逃生?

教師小結:如果發(fā)現(xiàn)火災,用濕毛巾捂住口鼻,彎腰從安全出口逃離現(xiàn)場,再求救大人或撥打火警電話119。

6、播放警報音樂同時點燃枯樹葉樹枝發(fā)出煙霧,引導幼兒快速撤離到安全地帶。

本活動通過讓幼兒了解有關“火”的知識,認識到了玩火的危險性,知道了不能隨便玩火,讓幼兒掌握了更多的自我保護、自救的方法。

小黃雞的故事教案篇十一

活動目標:

1、說說小豬找女朋友的經歷,初步感受合適的才是最好的。

2、在集體面前大膽表述自己的推測和想法。

活動過程:

一、聊聊孩子們心中的話題,引出故事導入主題。

1、故事的名字叫《小豬的愛情》。

2、你們知道什么是愛情嗎?

小結:愛情的味道是甜甜的、暖暖的,就像爸爸媽媽在一起一樣,相親相愛,好幸福啊。

二、說說豬哥哥找女朋友的過程,感受合適才是最好。

1、你們猜豬哥哥會找一個怎樣的,特別的女朋友?

2、小魚妹妹會答應豬哥哥的請求嗎?它會怎么說?

小結:哦,看來小魚和豬哥哥生活在一起倒真不合適,因為小魚生活在水里。

3、小蜜蜂為什么一聲不吭呢?它是怎么想的?

小結:是呀,他們的本領和生活習慣都不一樣,甚或在一起不合適。

4、豬哥哥找到了誰做它的女朋友?你覺得它會成功嗎?

5、討論:如果它們生活在一起會發(fā)生什么事?

小結:長頸鹿個子太高,大象體形太大,生活在一起很不方便。

6、到底誰才適合豬哥哥呢?

7、誰來了?你從哪里看出是豬妹妹的?

三、觀看各種動物的有趣動畫,進一步感受遷移。

活動總結。

對于自我人格正在慢慢形成時期的孩子們來說,《小豬的愛情》確實是個好故事?;蛟S,過兩年他們再讀這個故事會覺得平淡,甚至對“愛情”這兩個字感到害羞,但是在最關鍵的幼兒歲月,在對一切還有些懵懂的日子,這樣一個故事,會幫助孩子尋找到自己,也尋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朋友和“愛”。

小黃雞的故事教案篇十二

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正確認讀十二個生字。會寫田字格里的五個生字,做到筆順正確。

2、技能目標:借助漢語拼音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情感目標:教育學生樹立自信心,不自卑,不怯懦。

重點難點:

正確認讀十二個生字。借助漢語拼音朗讀課文,背誦課文。學會樹立自信心,不自卑,不怯懦。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及相關資料。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激情引趣,直接導入。

二、啟發(fā)質疑。

小黃鶯第一次是怎么唱歌的?從此它是怎么努力的?后來唱的怎樣?

三、配樂聽讀感知,自讀課文,學習生字。

1、教師在一段輕松活潑的音樂中進行范讀。

2、學生自己讀課文,勾出不認識的生字。

3、師指名讀課文(2—3名)。

4、學生用喜歡的方式認自己不識或認不好的字。

5、教師指名識字、正音(2—3名)。

6、小組檢查識字、組長對全對的學生進行獎勵,并說說不好認的字是怎樣記住的。

7、小老師進行檢查。(檢查時個別字可讓學生組組詞、或說句話。)。

四、精讀理解。

在學生初步感知、感悟課文后,指導學生精讀體悟。

1、讀了課文,你都知道了什么?從哪里知道的?讀一讀。教師相機指導朗讀。比如:小黃鶯第一次失敗后的灰心喪氣;媽媽親切、和藹、鼓勵的話語;小黃鶯經過努力后,又一次上臺,表現(xiàn)出的輕松和歡快的心情等等。

2、小組討論小黃鶯唱了幾次歌,為什么最后能唱好?然后全班交流。

3、指導學生進行聯(lián)想:如當媽媽要小黃鶯努力練歌時,它是怎么想的.?從那以后,它又是怎么做的。然后四人小組針對聯(lián)想出的問題進行討論,得出結果。

4、交流各小組聯(lián)想內容。

5、有感情朗讀。先自由讀,再指名讀。

第二課時。

一、講故事。

1、教師讀課文,學生邊聽邊想象。

2、給學生一定時間,練習講這個故事。

3、指名講,佩戴頭飾。

4、其他的同學自由發(fā)言,可以講述自己的心情,想法,也可以自由提問,形成良好的交流氛圍。

二、討論交流。

你有過小黃鶯那樣的經歷嗎?你想向那些膽怯的同學說些什么?

三、識記,書寫生字。

1、讓學生認真觀察這5個生字,說一說你是怎樣記住它的。

2、讓學生先描紅,再仿寫,把字寫工整,寫準確。

3、同桌互相評一評,哪個字寫得好,哪個字還要進行修改。

4、學生書寫,教師巡回指導。

四、指導背誦課文。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大聲朗讀課文。

2、教師指名復述課文(2—3名)。

3、自由背誦課文,教師進行指導。

五、總結。

同學們學完這節(jié)課有什么收獲,請寫到小本本上。

小黃雞的故事教案篇十三

(一)教材地位及作用。

本節(jié)活動是幼兒園大班的語言領域活動,《小黃鶯唱歌》主要介紹了愛唱歌的小黃鶯因為害羞和沒有自信不敢在大家面前唱歌,但是最終通過大家的努力使小黃鶯克服了緊張和恐懼,通過自己好聽的歌聲獲得了森林唱歌大賽的冠軍。本次活動對于幼兒身心健康成長有著非常大的幫助。符合《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的內容,“幼兒的語言能力是在交流和運用的過程中發(fā)展起來的。應為幼兒創(chuàng)設自由、寬松的語言交往環(huán)境,讓他們想說、敢說、喜歡說,并能得到積極回應。這對其他領域的發(fā)展有至關重要的影響。”

(二)活動目標。

基于以上對教材地位和作用的'分析,我制定了如下的三維活動目標:

情感目標:

能夠對本活動內容感興趣,做到在公共場合不緊張,增強自己的膽量。

認知目標:

喜歡用語言與人交往。

能力目標:

能夠發(fā)展思維能力以及語言表達能力。

(三)活動重難點。

根據以上對于教材及活動目標的分析,我確定本次活動的重難點如下:

活動重點:

理解故事內涵,喜歡用語言與人交往。

活動難點:

做到在公共場合不緊張,增強自己的膽量。

二、說學情。

大班幼兒最顯著的特征就是好學好問,好奇心和求知欲都很強。所以本次活動主要采用了視聽講結合法,使幼兒通過真實而有意義的活動生動、活潑、主動地學習,促進身心全面和諧的發(fā)展。

說活動方法。

《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中明確指出:“應尊重幼兒發(fā)展的個體差異,既要準確把握幼兒發(fā)展的階段性特征,又要充分尊重幼兒發(fā)展連續(xù)性進程上的個別差異”。因此,在本次活動中我遵循以教師為主導,幼兒為主體,活動為主線的教學原則,采用視聽講結合法、情景表演法等活動方法展開本次活動。通過自主探索獲取知識和經驗,引導每個幼兒從原有水平向更高水平發(fā)展。

四、說活動準備。

物質材料是幼兒探索操作的直接對象。世界幼教之母蒙臺梭利認為“一個有準備的環(huán)境是關鍵”。因此我為本活動作如下準備:

背景音樂以及故事錄音;掛圖若干;自編的兒歌。

五、說活動過程。

(一)導入。

教師首先告訴幼兒我們的一位朋友遇到了困難,接下來教師會以一首兒歌來講述這位朋友所遇到的困難,在具體活動中會這樣展示:“我是一只小黃鶯,唱歌本領強,人多時候不敢唱,誰來幫幫忙?!蓖ㄟ^這首兒歌把幼兒的注意力集中在接下來要講述的故事中去。

以此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激發(fā)學生興趣。

(一)基本部分。

首先,展示第一幅掛圖,先讓幼兒觀察圖上有什么,在得到了“黃鶯,大樹以及音符”的答案后,讓幼兒把圖上所出現(xiàn)的內容聯(lián)系起來,進而培養(yǎng)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如果沒有得到完全的答案,一步步引導,進而得出答案。在此過程中如果有的小朋友表現(xiàn)的非常好,及時給與鼓勵。最后出第一幅掛圖所表達的意思——小黃鶯很會唱歌。

接著,展示第二幅掛圖,與第一幅掛圖的講述方式一樣,與幼兒共同探討,一起把掛圖的意思表達出來,小黃鶯膽子很小,只敢躲在沒人的樹林里自己唱。這時為了豐富故事內容,我會加入一些內容,讓情節(jié)更豐滿。教師會說:“小黃鶯日復一日的自己偷偷的唱歌,春天來了,森林里要舉辦音樂會,大家都很高興。”這時及時向幼兒提出問題并且一起探討:

1、你們平時是不是像小黃鶯一樣???

2、小黃鶯會不會參加音樂會呢?以此來達到與幼兒互動并且引發(fā)幼兒想象的目的。

然后,讓幼兒看著掛圖,聽著故事錄音繼續(xù)小黃鶯的故事。錄音結束后,教師重復一遍故事內容:朋友們替小黃鶯報了名,小黃鶯害怕的直擺手,音樂會那天,小黃鶯本應該最后一個出場,但她怎么也不愿意上場,大家好不容易把小黃鶯勸到臺上,可她唱了幾句,就害羞的捂著臉跑下了臺。這時不再放故事,而是組織幼兒分組討論,如果你是小黃鶯的朋友,你會和小黃鶯說什么呢?你怎么來幫助小黃鶯呢?并且運用情景表演法讓每一小組都選出一只小黃鶯,小組其他成員來對他進行幫助。在表演過程中及時引導,對說的非常好的幼兒及時給予鼓勵,進而提高每位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接著問幼兒:通過你們的幫助,小黃鶯會成功嗎?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小黃鶯最后怎么樣了。這時出示最后一幅掛圖,并把故事的結尾講給幼兒:小黃鶯聽了你們的建議,每天在森林里大聲地練歌,膽子越來越大,聲音越來越好聽。又一個春天來了,森林里又舉辦音樂會,小黃鶯第一個上臺表演,他大聲的唱了起來,唱的又自然又好聽。大家高興的鼓起掌來。通過此環(huán)境突破本次活動的重點和難點,并順利達到認知目標。

在活動的結尾,教師將以小黃鶯的口吻來感謝每一位幫助過她的小朋友。在活動中這樣展示:“小朋友們啊,小黃鶯非常高興,他要用自己動聽的嗓音來感謝每一位幫助過她的小朋友,大家豎起耳朵聽好了:‘謝謝大家的幫忙,我已經不怯場,希望你們也一樣,以我為榜樣’”。通過這樣的方式,讓每一位幼兒都得到滿足感。

(三)小結。

在快要結束的時候,我會讓幼兒說說這一次活動的感受和收獲,在此基礎上啟發(fā)幼兒,最后總結,進行情感升華,以實現(xiàn)這節(jié)課的情感目標。

六、說活動延伸。

好的教育活動不是止于特定的某一次活動,而是一個長期、持續(xù)的過程,特別是對幼兒價值觀的培養(yǎng),活動延伸不可缺少。因此,我采用家園合作的方法進行活動延伸,讓幼兒回去和家長一起收集關于一些小故事,幫助幼兒把本次活動中學到的知識繼續(xù)延伸。

小黃雞的故事教案篇十四

1.理解故事,進一步了解作品中動物的特點。

2.知道每個人都有優(yōu)點和缺點,自己的優(yōu)點要看到,別人的優(yōu)點也要看到。

準備。

猴子、狗熊、大象、鱷魚、螞蟻卡片5——6套。

過程。

1.說說這些動物。

教師出示猴子卡片,請幼兒說一說喜不喜歡猴子,說出喜歡或不喜歡的原因。

把準備的動物卡片分別發(fā)給每一個小組,請他們討論:喜不喜歡這些動物,為什么?

每組幼兒派一個代表說一說自己組的討論結果。

2.聽聽動物夸自己。

剛才你們說了自己喜歡這些動物的.哪些地方,動物們也知道自己的優(yōu)點。我們聽一聽它們是怎么夸自己的。

講述故事,并按故事情節(jié)中的先后次序將動物呈現(xiàn)在黑板上。

這些動物夸自己有什么特點?它們看別人呢?

教師小結:每個人都有優(yōu)點和缺點,夸自己的優(yōu)點是對的,但是夸自己時不能把別人說得什么都不好。

3.夸夸自己和別人。

請幼兒夸夸自己的優(yōu)點,同時也夸夸別人的優(yōu)點。

建議:

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可根據幼兒自信與不自信的情況,引導幼兒選用不同的表述方式,如“我學會了跳繩,xx小朋友也學會了,我們跳得很好。”或“xx小朋友會講故事,我也會講故事?!币⒁夤膭钅切┎蛔孕诺挠變海瑤椭麄冋J識自己的長處,從而樹立自信。

【本文地址:http://www.aiweibaby.com/zuowen/16176574.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