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后感是對書籍的再創(chuàng)作,讓讀者的觀點和感受與作者對話和交流。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有深度和觀點的讀后感呢?首先,我們需要通過閱讀全文,了解作者的意圖與觀點;其次,我們可以通過與作者對話的方式,表達自己對作品的理解和感受;最后,要注意用準確的語言表達自己的觀點,并且結(jié)合作品中的具體細節(jié)進行論證。這樣我們就能寫出一篇有思想、有見解的讀后感了。下面是一些讀者們寫的讀后感,他們從個人的觀察和體驗出發(fā),呈現(xiàn)了不同的閱讀感受。
周易的讀后感篇一
以前只是聽說過《周易》,有人說它是用來算命的,也有的說計算機的發(fā)明緣于《周易》的思想,反正在我心目中《周易》是深奧的.,是很玄的學問。最近聆聽了《周易》的精彩講解,感觸頗深,也對《周易》有了初步的了解。
《周易》的確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根本,“易道廣大,無所不包,旁及天文、地理、樂律、兵法、韻學、算術(shù),以逮方外之爐火,皆可援易以為說”。周易中哲學思想也尤能給人以啟迪,“滿招損,謙受益”、“禍福相因”、“過剛則折、以柔濟剛”等哲學思想,讀后深有感觸,尤其是其中“禍福相因”辯證思維對我有很大啟發(fā)。
想起我一朋友發(fā)生的事情,覺得我們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應(yīng)常常思考這一道理,居安思危,困難的時候也要充滿希望。我有一友,住在一縣城,家庭條件很好,家有別墅、轎車,擁有嬌妻和可愛的兒子,工作條件很好,收入不錯。我友也好交往,有很多朋友,經(jīng)常相聚,生活很有滋味。但我這個朋友也有弱點,就是平時經(jīng)常和朋友在一起喝酒,常常喝醉,酒后還喜歡開車。我也常常告誡,但收效不大。
去年年底,我友酒后駕車出事,致人死亡,被刑事拘留,后賠償20余萬元才免去牢獄之災(zāi)。事故后,我友常常自責,閉門不出。但經(jīng)多位朋友勸導(dǎo),人生之路很長,遇到挫折后還應(yīng)振作,不能就此沉淪,我友才逐步走出這段灰暗日子,但此事帶來的影響可能一生中也很難忘懷。
正如《周易》中體現(xiàn)的“禍福相因”思想,人在順境時要考慮今后還會面臨的困難,否則,“樂不思蜀”,真的遇到困境時可能就難以承受了。我友在平時就犯了這個錯誤,人活太好了,太順了,未能居安思危,結(jié)果呢,就出了這樣的事故,于已于人都是極大的創(chuàng)傷。我友在困境時,開始也灰心喪氣,此時也應(yīng)理解《周易》的“禍福相因”的哲學思想,應(yīng)對未來存有希望,切不可就此不振?!叭淌яR,焉知非福”,如果我友在今后人生之路上能謹記教訓,也許會有更好的生活。
《周易》的確是一本天書,深奧難懂,但領(lǐng)會其中做人做事的思想,會終生受益。用心學習,用心領(lǐng)會,從《周易》中尋找人生的道理,用《周易》的哲學思維指導(dǎo)生活和工作,人生之路也許會平坦許多。我在以后也將更多的學習《周易》,也希望更多的人了解《周易》。
周易的讀后感篇二
作為中國傳統(tǒng)經(jīng)典,《周易》自問世以來,就被廣大人民奉為經(jīng)典中的經(jīng)典、信仰中的信仰。在我成長的過程中,也聽過一些《周易》的名言,但我從來沒有真正讀過這部經(jīng)典。最近,我決定花點時間學習一下《周易》這本書。
讀《周易》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本書教會了我很多東西,其中最重要的.是如何看待生活中遇到的挫折和困難?!兑捉?jīng)》教導(dǎo)我們應(yīng)該以耐心、冷靜的態(tài)度來應(yīng)對生活中的變化和不確定性,而不是不斷地抱怨生活中的不公和挫折。書中的一個重要理念是“天人合一”,就是說人應(yīng)該與自然和諧相處,盡量遵循自然規(guī)律。如果我們能夠和諧相處,我們的生活將會更加美好。
另外,閱讀《周易》也讓我明白了人與自然的相互作用。其中,八卦學說是《易經(jīng)》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它以簡潔易懂的方式解釋了自然規(guī)律和宇宙各種元素之間的相互作用。通過這個理論,我們可以更好地了解我們的環(huán)境并更好地應(yīng)對環(huán)境變化。
總之,《周易》是一本非常有價值的書。它讓我明白了自然與人類的關(guān)系,也讓我知道如何應(yīng)對生活中的不同困境。讀完這本書后,我意識到我的認知能力和心智成熟度達到了一個新的水平。
周易的讀后感篇三
讀一本好書,就是和許多高尚的人談話。
在不經(jīng)意間,我便經(jīng)歷了一場思想的熏陶。她默默無聞地承載著中華民族的變遷;她慢條斯理地向我展示中國瑰麗的文化;她她語重心長地教我做人的道理。
《周易》是一部古老而又燦爛的文化瑰寶,它是“五經(jīng)”之一,以占卜為形式,涉及哲學思想,認識宇宙,人類發(fā)展的方方面面,對中國古代樸素的辯證唯物主義思想的形成,發(fā)展起過重要的作用。《周易》是最能體現(xiàn)中國文化的經(jīng)典,它認為世界萬物是發(fā)展變化的,其變化的基本要素是陰和陽,《周易·系辭》中說:“一陰一陽謂之道。”世界上千姿百態(tài)的萬物和萬物的千變?nèi)f化都是陰陽相互作用的結(jié)果?!吨芤住费芯康膶ο笫翘?、地、人三才,而以人為根本。
《周易》堪稱我國文化的源頭。它的內(nèi)容極其豐富,對中國幾千年來的政治、經(jīng)濟、文化等各個領(lǐng)域都產(chǎn)生了極其深刻的影響。無論孔孟之道,老莊學說,還是《孫子兵法》,抑是或《黃帝內(nèi)經(jīng)》,無不和《易經(jīng)》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一代大醫(yī)孫思邈曾經(jīng)說過:“不知易便不足以言知醫(yī)?!薄吨芤住吩诖呵飸?zhàn)國時代得到進一步完善,是我國先人的集體創(chuàng)作,中華民族智慧的結(jié)晶?!兑捉?jīng)》里的思想已經(jīng)滲透到中國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即使人們并沒有意識到這一點,事實也是如此??鬃泳驼f過人們“日用而不知”。今天,我們都還會說道某某人陰陽怪氣,某某人又變卦了,或者扭轉(zhuǎn)乾坤,否極泰來之類的口語和成語,而這些詞匯都是直接從《易經(jīng)》里來的。
周易的讀后感篇四
一個偶然的機會,接觸到了《周易》。二十幾年前,有篇文章中說,中國的《周易》,是二進制之父,假如沒有《周易》,電腦也許要晚發(fā)明很多年。我是做無線電工作的,二進制是數(shù)控的基礎(chǔ)。在我的知識里,那時只是聽有些老人說過《周易》這本書,理解為《周易》應(yīng)該是算命方面的書,怎么還能與電腦,二進制聯(lián)系在一起?所以,我就找了一本《周易》來看。《周易》與二進制的關(guān)系很簡單,馬上就明白了。
但是,其中有很多的奧妙和很深的哲理,卻讓我至今都沒有明白。為了明白,后來又看了很多版本的《周易》,雖然沒有過深的明白,但因看了很多年,也有很些點滴的體會,在此紀錄下來,以供大家分享。
《周易》到底是一本什么書,全世界都在研究與討論。這本書包羅萬象,天文,歷史,軍事,哲學等等都有涉及,就象我們現(xiàn)在也有很多人在研究《紅樓夢》一樣,世界觀不同,造成研究結(jié)果的不同。我不是這方面的專家,談不上研究,但是書中的文字與哲理,我認為是很值得我們一看和把玩的。
古人云:不看《周易》,不能為將相,這話自有一定的道理和依據(jù)。縱觀我國歷史上有名的幾個謀略家,象姜子牙,張良,諸葛亮,包括近代偉人---毛澤東,這些人對《周易》都有很深的研究和造詣。
我看《周易》,雖然沒有看懂什么,也感悟到了其中有些為人的道理。象書中第一卦,‘乾’卦,乾為天,說的是君子要效仿天的美德以‘自強不息’,這是告戒我們做任何事,都要自始至終,不要半途而廢;還說‘潛龍勿用’是說萬事不要強出頭,能辦的就辦,能做的就做,不能做的千萬不要去做,通俗的解釋就是說,槍大出頭鳥;‘坤’卦,坤為地,是要我們效仿大地的美德‘厚德載物’,這是教我們做人要有寬廣的胸懷,不要斤斤計較;‘恒’卦,孔子在系辭中說‘夫妻之道,不可以不久也,故授之以恒’,這是教我們知道,怎樣做一對好夫妻,夫妻的形成,就要持之以‘恒’;‘姤’卦,有一女侍五夫之象,是說女人的淫蕩,讓我們‘勿娶此女’;還有‘否極泰來‘這個成語,也是來自源于《周易》;《周易》里有‘否卦’和‘泰’卦,是說世間的事物‘不能終否’,到了一定的程度,必然要往好的方面轉(zhuǎn)化,‘陰極必反,陽極必至’的道理,是告訴我們,任何事只要持之以恒,就有成功的希望;這也符合馬克思主義哲學思想,事物的量變,必然要達到質(zhì)的變化。對于做人或做事而言,都要掌握‘度’的含義,萬事都不要過‘度’,過‘度’后,一定要引起反方向的變化。
在《周易》這本書中,全書都在貫穿著一個‘位’的概念。尤其是孔子為之作的系辭,對‘位’的關(guān)系,有更多的闡述。主要是說天尊地卑,君有‘君’位,臣有臣‘位’;包括每一個卦,都有‘位’的關(guān)系。雖說這是我們所批判的封建思想,但在今天的社會來說,每時每刻,無處不在的都有對‘位’的要求。所說的做人要在‘位’不越‘位’,該說的要說,該做的要做,不該說的千萬不要胡說,不該做的千萬不要去做,那樣就會適得其反。這是我們做人和做事中很關(guān)鍵的一個環(huán)節(jié)。
如果有人把《周易》單純的看成算命的書,我認為就是大錯特錯了。不錯,《周易》涉及了算命,但算命或預(yù)測,對于這本書來講,它只是一個極小的方面。我不反對算命,但做人不能全部信命。現(xiàn)在有時我也算著玩,那是在對某件事情,舉棋不定或很迷茫的時候,我自己就算一下,當卦上說的很時,我會信心百倍的去把事情作完,當算的不好時,我就要冷靜的考慮事情的過程與結(jié)果,理智的還是要去把事情辦完。不要認為算得不好時,就不辦事情了,那樣是不對的。有很多的事情,我們是‘貴在參與’,在參與的過程中,我們也能學到很多的東西。
周易的讀后感篇五
讀一本好書,就是和許多高尚的人談話。
在不經(jīng)意間,我便經(jīng)歷了一場思想的'熏陶。她默默無聞地承載著中華民族的變遷;她慢條斯理地向我展示中國瑰麗的文化;她她語重心長地教我做人的道理。
《周易》是一部古老而又燦爛的文化瑰寶,它是“五經(jīng)”之一,以占卜為形式,涉及哲學思想,認識宇宙,人類發(fā)展的方方面面,對中國古代樸素的辯證唯物主義思想的形成,發(fā)展起過重要的作用?!吨芤住肥亲钅荏w現(xiàn)中國文化的經(jīng)典,它認為世界萬物是發(fā)展變化的,其變化的基本要素是陰和陽,《周易·系辭》中說:“一陰一陽謂之道?!笔澜缟锨ё税賾B(tài)的萬物和萬物的千變?nèi)f化都是陰陽相互作用的結(jié)果?!吨芤住费芯康膶ο笫翘臁⒌?、人三才,而以人為根本。
《周易》堪稱我國文化的源頭。它的內(nèi)容極其豐富,對中國幾千年來的政治、經(jīng)濟、文化等各個領(lǐng)域都產(chǎn)生了極其深刻的影響。無論孔孟之道,老莊學說,還是《孫子兵法》,抑是或《黃帝內(nèi)經(jīng)》,無不和《易經(jīng)》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一代大醫(yī)孫思邈曾經(jīng)說過:“不知易便不足以言知醫(yī)?!薄吨芤住吩诖呵飸?zhàn)國時代得到進一步完善,是我國先人的集體創(chuàng)作,中華民族智慧的結(jié)晶?!兑捉?jīng)》里的思想已經(jīng)滲透到中國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即使人們并沒有意識到這一點,事實也是如此。孔子就說過人們“日用而不知”。今天,我們都還會說道某某人陰陽怪氣,某某人又變卦了,或者扭轉(zhuǎn)乾坤,否極泰來之類的口語和成語,而這些詞匯都是直接從《易經(jīng)》里來的。
猶憶中學時代,我看《周易》只覺得它講的是做人的大道理,寒假期間淺讀《周易》之后發(fā)現(xiàn),作為群經(jīng)之首,它的博大精深遠遠不是我所能讀懂的。在這里,只能粗略的談一下我的鄙見。
《周易》的第一卦,“乾”卦,為純陽之卦也是全書之首,乾為天為帝王為君子,說的是君子要效仿天的美德以“自強不息”,這是告戒我們做任何事,都要自始至終,不要半途而廢;從初九的‘潛龍勿用’到用九的‘群龍無首’講的是作為一個君子一生應(yīng)走的歷程。第二卦,“坤”卦,為純陰之卦,坤為地,是要我們效仿大地的美德“厚德載物”。這是教我們做人要有博大和寬廣的胸懷,做人不要斤斤計較……古人云:不看《周易》,不能為將相,這話自有一定的道理和依據(jù)??v觀我國歷史上有名的幾個謀略家,象姜子牙、張良、諸葛亮,包括近代偉人---毛主席,這些人對《周易》都有很深的研究和造詣。
時代發(fā)展至今,雖日新月異,勿庸置疑,人類的發(fā)展所依賴的最基本的要素是人力資本。西方經(jīng)濟學家盧卡斯更是歸結(jié)為專業(yè)化的人力資本,其實,這也就是強調(diào)人力素質(zhì)的重要性。通俗地講,人力素質(zhì)就是指知識結(jié)構(gòu),我們常常把知識結(jié)構(gòu)分為廣度和深度兩種,所謂深度是指具有某方面專長、術(shù)業(yè)有專攻的人;所謂廣度是指一種綜合素質(zhì),一種綜合能力的運用。如果我們要在這個競爭日益激烈的時代以一個成功者的姿態(tài)俯仰人間今古,那么首先,應(yīng)具備極強的自信心。其次,我們應(yīng)當耐得住寂寞,學習一種昆蟲——蠶的精神,蠶不斷地吃食桑葉,攝取營養(yǎng),再把自己裹覆起來,在不經(jīng)意間,咬破繭殼,長出翅膀。再次,我們應(yīng)當正確分析前進道路上個人的差異性,如何不斷調(diào)整與環(huán)境的適應(yīng)性,與外圍空間形成一種良好的關(guān)系,把握并借助環(huán)境的力量,從而縮短到達目標的距離。最后,我們在前進中尚需不斷改變和調(diào)整目標的方向性。只要我們朝著目標不斷努力,自強不息,終會有所得也!
特別是作為大學生的我們,應(yīng)該與時俱進,關(guān)注國家時事新聞,引領(lǐng)時代前進的潮流。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繼承中華民族傳統(tǒng)美德,把沉淀已久的中華文化發(fā)揚光大。在祖先積淀下來的經(jīng)驗和教誨中,接受現(xiàn)代的科技知識,立志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周易的讀后感篇六
一個偶然的機會,接觸到了《周易》這本書。二十幾年前,看有的中說,中國的《周易》,是二進制之父,假如沒有《周易》,電腦也許要晚發(fā)明很多年,甚至幾百年。我是學無線電的,知道二進制是數(shù)控的基礎(chǔ)。
在我的知識里,那時只是聽有些老人說過《周易》這本書,理解為《周易》應(yīng)該是算命方面的書,怎么還能與電腦,二進制聯(lián)系在一起?所以,我就找了一本《周易》來看?!吨芤住放c二進制的關(guān)系很簡單,馬上就明白了。但是,其中有很多的奧妙和很深的哲理,卻讓我至今都沒有把玩明白。為了明白,后來又看了很多版本的《周易》,雖然沒有過深的明白,但因看了很多年,也有很些點滴的體會,在此紀錄下來,以供大家分享?!吨芤住返降资且槐臼裁磿?,全世界都在研究與討論。這本書包羅萬象,天文,歷史,軍事,哲學等等都有涉及,就象我們現(xiàn)在也有很多人在研究《紅樓夢》一樣,世界觀不同,造成研究結(jié)果的不同。我不是這方面的專家,談不上研究,但是書中的'文字與哲理,我認為是很值得我們一看和把玩的。
古人云:不看《周易》,不能為將相,這話自有一定的道理和依據(jù)??v觀我國歷史上有名的幾個謀略家,象姜子牙、張良、諸葛亮,包括近代偉人---毛主席,這些人對《周易》都有很深的研究和造詣。
我看《周易》,雖然沒有看懂什么,也感悟到了其中有些為人的道理。象書中第一卦,“乾”卦,乾為天,說的是君子要效仿天的美德以“自強不息”,這是告戒我們做任何事,都要自始至終,不要半途而廢;還說潛龍勿用是說萬事不要強出頭,能辦的就辦,能做的就做,不能做的千萬不要去做,通俗的解釋就是說,槍大出頭鳥。包括古時候說皇上是“九五之尊”,這是對乾卦第五爻(發(fā)音:遙)的總結(jié)和概括,爻辭“飛龍在天”,所以用這個來形容皇上。
“坤”卦,坤為地,是要我們效仿大地的美德“厚德載物”。這是教我們做人要有博大和寬廣的胸懷,做人不要斤斤計較;“恒”卦,孔子在《周易》的系辭中說“夫妻之道,不可以不久也,故授之以恒”,這是教我們知道,怎樣做一對好夫妻,夫妻的形成,就要持之以“恒”;“姤”卦,一陰五陽,有一女侍五夫之象,也有老男娶少女之說,這不是正配。卦中一說女人的,二讓我們“勿娶此女”;還有“否極泰來”這個成語,也是來自源于《周易》;《周易》里有“否卦”和“泰”卦。是說世間的事物“不能終否”,到了一定的程度,必然要往好的方面轉(zhuǎn)化?!瓣帢O必反,陽極必至”的道理,是告訴我們,任何事只要持之以恒,就有成功的希望。這也符合馬克思主義哲學思想,事物的量變,必然要達到質(zhì)的變化。對于做人或做事而言,都要掌握“度”的含義,萬事都不要過“度”,過“度”后,一定要引起反方向的變化。
在《周易》這本書中,全書都在貫穿著一個“位”的概念。尤其是孔子為之作的系辭,對“位”的關(guān)系,有更多的闡述。主要是說天尊地卑,君有“君”位,臣有臣“位”。包括每一個卦,都有“位”的關(guān)系。雖說這是我們所批判的封建思想,但在今天的社會來說,每時每刻,無處不在的都有對“位”的要求。所說的做人要在“位”不越“位”,該說的要說,該做的要做,不該說的千萬不要胡說,不該做的千萬不要去做,那樣就會適得其反。這是我們做人和做事中很關(guān)鍵的一個環(huán)節(jié)。
現(xiàn)在的企業(yè)都講團隊精神,假如做人能把握好“度”與“位”的關(guān)系,人與人之間的關(guān)系就能處理的很好,團隊也一定會團結(jié)。如果有人把《周易》單純的看成算命的書,我認為就是大錯特錯了。不錯,《周易》涉及了算命,但算命或預(yù)測,對于這本書來講,它只是一個極小的方面。我不反對算命,但做人不能全部信命。現(xiàn)在有時我也算著玩,那是在對某件事情,舉棋不定或很迷茫的時候,我自己就算一下,當卦上說的很時,我會信心百倍的去把事情作完,當算的不好時,我就要冷靜的考慮事情的過程與結(jié)果,理智的還是要去把事情辦完。不要認為算得不好時,就不辦事情了,那樣是不對的。有很多的事情,我們是“貴在參與”,在參與的過程中,我們也能學到很多的東西。
還有很多,很多,在此就不一一的例舉了??傊?,《周易》能位于我國的五經(jīng)之首,一定有它的道理。以上只是我看《周易》粗淺的認識,有不到的地方,望朋友們點評。
周易的讀后感篇七
一個偶然的機會,接觸到了《周易》這本書。二十幾年前,看有的__中說,中國的《周易》,是二進制之父,假如沒有《周易》,電腦也許要晚發(fā)明很多年,甚至幾百年。我是做無線電工作的,知道二進制是數(shù)控的基礎(chǔ)。
在我的知識里,那時只是聽有些老人說過《周易》這本書,理解為《周易》應(yīng)該是算命方面的書,怎么還能與電腦,二進制聯(lián)系在一起?所以,我就找了一本《周易》來看?!吨芤住放c二進制的關(guān)系很簡單,馬上就明白了。但是,其中有很多的奧妙和很深的哲理,卻讓我至今都沒有把玩明白。為了明白,后來又看了很多版本的《周易》,雖然沒有過深的明白,但因看了很多年,也有很些點滴的體會,在此紀錄下來,以供大家分享。
《周易》到底是一本什么書,全世界都在研究與討論。這本書包羅萬象,天文,歷史,軍事,哲學等等都有涉及,就象我們現(xiàn)在也有很多人在研究《紅樓夢》一樣,世界觀不同,造成研究結(jié)果的不同。我不是這方面的專家,談不上研究,但是書中的文字與哲理,我認為是很值得我們一看和把玩的。
我看《周易》,雖然沒有看懂什么,也感悟到了其中有些為人的道理。象書中第一卦,“乾”卦,乾為天,說的是君子要效仿天的美德以“自強不息”,這是告戒我們做任何事,都要自始至終,不要半途而廢;還說‘潛龍勿用’是說萬事不要強出頭,能辦的就辦,能做的就做,不能做的千萬不要去做,通俗的解釋就是說,槍大出頭鳥。包括古時候說皇上是“九五之尊”,這是對乾卦第五爻(發(fā)音:遙)的總結(jié)和概括,爻辭“飛龍在天”,所以用這個來形容皇上。
“坤”卦,坤為地,是要我們效仿大地的美德“厚德載物”。這是教我們做人要有博大和寬廣的胸懷,做人不要斤斤計較;“恒”卦,孔子在《周易》的系辭中說“夫妻之道,不可以不久也,故授之以恒”,這是教我們知道,怎樣做一對好夫妻,夫妻的形成,就要持之以“恒”;“姤”卦,一陰五陽,有一女侍五夫之象,也有老男娶少女之說,這不是正配。卦中一說女人的蕩,二讓我們“勿娶此女”;還有“否極泰來”這個成語,也是來自源于《周易》;《周易》里有“否卦”和“泰”卦。是說世間的事物“不能終否”,到了一定的程度,必然要往好的方面轉(zhuǎn)化?!瓣帢O必反,陽極必至”的道理,是告訴我們,任何事只要持之以恒,就有成功的希望。這也符合馬克思主義哲學思想,事物的量變,必然要達到質(zhì)的變化。對于做人或做事而言,都要掌握“度”的含義,萬事都不要過“度”,過“度”后,一定要引起反方向的變化。
在《周易》這本書中,全書都在貫穿著一個“位”的概念。尤其是孔子為之作的系辭,對“位”的關(guān)系,有更多的闡述。主要是說天尊地卑,君有“君”位,臣有臣“位”。包括每一個卦,都有“位”的關(guān)系。雖說這是我們所批判的封建思想,但在今天的社會來說,每時每刻,無處不在的都有對“位”的要求。所說的做人要在“位”不越“位”,該說的要說,該做的要做,不該說的千萬不要胡說,不該做的千萬不要去做,那樣就會適得其反。這是我們做人和做事中很關(guān)鍵的.一個環(huán)節(jié)。
現(xiàn)在的企業(yè)都講團隊精神,假如做人能把握好“度”與“位”的關(guān)系,人與人之間的關(guān)系就能處理的很好,團隊也一定會團結(jié)。
如果有人把《周易》單純的看成算命的書,我認為就是大錯特錯了。不錯,《周易》涉及了算命,但算命或預(yù)測,對于這本書來講,它只是一個極小的方面。我不反對算命,但做人不能全部信命?,F(xiàn)在有時我也算著玩,那是在對某件事情,舉棋不定或很迷茫的時候,我自己就算一下,當卦上說的很時,我會信心百倍的去把事情作完,當算的不好時,我就要冷靜的考慮事情的過程與結(jié)果,理智的還是要去把事情辦完。不要認為算得不好時,就不辦事情了,那樣是不對的。有很多的事情,我們是“貴在參與”,在參與的過程中,我們也能學到很多的東西。
周易的讀后感篇八
《周易》被古人認為是群經(jīng)之首,大道之源。其理由在于,《周易》最鮮明體現(xiàn)了中國文化天人合一的特點。近人徐復(fù)觀從文化心理學的角度揭示了《周易》之為大道之源的理由。他認為,文王為憂患意識所誘發(fā)而作《易》,而此憂患意識之所以發(fā)生,是殷周之際整個中華民族人文精神活動的結(jié)果,創(chuàng)制《周易》的周初正處于中華文明從原始宗教向人文精神發(fā)展的轉(zhuǎn)換期,而憂患意識就是中國人文精神的心理基礎(chǔ)。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周易》是中國文化的源頭活水。
每當中國文化遭遇外來文化沖擊或陷于自身困境的時候,《周易》經(jīng)傳總能發(fā)揮大道之源的功用。魏晉玄學之興起,《周易》經(jīng)傳的作用顯而易見。佛家文化從印度傳入之后,宋明理學也利用《周易》經(jīng)傳打開與之對話的局面,如周敦頤的《太極圖說》、程頤的《程氏易傳》和朱熹的《周易本義》都體現(xiàn)了這一點。西學東漸以來,《周易》經(jīng)傳再次發(fā)揮作用。新儒家借助《易傳》建立新的本體論與宇宙論體系,證成超越與內(nèi)在的貫通及天人合德的意義。
《易傳》在現(xiàn)代仍應(yīng)得到重視,這是因為與西方哲學相比,其核心的形而上學思維格外引人注目。已有學者從《易傳》著手建立屬于中國文化的形而上學,如牟宗三的道德形上學體系。
《易傳》確有類似于西方形而上學的思維,所謂“形而上學”,其本義是“在物理學之后”,表達了希望探求現(xiàn)象背后真理的愿望,而《易傳》所謂“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正表達了在器物之上還有更重要的“道”。《易傳》成就了兩個理論系統(tǒng),其陰陽觀念把神或神明客觀化為陰陽二氣,用以說明宇宙創(chuàng)生的過程,成就了宇宙論的系統(tǒng);其性命觀念打通了天人之間的聯(lián)系,成就了道德形上學系統(tǒng)。如《說卦傳》中所謂:“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將以順性命之理。是以立天之道,曰陰與陽;立地之道,曰柔與剛;立人之道,曰仁與義。”即明確地表達了上述兩層意思。
周易的讀后感篇九
《易經(jīng)》的內(nèi)容博大精深,這并不是封建迷信。有些時候,還是非常玄奧的。我先給大家做個簡單的介紹:如今,人們看到的《易經(jīng)》分別由伏羲、周文王和孔子三位圣人所完成?!兑捉?jīng)》被稱為中國文化的源頭,在古代列為百經(jīng)之首、大道之源?!兑捉?jīng)》由象數(shù)和義理兩部分組成,有三大原則,分別是“變易”、“簡易”、“不易”,簡單的說:“變易”告訴我們,宇宙萬物,沒有一樣東西是不變的;“簡易”告訴我們,宇宙萬物隨時都在變,盡管變的法則很復(fù)雜,但我們懂了原理、原則以后,就非常簡單了;“不易”告訴我們,宇宙萬物隨時都在變,可是卻有一項永遠不變的東西存在,就是能變出來萬象的那個東西是不變的,那是永恒存在的。
分享一下我的感悟吧--通過陰陽看禍福。
陰陽學說是中國文化的基石,中國古代一切文化都是在這個學說的基礎(chǔ)上發(fā)展起來的。太極功夫也是這樣的。
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可分陰陽,陰陽是任何事物對立統(tǒng)一兩個方面。陰陽是泛存的,萬事萬物可分陰陽;陰陽是對立的,如白天黑夜不能同時存在;陰陽是互根的,有陰就有陽,如白天過去就是黑夜;陰陽是統(tǒng)一的,陰陽是一體的兩個方面;陰陽需平衡,純陰不生,純陽不長,世界上任何事物的發(fā)展都是陰陽平衡的結(jié)果,陰陽失去平衡就會不穩(wěn)定,直至產(chǎn)生新的平衡;陰陽是轉(zhuǎn)化的,此時為陽,彼時可能為陰。
太陽為陽,月亮為陰,暑為陽,寒為陰。陰陽交替,產(chǎn)生天氣變化,太陽月亮的運行,構(gòu)成了一寒一暑的流轉(zhuǎn)交替。《易經(jīng)》的道理是宇宙只有冷與熱兩種對比,人們覺得春秋兩季,不冷不熱最舒服,剛好中和。其實,春秋只是寒暑交替的過程,秋天是開始冷的小冷,春天是開始熱的小熱,夏天是熱到了極點,冬天是冷到了極點,這樣一寒一暑,便形成了這個五彩繽紛的世界。
陰陽是轉(zhuǎn)化的,陰長陽消,陽長陰息;盛極必衰,物極必反,夏天,寒氣從地底開始發(fā)生,然后逐漸上升,隨著陰氣的逐漸增強,陽氣的逐漸消退,天氣漸漸涼爽起來,直到冬天,暖氣從地底開始發(fā)生,然后逐漸上升,隨著陽氣的逐漸增強,陰氣的逐漸消退,天氣漸漸暖和起來,直到夏天,陰陽又開始轉(zhuǎn)化,周而復(fù)始。這就是古人說的:“冬至一陽生,夏至一陰生”,而所謂“三陽開泰”就是指陰陽各半的時候,雨水時節(jié),說明春天開始了,萬物就要復(fù)蘇,新的生命就要破土而出了。
因此,我們要把人生的禍福看做陰陽,它同樣是陰長陽消,陽長陰息;盛極必衰,物極必反的道理。所以老子才說:“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可見,禍福像陰陽一樣,是可以轉(zhuǎn)化的。禍中包含著福,福中包含了禍,禍非禍,福非福,禍福都是暫時的,不因得福而盲目快樂,也不因遇禍而氣餒,得意的時候告訴自己成功不是永遠的,失意的時候告訴自己陽光總在風雨后,不可以一時之得意,而自夸其能,亦不可以一時之失意,而自墜其志。
你要知道,當你正在經(jīng)歷苦難時,當你身處禍中時,請你不要悲嘆沮喪,不要一籌莫展,一定要豁達、釋懷,因為,當?shù)渷砼R的同時福也開始往腳底慢慢升起了,總有一天,禍會過去,福會降臨,否極泰來,正所謂“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而當你正處人生得意時,當你身處福中時,也請你不要傲慢自居,不要剛愎自用,摔跤總在得意時,一定要收斂、謙讓,因為,在福氣降臨的同時禍根也就埋下了,稍不注意,??勺兊湥瑯窐O生悲,正所謂“塞翁得馬,焉知非禍”。
禍??此平^對對立的兩個極端,實則相互依存,互為因果,好運中潛藏著危機,厄運中孕育著希望,禍福相依,互為因果,二者在一定的條件下向著各自相反的方向轉(zhuǎn)化,值得注意的是,這種轉(zhuǎn)化與前者不同,寒暑的轉(zhuǎn)化是陰陽的自然轉(zhuǎn)化,而這種轉(zhuǎn)化不是自然實現(xiàn)的,是與當事人所持的態(tài)度,所采取的行動密切相關(guān)的。面對厄運、不幸、災(zāi)難,只有心態(tài)平和、情緒穩(wěn)定、積極進取,才能遇難呈祥、逢兇化吉,度過山重水復(fù)的困境,創(chuàng)造柳暗花明的未來。
無平不陂,無往不復(fù)。在人生的旅途,追求一種淡泊,坦然面對生活對你的賜予,包括所有的磨難與不公,用平和淡定的心態(tài)去看待沿途的一切。得意莫輕狂,失敗不言棄。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云之志,應(yīng)該成為我們共同的選擇。
有時間的朋友可以去研讀一下,以上只是一個粗淺的解讀,望諸君更有收獲。
以上是小編為大家整理好的范文,希望大家喜歡。
周易的讀后感篇十
讀《周易略例.明象》有感關(guān)于言與意的關(guān)系有三種:言盡意,言不盡意,立象以盡意三種。在可知論與不可知論的矛盾中,圣人為我們提供了一種運籌化思想來模擬天地間的變化往來,也即是象。我認為王弼的《周易略例.明象》中借助了《周易》中用象的變化與不變和用象的簡單與復(fù)雜來說明言、意、象三者的關(guān)系,當然其中暗含著一個叫做“物”的客觀實在。
要弄懂言、意、象的關(guān)系,要先給他們設(shè)置一個行為目的,也就是作卦(作象)和解卦(解象),放在文學中,就是創(chuàng)作和欣賞。下面我根據(jù)“易”的三層含義來簡要解釋《周易略例.明象》中的言意象的關(guān)系。
一、易也:簡易的單一的能指與所指在創(chuàng)作中,王弼給我們。
總結(jié)。
了創(chuàng)作的過程,先有意,為了表達意,就用一種符號“象”把意凝練起來,為了表達“象”就附上“言”來進行解釋。所以他說“夫象者,出意者也。言者,明象者也。盡意莫若象,盡象莫若言?!保跋蟆笔亲鳛橐环N中介式的符號,把思維與語言連接起來。我認為這里的“意”“象”“言”已經(jīng)超越了客觀實在“物”,它們比“物”更具有集中性和典型性。
那么在接受和欣賞的過程中,我們借助“言”可以明白和理解“象”,看懂了“象”后也就明白“意”,就如王弼所說的:“言生于象,故可尋言以觀象。象生于意,故可尋象以觀意。”這兩方面的轉(zhuǎn)化的順利完成是一般基于“言”“象”“意”都具清晰明了的能指與所指。
二、不易也:得像忘言,得意忘象“言”“象”“物”間的轉(zhuǎn)化在其能能指和所指的情況下,存在著一種簡單的轉(zhuǎn)化的過程,但這三者的聯(lián)系是密切的,在同一個范圍內(nèi),它們有相對穩(wěn)定的等介遞推的的關(guān)系。
一種是上面所說的單一的能指與所指,另一種是多對一的情況。
例如在實際的情況中,作為形上的“意”或具有抽象性的“象”抑或是具有主觀性的“言”,在表達(領(lǐng)悟)“意”的過程中,不可避免的會出現(xiàn)不能完全表達(領(lǐng)悟)的情況,那么就用“象”“言”進行象征性、隱喻性、的表達,但最終“意”的內(nèi)涵是保留下來的。另一方面,不同的“象”“言”也可以表達同一種“意”,因為不同的“象”或“言”是天然的相對穩(wěn)定的具有表達同一種“意”的屬性。王弼強調(diào)的目的是“意”,所以沒必要記住或看重“言”“象”。所以“言者所以明象,得象而忘言。象者所以存意,得意而忘象?!薄暗靡庠谕?,得象在忘言?!?/p>
三、
變易也:觸類旁通不同的“象”只要它們共同具有表達同一“意”的屬性,它們就能構(gòu)成一個體系(就如現(xiàn)代漢語中的語義場)。那么這個體系可以成為一類,也就“觸類可為其象,合義可為其征?!比缭谀硞€歸屬里牛、馬是同一類的。這種“類”的概念對后世的文學的樣式、體裁、題材的分類研究有重要的意義。
另一方面,同一個“象”在不同的情況下可以表達不同的意。在不同的范圍內(nèi)“象”代表的“意”是可以變化的,如牛和馬可以歸屬于哺乳動物,加入鳥的時候,變成動物,當就它們自身而言,又可以分為很多種類,因此“所以互體不足,遂及卦變,變又不足,推致五行?!薄跋蟆钡淖兓梢杂绊憽耙狻钡膬?nèi)延與外延的伸縮。那么這種觀點引申到文學中去,可以說對文學作品的思想內(nèi)涵的把握可以多角度、多層面的進行解讀,甚至每個讀者都可以讀出不同的“言外之意”,這種對意的把握的差異性更能體現(xiàn)出文學的魅力,這“忘言”“忘象”
“尋意”的過程使得“意”或文學的魅力生生不息。就如老子所推崇的:“大音希聲,大象無形?!彼腥齻€含義:“易一名而含三義,所謂易也,變易也,不易也。易者,謂生生之德,有易簡之義;不易者,言五地定位,不可相易;變易者,渭生生之邁,變而相繼?!?/p>
周易心得體會。
先進班集體發(fā)言稿(略)。
周易的讀后感篇十一
《周易》與《書經(jīng)》主要寫了,詩經(jīng)、書經(jīng)、易經(jīng)、禮記、周記、春秋合稱為六經(jīng),凡是有志于讀書的人,都應(yīng)當仔細研究其中的道理。周易文化是中華民族發(fā)展的根本與源頭,《尚書》對中國古代歷史和政治思想的研究重要作用??鬃幽昀蠒r,回家鄉(xiāng)編書和講學,但仍堅持學習。因為讀的遍數(shù)多了把串聯(lián)竹木簡的.牛皮帶子都磨斷多次,以此形容孔子勤奮好學的精神。
讀了這篇文章我們要學習孔子勤奮好學的精神,以后我在讀書時,也要做到認真閱讀,不斷的積累知識,充實自己。因為孔子就是用畢業(yè)生的經(jīng)歷,勤奮學習增長知識的。我們擁有這么優(yōu)越的學習條件,更應(yīng)該努力,要認真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yè),自覺背誦,把每天的學習內(nèi)容當天掌握,扎實讀書,以后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周易的讀后感篇十二
《易經(jīng)》的內(nèi)容博大精深,這并不是封建迷信。有些時候,還是非常玄奧的。我先給大家做個簡單的介紹:如今,人們看到的《易經(jīng)》分別由伏羲、周文王和孔子三位圣人所完成。《易經(jīng)》被稱為中國文化的源頭,在古代列為百經(jīng)之首、大道之源。《易經(jīng)》由象數(shù)和義理兩部分組成,有三大原則,分別是“變易”、“簡易”、“不易”,簡單的說:“變易”告訴我們,宇宙萬物,沒有一樣東西是不變的;“簡易”告訴我們,宇宙萬物隨時都在變,盡管變的法則很復(fù)雜,但我們懂了原理、原則以后,就非常簡單了;“不易”告訴我們,宇宙萬物隨時都在變,可是卻有一項永遠不變的東西存在,就是能變出來萬象的那個東西是不變的,那是永恒存在的。
分享一下我的感悟吧--通過陰陽看禍福。
陰陽學說是中國文化的基石,中國古代一切文化都是在這個學說的基礎(chǔ)上發(fā)展起來的。太極功夫也是這樣的。
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可分陰陽,陰陽是任何事物對立統(tǒng)一兩個方面。陰陽是泛存的,萬事萬物可分陰陽;陰陽是對立的,如白天黑夜不能同時存在;陰陽是互根的,有陰就有陽,如白天過去就是黑夜;陰陽是統(tǒng)一的,陰陽是一體的兩個方面;陰陽需平衡,純陰不生,純陽不長,世界上任何事物的發(fā)展都是陰陽平衡的結(jié)果,陰陽失去平衡就會不穩(wěn)定,直至產(chǎn)生新的平衡;陰陽是轉(zhuǎn)化的,此時為陽,彼時可能為陰。
太陽為陽,月亮為陰,暑為陽,寒為陰。陰陽交替,產(chǎn)生天氣變化,太陽月亮的運行,構(gòu)成了一寒一暑的流轉(zhuǎn)交替?!兑捉?jīng)》的道理是宇宙只有冷與熱兩種對比,人們覺得春秋兩季,不冷不熱最舒服,剛好中和。其實,春秋只是寒暑交替的過程,秋天是開始冷的小冷,春天是開始熱的小熱,夏天是熱到了極點,冬天是冷到了極點,這樣一寒一暑,便形成了這個五彩繽紛的世界。
陰陽是轉(zhuǎn)化的,陰長陽消,陽長陰息;盛極必衰,物極必反,夏天,寒氣從地底開始發(fā)生,然后逐漸上升,隨著陰氣的逐漸增強,陽氣的逐漸消退,天氣漸漸涼爽起來,直到冬天,暖氣從地底開始發(fā)生,然后逐漸上升,隨著陽氣的逐漸增強,陰氣的逐漸消退,天氣漸漸暖和起來,直到夏天,陰陽又開始轉(zhuǎn)化,周而復(fù)始。這就是古人說的:“冬至一陽生,夏至一陰生”,而所謂“三陽開泰”就是指陰陽各半的時候,雨水時節(jié),說明春天開始了,萬物就要復(fù)蘇,新的生命就要破土而出了。
因此,我們要把人生的禍福看做陰陽,它同樣是陰長陽消,陽長陰息;盛極必衰,物極必反的道理。所以老子才說:“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可見,禍福像陰陽一樣,是可以轉(zhuǎn)化的。禍中包含著福,福中包含了禍,禍非禍,福非福,禍福都是暫時的,不因得福而盲目快樂,也不因遇禍而氣餒,得意的時候告訴自己成功不是永遠的,失意的時候告訴自己陽光總在風雨后,不可以一時之得意,而自夸其能,亦不可以一時之失意,而自墜其志。
你要知道,當你正在經(jīng)歷苦難時,當你身處禍中時,請你不要悲嘆沮喪,不要一籌莫展,一定要豁達、釋懷,因為,當?shù)渷砼R的同時福也開始往腳底慢慢升起了,總有一天,禍會過去,福會降臨,否極泰來,正所謂“塞翁失馬,焉知非?!?。
而當你正處人生得意時,當你身處福中時,也請你不要傲慢自居,不要剛愎自用,摔跤總在得意時,一定要收斂、謙讓,因為,在福氣降臨的同時禍根也就埋下了,稍不注意,??勺兊?,樂極生悲,正所謂“塞翁得馬,焉知非禍”。
禍??此平^對對立的兩個極端,實則相互依存,互為因果,好運中潛藏著危機,厄運中孕育著希望,禍福相依,互為因果,二者在一定的條件下向著各自相反的方向轉(zhuǎn)化,值得注意的是,這種轉(zhuǎn)化與前者不同,寒暑的轉(zhuǎn)化是陰陽的自然轉(zhuǎn)化,而這種轉(zhuǎn)化不是自然實現(xiàn)的,是與當事人所持的態(tài)度,所采取的行動密切相關(guān)的。面對厄運、不幸、災(zāi)難,只有心態(tài)平和、情緒穩(wěn)定、積極進取,才能遇難呈祥、逢兇化吉,度過山重水復(fù)的困境,創(chuàng)造柳暗花明的未來。
無平不陂,無往不復(fù)。在人生的旅途,追求一種淡泊,坦然面對生活對你的賜予,包括所有的磨難與不公,用平和淡定的心態(tài)去看待沿途的一切。得意莫輕狂,失敗不言棄。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云之志,應(yīng)該成為我們共同的選擇。
有時間的朋友可以去研讀一下,以上只是一個粗淺的解讀,望諸君更有收獲。
【本文地址:http://www.aiweibaby.com/zuowen/165059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