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三年級語文做風車的故事教案(專業(yè)21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1-30 08:55:19
2023年三年級語文做風車的故事教案(專業(yè)21篇)
時間:2023-11-30 08:55:19     小編:JQ文豪

教案要符合教學大綱和學生的實際需求,能夠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學習。教案要符合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和心理特點,采用適合的教學方法和手段。以下是一些經過實踐驗證的優(yōu)秀教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三年級語文做風車的故事教案篇一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15個生字,正確讀寫并理解16個新詞語。

2、照樣子,用“不但……而且……”把兩句話合成一句話。

3、能找出重點詞句,正確理解第2和第3自然段的主要意思。

4、知道趙州橋是世界聞名的石拱橋,是我國寶貴的歷史遺產,它的設計,在建橋史上是一個創(chuàng)舉,為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干而驕傲。

教學重點:

1、能正確概括各段的段落大意。

2、體會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而偉大。

教學難點:對文章段意的概括。

教學時數:3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明確單元閱讀訓練的重點及操作步驟。

2、自學課文,讀寫、理解生字新詞,知道課文大致內容。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課題。

1、你們看見過哪些橋?

2、你所知道的,我國有哪些非常著名的橋?

(教師舉例:南京長江大橋、錢塘江大橋、上海南浦大橋等)。

3、教師板書:趙州橋(教學生字“趙”、“州”)。

師:今天我們要學習的是趙州橋。它雖然沒有南京長江大橋那樣高大,但卻是一座世界有名的大橋。為什么這座橋如此有名呢?我們學了課文就一定知道了。

二、聽課文錄音,自學課文。

1、教師布置自學要求:

(1)看清生字,會讀生字。

(2)劃出帶生字的新詞,理解部分詞語的意思。

(3)了解課文大意。

2、學生自學,教師巡堂。

3、檢查自學情況。

(1)指名讀生字,你是如何記住這些生字的?

(2)齊讀新詞,你已經理解了哪些詞語的意思?請說說看。

三、初讀課文,理清文章層次。

1、自由輕聲讀課文。

要求正確地讀,即不加字、不減字、不錯字。

2、默讀課文,邊讀邊思考:課文主要講介紹了什么?

每個自然段各講了什么內容?

3、學生可同桌交流。師生共同小結。

四、課堂作業(yè)。

1、完成課堂作業(yè)本中的第1、2小題。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板書:

趙州橋。

是世界聞名的石拱橋。

非常雄偉、堅固。

趙州橋不但堅固,而且美觀。

是我國寶貴的歷史遺產。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抓住重點詞語、句子,講讀課文1、2段,弄清趙州橋設計上的兩個特點。

教學過程:

一、復習檢查。

1、認讀生字、新詞,你知道哪些詞語的意思?

2、課文講了什么?分哪幾個方面講?

二、講讀課文第1段。

1、默讀第1段。

思考:這一段共有幾句話?主要告訴我們什么?還告訴我們什么?

討論:共2句話,主要講趙州橋是世界聞名的石拱橋,還告訴我們趙州橋的地點、設計者和建造的年代。

2、“聞名”是什么意思?它的近義詞是什么?

3、指名朗讀。

三、講讀課文第2段。

1、自由讀第2段。

思考:

(1)趙州橋聞名于世,它在設計上有什么特點?

(2)課文中哪些句子是描寫趙州橋雄偉、堅固的?

2、出示兩幅投影,讓學生觀察、比較。

3、大橋沒有橋墩有什么好處?

a、減少了沖擊力。

b、節(jié)省了石料。

4、四個小橋洞有什么好處?

5、李春為什么要設計成拱形的石橋?

(1)“設計”是什么意思?

(2)“這種設計”指哪種設計?

(3)用“設計”說一句話。

(4)你找到了這種設計的優(yōu)點在哪里嗎?能否用課文中的話來說一說。

結合練習:用“既……又……、”造句。

6、齊讀第2段回答,為什么說“這種設計”在建橋史上是一個創(chuàng)舉?

討論后小結:這座橋大橋洞沒有橋墩,洞頂上的左右兩邊各有兩個小橋洞。它既減少沖擊力,又減輕了橋身的重量,節(jié)省了石料。這種設計,在建橋史上來沒有,所以說是一個創(chuàng)舉。

四、看投影系統地說說趙州橋在設計上的特點。

五、作業(yè)。

1、完成作業(yè)本第3、4、5小題。

2、熟讀課文第二段。

三年級語文做風車的故事教案篇二

學習內容:

1 初讀課文,認識生字新詞,讀順課文,初步了解文章內容。

2 了解小作者的創(chuàng)作過程,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趣。

1 你逛過動物園嗎?誰能說說你見到的馬有什么特點?

2 你見過紅馬嗎?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一篇故事,故事的題目是——

板書并指名讀課題——《紅馬的故事》

3 讀了課題,你有什么問題想問?

(把學生的問題寫在黑板上。)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一)學法指導:(課件出示)

1、標:標出自然段。

2、記:畫出生字、新詞及不認識的字詞,問一問,記一記。

3、畫:畫出自己喜歡的句子。

4、問:不懂的問題。

(二)討論:

小組長檢查自學情況,教師巡視。

1、教師配樂范讀

2、學生按自學步驟自學課文

3、檢查生字情況

a 出示文中生字的詞語,學生自由讀,用自己喜歡的顏色在文中圈出,再齊讀。

b 擴詞。

含苞待放 滑稽 自由 一片葉瓣 一只蒼蠅 一頭牛 一匹馬

c 你還能找出這樣的詞組嗎?(一幅畫)

(三)師生交流。

1 課文寫的是一件什么事?給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2 課后延伸:邊讀書邊想象并動手畫一畫小作者的畫上畫了些什么?

四、寫字指導。

1、自主觀察“我會寫”中的'字,說說你的發(fā)現:你會用什么方法記住哪個生字?

2、重點師范寫以下幾個字:故、級、粉、板、事

3、學生練筆,教師巡視指導。

4、展示交流。

強調:左右結構的字不能太分開,“事”字的橫要注意有變化。

第二課時

學習內容:

體會文中融洽的師生關系,懂得:只有善于思考,勤于觀察,大膽想象,勇于創(chuàng)新,才能體驗到嘗試后的喜悅。

一、復習鞏固。聽寫生字,用“事”組詞。

二、創(chuàng)設情境,抓住關鍵詞句。

1、平常你最喜歡什么老師上課,為什么?

2、讀了紅馬的故事,說說文中的老師你喜歡嗎?為什么?

3、從課文哪些詞句中可以看出這位老師不僅你們喜歡,他的學生們更喜歡?

4、喜歡他什么?從哪些詞句讀出來?

三、朗讀指導,讀中品文。

1、引導學生讀不同的段落,想象不同的心情,試用不同的語氣讀出來。

2、分小組分角色朗讀,讀出對老師的喜愛、敬佩、感激,為我大膽創(chuàng)作得到肯定而驚喜、自豪。

四:引導學生說出冒號的作用

出示句子:

1 老師走到我旁邊,笑著問:“畫好啦?這是什么馬?”(表示提起下文)

2 花瓶里有三朵百合:一朵盛開,一朵含苞待放,一朵掉了一片葉瓣在桌面上。

(用于總說后面,表示分說。)

五、拓展想象:

其他的同學看到了我的畫會想些什么?說些什么?

三年級語文做風車的故事教案篇三

二:品讀課文、思考感悟:

師:通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知道小蘿卜頭在監(jiān)獄的鐵窗附近捉到了一只蟲子??。

1、師:“這是一只怎樣的蟲子呢?”輕聲讀課文,勾畫出描寫蟲子的句子。指名反饋:

(課件出示重點段落:“一只長著光亮的翠綠翅膀的小蟲,越過欄桿,飛到走廊上來。蟲子的頭上,長著一塊美麗的透明的薄殼,像小姑娘披上了蟬翼般的紗巾。這蟲子纖細而溫柔,透過薄殼還可以看見它紅珠子似的小眼睛。”)師:“這是一只怎樣的蟲子呢?”(漂亮)。

師:哪兒漂亮?(引導學生從“翅膀”、“頭”、“小眼睛”三個方面說。)指導朗讀:“誰能把小蟲子的漂亮讀出來?”(指名讀)。

師:小蘿卜頭喜歡這只蟲子嗎?你是從哪兒看出來的?讀讀課文,找出這些詞語或句子,然后再旁邊寫出你的體會。(學生讀課文)學生反饋:(出示課件)。

1:“突然被什么新事物吸引住了。他追著、跑著,直跑到劉思楊靠近的鐵窗附近,不住地揮著小手,叫著:‘呦,你看!’”

師:書上沒寫“高興”“興奮”、“激動”你是從哪兒體會出來的?(引導通過重點詞語體會小蘿卜頭的興奮、激動、喜悅并讓學生讀出“高興”“興奮”、“激動”)。

2、“‘呦,多好看的小蟲!’小蘿卜頭尖叫了起來,伸手捉住了一只。”師板書:捉到漂亮的蟲子。

剛才我們通過抓住動詞體會出了小蘿卜頭對小蟲的喜愛,用同樣的方法看看這句話中,哪個詞也能體現小蘿卜頭對小蟲的喜愛。

(引導學生抓住“尖叫”有感情朗讀,齊讀,體現小蘿卜頭的快樂。)3“小蘿卜頭兩手輕輕捧著那只小蟲子,惟恐傷害了它?!?/p>

解釋“惟恐”:只怕。

(抓住“兩手輕輕捧著”,并做動作體會小蘿卜頭對小蟲子的喜愛和愛護)師:從這些字眼,我們可以感受的到,小蘿卜頭非常喜歡這只小蟲子。那么小蘿卜頭喜歡它只因為他漂亮嗎?出示課件:

1、入春以來,這種蟲子很多,常常撞進鐵窗,陪伴著常年呼吸不到自由空氣的人們。

2、又飛來一只,他們并排在一起,故意在人們面前驕傲的爬著。

(抓住“這種蟲子很多”說明蟲子很普通,但在小蘿卜頭眼里卻那么的漂亮。)(在這一環(huán)節(jié),教師引導學生聯系課文背景,理解“呼吸不到自由空氣的人們”,“故意”,“驕傲”等詞句的含義。)。

生:因為他看到那只蟲子在盒子里不安地爬動,就想把它放了。

師:你是從哪兒讀到的?

生:12段。

(師出示課文12—17自然段)。

師:是啊,火柴盒好就是監(jiān)獄,小蟲子和小蘿卜頭一樣被關進了監(jiān)獄。小蘿卜頭自己已經沒有自由了,所以他看到小蟲子在盒子里不安地爬動時,他就感覺小蟲子是誰呀?(自己)。

師:對,好像自己一樣,我不能關著它呀!體會著小蘿卜頭的心情,讀讀這兒。

(朗讀):“小蘿卜頭打開……飛吧,你飛吧!”(師先領讀,再回聲讀)師(教師由衷地稱贊):說的真好!小蘿卜頭在這兒不光是想讓小蟲子獲得自由,還有對生命的一種珍愛呀!帶著你的感受讀讀這兒。

一學生動情地讀。

師:我們一塊兒看一段電影《在烈火中永生》中小蘿卜頭放飛小蟲子時的情景,邊看邊體會小蘿卜頭的心情。(師生認真地看錄象。)。

(小蘿卜頭一看到小蟲子沒有自由了就很可憐它。小蘿卜頭放飛蟲子時很高興。)。

師:同學們,帶著你的感受再來讀讀這吧!

學生投入地讀12~17自然段。

生(齊答):飛出去!

師:你從哪感受到他想飛出去?(17自然段“解放了,我們也坐飛機回去!”)。

生讀:“解放了,我們也坐飛機回去!”

師:他太想解放了,是吧!誰還想讀讀?(一名學生讀)。

師范讀:“解放了,我們也坐飛機回去!”我們齊讀。

師生齊讀:“蟲子終于輕輕扇動翅膀,??解放了,我們也坐飛機回去!”

師:是啊,我們的小蘿卜頭,他一直渴望著有一天能夠沖出高墻,看看外面的世界,回到溫暖的家,過上幸福自由的生活??伤€是沒能等到解放的那一天,就被敵人殘忍的殺害了,讓我們看一看銀幕中的小英雄,讓他的光輝形象永遠的、永遠的銘記在我們的心理。(播放課件)。

師:我相信同學們一定有許多話想跟小蘿卜頭說,如果現在小蘿卜頭就站在你面前,你想對他說些什么?(學生自由發(fā)言)(沒說完的課下寫在紙上。)。

師:我相信同學們的心聲小蘿卜頭一定會聽到的。

三年級語文做風車的故事教案篇四

1、能根據插圖和提示續(xù)寫故事,把故事寫完整。

2、能運用改正、增補、刪除的修改符號,修改有明顯錯誤的內容。

指導學生通過觀察圖片把握故事中心。

養(yǎng)成認真觀察、善于思考的好習慣。感受同學之間的互相關愛。

能主動修改自己的習作。

教師:投影片三張,空白畫框兩個,白紙若干。

學生:課前預習。

2課時。

1、指導學生結合圖畫及圖上配的文字,展開合理的想象,續(xù)寫故事。

2、指導學生完成習作后與同學互相評改。

重點。

指導學生結合圖畫及圖上配的文字,展開合理的想象,續(xù)寫故事。

難點。

指導學生完成習作后與同學互相評改。

一、習作前準備指導。

指導學生課前自學,觀察各幅圖畫和文字,展開合理的想象,把自己的想法講給家長聽。

二、習作中成文指導。

1、仔細看第1幅圖,弄清圖意。

(1)出示第1幅圖的投影片。

說說你在圖上看到了什么。(指導學生說準地點、人物、事情,抓住人物的語氣、神態(tài),想象他們可能會說些什么?想些什么?)(給小朋友取名。)。

(2)出示第2幅圖的投影片。

同桌練說。(提示:抓住小男孩的神態(tài)和心理,體會他此時的心情)。

(3)出示第3幅圖的投影片。

想一想:這兩個孩子的名字?男孩說的李曉明是誰?

2、引導想象,續(xù)寫故事,續(xù)畫圖畫。

(1)啟發(fā)過渡:現在,哪位同學能把三幅圖的內容連起來說一說。

(2)四人為一個小組進行討論,把故事寫完整,請生執(zhí)筆補充余下的那幅畫。(出示空畫框)(可用簡筆畫)。

(3)小組討論,畫畫,師巡視指導。

(4)討論后請不同的兩個小組起來交流,解說畫面的內容。

3、練說故事,明確重點。

(1)說說這四幅圖要告訴我們怎樣的思想。(關愛同學)。

(2)重點該講清哪些方面的內容?(或:你認為哪些內容要特別地講清楚?)。

(3)四人小組一生一圖,抓住人物的神態(tài)、動作、語言,展開想象,適當穿插“內心活動”的描寫,試把故事說通順,說具體。

(提示:小組組員在聽的時候要專心、安靜,聽完一幅圖的內容之后可適當補充,提提意見;圖與圖之間要用有聯系的詞句過渡,要注意圖與圖的“銜接”。應該把這件事當作真的發(fā)生過的,而且你親眼看見了,甚至可以直接用“我……”的說法來組織語言,當作親身經歷的一樣。)。

(4)教師巡視參與,提出:先講完的小組可以先動筆寫草稿。

4、學生練習起草,師巡視指導。

三、習作后評改。

1、學生寫完后小聲讀一遍,運用修改符號把有明顯錯誤的地方改過來。

2、小組互讀草稿,互相修改。

3、謄寫,四人小組(組與組之間交換)批改,寫評語,上交。

4、教師批改后講評,生再改,并最終謄寫在定稿本上。

三年級語文做風車的故事教案篇五

課文說明:

這篇課文講的是英國的大科學家牛頓小時候的故事,牛頓做成了一架小風車,因為出風國為什么轉的道理,受到同學們的嘲笑。從此以后,牛頓發(fā)奮學習,逐漸養(yǎng)成了刻苦鉆研的習慣。

教學目標:

1通過學習,使了解牛頓能夠朋會做風車,但講不出道理這件事中接受教訓,從而發(fā)奮學習的故事,教育學生向牛頓學習。

2繼續(xù)學習預習課文,做到邊讀邊思考,提出不懂的問題。

3學會本課生字新詞。能辯析多音字“幾”的讀音。

4學習仿照第二自然段寫不,圍繞著“喜歡干什么”,怎樣喜歡的“寫一段話的方法。

教學重點:

理解課文內容,學習牛頓正確對待別人的嘲笑,正視自己的缺點,發(fā)奮學習,頭。

養(yǎng)成刻苦鉆研的習慣。

教學難點:

1理解牛頓的神態(tài)變化,“得意”、“發(fā)愣”、“羞得滿臉通紅?!?/p>

2理解重點句:“小風車摔壞以后,牛頓心里難受極了,但沒有流一滴眼淚?!睆拇?,牛頓發(fā)奮學習,遇到任何事情都要問個為什么,漸漸地養(yǎng)成了刻苦鉆研的習慣。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齊讀課題后,學生提出預習中不懂的問題。

老師整理學生提出的問題:

課文寫了誰做風車?他為什么做風車?他怎樣做風車?做風車會發(fā)生什么樣的故事……,以上這些問題都是圍繞做風車展開的,讓我們帶著以上的問題學習課文。同時學習第二自然段寫法,圍繞著“喜歡干什么,怎樣喜歡的”寫一段話的方法。最后練習朗讀。

二、范讀課文,聽讀思考:課文共有幾個自然段?哪幾個自然段寫的是牛頓說不出風車會。

轉的道理,受到同學們嘲笑的?

三、學習第一自然段,指名朗讀,思考:

(1)第一段講了什么?

(2)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牛頓特別喜歡做手工?

四、學習第二、三自然段。

1自由小聲朗讀,思考:這兩個自然段主要講了什么內容?

2根據下列問題批畫:

(1)從哪些句子或詞語可以看出牛頓喜歡風車、愛做風車?

(2)牛頓的風車是怎樣做出來的?

3投影:

4指名朗讀第二自然段。

學習圍繞“喜歡干什么,怎樣喜歡的”寫一件事的方法。

五、學習第四、五、六、七自然段。

1、默讀思考:同學牛頓的風車有哪些看法?卡特的意見對不對?討論回答。

2、找出牛頓神態(tài)變化的詞語,并說說這些態(tài)變化的詞語說明了什么?

3、看書中插圖,圖上有幾個人物?哪個是牛頓?哪個是卡特?說出道理?

4、指名感情朗讀課文。

5、小風車被摔壞以后,牛頓為什么心里難受極了,但又沒有注滴眼淚?

6、齊讀最后一自然段,思考:牛頓是怎樣發(fā)奮學習的?

六、練習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七、分組討論:你喜歡牛頓嗎?為什么?

八、齊讀全文。

三年級語文做風車的故事教案篇六

這篇課文講的是英國的大科學家牛頓小時候的故事,牛頓做成了一架小風車,因為出風國為什么轉的道理,受到同學們的嘲笑。從此以后,牛頓發(fā)奮學習,逐漸養(yǎng)成了刻苦鉆研的習慣。

1通過學習,使了解牛頓能夠朋會做風車,但講不出道理這件事中接受教訓,從而發(fā)奮學習的故事,教育學生向牛頓學習。

2繼續(xù)學習預習課文,做到邊讀邊思考,提出不懂的問題。

3學會本課生字新詞。能辯析多音字“幾”的讀音。

4學習仿照第二自然段寫不,圍繞著“喜歡干什么”,怎樣喜歡的“寫一段話的方法。

理解課文內容,學習牛頓正確對待別人的'嘲笑,正視自己的缺點,發(fā)奮學習,頭。

養(yǎng)成刻苦鉆研的習慣。

1理解牛頓的神態(tài)變化,“得意”、“發(fā)愣”、“羞得滿臉通紅?!?/p>

2理解重點句:“小風車摔壞以后,牛頓心里難受極了,但沒有流一滴眼淚?!睆拇?,牛頓發(fā)奮學習,遇到任何事情都要問個為什么,漸漸地養(yǎng)成了刻苦鉆研的習慣。

一.引入新課:

齊讀課題后,學生提出預習中不懂的問題。

老師整理學生提出的問題:

課文寫了誰做風車?他為什么做風車?他怎樣做風車?做風車會發(fā)生什么樣的故事……,以上這些問題都是圍繞做風車展開的,讓我們帶著以上的問題學習課文。同時學習第二自然段寫法,圍繞著“喜歡干什么,怎樣喜歡的”寫一段話的方法。最后練習朗讀。

二、范讀課文,聽讀思考:課文共有幾個自然段?哪幾個自然段寫的是牛頓說不出風車會。

轉的道理,受到同學們嘲笑的?

三、學習第一自然段,指名朗讀,思考:

(1)第一段講了什么?

(2)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牛頓特別喜歡做手工?

四、學習第二、三自然段。

1自由小聲朗讀,思考:這兩個自然段主要講了什么內容?

2根據下列問題批畫:

(1)從哪些句子或詞語可以看出牛頓喜歡風車、愛做風車?

(2)牛頓的風車是怎樣做出來的?

3投影:

4指名朗讀第二自然段。

學習圍繞“喜歡干什么,怎樣喜歡的”寫一件事的方法。

五、學習第四、五、六、七自然段。

1、默讀思考:同學牛頓的風車有哪些看法?卡特的意見對不對?討論回答。

2、找出牛頓神態(tài)變化的詞語,并說說這些態(tài)變化的詞語說明了什么?

3、看書中插圖,圖上有幾個人物?哪個是牛頓?哪個是卡特?說出道理?

4、指名感情朗讀課文。

5、小風車被摔壞以后,牛頓為什么心里難受極了,但又沒有注滴眼淚?

6、齊讀最后一自然段,思考:牛頓是怎樣發(fā)奮學習的?

六、練習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七、分組討論:你喜歡牛頓嗎?為什么?

八、齊讀全文。

愛手工做風車議風車。

(仔仔細細幾乎每天看一陣子)(得意發(fā)愣難受)。

發(fā)

學習不太好刻苦鉆研憤。

習題:

一、用“or;”給帶點的字選擇正確的讀音。

ji()mo()shan()。

幾乎石磨扇子。

ji()mo()shan()。

二、根據課文內容填空。

1、有一天,牛頓放學回家,看見村子旁邊正在安裝磨面的風車。他停下來()地看,()忘了回家,以后()放學,他都要跑去看一陣子。

2、做風車的故事發(fā)生后,牛頓從此(),漸漸地養(yǎng)成了()的習慣.

3、牛頓()值得我們學習。

三年級語文做風車的故事教案篇七

1.選擇一個課外讀到的名人故事講給同學聽,同時認真聽其他同學講名人故事,交流讀后感想。

2.寫一篇習作,介紹自己熟悉的人的一件事。

3.自主發(fā)現引用人物的對話的三種不同形式。

4.讀讀背背,收集積累名人名言。

5.讀成語故事,了解故事內容。

三年級語文做風車的故事教案篇八

這篇課文講的是英國的大科學家牛頓小時候的故事,牛頓做成了一架小風車,因為出風國為什么轉的道理,受到同學們的嘲笑。從此以后,牛頓發(fā)奮學習,逐漸養(yǎng)成了刻苦鉆研的習慣。

1通過學習,使了解牛頓能夠朋會做風車,但講不出道理這件事中接受教訓,從而發(fā)奮學習的故事,教育學生向牛頓學習。

2繼續(xù)學習預習課文,做到邊讀邊思考,提出不懂的問題。

3學會本課生字新詞。能辯析多音字“幾”的讀音。

4學習仿照第二自然段寫不,圍繞著“喜歡干什么”,怎樣喜歡的“寫一段話的方法。

理解課文內容,學習牛頓正確對待別人的嘲笑,正視自己的缺點,發(fā)奮學習,頭。

養(yǎng)成刻苦鉆研的習慣。

1理解牛頓的神態(tài)變化,“得意”、“發(fā)愣”、“羞得滿臉通紅?!?/p>

2理解重點句:“小風車摔壞以后,牛頓心里難受極了,但沒有流一滴眼淚。”從此,牛頓發(fā)奮學習,遇到任何事情都要問個為什么,漸漸地養(yǎng)成了刻苦鉆研的習慣。

齊讀課題后,學生提出預習中不懂的問題。

老師整理學生提出的問題:

課文寫了誰做風車?他為什么做風車?他怎樣做風車?做風車會發(fā)生什么樣的故事……,以上這些問題都是圍繞做風車展開的,讓我們帶著以上的問題學習課文。同時學習第二自然段寫法,圍繞著“喜歡干什么,怎樣喜歡的”寫一段話的方法。最后練習朗讀。

轉的道理,受到同學們嘲笑的.?

(1)第一段講了什么?

(2)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牛頓特別喜歡做手工?

1自由小聲朗讀,思考:這兩個自然段主要講了什么內容?

2根據下列問題批畫:

(1)從哪些句子或詞語可以看出牛頓喜歡風車、愛做風車?

(2)牛頓的風車是怎樣做出來的?

3投影:

4指名朗讀第二自然段。

學習圍繞“喜歡干什么,怎樣喜歡的”寫一件事的方法。

1、默讀思考:同學牛頓的風車有哪些看法?卡特的意見對不對?討論回答。

2、找出牛頓神態(tài)變化的詞語,并說說這些態(tài)變化的詞語說明了什么?

3、看書中插圖,圖上有幾個人物?哪個是牛頓?哪個是卡特?說出道理?

4、指名感情朗讀課文。

5、小風車被摔壞以后,牛頓為什么心里難受極了,但又沒有注滴眼淚?

6、齊讀最后一自然段,思考:牛頓是怎樣發(fā)奮學習的?

愛手工做風車議風車。

(仔仔細細幾乎每天看一陣子)(得意發(fā)愣難受)。

發(fā)

學習不太好刻苦鉆研憤。

習題:

一、用“or;”給帶點的字選擇正確的讀音。

ji()mo()shan()。

幾乎石磨扇子。

ji()mo()shan()。

二、根據課文內容填空。

1、有一天,牛頓放學回家,看見村子旁邊正在安裝磨面的風車。他停下來()地看,()忘了回家,以后()放學,他都要跑去看一陣子。

2、做風車的故事發(fā)生后,牛頓從此(),漸漸地養(yǎng)成了()的習慣.

3、牛頓()值得我們學習。

三年級語文做風車的故事教案篇九

知識、能力目標。

??1、學會本課的12個生字,能正確讀寫生字新詞。

??2、正確朗讀課文,用自己的話講這兩個寓言故事。

??3、理解寓言的意思,從中受到啟發(fā)和教育。

??教學重點:理解兩則寓言的含義。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故事導入。

??誰還記得我們學過哪些寓言故事?

??教師小結:寓言故事中都含著一個深刻的道理。(教師舉例說明)今天我們來學習兩則寓言故事。首先我們學習第一則寓言故事《揠苗助長》。

??二、學習新課。

??1、自讀《揠苗助長》,學習生字。

??2、檢查自學生字的效果。

??3、讓學生以“開火車”的方式讀生字。

??4、再讀課文,了解寓言的大致意思。

??(在小組里說一說,然后指名在全班交流。)說說你讀懂了什么?

??5、根據寓言內容,思考問題,讀懂課文。

??(1)種田人見到自己田里的`莊稼總是不長,他的心情怎樣?在文中畫出最能表現心情的詞語(焦急)引導學生朗讀第一自然段。(要把種田人的焦急的心情表現出來)。

??(2)種田人怎樣做的?指名朗讀課文的相關段落。讓學生根據課文中的插圖用自己的話說說。

??6、小組討論:種田人覺得這種做法怎樣?你覺的他這種做法怎樣?

??從“總算”“一大截”理解種田人的心情。

?&nbs。

三年級語文做風車的故事教案篇十

《大青樹下的小學》是人教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第一課。本組課文的專題是在快樂的生活里,我們一天天長大,引導學生一起去感受生活的豐富多彩。

《大青樹下的小學》是一篇精讀課文,課文通過描寫西南邊疆的一所民族小學的孩子們幸福的學習生活,體現了祖國各民族之間的友愛和團結。課文層次清晰、段落分明。先寫上學的路上和來學校的情景;再寫上課時和下課后的情景,最后以自豪贊美的文字點題。學習本課我將引導學生通過對課文的整體把握和重點詞句的理解,了解我國各民族兒童的友愛團結及他們幸福的學習生活,體會貫穿全文的自豪和贊美之情。

二、教學目標。

根據《語文課程標準》的具體要求,結合教材特點和學生實際,我制定了以下教學目標和教學重難點:

1.會認“壩、傣”等5個生字,會寫“坪、壩、戴”等12個生字,能正確讀寫“坪壩、穿戴、打扮”等詞語,并能利用工具書理解詞語的意思。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并把喜歡的部分背下來且積累好詞佳句。

3.通過對課文的整體把握和重點詞句的理解,了解我國各民族兒童的友愛團結及他們幸福的學習生活,體會貫穿全文的自豪和贊美之情。

以上教學目標中,我認為通過對課文的整體把握和重點詞句的理解,了解我國各民族兒童的友愛團結及他們幸福的學習生活,體會貫穿全文的自豪和贊美之情。是教學的重點,對三年級的學生來說理解能力差,所以體會描寫窗外的安靜和小動物的熱鬧的句子的表達效果是本課教學難點。

二、教法學法。

教無定法,貴在得法,為了突出教學重點,解決教學難點,根據教材特點和學生的年齡特征。我主要采取想象感悟法、朗讀感悟法、品詞析句法這三種教學方法。運用想象感悟法可以挖掘教材的空白處,開啟學生想象的閘門,在研讀中通過換位思考體驗人物的內心,豐滿任務在學生心中的形象,真正做到基于文本又超越文本,同時發(fā)展學生的語言和思維;運用朗讀感悟法可以以讀激情,以讀促悟,以情助讀,讓學生在讀中理解感悟;運用品詞賞析法可以讓學生抓住關鍵詞加以揣摩、推敲、咀嚼,感悟字里行間所蘊含的情感。

三年級語文做風車的故事教案篇十一

《毛毛蟲的故事》是一篇富于想象,寓意深遠的童話故事。本節(jié)課進行的是第一課時的教學。共分為兩部分內容:

一、在識字教學中,因為這8個生字比較簡單,所以更多的側重于自主識字,并匯報各自記字的方法。

二、在教學第一、二自然段內容時,一方面以毛毛蟲情感的變化為主線,穿插理解詞語的方法。如理解“羨慕”一詞,學會聯系上下文解詞的方法。“大驚小怪”學生似懂非懂,讓他們把自己想象成小瓢蟲,入情入境地讀,會讀了,意思自然就懂了。另一方面閱讀教學要“以讀為本”課堂中留給學生充分的時間讀書。利用多種形式并逐次提高要求,從而讓每名學生借助自己的經歷體驗在誦讀中感悟,實現與文本的對話。

1、認識8個生字,會寫“昆”、“笨”二字。

2、學習課文第一、二自然段,通過理解重點詞語和句子,感受毛毛蟲內心情感的變化。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第一、二自然段。

教學重、難點:理解重點詞語,感受情感的變化。

教學準備:課件、圖片。

一、欣賞蝴蝶圖片,導入新課,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認識生字。

l、初讀課文畫出不認識的字,對照書后拼音自己學習。

2、多種形式檢查生字掌握情況。

3、指導書寫“昆”、“笨”二字。強調“昆”字的結構、筆順。

4、指讀生字帶出的詞,強調易錯字的`讀音。

三、再讀課文,整體感知。

l、自讀課文,要讀準字音,句子讀通順。

2、指名讀,糾正易錯字讀音。

說一說通過讀文你都知道了什么?

四、學習第一自然段:

1、找出最能表達毛毛蟲心情的詞語。

2、聯系上下文理解“羨慕”的意思。

3、體會毛毛蟲的心情,有感情朗讀。

五、學習第二自然段:

l、毛毛蟲的心情發(fā)生了哪些變化?(傷心)。

2、通過讀文理解,毛毛蟲傷心的原因是:

小瓢蟲大‘驚小怪地叫;

大伙各種各樣的議論。

3、通過創(chuàng)設情景,有感情地朗讀,體會“大驚小怪”的意思。

4、聯系—上下文說一說會有哪些議論,體會毛毛蟲難堪的處境。

5、齊讀瓢蟲媽媽的話。

六、教師總結。

三年級語文做風車的故事教案篇十二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梁。快來參考教案是怎么寫的吧!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三年級語文教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1、會認8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正確讀寫“突然、立刻、人行道、照相機、打量、擺弄、準備、膠卷、秘書、雜志社、記者、轉告”等詞語。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讀好對話,并從中體會人物的心理活動。

4、感受高爾基對男孩的關懷愛護和男孩對高爾基的崇敬與熱愛。

5、續(xù)寫這個故事。

高爾基接受少先隊員照相的經過。

通過對話和細節(jié)描寫來體會人物的心理活動。

生字卡片。

2課時。

第一課時。

1、(出示高爾基圖片)。

師:高爾基是世界的文學家,他寫了很多書?!皶侨祟愡M步的階梯”這句膾炙人口的名言,就出自高爾基的筆下,全世界人民都很敬愛他。今天學習的'課文講的是一件怎樣的事呢?(板書:小攝影師)。

2、學生自讀課文,學習生字詞。

學生自讀課文,找出課文中要求認讀的生字,自讀。

1、出示生字卡片,學生認讀。

(1)教師范讀、學生跟讀、小組輪流讀。

(2)學生拼讀,互相糾正。

(3)教師抽查學生拼讀以上生字。

2、教師講解重要的生字,學生書寫。

(1)老師講解重要的生字,幫助學生初步認識這些字的筆畫、筆順、結構、部首。如:基、側、輛、卷。

(2)學生書寫,教師巡視。

(3)讓學生到黑板上書寫,其它同學到黑板批改。

3、檢查分段朗讀課文。并思考:課文提到了哪些人,寫了一件什么事?

(1)鞏固詞語。

紙團墻報鞠躬打量吩咐擺弄膠卷秘書雜志社轉告。

(2)用上以上詞語來說說課文的主要內容。

(提示:這篇課文講述了一位少先隊員為蘇聯文學家高爾基照相,沒帶膠卷沒照成相的故事。)。

完成基礎訓練上的自學提示。

第二課時。

1、鞏固詞語。

紙團、墻報、鞠躬、打量、吩咐、擺弄、膠卷、秘書、雜志社、轉告。

2、用上以上詞語來說說課文的主要內容。

(一)學習課文第一部分(第1-6自然段)。

自由讀課文的1-6自然段,思考:小男孩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從哪些句子中可以體會到,畫出相關的語句。

他稱高爾基為“親愛的高爾基同志”,說明他很懂禮貌,同時也很尊敬、崇敬高爾基。)。

小男孩說:“我照完相,立刻就走”,這又說明小男孩很怎么樣?(說明他知道高爾基很忙,很理解高爾基,不希望占用他太多時間。)。

(提示:他很關心、愛護小朋友,盡量滿足小朋友的要求。)。

(二)學習第二部分(第7-12自然段)。

1、過渡:這么一位聰明有禮貌的小男孩,高爾基打心里喜歡上了他,所以就讓他進去了。

要求:默讀6—8自然段,思考:進去后,小男孩是怎么做的,怎么說的?用“——”畫出來。高爾基又是怎么說的,怎么做的?用曲線畫出來。

(提示:說明小男孩見到高爾基后的驚喜,他要好好看看高爾基是什么樣子,同時也說明他很崇敬高爾基,他見到高爾基,很開心。)。

學生討論。

4、師:小男孩就要給高爾基照相了,但是,最關鍵的事情他忘了,他沒帶膠卷。那他怎么辦?課文中有幾個地方提到小男孩哭,大家把它們找出來。

提示:

(1)小男孩往地上一坐,哭了起來。

(2)小男孩哭著說。

(3)小男孩哭著,跳上一輛電車。

5、師:大家想想,為什么他哭得那么傷心?

6、師:小男孩忘帶膠卷,高爾基說他有膠卷。但小男孩子還是跑了。這是為什么?

(提示:很可能是他太著急了,沒聽清高爾基的話,也可能是他太內疚了,覺得對不起高爾基,不好意思。)。

7、師:剛才說的是小男孩的表現,那么,在這個過程中,高爾基又是怎樣表現的呢?把有關高爾基的句子劃下來,想想這些句子說明了什么?(提示:

(1)高爾基拿了張報紙,按小男孩的吩咐坐下——說明高爾基尊重小男孩。

(2)高爾基聽任小男孩擺弄了很久很久——說明他對小男孩很耐心。

(3)小男孩說一切準備停當后,高爾基側過臉,對他微笑——說明他尊重小男孩,并且態(tài)度親切。

(4)高爾基趕緊站起來——說明他很關心、愛護小男孩。

(5)小男孩跑出去后,他走到窗口大聲喊——他關心、愛護小男孩。

1、學生分角色朗讀。

2、師:秘書說雜志社的攝影記者要見高爾基,高爾基見不見?為什么?

(提示:不見。他很忙。)。

3、師:但是,為什么他又說如果來的是一位小男孩,一定要讓他進來?

(提示:高爾基關心、愛護小朋友,樂意滿足他們的要求。)。

如果小男孩再次來到高爾基身邊,他們會聊些什么呢?

三年級語文做風車的故事教案篇十三

教學要求:

音字組詞。

(2會用指定的關聯詞語造句。

(3)閱讀短文

(4)收集資料了解諺語。

(5)懂得按照方法到圖書館里查找資料,并進行分類。

重難點:

1會用指定的關聯詞語造句。

2懂得按照方法到圖書館里查找資料,并進行分類。

課時劃分:三課時

教學目標:完成語文天地的“月積月累”部分。

教具準備:詞語卡片

教學過程:

1出示幾組同音字,讓學生認讀。

2學生用這些字組詞練習。

3集體評講。

1出示幾組詞語,學生自由讀一讀。

2大家讀一讀。

3學生抄寫詞語。

4摘抄課文中的自己喜歡的詞語造句。

1學生讀句子

2找出加點的詞語

3引導學生再讀句子,體會他們之間的關系。(遞進、條件)

4學生練習造句。

1寫詞語。2用“只有……才”,不但……而且”

教學目標:閱讀短文,體會魏格納善于觀察、發(fā)現堅持不懈進行科學探索的精神。

教學過程:

1出示地圖,讓學生觀察。

2你們發(fā)現了什么?

1通過讀文,不懂的字查字典解決。

2指名分段讀課文。

3指名說說魏格納從地圖上發(fā)現了什么?

1老師提要求:

(1)魏格納是怎樣發(fā)現:“大陸漂移說”的?

(2)文中列舉了哪些材料證明了魏格納的“大陸漂移說”是正確的。

2集體交流老師點撥。

1從人類提供出并證實“大陸漂移說”的過程中,你受到哪些啟發(fā)。

2學生自由反饋老師引導。(善于觀察,大膽設想,努力探索、實踐)

:是啊,大自然有許多的奧秘等待著大家去探索證明,希望你們能夠養(yǎng)成善于觀察,認真思考、勤于探索實踐的科學的態(tài)度。

:熟讀課文。

1、收集資料,了解并收集氣象的諺語,并試著自己寫。

2、懂得澳門、按照方法到圖書室里查找資料,并能夠對自己閱讀的課外書籍進行分類寫目錄。

1、學生自由讀文中的諺語。

2、引導學生說說這些諺語都與什么有關系?它們能夠告訴我們什么?

3、小結、簡單介紹諺語。

4、學生再讀文中的諺語。

5、指名反饋收集的諺語。(板書)

6、學生讀一讀這些諺語

1、引導學生觀察今天的天氣,說說可以用剛才學過的哪一條諺語來形容今天的天氣。

2、引導學生積累諺語,懂得用諺語形容發(fā)生在我們身邊的天氣變化。

3、自己試寫諺語。

4、集體評議

1、啟發(fā)談話

2、指名讀課文中小姑娘說的話。

3、指名反饋、查目錄。

4、教給學生方法。

1、學生自由地說說自己課外都讀了什么書籍。

2、小結

3、反饋自檢情況。

作業(yè):閱讀中國的四大名著

三年級語文做風車的故事教案篇十四

1、會認9個生字,會寫13個生字。正確讀寫“郁郁蔥蔥、湛藍、甜潤、裸露、喘氣兒、黎明”等詞語,摘抄含義深刻的句子。

2、聯系上下文和生活實際,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并體會其表達效果。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體會課文蘊含的深刻道理。

4、領會愛護樹木、保護環(huán)境、維護生態(tài)平衡的道理。

三年級語文做風車的故事教案篇十五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了解不加節(jié)制地砍伐樹木所帶來的嚴重后果,樹立環(huán)境保護意識。培養(yǎng)學生從小熱愛大自然、保護大自然。

2.繼續(xù)訓練學生聯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能力。

3.學會本課13個生字、17個新詞。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通過朗讀、交流,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的意思,悟出課文中蘊含著的道理。

教學重點、難點。

讀懂課文,樹立環(huán)境保護意識。

教學時間: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揭示課題。

1、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2、指導學生觀察圖畫,根據圖畫加以想象,說一說這篇課文會講述一個怎樣的故事。

二、初讀課文。

1、學生自由讀課文,找出生字畫出來并小組解決。

2、讓學生分組,用自己的話把課文所說的故事說一說。

3、質疑問難。

4、帶者問題再讀課文。

三、理解課文。

1、學習第一自然段。

(1)看。觀察(第一幅)。

(2)讀。學生自由讀第一自然段。

(3)想。小村莊美在哪里?

(4)議。

(5)讀。感受小村莊的美麗。

2、學習第五自然段。

(1)看。(第二幅)看到了什么?

(2)讀。讀第五自然段,說說讀懂了什么?

(3)想。比較第一幅圖,提出不懂的問題,大家共同解疑。

(4)議。

四、總結設置懸念。

1、讀一讀:指名讀第一和第五個自然段。

2、想一想:是什么原因使得這個美麗的小村莊毀滅的?

2、小結:惋惜。

五、作業(yè)。

抄寫生字。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1、檢查學生對本課生字掌握的情況。

2、聯系第一與第五段思考:是誰毀了這個美麗的小村莊?

二、探究學習。

1、學生瀏覽第二第三第四自然段。討論以上問題。

2、深入學習第二自然段。

(1)指名齊讀。

(2)說說這段話寫了什么。

(3)談一談你讀懂的,未懂的組織同學共同解決。

3、深入學習第三自然段。

(1)反復讀第三自然段。

(2)把“一間間、一棟棟、應有盡有的家具、工具”說一說,畫一畫。

(3)討論理解:“還有大量的樹木隨著屋頂冒出的柴煙消失在天空中”

(4)說一說你從這一段知道了什么。

4、學習第四自然段。

(1)指名讀課文。

(2)去掉“還”跟原句比較出問題的實質。

(3)找出自己讀不懂的句子或詞語同桌一起想辦法解決。

5、學習最后一段。

(1)讀最后一段,想一想該怎樣讀好,試試。

(2)“什么”是什么意思?它指什么?

(3)填空:什么都沒有了是指“沒有了,沒有了,沒有了,還有也沒有了,所有的一切都沒有了。

(4)指導朗讀。

三、總結課文。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讀了這篇課文你想對小村莊的人們說什么?

四、鞏固本課生字。

五、課后擴展。

以”保護綠色家園“為主題。

1、辦一個手抄報。

2、給地球村的村民寫一封倡議書,呼吁人們保護環(huán)境。

3、寫一句廣告詞。

板書設計:

美麗的小村莊森林郁郁蔥蔥。

河水清澈見底。

天空湛藍深遠。

空氣清新甜潤。

鋒利的斧頭樹木減少(房子、工具、家具......)。

土地裸露。

什么都沒有了............

三年級語文做風車的故事教案篇十六

山谷中,早先有過一個美麗的小村莊。山上的森林郁郁蔥蔥,村前河水清澈見底,天空湛藍深遠,空氣清新甜潤。

村子里住著幾十戶人家。不知從什么時候起,家家有了鋒利的斧頭。誰家想蓋房,誰家想造犁,就拎起斧頭到山上去,把樹木一棵一棵砍下來。就這樣,山坡上出現了裸露的土地。

一年年,一代代,山坡上的樹不斷減少,裸露的土地不斷擴大……樹木變成了一棟棟房子,變成了各式各樣的工具,變成了應有盡有的家具,還有大量的樹木隨著屋頂冒出的柴煙消失在天空了。

不管怎樣,家家戶戶靠著鋒利的斧頭,日子過得還都不錯。然而,不知過了多少年,多少代,在一個雨水奇多的八月,大雨沒喘氣兒,一連下了五天五夜,到了第六天黎明,雨才停下來。可是,那個小村莊卻被咆哮的洪水不知卷到了何處。

什么都沒有了——所有靠斧頭得到的一切,包括那些鋒利的斧頭。

三年級語文做風車的故事教案篇十七

自從藍鼻子小女巫給了小木偶各種表情之后,小木偶就會哭,會哭,會生氣,會著急,也會向別人表示同情和關心了。

小木偶在大山里走,邊走邊想:小紅狐拿了我的紅背包,我一定要把它拿回來。突然他聽到了一種聲音,他跑去一看,原來是小紅狐掉到泥沙坑里了,正在往下沉。小木偶本來不想去救小紅狐,因為小紅狐曾經搶走了自己的紅背包,但是小紅狐馬上就要沉下去了,小木偶的心軟了,正想跳下去的時候,突然想到了自己雖然是木偶,體重比較輕,但是一踩上,因為泥沙太松軟,說不定也會沉下去的;就算不沉下去,小紅狐那么重也拉不起來呀。突然他靈機一動,從口袋里拿出繩子,一端勾在樹上,一端給了小紅狐,讓他爬上來。小紅狐爬上來之后,就對小木偶說了聲對不起,并把紅背包還給了小木偶,還帶他去找熊警官,跟他說明白。

他們來到警局,看見熊警官正坐在椅子上看報紙。突然,一只狼拿了一把刀向熊警官刺去。在千鈞一發(fā)的時刻,小木偶為熊警官擋了一刀。狼落荒而逃。小木偶是木頭做的,所以,這一刀,對小木偶的身體沒有造成傷害。熊警官回過頭發(fā)現小木偶為自己擋了一刀,很感動。小紅狐上前把紅背包真相告訴了熊警官。熊警官了解了事情的真相后,見自己錯怪了小木偶,鄭重其事向他道了歉。

之后,他們三個就成了好朋友。

三年級語文做風車的故事教案篇十八

從前有一只胖胖的小毛蟲,周圍的一切大大小小的昆蟲都嘲笑他,說它長得丑。

善良的小毛蟲很難過,但它知道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事情和自己的夢想。它現在只是一只小小的毛蟲,眼前最要緊的就是學會抽絲給自己編織一件很溫暖的的房。

它每天很努力的為自己織房子,雖然很辛苦,但為了自己的未來,它很努力的織著,經過它的努力房子終于織好了。但是小毛蟲太累了,就睡著。

它睡了很長很長時間,它醒了過來,他它發(fā)現自己的變化,它說我的腰怎么變細了,還長出了兩個五彩斑斕,絢麗多彩的翅膀。它興奮的掙脫了枷鎖它的繭屋,它變成了一只漂亮的蝴蝶。從樹枝上一路而上,歡樂的飛舞著,內心非常激動。別的小動物看見它,變化后的樣子都很羨慕,再也不嘲笑它了。

這個這個故事告訴我們,萬事萬物都有自己的規(guī)律。只要自己肯努力一切都會有收獲的。

三年級語文做風車的故事教案篇十九

丑小鴨長大成了美麗的白天鵝,朋友自然不少。可是小鴨還是想回去那個出生的地方,看看它的媽媽,它的兄弟姐妹。

小鴨向朋友們告別后,揮著有力的翅膀到了鴨舍。“媽媽!”小鴨對著母鴨說。其它的鴨子——小鴨的兄弟姐妹,也都立即圍到母鴨身邊。那個看起來年紀比較大的鴨子說:“你在胡說甚么呀,它是我們的媽媽!”“難道伱們忘了那個被排擠、被嘲笑的丑小鴨了嗎?我就是丑小鴨呀!”小鴨說道。

一番解釋后,它們終于相信小鴨就是丑小鴨。鴨子們是既羨慕又內疚。正當鴨子們想道歉時,小鴨則搶先一步,說過去的事情行在沒必要計較。母鴨流著淚,撫摸著小鴨的頭,說:“孩子,這段日子你辛苦了。”“媽媽,若沒有那時的苦,現在的樂便沒有意義了?!?/p>

小鴨和兄弟姐妹們的關系越來越親密。幾乎每時每刻都在一起玩兒,關系可好了。

小鴨希望能這樣維持下去。有一天,有兩只美麗高雅的'白天鵝說要帶走小鴨,自稱是小鴨的親生父母。小鴨也從母鴨口中得知,原來自己在還是一個蛋時,被遺忘在一棵牛蒡地下。小鴨到底是跟不跟親生父母回家呢?一邊是養(yǎng)母和沒有血緣關系的兄弟姐妹,一邊是親生的父母。

最后小鴨選擇了留下來。小鴨不會到親生父母身邊說,因為它在這里已經有了感情,朋友。親生父母,失望走了,可是還是經常去看小鴨。從那以后,生活變得十分穩(wěn)定。從此以后,小鴨和鴨群過著幸福的生活。

三年級語文做風車的故事教案篇二十

讀完這篇課文,我的感觸極深。課文中寫的不正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的事嗎?那個小村莊就是我們可愛的地球,村莊里的村民就是愚昧無知的人類,村莊的命運也許就是地球的命運?,F在,因為人們亂砍濫伐,大片大片的森林從地球上消失,而沙漠卻以瘋狂的速度不斷擴大。樹木能吸收大量的水分,能防止水土流失,還能抵擋風沙。可是森林被砍,山洪暴發(fā),各種災難接鍾而至。再說,沒有了森林,動物也就沒有了家園,面臨滅絕,人類的末日也就快到了。

現在,許多人已經意識到了環(huán)境問題,可缺乏的是行動!

那么這一切能改變嗎?我可以肯定地說,能!

首先,要想使森林資源不缺乏就要種樹??晒夥N也沒用啊,人們砍的比種的還快呢,所以還要使人們意識到砍樹的危害——課文中的洪災不就為人們敲響了警鐘嗎?再有一點就是要節(jié)約用紙,因為紙的用途很廣,但因價格低廉,所以人們很不注意節(jié)約。別看一張紙不起眼,如果每個人一天浪費一張紙,全世界60億人,就是60億張紙,差不多有幾十棵樹,一年就要浪費掉一片森林,多么巨大的數字。所以我們要從現在開始,從每一個人做起,都來節(jié)約用紙。

為了可愛的地球不會有和小村莊一樣的命運,為了我們的子孫后代不會生活在荒漠中,請大家保護森林吧!

三年級語文做風車的故事教案篇二十一

教學要求:

1.了解續(xù)寫的相關知識;學習編寫習作提綱;積累把一件事寫清楚,寫具體的方法。

2.通過思維訓練、創(chuàng)設情景、自主構思與小組合作相結合的方法為學生理清思路,使學生明白怎么寫,如何寫好等問題。

3.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習作習慣及思維方式。

教學重難點:

通過思維訓練、創(chuàng)設情景、自主構思與小組合作相結合的方法為學生理清思路,使學生明白怎么寫,如何寫好等問題。

課前準備:

教師——制作課件,學生——搜集習作資料。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思維訓練,認識“續(xù)寫”。

1.老師給大家?guī)韮蓚€句子,請你們發(fā)揮想象,將句子補充完整。(出示擴句)。

(1)春天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啪”,花瓶打碎了,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結:春天的景物是什么樣的?花瓶打碎和我有什么關系?接下來會發(fā)生什么?

2.引導學生想象填充。

過渡:剛才我們是進行擴句訓練,大家憑借自己的生活經驗和豐富的想象力把句子補充完整。今天咱們要完成的作文——續(xù)寫形式跟擴句相似,不過有一定難度。我們先來看看什么是續(xù)寫?(指名讀)。

出示:續(xù)寫就是抓住“續(xù)”字,在原文的基礎上想象和推測,接著原材料的故事情節(jié)延伸下去,直至完成一篇完整的作文。

二、提煉要點,明確要求。

1.出示習作要求:

第一幅圖:

同學a:“我上個星期過生日,媽媽給我買了一個很大的生日蛋糕?!?/p>

同學b:“我也剛滿九歲,全家人一起給我慶祝了生日?!?/p>

同學們圍在一起議論起自己的生日。

第二幅圖:

李曉明靜靜地坐在自己的座位上,心想:我的生日也快到了,可是……。

第三幅圖:

同學a對同學b說:“李曉明的爸爸媽媽在外地,我們一起為他慶祝生日吧……”

第四幅圖:

結果會是什么呢?

以上是這幅圖中提煉到的信息,即:只講了事情的開頭,沒有詳細地講述事情后來怎樣了,結果又是怎樣的。請你根據自己的想象,把事情的經過和結果寫清楚,寫具體。

思考:從習作要求中你弄懂了什么?

2.教師引導歸納出示:

(1)范圍:記事材料作文(給出開頭,續(xù)寫經過,結果)。

(2)順序:按事情發(fā)展的順序。

(3)要求:展開想象;寫清楚;寫具體。

三、創(chuàng)設情景,師生續(xù)編故事。

1.談話出示語言片斷:(既然根據材料續(xù)編故事,那么我們就得弄清材料內容。)。

2.研讀材料:從這段話中,你了解了些什么?(四要素:時、地、人、事、起因)。

【板書:自己的生日】。

同學們,想一想,接下來會發(fā)生什么事呢?

【板書:準備生日】。

結果又會怎樣?

【板書:慶祝生日】今天咱們一起把故事編下去。

小結:在續(xù)寫之前我們首先要。

【板書:理清線索】。

3.師生口頭共同續(xù)編故事。

(過渡)在續(xù)寫過程中,除了理清線索之外還要對發(fā)生的事情進行合理想象。

(3)在續(xù)寫時我們還要注意過渡和前后照應,使文章過渡就是緊扣前文的最后一句話,很自然地接上去。

【板書:語意連貫】。

『教學設計出自』。

(4)出示:常用的過渡方法有:

a.用一個句子過渡;

b.用表示時間或空間的詞語過渡;

c.用提示語過渡。

(5)對于這件事,我有什么感受或收獲?

(6)試著給這個故事擬定一個合適的題目。

過渡:剛才我們共同續(xù)編了一個故事,這只是一種情況,可能還有很多意想不到的情況發(fā)生,請大家充分發(fā)揮你們的聰明才智,根據材料內容展開合理想象。

四、各抒己見,發(fā)散思維。

1.出示討論提示:

(1)我們?yōu)槭裁创蛩銥槔顣悦鲬c祝生日。

(2)我們?yōu)槔顣悦鞯纳兆隽四男蕚洹?/p>

(3)李曉明當時有什么反應?他會怎么說?怎么做?

(4)結局如何。

(5)我有什么感受或收獲。

2.討論交流。

3.教師小結。

板書設計:

續(xù)寫指導。

理清線索。

語意連貫。

合理想象。

教學反思:

讀懂材料是材料作文寫作的重要前提,沒有讀懂材料必然會模糊作文,以致出現偏題或者離題的現象,讀懂材料必須全面把握,切不可斷章取義,執(zhí)其一端,而要抓住重點,明白內容,理清關系,理解中心,為立意奠定一個較好的審題基礎。全面把握材料和理解材料,不可從某一局部入手,只抓住片言只語不放,否則容易跑題。要抓住材料中的關鍵詞語或語句,深刻理解其本質意義,這對于把握材料的中心很有幫助。

【本文地址:http://www.aiweibaby.com/zuowen/16634667.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