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的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教案的研究和探索是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重要組成部分,需要持續(xù)不斷地進行。教案是教師為達到預期教學目標而制定的一種指導教學活動的書面計劃,它可以促使我們思考,我想我們需要寫一份教案了吧。要編寫一份較為完美的教案,首先要熟悉課程標準和學科知識要求。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教案范例,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理想年級語文教案篇一
一。導語:第一課學的是《在山的那邊》,詩中說“在山的那邊,是?!薄笆且粋€全新的世界”,這就是理想,有了理想,有了追求,一個人就會不畏勞苦地向著一個目標前進。
二。作者:流沙河,原名余勛坦。四川金堂人。1931年11月11日生在成都。中國作協(xié)理事、四川作協(xié)副主席。作品出版20種。
三。整體感知:這首詩多的是“是字句”,多的是“使字句”,一連串的“理想是……”,一連串“理想使……”,大贊理想的意義。最后一節(jié)說“請乘理想之馬,揮鞭從此起程”,希望人們樹立遠大理想,為理想而努力奮斗??偠灾?,這首詩是說,人生一定要有理想。詩人從多種角度贊美理想,一連串形象的比喻,蘊含豐富的意義。
四。教學步驟:
1.第1節(jié)四個比喻,喻意是什么?
不必孤立地體會每個比喻的喻意,從石到火,從火到燈,從燈到路,四個比喻是連環(huán)的,這在修辭手法上又叫“頂針”。前兩個比喻為第三個比喻作鋪墊,詩意主要在后兩個比喻上?!袄杳鳌敝咐硐刖辰?。漫漫黑夜里,理想指示了光明的方向,所以說“理想是燈,照亮夜行的路;/理想是路,引你走到黎明”,可見,這一節(jié)的意思主要是說,理想是前進的方向。聯(lián)系實際,就很好懂。馬克思主義傳播到中國,中國的先進分子樹立了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理想,這個理想像燈一樣,照亮了夜行的路。這個理想像路一樣,引中國人民走到光明的新中國,引中國人民走向社會主義現代化。前兩個比喻,從星星之火,到點燃熄滅的燈,說的是理想傳播的過程,例如李大釗等人最早傳播馬克思主義時,共產主義理想在中國是星星之火;馬克思主義在中國不斷傳播,成為中國共產黨的指導思想,就有如一盞明燈了。
說得對。理想有時代性,理想有層次性。社會不斷進步,理想也不斷提高。社會是逐步發(fā)展的,理想也是逐步提高的。一種需要滿足了,就會產生新的需要,新的理想。反過來說,理想逐步提高,也使社會不斷進步。這一節(jié)的標點值得注意,第一行,第三行,句末用分號,句號只有兩個,兩個句子是從兩個角度來說的。饑寒、溫飽、文明,是從生活狀況來說的。離亂、安定,是從社會秩序來說的。
3..第3節(jié)的意思怎樣理解?跟第2節(jié)有什么聯(lián)系?
第2節(jié)講,人類的理想步步提高,從溫飽到文明,從安定到繁榮,具有歷史性;第3節(jié)從歷史的角度看人類理想,把理想比作珍珠,人類理想有如珍珠鏈。為什么它又是歷史的脊梁骨呢?因為正是一代一代的理想,使人類歷史不斷向前發(fā)展,理想是人類不斷奮斗的精神動力?!肮耪战?,今照來,先輩照子孫”,這個“照”字,既承接“瑩瑩光”,又照應第1節(jié)詩里“照亮”的“照”,先輩的理想照亮了子孫前進的道路。概括地說,這節(jié)詩的意思是,人類一代又一代的理想,推動了歷史的發(fā)展。
4.第4節(jié)詩意的重點是什么?
重點在后兩句?!袄硐胧橇_盤,給船舶導引方向”,與第1節(jié)第三句“理想是燈,照亮夜行的路”,都說理想使人明確方向。第1節(jié)第四句說“理想是路,引你走到黎明”,黎明是必然到來的,這種理想是必然能實現的。第4節(jié)說了另一種情況:“理想有時候又是海天相吻的弧線,/可望不可即,折磨著你那進取的心?!边@里說的是,理想的實現,往往要經歷多次挫折和失敗,或者不像預期那樣切近,起初對長期性估計不足,越到后來越是認識其艱巨性、長期性。
5.第5節(jié)的大意怎樣概括為好?
先要理解每一句詩。“理想使你微笑地觀察著生活”,這是說,理想使人樂觀。例如,饑寒年頭,有了溫飽的理想,相信靠勤勞的雙手一定能贏得豐衣足食,滿懷希望,情緒就樂觀了?!袄硐胧鼓憔髲姷胤纯怪\”,這是說,理想使人充滿斗志,頑強不屈地奮斗。例如,面對不幸,面對厄運,有了理想,相信厄運是可以戰(zhàn)勝的,前途是光明的,就會不屈不撓地奮斗。“理想使你忘記鬢發(fā)早白;/理想使你頭白仍然天真”,就是說,理想使老年人的心理年齡非常年輕,他壯心不已,奮斗不息,是理想使他充滿活力。
一是樂觀,二是斗志,三是活力,概括起來,是力量,包括精神力量在內。這節(jié)詩的大意,可以概括為,理想給人力量。
6.第6節(jié)怎樣理解?這里所說的“犧牲”是不是指黃金夢被敲碎,自私心被洗濯?
不錯。顯然,詩人所說的理想,是崇高的社會理想,決不是什么黃金夢。一個人想發(fā)財,想有幾萬、幾十萬、幾百萬、幾千萬的資產,不是詩人所說的理想,即使通過正當手段發(fā)財致富也不是詩人所說的理想,更不必說,用非法手段去攫取錢財了。為崇高的社會理想而奮斗,就顧不得個人發(fā)財,也顧不得種種個人利益,他所獲得的是為理想而奮斗的幸福感,理想實現后的喜悅,犧牲的是其他個人利益。
制造某種物品時附帶產生的物品叫做副產品。理想所追求的是社會的溫飽、文明、安定、繁榮等等,而不是個人榮譽。理想實現了,社會給你榮譽,這種榮譽只不過是理想的副產品。
寂寥,就是寂靜、空曠。懷有崇高理想的人卻被誤解,好像是不可理解的,歷史上往往有這種情況。理想,就是要改變現狀。而尚未覺悟的人,總認為現狀是天經地義的,要改變現狀,在他們看來就是大逆不道,是瘋子,是狂人,躲避他,反對他,奮斗者的處境就陷于寂寥。
胸懷理想、為理想而奮斗的志士,處境盡管寂寥,但是他享受著斗爭的歡樂,所以有“寂寥里的歡笑”。但是,他畢竟遭人誤解,被當成異類,所以歡笑里又有酸辛。
8.第8節(jié)的中心意思是什么?
第8節(jié)分兩個大句,每個大句上下兩個小句之間都用分號。第一大句的第一小句是承接上一節(jié)說的,“不幸”就是指“被誤解的寂寥”和“酸辛”。上下兩句意思是轉折的,寫成散文,就是“理想固然使忠厚者常遭不幸,但是理想使不幸者絕處逢生”,可見意思側重在后一句。這一節(jié)說的是理想對人生的意義,理想使不幸者絕處逢生,使平凡的人變得偉大。所謂“大寫的人”,就是真正的人,崇高的人,偉大的人。
9.第9節(jié)是什么意思?跟上一節(jié)有什么關系?
第9節(jié)是說,任何人都可以樹立理想,即使是罪人,一旦樹立了理想,他也可以獲得新生;即使是浪子,一旦樹立了理想,“浪子回頭金不換”?!袄硐胧沁€魂的仙草”,是說,罪人之所以為罪人,是因為喪失了靈魂,為邪惡的念頭所驅使,為非作歹。樹立了理想,就恢復了良知,恢復了正常人的靈魂,就能重新做人?!袄硐胧谴葠鄣哪赣H”,是說,理想能引導著浪子走上正軌。
10.第10節(jié)所說的“理想被玷污”“理想被扒竊”究竟是指什么?
聯(lián)系歷史背景就不難理解了。十年浩劫,“四人幫”歪曲馬克思列寧主義,推行他們那套假馬克思列寧主義,共產主義理想被他們糟蹋了,玷污了。因為他們的糟蹋、玷污,有些人的信念動搖了,也就是理想被扒竊了。妖魔玷污了理想,你能不能識別真假,對真正的理想堅信不移,這是一種考驗,也可以說是“妖魔在考驗你的堅貞”。理想之所以會被扒竊,在自己一面,也因為不夠執(zhí)著,所以說一要找回來,二要提起警戒,“以后要當心”,要把理想視為生命。
上一節(jié)說“被扒竊”,這一節(jié)說“失去”,前者是被動的,后者則是主觀拋棄的,有層進關系。與第8節(jié)又構成正反對照,“平凡的人因有理想而偉大”,而“英雄失去理想,蛻作庸人”,二者是逆向的,對比非常鮮明。正反對比,更突出理想對于人生的重要。
夸耀自己當年的功勛,不再立新功,是吃老本,躺在功勞簿上爭名奪利,當然可厭?!霸{咒著眼前的環(huán)境”,卻不愿為改變眼前的環(huán)境而奮斗,當然可笑。
“理想開花”兩句是說,今天的理想之花,就是明天的甜果,今天的理想之芽,就是明天的濃陰,樹立了理想,不懈地奮斗,就會取得豐碩的收獲。
“路上春色正好,天上太陽正晴”,象征大好形勢。新的歷史時期,麗日當空,春色一片,是中國人民實現自己美好理想的最好的年代。
五。探究此詩脈絡:探究脈絡,先要明白各節(jié)大意,然后把相近的歸并在一起,才容易探明白。
2、3兩節(jié)相近,可以用“理想的歷史意義”來概括;4、5、6、7節(jié)相近,可以用“理想的人格意義”來概括;8、9、10、11節(jié)相近,可以用“理想的人生意義”來概括??梢?,全詩主要贊揚理想的意義,從歷史意義,到人格意義和人生意義。開頭一節(jié)總說理想的意義,最后一節(jié)鼓舞人們樹立理想,為理想而奮斗。這樣合并概括,全詩的脈絡就清楚了。
六。課文練習解答:
1.詩人所說的“理想”,是崇高的社會理想,是為社會進步、為多數人謀利益的理想。樹立理想,擁有信念,擁有為理想而奮斗的幸福感,是獲得,而這一切又是以犧牲個人利益為前提的,他要犧牲個人利益,他要拋棄黃金夢,所以又是一種犧牲。
3.兩首詩的內在聯(lián)系是主題相同,都抒寫了理想的意義:《在山的那邊》:“是的,我曾一次又一次地失望過/當我爬上那一座座誘惑著我的山頂/但我又一次次鼓起信心向前走去?!薄独硐搿罚骸暗硐胗袝r候又是海天相吻的弧線,/可望不可即,折磨著你那進取的心?!薄袄硐胧鼓憔髲姷胤纯怪\?!?/p>
以上詩句都說,到達理想境界的征途是漫長的,一次次失望是折磨人的。
《在山的那邊》:“人們啊,請相信——/在不停地翻過無數座山后/在一次次地戰(zhàn)勝失望之后/你終會攀上這樣一座山頂/而在這座山的那邊,就是海呀/是一個全新的世界/在一瞬間照亮你的眼睛……”
《理想》:“理想開花,桃李要結甜果;/理想抽芽,榆楊會有濃陰?!?/p>
以上詩句都說,理想的實現給人帶來美好的新生活。
理想年級語文教案篇二
(一)。
教材分析。
這篇略讀課文是一篇回憶性的文章。以一個學生的語氣,描寫了一位殘疾教師的形象。文中的劉老師樂觀開朗,愛學生,愛工作,愛祖國,對生活充滿了強烈的愛與執(zhí)著的追求。
整篇文章結構嚴謹,善于用典型事例來表現人物的精神境界,并充分注意了人物工作態(tài)度和生活態(tài)度之間的聯(lián)系,使這兩方面的典型事例能相映生輝,互為例證,共同展現人物的精神風貌。
學情分析。
因課文較長,又是略讀課文,教學時不宜過細。教學前應先讓學生把課文讀熟,通過預習,解決文中生字詞。課上根據“閱讀提示”自學,小組交流。通過對這些問題的探討,幫助學生了解課文的整體結構,從感性上對劉老師是個什么樣的人有個初步的印象。
設計理念。
一.教法:自學引導。
二.學法:小組合作交流。
教學目標。
一.情意目標:學習劉老師樂觀開朗、積極向上的人生態(tài)度。
二.能力目標:學習本文從不同方面選取典型事例寫人的方法。
三.認知目標:1.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課文的敘述順序和主要內容。
2.認識本課5個生字。
重點:了解課文通過哪兩方面的典型事例來表現人物的精神境界。
難點:理解兩方面事例之間的關系,明白一個人的生活態(tài)度與工作態(tài)度是緊密聯(lián)系的。
教學過程。
一.導入、質疑。
2.質疑:如,理想的風箏是什么樣?為什么叫理想的風箏?……。
二.教師有感情地范讀課文,學生帶著疑問聽讀思考。
三.學生談聽讀后的感想,就讀前疑問談談各自理解。
教師相機介紹作家蘇叔陽的一些情況,使學生知道,作者曾遭受過不公正待遇和絕癥的折磨,因而對劉老師了解更深,對劉老師的尊敬、懷念更濃、更重。
四.指導自學,合作探究。
1.自學生字新詞。
2.讀“閱讀提示”,自學探究。
(1)本課“閱讀提示”中例舉了哪些給自己提出的問題?這些“自問”有什么特點?
(2)鼓勵學生學習“閱讀提示”的方法,通過給自己提問題,思考解答學習課文。
3.默讀課文,理清文章層次結構,掌握文章內容重點。
課文的重點部分寫的什么內容?(劉老師講課和課下放風箏這兩件事。)。
五.按照“閱讀提示”的要求,學習課文主體部分。
1.自瀆課文,引導學生結合課文從不同方面自問。
如:(1)作者對劉老師的回憶寫了什么事,每件事寫了幾層意思?
(3)作者為什么不寫劉老師左腿殘疾的原因?
(4)怎樣理解課題?
2.按照“自問”自學探究,討論交流。
(1)指導方法:先找出有關句段;再讀那些句段(反復地讀,邊讀邊品味);思考并說說對“自問”的理解。
(2)點撥、指導,通過群體評議,歸納總結。
作者寫人物的表達方法:選材是最能表現人物的典型事例;具體細致地描寫人物的外貌、神態(tài)、動作、語言;“我”在其中,作者寫自己的心情、想法。
這樣寫人,一增強了文章的吸引力、感染力;二更重要的是使劉老師身殘志堅、樂觀向上、對工作和生活強烈熱愛、有理想、有追求的思想品質更鮮明突出。三“我”在其中地寫,通過襯托更強化了劉老師的美德和形象。
a寫“我”的心理活動“后來我考入歷史系,和劉老師的影響有極大的關系”。進一步說明了劉老師的課講得好,對學生的發(fā)展、成長影響至深。這也是在暗點文題——在“我”的心中播下理想的種子,升起了理想的風箏。
b劉老師的身教,給學生深刻地影響,使作者在心靈里升起了理想的風箏,要像劉老師那樣身殘志堅、樂觀向上、有理想、有追求。
六.有感情地朗讀、品讀。
七.作業(yè):
在小組內交流學習本課后的一些收獲。
(二)。
一、素質教育目標。
(一)知識教學點。
認識本課5個生字及文中出現的生詞,理解課文內容。
(二)能力訓練點。
1.培養(yǎng)學生通過感情朗讀理解課文的能力。
2.培養(yǎng)學生質疑問難的能力。
(三)德育滲透點。
通過理解課文,體會劉老師頑強的意志和對生活的愛與追求。培養(yǎng)學生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
二、學法引導。
(一)教師教法。
啟發(fā)談話、引導、點撥。
(二)學生學法。
自讀感悟,討論。
三、重點·難點·疑點及解決辦法。
(一)重點、難點。
1.題目“理想的風箏”的含義。
2.體會劉老師身殘志堅、樂觀向上的人生態(tài)度。
(二)疑點。
結尾句的理解。
(三)解決辦法。
通過閱讀、質疑、解疑來解決重、難點;教師點撥疑點。
四、師生互動活動設計。
(一)教師活動設計。
導入新課,組織學生自讀及討論,在學生交流中點撥、評價、布置作業(yè)。
(二)學生活動設計。
1.課前預習課文。
2.課上自讀、提問、討論、交流。
3.課下閱讀相關篇目。
五、教學步驟。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在我們身邊常常會看見一些身體有殘疾的人。有些殘疾人身殘志不殘,走出了一條燦爛的人生之路。今天,我們學習的課文“理想的風箏”講述的就是一個殘疾人的故事。
(二)整體感知。
1.輕聲朗讀課文,讀準生字的字音,讀通句子。
2.默讀課文,體會課文主要講了什么事?讀懂了什么?有哪些問題?
3.交流所得。
(三)再讀探究。
1.圍繞自己感興趣的部分,再讀揣摩預習提示中提出的問題和自己提出的問題。
2.組內交流,如意見不一致,展開討論,教師深入某些小組中關注學生的學習情況。
3.班上匯報。
(1)為什么“我”一看到春天的一些景物,就不由自主地想到劉老師?
(因為劉老師愛放風箏,春天里的風箏勾起了作者對劉老師的回憶。)。
(2)劉老師在課上講課和在課下放風箏的情景之間有什么關系?
劉老師在課堂上,“只靠著健壯的右腿和一支圓木棍,一天站上好幾個小時”,“不知道要跳躍旋轉多少次”。這是靠頑強的毅力給學生上課。
劉老師課講得好。他對學生充滿了愛。
劉老師課下喜歡放親手制作的風箏?!敖^不肯失去親手把風箏送入藍天的歡樂”,“故意撒脫手”,“拄著拐杖,蹦跳著去追”,這是一種對生活的強烈的熱愛之情的流露。
課上講課和課下放風箏,都展示了劉老師意志的頑強和熱愛生活、不懈追求的思想感情。
(3)結尾句“他一定依舊仰仗那功德無量的圓木棍,在地上奔走、跳躍、旋轉,永遠展示生命的頑強和對生活的愛與追求?!?/p>
這句話既是對劉老師身殘志堅的贊嘆,又是在告誡我們:應該像劉老師那樣熱愛生活,不斷地追求、創(chuàng)造生活。
(4)題目“理想的風箏”有什么含義。
文中劉老師放飛的風箏是他對生活無限熱愛的標志,劉老師腿有殘疾、行動不便,但他借自由翱翔的風箏來寄托自己要在廣闊天地間大有作為的理想。題目中“理想的風箏”是指劉老師對生活的樂觀態(tài)度與不懈追求。
(四)總結、擴展。
1.通讀全文,或聽范讀錄音。
2.談談對課文或對劉老師的印象。
3.寫法上的啟示。
(五)布置作業(yè)。
1.熟讀課文。
2.寫一篇讀后感。
理想年級語文教案篇三
教學目標。
1.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體驗,加深對詩歌的感悟和理解。
2.用普通話有感情地朗讀全詩,體會作者蘊含在字里行間的感情。
3.運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理解詩意。
教學過程。
1.導語引入。
《在山的那邊》中說:“在山的那邊,是海?!薄笆且粋€全新的世界:”這個“海”和“全新的世界”是指什么呢?是指作者所追尋的理想。那么,理想是什么呢?一本詞典上說,是對未來事物的想像或希望;一本詞典上說,是對美好未來的設想。每一個人,每一個民族,每一個國家,在不同的時代都有不同的理想。詩人流沙河又是如何詮釋理想的呢?我們今天就來學習流沙河《理想》這首詩。
2.默讀,劃出疑難句子。
3.簡介流沙河的經歷,以幫助理解詩中的疑難句子。
4.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5.整體感知:
這首詩說,人生一定要有理想。此詩是流沙河經受了長期的厄運與災難后,眼光穿越古今,橫跨中外,對社會歷史、現實人生進行深沉、厚重而終不掩明朗的反思,然后唱出的對“理想”的頌歌,整首詩蘊涵了豐富的哲理。
6.問題探究:
(1)黎明指什么?(指理想境界)。
(2)怎樣理解理想的層次性和時代性。
(因為社會是不斷向前發(fā)展的,理想也要逐步提高。一種目標實現了,一種需求滿足了,還會有新的目標,新的要求,也就有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3)為什么說理想是歷史的脊梁骨呢?(因為正是一代一代的理想,使人類歷史不斷向前發(fā)展。)。
(4)怎樣理解“折磨著你那進取的心?!保ㄕ埻瑢W們聯(lián)系生活實際回答。)。
(5)舉例說明“理想使你倔強地反抗著命運”。
(6)當你的理想不被旁人理解時,奮斗者的處境就陷于寂寥。怎樣理解“寂寥時的歡笑,歡笑里的酸辛”?“歡笑”是享受著斗爭的歡樂?!靶了帷笔窃庹`解,被嘲笑的感受。如雜交水稻之父袁降平自費到廣大山區(qū)的事跡;推廣魔芋技術的何家慶教授的事跡,數學家陳景潤,陸家曦等事跡,他們的事跡中都充滿了辛酸與歡笑。
7.作業(yè):完成研討與練習二。
第二課時。
1.齊聲朗讀課文。
2.繼續(xù)研討(8―12)分小組研討,最后每組由一名代表報告探討的.結果,并提出疑難問題,由全班同學或老師解決。
3.歸納全詩的結構。
板書:
理想的意義(1)。
理想的歷史意義(2――3)。
理想理想的人格意義(8――11)。
理想的人生意義(8――11)。
鼓勵人們樹立理想,為理想奮斗(12)。
4.小結。
詩人所說的理想是崇高的社會理想,絕不是什么黃金夢(“理想中鬧鐘,敲碎你的黃金夢?!保?。為崇高的社會理想而奮斗,就顧不得個人發(fā)財,也顧不得種種個人利益(“理想是肥皂洗濯你的自私心?!保?。今天,我們的崇高理想就是祖國的富強,人民的富裕和民族的偉大復興。青少年時期正是樹立理想的時期,請我們每個同學樹立遠大的理想,并為之努力奮斗吧!
5.作業(yè):
(1)完成研討練習一、三;
(2)課外補充閱讀流沙河的詩。
理想年級語文教案篇四
教學要求:
1、認識本課5個生字及文中出現的生詞,理解課文內容。
2、培養(yǎng)學生通過感情朗讀理解課文的能力。
3、培養(yǎng)學生質疑問難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1、題目“理想的風箏”的含義。
2、體會劉老師身殘志堅、樂觀向上的人生態(tài)度。
教學課時: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在我們身邊常常會看見一些身體有殘疾的人。有些殘疾人身殘志不殘,走出了一條燦爛的人生之路。今天,我們學習的課文“理想的風箏”講述的就是一個殘疾人的故事。
二、整體感知。
1、輕聲朗讀課文,讀準生字的字音,讀通句子。
2、默讀課文,體會課文主要講了什么事?讀懂了什么?有哪些問題?
3、交流所得。
三、再讀探究。
1、圍繞自己感興趣的部分,再讀揣摩預習提示中提出的問題和自己提出的問題。
2、組內交流,如意見不一致,展開討論,教師深入小組中關注學生的學習情況。
3、班上匯報。
(1)為什么“我”一看到春天的一些景物,就不由自主地想到劉老師?(因為劉老師愛放風箏,春天里的風箏勾起了作者對劉老師的回憶。)。
(2)劉老師在課上講課和在課下放風箏的情景之間有什么關系?(課上講課和課下放風箏都展示了劉老師意志的頑強和熱愛生活、不懈追求的思想感情。)。
(3)對結尾句有什么理解?(這句話既是對劉老師身殘志堅的贊嘆,又是在告誡我們應該像劉老師那樣熱愛生活,不斷地追求、創(chuàng)造生活。)。
(4)題目“理想的風箏”有什么含義?(文中劉老師放飛的風箏是他對生活無限熱愛的標志,劉老師腿有殘疾、行動不便,但他借自由翱翔的風箏來寄托自己要在廣闊的天地間在有作為的理想。題目中“理想的風箏”是指劉老師對生活的樂觀態(tài)度與不懈追求。)。
四、總結擴展。
1、通讀全文,或聽范讀錄音。
2、談談對課文或對劉老師的印象。
3、寫法上啟示。
五、布置作業(yè)。
1、熟讀課文。
2、寫一篇讀后感。
板書設計:
課上:跳躍旋轉關愛學生生命頑強。
劉老師。
課下:放飛風箏追趕風箏熱愛生活。
理想年級語文教案篇五
1、 培養(yǎng)學生尊老愛幼、珍愛親情的感情。
2、 抓住關鍵語句,理解文章主旨。
1、 品味語言。
2、 理解文章主旨。
一課時
同學們,你們想體驗這“愛的感動”嗎?請打開課本22課《散步》。
1、 朗讀要求:流暢、有感情。
2、 讀后解決生字新詞。
3、 初步感知課文。
這篇課文寫了一家祖孫三代四口人,在初春的田野上散步的故事,反映了希望一家祖孫三代互敬互愛、幸福和諧的主題思想。
1、“我們在田野散步”。這一句中的“我們”指誰呀?
(指“我”、“我的母親”、“我的妻子和我的兒子”。)
2、請大家反復讀一讀,你能讀出什么感情?
(自豪感、幸福感)
(是我的母親)
(這個“本”字意思是說原先有想法,后來又改變了。)
5、母親改變主意,是因為誰?
(“我”)
6、那“我”的意見被母親接受了嗎?從哪一句可以看出問題的答案?
(“母親信服地點點頭”。這一句,表明母親認可兒子的規(guī)勸,接受了兒子的建議。)
7、當兒子的不勸也罷,反正母親也不想散步,可兒子為什么要勸呢?
(兒子希望母親多走走,對身體有好處。)
(“這南方初春的 田野,大塊小塊的新綠隨意地鋪著,有的濃,有的淡,樹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著水泡?!?
9、這都是景物描寫呀,沒看到有高興的心情呀。
(一切境語皆情語。這么優(yōu)美的新綠,春天里這么動聽的水聲,渲染出來的就是歡欣,就是高興,這是寓高興之情于美景之中。)
10、“我”的母親是幸運的,能和兒孫一道享受春天的美景。為什么說是“幸運”的呢?
(“今年的春天來得太遲,太遲了,有一些老人挺不住。但是春天總算來了。我的母親有熬過了一個嚴冬?!边@說明母親身體不好,活過來很不容易。)
11、老師再想提幾個問題,你從那幾個字看到母親活過來很不容易?
(“熬”這個字有艱難地撐著的意思?!疤t”的“太”字和“春天總算來了”一句的“總”字寫出了環(huán)境的惡劣。)
(“我”考慮問題周到。)
15、總結。這篇文章寫的事令人感動,在“我”背母親,妻子背兒子這個行動中,老師看到了一個詞,那就是“尊老愛幼”,在兒子背母親這個行動上,老師看到了一個大大的“孝”字。從“母親摸摸孫兒的小腦瓜,變了主意‘還是走小路吧’。”我們感受到了老人對孫兒的慈愛。尊老愛幼這傳統(tǒng)美德得到了完美地詮釋,令世人感動!
理想年級語文教案篇六
《富饒的西沙群島》是第五冊第六單元一篇優(yōu)美的寫景文章。作者用準確、鮮明、生動的語句,按照“海水”、“海底”、“海灘”、“海島”的順序具體形象地介紹了西沙群島的瑰麗風光和豐富的特產,抒發(fā)了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情感。全文圍繞“富饒”展開,思路條理清晰、結構嚴謹,構段句群典型且多樣,遣詞用語精確而具體。
1、在這節(jié)課的教學中,我設計并運用知識樹的形式教學。這種板書在本課中給學生知識脈絡的整體形象,回顧了全文的寫作順序,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不足之處,沒有將寫作的方法及特點,在知識樹中呈現,使得構建不充分不完整。 2、本課我采用小組合作的方式,通過三個自學指導,讓學生分層次來學習和體會文章。自學指導一,整體掃描,讓學生理解文章的結構。自學指導二,讓學生理清文章的寫作順序。自學指導三,細讀品位。學習前提出了明確學習要求,然后讓學生自主進行學習。在學習活動中,學生興趣濃厚,積極性非常高。在講到西沙群島物產的時候,我反復讓學生朗讀,學生在練讀中積累、運用語言。
1、認識“饒、嶼”等10個生字。會寫“藍、賴”等13個字。能正確讀寫“風景優(yōu)美、物產豐富、五光十色”等21個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3、讀懂課文主要內容,了解西沙群島的美麗富饒,培養(yǎng)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4、摘抄課文中優(yōu)美語句,豐富語言積累。
在理解字詞的基礎上把課文讀通讀熟,初步了解西沙群島的美麗富饒,產生對西沙群島的喜愛之情。
理解“五光十色”、“各式各樣”在句中的意思,培養(yǎng)學生大膽質疑的能力。
1、播放歌曲《西沙,我可愛的家鄉(xiāng)》,說說歌中唱的是什么地方?
配錄像,教師解說“看,多么迷人的畫面,美麗的小島,迷人的風光,海水在陽光的照射下,波光粼粼,這到底是什么地方?”教師試圖通過一幅幅海島風光圖,給學生帶來視覺的沖擊。學生在老師創(chuàng)設的情境下,仿佛來到了海邊,這時在學生頭腦中可能會產生種種遐想,正當學生想通過畫面的信息找到答案時,屏幕中出現了最后一幅帶有文字資料的畫面,學生可以從中找到答案。尤其是黃色字體的文字資料,實際就是課文中第一自然段的內容。這時,有的同學可能就會脫口說出“這里是西沙群島”,教師應及時給予表揚,追問“你怎么知道的?讀一讀。?”那么,第一自然段的分析在導入中就自然地展開了。)
2、學生借助地圖找到西沙群島的地理位置,教師揭示課題并板書。
1、小聲讀課文,畫出生字和不懂的詞。
2、小組合作學習,提自學要求。
讀準字音,記住字形。畫出不懂的詞,小組內解決。(用查字典、聯(lián)系上下文和生活實際或課外資料等方法理解詞的意思。)
(這里給足時間,讓每個學生在組內都有發(fā)言的機會,爭取讓學生在組內把自己的字詞問題解決。)
3、教師檢查,小組匯報。
(1)以字帶詞,理解字義。
檢查時采取有針對性的方法,如“富饒”一詞通過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教師先出示“饒”,讓學生讀讀,再出示“富饒”,問:“在課文里是什么意思?”學生可以通過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綻開”、“蠕動”、“懶洋洋”等詞可以讓學生通過肢體語言表演;“珊瑚”、“海參”、等詞可以通過展示資料圖片,觀察圖片后理解等多種形式掌握。
(2)以詞帶句,加強朗讀。
五光十色
2、再讀,思考:西沙群島的海水為什么會是五光十色的?
(通過“五光十色”一詞為切入點,引導學生理解第二自然段兩句話內容。)
各式各樣
1、問:想想什么意思?(不要求學生急于說出答案,給半分鐘時間思考,用讀的方式表達。)
2、問:怎么讀?
3、學生讀詞后,出示句子“海底的巖石上有各式各樣的珊瑚,有的像綻開的花朵,有的像美麗的鹿角”再讀。
1、同桌互讀,做到正確、流利,后在小組內檢查。
2、思考:你對西沙群島的印象是什么?(引導學生用課文中的詞句概括,教師根據學生回答板書。)
1、選擇最快的方法記憶生字,查找有關的字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理想年級語文教案篇七
重點:
1、單、雙子葉植物種子的結構以及各部分結構的作用。
2、解剖、觀察種子結構的方法。
難點:
1、胚的結構。
2、玉米種子的子葉、種皮和果皮的觀察。
手段:以學生討論、完成探究實驗為主的教學方法。
設計思想:
本課采取同步教學法,讓學生手中有觀察的實物材料,并能夠親手對材料進行處理(如剝離、挑取、染色、使用放大鏡觀察等)。在老師的指導下,邊觀察邊聽講解,這樣所得到的印象是深刻的。此外,像單子葉植物和雙子葉植物的種子,各個學校都很容易得到,刀片在任何日用品商店都可以買到,至于放大鏡前面已經介紹了自制的方法,所以,這樣的教學方法在絕大多數學校應該是可行的。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利用實物投影展示學生收集的種子(此活動在課前布置學生完成)。
2、強調:學生所收集的并不一定都是種子,有些是植物的果實。
3、提出問題:“大家收集的種子是形態(tài)各異的,那么,它們之間是否存在共同點呢?下面我們通過實驗觀察來解決這一問題。”
二、講授新課:
(一)實驗:觀察菜豆種子和玉米種子的結構:
1、強調實驗注意事項及要求:
(1)首先觀察種子的外部形態(tài),如:顏色、形狀等。
(2)其次按要求解剖種子,觀察其內部結構。由于種子的個體都較小,且各部分結構都很嬌嫩,所以在觀察時一定要避免損傷種子的各部分結構,仔細觀察。
2、由于玉米種子的胚比較小,縱切后不能對其全面的了解,所以除按照課本中的要求完成實驗,還可以讓學生把玉米種子的果皮和種皮剝掉,可觀察完整的胚。
3、組織學生完成實驗:
(1)菜豆種子結構的觀察:
指導學生完成觀察并對照課本44頁內容及插圖,認識各部分的結構及功能。
總結:雙子葉植物種子的結構。
(2)玉米種子結構的觀察:
指導學生完成觀察并對照課本45頁內容及插圖,認識各部分的結構及功能。
總結:單子葉植物種子的結構。
(3)組織學生填寫實驗報告。
(二)雙子葉植物的種子和單子葉植物的種子的比較:
提出問題:“通過觀察雙子葉植物的種子和單子葉植物的種子,你發(fā)現二者之間有哪些異同之處?”
組織學生發(fā)言。
總結:(可與學生共同通過列表進行總結)。
三、總結;。
出示多種植物的種子的實物或圖片,讓學生判斷屬于雙子葉植物的種子還是單子葉植物的種子。
總結:判斷植物的種子屬于雙子葉植物種子還是單子葉植物種子的依據,不是有無胚乳,而是子葉的數目。單子葉植物種子多數都有胚乳,但也有些種類的單子葉植物種子沒有胚乳(如慈姑);雙子葉植物的種子多數無胚乳,但有些種類的種子具有胚乳(如蓖麻)。
板書設計:
第一章種子的萌發(fā)。
第一節(jié)種子的結構。
一、實驗:
1、觀察菜豆種子的結構:
2、觀察玉米種子的結構:
二、雙子葉植物種子的結構:
三、單子葉植物種子的結構:
探究活動。
蓖麻種子的觀察。
步驟:
1、觀察蓖麻種子的外部形態(tài)。
用手捏一捏蓖麻種子的外殼,它很堅硬,光澤而有花紋,這是種皮。種皮的闊面中央有一條縱線叫做種脊(圖示)。種脊底部有淺色的海狀突起,叫做種阜。它是種子在果實上著生的部位。
2、觀察蓖麻種子的內部結構。
(1)剝開種皮,可以見到它分兩層,外面一層是堅硬的外種皮,里面一層白色的薄膜是內種皮。
(2)種皮里面占有大部分空間的是胚乳。蓖麻種子是有胚乳的種子。
(3)沿種脊縱切種子,可見胚乳中央有一條裂縫。在裂縫兩旁,貼近胚乳的是兩片子葉,很薄,嫩黃色。在靠近種阜的一端可以找到胚芽、胚軸和胚根。蓖麻屬雙子葉植物。
理想年級語文教案篇八
理想是一個神圣而又誘人的字眼。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說過,世上最快樂的事,莫過于為理想而奮斗。親愛的同學們,你的理想是什么呢?讀讀流沙河的《理想》吧,或許對你把握人生航向,實現自己的理想有一定的指導作用。
1.認真讀一讀,理清本詩的思路,把握本詩的結構。
2.仔細想一想,聯(lián)系生活實際及個人經歷,揣摩本詩的思想內容,理解本詩的主旨。
3.細致品一品,體會本詩形象化的語言,領會本詩詩句深刻的含義和精妙的比喻。
4.相互說一說,你樹立了怎樣崇高而遠大的理想,并為之而奮斗的?
2、3兩節(jié)相近,可以用"理想的歷史意義"來概括。
4、5、6、7相近,可以用"理想的人格意義"來概括。
8、9、10、11相近,可以用"理想的人生意義"來概括??梢姡娭饕潛P理想的意義,從歷史意義到人格意義和人生意義。開頭一節(jié)總說理想的意義,最后一節(jié)鼓舞人們樹立理想,為理想而奮斗。
這樣合并概括,全詩的脈絡就一目了然:
歷史意義(2.3)。
理想的意義(1)。
人格意義(4.5.6.7)。
鼓舞人們樹立理想,并為之奮斗(12)。
人生意義(8.9.10.11)總--分--總。
2.建議同學們精讀課文,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實際及個人經歷,依據自己的直接經驗與間接經驗,探究詞句的含義。
本課是一首哲理詩,其詩句含義十分深刻,要認真揣摩,反復品味,細致探究,悟出真諦。
首先,我們要學會在品析某詩句時善于提出的問題。這些問題要有針對性、探究性,便于理解。如對詩句"寂寥里的歡笑,歡笑里的酸辛"的理解,我們可以提出"寂寥里怎么有歡笑?歡笑里怎么又有酸辛?"等問題進行探究。
其次,對詩句的理解要聯(lián)系生活實際,不能停留在詩句的表面,要透過現象看本質,理解詩句所蘊藏的深刻的含義。仍以上句為例,我們可以聯(lián)系古今胸懷理想、為理想而奮斗的志士的例子,也可以結合自己親身經歷或耳聞目睹的事例來理解:處境雖寂寥,但精神歡愉,心胸歡暢;畢竟有時遭誤解,因而歡笑之中肯定有酸辛。
3.建議同學們品讀本課優(yōu)美的詩句,并背誦下來,以加強自己的語言積累。如本詩的第三節(jié),我們要領悟其精妙的比喻,揣摩"珍珠鏈""脊梁骨"的喻意;體會動詞使用的精巧,探究"貫""串""照"的深刻含義。
[例1]下列詩句,哪些句子是比喻,哪些句子是擬人?世界上總有人拋棄了理想,但理想卻從不拋棄任何人。給罪人新生,理想是還魂的仙草;喚浪子回頭,理想是慈愛的母親。
[思路分析]此題考查的是修辭手法。因此要扣住比喻和擬人的特點,注意兩者之間的區(qū)別。
[答案]比喻:理想是還魂的仙草理想是慈愛的母親擬人:理想卻從來不拋棄任何人喚浪子回頭[例2]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體驗,說說"理想既是一種獲得,理想又是一種犧牲"這一詩句的含義。
[思路分析]本題慎考查的是對詩句的理解。理解詩句含義盡量要全面,聯(lián)系實際盡量要是自己親身體驗的,要反復揣摩,還可以與同學交流。
[答案]樹立理想,擁有信念,擁有為理想而奮斗的幸福感,是獲得,而這一切又是以犧牲個人利益為前提的,他要犧牲個人利益,他要拋棄黃金夢,所以又是一種犧牲。
[例3]讀下列詩句,請寫幾句賞析的文字。
理想開花,桃李要結甜果;理想發(fā)芽,榆楊會有濃陰。請乘理想之馬,揮鞭從此起程;路上春色正好,天上太陽正晴。
本題考查的是詩句賞析。對這類題目,同學們可以從不同的賞析角度出發(fā),任選一個角度,想一想,議一議,做一做。
1.從修辭的角度,討論一下運用這種修辭手法的好處。
2.從詩句內容的角度,分析其深刻的內涵。
3.從詩人情感的角度,想一想,抒發(fā)了作者什么感情。
4.從自己實際的角度,體驗一下詩句的作用。
理想年級語文教案篇九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通過三個特寫鏡頭的描寫,感悟體會劉老師積極向上、樂觀開朗的人生態(tài)度。
3、揣摩文章的表達效果,學習課文夾敘夾議,借景烘托的寫作方法。
教學重點:
1、抓住人物的言行及作者的感受,體會到劉老師是一個對工作﹑對生活有著強烈的愛與追求的好老師。初步懂得一個人對生活要有追求,要熱愛生活。
2、體會課文中描寫“我”的心情,想法與表現劉老師的精神品質之間的關系。
教學過程:
一、春景導入,引發(fā)閱讀。
1.出示古詩《村居》,配樂朗讀。
2.春天可是一個放風箏的好時節(jié),你喜歡放風箏嗎?為什么?(引導學生感受春天放風箏的快樂,喚起學生放風箏的真實體驗)。
3.揭示課題:是啊,放風箏能帶給我們快樂,可在著名作家蘇叔陽的心中,風箏,不僅帶給他許多快樂,還寄托著不盡的思念呢。課文預習了,你知道他思念的是誰呀?(板書:劉老師)。那這到底是一位怎樣的老師啊,使得作者難以忘懷。今天,就讓我們一起學習這篇在離開劉老師近三十年后寫下的文章——理想的風箏。(齊讀課題,強調風箏中“箏”的讀音,在詞語中讀輕聲,單獨時是一聲,再讀課題。)。
二、檢查預習,整體感知。
1.先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文章的生字,詞語。(出示)。
你能讀準它們嗎?誰想來試一試?(圓口韻:蜈蚣;多音字:翹)。
板書:笑談腿疾轉寫板書放、追風箏。
3.總結課文主要內容:你能根據老師的板書總結一下課文內容嗎?
指導總結方法:將各部分的內容弄清楚,再將他們連起來,就可以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
三、品味細節(jié),感受人物。
(預設一)在笑談腿疾中初感劉老師。
師:下面讓我們走進劉老師的第一個故事——笑談殘腿。孩子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細細的品讀第四自然段,用心的感受:哪些詞語或者是句子讓你怦然心動?從中你讀到了一個怎樣的劉老師?(樂觀、幽默)。
1.這些外貌描寫的句子,讓我們感受到了劉老師是一個慈祥、忠厚的人。還讓我們知道的他身有殘疾。
2.真不簡單,一個笑字,你讀出了幽默的劉老師;你讀出了開朗的劉老師;你讀出了樂觀的劉老師。
總結:劉老師雖然肢體殘疾了,可是他的心理并不殘疾,他是那樣的樂觀開朗,風趣幽默。(板書:樂觀)。
你能學著劉老師的樣子,笑著讀讀這些語言嗎?(試讀、指讀)。
【師評:真好,你讀出了一位樂觀幽默的劉老師!】。
3.同學們聽完故事后,是什么反應呢?
(出示)教室里騰起一片笑聲。但笑過之后,每個學生心里都泛起一股酸澀的感情,同時更增加了對劉老師的尊敬。(指名讀)。
同學們笑,是因為——(幽默,把同學們逗樂了)。
那“酸澀”的感情是以一種怎樣的情感?能結合自己的體會談一談嗎?【酸是(辛酸)澀是(難受)】“泛起”一詞說明這種感情是怎樣產生的?(從內心深處,這樣的感情更為深刻)同學們的心中為什么會泛起一股“酸澀”之情呢?(同情、理解)。那么,又是什么讓學生們更增加了對劉老師的尊敬呢?(樂觀、堅強)。
4.多么微妙的情感變化呀,能讀好嗎?(齊讀)。
過渡:劉老師以他的人格魅力折服了每一位學生。同樣,他在課堂上所特有的板書姿勢也永遠的定格在了我的心中。
(預設二)在板書的動作中了解劉老師。
1.孩子們,默默地讀一讀第五自然段,看看劉老師上課時的哪些動作撥動了你的心弦?將它們圈畫出來,并邊讀邊想象著劉老師寫板書時的樣子,在書本的空白處寫一寫批注。(學生默讀,邊畫邊寫自己的感受,然后交流令自己感動的動作)。
(“撐地”“離地”“急速”“轉”等詞語感受老師的板書的不容易,尤其是“急速”中不是輕松,而是竭盡全力的感覺。體會老師工作的辛苦)。
2.【轉】。
這段話中連續(xù)多次用到了同一個字——“轉”,轉對我們來說是——(很容易做到的一件事),可是對劉老師來說卻是——(很艱難的一件事),每一次板書劉老師都要這樣轉過來,轉過去,可他卻從不嫌麻煩,你又體會到了什么?(體會敬業(yè)、頑強的精神)。
過渡:多么敬業(yè)頑強的老師啊!
3.指導讀好這段話。
【評價:你的朗讀也激起了我激動的心跳】。
孩子們,相信那一次次的跳躍旋轉已經成為每一位學生心目中最美的舞蹈,讓我們共同來記住這美麗的舞蹈吧!(學生齊讀)。
(預設三)在放風箏中感受劉老師。
過渡:這一切都是那么的令人難以忘懷,然而,留給作者印象最深的還是劉老師每年春天放風箏時的情景。
2.劉老師哪些放風箏的細節(jié)給你留下深刻印象?
(1)他制作的風箏各式各樣:有最簡單的“瓦片兒”,也有長達丈余的蜈蚣,最精妙的是黑色的燕子風箏。(體會心靈手巧)。
(2)他的腿自然不便于奔跑,但他卻決不肯失去親手把風箏送上藍天的快樂。
(自然——不便于——決不肯失去——親手——送——快樂等詞體會出身體的殘疾也阻擋不了劉老師的放風箏的渴望,對生活的熱愛。)(板書:熱愛生活)。
(3)我常常站在他旁邊,看著他的臉。他臉上漾出那甜蜜的笑,使我覺得他不是一位老人,而是一個和我一樣的少年。
這句話寫出了劉老師放風箏時的深情,也就是神態(tài)描寫。
“漾”就是……(水紋蕩漾開來)這里用“漾”你感受到什么?(體會劉老師的快樂滿足)這依然是源于對生活的熱愛。
(4)他笑著,叫著,拄著拐杖,蹦跳著,去追趕線端,喊著:“你們不要管,我自己來!”(出示這段文字)。
師:這段話寫出了劉老師在追逐風箏時一連串的——(動作),(教師重復:這是動作描寫),還寫出了劉老師叫喊時的——(話語)(教師重復強調:這是語言描寫)從這一連串的動作描寫和語言描寫中,你讀出了一個怎樣的劉老師啊?(我被劉老師的自信,頑強不屈、對生活充滿了愛與追求、自強不息的品質打動了)。
“我自己來!”——劉老師相信自己能夠征服困難,自信,挑戰(zhàn)自我。
師:怎么喊?你來喊(生讀)“你們不要管,我自己來!”
師:還不夠,你再來(生讀)。
師:這是一個極為普通的情景,然而對于一位年過五十身有殘疾的人來說是何等的不易。咱們一起來讀(齊讀)(相機板書:自信)。
寫作指導:細心的同學會發(fā)現,剛剛我們品讀過的這兩件事是選取了一個方面的典型事例來寫劉老師的,哪個方面(工作方面)?那每年春天劉老師放風箏這件事又是從哪個方面來寫的呢?(生活方面)。
選取兩個方面的事例來寫人,才能更全面的展現人物的內心世界。
三、品味心聲,深化風箏。
1.可是這一切都成了美好的回憶,因為作者已近30年沒有見到劉老師了。
(配樂讀“不見劉老師已經近30年了……永遠在藍天上翱翔?!?。
劉老師在蘇叔陽心中放飛的僅僅是風箏嗎?還有什么——(人生的理想、榜樣;做一個樂觀頑強、熱愛生活的人……)。
(補充蘇叔陽的資料)。
2.那一只只自由翱翔的風箏成為作者心中最美的風景。即使過了30年,劉老師放飛的那一只只風箏將永遠飄飛于作者的世界里。(齊讀)。
四、提升感悟,放飛風箏。
過渡:春天又到了……(配樂朗讀)孩子們,作者僅僅是在這兒寫景嗎?(板書:借景抒情)。
此時此刻,讓我們與蘇叔陽一起默默地對劉老師說——劉老師您在哪里?(出示)我深深地、深深地思念您……”
五、作業(yè)設計。
理想年級語文教案篇十
1練習詩歌的朗誦。
2學習比喻、頂針、擬人修辭在詩歌中的運用。
[過程與方法]。
朗讀,討論,仿寫,體會。
[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
1理解作者對理想的解釋和對有理想的人的贊美。?。
2萌發(fā)樹立遠大理想的感覺。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預習,聽寫。
范讀(聽錄音),齊讀,一人一句開火車讀,結尾齊讀。
分析第一、二小節(jié)詩的含義、修辭。
第一小節(jié):理想是前進的方向。
第1、2個比喻是什么意思,起什么作用?(。
第4句中的“黎明”比喻什么?
第二小節(jié):理想有時代性。
第12和34句之間為何是句號而不是分號?
[作業(yè)?]:模仿第一、二小節(jié)寫8句詩,要運用三種修辭,內容自定。
聽寫改錯。
第二課時:
齊讀。
分析第三至第十二小節(jié)。
三:人類一代又一代的理想,推動歷史的發(fā)展。
“歷史的脊梁骨”如何理解?
四:理想的實現要經歷多次的挫折和失敗。
與《在山的那邊》相同的詩句是哪些?
五:理想給人力量。
指出每一句寫理想給人何種力量?
六:理想是崇高的。
如何理解“理想既是一種獲得,理想又是一種犧牲”?
七:有理想的人常感寂寞。
如何理解“理想如果給你帶來榮譽,那只不過是它的副產品”?
八:理想對人生的意義。
“不幸”指哪些?
“大寫的人”指什么樣的人?
九:理想使人重新做人。
十:對理想要執(zhí)著。
“玷污”和“被扒竊”如何理解?
十一:理想對人生的重要性。
[作業(yè)?]:做課程探究。
第三課時:
交流仿寫的詩。
十二:鼓舞人們樹立理想,為理想而奮斗。
比喻的內涵。
結尾抒發(fā)了什么樣的感情?
與本詩結尾含義相同的《在山的那邊》的詩句是哪些?
記憶附錄中關于理想的名人名言。
講課程探究。
[作業(yè)?]:預習。
理想年級語文教案篇十一
1.會認8個生字,會寫12個字。積累“我會讀”中的詞語,有積累詞語的愛好和習慣。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懂得小鹿的玫瑰花為什么沒有白栽。
3.體會栽花種草的價值,認識到為別人創(chuàng)造幸福,自己從中也能得到快樂。
識字、寫字,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生字卡片、頭飾、
教學時間 兩課時
1.春天來了,人們都忙著栽花種草,看,可愛的小鹿也不例外,它也栽了一叢玫瑰呢!
2.板書課題,讀課題:讀了課題,你想知道些什么呢?
1.自由輕聲朗讀課文,想辦法記住生字。
2.在小組里由組長帶領大家學習自己不認識的生字,注意借助漢語拼音讀準字音。
3.小組派代表匯報本組認識的生字,交流識字方法。
如:(1)利用圖畫或實物幫助識字。
(2)利用漢字的特點識字。如表示動作的字“瘸、拐”等。
(3)利用漢語拼音幫助識字和正音。如,“玫瑰”的“瑰”單字讀第一聲,在“玫瑰”一詞中讀輕聲;“骨”多音字,在“花骨朵”里讀一聲;“鶯”是后鼻音。
(4)在組詞中識字。
1.學生自讀,整體感知。圍繞課后“泡泡”里的“為什么說小鹿的玫瑰沒有白栽呢?”這個問題進行初步感知。
2.結合上下文對比朗讀感悟下面的句子,說說鹿弟弟這樣說的原因。
(1)鹿弟弟惋惜地對哥哥說:“這玫瑰你白栽了,一朵花也沒看著?!?/p>
(2)鹿弟弟也高興地笑了,說:“看來,你的玫瑰沒有白栽!”
3.展示自己最喜歡的段落,并說說為什么喜歡。如,第三、四自然段讀得稍慢,在句中體會“惋惜”的意思,讀出遺憾的心情。最后兩個自然段讀出高興、欣慰的語氣,表現小鹿因為給人帶來花香、帶來美好生活而感到欣慰的情感。
4.分角色小組朗讀,進一步討論“為什么說小鹿的玫瑰花沒有白栽呢?”體會表達的思想內容。
5.在表演中引導學生感悟。
(1)學生分小組選擇自己要演的角色,研究他們的表情和語言,然后在組內分角色試一試。
(2)指名表演,加深理解。
指導演小鹿
要創(chuàng)造性地表演小鹿一瘸一拐地來到門外沒見到玫瑰花的情景。提示學生可將作者的敘述性語言轉化為人物的獨白,在表演中揣摩小鹿的心理。
要細心揣摩小鹿玫瑰花的心情。提示學生可以將小鹿的心理活動用語言表演出來。
表演小鹿聽到了黃鶯和微風的述說后高興的樣子,體會他心情的變化。
指導演鹿弟弟
鹿弟弟心情有什么變化?(由“惋惜”到“也高興地笑了”)玫瑰花開的時候,雖然小鹿自己沒有看到,但是花兒給大家?guī)砹嗣利惡涂鞓?。因此,他感到高興,覺得這玫瑰花沒有白栽。
指導演黃鶯和微風
表演黃鶯和微風說的話要用什么樣的語氣?(贊美)體會黃鶯和微風欣賞到玫瑰花時的快樂。
假如小鹿種的是迎春花或者別的花,黃鶯和微風會怎么對小鹿說呢?查查有關資料,再替黃鶯和微風寫幾句臺詞。然后可按自己編的內容,進行分角色對話或表演。
1.開火車認讀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1.認讀“我會寫”中的12個生字,讀準字音。
2.擴詞練習,看誰組得多。
3.想辦法記憶字形。
4.指導書寫。
(1)學生認真觀察,聯(lián)系已有的知識,進行遷移式的書寫指導。如,燒――澆,躲――躺,由――抽,射――謝,歌――哥,別――拐,青、爭――靜。
(2)結合上學期學過的“游、倒、啊”等字,再次強調這類字的書寫要點:三個部分要盡量寫得瘦長。
(3)“微”字中間有一短橫,下面的“幾”字要變彎鉤為提;“骨”字上邊中間是橫折,下邊的“月”字變撇為豎;“漸”字中的“車”下面要變橫為提,比順為先豎后提。
5.學生書寫,老師行間指導。
1.詞語積累。
嫩綠 濃密 惋惜 終于 漸漸地 靜靜地
2.完成課后“我會讀”的練習。
(1)展示讀詞語和句子。
(2)仿照例句,進行擴展練習。
6教師提示表達的順序可以靈活,如:“銀杏葉像扇子?!币部梢哉f成“扇子像銀杏葉。”
7 小組交流,口頭補充句子。
8 擴展:你還發(fā)現哪些事物之間非常相似?請用“……像……”的句式說說。
理想年級語文教案篇十二
1、認識9個生字,會寫11個生字。進一步指導學生利用工具書掌握識字的方法。
2、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感受風箏代表著“我們”理想。
3、有感情朗讀課文,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進一步提高學生的朗讀興趣。
一、激趣導入。
同學們,春天人們最喜歡做的戶外活動是什么?你都見過什么樣式的風箏?今天,我們要學習一篇新課文,看老師板書課題,齊讀課題。這篇課文里也介紹了很多風箏,想知道它們是什么樣式的風箏嗎?趕快打開書,看看書中是怎么寫的。
[通過和學生交談他們感興趣的話題,拉近老師和學生的關系,也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
1、自由朗讀課文,邊讀邊標自然段的序號,遇到不認識的字,想辦法解決。
[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讀書習慣。]。
2、生字都認識了?我們一起來認一認。(出示課件)指名讀、開火車讀。強調:翅膀翩舞勺的讀音及字形。
[提醒學生注意易錯的聲字讀音和字形。]。
3、這些生字都回到課文里了,你們還認識嗎?讓我們一起來看課文。
[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5、請同學們評價一下,你能從他們身上學到什么?
[讓學生學會用欣賞的眼光看別人。]。
三、精讀課文、體會感悟。
1、同學們說的不錯,下面請你們默讀課文,畫出“我”和小伙伴都放飛了什么樣的風箏?
[讓學生通過一個問題進行思考并找尋答案。]。
2、誰愿意和大家交流一下?師隨機板書。
3、小伙伴們扎出這么多的風箏,咦?為什么他們扎出的風箏不一樣呢?你能從書中找出答案嗎?課件出示:“每個人的理想不一樣,扎出來的風箏也不一樣。”
4、那么你們知道這四位小朋友的理想是什么嗎?快速略讀課文,找出答案。教師板書。
四、讀中感悟。
老師知道咱班肯定有小朋友和這些小朋友的理想一樣,那么挑選你喜歡的段落,自己練習朗讀。指名讀。
1、老師想知道“翩翩起舞”是什么意思?誰能給大家表演一下?教師評價:你表演的真像。
2、我們班王雨薇和“薇薇”的薇一樣。
3、如果讓你們來放風箏你想放什么樣的風箏?
[將學生的理想和風箏聯(lián)系起來,為理解“理想的翅膀”的含義作鋪墊。]。
過渡:下面就請你們閉上眼睛,想像一下,天空中飛著的都是象征著你們理想的風箏,你此時的心情怎樣?就請你帶著這種心情,朗讀下面的一段話。(課件出示:第二自然段。)。
教師發(fā)現學生朗讀出現問題時,可以進行示范,進一步指導學生有感情的朗讀。也可以師生共同合作朗讀。
[通過師生的合作朗讀此時學生的情緒高漲。]。
4、是啊,理想的翅膀就是這些在天空中飛著的——風箏(教師板書)。
小結:同學們,這些風箏就代表我們的理想,它寄托著我們對未來的美好憧憬。
5、下面就讓我們帶著對未來的美好憧憬一起朗讀課文的最后一個自然段。(課件出示)。
五、課外延伸。
同學們,要想讓象征自己理想的風箏越飛越高,現在應該怎樣做呢?
六、總結。
希望同學們課下也扎一個象征你理想的風箏,到戶外去放一放。老師也希望你們能通過自己的努力學習,早日實現自己的理想。
理想年級語文教案篇十三
1、知識和技能:有感情地朗讀、背誦這首詩歌,體會其形象化的語言。
2、過程和方法:聯(lián)系生活實際及個人經歷,理解詩歌的主旨。
3、情感和價值:樹立遠大理想,并為之奮斗。
1、有感情地朗讀、背誦這首詩歌,體會其形象化的語言。
2、理解詩歌的主旨。
講授法、點撥法、演示法、談論法。
】白板。
同學們,我們朗讀、研討和賞析了這首詩歌,掌握了詩歌的基本結構,理解了詩歌的主要內容,體會了詩歌的形象化語言,并深入地談了學習體會。理想猶如航標燈,它指引著我們的人生之旅。愿大家從小樹立崇高的理想,并為實現自己的理想而努力奮斗。我想,一個有理想的人,一定是一個精神生活很充實的人,也一定是一個很高尚的人。
朗讀課文,自主完成。
語言運用并交流(仿照第一詩節(jié),寫幾句話)。
教師示例:
愛心是風,卷來濃密的云;
愛心是云,化作及時的雨;
愛心是雨,滋潤久旱的樹;
愛心是樹,為你撐起綠陰。
怎樣理解“理想既是一種獲得,又是一種犧牲”?
“理想使不幸者絕處逢生,”你同意這種說法嗎?
舉行一次朗誦比賽,看誰讀得最好。
真正的人。
崇高的人。
真正的人。
重視思想基礎準備。比如,上課之初,我要求學生談一下自己的認識:什么是理想?結果發(fā)現,學生對理想的理解大都比較片面狹窄?,F在通過師生交流,有了更加準確完整的認識。
2、重視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學生根據導學案的指示閱讀、討論,做圈點批注,老師不做過多的講解,學生大部分時間自主活動獨立獲取知識,得到了鍛煉。
3、注重課文內容與現實生活的聯(lián)系。比如,課文最后一節(jié)的內容學生理解比較膚淺,老師及時補充那個時代的生活知識,并跟當下的社會環(huán)境進行比較,啟發(fā)學生想老一輩學習,樹立遠大理想,不懈奮斗。
不足之處是,老師對導學案的使用不夠熟練,有時候以講解代替了學生的討論;學生對自主討論的課堂組織形式不熟悉,課堂教學進度推進很慢。
理想年級語文教案篇十四
這是一篇略讀課文。課文開頭先描寫春天放風箏的景象,然后作者回憶了自身同學時代的一位年過五十的殘疾老師上課和課后的情景,最后以議論形式表達了對劉老師的懷念與贊美。課文贊揚了劉老師對工作認真負責,對同學和藹可親,對生活無比熱愛的精神。課文借景抒情,以第一人稱敘述,采用倒敘的寫法,運用典型事例來表示人物精神境界,寫人的方法值得借鑒。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的生字新詞。
2、弄清春天的景物和劉老師之間的關系,。學習劉老師樂觀開朗、積極向上的人生態(tài)度。
3、能運用從課文中學到的一些表達方法。
【教學重點】。
在語言描述中體會人物精神境界。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流程】。
一、朗讀語段,導入。
1、出示語段:柳枝染上了嫩綠,在春風里盡情飄擺,舒展著自身的腰身。連翹花舉起金黃的小喇叭,向著長天吹奏著生命之歌。藍天上,一只只風箏在同白云戲耍,引動無數的人仰望天穹,讓自身的心也飛上云端。
2、誰愿意讀一讀?(提示輕聲字:喇叭、風箏)大家再一起讀一讀。
3、談談你們的感受。(可能會說春天的美好)。
3、小結:春天生機勃發(fā),春天蘊含著希望,春天代表著美好生命。春天來了,作者想起了誰?他是怎樣一個人?快讀讀課文吧。
二、學習課文,評價。
1、邊閱讀邊在課文中作上考慮的記號。
2、檢查生詞:喇叭、天穹、屁簾兒、擎著、抻動。誰會做“擎”、“抻動”兩個動作。
3、評價人物:劉老師是一個怎樣的人?找出文中有關語句加以說明。(殘疾、熱愛工作、關心同學、教學有方、熱愛生活……)。
4、提問:為什么要把放風箏這件事寫得這樣具體呢?
5、過渡:劉老師課上的表示,也許別的殘疾人也能做到,但課后的表示,是一般人做不到的,這也是讓作者最佩服的地方,所以作者發(fā)出感嘆。出示句子:(最后一段)我曾見過一位失去了一條腿的長者,年復一年躺在床上,失去了活動的自由。我相信我的劉老師不會這樣,他一定依舊仰仗那功德無量的圓木棍,在地上奔波、跳躍、旋轉,永遠展示生命的頑強和對生活的愛與追求。
6、如何理解這兩句話的`?和小組同學議論議論。
7、交流體會。
三、聯(lián)系生活,感悟。
1、再出示第二自然段,品讀。
2、作者僅僅是寫春天的美好嗎?聯(lián)系全文,想想這些句子有何象征意義。(象征著劉老師對生活充溢強烈的愛與執(zhí)著的追求,對人生積極樂觀,頑強不屈)。
3、在你的周圍有沒有像劉老師這樣的人呢?舉例說明。
4、小結:同學們,在人的生長過程中,總是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困難和挫折,對待困難和挫折該怎么辦?是長吁短嘆,還是積極面對,頑強克服?不同的態(tài)度就有不同的人生。
四、拓展延伸,表達。
2、學了課文你有何收獲?(教師引導同學從兩方面來談。課文內容思想;文章的表達方法)。
3、作業(yè):寫一個令你敬佩的人。
理想年級語文教案篇十五
教學目標:
1、抓住人物的言行及作者的感受,體會到劉老師是一個對工作﹑對生活有著強烈的愛與追求的好老師。感受作者對劉老師的深厚感情。初步懂得一個人對生活要有追求,要熱愛生活。
2、體會課文中描寫“我”的心情,想法與表現劉老師的精神品質之間的關系。
3、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抓住人物的言行及作者的感受,體會到劉老師是一個對工作﹑對生活有著強烈的愛與追求的好老師。感受作者對劉老師的深厚感情。初步懂得一個人對生活要有追求,要熱愛生活。
教學過程:
1、同學說一說,然后找同學把文中描寫劉老師的語句讀一讀。
2、劉老師的腿如何殘疾的我不知道,只是清楚地記得他曾笑著說過。
(1)笑聲和酸澀矛盾嗎?
(2)尊敬劉老師什么?
二、就是這位靠圓木拐杖支撐身體的劉老師,在晴朗的日子,課余時,在操場上帶我們放風箏,那情景使我至今難忘。
1、找同學讀這件事。
2、默讀并批注,劉老師的言行等,從中你體會到劉老師是怎樣一個人?
他笑著,叫著,拄著拐杖,蹦跳著去追趕線拐,喊著:“你們不要管,我自己來。”他終于氣喘咻咻地抓住線拐,臉上飄起得意和滿足的稚氣。
他不但親手放飛,享受勞動的歡樂,而且還在不斷克服困難,享受戰(zhàn)勝困難后成功的喜悅,他感到他生命的力量。
3、看課件作者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同學說一說后,課件變色字出現并同學有感情朗讀,齊讀。
老師總結學法:抓人物言行品味,抓作者的感受品味,這是學習寫人文章的方法。用這種方法自學剩下的兩件事。
三、劉老師還愛什么?從另外兩件事,運用上面的學法,說說劉老師是怎樣一個人?
愛祖國,愛學生。
分角色朗讀第三件事。
四、劉老師的言傳身教對我產生了怎樣的影響呢?
課件:課文每一件事的最后一句話)我考入了歷史學系,我知道了應如何面對困難,學會愛別人,關心別人是多么令人難忘和感動,我也不得不思考一個正常人應如何面對生活。
蘇叔陽個人資料。
五、所以在作者的心中,他非常愛劉老師,并且每想起就會想起那操場上放飛風箏的情景,讀最后兩節(jié),提出不懂得問題。
出示第十一自然段,理解“行走,微笑”;“一架又一架”“理想的風箏”的含義。
六、出示:劉老師啊,你在哪里?我深深地﹑深深地思念你……指導有感情地朗讀。
完成填空練習:思念你。
(放音樂)思念你。
思念你。
……。
學生在書上寫一寫,然后在班內讀一讀。
七、讓我們來聽一首歌,送給許許多多像劉老師一樣的人。
【本文地址:http://aiweibaby.com/zuowen/167066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