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寫讀后感,我們可以將自己在閱讀過程中的感受整理出來,讓自己更好地學(xué)習(xí)和成長。那么,如何寫一篇有力有深度的讀后感呢?首先,不要過多涉及情節(jié)、劇情,要注重自己的思考和解讀。其次,可以結(jié)合自己的實際經(jīng)歷和感受,將作品與生活聯(lián)系起來,展示作者的觀點和思想。最后,要言之有理,結(jié)構(gòu)清晰,語言簡潔明了。希望以下幾點建議可以幫助你寫出一篇出色的讀后感。以下是一些經(jīng)典文學(xué)作品的讀后感范文,如果你也讀過這些作品,不妨看看別人的觀點和感悟。
十五遍讀后感篇一
昨晚一口氣讀完了兩京下冊,還沒想好到底要寫點什么。
很喜歡吳定緣這個人物,大概是天生對“憂郁”的角色有一種偏愛。一面是放浪形骸、酗酒、無用、勢利,一面是重情重義、機敏、聰穎、果敢,這種反差,雖然說不夠新穎...但還是吸引人的。喜歡書里提到他的每一個剪影,想象光點前他瘦高的樣子,還有夜色里那雙沁透憂傷迷茫憤怒絕望的眼睛,覺得很迷人。
蘇荊溪,恰如親王自己所寫,是“推動書中波瀾的靈魂人物”,我不討厭這個角色,我也不夠喜歡她,我只覺得哀傷。她的姐妹被選入宮,最終卻悲慘殉葬,她自己講王景姝死了,“她整個世界”都被奪走,大概從那時候起,她便不再是一個完整意義上的人了吧,為了復(fù)仇,她可以利用一切可利用的人,不再為他們難過,不再為他們憤怒。我不知道對蘇荊溪來說,朱瞻基、于謙、吳定緣是否還意味著什么,是因為她真的恨極了那些奪走景姝性命的人,所以當他發(fā)現(xiàn)朱瞻基對張泉尚有所顧念的時候,就決心要將朱瞻基也列為目標嗎....如果她的心早已隨著景姝一起死了,那她怎么會愛上吳定緣呢,看她最后的舉動,大概是真的愛了吧,盡管她一直講心里再也裝不下別人...但若是還有一點對他人的真實的感受,她真的可以在最后不管朱瞻基對她的傾慕和相救,只為殺了他讓太后悲痛欲絕么....或者,還是因為吳定緣并不是她的仇人吧。
看到有書評說,蘇的復(fù)仇在于對抗殉葬制度,這也許是很震撼的吧,但是這種復(fù)仇,正如書中所說是一種極度瘋狂極度危險的復(fù)仇,是以對生命的另一種踐踏為基礎(chǔ)的復(fù)仇,在我看來,絕非正義,也并不悲壯。如果說蘇殺了王家滿門,是因為王家以女兒的死為榮耀,難道里面毫無決定權(quán)的仆婢、不明世事的孩童、被封建制度所牢牢禁錮的所有生命都是該死的嗎?在那樣的時代,有著不一樣生命感悟的蘇荊溪,是有著別樣的光芒,她由于自己的不同,注定要背負常人不能理解也難以承受的痛苦,但這種痛苦要以此等駭人的形式去釋放,我同樣覺得毛骨悚然。
書里的朱瞻基真是不錯,不知道咋夸了,反正就是挺好....默默覺得檀健次還挺適合,大概是我太喜歡電視劇版的曹丕了。
看梁興甫,腦子里總浮現(xiàn)綠巨人。
打算多去讀讀關(guān)于于謙的資料,《石灰吟》這個點,雖說可以達到“這個地方我知道”的目的,但是真的覺得有點刻意了。
盡管很多人說兩京的人物塑造比長安十二時辰要更為飽滿,我也比較認同,但還是喜歡長安,大概是因為結(jié)局吧....兩京的結(jié)局,我是很希望吳定緣能獨自一個人繼續(xù)存在,我總覺得這個角色注定孤獨。但是沒想好如果蘇荊溪最后不是和自己的仇家同歸于盡,要如何改寫。
最后,吳定緣對蘇荊溪的那句表白我真的不能接受,個人覺得,那種表達實在不是吳定緣能講的來的??吹侥蔷湮艺娴碾u皮疙瘩掉一地。
十五遍讀后感篇二
通覽全書,萬歷的成功在于仁慈,終萬歷一朝,他沒有用凌遲,也沒有任用一個大太監(jiān)。失敗在于懶政,歸根結(jié)底是對鄭貴妃的寵愛和在立嗣問題上的爭執(zhí)。
申時行的成功在于圓滑,他既不得罪皇上,也不得罪同僚。失敗在于無為,但是通覽全書,他的下場最為美好。海瑞的成功在于清廉,他能夠嚴于律已,嚴于律人。失敗在于極端,須知不是每個人都能像他一樣安守清貧。
戚繼光的成功在于務(wù)實,他放棄了俞大猷使軍隊現(xiàn)代化的建議。失敗在于為時代所不容,畢竟明朝重文輕武,不允許武官作大。
李贄的成功在于真誠,同時他結(jié)交了大量的豪門貴族。失敗在于妖言惑眾,有些事看破不說破,特別是在以一個以孔孟禮教為意識形態(tài)的農(nóng)業(yè)國。
通覽全書,本書既講政治,又講經(jīng)濟,講了軍事,還講哲學(xué)。好像什么都講了,又好像什么都沒講。
我懷疑作者是理科生,他對歷史的理性分析大于感性認識。對技術(shù)的研討大于對善惡的見解。雖然篇幅甚短,但是整體架構(gòu)要比明朝那些事兒成熟的多,不愧是博士生導(dǎo)師。
要研究明史,還是要看明實錄,然而那個太長了,我決定還是先看錢穆的書。
十五遍讀后感篇三
這是美籍華人學(xué)者黃仁宇寫的一本好書,1979年首先在美國出版,并多次重印。我是在閱讀了王小波的“不新的《萬歷十五年》這本書”一文后,才上網(wǎng)購得此書閱讀的。在讀書中,通過書里提到的文章和人,再去找自己有興趣的書來讀,這種是我自稱為“順藤摸瓜”讀書法。由于這個讀書法,我最近重點購買了一些“讀書筆記”類的書籍來閱讀。
《萬歷十五年》這本書是一本歷史學(xué)范疇的書。在我的讀書目錄里,應(yīng)該是文(文學(xué))、史(歷史)、哲(哲學(xué))三類為主。在閱讀一個人的著作前,最好先閱讀他的傳記或者簡介,這樣,才會對作者寫作的立場、背景、動因等有一個初步的了解,有利于自己對作品的理解。這個也是我自稱為“摸清背景”的第二個讀書法。由于這第二個讀書法,我也購買了比較多的人物傳記來閱讀。
通過讀書,我要建立起自己的讀書方法和閱讀書目體系。
再來談?wù)劇度f歷十五年》這本書吧。全書以萬歷十五年(公元1587年)為歷史時間的橫斷面,然后講述了與這個橫斷面有關(guān)的六個人物――一個皇帝(萬歷)、兩任元輔大學(xué)士(張居正、申時行)、一個模范官僚(海瑞)、一個杰出孤獨的將領(lǐng)(戚繼光)、一個自相沖突的哲學(xué)家李贄。最后,從作者的大歷史觀得出結(jié)論:1587年,即萬歷十五年,表面上無事可記,然而四海升平的表面之下,千年帝國崩潰的隱患早已埋下,所以,書中所述的人物都是悲劇性結(jié)局(皇帝也不例外),故萬歷十五年的歷史,也是失敗的歷史!
希望通過閱讀更多的歷史書籍和做歷史的思考,能對以上問題做出解答。
十五遍讀后感篇四
近日拜讀黃仁宇先生的《萬歷十五年》,此書英文名為“1587,ayearofnosignificance”,可直譯為“平淡的1587年”。黃仁宇先生并非如傳統(tǒng)史記般瑣碎地描寫該年事記,而是以1587年為支點,將明后期的歷史支撐開來,更大的意圖在于從人性角度闡釋中國文明史。我不是學(xué)歷史的,所謂“門內(nèi)看行道,門外看熱鬧”,在熱鬧之余,漸覺歷史大潮從心中涌過,一時感慨萬分,以求一吐為快。
一歷史。
歷史本無所謂錯與對,但人們在討論歷史的時候總愛如此評論:“如果當年韓信在漢中自立為王……”,“假如元朝大軍向日本進發(fā)不遇到海難……”,這些言論無法改變已過去的事實,有意義的在于總結(jié)經(jīng)驗,以改造未來。昆德拉所言“永遠隆起的硬塊”意亦如此。
歷史是欲望推動的,眾多的欲望組成之合力是人類社會發(fā)展至今的力量之源。人類開始住在樹上,想到地面生活更好,就到了地面。先是打獵為生,后覺得植物也不錯,于是開始了種植。當然,這其中固然有很多沖突和矛盾,比如在有的人想從樹上跑下來的時候,其他的強烈反對,“野獸來了怎么辦?”“在地上怎么睡啊?……,這些反對和贊成沖突融合,推動了人類的進步。
最初的人類公社,是人類最團結(jié)的時刻,因為那時人常常挨餓,用馬斯洛的理論來說,就是人的需求還處于最低層——生理需求。要吃飽飯這統(tǒng)一的欲望就是團結(jié)的基石,同一團隊的人必須要相互配合才能獵取到食物。但通常這僅局限于內(nèi)部,在部落與部落之間,如何獲得更多的食物就不再是能靠協(xié)作解決的問題,資源爭斗(搶地盤)則成了更能解決問題的手段,戰(zhàn)爭和掠奪由此而生。
在生理需求得到滿足之后,更高層次需求相應(yīng)而生。得到尊重變成了理所當然的追求。由于得到尊重的主體必然是個人的,這種欲望徹底破壞了團結(jié),成員之間相互沖突,出現(xiàn)了社會等級。
二道德。
等級制度的確立并沒有徹底解決個人與個人之間的欲望的沖突,這種用暴力或者其他強制性力量對沖突進行緩沖,這種沖突急迫地需要解決,同時勝利者希望自己的地位能夠長久保持,因而道德呼之而出。
道德實際上就是對欲望的抑制,是對欲望沖突最有效的協(xié)調(diào)中和。
道德是神秘主義的法律,法律則意味著工具性,這種神秘主義色彩和工具性相互矛盾的兩大特性同存。神秘主義是人類思維的黑洞,是超越人類理性思維之外的東西,中間蘊涵著最強大的能量,這就是道德這個工具難以控制的根源。希特勒從這個黑洞里舀了一點能量出來便世界大亂,拉登沾了一點就能制造“9.11“。
道德自然而然地成為抑制人的欲望的工具,道德本身的神秘主義特點就意味著對道德的理解的多樣性。古希臘的畢達哥拉斯學(xué)派對如何吃面包都做了嚴格的規(guī)定,這讓今天的我們感到好笑;伊斯蘭教的婦女們個個是蒙面大俠,讓漢人望而生畏;縱欲主義和禁欲主義的爭論今天依然激烈,這說明了道德由于其神秘主義特性,無力完成對欲望的徹底控制,道德只是神秘主義的法律,而不是單純的法律,有時相反成了欲望沖突中的武器工具。
事實上中華帝國從古到今,道德都成為了最美妙的工具,自大漢王朝開始,就以道德為根基建構(gòu)社會制度,但德治始終是美麗的夢想,當管理體系中的大多數(shù)成員都把道德當成有效手段,整個社會呈兩幅畫面,一方面,道德追求是人人掛在口頭的目標,然而私下大家都非常默契對追求自己的私欲。出了清官就是楷?!1旧砭鸵馕吨∮泻币?,然后大家都懷著萬分景仰的心態(tài)仰望海瑞,心中卻想著自己的勾當,卻誰也不肯去做海瑞,這就是中國政界的現(xiàn)狀。這也是中國整個社會狀況的縮影,絕大多數(shù)人都將仁義道德披上,穿上這件漂亮絢爛的衣服,以高尚的名義,行茍且之事。
中國古代的德治,畢竟是種境界,全民景仰,只因無法實現(xiàn)而不去要求自己的生活,然而現(xiàn)在的情況是,以國家的名義公然撒謊,在大家都知道是謊言的情況下,搞政治教育,三個代表,事實上連統(tǒng)治者自己也知道是個謊言,公然推行與所言不符之政策,此實為世界奇觀之最。
總結(jié):當?shù)赖伦兂芍e言的時候,對欲望的抑制無能為力的時候,何不撕掉這層厚厚的包袱,以獲新生?欲望是動力,過分地抑制欲望,也讓一切都變得死氣沉沉,自春秋戰(zhàn)國之后,中國從此敗落,蓋為此。
十五遍讀后感篇五
首輔申時行,作者用了很大的篇幅來寫張居正時代的改革、做法、措施,以及張居正和文官集團這個群體的矛盾來源和結(jié)果,以給申時行和事佬的做法做解釋。申時行下定決心做和事佬,是在吸取前人教訓(xùn)和仔細分析各個利益集團的基礎(chǔ)上所做的決定。
作為申時行的前輩和推薦人,張居正一心想要改革,想要以法治國,然而他只能做到強推政令、利用他的門人和私人勉強在部分地區(qū)推行。不僅如此,他深知“為官之道”,自己不做表率,卻只想動他人的“饅頭”,改革難以推行也是自然的。況且,一切歸根究底是官員的俸祿過低,沒有改變這個基本事實,就想要大刀闊斧的改革。改革沒有錯,但改革前的分析做的不夠。這就好比沒有奠基就像蓋摩天大廈、沒有鐵軌就像要火車跑起來。
申時行深知張居正錯在何處和改革行不通的原因,為了與文官集團和解或者向其示好,在上臺后就將僅施行一年的改革制度取消了。
作者還花了較大的篇幅來論述文官集團的形成,和倫理道德與行政效率的關(guān)系。文官集團具有雙重人格,他們既遵從四書五經(jīng)的倫理道德,也同樣不會放棄吞沒百姓的錢財、收受他人的賄賂以維持自己相當標準的生活。正直,是一件商品,用來在皇帝面前展示的。
在那個普通百姓人微言輕的時代,大多數(shù)人將做官看做發(fā)財致富的道路,而張居正的改革觸動了多數(shù)官員的利益,所以行不通。制度好與不好,沒有客觀的評判標準,它符合大多數(shù)人的利益,就是好的;反之則不好。既得利益者沒有評論的權(quán)利。而張居正作為既得利益者,不僅說舊有的制度不好,改了它,還不加遵守。制定了規(guī)矩,只來約束旁人,而不約束自己的,當然就群起而激憤了。
申時行懂這些,他盡量避免惹怒這些個人,盡力做好皇帝和大臣們的傳話筒,從不惹是生非,用力維護著平衡,沒有出大錯,也沒有出彩的地方。
同張居正比,申時行可能過于平和了,但他參透了社會運行的規(guī)則,知道自己無能與它對抗,所以他選擇了適應(yīng),不做那個出頭人。從他本人做和事佬的決心來看,他盡力了,做的不錯。
歷史告訴我們: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無力改變的情況下,適應(yīng)不失為一種選擇。
十五遍讀后感篇六
首輔申時行,作者用了很大的幅來寫張居正時代的改革、做法、措施,以及張居正和文官集團這個群體的矛盾來源和結(jié)果,以給申時行和事佬的做法做解釋。申時行下定決心做和事佬,是在吸取前人教訓(xùn)和仔細分析各個利益集團的基礎(chǔ)上所做的決定。
作為申時行的前輩和推薦人,張居正一心想要改革,想要以法治國,然而他只能做到強推政令、利用他的門人和私人勉強在部分地區(qū)推行。不僅如此,他深知“為官之道”,自己不做表率,卻只想動他人的“饅頭”,改革難以推行也是自然的。況且,一切歸根究底是官員的俸祿過低,沒有改變這個基本事實,就想要大刀闊斧的改革。改革沒有錯,但改革前的分析做的不夠。這就好比沒有奠基就像蓋摩天大廈、沒有鐵軌就像要火車跑起來。
申時行深知張居正錯在何處和改革行不通的原因,為了與文官集團和解或者向其示好,在上臺后就將僅施行一年的改革制度取消了。
作者還花了較大的幅來論述文官集團的形成,和倫理道德與行政效率的關(guān)系。文官集團具有雙重人格,他們既遵從四書五經(jīng)的倫理道德,也同樣不會放棄吞沒百姓的錢財、收受他人的賄賂以維持自己相當標準的生活。正直,是一件商品,用來在皇帝面前展示的。
在那個普通百姓人微言輕的時代,大多數(shù)人將做官看做發(fā)財致富的道路,而張居正的改革觸動了多數(shù)官員的利益,所以行不通。制度好與不好,沒有客觀的評判標準,它符合大多數(shù)人的利益,就是好的;反之則不好。既得利益者沒有評論的權(quán)利。而張居正作為既得利益者,不僅說舊有的制度不好,改了它,還不加遵守。制定了規(guī)矩,只來約束旁人,而不約束自己的,當然就群起而激憤了。
申時行懂這些,他盡量避免惹怒這些個人,盡力做好皇帝和大臣們的傳話筒,從不惹是生非,用力維護著平衡,沒有出大錯,也沒有出彩的地方。
同張居正比,申時行可能過于平和了,但他參透了社會運行的規(guī)則,知道自己無能與它對抗,所以他選擇了適應(yīng),不做那個出頭人。從他本人做和事佬的決心來看,他盡力了,做的不錯。
歷史告訴我們: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無力改變的情況下,適應(yīng)不失為一種選擇。
十五遍讀后感篇七
早年,我的語文老師為我推薦了余秋雨先生的散文——《出走十五年》,當時讀后并未有多少感悟,最近得了空,又重新細讀了一遍,感悟頗多。
余秋雨先生檢視漫漫旅程的每一個腳印,把最精彩的風景留在這部《出走十五年》里。
當你聽到三毛寫的“不要問我從哪里來,我的故鄉(xiāng)在遠方”時你會有何感悟?在沒有看《出走十五年》前,我只是覺得這首歌寫得不錯而已,并未像書中寫的那樣耳膜一震,百脈俱開。也許只有一個真正的旅行者才能體會詞中之意吧!通過語境,我設(shè)想自己以一個東方人的形象不斷出現(xiàn)在一個個西方小鎮(zhèn)的情景,每雙眼睛、每個窗戶都在向你發(fā)問:“你從哪里來”,心中涌現(xiàn)的那句話必然是歌詞中的“不要問我從哪里來,我的故鄉(xiāng)在遠方”吧!我也體會到先生十五年寂寞長途中的“艱難”。
有的人為了賞景而旅行,在游遍聞名遐邇的勝地后興奮地振臂;有的人為了成名而旅行,在行過危險神秘的地域后自豪地炫耀;但也有人,耗費了一生最好的年華,懷揣微薄的盤纏和口糧,卻帶著滿心的虔誠、滿腦的思考,走訪那一個個大城、小鎮(zhèn),走著,記錄著,沉淀著,不畏艱險,周而復(fù)始。先生便是這樣的人,他用腳,用腦,用筆在旅行,現(xiàn)實與歷史的碰撞,和平與戰(zhàn)爭的交替,繁華與蕭條的反差,在他的心中激起層層波浪。于是,他迫不及待地道出他的興奮、愉悅、驚嘆、感動,因為這是一種責任,一種神圣的使命。我細細讀完了這本游記,震撼之余,我的心也得到了無與倫比的滿足。
十五遍讀后感篇八
從小,我就對中國歷史特別感興趣,尤其是中國古代史。通過文字記載,你可以深深地感受到古今的差距。但有一樣?xùn)|西是貫穿古今中外的,就是人的智慧。古代有令人驚嘆不已的各種手工藝,現(xiàn)代有嘆為觀止的高新技術(shù),這都是人的智慧的結(jié)晶。而人的智慧也體現(xiàn)在治國理政上,尤其是帝王?!耙糟~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這一句話就很明顯地道出了歷史的重要性。
黃仁宇先生是我上大學(xué)后,在老師的推薦書目中才知道有這么一個人。在我看來,《萬歷十五年》其實并不算是專業(yè)的歷史書籍,只不過是引導(dǎo)人們從全新的角度去認識歷史,向世人普及歷史。對一般人而言,接觸的歷史就局限于初高中的歷史教科書。對歷史人物及歷史事件的印象就僅僅定位于教科書的描述,如戚繼光=民族英雄。除了從事歷史相關(guān)專業(yè)的人以外,一般人都不會去了解歷史背后的點點滴滴。因此,大部分人對歷史的認知是片面的、呆板的。即使我也喜歡歷史,但曾經(jīng)的我也是這樣。
在還沒看這本書之前,我對萬歷皇帝的印象就是明朝的荒唐皇帝,三十年不出宮門、不理朝政、不郊、不廟、不朝、不見、不批、不講??煽戳诉@本書之后,我才知道萬歷皇帝并不是我想象中那樣的。由于嘉靖皇帝的荒唐事,萬歷皇帝的母親和首輔張居正從小就用儒家的道理來教導(dǎo)他,要求十分嚴格。例如萬歷皇帝很喜歡寫大字,而且年幼時就能寫得很好。可正是由于這樣,首輔張居正并沒有表揚他,反而剝奪了他寫大字的時間,認為是浪費時間,改學(xué)四書五經(jīng)。在我看來,一個孩子能把大字寫得很好就很不錯的了,是值得稱贊的??扇f歷皇帝并沒有得到應(yīng)有的表揚,反而被剝奪了寫大字的愛好??梢哉f萬歷皇帝的童年時很艱苦的,沒有一點樂趣可言。欲帶皇冠,必承其重。也許在大多數(shù)人眼里,這是身為人君所應(yīng)該承擔的責任。但萬歷皇帝也是一個人,他也有作為一個人的需求,他也渴望玩耍、表揚。萬歷皇帝執(zhí)政后期的荒唐與童年長期的壓抑也有一定的關(guān)系。因此,現(xiàn)代的教育比較注重鼓勵孩子,關(guān)注孩子的身心發(fā)展。
而萬歷皇帝登基后,在位初之十年,內(nèi)閣首輔張居正主持政務(wù),實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社會經(jīng)濟有很大的發(fā)展,人民生活也有所提高。親政后,勵精圖治、生活節(jié)儉,有勤勉明君之風范,開創(chuàng)了“萬歷中興”局面。期間主持了著名的“萬歷三大征”,鞏固了漢家疆土。這些都是萬歷皇帝的功績,但現(xiàn)在我們大多數(shù)人印象中的萬歷皇帝都只是一個荒唐皇帝而已。因為萬歷皇帝的執(zhí)政后期,常常沉迷酒色,荒于政事,致使大明王朝逐漸走向衰亡。而為什么萬歷皇帝會突然變得如此荒唐呢?這又不得不提他的太傅張居正了。張居正生前的名聲很好,萬歷皇帝也很信任他。由于改革,張居正得罪了很多人,在他死后,很多他的政敵開始攻擊他。起初,萬歷皇帝還是很信任自己的老師的,維護張居正。但張居正本人在改革期間,由于過于自信和心急,有些手段不太光明磊落,并不符合他臣子的身份。而且張居正并不是清廉的人,他經(jīng)常收受手下的“孝敬”。也許在張居正看來,自己位高權(quán)重,一心一意輔助皇帝,底下的官員的“孝敬”是應(yīng)當?shù)?,并沒有什么不妥之處。在張居正逝世后,他的這些過錯就被他的政敵利用。當他的這些行為被曝光后,萬歷皇帝覺得自己被騙了,在他心中太傅是忠誠的、清廉的,可事實卻狠狠打了他一記耳光。這與他一直受到的儒家教育并不一樣。至此,萬歷皇帝終于了解到儒家表面一套背后一套的本質(zhì)了。萬歷皇帝的信仰崩塌了,他不知道到底什么才是正確的,所以萬歷皇帝后期變得如此荒唐并不是沒有原因的。
除了張居正的形象讓我震驚之外,還有一個著名的歷史人物也讓我重新認識了他。他就是大名鼎鼎的民族英雄戚繼光。戚繼光的確很有才能,也識時務(wù),所以曾經(jīng)也位高權(quán)重。但由于他是張居正提拔的,所以在張居正被清算后,他也被棄用了。這不得不說很可惜,可以說是成也蕭何敗也蕭何了??勺屛掖蟮坨R的是,戚繼光也不是一個廉潔的臣子??赡茉谑廊丝磥?,他的功勞遠超他的過錯吧。
張居正之后的首輔是申時行,一個致力于平衡文武官與皇帝的沖突的忠誠的大臣。他一直深信著萬歷皇帝會改過自新的,萬歷皇帝小小的為君之舉也會讓他欣慰不已。
明代的皇帝,除了世人比較熟悉的朱元璋和朱棣以外,其他的了解的并不算多。對于明朝,總體的印象就是皇帝比較荒唐,宦官比較勢大??戳诉@本書后,我對歷史人物形象有了很大的改觀。無論是哪一個歷史人物或歷史事件,除了官方定位,也有屬于自己的人生。他們并不是教科書上描寫的那么不堪,或那么完美,但他們也是有血有肉的人,是歷史巨輪下的拼搏者。
“總之,在歷史上,萬歷十五年實為平平淡淡的一年?!边@是《萬歷十五年》第一章第一段的最后一句。沒錯,萬歷十五年的的確確是沒發(fā)生什么驚天動地的大事,但歷史的腳步從未停止。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許多歷史大事件都是平常的一點一滴推動而成的。當今的教育體系的確存在不少問題,但我們都在嘗試著改革,慢慢推動著我們的教育向前發(fā)展。只要我們都努力拼搏,我們的教育也必將越來越完善。
十五遍讀后感篇九
《萬歷十五年》是對明代衰亡原因的概括,選取的人物分別反映了不同方面衰亡的原因,而這些原因又可以歸結(jié)到社會制度的某個問題上去,讓人明白明代衰亡的表面與內(nèi)在之間的必然性。
從“表”上看,分為幾個方面:
第一,皇帝制度本身是君主專制,而皇帝決策常常有誤。并且在與群臣的較量中,群臣占優(yōu),皇帝便報復(fù)性地消極怠政。一方面皇帝能力有限,另一方面皇權(quán)正在被變相地攻擊而受限。前朝的集權(quán)化導(dǎo)致了萬歷年的皇帝即便不謀其政也不讓大臣出頭,結(jié)果拖累了社會發(fā)展。
第二,官僚政治嚴重。書中有一句話說“官只擔心民眾吃不飽,不擔心民眾吃不好?!惫賯兏P(guān)心的是“合法與非法的收入”,地位,名利。私心人皆有之,但放到國家層面,缺乏法律規(guī)定,便一發(fā)不可收拾起來。這其中重要的一環(huán)是張居正?!睹鞒切┦聝骸愤@樣評價他:“最奸的奸臣都被他趕跑了,你說誰最奸?!彼麑实蹃碚f是父親一樣的存在,而張居正本身是官僚階層的頂點,是剝削階層的主力。盡管他本人渴望更好地治理國家,重視民生,但他所在的陣營卻因他的力量壯大甚至與他本人、與皇帝對抗。
第三,是崗位待遇問題嚴重。明代官俸之低眾所周知,而正是這一問題導(dǎo)致監(jiān)察部門對腐敗視而不見,從而使人民生活水平與生產(chǎn)力長期低下,轉(zhuǎn)而又威脅到崗位待遇與稅收的規(guī)范性。
第四是部門管理上的不科學(xué)。其嚴重后果從倭寇攻入內(nèi)地環(huán)南京城搶掠后全身而退可見一斑。曾經(jīng)發(fā)展水平世界第一的明朝被日本這樣一個彈丸小國來的流寇惡民如此狂虐,其部門管理確實存在極其嚴重的漏洞。說到底,還是中央機構(gòu)、文官集團沒有一種有效的制度來管理軍事機構(gòu),使其能高效運作又不至威脅中央集權(quán)。而文官集團在日本人的長刀架到脖子上之前并不想有效地解決這個問題,這些人更在意的是壓制武官以獲得更高的社會地位,主導(dǎo)社會風氣,攫取更多物質(zhì)利益。因此,若無張居正這樣的人力挽狂瀾,事情還不知會發(fā)展到什么地步。
然而這四個方面,以及其他未提到的方面,在書中被歸結(jié)到一點上:道德統(tǒng)治社會。以四書五經(jīng)作為不成文的治國方針,讓人的利益、欲望缺乏可見的管制,而使行為與準則漸相背馳,而形成的了“陰”與“陽”。明代是一個充斥著“偽物”的朝代。哲學(xué)家李贄也因研究這種現(xiàn)象而名聲鵲起,最后卻觸犯了士紳階級利益而在當時身敗名裂;張居正生前勵精圖治,死后也被大清算;二輔門生參奏大輔,三輔門人參奏二輔;戚繼光因自己用士兵武器戰(zhàn)斗而得以留職,他的同僚卻因支持技術(shù)創(chuàng)新發(fā)配邊疆,只因技術(shù)發(fā)展要重新洗牌各個衙門和官職。文官集團曾為這個國家立下了汗馬功勞,后來卻成為了社會毒瘤。這不是什么人性的悲哀,人為利益來去本無可厚非,說到底還是治國之本出了差錯。
由此觀之,要整頓的是執(zhí)法制度和力度、社會生產(chǎn)制度、軍隊編制,而最重要的還是限制這些“偽物”,著眼人的生活水平,盡可能利用當時的剝削關(guān)系促進技術(shù)發(fā)展,再促進社會革新,這樣以來就可能為我們的明朝續(xù)上個幾十上百年的壽命了,直到工農(nóng)社會真正的主人再次為自己代言。
可是歷史是不能假設(shè)的,萬歷十五年一去不復(fù)返。我們只有在它的教訓(xùn)之上盡全力把未來的事情做到最好了。
十五遍讀后感篇十
看《萬歷十五年》,與其說是在寫萬歷年間第十五年的概況,不如說在寫整個大明王朝的興衰;與其說是在寫封建王朝的君臣倫理和三綱五常,不如說在訴說整個文官體系的存在及運行機理。今天小編在這分享一些萬歷十五年讀后感給大家,歡迎大家閱讀!
黃仁宇寫的《萬歷十五年》這本書的核心思想就是“萬歷十五年平淡無奇,明朝注定滅亡。”也就是說,在平淡無奇的一些日常生活背后,導(dǎo)致了一個不平凡的大帝國的滅亡,這實在是非常經(jīng)典的。你仿佛看到冰山上面的一角,然后感覺到底下有一個巨大的冰山,在支撐著它,使你認清一個歷史的必然性,明朝的滅亡并不是決定在李自成打進北京城,而是決定在萬歷十五年。
我們可以把萬歷十五年這個時期的明朝看作是一個家族企業(yè),萬歷皇帝就是這個家族企業(yè)的繼承人、董事長;把第二章所寫的首輔申時行當做是他任命的ceo;把第三章寫的張居正這個人,當作是一個前任的ceo,你可以比較前面的ceo跟后面的ceo做法有什么不一樣,從而影響了什么樣的一個未來;第四章,“活著的祖宗”,你可以看作是這個家族企業(yè)所遺留下來的一些企業(yè)文化、企業(yè)的價值觀,所帶來的一些制約,祖宗雖然已經(jīng)死了,可是仿佛活著,你的權(quán)力和限制都是來自祖宗,但是到底對一個人影響有多大,又與這個人的能力有關(guān)系,如果萬歷是唐太宗或者康熙這樣的皇帝,把他擺在同樣一個地方,做的肯定是不一樣的事情。
第五章所寫的海瑞,是一個低階別的政府官、地方官,有點像我們分公司、辦事處的主管。他們直接接觸客戶,立即服務(wù),為當?shù)胤?wù)。然后他也會產(chǎn)生書中所講的困惑:到底是聽朝廷的,還是要聽老百姓的?類似這種矛盾。像以服務(wù)為導(dǎo)向的部門,自然是以客戶為先。但是,朝廷的意愿與百姓的心聲,永遠是兩難的選擇。
接下來戚繼光。戚繼光是一個將領(lǐng),他去打倭寇,這比較像行銷部門,跟競爭對手作行銷的戰(zhàn)爭。例如我從中國臺灣被派到大陸來,就是一個外派的將領(lǐng),就是要來攻打這個市場。而在打仗的過程當中,必須要用掉公司大量的資源,但這個仗要怎么打,公司就要因此決定怎樣去分配資源。
如果說“活著的祖宗”代表了歷史的包袱、歷史的價值觀、或者是朝廷上層的價值觀,第七章講到的李蟄正好相反,代表的是下層平民文化的價值體系和思想體系,他比較接近老百姓,可是跟上層的思想體系有一些沖突,是“自相沖突的哲學(xué)家”。這就好像剛進公司的大學(xué)畢業(yè)生,感覺公司的上層,就像是“被腐化的知識分子”,權(quán)力很高,已經(jīng)萎靡了。
從第一章念到第七章,從“公司董事長”內(nèi)心的轉(zhuǎn)變,一直看到普通人的思想。然后你會慢慢醒悟,平淡的“萬歷十五年”如何決定了幾十年后明朝的滅亡。把它歸到你現(xiàn)在的企業(yè)里面,或許這一周也是平淡無奇,和以前一樣,但可能公司未來的五年就決定在這一周,不是因為這個禮拜產(chǎn)生了什么驚天動地的大變局,不是!而是在這一周背后,有一個很大的冰山、一個很大的體系在運作,有形的官僚體系,加上無形的思想體系在運作,而導(dǎo)致了你五年后的景況。
這本書的價值就在于,當我們觀察身邊周遭組織里的這些人,從他們?nèi)粘5淖龇?、想法、看法當中,可以看到企業(yè)未來的興衰,從而培養(yǎng)出一種對未來的洞察力。所以很值得我們?nèi)テ纷x。
讀史明鑒是一個非常取巧的說法。于我個人來說,看史書實在是個有趣又無聊的過程,有趣在能獲取窺探古人生活的滿足感和對比現(xiàn)今然后評論一二;無聊在既時代久遠又實在事不關(guān)己高高掛起。
看《萬歷十五年》,與其說是在寫萬歷年間第十五年的概況,不如說在寫整個大明王朝的興衰;與其說是在寫封建王朝的君臣倫理和三綱五常,不如說在訴說整個文官體系的存在及運行機理。
歷史上似乎從來完全的贏家或者敗者。張居正,大刀闊斧為國獻策、權(quán)傾朝野官至太師,然而死后仍然難逃權(quán)利肅清家破人亡的歷史悲劇,樹倒猢猻散真是亙古不變的道理;萬歷皇帝,雖貴為天子,也曾勵精圖治為民謀福,然而終究在政治的漩渦中難逃被控制的境遇,最終消極厭世推崇無為而治,落得一代庸君的名聲;海瑞,一生清貧無畏權(quán)貴,為民請命不惜觸怒龍顏,在民間贏得一片好名聲卻也終究落得一個不被重用且萬矢之的的下場;申時行,作為再任首輔,憑借自己的中庸的政治智慧迎合了萬歷后期不為的政治風氣,也算是實現(xiàn)了自己政治抱負,然末了仍然難逃一出被百官參劾的鬧劇,還落了個毫無建樹的名聲。戚繼光,一名大將,有勇有謀,戚家軍的出現(xiàn)讓倭寇小賊聞風喪膽,也讓其他王侯將相惴惴不安,最終豐功偉績敵不過皇權(quán)至上,飽受猜忌而終老。李贄,仿佛是離經(jīng)叛道的代名詞,與集體觀念背道而馳,活在自己的世界為所欲為,飽受爭議又飽受偏愛,極端堅決又極端矛盾,著實是苦悶又漫長的萬歷年間一個光怪陸離的存在。
這是一個最平凡的年份,即便是在萬歷皇帝的眼中也不過是他御宇的第十五年,沒有哪個歷史學(xué)學(xué)者會將這一年拿出來單獨討論。也許是因為作者黃仁宇接觸到更多西方思維,將這樣的思索與中國歷史結(jié)合起來,就碰撞出了奇妙的火花。
傳統(tǒng)的歷史類書籍,多半還是沿用了中國古代的史書寫作方式,即從一個皇帝的登基,講到他的死亡;或是從一個朝代的萌芽,講到它的覆滅。歷史類書籍寫法大多如此。而《萬歷十五年》卻采用了截然不同的寫作方式。它取了一個歷史上似乎十分平凡的年份,卻又在作者筆下十分特殊的年份。作者以這個年份為線索,將重要的人串聯(lián)起來,再根據(jù)這一個人,寫這一個行業(yè)和領(lǐng)域,最終才描繪出整個萬歷時期的變革與命運走向。且本書將幽默詼諧的小說性文字與歷史論文與考究的筆法相結(jié)合,在學(xué)術(shù)的基礎(chǔ)上增加了許多可讀性,想來這也是這本書不僅僅在業(yè)界被廣為贊譽,也是它成為暢銷書的一大原因吧。
作者用了兩章以張居正和申時行為切入點來講治國之道與朝堂交錯,又用海瑞的傳奇來講經(jīng)濟發(fā)展,用戚繼光的故事講治軍之道與文武沖突,再用李贄的想法講思想的發(fā)展與矛盾。看似每一章之間是單獨分離的,但事實上這些人又有著各種關(guān)系,譬如說戚繼光被懲罰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在于與張居正關(guān)系較好。而治國之道的闡述,又與文武官員的不同特點有著很大的關(guān)系。作者將人物之間互相關(guān)聯(lián)起來,也將不同的領(lǐng)域相互關(guān)聯(lián)起來。最后我們才會發(fā)現(xiàn),歷史的發(fā)展不單單由任何一個方面,而是縱觀全局,交錯推動。我想,作者所贊同的“大歷史觀”也可在此窺見一二。
十五遍讀后感篇十一
2、宗法制的社會結(jié)構(gòu)傳統(tǒng)、廣闊的國土、眾多的人口,在當時交通信息極不發(fā)達的小農(nóng)社會背景下,自然而然就發(fā)展出了以道德為準繩,以士大夫階層為統(tǒng)治階級的形式,這是歷史的必然。
3、中國是一個道德觀念極其盛行的國家。常言道,道德是要求自己的,如果用在了要求別人身上,那多半要出問題。但這種觀點,一是很難落實,二是這本身也是一道道德標準本身。其實中國人的道德觀念,是分受眾的,有些只適合士大夫為代表的的所謂精英階層;而有些則是針對底層民眾的。
4、越是深入歷史,越是發(fā)現(xiàn)歷史的現(xiàn)實性。以前讀書時候時候,教科書上賦予的歷史觀,在萬歷十五年這類書籍面前,已然全部面目全非。先不說教科書上那些傾向性的表達,即使是客觀表達,在你深入了解那些結(jié)論背后的事件人物以后,也可能會有全然不同的觀感。這就好像一條你認為很有道理的道理,但當你運用到具體事務(wù)中的時候,又會碰到諸多問題。當你終于在不斷摸索中明白了其真諦以后,雖然你仍然認可這條道理,但那種感悟是截然不同的。
5、最后,這是一本好書,值得對歷史有興趣的人去閱讀、思考。
十五遍讀后感篇十二
早在兩年前,朋友便送了我這本書,但最近我才剛剛開始翻閱,本書一共有七章,我一口氣看完了第一章——萬歷皇帝。
萬歷(1573年-1620年7月),是明神宗朱翊鈞的年號,明朝使用此年號共48年,為明朝所使用時間最長的年號。萬歷10歲就早早登基,是個不折不扣的小皇帝,在元輔張居正的輔佐之下,迅速成長起來,張居正在職期間,萬歷皇帝對他十分信任,認為張居正“夫人不言,言必有中”。
在萬歷剛登基時,先皇的元老重臣高拱認為他只是小孩兒,不能擔此大任,讓萬歷的處境十分為難,而這時張居正建言獻策,建議直接罷免其官職,解決了登基以來的第一個危機,由此保障了皇室的安全。
此后,張居正又監(jiān)管了萬歷的教育事務(wù),對其非常嚴厲,小萬歷時刻把敬天法祖(作為皇帝最重要的任務(wù))放在心上,在他登基還不滿4個月的時候,天上出現(xiàn)了類似流星的天文現(xiàn)象,那是被認為這是上天降災(zāi)的警告,因此小萬歷為了讓消除天心的不快,保證國泰民安,修省(時刻檢討自己的行為、思想)兩年之久。之后物力的節(jié)約也在進行,張居正教導(dǎo)萬歷,為人主者,應(yīng)該注意天下臣民的衣食,而不是珠寶玉器是否充足等等,萬歷皇帝對張居正已經(jīng)不僅僅是信任了,到后來已經(jīng)成為了依賴,張居正的父親去世,按照慣例,張應(yīng)該返鄉(xiāng)守孝兩年,但是萬歷認為他自己不能離開張居正的輔佐,不顧群臣的反對,讓張居正留京守孝。
在張居正父親去世后的第五年,張居正也去世了,享年58歲,萬歷皇帝加封他為太師銜,這是文臣中至高無上的'榮譽。但是這個榮譽并沒有持續(xù)多久,張去世之后,百官們紛紛投訴張居正,認為張是個巨貪之人,在其位不謀其職,四處斂財,仿佛張居正是一個窮兇極惡之人,之后,萬歷收繳了張居正的所有財產(chǎn),并狠狠地懲罰了他的家族。
身前無限光榮,死后凄慘無比。張居正也沒辦法再出口解釋,身為臣,那么必然懂得君心難測。
十五遍讀后感篇十三
明萬歷十五年,即公元1587年,在中國歷史上原本是及其普通的年份。但是黃仁宇先生在《萬歷十五年》這本書中,以該年前后的史事及生活在那個年代的人物為中心,抽絲剝繭,梳理了中國傳統(tǒng)社會管理層存在的種種問題,并在此基礎(chǔ)上探索現(xiàn)代中國應(yīng)當汲取的經(jīng)驗,教訓(xùn)。
黃仁宇先生在這本書中,分別講述了萬歷皇帝朱翊鈞,首相張居正、申時行,古怪的模范官僚——海瑞,孤獨的將領(lǐng)——戚繼光以及自相沖突的哲學(xué)家——李贄六位歷史人物的生平事跡。他們互相獨立,同時之間又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令人印象深刻的有好多地方。
萬歷皇帝不同于明王朝之前的皇帝,他的職責和權(quán)限已與前代大有不同。他的祖先一言一行都被臣下視為道德標準,而他卻是在他的臣僚教育之下長大的。他的責任范圍乃是這群文臣們所安排的,他的情感更需做絕對的抑制。他與他的祖先們雖然在他們臣僚的協(xié)助下,平常生活工作的形式相似,但在本質(zhì)上卻毫不含糊。
明太祖朱元璋立國之初設(shè)立了作為行政工具的文官制度,但此時的文官卻早已成熟。多少年來,文官已經(jīng)形成了一種強大的力量,強迫坐在寶座上的皇帝在處理政務(wù)時擯棄他個人的意志?;实蹧]有辦法抵御這種力量,因為他的權(quán)威產(chǎn)生于百官的俯伏跪拜之中,他實際上所能控制的則至為微薄。此時的文官們需要的只是一個個性情平淡的君主作為天命的代表,其任務(wù)就是在他們爭端無法解決時做出強制性的仲裁。他們要求這位守成之主與日常的生活隔絕,在仲裁中不夾帶個人的嗜好和偏愛以引起更多的糾紛。簡單的說,就是皇帝最好毫無主見,因此更足以代表天命。這種關(guān)系,已經(jīng)由萬歷的曾叔祖弘治做出了榜樣。弘治皇帝越是歉抑溫和,聽憑文臣們的擺布,文臣們就越是稱頌他為有道明君。
這樣一個皇帝,實際上已經(jīng)不是國事的處置者,而是處置國事的一個權(quán)威性的象征。他應(yīng)該做到寓至善于無形。如果他能夠保持感情與個性的真空,經(jīng)常演習(xí)各種禮儀,以增強抽象的倫理觀念,他就和上述要求恰相符合。到萬歷皇帝這一年,由于其特殊性,更是能通過各種事例體現(xiàn)這一點。萬歷皇帝在從政后期,看破這一點,雖然依舊有被老祖宗賦予的權(quán)力,但是這權(quán)力已經(jīng)“無能為力”,遂轉(zhuǎn)而“無為”。
他的兩任首輔兼老師儼然是兩個極端,張居正鋒利,申時行圓滑。無論是鋒利還是圓滑的處事風格,目的都是為了萬歷朝堂的穩(wěn)固。可惜,歷史悠久的文官制度所帶來的弊端,以道德代替法律,終究讓他們所做的一切都無法真正解決問題。張居正死后被他一手培養(yǎng)的皇帝批判,后人也顛沛流離。申時行也不得善終,無法功德圓滿。拋去他們首輔的身份而言,精通儒學(xué)的他們,將忠君做到了極致。萬般皆下流,惟有讀書高。如果我是張居正,如果我在1584年還活著,我一定淚流滿面。身為讀書人,寧可枝頭抱香死,不曾吹落北風中。他所有讀書人的高傲,和自己向往的君子之風,在萬歷皇帝的猜疑中,灰飛煙滅。可是人間再無張居正,人間再無申時行。這一切一切的源頭,是當年暗流不斷的朝堂,更是綿延了幾千年的文官制度。
海瑞就是這一制度下最具代表的人物。他是個清官,毋庸置疑。但清官不是萬能的。他清廉、節(jié)儉、不畏權(quán)貴、不屑與官場的腐敗之風為伍,這是從小接受的儒家教育的結(jié)果。他將道德視為至高無上的準則,甚至在判案過程中依舊秉承著道德原則。“他不是依靠強有力的機構(gòu)而只憑個人的判斷去裁決為數(shù)眾多、頭緒紛繁的爭執(zhí),其是否能一一做到合情合理,無疑是一個極大的疑問?!彼麜。阌怪靡?。這并非是他個人之錯,政府不用技術(shù)和經(jīng)濟的力量扶植民眾,而單純依靠政治上的壓力和道德上的宣傳,結(jié)果只能是事與愿違。而遏制法治的成長發(fā)育,以抽象的道德代替法律,是極為危險的一種方式。海瑞以一己之力想對抗整個文官集團,甚至在他被免官之時說“舉朝之中,皆婦人也?!敝粫鳒p他同僚對他的同情。
相對于海瑞,戚繼光這個武將甚至可以說是更明白為官之道。戚繼光有著很高的軍事能力,在當時全國邊防守衛(wèi)混亂的情況下,他成功組建并訓(xùn)練了戚家軍,使這支部隊成為了抗倭的一把利刃。明朝中后期有才能的武將已經(jīng)消失殆盡,筆者說,戚繼光是一位孤獨的將領(lǐng)。不似明前期的武將似百花爭奇斗艷,這個時期,只有戚繼光一枝獨秀了。不得不說,明前期的軍事力量非常強悍。自古以來就有這么一句話,文官可亂國,但只有武力可以覆國。所以每個朝代都在盡力打壓武將的權(quán)利。明朝也不例外?!暗蹏能婈?,經(jīng)常的任務(wù)是面對內(nèi)部的叛逆,而非外部的侵略者”。這句話,放在今天來看,簡直是不可思議。在當時卻是實實在在的現(xiàn)實。書中對邊界軍隊的描述來看,不知有多少馬匹,不知有多少士兵,沒有組織的軍隊后勤補給,可以說邊防的守衛(wèi)軍,形同虛設(shè)。無法想象,這個時期積貧積弱不僅僅是百姓,軍隊也無法避免。
至于哲學(xué)家李贄,他不相信衛(wèi)道士們口中的「存天理,滅人欲」,認為衣食住行就是天理,人欲是一種很正常的存在,這是實話。但是,他也是矛盾的,就如同千千萬萬與他一樣,從小接受儒家文化教育長大的書生們,似乎是在思想上認同道德,而大部分人卻不能身體力行。李贄說出了他們不敢承認的真話,卻只是停留在了表象上,而真正的問題來源于這個時代與社會,讓他無法從中超脫出來。他的一生都在試圖與整個社會抗爭,而自身也是矛盾的,最后,自殺在了監(jiān)獄中,也許,這就是這個封建時代的悲劇。
作者將這一年放進了世界史中,讓人對西方的崛起和東方的衰落有了一個大致的對比。從這一年開始,世界悄然改變,西方書寫了一部大國崛起史。表面上四海升平的大明,已經(jīng)走到了它發(fā)展的盡頭。
十五遍讀后感篇十四
宋明兩朝江南經(jīng)濟都是很活躍的,但是經(jīng)濟上的發(fā)達被沒有倒推政治上的破局,展現(xiàn)出死局。其實是缺乏張居正那樣的經(jīng)世之才的破局者。張死后一直沒有掌控全局的首輔,可以避免皇帝與大臣之間的內(nèi)耗。申時行作為太極高手,非常清楚自己面臨的現(xiàn)實,在皇帝與大臣之間充當和事佬。其后的首輔們均不能做到如此。內(nèi)耗不斷,君臣二心,再加上大臣之間的派系爭斗,使得朱家朝廷沒有能力從民力發(fā)達的江南抽取資源。先是改革與守舊之爭,后是宦官與東林黨人,尤其是后者。需要注意的是魏忠賢這個人,官方定位大奸大惡之徒。我認為是片面的,實際上他是張死后唯一可以掌控一切的人,因為碰上了一個熱心建筑事業(yè)的皇帝。
仔細看看魏忠賢“專權(quán)時代”,大明朝雖然天災(zāi)不斷,后金叛亂不斷,但至少可以控制的局面,朝廷可以從江南收取民力資源。崇禎拿下魏忠賢也沒有錯,但是沒有魏忠賢掌控資源的能力,他收回了魏忠賢的權(quán)力,但是沒有收回魏忠賢收取資源的能力。這就悲劇了,崇禎太操之過急了,這與他性格有關(guān)。權(quán)力之所以誘人,是因為權(quán)力背后獲取資源的能力。魏之后,東林黨人上臺,這是一群滿嘴仁義道德,一肚子男娼女盜之徒,根本無能力掌握時局。事實上這些出至江南的東林人,本身就與江南作坊主有緊密關(guān)系。
中國古代,大多數(shù)讀書人都是有錢人家,貧苦人是沒機會、沒資源、沒能力讀書的。這樣的東林人又怎么會從南方汲取民力、財力以支援北方的戰(zhàn)時呢。實際上宋明兩朝,包括后來的大清朝,江南民間都有豐富的民力、財力,只是中央沒有汲取資源的能力,亡國已成必然。
讀后感大全圖文推薦。
《萬歷十五年》讀后感孤單星球讀后感《你不知道將來有多好》讀后感《追憶似水年華》讀后感。
十五遍讀后感篇十五
最近讀得最好的一本歷史書。之前對明史一點都不感興趣,因為這個朝代好像真沒什么特別有意思的事情。特別是萬歷十五年這么一個不知名的小時期。但是沒想到,萬歷十五年居然發(fā)生了那么多事情,真的很有意思。
作者查閱了打量的史料,把浩瀚歷史長河中的一個小點給放大,有血有肉的重現(xiàn)了歷史,沒有史學(xué)家陳腐的史料和數(shù)據(jù)堆砌,卻有很多人物故事和言語的.記錄,而且沒有臉譜化的夸張,表現(xiàn)了多樣的人物性格。
作者分別選出了各個方面的杰出代表,統(tǒng)治者萬歷皇帝,是政治經(jīng)濟文化的虛位元首,張居正,申時行是政治和經(jīng)濟的代表;戚繼光是軍事的代表,李贄是文化的代表。
通過對他們描寫,以小現(xiàn)大,對明代的政治經(jīng)濟文化的進行了一次宏觀的總結(jié)。
十五遍讀后感篇十六
讀罷黃仁宇的《萬歷十萬年》,不得不對本書作一個高度的評價。短短四個篇章,從萬歷及兩位首輔的角度揭示了大明帝國在長期“不事朝政”的萬歷手下正常運轉(zhuǎn)的奧秘;后三篇章選取了萬歷年間具有代表性的三個人剖析了萬歷這個時代。其中最令人感慨的,必是張居正、申時行兩位首輔。在筆者眼中,前者是一位素質(zhì)過硬的政治家,后者是一位聰明絕頂?shù)墓倭?。但如果給他們打分的話,兩者我都不會給滿分,因為兩個聰明一世的人在同一個問題上犯了不一樣的錯誤,一個向左,一個向右。
一不一樣的人眼中有不一樣的歷史。
在分析、比較這兩位首輔之前,筆者認為有必要闡明這樣一個觀點:不一樣的人眼中有不一樣的歷史。同樣一段《明實錄》中的史料,由于史官對事件背后的故事不會有詳盡交代(甚至是為了政治利益能夠篡改歷史),不一樣的人會從同一段史料中得到不一樣的結(jié)論。
例如在談到隆慶年間的首輔高拱被黜一事時,黃仁宇認為是高拱一句“十歲孩童如何治天下”的言論體現(xiàn)了其謀逆之心,從而得出張居正與馮保聯(lián)合罷黜高拱是維護了大明江山的結(jié)論。在筆者看來,這一結(jié)論多少有些荒謬。第一,從政治意圖來看。明朝文官大部分是政治動物,他們的所作所為必定貼合“贏利遠大于風險”這必須律。“高拱謀反”的獲利無非是繼續(xù)做首輔或者自我登基,而付出的卻是身家性命乃至九族安危。況且太平盛世謀反乃是滑天下之大稽!第二,從史料看來,并無充足的資料能夠證明“高拱謀反”(史料中并無高拱收買內(nèi)侍、準備兵丁武器等行動)。若將黃仁宇先生的“謀反”理解為“攝政”,那么對于一個10歲的天子,任何人成為首輔必然都會“攝政專制”。第三,從結(jié)果來看,如果高拱是真的謀反,他的下場會是罷黜這么簡單嗎?第四,就張居正、馮保和高拱的關(guān)系來看,他們完全有理由陷害高拱。張居正并非高拱的親信,高拱對權(quán)力的獨攬已經(jīng)引起了諸多大學(xué)士的不滿,自然也危及張居正的安全。而高拱對馮保的升遷也屢次阻攔,足以引起他的憤恨之情。所以,高拱被黜是張居正和馮保的陰謀,他們將高拱原話中的“孩童”改為“天子”,這句話便有了十足的殺傷力。這么一個簡單的文字游戲獲得的回報便是張居正的首輔地位和馮保的司禮監(jiān)秉筆太監(jiān)一職。能夠說除了獲利之外,張居正能夠自保,馮保能夠復(fù)仇。
除了對“高拱罷黜”一事筆者與黃仁宇先生觀點不一樣外,“徐階是強占土地的富豪、地主”和“鄭貴妃是聰明的女政治家”的觀點筆者也不是完全認同。此外還需指出黃仁宇先生在第一章中所犯的一個小錯誤,即宮女“許配”給太監(jiān)后并非成為“答應(yīng)”。“答應(yīng)”是侍奉皇上的地位較低的宮女,而這種被稱為“對食”的現(xiàn)象并非是光明正大的。
以上是筆者闡述的一個基本觀點:不一樣的人眼中有不一樣的歷史。
二“官僚”和“政治家”的名詞解釋。
下頭筆者將對“官僚”和“政治家”連個名詞進行簡單的解釋。在筆者看來,政治家相對于官僚,對政事更加負責,出發(fā)的角度基本上是江山社稷、道德禮儀;而官僚關(guān)心更多的是自身的地位和安全。在那里不妨列舉幾位名人。徐階(嘉靖年間首輔)是政治家和官僚的綜合體,并且他在這兩方面都相當出色,在嘉靖年間的首輔之爭中不但政績上有所建樹,最終也得以保全自身;嚴嵩是不折不扣的官僚,他應(yīng)對蒙古騎兵入侵京城附近地區(qū)的行為作出的“不抵抗”的決定至今令人唾棄;海瑞是一個純粹的政治家(實際上他是懂得官場之道的,可是卻絕不踐行),但很不幸的是他也是一個不合格的政治家;抗倭名將戚繼光也是一位優(yōu)秀的政治家和官僚的綜合體。
筆者說張居正是一名政治家,并非說他不懂為官之道,只是他升遷太過剛愎自用,不知韜光養(yǎng)晦,才在死后遭挖墳鞭尸抄家(這和多爾袞何其相似?。?,所以不能稱之為合格的官僚;說申時行是一位出色的官僚,但同時他也是一名較為合格的政治家,畢竟治理黃河和封貢互市都是他不可抹殺的功勞,但因為他在“爭國本”事件中太過圓滑,首鼠兩端的行為觸犯了文官集團堅守的道德禮儀,所以才黯然退出政治舞臺。若兩人做比較的話,張居正是政治家的代表,而申時行是官僚的代表。
三張居正和申時行。
自古以來,君權(quán)和相權(quán)是一種博弈平衡的關(guān)系??墒窃诿鞔?,作為君權(quán)外圍的宦權(quán)也加入了這種博弈。君權(quán)的外圍有宗室、外戚和宦官三種,但在明朝,宗室被打壓(為了防止靖難之役重演),外戚勢力弱小,宦權(quán)得以提高(尤其是東廠出現(xiàn)之后)。就相權(quán)而言,在明太祖朱元璋撤銷宰相后跌入低谷,但之后出現(xiàn)的內(nèi)閣又極大地提升了文官集團的權(quán)力。大學(xué)是手中有權(quán)力,而言官御史們有戰(zhàn)斗力,他們的目的有的是為了個人私利,但大部分是為了江山社稷或道德禮儀,所以文官集團內(nèi)部也是矛盾重重。君權(quán)時而聯(lián)合相權(quán)對抗宦權(quán),時而聯(lián)合宦權(quán)對抗相權(quán),但都是為了尋找權(quán)力的平衡點。若宦權(quán)與相權(quán)聯(lián)合,那兒皇權(quán)便岌岌可危(天啟年間的魏忠賢及閹黨造成的動亂就是一例)。對于張居正和申時行而言,前者維護的是相權(quán)(是自身的相權(quán)而非整個文官集團的權(quán)力),后者維護的是君權(quán)。
這種情景的產(chǎn)生,主要原因在于兩人所處的時代環(huán)境不一樣。張居正當政時,萬歷正處于青少年時期,不可能完全獨立地把握政局,所以張居正扮演了臣子、導(dǎo)師和嚴父三種主角。他是一位合格的教師,教習(xí)經(jīng)史,并適當調(diào)整科目以使萬歷朝向正確的方向發(fā)展(避免了萬歷沉迷書法而重蹈宋徽宗的覆轍);他也是一位合格的臣子,對于一個10歲的天子,他聯(lián)合宦官馮保、外戚李太后穩(wěn)定了政局,避免了朝政動蕩。同時在前期,他肅清吏治,任用賢人,使得大明帝國能夠正常運轉(zhuǎn)。但作為一名“嚴父”來說,他的行為太極端,在萬歷心中播下了仇恨的種子暫且不說,他當政后期任人唯親、扶植私黨、排除異己都在與他有利益沖突的文官心中埋下了導(dǎo)火索。更重要的一點是,由于張居正和其親信勢力過于龐大,影響到了皇權(quán),所以張居正死后的悲慘結(jié)局也可想而知。張居正確實有過硬的政治素質(zhì),但太過剛愎自用、傲慢自大,才不會有一個完美的收場。此外,還需張居正一個并非高瞻遠矚的決策,那就是“考成法”。最初施行時確實增加了財政收入,但也導(dǎo)致了明朝中后期一個極為嚴重的社會矛盾——流民現(xiàn)象。所以張居正當政前期的表現(xiàn)令人嘆服,但后期其盲目自大卻又令人扼腕嘆息!
作為張居正的親信和萬歷的教師,申時行成為首輔的時候,萬歷已經(jīng)成為了一個心智成熟的成年人。加之張居正的前車之鑒,申時行的政治風格更傾向于溫和穩(wěn)重。例如張居正剛?cè)ナ罆r,言官大臣紛紛上述彈劾,申時行既不參與彈劾自我的教師(在其他人眼中他不搞政治投機),也不維護自我的教師(不與眾矢之的統(tǒng)一戰(zhàn)線以維護自身安全),但暗中他還是極其照顧張居正的家人,多次暗中阻止吵架等活動。由此可見,申時行處事確實圓滑。而卻他上任之后立刻廢除了張居正的“考成法”,大大緩解了社會矛盾;他任用潘季馴治理黃河,對蒙古采取封貢互市政策,這都是他不可磨滅的攻擊。但作為一名官僚而言,他對君權(quán)的態(tài)度在“爭國本”事件上與文官集團的道德立場完全相悖,導(dǎo)致辭官回家的慘淡收場。
在對待君權(quán)的態(tài)度上,張居正的極左做法觸怒了君權(quán),申時行的極右做法觸犯了相權(quán),所以他們在權(quán)力博弈中并未找到平衡點,結(jié)局也就不那么完美??墒窃凇俺赏鯏】堋钡臋?quán)力斗爭中,千百年來哪有完美的結(jié)局呢!
四這本書帶給我們的啟示。
黃仁宇先生在書中也降到了海瑞、戚繼光和李贄三人,他們代表了不一樣階層不一樣環(huán)境的人,但同樣懷有“治國平天下”的夢想。當年明月曾說過:“‘知行合一’這句話,張居正讀懂了,海瑞沒有讀懂?!蔽蚁肫堇^光和李贄也都讀懂了,僅有海瑞一個人生活在他那“非黑即白、非是即非”的教條主義世界中。
應(yīng)對同樣的現(xiàn)實,戚繼光順從了,人們在他的殺敵保固與為官的左右逢源中卻讀不出他的無奈與孤獨;李贄選擇了出價,卻始終無法割舍對這個社會的關(guān)心,同樣更不會有人讀懂他孤傲的悲涼。
這本書給我們展示了一個歷史的大失敗,大明帝國這臺生銹的機器已經(jīng)經(jīng)不起任何折騰,只是依靠文官集團和幾個強有力的君主在維持著齒輪的正常運轉(zhuǎn)。張居正的折騰(京察、考成等)造成或加劇了社會矛盾,而申時行、王錫爵等人的“無為而治”反而更加有效。但最終,崇禎皇帝,這個有勇氣、有骨氣、有決心可是缺乏知人和遠見之明的君主改革了驛站制度,社會矛盾加劇,加之四方戰(zhàn)火和天災(zāi)人禍,導(dǎo)致了整個大明帝國的滅亡。
之后建立的大清帝國,類似的體制、類似的經(jīng)濟模式也預(yù)示著歷史的大失敗會繼續(xù)上演。中國的這種所謂的封建專制體制并不見得比資本主義落后,只是一個延續(xù)了上千年的制度在腐敗的鐵銹出現(xiàn)后,自然落后于一桿新制的槍炮。
十五遍讀后感篇十七
早就耳聞過《萬歷十五年》,一直很好奇,究竟是一本怎樣的好書呢!然而本人才識短淺,對中國古代的歷史又不甚感興趣,終日只做些個打發(fā)時間的無聊之事,并無意志能夠沉下心來拜讀大作。近日,機緣巧合,我終于有幸能夠跟著黃仁宇先生一起去走向那個年代,用一種完全不一樣的眼光來審視那段歷史和那段歷史中的人物。不覺一種相見恨晚之感油然而生,也然世之傳言--這著實是一本能夠并已經(jīng)在海內(nèi)外產(chǎn)生巨大影響的好書。
《萬歷十五年》,英文名“1587,ayearofnosignificance”。正如作者自譯的這個名字一樣,1587,相對于中國這樣一個有著兩千多年歷史,發(fā)生過無數(shù)大事件的國家來說,這一年真的太平靜了。然而作者卻憑借其嚴謹?shù)闹螌W(xué)態(tài)度,扎實的治學(xué)成果帶領(lǐng)我們從這個毫無大事可記的年份中發(fā)生的一些小事看起,去鳥瞰整個明王朝的衰敗的背影,進而分析整個中國在近代衰落的原因。
1587,始于萬歷皇帝要舉行午朝大典的一個謠傳,終于皇帝要對前宰輔張居正調(diào)查。期間作者洋洋灑灑數(shù)萬言,盡述萬歷皇帝的悲苦而又機械的一生。萬歷并非像我們原先想象中的一樣是個昏庸無能的君主。他也有理想,小時也很機敏,也想成為彪炳千古的一代明主,到最后都想做成一個有血有肉的人。然而那個急需一個明主的時代,卻恰恰是一個容不下明主的時代,于是萬歷終于從文官集團終日拿來教育人,管理社會的虛偽的封建道德禮教的枷鎖中心灰意冷下來,對朝事日趨冷淡,對人生日趨失去希望!當他最終在立儲這件事中屈服的時候,他也就成了真正的“活著的祖宗”。他擁有至高無上的皇權(quán),但是他又決斷不了任何大事。他悲劇的一生,他有似工具的一生告訴我們的是這個時代的帶給人的無盡的痛苦。
1587,距離首輔張居正過世已經(jīng)五年了。雖然他早已不在人世,但圍繞他的風波并未隨他而去。此刻萬歷正在重新認識這個他昔日的老師,他絕對信任首輔!然而,在文官集團的集體操縱和誹謗下,現(xiàn)實告訴他的是,這個他絕對信任和尊敬的人卻是一個實實在在的偽君子。從昔日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擁有絕對權(quán)威的首輔到現(xiàn)在為“萬人唾棄”的偽君子,我們僅僅感嘆于世態(tài)滄桑似乎還不夠。張居正在位的時候,為國辦了不少好事,他想成為相管仲樂毅那樣的人物,他想匡扶社稷,拯救蒼生。他要輔佐8歲的皇帝成為新的彪炳史冊的賢主明君,開創(chuàng)“萬歷盛世”。但是他越是努力,卻越成為眾矢之的。他當然可以憑借其一時的權(quán)勢和萬歷的信任而暫時安穩(wěn),但是當其一旦失去這種權(quán)勢和信任的時候,他也就摔的越重。歷史的發(fā)展趨勢是他所不能夠左右的,即使是生為人君的萬歷也無可奈何,因此他的這種抗爭也就成了一種痛苦的悲號!悲號過后,他也就隨著黃土一同走進了歷史,留與后人或是或非的評說!
1587,此時正是首輔申時行當權(quán)的時代,他已在這個位置上面四年了!申時行和張居正一樣,也是萬歷的老師,深受萬歷的信任。他早年受張居正提拔而能位列大學(xué)士。但是他這個人極會為人,雖得張居正提拔,卻能夠在清算張居正的運動中免受牽連,最后還能身居首輔。由于親眼目睹了前幾任的種種結(jié)局,他深知當時文官集團的勢力之大。即使是人君萬歷尚且拿他們毫無辦法,更何況與他呢。于是,他就充當起了和事佬的角設(shè),憑借其過人的眼光和杰出的政治才干去化解各種隱伏的危機,他要調(diào)?;实叟c文臣的矛盾,他要調(diào)解文臣與武將之間的矛盾,他還要調(diào)解各文臣集團之間的矛盾,等等。他就是這樣的一個和事佬,以至后人在歸結(jié)其功績的時候盡無事可記。要知道盡管是“被人唾罵”的其前任張居正都有不少讓人們不得不承認的功績啊!然而正是這種無功績恰是他的最大的功績,他很好的完成了在那中社會條件下一個首輔所能夠做的事情--調(diào)和矛盾!然而,生于那個時代,他即使有再高的能力,也免不了最后丟官歸家的命運!
1587,還有傳奇人物海瑞的辭世,孤獨將領(lǐng)戚繼光的離開,思想家哲學(xué)家李贄的剃度為僧。他們都免不了悲劇的命運。正如作者在書中末尾寫道的一樣:
“1587年,是為萬歷十五年,丁亥次歲,表面上似乎是四海升平,無事可記,實際上我們的大明帝國卻已經(jīng)走到了它發(fā)展的盡頭。在這個時候,皇帝的勵精圖治或者宴安耽樂,首輔的獨裁或者調(diào)和,高級將領(lǐng)的富于創(chuàng)造或者習(xí)于茍安,文官的廉潔奉公或者貪污舞弊,思想家的極端進步或者絕對保守,最后的結(jié)果,都是無分善惡,統(tǒng)統(tǒng)不能在事業(yè)上取得有意義的發(fā)展,有的身敗,有的名裂,還有的人則身敗而兼名裂。”
讀到此,我們也就初步理解了作者所宣揚的.“大歷史觀”了。正是作者以淵博的知識結(jié)構(gòu)高屋建瓴的解讀那段歷史,為我們提供一種不同于以往的看待歷史的眼光。他著眼事情雖小,但反映的時代和歷史卻很大。見微知著,處處體現(xiàn)著認識的智慧。
大歷史觀,需要我們跳出當前的視野局限,把目光放到更加廣闊的時代背景中去了解歷史,正視現(xiàn)實,開創(chuàng)未來。
初讀下來,已讓我陷入深深的思考當中了……。
十五遍讀后感篇十八
歷史都已是過去時,記載是對是錯再也無法考證。同時也是偏聽與兼聽的區(qū)別。不同的人出于不同的目的,給出事物的部分細節(jié),甚至是錯誤的,以達到盲人摸象,使讀者走向作者設(shè)定的形象。
其實一直感覺像是明朝那些事兒的節(jié)選,但是似乎又站在另一個角度去分析回答了問題。挺客觀的,提出了文官集團與象征皇帝這個點。一個國家宗教團體必須要有一個可以團結(jié),寄托信仰的對象。而這個集合又怎樣的決策,最終走向哪兒又與少數(shù)利益集團密不可分。
申先生作為和事佬確是在盡力的調(diào)節(jié)這個平衡,腦海中一直浮現(xiàn)風起長林中荀白水的身影。這兩個人都是一直在平衡,在外人看來都是迂腐的存在,但實則一切的做法也都不無道理。
【本文地址:http://aiweibaby.com/zuowen/167431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