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要注重任務導向,引導學生進行主動學習和合作學習。編寫教案前應該充分了解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學習情況。這些教案范文展示了教師的專業(yè)素養(yǎng)和對學生學習的關愛和期望。
一年級立體圖形的認識教案篇一
教學目標:1、復習確定物體位置的方法,讓學生體會可以用不同方法確定物體的位置,物體位置的關系是相對的。
2、進一步體會確定位置的學習價值,感受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教學重點:能用數(shù)對、方向和距離描述平面圖中物體的位置。
教學難點:能準確用數(shù)對、方向和距離描述平面圖中物體的位置。
設計理念:讓學生在在討論中進一步明確確定物體位置的不同方法,體會用不同方法確定物體位置的特點和作用。讓學生用數(shù)對、方向和距離來描述平面圖中的物體位置體會確定位置的學習價值,感受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教學步驟教師活動學生活動。
整理與反思提問:在現(xiàn)實生活中,我們一般是怎樣描述位置的?
(用上、下、前、后、左、右主要用來確定現(xiàn)實空間中物體的位置。)。
在平面圖形上可以怎樣確定圖形的位置?
(可以用數(shù)對確定平面圖上物體的位置;)。
請學生利用語言來描述教室里的一些物體位置。
(如:小明坐在我的左邊;講臺在我的前面,我的位置在教室可以用數(shù)對(3,2)表示……)。
確定位置時還應用過哪些知識?
(用東、南、西、北,南偏東,南偏西,北偏東、北偏西……,還可以將方向與角度距離結合起來描述物體的位置)。
小結:方向以及把方向和距離結合起來,既可用來確定現(xiàn)實空間中物體的位置,又可來確定平面圖上物體的位置。
指名回答。
學生回答。
同桌的學生互說。
集體交流。
分組討論。
分組匯報。
練習與實踐一、指導學生完成第一題。
1、提問:孔雀園在大門的哪一面?(北面)。
2、2、提問:孔雀園在獅虎山的哪一面?(南偏西)。
3、3、討論:為什么孔雀在北面,現(xiàn)在又在南偏西的位置?
小結:物體的位置可以用不同方法確定,物體。
位置的關系是相對的。
4、4、同桌的同學用方位詞相互說一說平面圖上某一景點的位置。
5、讓學生用數(shù)對描述各景點的位置。
提問:在用數(shù)對確定物體的位置時要注意什么?
小結:在用數(shù)對確定位置時要先確定表示該景點所在的列,再確定該景點所在的行。在列和行之間用逗號進行分隔,并加小括號)。
二、指導學生完成第二題。
出示平面圖。
提問:從圖中可以直接看出哪些信息。
(如:電信大樓在電視塔的北面;市民廣場在電視塔的東面……還可以知道這幅平面圖的比例尺是1:50000)。
提問:要知道市民廣場、電信大樓、市政府、少年宮的實際距離可以怎么辦?
(必須先量出這幾個位置距離電視塔的圖上距離,再根據(jù)圖上距離計算出實際距離)。
適時追問:怎樣求實際距離?
(可以根據(jù)圖上距離和比例尺列方程解答。也可以用圖上距離除以比例尺?!?。
讓學生量一量,并計算出市民廣場、電信大樓、市政府、少年宮距離電視塔的實際距離并將(1)、(2)兩個問題填完整。
集體校對。
提問:要在圖中表示出百貨大樓和圖書館的位置,必須明確哪幾因素?
(確定方向、角度、圖上距離)。
適時追問:如何求出圖上距離?
(可以根據(jù)實際距離和比例尺列比例式解答,也可以用實際距離乘以比例尺進行解答……)。
提問:在確定角度時要注意什么問題?
(要以南北方向的這條線為0刻度線并確定好方向)。
學生獨立計算并畫圖教師巡視適時對后進生進行輔導。
三、指導學生完成第三題。
讓學生根據(jù)提供的2路公共汽車的行駛路線圖,說說這路公共汽車從紅梅新村到淮定橋的具體行駛方向和經過的站點。
指名回答。
學生思考回答。
同桌之間相互討論。
同桌學生相互交流。
學生自由回答。
獨立在書上的景點旁用數(shù)對表示出來。
指名回答。
學生回答。
新課標第一網。
同桌相互交流自己的方法。
學生獨立完成(1)、(2)兩個問題。
集體交流訂正。
學生自由回答。
同桌交流自己的方法。
指名回答。
獨立先計算再在書上完成畫圖。
同桌先互相交流。
學生集體交流糾正。
一年級立體圖形的認識教案篇二
師:上課。
生:老師好。
師:同學們好。
師:同學們,你們喜歡動畫片嗎?
生:喜歡。
師:今天老師帶同學們去看兩段動畫片,你愿意嗎?
生:愿意。
師播放動畫片。
動畫一:大懶和小懶搬西瓜搬不動就滾。
動畫二:三個小猴子抬箱子。
師:大懶和小懶可真聰明呀。小猴子們?yōu)槭裁床贿@樣做呢?
生:因為習慣是圓的,箱子滾不動。
師:看來,不同形狀的物體有著不同的特性。今天我們就來認識幾種常見的立體圖形。
板書:認識圖形。
分一分。
師:請同學們拿出自己帶的物體,把形狀相同的放在一起。
師:你為什么要這樣分呢?
生:因為它們的形狀是一樣的。
師:老師也帶來一些物體。請同學們和老師一起來分一分。
課件演示分物。
師:像這樣形狀的物體就叫長方體,這樣的叫正方體,這樣的叫圓柱,這樣的叫球。
師:你手中有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嗎?請你拿出來摸一摸。
摸一摸學生動手摸。
師:請你說一說你摸的感覺。
生:長方體長長方方的。
生:每個面平平的,每個面不一樣。
師:誰愿意再來說一說。
生:正方體四四方方的,每個面都一樣,穩(wěn)穩(wěn)地。
師:請你來摸一摸。
師:再和同桌說一說。
生:圓柱直直的,兩頭有圓形,放倒能滾動。
生:球可以到處滾動。
師:在桌子上玩一玩,看看他們是怎樣滾動的。
生:圓柱只有放倒了才能滾動,球可以隨便滾動。
師:你們說的可真棒。
師撿起學生掉的球。
師:誰的球滾到老師這了?這件事充分說明了球是可以隨意滾動的。
師:我們已經了解了各種圖形的特性了。現(xiàn)在我就來考考大家,你有信心嗎?
生:有。
猜一猜老師從袋子中任意拿出一種物體,請你大聲喊出它的名字好嗎?
生:好。
師拿出長方體。
生:長方體。
師拿出圓柱。
生:圓柱。
師拿出正方體。
生:正方體。
師:你們表現(xiàn)的真好,請給自己鼓鼓掌。
師:下一關:摸一摸。你有信心嗎?
生:有。
師:請你拿出小組的學具袋。老師說一個名字,你就拿出這樣的物體。
師:請你拿出一個球。
生:拿球。
師:請你拿出一個長方體。
生:拿出長方體。
師:請你拿出一個正方體。
生:拿出正方體。
師:剛才每個人都按照老師的要求摸出了物體,你們可真棒。
一年級立體圖形的認識教案篇三
教學目標:1、復習變換圖形位置的方法。
2、能按要求對圖形進行平移、旋轉以及放大縮小的操作。
3、復習鞏固軸對稱圖形的特征。
4、運用變換圖形的位置的方法進行一些簡單的設計。
教學重點:按要求對圖形進行平移、旋轉以及放大縮小的操作。
教學難點:按要求能很準確地對圖形進行平移、旋轉以及放大縮小的操作。
設計理念:讓學生動手操作體會圖形的平移和旋轉、圖形的軸對稱以及圖形的放大與縮小,并掌握相應操作技能。運用變換圖形的位置的方法進行一些簡單的設計,通過這樣的設計活動,進一步體會平移和旋轉的方法和價值,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創(chuàng)新意識。
教學步驟教師活動學生活動。
整理與反思一、復習圖形變換的方法:
提問:你知道變換圖形位置的方法有哪些?
(平移、旋轉)。
決定平移后圖形位置的關鍵是什么?
(1、平移的方向2、平移距離)。
決定旋轉后圖形位置的關鍵是什么?
(1、旋轉的方向2、旋轉的角度)。
怎樣能不改變圖形的形狀而只改變它的大???
(按比例放大或縮小)。
學生回答。
指名回答。
指名回答。
學生回答。
練習與實踐一、指導完成第一題。
提問:什么樣的圖形是軸對稱圖形?
小結:沿著一條直線對折,兩邊能完全重合的圖形是軸對稱圖,這條直線就是對稱軸。
先判斷給出的幾個圖形中哪些是軸對稱圖形,并畫出對稱軸。
集體交流校對,突出對稱軸的條數(shù)。
(第一個圖形是五條對稱軸,第二個圖形是一條對稱軸,第三個圖形是三條對稱軸,第四個圖形不是軸對稱圖形)。
二、指導學生完成第二題。
集體討論:怎樣畫出圖a的另一半,使它成為一個軸對稱圖形?
小結:先以虛線為對稱軸,描出上半部分的對稱點,再順次連接各點,就可以得到圖a的另一半。
提問:圖形b怎樣進行平移?
(先在圖形b上確定一個點,將這一點向右平移5格,再依次描出其它點,再連接各點)。
指導將圖c繞o點旋轉90度。
小結:先描出圖形繞o點旋轉以后的各點再連接。
提問:將圖d按3:1的比放大時要注意一些什么問題?
學生獨立畫圖,教師巡視,個別輔導。
出示正確畫法,集體校對。
三、指導學生完成第三題。
1、請學生根據(jù)要求把圓進行平移。
提問:在平移時要注意什么問題?
可以確定圓心,將圓心向右平移5格。
2、畫出圓平移后與已知線段所組成的軸對稱圖形的對稱軸。
3、啟發(fā)學生思考:畫出的對稱軸與圓和已知線段的關系。
(相互垂直)。
四、指導學生完成第四題。
1、先讓學生按1:2的比畫出把一個三角形縮小后的圖形。
2、讓學生算一算縮小后的圖形與原來圖形的面積比。
3、引導思考:什么樣的比是要求將圖形的放大,什么樣的比是要求將圖形縮小。
指名回答。
集體交流總結。
學生獨立判斷。
并在書上畫出所有的對稱軸。
集體交流校對。
學生回答。
集體交流總結。
指名回答,進行補充。
學生小結。
指名回答。
學生回答。
集體交流補充小結。
學生獨立畫圖,集體訂正。
指名回答。
學生獨立完成。
學生按要求畫圖。
指名回答。
學生先畫圖。
獨立計算。
學生對比習題,總結結論。
實踐與創(chuàng)新指導學生完成第五題。
1、指出(1)題圖中選擇了哪兩種瓷磚。
2、從4種瓷磚中每次選擇兩種設計不同的大正方形圖案。
3、交流展示。
4、全課總結:通過本節(jié)課的復習,你鞏固了哪些本領。
學生回答。
學生運用平移和旋轉的方法獨立設計。
集體交流。
一年級立體圖形的認識教案篇四
【教學實錄】。
教師:上課!
學生:起立,老師您好!
教師:小朋友們好,請坐!
教師:今天這節(jié)課呀,李老師邀請了一位小客人,大家想認識一下嗎?
學生:想。
教師:那給點掌聲,咱們歡迎歡迎。(學生鼓掌,教師出示課件)。
(課件動畫中出現(xiàn)一位機器人)。
學生:有。
教師:看來同學們今天是信心十足啊。都想得第一?,F(xiàn)在,機器人就想考驗大家了。首先,請大家把桌面上形狀相同的物體放在一起。
(學生開始擺東西,一會后,教師播放音樂示意學生坐端正)。
(音樂停)。
教師:第一、第三和第六小組的同學動作最快。(教師表揚該三組的學生)。
教師:同學們都分得很好,誰能說一說你是怎樣分的呀?
(學生舉手回答)。
教師:來,你來說一說,你怎么分的?
學生:他們都是一樣的。
教師:他們形狀都是一樣的,對嗎?誰再來說說?你來。
學生:我這個是正方體,有六個面,每個面都是正方形。
教師:正方體,她課前預習了,真棒啊,她都知道這個是正方體了。誰再來說一說?來,你來說一說。
學生:我是按圖形分類。
教師:哦,按照形狀相同的分,這些,圓圓的物體,對嗎?(教師拿著圓柱形的教具),好,請大家再把它輕輕地放進去。
教師:其實,這些形狀相同的物體,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名字,想知道嗎?
學生:想。
教師:大家拿出數(shù)學書出來,翻到32頁,看一看,叫什么名字。
學生:長方體,正方體,圓柱體,球。(學生一邊回答,教師一邊板書)。
教師:大家表現(xiàn)得真好,來,給自己鼓鼓掌。
(學生鼓掌)。
學生:好。
教師:(舉起一個長方體)這是?
學生:長方體。
教師:真棒。(舉起圓柱)這個。
學生:圓柱。
教師:(舉起球)這個?
學生:球。
教師:(教師舉起正方體)這個。
學生:正方體。
教師:恩,剛剛是我舉起來,現(xiàn)在,我說一個物體,你們舉起來,好嗎?
學生:好。
教師:請大家舉一個長方體。
(學生動起來,找出長方體,并舉起來)(教師巡堂指導)。
教師:好,放下,再來,請大家舉一個圓柱。
(學生動起來,找出圓柱,并舉起來)(教師巡堂指導)。
教師:好,請大家舉正方體。
(學生動起來,找出圓柱,并舉起來)(教師巡堂指導)。
教師:好,放下。1、2、3(教師做出坐端正的動作,示意要學生坐端正)。
學生:坐端正。
學生:好。
教師:小組活動。
(小組活動熱鬧地開展起來,學習氣氛濃厚,教師巡堂)。
(教師播放音樂,示意學生安靜并坐端正)。
教師:我剛才看了一下,每個小組的同學都積極地參與了活動,非常棒。同學們,我們現(xiàn)在能說出它們的名字了,老師這里有它們的大頭貼,誰能對號入座,把它們貼上去呢?(教師舉起手,示意學生舉手回答)。
(學生舉手)。
教師:好,來,這位女同學。
(學生上黑板貼)。
(學生舉手)。
教師:好,你來。(學生貼長方體的圖片)。
教師:還有很多照片呢,誰再來?來,你來。
(學生貼圓柱的圖片)。
教師:還有一張照片,請那位男同學來。
(學生貼球的圖片)。
教師:它們都貼對了嗎?
學生:貼對了。
學生:想。
教師:好,請你們選擇一個做你們的好朋友,然后摸一摸,看一看,看看它們是張什么樣,摸上去是什么感覺。好,開始。
(學生活動起來,教師巡堂指導)。
一年級立體圖形的認識教案篇五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83頁的“整理與反思”,“練習與實踐”第1~4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通過復習加深對整數(shù)、小數(shù)、分數(shù)和百分數(shù)的理解,進一步明確有關數(shù)的意義和基本性質,體會整數(shù)與小數(shù)、小數(shù)與分數(shù)、分數(shù)與百分數(shù)的內在聯(lián)系。
2.讓學生體會到數(shù)在刻畫現(xiàn)實世界中數(shù)量關系與空間形式方面的價值。
3.發(fā)展學生對數(shù)學的積極情感。
教學重點:
分數(shù)和小數(shù)的基本性質。
教學難點:
整數(shù)、小數(shù)和分數(shù)之間的聯(lián)系。
教學準備:多媒體。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我們學過了哪些數(shù)?舉例說明。
(1)追問:-1、-2…是整數(shù)嗎?
判斷:a、自然數(shù)都是整數(shù)b、整數(shù)就是自然數(shù)c、負數(shù)比0小d、負數(shù)都是整數(shù)。
填空:個一千是一萬;一億里面有()個千萬;30是由()個萬組成的;49個億、49個萬個49個一組成的數(shù)是()。
3.回顧分數(shù)的意義。
(1)你能想到哪些用分數(shù)表示信息的例子?
(2)誰來說說分數(shù)的意義?你對單位“1”是怎樣理解的?
(3)什么是分數(shù)的基本性質?應用分數(shù)的基本性質可以解決哪些問題?
學生交流。
4.回顧小數(shù)的意義。
(1)舉例什么樣的數(shù)是小數(shù)?你認為小數(shù)與分數(shù)有怎樣的關系?
(2)小數(shù)的性質是什么?
5.回顧百分數(shù)的意義。
(1)你能想到哪些用百分數(shù)表示信息的例子。
(2)百分率、百分比。
二、鞏固練習。
1.完成83頁的第1題。
學生填寫在書上。
2.3.7元=()元()角0.45時=()分。
4000千克=()噸200秒=()分()秒。
3.完成84頁的第3題。
先說說你能獲得哪些信息?
指出:“23:00”不表示數(shù)量的多少。
3.課后完成84頁第4題。
學生交流。
三、小結。
通過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學生交流。
四、作業(yè)新課標第一網。
完成《練習與測試》相關作業(yè)。
板書設計。
關于數(shù)的認識的復習。
關于數(shù)的認識的復習。
教學課時:。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進一步加深對整數(shù)、小數(shù)、分數(shù)和百分數(shù)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掌握因數(shù)與公因數(shù)、倍數(shù)與公倍數(shù)、奇數(shù)與偶數(shù)、素數(shù)與合數(shù)的含義。鞏固讀數(shù)與寫數(shù)的方法。
2.進一步體會不同領域數(shù)學內容的聯(lián)系和綜合。
3.使學生感受新知識獲得的過程,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意識。
教學重點:
分數(shù)、小數(shù)、百分數(shù)之間的聯(lián)系和區(qū)別。
教學難點:
整除中的有關概念。
教學準備:多媒體。
教學過程:
一、整理與反思。
1.結合第5題練習。
讓學生說說正數(shù)與負數(shù)、
分數(shù)與小數(shù)、
百分數(shù)與分數(shù)的聯(lián)系和區(qū)別。
2.第6題。
先讓學生獨立寫一寫,
再讓學生適當小結寫法。
3.完成第7、8兩題。
小數(shù)點位置的移動怎樣引起小數(shù)大小的變化?
學生交流。
4.結合第9題小結。
(1)讀表中各數(shù),并在小組里說說自己的想法。怎樣讀。
(2)改寫與求近似數(shù)的區(qū)別。
(3)適當小結整數(shù)、小數(shù)、分數(shù)和百分數(shù)大小比較的方法。
二、練習與實踐。
(1)讀出下面的數(shù)。
4003400340033043000000。
指出:讀整數(shù)時,每四位一級,每級按個級上的數(shù)讀,并讀出級名“萬”或“億”。
(2)寫出下面各數(shù)。
三千五百。
三千五百萬三千五百。
十二億三千五百萬。
注意:每個數(shù)中“0”的個數(shù)。
三、小結。
通過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學生交流。
四、作業(yè)。
完成《練習與測試》相關作業(yè)。
板書設計。
關于數(shù)的認識的復習。
一年級立體圖形的認識教案篇六
教學內容:教科書105頁“整理與反思”的前半部分,完成“練習與實踐”第1~6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進一步掌握幾何體的特征,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加深對長方體、正方體和圓柱體的表面積的意義的認識。
2.運用分析、比較等方法,理解體積和容積的聯(lián)系和區(qū)別。
3.運用立體圖形表面積的知識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豐富解決問題的策略。
教學重點:
掌握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的表面積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能靈活運用表面積知識正確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教學準備:多媒體。
教學過程:
一、復習表面積計算。
1.復習表面積的意義。
提問:什么是立體圖形的表面積?拿出立體圖形的教具,觀察這些形體,一邊用手摸一邊說出每個形體的表面積包括哪幾部分的面積。
2.復習圓柱的側面積。
圓柱的側面展開是什么形狀?側面展開的長方形的長、寬與圓柱有什么聯(lián)系?
3.歸納表面積計算方法。
互相說說長方體、正方體和圓柱表面積計算方法,然后指名交流,教師及時板書。
4.引導思考圓柱表面積有沒有其它計算方法?結合圓柱表面展開圖和圓的面積推導過程,學習小組展開討論。
5.第3題。
指名板演,集體訂正,讓學生說明每一步求的什么。
二、復習體積(容積)知識。
1.復習體積(容積)的意義。
提問:什么是物體的體積?什么是物體的容積?體積和容積之間有什么聯(lián)系和區(qū)別?
2.復習體積(容積單位)。
提問:常用的體積(容積)單位有哪些?(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升、毫升)。
讓學生用結合實際生活比畫出1立方米、1立方分米、1立方厘米的大小。
師:你能說一說相鄰單位之間的進率嗎?
3.第1、2題。
說明單位換算的方法:在名數(shù)換算時,要先看是高級單位換算成低級單位,還是低級單位換算成高級單位,再想這兩個單位間的進率是多少,然后用相應的方法求出結果。
三、綜合練習。
1.第6題。
要求說一說解題的每一步求的什么,三道題解題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2.第4題。
配上的這塊玻璃是什么形狀?它的長、寬各是長方體的哪條棱?
指名學生板演。集體訂正。
3.第5題。
要求學生合作小組討論,學生獨立完成。
四、小結。
通過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學生交流。
五、作業(yè)。
完成《練習與測試》相關作業(yè)。
板書設計。
關于圖形的認識、測量的復習。
關于圖形的認識、測量的復習。
教學內容:教科書105頁“整理與反思”的后半部分,完成“練習與實踐”第7~11題。
教學目標:
1.進一步理解常見幾何體的體積計算公式及其推導過程,體會相關體積公式的內在聯(lián)系,感受探索幾何體體積計算方法的一般策略。
2.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發(fā)展學生靈活應用相關數(shù)學知識和方法的能力。
3.進一步感受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體會學習數(shù)學的重要性。
教學重點:
理解幾何體的體積計算公式及推導過程。
教學難點:
能靈活運用相關數(shù)學知識正確解答實際問題。
教學準備:多媒體。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二、整理與反思。
1.提問:你能說一說各立體圖形體積的計算公式嗎?
學生口答計算公式。
2.請大家回憶立體圖形體積公式的推導過程,想一想它們之間的聯(lián)系,與同學們進行交流。
三、練習與實踐。
1.第7題。
學生讀題后獨立思考并解答,重點使學生認識到:填在沙坑里的沙可以看成長方體,這個長方體的長和寬大約等于沙坑的長和寬,高就是填入的沙的厚度。
2.第8題。
學生讀題后說說從題中獲得了哪些信息,如由題中已知的圓柱儲水箱的側面展開是一個正方形可以知道圓柱的底面周長和高相等,都是6.28分米。
3.第9題。
學生讀題后說說解題思路,如根據(jù)圓錐的底面周長可以先求出圓錐的底面半徑,然后求圓錐形小麥堆的體積,最后求小麥堆的重量。
追問:計算過程中需要注意些什么?
(計算圓錐體積時不能忘了乘以1/3;最后要將小麥堆的重量改寫為“噸”。)。
4.第10題。
學生讀題后說說對計算機包裝箱尺寸的理解,即這個長方體包裝箱的長是380毫米,寬是266毫米,高是530毫米,然后計算體積,并將最后結果取近似值。
5.第11題。
學生思考每一個問題是求什么,如:第一個問題是求圓柱的底面積;第二個問題是求圓柱的表面積--一個底面面積加上側面積;第三個問題是先求圓柱的容積,然后再求水的重量。
四、小結。
通過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學生交流。
五、作業(yè)。
完成《練習與測試》相關作業(yè)。
板書設計。
關于圖形的認識、測量的復習。
關于圖形的認識、測量的復習。
教學內容:完成“練習與實踐”第12~13題。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操作等活動認識正方體和正方體的展開圖,能在展開圖中找到長方體和正方體相對的面,能判斷一些平面圖形折疊后能否圍成長方體、正方體。
2.通過選擇幾張合適的長方形和正方形紙片圍成一個長方體或正方體,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想象力。
3.通過“包裝箱的設計”,引導學生在具體的操作中,選擇出合理的包裝樣式,體現(xiàn)了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化,同時也進一步培養(yǎng)了學生的空間觀念。
教學重點:引導學生觀察相對的面在不同展開圖上的分布情況,發(fā)現(xiàn)其中的規(guī)律。
教學難點: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觀念。
教學準備:多媒體。
教學過程:
一、長、正方體的展開圖。
1.復習長方體和正方體面的特征。
2.提問:沿著長方體或正方體的棱剪開,可以得到長方體或正方體的展開圖。
(投影展示長方體、正方體展開圖各一幅)。
展示學生的不同的展開圖,發(fā)現(xiàn)規(guī)律。
二、圍長方體或正方體。
1.第12題。
(1)引導學生理解題意:
第一,每種規(guī)格的長方形或正方形鐵皮都有若干張,無論怎樣選擇,鐵皮的張數(shù)都有足夠多;第二,焊接的長方體或正方體水箱是無蓋的,因此每次只需選擇5張鐵皮。
(2)學生自行選擇后進行交流,教師及時評價。
三、
1.出示兩只火柴盒,讓學生思考,有幾種不同的包裝方法,怎樣包裝最省料?
2.交流歸納:有三種不同的包裝方法,a面重疊(上下疊);b面重疊(前后疊);c面重疊(左右疊)。大面重疊,比較省料。
3.練一練:完成教科書p107頁第13題。
(1)引導學生通過動手操作,得出比較合理的三類方案,第一類,擺2層,每層12塊;第二類,擺3層,每層8塊;第三類,擺4層,每層6塊。每一類的具體擺法都有若干種。
(2)學生完成后教師及時展示學生的方案(可畫出每種方案的示意圖),做出評價。
四、小結。
通過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學生交流。
五、作業(yè)。
完成《練習與測試》相關作業(yè)。
板書設計。
關于圖形的認識、測量的復習。
一年級立體圖形的認識教案篇七
第10課時(總第19課時)。
一、教材分析。
【復習內容】。
【知識要點】。
1.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體的位置;
2.用東、南、西、北描述物體的方向;
3.用數(shù)對表示物體的具體位置;
4.比例尺的知識。
【新舊教材差異】。
這部分知識舊教材中沒有安排,新教材增加的教學內容。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通過復習,比較系統(tǒng)地綜合地運用各種描述的方法描述并確定物體。
的位置,體會用不同的方法確定位置的特點和作用;能綜合地運用比例尺的知識確定物體之間的圖上距離或實際距離。
2.在復習中訓練并培養(yǎng)學生的方向感和空間觀念、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
際問題的能力以及識圖、作圖的能力。
3.在復習中讓學生感受數(shù)學與生活的關系,利用數(shù)學自身的魅力發(fā)展學生對。
數(shù)學積極的情感,激發(fā)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積極性。
二、教學建議。
1.教學p.110“整理與反思”,主要復習確定物體位置的方法。在組織學生討論“我們學過哪些確定物體位置的方法”以及“在確定位置時,還應用過哪些知識”這兩個問題,讓學生在討論和教師的引導中進一步明確確定物體位置的不同方法,體會用不同的方法確定物體位置的特點和作用。
2.在完成p.110-111的“練習與實踐”時,第1題先讓學生用東、南、西、北等方位詞描述動物園中各景點之間的位置關系,再讓學生用數(shù)對描述上述關系,幫助學生在交流中進一步體會可以用不同的方法確定物體的位置以及物體的位置關系是相對的。第2題先讓學生根據(jù)提供的平面圖用方向和距離描述圖中建筑和場所的位置,再讓學生根據(jù)給出的兩組方向和距離在圖中確定百貨大樓和圖書館的位置,從而使學生進一步明確方向和位置綜合確定位置的方法,掌握相關的操作技能。第3題根據(jù)提供的公共汽車的行駛路線圖,說說公共汽車行駛的方向和經過的站點,有利于學生進一步體會確定位置的學習價值,感受數(shù)學與生活的關系。
三、知識鏈接。
1.位置與方向(教科書二上p.56例題,p.58例題)。
2.認識方向(教科書二下p.45例題,p.47例題)。
四、教學過程。
(一)交代學習任務。
談話:同學們,我們今天復習“圖形與位置”。
板書:圖形與位置。
(二)整理與反思。
1.我們學過了哪些確定位置的方法?
2.請大家利用我們教室里面的物體,用上、下、前、后、左、右來描述這些物體的位置?
3.請大家利用我們學校和學校周圍的物體,用東、南、西、北來指明物體的方向和位置?
大家還記得用數(shù)對的方法表示嗎?
(1)用數(shù)對表示三角形三個頂點a、b、c的位置。
5.練習:(五下p.16練一練)。
7.練習:(六下p.57練習十二的第1題)。
(1)少年宮在學校的北偏東方向()米處。
(2)科技館在學校的北偏()方向()米處。
(3)新華書店在學校的南偏()方向()米處。
(4)郵局在學校的南偏()方向()米處。
8.剛才我們復習了把方向和距離結合起來表示物體的準確位置,這里的距離都是已知的,但有的時候需要我們計算,這時又需要用到什么知識?(比例尺)。
9.練習:(六下p.57練習十二的第4題)。
根據(jù)下面的描述,在平面圖上表示出各場所的位置。
(1)紅光中學在中心廣場南偏東45度方向800米處;
(2)勝利小學在中心廣場南偏西60度方向600米處;
(3)體育館在中心廣場北偏西30度方向500米處;
(4)在中心廣場北邊700米處修一條紅旗路,穿過中心大道,并與中心大道垂直。
(三)練習與實踐。
1.第1題先讓學生獨立思考,然后同桌交流,再全班討論。討論時注意及時糾正學生交流中出現(xiàn)的錯誤或不夠準確的表述。還要提醒學生用數(shù)對表示位置時,第一個數(shù)表示第幾列,第二個數(shù)表示第幾行。
2.第2題讓學生獨立完成后,組織全班校對討論。提醒學生注意:量圖上距離時要中心點到中心點,計算實際距離時數(shù)字比例尺可以轉換成線段比例尺,使用量角器時要引導學生注意兩個重合。
3.第3題先讓學生獨立思考,然后同桌交流,再全班討論。
(四)全課總結。
今天的復習,你對哪些知識有了更清楚的認識?有哪些問題需要注意?
習題精編。
1、用數(shù)對表示點a、b、c的位置。
2、
(1)用數(shù)對表示圖中三角形三個頂點a、b、c的位置。
(2)如果把三角形向右平移4格,你能用數(shù)對表示出平移后三角形三個頂點的位置嗎?
(3)把三角形繞c點順時針每次旋轉90。,先畫出第一次旋轉后的圖形;再分別畫出第二次、第三次旋轉后的圖形。
(4)用a1、a2、a3分別表示a點旋轉后的位置,并用數(shù)對表示。再順次連結a、a1、a2、a3、a,看看是什么圖形。
3、算一算,填一填。
(1)書店在區(qū)政府()面()米處。
(2)銀行在區(qū)政府()面()米處。
(3)圖書館在區(qū)政府()偏()()。()米處。
(4)人民會堂在圖書館()偏()()。方向()米處。
4、下面是新建地鐵2號線的行駛線路圖。
(1)地鐵2號線由市醫(yī)院向北偏()()。的方向行()千米到達中心廣場。
(2)由中心廣場向南偏()()。的方向行()千米到達少年宮。
(3)市立小學在體育館()偏()()。的方向()千米處。
5、下圖是一個戰(zhàn)斗機的雷達屏幕,每兩個相鄰圓之間的距離是10千米。
(1)友機a在他的南偏東30。方向40千米處;
(2)友機b在他的南偏西30。方向40千米處;
(3)敵機c在他的北方60千米處;
(4)敵機d在他的北偏東60。方向50千米處,在圖中表示出這四架飛機的位置。
6、根據(jù)圖提供的信息回答問題。
(1)電影院距中央廣場多少米?
(2)汽車站在中央廣場南偏東60。方向1200米處,請在圖中標出汽車站的位置。
(3)“奧體大道”與湖北路垂直相連,在湖北路西、南京路以北,與南京路相距1000米,請作圖表示出“奧體大道”。
一年級立體圖形的認識教案篇八
教學內容:教科書97~98頁“整理與反思”前半部分,“練習與實踐”第的1~6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加深對直線、射線和線段特征的認識,進一步理解它們之間的關系。
2.使學生進一步積累認識立體圖形的學習經驗,增強空間觀念。
3.感受空間與圖形領域學習內容的趣味性和挑戰(zhàn)性,增強學習數(shù)學的信心。
教學重點:
使學生加深對直線、射線和線段、角等特征的認識,理解它們之間的關系。
教學難點:
用量角器量角、畫角,理解垂直與平行的關系,畫垂線。
教學準備:多媒體。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同學們,從今天起我們將對小學里學過的幾何初步知識進行系統(tǒng)復習。
今天我們先用“畫一畫”的方法復習線和角。
二、復習線段、射線和直線。
1.用兩點畫線:根據(jù)已知的兩點,你能畫怎樣的線?看看你畫的線有什么特點?
(先獨立畫線,然后互相說一說各自的發(fā)現(xiàn)再填在表格里)。
指出:線段、射線和直線都是直的,線段是直線的一部分;線段有兩個端點,是有限長的;射線只有一個端點,直線沒有端點,射線和直線都是無限長的。
2.完成“練習與實踐”第2、3題。
三、復習角。
剛才,我們復習了線段、射線和直線的知識,接下來用同樣的方法來復習角。
1.讓學生自己畫一個任意角。
讓學生過一點畫兩條射線,說一說這兩條射線組成了什么?(板書:角)。
你能說說怎樣的圖形是角嗎?(從一點引出兩條射線所圍成的圖形,叫做角。)。
2.畫不同的角:從一點引兩條射線畫不同的角,并將角分類,同桌比一比,看誰畫得角種類多,并交流各種角的特征。
3.完成“練習與實踐”第5題。
4.量角。
嘗試完成練習與實踐第6題,教師巡視指導。
交流量角的方法:頂點與中心對齊,一條邊與0刻度線對齊,從0度起讀出另一條邊指向的刻度,就是角的度數(shù)。
每位同學任意畫一個角,先判斷是銳角還是鈍角,再測量,同桌互相檢查和指導量角的方法。
四、復習垂線和平行線。
1.任意畫兩條直線:在同一平面內,畫兩條直線,并研究這兩條直線的位置關系。
2.完成“練習與實踐”第1、4題。
學生交流。
五、小結。
通過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學生交流。
六、作業(yè)。
完成《練習與測試》相關作業(yè)。
板書設計。
關于圖形的認識、測量的復習。
關于圖形的認識、測量的復習。
教學內容:教科書97~98頁“整理與反思”后半部分,“練習與實踐”第的7~10題。
教學目標:
1.通過復習,使學生加深對平面圖形基本特征的認識。
2.感受空間與圖形領域學習內容的趣味性和挑戰(zhàn)性,增強學習數(shù)學的信心。
教學重點:
使學生進一步積累認識立體圖形的學習經驗,增強空間觀念。
教學難點:
用所學的知識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準備:多媒體。
教學過程:
一、整理與復習。
請大家回憶,我們學過哪些圍成的平面圖形?如果把這些平面圖形分成兩類,可以怎樣分?
引導:由線段圍成的平面圖形分為一類,由曲線或由曲線和線段共同圍成平面圖形分為一類。
學生畫出的三角形、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高,在畫出的圓中用字母標出圓心、半徑和直徑。
二、復習三角形的知識。
1.三角形的概念。
我們已經學過三角形,請同學們自己畫出幾種不同的三角形。教師巡視。
三角形具有什么特性?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這一特性?
想一想三角形的高指的是什么,怎樣畫一個三角形的高。
2.三角形的分類。
同學們剛才畫了幾種不同的三角形,它們有什么不同?是按照什么標準分類的?
(兩種標準:按角分類,按邊分類。)。
按照三角形中角的不同可以把三角形分成幾類?它們分別叫做什么三角形?
(可以把三角形分成三類:銳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鈍角三角形。)。
每類三角形的三個角各是什么角?我們學過什么特殊的三角形?(等邊三角形和等腰三角形。)。
3.出示三角形的集合圖。
提問:你是怎樣理解上面這個圖形的?
什么樣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什么樣的三角形是等邊三角形?
4.完成“練習與實踐”第8、9題。
第8題讓學生先獨立選一選,再要求說說選擇時是怎樣想的。
第9題先讓學生獨立算一算。填一填,再指名說說計算時的思考過程。
三、四邊形的復習。
1.四邊形的概念。
什么樣的圖形是四邊形?自己畫-個四邊形。長方形與平行四邊形有什么關系?
教師可以用準備好的活動的平行四邊形進行演示。正方形與長方形有什么關系?”
2.指導完成“練習與實踐”第7題。
提醒學生要借助工具規(guī)范地作圖,再指名說說具體的畫圖過程。
四、指導完成“練習與實踐”第10題和思考題。
第10題先讓學生在小組里討論分割圖形的方法,并試著分一分,再通過交流和評點,使學生進一步體會不同分割方法的特點。
思考題可以先讓學生在圖中畫出相應的線段,再數(shù)一數(shù)三角形一共有多少個,并說一說這些三角形各是什么三角形。
五、小結。
通過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學生交流。
六、作業(yè)。
完成《練習與測試》相關作業(yè)。
板書設計。
關于圖形的認識、測量的復習。
一年級立體圖形的認識教案篇九
【設計理念】新課程標準要求課堂要以學生為中心,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但是一年級的小學生年齡還小,知識面窄,生活經驗不足,構成了概念教學中的障礙。作為教師,應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入手,充分運用實物、教具、圖表等直掛教具,以及動手操作等直觀手段,幫助學生獲得正確、完整、豐富的表象,把純粹的數(shù)學知識同生活實際聯(lián)系起來,這樣就有利于抽象的數(shù)學概念具體化、形象化,便于學生的理解。同時,也能激發(fā)學生的思維和探求新知的欲望。
【教學內容】。
蘇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shù)學》一年級(下冊)第16~18頁。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1)在操作活動中認識長方形、正方形、圓形,體會“面在體上”。
(2)通過觀察操作、合作和交流等活動,只管地認識長方形、正方形和圓,知道這些平面圖形的名稱,并嫩個識別這些圖形。
過程與方法:通過摸一摸、畫一畫、找一找,提高動手操作能力,化形象為抽象的能力。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在學習活動中積累對數(shù)學的興趣,增強與同學交往、合作的意識。
【教學重點】初步直觀認識長方形、正方形和圓,并能識別這些圖形。
【教學難點】體會“體”與“面”的關系,知道面來自于體。
【教學準備】。
學生:一盒積木。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識,導入新課。
老師出示實物(牙膏盒、魔方、水彩筆筆筒)。請同學分別來說一說。(長方體、正方體、圓柱)。
談話:同學們都帶來了一些積木。請拿出相應的物體,向大家介紹介紹它的名稱,好嗎?
這三位好朋友呀看到我們的小朋友這么熱情,所以又給我們帶來了幾個新的圖形朋友。
出示長方形、正方形、圓等圖形,提問:你們認識嗎?(學生口答后,把圖形卡片貼在黑板上)。
揭題: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認識長方形、正方形和圓。(板書課題:認識圖形)。
二,操作領悟,探究新知。
1.摸一摸。
談話:剛剛我說今天的這些朋友是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它們帶來的,可它們到底藏在哪里呢?請你們仔細看一看、摸一摸手中的積木,看誰先發(fā)現(xiàn)其中的奧妙。
學生在幾何體上找圖形,教師巡視。
組織交流時,注意讓學生說一說摸這些物體面的感覺。
2.畫一畫。
談話:剛才我們分別從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的面上找到了長方形、正方形和圓。如果它們能從物體上走下來跟大家見見面,那該有多好啊!你們有什么好辦法嗎?請小朋友在小組內商量商量。
談話:小朋友想的辦法都很好,下面就請小朋友像老師那樣把這些圖形畫下來。
學生活動,教師參與學生的活動,并對個別有困難的學生進行個別輔導。
先在小組里說一說自己是怎樣做的,再組織全班交流。
3.找一找。
談話:其實我們生活的周圍就有很多這樣的朋友,只是我們平時沒注意罷了。現(xiàn)在請同學們找一找,哪些物體的表面是長方形的,哪些物體的表面是正方形的,哪些物體的表面是圓形的。
先讓學生在小組內說一說,再組織全班交流。
三:操作練習,鞏固新知。
1.圍一圍“想想做做”第1題。
學生獨立完成練習,并組織反饋。
提問:你是怎樣圍的,怎樣想的?
追問:能在釘子板上圍出一個圓嗎?(幫助學生體會圓的邊是彎曲的,在釘子板上圍不出圓)。
2.畫一畫“想想做做”第2題。
學生在書上獨立完成,并用實物投影展示學生畫出的圖形。
3.涂一涂“想想做做”第3題。
提問:你能用三種顏色分別涂下面的長方形、正方形和圓嗎?請小朋友們按要求涂上顏色,并數(shù)出每種圖形各有幾個。
學生在小組內完成涂色,并填表。
組織全班交流。
4.游戲。
談話:我們已經認識了長方形、正方形和圓,下面我們一起來做個游戲,好不好?
隨著音樂的節(jié)奏,學生拿出課前準備好的圖形,把它們分別放入相應的盒子里。
四:全課總結,拓展延伸。
五:板書設計。
認識圖形。
長方體正方體圓柱。
長方形正方形圓。
一年級立體圖形的認識教案篇十
教學目標:1.進一步掌握立體圖形的特征,深化對相關立體圖形的認識。
2.通過觀察、操作等活動,增強學生在三維立體圖形與二維平面圖形之間正確進行轉換的能力,發(fā)展他們的空間觀念。
3.進一步體會立體圖形與現(xiàn)實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激發(fā)學生進一步探究的愿望。
教學重點:掌握立體圖形的特征,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教學難點:豐富學生對相關立體圖形的認識,發(fā)展空間觀念。
設計理念:本節(jié)課引導學生進行回憶、列表、觀察、操作、想象等一系列活動,意在培養(yǎng)學生的直觀思考能力和空間想象能力?!巴卣古c延伸”部分的思考題讓學生根據(jù)一個正方體的展開圖,先猜一猜,再擺一擺,加以驗證,融知識性、趣味性與挑戰(zhàn)性于一體,從而激發(fā)學生進一步探究的愿望。
教學步驟教師活動學生活動。
一、揭示課題。
二、整理與反思。
三、練習與實踐。
1.(出示透視圖)說說每個立體圖形的名稱、特征以及各字母的含義。
根據(jù)學生的口答,列表整理。
名稱特征。
長方體。
正方體。
圓柱。
圓錐。
提問:為什么說正方體是特殊的長方體?
2.從正面、上面和側面分別觀察這幾種形狀的物體,你能把看到的圖形畫下來嗎?
(要求學生獨立完成后與同學交流)。
1.下圖是一個長方體展開圖的前面、下面和左面。畫出展開圖的另外3個面。
教師巡視,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輔導。
出示學生的錯例,進行辨析。
2.從下面的長方形紙上剪下一部分,要折成一個棱長2厘米的正方體,可以怎樣剪?設計不同的方案,在圖中涂色表示。
學生分組討論。
匯報交流。
觀察、畫圖、交流。
學生畫圖。
辨別說理。
設計方案并涂色。
分組交流。
3.下面的圖形中哪些不能折成正方體或長方體?
4.以下面的長方形或三角形右面的一條邊為軸,旋轉一周,會形成什么立體圖形?先想一想,再連一連。
5.出示一些用同樣大的正方體擺成的物體,要求學生畫出從正面、側面、上面看到的形狀。
6.李兵用同樣大的正方體擺成了一個長方體。右邊分別是他從不同的方向看到的圖形。(見p.102第4題)。
(若有學生能夠直接進行推想,則幫助他們說清楚思考的過程。)。
7.用6個同樣大的正方體擺成的物體,從正面看到的形狀如圖。擺一擺,并分別從上面、左面看一看。
想一想,選一選,有困難的可以利用模型折一折。
各自在圖中連一連,
說說連線時的思考過程。
觀察畫圖。
根據(jù)圖形畫出長方體,再判斷從左面看到的是哪個圖形。
分組活動,探索不同的擺法。
四、課堂總結你能向同學們說說自己的收獲嗎?
五、拓展與提高p.102思考題。
提問:你們是怎么想的?
一年級立體圖形的認識教案篇十一
1.1知識與技能:通過觀察、操作,使學生初步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知道它們和名稱,初步感知其特征,會辨認這幾種物體和圖形。
1.2過程與方法:培養(yǎng)學生動手操作和觀察事物的能力,初步建立空間觀念。
1.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通過數(shù)學活動,培養(yǎng)學生用數(shù)學進行交流,有合作探究和創(chuàng)新的意識,使學生感受數(shù)學與現(xiàn)實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教學重難點。
2.1教學重點:初步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的實物與圖形,初步建立空間觀念。
2.2教學難點:能準確分辨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的實物與圖形。
教學工具。
情境演示、啟發(fā)式教學法、實踐操作法。
教學過程。
依據(jù)情境,導入新課。
小朋友們,我們每組都有一個裝滿東西的袋子,這是老師送給你們的禮物,想知道是什么禮物嗎?把袋子里的東西倒出來看一看。老師還提出一個要求,把形狀相同的物體放在一起。
操作學習,感知特點。
1.分一分,揭示概念。
(1)分組活動。讓學生把形狀相同的物體放在一起,教師巡視。
(2)小組匯報。
問:你們是怎樣分的?為什么這樣分?
學生可能回答可分成這樣幾組:一組是長長方方的;一組是四四方方的;一組是直直的,像柱子;一組是圓圓的球。
2.摸一摸,感知特點。
(1)讓學生動手摸一摸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的實物,然后把自己的感受和發(fā)現(xiàn)在小組內交流。
(2)匯報交流。
學生可能說出:
長方體:是長長方方的,有平平的面。
正方體:是四四方方的,有平平的面。
圓柱:是直直的,上下一樣粗細,兩頭是圓的,平平的。
球:是圓圓的。
形成表象,初步建立空間觀念。
1.由實物抽象實物圖形。
投影出示實物圖“鞋盒”,引導學生說出它的形狀是長方體,然后抽象出長方體圖形。
用同樣方法出示“魔方”、“茶葉桶”、“足球”等實物,抽象出正方體、圓柱、和球的圖形。
2.記憶想象。
(1)分別出示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的圖形,先讓學生辯認,然后把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的圖形貼在黑板上,最后再拿出相應的實物。
(2)學生閉眼想四種圖形的樣子。(教師說圖形,學生想。)。
(3)學生閉眼按教師要求拿出四種不同形狀的實物。
(4)先讓學生閉上眼睛,然后教師給出一種實物,由學生判斷它的形狀。
(5)出示大小、顏色不同的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的圖形,讓學生辯認。
3.學生列舉日常生活中見過的形狀是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的實物。
鞏固練習,強化特點。
1.做一做。
(1)讓學生拿出長方體和圓柱,放在桌面上玩一玩,使學生發(fā)現(xiàn)圓柱會“轱轆”,然后教師說明,圓柱可以滾動。
(2)讓學生用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搭一搭。
通過搭,使學生明確:球沒有平平的面,能任意滾動;長方體、正方體和圓柱都有平平的面,搭在一起很平穩(wěn)。
2.游戲“看誰摸得準”。
(1)每小組一人說出物體的名稱,其他同學按指定要求摸,看誰摸得準。
(2)教師說物體形狀,學生摸。
3.數(shù)圖形。投影出示練習八第2題,問:這個物體是由什么圖形拼成的?各用了幾個?讓學生完成在課本上。
課后小結。
這堂課我們學習了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知道它們的名稱,初步感知它們的特征,學會了辨認這幾種物體和圖形。在我們的生活中這四種圖形有大量的應用,可以說隨處可見。所以說數(shù)學與我們的生活是密不可分的。同學們回家以后,認真觀察,看一看有哪些物體分別是這四種立體圖形,我們要嘗試用所學的數(shù)學知識來描述所處的生活空間,老師相信你們做得到!
課后習題。
第1節(jié)認識圖形(一)。
長方體:四四方方,有6個平平的面,大小不一樣,無法自由滾動。
正方體:四四方方,有6個平平的面,大小一樣,無法自由滾動。
圓柱體:直筒筒的,上下一樣粗,兩頭圓圓、平平的,在平地躺著能滾動。
球:圓圓的,在平地上能自由滾動。
一年級立體圖形的認識教案篇十二
1.通過操作和觀察,使學生初步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知道它們的名稱;會辯認識這幾種物體和圖形。
2.培養(yǎng)學生動手操作、觀察能力,初步建立空間觀念。
3.通過學生活動,激發(fā)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合作、探究和創(chuàng)新意識。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初步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的實物與圖形,初步建立空間觀念。
教學難點:初步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的實物與圖形,初步建立空間觀念。
教學工具。
6袋各種形狀的物體,圖形卡片,ppt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百寶袋中有什么?誰能按照形狀分分類。
二、新授課:
1、根據(jù)學生分類,板書形狀名稱: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
2、我們來看一看、摸一摸、來感受一下這些不同的形狀有什么特征。
(1)找一找學具中有沒有和這些形狀一樣的,一起找一找有什么特點:
方法:
1、看一看每個面什么樣子;。
2、摸一摸面有什么感覺,平的還是鼓鼓的;。
3、輕輕的推一推、滾一滾,那些能推動,那些能滾動,滾動的方向是怎樣的。
長方體,每個面什么樣的(長長方方的,每個面平平的)。
正方體,每個面什么樣的(正正方方的,每個面平平的)。
圓柱,面什么樣的(兩個面是平平的,一個面是鼓鼓的,可以滾動)。
球,什么樣子,(圓乎乎的,可以滾動)。
3、玩游戲,小組比賽。
教師說名稱,學生分三組,每組一次拍一個代表來比賽,教師先說名稱,學生在實物袋子中,找出相應的形狀的物體展示,然后教師說特點,讓學生拿出來相應形狀展示,分小組評比,對的畫五角星展示評比結果。(小黑板粘貼展示評比結果)。
4、形成表象,初步建立空間概念。
演示各種圖形實物和相應的畫出來的圖形。
5、小組拼一拼擺一擺,
問題一:兩個大小相等的正方體能擺成什么形狀?
問題二:4個大小相等的正方體能擺成什么形狀?
問題三:書上35頁做一做。
6、課堂練習:書上37頁1、2題。
7、作業(yè),下課和同學們找一找教師中哪些是我們今天學到的形狀。
回家和父母說一說,找一找家中那些是我們今天學到的形狀。
一年級立體圖形的認識教案篇十三
在分類、觀察、動手操作等活動中,直觀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并能辨認和區(qū)別這些圖形。
(二)過程與方法
在對圖形進行分類的活動中滲透分類的思想。
(三)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
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觀察、想象、表象思維和語言表達的能力,初步建立空間觀念,初步感受數(shù)學與實際生活的聯(lián)系。
這部分內容是學生學習圖形與幾何的開始,學生雖然沒有經歷系統(tǒng)學習圖形知識,但是學生從小就玩積木,在玩的過程中積累了大量的生活經驗。因此本課就從玩積木開始切入,使學生在玩的過程中了解、感知這幾種圖形的特征。
教學重點:使學生能夠初步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能夠正確識別這幾種圖形。
教學難點:正確區(qū)分長方體和正方體。
形狀為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的積木和實物。
導語:今天開始學習圖形。(出示課件)我們和小熊一起來認識圖形吧。這些圖形很有趣,就像我們小朋友一樣,有的很乖,有的很淘氣。
【設計意圖】通過采用富有童趣的提問方式,給學生創(chuàng)設愉悅的學習氛圍,激發(fā)學習興趣。引導學生觀察物體,意識到些物體是有區(qū)別的,為了解圖形的特征做準備。
1.認識球。
(1)找一找:哪種圖形最淘氣? 為什么認為它最淘氣?
(2)摸一摸:找出學具中的球摸一摸,發(fā)現(xiàn)球的特征:圓乎乎的,可以任意滾動。
(3)貼圖:把球畫在紙上,就是這樣的。
2.認識圓柱。
(1)找一找:哪種圖形比較淘氣,會順著一個方形滾動,但不會隨意滾動。
(2)摸一摸,試一試:在做操作中感受發(fā)現(xiàn)圓柱的特征:除了有兩個平平的面,側面是彎的,上下一樣粗,可以來回滾動,但不能隨意滾動。
(3)貼圖:像這樣有兩個平平的面,一個彎彎的面,并且上、下一樣粗的圖形叫圓柱。
(4)出示短粗形圓柱:這個圖形是圓柱嗎?說一說理由吧。
在學生回答中,教師要幫助學生抽象出圓柱的外部特征。平平的面是圓形;上下一樣粗;側面是彎的。
3.認識長方體和正方體。
(1)找長方體、正方體的相同點。
讓學生摸一摸、試一試,感受并發(fā)現(xiàn)長方體、正方體的特征:12條棱、8個頂點、6個平平的面。
(2)找長方體、正方體的不同點。
引導學生對比長方體和正方體的不同:正方體6個面都一樣大。而長方體6個面不是一樣大的。
(3)辨別扁的長方體。
教師拿出扁長方體,把正方形的一面對準學生,讓學生辨別這是什么圖形,引發(fā)學生思維沖突,引導學生辯論出它為什么是長方體。
小結:我們通過,看一看、摸一摸、試一試的方法,認識了球、圓柱、長方體、正方體這四種圖形。
【設計意圖】在具體事物的辨析中,初步建立圖形的特征,為后續(xù)進一步認識圖形奠定基礎。
1.為圖形分類
讓學生將桌上的所有圖形分類。 此時,學生很容易運用剛剛掌握的`知識將這些圖形分成4類。
2.找朋友游戲:
教師介紹游戲玩法。
3.請舉出生活中還有哪些物品的形狀是球、圓柱、長方體、正方體。
小結:其實生活中許多物品的形狀都是我們今天認識的圖形,如果你發(fā)現(xiàn)了,請告訴你的爸爸、媽媽。
【設計意圖】通過分類活動,學生對物體的特征會更加清晰;小游戲將圖形與生活中的實物建立聯(lián)系。
1.摸一摸圖形。
教師準備一個大口袋,請你按要求摸出相應的圖形。
(1)老師與一位學生演示莫圖形的過程。
(2)每兩個學生之間摸圖形。
2.連一連。完成材第37頁第1題。引導學生說理由。
3.數(shù)一數(shù)。完成教材第37頁第2題。
【設計意圖】在游戲中不斷鞏固所學知識,使具體的實物與圖形表象和名稱建立起聯(lián)系。
今天你認識了哪些圖形?回家講給爸爸、媽媽聽,好嗎?
一年級立體圖形的認識教案篇十四
一、說教材:
1.教學內容:蘇教版《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shù)學》二年級(上冊)第18頁例題及“想想做做”與練習。
2.教學內容的地位、作用和意義:《認圖形》是在學生學習了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邊形等圖形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通過本課學習旨在引導學生關注這些圖形的邊數(shù),使學生知道還可以以圖形的邊數(shù)來分類、命名。這也為以后進一步學習習近平面圖形打下基礎。
3.教學目標:
(1)讓學生通過觀察、比較、分類,初步認識四邊形、五邊形、六邊形等平面圖形。
(2)通過活動,使學生關注圖形的邊數(shù),知道可以按邊數(shù)來命名一些平面圖形,并感受圖形間的聯(lián)系和變換。
(3)逐步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能力、觀察能力和實踐能力。
4.教學重點和難點:
使學生學會用數(shù)邊數(shù)的方法,認識并判斷四邊形、五邊形、六邊形等平面圖形,感受圖形間的變換。
5.教學內容的編排特點:教材從學生熟知的具體事物導入,先讓學生數(shù)一數(shù)長方形、正方形各有幾條邊,知道它們都是四邊形,使學生初步感知可以以邊數(shù)來命名一些圖形?!霸囈辉嚒弊寣W生知道除了長方形、正方形,還有其他形狀的平面圖形;再通過數(shù)一數(shù)、說一說形成“要想知道一個圖形是幾邊形,可以數(shù)一數(shù)它有幾條邊”的認識?!跋胂胱鲎觥蓖ㄟ^想一想、圍一圍、搭一搭、折一折,分一分,剪一剪,進一步鞏固對多邊形的認識,知道圖形之間是可以互相轉化的。同時也培養(yǎng)了初步的空間觀念。
二、說教法和學法:
1.注重激發(fā)興趣:
課始出示學生已經學過的圖形卡片,有利于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和探究新知的興趣。課末,讓學生用不同的方法得到四邊形、五邊形、六邊形,既培養(yǎng)了學生用不同的策略解決同一個數(shù)學問題的數(shù)學意識,又調動了學生強烈的求知欲。
2.鼓勵動手實踐,自主探究: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重要方式。例如課中的搭一搭、折一折、分一分,課末,鼓勵學生用不同的方法得到多邊形又進一步培養(yǎng)了學生的求異思維和創(chuàng)新意識。
3.聯(lián)系生活教學法。
數(shù)學知識來源于生活,并服務于生活。課中出示水立方、足球、六邊形桌子的圖片旨在體現(xiàn)這一理念,使學生能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數(shù)學學習就在我們身邊。
三、說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激發(fā)興趣。
小朋友們,今天我們一起去圖形王國去玩,好嗎?(依次出示長方形和正方形,平行四邊形,圓形,三角形彩色卡片)這是……(生依次齊說)。
(二)主動探索、操作領悟。
1.認識四邊形。
(如猜不出,仔細觀察這幾個圖形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數(shù)一數(shù)它有幾條邊?你來數(shù)一數(shù)。如猜出,教師就問:你是怎么知道的?你能數(shù)一數(shù)嗎?)。
這幾個圖形都是由四條邊圍成的圖形叫“四邊形”。(板書:四邊形。)。
(2)下面我們來判斷一下這幾個圖形是不是四邊形。(依次出示梯形、不規(guī)則四邊形、三角形、五邊形、六邊形。)。
2.認識五邊形。
(出示五邊形。)你能給這個圖形取個名字嗎?(貼圖形)你能說說什么是五邊形嗎?對,有5條邊圍成的圖形都是五邊形。(板書:五邊形)出示不規(guī)則五邊形。生判斷。
3.認識六邊形。
(出示六邊形。)這個圖形是不是呢?(貼圖形)由六條邊圍成的圖形稱為六邊形。(板書:六邊形)出示不規(guī)則六邊形,生判斷。
4.拓展。
假如一個圖形是七條邊會是幾邊形?八條邊呢?看來要知道一個圖形是幾邊形,怎么辦?數(shù)一數(shù)它有幾條邊。
四、實踐應用,鞏固新知。
1.想想做做3。
數(shù)多邊形。師示范第一個圖形。生獨立完成,反饋交流。
2.生活中的多邊形。(出示水立方圖、足球圖片、六邊形桌子,讓學生找到多邊形并數(shù)有幾條邊。)。
3.搭小棒想想做做2。
在生活中有這么多多邊形,那你想不想動手做一個?請同學們拿出課前準備的小棒,我們來動手搭一搭。仔細聽要求:
用最少的小棒搭出五邊形,看誰動作快。(學生迅速動手操作,老師巡視檢查。)搭五邊形至少需要幾根小棒?(用“4根可以搭五邊形嗎?”)。
【設計意圖:讓學生自己實踐操作,自主地探究,感受數(shù)學學習的樂趣。】。
3.折一折想想做做4。
好,請看我來示范,將四邊形的紙對折,再展開,將下面的角沿著中間的折痕折上去,現(xiàn)在變成幾邊形了?我們一起來數(shù)一數(shù)。(示范數(shù))。
現(xiàn)在請小朋友拿出桌上的長方形紙,跟我一起變。第一次,變成幾邊形了?第二次,變成幾邊形?你能數(shù)給同桌小朋友看嗎?第三次,現(xiàn)在是幾邊形?第四次幾邊形?第五次,又變成幾邊形?真有意思!
【設計意圖:讓學生自己折一折,體會圖形之間的相互變換,感受數(shù)學學習的樂趣?!俊?/p>
4.分一分想想做做5。
引導生讀題。找出注意點。依次完成三題。
打開課本27頁第五題,請小朋友用劃線的方法分一分。
先分第一個。演示錯誤分法。你同意他的分法嗎?為什么?(有沒有比他更少的?沒有全部分完。有交叉)出示正確的。請有錯的同學改正過來?,F(xiàn)在試著分分第二個圖形。
分第二個,展示錯誤,你同意他的分法嗎?為什么?出示正確的,對比展示不同的分法。
小結:大家注意到了沒有,分圖形時不能有交叉線,否則就不是最少的三角形,我們只要從一個頂點出發(fā),分別與其他不相鄰的頂點連線就可以了。
分第三個圖形,展示錯誤,你同意他的分法嗎?為什么?出示正確的,對比展示不同的分法。剛才小朋友們分的方法不一樣,但是分下來都是四個三角形。
【設計意圖:讓學生自己分一分,體會圖形之間的相互變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俊?/p>
五、全課總結。
今天在圖形王國玩得高興嗎?有什么收獲呢?在圖形王國里原來圖形是可以互相變換的。
六、拓展剪一剪。
下面我們來剪一剪,變一變。請看第6題。
在一張正邊形的紙上剪去一個三角形,看剩下的是什么圖形?
展示三種不同的方法。師介紹常見的剪法:1。由一個頂點到另一個頂點剪去一個三角形,剩下的是三角形。2。由一個頂點到一條邊剪去一個三角形,剩下的是四邊形。3。由一條邊到另一條邊剪去一個三角形,剩下的是五邊形。
小朋友們真厲害!很多小朋友都創(chuàng)作出不同的剪法。快樂的時間總是過得很快,有興趣的同學課后可以繼續(xù)自己的創(chuàng)作。
板書:四邊形依次板貼四邊形的卡片。
五邊形依次板貼五邊形的卡片。
六邊形依次板貼六邊形的卡片。
一年級立體圖形的認識教案篇十五
鐘表可以告訴我們時間,我們認識了它,就能更好的利用時間了。這節(jié)課,老師和小朋友一起來認識鐘表。
3、板書課題:認識鐘表。
二、認識鐘面。
1、看屏幕上的鐘表,上面都有些什么呀?再看看你們的鐘表模型,上面也有數(shù)和指針嗎?
2、有哪些數(shù)呢?我們從小到大一起數(shù)一遍。一共有幾個數(shù)?從幾到幾?(板書:1-12)。
上面是多少?呢?左邊是幾?右邊呢?
3、鐘面上除了1到12這12個數(shù),還有什么?
這兩根針一樣嗎?
(長一些的叫分針,短一些的叫時針)。
板書:分針(長),時針(短)。
請你在自己的鐘表上找一找,哪根是分針,哪根是時針。小朋友之間互相說一說,
(老師出示一個大鐘面),誰愿意上來幫我們找一找,哪根是時針?哪根是分針?
4、時針和分針在鐘面上是怎么跑動的呢?
仔細觀察針是怎么樣跑動的,你能用手比劃一下嗎?
2、喜洋洋看中央臺的新聞聯(lián)播。
喜洋洋在干什么?他看的是什么節(jié)目?誰知道它什么時間撥出?(晚上的七點撥出)在數(shù)學上,我們一般把7點稱作7時。
板書:7時。
3、課件播放:喜洋洋吃中飯。
喜洋洋在干什么?我們幾時吃中飯?。
板書:11時。
4、播放:喜洋洋運動。
喜羊羊下午4時在做運動。
5、這里有3個鐘面,你能把他們和所表示的時間擺在一起嗎?
為什么這樣擺?
分針指在哪個數(shù)上?
6、如果分針還是指著12,時針指著8,那是幾時?8時。如果時針指著5呢?5時。
7、誰能用一句話來告訴大家,我們以后怎么看時間呀?
分針指著12,時針指著幾,就是幾時。
8、出示板書:分針指著12,時針指著幾,就是幾時。
9、下面就利用我們的發(fā)現(xiàn),來看看這幾個鐘。
課件出示3個鐘表。說說這三個鐘表分別是幾時,為什么?
學生用“分針指著12,時針指著幾,就是幾時”來回答。
10、看看喜洋洋是怎樣安排他一天的生活的。
課件播放:7時刷牙,
8時讀書,
9時做操,
6時看電視,6時的時候,時針和分針有什么變化?形成了什么?一條直線。當6時的時候,時針和分針形成了一條直線。
9時睡覺。
11、課件比較都是九時的兩幅圖。
都是九時,為什么一個是在做操,另一個是在睡覺?
一天中有兩個9時,我們的時針一天在鐘面上要走兩圈,所以就有了兩個9時。
12、(動手撥鐘表)。
1、現(xiàn)在老師想在鐘表上撥出4時,誰能幫我這個忙?
請一位學生撥鐘表,并介紹方法,分針指向12,時針指向4,是4時。
現(xiàn)在請大家像他那樣,在自己的鐘表上播出4時。
2、練習撥出整時。
四、認識大約幾時。
1、大家喜歡看課外書籍嗎?喜洋洋和他的好朋友懶洋洋今天相約去圖書館看書。他們約好下午這個時間在圖書館見面。(出示3時圖)。
喜羊羊早早做好準備,當她來到圖書館,看到鐘面是這樣的,她遲到了嗎?
懶羊羊睡了個懶覺,急匆匆地來到圖書館,看到鐘面是這樣的,她遲到了嗎?
像這樣,3時不到一點,或者3時超過一點,接近3時的,我們就說是大約3時。
2、課件出示三個鐘表:大約8時,大約9時,大約5時。
這些鐘表要怎么認讀呢?
學生逐一回答,并說出為什么。
五、鞏固拓展,升華知識。
1、這節(jié)課,大家和老師一起學習,有什么收獲?
認識分針和時針,鐘表上的12個數(shù)字。認識了幾時,大約幾時。
2、鐘表的樣子有很多種,我們一起到鐘表店去看一看吧。
3、電子鐘。
(出示3個電子鐘表)。
這個鐘表上的時間你們會讀嗎?點前面是幾,就是幾時。
學生認讀三個鐘表上的時間。
只有12、3、6、9的的鐘表,
這里的12個數(shù)沒有都寫出來,你們知道顯示的是幾時嗎?
3、這些是鐘表店的鐘表,他們壞了,你們能幫忙修一下嗎?
現(xiàn)在我們的任務就是要根據(jù)要求給這些鐘面畫上時針和分針。
在畫之前,有沒有小朋友要提醒大家注意點什么的?
4、學生展示作品。
一年級立體圖形的認識教案篇十六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可能需要進行說課稿編寫工作,寫說課稿能有效幫助我們總結和提升講課技巧。怎么樣才能寫出優(yōu)秀的說課稿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一年級數(shù)學說課稿《認識立體圖形》,歡迎閱讀與收藏。
《認識物體和圖形》是學生學習“空間與圖形”知識的開始,主要從形狀這一角度來使學生初步認識物體和圖形。這一單元包括:立體圖形的初步認識和平面圖形的初步認識。因為現(xiàn)實生活中孩子們接觸的大多是立體圖形,所以教材把認識立體圖形排在平面圖形之前。教材在這部分內容的編排上體現(xiàn)了新課標的兩大理念:注重知識與生活的聯(lián)系;注重在活動中學習知識,通過學生親自動手操作,自然地完成學習過程,掌握知識。
兒童對形狀的知覺是通過視覺、觸覺、運動覺協(xié)同運動的,這有利于增進他們對所處環(huán)境的認識,為將來學習幾何知識打下良好的基礎。其實兒童在很小的時候就開始接觸各種形狀的物體,關于形狀,他們已經有了較多的的感知經驗,只是這些經驗太感性,需要進一步抽象化,形成簡單的幾何概念,發(fā)展初步的空間觀念。
我的學生大多是五六歲,年齡偏小,合作意識和合作能力還非常弱,加上班上人數(shù)多(56人),分組活動不容易組織。另外,據(jù)我課前調查,學前班雖然也認識過這些圖形,但很多孩子將“長方體”說成“長方形”,將“正方體”說成“正方形”,也有將“圓柱”說成“長方形”的,將“球”說成“圓”的更多,所以教學目標不能定得太高。
根據(jù)教材的編排特點、課程標準的要求和學生已有的認知水平,將教學目標定為:
1、通過操作、觀察,使學生初步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知道它們的名稱,會辨認這幾種物體和圖形(這是知識與技能方面的目標);2、培養(yǎng)學生動手操作及觀察能力,建立初步的空間觀念(這是數(shù)學思考方面的目標);3、通過學生活動,激發(fā)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探究和創(chuàng)新意識。(這是情感與態(tài)度方面的目標)。
教學重點與難點是:初步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的`實物與圖形,建立空間觀念。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
這里用藍貓來激發(fā)學生的興趣,用生活中常見的實物引入課題,使學生有一種親切感,并能感受到數(shù)學來源于生活,生活中處處有數(shù)學。
(二)、小組活動,操作感知。
1、分一分,揭示概念。
(1)小組活動,把形狀相同的物體放在一起。
(2)揭示概念。
教師拿出大小、顏色不同的實物直觀揭示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的概念,并板書名稱。然后出示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的模型,讓學生認一認,并與相應的實物歸為一類。
人教版一年級數(shù)學說課稿《認識立體圖形》:經過上面的活動,學生有了一些感性的經驗,這時教師揭示概念,出示一般模型,幫助學生將感性認識抽象化。
2、摸一摸,感知特征。
(1)讓學生動手摸一摸這些實物,然后把自己的感受在小組內交流。
(2)在班上匯報交流。
親自去摸一摸,可以加深學生對幾種立體圖形特征的體驗,和同學的交流有利于豐富對這些立體圖形的認識,在以上過程中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動手能力和合作能力。
(三)、形成表象,初步建立空間觀念。
1、由實物圖抽象出模型圖。
教師以一句“藍貓放映的時間到了”將學生注意力吸引到投影屏幕上來。通過幻燈片,從一個個實物圖抽象出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的一般模型圖。
前面的兩次小組活動,以實物和模型為研究對象,學生通過觀察、操作,對幾種立體圖形有了比較多的感性、直觀的認識,這時引導學生觀察實物圖,再過渡到模型圖,逐漸抽象,為的是促使學生形成幾種立體圖形的表象,初步建立空間觀念。
2、記憶想像。
(1)分別出示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的圖形讓學生辯認,將這些圖貼在黑板上,讓學生拿出相應的實物。
(2)讓學生閉上眼想一想四種圖形的樣子,并用手比劃。
(3)兩人游戲:猜一猜。
一人閉上眼,摸一摸別人給出的一種實物,判斷它的形狀。
這一組活動的目的是幫助學生在頭腦中建立四種立體圖形的表象,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觀念。
3、讓學生說一說日常生活中見過的形狀是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的實物。
安排這一環(huán)節(jié)是引導學生將知識與生活聯(lián)系起來,培養(yǎng)學生數(shù)學思考的意識和能力。
(四)、游戲中體驗特征。
1、推一推。
2、搭一搭。
3、摸一摸。
用游戲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使學生快樂地學習,對幾種立體圖形的特征有更豐富的體驗,并能培養(yǎng)動手能力、合作能力。
一年級立體圖形的認識教案篇十七
1.通過操作實踐活動,初步理解非整十兩位數(shù)的意義,會按順序數(shù)出100以內的數(shù),會讀、寫非整十的兩位數(shù),會用學具表示這些數(shù),知道這些數(shù)的組成。
2.繼續(xù)培養(yǎng)動手操作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3.培養(yǎng)用數(shù)學的觀念,看周圍事物和看日常生活的意識,培養(yǎng)與同學相互合作交流的態(tài)度。
一、揭示課題?
多媒體出示有非整十數(shù)的場景,告訴學生幾十幾的數(shù)在生活中的作用可大了。
講述:今天我們就來認識一些幾十幾的兩位數(shù)。(板書課題:認識幾十幾)。
二、直觀認識幾十幾?
談話:請小朋友們數(shù)出23根小棒擺在課桌上,看誰擺得又快又好。
學生在小組內相互交流擺法,比一比哪種擺法好,好在哪里。讓學生感到擺成2捆(每捆10根)和3根比較好,因為這種擺法能一眼看出是23根。
談話:剛才老師說出23這個數(shù)讓你們擺小棒,你們擺得都很好,下面讓你們先擺小棒再說數(shù),看誰能擺得對,說得對。
討論:三十九根添上一根是多少根?你能用小棒擺一擺,說一說嗎?小組討論后在班內交流。
提問:三十九添上一是四十,那么四十九添上一,五十九添上一九十九添上一各是多少呢?
讓學生從四十數(shù)到一百,每個人都要在小組內數(shù)給同學聽。
三、教學寫數(shù)、讀數(shù)和數(shù)的組成?
教師先在計數(shù)器上撥珠,十位上撥2顆珠,個位上撥4顆珠。
提問:你知道現(xiàn)在計數(shù)器上的算珠表示的數(shù)是多少嗎?誰能對照著計數(shù)器把這個數(shù)寫出來?
讓學生一起把這個數(shù)讀出來。
提問:24中的2表示什么?4呢?24是由哪兩部分組成的?
讓學生用計數(shù)器在小組內撥34和43,完成第21頁例題的填空,然后進行幾十幾數(shù)的聽寫練習。
四、組織練習?
1.想想做做第1題。
談話:數(shù)一數(shù)我們教室里有多少個同學,看誰數(shù)得又對又快,并告訴同學們你是怎樣數(shù)的。
2.想想做做第2題。
3.想想做做第3題。
談話:這么多星星,怎樣數(shù)呢?學生數(shù)過后,指名說結果,并說一說是怎樣數(shù)的。
4.想想做做第4題。
指名讀出圖上的數(shù),并說一說這些數(shù)所表示的意思,然后在我們的生活中找一找哪里有幾十幾的數(shù),先給小組的同學說一說,再告訴全班同學。
5.想想做做第5~7題。
學生獨立完成,小組檢查。
五、總結評價?
談話:小朋友,這節(jié)課我們認識了什么樣的數(shù)呢?下課后再找一找在哪里能發(fā)現(xiàn)幾十幾的數(shù),把它告訴老師或同學。
認識幾十幾這節(jié)課的教學過程,充分體現(xiàn)了新課程的理念,使學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氛圍中掌握了知識,而教師則成為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參與者,實現(xiàn)了教師角色的轉變。
一年級立體圖形的認識教案篇十八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能進一步認識正方形、長方形、三角形和圓;
2、過程與方法:通過實踐操作,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提高學生的辨別能力和學習興趣的目的。
教學重點:
1、能用自己的話初步概括各圖形的本質特點;
學具準備:
1、積木各小組一套;
2、供折疊用的正方形、長方形紙片每人一張;
3、供學生拼圖用的色卡紙及各種圖形每小組一張。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景,導入新課。
1、猜謎語(課前):讓小朋友把自己帶來的謎語給大家猜一猜,然后教師提出“今天我也給大家?guī)砹艘粋€謎語,我們一起來猜一猜:小家伙,木腦袋,要說他的本領可不小,造房、造橋樣樣行,小朋友們喜歡他。”(積木)。
(設計意圖:從學生比較喜歡的積木引入,很容易引起學生的興趣,使孩子們能較快的進入學習狀態(tài)。)。
二、實踐活動,激發(fā)興趣。
1、初步感知(摸一摸、描一描)。
(1)活動:請你把手中積木的面摸一摸,你能把你摸的面用水彩筆描在這張白紙上嗎?我們要聽音樂來比一比,看哪個小朋友描得又快又好!
(4)聯(lián)系實際:請小朋友們想一想在我們生活中有哪些物體的面是這些形狀的?學生自由說。
2、認識特點。
(1)觀察交流:剛才小朋友們舉了許多生活中的例子,現(xiàn)在請你仔細觀察屏幕上的這些圖形。想一想,他們有什么特點?請每個小朋友挑選你最喜歡的圖形,找一找他的特點,先在小組里說給大家聽一聽,教師巡視,了解情況。
(2)匯報:
a:哪個小朋友能勇敢地站起來,向大家介紹一下,你選擇的圖形有什么特點?
b:哪個小朋友選擇的圖形和他不一樣?自由說,適當表揚。(正方形方方正正的,長方形扁扁的,三角形尖尖的,圓形圓圓的。)。
(3)比一比。
a:你覺得在這些圖形里面,有哪些圖形長得比較相似?(長方形和正方形)。
b:它倆有什么地方非常相似呢?(4條邊和4個角)又有什么不同呢?(4條邊相等與否)。
(4)折紙驗證。
a:你真聰明,發(fā)現(xiàn)了正方形的4條邊相等,長方形上面的邊和下面的邊相等,左邊和右邊的邊相等。那哪個小朋友有好辦法來驗證__的想法?(折紙)。
b:那我們就用這個小朋友的方法和老師一起把這張正方形的紙再折一折。(對折)這樣折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變成了長方形)你還發(fā)現(xiàn)了什么?(兩條邊疊在一起,這兩條邊相等。)這樣折你又發(fā)現(xiàn)了什么?(變成三角形,這兩條邊相等。)。
c:小結:所以正方形的、4條邊相等。
d:你能用這張長方形的紙來驗證長方形上面和下面的邊相等,左邊和右邊的邊相等嗎?請你折一折,學生活動。
e:抽生上臺邊折邊講,集體表揚。
(5)擺一擺。
a:你能根據(jù)正方形和長方形的特點,用牙簽來擺一擺嗎?學生活動,教師適當指導。
b:抽生實物投影較對,有不同擺法的舉手?
(設計意圖:通過學生動手操作,讓學生親歷知識的形成過程,有利于學生的認知;在學生感知的基礎上,進一步讓學生想象這些圖形的形狀,有利于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三、小結回顧。
四、深化練習。
1、課件出示。
提問:
(1)圖上畫的是什么?
2、拼圖。
(1)出示范品:你們看,這幅圖像什么?找一找在這幅圖里有哪些圖形?你也能用信封中的這些圖形拼一幅漂亮的圖畫嗎?聽音樂,比一比,看一看哪個小組拼的圖畫最漂亮。
(2)小組合作活動。
(3)全班交流匯報,教師小結。
一年級立體圖形的認識教案篇十九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觀察人民幣以及換幣、取幣等活動中認識各種面值的人民幣,知道元、角、分之間的進率。
2、在購物活動中,初步認識商品的價錢,學會簡單的購物。
3、在取幣,付幣,換幣、找?guī)诺荣徫锘顒又?,培養(yǎng)思維的靈活性,與他人合作的態(tài)度,以及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是認識人民幣和元、角、分之間的進率。
難點是在取幣,付幣、找?guī)诺荣徫锘顒又?,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靈活性,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模式:
小組合作學習。
教學準備:
多媒體1元以內各種面值的人民幣。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多媒體出示超市圖)超市里的商品可真多呀!今天老師也帶來了許多的東西,小朋友想要嗎?(想)。
想要可沒那么容易,老師有個規(guī)則:你們必須用錢來買。
我們國家的錢叫人民幣。
今天,我們就先來認識人民幣。(板書:認識人民幣)。
二、小組合作,認識人民幣。
1、認一認。
(1)小朋友面前有1個小錢箱,請取出你認識的人民幣,在小組內介紹一下,并說說你是怎么認識的。
(2)誰愿意將你認識的人民幣向大家介紹一下?
生:這是1元。(電腦顯示)。
師:你怎么知道的?
生:看顏色。看數(shù)字。(點擊電腦閃爍數(shù)字)。
一年級立體圖形的認識教案篇二十
課本93——95頁。
1.使學生會看鐘表上的半時。
2.培養(yǎng)學生遵守時間、珍惜時間的良好生活習慣。
多媒體課件、鐘表模型、投影儀器、小鬧鐘學具(學生人手一個)。
學會看鐘表上的半時,并會應用到實際生活中去。
一、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
1.出示麗麗上學、讀書、運動、復習的圖片。
2.提出問題。
生:麗麗早晨7點半去上學。
師:他在什么時刻讀書呢?
生:9時半讀書。
師:下午麗麗他們有一節(jié)體育課,你知道麗麗做操是在什么時刻嗎?
生:4時半他在做操。
生:6時半復習。
揭示課題:麗麗是個很守時的孩子,他每天7點半去上學,9時半讀書,4時半做操,6時半復習。
今天,我們一起來認識半時。(板書)。
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1.課件出示3時半鐘面。
師:你能說出這是什么時刻嗎?請用你的學具鐘表,依照圖上鐘面撥一撥。
師:說一說,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四人小組討論一下。
學生自主匯報:時針指向2和3中間,分針指向6,就表示2半。
3.依次出現(xiàn)2時半、8時半、10時半。
請小朋友們觀察,并動手撥一撥,說一說。
師:你們發(fā)現(xiàn)了什么?
生:我們發(fā)現(xiàn)2時半、8時半、10時半它們的分針都指向6。
師:半時和整時分針指的位置有什么不同?
生:整時它的分針都指向12,半時它的分針都指向6。
總結得出:幾時半的時候,分針總是指向6,時針總是指在兩個數(shù)的中間。
4.引導學生觀察半時的寫法。(討論)多個半字。
整時有幾種表示法?想一想半時的電子表表示法應該是怎樣的呢?
生歸納:電子表的半時用“30”表示。點左邊是幾,點右邊是“30”,就表示幾時半。
三、實踐應用。
1.想一想你自己的生活,說一說自己一天的生活中,幾時半都在做什么,加深對半時的認識。
完成小英的作息表。
2.游戲活動。
師:教師說出幾個時間,讓學生用鐘表學具撥一撥。
師:同桌合作,一個說時刻,另一個撥出來,相互交換。
四、全課小結。
同學們,今天我們認識了鐘表,知道了時間是很寶貴的,希望小朋友們像明明一樣做一個遵守時間和珍惜時間的好孩子。
五、拓展創(chuàng)新。
為自己設計一個快樂的星期六。
一年級立體圖形的認識教案篇二十一
教學內容:教科書100頁的“整理與反思”,“練習與實踐”第的1~8題。
教學目標:
1.進一步理解平面圖形的周長和面積的意義與區(qū)別。使學生了解平面圖形的周長和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過程,并會運用這些公式進行正確計算。
2.滲透轉化思想,并能運用這一思想解決一些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教學重點:
使學生進一步積累認識立體圖形的學習經驗,增強空間觀念。
教學難點:
復習計算公式及推導過程,并能熟練的應用公式進行計算。
教學準備:多媒體。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同學們,我們已經學過了哪些平面圖形?學生回答后出示學過的平面圖形。
我們已經了解了它們的周長和面積,今天,我們再來一起回顧一下。
二、整理復習。
1.周長和面積的概念。
(1)什么是平面圖形的周長和面積呢?
(2)那么誰能概括地說說什么是平面圖形的周長?
(3)誰來說說我們學過了哪些長度單位?它們之間的進率分別是多少?
學生回憶后完成“練習與實踐”的第1題。
(4)那什么是平面圖形的面積?
(5)回憶一下我們學過哪些面積單位呢?它們之間的進率分別是多少?
完成“練習與實踐”的第2、3題。
2.周長和面積的比較。
我們已經知道了周長和面積的意義,老師這里有兩幅圖,請你分別比較它們的周長和面積。
出示“練習與實踐”的第5題。
學生交流。
小結:由此可見周長和面積之間沒有必然的聯(lián)系。
3.周長計算公式。
那同學們還記得怎樣計算這些圖形的周長嗎?
指名說出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計算公式。
4.面積計算公式。
我們已經一起回憶了平面圖形的周長計算方法,平面圖形的面積公式是怎樣推導出來的呢?
學生交流。
像這樣把新問題轉化成已學過的知識,從而解決新問題,是數(shù)學學習中一種很常見的方法。
三、鞏固練習。
1.完成“練習與實踐”的第4題。
學生獨立完成。
2.完成練習與實踐的第6~8題。
學生交流,教師指導。
四、小結。
通過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學生交流。
五、作業(yè)。
完成《練習與測試》相關作業(yè)。
板書設計。
關于圖形的認識、測量的復習。
關于圖形的認識、測量的復習。
教學內容:教科書102頁的“練習與實踐”第的9~11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進一步會對三角形、平行四邊形、梯形、圓進行面積和周長的計算。
2.對新舊知識點的復習和加深學習,促進學生對數(shù)學知識的靈活運用。
3.能夠利用所學知識解決一些簡單有關三角形、平行四邊形、梯形、圓的實際問題,豐富解決問題策略,積累解決問題的經驗。
教學重點:
利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教學難點:
豐富解決問題策略,積累解決問題的經驗。
教學準備:多媒體。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我們都學習過哪些平面圖形?
用字母公式表示出這些平面圖形的面積公式。
二、鞏固練習。
1.第9題。
學生先自己在方格紙上畫一畫,再說一說分別怎么畫。要注意哪些地方。
2.第10題。
組織學生探索。在正方形里畫一個最大的圓,直徑是6。面積是28.26。畫4個符合要求的圓,每個圓的直徑是3,面積也是28.26。畫9個符合要求的圓,每個圓的直徑是1,面積也是28.26。
引導學生分別計算出各個圓的面積。明確:圓的面積之和占正方形面積的百分比是不變的。
3.第11題。
根據(jù)條件進行列舉,要提醒學生:長方形的長和寬的含義是相對的,寬的米數(shù)大于長的米數(shù)的也要進行考慮。
用16根1米的小棒圍成一個長方形,圍成的長方形的面積最大是多少?
用24根1米的小棒圍成一個長方形,圍成的長方形面積最大是多少?
學生交流。
三、小結。
通過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學生交流。
四、作業(yè)。
完成《練習與測試》相關作業(yè)。
板書設計。
關于圖形的認識、測量的復習。
關于圖形的認識、測量的復習。
教學內容:教科書103頁“整理與反思”,完成“練習與實踐”的習題。
教學目標:
1.通過復習,進一步掌握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圓錐的特征及其相互關系的認識,進一步發(fā)展空間觀念。
2.在系統(tǒng)復習的過程中,進一步體驗與同學合作交流以及獲取知識的樂趣,增進對數(shù)學學習的積極情感。
教學重點:
進一步掌握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圓錐的特征及其相互關系的認識。
教學難點:
進一步體驗與同學合作交流以及獲取知識的樂趣。
教學準備:多媒體。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前幾節(jié)課,我們復習了平面圖形的有關知識,從今天開始,復習立體圖形的知識。
提問:我們學習過哪些立體圖形?
出示立體圖形,分別說一說每個立體圖形的名稱及各部分的名稱。
(板書: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圓錐)。
它們有什么特征呢?
1.復習長、正方體的特征。
小結:因為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面、棱、定點數(shù)相等,只是正方體的棱長都相等,所以正方體可以說成是長、寬、高都相等的長方體,它是一種特殊的長方體,可以用集合圖表示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關系。
2.復習圓柱和圓錐的特征。
學生討論圓柱體和圓錐體有什么特征?
學生從正面、上面和側面分別觀察這幾種形狀的物體。
3.完成練習與實踐第4題。
學生獨立完成,可提醒學生根據(jù)這個長方體正面和上面的圖形,先擺出或畫出這個長方體,再根據(jù)擺出的形體判斷從左面看到的圖形。
三、綜合練習。
1.第1題。
讓學生獨立完成,讓學生說出另外三個面在展開圖中的位置。
2.第2、3題。
第2題著重讓學生自己動手剪一剪、折一折。
第3題讓學生自己動手做一做、轉一轉,從而根據(jù)長方體的長和寬推想相應圓柱的底面直徑和高。由三角形的底和高推想相應的圓錐的底面周長和高。
3.第5題。
學生拿出學具盒中的小正方體動手擺一擺、看一看,教師還可以請學生畫出從前面、上面和左面看到的圖形。
4.完成思考題。
四、小結。
通過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學生交流。
五、作業(yè)。
完成《練習與測試》相關作業(yè)。
板書設計。
關于圖形的認識、測量的復習。
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圓錐。
一年級立體圖形的認識教案篇二十二
教學時間:
教學內容:書上98頁練習二十的1—3題
教學目標:
知識:使學生知道長方形正方形的形狀和名稱
能力:能夠辨認這些圖形
教學重難點:能夠辨認這些圖形
突破方法:講解法、練習法
教具:小黑板、投影機、
教學過程
一、新授
1、初步認識長方形正方形
2、初步認識正方形
3、初步認識長方形正方形邊的特征
4、辨認正方形、長方形
5、聯(lián)系實際加深認識書上98頁做一做第2題
二、小結
三、練習
1、做練習二十一的第一題
2、動手涂色讓學生看練習二十一第3題
四、有余力的學生選做書上98頁思考題
板書設計:
教后經驗與失誤分析:
教學時間:
教學內容:書上99頁練習二十一的4、5題
教學目標:
知識:使學生知道三角形、圓的形狀和名稱
能力:通過實際活動使學生知道三角形有三條邊能夠辨認出三角形和圓
教學重難點:學生知道三角形有三條邊能夠辨認出三角形和圓
突破方法:講解法、練習法
教具:小黑板、投影機、
教學過程
一、前提測評
1、聽算20道20以內的加減法計算題
2、長方形正方形的形狀名稱和邊的特點
二、新授
1、初步認識三角形、圓
(1)初步認識三角形
(2)初步認識圓
2、學生動手操作,加深對三角形圓的認識
(1)做書上99頁做一做第1題
(2)做書上99頁做一做第2題
3、聯(lián)系實際加深認識
做書上99頁做一做第3題
三、達標測評
1、練習二十一的第4題
2、動手涂色,練習二十第5題
四、板書設計
教后經驗與失誤分析:
一年級立體圖形的認識教案篇二十三
1、能準確、熟練的認出半時,包括認電子表。
2、進一步鞏固時刻的兩種記錄方法。
3、體驗生活與數(shù)學的聯(lián)系。
能準確、熟練的認出半時。
時間的讀法。
一個實物鐘,一個鐘面模型。
每人一個實物鐘。
:1課時。
一、導入新課:
1、我們已經認識了鐘面,也學會了認時間,你能介紹一下,你早上起床的時間嗎?
3、這是我們以前學過的整時嗎?今天,我們要繼續(xù)來認識時間。
二、教學新課:
1、學會認半時及書寫方法。
(1)你是怎么知道這是7點半的呢?(時針在7和8之間,分針在6這里)誰聽明白了?
(2)說給你的同桌聽一聽。誰來說?
(3)這個7點半,比較規(guī)范的讀法應該是怎樣的呢?(同時板書書寫方法。7時半)。
(4)除了這種書寫方法,還可以怎么寫呢?(7:30)。
2、出示2時半的.鐘面模型。
(1)知道時什么時候嗎?你是怎么看出來的?為什么不是3時半呢?
(2)請你用兩種方法記錄下來。
(3)反饋書寫方法。
3、看來大家都已經會認半時了,那么這個時間你能認嗎?(出示一個刻度不全的表,認9時半。)。
4、練習認時間及書寫。p93做一做。
(1)你能看懂這位小朋友上學的時間嗎,請你用兩種方法記錄下來。
反饋,表揚書寫。
(2)這四個時間有什么共同的地方?為什么你認半時能認得那么快呢?
(3):對分針指著6,就表示半時。這時時針在兩個數(shù)的中間。
5、機動:p95第4題。
三、:
1、師所學內容。
2、游戲:撥鐘。
師說一個時間,學生撥時間。
同桌合作撥鐘。
一年級立體圖形的認識教案篇二十四
1、在具體情境中認識人民幣,能識別1元以內的人民幣,知道元、角、分時人民幣的單位,認識1元=10角,1角=10分。
2、經歷人民幣的識別過程,體會1元以內各種人民幣的幣值,通過簡單的模擬活動,培養(yǎng)簡單的換錢、算錢、付錢的技能,發(fā)展多角度的思考問題的能力。
3、學生通過積極參與學習活動,參與小組的交流,體驗主動學習的作用,發(fā)展主動學習、合作交流的意識;了解人民幣在日常生活力的作用,形成愛護人民幣的意識。
認識1元以內的人民幣的面值及人民幣的單位。
認識元、角、分之間的進率,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1元以內的紙幣、硬幣若干;鉛筆、橡皮、尺子、羽毛球、郵票等。
談話:小朋友,你們買過東西嗎?買東西需要什么?(錢)。
對了,錢在每個國家都有不同的名稱。美國的錢叫做美元,英國的錢叫做英鎊,你知道我們國家的錢叫做什么嗎?(人民幣)。
揭題:小朋友真聰明,我們每人的生活里少不了人民幣,每張人民幣面值大小不一,有幾元的,有幾角的,有幾分的。為了了解人民幣的一些知識,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認識元、角、分。(板書課題)。
2、根據(jù)教師的統(tǒng)一要求拿出相應的人民幣。
要求:下面請每個小朋友拿出1元的人民幣。
板書:1元。(教師把1元紙幣、硬幣都貼在黑板上,紙幣正面朝上)。
用同樣的方法認識5角、2角、1角和5分、2分、1分。
課件展示1元以內的紙幣。歸納:紙幣上都印有什么?
學生可能回答:一面都印有勞動人民的頭像、中國人民銀行,另一面都印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
3、練一練。
指導學生完成“想想做做”第1題、第2題。
學生完成后用課件展示答案,共同訂正。
1、談話:有個小朋友叫豆豆。他今天穿上了媽媽買的一件黃顏色的新衣服,放學后豆豆來到了一家玩具店。(課件展示例題情境圖)。
提問:豆豆在玩具店看到了什么?學生可能回答。
(1)玩具店里有鋼筆、計算器、練習本等。
(2)還有兩個小朋友在買東西。
(3)鋼筆的價錢是5元,計算器的價錢是20元,練習本的價錢是1元等。
讓學生把自己的拿法展示給小朋友看,幾個小朋友在講臺前站一排,可以是10個1角的、2個5角的、5個2角的、1個1元的等等。
引導:付1元的方法很多,不管哪種方法都是付幾角呢?(10角)。
10角就是1元。我們來看看豆豆怎樣付這1元的。
(課件展示,豆豆說:“我付10角可以嗎?”)。
提問:小朋友,你們說可以嗎?為什么?
(出示圖)板書:1元=10角。
2、引導:根據(jù)1元=10角,請你再想一想,1角等于幾分?
(出示圖)板書:1角=10分(學生齊讀一遍)。
3、指導學生完成“想想做做”第3題。
學生完成后,教師把不同的取幣方法都展示出來,并追問:哪一種方法最簡單?
教師用1元分別和不同的學生換5角、2角、1角的零錢。
填空:1張1元可以換()張5角;
()張2角可以換1張1元;
1張1元可以換()張1角。
2、同桌互相換零錢,活動1分鐘。(教師輔導)。
3、引導:換完了零錢,我的商店開張了??匆豢次屹u的有哪些東西?
課件呈現(xiàn):羽毛球5角,橡皮2角,美工刀9角5分,鉛筆4角,自動鉛筆7角,尺子3角,郵票8角。
提問:你想買什么?
誰想買郵票?你打算怎樣付這8角錢?有誰和他的付錢方法不一樣?
幾名學生上臺買郵票,一手拿郵票,一手拿不同付法的8角錢展示給全班學生看。
4、招聘營業(yè)員,學生互相購物。
談話:我當了經理后,想招聘一名營業(yè)員,條件是服務熱情周到,而且要能算對賬。其余的小朋友準備好1元人民幣來買你想買的東西。
學生活動2分鐘,對表現(xiàn)好的小朋友進行鼓勵表揚。
5、延伸練習。
小組討論:1元錢可以買哪2樣東西?如果買3樣東西,可以怎樣買?
小朋友,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
1、幫助媽媽買一樣東西。
2、上超市去看一看,哪些物品的價錢大約是1元?
【本文地址:http://aiweibaby.com/zuowen/168579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