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數學第一單元認識圖形二教案范文(20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2-05 06:13:24
一年級數學第一單元認識圖形二教案范文(20篇)
時間:2023-12-05 06:13:24     小編:溫柔雨

教案的編寫需要教師具備系統(tǒng)的教學設計和組織能力。編寫教案時要考慮學生的情感需要,注重情感教育和個性發(fā)展。下面是一些教師編寫教案的心得體會和經驗分享。

一年級數學第一單元認識圖形二教案篇一

知識目標:通過觀察、操作等活動,初步認識并辨認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三角形和圓,體會“面”在“體”上。

能力目標:在動手操作的過程中形成空間觀念和創(chuàng)新意識。

情感目標:通過圖形在生活中的廣泛運用,感受到數學知識與生活息息相關,激發(fā)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

會辨認這四種圖形。

:體會“面”在“體”上

教學過程

(出示:漂亮的城堡)

今天,我們的好朋友淘氣準備帶我們去參觀數學王國中的圖形城堡,想不想去呢?淘氣有個要求,這節(jié)課你必須認真聽講,積極發(fā)言。做到了嗎?在這座城堡里,住著各種形狀的圖形,請小朋友們認一認,說一說這些圖形的名字。

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都是立體圖形。在圖形的城堡里,除了立體圖形家族,還住著一個龐大的家族,那就是平面圖形。(出示:平面圖形)

揭示課題:今天我們就要一起來認識這些平面圖形。(板書:認識圖形)

1、感知“面”在“體”上

(1)觀察操作。

淘氣告訴我們一個小秘密,他說這些平面圖形都藏在大家桌面上的物體中,請大家找一找、摸一摸你桌上的物體其中一個面,并說一說你摸的感覺。趕快行動吧!

(2)匯報交流

說一說:你摸一摸自己找的圖形的面,有什么感覺?(引導學生說出“面”的主要特點是平。)

2、動手操作,合作學習

(1)教師啟發(fā):誰能想出一個好辦法,把這些平面圖形從立體圖形上請出來,留在桌上的白紙上呢?小組合作討論方法。引導學生想出多種辦法(可用描、畫、印等方法),給予贊揚。

(2)老師已經為你們準備好了紙張,下面就請大家動手選自己喜歡的立體圖形,把這些平平的面請下來吧。

(3)匯報、展示不同的方法。

3、小結

像這樣把物體的一個平平的面表示成一個平平的圖形,這些圖形就叫做平面圖形。

4、大家真了不起,老師也將這些平平的面請到了電腦上,仔細觀察會發(fā)生什么變化。

(演示,出示圖形名稱,板書。)

5、想一想,立體圖形和平面圖形有什么不同呢?你想怎么記住這四位新朋友呢?

6、仔細觀察哪兩個圖形長的比較像呀。怎么區(qū)分它們呢?(演示)

7、我們已經認識了這些圖形,下面就用小棒來擺一擺,看一看你能擺出哪些圖形。(學生動手操作,演示)

師:有沒有擺出圓的?現在能不能快速的將這些圖形分一分呢?

8、間休:幸福拍手歌

小結:正是這些交通標志牌無時無刻都在提醒著我們注意交通安全。

1、猜一猜。

2、完成練習一1、2題

3、欣賞圖形。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一年級數學第一單元認識圖形二教案篇二

1、通過用七巧板拼圖的活動,初步認識平行四邊形,進一步熟悉平時學過的圖形。

2、發(fā)展空間觀念、動手操作能力和創(chuàng)造力。

認識、辨認各種平面圖形

用不同的方法進行拼圖。

一、借助七巧板,認識平行四邊形。

1、出示七巧板,講解,這叫做七巧板。

2、5號圖是什么形?————號圖是三角形。

3、3號圖是平行四邊形

4、說說七巧板是由哪些圖形組成的

二、拼一拼

1、剪下附業(yè)頁中的七巧板,完成七巧板的制作。

2、引導學生進行拼圖。

(1)拼出正方形

(2)拼出三角形

3、你還能有不同的拼法嗎?

三、練一練

1、拼出書中圖形,想一想這些圖形像什么?

2、講“守株待兔”的故事,并拼一拼。

3、你還能拼出哪些有趣的圖形。

四、小結

這節(jié)課你覺得有趣嗎?七巧板是我國古代的一種圖形游戲,它已有兩千五百多年的歷史了。

一年級數學第一單元認識圖形二教案篇三

1、教學內容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北師大版)一年級下冊第四單元《有趣的圖形》。

第一課時。

2、教材簡析《認識圖形》這部分內容,是本冊教材《有趣的圖形》這一單元的起始課,是在第一冊認識了立體圖形的基礎上,讓學生初步認識平面圖形,為以后學習更深層的幾何知識打下基礎。教材體現了從立體到平面的設計思路,注重讓學生通過操作活動體會面與體之間的關系。

3、教學目標知識目標:通過觀察、操作等活動,初步認識并辨認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體會“面”在“體”上。

能力目標:在動手操作的過程中形成空間觀念和創(chuàng)新意識。

情感目標:通過圖形在生活中的廣泛運用,感受到數學知識與生活息息相關,激發(fā)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

4、教學重點會辨認這四種圖形。

5、教學難點體會“面”在“體”上。

6、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立體圖形實物若干、平面圖形若干、白紙、彩筆等。

本次教學活動以“問題情境—建立模型—解釋與應用”的模式呈現教學內容,注重讓學生體驗“從立體到平面”的探究、建模過程,以學生的發(fā)展為本,強調對學生空間觀念的培養(yǎng),融觀察、操作、交流、合作等學習方法為一體,注重讓學生在操作體驗中學習。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課件出示:漂亮的城堡)。

我們的好朋友淘氣帶我們來到了一座漂亮的城堡,在這座城堡里,住著各種形狀的圖形,請小朋友們認一認,說一說這些圖形的名字。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都是立體圖形。在圖形的城堡里,除了立體圖形家族,還住著一個龐大的家族,那就是平面圖形。(課件出示:平面圖形)學生嘗試說說認識的圖形名字。

揭示課題:今天,我們就要一起來認識這些平面圖形。(板書:認識圖形)(結合學生已有的知識背景,從常見的物體出發(fā),再讓學生認識和了解平面圖形,豐富學生對平面圖形的感性認識。)。

(二)操作交流,探究新知1、感知“面”在“體”上。

(1)觀察操作。提出要求:這些平面圖形都藏在大家桌面上的物體中,請大家找一找、摸一摸、說一說,趕快行動吧!

(2)匯報交流說一說:你在什么物體上找到了什么圖形?再摸一摸自己找的圖形的面,有什么感覺?(引導學生說出“面”的主要特點是平。)(通過“摸”的活動,讓學生親身感受,體會到物體的每個面都是平的。)。

(3)引導發(fā)現(課件演示“面”在“體”上的分離過程)。

師:通過剛才的觀察發(fā)現,這些平面圖形的家都住在立體圖形上。(通過“看”,初步體會面在體上)。

1、動手操作,合作學習。

(1)教師啟發(fā):誰能想出一個好辦法,把這些平面圖形從立體圖形上請出來,留在桌上的白紙上呢?(這一要求既有挑戰(zhàn)性,也有探索性,同時具有操作性。)。

(2)小組合作完成。

(3)匯報、交流不同的方法引導學生想出多種辦法(可用描、畫、印等方法),給予贊揚。(充分給學生“說”的機會,讓學生陳述操作過程,表達親身感受,培養(yǎng)語言的條理性,促進思維的邏輯性。)(通過這種“做中學”,讓學生積極參與操作過程,親身體驗面的形成過程,幫助學生建立平面圖形的空間觀念,突破本課難點。實現數學學習的親歷性,突出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和創(chuàng)造性,實現教與學方式的變革,體現以學生發(fā)展為本的課程價值觀。)。

2、小結我們從長方體上找到了長方形,從正方體上找到了正方形,從三棱柱上找到了三角形,圓柱上找到了圓形。我們還發(fā)現,這些圖形的面都是平的,并且只有一個面,所以,就把這些圖形叫做平面圖形。

3、游戲:我說你想試試你掌握的本領。老師說一個圖形的名字,請你閉上眼睛,想一想它的樣子,一邊想一邊用手指畫一畫。同桌之間可進行互動練習。(通過讓學生閉眼想象所學的'圖形,培養(yǎng)空間想象力,有效地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三)鞏固加深,遷移拓展。

1、連一連:將圖形與名字連線(變式圖形的呈現,能幫助學生更好地將獲得的性質特征概括到同類對象中去,使學生在概括中獲得對圖形進一步的理解。)。

2、找一找:生活中,你在哪里還見過這樣的圖形?(教師先引導學生看看教室里哪些物體上有這樣的圖形,可離開座位去找、去指、去摸,再把發(fā)現告訴大家。)師:其實,在我們回家的路上也能看到這些圖形,現在,我們一起去馬路上看看吧!說一說:這些交通標志牌是什么形狀?(課件演示:介紹交通標志牌的作用,滲透交通安全教育)(將數學課上認識的圖形與生活中的物體融合,加深對這些圖形的認識。借助生活中的真實情境,引導學生對生活的觀察,體會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激發(fā)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

3、找朋友。(進一步體驗“面”由“體”得。)。

4、數一數,數一數每個圖形分別是由哪些平面圖形組成的?

5、拼一拼今天這節(jié)課小朋友學得很好,胡老師要獎勵給每個小組一份禮物。請打開禮品袋(袋內裝有平面圖形若干),用里面的圖形拼出你最喜歡的東西。

(1)小組合作。

(2)交流展示。

說一說,你拼的是什么?用了哪些圖形?(拓展學生的思維,發(fā)展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滿足學生的創(chuàng)造欲,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通過作品的展示,讓學生學會自我欣賞和互相欣賞,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心。)。

6、全課總結: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你認為這節(jié)課最有趣的是什么?

板書設計:認識圖形長方形正方形圓三角形。

一年級數學第一單元認識圖形二教案篇四

1、知識目標:通過觀察、操作等活動,初步認識并辨認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三角形和圓,體會面在體上。

2、能力目標:在動手操作的過程中形成空間觀念和創(chuàng)新意識。

3、情感目標:通過圖形在生活中的廣泛運用,感受到數學知識與生活息息相關,激發(fā)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

會辨認這四種圖形。

體會面在體上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課件出示:漂亮的城堡)

今天,我們的好朋友淘氣準備帶我們去參觀數學王國中的圖形城堡,想不想去呢?淘氣有個要求,這節(jié)課你必須認真聽講,積極發(fā)言。做到了嗎?在這座城堡里,住著各種形狀的圖形,請小朋友們認一認,說一說這些圖形的名字。

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都是立體圖形。在圖形的城堡里,除了立體圖形家族,還住著一個龐大的家族,那就是平面圖形。(課件出示:平面圖形)

揭示課題:今天我們就要一起來認識這些平面圖形。(板書:認識圖形)

二、操作交流,探究新知

1、感知面在體上

(1)觀察操作。

淘氣告訴我們一個小秘密,他說這些平面圖形都藏在大家桌面上的物體中,請大家找一找、摸一摸你桌上的物體其中一個面,并說一說你摸的感覺。趕快行動吧!

(2)匯報交流

說一說:你摸一摸自己找的圖形的面,有什么感覺?(引導學生說出面的主要特點是平。)

2、動手操作,合作學習

(1)教師啟發(fā):誰能想出一個好辦法,把這些平面圖形從立體圖形上請出來,留在桌上的白紙上呢?小組合作討論方法。引導學生想出多種辦法(可用描、畫、印等方法),給予贊揚。

(2)老師已經為你們準備好了紙張,下面就請大家動手選自己喜歡的立體圖形,把這些平平的面請下來吧。

(3)匯報、展示不同的方法。

3、小結

像這樣把物體的一個平平的面表示成一個平平的圖形,這些圖形就叫做平面圖形。

4、大家真了不起,老師也將這些平平的面請到了電腦上,仔細觀察會發(fā)生什么變化。

(課件演示,出示圖形名稱,板書。)

5、想一想,立體圖形和平面圖形有什么不同呢?你想怎么記住這四位新朋友呢?

6、仔細觀察哪兩個圖形長的比較像呀。怎么區(qū)分它們呢?(課件演示)

7、我們已經認識了這些圖形,下面就用小棒來擺一擺,看一看你能擺出哪些圖形。(學生動手操作,演示)

師:有沒有擺出圓的?現在能不能快速的將這些圖形分一分呢?

8、間休:幸福拍手歌

小結:正是這些交通標志牌無時無刻都在提醒著我們注意交通安全。

三、鞏固加深,遷移拓展

1、猜一猜。

2、完成練習一1、2題

3、欣賞圖形。

四、全課總結。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一年級數學第一單元認識圖形二教案篇五

知識目標:通過“你說我擺”的游戲,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同時讓學生在活動中,學會表達、傾聽,發(fā)展他們的數學交流能力。

能力目標:通過游戲的形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獲得良好的情感體驗。

情感目標: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主動探索的精神和與人合作的意識。

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同時讓學生在活動中,學會表達、傾聽。

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主動探索的精神和與人合作的意識。

積木、機器人。

一、復習引入。

1、復習位置與順序:前后、上下、左右。

2、復習立體圖形的特征。

師:正方體有什么特征?(長方體,圓柱、球)。

二、發(fā)揮想象,練習拼排。

1、我說你做:搭積木游戲。

師:你們玩過積木嗎?你能按老師的要求擺圖形嗎?愿意接受挑戰(zhàn)嗎?

(1)先放2個圓柱。

(2)在兩個圓柱上放一個長方體。

(3)在長方體上放一個正方體。

說一說:你的球能從圖形下通過嗎?

2、自由想象:小小設計師。

師:用自己帶來的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形物體擺一個造型?試試看吧!

3、摸一摸,擺一擺。

(1)學生同桌玩“摸物體,擺造型”游戲。

(2)要求:一人發(fā)指令,另一人蒙眼聽指令摸出物體并按指令要求拼搭。

(3)角色互換多玩幾次。

和老師一起做:上拍拍、下拍拍、左拍拍……。

生:同桌互相說,全班匯報。

生:按要求擺放圖形,同桌比一比,誰擺得又快又好。

生:自由拼圖,邊拼邊說,同桌交流。

教師指導與教學過程學生學習活動過程設計意圖和修改。

三、鞏固練習。

1、完成p73。

第一題“你說我擺”。

(1)一人發(fā)指令,一人擺積木。

(2)角色交換。

2、p73第2題。

師:你能說出哪些物體的形狀?這些物體是按怎樣的方位和順序擺放的?

3、數一數,填一填。

完成p73第3題。

(1)圖中各有幾個小正方體?

(2)說一說是怎樣想的。

四、思考:用同樣大的4個小正方形,擺長方體,可以怎樣擺?擺正方體呢?

五、總結:你學會了什么?

生:同桌說一說,擺一擺。

一年級數學第一單元認識圖形二教案篇六

認識圖形(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

1、對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的認識,能分辨出四種基本的圖形。

2、學會觀察,能在生活中找出基本的形狀,會舉例。

3、能區(qū)分出面和體的關系,體會“面在體上”。

4、能找出一組圖形的規(guī)律。

5、能在復雜的圖案中找出基本的圖形。

動手做(一)。

學生能自己動手折一折、剪一剪,剪拼出喜歡的圖案。

通過折紙、剪拼等活動進一步認識平面圖形。

通過折紙對簡單的圖形進行分解和拼補。

動手做(二)。

了解七巧板的組成。通過用七巧板拼圖的活動,進一步熟悉學過的平面圖形。

初步認識平行四邊形,只讓學生直觀認識,知道形狀和名稱即可。

動手做(三)。

通過欣賞和設計圖案的活動,進一步認識正方形、長方形、三角形和圓。

小小運動會。

1、應用100以內的進位加法與退位減法的計算方法進行正確的計算。

2、經歷與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過程,體會算法多樣化。

3、體會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在生活中的普遍存在。

4、能利用圖形設計美麗的圖案。

一年級數學第一單元認識圖形二教案篇七

1、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動手操作能力和創(chuàng)新意識。

2、認識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并能利用他們進行拼圖折紙等活動。

3、初步認識四邊形、五邊形和六邊形。

4、欣賞利用圖形組成的美麗圖案,并能嘗試進行設計。

1、正確認識三角形、圓、長方形和正方形,體會面在體上。

2、在實際生活中能正確區(qū)分,了解它們的用途。

3、發(fā)展空間觀念和動手操作能力。

教學重、難點:認識圖形,了解用途。

一、導入新課

1、把課前準備好的學具拿出來。

2、小組互相介紹。

3、小結學習情況。

二、新課教學

1、小組匯報:

一邊介紹圖形一邊拿起實物模型。

2、歸納板書:

長方形圓三角形正方形

3、在生活中你見過這樣形狀的圖形嗎?

(1)小組交流

(2)匯報評議

三、鞏固練習

1、連一連

仔細看清題意,獨立完成。

2、涂一涂

按要求畫一畫。

3、想一想

請你接著畫下去。

4、數一數

眼睛看仔細,試做,校對。

一年級數學第一單元認識圖形二教案篇八

1、小朋友們還記得這些圖形朋友嗎?(長方體、正方體、球、圓柱)。

2、我們今天還要來認識一些新的圖形朋友。

1、同學們拿出你準備的圖形。感受長方體的每一個面,在小組里說一說。學生可能會說感覺平平的,是一個平的面。長方體的每一個面都是平面圖形。那是什么平面圖形呢?教師展示長方體拆分成6個長方形的過程。讓學生感知長方形的特點,長方體與長方形的區(qū)別與聯(lián)系。

2、正方體的每一個面有什么感覺呢?學生在小組里說一說。對長方體的每一個面都是平面圖形。那是什么平面圖形呢?教師展示正方體拆分成6個正方形的過程。讓學生感知正方形的特點,正方體與正方形的區(qū)別與聯(lián)系。

3、圓柱體的每一個面有什么感覺呢?在小組里說一說。圓柱體的上下面的感覺和旁邊的面的感覺有什么不一樣的嗎?對!上下的面是平平的,但旁邊的面卻不是平的。這樣的面就不是平面。

4、球的每一個面有什么感覺呢?在小組里摸一摸、說一說。

5、教師課件出示幾種平面圖形讓學生來辨認。

6、出示兩組圖形讓學生討論有什么不同?讓學生明確平面圖形與立體圖形的區(qū)別。

同學們學的真棒!敢和老師一起去闖關嗎?

學生思考后上臺來根據要求涂色。

第二關:摘果子。

按要求把相同的果子摘下來。

第三關:數一數。

數一數:正方形、長方形、三角形有幾個?

獨立完成,說說你是怎么數的?有什么好方法?

小結方法。

同學們我們今天有學習了那些圖形朋友?誰來說一說?

學生在小組里說后個別匯報。

請同學們課后觀察一下,在家庭、學校、商店等哪些地方用上了正方形、長方形、圓、三角形和平行四邊形?并與爸爸、媽媽、同學進行交流。

認識平面圖形。

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圓。

一年級數學第一單元認識圖形二教案篇九

1、通過欣賞和設計圖案的活動,進一步認識三角形、圓、長方形和正方形。

2、發(fā)展動手操作能力、空間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

動手實踐操作。

一、欣賞圖案。

1、出示圖案:

風車兔子萬花筒青蛙。

2、引導觀察。

3、小組討論:

每人分別選一個圖案指出這個圖案是由哪些圖形組成的'。

4、匯報交流。

5、小結評議。

6、介紹圖案的作用。

二、練一練。

1、想一想,涂一涂。

看清題意,動手畫一畫。

2、擺一擺。

(1)用3根小棒可以擺一個三角形,擺兩個三角形最少用幾根小棒?擺3個呢?

(2)用10根小棒能擺出幾個正方形?

一年級數學第一單元認識圖形二教案篇十

初步認識平面圖形(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圓和平行四邊形):直觀感知,感受特征,能夠辨認和區(qū)別。

二、教材說明和教學建議。

(一)變化及變化原因。

在陶老師做一年級上冊教材介紹時,也提到了這部分內容的變化。之所以這樣變化,原因有三個。

一是在實驗中老師們覺得合并編排,一上認識的圖形太多,學生不容易掌握;同時由于兒童對幾何形體認識的心理特點,立體圖形和平面圖形容易混淆;二是一下原來的這一單元“圖形的拼組”在教學時內容不好把握,深不深淺不淺的。

所以我們在修訂時對于這部分內容進行了修改。由于兒童認識幾何形體易受到生活經驗的影響,而生活中容易找到與幾何體(也就是立體圖形)相似的實物(因為物體的存在,大量表現為幾何體的形式),但卻難以找到與平面圖形相似的物體的某一部分(兒童的心理特點決定的:兒童認識幾何形體要經歷一個由粗略到精細的過程,即容易掌握和發(fā)現形體或物體的明顯的外部特征,而常常忽略形體或物體的主要部分、局部和細微部分,難以掌握形體的定義。這與兒童的觀察力是密切相關的。如,兒童說皮球、車輪是圓形的;積木、盒子是正方形的'。日常生活中,說一個物體是“圓的”“方的”沒有嚴格區(qū)分清平面與立體)??梢?,對于兒童來說,學平面圖形要比學習立體圖形困難,因此我們在一年級上冊安排了立體圖形的認識,在一年級下冊安排了平面圖形的認識。

(二)教材呈現:安排了3個例題。

1.例題1:教學5種平面圖形。

增加了平行四邊形的認識,將原來一下例1折一折體會長方形正方形邊的特征的內容移到三上“四邊形”單元中。

增加平行四邊形的認識,出于兩點考慮:一是因為原來平行四邊形的初步認識是放在三上的,教學時也比較尷尬,因為學生還沒有學“平行”的知識,也不能提到平行四邊形平行的特征,只能是初步認識一下;二是在這里認識平行四邊形后,就可以介紹一些關于數學背景知識(七巧板)的內容,同時可以大大豐富圖形拼組的內容。

移走原來的例1,就可以非常準確的把教學內容定義在“初步認識”這一程度上,方便教師把握教學的深度。只要學生能夠在一系列圖形中辨認出給定名稱的圖形(即圖形名稱與圖形之間能夠建立聯(lián)系)就可以了,能簡單的、用樸素的語言說清楚判斷的理由就可以了,不需要嚴格的、用數學的語言表述圖形的特征并根據特征辨別圖形。

編排層次同認識立體圖形的編排大致相同。(除平行四邊形外,基本與一上教材相同)。

從學生已經認識的立體圖形的某個面引入,讓學生借助立體圖形描畫出平面圖形(初步認識);平行四邊形如何引入?(建議可以用美術課上用的那些石膏模型)。

再把形狀相同的放在一起,分成5類(既要關注分類結果,更要關注分類的過程和分類的理由,因為學生對分類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就對這些平面圖形的本質特征有了進一步的認識)。

抽象出5種平面圖形,分別進行認識(給出5種圖形的名稱)。

隨后“做一做”第1題讓學生說一說身邊哪些物體的面是上面學過的平面圖形,通過再一次辨認圖形,鞏固幾種平面圖形的表象,同時建立起課堂數學和現實生活的聯(lián)系。

“做一做”第2題安排了操作活動,讓學生在借助立體圖形畫自己喜歡的圖形的過程中繼續(xù)感受平面圖形的特征,在頭腦里形成清晰的表象。這種活動素材,在實際教學時,老師可以加以利用也可以加以改造,比如有的老師仿照原來一上立體圖形認識部分的做一做第2題,設計了“猜一猜,是什么平面圖形”的活動,既避免了簡單的辨認圖形,激發(fā)了學生的好奇心,又滲透了對學生推理能力的培養(yǎng),強化了學生頭腦中平面圖形的表象。

在教學中,應該注意幾點:

(1)與立體圖形的認識相同,老師們應該注意通過畫、說、涂、拼、剪等活動充分感知平面圖形的特征。

(2)由于小學生思維能力的水平比較低,還不能進行嚴密的邏輯證明。所以小學階段教學的幾何是實驗幾何,很直觀,不是嚴密的幾何證明。根據小學生的這一年齡特點,只要通過活動、操作讓學生直觀感受到幾何形體的特點就可以了,不必要拔高要求。

(3)針對學生容易混淆立體圖形和平面圖形的特點,充分利用教材中滲透的立體圖形和平面圖形關系的素材(主題圖,練習第6、7、8題),讓學生去體驗、去區(qū)分。

2.例題2:平面圖形的拼組(除多了平行四邊形、刪掉小棒擺外,其余與一下例2同)。

通過讓學生用所學的平面圖形進行拼組活動,初步體會各平面圖形之間的關系,一方面進一步體會所學平面圖形的特征,另一方面為以后的學習(如平行四邊形、三角形等面積公式的探索,組合圖形的認識等)、積累一些感性的經驗。

注意:這里只讓學生直觀地、用樸素的語言說出拼出來的圖形是什么平面圖形就可以了,不要求用規(guī)范的數學語言、嚴格的證明拼出來的是什么圖形。

3.例題3:解決問題的內容。

讓學生運用已有的關于平面圖形的知識和活動經驗,用七巧板拼指定的圖形。使學生繼續(xù)經歷解決問題的一般過程,并通過對七巧板的實際操作解決問題。

這里需要提出的是七巧板的引入。對于學生來說,七巧板是一種非常熟悉的玩具,而且制作也非常簡單(只要用一張較厚的紙,照七巧板的圖樣剪成7塊就可以了)。從歷史上來說,它是我國勞動人民的創(chuàng)造之一,而且具有豐富的價值(清朝王其沅著有《七巧八分書》共8冊,收集了大量的七巧板拼成的圖樣;很早就傳入歐洲,在英國劍橋大學圖書館藏有一本桑下客著的《七巧新譜》。歐美人把七巧板叫做“唐圖”tangram,在一些著作中常常提到。近代數學家把七巧板作為組合分析中的數學問題來研究,美國計算機專家道許還設計了一個“解決七巧板問題的探索程序”。近代的兩位幾何學家用數學方法證明了,一副七巧板只能拼出13種凸多邊形。國外教材、ipad上等等,都有利用七巧板為素材的習題或者游戲。)。

因此,教材在例題之后在“你知道嗎”版塊里介紹了七巧板,對學生滲透數學文化的內容。

4.練習。

總體上練習的變化。

這次修訂,我們對練習的編排下了很大的功夫。

針對實驗中老師們提出的練習量少的反饋,我們對練習進行了調整,按課時來說,基本上每課時最少3題,最多5題。

同時,為了方便老師的教學,我們按課時來編排練習題,層次很清楚,老師們翻翻教材就能看出來。

此外,我們豐富了練習的形式,盡量使練習不重復,同時做好鋪墊及相關知識的滲透,加強前后知識之間的聯(lián)系。比如本單元練習的第6、7、8題。

本單元練習的編排情況。

就這個單元的練習來說,我們提供了豐富的練習,有涂色的、有統(tǒng)計同類圖形個數的、有分解和組合平面圖形的、有拼擺有趣的圖案的,有溝通立體圖形和平面圖形關系的,等等。這些習題在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問題的能力、空間知覺、創(chuàng)造力、想象力等方面都有所體現,限于時間關系我在這里就不一一細說了。

一年級數學第一單元認識圖形二教案篇十一

認識圖形(二),這部分內容是在上學期“認識立體圖形”的基礎上教學的,通過上學期的學習學生已經能夠區(qū)分常見的立體圖形了,這里主要是通過一些操作活動,讓學生初步體會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三角形、圓這些平面圖形的一些特征,并感知平面圖形與立體圖形間的一些關系。本單元教學的關鍵是讓學生通過擺、拼、剪等活動體會圖形特征,感知圖形間的關系。

二、單元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讓學生認識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三角形和圓的特征,通過折一折、擺一擺、剪一剪、拼一拼,辨別和區(qū)分這些圖形。

2。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觀察和實際操作、使學生初步感知所學圖形之間的關系,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想象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

3。情感與態(tài)度目標:在學習活動中積累對數學的興趣,增強與他人交往、合作的意識。

三、單元教學重點:

讓學生認識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三角形和圓的特征,通過折一折、擺一擺、剪一剪、拼一拼,辨別和區(qū)分這些圖形。

四、單元教學難點

通過觀察和實際操作,使學生初步感知所學圖形之間的關系,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想象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

五、單元教學措施

1。充分給學生機會,讓他們通過拼、剪等操作活動,在活動中體會平面圖形的一些特征。

2。讓學生感知平面圖形間和立體圖形間以及平面圖形與立體圖形間的關系。

六、教具準備:課件、圖形卡紙、實物等。

七、課時安排:約5課時。

p2~p3認識平面圖形

1.通過拼、擺、畫各種圖形,使學生直觀感受各種圖形的特征。

2.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觀察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和用數學交流的能力。

3.能辨認各種圖形,并能把這些圖形分類。

初步認識長方形、正方形、圓形和三角形的實物與圖形。

課件、圖形卡紙、實物、學具等。

一、復習,探究新知

1。(課件出示)小朋友們還記得這些圖形朋友嗎?(長方體正方體球圓柱

2。你能把這些圖形平平的面畫下來嗎?學生利用學具模型在紙上畫一畫。

3。你們畫下的圖形有什么特點?

學生小組討論并且派代表全班交流。

長方形:對邊相等4個角都是直直的平面的

正方形:4邊相等4個角都是直直的

圓:沒有角(即封閉的)不斷開的

三角形:有3條邊3個角

二、鞏固發(fā)展

1.說一說,你身邊哪些物體的面是你學過的圖形?

2.用圓、正方形、長方形、三角形畫一畫自己喜歡的圖形。

小組內評一評,各小組展示作品。

3.練習一的第1題。

4.用圓、正方形、長方形、三角形拼一拼圖形。

同桌合作比一比哪一桌拼的最好?全班交流展示。

5.第2題:數一數有幾個圓、正方形、長方形、三角形?

學生獨立完成,說說你是怎么數的?有什么好方法?

三、提高練習

取長方形紙一張,對折再對折。

取正方形紙一張,對折再對折。

取正方形紙一張,對角折再對角折。

觀察結果。

四、總結

今天你們學到了什么?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圓各有什么特點?你有什么想問的?

五、課堂作業(yè)

《練習冊》

認識平面圖形

長方形:對邊相等4個角都是直直的平面的

正方形:4邊相等4個角都是直直的

圓:沒有角(即封閉的)不斷開的

三角形:有3條邊3個角

教科書第2—3頁及練習一第1-3題。

的應用。

2.在折圖形、剪圖形、拼圖形等活動中,體會圖形的變換,發(fā)展對圖形的空間想象能力。

3。在學習活動中積累對數學的興趣,增強與同學交往、合作的意識。

直觀認識三角形和平行四邊形,知道它們的名稱,并能識別這些圖形,知道它們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

師:這個圖形真漂亮,它叫什么名字呀!這個圖形就是我們要認識的另一個新朋友——平行四邊形。(出示圖形,并板書:平行四邊形)(板書)

出示一個長方形的模型,提問:“這個圖形的面是一個什么圖形?”學生回答后,老師將這個長方形輕輕拉動,這時出現的是一個平行四邊形。提問:“現在這個圖形的面變成了一個什么圖形?”

一年級數學第一單元認識圖形二教案篇十二

1、使學生認識常見的四種立體圖形和平面圖形,進一步加深對所學的幾何圖形的認識。

2、一方面鞏固鐘表中整時和半時的認識,另一方面通過看接近整時的鐘面,使學生進一步說出大約是幾時。

認識圖形,并能夠形成對這些圖形的表象。

出示第109頁第12題。

學生看書并回答有哪幾種圖形,教師板書: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

問: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各有幾個?學生再書上完成,集體訂正。

教師分別指出每種圖形的名稱,學生舉起對應的幾何圖形。

教師出示實物,讓學生說出每種物品是什么形狀?

指名說一說日常生活中見過哪些物體是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

2、解答。

(1)教師問各類圖形的特征。

(2)完成書上第109頁第12題,集體訂正。

3、認識鐘表。

撥鐘,分組活動,讓學生利用鐘表的學具撥出每個整時和半時,小組中同學相互檢查。教師巡視,提醒學生在撥表時,時針和分針一定要撥到準確的位置上。

認鐘,教師撥鐘,學生認;指名撥鐘,學生認。

(1)引導學生觀察整時。告訴學生:時針和分針沒有正對著鐘面上的數,而是稍稍偏了一點,像這種差一點不到幾時,或是幾時剛剛過一點,我們就不能說正好是幾時,應該說“大約是幾時”。

(2)完成書上第105頁的第1(6)題。

同座相互說一說,指名說,并說一說為什么?

(3)完成第107頁第3題,學生在書上完成,點四人板演,集體訂正。

4、小結。

5、游戲。

在盒子里摸圖形,學生摸出來后,告訴大家這是什么?

一年級數學第一單元認識圖形二教案篇十三

教學內容:36—37頁的內容。

教學目的:

1、在操作活動中認識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體會“面在體上”;

2、體會長方形、正方形、三解形和圓在生活中的普遍存在;

3、發(fā)展空間觀念和動手操作能力。

教學重點:在操作活動中認識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體會“面在體上”;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動手操作能力,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意識。

教具、學具:課件、小圓印章,三棱柱、圓柱、正方體、長方體模型。

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備注。

2、從桌面上拿出自己喜歡的物體,并說說它們的的形狀。3、摸一摸手中的物體,有什么感受?與同學交流想法。4、引導學生說出有些物體的一面或幾面是平平的,揭示課題。二、動手操作,認識圖形。1、認識長方形。a:讓學生動手找出長方形的面(生可以用摸、描、印),認識長方形并出示圖形。(電腦出示:從長方體中取下長方形。)用自己的辦法把圖形從物體中“印”下來。

2、能不能找到長方形呢?3、匯報交流,小組合作學習:用摸、描、印認識正方形、三角形、圓。(電腦演示)、匯報交流,說一說圖形形的樣子。

5

三、聯(lián)系實際、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

1、出示教材中的交通標志圖讓學生辨認,滲透交通安全教育。

2、在生活中,你在哪兒見過這些平面圖形呢?請同組的同學相互說說。

四、探索與實踐。

2、下面請同學們小組互相合作,利用老師給你們的圖形拼出自己喜歡的漂亮的圖畫,要盡量和淘氣的不一樣。

五、課內小結與課后延伸。

1、下面請同學們閉上眼睛,在腦子里想想今天認識的圖形。

學生回答。

學生回答。

互相說一說。

學生說。

摸一摸,說說感覺,看一看形狀,

在紙上印出來。說一說長方形的樣子。學生獨立找、小組內找、匯報交流。

小組合作學習。

學生討論,說一說。

學生說一說。

學生說一說。涂一涂。

一年級數學第一單元認識圖形二教案篇十四

教學要求:

1、通過觀察、操作,使學生初步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知道它們和名稱,初步感知其特征,會辨認這幾種弄清形狀的物體和圖形。

2、培養(yǎng)學生動手操作和觀察事物的能力,初步建立空間觀念。

3、通過數學活動,培養(yǎng)學生用數學進行交流,合作探究和創(chuàng)新的意識。

4、使學生感受數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教學重難點:使學生直觀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這幾種形狀的物體和圖形,初步建立空間觀念。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把形狀相同的物體放在一起。

二、操作感知。

1、分一分,揭示概念。

1)分組活動。讓學生把形狀相同的物體放在一起,教師巡視。

2)小組匯報。問:你們是怎么分的?為什么這樣分?

3)揭示概念。教師拿出位置、大小、顏色不同的實物直觀揭示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的概念,并板書名稱。

2、摸一摸,感知特點。

1)讓學生動手摸一摸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的實物,然后把自己的感受和發(fā)現在小組內交流。

2)匯報交流。

三、形成表象,初步建立空間觀念。

1、由實物抽象實物圖形。投影出示“鞋盒”,引導學生說出它的形狀是長方體,然后抽象出長方體圖形。用同樣方法出示“魔方”、“茶葉桶”、“足球”等實物圖,抽象出正方體、圓柱、球的圖形。

1)分別出示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的圖形,先讓學生辨認,然后把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的圖形貼在黑板上,最后再使出相應的實物。

2、記憶想象。

1)分別出示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的圖形,先讓學生辨認,然后把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的圖形貼在黑板上,最后再使出相應的實物。

2)讓學生閉上眼睛想一想四種圖形的樣子(教師說圖形,學生想)。

3)讓學生閉上眼睛按教師的要求摸出四種不同形狀的實物。

4)先讓學生閉上眼睛,然后摸教師給出的一種實物,由學生判斷它的形狀。

5)出示位置、大小、顏色不同的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的圖形,讓學生辨認。

3、讓學生列舉日常生活中見過的形狀是長方體圓柱、球的實物。

四、分組活動,體驗特征。

1、做“做一做”l。

1)讓學生拿出長方體和圓柱,放在桌面上玩一玩,使學生發(fā)現圓柱會滾動。

2)讓學生用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搭一搭。通過搭,使學生明確:球沒有平平的面,能任意滾動;長方體、正方體和圓柱都有平平的面,搭在一起比較穩(wěn)固。

2.游戲:“看誰摸得準”。

1)每小組一人說出物體的名稱,看誰摸得準(做一做2)。

2)教師說物體形狀,學生摸。其他同學按指定要求摸,

3)數圖形。(練習五2)問:這只小動物是由什么圖形拼成的?各用了幾個?

五、小結。

一年級數學第一單元認識圖形二教案篇十五

1、能初步認識方形和圓形的基本特征。

2、在認識圖形的基礎上,體驗游戲的快樂。

3、讓幼兒在輕松愉快的游戲中認識圖形。

4、了解生活中的一些物品的形狀。

一張機器人畫像(由若干個方形和圓形組成,大小不一);若干個方形和圓形卡片;教師教具2張大型卡片。(一張方形,一張圓形);圓形和方形積木若干。

一、故事導入,幼兒觀察并探索圖形的特征。

1、教師:今天老師請來了一位神秘的客人來我們實驗幼兒園做客,小朋友們想不想認識下?(想)。

2、出示機器人畫像,請小朋友自由觀察。

二、認識方形和圓形。

1、教師的提問中說出圖形的特征。

教師出示圖形卡片提問:現在老師要變魔術啦,小朋友們小眼睛看仔細(從機器人身上取下一個方形)小朋友想不想摸一摸?(請一位幼兒上臺觸摸,并自由說出自己的感受)。

2、教師有目的的指導幼兒摸方形的邊和角,(扎扎的,尖尖的)教師引導幼兒知道這個尖尖的'地方叫做角,數數有幾個(4個)有幾條邊?(4條)。所以啊,這個圖形就叫“方形”。

3、提問1:咦,小朋友們再來看看,這個圖形寶寶有沒有角,他的邊是怎么樣的(光光的,圓圓的)讓幼兒觸摸圖形卡片。(自由回答)教師總結這個圖形是圓形。

三、游戲:圖形對對碰。

1、老師指到哪里幼兒說出名稱,并回答機器人是由什么形狀組成的?

2、分卡片幼兒根據教師指令拿出相應卡片,教師檢驗是否正確。

四、積木分類。

五、幼兒根據觀察,說出生活中有哪些物品是圓圓的、方方的。

一年級數學第一單元認識圖形二教案篇十六

活動目標:

1、初步認識和區(qū)別正方形、三角形和圓形。

2、培養(yǎng)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

活動準備:

活動內容:

1、講故事引起幼兒的興趣。

師:小朋友,昨天小白兔打電話給老師,小白兔告訴老師她的房子破了,請老師給她蓋一間漂亮的新房子,你們看老師蓋的新房子漂亮嗎?小白兔對老師說謝謝。

2、出示圖片,提問:

師:真漂亮的房子啊!你們看,老師把房子的大門蓋成什么形狀的???

師:真聰明!那這間房子的身體是什么形狀的???

師:又猜對了,那我還想問問你們這間房子的屋頂是什么形狀的???

活動反思:

在認識圖形中,三角形、圓形,孩子能知道,正方形對孩子來說還有一定的難度,孩子們都叫它方方寶寶。游戲中,由于準備了一份供孩子操作的材料,所以在孩子操作時顯得比較擁擠。

一年級數學第一單元認識圖形二教案篇十七

1、讓學生經歷觀察、分類、建模的過程,直觀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等立體圖形。

2、能夠辨認和區(qū)別立體圖形,初步感知各種立體圖形的特征。

3、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可以用數學語言描述生活中一些物體的形狀。

這部分內容是學生學習“圖形與幾何”知識的開始,主要是從形狀這一角度來使學生初步認識物體和圖形,本節(jié)主要內容是在物體分類的活動中,初步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四種立體圖形,感知它們的特征。

針對剛上一年級的學生對周圍的一切事物有很大的好奇心,已有的生活經驗使得他們對立體圖形有一定的了解但不能夠用語言準確的表述出來,對"特點"一詞比較陌生。

教師引導,學生探究,師生共同總結提升。

(這時學生的答案很多,大部分學生認同“一個胖的,一個扁的",此時對于學生的回答給予肯定)。

師再次出示學具中的一些圖形,讓學生區(qū)別哪些是“胖的、扁的”

小結:今天我們要學習的是這些“胖”的物體,他們都屬于立體圖形,那么那些“扁的圖形我們把他們統(tǒng)稱為平面圖形,在以后會學習到。

活動:打開自己的學具盒,把我們今天要學習的立體圖形都拿出來。

同桌相互檢查,教師巡視指導。

活動1、投影出示生活中的一些實物,把你認為形狀相同的一類放在一起。

學生觀察后獨立完成分類,教師巡視。

(有的學生會漏掉其中的某些物體,有的學生會一個物體重復分類,為了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可以讓其它學生說說如何避免這種情況發(fā)生,經過討論總結出可以分一個做一個標記。)。

活動2、針對分類的結果進行討論。

問題1:這些圖形一共分成了幾類?

生:四類。

問題2:針對第一類(正方體)為什么把它們放在一起?

(這時有的學生會說它們都是方方的,有的學生會說到正方體的一些特征如六個面大小一樣,而且都是平平的,有的會說到名稱)。

小結:經過我們剛才的討論可以得出雖然這些物體的顏色、材質、用途不同,但從形狀方面來觀察都是相同的,就是剛才同學們說到的那些特點。

問題3:你能在學具中找出和第一類形狀相同的物體嗎?

學生動手操作,教師巡視指導,待學生找出后投影出示正方體模型。

(大部分學生可以說出正方體,但也有的學生會說正方形,這時可以強調回顧一下課前講到的體和形的區(qū)別,避免以后犯類似的錯誤。)。

活動3:說出生活中哪些物體的形狀是正方體?

學生舉例,教師點評。

(有的學生可能會提到生活中有些正方體棱角不分明,這時可以簡單的說它們是生活中美化了的正方體。)。

這個環(huán)節(jié)中教師出示有兩個面是正方形的長方體,有的學生就誤認為是正方體,此時可以先請其他學生說一說,之后再進行下面的討論。

師:你為什么說它不是正方體?

生:因為它的六個面不是都一樣大的。

師:那有沒有什么辦法可以驗證你的想法呢?

這時學生的方法很多,有的說可以用繩子比一比他們的邊(正方體的棱長),有的說直接用尺子量一量,有的說可以把正方體放在紙上,把它的每個面畫下來比一比大小等等。

教師肯定這些同學的想法,并鼓勵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法去驗證。

小結:如果用眼睛一下不能辨認出來的時候,這時我們就要根據圖形的特征來選擇合適的。

工具和方法動手去驗證它。

同認識正方體活動一樣,針對第二類(長方體)的分類情況進行討論。

問題1:為什么把它們放在一起?或者說它們有一些什么樣的共同特征呢?

(每個面都是平平的,都有6個面,對著的兩個面一樣大等。)。

問題2:你能在學具中找出和這一類形狀相同的物體嗎?(明確長方體模型后投影出示)。

問題3:那么這一類物體又該叫什么名字呢?(長方體)。

問題4:和我們剛才學習的正方體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呢?

(學生小組討論后教師點評,小結:正方體的六個面都一樣大,而長方體不是,或者說正方體的棱長都相等,而長方體不是。)。

問題5:說出生活中哪些物體的形狀是長方體?

針對第三類(圓柱)的分類情況進行討論。

問題1:它們又有一些什么樣的共同特征呢?

學生討論后小結:有的面是平的(平面),有的面是彎的(曲面),上下兩個面都是圓而且一樣大,出示圓柱模型圖及名稱。

活動:從學具中找出圓柱、正方體、長方體,用手摸一摸,感受平面和曲面的不同。

問題2:說出生活中哪些物體的形狀是圓柱?

最后一類球學生能夠很快說出它的名稱、特點(曲面、易滾動等)及生活中是球體的物體。(有部分學生會認為是圓,這里只需結合實物如籃球或學具盒里的球體與黑板上的圓形做對比,再次強調平面圖形與立體圖形的區(qū)別即可。)。

1、課后做一做第1題。

(讓學生通過滾動圓柱、推長方體、轉球、摸球等活動進一步感受平面與曲面的區(qū)別,初步了解立體圖形的特征。)。

2、投影出示生活中的一些物體,完成下題,

正方體()個,長方體()個,圓柱()個,球()個。

(鞏固對各種立體圖形的認識,學會分類的方法)。

(通過想象月餅盒的形狀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感受面在體上的關系,進一步鞏固學生對各種立體圖形的認識。)。

認識圖形(立體圖形)。

正方體長方體。

圓柱。

一年級數學第一單元認識圖形二教案篇十八

學習目標:使學生能夠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等物體和圖形,能夠識別這幾種物體和圖形,初步理解相關概念的意義。

能力目標:

1、通過學生的觀察及操作,培養(yǎng)學生觀察能力和操作實踐能力。

2、小組合作:搓、切、搭等,使學生形成一定的合作意識和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通過數學活動,讓學生初步建立空間觀念。

情感目標:讓學生這樣自由捏橡皮泥并展示作品等練習設計,培養(yǎng)學生用數學知識進行交流、合作探究和創(chuàng)新的意識,對數學知識日益濃厚的興趣。

1、多媒體動畫:故事內容為機器人(帶音樂)叮當來到了小朋友們的中間,還給小朋友們帶來了一籃禮物,想知道有些什么嗎?趕快打開看看,你認識什么,就跟組里的小朋友說什么,每人都說說。

2、各種物品的演示。

3、把“形狀相同的”放在一塊。

4、生活中的物品形狀、舉實例。

(1)冰箱、洗衣機、彩電、柜子。

(2)鞋盒、肥皂盒、酸奶盒、易拉罐、筆筒、乒乓球、皮球。

學習內容: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教科書第32、33頁。

組織形式:小組合作討論。

學習流程:創(chuàng)設情景—討論探究—鞏固拓展—實際應用。

評價方法:目標評價、師生互評、小組討論評議。

教學重點:認識所學幾何圖形,并說它們的名稱。

教學難點:從生活中找出各種形狀的物品說名稱。

教學準備:

(1)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實物投影儀、形狀為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的生活用品及放置這些用品的用具,遮蓋這些用品的用具(布或紙)。

(2)學生每人準備一盒橡皮泥、積木一盒。

教學過程:

1、創(chuàng)設情景:

目標:從兒童喜愛的機器人叮當如上入手,激發(fā)學生的探究欲望,使學生感受到生活中數學與課本數學知識的密切聯(lián)系。

過程:電腦出示動畫(見學習資源)

針對學生提出的生活中的 物品形狀,說說是怎樣分類的?

2、探究釋疑:

目標:讓學生 自主探究分類的方法。

過程:

(1)教師用電腦出示討論題:

a、說說你是怎樣分類的?

b、把你分的“形狀相同的”每一類物品告訴大家,你覺得它們分別長的是什么樣子?

c、你是怎樣感覺到的?

(2)讓學生按以上步驟在小組中討論,教師巡視。

(3)交流:

探索的途徑:指幾生上臺演示他們是怎樣感知的,電腦再顯其過程(學習資源)。

(4)討論與小結:

a、說說在你身邊哪些物體的形狀是這樣的?

b、電腦抽象出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的幾何圖形、名稱。

3、鞏固與拓展:

目標:利用電腦展示各種動態(tài)的練習使學生掌握認識所學幾何圖形,并培養(yǎng)學生的積極的創(chuàng)造情感和濃厚的興趣。

過程:

(1)課本中的題改編:看圖形,說名稱。

(2)數數制造叮當分別用了多少個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學生可以獨立數,也可以自由組合數。

(3)搭學具:

活動:看看你們組的學具,并說說準備搭個什么?然后拿出自己的積木,分工合作完成。

匯報:城堡、動物園、飛機、世貿大樓、航空的母艦……

(4)轉化:

一年級數學第一單元認識圖形二教案篇十九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能進一步認識正方形、長方形、三角形和圓;

2、過程與方法:通過實踐操作,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提高學生的辨別能力和學習興趣的目的。

教學重點:

1、能用自己的話初步概括各圖形的本質特點;

學具準備:

1、積木各小組一套;

2、供折疊用的正方形、長方形紙片每人一張;

3、供學生拼圖用的色卡紙及各種圖形每小組一張。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景,導入新課。

1、猜謎語(課前):讓小朋友把自己帶來的謎語給大家猜一猜,然后教師提出“今天我也給大家?guī)砹艘粋€謎語,我們一起來猜一猜:小家伙,木腦袋,要說他的本領可不小,造房、造橋樣樣行,小朋友們喜歡他?!保ǚe木)。

(設計意圖:從學生比較喜歡的積木引入,很容易引起學生的興趣,使孩子們能較快的進入學習狀態(tài)。)。

二、實踐活動,激發(fā)興趣。

1、初步感知(摸一摸、描一描)。

(1)活動:請你把手中積木的面摸一摸,你能把你摸的面用水彩筆描在這張白紙上嗎?我們要聽音樂來比一比,看哪個小朋友描得又快又好!

(4)聯(lián)系實際:請小朋友們想一想在我們生活中有哪些物體的面是這些形狀的?學生自由說。

2、認識特點。

(1)觀察交流:剛才小朋友們舉了許多生活中的例子,現在請你仔細觀察屏幕上的這些圖形。想一想,他們有什么特點?請每個小朋友挑選你最喜歡的圖形,找一找他的特點,先在小組里說給大家聽一聽,教師巡視,了解情況。

(2)匯報:

a:哪個小朋友能勇敢地站起來,向大家介紹一下,你選擇的圖形有什么特點?

b:哪個小朋友選擇的圖形和他不一樣?自由說,適當表揚。(正方形方方正正的,長方形扁扁的,三角形尖尖的,圓形圓圓的。)。

(3)比一比。

a:你覺得在這些圖形里面,有哪些圖形長得比較相似?(長方形和正方形)。

b:它倆有什么地方非常相似呢?(4條邊和4個角)又有什么不同呢?(4條邊相等與否)。

(4)折紙驗證。

a:你真聰明,發(fā)現了正方形的4條邊相等,長方形上面的邊和下面的邊相等,左邊和右邊的邊相等。那哪個小朋友有好辦法來驗證__的想法?(折紙)。

b:那我們就用這個小朋友的方法和老師一起把這張正方形的紙再折一折。(對折)這樣折你發(fā)現了什么?(變成了長方形)你還發(fā)現了什么?(兩條邊疊在一起,這兩條邊相等。)這樣折你又發(fā)現了什么?(變成三角形,這兩條邊相等。)。

c:小結:所以正方形的、4條邊相等。

d:你能用這張長方形的紙來驗證長方形上面和下面的邊相等,左邊和右邊的邊相等嗎?請你折一折,學生活動。

e:抽生上臺邊折邊講,集體表揚。

(5)擺一擺。

a:你能根據正方形和長方形的特點,用牙簽來擺一擺嗎?學生活動,教師適當指導。

b:抽生實物投影較對,有不同擺法的舉手?

(設計意圖:通過學生動手操作,讓學生親歷知識的形成過程,有利于學生的認知;在學生感知的基礎上,進一步讓學生想象這些圖形的形狀,有利于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三、小結回顧。

四、深化練習。

1、課件出示。

提問:

(1)圖上畫的是什么?

2、拼圖。

(1)出示范品:你們看,這幅圖像什么?找一找在這幅圖里有哪些圖形?你也能用信封中的這些圖形拼一幅漂亮的圖畫嗎?聽音樂,比一比,看一看哪個小組拼的圖畫最漂亮。

(2)小組合作活動。

(3)全班交流匯報,教師小結。

一年級數學第一單元認識圖形二教案篇二十

1、使學生認識常見的四種立體圖形和平面圖形,進一步加深對所學的幾何圖形的認識。

2、一方面鞏固鐘表中整時和半時的認識,另一方面通過看接近整時的鐘面,使學生進一步說出大約是幾時。

教學重點:認識圖形,并能夠形成對這些圖形的表象。

1、學生回答有哪幾種圖形,教師板書: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

(2)教師分別指出每種圖形的名稱,學生舉起對應的幾何圖形。

(3)教師出示實物,讓學生說出每種物品是什么形狀?

(4)指名說一說日常生活中見過哪些物體是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

(1)學生回答有哪幾種圖形,教師板書: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圓。

(2)問: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圓各有幾個?學生再書上完成,集體訂正。

(1)教師拿出一個正方體的盒子,和盒子一個面大小的正方形,指名說出名稱。

(2)問:誰能說一說他們有哪些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引導學生觀察:正方體的每一個面各是什么形狀的?

(3)用同樣的`方法觀察長方體、圓柱的面各是什么形狀?

(4)完成第7、8題,集體訂正。

讓學生利用鐘表的學具撥出每個整時和半時,小組中同學相互檢查。教師巡視,提醒學生在撥表時,時針和分針一定要撥到準確的位置上。

(1)引導學生觀察整時:時針和分針沒有正對著鐘面上的數,而是稍稍偏了一點。告訴學生:像這種差一點不到幾時,或是幾時剛剛過一點,我們就不能說正好是幾時,應該說“大約是幾時”。

(2)完成第9題。

同座相互說一說,指名說,并說一說為什么?

(2)第6題,學生完成,點四人板演,集體訂正。

在盒子里摸圖形,學生摸出來后,告訴大家這是什么?

這節(jié)課你復習了哪些知識?

【本文地址:http://aiweibaby.com/zuowen/17337777.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