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讀完這本書之后,我對這個故事有了更加全面和深刻的理解。在寫讀后感時,要注意邏輯的連貫性和觀點的條理性,避免跳躍和重復。接下來是一些讀者分享的讀后感,讓我們一起感受閱讀的魅力和力量。
中華傳統(tǒng)美德故事之仁義禮智信讀后感篇一
魏顆嫁庶母。
楚莊王絕纓。
苛政猛子虎。
義身在曹營心在漢。
刺客豫讓。
趙氏孤兒。
龐涓忘義害孫臏。
禮程門立雪。
張良拜師。
漢明帝敬師之道。
逾期赴約失大禮。
智聰明的孔融。
曹二中的故事。
弦高智退秦軍。
祁人買履。
信魏文侯與虞人期豬。
曾子殺豬。
商鞅立木建信。
周幽王烽火戲諸侯。
中華傳統(tǒng)美德故事之仁義禮智信讀后感篇二
“仁義禮智信”為儒家“五常”,孔子提出“仁、義、禮”,孟子延伸為“仁、義、禮、智”,董仲舒擴充為“仁、義、禮、智、信”,后稱“五?!?。這“五?!必灤┯谥腥A倫理的發(fā)展中,成為中國價值體系中的最核心因素。
孔子曾將“智仁勇”稱為“三達德”,又將“仁義禮”組成一個系統(tǒng),曰:“仁者人(愛人)也,親親為大;義者宜也,尊賢為大;親親之殺,尊賢之等,禮所生焉?!比室詯廴藶楹诵模x以尊賢為核心,禮就是對仁和義的具體規(guī)定。
孟子在仁義禮之外加入“智”,構成四德或四端,曰:“仁之實事親(親親)是也;義之實從兄(尊長)是也;禮之實節(jié)文斯二者是也;智之實,知斯二者弗去(背離)是也。”
董仲舒又加入“信”,并將仁義禮智信說成是與天地長久的經(jīng)常法則(“常道”),號“正?!?。曰:“仁義禮智信五常之道”(《賢良對策》)。
中華傳統(tǒng)美德故事之仁義禮智信讀后感篇三
"仁義禮智信"為儒家"五常",孔子提出"仁、義、禮",孟子延伸為"仁、義、禮、智",董仲舒擴充為"仁、義、禮、智、信",后稱"五常"。這"五常"貫穿于中華倫理的發(fā)展中,成為中國價值體系中的最核心因素。三字經(jīng)之中的"曰仁義,禮智信。此五常,不容混。"。
仁:仁者,人人心德也。心德就是良心,良心即是天理,乃推己及人意也。所以仁字,從二人相處,因為人不能離群而獨存,別人之觀念立,人之人格顯,方能雍容和諧,以立己立人,發(fā)揮老吾老幼吾幼之懷抱,以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事物為人,而不為己,發(fā)為惻隱之心,寬裕溫柔,仁也。
義:義者,宜也,則因時制宜,因地制宜,因人制宜之意也。所當做就做,不該做就不做。見得思義,不因果濫取不義之財物。子曰:「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云?!顾匀税l(fā)為羞惡之心,發(fā)為剛義之氣,義也。
禮:禮者,說文:禮,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釋名:禮,體也,得其事證也,人事之儀則也。進退周旋得其體,乃是正人身之法也。尊卑長幼有序,處事有規(guī),不敗人倫,以正為本,發(fā)為恭敬之心,齋莊中正之態(tài),禮也。
智:智者,知也,無所不知也。明白是非、曲直、邪正、真妄,即人發(fā)為是非之心,文理密察,是為智也。
信:信者,不疑也,不差爽也,誠實也。就是「言出由衷,始終不渝」。信字從人言,人言不爽,方為有信也。誠心之意也,以誠居心,必然誠實。處世端正,不誑妄,不欺詐者,是為信也。
中華傳統(tǒng)美德故事之仁義禮智信讀后感篇四
暑假里,我讀了《中華傳統(tǒng)美德故事》中的《曾子殺豬》一文,文章介紹了曾子是孔子的學生。有一天他的妻子要到市場去賣布,為了使兒子不惹麻煩,所以她對兒子說:“兒子,你不跟我賣布,我回來后讓你吃豬肉。”兒子一聽有肉吃,就不鬧著去了。妻子回來后,發(fā)現(xiàn)曾子正要殺豬,妻子很舍不得,便哭著求他不要殺豬。而曾子卻堅定地說:“做人不可以言而無信,既然答應兒子要殺豬吃肉,就不應該后悔,我不希望自己的兒子長大后言而無信,所以我今天要為兒子做個榜樣?!庇谑窃影沿i殺了。他的兒子長大后也是一個誠實守信的人。
讀完這個故事,我深有體會。以前我經(jīng)常說話不算數(shù),答應別人的事也沒有及時做到,為這事沒少惹老師和父母生氣。記得有一次,媽媽帶我出去玩,我答應了回來后要寫一篇日記的,可是我卻沒有寫,一拖再拖,企圖蒙混過關?,F(xiàn)在想想多不應該呀,孔子曾經(jīng)說過:“言必信,行必果?!币粋€人只有說到做到,才會贏得別人的`信任,我決心改掉以前的壞毛病,做一個言而有信的人。
中華傳統(tǒng)美德故事之仁義禮智信讀后感篇五
中華傳統(tǒng)美德,陶冶出一代代志士仁人。“仁義禮智信”,作為其核心價值觀,是每個人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園。我國的千古圣人孔子,其思想博大精深,經(jīng)受住歷史長河的淘洗而歷久彌新,至今仍具有恒久的魅力和普適的價值。孔子所倡導發(fā)展的“仁義禮智信”,作為人們虔誠遵循的道德規(guī)范,已深深地溶鑄在民族精神之中,成為我國傳統(tǒng)文化的一份極其珍貴的遺產,體現(xiàn)了人類的共同價值追求。
傳統(tǒng)美德的“仁”,作為做人之本,是中華傳統(tǒng)美德的核心??鬃影选叭省弊鳛橐环N最高的道德標準和道德境界來倡導,強調“仁”應體現(xiàn)于日常人倫的一點一滴之中:對人,要“愛人”,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對己,要“修己以敬”,“剛毅,木訥”;對事,要堅持真理,“當仁不讓于師”,甚至“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為仁由己”,仁不是從外部客觀得來,而是由主觀努力所具有,人的一生,應是一段依于仁,行于仁,實現(xiàn)仁的旅程。
傳統(tǒng)美德的“義”,作為理想人格的根本特征,是君子內在的本質,她只有通過具體行動才能表現(xiàn)出來??鬃诱J為,在人類生活中,有一種比個人的實際利益更高的價值,這就是道義,“君子義以為上”、“君子義以為質”、“行義以達其道”,對于天下的事情,都應“直道而行”。義,自身具有不為功利價值決定的獨立的價值,在義利問題上,孔子主張應遵循“見利思義”的道德原則,“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把住義與不義的底線,維護社會的公平、公正、公益。
傳統(tǒng)美德的“禮”,既是社會文明程度的直觀表征,又是個人道德素質的外在標志??鬃映珜А翱思簭投Y”,其“禮”的精神,主要體現(xiàn)在“仁”、“恭”、“敬”、“讓”、“情”等方面。孔子認為,人的一生,不學禮則無以立身,不知禮則無以自立?!肮Ф鵁o禮則勞,慎而無禮則葸,勇而無禮則亂,直而無禮則絞”。人們學禮知禮,所重視的并不只是禮的外在表現(xiàn),而是體現(xiàn)在禮的形式之中的社會道德功能和意義,掌握做人做事的規(guī)矩,通過不斷的修身、反省、自律,實現(xiàn)“內圣外王”的道德理想人格,建設和諧發(fā)展的理想社會。
傳統(tǒng)美德的“智”,是知人與求是的理性原則??鬃犹岢摹爸保ㄖ牵?,主要是一種道德認知與道德理性,他認為“仁”與“知”互為前提,都是做人應有的道德品質,“擇不處仁,焉得知”、“未知;——焉得仁”??鬃舆€把“知”作為一種實事求是的態(tài)度,“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好學則智”,一個人要成為智者,應該好學、樂思、勤問、篤行,通過學習與實踐,吸納人類的智慧,豐富心靈的世界,涵養(yǎng)生命的氣質,提升修養(yǎng)的品級,從而達到做人的理想境界。
傳統(tǒng)美德的“信”,是每個人的道德修養(yǎng)之基。孔子提倡“主忠信”、“敬事而信”、“謹而信”,做人就應該保持自己的本色,任憑歲月流逝,也決不能減弱誠信在心靈的光澤。他認為,人之所以高尚,人之所以成功,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自己的至誠至信?!靶艅t人任焉”,一個人忠誠與信實的品格,是人生中最珍貴的財富,在這方面進行培育投資的人,雖然不能在世俗的物質方面變得富有,但可以從贏得的尊敬和榮譽中得到回報。
當今時代,現(xiàn)代化建設和發(fā)展離不開人類文明的大道,迫切需要倫理道德的精神支撐,需要形成具有現(xiàn)代意義的精神文明和思想道德。一個人的成長,需要不斷的道德實踐和道德修養(yǎng)。我們應以未來的視角和發(fā)展的眼光,從孔子的“仁義禮智信”中,取精用宏,找到她深層的精神定位和文化根基,賦予她體現(xiàn)時代精神的創(chuàng)新內涵,在心理上樹立起對于共同道德信念的權威感和歸屬感,讓孔子思想中無窮的精神文化養(yǎng)分,長久地播益于我們的道德人生和幸福人生。
中華傳統(tǒng)美德故事之仁義禮智信讀后感篇六
我讀了《中華美德故事》這本書,其中的《漢文帝親嘗湯藥》一文令我感觸很深。
文章講的是漢文帝的母親薄太后病得很重,這期間,漢文帝幾乎放下國事,一心一意照料母親。漢文帝雖然貴為帝王,但薄太后吃的湯藥,他都先親自嘗一嘗,確定冷熱適中,湯藥無毒,然后才送給母親喝。
讀了這個故事后,我想:漢文帝貴為帝王,都要為母親親嘗湯藥。而我們呢?哪次生病,不是父母先嘗一嘗藥燙不燙,然后再一口一口地喂我們喝?我們也應該向漢文帝學習,孝敬父母,尊敬長輩。父母病了的時候,我們也應喂父母喝藥;父母工作一天回家時,我們也應為父母倒上一杯熱茶,再甜甜地說一聲:“爸爸,媽媽,您們辛苦了!”
古書以“目不交睫,衣不解帶”來形容他對母親盡孝的程度。意思是即使累了,也不敢閉上眼睛,解開衣服的帶子好好睡一覺。我們要向漢文帝學習,讓辛苦照顧我們的父母得到兒女們最真誠的回報!
中華傳統(tǒng)美德故事之仁義禮智信讀后感篇七
華傳統(tǒng)美德故事”系列三冊《溫良恭儉讓》《仁義禮智信》《忠孝廉恥勇》,從*能代表我中華傳統(tǒng)美德的十五個字為切入點,每個字分別通過3個正面經(jīng)典歷史故事以及1個反面歷史故事為代表,配以極具中國特色的原創(chuàng)工筆繪畫插圖,突出介紹以上每個字的意義與其內在的深層含義,從而詮釋弘揚中華傳統(tǒng)美德。大開本,大彩圖,全文注音的形式,十分適合低幼段小學生閱讀。
中華傳統(tǒng)美德故事之仁義禮智信讀后感篇八
從幼兒教育抓起,“忠孝仁義禮智信”,從孔子時代就提出來了,至今已有幾千年的歷史,它是儒家文化的核心,更是文化上的精華?!吨倚⑷柿x禮智信》一書是以“忠孝仁義禮智信”的傳統(tǒng)文化為核心,每一部分精選了若干傳統(tǒng)故事,并進行精短的點評,通過品讀書中的小故事,使我了解到了古人的思想特點,認識了古人的行為方式,和他們進行了一次跨時空的“對話”,也使我對于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和傳統(tǒng)美德有了進一步的認識。
書中的前言有一句話是這樣寫的“在當今社會,提倡“忠孝仁義禮智信”仍有現(xiàn)實意義,并沒有過時。如果一個社會,是非混淆、美丑顛倒;盜版書屢禁不止,山寨產品受到推崇;假唱替身成為常態(tài),公平正義受到抑制,社會信用付諸流水,那么,這個國家、這個民族是沒有前途的?!庇纱丝梢?,傳統(tǒng)美德教育既是結合當前我國社會風氣和思想道德領域內存在的突出問題,也是著眼于當代中國社會發(fā)展的全局,面向中華民族未來的重要舉措。
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是做人最起碼的準則。盡孝,絕不單純是報答父母的養(yǎng)育之恩,同時也是為了鍛煉自己的道德情操!因此,孝敬教育是時代發(fā)展的需要,是整體教育的呼喚!
為了讓孩子們深切地體會到父母對他們的養(yǎng)育之恩,幼兒園可以組織幼兒開展關心爸爸、媽媽、爺爺、奶奶的活動,比如“三八節(jié)”活動,“父親節(jié)”活動,邀請家長來園參加各種親子活動,引導幼兒關心自己的家人,一起和爸爸媽媽做家務等等。
記得有這樣一則公益廣告:一位年輕的媽媽親自打水給老母親洗腳,她的兒子也學著媽媽的樣子端了半盆水請媽媽洗腳。廣告詞溫馨提醒:上行下效。確實,要是每個老師、每個家庭均能致力于孝順教育,那么我們的“幸福父母”會越來越多,我們的社會就會充滿陽光。
“仁,就是以人為本,富有愛心”。對于幼兒“仁”的教育主要是善良、友愛教育。善良、友愛是一個人一生能團結他人、奮發(fā)圖強、成就一番事業(yè)的基礎。讓幼兒樹立并永遠擁有善良的心以及和他人團結友愛的優(yōu)良品質,他會快樂面對人生道路上的一切艱難險阻,永遠充滿對生命的贊美、對人生的追求。因此,我們要把善良、友愛教育貫穿于幼兒美德教育的始終。
培養(yǎng)“仁”的美德,可以通過故事、角色表演、游戲等方式,與幼兒一起學習和欣賞各種美好的情操,引導幼兒學習和模仿。如故事《三只蝴蝶》、歌曲《我的好媽媽》《螞蟻搬豆》等藝術作品都蘊含著美好情操的主題,給人以愛的思考,給人以快樂。在《三只蝴蝶》的故事表演中孩子們體驗到幫助別人是一件快樂的事,萌發(fā)了他們關心別人,幫助別人的情感。在歌表演《螞蟻搬豆》中,孩子們體會到了集體的力量是無窮的,了解到每個人都需要別人幫助的時候。在這一次次看似平凡的活動中,幼兒獲得的不僅僅是活動本身的快樂,而是心靈的一次次洗禮,只要教師堅持不懈,使他們從小具有憐憫弱小、扶助弱小之心。久而久之,他們就會習慣成自然,形成善良、友愛的高尚品德。
基于這點,每周利用晨談時間對幼兒進行禮貌教育未嘗不是一個有效的途徑,夸大表揚有禮貌的幼兒,或者運用詩歌、故事、表演等方式,使幼兒從中受到啟發(fā),激勵幼兒學會禮貌用語,從而提高幼兒講文明講禮貌的意識。
“信,就是要誠信守法,一諾千金。”對于幼兒教育,主要還是誠實教育。我國幼兒園的保教內容中明確指出:向幼兒進行誠實教育。
從小養(yǎng)成誠實的品德,是幼兒園思想品德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幼兒年紀小,知識經(jīng)驗缺乏,他們對行為準則的認識還不十分清楚,辨別是非的能力及控制能力都較弱,無法抵御他所喜歡的東西對他的誘惑,及不良的教育影響導致幼兒產生不誠實的行為等。在對幼兒進行誠實教育時,要仔細分析產生錯誤的原因,根據(jù)幼兒的特點,配合家長進行深入細致的教育工作,同時教師要注重言傳身教,在孩子們面前樹立榜樣,當然,教育有法又無定法,對幼兒進行誠實教育也一樣,面對各種各樣的幼兒不誠實情況要靈活地處理。相信只要我們堅持將幼兒的誠實教育進行到底,幼兒的明天一定更燦爛。
除了以上說到的“孝仁禮信”美德之外,對于幼兒的“忠義智”培養(yǎng)也是不可忽視的,在一日活動中,教師要學會隨機滲透中華傳統(tǒng)美德教育,同時發(fā)揮藝術作品的效能。同時我們要懂得:對幼兒傳統(tǒng)美德的培養(yǎng)與教育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要像春雨滋潤萬物一樣,點點滴滴、細致入微,需要家長和教師長期努力和辛勤培育:從最日常的行為做起、從最具體的道理講起、從最小的漏洞堵起。只有這樣,才能為祖國培養(yǎng)出德、智、體全面發(fā)展的合格的建設者。也才能彰顯中華美德、傳承中華美德。
中華傳統(tǒng)美德故事之仁義禮智信讀后感篇九
寒假里我最感興趣的是《中華美德故事》書,這本書讓我漸漸的走向了光明美好的道德世界,也讓我從一個個有趣的故事中認識到了道德的所在和它的價值。本書有很多的'神話故事、精彩的童話寓言,里面富含豐富的內容,讓我充滿好奇。
中國的歷史很悠久,它的傳統(tǒng)美德是最寶貴的財富?!吨腥A美德故事》最感人的就屬《孔融讓梨》了,小小年紀的孔融就能主動將大的梨讓給別人,自己吃最小的。現(xiàn)在的人很難做到這一點,是值得我們學習的。另一篇故事給我的映像也很深:宰相季文,身居高位,卻以儉為榮,他穿舊衣,吃普通菜,信簡陋房,不講排場。相比之下,我們不少同學比吃比穿是很不應該的。孔子曾說過“言必行,行必果。”一個人只有說到做到才會嬴得別人的信任,我決心改掉以前的壞毛病,做一個言而有信的我。從書中我還懂得了在生活中應該遵守諾言,敢于向別人承認錯誤,知道錯了要及時改正。這本書的故事很精彩,相信每一個讀了這本書的人都會從中學到很多的知識,懂得很多的道理。
同學們趕快來讀讀這本書吧!
中華傳統(tǒng)美德故事之仁義禮智信讀后感篇十
我讀了《中華傳統(tǒng)美德故事》中的《曾子殺豬》一文,文章介紹了曾子是孔子的學生。有一天他的妻子要到市場去賣布,為了使兒子不惹麻煩,所以她對兒子說:“兒子,你不跟我賣布,我回來后讓你吃豬肉?!眱鹤右宦犛腥獬?,就不鬧著去了。妻子回來后,發(fā)現(xiàn)曾子正要殺豬,妻子很舍不得,便哭著求他不要殺豬。而曾子卻堅定地說:“做人不可以言而無信,既然答應兒子要殺豬吃肉,就不應該后悔,我不希望自己的兒子長大后言而無信,所以我今天要為兒子做個榜樣。”于是曾子把豬殺了。他的兒子長大后也是一個誠實守信的人。
讀完這個故事,我深有體會。以前我經(jīng)常說話不算數(shù),答應別人的事也沒有及時做到,為這事沒少惹老師和父母生氣。記得有一次,媽媽帶我出去玩,我答應了回來后要寫一篇日記的,可是我卻沒有寫,一拖再拖,企圖蒙混過關?,F(xiàn)在想想多不應該呀,孔子曾經(jīng)說過:“言必信,行必果?!币粋€人只有說到做到,才會贏得別人的信任,我決心改掉以前的壞毛病,做一個言而有信的人。
中華傳統(tǒng)美德故事之仁義禮智信讀后感篇十一
寒假,我讀了《中華美德故事》這本書,其中的《漢文帝親嘗湯藥》一文令我感觸很深。
文章講的是漢文帝的母親薄太后病得很重,這期間,漢文帝幾乎放下國事,一心一意照料母親。漢文帝雖然貴為帝王,但薄太后吃的湯藥,他都先親自嘗一嘗,確定冷熱適中,湯藥無毒,然后才送給母親喝。
讀了這個故事后,我想:漢文帝貴為帝王,都要為母親親嘗湯藥。而我們呢?哪次生病,不是父母先嘗一嘗藥燙不燙,然后再一口一口地喂我們喝?我們也應該向漢文帝學習,孝敬父母,尊敬長輩。父母病了的時候,我們也應喂父母喝藥;父母工作一天回家時,我們也應為父母倒上一杯熱茶,再甜甜地說一聲:“爸爸,媽媽,您們辛苦了!”
古書以“目不交睫,衣不解帶”來形容他對母親盡孝的程度。意思是即使累了,也不敢閉上眼睛,解開衣服的帶子好好睡一覺。我們要向漢文帝學習,讓辛苦照顧我們的父母得到兒女們最真誠的回報!
中華傳統(tǒng)美德故事之仁義禮智信讀后感篇十二
《中華傳統(tǒng)美德故事》,文章介紹了曾子是孔子的學生。有一天他的妻子要到市場去賣布,為了使兒子不惹麻煩,所以她對兒子說:“兒子,你不跟我賣布,我回來后讓你吃豬肉。”兒子一聽有肉吃,就不鬧著去了。妻子回來后,發(fā)現(xiàn)曾子正要殺豬,妻子很舍不得,便哭著求他不要殺豬。而曾子卻堅定地說:“做人不可以言而無信,既然答應兒子要殺豬吃肉,就不應該后悔,我不希望自己的兒子長大后言而無信,所以我今天要為兒子做個榜樣?!庇谑窃影沿i殺了。他的兒子長大后也是一個誠實守信的人。
讀完這個故事,我深有體會。以前我經(jīng)常說話不算數(shù),答應別人的事也沒有及時做到,為這事沒少惹老師和父母生氣。記得有一次,媽媽帶我出去玩,我答應了回來后要寫一篇日記的,可是我卻沒有寫,一拖再拖,企圖蒙混過關?,F(xiàn)在想想多不應該呀,孔子曾經(jīng)說過:“言必信,行必果?!币粋€人只有說到做到,才會贏得別人的信任,我決心改掉以前的壞毛病,做一個言而有信的人。
中華傳統(tǒng)美德故事之仁義禮智信讀后感篇十三
我國自古以來就以禮儀之邦著稱,身為禮儀之邦,我們更要弘揚我們國家的傳統(tǒng)美德!
“八榮八恥”,為我們樹起了標桿,指明了方向!聆聽著這一聲春雷,我心潮澎湃,一個個感動了我,更感動了中國的身影,閃現(xiàn)在眼前:一身正氣的任長霞:鐵面無私,除暴安良,扶危濟困,贏得百姓愛戴,因為她心中有著對百姓最虔誠的尊重。她離去時,市民十里長街相送,告訴我們:以服務人民為榮!真正的耕耘者袁隆平:淡泊名利,用科學撒播富足,靠智慧讓人們遠離饑餓。他樸實的笑容詮釋著:以崇尚科學為榮!洪戰(zhàn)輝,帶著妹妹上大學,13歲,就用單薄的肩膀擔起家庭重任,在生活中早早學會了堅強、學會了勇敢。他給生活的回答是:“苦難的經(jīng)歷并不是我們博得別人同情的資本,奮斗才是最重要的!”火車的鳴笛聲在唐古拉山口鳴響著,怎能忘記,那一張張被高原陽光燒灼得如黑碳的臉膛,那一雙雙被鋼釘、鐵軌打磨成糙石的大手?如同他們的心和意志,鋼鐵般堅強,卻不乏呵護生命的溫柔。地球之巔的勇者,締造了世上最偉大的鐵路!只留下一個名字——青藏鐵路建設者!一群普通勞動者們,他們汗水里和笑臉上分明寫著:以熱愛祖國為榮,以辛勤勞動為榮,以團結互助為榮!
作為中學生,我們更應該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在行動上講誠信、知榮辱。這,不僅關系個人的品質,也關系民族的未來、國家的興衰!這絕不是在唱高調!百多年前,當祖國任人欺凌、宰割的時候,梁啟超先生就曾大聲疾呼:“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雄于地球,則國雄于地球!”先哲雖逝,余音繞梁!今天,我要學先生之語,大聲呼喚:“少年知榮辱,則國必強盛!”讓我們把“八榮八恥”銘記在心,貫徹于行,從小開始,從我開始,從今天開始,做一個對社會負責,為祖國奉獻,于人民有功的人。讓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在我們身上發(fā)揚光大吧,讓拼搏進取的時代精神,在我們身上煥發(fā)異彩吧,讓祖**親,從我們肩上,走向繁榮昌盛,走上世界之巔!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中華傳統(tǒng)美德故事之仁義禮智信讀后感篇十四
暑假里,我讀了《中華傳統(tǒng)美德故事》中的《曾子殺豬》一文,介紹了曾子是孔子的學生。有一天他的妻子要到市場去賣布,為了使兒子不惹麻煩,所以她對兒子說:“兒子,你不跟我賣布,我回來后讓你吃豬肉?!眱鹤右宦犛腥獬?,就不鬧著去了。妻子回來后,發(fā)現(xiàn)曾子正要殺豬,妻子很舍不得,便哭著求他不要殺豬。而曾子卻堅定地說:“做人不可以言而無信,既然答應兒子要殺豬吃肉,就不應該后悔,我不希望自己的'兒子長大后言而無信,所以我今天要為兒子做個旁樣?!庇谑窃影沿i殺了。他的兒子長大后也是一個誠實守信的人。
讀完這個故事,我深有體會。以前我經(jīng)常說話不算數(shù),答應別人的事也沒有及時做到,為這事沒少惹老師和父母生氣。記得有一次,媽媽帶我出去玩,我答應了回來后要寫一篇的,可是我卻沒有寫,一拖再拖,企圖蒙混過關?,F(xiàn)在想想多不應該呀,孔子曾經(jīng)說過:“言必信,行必果。”一個人只有說到做到,才會贏得別人的信任,我決心改掉以前的懷毛病,做一個言而有信的人。
中華傳統(tǒng)美德故事之仁義禮智信讀后感篇十五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許多的小故事都蘊藏著深刻的含義?!斗吨傺蛿帻W劃粥》的故事,卻一直映在我的心上,是它讓我知道了人要有恒心、有毅力。
這一篇小故事主要寫了北宋著名學者、政治家、軍事家范仲淹在童年時期酷愛讀書,但因家境貧寒,上不起學,十歲時住進寺廟讀書。他從早到晚一個心思地讀書思考,經(jīng)常忘記吃飯,別人送來又覺得不好意思,便在夜晚量好米,添好水,一邊讀書一邊煮米粥。煮好了,時間也已過了子夜,他才睡覺。第二天,米粥涼透了,凝固了,范仲淹就用小刀劃開一個十字,分成四塊,早上吃兩塊,傍晚吃兩塊。在去山洞讀書時,采幾種野菜切成碎末并拌入鹽,佐餐的菜便成了。他一直過著清貧的生活。
讀到這里,我不禁想到了我自己。我是否也是這樣有恒心、有毅力呢?
有一次,我吵著鬧著對媽媽說養(yǎng)一盆花,媽媽對我說:“那你要自己給它澆水、施肥哦!”“好的!”我爽快地答應了媽媽的話,媽媽也給我買了一盆小花。開始幾天,我很努力地每天給它澆水。過了幾天,我開始放棄了,只是偶爾澆一澆。后來,我完全不管它了。漸漸地,小花收起了笑臉,慢慢地垂下頭去,原本那些光滑的花瓣,也一片片落了下來,最終完全枯萎了。媽媽見狀,教訓了我一頓,又語重心長地對我說:“小寶,一件事只要你有恒心地做,一定是會成功的,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啊,做事一定要有恒心。”
這一個小故事使我受益終生,它使我懂得了做事要有恒心、有毅力。我們應該要向范仲淹學習。
中華傳統(tǒng)美德故事之仁義禮智信讀后感篇十六
讀了《中華傳統(tǒng)美德故事》以后,我對匡衡鑿壁借光這個故事印象極其深刻。匡衡是西漢著名的經(jīng)學家,他一直很勤奮,可是由于家境貧寒,家里買不起燈油,一到晚上他就無法看書。但是他天生非常聰明,他靈機一動,想到可以借助鄰居家的燈光看書。于是,他在墻角偏僻的地方處鑿了一個小小的窟窿,頃刻間,燈光流入房間,匡衡連忙湊到那一小塊寶貴的亮光處,專心的看起書來。從此以后,他白天看書,晚上就盤腿坐在地上學習。他博覽群書,終于成了一代學者。
中華民族的強大就是因為無數(shù)勤奮刻苦的人成就了自我,進而成就了國家,年輕的學生也一定要重視學習,打好基礎,為中華民族的昌盛而努力學習。
現(xiàn)在社會的物質條件很好,可以為我們的學習提供良好的環(huán)境。我們不愁吃不愁穿,更不用像匡衡那樣鑿壁借光,所以我們更應該好好學習。我們不用像匡衡一樣白天干活,晚上學習。我們有大把的時間去專研學習。我們在家里就像一個個小皇帝或小公主,家里人對我們唯一的期望就是好好學習。這樣我們更不應該辜負家里人和社會對我們的期望。
匡衡的故事不僅教會了我要努力學習,更重要的是他教會了我如何做一個遇到困難不退縮的`人。作為新一代的學生,我們肩負著為現(xiàn)代事業(yè)而奮斗的重任。好好學習,天天向上是我們每個學生應該做的事情。
我們必須繼承和發(fā)揚中華民族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做一個德智體全面發(fā)展的學生!
中華傳統(tǒng)美德故事之仁義禮智信讀后感篇十七
讀過《中華傳統(tǒng)美德頌》后,我感慨萬千,要和大家共享資源,共享資源這種榜樣英雄的事列,讓這種英雄停格在大伙兒的性命!
拾金不昧,這幾個字重責重么?著很簡單的四個字,卻有成千上萬本人沒有保證,但是,一位七旬的老人卻保證了,在浙江,一位70幾歲的老奶奶,徒步2個多鐘頭找到公安局,只求將小孫子看到的錢夾和身份證件歸還失主。失主尋找后,老人沒有留有名字,就匆匆忙忙站起回家。它是一位多么的出色的老人,她為她的小孫子做了表率,為大家做了表率,簡直一位好姥姥??!是一個讓我們欽佩的老奶奶!想一想自己,那一次,我身背背包去上學,我正在想要去購物吃,走啊走,我忽然看到地面上有一張濕了的一元錢,我看了看,想想想,用腳把錢踩住,我直到?jīng)]多少人的情況下,我將錢撿了起來,假裝沒事兒一樣,去購物吃完,我想,老人都那么誠信,我卻那樣,真不應該,我該向老人獻給與學習培訓。我想,當別人見到這篇小故事,也一定會與我一樣對老婆婆油然起敬吧,老婆婆簡直好表率!
最美司機,吳斌,大伙兒見到題型,也會與我一樣蒙蔽吧,哪個駕駛員看起來很漂亮嗎?不,并不是,聽我漸漸地道來,一天,吳斌在安全駕駛車的情況下,忽然有一個物件飛來,沉沉的打中了他,那時候他很很弱,可它用24秒,把車停住,他把做了汽車方向盤,挽救了一車人的死傷,自身卻始終的離開全球,他多么的杰出,他義無反顧,舍己為人,不值得大家學習培訓么?我想,我如果是駕駛員,我一定會第一時間捂著負傷的地區(qū),很可能讓一次人所有死傷,可是,他沒有,他難道說不值得讓我們欽佩嗎?讓我們靜靜地為他的在天之靈禱告吧!
讓我們向那么善人,獻給吧!讓她們的事,留到大家的生命吧!讓我們始終記牢她們吧,她們是英雄人物,好榜樣!
中華傳統(tǒng)美德故事之仁義禮智信讀后感篇十八
前不久我讀了《中華傳統(tǒng)美德故事》這本書,里面的故事令我深有感觸。特別是其中的誠信篇讓我認識到了誠信的可貴。其中有一個故事名字叫《曾子殺豬》,講的是孔子的徒弟曾子誠實守信,教育兒子時竟因妻子哄小孩子的一句話:“回來我給你殺豬吃?!北惆沿i給殺了,來實現(xiàn)承諾。后來他的兒子也是一個很講信用的人,讓人十分信任與尊敬。
同時也讓我想起了狼來了的故事,那個愛撒謊的放羊小孩,只為多次騙人,最后他的羊全被吃掉了。真是應了一句話“善有善報,惡有惡報”。
然而,現(xiàn)在的很多人為了金錢而不講信用,如:黑心奶粉、地溝油、瘦肉精,還有穿的黑心棉等等,都是一些商家為了賺錢,而不講信用,害得我們老百姓吃苦,我媽媽成天一買菜就會嘮叨,“你說啥能吃,你說還能買啥?”一買電器就會問,“老板,不會是假的吧?”讓人們什么都不敢買,買了也不敢用,唯恐傷到人。
這些唯利是圖的人,害得人們真假難辨,真是太令人生氣了,不過一次次的欺騙,只會讓人更警覺,會讓人們的眼睛更亮,從古至今,只有誠才能取得別人的信任,這是真理,那些不講誠信的人們快點覺醒吧,否則你們會輸?shù)煤軕K的,因為只有“誠”才能取“信”。
中華傳統(tǒng)美德故事之仁義禮智信讀后感篇十九
《中華傳統(tǒng)美德故事》講述了許多歷史人物的美德故事。下面是本站小編精心為您整理的中華傳統(tǒng)美德故事讀后感,希望您喜歡!
意大利詩人但丁曾說過:"一個知識不全的人可以用道德去彌補,而一個道德不全的人卻難以用知識去彌補。"這句話讓我明白了知識與道德的關系,也感覺到道德的重要性。坐在窗前手捧著《中華傳統(tǒng)美德故事》,我的心被古人那優(yōu)秀美德所浸潤,我的思緒回到了那一天。
一直拖了好幾天,實在熬不過去了,我只能拖著我的那雙破了卻舍不得扔到的球鞋。
"你如果真的舍不得,就到小區(qū)門口的鞋攤去修一下就行了!"。
"你都要讀三年級了,這點小事應該難不倒你的。"媽媽的堅持使我無計可施,我只得拎著球鞋,拿著媽媽塞給我的五元錢,冒著炎炎烈日往小區(qū)門口走去。
媽媽真是的,以前從來沒有讓我一個人做這樣的事,現(xiàn)在卻以我讀三年級為由讓我自己去補鞋,唉!真是衰啊。難道她還不知道我素來是害羞的性子?走到小區(qū)門口,我傻眼了,雖是一個小小的鞋攤,卻人滿為患,我只好低著頭排在后面。
鞋攤的人絡繹不絕,我一直淹沒在人群之中!忽然從人群中鉆了個頭出來:"小朋友,補鞋嗎?"我驚了一下,他,一位和藹可親的老人,操北方話的老人。"嗯!"我點點頭,臉有些紅。"把鞋拿過來吧!"他笑著說。
擠進人群,我心里異常輕松,先前那種徘徊時的沉重步伐變得輕盈起來。這位老人多好啊!我想著。"這兒坐,很快就好!"他給我拿出一張小板凳,身子稍一欠,用他的圍裙擦了擦凳面,示意讓我拿去坐下等待。我接過他給我的凳子,竟然有些不知所措。老人看到了我那副囧樣,朝我微笑地點點頭,此時我的緊張感在瞬間釋放了,我安心地坐在他的鞋攤邊看他為我補鞋。
只見針線在鞋上不停的穿梭著,原本脫線的兩個鞋面身不由己的又合攏在一起了,老人就像一個魔法師,三下五除二,一剪、一粘、一敲、一捋,鞋子又煥然一新??粗@一切,一種莫名的感情涌上了心頭,那是一種讓人感動的心情。
"給,拿好錢!"親切的話語又響起了,我似乎于心有愧,低著頭,但在接錢的一瞬間,心卻突然間豁然開朗:"謝謝,老爺爺!"我終于將"謝謝"說出口,此時,我覺得今天的陽光格外燦爛,空氣格外清新,回家的腳步也格外輕松。
現(xiàn)在我終于懂得了,我的那一聲"謝謝"說出口后,為什么人會一下子那么輕松,因為這就是一個人最起碼的道德,也是一種美德。從那以后,無論什么事,當受到別人的幫助時,我總忘不了說一句:"謝謝"!"謝謝"成了我的口頭禪。
意大利詩人但丁曾說過:"一個知識不全的人可以用道德去彌補,而一個道德不全的人卻難以用知識去彌補。"這句話讓我明白了知識與道德的關系,也感覺到道德的重要性。坐在窗前手捧著《中華傳統(tǒng)美德故事》,我的心被古人那優(yōu)秀美德所浸潤,我的思緒回到了那一天。
一直拖了好幾天,實在熬不過去了,我只能拖著我的那雙破了卻舍不得扔到的球鞋。
"你如果真的舍不得,就到小區(qū)門口的鞋攤去修一下就行了!"。
"你都要讀三年級了,這點小事應該難不倒你的。"媽媽的堅持使我無計可施,我只得拎著球鞋,拿著媽媽塞給我的五元錢,冒著炎炎烈日往小區(qū)門口走去。
媽媽真是的,以前從來沒有讓我一個人做這樣的事,現(xiàn)在卻以我讀三年級為由讓我自己去補鞋,唉!真是衰啊。難道她還不知道我素來是害羞的性子?走到小區(qū)門口,我傻眼了,雖是一個小小的鞋攤,卻人滿為患,我只好低著頭排在后面。
鞋攤的人絡繹不絕,我一直淹沒在人群之中!忽然從人群中鉆了個頭出來:"小朋友,補鞋嗎?"我驚了一下,他,一位和藹可親的老人,操北方話的老人。"嗯!"我點點頭,臉有些紅。"把鞋拿過來吧!"他笑著說。
擠進人群,我心里異常輕松,先前那種徘徊時的沉重步伐變得輕盈起來。這位老人多好啊!我想著。"這兒坐,很快就好!"他給我拿出一張小板凳,身子稍一欠,用他的圍裙擦了擦凳面,示意讓我拿去坐下等待。我接過他給我的凳子,竟然有些不知所措。老人看到了我那副囧樣,朝我微笑地點點頭,此時我的緊張感在瞬間釋放了,我安心地坐在他的鞋攤邊看他為我補鞋。
只見針線在鞋上不停的穿梭著,原本脫線的兩個鞋面身不由己的又合攏在一起了,老人就像一個魔法師,三下五除二,一剪、一粘、一敲、一捋,鞋子又煥然一新??粗@一切,一種莫名的感情涌上了心頭,那是一種讓人感動的心情。
"給,拿好錢!"親切的話語又響起了,我似乎于心有愧,低著頭,但在接錢的一瞬間,心卻突然間豁然開朗:"謝謝,老爺爺!"我終于將"謝謝"說出口,此時,我覺得今天的陽光格外燦爛,空氣格外清新,回家的腳步也格外輕松。
現(xiàn)在我終于懂得了,我的那一聲"謝謝"說出口后,為什么人會一下子那么輕松,因為這就是一個人最起碼的道德,也是一種美德。從那以后,無論什么事,當受到別人的幫助時,我總忘不了說一句:"謝謝"!"謝謝"成了我的口頭禪。
近日,我讀了《中華傳統(tǒng)美德故事》這部好書,它向我們講述了許多歷史人物的美德故事,非常引人入勝,它既增長了我的歷史知識,又使我深深地受到了啟發(fā)。
我們中國是一個文明古國,在浩翰的歷史長河中,出現(xiàn)了許許多多可圈可點的歷史人物。這部書通過一個個歷史人物故事,向我們展示了勤奮好學、熱愛祖國、自強不息、誠信不渝、勤勞節(jié)儉、尊師敬老等種種中華傳統(tǒng)美德。
書中《勤奮好學》篇講述了一些歷史人物勤學苦練、刻苦讀書的故事,深深地吸引了我。我印象最深的是孔子,他是個大思想家、教育家,也是一個謙虛好學的學生。他向師襄子學琴,同一首曲子,他不停地練呀練呀,連續(xù)幾個月,從清晨練到深夜,手指尖都沁出了血,最后終于領悟到樂曲的深奧之處,連老師也對他佩服得五體投地。戰(zhàn)國時代的縱橫家蘇秦每次讀書到深夜,倦意襲來時,就拿起錐子狠扎自己的大腿,他發(fā)奮苦讀,使學業(yè)大進,終于成功地說服六國君主,合縱攻秦。還有西漢大學者匡衡鑿壁借光、元代大畫家王冕癡狂學畫、明朝文學家宋濂抄書苦讀,等等。這些故事我很喜歡,也從中知道了一個道理:只有勤學苦練,付出艱辛的汗水,才能獲得成功。
勤奮好學是我們中華民族的一種傳統(tǒng)美德,也是我們每一個學生都應該具備的品德。我們在學習科學文化的過程中,要發(fā)揚孜孜不倦、勤學好問的精神,才能讀好書,才能自強、自立,將來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皶接新非跒閺健?,我們只有艱苦跋涉,奮勇攀登,才能到達一個又一個知識和品德的高峰!
【本文地址:http://www.aiweibaby.com/zuowen/173646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