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是一種豐富人生的方式,每一次旅行都帶給我們全新的體驗。如何培養(yǎng)財商,合理規(guī)劃理財是人們追求財富的關鍵。小編為大家整理了一些時間管理的APP和工具,希望可以幫助大家更好地管理時間。
太極拳的學習心得篇一
太極拳是一項古老而神奇的武術,它以柔和、拳術和舞蹈的結合為特色,讓身心得到全面的鍛煉。楊氏太極拳是太極拳的一個流派,是很多人喜歡的一個選擇。在我學習楊氏太極拳的過程中,我收獲了許多心得體會。以下將從理論知識的學習、身體素質的提高、心理修養(yǎng)的增強、朋友圈的擴大和福利的享受五個方面來探討這個問題。
首先,在學習楊氏太極拳的過程中,我體會到了理論知識的重要性。太極拳不僅僅是一種動作的表演,更是一個理念的體現(xiàn)。只有通過學習太極拳的理論知識,我們才能真正領悟其中蘊含的哲理和內涵。在學習過程中,我通過了解太極拳的起源、基本原則和基本動作,以及各種應用技巧,為自己的太極拳實踐提供了理論支持。
其次,通過學習楊氏太極拳,我不僅僅提高了自己的身體素質,還調整了自己的身體平衡。楊氏太極拳強調身體的柔和和平衡,通過練習各種動作和姿勢,我們的身體得到了全面的鍛煉。這不僅僅包括了肌肉的力量和柔軟性的提高,還包括了肺活量和心肺功能的增強。通過反復練習,我深刻體會到了身體平衡的重要性,只有身體平衡才能保證太極拳動作的準確和流暢。
第三,在學習楊氏太極拳的過程中,我發(fā)現(xiàn)它不僅僅是一種身體的鍛煉方式,更是一種心理修養(yǎng)的方法。太極拳注重身心合一,注重于調整自己的情緒和心態(tài),使內心保持平靜和穩(wěn)定。通過長時間的練習,我逐漸能夠控制自己的情緒和情感,提高自己的自制力和耐心。這對我日常生活中的各種挑戰(zhàn)和困難都起到了積極的作用,我能夠更好地應對壓力,保持平和的心態(tài)。
第四,在學習楊氏太極拳的過程中,我結識了許多志同道合的朋友,擴大了自己的朋友圈。太極拳是一項受歡迎的運動,吸引了許多愛好者。通過參加太極拳培訓班和太極拳比賽,我認識了許多同樣對太極拳熱愛的朋友。我們一起分享經驗和技巧,交流思想和信念,建立了深厚的友誼。這些朋友不僅僅是人生的同伴,也是我學習的榜樣和挑戰(zhàn)者。
最后,學習楊氏太極拳不僅僅是為了鍛煉身體和修養(yǎng)心靈,還能享受到一些額外的福利。太極拳作為一項傳統(tǒng)的武術,擁有著豐富的歷史文化底蘊,是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學習楊氏太極拳,我有機會參觀各種太極拳展覽和比賽,接觸到更多的太極拳藝術家和專家。這為我?guī)砹艘环N深刻的文化體驗和審美享受,提高了自己的人文素養(yǎng)。
綜上所述,學習楊氏太極拳是一種全面并且有趣的經歷。通過學習楊氏太極拳,我不僅僅提高了自己的身體素質和心理修養(yǎng),還結識了許多志同道合的朋友,擴大了自己的朋友圈,并且享受到了太極拳所帶來的文化體驗和審美享受。我相信,學習楊氏太極拳將會成為我一生中寶貴的記憶和經歷。
太極拳的學習心得篇二
太極拳,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一種獨特的體育運動,具有深厚的文化內涵和技術特色。太極拳在我國已經擁有了幾千年的歷史,是一項非常受歡迎的運動。作為一名太極拳愛好者,我已經學習練習了幾年的時間,今天我想分享一下我在學習太極拳過程中的一些體會和心得。
第二段:太極拳的基本理論。
太極拳的核心理論是內外合一、意守中正、持之以恒。太極拳是一種獨特的體育運動,它在實際運動中以推手、拍打、散手等方式進行,而在理論上則重在表現(xiàn)人體運動的內在能量和心理狀態(tài)。太極拳的運用歷史悠久,不僅為人體提供了完善的鍛煉,而且無論是在文化、倫理及哲學方面也都有著非常高的價值。
太極拳在鍛煉身體的同時,也可以很好的提升自己的身心健康。太極拳能夠有效的通過定期練習來改善我們的身體素質,提高身體的免疫力,改善我們的睡眠質量,調節(jié)我們的心情,幫助我們緩解壓力和緊張。太極拳還能幫助我們在心理上過關,增強我們的意志力和決心力。
在學習太極拳的過程中,我獲益良多。通過學習太極拳,我不僅能夠鍛煉身體,還能夠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質和身體技能。太極拳的學習對提升自己的修養(yǎng)更是有很好的幫助。通過太極拳的手法和技巧,我學會了在生活中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緒和行為,也更懂得了怎樣更好地與人相處。在學習太極拳的過程中,我漸漸悟出來,做任何事情,都要保持一顆平靜的心,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第五段:總結感言。
總之,學習太極拳對于身心健康和技能都有非常大的幫助。在學習太極拳的過程中,我深刻認識到了保持一個平靜的心態(tài)對于日常生活和提升自己各方面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我希望我的體會和經驗可以對其他太極拳愛好者有所幫助,同時也能感受到太極拳以其獨特的文化內核和功法特點在我們生活中的價值和意義,更好地獲得健康、快樂和幸福。
太極拳的學習心得篇三
太極拳源遠流長,以其獨特的風格而為世人所喜愛。談起太極拳,人們總把它和“四兩撥千斤”的防身技擊功能聯(lián)系在一起,而忽略了健身、養(yǎng)身與修身等方面的作用,作為窺傳幾百年的優(yōu)秀拳種,其內涵博大精深,實非人們想象之簡單。太極拳不僅具有健身、養(yǎng)身之療效,而且兼具防身、技擊之功能,修身之妙法,而修身應為練拳學的起點和歸宿。
初學太極拳的時候,只是憑著對武術的愛好而執(zhí)著學習,隨著練習的深入,以及接觸了大量的太極拳書籍以后,我逐漸發(fā)現(xiàn),太極拳的拳理對個人的修養(yǎng)有很大的幫助。太極拳修煉過程實際上也就是自我修養(yǎng)不斷提高的過程。太極拳對修煉者的言行舉止,個性發(fā)展,品質修養(yǎng)都有很深的影響。許多社會生活中的困惑都可以從拳術的修煉中得到釋然。從而滌慮身心,使自己的思想得到升華。
健康是每一個人都夢寐以求的,但現(xiàn)實生活中,疾病會時不時困擾著人們,煩惱也會經常纏身,身體上的疾病可以通過藥物來解決,而思想上的困惑,精神上的壓力依靠藥物卻難以醫(yī)治,只能靠全身去調整、化解。修煉太極拳除可以清除軀體上的某些疾病外。更重要的可以使人心境平和,調節(jié)個人的心理。使人的個性得到良性發(fā)展。一個研究生曾經對我說:“想不到太極拳這么好,我患神經衰弱多年,吃藥總不見好轉。可是每當我來到這個草坪,練拳以后,頭腦總有一種清新的感覺,心情就舒暢了很多,神經衰弱的病癥就有所好轉,好象換了一個人似的?!边@幾年來,我通過練太極拳治好了我的腸胃病、腰椎勞損、輕度的神經衰弱,使我瘦弱的體質增強了許多。但更重要的是在太極拳的熏淘下,我總算從現(xiàn)實社會生活的困惑中解脫出來。不再片面地看問題,做事已多考慮對別人的影響。不以一己之好惡而隨意傷害別人。如今的我已能保持坦蕩的胸懷、良好的心境去面對社會,面對生活。
太極拳對修煉者的影響并非偶然,而是必然。拳著云:“不矜不張,局度雍容,雖曰習武,文在其中矣?!碧珮O拳既是一種武術也是一種文化,是中國幾千年人類文化培育、滋潤的一朵奇葩,與中國古代哲學、文學、社會學、兵學、佛家、道家、儒家、醫(yī)家、戲劇、藝術等息息相關。在太極拳教學中,除了老師的言傳身教外,練拳者必須多讀書,多接觸有關太極拳的書籍,以求提高拳藝。拳著云:“學太極拳先學讀書,書理明白,學拳自然容易。”太極拳綜合了道家的“陰陽學說”,儒家的“中庸”思想,醫(yī)家的黃帝內經),兵家的謀略、征戰(zhàn)之術等等,從它們中吸收理論上的營養(yǎng)加以溶合而形成、發(fā)展、壯大起來,形成獨具特色的太極哲理,所以,練拳者必須多讀書,多向老師、朋友請教,才能更好地領悟太極拳的精義,在提高拳藝水平的同時也提高自己的思想文化修養(yǎng)、道德修養(yǎng)水平。
此時唯一的好辦法就是去練拳,而且一練就是一二個小時。演練陳氏太極拳老架一路需十二分鐘左右,所以每次我都練五六遍拳以上,第一二遍時還覺得很煩悶,渾身不舒服,老想打退堂鼓,可是到第三四遍的時候,由于肌肉的放松,繃緊的神經也就慢慢松施下來,此時氣感也逐漸增強,隨著身體的運動,周身暖洋洋的,有如泡在溫水中,到了五六遍的時候,周身溶溶澀澀,頭腦清靈,好似與天地溶為一體,此時沒有世俗的侵擾。沒有煩惱,把一切不平和不滿都拋到九霄云外去了。練拳以后,不覺疲勞。反而覺得周身舒泰,晚上又可以精神抖擻地啃書本。
隨著太極拳修煉的深入。練拳者的氣質、思想也會逐漸發(fā)生變化,因為太極拳的修煉過程也是文化修養(yǎng)、思想修養(yǎng)的過程。長期的修練必然會引起質的變化。拳著云:“外面形跡必帶儒雅風氣,不然狂于外,必失于中。”我校武協(xié)練太極拳的會員,看起來都很秀氣,但又不缺英氣,他們對人都很有禮貌,很少武人的霸氣與驕狂。在武協(xié),新會員經常會向老會員請教一些問題,由于太極拳比較難學,對于某些問題,老會員總會根據(jù)自己所學不厭其煩、反復多次地耐心指導,而不會藏私或者歧視別人,每當我們來到訓練場的時候都會相互問好。在武協(xié)如此,在其它場合也如此。所以,大部分的會員的人際關系都比較好,與人都能和睦相處。太極拳對人心性修養(yǎng)的影響,使我感觸最深的是陳氏太極拳傳人陳正雷先生1996年途經廣州稍作逗留的時候。他平易近人,不擺架子,在講學的時候,如果不是事先知道,看他那英秀的樣子,很多認為他是大學的教授,而很難把他同一個武術家連在一起,只有看他表演時,才能一睹武術家的真正風采。外示安逸,內在穩(wěn)固,真不愧為太極拳一代大師的風范。
太極拳對修煉者品德修養(yǎng)的影響是必然的。中國是禮儀之邦,幾千年文化盈育的中國倫理道德思想、觀念已深深地滲透到太極拳理論之中。陳氏先輩門規(guī)戒律中就提到許多正直做人,謙虛待人的戒律,提出端正誠信、仁德忠勇等門規(guī)。其實,這些門規(guī)戒律都是根據(jù)太極拳的內在特點提出來的,目的是讓門人更好地領悟太極拳的內蘊。
尊師重道,向來是中華民族的優(yōu)良傳統(tǒng),練拳必先學會做人。拳著云:“學太極拳不可不敬,不敬則外慢師友,內慢身體,心不斂柬,何能學藝?!本毺珮O拳如不敬重老師或對太極拳抱懷疑態(tài)度,則會認為老師的言傳身教無甚可取之處,對老師的心得體會不細加琢磨,以至于對太極拳的精粹之處失之交臂?!爸t受益,滿招損”正直、善良、謙虛、敬業(yè)、重道應為我們練拳者時時自勉之言。悉心教授學生,關注學生的身心發(fā)展,傳道授業(yè)解惑,此師之責任之所在。老師是一面鏡子,是學生的楷模,對學生有很大的影響作用,對學生的行為、思想有很大的影響力。總之,作為太極拳的愛好者,不論是老師還是學生,必重道而為之,才有可能把太極拳事業(yè)發(fā)揚光大。
“拳雖武藝,得其正道,無往不宜,”我在這幾年的修煉中越來越覺得拳非小道。隨著練拳的深入,太極拳對修煉者的影響越來越大,每一個練拳者在深研太極拳健身、技擊之法的同時也應重視修身方面的作用、意義,只有這樣,才有可能從拳術的修煉中得其三味,妙悟人生真諦。
太極拳的學習心得篇四
太極拳是一種中國傳統(tǒng)的武術形式,以其緩慢、流暢和放松的動作而聞名。式太極拳更是在傳統(tǒng)太極拳的基礎上創(chuàng)新而來的,注重內外兼修,強調身心的平衡和和諧。作為一名式太極拳愛好者,我有幸參與了一段時間的學習和練習,從中受益匪淺。在這篇文章中,我想分享一下我的心得體會。
首先,學習式太極拳需要有耐心和恒心。與傳統(tǒng)太極拳相比,式太極拳的動作和架式更加復雜和繁多。要將這些動作和架式融會貫通,需要大量的反復練習和內省。一開始,我對于式太極拳的各個動作感到困惑和不理解,很難做到流暢和自然。然而,通過堅持每天的練習,我逐漸熟悉了拳路的變化和動作的要領,提高了整體的協(xié)調性和穩(wěn)定性。當我能夠自如地運用身體的力量和靈活度來表達出式太極拳的奧妙時,我感到非常的滿足和開心。
其次,式太極拳注重內外兼修,需要細致入微的意識和調整。在式太極拳的每個動作中,都蘊含著深厚的內在功夫。要把握好每個動作的身體要領和內在意義,需要有高度的自覺性和善于感知和調整身體的能力。在我的學習過程中,我意識到自己的力量并非只是肌肉的力量,而是要通過意念和內在的能量的引導才能發(fā)揮出來。通過注意力的集中和呼吸的調整,我逐漸掌握了如何用意念來引導身體力量的技巧。這種內外兼修的練習和感悟,讓我對于身體和心靈的聯(lián)系和相互作用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
再次,式太極拳注重身心的平衡和和諧。在練習中,我們要根據(jù)自己的身體狀況和靈活度來選擇和調整動作的幅度和力度。如果過度用力或者過度放松,就會失去平衡和和諧。在開始的時候,我往往會過于用力或者不夠放松,導致動作的不流暢和不自然。但通過不斷地練習和調整,我慢慢地找到了一個平衡和諧的感覺。在練習式太極拳的過程中,我不僅能夠感受到身體各個部位的協(xié)調和和諧,也能感受到內心的平靜和安寧。
最后,式太極拳帶給我身心健康和內心的平和。太極拳作為一種內外兼修的運動形式,能夠提高身體的柔韌性和平衡性,同時也能夠調整呼吸和提高心肺功能。通過長時間的堅持練習,我不僅感到自己的身體變得更加靈活和健康,也能夠感受到內心的平靜和安寧。每一次的練習都像是一個療養(yǎng)和冥想的過程,讓我能夠暫時遠離生活和工作的壓力。
綜上,式太極拳的學習帶給了我很多寶貴的體驗和體會,讓我增長了對于身體和心靈的認識和理解。通過堅持練習,我不僅提高了身體的協(xié)調性和靈活度,也開啟了一扇通向內心的大門,讓我能夠更好地與自己和他人相處。我相信,只要堅持下去,式太極拳將成為我生活中的一部分,讓我更加健康和平和。
太極拳的學習心得篇五
太極拳作為一門古老而神奇的武術,自古以來就備受人們的熱愛和推崇。其獨特的哲學思想和健身效果吸引著越來越多的人投入到太極拳的學習中。在這個快節(jié)奏的社會中,學習太極拳成為許多人追求內心平靜和身心健康的重要途徑。下面我將分享我學習太極拳的一些心得體會。
首先,學習太極拳需要耐心和堅持。太極拳要求全身心的投入和細致入微的動作控制。對初學者來說,掌握一系列的動作和招式并非易事。我記得當我開始學習太極拳的時候,最初的動作看上去如此簡單,但實際操作起來卻困難重重。我經常感到左右協(xié)調不夠,動作不夠流暢。然而,我沒有放棄,我堅信通過持之以恒的努力,我一定能夠掌握太極拳的精髓。經過數(shù)月的學習和實踐,我的動作逐漸變得嫻熟,我能夠感受到內力在我的體內慢慢積聚。
其次,學習太極拳需要注重呼吸和調節(jié)內心。在太極拳的練習中,呼吸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通過深入的呼吸,我們能夠穩(wěn)定內心,調節(jié)氣息,進一步提高身體的靈活性和控制力。我發(fā)現(xiàn),只有當我內心平靜的時候,我的動作才能達到最佳狀態(tài)。在學習太極拳的過程中,我逐漸掌握了呼吸技巧,并且學會了通過呼吸來調節(jié)情緒和集中注意力。這種內心的平衡與和諧將不僅在練習太極拳時受益,也會在日常生活中帶給我更加深入的體驗。
第三,學習太極拳需要傾聽和互動。雖然太極拳可以獨自練習,但是與他人的交流和互動也是學習太極拳重要的一部分。當我初學太極拳時,我參加了一個太極拳的學習小組。在小組里,我可以觀摩其他人的練習,并通過與他們交流,獲取更多的知識和經驗。我們互相鼓勵和支持,共同進步。更重要的是,組內的師傅會糾正我們的動作和姿勢,使我們能夠更加準確地完成各種拳法。在這個互動中,我感受到了太極拳的神秘和魅力。
接下來,學習太極拳需要和諧的身心連接。太極拳著重于整個身體的協(xié)調和流動。在太極拳的練習中,我逐漸學會了集中注意力,并將身體的各部分協(xié)調起來。我注意到,在完成一系列的動作時,我能夠感受到整個身體的流動和氣血的暢通。我學會了思考和感受每一個動作,以便獲得更好的效果。通過與自己的身體建立和諧的連接,我逐漸明白了身心之間的不可分割的關系。
最后,學習太極拳是一個不斷進步和提高的過程。雖然初學者可能會有一些困難和阻礙,但是只要堅持下去并跟隨師傅的指導,每個人都能夠慢慢進步。通過不斷的練習,我發(fā)現(xiàn)太極拳不僅能夠增強我的身體和靈敏度,同時也提高了我的自信心和耐心。在學習太極拳這個旅程中,我不僅學到了一門武術,還汲取到了一種人生哲學。
總之,學習太極拳是一種鍛煉身心的方法,也是一種體驗和領悟生命的方式。通過學習太極拳,我明白了耐心和堅持的重要性,學會了調節(jié)呼吸和內心平衡,體驗了互動和傾聽的喜悅,培養(yǎng)了身心的和諧連接。太極拳教會了我如何擁抱自然的力量和宇宙的能量,讓我感受到了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無論是身體的健康還是心靈的滿足,太極拳都帶給我無比的美好與快樂。我相信,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將繼續(xù)在太極拳的學習中成長并體驗更多的心得體會。
太極拳的學習心得篇六
在我一直以來的健身生活中,我嘗試了各種各樣的運動方式,卻總覺得缺少一種能夠提高身體和心靈的活動。當我聽說式太極拳能夠帶來身心健康的改變時,我產生了學習這項古老的中國傳統(tǒng)武術的興趣。于是,我開始了式太極拳的學習之旅。
第二段:初接觸式太極拳的感受。
剛開始學習式太極拳的時候,我感到有些困惑。簡單的動作看起來容易,但實際上卻有更多的細節(jié)和內涵。一開始,我只是機械地模仿著老師的動作,卻沒有真正地理解其中的奧義。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我漸漸開始明白式太極拳的內在世界。
第三段:深入學習式太極拳的體驗。
通過不斷地學習和實踐,我逐漸體會到了式太極拳的獨特之處。首先,我發(fā)現(xiàn)式太極拳不僅僅是一種身體鍛煉的方式,更是一種對于內心平靜和和諧的追求。每一次的練習都像是一次冥想,我可以深入自己的內心,感受身體的每一寸細胞。其次,式太極拳的動作看似緩慢,卻蘊含著極大的力量。通過學習正確的呼吸和控制力量的方式,我能夠感受到身體的力量源泉,用一種柔和而堅定的方式放松和調和自己的身心。
第四段:與他人共同學習的收獲。
在式太極拳的學習過程中,我結識了很多志同道合的伙伴。我們一起分享著每一次的進步和收獲,互相鼓勵和幫助。在練習中,我們彼此激勵和觀摩,互相促進進步。此外,老師的指導和幫助也是我學習中的關鍵。他們耐心細致地教導我們正確的動作和技巧,并引導我們去發(fā)現(xiàn)自己的潛力和可能性。通過與他人的學習和交流,我不斷提升著自己的技巧和領悟能力。
第五段:式太極拳帶給我的成長與收益。
通過式太極拳的學習,我收獲了許多。首先,我明顯感覺到自己的身體變得更加柔軟和靈活。以前常常感到渾身疲憊和不適,現(xiàn)在卻能夠感受到身體的活力和健康。其次,我發(fā)現(xiàn)自己的內心變得更加平靜和寧靜。無論是面對生活的壓力還是困難,我都能夠保持冷靜和淡定,用一種寬廣的心態(tài)來面對。最重要的是,式太極拳帶給我一種積極向上的態(tài)度和生活哲學。我深信,只有通過健康的身體和平靜的內心,我們才能夠找到真正的幸福和快樂。
總結:
學習式太極拳是一次難忘的經歷,通過不斷地學習和練習,我不僅獲得了身體上的鍛煉,更得到了內心的成長和提升。通過與他人的共同學習和交流,我拓展了視野和開闊了思維,也結識了許多好朋友。式太極拳的學習不僅是一種身體上的享受,也是一種心靈上的滋養(yǎng)。我相信,在未來的日子里,我會繼續(xù)堅持學習和練習式太極拳,為自己帶來更多的身心健康和成長。
太極拳的學習心得篇七
1、無極開始三個圓,第一個圓是丹田左右前后輕微移動,太極拳學習心得。是一維的,水平面的,額狀軸的,矢量軸的位置劃圓。
2、第二圈,向左邁左腿,左腿為金;腰為土,土生金;屈膝,雙手劃弧形的小圓,手指右擺,再向后,最后后,兩腿伸直,手自然下垂。
3、第三圈:先向左,兩手向左前45度方向平舉,平行,平肩,向前轉,齊眼,向右45度,向后屈膝擺正。開太極結束。
金剛搗錘:
第一步:
左手逆纏,右手順纏。右手走立圓,是繞失狀軸的圓,從丹田開始逆纏走,拇指過中線,往上走,到左肩處,左手是個斜平圓,向外逆纏以后,向上。手臂不要伸直,沉肩墜肘,至右手手心向里,左手手心向外(水火相應)。
第二步:
身體右轉,繞垂直軸,右手逆纏,同時,左髖落實,右腳腳后跟向內摳,右手做逆纏,手心開始向外。
第三步:
右髖落實,重心右移,兩手向后捋,同時,左腿提膝勾起腳尖,勾腳尖,肌肉是拉緊的,可以掛對方的腿。雖然不發(fā)力,卻有力量。
第四步:
重心下沉,左腳外出,開立,腳跟擦地前出,這樣的技擊效果,不容易被阻礙。腳跟著地,往前上步,太極的步法,上步可以當成一個功法來看待。腳伸出去以后,腳尖微微上翹,收腳時抬腿即可。左腳要向斜前落腳,同時步子不能太大。同樣是相對距離為兩肩的寬。
第五步:
重心前移,左腿下塌,外捻即是腰做平轉,腰此時是松的,受到的力不會傳到雙腿上去。同時,左手逆纏在前外伸,右手順纏在后跟隨。右手在左臂肘下的位置。
第六步:
右手逆纏上捧,后捋,微后坐,腰左轉,形成五行樁樁步,右手走一個斜弧線,左手在右手下這個位置。左下右上,但是不能轉的過大。轉過來后,右手不能過身體中軸線。
第七步:
重心向前移,左髖踏實,右腿蹬,左手逆纏出,左髖落實,左轉腰,帶動右腿,遠踢近膝(遠用腳踢,近用膝撞),落右腳,右手順纏向內合,握拳,左手下沉,發(fā)沉襠勁。此時右髖虛,左髖實。右手落拳,同時右腳落地,且用意不用力。
心得補充:
1、兩腳的橫向距離應該與肩寬相當,差距不能太大。身體是正向時。兩腳間的距離即為肩寬。當身體側向時,兩腿也不在一條直線上。兩腳之間的距離也差不多是相對肩寬。
2、五行樁時,注意兩腳的相對距離:后腳和前腳的延長線的距離,始終和肩寬是相應的。
3、金剛搗錘是太極拳里最重要的,最復雜的一式,它蘊含著棚、捋、擠、按、采、挒、肘、靠等太極八種方法,也是入門的第一式。
4、右手順時針旋轉為順纏,逆時旋轉為逆纏,左手逆時針旋轉為順纏,順時針旋轉為逆纏。太極處處都是圓,手臂在畫圓,就像太陽地球,手本身在畫小圓,陳鑫對纏法的評價:太極拳者,纏法也。
5、基本原則兩條。
一是動作應符合生理解剖學的規(guī)律,有益于健康,不能有害健康。
二是動作應符合符合生物力學的規(guī)律,有利于武術的運動,雖然傳承的是金洪派太極拳,但要用這兩個原則去修正,這就是新太極。
6、關于額狀軸,矢狀軸,垂直軸,額狀軸,解刨學的概念:
垂直軸有通過左肩,通過右肩,還有通過頭頂中軸的。失量軸有譚中穴,丹田穴。額狀軸有肩部,髖部,還有膝,脊柱有很多關節(jié),每一個關節(jié)都可以當做一個軸做旋轉。
7、身體要靈活性,可以把任何一個部位作為圓心,當攻擊其他部位時,可以通過圓的旋轉將力化掉。
8、運動的要領,運乃氣息的連綿不斷,運轉。動是位置的移動,通過力量來改變,這力量可以是內在的,也可以使外來的?;@球,足球等運動都是運少動多的活動,而太極拳是運多動少的活動。
9、虛靈頂勁:虛靈頂勁即“頂頭懸”。練拳時講究頭部的頭正、頂平、項直、頦收,要求頭頂?shù)陌贂ㄌ幰蛏陷p輕頂起,同時又須保持頭頂?shù)钠秸?。要使頭正、頂平,就必須使頸項豎直、下頦里收。頂勁不可過分用力,要有自然虛靈之意。做到虛靈頂勁,精神才提得起來,動作才能沉穩(wěn)。扎實。
10、氣沉丹田:氣沉丹田,是身法端正,寬胸實腹,“意注丹田”,意識引導呼吸,將氣徐徐送到腹部臍下。太極拳在運動時,一般都是采用腹式呼吸,同時“意注丹田”,這樣能達到太極拳“身動、心靜、氣斂、神舒”的境地。用腹式呼吸來加深氣息的深長,應自然、勻細、徐徐吞吐,要與動作自然配合,不能用強制的方法。要求整套動作都要與一呼一吸結合得非常密切,應根據(jù)動作的開合、屈伸,起落旦進退、虛實等變化,自然地去配合。一般地說,呼吸一總是與胸廓的張縮、肩腫的活動自然結合著。在一個動作里,往往就伴隨著一呼一吸,而不是一個動作固定為一吸或是一呼。這種與動作自然配合的方法運用得當,可以使動作更加協(xié)調、圓活、輕靈、沉穩(wěn)。
11、圓襠松胯:襠即會陰部位。頭頂百會穴的‘虛靈頂勁”要與會陰穴上下相應,這是保持身法端正、氣貫上下的鍛煉方法。襠要圓,又要實??钃伍_,兩膝微向里扣,襠自圓。會陰處虛上提,襠自會實;加上腰的松沉、臀的收斂,自然產生襠勁。太極拳講究“邁步如貓行”,要求步法輕靈穩(wěn)健,兩腿彎屈輪換支持身體進行活動。因此胯部關節(jié)須放松,膝關節(jié)須靈活,才能保證上體旋轉自如,踢腿、換步靈便。
12、沉肩墜肘:太極拳在松肩的前提下要求沉肩墜肘,兩臂由于肩、肘的下墜會有一種沉重的內勁感覺,這就是上肢內在的道勁。兩肩除沉之外,還要有些微向前合抱的意思,這能使胸部完全涵虛,使脊背團成圓形。兩肘下墜之外,也要有一些微向里的裹勁。這樣的沉肩墜肘,才能使勁力貫串到上肢手臂。
13、舒指坐腕:舒指是掌指自然伸展,坐腕是腕關節(jié)向手背、虎口的一側自然屈起。掌的動作是整體動作的一部分,許多掌法都是與全身動作連成一氣的,因之舒指坐腕,實際是將周身勁力通過“其根在腳,發(fā)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完整一氣。
14、三個面形成三維空間,也好似老子說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當用身體的運動創(chuàng)造出屬于自己的空間,在里面,開始了自己的太極運動展現(xiàn),暗合宇宙規(guī)律。
老師強調,太極里有太極,宇宙里有宇宙,身體每個部分都暗含太極,至于太極到底是什么,老師說的,我也沒怎么理解,就我理解來,太極的意思,莫非是本源的能量?至于太極里有太極,宇宙里有宇宙,這個通過《無量之網》里的宇宙全息圖的解釋就很容易理解了吧。太極拳,應該就是去練習回歸本真,感受最初最純凈的能量的震動吧。
太極拳的學習心得篇八
學習太極拳已經成為了當代社會中一種流行的健身方式,它以其獨特的拳法和深遠的哲學內涵吸引了越來越多的人投身其中。我也是其中的一員,通過學習太極拳,我獲得了諸多的健康益處,并從中體悟到了一些人生的哲理。在這篇文章中,我將分享我學習太極拳的心得體會,希望能夠啟發(fā)更多的人加入太極拳的行列,一同追求健康與平衡。
首先,太極拳給我?guī)砹松眢w上的益處。太極拳的動作緩慢而流暢,需要全身的協(xié)調運動。通過持續(xù)的練習,我發(fā)現(xiàn)我的身體變得更為柔韌,肌肉的力量也得到了增強,尤其是一些常用的動作,比如“單鞭”和“提膝撇身”等,能夠有效地鍛煉臀部和大腿肌肉,使其更加結實。此外,太極拳的練習還能夠提高心肺功能和肺活量,使我在日常生活中更加有活力。
其次,太極拳讓我擁有了內心的平靜與和諧。在這個快節(jié)奏和高壓力的社會中,人們往往容易感到焦慮和緊張。太極拳通過練習與呼吸相結合的功夫,幫助我放松身心,舒緩壓力。每當我靜下心來,專注于自己與周圍環(huán)境的互動,我能夠感受到身心的平靜與和諧。這讓我意識到,無論遇到什么樣的困境與挑戰(zhàn),只要心平氣和,就能收獲內心的平靜和力量。
第三,太極拳教會了我堅持和耐心。學習太極拳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持續(xù)的訓練和積累。尤其是在學習拳法和形式時,每一步都需要認真細致地去領會和體會。一開始,我發(fā)現(xiàn)自己很難掌握太極拳的各個動作和招式,需要反復地練習才能熟練運用。但是,逐漸地,我漸漸明白了一個道理:只有堅持不懈,才能取得進步。正如老師所說,太極拳是一門修身養(yǎng)性的功夫,需要用一顆平和的心態(tài)面對每一次的練習,虛心學習,不斷磨練。
第四,太極拳引領我認識自己。太極拳強調意識與動作的統(tǒng)一,通過自我覺察來調整身體的力度和姿勢,這讓我更加注重觀察自己的身體和內心狀態(tài)。在太極拳的練習中,我學會了如何專注于自己的身體動作和呼吸,從而更加敏銳地感受到自己的身體變化和內心的起伏。這種自我覺察不僅讓我更了解自己的身體,還讓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自己的情緒和思維。通過太極拳的修煉,我學會了平衡和調整自己的情緒,走出困境,積極面對挑戰(zhàn)。
最后,太極拳教會了我與他人和睦相處。在太極拳的練習中,我和其他學員一起進行配合練習,學習相互幫助和理解。在這個過程中,我明白了合作與溝通的重要性。通過初學者間經常的模仿、觀摩和互相提醒,我和其他學員逐漸增進了友誼和團結,形成了一種共同進步的氛圍。在太極拳的世界里,人們都注重協(xié)調與和諧,尊重他人和自己,這使得我深刻體驗到了和睦相處的價值和美好。
總之,學習太極拳不僅讓我在身體健康上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同時也讓我在心靈上獲得了更多的平靜與和諧。太極拳的修煉讓我懂得了堅持與耐心,教會了我觀察與調整自己,構建了我與他人和睦相處的價值觀。太極拳不只是一種運動,更是一種智慧的傳承,它教會我們如何以平和的心態(tài)面對人生的起伏,實現(xiàn)身心的協(xié)調與平衡。我希望通過這篇文章,能夠激勵更多人加入太極拳的行列,一同享受這種修煉過程中的身心益處,并從中發(fā)現(xiàn)更多的人生智慧。
太極拳的學習心得篇九
為什么練,這是出發(fā)點。
很多人是看中了太極拳的表演功能。穿一身漂亮衣服上臺表演,令人難以抵抗這種誘惑。參加比賽,弄幾塊金牌銀牌,又是可以炫耀的資本。這些就是練為看。使自己的動作好看,是練習的最終目的。
也有人練的目的是使用,不為了好看,也不打算給誰看,讓誰說好。不排隊、不配樂、不表演、不比賽,就是為了自己學會真的太極拳,實現(xiàn)練拳為健身的目的。
區(qū)分為啥練拳,是有很大作用的,因為一些所謂的老師,教的就是給人看的拳,領的就是表演參賽的路,這樣的路是學不到真的太極拳的。目的的不同還導致選擇的不同,尤其對練法的選擇,導致最終的結果大相徑庭。
二、雙重的分水嶺。
太極拳與外家拳的區(qū)分在哪?我以為就是這個“雙重”問題,外家講“一力降十會”,“技擊無非力量速度”,就是要靠力量來戰(zhàn)勝對方。而太極拳的雙重道理,就是說,不與它以力相爭,你來力氣,我不抗力,我用你的力氣。由此,產生了太極拳諸多的道理。我們學太極拳如果還不能脫離用力氣對抗力氣的路子,就不能走上太極拳的道路。
三、重要是換勁。
太極拳不以力相爭,是有自己獨特道理的,我的勁力,你外力對抗不了,我能控制你的力量,我能用你的力量而你找不到我的勁,這就是“人不知我我獨知人”。這里面,最重要的因素,也就是雙重理論能夠實現(xiàn)的因素,就是太極內勁。太極拳就是靠內勁打天下的。所以,練太極拳必須學練太極勁,尤其是太極內勁。盡早實現(xiàn)勁的轉換。就是由一般的外力,轉換為應用太極內勁。只有得知太極內勁的道理和練法,開始按照這樣的.路子練習,我們才是真正進入了太極拳的領域。沒有實現(xiàn)這個轉換,練多少時間,也沒有脫離力量技巧的路子,與外家所練無異,算不得太極門人。
四、內里才是需要深入探求的。
正路上走的人都在求正確。
所謂求正確,基本都是在身體內部練,要感知內里,細致分析身體內部的各種感覺,尋找正確的感覺,試驗不同情況下身體里的不同感知??梢哉f,太極拳功夫越深厚的人,對自己身體內部的了解越細致,因而他對對方的了解也越靈敏?!叭瞬恢遥要氈恕!薄氨瞬粍游也粍?,彼欲動我先動”?!澳阌辛ξ矣辛?,我力在先,你無力我亦無力,我意在先”。之所以會出現(xiàn)這樣的情況,都是身體里面的因素在發(fā)生作用,所以謂之內家。
不到身體里面去探求,僅僅在胳膊腿上擺姿勢、求勝負,未知太極真意也。
五、用意不用力。
雙重是太極拳根本的道理,而用意不用力就是太極拳根本的練法。太極拳的道理都從雙重這個根源引出,太極拳的練法都以用意不用力為根本擴展。
從能源角度看,太極拳要放下本力、笨力,應用內勁,而內勁靠神意指揮,用意不用力就是應用內勁。
從練法角度看,用力則用肢體,憑力氣,動外形,求對抗。用意則找感覺、練感知,調氣血、凝意念、求變化。
意是工具,是操作身體內部能量的工具。太極拳要練出內勁靠用意,要應用內勁也要靠用意。雖然到高級階段,意逐漸淡化,神發(fā)生作用,但是,意仍可以稱為學習練習太極拳最主要的工具。
學習太極拳之前,就對太極拳充滿了好奇,因為無論在現(xiàn)實生活中,還是電視中,我們時常會看到有人在打太極拳,看到那輕柔舒暢而又強勁有力地動作,我們無不為此贊嘆,而我更是充滿了敬佩之情。也想象著有一天自己也能在晨練時打上一段太極拳。
很高興能在大學期間能有這次學習太極拳的機會。這學期我們跟隨著老師學習了二十四式太極拳。這又增添了我對太極拳的興趣,上網下載了二十四式太極拳的教學視頻,學習之余還會看看視頻,并進一步鞏固體育課上學習的動作,在寢室偶爾還會和室友“切磋;切磋”??梢哉f學習太極拳給我?guī)砹撕芏鄻啡ぁ?/p>
同時,學習太極拳又加深了我對太極拳的了解,原來太極拳已演變出了許多的流派,有陳式太極拳、楊式太極拳、孫式太極拳、吳式太極拳、武式太極拳等五大派系,譽稱為“五式太極拳”。而我們所學的二十四式簡化太極拳是主要依據(jù)楊式太極拳并結合其他太極拳提煉簡化重新編創(chuàng)而成的。特點是柔和均勻,對基本功要求不高,動作難度小,不發(fā)力,同時也適合各年齡段練習。
太極拳作為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一部分,是中國人的處世態(tài)度、文化內涵等在武術中的體現(xiàn)。內涵十分豐富,充滿著哲理,與中國傳統(tǒng)的醫(yī)學有著血緣關系。學練太極拳更是一項很好的健身運動,可以強身健體、可以防身自衛(wèi)、也可以陶冶情操,是一種美的享受,還可以給人的生活帶來無限的情趣和幸福,可以延年益壽。特別在生理和精神效益方面,太極拳起到了良好的功效。經過中西方多面的科學化研究證實,長年修習太極拳能對各種慢性病,如:神經衰弱、高血壓、心臟病、消化不良、風濕關節(jié)炎、糖尿等等有著一定的醫(yī)療作用。練習太極拳還可以消除壓力,練后會頓感輕快,壓力盡消,情緒穩(wěn)定平伏;工作學習效率也自然會提高。這無疑對我們學習生活緊張、精神壓力較沉重的大學生有著顯著的幫助。因此,大學期間學習太極拳是十分有必要的。
初學太極拳時,雖然動作較簡單,但我們有好多都沒能做到位,也有很多不夠標準,比如白鶴亮翅中,左手要下壓,放到體側,右腳要彎曲,左腳腳尖點地,不知道這一個動作老師強調了多少次。通過我們的反復練習和老師的耐心指點使我們都能夠基本掌握,并且輕松自然地做下來。但是到后面的動作,越發(fā)變得難起來,特別是從單鞭開始的云手,看了好多遍視頻,也不知道練習了有多少遍,后來發(fā)現(xiàn)其實練習時的心境也是十分重要的,如果心情煩躁時,再怎么練習,也不會有進步。就像老師說的,我們應該在練習中去尋找那種感覺“心境變得平和,進而走向清凈平寧,怡然自樂的理想精神狀態(tài)”。
在第一階段,我們應該在姿勢、動作上打好基礎,把基本要求弄清楚,做到姿勢正確,步法穩(wěn)定,動作舒展、柔和。
第二階段,要注意掌握動作的變化規(guī)律及其特點,做到連貫協(xié)調,圓活自然。
第三階段則著重練習勁力的運用和意念、呼吸與動作的自然結合,做到動作輕靈沉著,周身完整統(tǒng)一。
像那樣,在掌握了各個基本動作時,我也開始力求自己的每一個動作都能做到位,做的標準,每一個該注意的細節(jié)都不能馬虎。當然即便是這樣,和標準的動作還相去甚遠。我很清楚自己的練習還是不夠,還得繼續(xù)練習。但是隨著次數(shù)的增加,我也開始有了一點感覺,姿勢也開始變的自然起來!也漸漸地感悟到其實每一個動作和下一個動作都是連貫的,不能斷開的,就好象行云流水那樣!
練習太極拳和其它體育項目一樣,要經過一個由生到熟、由熟到巧的逐步提高的過程。練好拳更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更不能操之過急,俗語說,欲速則不達。當然不一定要能打出一套完美的拳法,重要的是在這一過程中所學到的,所領悟到的東西,特別是在修身養(yǎng)性方面,它能夠起到的重要作用。所以在以后的生活里仍將繼續(xù)堅持練習,并把太極拳當成一種興趣愛好。
太極拳源遠流長,以其獨特的風格而為世人所喜愛。談起太極拳,人們總把它和“四兩撥千斤”的防身技擊功能聯(lián)系在一起,而忽略了健身、養(yǎng)身與修身等方面的作用,作為窺傳幾百年的優(yōu)秀拳種,其內涵博大精深,實非人們想象之簡單。太極拳不僅具有健身、養(yǎng)身之療效,而且兼具防身、技擊之功能,修身之妙法,而修身應為練拳學的起點和歸宿。
初學太極拳的時候,只是憑著對武術的愛好而執(zhí)著學習,隨著練習的深入,以及接觸了大量的太極拳書籍以后,我逐漸發(fā)現(xiàn),太極拳的拳理對個人的修養(yǎng)有很大的幫助。太極拳修煉過程實際上也就是自我修養(yǎng)不斷提高的過程。太極拳對修煉者的言行舉止,個性發(fā)展,品質修養(yǎng)都有很深的影響。許多社會生活中的困惑都可以從拳術的修煉中得到釋然。從而滌慮身心,使自己的思想得到升華。
健康是每一個人都夢寐以求的,但現(xiàn)實生活中,疾病會時不時困擾著人們,煩惱也會經常纏身,身體上的疾病可以通過藥物來解決,而思想上的困惑,精神上的壓力依靠藥物卻難以醫(yī)治,只能靠全身去調整、化解。修煉太極拳除可以清除軀體上的某些疾病外。更重要的可以使人心境平和,調節(jié)個人的心理。使人的個性得到良性發(fā)展。一個研究生曾經對我說:“想不到太極拳這么好,我患神經衰弱多年,吃藥總不見好轉??墒敲慨斘襾淼竭@個草坪,練拳以后,頭腦總有一種清新的感覺,心情就舒暢了很多,神經衰弱的病癥就有所好轉,好象換了一個人似的?!边@幾年來,我通過練太極拳治好了我的腸胃病、腰椎勞損、輕度的神經衰弱,使我瘦弱的體質增強了許多。但更重要的是在太極拳的熏淘下,我總算從現(xiàn)實社會生活的困惑中解脫出來。不再片面地看問題,做事已多考慮對別人的影響。不以一己之好惡而隨意傷害別人。如今的我已能保持坦蕩的胸懷、良好的心境去面對社會,面對生活。
太極拳對修煉者的影響并非偶然,而是必然。拳著云:“不矜不張,局度雍容,雖曰習武,文在其中矣。”太極拳既是一種武術也是一種文化,是中國幾千年人類文化培育、滋潤的一朵奇葩,與中國古代哲學、文學、社會學、兵學、佛家、道家、儒家、醫(yī)家、戲劇、藝術等息息相關。在太極拳教學中,除了老師的言傳身教外,練拳者必須多讀書,多接觸有關太極拳的書籍,以求提高拳藝。拳著云:“學太極拳先學讀書,書理明白,學拳自然容易?!碧珮O拳綜合了道家的“陰陽學說”,儒家的“中庸”思想,醫(yī)家的黃帝內經),兵家的謀略、征戰(zhàn)之術等等,從它們中吸收理論上的營養(yǎng)加以溶合而形成、發(fā)展、壯大起來,形成獨具特色的太極哲理,所以,練拳者必須多讀書,多向老師、朋友請教,才能更好地領悟太極拳的精義,在提高拳藝水平的同時也提高自己的思想文化修養(yǎng)、道德修養(yǎng)水平。
在練拳的過程中,道家的“道法自然”,佛家的“善因善果”,儒家的“中庸之道”,藝術的審美觀等等,必然影響著人的思想發(fā)展。拳著云:“學者初上場時,先洗心滌慮,去其妄念,平心靜氣,以待其動。如此而后可以學拳?!庇衷疲骸吧肀匾远苏秊楸尽钡鹊?,所有這些滲透到拳論中的思想必然會在潛形默化中淘冶練拳者的性情,促進其思想的更新,促使其身體與思想得到健康、良好的發(fā)展。我練拳經常是在下午放學之后,經過一天的緊張學習,經常會頭腦發(fā)脹,精神極度疲勞,此時唯一的好辦法就是去練拳,而且一練就是一二個小時。演練陳氏太極拳老架一路需十二分鐘左右,所以每次我都練五六遍拳以上,第一二遍時還覺得很煩悶,渾身不舒服,老想打退堂鼓,可是到第三四遍的時候,由于肌肉的放松,繃緊的神經也就慢慢松施下來,此時氣感也逐漸增強,隨著身體的運動,周身暖洋洋的,有如泡在溫水中,到了五六遍的時候,周身溶溶澀澀,頭腦清靈,好似與天地溶為一體,此時沒有世俗的侵擾。沒有煩惱,把一切不平和不滿都拋到九霄云外去了。練拳以后,不覺疲勞。反而覺得周身舒泰,晚上又可以精神抖擻地啃書本。
隨著太極拳修煉的深入。練拳者的氣質、思想也會逐漸發(fā)生變化,因為太極拳的修煉過程也是文化修養(yǎng)、思想修養(yǎng)的過程。長期的修練必然會引起質的變化。拳著云:“外面形跡必帶儒雅風氣,不然狂于外,必失于中?!蔽倚N鋮f(xié)練太極拳的會員,看起來都很秀氣,但又不缺英氣,他們對人都很有禮貌,很少武人的霸氣與驕狂。在武協(xié),新會員經常會向老會員請教一些問題,由于太極拳比較難學,對于某些問題,老會員總會根據(jù)自己所學不厭其煩、反復多次地耐心指導,而不會藏私或者歧視別人,每當我們來到訓練場的時候都會相互問好。在武協(xié)如此,在其它場合也如此。所以,大部分的會員的人際關系都比較好,與人都能和睦相處。太極拳對人心性修養(yǎng)的影響,使我感觸最深的是陳氏太極拳傳人陳正雷先生1996年途經廣州稍作逗留的時候。他平易近人,不擺架子,在講學的時候,如果不是事先知道,看他那英秀的樣子,很多認為他是大學的教授,而很難把他同一個武術家連在一起,只有看他表演時,才能一睹武術家的真正風采。外示安逸,內在穩(wěn)固,真不愧為太極拳一代大師的風范。
太極拳對修煉者品德修養(yǎng)的影響是必然的。中國是禮儀之邦,幾千年文化盈育的中國倫理道德思想、觀念已深深地滲透到太極拳理論之中。陳氏先輩門規(guī)戒律中就提到許多正直做人,謙虛待人的戒律,提出端正誠信、仁德忠勇等門規(guī)。其實,這些門規(guī)戒律都是根據(jù)太極拳的內在特點提出來的,目的是讓門人更好地領悟太極拳的內蘊。
尊師重道,向來是中華民族的優(yōu)良傳統(tǒng),練拳必先學會做人。拳著云:“學太極拳不可不敬,不敬則外慢師友,內慢身體,心不斂柬,何能學藝。”練太極拳如不敬重老師或對太極拳抱懷疑態(tài)度,則會認為老師的言傳身教無甚可取之處,對老師的心得體會不細加琢磨,以至于對太極拳的精粹之處失之交臂。“謙受益,滿招損”正直、善良、謙虛、敬業(yè)、重道應為我們練拳者時時自勉之言。悉心教授學生,關注學生的身心發(fā)展,傳道授業(yè)解惑,此師之責任之所在。老師是一面鏡子,是學生的楷模,對學生有很大的影響作用,對學生的行為、思想有很大的影響力??傊?,作為太極拳的愛好者,不論是老師還是學生,必重道而為之,才有可能把太極拳事業(yè)發(fā)揚光大。
“拳雖武藝,得其正道,無往不宜,”我在這幾年的修煉中越來越覺得拳非小道。隨著練拳的深入,太極拳對修煉者的影響越來越大,每一個練拳者在深研太極拳健身、技擊之法的同時也應重視修身方面的作用、意義,只有這樣,才有可能從拳術的修煉中得其三味,妙悟人生真諦。
太極,以前一聽這名字就會想到是公園里老頭老太的形象,覺得跟我們年齡相距甚遠,但是在這學期選課接觸太極感覺受益匪淺。
初學時感覺太極十分注重意、形、態(tài),初學者很難掌握它的力度。起初時,我感覺無從下手,但是在寧老師的教導下摸索了一些學習太極的門路。下面是我學習太極拳的心得。
太極拳是一種既神秘又普通的功夫。說它神秘是因為兩點。一點是每個人練的都不一樣,即使是同一個師傅教出來的;另一點是所有練太極拳的人當中真正地學會太極拳的可謂是鳳毛麟角。而造成這一切的原因,我認為是由于太極拳是一種極重“神”和“意”的功夫。雖然形意拳、心意拳等功夫也重“意”,但太極拳是和宇宙本源相通的一種功夫,其“神”、“意”是其它功夫所不能及的。每次我們上課寧老師總會讓我們放松下身體的各個部位,然后才開始正式的太極拳教導;每天我們都是坐在教室,總保持著一種姿勢,感覺身體都有些僵硬了,學習太極拳以后,睡前練一下,有利促進睡眠。
其次,感覺學習太極拳后,身體平衡能力加強了,以前總覺自己平衡能力不好;太極是百年先人不斷摸索總結出來的,其平衡能力非常精確的,所以練習太極有利鍛煉平衡的。再次,練習太極也幫我鍛煉了專注力,學習太極,就是動作時,無暇去想其他,一旦學會動作,就要注意自己的呼吸,及意念,這樣會讓自己集中精力。
通過本學期太極拳學習,讓我收獲不少,既然自己身心得到放松,也體會到同學間的互相友愛,更加了解老師的悉心教導,在往后的日子里我會繼續(xù)學習太極拳的。
還沒上太極拳課之前,我對于太極拳是一點都不了解的,我只聽說過太極,而一聽到太極我就會想到公園里的老頭老太的形象,覺得跟我們這個年齡段好象相差甚遠。我覺得太極拳應該也是太極的同類,也是差不多,都是很慢的,柔柔的。學習了太極拳之后才知道,它讓我受益非淺。
第一節(jié)課,老師給我們介紹太極拳,它十分注重它的意、形、態(tài),初學者一般都很難掌握它的力度。所以我在剛開始學習的時候也是感到無從下手,但是在老師孜孜不倦的教導中摸到了一點太極的門路,而我,當然也是學的很起勁。每次課上看到老師為了教會我們滿頭大汗時,感到十分愧疚,于是每次課后回寢室總會認真地復習。希望可以學會每個動作,不負老師所望,以后可以每天耍太極拳,強身健體。
第一節(jié)課開始學習太極拳,老師首先讓我們學會怎么樣放松,但是由于因自己對太極拳不了解,不能很好的接受,不懂為什么老師跟師兄師姐能夠看起來不用力、勁等卻能把動作做得很帶勁,而我卻不行,怎么做都不對。所以我在練拳時手臂用著僵硬的力,結果造成全身緊張,各關節(jié)轉動不圓,每個動作看起來像故意擺姿勢。
接下來,我說說自己這個學期學習太極拳的心得體會。
我覺得耍太極拳讓我感到了全身心的放松。我們每天不是寢室里對著電腦看書,寫論文,就是坐在教室上課,整天保持一種姿勢,肌肉神經骨骼都僵硬了,放松是一種最好的治療。自從我開始學習太極拳之后,我隔天就打一遍來放松全身心,促進睡眠。
在學完太極后,感覺自身的平衡能力加強了。以前,總覺得自己小腦發(fā)育不全,平衡能力不好,太極的動作是百年來先人不斷摸索總結出來的,其平衡調節(jié)都以是非常精確的,所以在練習時做準動作有利于鍛煉平衡感。
練習太極更是幫我鍛煉了我的專注力。學習太極,先學動作,在學動作的時候,根本沒有時間去想其他的事情;一旦學會動作,就要注意自己的呼吸、以及意念。這樣就會讓自己集中精力。
學習太極能幫我強身健體,終身受益。老師的悉心教導讓我對太極拳有了更深的認識,也有了更大的興趣。太極拳柔中帶剛,借力打力,感覺既有體現(xiàn)武打的技擊性,又體現(xiàn)了其本身的藝術性。老師說,對于太極拳,我們要每天練習才能夠體味它的精髓的。
總之,通過本學期的太極拳學習,讓我收獲了不少。既讓自己身心得到了放松,也體會到了同學間的互相關愛,更加了解到了老師的良苦用心。在以后的日子里,我會繼續(xù)太極的學習,更全面的了解太極拳,做到以拳強體、以拳養(yǎng)神。讓"提高全民綜合素質"的口號從我做起,做一名合格的大學生。
太極拳的學習心得篇十
還記得剛剛步入大一第二學期,我的第一次選修課就到來了,對于所有的課程都茫然而不知所措,急著刷人人,水論壇,各種詢問學長學姐,想要知道什么課最好過,老師有趣又不嚴格,上課輕松,考試還簡單的。
對于我這個從小運動神經就不發(fā)達的人來說,體育究竟選什么也成了一大難題。拳擊柔道什么的,我沒那個力氣,八段錦健美操什么的,我沒那個柔韌性。其實,最后選到太極拳也純屬偶然,對照了一下課表,能夠選擇的本來就不多,我只是一心想著太極拳看起來又慢又簡單,學起來應該會很簡單,就選擇了這個。其實自己對于太極拳是很陌生的,只是模糊有這樣一個概念,卻并不清楚具體是怎么回事。
到了現(xiàn)在,我已經記不住老師具體演示的太極拳動作了,但老師第一次完整打的一遍太極拳卻一直深深地印在我的腦海中。給我們授課的老師是個閱歷豐富、知識淵博的人,這些從他平常的言談舉止中可以明顯地感覺到,甚至他的眼神都透露著這一切,而且老師還有一種傲骨,骨子里的傲氣。他每每給我們演示太極拳的時候,都不經意間地顯露出這份獨有的氣質。我們學習的是二十四式太極拳。老師怎樣介紹以及以后如何學習的,想來我是忘了,可老師第一次完整演示一遍陳氏太極拳的情景,至今依然深刻印在腦海里。對于陌生的事物,我們記住的往往是其給人影響最深的一面。老師給我們演示太極拳期間,所表現(xiàn)出來的專注,和那份怡然自得,以及淡定的神態(tài),平穩(wěn)安靜的伸展收縮四肢,就是這樣給人的印象深刻。
初始之時,我們根本不知道如此復雜的動作如何在四肢乃至全身上展現(xiàn)出來,更何況還要連接起來,只能跟隨、模仿老師,一步一步地學??刹还苋绾危覀冏疃嘣趧幼魃夏7碌貌畈欢?,其他方面是沒有什么感覺的。不知道手腳的一些細節(jié)動作,不知道呼吸怎樣平衡,不知道眼神該什么樣,不知道心態(tài)如何,就沒有那種自然,沒有那種神韻,沒有那種專注,沒有那種氣勢。老師上課時不是僅講那些枯燥的動作步驟,而是穿插了許多日常生活感悟的言談。當然,太極拳本來就不是一種枯燥的運動,其間蘊含的偕然萬法,自由闊達的世間至理,需要經過長時期的練習和對人生的感悟才能體會到的。
隨著老師的深入講解,我們練習的次數(shù)增多,還有那種氣質的轉變,終歸是逐漸把握太極拳的要領,學習進度也加快起來,可謂漸入佳境。
當最后一節(jié)太極拳的學習完成,意味著太極拳總算全部學完,大半年的努力終獲碩果,身心均是一陣輕松。某個課堂上,某段行走的路上,突然來一下心靈的觸動,手上就自然地相應做出太極拳動作的某個招式,然后又是一陣沉默?,F(xiàn)在想來,這樣(類似)的事情,心里不由自覺的就是一笑,其中的意韻,卻沒有言語能夠形容。雖然我現(xiàn)在還不能自然順暢地打完一遍太極拳,但我自信已經粗略體會到這個過程中那份專注認真,還有那種輕松自在又闊達無所不包容的心態(tài)。學習太極拳的初衷已然達成了吧,卻說不清楚個究竟,感覺身心猶如收到圣光的沐浴,慢慢凈化中,變得單純簡單,輕松自由,頓時釋然。在老師的悉心教導與不厭其煩的演示下,我基本能記住動作。在粗略的記憶后,更深入的了解太極拳的每一個動作都需要細細回想與進一步學習,觀看太極拳視頻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只有這樣自己才能得到提高,所以這一學期的短暫學習不僅簡單的太極拳動作的學習,太極拳能讓人處于一種心無雜念的狀態(tài),遠離塵囂,擁有一種更好的心態(tài)去面對學習生活。同時太極的健身效果也不容置疑,所以學習太極拳真是一個正確的選擇。
太極拳講究調和矛盾,這能使我們養(yǎng)成一種生活的態(tài)度。從這一點來說,練習太極拳,也是對于我的一個學習和進步的過程。
很慶幸,能夠選上太極拳這門課,能夠有這樣一份機會接觸到這份寶貴的財富?;蛟S說,在以后,每當我們的學習,生活或是工作遇到了困難和煩心事,我們可以在“太極拳”里思考,解決這一個個難題。學習太極拳,是一份精神的蓄養(yǎng)和沉積,用以凈化人的心靈。
“模仿、鍛煉、感悟、自成一體”是一種太極拳的學習境界。每學期僅有短短的的十來節(jié)體育課,我或許只學到了太極拳的一點皮毛,也許我還僅僅只是停留在“模仿”的階段。但是通過這學期的學習,我至少可以讓我收獲一種和諧的性格,收獲一種不一樣的人生態(tài)度。
太極拳的學習心得篇十一
頸椎病使我倍受煎熬,很多個夜晚折磨得我不能享受睡眠,人也總是無精打采。當我初涉太極拳殿堂,我的面前豁然開朗了,似乎又回到了年青的時代。經過一學期的學習,我的身體狀況得到很大改善,手腳冰涼的`感覺消失了,久治不愈的頸椎病也離我而去,夜間也不用再把枕頭拿到一邊了,因為頭腦發(fā)蒙、頸部不適的感覺都沒有了。
現(xiàn)在的我身心健康,生活充實。我從心里感謝傳授太極拳給我的小亮老師,更感謝大興老年大學為我們開設這個專業(yè),我會繼續(xù)在老年大學學習下去。
太極拳的學習心得篇十二
1、無極開始三個圓,第一個圓是丹田左右前后輕微移動。是一維的,水平面的,額狀軸的,矢量軸的位置劃圓。
2、第二圈,向左邁左腿,左腿為金;腰為土,土生金;屈膝,雙手劃弧形的小圓,手指右擺,再向后,最后后,兩腿伸直,手自然下垂。
3、第三圈:先向左,兩手向左前45度方向平舉,平行,平肩,向前轉,齊眼,向右45度,向后屈膝擺正。開太極結束。
金剛搗錘:
第一步:
左手逆纏,右手順纏。右手走立圓,是繞失狀軸的圓,從丹田開始逆纏走,拇指過中線,往上走,到左肩處,左手是個斜平圓,向外逆纏以后,向上。手臂不要伸直,沉肩墜肘,至右手手心向里,左手手心向外(水火相應)。
第二步:
身體右轉,繞垂直軸,右手逆纏,同時,左髖落實,右腳腳后跟向內摳,右手做逆纏,手心開始向外。
第三步:
右髖落實,重心右移,兩手向后捋,同時,左腿提膝勾起腳尖,勾腳尖,肌肉是拉緊的,可以掛對方的腿。雖然不發(fā)力,卻有力量。
第四步:
重心下沉,左腳外出,開立,腳跟擦地前出,這樣的技擊效果,不容易被阻礙。腳跟著地,往前上步,太極的步法,上步可以當成一個功法來看待。腳伸出去以后,腳尖微微上翹,收腳時抬腿即可。左腳要向斜前落腳,同時步子不能太大。同樣是相對距離為兩肩的寬。
第五步:
重心前移,左腿下塌,外捻即是腰做平轉,腰此時是松的,受到的力不會傳到雙腿上去。同時,左手逆纏在前外伸,右手順纏在后跟隨。右手在左臂肘下的位置。
第六步:
右手逆纏上捧,后捋,微后坐,腰左轉,形成五行樁樁步,右手走一個斜弧線,左手在右手下這個位置。左下右上,但是不能轉的過大。轉過來后,右手不能過身體中軸線。
第七步:
重心向前移,左髖踏實,右腿蹬,左手逆纏出,左髖落實,左轉腰,帶動右腿,遠踢近膝(遠用腳踢,近用膝撞),落右腳,右手順纏向內合,握拳,左手下沉,發(fā)沉襠勁。此時右髖虛,左髖實。右手落拳,同時右腳落地,且用意不用力。
心得補充:
1、兩腳的橫向距離應該與肩寬相當,差距不能太大。身體是正向時。兩腳間的距離即為肩寬。當身體側向時,兩腿也不在一條直線上。兩腳之間的距離也差不多是相對肩寬。
2、五行樁時,注意兩腳的相對距離:后腳和前腳的延長線的距離,始終和肩寬是相應的。
3、金剛搗錘是太極拳里最重要的,最復雜的一式,它蘊含著棚、捋、擠、按、采、挒、肘、靠等太極八種方法,也是入門的第一式。
4、右手順時針旋轉為順纏,逆時旋轉為逆纏,左手逆時針旋轉為順纏,順時針旋轉為逆纏。太極處處都是圓,手臂在畫圓,就像太陽地球,手本身在畫小圓,陳鑫對纏法的評價:太極拳者,纏法也。
5、基本原則兩條。
一是動作應符合生理解剖學的規(guī)律,有益于健康,不能有害健康。
二是動作應符合符合生物力學的規(guī)律,有利于武術的運動。雖然傳承的是金洪派太極拳,但要用這兩個原則去修正,這就是新太極。
6、關于額狀軸,矢狀軸,垂直軸,額狀軸,解刨學的概念:
垂直軸有通過左肩,通過右肩,還有通過頭頂中軸的。失量軸有譚中穴,丹田穴。額狀軸有肩部,髖部,還有膝,脊柱有很多關節(jié),每一個關節(jié)都可以當做一個軸做旋轉。
7、身體要靈活性,可以把任何一個部位作為圓心,當攻擊其他部位時,可以通過圓的旋轉將力化掉。
8、運動的要領,運乃氣息的連綿不斷,運轉。動是位置的移動,通過力量來改變,這力量可以是內在的,也可以使外來的。籃球,足球等運動都是運少動多的活動,而太極拳是運多動少的活動。
9、虛靈頂勁:虛靈頂勁即“頂頭懸”。練拳時講究頭部的頭正、頂平、項直、頦收,要求頭頂?shù)陌贂ㄌ幰蛏陷p輕頂起,同時又須保持頭頂?shù)钠秸R诡^正、頂平,就必須使頸項豎直、下頦里收。頂勁不可過分用力,要有自然虛靈之意。做到虛靈頂勁,精神才提得起來,動作才能沉穩(wěn)。扎實。
10、氣沉丹田:氣沉丹田,是身法端正,寬胸實腹,“意注丹田”,意識引導呼吸,將氣徐徐送到腹部臍下。太極拳在運動時,一般都是采用腹式呼吸,同時“意注丹田”,這樣能達到太極拳“身動、心靜、氣斂、神舒”的境地。用腹式呼吸來加深氣息的'深長,應自然、勻細、徐徐吞吐,要與動作自然配合,不能用強制的方法。要求整套動作都要與一呼一吸結合得非常密切,應根據(jù)動作的開合、屈伸,起落旦進退、虛實等變化,自然地去配合。一般地說,呼吸一總是與胸廓的張縮、肩腫的活動自然結合著。在一個動作里,往往就伴隨著一呼一吸,而不是一個動作固定為一吸或是一呼。這種與動作自然配合的方法運用得當,可以使動作更加協(xié)調、圓活、輕靈、沉穩(wěn)。
11、圓襠松胯:襠即會陰部位。頭頂百會穴的‘虛靈頂勁”要與會陰穴上下相應,這是保持身法端正、氣貫上下的鍛煉方法。襠要圓,又要實。胯撐開,兩膝微向里扣,襠自圓。會陰處虛上提,襠自會實;加上腰的松沉、臀的收斂,自然產生襠勁。太極拳講究“邁步如貓行”,要求步法輕靈穩(wěn)健,兩腿彎屈輪換支持身體進行活動。因此胯部關節(jié)須放松,膝關節(jié)須靈活,才能保證上體旋轉自如,踢腿、換步靈便。
12、沉肩墜肘:太極拳在松肩的前提下要求沉肩墜肘,兩臂由于肩、肘的下墜會有一種沉重的內勁感覺,這就是上肢內在的道勁。兩肩除沉之外,還要有些微向前合抱的意思,這能使胸部完全涵虛,使脊背團成圓形。兩肘下墜之外,也要有一些微向里的裹勁。這樣的沉肩墜肘,才能使勁力貫串到上肢手臂。
13、舒指坐腕:舒指是掌指自然伸展,坐腕是腕關節(jié)向手背、虎口的一側自然屈起。掌的動作是整體動作的一部分,許多掌法都是與全身動作連成一氣的,因之舒指坐腕,實際是將周身勁力通過“其根在腳,發(fā)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完整一氣。
14、三個面形成三維空間,也好似老子說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當用身體的運動創(chuàng)造出屬于自己的空間,在里面,開始了自己的太極運動展現(xiàn),暗合宇宙規(guī)律。
老師強調,太極里有太極,宇宙里有宇宙,身體每個部分都暗含太極,至于太極到底是什么,老師說的,我也沒怎么理解,就我理解來,太極的意思,莫非是本源的能量?至于太極里有太極,宇宙里有宇宙,這個通過《無量之網》里的宇宙全息圖的解釋就很容易理解了吧。太極拳,應該就是去練習回歸本真,感受最初最純凈的能量的震動吧。
太極拳的學習心得篇十三
要想熟練掌握并運用陳氏太極拳推手戰(zhàn)術,要求練習者具備較好的太極拳拳架功夫,了解并掌握一些太極拳特有的螺旋纏絲勁,形成較為深厚的內功。
通過陳氏太極拳推手練習可以對自身拳式姿勢情況進行檢驗,同時還可以將拳架招式與推手相結合,互相融通,讓練習者更加深刻的`體悟太極拳捋、擠、按、采、掤、肘、靠等技巧,以提升練習者的隨機應變能力,掌握借力打人的技巧,從而熟練地將其與傳統(tǒng)武術的抓、拿、摔、打、跌等技巧相融合,將人體的內力與外力同時鍛煉,以此加強其散打實戰(zhàn)能力。陳氏太極拳推手戰(zhàn)術在實際運用中,具體可以分為以下幾種情況。
2.1先發(fā)制人,快速直取。
兩人接手互相纏繞,在覺得對方周身不隨、掤勁不足時,快速的占據(jù)優(yōu)勢,這就是先發(fā)制人,快速直取技巧的應用。該技巧要求在博弈過程中不給對方以調整身法的機會,快速攻破對手防線,以一鼓作氣的氣勢,在與對手的抗衡中取得勝利。
2.2守中用中,后發(fā)制人。
雙方接手打輪,若地方做的非常完美,沒有任何可以打擊的破綻,便可以利用守中用中的方法,即在沾、連、粘、隨中,守住自己的中線,以待對方發(fā)出攻擊。這時的等,并非是等著被對方攻擊,在等的同時還要觀察對方的攻擊方向,從而使自己由被動轉為主動攻擊。
2.3利用規(guī)律,調動對手。
太極推手實際上就是相互攻擊的兩個人用雙臂纏繞住對方,然后從中尋找可以打擊對方的機會,而雙方手臂的纏繞并非無章可循,而是有規(guī)律的纏繞。在推手過程中,當雙方都采取以守為主的戰(zhàn)略時,其中一方會在打輪的有利角度加力于另一方,讓另一方因重心位移而不能穩(wěn)住自己的步法不得不進行相應的調整以保持身體平衡。而這時候其中一方就可以借機會發(fā)招搶攻,出其不意地讓對方摔倒。
2.4上驚下取,聲東擊西。
該方法屬于詐敵法,雙方實力相當,很難尋得進攻機會。這時候推手雙方便可以利用上驚下取策略,聲東擊西,上邊捆住對方雙臂,給對方造成欲發(fā)的假象,將對方注意力吸引到上盤,這時我則突襲對方下盤,用擠、壓、勾、掛等腿法,掀動對方重心,使其失去平衡而倒地。
2.5多點誘惑,一點突破。
太極拳的技擊方法有很多,除“八法”之外,還有截、拿、抓、閉、扣、挫、撅、疊等手法。推手中可以借助于上述各種方法的融合,展開多點誘惑戰(zhàn)術,以此將對手的注意力分散開,一旦對方疏于防守便乘機攻擊。該戰(zhàn)術的應用要求在進行多點誘惑時能夠對對方步步緊逼,不給對方緩和的機會,從而讓其逐漸轉變?yōu)楸粍臃朗?,并暴漏自己在防守中的弱點,然后乘機戰(zhàn)勝對方。
陳氏太極拳推手主要作用有兩點:一是可以幫助普通練習者增強體質健康。二是使太極拳更加實用。
太極推手是由拳架到散打實作的重要過程,練習太極拳推手中,增加了內家拳常用的多種靈活實用步法,并充實、豐富了太極拳八門五步的技法內涵。手法也并非單純的雙方手臂的纏繞,而是將不同手法、身法及步法融于其中,靈活變化。而且其變化是在對方博弈中自由的變化,是與太極拳敵進我退、敵退我進、黏走柔化、順勢而發(fā)的原則相一致的,不存在絲毫的生搬硬套1現(xiàn)象。
通過這樣的推手練習,不僅可以幫助專業(yè)太極拳練習者奠定扎實的散打實作基礎,還可以有效提升普通太極拳練習者與愛好者的身體素質,增加他們對太極拳的興趣,從而養(yǎng)成持續(xù)練習太極拳的良好習慣。再從陳氏太極推手的實用性來看,陳氏太極推手并非一項技擊性很強的運動,而是一項適合于大眾的體育運動項目,能夠達到愉悅身心的作用。
如果只是希望通過太極拳練習達到健身養(yǎng)生的作用,那么可以以走轉游身變化為主,在手法上多注重肢體纏繞變化,這樣練習者通過走轉,以及手法、身法、步法地變化,可以充分鍛煉練習者軀體及四肢,只要堅持不懈的進行鍛煉,就可以達到強身健體的效果。
4結論。
太極拳是歷經三百余年的發(fā)展成為融合健身、養(yǎng)生、娛樂為一體的傳統(tǒng)體育運動,是中國武術最具有代表性的拳種流派之一。陳氏太極家族作為中國傳統(tǒng)武術中重要的一個流派,不斷創(chuàng)新,不斷適應社會需求,與時俱進,為陳式太極拳的發(fā)展做出了突出的貢獻。
在人們越來越注重健身養(yǎng)生的今天,太極拳已經成為人們運動健身的最佳選擇。因此,本研究從陳氏太極拳推手產生及發(fā)展入手,分析了陳氏太極推手戰(zhàn)術運用及意義。
參考文獻:
[2]張斌,王鑫。陳王廷與陳式太極拳的起源,發(fā)展初探[j].蘭臺世界,.
[3]元馳功?!蛾愂咸珮O拳圖說》卷首的哲學研究[d].河南大學,.
太極拳的學習心得篇十四
根據(jù)《陳氏太極拳志》可知,河南溫縣陳家溝的第九世陳王廷在明末清初的時候研究出了陳氏太極拳雙人推手法。陳氏太極拳雙人推手以螺旋纏繞為運動方式,以沾、黏、連、隨、掤、捋、擠、按為中心內容,對于大腦反應能力及皮膚觸覺的靈敏度有很好的作用。
陳氏太極拳雙人推手經過了三百多年的傳承與發(fā)展,得到了廣大人民群眾的喜愛,目前全國練習陳氏太極拳雙人推手的人群明顯增加,甚至已經傳至國外。從整體上來看,陳氏太極拳主要是在保留了傳統(tǒng)古樸練法的基礎上,延續(xù)了太極拳技擊性的特點,陳氏太極拳雙人推手繼承并發(fā)展了傳統(tǒng)武術踢、打、摔、拿、跌等競技技巧,通過推手方法的練習,以提高人體的耐力、速度、靈敏度。
而隨著太極拳群眾基礎的積累,練習人群復雜性的增加,陳氏太極拳雙人推手方法也在逐步完善與發(fā)展。陳氏太極拳雙人推手現(xiàn)在已經有十多種推手方法,其中包括雙挽花(雙順雙逆、一順一逆)、單挽花(單手立圓推法、單手平圓推法)、亂踩花(花腳步)、順步推手(四隅法)、活步推手(進一退一、進三退三)、散推、大捋、合步推手(四正法)、圓形推手等。
太極拳的學習心得篇十五
20__。
年養(yǎng)生課的學習已經悄無聲息之中接近尾聲了。
首先,非常幸運選上了李春蓮老師的養(yǎng)生課,因為在這一學期的太極拳學習中,我系統(tǒng)學習了二十四式太極拳,收獲頗大,對太極拳有了很深的認識。白鶴亮翅、手揮琵琶等招式時不時在我腦海浮現(xiàn)。在我心中,太極拳不僅僅是一門體育課程更是一種中華文化的教育。每一次的練習,我們都是在重新溫習一份古老卻又青春的文化。
太極拳講究調和矛盾,這能使我們養(yǎng)成一種生活的態(tài)度。從這一點來說,練習太極拳,也是對于我的一個學習和進步的過程。
很慶幸,能夠選上太極拳這門課,能夠有這樣一份機會接觸到這份寶貴的財富?;蛟S說,在以后,每當我們的學習,生活或是工作遇到了困難和煩心事,我們可以在“太極拳”里思考,解決這一個個難題。學習太極拳,是一份精神的蓄養(yǎng)和沉積,用以凈化人的心靈。
在每節(jié)課練習太極拳的同時,李老師將中醫(yī)養(yǎng)生方法傳授于我們。腳部的各個穴位和身體各個器官的對應,以及腿上的足三里等等穴位。在季節(jié)交替之時,李老師還把保養(yǎng)自己身體的方法交給我們,這份溫柔讓我們收益匪淺。
“模仿、鍛煉、感悟、自成一體”是一種太極拳的學習境界。每學期僅有短短的的十來節(jié)體育課,我或許只學到了太極拳的一點皮毛,也許我還僅僅只是停留在“模仿”的階段。但是通過這學期的學習,我至少可以讓我收獲一種和諧的性格,收獲一種不一樣的人生態(tài)度。
【本文地址:http://www.aiweibaby.com/zuowen/173691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