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與技術教案(精選13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2-07 12:48:17
勞動與技術教案(精選13篇)
時間:2023-12-07 12:48:17     小編:GZ才子

教案可以幫助教師合理安排教學時間和課堂活動,提高教學效果。教案應當注重教學資源的合理利用和創(chuàng)新運用。這是一份經過多次試講和實踐的教案,對教學效果有很大的提升作用。

勞動與技術教案篇一

1、通過自學制作步驟,學會制作“課程表”,給自己的學習到來方便。

2、了解抽拉玩具的主要部件:操縱桿和搖臂。

通過抽拉使人物活動起來

1、教師準備:已經制作好的“課程表”1份

2、學生準備:剪刀、膠水、制作材料袋

1、教師出示“課程表”成品,抽拉幾次,調動起學生制作活動課程表的濃厚興趣和迫切要求。

2、完成該制作件的難點:

(1)怎樣粘貼上下底板,讓課程表動起來;

(2)怎樣使課程表中的小男孩站起來?為突破難點,教師應準備相應的多媒體課件或放大了的教具,演示說明,讓學生看清楚,明白該怎樣做。

3、評價作品

勞動與技術教案篇二

通過本課教學,使學生在懂得一些自行車知識的`基礎上,掌握擦拭自行車的技能。

自行車、抹布、潤滑油

一、利用實物,簡單介紹自行車主要零部件的名稱、性能。

二、指導學生學習課文。

提問:保養(yǎng)自行車的一般方法?

三、保養(yǎng)自行車的好處:

1、使自行車胎經常保持有適量的。氣。

2、擦拭和自行車加油。這樣可以使自行車清潔、美觀,不容易生銹。

3、及時修理部件,可保障行車安全,防止部件嚴重損壞。

四、組織學生分工合作擦拭自行車。

五、教育學生平日注意保管自行車。

六、總結、評比。

板書設計:

保養(yǎng)方法:

1、保持車胎有適量的氣。

2、經常擦拭。

3、經常檢查一些主要部件,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修理。

勞動與技術教案篇三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了解電子技術中常用的元器件名稱。

能力目標:能正確識別各種元器件。

德育目標: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團結協(xié)作能力。

教學重點:元器件名稱。

教學難點:元器件的識別。

教學方法:講授法、演示法。

教學用具:各種元器件、多媒體。

教學過程:

先發(fā)給學生一些元器件,然后在進行授課。

教師講授:金屬導體中自由電子在定向運動中要跟金屬正離子頻繁碰撞,這種碰撞阻礙了自由電子的定向移動,表示這種阻礙作用的物理量叫做電阻。

(1)分類:

按外形結構可分為:固定電阻(主要用于阻值不需要變動的電路)、可變電阻(即電位器,主要用于阻值需要經常變動的電路)、半可變電阻(通常稱為微調電位器可微調電阻,主要用于了阻值有時需要變動但不必經常變動的電路)。

按電阻器的特性分:高精度、高穩(wěn)定性、高阻、高頻、敏感型電阻(常見的.敏感型電阻有熱敏電阻、光敏電阻、壓敏電阻)。

(2)電阻的主要參數(shù)。

標稱阻值:是指電阻器表面所標的阻值。

允許誤差:實際值并不完全與標稱阻值相等,存在誤差。

額定功率:在規(guī)定的氣壓、溫度條件下,電阻器長期工作時所允許承受的最大電功率。

教師講授:任何兩個彼此絕緣而又相互靠近的導體,都可以看作是一個電容器。例如:兩根導線之間、導線與地之間都存在著電容。

(1)分類:

按結構分:因定電容、可變電容、半可變電容。

(2)額定值。

標稱容量和允許誤差。

額定工作電壓。

學生活動:學生看錄像。利用多媒體向學生演示各種電容器的外形及符號,重點讓學生認識瓷片電容。讓學生找出電容器。

教師講授:三極管是一種由半導材料(硅或鍺)制成的具有放大作用的元件。它有三個極,分別叫做基極、集電極、發(fā)射極。

按材料分:硅管、鍺管。

按結構分:npn型、pnp型。

學生活動:學生看錄像。利用多媒體向學生演示三極管的形狀及符號,重點讓學生掌握三極管具有放大作用。三個極和名稱可以不用重點。讓學生找出三極管。

教師講授:揚聲器的作用是把電信號還原為聲音信號。向學生介紹幾種規(guī)格的揚聲器,并簡單介紹揚聲器的構造。

(1)分類:舌簧式、晶體式、動圈式。

(2)動圈式揚聲器構造:永久磁鐵、音圈架、音圈、紙盆架、紙盆。

學生活動:學生看錄像。利用多媒體向學生演示揚聲器的形狀并讓學生在已有的元件中找出揚聲器。

教師講授:連接電源與用電器的金屬線稱為導線。導線的規(guī)格、種類繁多。通常情況下,曖色線代表火線;冷色線代表零線。

學生活動:學生看錄像,認識幾種常用導線。

教師講授:把其他形式的能轉化為電能的裝置叫電源。常用的電源有干電池、蓄電池、發(fā)電機等。發(fā)電廠常用的能源有:水力、火力、風力、核能、太陽能、沼氣等幾種。

學生活動:學生看錄像,認識幾種規(guī)格的電池。電池的號越小,體積越大。

教師講授:可以測量交直流電壓、交直流電流、電阻等。萬用表分為指針式和數(shù)字式兩類,以指針式萬用表為例,簡單介紹萬用表測電阻的方法。

(1)選擇量程。

先估測一下電阻的阻值(如無法估測可選較大量程),然后選擇適當?shù)牧砍獭?/p>

(2)調零。

把萬用表兩根表筆短接,調節(jié)歐姆調整電位器使指針在歐姆檔的零位上。每換一次量程要重新調一次零。

(3)讀數(shù)。

把被測電阻接在兩根表筆之間,此時指針所指刻度數(shù)乘以量程即為被測電阻的阻值。指針在全刻度的20%-80%之間的讀數(shù)為準確讀數(shù)。

學生活動:學生測量電阻。

板書設計。

第一節(jié)認識元器件。

1、電阻5、導線。

2、電容6、電源。

3、三極管7、萬用表。

4、揚聲器。

勞動與技術教案篇四

1、通過自學制作步驟,學會制作“面具”。

2、了解面具的種類、材料等知識。

要求學生有創(chuàng)新。

1、教師準備:面具示范作品,其他面具樣品,面具藝術的資料和相關的多媒體課件

2、學生準備:剪刀、膠水、彩筆、卡紙、橡皮筋、制作材料袋。

一、了解面具。

1、展示各種各樣的面具(可以讓幾個同學戴上),調動學生的興致和動手制作的欲望。

2、賞析面具:從面具表現(xiàn)的題材內容上,從面具造型的形態(tài)上給面具分分類。爍爍我們見過的(從影視上,在舞會中)或自己使用過的.面具。

3、介紹面具及面具的種類(人物、動物、卡通、平面,半拉體)

二、制作面具

1、展示面具示范作品。

2、對照示范作品讀懂卡片上的制作步驟示意圖(小組內討論)

3、按步驟完成面具的制作。

4、用彩色卡紙裝飾面具(可以在面具的眼部涂上自己認為合適的顏色),盡可能裝飾得與眾不同。

三、設計,制作面具。

1、熟悉面具的種類和面具的不同造型。

2、自備材料,創(chuàng)意設計,畫出要制作面具的形象草圖。

3、用自己掌握的方法制作自己喜愛的面具。

四、戴面具,做游戲――猜一猜,我是誰? 選擇一種游戲,戴上面具玩一玩。

勞動與技術教案篇五

1、學會用彩色紙條按規(guī)律編織圖案的一般方法,并掌握紙編彩圖。

2、培養(yǎng)學生認真細致的勞動態(tài)度及相應的審美能力。

重點:細心地把編織線從上到下依次切開。

難點:編時,露出紙條的顏色與底條色點上的顏色相同。

教師準備:紙編彩蝶圖及其他紙編圖案。

學生準備:彩色紙條、一幅圖案。

(一)激趣導入目標

2、板書:紙編彩蝶

(二)示范授知,指導方法

1、錄相演示紙編彩蝶的制作進程。

2、學生觀看后,說說你看慢了哪一步驟。還有哪一步沒懂?

3、板書:

一、設計畫面。

二、切割編織線。

三、編織畫面。

四、折疊畫框。

4、重點指導:根據(jù)學生情況,把學生不懂的地方再播放一遍。

(三)組織訓練,動手實踐

1、運用方法,五人一組動手制作彩蝶圖。播放節(jié)奏輕快、活潑的音樂,營造制作氛圍。

2、學生如遇到困難,教師及時幫助或糾正錯誤,也可以讓學生相互幫助。

3、作品展示,評議創(chuàng)新

4、待多數(shù)學生完成作品后,進行作品展示。

5、小組評議紙編彩蝶的成敗。

6、啟發(fā)創(chuàng)新:除了紙編彩蝶外,我還可以利用紙條編出其他豐富多彩的'圖案。

小組討論,設計其他紙編圖案后分工合作完成紙編圖案。

7、評各組完成的紙編圖案,由組長談談作品制作設想成功在哪里,哪里需要改進。

(四)總結

今天同學們掌握了紙編圖案的方法,每組同學完成的作品都很好。同學們可以根據(jù)自己喜好,設計制作其他圖案的紙編彩畫,并將作品展覽出來,美化我們的生活環(huán)境。

勞動與技術教案篇六

1、通過對紙盒的了解,培養(yǎng)學生“聯(lián)想狀物”、“借形造像”的能力。

2、學會借助生活中的各種紙盒,創(chuàng)造出一件作品。

制作的作品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想象力。

1、教師準備:紙盒示范作品,紙盒的資料

2、學生準備:剪刀、膠水、紅絲帶、廢舊卡紙。

一、提問導入。

1、在過節(jié)或過生日的時候你們常常會收到禮品吧,用過的禮品包裝盒你是怎么處理的?

3、如果隨便丟棄,會有什么害處?(污染環(huán)境,資源流失,浪費紙質材料等等)

4、除了制成再生紙,你認為廢舊包裝盒還能有神用途?

導入課題:廢舊的紙盒除了能盛放其它東西,我們還可以利用它的形狀、顏色等原有條件和特點,進行造型設計,通過在制造而成為一件藝術品、實用品或玩具模型等。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學習制作紙盒造型的作品。

二、設計制作:

1、 展示、觀賞紙盒造型示范作品。

說明:這些作品是根據(jù)自己的需要,哀號,利用廢舊紙盒原有的形狀,大小,顏色等特點,進行構思,設計而成的。如書中的人物,動物,器物,建筑,家具,交通工具等紙玩具,請大家在觀賞這些作品時,認真思考原有紙盒與作品之間的關系,發(fā)現(xiàn)其中的巧妙之處。

2、設計,確定制作一件作品。

分析各自帶來的各式各樣的紙盒,利用它們的形狀、色彩等方面的條件,聯(lián)想設計,確定制作一件自己喜愛的作品。

3、動手制作,教師巡視指導。

(1)制作過程中要運用那些紙工制作的計發(fā)?

(2)除了用舊紙盒,制作中還要用到那些材料?

(3)作品基本完成后,我們怎樣把它裝飾得更美觀?

四、展示評價。

勞動與技術教案篇七

活動目標:

1、使學生了解五一假期中應注意的安全和衛(wèi)生,增強學生的自我保護意識。

2、通過討論,激發(fā)學生過勞動節(jié)的情感,教育學生熱愛勞動,堅持自己的……。

3、參與節(jié)日游戲。

4、愿意參加活動,感受節(jié)日的快樂。

活動準備:

安全教育掛圖。

活動過程:

一、讓學生知道五月一日是國際勞動節(jié),豐富學生的知識經驗,激發(fā)學生過節(jié)的興趣。

1、教師:"小朋友們,明天我們校園就要放假了,知道為什么嗎?啟發(fā)學生動腦筋想問題。

2、教師講述"五一"國際勞動節(jié)的來歷,讓學生了解。

二、組織學生討論怎樣安全、愉快的過好這三天的假期。

1、教師引導學生:"放假后你想做些什么事情呢?"。

2、有哪些事情是不可以做的呢?引導學生說出有關安全知識的內容。

3、創(chuàng)設情境,提問學生:可以這樣做嗎?為什么不能這樣做呢?

三、教師總結假期里要注意的安全事項。

(一)安全教育。

1、不能玩家中的插座、開關、打火機、尖銳或易吞服的物品。

2、注意交通安全,不單獨走出家門。若外出游玩時,不離開要牽著大人的手,不隨便與陌生人說話,不要陌生人的東西。

3、獨自在家時,不爬陽臺、門窗或其他高處,把門關好,不給家長以外的人開門。

4、不能摸家中的藥品,不到廚房去玩耍。

5、不能在危險地帶玩耍,不做危險游戲;

6、熟悉三個特殊電話號碼的用法。

(二)衛(wèi)生保健。

1、教育孩子要少吃零食,多吃蔬菜水果,吃熟食,養(yǎng)成按時進餐和自己進餐的好習慣。

2、多喝白開水,不吃雪糕、不喝冷飲。吃東西以前要洗手。

3、勤洗澡洗腳,勤剪指甲。

四、活動延伸:請家長在假期中合理安排學生的一日活動,有條件的可帶領學生去旅游等,豐富孩子的生活內容。

教學反思:

放假的時候,孩子們一個個像出籠的小鳥;等到回校園的時候經常有的孩子傷痕累累為此,我設計了本節(jié)活動。

勞動與技術教案篇八

知識目標:了解安全用電常識。

能力目標:能正確連接電路。

德育目標: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團結協(xié)作能力

安全用電常識

電路的連接

講授法、演示法

各種元器件、多媒體

教師講授我們日常生活離不開電,我們的實驗也會用到電。只有懂得安全用電常識,才能主動靈活地駕馭電,避免發(fā)生觸電事故,危及人身安全。

1.觸電:人體因觸及高壓的帶電體而承受過大的電流以致引起死亡或局部受傷的現(xiàn)象叫觸電。(讓學生觀看教學錄像,演示人體觸電的幾種情況)

2.電流對人體的作用:觸電對人體的傷害程度,與流過人體電流的頻率、大小、通電時間的長短、電流流過人體的途徑、以及觸電本人的情況有關。頻率為50hz-100hz的電流最危險。

3.安全電壓:36v以下為安全電壓

4.三相四線制:

火線:從發(fā)電機三個繞組的始端引出的線叫端線或相線,俗稱火線。

零線:發(fā)電機三個繞組的末端連在一起引出一根線叫中性線或零線。

(通過多媒體向學生介紹三相四線制供電系統(tǒng),著重指出火線與零線)

5.常見觸電方式:單相觸電、兩相觸電(利用多媒體演示兩種觸電方式,并引導學生指出兩種觸電方式的區(qū)別)

6、常用的安全措施:(演示說明)

(1)正確安裝用電設備

(2)電氣設備的保護接地

(3)電氣設備的保護接零

(4)使用漏電保護裝置

簡單直流電路的連接方式有串聯(lián)、并聯(lián)、混聯(lián)。教師先向學生介紹幾種電路的連接方式,然后再根據(jù)小制作的電路圖,教師先在實驗臺上演示電路的連接方法,然后再讓學生在實驗臺上模擬安裝電路。教師加以指導。

第二節(jié)模擬實驗

一、安全用電常識二、學生實驗

1.觸電

2.電流對人體的作用

3.安全電壓

4.三相四線制

5.常見觸電方式

6常用安全措施

勞動與技術教案篇九

了解社會的不同職業(yè)。

靈寶市豫靈鎮(zhèn)希望學校姚三星。

了解目前社會上有哪些不同的職業(yè),并了解他們?yōu)槭裁匆ぷ鳌=虒W目的:

1.讓學生了解社會上一些不同的職業(yè)。

2.讓學生了解他們?yōu)槭裁匆ぷ?。教學過程:

導入:我們的社會需要從事不同職業(yè)的人,你了解社會上都有哪些職業(yè)嗎?今天老師就和大家一起來討論社會的不同職業(yè)!新授:

一、看看說說。

1.觀看幻燈片,說說他們從事的職業(yè),并說說他們?yōu)槭裁匆ぷ??(先讓學生看圖片說說是什么職業(yè),然后填在課本上;接下來小組之間進行討論他們?yōu)槭裁匆ぷ鳎?/p>

2.還有哪些不同的職業(yè)?簡單說說你對它們的了解。

(讓學生暢所欲言)。

二、討論交流。

1.我們要尊重不同職業(yè)的人的勞動成果。同學之間討論下面的做法是否正確?為什么?(看課本圖,然后進行討論發(fā)言)。

3.你們還見過哪些不尊重別人勞動成果的行為?談談應如何改正。(自由發(fā)言)。

三、課堂小結。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知道了什么?

社會上有很多種職業(yè),它滿足了我們不同人群的物質及精神生活的需要,職業(yè)沒有高低貴賤之分,我們要尊重不同職業(yè)的人的勞動成果,要有自己的職業(yè)目標,并要從現(xiàn)在開始為了你的理想職業(yè)而努力!

四、拓展活動。

1.請問你長大想干什么?為什么?

2.了解要從事理想中的職業(yè),應具備那些本領?應如何獲得這些本領?

(填寫課本32頁的表格)。

五、課后作業(yè)。

勞動與技術教案篇十

1、認真閱讀使用說明書,并按照說明書的要求學會正確操作彩色電視機。

2、了解彩色電視機使用過程中的注意事項,在實際使用過程中能夠避免不當操作。

1、教師準備:準備一臺常用性的彩色電視機(若有條件的話)。有條件的根據(jù)學生人數(shù)將學生分成6組,準備與小組數(shù)距相等的電視機。每一小組準備一把之一用的皮尺。

2、學生準備:事先了解家中彩電的品牌,屏幕對角線的尺寸以及平時觀看電視時離開屏幕的距離。

(一)、碳化激趣,導入新課。

教師可以向學生提問:是否喜歡看電視?平時喜歡看什么節(jié)目?讓學充分交流,引發(fā)學生的興趣,然后出示本課的教學內容。

(二)、讀毒、說說、了解屏幕尺寸含義

引導學生自讀課文,在讓學生說一說,讀了課文后了解到了什么知識。讓學生展開充分的交流,然后歸納出:(1)電視機在每個家庭中是十分重要的設備??梢宰寯⑹鼋涣骺措娨曉鲩L了那些知識。(2)了解電視機屏幕尺寸的大小及相應的觀看電視的最佳距離??梢宰寣W生動手量一量教師里電視機屏幕對角線的長度以增強認識。然后讓學生在小組中說一說家中的彩電是什么品牌,屏幕對角線的尺寸是多少,你觀看電視時離開屏幕的距離有多遠。情緒水對照一下肯穩(wěn)重的表格,看一看自己平時觀看電視機時,與最佳距離是否一致,便于今后調整,教師可告訴學生在恰當?shù)木嚯x看電視可以得到較好的視覺效果,也有利于保護視力。

(四)做做、議議、明確做法、掌握要領。

讓學是以小組為單位學習操作。指導學先閱讀使用說明書,了解電視機和遙控器上各個按鈕的用途及觀看電視時的操作方法。學會操作后,要充分調動學社以往的經驗,讓學生說說怎樣正確使用和保養(yǎng)電視機。

在學生說到電視機的擺放位置時,可組織學上討論:電視機擺放在怎樣的位置才合適?討論后,教師和學生共歸納:(1)電視機應放在熒光屏不會直接受到陽光照射的室內;(2)遠離熱源,放在通風,干燥處,而不應放在潮濕的地方;(3)不要放在廚房附近,以避免油煙。(4)不要放在如書架或嵌入式壁櫥等封閉地方。

在雷雨天氣時,怎樣注意防雷安全?讓學生現(xiàn)在小組內討論,然后在全班匯報,最后學生自己:(1)雷雨天氣時,從電源插座上拔去電視機的插頭;(2)放下天線;(3)不要去觸摸電視機的任何部位。

(五)評評,學習結果。

小組互評,教師巡視指導。

勞動與技術教案篇十一

本門課是針對初中學生開設的勞動技術教育課,主要向學生講授電學的初步知識及趣味小制作。培養(yǎng)學生對電學知識的熱愛,提高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

了解電子技術中常用的元器件名稱。

能正確識別各種元器件。

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團結協(xié)作能力

元器件名稱

元器件的識別

講授法、演示法

各種元器件、多媒體

先發(fā)給學生一些元器件,然后在進行授課。

教師講授:金屬導體中自由電子在定向運動中要跟金屬正離子頻繁碰撞,這種碰撞阻礙了自由電子的定向移動,表示這種阻礙作用的物理量叫做電阻。

(1)分類:

按外形結構可分為:固定電阻(主要用于阻值不需要變動的電路)、可變電阻(即電位器,主要用于阻值需要經常變動的電路)、半可變電阻(通常稱為微調電位器可微調電阻,主要用于了阻值有時需要變動但不必經常變動的電路)

按電阻器的特性分:高精度、高穩(wěn)定性、高阻、高頻、敏感型電阻(常見的敏感型電阻有熱敏電阻、光敏電阻、壓敏電阻)

(2)電阻的主要參數(shù)

標稱阻值:是指電阻器表面所標的阻值

允許誤差:實際值并不完全與標稱阻值相等,存在誤差。

額定功率:在規(guī)定的氣壓、溫度條件下,電阻器長期工作時所允許承受的最大電功率。

教師講授:任何兩個彼此絕緣而又相互靠近的導體,都可以看作是一個電容器。例如:兩根導線之間、導線與地之間都存在著電容。

(1)分類:

按結構分:因定電容、可變電容、半可變電容

(2)額定值

標稱容量和允許誤差

額定工作電壓

學生活動:學生看錄像。利用多媒體向學生演示各種電容器的外形及符號,重點讓學生認識瓷片電容。讓學生找出電容器。

教師講授:三極管是一種由半導材料(硅或鍺)制成的具有放大作用的元件。它有三個極,分別叫做基極、集電極、發(fā)射極。

按材料分:硅管、鍺管

按結構分:npn型、pnp型

學生活動:學生看錄像。利用多媒體向學生演示三極管的形狀及符號,重點讓學生掌握三極管具有放大作用。三個極和名稱可以不用重點。讓學生找出三極管。

教師講授:揚聲器的作用是把電信號還原為聲音信號。向學生介紹幾種規(guī)格的揚聲器,并簡單介紹揚聲器的構造。

(1) 分類:舌簧式、晶體式、動圈式

(2)動圈式揚聲器構造:永久磁鐵、音圈架、音圈、紙盆架、紙盆

學生活動:學生看錄像。利用多媒體向學生演示揚聲器的形狀并讓學生在已有的元件中找出揚聲器。

教師講授:連接電源與用電器的金屬線稱為導線。導線的規(guī)格、種類繁多。通常情況下,曖色線代表火線;冷色線代表零線。

學生活動:學生看錄像,認識幾種常用導線。

教師講授:把其他形式的能轉化為電能的裝置叫電源。常用的電源有干電池、蓄電池、發(fā)電機等。發(fā)電廠常用的能源有:水力、火力、風力、核能、太陽能、沼氣等幾種。

學生活動:學生看錄像,認識幾種規(guī)格的電池。電池的號越小,體積越大。

教師講授:可以測量交直流電壓、交直流電流、電阻等。萬用表分為指針式和數(shù)字式兩類,以指針式萬用表為例,簡單介紹萬用表測電阻的方法。

(1) 選擇量程

先估測一下電阻的阻值(如無法估測可選較大量程),然后選擇適當?shù)牧砍獭?/p>

(2) 調零

把萬用表兩根表筆短接,調節(jié)歐姆調整電位器使指針在歐姆檔的零位上。每換一次量程要重新調一次零。

(3) 讀數(shù)

把被測電阻接在兩根表筆之間,此時指針所指刻度數(shù)乘以量程即為被測電阻的阻值。指針在全刻度的20%-80%之間的讀數(shù)為準確讀數(shù)。

學生活動:學生測量電阻

第一節(jié) 認識元器件

1、電阻 5、導線

2、電容 6、電源

3、三極管 7、萬用表

4、揚聲器

勞動與技術教案篇十二

1、學會制作1-2件作品,培養(yǎng)學生團結協(xié)作的精神。

2、利用生活中常見的材料,包括廢舊物品,設計制作一件有使用價值或有觀賞價值的作品,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樹立環(huán)保意識,知道生活中處處有知識。

3、學會使用常用手工工具,規(guī)范操作,具有良好的勞動習慣。

1、防風衣架和垃圾桶兩種手工作品。

2、制作四件手工作品的材料工具。

3、構思一件作品,準備所需的材料。

(一)看圖說話,導入新課

1、用實物投影出示文中4張圖片,說出圖中制品所用的材料。

2、分組討論,這些作品能否改用其他材料,讓學生了解到日常生活中的許多材料,甚至是廢舊物品,都可拿來制作成作品。

(二)模仿制作

1、通過學生自由閱讀模仿制作中的圖片和文字說明,找到自己感興趣的手工作品,了解其制作方法,步驟。

2、根據(jù)學生的興趣和能力分組合作,模仿制作,要求每一小組選1-2件作品合作完成。

注意:分組人員一般不超過6人,使用工具注意安全,養(yǎng)成良好衛(wèi)生習慣,做完整理桌椅。

3、展示作品,評價作品。

(三)設計制作

1、學生在模仿制作的基礎上,課前做好預習工作,分號小組,學生在小組內交流自己的作品,由小組成員討論制作的作品。

2、收集材料,準備工具,根據(jù)分工動手制作。

3、設計作品中沒有安排評價欄目。讓學生說說自己的小制作,體驗勞動的快樂。

勞動與技術教案篇十三

1、通過學習,讓學生了解生活中有許多器物是由多種材料制作成的。

2、認識生活中一些常見材料的性能和用途,具有一定的觀察和分析事物的能力。

學生自帶一樣日常生活中用兩種以上的材料制作的小物品。

(一)揭示課題

了解人類歷史上隨著生產力的發(fā)展,勞動工具有的不斷演變和發(fā)展。

(二)看圖認識器物。

1、處事四幅圖片,讓學生說說看看,這些器物是由那些材料制成。

2、可以讓學生說一說生活中各種各樣的門,椅子,錘,鉛筆,并且談談其構成材料??刹捎眯〗M比賽的方法,比一比哪一組的觀察能力,分析能力強。例如椅子,生活中常用的材料有木,鐵,皮革,塑料等,造型更是無奇不有,讓學生交流后,教師可出示有關圖片來拓展學生的視野。

(三)展開討論,加深了解

1、提問:我們身邊還有哪些東西是用兩種以上的材料制成的。

學生拿出準備好的物品,說一說物品的組成材料。

學生獨立思考以上問題,再在小組內交流,最后每組選出幾名代表發(fā)言,

2、提出問題:你見過造房子嗎?說一說造房子要用那些材料?這些材料各有什么用途?

學生思考,小組內交流,教師巡視,指點學生,隨著科技的發(fā)展,越來越多的新興材料運用于建筑物上。

(四)課外拓展,增長知識

可以根據(jù)自己的個人愛好,即特長,自由組成探索小組,對錢幣,水桶,筆,床等物品進行探究,通過實地采訪,上圖書館,上等形式,對生活中的器物有更深入的了解。

【本文地址:http://www.aiweibaby.com/zuowen/17886703.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