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論語讀后感(精選16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2-10 16:26:11
初三論語讀后感(精選16篇)
時間:2023-12-10 16:26:11     小編:雁落霞

讀后感是讀完一本書后對書中內(nèi)容進行總結(jié)和感想的一種表達方式,它能夠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和吸收書中的思想和情感。讀完一本好書后,我不禁想通過寫讀后感來記錄自己的思考和感受。每本書都有自己的魅力,每本書都值得我們用讀后感去呈現(xiàn)。寫讀后感時應注意語言表達的精準和準確,避免模棱兩可和主觀性較強的評價。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讀后感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初三論語讀后感篇一

《論語》是儒家學派的經(jīng)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傳弟子編撰而成。它以語錄體和對話文體為主,記錄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體現(xiàn)了孔子的政治主張、論理思想、道德觀念及教育原則等?!墩撜Z》是記錄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書。作為一部優(yōu)秀的語錄體散文集,它以言簡意賅、含蓄雋永的語言,記述了孔子的言論?!墩撜Z》中所記孔子循循善誘的教誨之言,或簡單應答,點到即止;或啟發(fā)論辯,侃侃而談;富于變化,娓娓動人。

我讀《論語》這部書,當然不是想從中覓得修身、齊家的孔門秘傳。我只是在這部書中認識了一個迂闊率性、明知其不可而為之的孔子,一個多才多藝、誨人不倦的孔子,一個食不厭精、懂得生活樂趣的孔子。學貫中西的學者們常把孔子和古希臘哲人蘇格拉底相提并論。蘇格拉底是被雅典民主政權處死的,據(jù)說是自由精神阻止他逃亡。但我更喜歡孔子的直言不諱:“道不行,乖桴浮于?!保@同樣是一種自由精神。打開《論語》去讀,像是穿越幾千年的時光隧道,看到群雄逐鹿,爭霸天下的春秋時期,產(chǎn)生了孔子這樣一個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言行論述了孝道、治學、治國、為政,為歷代君王所推崇,漢武帝便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從此儒家思想在中華幾千年封建王朝里被奉為治國圭臬。

《為政篇》里說: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意思是:只是讀書,而不思考問題,就會惘然無知沒有收獲;只是冥思苦想而不認真讀書,就會越來越疑惑。在我們學習中,光讀書而不思考,就會錯誤的理解文章的含義;光思考而不讀書,疑惑越來越多,卻又找不到正確答案。只有既會讀書,又會思考的學生,在學習中才會領先。

《八佾篇》里說:子曰:父母在,不遠游,游必有方。意思是:父母在世的時候,不要出遠門。如果不得已要出遠門,也必須要告訴他們確切的去處。無論我們在哪兒,爸爸媽媽總是最牽掛我們的人,自己出去玩了,必須要跟父母說一聲,讓他們放心。如果耽誤了時間不能準時回家,也要跟他們說一聲,不讓他們擔心,所以,儒家思想里的孝順理念極大豐富了中華傳統(tǒng)美德“百善孝為先”的孝道文化內(nèi)涵。

與經(jīng)典同行,與圣賢為友。學習前人的智慧,豐富自己的人生。

初三論語讀后感篇二

《論語》這部書,教給我們很多為人處世的,做人的規(guī)矩、道理,這些辦法通過于丹的白語化,用許多淺顯的,而變得懂俗易懂,看起來很樸素的語言,但在原則中透著一些變通,更簡單的說:它告訴我們的是為人處世的原則。

自古就有一部《論語》治天下之說,中國的統(tǒng)治者也有很多人用此治理天下,在今天這個日新月異,競爭激烈的社會中,現(xiàn)實生活中的處處不合時宜,讓每個人都難免會感到有缺憾事和不如意感,也許我們無力去改變事實,而通過《論語》的解讀,可以改變我們看待這些事情的態(tài)度,告訴我們?nèi)绾斡闷胶偷男膽B(tài)來對待生活之中的缺憾和苦難,如何在工作中把這種缺憾轉(zhuǎn)化為動力和力量,把工作做得更好更實。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是我們中國人傳統(tǒng)的道德理想,《在論語》中孔子談理想時,并不認為志向越高遠就越好,真正重要的是一個人的內(nèi)心定力與信念。無論你的理想是大是小,實現(xiàn)所有理想的基礎,在于找到內(nèi)心的真正感受,一個人的內(nèi)心的感受永遠比他外在的業(yè)績更加重要。

我們都想要建立一個大的坐標,讓我們從自知之明去建立心靈的智慧,在我們每一天忙碌的間歇里面,給自己一點點心靈的儀式,而不至于像個人格分裂的演員一樣不敢面對自己的內(nèi)心,其實在今天這樣一個后工業(yè)文明的社會里,于丹的論語所想傳遞出的是這樣一種溫柔的思想力量,淡定的、的理念,它鼓勵了我們對內(nèi)心的關照,讓我們有理由相信我們的理想是有根的。

人們常說,在家靠父母,出門靠朋友,社會環(huán)境中朋友是最重要的,從你的朋友身上可以照見自己的影子,其實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朋友也如此,從身邊朋友的身上也可以直接的反映出你是一個什么樣的人,好的朋友如一本好書,他可以打開整個你的世界,讓你接觸到外面的精彩。對方是什么樣的人,你只要觀察他的社交圈子,就可以看到他自己的價值取向,朋友的好壞可以影響到你的人生。

無論是孔子的《論語》還是于丹的讀后感,都說做人的境界,君子是大家心目中理想的人格標準,君子的力量始于人格與內(nèi)心。如果一個人在當今的社會中,反省自己的行為,而能夠不后悔、不愧疚,要使自己做過的每件事都禁得住推敲,實在是極不容易的事情。我們無法左右外在的世界,只有讓自己的內(nèi)心選擇能力強大,明白如何取舍,一個人內(nèi)心對自己要求嚴格一點,對別人就會厚道一點,平時大家老說做人要厚道,厚道并不是窩囊,而是他可以包容和悲憫別人的過錯,可以設身處地站在別人的立場上想問題,因此只有給予才會帶給你最終的歡愉,不是說:贈人玫瑰,手有余香嘛!做人無論成功與否,能做到“不怨天,不尤人”才是君子之度。做一個的你自己,按照自己的社會定位,從身邊做起,讓自己成為內(nèi)心完善的人。

論語是道德與智慧的凝結(jié),它是一個循循善誘的教師,又是一個正直、坦率、寬容的友人,由它可以映射著我們的道德情操、品性修養(yǎng)的鏡子,讓我們在生活中找準自己的方向。我想無論是古賢圣人還是于丹所想表達的意義在于,以簡約的語言點出人生大道,讓后世的子孫一一去實踐,讓那種古典的精神力量在現(xiàn)代的規(guī)則下融合成為一種有效的成分,讓我們每一個人真正建立起有效率、有價值的人生,這大概就是《于丹論語讀后感》所給予我們的終極意義吧!

初三論語讀后感篇三

孔子教授學生文、行、忠、信四項內(nèi)容,我們作為老師應該教授給學生的?,F(xiàn)在的教師面臨巨大的升學壓力,在教學過程中更注重“文”,卻忽略了“行”、“忠”、“信”。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我們教師在注重知識傳授的過程中也要注意學生的思想道德建設。

孔子是如何在具體教學活動中教授學生的文、行、忠、信的呢?

“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是最好的教學方法。老師在非常了解學生的狀況時,非常熟悉所教知識或?qū)W生所學知識時,創(chuàng)設良好的學習氛圍,把學生帶入了一個思考狀,一個學習狀。

其要義是教師要了解學生,教師在上課時,知道學生在想什么,要說什么。要求學生能夠做到“舉一反三”,在學生充分進行獨立思考的基礎上,再對他們進行啟發(fā)、開導,這是符合教學基本規(guī)律的。教學中更應該多重視學生學的過程。

“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既是學習方法也是教學啟示。善于學習的人總是能在一定的時間內(nèi)獲得更多的知識,而不善于學習的人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卻收效甚微。當今社會是一個信息社會,獲取知識的能力變成自身素質(zhì)的一部分。只有“學而不厭”,不斷探索,才能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才能獲得更豐富的知識,也就能更好地位教學服務。教師是學生的榜樣,希望學生“學而不厭”,教師就要“學而不厭”?!吧斫讨赜谘詡鳌保坝H其師,信其道”,教師的一言一行都對學生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甚至會影響學生的一生。一個勤奮學習、善于思考的老師,其學生也必然會繼承老師的勤學善思的傳統(tǒng)?!皩W而不厭”是“誨人不倦”的基礎。沒有“學”的基礎,沒有一定的知識積累,是不可能做到“誨人不倦”的。否則,“誨”也將是照本宣科、生搬硬套、缺乏趣味、缺乏創(chuàng)新的?!罢d人不倦”要求教師能夠做到樂教、善教。在享受到教育的樂趣和幸福的基礎上,認真研究教育教學中“誨”的方法、途徑、內(nèi)容,才能真正做到“誨人不倦”。

初三論語讀后感篇四

最近,我在本校教師閱覽室有幸拜讀了《論語中的大智慧》這本書,覺得孔子在兩千多年前總結(jié)出來的道理,在當今的社會里,仍然那么實用,把兩千多年前的論語用一個現(xiàn)代人對社會、對生活、對人生的感悟淋漓盡致地表現(xiàn)出來,是一種純粹的態(tài)度,是道德品性情感智慧的升華,對當今時代的人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墩撜Z》的真諦,就是告訴大家,在為人、為政等諸多方面如何實現(xiàn)心靈所向往的那種理想追求。讀論語讓人感覺視野開闊、豁達開朗、風清氣正,充滿智慧。

如:子曰: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論語為政》)孔子說:國君以道德教化治理正事,就會像北極星那樣,自己居于一定的方位,而群星都會環(huán)繞在它的周圍。孔子主張以道德教化作為治國的原則,這段話代表了孔子的為政以德的思想。

其實,德治正是中國儒家文化所極力倡導的治國理念。《論語為政》在第一章就提出為政以德的思想,堪稱儒家德治的總綱。在《論語》的其他篇目中,孔子也曾多次談到執(zhí)政者的品德的重要性。

又如:子曰:政者,正也。子辛以正,熟敢不正?(《論語顏淵》)戰(zhàn)國的儒家孟子把德治推到了極致仁改。孟子周游列國力勸管理者施行仁政,還說如果能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改,那么治天下可運之掌上。這就是說,一個人如果把仁政作為執(zhí)政的基本理念,治理天下就會成為一件非常簡單而輕松的事情。這是孟子所想象出的天下大治的理想狀態(tài)。

在治國上,儒家特別強調(diào)道德的作用,但也絕不排斥法治的作用。除了為政以德,孔子還認為從事政治要寬猛相濟。寬以濟猛,猛以濟寬,政是以和。(《左轉(zhuǎn)昭公二十年》)。

孔子只是傾向于以德治為主,而以法治為輔罷了。由此可見,德治和法治這兩種治國方略,就好像人和兩只腳,哪一只都不可偏廢。

德既是一種坦誠的態(tài)度,也是一種寬容的胸懷。寬容,使人擁有博大的心理空間。治國如此,做人也罷。

初三論語讀后感篇五

我坐在窗前,窗外是望不見盡頭的雨簾。四遭都由迷茫的霧靄包裹著,望不見天日——現(xiàn)在是晚上也沒有天日。我顯然是孤獨的——高處不勝寒,其實能感受到甚是孤獨的寒氣在刺高樓的骨。然而我卻又不是孤獨的:我有無數(shù)的寒冷的靈魂陪伴?;蛟S,孤獨與不孤獨,本是一種有無相生也長短相形也難易相成的存在。

什么是陪伴?我思索著……。

陪伴是真誠的映照罷,但我卻司空見慣了不真誠的陪伴:貪官污吏,臭味相投,勾結(jié)在一起,只是為了謀求更大量的暴利。恐/怖分子與邪教徒串通在一起,只是為了在幾千年滄桑的文化上添加一道傷痕。如果這些種種陪伴的陰暗還可忽略不計,而最為重要的是,一旦一個貪官污吏為真誠所蒸煮、逼問,另外一位“陪伴者”便只是惶惶然退卻,再也不敢來陪伴這為“小孩”的紗網(wǎng)所捕住的蒼蠅了。當這些不真誠的陪伴結(jié)束時,我們沒有看見任何一滴淚花落下,因而陪伴不一定是真誠的映照。

那么陪伴是何物呀!其真誠也罷,虛假也罷,都只不過是樹葉罷了,而它自身則是一片樹林,一片偉大而謙虛的樹林!我問到答案,答案卻渺無聲息;我問到過程,過程卻杳無音訊,我手中的樹葉零落成泥碾作塵了,香也不如故,但仍是,仍是杳無音訊。

我迷惘了……。

迷惘了必會明晰,天空現(xiàn)出一道光亮(因為打雷了),接著我的心也明晰起來。我望向天空,便知道了:陪伴必將是孤獨的,也必將是虛假、惡心、可怖、殘忍、滅絕人性的,但也是真誠、舒心、可愛、善良、閃耀著人類之光的。正如亂世出而有忠臣,大偽出而有智慧一般。這世界永遠便是如此:誰若不遵循此道,誰就得被滅亡。萬物皆是相對的,并沒有絕對的。

因而,一切陪伴你的人都是值得感恩的,因為在一般人的友誼和家庭中,是不存在所謂利害關系的:若存在,你的母親會為了一個按邏輯來說與她毫無一絲聯(lián)系的獨立個體而作出大于回饋數(shù)十倍數(shù)百倍的付出;你的友人會做出無哪怕一絲利益的完全為你考慮的選擇?我相信不會。因而感恩罷!你本就應當感恩。

萬物都是同源的,也就是說:你我是一體的。那么這么緊密得幾乎不可能分開的,與生俱來的陪伴,便是不應打斷的。那些愚昧的沖突為甚么要存在呢?本是不應存在的。

我們相互陪伴,只是因為我們是人類,是偉大的人類!

愈發(fā)離奇了。我也不愿多說,幸而明天中午雨便會停,我們便應當統(tǒng)統(tǒng)忘卻了這一夜的陪伴。

第二天中午雨并沒有停......

初三論語讀后感篇六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這句話出自《論語》的第二章——《為政》。它的大意是:“學習而不去思考就會使人迷惘,只思考卻不去學習道理就容易誤入歧途?!?/p>

這句話看似普通,但其實相當?shù)馁N切。就像我們學習《論語》,若只是通讀字面的字句詞意,卻不去深思其中隱藏的深意,便往往會鬧出笑話。

先就“學而不思則罔”舉個簡單的例子。同樣是《論語》中的一篇“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毋憚改”,其中“無友不如己者”,光看字面上的意思:“不和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闭б豢春孟駴]什么問題,但仔細一想,要是人人都不和不如自己的人交友,學問一般的不理學問低的,學問高的又不管學問一般的,這樣一來大家不就都沒有朋友了嗎?這明顯就是錯的。

所以我們需要去仔細認真的思考,查證,這就是所謂的學而思了。在古代,同門的師兄弟之間稱作“朋”,有共同志向的才叫做“友”,再想想孔夫子說過的:“道不同,不相為謀?!边@一下就撥云見日,豁然開朗了——不再是“不和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而是“不和志向不同的人交朋友”。

你看,這就是“學而不思”和“學而思”的差距,這也是為什么孔夫子會說“學而不思則罔”的原因了。

說完了前半句,再來說說下半句“思而不學則殆”,同樣用《論語》舉例。

“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大車無輗,小車無軏,其何以行之哉”。這句話同是出自《論語·為政》,其中的“輗”和“軏”都是古代馬車牛車上的類似于承軸的重要部件,沒有它車怎么也跑不起來。

現(xiàn)在,我們來看“思而不學”的后果。就這句話來說,如果不知道“輗”,“軏”的意思,那么便不能理解整句話的含義。要是哪天被朋友問起,為了不丟面子只好瞎蒙,萬一被識破了,那真是無地自容了。

這為了不丟面子而不懂裝懂,胡亂猜測不就像是誤入歧途一般嗎?這正是“思而不學”的后果。

無論是“學而不思則罔”還是“思而不學則殆”,終究都是沒有學通透,學徹底。這“學”和“思”,就像孔子口中君子的“文”和“質(zhì)”,兩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梢姟墩撜Z》的以小見大,前后貫通,亦可見孔夫子那超凡的處事理念和人生智慧。

初三論語讀后感篇七

《論語》一書在歷史上擁有崇高的地位,宋人趙普曾有半部《論語》治天下之說,《論語》的歷史已有兩千多年了,在世界范圍內(nèi)都產(chǎn)生重大的影響,被稱為東方的《圣經(jīng)》。

《論語》也是儒家學派的著作之一,記錄了孔子與其弟子的言行。其中不少言論頗具哲理,閃爍著智慧的光芒?!墩撜Z》主要講了兩個方面:一是講學習方法及態(tài)度的;二是講思想修養(yǎng)方面的。這本書教給了我們?nèi)绾翁幨来艘约罢_的學習方法和態(tài)度。

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笨鬃诱J為,不斷地溫習所學過的知識,從而可以獲得新的知識。人們的新知識、新學問往往都是在過去所學知識的基礎上發(fā)展過來的。因此,溫故而知新是一個十分可行的學習方法。

《論語》深深地影響這我們的生活,其中所蘊含的豐富哲理啟迪著我們的心靈,它告訴了我們?nèi)绾螢槿颂幨?,修身養(yǎng)性。有人說過:“人做好了,世界也就做好了?!弊屛覀儚淖陨碜銎?,完善自我,讓這個世界更加和諧。

初三論語讀后感篇八

《論語》是我國經(jīng)典讀物,涵蘊了我國的文化經(jīng)典,看完論語,你知道怎么寫好一篇論語讀后感嗎?你是否在找正準備撰寫“初三論語800字讀后感”,下面小編收集了相關的素材,供大家寫文參考!

俗話說:“讀一本書,會使你更加堅強,更加聰明,更加坦然。”我這一周讀了一本書叫《論語》。我讀著這本書我仿佛在和高尚的人交流,我體會到:讀一本好書,就是和高尚的人談話。

我讀著《論語》這本書我仿佛正在孔子與他的學生身旁和他們交流。我體會到他們高尚品德。其中有這幾句話令我印象深刻覺得有道理。第一句是孔子的弟子曾子說的原文是這樣寫得:“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意思就是:曾子說我每天多次自我反省:我為別人幫忙是否盡了最大努力,我與朋友交往有沒有撒謊不誠實,我傳授課是不是把我知道的都教了、讀了這句話我感受很深,我知道了自我反省是一種好習慣,這樣就可以知錯就改,讓自己更加完美一些。第二句是孔子說的原文是這樣寫的:“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意思就是說:“學習并且不斷溫習,不是很愉快的事嗎?有朋友從很遠的地方來到這兒,不是該很高興嗎?人家不知道我也不生氣去教他,這樣才是君子的作風、是啊!不斷溫習是一種好習慣??梢约訌娭R的印象,牢記這個知識,從而是你進步。

才剛剛品讀了幾天論語,我就受益匪淺,好像在和孔子與他的弟子在交流心得。是啊。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我們應該堅持讀書。

《論語》這本書雖然只是一些只言片語和對話,語錄,但卻包含了文,史,哲,人生,教育,社會生活等多方面,內(nèi)容豐富.《論語》中的一些經(jīng)典名言如:"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巧言令色,鮮矣仁.""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我比較熟悉,但文言文件精煉的語言中卻已經(jīng)蘊藏著很多的道理在里面,這本書中每句話后面都配上了譯文,每篇后面都附上評點,讓讀者更容易接近孔子從中學會一些做人的道理,懂得如何去為人處世.

《學而》一篇中孔子談到孝悌忠信等行為規(guī)范和做人的原則.比如"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在孔子看來,孝弟乃做人立世之根本.每個人如果對父母不尊敬侍奉;對兄長不聽命維護,社會就亂套了.君將不君;國將不國……孝,悌,忠,信,是孔子經(jīng)常涉及到的命題,也是孔子用以衡量做人的尺子,他心中正人君子的美德.用今天的道德標準衡量,這些雖然并不是全都適合,但基本是合理的.必竟跟封建社會不一樣了,現(xiàn)在的人有了自己的規(guī)范,例如我們反對古人的"愚忠""愚孝".

幾千年過去了,孔子在做人與學習的關系問題上,所強調(diào)的做人第一,首先做好人,到現(xiàn)在依然受到肯定.

《為政》一篇也談到了人生的修養(yǎng).孔子把孝的問題,禮節(jié)的問題,忠信的問題,義勇的問題看得很重.認為一個人不具備這些品格,就談不上有道德,也就無法立足于社會,更無法治理國家.另為孔子對許多日常言行舉止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如"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止,是知也."孔子像我們強調(diào)了做人要實事求是,別不懂裝懂."先引其炎而后從之."則交到了我們要有重視實際的求實精神."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瘦哉"表露出孔子輕言重行的傾向.我們可以從這些言論中學到孔子的思想,而對于我們當代人的人生取向也是有很大指引.

《論語》所帶給我們后人的啟迪和價值時說不盡的,有空休閑時真該拿出來讀一讀.

學校為了促進教師的學習成長,在假期里開展同讀一本書活動,并為每位教師贈送了《論語》和《是什么使教師進步》兩本書,使我們在學習中得到收益。

孔夫子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儒家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他的智慧啟迪著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后人尊稱他為“圣人”。

《論語》是圣人的經(jīng)典著作?!墩撜Z》語言質(zhì)樸,內(nèi)涵豐富,博大精深,它在人們的思想中有深刻的影響,得到了后人的信仰、尊重,是后代人必讀的一本圣書。特別是教育工作者學習這本書受益非淺。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這就是一句千古名言。翻譯今天的語言是:“把老師教給你的知識和你因此而得到的知識在現(xiàn)實中實踐它是一件令人十分愉快而振奮人心的事?!笨鬃诱J為作為教學過程的一方——學生的學習活動,本身就應該是快樂之事??鬃拥慕虒W思想完全是一種啟發(fā)式的教學思想,并且十分看重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在實踐中鍛煉知識和提高知識能力的培養(yǎng)??鬃拥倪@句開場白就是告訴弟子們,理論聯(lián)系實際,把學來的知識放到實踐中去才是真正的知識,才能證明你已經(jīng)把握了知識。而真正懂得知識的人在現(xiàn)實中的運作會興趣倍增,會自然產(chǎn)生出需要更多知識的充實。

當我讀到這句話的時候,不禁引起了我感慨:“教師必須不斷學習”。校領導真是我們的救星,及時為我們增加營養(yǎng)。

當今社會知識裂變“一日千里”,知識在不斷更新。用傳統(tǒng)的眼光看待今天的事物已經(jīng)跟不上社會形勢的需要,所以老師要經(jīng)常更新知識結(jié)構(gòu),要對新知識保持長久的好奇心與敏銳感,為了培養(yǎng)能夠適應這個社會需要的人,老師就必須不斷學習、不斷實踐。

學習、實踐的重要性,我們大多數(shù)人都知道,可是“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的學習方法,都是重中之重。只讀書學習而不會積極地思考問題,就會茫然無知而沒有收獲,就是我們平常說的讀死書。反之,如果只空想而不讀書學習,就會疑惑不解,精神疲憊,就成為“紙上談兵”。所以,我們在日常的教學工作中,不僅要多讀書、認真學習各種先進教學經(jīng)驗、優(yōu)秀論文、教學先進案例,而且要勤加思考,不斷將所學知識與日常教學相結(jié)合,在實踐中不斷將理論知識轉(zhuǎn)化成為實際行動,只有這樣做才能使我們所學知識運用到實踐中去,使之不斷符合社會的需要?!皽毓识?,可以為師矣?!苯忉尀椤霸跍亓晫W過的知識時,能有新體會,新發(fā)現(xiàn),那么就可以當老師了?!边@也就是對我們學習思考提出的要求,要求我們在學習中不斷“溫故而知新?!敝挥袌猿植恍?,持之以恒的努力,才能使我們不斷提高,只有這樣才能夠適應這個飛速發(fā)展社會的需要。相信只要我們深刻體會《論語》中的精辟言論和孔夫子“自強不息”的精神實質(zhì),并將其作為行動準則,不斷努力學習,不斷實踐、反思,定能為我們的社會培養(yǎng)合格的下一代。

古今中外,優(yōu)秀的文學典籍不計其數(shù),他們影響了一代又一代人,其中《論語》就是對人們影響最深的書籍之一。

這一句是孔圣人在河流邊感嘆的,他告誡我們:時間就像河水一樣不停的流逝,要珍惜寶貴的時間。是啊!時間飛速流逝,一去不復返。有一句名言:請珍惜時間吧!因為時間是組成生命的材料。只有抓住了時間,充分利用時間,我們才會實現(xiàn)人生的價值,讓生命在有限的時間里延長,出彩。

在我們的`現(xiàn)實生活中有這樣一種現(xiàn)象:許多青少年沉迷于網(wǎng)絡游戲,崇拜“游戲英雄”,整天抑郁不振,導致學業(yè)荒廢,這是非??上У?。如此美妙的花樣年華,卻被白白浪費在虛擬的游戲中,被白白浪費在渾渾噩噩中。年輕時代,時間不能太隨性去支配,要讓自己每一分,每一秒都過得有意義,有價值,過得踏踏實實。

我國現(xiàn)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文學家魯迅先生曾經(jīng)說過這樣一句話:“時間就像是海綿里的水,只要愿意擠,總還是有的?!濒斞傅某晒?,有一個重要的秘訣,就是珍惜時間。魯迅確實惜時如命,他把別人喝咖啡、談天的時間都用在工作和學習上。魯迅以各種形式來鞭策自己珍惜時間,刻苦學習和工作。正是因為有了這種惜時如命的精神,魯迅在他56歲的生命旅途中,廣泛涉及自然、社會科學的許多領域,一生著、譯一千多萬字,留給后人一份寶貴的文化遺產(chǎn)。

縱觀古今,沒有哪一位對國家,對社會做出卓越貢獻的偉人不是珍惜時間,忘我勤奮的楷模。時下,不少中學生缺乏的就是時間觀念,他們沒有人生理想,學習態(tài)度不端正,一上課就萎靡不振,無心聽講?;镜膶W習時間都不能保證,更談不上用業(yè)余時間讓自己有所作為。長此以往,豈不是毀了自己的一生。

年輕的朋友們,為了自己光明的未來,為了自己充實的人生,讓我們攜手,一起珍惜時間,一道務實奮進。來展現(xiàn)自己靚麗的青春,實現(xiàn)自己成功的人生。

隨著中國近代社會的到來,各種西方學說陸續(xù)傳入中國,形成了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強烈沖擊,甚至連長期在中國思想界占統(tǒng)治地位的儒家思想也不能幸免。在學習了半個學期的《中華元典導讀》課和閱讀了《論語》這部書后,我認為要解決這個問題,必須從儒學的根,即孔子的《論語》說起?!墩撜Z》大概包括的以下幾種思想,即仁、義、禮、智、信、恕、忠、孝、悌,以下分別加以介紹。

仁:愛人??鬃铀枷塍w系的理論核心。它是孔子社會政治、倫理道德的最高理想和標準,也反映他的哲學觀點,對后世影響亦甚深遠。仁體現(xiàn)在教育思想和實踐上是“有教無類”,春秋時代學在官府,孔子首開私學,弟子不問出身貴賤敏鈍,均可來受教。仁體現(xiàn)在政治上是強調(diào)“德冶”,德冶的基本精神實質(zhì)是泛愛眾和博施濟眾,孔子把仁引入禮中,變傳統(tǒng)“禮治”為“德治”,他并沒有否定“禮治”,他的“德治”無疑是對“禮治”的繼承和改造。愛人既為仁的實質(zhì)和基本內(nèi)容,而此種愛人又是推己及人,由親親而擴大到泛眾。

義:原指“宜”,即行為適合于“禮”??鬃右浴傲x”作為評判人們的思想、行為的道德原則。

禮:孔子及儒家的政治與倫理范疇。在長期的歷史發(fā)展中,“禮”作為中國封建社會的道德規(guī)范和生活準則,對中華民族精神素質(zhì)的培養(yǎng)起了重要作用,但隨著社會的變革和發(fā)展,特別是封建社會后期,它越來越成為束縛人們思想、行為的繩索,影響了社會的進步和發(fā)展......

初三論語讀后感篇九

《論語》的真諦,就是告訴大家,怎么樣才能過上我們心靈說需要的那種快樂生活。今日小編就為大家整理了關于論語讀后感作文,歡迎借閱學習,一起來看看吧!

孔夫子的《論語》語言艱深,作為一名小學生,我只知道《論語》是一本孔夫子和他的學生們的語錄,其它的一概不知。即使人們常說:“半部《論語》,行天下?!钡且郧拔覍λ稽c也不感興趣。

可是在2007年,我偶然在中央十套科教頻道“百家講壇”欄目看到于丹老師講《論語》。由于于丹老師講的太精彩了,從此我每天中午準時收看“百家講壇”,慢慢地喜歡上了《論語》。

于丹老師告訴我們《論語》的真諦,就是告訴大家,怎么樣才能過上我們心靈所需要的那種快樂生活。每個人的一生中都難免有缺憾和不如意,也許我們無力改變這個事實,而我們可以改變的是看待這些事情的態(tài)度。

于丹老師說孔夫子是圣人,圣人就是在他生活的這片土地上最有行動能力、最有人格魅力的人。神圣神圣,神基本上是接近天空的,是像李白那樣的人;而圣是接近土地的,是像杜甫那樣的人。

孔夫子帶給我們的是一種大地上生長的信念,他這樣的人一定是從我們的生活里面脫胎生長出來,而不是從天而降的。

聽了于丹老師的講座,我發(fā)現(xiàn)《論語》沒有很嚴密的邏輯性,很多是就事論事,里面也很少有長篇大論的文字,幾乎每一則語錄都很簡短。讓人一看就明白。其實,無言也是一種教育。子曰:“天何言哉?四時行焉,萬物生焉。天何言哉?”(《論語·陽貸》)這則語錄意思是:孔子對他的學生說:“你看,蒼天在上,靜穆無言,而四季輪轉(zhuǎn),萬物滋生。蒼天還需要說話嗎?”

是啊,《論語》是一種態(tài)度,是一種樸素的、溫暖的生活態(tài)度??追蜃诱且源藖碛绊懰牡茏?。

《論語》的思想精髓就在于把天之大、地之厚的精華融入人的內(nèi)心,使天、地、人成為一個完美的整體、人的力量因而無比強大。

我們今天也會說,天時、地利、人和就是國家興旺、事業(yè)成功的基礎,這是《論語》對我們現(xiàn)代人的啟迪。

……。

聽了于丹老師的講座,我于《論語》的博大精深,終于有了點滴的感悟。我相信這本書會陪伴我的一生,我愛上了《論語》。

論語,是記錄圣人孔子的言行的書。讀了之后,你可以感受到孔子的政治思想和抱負,他的很多高尚品德是當今很少人有的。他不僅教會人們應該如何接物待事,而且十分嚴謹?shù)囊?guī)范自己,以行動來做出表率。他之所以被后人成為圣人,就是因為他在平常生活中的一點一滴,累積成了我們寶貴的精神財富,給我們的思想帶來了無窮的寶藏。

讀了論語通譯,雖然不能看了古文就知道如何翻譯成現(xiàn)代文,但是在注釋的幫助下也能明白孔子所想告訴我們的。覺得十分感慨,孔子在那時就能明白的這些道理,為什么那么多的人到現(xiàn)在都還不明白。

商鞅是行變法,落得“五馬分尸”的結(jié)局;達爾文在說物種進化的時候被人們罵成瘋子;助人為樂的雷峰經(jīng)常被人嘲笑,他們這些舉動,又有誰能理解?如果他們一味的追求理解,又怎么捍衛(wèi)真理?他們最初不被接受,是因為他們的追求走在了時代的前列;他們最終名垂青史,是因為他們敢于在不理解的目光中昂首向前。在現(xiàn)實中,有多少人能明白“理解”這個東西。他們可以追求別人的理解,以別人的議論為自己的主題,以別人的言談作為自己追求的目標,以別人的反應來調(diào)整自己的行為方式,甚至要去討好別人,為了所謂的理解,寫了一些優(yōu)柔寡斷毫無逐漸的可笑人生。他們真的知道理解嗎,他們覺得他們真的是在理解別人,并換取別人的理解嗎,不是這樣的。

理解不僅僅只是你需要別人來理解你,根本就不是同路人為什么要逼迫別人理解你,難道是為了得到別人的同情和憐憫?這樣作難道不會太悲哀了嗎?于是,終日沉浸在觀察別人對自己的態(tài)度之中,優(yōu)柔寡斷,碌碌無為。不再努力改造自己的生活,不再努力實現(xiàn)自己的價值,卻只是追求理解。理解不是牽強的,是需要別人有和你相同的東西然后互相共鳴而產(chǎn)生的。就算不被理解,又有什么關系,只要我們能在某些方面理解了別人,想必別人也一定能理解你的吧??鬃雍茉缇瓦@么說過了,不擔心別人呢不了解自己,只憂慮自己不理解別人。

大千世界,蕓蕓眾生,人不光為理解而活!

“理解萬歲”?

不被理解又有何妨。

我領略到的是一種智慧,是對自己的得失缺憾的正確對待,一種處理領導關系、同事關系的心態(tài),是一種融入在現(xiàn)在社會中的理性道德。讀到于此,想到曾經(jīng)讀過的《菜根譚》,兩者皆有:

風斜雨急處,立得腳定。

花濃柳艷處,著得眼高。

路危徑險處,回得頭早。

正所謂“性定菜根香”。

書中有一段對于理想與現(xiàn)實關系的分析,很是經(jīng)典?!吧裼谔?,圣于地?!奔扔幸黄硐胫髁x的天空,可以自由翱翔,而不妥協(xié)于現(xiàn)實世界很多的規(guī)則和障礙;又有腳踏實地的能力,能夠在這個大地上區(qū)進行他行為的拓展。只有理想而沒有土地的人,是夢想主義者不是理想主義者;只有土地而沒有天空的人,是務實主義者而不是現(xiàn)實主義者?!蔽覀兂3牭接腥吮г股鐣还?,抱怨處世艱難。其實,與其怨天尤人,不如反躬自省。如果我們真的能做到把握分寸,謹言慎行,禮行天下,修身養(yǎng)性,我們會少很多煩惱,就自然會懂得為人處世之道。懷著樂觀和積極的心態(tài),把握好與人交往的分寸,讓自己成為一個使他人快樂的人,讓自己快樂的心成為陽光般的能源,去輻射他人,溫暖他人,讓家人朋友乃至于更廣闊的社會,從自己身上獲得一點欣慰的理由。

在教學工作中,我們不應該總是抱怨沒有時間,抱怨事情太多,我應當在自己所教學的這門學科中,使學校教科書里包含的那點科學基礎知識,成為入門的常識。在科學知識的大海里,我所教給學生的教科書里那點基礎知識,應當只是滄海一粟。明白了這些道理,一切抱怨都拋到了一邊。書中所舉的那個歷史教師的例子就是最好的證明。他的成功之處就是用他的終身的時間在擴大自己的知識海洋,持之以恒地提高自己的教育技巧。教師的時間問題是與教育過程的一系列因素密切相關的。教師進行勞動和創(chuàng)造的時間好比一條大河,要靠許多小的溪流來滋養(yǎng)它。怎樣使這些小溪永遠保持活力,有潺潺不斷的流水,這是我們安排時間時應該首先考慮清楚的!

對于“學習困難的“學生,他們的學習是很緩慢地感知、理解和識記所學教材的學生,他們一樣東西還沒懂另一樣東西就要學了,這邊剛學會,那邊又忘了。如今,我也試著用賞識的眼光來看待我的學生,不用分數(shù)的高低來作為衡量一個學生的唯一的標準。我試著從課堂的點滴中來發(fā)現(xiàn)學生點滴的進步,并為他的進步欣喜。當然,我會將我的欣喜化為語言、化為動作來讓他知道,使他明白:“別人能行,我也能行?!蔽以囍屛业膶W生始終能看到自己的進步,“不要有任何一天使學生花費了力氣而看不到成果”。我要時時刻刻讓當年我眼中所謂的“差生”體會到成功的快樂,并讓快樂延續(xù)著。

古人云:“開卷有益”。常讀書和常思考,會使我們勇于和善于對自己的教育教學作出嚴格的反省和內(nèi)省,既不憚于正視自己之短,又要努力探究補救途徑,更要擅于總結(jié)自己的或同行的成功經(jīng)驗,從中提煉出可供借鑒的精華。

中華民族在漫長的歷史中,創(chuàng)造了光輝燦爛的古代文化,今年暑假,我就讀了一部經(jīng)典:《論語》?!墩撜Z》是儒家文學的經(jīng)典著作,由孔子的弟子及再傳弟子編纂而成,影響了從古至今的一代又一代人。

為政篇第二里說: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币馑际牵褐皇亲x書,而不思考問題,就會惘然無知沒有收獲;只是冥思苦想而不認真讀書,就會越來越疑惑。在我們學習中,光讀書而不思考,就會錯誤的理解文章的含義;光思考而不讀書,疑惑越來越多,卻又找不到正確答案。只有既會讀書,又會思考的學生,在學習中才會領先。

八佾篇第四里說:子曰:“父母在,不遠游,游必有方?!币馑际牵焊改冈谑赖臅r候,不要出遠門。如果不得已要出遠門,也一定要告訴他們確切的去處。無論我們在哪兒,爸爸媽媽總是最牽掛我們的人,自己出去玩了,一定要跟父母說一聲,讓他們放心。如果耽誤了時間不能準時回家,也要跟他們說一聲,不讓他們擔心。

與經(jīng)典同行,與圣賢為友。學習前人的智慧,豐富自己的人生。讀一讀《論語》,使自己學的更多,成長的更快。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溫故而知新……”記得這是初一的時候第一次接觸《論語》,而現(xiàn)在我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這些竟然是從還在上幼兒園的小妹妹口中講出,一邊背誦一邊抱怨古人寫字總喜歡寫“錯別字”,同樣的字體,竟有多種讀音,我不禁為這種獨特的感慨開懷大笑,原來儒家經(jīng)典,現(xiàn)在已經(jīng)開始伴著小朋友成長。人常道“鉆孔鉆孔”,先鉆后有孔,自然而然,伴著情景喜劇的推出,孔子的老師卻被認為鉆子,然而,撇開一系列的喜劇笑話,以真誠的態(tài)度去讀《論語》,卻別有一番體會。

《論語》中的每一句話,都是孔子靜心總結(jié)的哲理名言,每一句都會發(fā)人深省,受益匪淺,每個人都想擁有孔子的智慧,殊不知,在他的背后,卻也是做到勤奮、多問才成為人們心目中的圣人形象。在讀《論語》的同時,我們才能體會到一個成功人士背后所付出的艱辛,這無疑是我們求學道路上不可或缺的支柱。

初三論語讀后感篇十

今天,我讀了《長筒雨靴》這篇文章,令我十分感動。

文章講的是夏子的家里十分貧窮,爸爸在弟弟大吉出生前三天便出征,一個月后便戰(zhàn)死,于是,媽媽只能靠給人織毛衣來維持生計養(yǎng)活夏子姐弟倆。

有一次,天連續(xù)下雨,同學們大多穿著長筒雨靴,可夏子沒有,那是因為在夏子家里,要買一雙長筒雨靴,是需要花費很多心血才能辦到。夏子平時很懂事,但是她實在想要一雙。于是,夏子好不容易纏著媽媽,求她給自己買一雙,并騙她只有她和另一個同學沒有,其實至少還有十個?;丶液螅淖雍苓^意不去,便告訴了媽媽事實,媽媽沒有買。但是后來,媽媽還是給夏子買了一雙新的高級長筒雨靴,是媽媽用織了三件毛衣的錢才買來的,于是,夏子便穿著新的長筒雨靴上學去了,結(jié)果她的新雨靴不見了,她很難過,便在學校里找,媽媽知道了事情后,便去學校找夏子,為了安慰夏子,又給夏子買了一雙新的長筒雨靴。

在這樣難以忍受的困頓生活之中,母親總是盡量體恤孩子們,一個小小的心愿,默默地滿足他們,就像小說里所說的“總喜歡突然做出一件意想不到的事來,讓孩子們高興高興?!辈⑶?,在要求不能滿足后,母親也能尊重孩子的種種心情,引導她將愿望默默藏在心里。

夏子深知母親的辛苦,向母親說謊后及時認錯,丟了新買的'長筒雨靴更是讓她充滿了愧疚和惶恐,而母親的豁達正是源于對夏子的愛。無論丟失了雨靴會使這個家庭雪上加霜,母親看到的,始終是女兒本身,在她無條件地接受現(xiàn)實背后,是對女兒能夠健康成長的期待。母女間的關愛,是這個貧寒之家最珍貴的財富,給無望的生活增添了無限溫情。

初三論語讀后感篇十一

人們真是無情得很,只要是能用的,就恨不得統(tǒng)統(tǒng)攬過來。那高原上的紅柳,高原上的英雄,住民的驕傲,就這樣無聲無息地消失了,消失得那樣殘忍,令人心碎。如果它們依舊存活在世上的話,那么它們將帶著堅強不屈和永不破滅的正義抵擋住黃沙。一展它們傲然挺立在沒有多少氧氣的寒風中,帶著堅強又堅毅的微笑,默默地為人們做貢獻。我實在佩服這種紅柳,它們堅強不屈的精神令我向往。而為什么人們要將這樣的`植物滅絕?我想他們是沒有體會到正義的難得,沒有領略到黃沙滿天的痛苦。

“原住民”們費盡九牛二虎之力,為固沙取得了顯著的成績,但是人們?yōu)榱艘患褐?,不僅重新破壞了紅柳們的辛苦業(yè)績,更幾乎滅絕了它們的子孫。文章的最后一段實在耐人尋味,字里行間流露出作者對正義的向往和對紅柳的不舍,對大自然無限的熱愛,我想,這也是我們每個人心里最美好的愿望。

初三論語讀后感篇十二

海倫凱勒是一位殘障教育家,在她十九個月大的時候,一場大病殘忍地奪走了她的視力和聽力。從此以后,她再也聽不到大自然的動聽音樂,再也看不到世界的多姿多彩。她的父母憂心如焚,卻又手足無措。后來父母找到了貝爾博士,他幫助海倫找到了家庭教師一一莎莉文小姐。在父母和家庭教師的幫助下,她先后進了柏金斯盲校和劍橋女子學校,最后考入了哈佛大學。

海倫凱勒是一位意志十分堅強的女孩,又盲又聾,學習對她來說比登天還難??墒撬龔牟环艞?,而是以堅定的意志和頑強的拼搏精神奮斗著,她雖然如愿以償?shù)目既肓斯鸫髮W,但她的付出也許是我們常人無法想象的。

海倫凱勒還將自己的經(jīng)歷記錄下來,以勉勵后人。讀完了這本書,這個圓滿的結(jié)局使我深刻地體會到我們的身體是多么的重要。善用你的'眼睛吧,我相信視覺一定是最令人賞心悅目的。善用你的耳朵吧,那會讓你的生活充滿動聽的音樂。

海倫凱勒是一個多么令人敬佩,多么值得我們學習的人啊!海倫就像一個火紅的太陽,發(fā)出耀眼的光和熱,溫暖著后人的心,照耀著后人前進的道路。

初三論語讀后感篇十三

論語》首創(chuàng)語錄之體。漢語文章的典范性也發(fā)源于此?!墩撜Z》一書比較忠實地記述了孔子的言行,也比較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今本《論語》共二十篇。儒家創(chuàng)始人孔子的政治思想核心是“仁”、“禮”、“義”?!墩撜Z》以記言為主,故稱語。論是論纂的意思?!墩撜Z》成于眾手,記述者有孔子的弟子,有孔子的再傳弟子,也有孔門以外的人,但以孔門弟子為主。

作為一部優(yōu)秀的語錄體散文集,它以言簡意賅、含蓄雋永的語言,記述了孔子的言論?!墩撜Z》中所記孔子循循善誘的教誨之言,或簡單應答,點到即止;或啟發(fā)論辯,侃侃而談;富于變化,娓娓動人。

又善于通過神情語態(tài)的描寫,展示人物形象??鬃邮恰墩撜Z》描述的中心,“夫子風采,溢于格言”(《文心雕龍?征圣》);書中不僅有關于他的儀態(tài)舉止的靜態(tài)描寫,而且有關于他的個性氣質(zhì)的傳神刻畫。此外,圍繞孔子這一中心,《論語》還成功地刻畫了一些孔門弟子的形象。如子路的率直魯莽,顏淵的溫雅賢良,子貢的聰穎善辯,曾皙的瀟灑脫俗等等,都稱得上個性鮮明,能給人留下深刻印象??鬃右虿氖┙?,對于不同的對象,考慮其不同的素質(zhì)、優(yōu)點和缺點、進德修業(yè)的具體情況,給予不同的教誨。表現(xiàn)了誨人不倦的可貴精神。據(jù)《顏淵》載,同是弟子問仁,孔子有不同的回答,答顏淵“克己復禮為仁”,答仲弓“己所不欲,務施于人”,答司馬中“仁者其言也讱”。

顏淵學養(yǎng)高深,故答以“仁”學綱領,對仲弓和司馬中則答以細目。又如,同是問“聞斯行諸?”孔子答子路:“又父母在,如之何其聞斯行之!”因為“由也兼人,故退之。

”答冉有:“聞斯行之?!币驗椤扒笠餐?,故進之?!边@不僅是因材施教教育方法的問題,其中還飽含孔子對弟子的高度的責任心?!墩撜Z》是名列世界十大歷史名人之首的中國古代思想家孔子的門人記錄孔子言行的一部集子,成書于戰(zhàn)國初期。因秦始皇焚書坑儒,到西漢時期僅有口頭傳授及從孔子住宅夾壁中所得的本子,計有:魯人口頭傳授的《魯論語》20篇,齊人口頭傳授的《齊論語》22篇,從孔子住宅夾壁中發(fā)現(xiàn)的《古論語》21篇。西漢末年,帝師張禹精治《論語》,并根據(jù)《魯論語》,參照《齊論語》,另成一論,稱為《張侯論》。東漢末年,鄭玄以《張侯論》為依據(jù),參考《齊論語》、《古論語》,作《論語注》,是為今本《論語》?!洱R論語》、《古論語》不久亡佚?,F(xiàn)存《論語》共20篇,492章,其中記錄孔子與弟子及時人談論之語約444章,記孔門弟子相互談論之語48章?!墩撜Z》作為孔子及門人的言行集,內(nèi)容十分廣泛,多半涉及人類社會生活問題,對中華民族的心理素質(zhì)及道德行為起到過重大影響。

《論語》這部書,教給我們很多為人處世的方法,做人的規(guī)矩、道理,這些辦法通過于丹的白語化,用許多淺顯的故事,而變得懂俗易懂,看起來很樸素的語言,但在原則中透著一些變通,更簡單的說:它告訴我們的是為人處世的原則。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是我們中國人傳統(tǒng)的道德理想,《在論語》中孔子談理想時,并不認為志向越高遠就越好,真正重要的是一個人的內(nèi)心定力與信念。無論你的理想是大是小,實現(xiàn)所有理想的基礎,在于找到內(nèi)心的真正感受,一個人的內(nèi)心的感受永遠比他外在的業(yè)績更加重要。

我們都想要建立一個大的坐標,讓我們從自知之明去建立心靈的智慧,在我們每一天忙碌的間歇里面,給自己一點點心靈的儀式,而不至于像個人格分裂的演員一樣不敢面對自己的內(nèi)心,其實在今天這樣一個后工業(yè)文明的社會里,于丹的.論語讀后感所想傳遞出的是這樣一種溫柔的思想力量,淡定的、清明的理念,它鼓勵了我們對內(nèi)心的關照,讓我們有理由相信我們的理想是有根的。

人們常說,在家靠父母,出門靠朋友,社會環(huán)境中朋友是最重要的,從你的朋友身上可以照見自己的影子,其實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朋友也如此,從身邊朋友的身上也可以直接的反映出你是一個什么樣的人,好的朋友如一本好書,他可以打開整個你的世界,讓你接觸到外面的精彩。對方是什么樣的人,你只要觀察他的社交圈子,就可以看到他自己的價值取向,朋友的好壞可以影響到你的人生。

無論是孔子的《論語》還是于丹的讀后感,都說做人的境界,君子是大家心目中理想的人格標準,君子的力量始于人格與內(nèi)心。如果一個人在當今的社會中,反省自己的行為,而能夠不后悔、不愧疚,要使自己做過的每件事都禁得住推敲,實在是極不容易的事情。我們無法左右外在的世界,只有讓自己的內(nèi)心選擇能力強大,明白如何取舍,一個人內(nèi)心對自己要求嚴格一點,對別人就會厚道一點,平時大家老說做人要厚道,厚道并不是窩囊,而是他可以包容和悲憫別人的過錯,可以設身處地站在別人的立場上想問題,因此只有給予才會帶給你最終的歡愉,不是說:贈人玫瑰,手有余香嘛!做人無論成功與否,能做到“不怨天,不尤人”才是君子之度。做一個最好的你自己,按照自己的社會定位,從身邊做起,讓自己成為內(nèi)心完善的人。

論語是道德與智慧的凝結(jié),它是一個循循善誘的教師,又是一個正直、坦率、寬容的友人,由它可以映射著我們的道德情操、品性修養(yǎng)的鏡子,讓我們在生活中找準自己的方向。我想無論是古賢圣人還是于丹所想表達的意義在于,以簡約的語言點出人生大道,讓后世的子孫一一去實踐,讓那種古典的精神力量在現(xiàn)代的規(guī)則下融合成為一種有效的成分,讓我們每一個人真正建立起有效率、有價值的人生,這大概就是《于丹論語讀后感》所給予我們的終極意義吧!

初三論語讀后感篇十四

陶淵明說:“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陸象山說:“讀書且平平讀,未曉處且放過”,朱熹說:“讀書要眼到心到口到”。無論怎樣讀,最關鍵的是要讀好書。

一本好的書,能夠讓我們的靈魂得到洗滌,一本好的書能夠為我們的一生做指引,一本好的書能夠讓我們受益匪淺,一本好的書能夠讓我們受益無窮。

古人云:“半部論語治天下”,可想而知它有多么大的影響力。

從資料上看《論語》包括倫理教育、哲學、政治、經(jīng)濟、歷史、藝術、宗教等方面,許多資料從量上看并不多,但卻十分深刻,孔子主張仁,是要推行仁政,期望經(jīng)過實行仁政,保護奴隸主的利益,孔子主張仁是要加強人的自我修養(yǎng),孔子主張仁最基本的意思是愛人。

從體例上看,它屬于早期的語錄散文,一是口語化,明白易懂,二是格言話,三是對華能夠體現(xiàn)出人的性格品質(zhì)甚至氣質(zhì)。

從教育的意義上看,它更是意義非凡:“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教我們?nèi)绾斡行摒B(yǎng),“學而不思則罔,死而不學則殆”,教我們?nèi)绾螌W習“人而無信,不知其可”教我們要有誠信,“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教我們要謙虛,“逝者如斯,不舍晝夜”教我們要珍惜時間。

讀書對一個人的成長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很多杰出的人物在青少年時代都酷愛讀書,以書會友,以書為樂,毛澤東常說:“我一生最大的愛好就是讀書……飯能夠一日不吃,覺能夠一日不睡,恕不能夠一日不讀”前蘇聯(lián)著名作家高爾基以往說:“我撲在書上,就饑餓的人撲在面包上”。

在書中遨游,在書中暢想,與書攜手,讀書,讀好書。

初三論語讀后感篇十五

近日,一口氣買下了宋代大儒朱熹之《四書集注》、錢穆老先生的《論語新解》和楊伯峻先生的《論語譯注》,準備要好好的讀讀《論語》。不是為了其他的,以前南懷瑾老先生的《論語別裁》和于丹大姐《論語心得》也都讀過,只是想了解得更深入、更系統(tǒng)些。

記得梁啟超老先生在講到讀國史典籍一個很重要的方法就是要善于做學案,學案的淺層次就是讀書筆記,所以便欣然從之,既算是對學問的一種自我領悟,也是對堅持的一種自我歷練。我人生第一本真正好處上的讀書筆記正式開始(頗有些感嘆為時已晚,自愧?。?。

1·1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上學以來,我們就一向朗誦著,但是我們很多同學往往只記住了前兩句,而把最精髓的一句給落下了,這句就是:“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能夠說,此段既有學習方法的闡述,又有學習態(tài)度的思考,更有學術境界的提煉,切不可膚淺析之。

從學習方法言,學習務必“時習”,即“當日復日,時復時,年復年”,反復不已,老而不倦,個性是此中之“習”,不能簡單理解為溫習,其還有“演習”之意,因為孔子個性要求所學務必與當時的社會生活和政治生活密切結(jié)合,即學習務必與實踐相結(jié)合,不能是空洞的理論、說教。

從學習態(tài)度言,一為“說”“樂”,即務必對學習感興趣,學為樂,在學習中感覺到快樂,把學習讀書當做是一件快樂之事,有興趣才能有所成,有所成才能“有朋自遠方來”,錢穆老先生就說:“學者惟當牢守學而時習之初境,斯可有遠方朋友來之樂?!倍椤安粦C”,即學習的目的是為了什么,不是為了揚名天下,讓人“知”,不是為了追求功利,成為謀生手段,而是為了成為“君子”,何為“君子”,乃成德之名。

從學習重要性言,朱熹老夫子在其《四書集注》中有云:此為書之首篇,故所記多務本之意,乃入道之門、積德之基、學者之先務也?!倍灼谝欢?,也是全書的第一段就將學習之要,由此可見學習對于做人做事的重要性??鬃右簧亟?,孔子之教又重在學,孔子教人以學,又重在學為人之道。列此為篇首,實有深義。

從學習境界言,在此余頗同錢穆老先生言,其曰:“學而時習,乃初學事;有朋遠來,則中年成學后事;不知而不慍,達于最高境界?!苯庵芭蟆敝x,不僅僅僅是指“朋友”,更多所指"“求學者”或“弟子”;“不知”之義,乃指學日進,道行越深,至于別人已不能領會,就像孔子自己所言:“知我者其天乎?!贝硕螌嵞藬⑹鲆焕硐雽W者之畢生經(jīng)歷,實亦孔子畢生為學之自述。

由此所感,《論語》的確博大精神,半部《論語》治天下在此就可見一斑。

初三論語讀后感篇十六

說了這么多,不舉例子就全是空談。所以下面我就舉一些例子來說明我讀論語的一些原則和方法。

《論語》中記載孔子評詩經(jīng),“子曰:‘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論語》為政第二)。如果要問我,讀了《論語》,如何用簡短的話概括一下讀到了什么呢?我覺得,我讀到的`是:如何做人。如再加幾個以說得詳細些,那就是:中庸之道。

【本文地址:http://aiweibaby.com/zuowen/18495664.html】

全文閱讀已結(jié)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