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肯定對各類范文都很熟悉吧。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一篇比較優(yōu)質的范文嗎?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優(yōu)秀的范文該怎么寫,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幼兒教師隨筆小班篇一
我不禁反思自己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孩子們是那樣地無憂無慮,他們追求著愉快和歡樂,趣味是他們一切活動的原則。美國學者約翰。洛克曾說:“兒童應學的事情,決不應該變成兒童的一種負擔,也不應該當作任務去加在他們身上?!倍覅s曾一度漠視幼兒的興趣:孩子們最喜愛的幼兒節(jié)目、動畫片,我卻不屑一顧;孩子們在戶外活動時多想自由自在地跑、跳、相互嬉戲,而我卻擔心會摔跤、會碰撞、會……而大聲呵止;孩子們對我的演示材料再想仔細看看,動手摸摸,我卻已把它們深藏柜中;孩子們頭腦里的許許多多的“?”,讓我一句話輕描淡寫地講完,而那有趣的活動都因我強加的要求,而成為孩子們的負擔。
哦,讓我順其童心,投其所好,讓孩子們的智慧得以煥發(fā)。正如孔子所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要順其童心,自己首先要有童心。我開始關注幼兒節(jié)目,對鏡頭中孩子們的笨拙可愛的表現(xiàn),忍俊不竭;蹲下來與孩子們一起看螞蟻搬家,蚯蚓爬行;在野外踏青,一起瘋一起顛。于是,一個五彩斑斕、立體形象地幼兒世界展現(xiàn)在我的面前:那張看似一團黑的圖畫,卻是孩子眼里有霧的早晨;一個個看似相同的圓圈,是孩子們記錄的.各種標志;老愛打人的東東是想和同伴親昵……一切都是孩子們之間童真的表現(xiàn),童心的展露,不知不覺中我開始了解他們,深入他們,我的心也在和他們逐漸靠近,我的教育也就有得放矢,開展活動的時候也順利多了。
班內新添了玩具,大家都搶著玩,發(fā)生爭執(zhí)吵架。我一改以往的批評和說教,而是把問題拋給全體幼兒,讓他們來想辦法解決。他們居然用猜拳、輪流的方法順利解決,看來我還真是小視他們的能力了。于是,我經常采用商討的方式,制定游戲規(guī)則,布置班級環(huán)境,充分的調動起孩子們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他們在游戲中玩得更開心,班級的榮譽感隨之也增強了。在活動區(qū)中,我從趣味性和操作性入手,投放材料,如在比較物體輕重時,我提供給孩子們一樣長短的橡皮筋和各種材料的物品,積木、鐵塊、塑料、海綿等,讓孩子們去比較、去探索、去發(fā)現(xiàn),哪個最輕,哪個最重?
看著孩子們專心致志地擺弄操作時,看著他們若有所思、積極應答時,看著他們歡呼雀躍,盡情表達表現(xiàn)時,我深深地被感動了,有一種愛叫放手,只有給孩子們一些空間,他們才會有自己的空間,才會與他們的心靠得更近,更近。
幼兒教師隨筆小班篇二
小為是我班最頑皮的孩子,總是手不停、腳不住的而且愛和周圍的小朋友講個不停,真讓老師揪心。經調查發(fā)現(xiàn),這孩子的父母忙于做生意,沒時間管教孩子,長期由奶奶帶著。鑒于這種情況,我多次給孩子的父母交流過,而他父母卻無計可施,通過觀察,我試著用以下的幾種辦法讓孩子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簡直是判若兩人。
這孩子他愛勞動,最愛幫老師做事,每次做之后,我就
借此機會表揚他,獎他一朵小紅花、一顆巧克力,孩子此時高興萬分。
孩子在戶外自由活動時,讓他們自己找玩伴,給他們一個自由的空間,盡情的展現(xiàn)自己的才能,使他們多余的體能得以釋放,在玩中找到自我。
這孩子的'父母說孩子愛買零食,每天晚上必不可少,我就給家長說,孩子每掙一朵小紅花可買一次零食,掙得一次表揚可以買零食,堅持一星期之后,我發(fā)現(xiàn)孩子真的變了,變乖了。
總之,頑皮的孩子不是無計可施,只要你有耐心,用慧眼去觀察孩子,他們生上都有眾多的優(yōu)點,將優(yōu)點進行積累,優(yōu)點更優(yōu),缺點自然就少了,孩子就變乖了。
幼兒教師隨筆小班篇三
今天是個好日子,因為今天我們幼兒園要舉行第五屆元旦親子運動會。為了讓家長和孩子們能在熱鬧的氣氛中度過這個愉快的周末,我們幼兒園的所有老師們一大昨天我們和孩子及家長說好八點鐘到班上集中的,當我們回到班上就發(fā)現(xiàn)已有好幾個孩子比我們還先到,而且他們都還表現(xiàn)得挺興奮的,畢竟這是他們第一次參加我們的親子運動會。孩子們?yōu)榱嗽谶\動會上有出色的表現(xiàn),每天早上大家都基本上能做到堅持回園參加早鍛煉,認真跟老師學習做早操。為了學會排隊和踏步步走,孩子們還犧牲了許多玩游戲的時間,跟著老師認真地練習。說真的,別說孩子,就連我們幾位老師都覺得很累。但今天孩子們的出色表現(xiàn),我頓時覺得很值得。
不過今天早上的時間真的很趕,好在家長們挺配合的,幫我們一起為孩子戴孩子手上的飾物及頭飾。當我們準備出發(fā)時,為了不影響孩子們的情緒,家長們也很配合地馬上離開。在這里我代表班上的老師們對家長們說聲--謝謝!
當我們的隊伍正浩浩蕩蕩地出發(fā)時,老天竟和我們開了個玩笑下起雨來了。好在我們才剛走到大門口,馬上可以退回能遮擋雨的地方,不至于給雨淋到?;氐浇淌遥⒆觽冿@然有些失望。為了不影響孩子們的情緒,我們老師就組織孩子一起唱我們之前學過的歌曲,我們的歌聲引來不少的家長的目光,還有一些不是我們班的家長也前來為我們照相。我們班的家長們更是大飽眼福,看到了孩子們這么精彩的表演。
好在雨下了不久就停了,要不然我們的親子運動會就要改期了。運動員進場,我們班的小運動員們踏著整齊(對于小班的孩子來說這樣真的算是很整齊了)的步伐,高喊口號"小二小二,健康快樂"(健康快樂是我們老師和家長對孩子的祝愿),雄赳赳氣昂昂地走進了賽場。我們的'體操表演也非常的棒,平就連時不太喜歡做操的孩子今天也做得很認真,動作很到位。小二班的寶寶們,你們是最棒的!
接下來的是親子游戲環(huán)節(jié),家長和孩子都能遵守游戲規(guī)則,自覺排隊。孩子們穿著家長的鞋子,走路時的可愛樣子惹得家長們直樂。在拔河環(huán)節(jié),由于不知哪個班的家長沒有來拔河,我們小班級家長不夠,我們班的爸爸們能自告奮勇地參與,他們的團隊精神真的讓我很感動。我們的家長媽媽們也不賴,無論自己有多累,都能陪孩子玩了一次又一次的游戲。孩子們,看爸爸媽媽們是多么的愛你們,你們一定要學會感恩喔!
最后,祝愿每個家庭都幸福美滿!和諧安康!
幼兒教師隨筆小班篇四
1、整個活動比較流暢,并且環(huán)節(jié)清晰,一環(huán)扣一環(huán),層層遞進的引導幼兒進行探索發(fā)現(xiàn)。
2、整個活動調動了幼兒各種感官,視覺、嗅覺、觸覺等,充分利用具體的實物展示,幫助幼兒迅速建立起相關經驗,這樣的方式非常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所以在活動中孩子們的關注點一直放在活動上,十分投入。
3、在請幼兒描述爆米花和玉米粒有什么不一樣的時候,教師手中展示了玉米粒,孩子們手中拿著爆米花,這樣幫助幼兒進行對比,直接的發(fā)現(xiàn)兩者的區(qū)別。
對于在活動中的師幼互動,還是存在著很多的不足,像觀看錄像時,請幼兒猜猜袋子里的玉米會有什么變化,有幼兒回答說袋子變大了,由于我太過急于想得到關于玉米粒的答案,我仍舊重復了前面的`提問,其實這時候可以靈活的把孩子引導回來,如袋子變大了,那袋子里面的玉米粒怎么樣了呢?師幼互動是一門大學問,以后還需要多學習。
在活動中關于玉米粒氣味的討論,有的孩子說香香的,有的孩子說沒有味道,在活動前我驗證過是沒有味道的,但當孩子說有味道時,我卻不經意間被孩子帶過去了,肯定了他們說有味道的答案,其實想這樣的情況,我應當通過強調沒味道的答案來正確的引導孩子對于玉米粒的氣味的認識。
幼兒教師隨筆小班篇五
飼養(yǎng)小魚是孩子們很感興趣的事情,他們從家里帶來各種小魚,養(yǎng)在小魚缸里,每天由值日生給魚兒換上干凈、新鮮的水,喂它們吃食。魚兒嬉戲游玩和爭搶飼料的樣子,令孩子們百看不厭。
換了大的玻璃魚缸怎么辦
孩子們帶來的魚兒越來越多,小魚缸顯得很擁擠。在幾個孩子的提議下,我們換上了兩個大的玻璃魚缸。
第二天,值日生婷婷面露難色地對我說:“老師,我想幫魚兒換水,可是魚缸太重,我搬不動?!薄皠e著急,我們一起想想辦法,好嗎?”孩子們各抒己見?!安荒馨狒~缸,否則容易把魚缸砸破?!苯涍^討論,孩子們想出了用水勺舀、用空瓶子裝、將吸管插人水中用嘴巴吸、用海綿吸、用針筒抽等近10種辦法。這些辦法到底行不行?我鼓勵孩子們用繪畫的形式記錄自己的猜想,并布置成墻飾,以便進行實驗。
怎樣的辦法才是好辦法
每天,孩子們都爭著當值日生,興致勃勃地用自己或其他小朋友想出的辦法給魚缸換水,并在墻飾相應的地方用“v”或“x”表示這種方法能成功或不能成功。一個多星期過去了,孩子們猜想的辦法都經過了實驗驗證,結果幾乎每種方法上都有“v”。只有“將吸管插入水中用嘴巴吸”的方法被多數(shù)人否定了,因為孩子們認為那樣“太不衛(wèi)生了”“人容易吃到細菌,會生病的”。看來,孩子們只關注“是否能把臟水換掉”這一結果,而沒能分析、比較換水的過程是否方便、快捷、可行。
為了讓孩子學會更全面、客觀地看待和評價事物,引發(fā)孩子進一步探索,我又提出了問題:“是不是每種辦法都是好方法呢?”“你們的方法好在哪?不好在哪?”孩子們開始思索我的問題?!坝械霓k法換水較快,有的較慢?!薄坝盟滓ê芸欤墒遣荒馨阉ǜ蓛?,剩在缸底的水要用布吸干?!薄坝煤>d吸水時,水容易流到桌子上、地面上?!薄⒆觽冎饾u看到了各種方法的優(yōu)和劣?!笆裁礃拥霓k法才是好辦法呢?”我問。大家一致認為“要能把水全換干凈”“要能很快換完”“要省力,不累人”。經討論大家決定從換水是否徹底、快速、簡便三方面來評價每一種方法,并分別用“紅星”“黃星”“藍星”表示。如果三顆星都有,就表示這個辦法又徹底又快又省力。
接著,孩子們重新進行了驗證,他們相互討論和講述發(fā)現(xiàn),記錄實驗情況。一周后,墻上的記錄結果顯示,有的方法有一顆星,有的方法有兩顆星,而得三顆星的方法幾乎沒有,這說明又徹底又快又省力的方法還沒有找到。這一結果讓孩子們有些失望。這時,“小問號”良良提出了一個創(chuàng)新的想法:“要是能在玻璃缸下面鉆個小洞,讓水從小洞流出來,進水前再用塞子把小洞塞住就好了。”“不錯,那樣很方便?!薄安贿^鉆了洞,會不會把玻璃缸弄碎呢?”“誰會鉆這個洞呢?”孩子們又犯愁了。
這個辦法最快最省力
慢慢地,孩子們不太關注這件事了、值日生給魚缸換水的方法還是那幾種。這時,我提醒孩子們去請教爸爸媽媽,或到水族館了解情況。過了幾天,孩子們陸陸續(xù)續(xù)帶來了他們的新發(fā)現(xiàn)。有的從爸爸媽媽那兒知道了“虹吸”的方法,建議把塑料水管插到魚缸中,讓水從塑料水管中流出來。孩子們在我的引導下一起做實驗,經過無數(shù)次的嘗試,逐漸學會了“虹吸”的操作方法;先將塑料管灌滿水,再將水管的兩頭用手指按住,不讓空氣進入水管,然后將塑料管的一頭放進魚缸中,另一頭放到外面,松開手指,魚缸中的水就會不斷地往外流,直到流完孩子們興奮地在墻上記錄了“虹吸”的方法,并在下面貼上紅、黃、藍三顆星,歡呼著:“這個辦法最徹底最快最省力!”這以后,孩子們都用這個辦法給魚缸換水了。
“給魚缸換水”的探索活動結束了。從這件事我們可以看到,作為教師,要善于捕捉孩子感興趣或需要解決的問題,引導孩子持續(xù)、深入地思考和探究.直至獲得成功。這不僅有利于培養(yǎng)孩子的耐心和堅持性,還能讓孩子擁有成功感和自信心。
點評:體驗科學的實際意義,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給魚缸換水》是教師根據幼兒的需求和興趣點生成教育的典型案例。幼兒在給魚缸換水時,出現(xiàn)了“魚缸太重搬不動”的問題。引導孩子想辦法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提高他們的生活能力和自理能力,是這次活動的教育價值所在。活動中,教師鼓勵幼兒大膽猜想,“用空瓶子裝水”“用吸管吸水”“用針筒抽水”“用海綿吸水”等方法都是幼兒已有生活經驗的.反應,教師對此給予了極大的支持,鼓勵他們按自己的想法大膽嘗試。在幼兒通過實驗驗證自己的方法是否徹底、快速、簡便的過程中,教師不斷引發(fā)新的問題,如“你們的辦法好在哪兒?不好在哪兒”,使幼兒在比較各種辦法的同時,相互質疑,不斷調整自已的認識,并將教育活動延伸到日常生活和家庭中。最后,教師對孩子們采用的“虹吸”方法的支持,更激發(fā)并保持了幼兒的探索熱情。這正體現(xiàn)了科學教育不僅是讓幼兒獲得有關經驗,更重要的是讓幼兒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實際問題的精神。我們應利用各種時機,鼓勵和引導幼兒運用多種方法,在主動探索中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幼兒教師隨筆小班篇六
有一次由于前一天天降大雨,地上非常的潮濕。第二天早上戶外接待孩子的時候,豪豪小朋友發(fā)現(xiàn)了蝸牛,然后就向我報告了他的發(fā)現(xiàn)。我當時只是心不在焉的應了一生。但這一發(fā)現(xiàn)卻引起了其他小朋友的關注。他們立刻對草叢、冬青樹下進行仔細的搜索。我怕冬青樹枝劃著小朋友所以就過去制止這一行動的進行,在我的大聲命令下小朋友們當時停止了行動的進行,但不一會兒他們又偷偷的展開了“搜捕”行動??吹叫∨笥褌儗ξ伵.a生了這么大的興趣,于是我不再阻止孩子們的行動而是加入到了他們的隊伍中?!袄蠋熚伵W∧睦镅??”“蝸牛吃什么呀?”“蝸牛是害蟲還是益蟲?”我們討論著-----
其實,在孩子們的眼里世間的一切都是新鮮的,他們對任何事情都充滿了好奇。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不停的發(fā)現(xiàn)、探索、學習,接受外界的挑戰(zhàn),不斷地超越和發(fā)展自己,他們也需要外部世界給予的驚奇。所以,教師不能忽視孩子的驚奇,應對此引起更多的.關注,使兒童的驚奇升華出更多的教育意義。因為教師對孩子驚奇發(fā)現(xiàn)的關注,將引起更廣泛的關注,使個別孩子的驚奇成為全體孩子的驚奇。就像他們對蝸牛的發(fā)現(xiàn),在他們產生驚奇以后會接著有一連串的疑問,這是最好的教育時機,我們應該不失時機地展開與孩子的“對話”――與孩子共同討論蝸牛的特征、生活習性等等,引導孩子對蝸牛進行仔細的觀察。在我們教師的激勵下,孩子通過自己的探索對蝸牛所有的疑問都得到了解決。如果當時我像開始時放棄了,孩子就失去了認識蝸牛的良機。
我們教師應該養(yǎng)成“驚奇”的習慣,驚奇于孩子的驚奇。我們應該堅持一種觀念,那就是孩子的驚奇使他們的成長需要,使他們進行學習的開端。孩子們驚奇的東西,我們也要主動地去“驚奇”,養(yǎng)成一種驚奇孩子驚奇的好習慣。
幼兒教師隨筆:老師,“困”字有兩種寫法嗎?
幼兒教師隨筆:老師,“困”字有兩種寫法嗎?
一次識字活動結束后,我正整理字卡,孫敏小朋友跑過來問我:老師,“困”字有兩種寫法嗎?我知道她問的是剛才認識的“困難”的“困”,我看了她一眼,就很干脆的回答她說:沒有啊。她站了一會兒,還想說什么,見我忙著理東西,就走開了。過了一會兒,余景茜小朋友走過來對我說:老師,我可以問你一個小問題嗎?這孩子,肯動腦筋,最愛問一些探索性的問題。我說可以呀。她問:老師,為什么你的字寶寶和書上的不一樣呢?我有點納悶兒,忙問她:哪不一樣了?她說:你字卡上的“困難”的“困”字是一個“口”字里邊一個“木”字,書上的“困”字是一個“口”字里邊一個“大”字,是不是“困”字有兩種寫法呀?我一聽,覺得不對勁,怎么有兩個孩子問這個問題了,連忙停下手中的事,翻開課本《幼兒聽讀游戲識字》25課找到“困難”這個詞,一看嚇一跳,哎呀,書上的“困”字印錯了,成了“因”字了。瞧,書上的錯誤讓細心的孩子發(fā)現(xiàn)了。我立刻給孩子們更正,書上那字印錯了,老師字卡上的“困難”才是正確的,還表揚了余景茜小朋友,夸她聰明,小眼睛機靈,把書上的錯誤發(fā)現(xiàn)了??捎嗑败绺嬖V我說:老師,是孫敏先發(fā)現(xiàn)的!哦,我知道了,孫敏發(fā)現(xiàn)了錯誤來問我,我卻沒耐心,沒和她交談,沒有及時引導她把發(fā)現(xiàn)的問題說出來。我又表揚了孫敏小朋友一番,并告訴孩子們,老師講的和書上的不一定都對,發(fā)現(xiàn)不一樣就要大膽說出來,那才是聰明的孩子。
事后,我反省了自己。首先,備課不夠仔細,書中的錯誤沒能發(fā)現(xiàn)。再者,對待幼兒的發(fā)問,要專心地聽,耐心地和他交談,分析,一方面促進他語言的表達能力,另一方面,啟發(fā)他們能大膽質疑,提問。孩子說的每一句話,我們都應該用心去聆聽。
幼兒教師隨筆小班篇七
這天,在小五班的活動課上,我教孩子唱了一首歌《世上只有媽媽好》,沒想到這首歌引起了小朋友的共鳴,許多小朋友跟著唱了起來。啊,有那么多小朋友也會唱這首歌,并且,許多小朋友還一齊表演起來,他們唱啊跳啊,臉上流露出幸福的微笑……
突然,歌聲中傳來了不和諧的聲音,并且越來越高,一聲嚎啕大哭打斷了大家的歌聲。我和小朋友們都禁不住地向哭聲望去……一個小姑娘正趴在課桌上,大聲哭著呢!“是誰?怎樣了?”我急忙問方玲玲你怎樣了?她說她沒有媽媽她爸爸媽媽離婚了!她媽媽不要她了!,許多小朋友七嘴八舌的說著?!皣u!”我急忙制止了孩子們的聲音。
原先,玲玲的媽媽離婚后去外面打工一年多了,她跟爸爸生活。“我要媽媽!玲玲繼續(xù)哭著說,看著可憐的孩子,我一邊哄著她不哭,自己心里也是酸酸的,我說“讓老師臨時做你的媽媽,好不好?”
活動課結束了,小朋友都跑出了教室,只有玲玲還坐在那兒呆呆的望著我,“玲玲該出去玩了!”我走過去,彎下腰,輕聲的說。“老師!”她站起來怯怯地,小臉紅紅的說:“你能夠抱抱我嗎?”“想媽媽了!對吧?好孩子,來抱抱!”方玲玲緊緊地抱著我的脖子,就像回到了媽媽的懷里?!爸x謝老師媽媽!”就在我彎腰把她放下的`時候,孩子響響得親了我一下說著,臉上帶著幸福的微笑跑了出去。
事后,我在想,作為老師愛孩子是就應的,同時,能獲得孩子的愛也是幸福的。但是,我想問,媽媽的愛是別人能代替的么?孩子心理上缺少的愛誰來給她呢?
幼兒教師隨筆小班篇八
喜愛游戲是孩子的天性,學齡前的兒童更是通過游戲進行大部分的學習活動。通過游戲,不僅可以幫助兒童“在玩中學,在學中玩”,更可以幫助兒童消除緊張的心里和焦慮情緒,使其從游戲中獲得歡喜,和愉悅的情感體驗,然而,好玩的天性也常常使得部分兒童在游戲過程中出現(xiàn)諸如:捶桌子,扔玩具,攻擊同伴甚至大喊大叫的過激行為。此時,成為考驗幼兒老師教育智慧的一大難題。
對于那些在游戲中屢次不聽話的孩子,如果常規(guī)的說理教育收不到實效的話,采取諸如暫停游戲,隔離活動,“冷處理”等方法,可以對其產生一定的心里效應。在美國,筆者曾目睹了小孩子在課堂游戲中亂掉東西宣泄,結果被老師暫時隔離到一個獨立的房間,使其無法與其他小孩子進行正常的游戲活動,暫時不論這種做法是否可取,但可以想象的是,那些被終止活動的兒童在心里上肯定會在心里上感到不適,因為老師對其行為做出了消極否定的反應。兒童在得到老師的負強化以后,如果得不到有效調適,可能會在心理上產生一種受阻的情緒。當兒童問“為什么不讓我玩時,這是引導兒童學習反思的一次機會。止時,老師應該向其解釋不讓繼續(xù)玩游戲的原因,使之加深對他人心理的理解,從而使游戲懲罰變得富有啟發(fā)意義和情感性。
筆者堅決反對那種只進行懲罰而又不給予兒童合理解釋的行為。正是這種行為,導致一部分人對游戲懲罰教育產生了片面的認識。在這里,我們有必要嚴格區(qū)分兩種不同性質的游戲懲罰。第一種是缺乏理解情感的游戲懲罰。如前所述,斷然采取懲罰方式卻不予以理解和安撫,實質上是對兒童的一種心里傷害。第二種則是建立在理解情感基礎上的游戲懲罰。它不僅是簡單地制止兒童某種的錯誤行為,而是先留心觀察,了解其行為背后到底是想要表達什么,然后再引導兒童正確認識錯誤,進而改正其過失行為。相比較而言,讓兒童在老師關切的目光下改正錯誤,遠比冷漠的眼神,尖刻的訓斥更要來得貼心,更溫暖,更能在孩子的心里刻上上印記,也更富有人性的智慧光環(huán)。而真正能夠深入人心的懲罰教育,實質上也是一種春風化雨式的教育。
馬卡連柯指出“凡是必須使用懲罰的地方,凡是使用了懲罰能夠獲益的地方,教師就應該使用懲罰。在必須使用懲罰的情況下,懲罰不僅是一種權利,也是一種義務”。其實,這種現(xiàn)象在幼兒園普通都有。筆者認為,幼兒教育中的游戲懲罰是必要的,是一種有效的教育手段。
正如,由于幼兒的認知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的局限性,他們對自身的行為缺乏正確的判斷和有意識的控制,有時難免發(fā)生一些與教育者要求相違背的不良行為。在勸說無效的情況下,適當?shù)牟扇∮螒驊土P可以在游戲中矯正幼兒的不良行為。因為,當自己的錯誤而受到了取消參與游戲資格的懲罰,孩子的心里上是很難受的,他們?yōu)榱吮苊庠俅问艿綉土P,避免再次失去參與游戲的機會,孩子們就會自覺地去改正自己的不良行為。其他的幼兒通過觀察就會明白,如果自己發(fā)生了不良行為,那么也會受到同樣的懲罰。為了避免受到懲罰,幼兒就會自覺地避免那些不良的行為的發(fā)生。因此,游戲懲罰既能使犯錯的孩子受到教育,也能對其他的幼兒起到了警示和教育的作用,即通過懲罰一個幼兒達到教育全體幼兒的目的。
再者,“沒有規(guī)矩,不成方圓”,每一個社會成員在發(fā)展過程中都必須學會自律,這樣才能適應社會,游戲懲罰也可以培養(yǎng)幼兒的規(guī)則意識,幫助幼兒內化規(guī)則,學會控制自覺的行為,從小樹立正確的紀律觀,道德觀和法律觀。
要想讓游戲懲罰達到預期的目的,老師和幼兒應該一起制定游戲規(guī)則,充分發(fā)揮幼兒的主動性,讓幼兒做游戲的主人,提升幼兒的責任感,從而減低幼兒違反游戲規(guī)則現(xiàn)象的發(fā)生。我們還可以把一些破壞游戲進行的不良行為拿出來讓幼兒討論:怎樣做才能讓游戲繼續(xù)進行?讓幼兒通過討論,加上老師適時的引導,得出游戲的具體規(guī)則。通過師幼共同制定的游戲規(guī)則,相信違反規(guī)則的現(xiàn)象將會大大減少。
老師也不能盲目地沖動地對幼兒進行游戲懲罰,尤其是當我們面對一些膽小,內向而又缺乏自信的幼兒時,在他們無意中違反了游戲規(guī)則以后,老師可以先拿出來讓幼兒進行討論,并引導大家一起幫助他進行游戲,但如果是一些孩子出于好奇,調皮而故意干擾游戲,老師也可以針對他的情況,讓全體幼兒一起進行討論,給他正確的引導,讓他先明白自己的行為可能造成的后果,并再次給他嘗試的機會,如果他還是明知故犯,則可以暫時對他進行游戲懲罰。
其實,懲罰的目的在于教育?!坝螒驊土P”可以讓孩子受到三種教育:一是在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上,增強孩子的紀律觀念和紀律意識,讓他們學會自覺地學會控制好自己,敢于同錯誤思想和行為作斗爭,犯了錯誤就要敢于負責。二是在能力上,讓孩子明白這種錯誤行為的危害性,提高其識別能力,獨立思考和自我調控能力。三是在認知上,讓孩子懂得錯誤行為的危害,并知道這種行為錯在哪里,如何改正。“懲罰教育”達到了這些目標,就是有效教育,其使命也就完成了。然而,使用游戲懲罰終究還是要講究
科學方法的'。獎懲一種教育方法的兩個方面,兩者具有辯證關系。獎賞和懲罰本身不具有教育性,只有加限了某些條件后才成為教育手段。濫用懲罰會給受罰者帶來心理上和生理上的傷害,其負面作用可能會影響受罰者一生。筆者認為,游戲懲罰不能濫用,要講究科學的方法。
作為正在成長的人,孩子總是渴望被激勵與贊美,更喜歡被肯定的感覺。因此,要強化幼兒的行為,我們應在平時多鼓勵,多表揚,少批評,少懲罰。正如丘吉爾所指出:“你要別人具有怎么樣優(yōu)點,你就要怎樣去贊美他?!比绻闫谕⒆颖憩F(xiàn)出你所要求的行為,就要給以他充分的鼓勵,對其值得肯定的行為給以應有的關注,然后把你滿意表達出來。
遺憾的是,在實際教育中,很多老師的表現(xiàn)正好相反,當孩子的表現(xiàn)符合要求時,老師不去關注,甚至是忽視,因為他們覺得還孩子這樣是應該的,當孩子出現(xiàn)問題時,他們卻會懲罰,其結果是好的行為難以保持,不好的行為,反而屢禁不止。認知行為規(guī)律告訴我們,對于一種行為,別人的關注就是一種強化,會提高這種行為的重復可能性。所以,如果你不想去鼓勵不好的行為,那就不要在上面花太多的時間,不用刻意去關注,讓它在談化中逐步消失
一個幼兒教育工作者,運用充滿實踐智慧的“懲罰教育”去教育幼兒,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學教育效果。
【本文地址:http://www.aiweibaby.com/zuowen/1870255.html】